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5323093U - 一种可折叠的电动滑板车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折叠的电动滑板车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15323093U CN215323093U CN202120447827.2U CN202120447827U CN215323093U CN 215323093 U CN215323093 U CN 215323093U CN 202120447827 U CN202120447827 U CN 202120447827U CN 215323093 U CN215323093 U CN 215323093U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assembly
- handle
- folding
- electric scooter
- riser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torcycle And Bicycle Fram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滑板车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可折叠的电动滑板车,包括折叠机构、操控机构和承载机构,折叠机构包括立管组件、折叠基座组件和把手组件,折叠展开时,通过第一保护部和第一配合部的配合、第二保护部和第二配合部的配合实现对立管组件的锁紧。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设计合理,将电动滑板车整体根据功能分为了三个机构,各个机构之间配合合理且紧密,强度高而且外观简洁大方,将电动滑板车折叠机构分为了五个部分,各个机构之间配合合理且紧密,同时具备三个锁紧保护机构;并且具有操作简便、实用型强、安全系数高、折叠简便的优点。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滑板车技术领域,具体来说是一种可折叠的电动滑板车。
背景技术
近年来,电动滑板车的迅速普及给我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方便了人们的短途绿色出行。电动滑板是以传统人力滑板为基础,加上电力套件的交通工具。目前的电动滑板一般采用小轮径单轮驱动,最常见的传动方式为轮毂电机,其主要电力来源为锂电池组。
随着电动滑板车的长期使用也暴露出许多设计缺陷,现行的电动滑板车踏板面积小,容易踏空;轮径较小,通过性差,对于骑行路面要求较高,骑行体验不佳;折叠器繁琐且不稳定。以上设计的不足影响着消费者的使用及体验。因此,需要设计大轮径、宽踏板、简单可靠的新型的电动滑板车来满足市场需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使用场景广泛,易于折叠的电动滑板车。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设计一种可折叠的电动滑板车,包括折叠机构、操控机构和承载机构,其中,所述的折叠机构包括立管组件、折叠基座组件和把手组件,所述的立管组件和把手组件能相对于所述的折叠基座组件转动,其中:
所述的立管组件上设有第一保护部,且所述的把手组件上对应于所述的第一保护部设有第一配合部,所述的把手组件转动至所述的立管组件侧面时所述的第一保护部能与所述的第一配合部相配合以实现锁紧。
所述的把手组件还连接有第二保护部,所述的折叠基座组件对应于所述的第二保护部设有第二配合部,所述的把手组件转动至第一保护部与第一配合部的配合位置时,所述的第二保护部能与所述的第二配合部相配合以实现锁紧。
所述的操控机构包括相互连接的车把和把立连接件,所述的把立连接件的内侧沿周向均匀设有若干加强筋,所述的把立连接件对应于所述的加强筋设有螺纹孔,所述的加强筋和螺纹孔用于实现把立连接件与立管的配合连接。
所述的承载机构包括车架,所述的车架前端与所述的折叠基座组件相连。
所述的可折叠的电动滑板车还具有如下优选的技术方案:
所述的电动滑板车还包括滑块组件,所述的滑块组件包括滑块弹簧及滑块主体,所述的滑块主体设置于所述的立管组件内并通过滑块弹簧与所述的立管组件相连,解除第一保护部与第一配合部、第二保护部与第二配合部的配合后,立管组件和折叠基座组件在所述的滑块弹簧的作用下脱开。
所述的把立连接件上设有第一凹槽,仪表基座下侧设有第二凹槽,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相互配合以与车把相连。
所述的操控机构还包括操控组件、仪表组件、转接线和主线,所述的车把上设有所述的操控组件和仪表组件,所述的转接线内置于所述的车把中,所述的主线内置于所述的立管组件中,所述的转接线和主线用于实现与操控组件和仪表组件的电源和信号传输。
所述的车架采用碳钢管弯折制成。
所述的车架上设有木质踏板,所述的木质踏板上设有防滑垫。
所述的木质踏板的尺寸为60mm*20mm。
所述的把手组件包括把手主体和按钮,所述的把手主体上设有配合凹点,所述的按钮对应于所述的配合凹点设有圆孔,所述的按钮能相对于所述的把手主体运动以改变圆孔与配合凹点之间的相对位置,所述的圆孔和所述的配合凹点配合形成所述的第二配合部。
所述的第一保护部的外端露置于所述的立管组件外以用于与所述的把手组件相配合,还包括第一弹性件,所述的第一保护部位于所述的立管组件内的部分用于连接所述的第一弹性件。
所述的把手组件转动至第一保护部与第一配合部的配合位置时,所述的偏心部向第二配合部施加使得折叠基座组件与立管组件相夹紧的作用力。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组合结构简单可行,折叠操作简单易懂,并且安全可靠,其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结构新颖,设计合理,将电动滑板车折叠机构根据功能分为了五个部分,各个机构之间配合合理且紧密,同时具备两个锁紧保护机构,在翻转立管到位后,通过一步操作即实现两个锁紧保护机构的锁紧。并且具有操作简便、实用型强、安全系数高、折叠简便的等优点,其能够承受20kg重物1min静态试压不变形,解决了传统折叠器折叠步骤多、稳定性差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示例性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例性示出了操控机构的示意图。
图3示例性示出了承载机构的示意图。
图4示例性示出了折叠机构的示意图。
图5示例性示出了立管组件的示意图。
图6示例性示出了把手组件的示意图。
图7示例性示出了滑块组件的示意图。
图8示例性示出了偏心轴组件的示意图。
图9示例性示出了折叠基座组件的示意图。
图中:1.仪表2.车把3.刹车4.把立管5.前灯及前反射器6.折叠器7.前轮8.踏板9.后轮10.电池仓11.尾灯12.把套13.车铃14.把立连接件15.仪表基座16.仪表模块17.仪表上盖18.多功能开关19.电子刹车20.防滑垫21.木质踏板22.电池仓盖板23. 折叠挂件24.车架25.后挡泥板26.电机27.控制器28.车踢29.电池30.机械刹车片31. 把手组件32.立管组件33.滑块组件34.折叠基座组件35.M3.8螺栓36.定位点37.折叠上基座38.M3定位螺丝39.把手主体40.弹簧41.按钮42.顶丝43.滑块弹簧44.滑块主体45.主轴46.偏心模块47.L型防磨片48.M5内六螺丝49.折叠基座50.M5内六方紧固螺丝51.M11螺纹顶丝52.M4内六螺栓53.防尘胶盖。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这种装置的结构和原理对本专业的人来说是非常清楚的。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本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可折叠的电动滑板车,包括折叠机构、操控机构和承载机构。
所述的折叠机构包括立管组件32、折叠基座组件34和把手组件31,所述的立管组件32和把手组件31能相对于所述的折叠基座组件34转动,其中:
所述的立管组件32上设有第一保护部,且所述的把手组件31上对应于所述的第一保护部设有第一配合部,所述的把手组件31转动至所述的立管组件2侧面时所述的第一保护部能与所述的第一配合部相配合以实现锁紧。
所述的把手组件31还连接有第二保护部,所述的折叠基座组件34对应于所述的第二保护部设有第二配合部,所述的把手组件31转动至第一保护部与第一配合部的配合位置时,所述的第二保护部能与所述的第二配合部相配合以实现锁紧。
所述的操控机构包括相互连接的车把2和把立连接件14,所述的把立连接件14的内侧沿周向均匀设有若干加强筋,所述的把立连接件14的外侧对应于所述的加强筋设有螺纹孔,所述的加强筋和螺纹孔用于实现把立连接件14与立管6的配合连接。
所述的承载机构包括车架24、电机26、控制器27、车轮组件和刹车组件,所述的车架前端与所述的折叠基座组件34相连。
在使用时,转动所述的把手组件31,即能通过所述的第一保护部和第一配合部的配合、第二保护部和第二配合部的配合实现对立管组件32的锁紧。
具体而言,折叠展开的步骤如下:
步骤1:向上旋转立管组件32至与地面垂直状态,立管组件32由于重力作用于折叠基座组件34相互贴合。
步骤2:向上旋转把手组件31,并使得第一保护部和第一配合部、第二保护部和第二配合部相互配合。
折叠收拢的步骤如下:
步骤1:解除第一保护部和第一配合部的配合。
步骤2:向下扳动把手组件31,并使得第二保护部和第二配合部的配合解除。
步骤3:向下旋转立管组件32进行折叠。
以下,结合附图和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装置及方法进行进一步的示例说明。
参见图1所示,所述的可折叠的电动滑板车包括操控机构、承载机构和折叠机构,其中折叠机构是本实用新型的核心,处于操控机构与承载机构之间,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
结合图2所示,操控机构包括把套12、车铃13、把立连接件14、仪表基座15、仪表模块16、仪表上盖17、多功能开关18、刹把19和车把2。
其中,仪表基座15内部固定有仪表模块16,用于显示电量、速度、档位等参数信息。仪表模块16下方的信号转接线通过仪表基座15过线孔与通过车把2内部的刹把19、操作手柄18的转接线相连接,整车电源及通信转接线通过仪表基座15过线孔与把立连接件 14内部的主线相连接。仪表基座15上方配有仪表上盖17,通过仪表基座15下方的4颗M3 自攻丝与仪表上盖17紧固,形成完整的仪表盘。仪表基座15后端下方有半圆凹槽作为第二凹槽,半圆凹槽上方设有三个圆孔用于配合把立连接件14将车把2加紧。
车把2为金属管,两端配备有把套12、多功能开关18、刹车19等配件。多功能开关18、车把2、刹把19等配件的导线通过过线孔与仪表转接线相连接。车把2两端据中心线23mm各有一个定位孔,用于与车把2相配合并使车把2固定以防止其转动。
把立连接件14的主体是一个金属管,内部有三个将强筋。上端同样有一个半圆凹槽作为第一凹槽,在凹槽底端管壁两侧的加强筋上设有两个定位凸点。把立连接件14的上端面沿管壁垂直方向设有三个螺纹孔与仪表基座15配合将车把2加紧。把立连接件14的顶端至下方95mm处金属管直径收缩到长度40mm,内侧每90度设有加强筋,在加强筋处的管壁处每90度留有相聚20mm的M4螺纹孔共计8个,用于把立连接件14与立管4的装配。此外,所述的把立连接件14与立管4之间还能相对应的设有定位突起和定位孔,以便两者的对准装配。
本操控机构的优势在于,摒弃了传统螺栓固定车把2及快拆固定等方式,采用内置螺丝与定位点的方式将车把2与立管4完美结合在一起,并将仪表中置内置,电器导线以内走线的方式隐藏于内部。便于拆卸维修而且外观简约美观。解决了传统车把2的紧固方式中,车把2因松脱而旋转问题、车把2与把立管4难以拆卸维修的问题以及仪表、刹车、多功能开关导线防水与磨损问题。
结合图3所示,所述的承载机构是滑板车的动力所在,包括防滑垫20、木质踏板21、电池仓盖板22、折叠挂件23、车架24、后挡泥板25、电机26、控制器27、车踢28、电池29和机械刹车片30。
本实用新型中的车架24的主体与传统铝型材不同,车架24的主体采用整根碳钢管折弯而成,线条流程造型美观可承受300KG疲劳测试。车架24前部头管上方与折叠机构连接,下方与前叉电机26配合,车架24后部采用焊接方式构成后叉以安装后轮后并与电机配合形成整车的动力机构,整机采用10英寸轮胎,骑行稳定通过性及舒适性,解决了传统小轮径车型通过性差的问题。
为减轻整机重量采用特殊加工而成木质踏板21。木质踏板21的尺寸为60mm*20mm覆盖面积达1200mm2,采用6颗M8螺栓与车架24固定,能够容纳两个成年人骑行。木质踏板21上方装有防滑垫20以增加摩擦避免踏空风险。车架24下方设有多功能动力舱,将电池29及控制器27集中在电池动力舱内,并采用M4螺丝与车架24及电池仓盖板22固定。
本承载机构的优势在于使用了碳钢管、木质踏板21、10英寸充气胎等配置,并采用优越的外观设计解决了传统型材车架造型复杂、强度低、空间小、成本高、舒适性差的问题。
折叠机构处于操控机构与承载机构之间,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也是整机的核心设计。结合图4所示,折叠机构主要包括立管组件32、滑块组件33、折叠基座组件34、偏心轴组件和把手组件31。
结合图4所示,所述的立管组件32包括立管36、M3.8螺栓35、折叠上基座37、M3定位螺丝38和衬套。
折叠上基座37管壁两侧各开有两个轴孔,轴圆孔内装有塑料衬套防止磨损。在折叠上基座下方30mm管壁上装有M3.8螺栓35,M3.8螺栓35为长52mm的内六螺栓, M3.8螺栓35穿过立管36轴心且与所述的立管4相固定,管壁内侧的M3.8螺栓用于连接并顶住滑块弹簧43,完全装配后M3.8螺栓的螺帽端剩余6mm距离露置于立管4的外侧,用于与把手组件31配合行成自锁效果。
结合图6所示,所述的把手组件31包括把手主体39、弹簧40、按钮41、和顶丝 42。
其中,按钮41为略带圆弧形压铸件,圆弧中心点留有圆孔与把手主体配合凹点重合,圆孔内侧带有倒角用于折叠闭合状态时起到导入作用。按钮41的左侧顶端留有圆孔,用于安装弹簧40;按钮41右侧圆弧起点处侧面留有螺纹孔,用于安装M2*6mm顶丝42。按钮41左侧装配弹簧40后穿过把手主体39右侧的方孔并穿过两个定位点36的中间位置,以将按钮41左侧顶端及弹簧40装入把手主体左侧的凹槽内,两个定位点36、凹槽、方孔与弹簧40共同实现了对所述的按钮14的定位。把手主体9两端还设有折叠把手悬臂用于与偏心轴组件相配合,实现与折叠基座组件34之间的转动连接。
此时,按钮41上的圆孔与把手上的配合凹点由于弹簧40的作用处于偏心状态,按压按钮41右侧将按钮41上的圆孔与把手上的配合凹点形成同心状态后将M2*6mm顶丝42装入螺纹孔内,使得按钮41被固定在把手主体39内部。
从而,当所述的把手组件31转动至贴合于所述的立管组件32的侧面的位置时,所述的M3.8螺栓35作为第一保护部能带动所述的按钮41克服弹簧40的作用力略向侧面运动至使得圆孔和配合凹点同心的状态,并在穿过所述的圆孔后嵌入所述的圆孔和所述的配合凹点之间的位置,此时按钮41又在弹簧40的作用下恢复至原位使得圆孔和配合凹点不再处于同心位置,从而M3.8螺栓35无法通过圆孔退出当前位置,所述的圆孔和所述的配合凹点配合形成所述的一配合部。
本实用新型中折叠机构的优势在折叠操作简单易懂,并且安全可靠,能够承受20kg 重物1min静态试压不变形。解决了传统折叠器折叠步骤多稳定性差等问题。
具体而言,解除第一保护部和第一配合部的配合并折叠收拢的步骤如下所示:
步骤2:向下90°扳动把手主体39。
步骤3:向下90°旋转立管36便可实现折叠,此时折叠机构处于打开状态。
折叠展开并实现第一保护部和第一配合部的配合的步骤如下所示:
步骤1:向上90°旋转立管36恢复与地面垂直状态。
步骤2:向上90°旋转把手主体39,直至第一保护部和第一配合部自动锁定。
步骤2的具体过程为:推动把手主体39使立管36的M3.8螺栓35顶住按钮41的圆孔的倒角斜边,M3.8螺栓35给把手主体39施加力的同时使得弹簧40受力收缩,致使圆孔和配合凹点处于同心状态,M3.8螺栓35通过圆孔且弹簧40再次伸开后,按钮的圆孔与M3.8螺栓35和配合凹点偏心,圆孔的外侧边缘将M3.8螺栓35卡住。此时把手主体 39无法打开,折叠机构处于锁紧状态。
结合图7所示,所述的滑块组件33包括滑块弹簧43及滑块主体44。
其中,滑块主体44采用PVC材质注塑而成,尺寸为56mm*39mm*30mm,其内部中空,且上端端盖处设有圆弧形凹槽及缺口用于折叠过程中与折叠机构的折叠基座组件34上相对应设有的位置相配合;滑块主体44地内部设有圆柱形定位孔,起安装和固定滑块弹簧43作用。
滑块弹簧43采用规格,安装到滑块主体44内部,滑块组件33安装立管36内部,滑块弹簧43顶住立管内部的M3.8螺栓35,折叠过程中折叠基座组件34挤压滑块主体44使滑块弹簧43受力伸缩,从而在立管36内部上下运动,所述的滑块主体的底端低于所述的立管组件的底端,且通过克服滑块弹簧的弹性力所述的滑块主体的底端可缩入所述的立管组件内。所述的立管组件32折叠展开到位时,立管4被扳动至折叠基座49上方位置后,所述的滑块主体44与折叠基座49相接触,并克服滑块弹簧43的作用力略向上运动,使得立管4相对于滑块主体44向下运动,并与折叠基座49的表面相互接触,而后通过扳动把手组件2进行锁定。需要折叠收缩时,先通过扳动把手组件2解除锁定,而后在滑块弹簧43的作用下,滑块主体44向下运动,使得立管4与折叠基座49的表面脱离解除,以便进行后续的折叠立管4的操作。
结合图8所示,所述的偏心轴组件包括主轴45、偏心模块46和L型防磨片47。
主轴45采用碳钢材质,尺寸为中心位置留有通孔用于安装偏心模块46;两端分别留有螺纹孔用于组装折叠机构使用,并设置1.5定位凸台配合折叠把手悬臂使用。偏心模块46采用11mm厚度不锈钢材质,内孔偏心模块46外壁最薄处,开有螺纹孔对应圆孔内壁留有螺纹孔定位点。主轴45及偏心模块46装配后采用M3.5螺纹顶丝将两者紧固完整组装,为防止折叠过程中偏心模块46与折叠基座磨损加装L型防磨片47,折叠过程中偏心模块46与L型防磨片47相互摩擦不会磨损折叠基座。
结合图9所示,折叠基座组件是整个折叠机构的核心。其余组件均以折叠基座组件配合才能达到折叠效果。
折叠基座组件主体为折叠基座49并配有M5内六方紧固螺丝50、M11螺纹顶丝 51、M4内六螺栓52、防尘胶盖53等配件。
所述的折叠基座49下方保留有圆形卡位孔,将车架24前端的前叉竖管装到卡位孔后,基座侧壁采用M5内六螺栓紧固50;折叠基座中部内腔与下方形卡位孔互通,采用M4 内六螺栓52在上方加装L型防磨片47后,将前叉竖管固定。然后将偏心轴组件固定到内腔中,折叠过程中L型防磨片47可避免折叠基座主体与偏心轴的磨损。基座上方安装M11螺纹顶丝51用于调节上基座37与折叠基座49的配合间隙。折叠基座上方与立管组件32配合,中间与把手组件31配合,内部与偏心轴组件配合,下方与前叉组件配合。从而将各部件整合后达到折叠的效果。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的偏心模块46作为所述的第二保护部,其通过所述的主轴45 与把手组件31相连,所述的M11螺纹顶丝51作为第三配合部,当转动把手组件2至第一保护部与第一配合部的配合位置时,所述的偏心模块46向所述的M11螺纹顶丝51施加向上的作用力,从而使所述的折叠基座组件34与所述的立管组件32紧密贴合,实现进一步的锁紧保护。当转动把手组件31脱离第一保护部与第一配合部的配合位置时,偏心模块46也随把手组件31转动,不再对M11螺纹顶丝51施加作用力,从而解除锁紧。
Claims (10)
1.一种可折叠的电动滑板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折叠机构、操控机构和承载机构,其中,
所述的折叠机构包括立管组件、折叠基座组件和把手组件,所述的立管组件和把手组件能相对于所述的折叠基座组件转动,其中,
所述的立管组件上设有第一保护部,且所述的把手组件上对应于所述的第一保护部设有第一配合部,所述的把手组件转动至所述的立管组件侧面时所述的第一保护部能与所述的第一配合部相配合以实现锁紧;
所述的把手组件还连接有第二保护部,所述的折叠基座组件对应于所述的第二保护部设有第二配合部,所述的把手组件转动至第一保护部与第一配合部的配合位置时,所述的第二保护部能与所述的第二配合部相配合以实现锁紧;
所述的操控机构包括相互连接的车把和把立连接件,所述的把立连接件的内侧沿周向均匀设有若干加强筋,所述的把立连接件对应于所述的加强筋设有螺纹孔,所述的加强筋和螺纹孔用于实现把立连接件与立管的配合连接;
所述的承载机构包括车架,所述的车架前端与所述的折叠基座组件相连。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的电动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动滑板车还包括滑块组件,所述的滑块组件包括滑块弹簧及滑块主体,所述的滑块主体设置于所述的立管组件内并通过滑块弹簧与所述的立管组件相连,解除第一保护部与第一配合部、第二保护部与第二配合部的配合后,立管组件和折叠基座组件在所述的滑块弹簧的作用下脱开。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的电动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把立连接件上设有第一凹槽,仪表基座下侧设有第二凹槽,第一凹槽与第二凹槽相互配合以与车把相连。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的电动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操控机构还包括操控组件、仪表组件、转接线和主线,所述的车把上设有所述的操控组件和仪表组件,所述的转接线内置于所述的车把中,所述的主线内置于所述的立管组件中,所述的转接线和主线用于实现与操控组件和仪表组件的电源和信号传输。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的电动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架采用碳钢管折弯制成。
6.如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可折叠的电动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车架上设有木质踏板,所述的木质踏板上设有防滑垫。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可折叠的电动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木质踏板的尺寸为60mm*20mm。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的电动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把手组件包括把手主体和按钮,所述的把手主体上设有配合凹点,所述的按钮对应于所述的配合凹点设有圆孔,所述的按钮能相对于所述的把手主体运动以改变圆孔与配合凹点之间的相对位置,所述的圆孔和所述的配合凹点配合形成所述的第二配合部。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的电动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保护部的外端露置于所述的立管组件外以用于与所述的把手组件相配合,还包括第一弹性件,所述的第一保护部位于所述的立管组件内的部分用于连接所述的第一弹性件。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折叠的电动滑板车,其特征在于把手组件连接有偏心部,所述的把手组件转动至第一保护部与第一配合部的配合位置时,所述的偏心部向第二配合部施加使得折叠基座组件与立管组件相夹紧的作用力。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447827.2U CN215323093U (zh) | 2021-03-02 | 2021-03-02 | 一种可折叠的电动滑板车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120447827.2U CN215323093U (zh) | 2021-03-02 | 2021-03-02 | 一种可折叠的电动滑板车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15323093U true CN215323093U (zh) | 2021-12-28 |
Family
ID=795823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120447827.2U Active CN215323093U (zh) | 2021-03-02 | 2021-03-02 | 一种可折叠的电动滑板车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15323093U (zh) |
-
2021
- 2021-03-02 CN CN202120447827.2U patent/CN215323093U/zh active Activ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473130B2 (en) | Folding bicycle with electric power train assist | |
US11338880B2 (en) | Personal transport vehicle | |
WO2011054178A1 (zh) | 紧凑型折叠电动车 | |
US20110240391A1 (en) | Electric Two-Wheeler | |
EP3715236B1 (en) | Telescopic rod for a steering device, steering device and electric luggage box | |
EP2711278B1 (en) | Folding type bicycle | |
US10889347B2 (en) | Personal transport vehicle | |
CN215323093U (zh) | 一种可折叠的电动滑板车 | |
CN105620622B (zh) | 便携式滑板车底盘 | |
CN206265228U (zh) | 一种紧凑折叠自行车 | |
CN110934695A (zh) | 中置驱动电动轮椅 | |
CN113060232B (zh) | 一种可折叠的电动滑板车及折叠方法 | |
CN209788806U (zh) | 电动行李箱 | |
CN214823787U (zh) | 一种多功能滑板车 | |
CN115715621A (zh) | 电动行李箱 | |
CN112249207A (zh) | 一种卡丁车 | |
CN210391439U (zh) | 一种高效折叠电动滑板车 | |
CN108860421B (zh) | 一种折叠车 | |
CN113104146A (zh) | 一种具备可拆装的模块化电动车车架 | |
CN221718723U (zh) | 一种具有自锁的折叠锁紧结构 | |
CN217533123U (zh) | 一种快拆调角把立锁紧结构及便携车 | |
CN215851653U (zh) | 电动行李箱 | |
CN212605622U (zh) | 一种滑板车折叠结构 | |
JP4253675B2 (ja) | 車体フレーム | |
CN205034245U (zh) | 独轮车推杆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