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905217A - 便携式折叠电动自行车 - Google Patents

便携式折叠电动自行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5905217A
CN105905217A CN201610368391.1A CN201610368391A CN105905217A CN 105905217 A CN105905217 A CN 105905217A CN 201610368391 A CN201610368391 A CN 201610368391A CN 105905217 A CN105905217 A CN 10590521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olding
seat
shell
vehicle body
cas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1036839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5905217B (zh
Inventor
李慧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61036839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5905217B/zh
Publication of CN10590521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0521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590521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5905217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15/00Collapsible or foldable cycles
    • B62K15/006Collapsible or foldable cycles the frame being foldable
    • B62K15/008Collapsible or foldable cycles the frame being foldable foldable about 2 or more ax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KCYCLES; CYCLE FRAMES; CYCLE STEERING DEVICES; RIDER-OPERATED TERMINAL CONTRO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YCLES; CYCLE AXLE SUSPENSIONS; CYCLE SIDE-CARS, FORECARS, OR THE LIKE
    • B62K15/00Collapsible or foldable cy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便携式折叠电动自行车,包括车身、电瓶、电机、前轮、前叉、后轮、后叉和立把,车身位于前叉和后叉中间,车身为包覆电瓶且底部敞口的外壳结构;前轮和前叉外围设有前外壳,前外壳上设有使其相对车身折叠的第一连接结构;后轮和后叉外围设有后外壳,后外壳上设有使其相对车身折叠的第二连接结构;立把为折叠收纳立把,立把的下端设有使其相对前外壳折叠和使其锁定在前外壳上的第一折叠装置;前轮和后轮分别在前外壳和后外壳折叠后收纳于车身内,前外壳和后外壳在折叠后位于车身与折叠后的立把中间,立把在折叠后与折叠后的后外壳相咬合。本发明的便携式折叠电动自行车占用空间小,方便携带。

Description

便携式折叠电动自行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电动自行车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便携式折叠电动自行车。
背景技术
电动车是人们出行的重要交通工具,其具有环保、廉价、方便等优点,深受人们的欢迎,有着广阔的市场发展前景。但电动车不能够进行折叠,因此具有占用空间大,远距离出行不方便携带等缺点。随着社会的发展,科技的进步,市场上逐渐出现了可折叠的电动车,但折叠后仍然存在缺点,比如,电动自行车各部分折叠后是裸露状态,在拥挤的公公场所如公交车、地铁常常对其他乘坐者带来不便,而且折叠后仍然会占用比较大的空间,仍然不是很方便携带。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便携式折叠电动自行车,占用空间小,方便携带。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便携式折叠电动自行车,包括车身、电瓶、电机、前轮、前叉、后轮、后叉和立把,车身位于前叉和后叉中间,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为包覆电瓶且底部敞口的外壳结构;所述前轮和前叉外围设有前外壳,所述前外壳上设有使其相对车身折叠的第一连接结构;所述后轮和后叉外围设有后外壳,所述后外壳上设有使其相对车身折叠的第二连接结构;所述立把为折叠收纳立把,所述立把的下端设有使其相对前外壳折叠和使其锁定在前外壳上的第一折叠装置;所述前轮和后轮分别在前外壳和后外壳折叠后收纳于车身内,所述前外壳和后外壳在折叠后位于车身与折叠后的立把中间,所述立把在折叠后与折叠后的后外壳相咬合。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前外壳、后外壳在折叠后与车身以及折叠后的立把平行。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前叉与前外壳固定连接,所述后叉与后外壳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折叠件和第一水平铰接轴,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为第二水平铰接轴,所述前叉通过竖向铰接件与折叠件铰接连接,所述折叠件通过第一水平铰接轴与车身前端铰接连接,所述后叉通过第二水平铰接轴与车身后端铰接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车身的前后两端面均设有分别与折叠件、后叉可拆卸固定连接的固定部。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固定部是在车身前后两端面凸出的凸起,所述折叠件和后叉设有与凸起对应配合的配合孔。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还包括提手把,所述提手把位于折叠件和车身前端之间,并且所述提手把通过第一水平铰接轴与车身前端铰接连接。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还包括后座,所述后座的下端设有使其相对车身折叠和使其锁定在车身上的的第二折叠装置,所述立把与后座的折叠方向相同,所述车身、折叠后的前外壳和折叠后的后外壳位于折叠后的后座与折叠后的立把中间,所述后座折叠后与车身、折叠后前外壳、折叠后的后外壳和折叠后的立把平行。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后座包括座管和设于座管上端的车座,车座上设有使其以垂直座管方向锁定在座管上或以平行座管方向锁定在座管上的第一锁定装置,所述车座上还设有使其相对座管折叠的第三连接结构。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所述立把包括外壳和可折叠收纳于外壳内的车把组件,所述第一折叠装置设于外壳的下端,所述外壳折叠后与折叠后的后外壳相咬合。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车把组件包括竖管、连接件和位于连接件两侧的两个车把,所述车把上设有使其与连接件相互锁定或相互分离的第二锁定装置,所述车把上还设有使其相对连接件折叠的第四连接结构,所述竖管的上端与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竖管的下端设有使其与外壳的上端相互锁定或相互分离的第三锁定装置,所述车把在折叠后和竖管在与外壳上端分离后与第三锁定装置一起收纳在外壳内,所述连接件在车把、竖管和第三锁定装置收纳在外壳内后恰好与外壳上端配合。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便携式折叠电动自行车的有益效果如下:
(1)由于采用前外壳包裹前轮和前叉、采用后外壳包裹后轮和后叉,采用车身包裹电瓶,前外壳、后外壳、立把均可以折叠,且在折叠后,前轮、后轮收纳于车身内,前外壳和后外壳位于车身与立把中间,立把与后外壳相咬合,从而不仅可使各零部件不裸露,而且前外壳、后外壳和车身的设计可以避免各零部件对折叠过程和折叠后的携带过程造成干扰,也可减少携带过程中对自己和对他人造成的影响,而且折叠后各部分不容易散开,折叠后构成了一个占用空间较小的折叠自行车结构,极大的方便了携带;而且此结构还可以当作滑板车使用。
(2)由于前外壳、后外壳在折叠后与车身以及折叠后的立把平行,从而进一步缩小了折叠后的自行车占用的空间,从而进一步方便了携带。
(3)采用铰接结构实现折叠,从而结构简单,安装方便,功能易实现。
(4)采用固定部使车身与前外壳、后外壳实现连接,从而使电动自行车在运行时更加平稳;固定部采用凸起结构,并且采用与之配合的配合孔,从而结构简单,既能实现车身与前外壳、后外壳定位又能方便车身与前外壳、后外壳分离。
(5)采用提手把方便携带折叠后的电动自行车。
(6)采用后座可给使用者省力,方便驾驶电动自行车;由于车座可以折叠,整体可以折叠,从而大大缩小了其占用空间,而且更加方便携带;第一锁定装置、第二折叠装置的设计,使得折叠操作非常方便,而且还保证了整体结构的稳定。
(7)立把采用外壳将立把各组件收纳在内,而外壳又可以折叠,从而大大缩小了其占用空间,而且更加方便携带,而且外壳的设计可以避免竖管、车把等对外壳和其他部位的折叠过程和折叠后的携带过程造成干扰。
(8)第二锁定装置、第三锁定装置、第一折叠装置的设计,使得折叠操作非常方便,而且还保证了整体结构的稳定。
(9)整体结构简单、稳定,组装、使用和制造均较为方便。
通过以下的描述并结合附图,本发明将变得更加清晰,这些附图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实施例。
附图说明
图1为便携式折叠电动自行车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便携式折叠电动自行车的立体组合图。
图3为便携式折叠电动自行车折叠后的立体图。
图4为立把的立体分解图。
图5为立把的立体组合图。
图6为立把折叠后的立体图。
图7为车把半折叠的剖视示意图。
图8为图7中第二锁定装置的示意图。
图9为图7中连接件和第一锁定装置的示意图。
图10为车把全折叠的剖视示意图。
图11为立把折叠收纳后的剖视示意图一。
图12为立把折叠收纳后的剖视示意图二。
图13为立把折叠整体旋转折叠示意图。
图14为止动扣的立体图。
图15为后座的立体分解图。
图16为后座的立体组合图。
图17为后座折叠后的立体图。
图18为图16的剖视示意图。
图19为图18中的放大图一。
图20为图18中的放大图二。
图21为图17的剖视示意图。
图22为后座折叠示意图。
图23为图2的剖视示意图。
图24为便携式折叠电动自行车折叠示意图一。
图25为便携式折叠电动自行车折叠示意图二。
图26为便携式折叠电动自行车折叠示意图三。
图27为图3的剖视示意图。
图28为便携式折叠电动自行车实施例二的立体组合图。
图29为图28折叠后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在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附图中类似的元件标号代表类似的元件。
实施例一
请参考图1-3,所述的便携式折叠电动自行车包括车身1、电瓶、电机、前轮2、前叉3、后轮4、后叉5、提手把6、前壳体7、立把8和后座9、前外壳10、后外壳11、前轮车灯组12、第一连接结构13、第二连接结构14、第一折叠装置15、第二锁定装置16、第三锁定装置17、弹压插销止动装置18、第一锁定装置19、第四锁定装置20、第二折叠装置21。所述电机置于前轮2或后轮4。
所述车身1位于前叉2和后叉5中间。所述车身1为包覆电瓶且底部敞口的外壳结构,其采用镁铝合金材料制作而成,从而轻便。所述车身1的前后两端面靠上均设有固定部1a,所述固定部1a是在车身1前后两端面凸出的凸起,从而结构简单。
所述前轮2和前叉3的外围设有前外壳10,前叉3和前外壳10均采用镁铝合金材料制作而成,从而轻便。所述前叉3与前外壳10固定连接,所述前外壳10的前侧、后侧和底部开口,所述前外壳10的前侧开口处设有前轮车灯组12,从而方便照明。所述前外壳10的后侧开口与前壳体7对应。所述前轮2活动安装在前叉3上且部分露出于前外壳10底部外侧。所述前外壳10上设有使其相对车身1折叠的第一连接结构13。所述第一连接结构13包括折叠件13a和第一水平铰接轴13b,折叠件13a和第一水平铰接轴13b均采用镁铝合金材料制作而成,从而轻便。所述前叉3通过竖向铰接件与折叠件13a铰接连接,所述折叠件13a通过第一水平铰接轴13b与车身1前端下侧铰接连接。所述折叠件13a上设有与车身1前端的凸起对应咬合的第一配合孔,方便车身1与折叠件13a连接和拆卸。
所述提手把6采用镁铝合金材料制作而成,从而轻便。所述提手把6位于折叠件13a和车身1前端之间,并且所述提手把6通过第一水平铰接轴13b与车身1前端下侧铰接连接,方便折叠后携带电动自行车。所述前壳体7位于折叠件13a和提手把6之间且固定在折叠件13a上,前壳体7的设置可减少内部零件裸露,且使得电动自行车外形更美观,前壳体7采用镁铝合金材料制作而成,从而轻便。
所述后轮4和后叉5的外围设有后外壳11,后叉5和后外壳11均采用镁铝合金材料制作而成,从而轻便。所述后叉5与后外壳11固定连接,所述后外壳11的前侧和底部开口。所述后轮4活动安装在后叉5上且部分露出于后外壳11的底部外侧。所述后外壳11上设有使其相对车身1折叠的第二连接结构14。所述第二连接结构14为第二水平铰接轴,所述后叉5通过第二水平铰接轴与车身1后端下侧铰接连接。所述后叉5设有与车身1后端的凸起对应配合的第二配合孔,方便车身1与后叉5连接和拆卸。
请参考图4-14,所述立把8为折叠收纳立把,所述立把8的下端设有使其相对前外壳10折叠和使其锁定在前外壳10上的第一折叠装置15。所述立把8包括外壳8a和可折叠收纳于外壳8a内的车把组件,所述第一折叠装置15设于外壳8a的下端,所述外壳8a折叠后与折叠后的后外壳11相咬合。
所述车把组件包括竖管8b、连接件8c和位于连接件8c两侧的两个车把8d。所述车把8d上设有使其与连接件8c相互锁定或相互分离的第二锁定装置16。所述车把8d上还设有使其相对连接件8c折叠的第四连接结构。所述竖管8b的上端与连接件8c固定连接,所述竖管8b的下端设有使其与外壳8a的上端相互锁定或相互分离的第三锁定装置17。所述车把8d在折叠后和竖管8b在与外壳8a上端分离后与第三锁定装置17一起收纳在外壳8a内,所述连接件8c在车把8d、竖管8b和第三锁定装置17收纳在外壳8a内后恰好与外壳8a上端配合。
所述竖管8b和连接件8c均采用镁铝合金材料制作而成,从而轻便。所述连接件8c的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侧面和底部敞口的一收纳槽80c,所述连接件8c在两个收纳槽80c的中间设有一第一固定部81c,所述第一固定部81c的两侧分别设有一锥形槽82c,所述第一固定部81c上设有一第一固定孔83c,所述第一固定孔83c的开孔朝下,所述竖管8b的上端固定在第一固定孔83c上。所述连接件8c的顶面左右两侧分别设有一让位槽84c,两个让位槽84c的开口朝向相反,各让位槽84c与相应的收纳槽80c连通。所述连接件8c的顶面左右两侧均有扣接面85c,各所述扣接面85c临近相应的让位槽84c。各所述收纳槽80c的前后二侧壁上设有相互对应的第一安装孔86c,则连接件8c上的第一安装孔86c有两对。
所述的两个车把8d对称设于连接件8c左右两侧,并且两个车把8d分别伸入相应的收纳槽80c内并且通过转轴a即第四连接结构与连接件8c连接。各所述车把8d是由镁铝合金材料制作而成的空心管体结构,从而轻便。空心管体结构的一部分裸露,另一部分表面包裹有防滑橡胶,使用时可保证安全性好。所述车把8d的裸露部分设有相对应连通的一对第二安装孔80d,转轴a的两端安装在一对第二安装孔80d和一对第一安装孔86c上,从而可以保证车把8d始终与连接件8c相连接。所述车把8d的裸露部分在第二安装孔80d的附近设有第一活动槽81d,所述车把8d的裸露部分内部还固定有第一压块82d,所述第一活动槽81d的位置位于第一压块82d和第二安装孔80d之间。
所述第二锁定装置16包括弹压自扣结构和止动自扣结构,所述弹压自扣结构位于车把8d的裸露部分内部,所述弹压自扣结构包括第一空心销体16a和固定在第一空心销体16a一端内的挡块16b,所述第一空心销体16a的另一端为与连接件8c的锥形槽82c对接的锥形连接端,利用锥形连接端与锥形槽82c对接的结构,可以使得车把8d与连接件8c连接稳固。所述挡块16b设有与锥形连接端反向的第一套杆16c,所述第一套杆16c活动插装在第一压块82d上,所述第一套杆16c上套装有弹性压缩在第一压块82d和挡块16b之间的第一弹性件16d,使得第一空心销体16a的锥形连接端稳固插接在锥形槽82c内,进一步使车把8d与连接件8c稳固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16d为弹簧,容易购买,且价格低廉。所述第一空心销体16a在锥形尖端的附近设有相通的一对限位槽160a,所述限位槽160a与第二安装孔80d和第一安装孔86c对应,转轴a的两端还安装在限位槽160a上,从而可以限制第一空心销体16a的移动位置。
所述止动自扣结构包括手拨部16e和插装部16f,所述手拨部16e位于车把8d的裸露部分外并且设有扣接在连接件8c的扣接面85c上的扣合结构,该扣合结构是手拨部16e的底表面,通过面与面之间的贴合来使车把8d与连接件8c稳固连接,从而结构简单。所述手拨部16e上设有手拨槽16g,方便放手指拨动手拨部16e。所述插装部16f垂直手拨部16e并且与手拨部16e一体连接,所述插装部16f穿过第一活动槽81d后插装在第一空心销体16a和挡块16b上,插装部16f可以在第一活动槽81d内活动,插装部16f通过第一弹性件16d的作用可使手拨部16e的扣合结构稳固扣接在连接件8c的扣接面85c上。
所述外壳8a是上端和下端均敞口的壳体结构,所述外壳8a由镁铝合金材料制作而成,从而轻便。所述外壳8a的后侧下部设有开口。所述外壳8a的前后侧设有卡孔80a。所述外壳8a的后侧还设有上定位孔和下定位孔。
所述第三锁定装置17包括锁紧座17a、两个快拆锁紧结构和胶套17b。所述锁紧座17a由塑胶材料制作而成,从而成本低廉。所述锁紧座17a对应安装在外壳8a上端内,所述锁紧座17a内设有两个底部敞口的滑槽170a,所述锁紧座17a在两个滑槽170a中间设有第二固定部171a,所述第二固定部171a上设有第二固定孔172a,所述第二固定孔172a的开口位于锁紧座17a的顶面,所述竖管8b的下端固定在第二固定孔172a内。所述滑槽170a的外侧壁为弹壁173a,用于实现第三锁定装置17与外壳8a的紧配合。所述锁紧座17a的顶面开设有两个与相应滑槽170a连通的通孔174a。所述锁紧座17a的后侧还设有弹压插销止动装置18,所述弹压插销止动装置18定位在外壳8a的上定位孔上,用以锁定第三锁定装置17在外壳8a上,使竖管8b的安装更加的稳固。
所述快拆锁紧结构有两个,各所述快拆锁紧结构包括挤压滑块17c、第一拉杆17d、第二弹性件17e和扳柄17f。各所述挤压滑块17c安装在相应滑槽170a内并与相应弹壁173a接触,各所述第一拉杆17d活动插装在相应通孔174a处,且第一拉杆17d的上端与相应扳柄17f铰接,第一拉杆17d的下端与相应挤压滑块17c固定连接,各所述第二弹性件17e套装在相应第一拉杆17d上并且弹性压缩在滑槽170a的顶壁和挤压滑块17c之间。第二弹性件17e为弹簧,容易购买,且价格低廉。通过操作第一拉杆17d,可使得挤压滑块17c挤压弹壁173a或与弹壁173a脱离接触,从而实现第三锁定装置17与外壳8a的锁紧与分离,从而进一步实现竖管8b的下端与外壳8a的上端相互锁定或相互分离。所述滑槽170a为梯形槽,所述挤压滑块17c为倒梯形块,从而挤压滑块17c越往上移动,弹壁173a越大力挤压外壳8a,锁紧座17a与外壳8a之间锁的越紧。所述胶套17b套装在锁紧座17a的上端并且安装在外壳8a上端内,所述胶套17b上设有与卡孔80a对应的卡块170b,可进一步锁定第三锁定装置17在外壳8a上,使竖管8b的安装更加的稳固。卡块170b在受外力时容易与卡孔80a脱离。
所述第一折叠装置15安装在外壳8a下端内。所述第一折叠装置15包括第一固定件15a、可相对第一固定件15a转动的第一连接座15b、可移离第一连接座15b使第一连接座15b与外壳8a相对转动和与第一连接座15b对接使第一连接座15b与外壳8a相对固定的折叠止动自扣装置,所述第一固定件15a固定在外壳8a下端内,所述第一连接座15b通过铰轴15c铰接在第一固定件15a上,所述折叠止动自扣装置安装在外壳8a的开口处。所述折叠止动自扣装置包括止动扣15d和第三弹性件15e,所述止动扣15d包括设有指扣槽150d的拉动部151d,指扣槽150d方便放手指拉动拉动部151d。所述拉动部151d的两侧对称设有套装部152d,所述套装部152d与第一连接座15b对接,各所述套装部74b内套装有所述第三弹性件15e,所述第三弹性件15e弹性压缩在套装部152d和外壳8a的内壁之间,从而可以使套装部152d压紧第一连接座15b,起到止动作用。所述第三弹性件15e为弹簧,容易购买,且价格低廉。所述第一连接座15b的顶部和后侧分别开设有一对连接孔150b,所述套装部152d可分别与第一连接座15b顶部和后侧的连接孔150b对接。
折叠时,手指放在手拨槽16g处,往外拉手拨部16e,使得第一空心销体16a的锥形尖端脱离锥形槽82c,第一弹性件16d压缩,手拨部16e脱离连接件8c,释放手拨部16e,第一弹性件16d回弹,向下压车把8d,使车把8d转动90度,使两个车把8d与竖管8b平行;上拨第一拉杆17d,第二弹性件17e回弹,挤压滑块17c下移,弹壁173a复位,第三锁定装置17与外壳8a脱离锁定;按压弹压插销止动装置18,同时下压连接件8c,使弹压插销止动装置18脱离外壳8a的上定位孔,使第三锁定装置17、竖管8b、车把8d均下降并收纳在外壳8a内,使连接件8c与外壳8a的上端开口配合,弹压插销止动装置18在外壳8a的下定位孔位置自动弹出止动;手指放在指扣槽150d处,往外拉拉动部151d,第三弹性件15e压缩,套装部152d脱离第一连接座15b后侧的连接孔150b,则可以将外壳8a折下,将外壳8a弯折90度后呈水平状态,此时,释放拉动部151d,第三弹性件15e回弹,套装部152d插装到第一连接座15b顶部的连接孔150b上,以固定外壳8a。
上述第二锁定装置16、第三锁定装置17、第一折叠装置15结构均较为简单,而且锁定和解除锁定的操作均非常方便,从而各折叠收纳操作都是非常方便的,由于第三锁定装置17、竖管8b、车把8d均可以收纳在外壳8a内,而外壳8a又可以折叠,从而大大缩小了其占用空间,而且更加方便携带。而立把的结构基本由镁铝合金材料和塑胶材料制作而成,从而轻便,进一步方便了携带。
除上述结构外,所述车把8d还可以通过弹压式止动装置与连接件8c连接,也可以实现车把折叠和展开,所述竖管8b的下端也可以只通过弹压式止动装置与外壳8a连接,也可以实现竖管收纳和拉伸,所述弹压式止动装置与弹压插销止动装置18的结构相似。所述车把8d也可以直接通过可拆卸螺丝与连接件锁紧,所述竖管8b的下端也可以通过可拆卸螺丝与外壳锁紧。所述外壳的下端也可以通过可拆卸螺丝和螺丝连接结构实现固定和折叠。所述第一弹性件16d、第二弹性件17e和第三弹性件15e也可以是除弹簧以外的弹性件,比如弹性胶体。
请参考图15-22,所述后座9包括座管91、车座92、第一锁定装置19、第三连接结构、第四锁定装置20和第二折叠装置21。
所述座管91采用镁铝合金材料制作而成,从而轻便。所述座管91是由下套管91b和上伸缩管91a构成的伸缩管结构,上伸缩管91a的下端套装在下套管91b内,可以上下伸缩,从而可以调节车座92的高度。所述车座92安装在上伸缩管91a的上端。
所述第四锁定装置20由镁铝合金材料制作而成,从而轻便。所述第四锁定装置20安装在下套管91b和上伸缩管91a的连接位置,上伸缩管91a上伸或下缩之后,通过第四锁定装置20锁定。上伸缩管91a需要伸缩调节时,将第四锁定装置20解锁即可。
所述第一锁定装置19可使车座92以垂直座管91方向锁定在座管91上,也可使车座92以平行座管91方向锁定在座管91上。所述第一锁定装置19由镁铝合金材料制作而成,从而轻便。所述第一锁定装置19包括上座19a、下座19b、第二拉杆19c和第四弹性件19d。所述上座19a固定在车座92的底部。所述上座19a与车座92前侧朝向相同的前侧表面凸出形成套筒190a,所述上座19a上还开设有顶部、底部和后侧均敞口的容纳槽191a,所述容纳槽191a与套筒190a内腔连通,所述上座19a的左右两侧分别延伸有带螺丝固定孔的固定板192a,所述固定板192a通过螺丝固定在车座92上,从而安装方便车座92。所述上座19a在固定板192a的上侧的位置设有位于容纳槽191a左右两侧的第三安装孔193a。所述套筒190a上紧配有端盖194a,从而方便安装第二拉杆19c。所述下座19b固定在上伸缩管91a的上端,所述下座19b位于容纳槽191a内,所述下座19b上设有与第三安装孔193a对应连通的第四安装孔190b,所述第四安装孔190b贯通下座19b的左右侧。所述下座19b上还设有两个轴线相互垂直的两个定位孔191b,其中一个定位孔191b开设在下座19b顶端,另一个定位孔191b开设在下座19b的前侧。所述第二拉杆19c包括前杆体190c和与前杆体190c固定连接的后杆体191c,所述前杆体190c的末端一体设有拉环192c,方便放手指拉动第二拉杆19c。所述后杆体191c上设有突出部。所述后杆体191c的末端为插装端,插装端伸入容纳槽191a内并可选择地与下座19b上的两个定位孔191b中的其中一定位孔191b连接,从而可使得车座92。所述后杆体191c活动插装在端盖194a上和套筒190a内。所述第四弹性件19d位于上座19a的套筒190a内,并套装在后杆体191c上且弹性压缩在后杆体191c上的突出部和上座19a的端盖194a之间,从而对第二拉杆19c具有抵压作用,使得第二拉杆19c与下座19b连接稳固。所述第四弹性件19d为弹簧,从而容易购买,且价格低廉。所述第三连接结构可使车座92相对座管91折叠,所述第三连接结构为转轴,从而简单方便,所述转轴插装在第三安装孔193a和第四安装孔190b上,使得下座19b与上座19a相连接。
所述第二折叠装置21可使整个后座9相对车身1折叠和使整个后座9锁定在车身1上。所述第二折叠装置21由镁铝合金材料制作而成,从而轻便。所述第二折叠装置21安装在下套管91b下端,所述第二折叠装置21包括第二固定件21a、可相对第二固定件21a转动的第二连接座21b和可移离第二连接座21b使第二连接座21b与下套管91b相对转动或与第二连接座21b对接使第二连接座21b与下套管91b相对固定的弹压止动自扣装置21c。所述第二固定件21a套装固定在下套管91b下端。所述第二连接座21b铰接在第二固定件21a上,所述第二连接座21b的顶部和前侧开设有第五安装孔210b。所述弹压止动自扣装置21c安装在下套管91b和第二固定件21a上。所述下套管91b下部内侧安装有第二压块910a。所述弹压止动自扣装置21c包括第二空心销体210c、T型拉件211c、第二套杆212c和第五弹性件213c,所述第二空心销体210c位于下套管91b内且位于第二压块910a下方,所述第二空心销体210c可选择地与相应第五安装孔210b对接。所述第二套杆212c下端外围的凸环固定在第二空心销体210c内,所述第二套杆212c的上端活动插装在第二压块910a上,所述第五弹性件213c套装在第二套杆212c上且弹性压缩在第二压块910a和第二套杆212c外围的凸环上,使得第二空心销体210c与第二连接座21b稳固连接。所述T型拉件211c位于下套管91b的外侧且位于第二固定件21a内侧,所述T型拉件211c的固定部b依次穿过第二固定件21a和下套管91b后固定在凸环上,所述第二固定件21a和下套管91b上设有对应连通的供固定部b上下活动的第二活动槽c。所述第五弹性件213c为弹簧,从而容易购买,且价格低廉。
折叠前,车座92垂直座管91,后杆体191c的插装端插装在下座19b前侧开设的定位孔191b处;折叠时,手指放在拉环192c处,往前拉第二拉杆19c,第四弹性件19d压缩,使得后杆体191c的插装端脱离下座19b前侧开设的定位孔191b,此时可以转动上座19a,朝上扳动车座92,上座19a和第一锁定装置19随车座92一起相对下座19b转动,当第一锁定装置19和车座92转动90度到与座管91平行时,释放拉环192c,第四弹性件19d回弹,使得后杆体191c的插装端插入下座19b顶部开设的定位孔191b处,从而可以使车座92以平行座管91的方向锁定在座管91上。操作所述第四锁定装置20,使得上伸缩管91a伸入下套管91b内,从而缩短座管91的长度。朝上拉T型拉件211c,第五弹性件213c压缩,第二空心销体210c朝上移动脱离第二连接座21b顶部的第五安装孔210b,此时第二固定件21a可以相对第二连接座21b转动,朝前并朝下将座管91折叠90度,释放T型拉件211c,第五弹性件213c回弹,第二空心销体210c插入第二连接座21b前侧开设的第五安装孔210b内,从而固定座管91。
上述第一锁定装置19、第四锁定装置20、第二折叠装置21结构均较为简单,而且锁定和解除锁定的操作均非常方便,从而各折叠收纳操作都是非常方便的,而座管91又可以折叠,从而大大缩小了其占用空间,而且更加方便携带。而后座的结构基本由镁铝合金材料和塑胶材料制作而成,从而轻便,进一步方便了携带。
除上述结构外,所述车座92也可以直接通过可拆卸螺丝与座管91锁紧,所述座管91的下端也可以通过可拆卸螺丝和螺丝连接结构实现固定和折叠,所述座管91的下套管91b和上伸缩管91a也可以通过可拆卸螺丝和螺丝连接结构实现伸缩和固定。所述第四弹性件19d、第五弹性件213c也可以是除弹簧以外的弹性件,比如弹性胶体。第二拉杆19c也可以没有拉环192c,第二拉杆19c也可以是一体式的结构,端盖194a与套筒190a可以是一体式的结构。
请参考图23-27,便携式折叠电动自行车折叠时,先将所述立把8和后座9自身折叠后均再朝前并朝下折90度,折叠过程参照前述描述过程。将所述立把8和后座9都折叠后,所述立把8固定在前外壳10上与前外壳10平行,所述后座9固定在车身1上与车身1平行,再将所述后外壳11朝下和朝前折叠180度,再将所述前外壳10朝下和朝后折叠180度,所述前外壳10折叠时,折叠后的立把8随前外壳10再一起折叠,所述前外壳10和后外壳11折叠时,车身1前端面的固定部1a与折叠件13上的第一配合孔脱离,车身1后端面的固定部1a与后叉5上的第二配合孔脱离。所述前外壳10和后外壳11折叠后,所述前轮2和后轮4收纳于车身1内,所述前外壳10和后外壳11在折叠后位于车身1与折叠后的立把8中间,所述立把8在折叠后与折叠后的后外壳11相咬合。所述前外壳10、后外壳11在折叠后与车身1以及折叠后的立把8平行。所述车身1、折叠后的前外壳10和折叠后的后外壳11位于折叠后的后座9与折叠后的立把8中间,所述后座9折叠后与车身1、折叠后前外壳10、折叠后的后外壳11和折叠后的立把8平行。折叠后构成了一个占用空间较小的折叠自行车结构,极大的方便了携带。
实施例二
请参考图28-29,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一的区别仅在于:没有后座9,从而便携式折叠电动自行车可以当滑板车使用。滑板车可以不带电动功能。折叠后占用空间更小,从而极大的方便了携带。
以上结合最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以上揭示的实施例,而应当涵盖各种根据本发明的本质进行的修改、等效组合。

Claims (10)

1.一种便携式折叠电动自行车,包括车身、电瓶、电机、前轮、前叉、后轮、后叉和立把,车身位于前叉和后叉中间,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为包覆电瓶且底部敞口的外壳结构;所述前轮和前叉外围设有前外壳,所述前外壳上设有使其相对车身折叠的第一连接结构;所述后轮和后叉外围设有后外壳,所述后外壳上设有使其相对车身折叠的第二连接结构;所述立把为折叠收纳立把,所述立把的下端设有使其相对前外壳折叠和使其锁定在前外壳上的第一折叠装置;所述前轮和后轮分别在前外壳和后外壳折叠后收纳于车身内,所述前外壳和后外壳在折叠后位于车身与折叠后的立把中间,所述立把在折叠后与折叠后的后外壳相咬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便携式折叠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外壳、后外壳在折叠后与车身以及折叠后的立把平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折叠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前叉与前外壳固定连接,所述后叉与后外壳固定连接,所述第一连接结构包括折叠件和第一水平铰接轴,所述第二连接结构为第二水平铰接轴,所述前叉通过竖向铰接件与折叠件铰接连接,所述折叠件通过第一水平铰接轴与车身前端铰接连接,所述后叉通过第二水平铰接轴与车身后端铰接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折叠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身的前后两端面均设有分别与折叠件、后叉可拆卸固定连接的固定部。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折叠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部是在车身前后两端面凸出的凸起,所述折叠件和后叉设有与凸起对应配合的配合孔。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便携式折叠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提手把,所述提手把位于折叠件和车身前端之间,并且所述提手把通过第一水平铰接轴与车身前端铰接连接。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便携式折叠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后座,所述后座的下端设有使其相对车身折叠和使其锁定在车身上的的第二折叠装置,所述立把与后座的折叠方向相同,所述车身、折叠后的前外壳和折叠后的后外壳位于折叠后的后座与折叠后的立把中间,所述后座折叠后与车身、折叠后前外壳、折叠后的后外壳和折叠后的立把平行。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携式折叠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后座包括座管和设于座管上端的车座,车座上设有使其以垂直座管方向锁定在座管上或以平行座管方向锁定在座管上的第一锁定装置,所述车座上还设有使其相对座管折叠的第三连接结构。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便携式折叠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立把包括外壳和可折叠收纳于外壳内的车把组件,所述第一折叠装置设于外壳的下端,所述外壳折叠后与折叠后的后外壳相咬合。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便携式折叠电动自行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把组件包括竖管、连接件和位于连接件两侧的两个车把,所述车把上设有使其与连接件相互锁定或相互分离的第二锁定装置,所述车把上还设有使其相对连接件折叠的第四连接结构,所述竖管的上端与连接件固定连接,所述竖管的下端设有使其与外壳的上端相互锁定或相互分离的第三锁定装置,所述车把在折叠后和竖管在与外壳上端分离后与第三锁定装置一起收纳在外壳内,所述连接件在车把、竖管和第三锁定装置收纳在外壳内后恰好与外壳上端配合。
CN201610368391.1A 2016-05-28 2016-05-28 便携式折叠电动自行车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90521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68391.1A CN105905217B (zh) 2016-05-28 2016-05-28 便携式折叠电动自行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10368391.1A CN105905217B (zh) 2016-05-28 2016-05-28 便携式折叠电动自行车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05217A true CN105905217A (zh) 2016-08-31
CN105905217B CN105905217B (zh) 2018-06-19

Family

ID=5674254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10368391.1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05905217B (zh) 2016-05-28 2016-05-28 便携式折叠电动自行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5905217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27838A (zh) * 2019-02-27 2019-06-25 古正煇 一种折叠式置物拖车
CN113060232A (zh) * 2021-03-04 2021-07-02 上海喜摩电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折叠的电动滑板车及折叠方法
CN113371117A (zh) * 2021-07-16 2021-09-10 上海雍金电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便携式折叠车
CN114852240A (zh) * 2022-07-11 2022-08-05 山东天空之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智能导航系统的低功耗环保电动自行车
US11932302B1 (en) 2020-09-25 2024-03-19 Honda Motor Co., Ltd. Convertible compact electric transport device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096827A1 (en) * 2008-10-20 2010-04-22 Fu-Hsun Tsai Folding electric bicycle with wheeled storage arrangement
CN101870324A (zh) * 2010-05-31 2010-10-27 赖建君 一种便携壳式电动车
JP2013082426A (ja) * 2011-09-26 2013-05-09 Tech One:Kk 折畳み自転車
CN103661729A (zh) * 2013-11-07 2014-03-26 雍江 变形箱式电动车
CN205661611U (zh) * 2016-05-28 2016-10-26 李慧杰 便携式折叠电动自行车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00096827A1 (en) * 2008-10-20 2010-04-22 Fu-Hsun Tsai Folding electric bicycle with wheeled storage arrangement
CN101870324A (zh) * 2010-05-31 2010-10-27 赖建君 一种便携壳式电动车
JP2013082426A (ja) * 2011-09-26 2013-05-09 Tech One:Kk 折畳み自転車
CN103661729A (zh) * 2013-11-07 2014-03-26 雍江 变形箱式电动车
CN205661611U (zh) * 2016-05-28 2016-10-26 李慧杰 便携式折叠电动自行车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927838A (zh) * 2019-02-27 2019-06-25 古正煇 一种折叠式置物拖车
CN109927838B (zh) * 2019-02-27 2020-10-23 古正煇 一种折叠式置物拖车
US11932302B1 (en) 2020-09-25 2024-03-19 Honda Motor Co., Ltd. Convertible compact electric transport device
CN113060232A (zh) * 2021-03-04 2021-07-02 上海喜摩电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折叠的电动滑板车及折叠方法
CN113060232B (zh) * 2021-03-04 2022-06-24 上海喜摩电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折叠的电动滑板车及折叠方法
CN113371117A (zh) * 2021-07-16 2021-09-10 上海雍金电子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便携式折叠车
CN114852240A (zh) * 2022-07-11 2022-08-05 山东天空之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智能导航系统的低功耗环保电动自行车
CN114852240B (zh) * 2022-07-11 2022-09-23 山东天空之眼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带有智能导航系统的低功耗环保电动自行车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5905217B (zh) 2018-06-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05217A (zh) 便携式折叠电动自行车
US7438308B2 (en) Ergonomic telescoping handle assembly for wheeled luggage
US6752405B1 (en) Convertible twin/single seat stroller
US7543840B2 (en) Collapsible golf push cart
US20110142373A1 (en) Flexibly collapsible bag for being self-stored in itself in two different places thereof
CN206528510U (zh) 一种轻便型儿童推车
CN205661610U (zh) 折叠收纳立把
CN205661611U (zh) 便携式折叠电动自行车
CN105966518B (zh) 折叠收纳立把
US20200247499A1 (en) Foldable Vehicle
CN211519750U (zh) 一种隐藏手柄式折叠器
CN210162207U (zh) 一种新型改进型折叠车立管
CN208915329U (zh) 手拉折叠的滑板车
US20130026739A1 (en) Golf Cart Folding Device
CN203127064U (zh) 一种折叠自行车
CN205574178U (zh) 自行车的管件折叠装置
CN209241152U (zh) 一种婴儿手推车骨架
CN108175221A (zh) 一种可全折叠的结构
CN212243519U (zh) 可折叠推车及背包
CN212195516U (zh) 一种运输和存放方便的手推高尔夫球包车
CN205661574U (zh) 便携式折叠电动自行车后座
CN209208840U (zh) 一种充气便携式婴儿手推车
CN207550277U (zh) 滑动连杆折叠童车车架及联动折叠童车
CN206446729U (zh) 一种折叠自行车
CN210212501U (zh) 儿童折叠推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80619

Termination date: 20200528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