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21380A - 一种微纳机器人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微纳机器人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21380A
CN113021380A CN202110412369.3A CN202110412369A CN113021380A CN 113021380 A CN113021380 A CN 113021380A CN 202110412369 A CN202110412369 A CN 202110412369A CN 113021380 A CN113021380 A CN 11302138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icro
nano robot
robot
amino
modified magneti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41236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021380B (zh
Inventor
郑裕基
宋小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Southwest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110412369.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21380B/zh
Publication of CN11302138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2138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02138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2138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JMANIPULATORS; CHAMBERS PROVIDED WITH MANIPULATION DEVICES
    • B25J11/00Manipulator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obotics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edicinal Preparation (AREA)
  • Pharmaceuticals Containing Other Organic And Inorganic Compounds (AREA)
  • Medicines That Contain Protein Lipid Enzymes And Other Medicin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纳机器人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氨基修饰的磁性微珠分散液与4,4'‑偶氮氧基(4‑氰戊酸)混合,进行酰胺化反应,得到所述微纳机器人。本发明通过4,4'‑偶氮氧基(4‑氰戊酸)与磁性微珠上的氨基形成稳定的共价键,实现组配的模块数可调,同时,4,4'‑偶氮氧基(4‑氰戊酸)的引入能够使微纳机器人具有近红外光响应释放药物优势,且具有修饰性,可在微纳机器人中磁性微珠的末端连接上多种药物,如抗癌药物阿霉素,用于肿瘤的近红外响应靶向治疗,另外,本发明提供的微纳机器人可适应于不同环境下的应用。

Description

一种微纳机器人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微纳机器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纳机器人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磁控微/纳米机器人由于能够增强微/纳米系统(如药物给药系统)的靶向能力而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微/纳米机器人应用于广泛的领域,包括环境、生物医学应(包括细胞移植、肿瘤靶向给药和微创手术)。目前,微纳机器人已经被证明了具有在同质环境中移动或工作以及完成单一特定任务的卓越能力,然而,面临活体中复杂的组织构造和环境,如血液循环、肿瘤微环境的扩散和生物屏障如细胞外基质,单一形状和功能的机器人已无法满足需求。例如,磁控微型机器人常用的螺旋形,不能有效地组装和拆卸成不同的大小和形状。自然界中的微生物可使用各种各样的形状和推进方法来导航许多不同的生物环境。因此,构建具有自我改变形状能力的仿生模块化机器人,适应不同的任务和环境,并能对不可预知的情况做出反应,如帮助药物输送和微创手术,将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对于模块化微纳机器人,Tottori等人之前已经引入了一种方法(Nano Lett.13,4263-4268(2013).),利用磁力和水动力相互作用将螺旋微型机器人组装和拆卸成不同的配置。机器人的组装成链状是由平行靠近的两名机器人的磁吸力作用而成的,拆散则是由机器人运动过程中运动方向与磁场不同步导致的。其工作过程如下:(1)机器人l朝机器人2的一端游去,在机器人两端形成了磁装配(如图1a至图1d所示)。(2)两个机器人之间的吸引力足够大,可以让两个机器人l和2一起旋转和推进。(3)随后,磁场旋转被逆转,集合在一起的机器人向相反的方向移动,机器人1显然拖着机器人2(如图2)。(4)在相对较低的频率(<40赫兹),两名机器人旋转,因为磁力大于机器人的阻力。(5)随着输入频率逐渐增加(>56赫兹),机器人受到的阻力上升,最终超过了两个机器人之间的磁相互作用力,导致机器人解体(如图3a至图3d)所示。尽管上述文献的机器人系统可以动态地重新配置大小和形状,但该模块机器人的最大组装数量是3,通用性不足,并不能得到理想的模块化机器人。
因此,本领域亟待制备一种组配的模块数更高且可以适用于不同环境下的应用的微纳机器人及。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微纳机器人的制备方法,尤其在于提供一种三珠微纳机器人,特别在于提供一种模块化光响应非手性三珠微纳机器人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可以实现微纳机器人组配的模块数可调,同时具有近红外光响应释放药物优势,且具有修饰性,此法制备的模块化机器人可适应于不同环境下的应用。
为达此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目的之一在于提供一种微纳机器人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氨基修饰的磁性微珠分散液与4,4'-偶氮氧基(4-氰戊酸)(AZO)混合,进行酰胺化反应,得到所述微纳机器人。
本发明提供的微纳机器人使用磁珠作为基本的构建块,AZO通过两端的羧基与磁性微珠上的氨基反应形成酰胺键,从而在磁性微珠表面接枝AZO,当两个磁性微珠与同一个AZO反应时,两个磁性微珠则连接在一起,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可以获得至少三个磁性微珠相连的结构,允许更广泛的模块化和组装,而且仍然可在磁场下,依靠磁力作用和水动力相互作用组装和拆卸。此种模块构建法灵巧简便。
此外,由近红外光响应的偶氮化合物AZO作为三珠的连接试剂,既起到了共价键结合的作用,同时还使得模块化磁珠机器人具备多功能性质,AZO作为在近红外808nm处有明显的光吸收,由此可在三珠的末端连接上多种药物,如抗癌药物阿霉素,用于肿瘤的近红外响应靶向治疗。
另外,本发明制备得到的微纳机器人可适应于不同环境下的应用。
总之,利用多功能的偶氮化合物AZO的模块化的磁珠装配策略,可提高模块化的磁珠机器人的通用性和功能性,从而进一步提高其生物应用的可行性。
本发明中,4,4'-偶氮氧基(4-氰戊酸)的结构如下所示:
Figure BDA0003024376390000031
优选地,所述氨基修饰的磁性微珠分散液的浓度为2-3g/mL,例如2.1g/mL、2.2g/mL、2.3g/mL、2.4g/mL、2.5g/mL、2.6g/mL、2.7g/mL、2.8g/mL、2.9g/mL等,优选2.5g/mL。
优选地,所述氨基修饰的磁性微珠包括氨基修饰的Fe3O4磁性微珠。
优选地,所述氨基修饰的磁性微珠的粒径为4-5μm,例如4.1μm、4.2μm、4.3μm、4.4μm、4.5μm、4.6μm、4.7μm、4.8μm、4.9μm等,4.18μm。
优选地,所述酰胺化反应的介质包括N-(3-二甲基氨基丙基)-N'-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和N-羟基丁二亚胺(NHS)的组合。通过EDC/NHS在磁珠上形成稳定的化学共价键酰胺键,即AZO与氨基反应形成的酰胺键。
优选地,所述酰胺化反应的条件包括震荡。
优选地,所述酰胺化反应的温度为20-30℃,例如21℃、22℃、23℃、24℃、25℃、26℃、27℃、28℃、29℃等。
优选地,所述酰胺化反应的时间为20-30h,例如21h、22h、23h、24h、25h、26h、27h、28h、29h等。
优选地,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在所述氨基修饰的磁性微珠分散液中加入生物素,并在所述酰胺化反应之后,加入链霉亲和素改性的磁性微球。
在本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中,使链霉亲和素与生物素之间发生特异性吸附作用,将两个磁性微球结合在一起,能够实现组配的模块数在更大范围内的可调节。
优选地,所述链霉亲和素改性的磁性微球包括链霉亲和素改性的Fe3O4磁性微球(SA-Fe3O4)。
优选地,所述链霉亲和素改性的磁性微球的添加数目与所述氨基修饰的磁性微珠的添加数目相同。
优选地,所述链霉亲和素改性的磁性微球的粒径与所述氨基修饰的磁性微珠的粒径相同。
优选地,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对产物进行洗涤和干燥。
优选地,所述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在氨基修饰的磁性微珠分散液中加入生物素、4,4'-偶氮氧基(4-氰戊酸)、N-(3-二甲基氨基丙基)-N'-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和N-羟基丁二亚胺,在20-30℃温度下震荡20-30h,加入链霉亲和素改性的磁性微球,洗涤,干燥,得到所述微纳机器人。
在发明的优选技术方案中,所述微纳机器人的制备如图4所示,4,4'-偶氮氧基(4-氰戊酸)和生物素接枝在磁性微珠的表面,且不同的磁性微球通过4,4'-偶氮氧基(4-氰戊酸)连接,随后链霉亲和素改性的磁性微球加入至体系中,链霉亲和素与生物素之间发生特异性吸附作用,进一步将不同的磁性微球结合在一起。
本发明的目的之二在于提供一种根据目的之一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微纳机器人。
优选地,所述维纳机器人包括相互连接的至少三个(例如四个、五个、六个、七个、八个、九个、十个、十一个等)磁性微球。
本发明的目的之三在于提供一种载药微纳机器人,所述载药微纳机器人包括目的之二所述的微纳机器人以及通过4,4'-偶氮氧基(4-氰戊酸)连接在所述微纳机器人上的药物。
优选地,所述药物包括抗癌药物阿霉素(DOX)、紫杉醇、5氟尿嘧啶、长春碱、喜树碱、奥沙利铂、利妥昔单抗或伊利替康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组合。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纳机器人的制备方法,其中,4,4'-偶氮氧基(4-氰戊酸)可形成稳定的共价键,实现组配的模块数可调,同时,4,4'-偶氮氧基(4-氰戊酸)的引入能够使微纳机器人具有近红外光响应释放药物优势,且具有修饰性,可在微纳机器人中磁性微珠的末端连接上多种药物,如抗癌药物阿霉素,用于肿瘤的近红外响应靶向治疗,另外,本发明提供的微纳机器人可适应于不同环境下的应用。
附图说明
图1a是本发明背景技术中微纳机器人的装配过程中第0s的示意图;
图1b是本发明背景技术中微纳机器人的装配过程中第1s的示意图;
图1c是本发明背景技术中微纳机器人的装配过程中第2s的示意图;
图1d是本发明背景技术中微纳机器人的装配过程中第3s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背景技术中微纳机器人的移动示意图。
图3a是本发明背景技术中微纳机器人的解体过程中第0.5s的示意图;
图3b是本发明背景技术中微纳机器人的解体过程中第0.75s的示意图;
图3c是本发明背景技术中微纳机器人的解体过程中第1s的示意图;
图3d是本发明背景技术中微纳机器人的解体过程中第1.25s的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1提供的微纳机器人的扫描电镜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2提供的微纳机器人的扫描电镜图;
图6a是本发明实施例3提供的微纳机器人的扫描电镜图;
图6b是本发明实施例3提供的微纳机器人的扫描电镜放大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4提供的微纳机器人的扫描电镜图;
图8a是本发明应用例提供的载药微纳机器人的形成过程示意图;
图8b是本发明应用例提供的载药微纳机器人的傅里叶红外表征图;
图9a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微纳机器人在图案化的流道中运动示意图;
图9b是本发明实施例1的微纳机器人在含障碍物环境中运动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便于理解本发明,本发明列举实施例如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明了,所述实施例仅仅是帮助理解本发明,不应视为对本发明的具体限制。
以下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氨基修饰(NH2-Fe3O4)磁性微珠购于美国Spherotech公司,牌号为AFM-40-10;链霉亲和素改性的磁性微球(SA-Fe3O4)购于美国Spherotech公司,牌号为SVFM-40-5。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微纳机器人,其制备方法如下:
氨基修饰(NH2-Fe3O4)磁性微珠(100μL,4.18μm,2.5g/mL)的单分散水溶液中加入生物素(biotin,100μg)、4,4'-偶氮氧基(4-氰戊酸)(0.1g)、N-(3-二甲基氨基丙基)-N'-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0.035g)和N-羟基丁二亚胺(NHS,0.028g),在25℃温度下震荡24h,随后加入与NH2-Fe3O4数目相同的链霉亲和素改性的磁性微球(SA-Fe3O4,4.18μm,),用水洗涤三次,冷冻干燥,得到所述微纳机器人。
本实施例制备得到的微纳机器人的扫描电镜图如图4所示,图中显示所得微纳机器人装配数为3。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微纳机器人,其制备方法如下:
氨基修饰(NH2-Fe3O4)磁性微珠(100μL,4.18μm,2.5g/mL)的单分散水溶液中加入4,4'-偶氮氧基(4-氰戊酸)(0.1g)、N-(3-二甲基氨基丙基)-N'-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0.035g)和N-羟基丁二亚胺(NHS,0.028g),在25℃温度下震荡24h,用水洗涤三次,冷冻干燥,得到所述微纳机器人。
本实施例制备得到的微纳机器人的扫描电镜图如图5所示,图中显示微纳机器人存在不同装配数目形式,是因为磁性微珠装配主要依赖一种官能团形式的磁珠和AZO分子,装配成3个以上的概率减少,主要为2个机器人装配的形式。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微纳机器人,其制备方法如下:
氨基修饰(NH2-Fe3O4)磁性微珠(100μL,4.18μm,2g/mL)的单分散水溶液中加入生物素(biotin,100μg)、4,4'-偶氮氧基(4-氰戊酸)(0.1g)、N-(3-二甲基氨基丙基)-N'-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0.035g)和N-羟基丁二亚胺(NHS,0.028g),随后加入与NH2-Fe3O4数目相同的链霉亲和素改性的磁性微球(SA-Fe3O4,4.18μm,),在20℃温度下震荡30h,用水洗涤三次,冷冻干燥,得到所述微纳机器人。
本实施例制备得到的微纳机器人的扫描电镜图如图6a和6b所示,图中显示微纳机器人装配数为3。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微纳机器人,其制备方法如下:
氨基修饰(NH2-Fe3O4)磁性微珠(100μL,4.18μm,2g/mL)的单分散水溶液中加入生物素(biotin,100μg)、4,4'-偶氮氧基(4-氰戊酸)(0.1g)、N-(3-二甲基氨基丙基)-N'-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0.035g)和N-羟基丁二亚胺(NHS,0.028g),随后加入与NH2-Fe3O4数目相同的链霉亲和素改性的磁性微球(SA-Fe3O4,4.18μm,),在30℃温度下震荡20h,用水洗涤三次,冷冻干燥,得到所述微纳机器人。
本实施例制备得到的微纳机器人的扫描电镜图如图7所示,图中显示所得微纳机器人装配数为均匀的3个。
应用例
本应用例提供一种载药微纳机器人,其制备方法如下:
上述实施例1所得的微纳机器人的单分散PBS溶液中,加入阿霉素(0.1g)、N-(3-二甲基氨基丙基)-N'-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EDC,0.035g)和N-羟基丁二亚胺(NHS,0.028g),在37℃温度下震荡24h,用水洗涤三次,冷冻干燥,得到所述载药微纳机器人。所述载药微纳机器人的形成过程如图8a所示。
本应用例制备得到的载药微纳机器人的傅里叶红外表征结果如图8b所示,阿霉素(DOX)通过EDC/NHS偶联脱水反应负载在微纳机器人上。如图所示,1730cm-1附近的峰属于DOX的C=O伸缩振动;在1618cm-1和1581cm-1处的峰属于蒽环的C=O伸缩振动峰。光谱区(2800-3200cm-1)属于DOX中C-H、-OH和N-H基团的伸缩振动组合。1699和3300cm-1的峰属于微纳机器人Fe3O4颗粒表面的氨基官能团。经偶氮分子和阿霉素修饰的微纳机器人在1380cm-1(vCH3)和1561cm-1(N=N)处出现了偶氮分子的特征吸收峰,DOX在1648cm-1和1561cm-1处出现了特征吸收峰。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表明微纳机器人成功地装载了阿霉素药物分子。
性能测试
将上述实施例1所得微纳机器人进行磁场驱动下不同环境性能下的运动测试,图9a为微纳机器人在图案化的流道中运动示意图,图9b为在含障碍物(球形为细胞)环境中运动示意图,两种不同环境下微纳机器人都可以实现快速顺利运动,避开障碍物,平均运动速度为2.53±0.56μm/s。
综上所述,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可以实现微纳机器人组配的模块数可调,同时,4,4'-偶氮氧基(4-氰戊酸)的引入能够使微纳机器人具有近红外光响应释放药物优势,且具有修饰性,可在微纳机器人中磁性微珠的末端连接上多种药物,如抗癌药物阿霉素,用于肿瘤的近红外响应靶向治疗,另外,本发明提供的微纳机器人可适应于不同环境下的应用。
申请人声明,本发明通过上述实施例来说明本发明的详细方法,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上述详细方法,即不意味着本发明必须依赖上述详细方法才能实施。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了,对本发明的任何改进,对本发明产品各原料的等效替换及辅助成分的添加、具体方式的选择等,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和公开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微纳机器人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氨基修饰的磁性微珠分散液与4,4'-偶氮氧基(4-氰戊酸)混合,进行酰胺化反应,得到所述微纳机器人。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基修饰的磁性微珠分散液的浓度为2-3g/mL,优选2.5g/mL。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氨基修饰的磁性微珠包括氨基修饰的Fe3O4磁性微珠;
优选地,所述氨基修饰的磁性微珠的粒径为4-5μm,4.18μm。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酰胺化反应的介质包括N-(3-二甲基氨基丙基)-N'-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和N-羟基丁二亚胺的组合;
优选地,所述酰胺化反应的条件包括震荡;
优选地,所述酰胺化反应的温度为20-30℃;
优选地,所述酰胺化反应的时间为20-30h。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在所述氨基修饰的磁性微珠分散液中加入生物素,并在所述酰胺化反应之后,加入链霉亲和素改性的磁性微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链霉亲和素改性的磁性微球包括链霉亲和素改性的Fe3O4磁性微球;
优选地,所述链霉亲和素改性的磁性微球的添加数目与所述氨基修饰的磁性微珠的添加数目相同;
优选地,所述链霉亲和素改性的磁性微球的粒径与所述氨基修饰的磁性微珠的粒径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还包括:对产物进行洗涤和干燥。
8.根据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制备方法具体包括如下步骤:
在氨基修饰的磁性微珠分散液中加入生物素、4,4'-偶氮氧基(4-氰戊酸)、N-(3-二甲基氨基丙基)-N'-乙基碳二亚胺盐酸盐和N-羟基丁二亚胺,在20-30℃温度下震荡20-30h,加入链霉亲和素改性的磁性微球,洗涤,干燥,得到所述微纳机器人。
9.一种根据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备得到的微纳机器人;
优选地,所述维纳机器人包括相互连接的至少三个磁性微球。
10.一种载药微纳机器人,其特征在于,所述载药微纳机器人包括权利要求9所述的微纳机器人以及通过4,4'-偶氮氧基(4-氰戊酸)连接在所述微纳机器人上的药物;
优选地,所述药物包括抗癌药物阿霉素、紫杉醇、5氟尿嘧啶、长春碱、喜树碱、奥沙利铂、利妥昔单抗或伊利替康中的任意一种或至少两种组合。
CN202110412369.3A 2021-04-16 2021-04-16 一种增强微纳米系统靶向能力的磁性微球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Active CN11302138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12369.3A CN113021380B (zh) 2021-04-16 2021-04-16 一种增强微纳米系统靶向能力的磁性微球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412369.3A CN113021380B (zh) 2021-04-16 2021-04-16 一种增强微纳米系统靶向能力的磁性微球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21380A true CN113021380A (zh) 2021-06-25
CN113021380B CN113021380B (zh) 2022-12-09

Family

ID=764575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412369.3A Active CN113021380B (zh) 2021-04-16 2021-04-16 一种增强微纳米系统靶向能力的磁性微球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21380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51451A (zh) * 2022-10-19 2023-01-31 南方科技大学 一种具有生物相容性的磁控微纳机器人及其制作方法和应用
CN117283608A (zh) * 2023-11-22 2023-12-26 微纳动力(北京)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载药磁流体机器人的制备方法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85874A (zh) * 2007-06-18 2007-12-12 宁夏大学 亲水性聚合物磁性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3223322A (zh) * 2013-05-13 2013-07-31 洛阳师范学院 一种纳米银和巯基共修饰磁性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04031201A (zh) * 2014-05-29 2014-09-10 深圳市新产业生物医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生物蛋白分离的磁性微球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4436199A (zh) * 2014-08-16 2015-03-25 金陵科技学院 一种高效负载表阿霉素的多孔四氧化三铁复合纳米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04800169A (zh) * 2015-01-09 2015-07-29 四川大学 一种采用壳聚糖及β-环糊精制备疏水型药物磁靶向缓控释载体的方法
CN106215821A (zh) * 2016-08-12 2016-12-14 江苏泽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磁微粒化学发光免疫分析试剂用羧基磁珠的制备方法
CN106749990A (zh) * 2016-12-02 2017-05-31 兰州理工大学 一种磁性复合凝胶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90681A (zh) * 2017-09-29 2017-12-19 安徽安龙基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EpCAM抗体免疫磁珠的制备方法
CN108888772A (zh) * 2018-07-31 2018-11-27 金陵科技学院 一种负载紫杉醇的磁性荧光海藻酸微球体系及其制备方法
CN111116851A (zh) * 2019-12-25 2020-05-08 苏州为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核壳结构的多聚季铵盐磁性微球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085874A (zh) * 2007-06-18 2007-12-12 宁夏大学 亲水性聚合物磁性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CN103223322A (zh) * 2013-05-13 2013-07-31 洛阳师范学院 一种纳米银和巯基共修饰磁性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04031201A (zh) * 2014-05-29 2014-09-10 深圳市新产业生物医学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生物蛋白分离的磁性微球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4436199A (zh) * 2014-08-16 2015-03-25 金陵科技学院 一种高效负载表阿霉素的多孔四氧化三铁复合纳米微球的制备方法
CN104800169A (zh) * 2015-01-09 2015-07-29 四川大学 一种采用壳聚糖及β-环糊精制备疏水型药物磁靶向缓控释载体的方法
CN106215821A (zh) * 2016-08-12 2016-12-14 江苏泽成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磁微粒化学发光免疫分析试剂用羧基磁珠的制备方法
CN106749990A (zh) * 2016-12-02 2017-05-31 兰州理工大学 一种磁性复合凝胶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CN107490681A (zh) * 2017-09-29 2017-12-19 安徽安龙基因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EpCAM抗体免疫磁珠的制备方法
CN108888772A (zh) * 2018-07-31 2018-11-27 金陵科技学院 一种负载紫杉醇的磁性荧光海藻酸微球体系及其制备方法
CN111116851A (zh) * 2019-12-25 2020-05-08 苏州为度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核壳结构的多聚季铵盐磁性微球的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LIN WU: "Remotely controlled drug release based on iron oxide nanoparticles for specific therapy of cancer", 《COLLOIDS AND SURFACES B: BIOINTERFACES》 *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651451A (zh) * 2022-10-19 2023-01-31 南方科技大学 一种具有生物相容性的磁控微纳机器人及其制作方法和应用
CN115651451B (zh) * 2022-10-19 2023-12-05 南方科技大学 一种具有生物相容性的磁控微纳机器人及其制作方法和应用
CN117283608A (zh) * 2023-11-22 2023-12-26 微纳动力(北京)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载药磁流体机器人的制备方法
CN117283608B (zh) * 2023-11-22 2024-03-05 微纳动力(北京)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载药磁流体机器人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21380B (zh) 2022-12-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3021380B (zh) 一种增强微纳米系统靶向能力的磁性微球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Fernando et al. Alginate-based nanomaterials: Fabrication techniques, properties, and applications
Yao et al. Microcapsules/microspheres related to chitosan
Hudson et al. Biopolymer nanoparticle production for controlled release of biopharmaceuticals
CN108102006B (zh) 可交联的两亲性天然多糖及其应用
WO2019015637A1 (zh) 一种无机纳米颗粒-明胶核壳结构复合材料颗粒的制备方法
Prasad et al. A review on concept of nanotechnology in veterinary medicine
Hou et al. Facile synthesis of oxidic PEG-modified magnetic polydopamine nanospheres for Candida rugosa lipase immobilization
Machado et al. Self-assembly of oligo-and polypeptide-based amphiphiles: recent advances and future possibilities
Mukwaya et al. Lectin-glycan-mediated nanoparticle docking as a step toward programmable membrane catalysis and adhesion in synthetic protocells
CN103432100B (zh) 基于聚乙二醇及叶酸接枝的聚乙烯亚胺改性的plga载药空心微囊的制备方法
Gross et al. Redox-active carbohydrate-coated nanoparticles: self-assembly of a cyclodextrin–polystyrene glycopolymer with tetrazine–naphthalimide
Shah et al. Recent developments in stimuli responsive nanomaterials and their bionanotechnology applications
Jackson et al. Filamentous phages as building blocks for bioactive hydrogels
CN111840564A (zh) 一种二氧化锰基纳米药物载体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hou et al. Tuning hydrophobicity in abiotic affinity reagents: polymer hydrogel affinity reagents for molecules with lipid-like domains
Lim et al. Immobilization of histidine-tagged proteins by magnetic nanoparticles encapsulated with nitrilotriacetic acid (NTA)-phospholipids micelle
Singh et al. CuAAC ensembled 1, 2, 3-triazole linked nanogels for targeted drug delivery: A review
Kumar et al. Role of Chitosan and Chitosan-Based Nanomaterials in Plant Sciences
CN106177966A (zh) 一种载银的碳纳米管/壳聚糖复合微球及其制备方法
CN103223321B (zh) 基于商用氨基酸的自组装纳米球、水凝胶及它们的制备方法
CN112791064A (zh) 一种用于靶向药物递送的磁场场控螺旋纳米机器人
CN1271135C (zh) 一种生物多糖高分子磁性微球及制备方法
JP2003261777A (ja) 高圧により形成される分子複合体
CN113633624B (zh) 一种核-壳结构的海藻酸盐-磁性壳聚糖微球的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