CN1130697C - 光信息再现装置以及在光信息再现装置中设置光量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光信息再现装置以及在光信息再现装置中设置光量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697C
CN1130697C CN00124138A CN00124138A CN1130697C CN 1130697 C CN1130697 C CN 1130697C CN 00124138 A CN00124138 A CN 00124138A CN 00124138 A CN00124138 A CN 00124138A CN 1130697 C CN1130697 C CN 1130697C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ower
laser beam
signal
except
information record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001241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279466A (zh
Inventor
长良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ny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ony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ny Corp filed Critical Sony Corp
Publication of CN127946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27946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0697C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697C/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BINFORMATION STORAGE BASED ON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RECORD CARRIER AND TRANSDUCER
    • G11B7/00Recording or reproducing by optical means, e.g. recording using a thermal beam of optical radiation by modifying optical properties or the physical structure, reproducing using an optical beam at lower power by sensing optical properties; Record carriers therefor
    • G11B7/12Heads, e.g. forming of the optical beam spot or modulation of the optical beam
    • G11B7/125Optical beam sources therefor, e.g. laser control circuitry specially adapted for optical storage devices; Modulators, e.g. means for controlling the size or intensity of optical spots or optical traces
    • G11B7/126Circuits, 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laser control or stabilisation
    • G11B7/1267Power calibra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Optical Head (AREA)
  • Optical Recording Or Reproduc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光信息再现装置和在光信息再现装置中设置光量的方法,所述方法可以被应用于光盘装置中以便于访问相变型光盘,并且可以容易并且可靠地选择驱动激光二极管的条件,该激光二极管是用其上叠加有高频信号的驱动信号来驱动的。设置激光束的功率以便于使除张弛振荡分量之外的激光束峰值功率不超过擦除数据所需的功率Pe。

Description

光信息再现装置以及在光信息再现 装置中设置光量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光信息再现装置以及一种在光信息再现装置中设置光量的方法,该方法可用于读取相变型光盘的光盘装置。
背景技术
在可用来读取相变型光盘的光盘装置中,具有叠加其上的高频正弦波信号的驱动信号可被用于驱动一个激光二极管,以便于间歇激发该二极管,从而再现记录在光盘上的信息。其结果,可以有效地防止再现信号的信-噪(“S/N”)比由于激光束中噪声的引入而降低。但是,通过驱动带有这种驱动信号的重放激光二极管,即使平均功率与删除数据所需的功率相比足够低,也可以删除以增加的记录密度记录在光盘上的一些信息。信息的删除导致再现时抖动的增加。所以,这种类型的光盘装置必须工作在最佳状态下,在其设计时,通过设置应用激光束时的驱动信号的理想直流(“DC”)信号电平以及高频正弦波信号的幅度来达到最佳状态。
如果在驱动信号的DC信号电平和高频正弦波幅度的基础上可以容易地选择驱动状态的话,则可以简化这种光盘装置的设计过程,而且可以恰当地处理具有不同特性的一些光盘。
发明内容
所以,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通过提供一种光盘再现装置以及在光信息再现装置中设置光量的方法,以便于容易和可靠地选择状态来用具有叠加其上的高频信号的一个驱动信号来驱动激光二极管,从而克服上述问题。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再现记录在信息记录介质上数据的信息再现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一个激光源,用于发射激光束;一个驱动信号发生器,用于产生一个驱动信号;一个高频信号发生器,用于产生一个高频信号,并将该高频信号叠加在所述驱动信号上;以及一个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激光源,其中带有叠加其上的高频信号的所述驱动信号间歇激励所述激光源,并且所述控制器设置激光束中除了张弛振荡分量之外的峰值功率使其不超过擦除记录在所述信息记录介质上的数据所需的擦除功率。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用于再现记录在信息记录介质上数据的信息再现装置,所述装置包括:一个半导体激光二极管,用于发射激光束;一个驱动器,用于产生驱动所述半导体激光二极管的驱动信号;一个振荡器,用于产生一个高频信号并将该高频信号叠加在所述驱动信号上;以及一个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驱动器,其中除了张弛振荡分量之外,所述控制器对激光束的功率进行设置,使其不超过擦除记录在所述信息记录介质上的数据所需的擦除功率。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在信息再现装置中设置光量的方法,其中包括这些步骤:产生一个驱动信号;产生一个高频信号;将所述高频信号叠加到所述驱动信号上;用其上叠加有高频信号的驱动信号来间歇激励激光源,从而将激光束施加到信息记录介质上,从而再现记录在所述信息记录介质上的数据;以及设置除张弛振荡分量之外的激光束的峰值功率,使其不超过擦除记录在所述信息记录介质上数据所需的擦除功率。
从说明书和附图中可以使本发明的其它目的和有益效果将部分明显和显著。
根据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可以这样设置重放激光束的功率,以便于除了张弛振荡分量以外,激光束的峰值功率不超过擦除记录在光信息记录介质上的数据所需的功率。当激光束聚焦在光信息记录介质上时,该激光束的张弛振荡分量具有大的色散和小的热效应。因此,如果可以这样设置重放激光束的功率,以便于除了张弛振荡分量以外,激光束的峰值功率不超过擦除记录在光信息记录介质上的数据所需的功率,则可以容易并且可靠地建立驱动状态。
因此,根据本发明,可以容易并且可靠地选择用具有叠加其上的高频正弦波信号的驱动信号来驱动一个激光二极管的状态。
附图说明
从下面详细的说明书中可以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以及其它目的、特征以及效果变得显而易见,可以结合附图来了解随后的说明书,其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光盘装置的框图;
图2A和2B是表示说明用于驱动图1光盘装置中的半导体激光二极管的状态的信号波形图;
图3是表示用于再现光盘的状态的特性曲线图;
图4是表示当高频正弦波信号的频率被设置为270MHz时激光束平均功率和抖动量之间关系特性曲线图;
图5是表示当高频正弦波信号的频率被设置在220MHz时激光束平均功率和抖动量之间的关系特性曲线图;
图6是表示当高频正弦波信号的频率被设置在170MHz时激光束平均功率和抖动量之间关系特性曲线图;
图7是表示当高频正弦波信号的频率被设置在270MHz时激光束功率变化的信号波形图;
图8是表示当高频正弦波信号的频率被设置在220MHz时激光束功率变化的信号波形图;
图9是表示当高频正弦波信号的频率被设置在170MHz时激光束功率变化的信号波形图;
图10是在图7中所示的被分成张弛振荡分量和另外分量的信号波形图;
图11是在图8中所示的被分成张弛振荡分量和另外分量的信号波形图;
图12是在图9中所示的被分成张弛振荡分量和另外分量的信号波形图;
图13是将图10、11、和12中所示的信号波形图叠加在一起的波形图;
图14是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光盘装置中控制器的处理顺序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是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光盘装置1的中央部分的框图。光盘装置1在光盘2上记录数据并输出记录在光盘2上的数据。
光盘2是一种可置换的相变光盘,并且可以通过一个主轴马达3以预定速度旋转。光拾取器4将激光束L1施加到光盘2上,并且从其上检测一个反馈光束,从而产生并输出一个其信号电平根据光盘2上形成的标记串而改变的再现信号RF。间歇增加施加到光盘2上的激光束L1的功率以便于将数据热记录在光盘2上。
具体地讲,光拾取器4有一个由驱动信号SD驱动以发出激光束L1的半导体激光二极管5,以及一个将激光束L1转换为基本上是平行的并随后被施加到光束分离器7上的光束的准直透镜6。光束分离器7反射并让激光束L1通过,从而将激光束L1分成两束激光束。中继透镜8将经过光束分离器7的部分激光束L1聚焦在光电检测器9上。光拾取器4因此可以根据在光电检测器9上检测到的信号来确定激光束L1的功率。
光拾取器4还可以有一个物镜10,该物镜将由光束分离器7反射的部分激光束L1聚焦在光盘2的信息记录面上,并且将从光盘2上再现的反馈光束L2引导到光束分离器7上。中继透镜11将经过光束分离器7的部分激光束L2聚焦在光电检测器9上。光拾取器4因此可以根据在光电检测器9上检测到的信号来再现记录在光盘2上的信息。
除图1所示的光学系统之外,光拾取器4还可以包括一个用于检测跟踪误差信号和聚焦误差信号的检测系统(未示出),而且,物镜10可以在由所述检测系统检测到的检测跟踪误差信号和聚焦误差信号的基础上进行跟踪控制。
光盘装置1从在光电检测器12上检测到的信号中产生再现信号RF。放大器14以预定增放大再现信号RF。再现信号处理器15识别被放大的再现信号RF的二进制值以产生再现信号D1,并在再现数据D1上执行误差校正处理之后将该再现数据D1输出到控制器16上。控制器16然后将再现数据D1(记录在光盘2上)输出到主装置上(未示出)。
电流-电压转换器(I-V)19将在光电检测器9中检测到的信号电流转换为电压,以便于产生其信号电平根据激光束L1的功率而改变的监视器信号SM。
自动光量控制电路(APC)20在监视器信号SM的DC信号电平和预定参考电平DC′之间的比较结果的基础上输出控制信号到驱动器21上,以便于防止激光束L1的功率由于半导体激光二极管5的温度变化而变化。当再现光盘2时,自动光量控制电路20输出一个控制信号,以便于可以将监视器信号SM的DC信号电平均衡为由控制器16所指示的信号电平DC′,并因此输出控制信号从而使激光束L1的平均功率依赖于由信号电平DC′确定的功率。当将数据记录在光盘2上时,自动光量控制电路20依据在控制器16上接收到的记录数据D2,用记录信号REC来改变输出到驱动电路21上的控制信号的信号电平。
驱动电路21从来自自动光量控制电路20的输出控制信号中产生驱动半导体激光二极管5的驱动信号SD,并因此在将数据记录在光盘2上时根据记录信号REC而间歇增加激光束L1的功率。
振荡器(OSC)23产生具有预定频率的高频正弦波信号S1,并且将该高频正弦波信号S1叠加在用于再现光盘2的驱动信号SD上。当光盘装置1再现光盘2时,半导体激光二极管5被间歇驱动,从而有效防止由于激光二极管L1中噪声的引入而使再现信号的S/N比降低。振荡器23输出带有由控制器16所指示的幅度值AMP的高频正弦波信号S1。因此,为了再现光盘2的数据,光盘装置1用驱动信号SD驱动半导体二极管5,该驱动信号具有由控制器16所指示的信号电平DC′,并且在其上叠加了带有由控制器16所指示的幅度值AMP的高频正弦波信号S1。
控制器16包括用于控制光盘装置1全部操作的微计算机。通过主机(装置)来控制控制器16的操作,从而控制光盘装置1将从主机中输出的数据D2记录在光盘2,以及再现记录在光盘2上的数据D1。在该控制操作中,当再现光盘2时,控制器16控制自动光量控制电路20和振荡器23的操作,在预定条件下设置驱动信号SD的信号电平DC′,并且还设置要被叠加在驱动信号SD上的高频正弦波信号S1的幅度AMP。
在驱动信号SD的信号电平DC′上,控制器16建立相对于擦除功率Pe的下限值的激光束L1的平均功率值Pr,以满足下列方程(1):
Pr<Pe/2...(1)
擦除功率Pe是用来擦除在光盘2上所形成的标记串的激光束L1所需的功率。当光盘2在被其功率处于高于擦除功率Pe的变化电平的激光束L1照射之后被再现时,从光盘2中检测到带有图3中所示的抖动量的再现信号RF。在图3中,显示了当激光束L1被施加于4.8[米/秒]的线速度时所绘制的特性曲线。图3示出了若干特性曲线,例如,第一和第二特性曲线等等,其中每一条都是在重复记录和擦除操作之后绘制的。
如果没有充分擦除光盘2上的记录标记,则当使用这种光盘记录和擦除数据时可以观察到抖动现象。在这个实施例中,如图3中的箭头所示,擦除功率Pe的下限被设置在大约4毫瓦上。
在被转换为激光束L1的功率之后并且由幅度MOD来表示时,高频正弦波信号S1的幅度AMP被建立为满足下面所示的方程(2)。在这个实施例中,即使当驱动信号SD的信号电平低于半导体激光二极管5开始振荡时的门限电压TH,假设激光束L1的功率根据驱动信号SD的信号电平而变化,类似于驱动信号SD的信号电平等于或高于门限电压TH的情况,并且假设将高频正弦波信号S1的幅度AMP转换为激光束L1的功率。
2×Pr<MOD<2×(Pe-Pr)...(2)
这样设置高频正弦波信号S1,以便于当其转换为激光束L1功率时,幅度MOD高于Pr平均功率的两倍,并低于当从被需要来擦除数据的功率Pe中减去平均功率Pr时所产生的功率的两倍。
如同在图2(B)中由具有叠加其上的高频正弦波信号S1的驱动信号SD和激光束L1的功率之间的关系所显示的,控制器16设置驱动信号SD,以便于激光束L1的平均功率Pr低于擦除功率的下限值Pe的1/2。所以,即使当驱动信号SD的信号电平越过启动振荡的门限电压TH(在该实施例中设置为0V)时,在驱动信号SD的峰值和擦除功率Pe的下限之间还提供有某个间隔。
具体地,对于高频正弦波信号S1的幅度而言,如同图2(A)所示,幅度MOD除了张弛振荡分量之外还有被检测光量上的变化,激光束L1的功率没有超过擦除功率的下限,并且其底边越过启动振荡的门限电压TH。图2(A)和2(B)示出了在由方程(1)和(2)所确定条件下的高频正弦波信号S1的幅度最大和最小值。在这个实施例中,如图3中的Pmax(峰值功率)所示,检测到除了张弛分量之外的激光束L1的峰值功率被设置为满足上述条件,即,大约3.8mW。
张弛振荡分量是处于在半导体激光二极管开始振荡之后立刻被发射的多模式分量。特别是,可以认为,当驱动信号的信号电平增加到用于启动振荡所需的门限值之上时,该半导体激光二极管开始振荡,并且在振荡开始之后经过的给定时间内立刻建立受激发射的结构。张弛振荡分量是这样一种分量,即在振荡开始之后立刻发射直到建立起受激发射的结构。可以发现,由于该分量具有较大的色散,因此其对于加热光盘的有贡献的部分相对于除了上述分量之外的由于受激发射而导致的相干分量而言是很小的。
具体地,如图4到6所示,利用被固定的驱动信号SD的平均电平,高频正弦波信号S1的频率基本上是逐步变化的,并且可以测到再现信号RF的抖动量。检测结果显示了相对于频率而言抖动量几乎保持不变。图4示出了当高频正弦波信号S1的频率是270MHz时的抖动量。图5示出了当高频正弦波信号S1的频率是220MHz时的抖动量。图6示出了当高频正弦波信号S1的频率是170MHz时的抖动量。在写入数据之后经过2分钟后,再现图4到6的每个中所示的数据。在图4到6的每个中,水平轴表示激光束L1的平均功率Pr。
在图4到6的条件下,由监视器信号SM的信号波形表示相同平均功率Pr处的激光束L1的功率。如图7到9所示,当高频正弦波信号S1的信号电平超过门限电压时,激光束L1开始被输出,并且此后,其功率根据该高频正弦波信号S1的信号电平而改变。当在图5和6中所示的平均功率为1.4mW时,绘制图7到9中所示的信号波形图。当高频正弦波信号S1的频率是270MHz(在图7中)时,由于高频而难于区分张弛振荡分量和另外分量之间的区别。当高频正弦波信号S1的频率较低(在图8和9中)时,可以识别分张弛振荡分量和另外分量之间的关系。
分别在图10到12中示出了在图7到9中所示的带有可以彼此分开的张弛振荡分量和另外分量(在下文中被称为受激发射分量)以便于分析的信号波形。在图13中全部示出了图10到12中所示的受激发射分量。在图13中,在高频正弦波信号S1的相应频率处示出了这些受激发射分量的峰值。
从以上叙述中已经显示出,即使平均功率Pr与擦除功率Pe相比足够低,但由于受激发射分量的身值功率超过擦除功率Pe,也会擦除由高频正弦波信号S1所再现的记录数据。如图13所示,即使当高频正弦波信号S1的频率变化时,由受激发射所引起的该峰值功率不会改变太大,并且包含在再现信号RF中的抖动量不会改变。
控制器16因此在其设计阶段所选择的条件下建立驱动信号SD的信号电平DC′以及高频正弦波信号S1的幅度AMP,从而使由于通过高频正弦波信号S1的较低频率所检测到的受激发射分量而引起的峰值功率不超过擦除功率Pe,并且可以通过高频正弦波信号S1来间歇激励半导体激光二极管5。控制器16然后分别将因此而建立的驱动信号SD的信号电平DC′以及高频正弦波信号S1的幅度AMP输出到自动光量控制电路20和振荡器23上。
在光盘装置1(图1)中使用上述装置,在自动光量控制电路20的控制下,从半导体激光二极管5中发出的激光束L1的功率根据记录信号REC而间歇增加。然后,激光束L1经过光束分离器7和物镜10聚焦在光盘2的信息记录面上。所以,光盘2的信息记录面被局部加热,以改变该信息记录面的相变膜,从而将从主机装置输出的数据D2记录到光盘2上。
为了再现光盘2的数据,将从振荡器23输出的高频正弦波信号S1叠加在从驱动电路21输出的驱动信号SD上,并且通过具有叠加其上的高频正弦波信号S1的驱动信号SD来驱动半导体激光二极管5。在高频正弦波信号S1的周期内间歇激励半导体激光二极管5以便于发射激光束L1,该激光束然后被聚焦在光盘2的信息记录面上。来自光盘2的反馈光束L2经物镜10、光束分离器7、以及中继镜11被引导到光检测器12上,通过再现信号处理器15处理被检测到的信号,从而再现表示记录在光盘2上数据的数据D1。
如同激光束L1被加到光盘2上的情况一样,在光盘装置1的设计阶段所选的条件下,检测驱动信号SD的信号电平DC′以及高频正弦波信号S1的幅度AMP,以便于除张弛振荡分量之外的激光束L1的峰值功率不超过擦除数据所需的擦除功率Pe,并且在高频正弦波信号S1的周期内可以间歇发射激光束L1。在因此被检测到的信号电平DC′以及高频正弦波信号S1的幅度AMP处,驱动电路21和振荡器23分别输出驱动信号SD和高频正弦波信号S1。
因此,在光盘装置1中,即使平均功率Pr与擦除功率Pe相比足够低,除了具有小的热效应的张弛振荡分量之外,这样设置实际用于使光盘2变热的激光束L1的功率以便于使其不超过擦除数据所需的擦除功率Pe。因此,光盘装置1能够稳定和可靠地再现记录在光盘2上的数据。
如上所述,对于用于建立这些条件的方程(1)和(2)而言,仅需要设置除了具有小的热效应的张弛振荡分量之外实际用于使光盘2变热的激光束L1的功率,以便于使其不超过擦除数据所需的擦除功率Pe。所以,可以容易并且可靠地选择驱动条件。
更具体地,将激光束L1的平均功率Pr设置为一个低于擦除数据所需的功率Pe的1/2的值,除了张弛振荡分量不超过擦除数据所需的功率Pe之外,在被转换为激光束L1的功率之后的高频正弦波信号S1的幅度AMP高于平均功率Pr的两倍,并低于当从擦除数据所需的功率Pe中减去平均功率Pr时所产生的功率的两倍。这样,可以容易并且可靠地选择驱动条件。
利用上述装置,设置除张弛振荡分量之外的激光束L1的峰值功率使其不超过擦除数据所需的功率Pe。其结果,可以容易并且可靠地选择用于用具有叠加其上的高频正弦波信号S1的驱动信号SD驱动激光二极管5的条件。
将激光束L1的平均功率Pr设置为低于擦除数据所需的功率Pe的1/2的一个值,在被转换为激光束L1的功率之后的高频正弦波信号S1的幅度AMP被设置为高于平均功率Pr的两倍,并低于当从擦除数据所需的功率Pe中减去平均功率Pr时所产生的功率的两倍,以便于可以容易并且可靠地设置除了张弛振荡分量不超过擦除数据所需的功率Pe之外的激光束L1的功率使其不超过擦除数据所需的功率Pe。
根据本发明一个实施例的光盘装置31(由图1中的括号内的参考数字所表示的部分)使上述根据光盘32的类型的驱动条件最佳。除了一些部件不同之外,根据这个实施例的光盘装置31基本上与光盘装置1一样。例如,在光盘装置31中所使用的光盘32可以是相变类型盘,并且擦除功率Pe可以作为参考功率记录在最里面的导入区中。
在光盘装置31中,加载光盘32之后,控制器36执行图14中所示的处理顺序,从而根据记录在光盘32的最里面区域的擦除功率Pe使驱动信号SD的信号电平DC′和高频正弦波信号S1的幅度AMP优化。
具体地,控制器36从步骤SP1执行到步骤SP2,以检测擦除功率Pe以及光盘32的识别信息等,该信息是被记录在光盘32的导入区中。
然后,控制器36进入到SP3,来指示振荡器32降低高频正弦波信号S1的频率FRQ。如图9所示,控制器36指示振荡器32降低高频正弦波信号S1的频率FRQ到这样一个范围,即当通过监视器信号SM检测的激光束L1的光量改变时,可以充分分开与张弛振荡分量相应的峰值功率和与受激发射分量相应的峰值功率,并且通过峰值保持方法或类似方法可以可靠地检测到与受激发射分量相应的峰值功率。
在已经将预定的预写数据记录到光盘32上的预写区域之后,控制器36在所指示的条件下将预写数据再现到振荡器23中。为了再现预写数据,控制器36修正信号电平DC′和幅度AMP,信号电平DC′和幅度AMP都被预置为用于基于从光盘2上再现的擦除功率Pe的标准再现的值,控制器36还在修正后的信号电平DC′和幅度AMP的基础上指示预写数据的再现。
然后,控制器36进入到步骤SP4,以保持并读出从电流到电压的转换器19中输出的监视器信号SM的峰值以便于由此检测与受激发射分量相应的峰值功率。然后,控制器36进入到步骤SP5,以修正预写数据再现时被暂时设置的信号电平DC′和幅度AMP使其满足基于被检测峰值功率的方程(1)和(2),并因此确定用于再现的信号电平DC′和幅度AMP。
具有由此而被确定的信号电平DC′和幅度AMP,控制器36进入到步骤SP6,即到达结束的处理序列1400。为了根据来自主机的命令而再现记录在光盘32上的数据,控制器36在各电路块确定的条件下执行再现。
在这个实施例中,根据光盘32来设置驱动条件以便于除张弛振荡分量之外的激光束L1的峰值功率不超过擦除数据所需的擦除功率Pe。所以,可以根据一种简单可靠的条件设置过程,根据光盘32来适当地建立再现条件,并因此可以容易并且可靠地处理具有各种记录膜特性的光盘。
通过根据记录在光盘32上的参考功率来设置激光束的功率,可以容易地建立起再现条件。
通过在来自光盘32的再现信号的基础上最后设置激光束的功率,可以可靠地减少抖动从而稳定地再现所需数据。
在这个实施例中,在预写数据的基础上最后设置L1的功率。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这种激光束L1功率的设置。如果可以获得足够的特性,就可以根据记录在光盘32上的参考功率来简单地设置激光束L1的功率。相反,如果仅从预写数据的再现信号中获得足够的特性,则可以略去从光盘32中获得参考功率的需要,并且可以仅基于预写数据的再现信号来设置驱动条件。因此,还可以使用宽范围的设置驱动条件的各种其它处理过程。
在上述实施例中,通过使用峰值之间的时间差来检测除张弛振荡分量之外的峰值功率。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这种峰值功率的检测。由于受激发射分量是高频正弦波信号S1的频率分量,所以可以将被检测光量检测信号局限于带宽上,而且还可以检测与该受激发射分量相应的峰值功率。还可以利用宽范围的各种其它检测峰值功率的处理方法。
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再现记录在相变型光盘32上的数据。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这种光盘,如果需要的话,还可用于再现记录在磁光盘上的数据。
在上述实施例,可将本发明用于光盘装置中。但是,本发明不局限于光盘装置,还可宽范围地用于一种可以再现一种光信息记录介质的光信息记录再现装置,这种装置可以通过使用激光束来再现所记录的数据,这种载体可以是例如具有与光盘结构相同的信息记录面的卡型记录介质。
根据本发明,如上所述,设置激光束L1的功率以便于除张弛振荡分量之外的激光束L1的峰值功率不超过擦除数据所需的功率Pe,从而可以容易并且可靠地选择用具有叠加其上的高频正弦波信号S1的驱动信号SD来驱动激光二极管5的条件。
从上述说明中将可以看出,可以获得上面所提及的本发明的目的,并且由于在不脱离本发明实质和范围的情况下,在执行上述方法时以及在上述结构中可以进行某些变化,所以,这意味着对所有包含在上述说明和在附图中所显示的内容的解释都是说明性的而不局限于此。
还可以理解,随后的权利要求覆盖了这里所描述的本发明的全部一般和特定的特征,并且所有有关本发明范围的所有语言上的描述都落入本发明的范围内。

Claims (21)

1.一种用于再现记录在信息记录介质上数据的信息再现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一个激光源,用于发射激光束;
一个驱动信号发生器,用于产生一个驱动信号;
一个高频信号发生器,用于产生一个高频信号,并将该高频信号叠加在所述驱动信号上;以及
一个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激光源,其中
带有叠加其上的高频信号的所述驱动信号间歇激励所述激光源,并且
所述控制器设置激光束中除了张弛振荡分量之外的峰值功率使其不超过擦除记录在所述信息记录介质上的数据所需的擦除功率。
2.根据权利要求1的信息再现装置,其中除了张弛振荡分量之外,所述控制器设置激光束的平均功率,使其低于擦除功率的1/2。
3.根据权利要求2的信息再现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高频信号的幅度,以便于使除张弛振荡分量之外的激光束功率高于所述平均功率的两倍,并且低于从擦除功率中减去平均功率所得到的结果的两倍。
4.根据权利要求1的信息再现装置,还包括一个检测器,用于检测激光束中除了张弛振荡分量之外的部分的功率。
5.根据权利要求4的信息再现装置,其中所述检测器通过改变所述高频信号的频率来检测所述激光束中除了张弛振荡分量之外的部分的功率。
6.根据权利要求1的信息再现装置,其中所述信息记录介质可以替换,并且所述控制器根据所述信息记录介质的特性来控制所述激光源。
7.根据权利要求6的信息再现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器根据记录在信息记录介质上的参考功率来设置峰值功率。
8.根据权利要求6的信息再现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器根据从信息记录介质上再现的信号来设置峰值功率。
9.一种用于再现记录在信息记录介质上数据的信息再现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一个半导体激光二极管,用于发射激光束;
一个驱动器,用于产生驱动所述半导体激光二极管的驱动信号;
一个振荡器,用于产生一个高频信号并将该高频信号叠加在所述驱动信号上;以及
一个控制器,用于控制所述驱动器,其中除了张弛振荡分量之外,所述控制器对激光束的功率进行设置,使其不超过擦除记录在所述信息记录介质上的数据所需的擦除功率。
10.根据权利要求9的信息再现装置,其中除了张弛振荡分量之外,所述控制器对激光束的平均功率进行设置,使其低于擦除功率的1/2。
11.根据权利要求9的信息再现装置,其中所述控制器控制所述高频信号的幅度,以便于使除张弛振荡分量之外的激光束功率高于所述平均功率的两倍,并且低于从擦除功率中减去平均功率所得到的结果的两倍。
12.根据权利要求9的信息再现装置,还包括一个检测器,用于检测激光束中除了张弛振荡分量之外的部分的功率。
13.根据权利要求12的信息再现装置,其中所述检测器通过改变所述高频信号的频率来检测所述激光束中除了张弛振荡分量之外的部分的功率。
14.一种在信息再现装置中设置光量的方法,其中包括这些步骤:
产生一个驱动信号;
产生一个高频信号;
将所述高频信号叠加到所述驱动信号上;
用其上叠加有高频信号的驱动信号来间歇激励激光源,从而将激光束施加到信息记录介质上,从而再现记录在所述信息记录介质上的数据;以及
设置除张弛振荡分量之外的激光束的峰值功率,使其不超过擦除记录在所述信息记录介质上数据所需的擦除功率。
15.根据权利要求14的方法,还包括除了张弛振荡分量之外,设置激光束的平均功率使其低于擦除功率的1/2的步骤。
16.根据权利要求15的方法,其中控制所述高频信号的幅度,以便于使除张弛振荡分量之外的激光束功率高于所述平均功率的两倍,并且低于从擦除功率中减去平均功率所得到的结果的两倍。
17.根据权利要求14的方法,还包括检测除张弛振荡分量之外的激光束的功率的步骤。
18.根据权利要求17的方法,其中所述检测步骤检测通过改变所述高频信号的频率来检测除张弛振荡分量之外的所激光束的功率。
19.根据权利要求14的方法,其中所述信息记录介质可以替换,并且根据所述信息记录介质的特性来设置所述激光束的功率。
20.根据权利要求19的方法,其中根据记录在所述信息记录介质上的参考功率来设置所述激光束的功率。
21.根据权利要求19的方法,其中根据从所述光信息记录介质上再现的信号来设置所述激光束的功率。
CN00124138A 1999-06-30 2000-06-30 光信息再现装置以及在光信息再现装置中设置光量的方法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30697C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184541/1999 1999-06-30
JP18454199A JP4051590B2 (ja) 1999-06-30 1999-06-30 光情報再生装置及び光情報再生装置の光量設定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79466A CN1279466A (zh) 2001-01-10
CN1130697C true CN1130697C (zh) 2003-12-10

Family

ID=161550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00124138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30697C (zh) 1999-06-30 2000-06-30 光信息再现装置以及在光信息再现装置中设置光量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6731584B1 (zh)
JP (1) JP4051590B2 (zh)
KR (1) KR100715127B1 (zh)
CN (1) CN1130697C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433524B1 (ko) * 2001-09-08 2004-05-3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광정보저장매체 기록/재생 시스템의 레이저 다이오드 구동제어장치 및 제어방법
JP3740413B2 (ja) * 2001-12-20 2006-02-01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高周波重畳方法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光ディスク装置
JP4010884B2 (ja) * 2002-06-14 2007-11-21 富士通株式会社 光学的記憶装置及び発光制御方法
JP4347220B2 (ja) * 2002-10-28 2009-10-21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半導体レーザ駆動装置、光ヘッド装置、光情報処理装置及び光記録媒体
JP2004253032A (ja) * 2003-02-19 2004-09-09 Sony Corp レーザ駆動装置、光学式ヘッド装置及び情報処理装置
JP4101156B2 (ja) * 2003-11-05 2008-06-18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回路基板
JP2005293689A (ja) * 2004-03-31 2005-10-20 Sony Corp 記録装置、記録方法
JP4324941B2 (ja) * 2004-06-21 2009-09-02 由起 長岡 レーザー駆動装置、光学式ヘッド、および光ディスクドライブ装置
US8111599B2 (en) 2005-10-04 2012-02-07 Panasonic Corporation Optical disc drive apparatus and optical disc reproduction method using the same
JP4493717B2 (ja) * 2006-06-20 2010-06-30 パイオニア株式会社 光記録再生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ならびにプログラム
JP2008084504A (ja) * 2006-09-29 2008-04-10 Hitachi Ltd 光ディスク装置および光ディスクの再生方法
US8159913B2 (en) * 2006-10-17 2012-04-17 Hitachi, Ltd. Optical disc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recording power control method
JP5239301B2 (ja) * 2007-11-09 2013-07-17 Tdk株式会社 光再生方法、光再生システム
BRPI0909015A8 (pt) 2008-11-26 2018-02-06 Panasonic Corp Meio de gravação de informação, dispositvo de gravação, dispositivo de reprodução e método de reprodução
US20100135141A1 (en) * 2008-12-01 2010-06-03 Panasonic Corporation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and method for reproducing the information from the same
US20100195458A1 (en) * 2008-12-01 2010-08-05 Panasonic Corporation Information recording medium, recording apparatus, reproducing apparatus and reproducing method
JP2013251022A (ja) * 2012-05-31 2013-12-12 Funai Electric Co Ltd 光ディスク装置、光ディスクの再生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059780A (en) * 1989-09-07 1991-10-22 Pioneer Electronic Corporation Light power control circuit for a semiconductor light-emitting element
US5590111A (en) * 1990-06-29 1996-12-31 Hitachi, Ltd. Method of controlling recording of optical records
US5365535A (en) * 1992-01-13 1994-11-15 Canon Kabushiki Kaisha Semiconductor laser and beam splitting devices, and optical information recording/reproducing, optical communication, and optomagnetic recording/reproducing apparatuses using semiconductor laser and beam splitting devices
US5386409A (en) * 1992-08-05 1995-01-31 Kabushiki Kaisha Toshiba Optical information reproducing apparatus having improved laser oscillation
JPH0831092A (ja) * 1994-07-20 1996-02-02 Hitachi Ltd 光ディスク装置
JP2999684B2 (ja) * 1995-03-10 2000-01-17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光学ディスクの記録制御方法および光学ディスク装置
JP3372396B2 (ja) * 1995-06-14 2003-02-04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光ディスク装置
US6421314B1 (en) * 1998-09-10 2002-07-16 Sony Corporation Semiconductor laser drive device, optical head, optical disk device and optical disk recording and reproducing method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279466A (zh) 2001-01-10
JP4051590B2 (ja) 2008-02-27
US6731584B1 (en) 2004-05-04
KR20010007604A (ko) 2001-01-26
JP2001014679A (ja) 2001-01-19
KR100715127B1 (ko) 2007-05-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0697C (zh) 光信息再现装置以及在光信息再现装置中设置光量的方法
CN1264146C (zh) 光学记录介质写入自动优化方法
CN1099665C (zh) 数据记录装置
CN1230813C (zh) 初始化光学记录和再现装置的方法
CN1305060C (zh) 防止在光可重写类型的记录介质上记录的方法和记录设备
CN1121624A (zh) 一次写入的光盘记录装置
CN1245710C (zh) 光盘记录装置及光盘记录媒体
CN1366663A (zh) 光盘装置
CN1722241A (zh) 记录装置与记录方法
CN1311432C (zh) 信息记录装置和信息记录方法
CN1577539A (zh) 自动功率控制的装置及相关方法
CN1206631C (zh) 激光功率控制部件及光盘装置
CN1198569A (zh) 激光选通型磁光记录装置
CN1708797A (zh) 半导体激光驱动装置、光学头装置、光信息处理装置及光记录介质
CN1265361C (zh) 光盘装置和控制光盘转速的方法
JP2004342271A (ja) レーザパワー制御装置と情報記録装置と光ディスク装置とレーザ光源駆動電流値決定方法と情報記録方法と光ディスク記録方法
CN1130700C (zh) 向光盘记录数据和从光盘再现数据的方法和设备
CN1455395A (zh) 信息记录和再现装置及信息记录方法
CN1423260A (zh) 光盘驱动器及激光束驱动电源电压控制方法
CN1551152A (zh) 光盘装置、摄像装置和用于控制光发射操作的方法
CN1670833A (zh) 盘驱动设备
JP4717925B2 (ja) 光記録再生方法およびシステム、ならびにプログラム
CN1440031A (zh) 光能级控制装置
CN100341055C (zh) 信息记录设备和信息记录方法
CN1831970A (zh) 光盘记录/再现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31210

Termination date: 20150630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