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60232B - 一种可折叠的电动滑板车及折叠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折叠的电动滑板车及折叠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60232B
CN113060232B CN202110240291.1A CN202110240291A CN113060232B CN 113060232 B CN113060232 B CN 113060232B CN 202110240291 A CN202110240291 A CN 202110240291A CN 113060232 B CN113060232 B CN 11306023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ssembly
handle
latch
folding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4029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060232A (zh
Inventor
赵炜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Himo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Himo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Himo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Himo Electric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24029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60232B/zh
Publication of CN11306023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6023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06023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6023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15/00Collapsible or foldable cy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21/00Steering devices
    • B62K21/12Handlebars; Handlebar 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动滑板车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可折叠的电动滑板车及折叠方法,包括折叠机构、操控机构和承载机构,折叠机构包括立管组件、折叠基座组件和把手组件,折叠展开时,通过第一保护部和第一配合部的配合实现对立管组件的锁紧,而后再转动把手组件,以通过第二保护部和第二配合部的配合、第三保护部和第三配合部的配合实现对立管组件的进一步锁紧。本发明结构新颖,设计合理,将电动滑板车整体根据功能分为了三个机构,各个机构之间配合合理且紧密,强度高而且外观简洁大方,将电动滑板车折叠机构分为了五个部分,各个机构之间配合合理且紧密,同时具备三个锁紧保护机构;并且具有操作简便、实用型强、安全系数高、折叠简便的优点。

Description

一种可折叠的电动滑板车及折叠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滑板车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可折叠的电动滑板车及折叠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电动滑板车的迅速普及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方便了人们的短途绿色出行。电动滑板是以传统人力滑板为基础,加上电力套件的交通工具。目前的电动滑板一般采用小轮径单轮驱动,最常见的传动方式为轮毂电机,其主要电力来源为锂电池组。
随着电动滑板车的长期使用也暴露出许多设计缺陷,现行的电动滑板车踏板面积小,容易踏空;轮径较小,通过性差,对于骑行路面要求较高,骑行体验不佳;折叠器繁琐且不稳定。以上设计的不足影响着消费者的使用及体验。因此,需要设计大轮径、宽踏板、简单可靠的新型的电动滑板车来满足市场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使用场景广泛,易于折叠的电动滑板车及折叠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可折叠的电动滑板车,包括折叠机构、操控机构和承载机构,其中,所述的折叠机构包括立管组件、折叠基座组件和把手组件,所述的立管组件和把手组件能相对于所述的折叠基座组件转动。
其中,所述的立管组件内设有第一保护部,所述的第一保护部通过第一弹性件与立管组件相连从而第一保护部与立管组件之间的相对位置能被改变,所述的折叠基座组件上对应于所述的第一保护部设有第一配合部,所述的第一保护部能在重力作用下与所述的第一配合部相配合以实现锁紧。
所述的立管组件上设有第二保护部,且所述的把手组件上对应于所述的第二保护部设有第二配合部,所述的把手组件转动至所述的立管组件侧面时所述的第二保护部能与所述的第二配合部相配合以实现锁紧。
所述的把手组件还连接有第三保护部,所述的折叠基座组件对应于所述的第三保护部设有第三配合部,所述的把手组件转动至第二保护部与第二配合部的配合位置时,所述的第三保护部能与所述的第三配合部相配合以实现锁紧。
所述的操控机构包括相互连接的车把和把立连接件,所述的把立连接件的内侧沿周向均匀设有若干加强筋,所述的把立连接件的外侧对应于所述的加强筋设有螺纹孔,所述的加强筋和螺纹孔用于实现把立连接件与立管的配合连接。
所述的承载机构包括车架、电机、控制器、车轮组件和刹车组件,所述的车架前端与所述的折叠基座组件相连。
本电动滑板车还具有如下优选的技术方案:
所述的操控机构还包括操控组件、仪表组件、转接线和主线,所述的车把上设有所述的操控组件和仪表组件,所述的转接线内置于所述的车把中,所述的主线内置与所述的立管组件中,所述的转接线和主线用于实现与操控组件和仪表组件的电源和信号传输。
所述的车架采用碳钢管折弯制成。
所述的车架上设有木质踏板, 所述的木质踏板上设有防滑垫。
所述的立管组件内设有插销组件,所述的插销组件包括插销滑块、插销手柄和插销弹性件,所述的插销滑块通过插销弹性件连接于所述的立管组件内,所述的插销手柄与所述的插销滑块相连,且所述的立管组件设有第一手柄导向槽,所述的插销手柄通过所述的第一手柄导向槽延伸至立管组件外侧,且所述的插销手柄能沿所述的第一手柄导向槽运动,所述的折叠基座组件上对应于所述的插销滑块设有配合孔,所述的插销滑块能在重力的作用下与所述的配合部相配合。
所述的插销组件还包括插销基座,所述的插销基座固定于所述的立管组件内,所述的插销滑块设置于所述的插销基座内,所述的插销基座表面对应于所述的第一手柄导向槽设有第二手柄导向槽。
所述的把手组件包括把手主体和按钮,所述的把手主体上设有配合凹点,所述的按钮对应于所述的配合凹点设有圆孔,所述的按钮能相对于所述的把手主体运动以改变圆孔与配合凹点之间的相对位置,所述的圆孔和所述的配合凹点配合形成所述的第二配合部。
所述的第二保护部的外端露置于所述的立管组件外以用于与所述的把手组件相配合,所述的第二保护部位于所述的立管组件内的部分用于连接所述的第一弹性件。
把手组件连接有偏心部,所述的把手组件转动至第二保护部与第二配合部的配合位置时,所述的偏心部向第三配合部施加使得折叠基座组件与立管组件相夹紧的作用力。
本发明还涉及一种所述的可折叠的电动滑板车的折叠方法,折叠展开时,通过所述的第一保护部和第一配合部的配合实现对立管组件的锁紧,而后再转动所述的把手组件,以通过所述的第二保护部和第二配合部的配合、第三保护部和第三配合部的配合实现对立管组件的进一步锁紧。
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发明同现有技术相比,组合结构简单可行,折叠操作简单易懂,并且安全可靠,其优点在于:本发明结构新颖,设计合理,将电动滑板车整体根据功能分为了三个机构,各个机构之间配合合理且紧密。产品操作简便、实用型强、通过性高、折叠简便而且安全可靠等优点;操控机构将车把隐藏于仪表与把立中间,强度高而且外观简洁大方;承载机构车架部分采用一体成型工艺安全可靠,并采用10英寸轮径的车轮,通过性能强,还应用超大木质曲面踏板提高了承载性;折叠机构使用方便折叠、效果好、强度高等优势。
本发明的电动滑板车的折叠机构根据功能分为了五个部分,各个机构之间配合合理且紧密,同时具备三个锁紧保护机构。并且具有操作简便、实用型强、安全系数高、折叠简便等优点,其能够承受20kg重物1min静态试压不变形,解决了传统折叠器折叠步骤多、稳定性差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示例性示出了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例性示出了本发明的操控机构的模块示意图
图3示例性示出了本发明的承载机构的模块示意图
图4示例性示出了本发明的折叠机构的模块示意图
图5示例性示出了本发明的立管组件的模块示意图。
图6示例性示出了本发明的把手组件的模块示意图。
图7示例性示出了本发明的插销组件的模块示意图。
图8示例性示出了本发明的偏心轴组件的模块示意图。
图9示例性示出了本发明的折叠基座组件的模块示意图。
图中1.仪表 2.车把 3.刹车 4.立管 5.前灯及前反射器 6.折叠器 7.前轮 8.踏板 9.后轮 10.电池仓 11.尾灯 12.把套 13.车铃 14.把立连接件 15.仪表基座 16.仪表模块 17.仪表上盖 18.多功能开关 19.电子刹车 20.防滑垫 21.木质踏板 22.电池仓盖板 23.折叠挂件 24.车架 25.后挡泥板 26.电机 27.控制器 28.车踢 29.电池 30.机械刹车片 31.立管组件 32.把手组件 33.插销组件 34.偏心轴组件 35.折叠基座组件36.M3.8螺栓 37.M3定位螺丝 38.折叠上基座 39.衬套 40.插销固定螺丝 41.把手主体42.第二弹簧 43.按钮 44.顶丝 45.插销基座 46.第一弹簧 47.插销滑块 48.插销手柄49.胶圈 50.偏心模块 51.M5内六螺丝 52.主轴 53.定位顶丝 54.L型防磨片 55.M5内六螺栓 56.M4内六方螺栓 57.M11螺纹顶丝 58.折叠基座 59.防尘胶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这种装置及方法的结构和原理对本专业的人来说是非常清楚的。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可折叠的电动滑板车,包括折叠机构、操控机构和承载机构。
所述的折叠机构包括立管组件31、折叠基座组件35和把手组件32,所述的立管组件31和把手组件32能相对于所述的折叠基座组件35转动,其中:
所述的立管组件31内设有第一保护部,所述的第一保护部通过第一弹性件与立管组件31相连从而第一保护部与立管组件之间的相对位置能被改变,所述的折叠基座组件35上对应于所述的第一保护部设有第一配合部,所述的第一保护部能在重力作用下与所述的第一配合部相配合以实现锁紧。
所述的立管组件31上设有第二保护部,且所述的把手组件32上对应于所述的第二保护部设有第二配合部,所述的把手组件32转动至所述的立管组件31侧面时所述的第二保护部能与所述的第二配合部相配合以实现锁紧。
所述的把手组件32还连接有第三保护部,所述的折叠基座组件35对应于所述的第三保护部设有第三配合部,所述的把手组件32转动至第二保护部与第二配合部的配合位置时,所述的第三保护部能与所述的第三配合部相配合以实现锁紧。
所述的操控机构包括相互连接的车把2和把立连接14件,所述的把立连接件14的内侧沿周向均匀设有若干加强筋,所述的把立连接件14的外侧对应于所述的加强筋设有螺纹孔,所述的加强筋和螺纹孔用于实现把立连接件14与立管6的配合连接。
所述的承载机构包括车架24、电机26、控制器27、车轮组件和刹车组件,所述的车架前端与所述的折叠基座组件35相连。
在使用时,首先通过所述的第一保护部和第一配合部的配合实现对立管组件31的锁紧,而后再转动所述的把手组件32,以通过所述的第二保护部和第二配合部的配合、第三保护部和第三配合部的配合实现对立管组件31的进一步锁紧。
具体而言,折叠展开的步骤如下:
步骤1:向上旋转立管组件31至与地面垂直状态,第二保护部通过重力与第二配合部相配合。
步骤2:向上旋转把手组件32,并使得第一保护部和第一配合部、第三保护部和第三配合部相互配合。
折叠收拢的步骤如下:
步骤1:解除第一保护部和第一配合部、第二保护部和第二配合部的配合。
步骤2:向下扳动把手组件32,并使得第三保护部和第三配合部的配合解除。
步骤3:向下旋转立管组件31进行折叠。
以下,结合附图和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可折叠的电动滑板车进行进一步的示例说明。
参见图1所示,所述的可折叠的电动滑板车包括操控机构、承载机构和折叠机构,其中折叠机构是本发明的核心,处于操控机构与承载机构之间,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结合图2所示,操控机构包括把套12、车铃13、把立连接件14、仪表基座15、仪表模块16、仪表上盖17、多功能开关18、刹把19和车把2。
其中,仪表基座15内部固定有仪表模块16,用于显示电量、速度、档位等参数信息。仪表模块16下方的信号转接线通过仪表基座15过线孔与通过车把2内部的刹把19、操作手柄18的转接线相连接,整车电源及通信转接线通过仪表基座15过线孔与把立连接件14内部的主线相连接。仪表基座15上方配有仪表上盖17,通过仪表基座15下方的4颗M3自攻丝与仪表上盖17紧固,形成完整的仪表盘。仪表基座15后端下方有半圆凹槽,半圆凹槽上方设有三个圆孔用于配合把立连接件14将车把2加紧。
车把2为∅22mm金属管,两端配备有把套12、多功能开关18、刹车19等配件。多功能开关18、车把2、刹把19等配件的导线通过过线孔与仪表转接线相连接。车把2两端据中心线23mm各有一个∅5.7mm定位孔,用于固定车把2以防止其转动。
把立连接件14的主体是一个∅50mm*135mm金属管,内部有三个加强筋。上端同样有一个半圆凹槽,在凹槽底端管壁两侧的加强筋上设有两个∅4.7mm定位凸点,能与车把2相配合。把立连接件14的上端面沿管壁垂直方向设有三个螺纹孔与仪表基座15配合将车把2加紧。把立连接件14的顶端至下方95mm处金属管直径收缩到∅42mm长度40mm,内侧每90度设有加强筋,在加强筋处的管壁外侧每90度留有相距20mm的M4螺纹孔共计8个,用于把立连接件14与立管36的装配。
本操控机构的优势在于,摒弃了传统螺栓固定车把2及快拆固定等方式,采用内置螺丝与定位点的方式将车把2与把立管4完美结合在一起,并将仪表中置内置,电器导线以内走线的方式隐藏于内部。便于拆卸维修而且外观简约美观。解决了传统车把2的紧固方式中,车把2因松脱而旋转问题、车把2与把立管4难以拆卸维修的问题以及仪表、刹车、多功能开关导线防水与磨损问题。
结合图3所示,所述的承载机构是滑板车的动力所在,包括防滑垫20、木质踏板21、电池仓盖板22、折叠挂件23、车架24、后挡泥板25、电机26、控制器27、车踢28、电池29和机械刹车片30。
本发明中的车架24的主体与传统铝型材不同,车架24的主体采用整根碳钢管折弯而成,线条流程造型美观可承受300KG疲劳测试。车架24前部头管上方与折叠机构连接,下方与前叉电机26配合,车架24后部采用焊接方式构成后叉以安装后轮后并与电机配合形成整车的动力机构,整机采用10英寸轮胎,骑行稳定通过性及舒适性,解决了传统小轮径车型通过性差的问题。
为减轻整机重量采用特殊加工而成木质踏板21。踏板尺寸为60mm*20mm覆盖面积达1200mm²,采用6颗M8螺栓与车架24固定,能够容纳两个成年人骑行。木质踏板21上方装有防滑垫20以增加摩擦避免踏空风险。车架24下方设有多功能动力舱,将电池29及控制器27集中在动力舱内,并采用M4螺丝与车架24及电池仓盖板22固定。
本承载机构的优势在于了使用碳钢管、木质踏板、10英寸充气胎等配置,并采用优越的外观设计解决了传统型材车架造型复杂、强度低、空间小、成本高、舒适性差的问题。
折叠机构处于操控机构与承载机构之间,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也是整机的核心设计。参见图4所示,,折叠机构主要包括立管组件31、把手组件32、插销组件33、偏心轴组件34和折叠基座组件35。
结合图5所示,所述的立管组件31包括立管6、M3.8螺栓36、M3定位螺丝37、折叠上基座38、衬套39和M4十字定位螺丝11。
其中,立管6为∅46.6mm*600mm铝制圆管,其一端用于与车把配合,例如通过螺丝与车把紧固;另一端则先使用M3定位螺丝与折叠上基座38组装然后采用焊接工艺将两者连接处焊接。
折叠上基座38的管壁两侧各开有两个∅12.2轴孔,用于连接偏心轴组件34后实现立管组件31、把手组件32和折叠基座组件35之间的转动连接,轴圆孔内装有塑料衬套39防止磨损。
在折叠上基座38上方30mm处的立管管壁上装有M3.8螺栓36,其为厚度40mm的内六螺栓,M3.8螺栓36即为第二保护部,其穿过立管6轴心并与插销组件33的插销基座45固定,完全装配后M3.8螺栓36的螺帽端剩余6mm距离裸露于立管6外,用于与把手组件32上的第二配合部配合形成自锁效果。
立管6及折叠上基座38同侧留有∅4螺纹孔,以用于通过M4十字定位螺丝11将插销组件33固定在立管6的内壁上。
结合图6所示,所述的把手组件32包括把手主体41、第二弹簧42、按钮43和顶丝44。
其中,把手主体41是压铸成型的异形配件,整体略带弧度折叠后可以贴附与立管6表面,把手主体41两侧对称设有两个悬臂,悬臂上各留有∅6轴孔用于与立管组件311的轴孔、折叠基座组件3529的轴孔共同配合连接偏心轴组件34。把手主体41内侧设有两相距17mm的定位点,用于固定按钮43的行程。在定位点的左侧留有凹槽,在定位点的右侧设有19.5mm*5mm方孔。在凹槽与方孔的中间位置有∅9*1.3配合凹点,用于避让立管组件311的M3.8螺帽7。
按钮43为略带圆弧形压铸件,圆弧中心点留有∅9圆孔与把手主体∅9*1.3配合凹点重合,∅9圆孔内侧带有倒角用于折叠闭合状态时起到导入作用。按钮43的左侧顶端留有∅3.1*2mm圆孔,用于安装∅3*5mm第二弹簧42;按钮43右侧圆弧起点处侧面留有∅1.8*2mm螺纹孔,用于安装M2*6mm顶丝44。按钮43左侧装配弹簧13后穿过把手主体41右侧的方孔并穿过两个定位点的中间位置,以将按钮43左侧顶端及弹簧13装入把手主体左侧的凹槽内,两个定位点、凹槽、方孔与第二弹簧42共同实现了对所述的按钮43的定位。
此时,按钮上的∅9圆孔与把手上的∅9*1.3配合凹点由于第二弹簧42的作用处于偏心状态,按压按钮43右侧将按钮43上的∅9圆孔与把手上的∅9*1.3配合凹点形成同心状态后将M2*6mm顶丝44,装入∅1.8*2mm螺纹孔内,使得按钮43被固定在把手主体41内部。
从而,当所述的把手组件322转动至贴合于所述的立管组件311的侧面的位置时,所述的M3.8螺栓36作为第二保护部能带动所述的按钮43克服第二弹簧42的作用力略向侧面运动至使得圆孔和配合凹点同心的状态,并在穿过所述的圆孔后嵌入所述的圆孔和所述的配合凹点之间的位置,此时按钮43又在第二弹簧42的作用下恢复至原位使得圆孔和配合凹点不再处于同心位置,从而M3.8螺栓36无法通过圆孔退出当前位置,所述的圆孔和所述的配合凹点配合形成所述的第二配合部。
具体而言,解除第二保护部和第二配合部的配合并折叠收拢的步骤如下所示:
步骤1:按动折叠按钮43后,按钮43上的∅9圆孔与把手主体41上的∅9*1.3配合凹点同心,从而将立管的M3.8内六螺栓7解锁,折叠机构处于解锁状态。
步骤2:向下90°扳动把手主体41。
步骤3:向下90°旋转立管6便可实现折叠,此时折叠器处于打开状态。
折叠展开并实现第二保护部和第二配合部的配合的步骤如下所示:
步骤1:向上90°旋转把立管6恢复与地面垂直状态。
步骤2:向上90°旋转把手主体41,直至第二保护部和第二配合部自动锁定。
步骤2的具体过程为:推动把手主体41使立管6的M3.8螺栓36顶住按钮43的∅9圆孔的倒角斜边,M3.8螺栓36给把手主体41施加力的同时使得第二弹簧42受力收缩,致使∅9圆孔和配合凹点处于同心状态,M3.8螺栓36通过圆孔后第二弹簧42再次伸开后,按钮的∅9圆孔与M3.8螺栓36和配合凹点偏心,圆孔的外侧边缘将M3.8螺栓36卡住。此时折叠把手无法打开,折叠机构处于锁紧状态。
结合图7所示,所述的插销组件33包括插销基座45、第一弹簧46、插销滑块47和插销手柄48,插销手柄48在本实施方式中被作为第一保护部。
将第一弹簧46及插销滑块47装入插销基座45内部后,通过M3.8螺栓36和M3定位螺丝37将插销基座45固定在立管6内壁,在将插销滑块47压到最大行程后将插销手柄48紧固到插销滑块47螺纹孔上。滑动插销手柄48能够移动插销滑块47改变其行程达到锁定与开锁的状态。
所述的立管6上设有第一手柄导向槽,所述的插销手柄48通过所述的第一手柄导向槽延伸至立管6外侧,所述的插销基座45表面对应于所述的第一手柄导向槽设有第二手柄导向槽,所述的插销手柄48能沿所述的第一手柄导向槽和第二手柄导向槽运动,并被第一手柄导向槽和第二手柄导向槽限制运动行程,锁定时,插销滑块47在重力的作用下运动至最底部,此时,插销手柄48同样位于第一手柄导向槽和第二手柄导向槽的最底部,从而插销滑块47被固定。
结合图8所示,所述的偏心轴组件34包括胶圈49、偏心模块50、M5内六螺栓22、主轴52、定位顶丝53和L型防磨片54。
其中,主轴52采用碳钢材质,尺寸为∅12mm*53mm,中心位置留有∅3.9通孔用于安装偏心模块50,在本实施例中,主轴52作为转动轴用于实现立管组件31、折叠基座组件35和把手组件32之间的转动连接,从而立管组件31和把手组件32能相对于所述的折叠基座组件35转动,在主轴52的两端分别留有∅5mm*16.5mm螺纹孔用于组装折叠机构使用,并设置定位凸台配合折叠把手悬臂使用。
偏心模块50采用11mm厚度不锈钢材质,设有∅12mm通孔,通孔两侧外设有胶圈49防止磨损;偏心模块50外壁最薄处,开有∅3.5螺纹孔,∅12mm通孔内壁对应留有∅3.5螺纹孔定位点,主轴52及偏心模块50装配后采用定位顶丝53将两者紧固完成组装,为防止折叠过程中偏心模块50与折叠基座58磨损,优选地还加装有L型防磨片54,折叠过程中L型防磨片54位于所述的偏心模块50和折叠基座58之间,从而偏心模块50与L型防磨片54相互摩擦不会磨损折叠基座58。
结合图9所示,所述的折叠基座组件35是整个折叠机构的核心,其余组件均与折叠基座组件35配合才能达到折叠效果。折叠基座组件35的主体为折叠基座58,并配有M5内六方紧固螺丝26、M4内六螺栓27、M11螺纹顶丝57、防尘胶盖59等配件。
折叠基座58下方设有卡位孔,用于与前叉竖管配合,将前叉竖管装到卡位孔后,基座侧壁采用M5内六螺栓紧固26;折叠基座中部内腔与下方卡位孔互通,采用M4内六螺栓27在上方加装所述的L型防磨片54后,将前叉竖管固定。然后将偏心轴组件34固定到内腔中,折叠过程中L型防磨片54可避免折叠基座主体与偏心轴的磨损。折叠基座58上方安装M11螺纹顶丝57,可用于调节上基座9与折叠基座58的配合间隙。折叠基座58上方与立管组件31配合,中间与把手组件32配合,内部与偏心轴组件34配合,下方与前叉组件配合。从而将各部件整合后行程一个完整的折叠机构。最后将防尘胶盖59盖住折叠基座58放置灰尘进入影响折叠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偏心模块50作为所述的第三保护部,其通过所述的主轴52与把手组件32相连,所述的M11螺纹顶丝57作为第三配合部,当转动把手组件32至第二保护部与第二配合部的配合位置时,所述的偏心模块50向所述的M11螺纹顶丝57施加向上的作用力,从而使所述的折叠基座组件35与所述的立管组件31紧密贴合,实现进一步的锁紧保护。当转动把手组件32脱离第二保护部与第二配合部的配合位置时,偏心模块50也随把手组件32转动,不再对M11螺纹顶丝57的作用力,从而解除锁紧。
在本实施方式中,折叠基座58上对应于所述的插销滑块47设有配合孔,以插销滑块47作为第一保护部,以配合孔作为第一配合部,所述的插销组件33和立管组件31在重力作用下下落时,所述的插销滑块47能与所述的配合孔配合,从而实现锁紧。并且,由于所述的插销手柄48能沿第一手柄导向槽和第二手柄导向槽运动,从而通过操作所述的插销手柄48能解除两者的锁紧。
折叠展开过程中,首选转动抬起立管6,在此同时,插销组件33中的插销滑块47在弹簧17的作用下避开折叠基座58凸起物,插入折叠基座58上方的配合孔中,由于立管组件31自身的重量将会消除折叠基座58与折叠上基座38之间的间隙,插销滑块47完全插入配合孔,形成第一个锁紧保护。通过一步操作,即能实现折叠器的锁紧。
而后扳动把手组件32至完全与立管组件31贴合的位置,按钮43在第二弹簧42的作用下将M3.8螺栓36锁住,行成第二个锁紧保护。
与此同时,在把手组件32转动至第二弹簧42和M3.8螺栓36的配合位置时,折叠基座58内部的偏心轴组件34旋转,所述的偏心模块50向所述的M11螺纹顶丝57施加向上的作用力,从而使所述的折叠基座组件35与所述的立管组件31紧密贴合,折叠基座58与折叠上基座38被夹紧从而形成第三个锁紧保护。
从而通过第二步操作,实现进一步的锁紧,三个锁紧保护机构相互配合形成一个牢固的折叠保护机构。
折叠收拢过程中,首先按压按钮43,使得按钮43解除对M3.8螺栓36的锁紧,而后向下扳动把手组件32,同时使得偏心轴组件34旋转,偏心模块50不再向M11螺纹顶丝57施加向上的作用力。而后,向上拖动插销手柄48,使得插销滑块47脱离配合孔,自此,三个锁紧保护机构全部被解除锁紧,最后扳动所述的立管组件31将其折叠即可。

Claims (10)

1.一种可折叠的电动滑板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折叠机构、操控机构和承载机构,其中,
所述的折叠机构包括立管组件、折叠基座组件和把手组件,所述的立管组件和把手组件能相对于所述的折叠基座组件转动,其中,
所述的立管组件内设有第一保护部,所述的第一保护部通过第一弹性件与立管组件相连从而第一保护部与立管组件之间的相对位置能被改变,所述的折叠基座组件上对应于所述的第一保护部设有第一配合部,所述的第一保护部能在重力作用下与所述的第一配合部相配合以实现锁紧;
所述的立管组件上设有第二保护部,且所述的把手组件上对应于所述的第二保护部设有第二配合部,所述的把手组件转动至所述的立管组件侧面时所述的第二保护部能与所述的第二配合部相配合以实现锁紧;
所述的把手组件还连接有第三保护部,所述的折叠基座组件对应于所述的第三保护部设有第三配合部,所述的把手组件转动至第二保护部与第二配合部的配合位置时,所述的第三保护部能与所述的第三配合部相配合以实现锁紧;
所述的操控机构包括相互连接的车把和把立连接件,所述的把立连接件的内侧沿周向均匀设有若干加强筋,所述的把立连接件的外侧对应于所述的加强筋设有螺纹孔,所述的加强筋和螺纹孔用于实现把立连接件与立管的配合连接;
所述的承载机构包括车架、电机、控制器、车轮组件和刹车组件,所述的车架前端与所述的折叠基座组件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的电动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操控机构还包括操控组件、仪表组件、转接线和主线,所述的车把上设有所述的操控组件和仪表组件,所述的转接线内置于所述的车把中,所述的主线内置与所述的立管组件中,所述的转接线和主线用于实现与操控组件和仪表组件的电源和信号传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的电动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架采用碳钢管折弯制成。
4.如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可折叠的电动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架上设有木质踏板, 所述的木质踏板上设有防滑垫。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的电动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立管组件内设有插销组件,所述的插销组件包括插销滑块、插销手柄和插销弹性件,所述的插销滑块通过插销弹性件连接于所述的立管组件内,所述的插销手柄与所述的插销滑块相连,且所述的立管组件设有第一手柄导向槽,所述的插销手柄通过所述的第一手柄导向槽延伸至立管组件外侧,且所述的插销手柄能沿所述的第一手柄导向槽运动,所述的折叠基座组件上对应于所述的插销滑块设有配合孔,所述的插销滑块能在重力的作用下与所述的配合部相配合。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可折叠的电动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销组件还包括插销基座,所述的插销基座固定于所述的立管组件内,所述的插销滑块设置于所述的插销基座内,所述的插销基座表面对应于所述的第一手柄导向槽设有第二手柄导向槽。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的电动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把手组件包括把手主体和按钮,所述的把手主体上设有配合凹点,所述的按钮对应于所述的配合凹点设有圆孔,所述的按钮能相对于所述的把手主体运动以改变圆孔与配合凹点之间的相对位置,所述的圆孔和所述的配合凹点配合形成所述的第二配合部。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的电动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保护部的外端露置于所述的立管组件外以用于与所述的把手组件相配合,所述的第二保护部位于所述的立管组件内的部分用于连接所述的第一弹性件。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的电动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把手组件连接有偏心部,所述的把手组件转动至第二保护部与第二配合部的配合位置时,所述的偏心部向第三配合部施加使得折叠基座组件与立管组件相夹紧的作用力。
10.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的电动滑板车的折叠方法,其特征在于折叠展开时,通过所述的第一保护部和第一配合部的配合实现对立管组件的锁紧,而后再转动所述的把手组件,以通过所述的第二保护部和第二配合部的配合、第三保护部和第三配合部的配合实现对立管组件的进一步锁紧。
CN202110240291.1A 2021-03-04 2021-03-04 一种可折叠的电动滑板车及折叠方法 Active CN11306023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40291.1A CN113060232B (zh) 2021-03-04 2021-03-04 一种可折叠的电动滑板车及折叠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40291.1A CN113060232B (zh) 2021-03-04 2021-03-04 一种可折叠的电动滑板车及折叠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60232A CN113060232A (zh) 2021-07-02
CN113060232B true CN113060232B (zh) 2022-06-24

Family

ID=7655973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40291.1A Active CN113060232B (zh) 2021-03-04 2021-03-04 一种可折叠的电动滑板车及折叠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60232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301251A (ja) * 1996-05-17 1997-11-25 Kanto Auto Works Ltd 自転車用の折り畳みポストロック装置
CN105905217A (zh) * 2016-05-28 2016-08-31 李慧杰 便携式折叠电动自行车
CN205707078U (zh) * 2016-04-22 2016-11-23 深圳市智盛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滑板车
CN107310673A (zh) * 2017-06-20 2017-11-03 孔振国 一种无手柄折叠接头装置
CN108128393A (zh) * 2017-12-11 2018-06-08 重庆银钢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双联锁紧机构的便携式折叠电动车
CN110758622A (zh) * 2019-12-10 2020-02-07 惠州市顺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行车折叠器及其自行车
CN211281332U (zh) * 2019-12-23 2020-08-18 深圳市乐畅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电动滑板车折叠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720918B2 (en) * 2012-07-05 2014-05-13 Xin Xin Li Bicycle Fittings (Shenzhen) Co., Ltd. Foldable scooter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9301251A (ja) * 1996-05-17 1997-11-25 Kanto Auto Works Ltd 自転車用の折り畳みポストロック装置
CN205707078U (zh) * 2016-04-22 2016-11-23 深圳市智盛富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折叠滑板车
CN105905217A (zh) * 2016-05-28 2016-08-31 李慧杰 便携式折叠电动自行车
CN107310673A (zh) * 2017-06-20 2017-11-03 孔振国 一种无手柄折叠接头装置
CN108128393A (zh) * 2017-12-11 2018-06-08 重庆银钢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双联锁紧机构的便携式折叠电动车
CN110758622A (zh) * 2019-12-10 2020-02-07 惠州市顺盟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行车折叠器及其自行车
CN211281332U (zh) * 2019-12-23 2020-08-18 深圳市乐畅行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电动滑板车折叠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60232A (zh) 2021-07-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11054178A1 (zh) 紧凑型折叠电动车
WO2012023940A1 (en) Folding bicycle with electric power train assist
EP2711278B1 (en) Folding type bicycle
US6845835B2 (en) Seat holding structure for a two-wheel vehicle and two-wheel vehicle
CN113060232B (zh) 一种可折叠的电动滑板车及折叠方法
CN215323093U (zh) 一种可折叠的电动滑板车
CN209788806U (zh) 电动行李箱
WO2020232862A1 (zh) 一款可快速更换电池的共享电动滑板车
CN115715621A (zh) 电动行李箱
CN112249207A (zh) 一种卡丁车
CN209889048U (zh) 一种电动自行车的曲柄装置
CN208746180U (zh) 一种独轮拖车前叉球头连接机构
CN209142306U (zh) 迷你电动自行车
CN113060231B (zh) 一种具备多重保护的折叠装置及折叠方法
CN110934695A (zh) 中置驱动电动轮椅
CN206231516U (zh) 双前轮电动三轮车
CN107933749B (zh) 一种手把式骑行车的插把式车锁
CN215851653U (zh) 电动行李箱
CN213292544U (zh) 一种卡丁车
CN109367672A (zh) 迷你电动自行车
CN217533123U (zh) 一种快拆调角把立锁紧结构及便携车
CN213384619U (zh) 一种自行车脚蹬
CN211943613U (zh) 一种便于连接的防倾覆三轮车
CN109795605A (zh) 一种电动自行车的曲柄装置
CN215205182U (zh) 一种用于二轮电动车的后乘员脚蹬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