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32920A - 一种基于正交试验的航空燃油离心泵优化设计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正交试验的航空燃油离心泵优化设计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32920A
CN113032920A CN202110280314.1A CN202110280314A CN113032920A CN 113032920 A CN113032920 A CN 113032920A CN 202110280314 A CN202110280314 A CN 202110280314A CN 113032920 A CN113032920 A CN 1130329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ptimization
centrifugal pump
test
aviation fuel
orthogonal t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80314.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032920B (zh
Inventor
姜峰
刘显为
李华聪
符江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2110280314.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32920B/zh
Publication of CN1130329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329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0329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329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10Geometric CAD
    • G06F30/17Mechanical parametric or variational desig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66Combating cavitation, whirls, noise, vibration or the like; Balancing
    • F04D29/669Combating cavitation, whirls, noise, vibration or the like; Balancing especially adapted for liquid pump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30/00Computer-aided design [CAD]
    • G06F30/20Design optimisation, verification or simula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2111/00Details relating to CAD techniques
    • G06F2111/10Numerical modell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ometry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volutionary Computation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 Control Of 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正交试验的航空燃油离心泵优化设计方法,解决现有优化设计方法实验次数多,优化效率低的不足之处。该优化设计方法包括:1)根据优化目标选取优化变量;2)对步骤1)选取的优化变量进行分类;3)建立正交试验组合;4)建立模型并进行数值仿真模拟;5)分析试验结果获得各优化目标的最优结果;6)将各优化目标的最优试验方案相结合,便得到航空燃油离心泵的最优设计方案。

Description

一种基于正交试验的航空燃油离心泵优化设计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航空离心泵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种基于正交试验的航空燃油离心泵优化设计方法。
背景技术
由于航空燃油离心泵特殊的运行条件以及流量大、转速高等特点,相比其他行业,其损失、汽蚀问题更为突出。目前针对航空燃油离心泵的多目标优化设计研究却相对较少,因此兼顾效率与抗汽蚀的优化设计很有意义。
目前对于效率和抗汽蚀性能的优化,常用方法一般是通过经验公式或者代理模型构建几何参数与性能之间的关系,之后采用不同优化目标的加权组合作为评价标准,选取优化变量进行优化;该优化方法的优化变量较多,达到6个甚至以上;例如:
朱柏林等基于遗传算法以提升水力效率和空化性能为目标,消除性能曲线驼峰和模型泵无过载为约束条件构建数学寻优模型,对离心泵的效率与汽蚀性能进行优化。其优化目标函数为
Figure BDA0002977999380000011
式中ωi为对应分目标函数fi(x)的权重系数,fi *为分目标函数fi(x)的理想值。选用的优化变量有进口直径、进口宽度、叶片进口安放角、出口直径、出口宽度、出口安放角等。
李嘉基于损失模型和SQP(Sequential Quadratic Programming)算法的多目标优化设计及仿真研究。其选用的优化目标函数为
Figure BDA0002977999380000012
式中,b1、b2、b3为权重系数,η为效率,n为汽蚀余量。选用的优化变量为进口直径、进口宽度、进口直径、出口宽度、蜗壳进口直径、基圆直径。
如果借鉴优化目标加权组合的思想,利用传统的正交试验方法,将优化目标的加权组合函数作为优化目标,选取6个优化变量,每个变量选取3个水平,建立6因素3水平的正交实验表,需要进行27次实验,实验次数多,优化效率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现有优化设计方法实验次数多,优化效率低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基于正交试验的航空燃油离心泵优化设计方法。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所提供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一种基于正交实验的航空燃油离心泵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之处: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优化目标选取优化变量
所述优化目标是指离心泵的抗汽蚀性能和效率特性;
所述优化变量包括叶轮进口直径、叶片进口沿后盖板前掠角度、叶片进口冲角、叶轮出口宽度、叶片包角以及出口直径;
2)对步骤1)选取的优化变量进行分类
根据所述优化变量对航空燃油离心泵各优化目标的影响程度进行分类,将对优化目标影响大的变量作为该优化目标的优化变量;
其中,由于在一定范围内叶轮出口宽度、叶片包角、出口直径对于离心泵的抗汽蚀性能的影响相对于叶轮进口直径、叶片进口沿后盖板前掠角度、叶片进口冲角的影响较小,因此,对离心泵的抗汽蚀性能进行优化时,仅仅选取叶轮进口直径、叶片进口沿后盖板前掠角度、叶片进口冲角作为优化变量;
同样,由于叶轮进口直径、叶片进口沿后盖板前掠角度、叶片进口冲角在一定范围内对于离心泵效率特性的影响相较于叶轮出口宽度、叶片包角、叶轮出口直径而言较小,因此,对离心泵的效率特性进行优化时,仅仅选取叶轮出口宽度、叶片包角、出口直径作为优化变量;
3)建立正交试验组合
针对各优化目标分别建立正交试验组合,并分别生成正交试验表;
4)建立模型并进行数值仿真模拟
4.1)按照步骤3)所述正交试验表中每个试验方案所给出的参数,对已有航空燃油离心泵模型进行参数修改,生成对应的航空燃油离心泵模型;
4.2)对每个试验方案对应的航空燃油离心泵模型进行数值模拟仿真,得到各优化目标所有试验方案的仿真结果;
5)分析试验结果获得各优化目标的最优结果
分别对各优化目标所有试验方案的仿真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得到各优化目标选取的优化变量对该优化目标的影响程度排序,从而获得各优化目标的最优试验方案;
6)将各优化目标的最优试验方案相结合,便得到航空燃油离心泵的最优设计方案。
进一步地,为了验证优化结果,还包括:
7)对采用步骤6)最优设计方案的航空燃油离心泵进行流场分析,对比优化前后性能,确认优化成果。
进一步地,步骤3)生成正交试验表时,每个优化变量选取三个水平,根据水平数与优化变量生成正交实验表。
进一步地,步骤4)中,对于离心泵的抗汽蚀性能,其仿真结果指的是离心泵模型的临界汽蚀余量;
对于离心泵的效率特性,其仿真结果指的是离心泵模型的设计点的效率。
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航空燃油离心泵,其特殊之处在于:采用上述基于正交实验的航空燃油离心泵优化设计方法设计得到。
本发明的优点是: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正交试验设计的离心泵汽蚀特性与效率性能的多目标优化方法,根据对于不同优化目标,优化变量影响大小不同的特点,进行多次单目标优化,优化时选取影响性较大变量的作为优化变量,减少了优化变量的数目,提高了优化效率。与背景技术相比,原本6因素3水平的正交实验需要进行27次,利用这种方法,将实验次数减小至18次,在满足优化要求的同时能够以减少计算工作量。与此同时,由于对优化变量进行了分类,两次优化过程属于并列关系,两次单目标优化的结果互不影响,因此两次单目标优化可以同时进行分别完成,节省了优化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离心泵网格划分图;
图2为本发明的抗汽蚀性能优化正交试验临界汽蚀余量的均值主效应图;
图3为本发明的效率特性优化正交试验效率的均值主效应图;
图4为优化前后航空离心泵汽蚀特性对比图;
图5为优化前后航空离心泵扬程特性对比图;
图6为优化前后航空离心泵效率特性对比图;
图7为本发明基于正交试验的航空离心泵优化设计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更明显易懂,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内容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优化设计的对象是比转速为54.14的航空燃油离心泵,设计流量为64m3/h,设计转速为28500r/min。基本几何参数如表1所示:
表1航空离心泵基本几何尺寸
名称 技术参数
进口直径D<sub>s</sub> 42mm
出口直径D<sub>2</sub> 115mm
出口宽度b<sub>2</sub> 5mm
叶片进口安放角β<sub>1</sub> 17°
叶片出口安放角β<sub>2</sub> 15°
现针对抗汽蚀特性与效率性能两个优化目标,优化设计方法如下:
S1.本实施例选取叶轮进口直径、叶片进口沿后盖板前掠角度、叶片进口冲角、叶轮出口宽度、叶片包角、出口直径作为优化变量;
S2.本实施例先进行离心泵的抗汽蚀性能优化,进行抗汽蚀性能优化时确定的优化变量(即因素)分别是叶轮进口直径、叶片进口沿后盖板前掠角度、叶片进口冲角;
S3.每个优化变量选取三个水平,表2为影响因素水平表,其中,叶片进口直径分别设置为40mm、42mm、44mm;叶片进口沿后盖板前掠角度分别设置为0°、30°、60°;叶片进口冲角分别设置为2°、4°、6°,根据水平数和因素数建立正交试验组合,生成正交试验表;
表2影响因素水平表
Figure BDA0002977999380000051
S4.按照正交试验表中每个试验方案所给出的参数,对已有航空燃油离心泵模型进行参数修改,生成对应的航空燃油离心泵模型;
S5.对每个试验方案对应的航空燃油离心泵模型进行数值模拟仿真生成网格如图1所示,得到每一组模型的临界汽蚀余量,如表3所示:
表3汽蚀正交实验结果表
Figure BDA0002977999380000052
S6.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在正交试验表中添加仿真结果,根据该仿真结果分别求出每个影响因素(即优化变量)各水平的均值与极差,如表4所示,并绘制效应曲线图,对计算结果进行直观分析如图2;
表4汽蚀正交实验极差分析表
Figure BDA0002977999380000061
S7.根据效应曲线图得到各种影响因素对航空离心泵汽蚀性能影响的主次顺序为:进口直径、叶片进口沿后盖板前掠角度、进口冲角;
通过正交试验分析可以得到最优的参数组合为:进口宽度为44mm,叶片进口沿后盖板前掠角为30°,进口冲角为2°。
S8.其次进行离心泵的效率性能优化,确定的优化变量(即因素)分别是叶轮出口直径、叶片包角、叶轮出口宽度;
S9.每个优化变量选取三个水平,表5为影响因素水平表,其中,叶轮出口直径分别设置为4mm、5mm、6mm;叶片包角分别设置为120°、140°、160°;叶轮出口直径分别设置为111mm、113mm、115mm,根据水平数和因素数建立正交试验组合,生成正交试验表;
表5影响因素水平表
Figure BDA0002977999380000062
S10.按照正交试验表中每个试验方案所给出的参数,对已有航空燃油离心泵模型进行参数修改,生成对应的航空燃油离心泵模型;
S11.对每个试验方案对应的航空燃油离心泵模型进行数值模拟仿真,得到每一组模型的效率,如表6所示;
表6效率正交实验结果表
Figure BDA0002977999380000071
S12.进行数据的统计分析,根据该仿真结果分别求出每个影响因素(即优化变量)各水平的均值与极差,如表7所示,并绘制效应曲线图,对计算结果进行直观分析如图3;
表7效率正交实验极差分析表
Figure BDA0002977999380000072
S13.根据效应曲线图得到各种影响因素对航空离心泵效率影响的主次顺序为:叶轮出口宽度、出口直径、叶片包角。
通过正交试验分析可以得到效率优化的最优参数组合为:叶轮宽度为5mm,出口直径为115mm,叶片包角为140°。
S14.将两次正交试验得到的最优参数组合相结合,得到最终的优化结果如表8所示;
表8最终优化结果
Figure BDA0002977999380000081
S15.进行仿真验证
本实施例中的叶轮在优化后设计流量工况下效率提高至74.68%,原始模型效率为72%,效率相对提高;优化后临界汽蚀余量为56m,优化前临界汽蚀余量为62m。图6为优化前后效率曲线对比,图5为优化前后扬程曲线对比,图4为优化前后汽蚀特性曲线对比。
综上,本发明根据选取变量对离心泵的抗汽蚀特性与效率性能的影响大小不同,对选取变量进行分类,之后对单个优化目标以此进行正交试验,从而减少了直接进行正交试验选取的因素的数目,达到减少试验次数的目的。是一种正交试验与数值模拟仿真技术相结合的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以满足航空离心泵高效率、高抗汽蚀性能的需求。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公开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各种等效的修改或替换,这些修改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基于正交试验的航空燃油离心泵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根据优化目标选取优化变量
所述优化目标是指离心泵的抗汽蚀性能和效率特性;
所述优化变量包括叶轮进口直径、叶片进口沿后盖板前掠角度、叶片进口冲角、叶轮出口宽度、叶片包角以及出口直径;
2)对步骤1)选取的优化变量进行分类
根据所述优化变量对航空燃油离心泵各优化目标的影响程度进行分类,将对优化目标影响大的变量作为该优化目标的优化变量;
其中,在对离心泵的抗汽蚀性能进行优化时选取叶轮进口直径、叶片进口沿后盖板前掠角度、叶片进口冲角作为优化变量;
在对离心泵的效率特性进行优化时选取叶轮出口宽度、叶片包角以及出口直径作为优化变量;
3)建立正交试验组合
针对各优化目标分别建立正交试验组合,并分别生成正交试验表;
4)建立模型并进行数值仿真模拟
4.1)按照步骤3)所述正交试验表中每个试验方案所给出的参数,对已有航空燃油离心泵模型进行参数修改,生成对应的航空燃油离心泵模型;
4.2)对每个试验方案对应的航空燃油离心泵模型进行数值模拟仿真,得到各优化目标所有试验方案的仿真结果;
5)分析试验结果获得各优化目标的最优结果
分别对各优化目标所有试验方案的仿真结果进行方差分析,得到各优化目标选取的优化变量对该优化目标的影响程度排序,从而获得各优化目标的最优试验方案;
6)将各优化目标的最优试验方案相结合,便得到航空燃油离心泵的最优设计方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基于正交试验的航空燃油离心泵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7)对采用步骤6)最优设计方案的航空燃油离心泵进行流场分析,对比优化前后性能,确认优化成果。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基于正交试验的航空燃油离心泵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3)生成正交试验表时,每个优化变量选取三个水平。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基于正交试验的航空燃油离心泵优化设计方法,其特征在于:
步骤4)中,对于离心泵的抗汽蚀性能,其仿真结果指的是离心泵模型的临界汽蚀余量;
对于离心泵的效率特性,其仿真结果指的是离心泵模型的设计点的效率。
5.一种航空燃油离心泵,其特征在于:采用权利要求1~4任一所述基于正交试验的航空燃油离心泵优化设计方法设计得到。
CN202110280314.1A 2021-03-16 2021-03-16 一种基于正交试验的航空燃油离心泵优化设计方法 Active CN1130329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80314.1A CN113032920B (zh) 2021-03-16 2021-03-16 一种基于正交试验的航空燃油离心泵优化设计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80314.1A CN113032920B (zh) 2021-03-16 2021-03-16 一种基于正交试验的航空燃油离心泵优化设计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32920A true CN113032920A (zh) 2021-06-25
CN113032920B CN113032920B (zh) 2023-04-25

Family

ID=764707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80314.1A Active CN113032920B (zh) 2021-03-16 2021-03-16 一种基于正交试验的航空燃油离心泵优化设计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32920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36640A (zh) * 2021-07-27 2021-10-22 江苏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正交试验的布风器内部流道结构的优化设计方法
CN113626957A (zh) * 2021-08-25 2021-11-09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一种油烟机结构尺寸参数的优化设计方法
CN114109797A (zh) * 2021-11-05 2022-03-01 中国航发西安动力控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航空电动燃油泵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14925481A (zh) * 2022-06-30 2022-08-19 江苏大学 一种基于能效指标的水力模型库离心泵性能提升方法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24663A1 (ko) * 2014-08-11 2016-02-18 한국생산기술연구원 역회전형 펌프 터빈, 이를 포함하는 자가 발전 시스템 및 역회전형 펌프 터빈의 최적화 설계 방법
CN105485047A (zh) * 2016-02-17 2016-04-13 江苏海狮泵业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核电站用正常余热排出泵的叶轮水力优化方法
WO2020172772A1 (zh) * 2019-02-25 2020-09-03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组合式航空发动机高压齿轮泵建模仿真及故障注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024663A1 (ko) * 2014-08-11 2016-02-18 한국생산기술연구원 역회전형 펌프 터빈, 이를 포함하는 자가 발전 시스템 및 역회전형 펌프 터빈의 최적화 설계 방법
CN105485047A (zh) * 2016-02-17 2016-04-13 江苏海狮泵业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核电站用正常余热排出泵的叶轮水力优化方法
WO2020172772A1 (zh) * 2019-02-25 2020-09-03 大连理工大学 一种组合式航空发动机高压齿轮泵建模仿真及故障注入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JR HAYES: "Orthogonal flow membraneless fuel cell" *
刘显为: "双调和方程在航空离心泵叶型优化设计的应用", 《航空动力学报》 *
王玉勤等: "基于正交试验的离心泵空化性能优化设计", 《邵阳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
贺青; 李晶晶; 高妮; 王淑红: "航空燃油离心泵抗汽蚀优化设计及仿真", 《液压与气动》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36640A (zh) * 2021-07-27 2021-10-22 江苏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正交试验的布风器内部流道结构的优化设计方法
CN113536640B (zh) * 2021-07-27 2023-11-21 江苏科技大学 一种基于正交试验的布风器内部流道结构的优化设计方法
CN113626957A (zh) * 2021-08-25 2021-11-09 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 一种油烟机结构尺寸参数的优化设计方法
CN114109797A (zh) * 2021-11-05 2022-03-01 中国航发西安动力控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航空电动燃油泵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14109797B (zh) * 2021-11-05 2023-10-20 中国航发西安动力控制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航空电动燃油泵测试系统及方法
CN114925481A (zh) * 2022-06-30 2022-08-19 江苏大学 一种基于能效指标的水力模型库离心泵性能提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32920B (zh) 2023-04-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032920A (zh) 一种基于正交试验的航空燃油离心泵优化设计方法
CN106650105B (zh) 一种混流泵叶轮的设计方法
CN108153998B (zh) 离心鼓风机叶轮的全三维气动优化设计方法
CN110929357A (zh) 一种高性能舰船燃机压气机气动设计方法
CN109598081B (zh) 基于数据降维及多二维流面的径流式透平气动优化方法
CN110110349B (zh) 一种转叶式混流泵空间导叶多工况优化设计方法
CN109145491B (zh) 一种基于改进粒子群算法的多级离心泵叶轮智能优化方法
CN113094840B (zh) 一种基于翼型参数控制的轴流式抗空化叶轮设计方法
CN113177271A (zh) 改善大型立式离心泵性能与驼峰不稳定性的匹配优化方法
CN108710764B (zh) 一种基于混合近似模型的双吸泵多目标优化设计方法
CN111046504B (zh) 一种适用于仿生叶片泵几何参数的低噪声优化方法
CN107045570B (zh) 一种离心泵机组精确选型方法
CN109472389B (zh) 一种中低比转速叶轮多工况智能优化方法
Mohammadi et al. Analysis of effect of impeller geometry including blade outlet angle on the performance of multi-pressure pumps: Simulation and experiment
CN110245408B (zh) 一种汽轮机单圆弧压力面叶型设计方法
CN110863861A (zh) 提高汽轮机通流效率的多级小焓降叶片气动设计方法
CN111079367B (zh) 适用于不同进水锥管的轴流泵辐条优化设计方法
KR101162611B1 (ko) 축류압축기의 케이싱 그루브 최적설계방법
CN111734674B (zh) 一种基于遗传算法的离心泵多工况节能优化方法
CN115758918A (zh) 一种多级离心泵空间导叶优化方法
CN114169218A (zh) 一种应用于罗茨式动力机的混合式优化方法
CN112761969A (zh) 一种离心泵结构参数的优化方法
CN110985435A (zh) 一种抑制混流泵叶片空化的装置
Patel et al. CFD analysis of mixed flow pump
CN113806878B (zh) 一种基于最速下降法的离心风机叶型优化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