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19463B - 钯复合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 Google Patents

钯复合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19463B
CN113019463B CN202110568339.1A CN202110568339A CN113019463B CN 113019463 B CN113019463 B CN 113019463B CN 202110568339 A CN202110568339 A CN 202110568339A CN 113019463 B CN113019463 B CN 11301946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talyst
palladium
cyclic
composite catalyst
reac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568339.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3019463A (zh
Inventor
钱棋春
倪自林
王正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nocompound Catalys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nocompound Catalys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nocompound Catalys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nocompound Catalys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568339.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19463B/zh
Publication of CN1130194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194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30194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194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31/00Catalysts comprising hydrides, coordination complexes or organic compounds
    • B01J31/16Catalysts comprising hydrides, coordination complexes or organic compounds containing coordination complexes
    • B01J31/24Phosphines, i.e. phosphorus bonded to only carbon atoms, or to both carbon and hydrogen atoms, including e.g. sp2-hybridised phosphorus compounds such as phosphabenzene, phosphole or anionic phospholide ligands
    • B01J31/2404Cyclic ligands, including e.g. non-condensed polycyclic ligands, the phosphine-P atom being a ring member or a substituent on the ring
    • B01J31/2409Cyclic ligands, including e.g. non-condensed polycyclic ligands, the phosphine-P atom being a ring member or a substituent on the ring with more than one complexing phosphine-P atom
    • B01J31/2414Cyclic ligands, including e.g. non-condensed polycyclic ligands, the phosphine-P atom being a ring member or a substituent on the ring with more than one complexing phosphine-P atom comprising aliphatic or saturated ring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7ORGANIC CHEMISTRY
    • C07CACYCLIC OR CARBOCYCLIC COMPOUNDS
    • C07C209/00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containing amino groups bound to a carbon skeleton
    • C07C209/04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containing amino groups bound to a carbon skeleton by substitution of functional groups by amino groups
    • C07C209/06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containing amino groups bound to a carbon skeleton by substitution of functional groups by amino groups by substitution of halogen atoms
    • C07C209/10Preparation of compounds containing amino groups bound to a carbon skeleton by substitution of functional groups by amino groups by substitution of halogen atoms with formation of amino groups bound to carbon atoms of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s or from amines having nitrogen atoms bound to carbon atoms of six-membered aromatic r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231/00Catalytic reactions performed with catalysts classified in B01J31/00
    • B01J2231/40Substitution reactions at carbon centres, e.g. C-C or C-X, i.e. carbon-hetero atom, cross-coupling, C-H activation or ring-opening reactions
    • B01J2231/42Catalytic cross-coupling, i.e. connection of previously not connected C-atoms or C- and X-atoms without rearrangement
    • B01J2231/4277C-X Cross-coupling, e.g. nucleophilic aromatic amination, alkoxylation or analogues
    • B01J2231/4283C-X Cross-coupling, e.g. nucleophilic aromatic amination, alkoxylation or analogues using N nucleophiles, e.g. Buchwald-Hartwig amin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JCHEMICAL OR PHYSICAL PROCESSES, e.g. CATALYSIS OR COLLOID CHEMISTRY; THEIR RELEVANT APPARATUS
    • B01J2531/00Additional information regarding catalytic systems classified in B01J31/00
    • B01J2531/80Complexes comprising metals of Group VIII as the central metal
    • B01J2531/82Metals of the platinum group
    • B01J2531/824Palladium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Inorganic Chemistr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Organic Low-Molecular-Weight Compounds And Preparation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钯复合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中的钯复合催化剂,包括环钯催化剂和固体碱,所述环钯催化剂分散于所述固体碱的表面;所述固体碱为经氧化镁改性的金属氧化物;所述环钯催化剂的总量在所述环钯催化剂和固体碱两者总质量中的质量含量为0.1%~10%,所述氧化镁在所述氧化镁和所述金属氧化物两者总质量中的质量含量为10%~30%。本发明通过优选特定种类的固体碱即该经氧化镁改性的金属氧化物替代强碱,提供反应所需的固载化碱,同时将环钯催化剂分散于该固体碱的表面上。该钯复合催化剂用于碳氮偶联反应的催化时,避免了使用强碱导致的碱金属残留的问题,在具有较低的金属残留基础上有效提高了碳氮偶联反应的催化效率。

Description

钯复合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学催化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钯复合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背景技术
Buchwald-Hartwig 碳氮偶联反应是在环钯催化剂和碱存在下芳基卤代物和有机胺的交叉偶联反应,是合成芳胺化合物的重要方法。Buchwald–Hartwig 这一类型的反应最早是由乌克兰的 Lev M. Yagupolskii 等在 1986 年发现的。此后美国的 Buchwald 和Hartwig 两个团队又分别在 1994 年重新发现这个反应。其中,有机胺可为伯胺或仲胺,有机胺胺上的取代基可以为任何有机基团。
传统的Buchwald–Hartwig 碳氮偶联反应是在强碱下进行的,而一般采用的强碱为碳酸钾、碳酸铯、LiHMDS或NaOtBu。然而目前的芳胺的制备方法制得的芳胺产品中不仅有环钯催化剂的残留,还含有这些强碱中的碱金属的残留;故而大大降低了芳胺产品的品质。目前医药和电子行业对于高纯度材料提出了新要求,因此开发一种低金属残留且具有较高的催化效率的催化剂变得尤为重要。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在具有较低的金属残留的基础上,有效提高Buchwald-Hartwig 碳氮偶联反应的催化效率的钯复合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本发明是通过如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钯复合催化剂,包括环钯催化剂和固体碱,所述环钯催化剂分散于所述固体碱的表面;所述固体碱为经氧化镁改性的金属氧化物;所述环钯催化剂的总量在所述环钯催化剂和固体碱两者总质量中的质量含量为0.1%~10%,所述氧化镁在所述氧化镁和所述金属氧化物两者总质量中的质量含量为10%~30%;
所述环钯催化剂的结构式如下: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1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环钯催化剂的总量在所述环钯催化剂和固体碱两者总质量中的质量含量为0.5%~10%。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氧化镁在所述氧化镁和所述金属氧化物两者总质量中的质量含量为15%~25%。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金属氧化物为氧化铝、氧化硅、氧化钙和氧化锆中的至少一种。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钯复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按照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钯复合催化剂中的环钯催化剂和固体碱的含量比提供原料;
将所述环钯催化剂和所述固体碱在溶剂中混合,蒸发除去溶剂,得到所述钯复合催化剂。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蒸发除去溶剂的温度为40℃~50℃。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溶剂为二氯甲烷。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钯复合催化剂在Buchwald-Hartwig碳氮偶联反应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另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芳胺的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芳基卤代物和有机胺进行Buchwald-Hartwig碳氮偶联反应,制得芳胺;
其中,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钯复合催化剂作为所述Buchwald-Hartwig碳氮偶联反应的催化剂。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在所述Buchwald-Hartwig碳氮偶联反应结束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加入还原剂继续反应。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还原剂为有机醇,加入所述还原剂进行的反应为醇热还原反应;和/或
在所述加入还原剂继续反应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
固液分离,回收催化剂并从滤液中得到芳胺。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Buchwald-Hartwig碳氮偶联反应的溶剂体系中还含有能够与钯配位的有机配体。
本发明通过大量研究发现,通过优选特定种类的固体碱即该经氧化镁改性的金属氧化物替代强碱,提供反应所需的固载化碱,同时将环钯催化剂分散于该固体碱的表面上。该钯复合催化剂用于Buchwald-Hartwig 碳氮偶联反应的催化时,固体碱提供碱性作为主要的反应位点,同时其上的环靶催化剂作为催化剂大大提高了催化效率;且由于使用固体碱替代强碱,避免了使用强碱导致的碱金属残留的问题,同时进一步控制钯复合催化剂中环钯催化剂的质量含量以及固体碱中氧化镁的质量含量,可在具有较低的金属残留基础上,有效提高Buchwald-Hartwig 碳氮偶联反应的催化效率。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并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和/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本发明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钯复合催化剂,包括环钯催化剂和固体碱,环钯催化剂分散于固体碱的表面;固体碱为经氧化镁改性的金属氧化物。
环钯催化剂的总量在环钯催化剂和固体碱两者总质量中的质量含量为0.1%~10%,氧化镁在氧化镁和金属氧化物两者总质量中的质量含量为10%~30%。
进一步地,环钯催化剂的结构式如下:
Figure 671791DEST_PATH_IMAGE002
上述环钯催化剂的结构式中,iPr基团是异丙基的缩写,Cy是环己基的缩写。
传统的Buchwald-Hartwig 碳氮偶联反应是在环钯催化剂和强碱的存在下进行的,而其中一般采用的强碱为碳酸钾、碳酸铯、LiHMDS或NaOtBu。然而目前的芳胺的制备方法制得的芳胺产品中不仅有环钯催化剂的残留,还含有这些强碱中的碱金属的残留;故而大大降低了芳胺产品的品质。为了降低钯重金属的残留,本发明的技术人员试图将环钯催化剂负载化,从环钯催化剂的活性金属钯的负载角度出发,使活性金属钯与载体之间具有强作用力,使得反应过程中活性中心环钯催化剂不会与固相载体脱离,再与强碱共同的作用下进行Buchwald-Hartwig 碳氮偶联反应,从而使其从均相催化剂变为非均相催化剂,但是这种方法无法兼顾如何解决碱金属的残留的问题。
进一步地,本发明通过大量研究发现,通过优选特定种类的固体碱即该经氧化镁改性的金属氧化物替代强碱,提供反应所需的固载化碱,同时将环钯催化剂分散于该固体碱的表面上。该钯复合催化剂用于Buchwald-Hartwig 碳氮偶联反应的催化时,固体碱提供碱性作为主要的反应位点,同时其上的环靶催化剂作为催化剂大大提高了催化效率;且由于使用固体碱替代强碱,避免了使用强碱导致的碱金属残留的问题,同时进一步控制钯复合催化剂中环钯催化剂的质量含量以及固体碱中氧化镁的质量含量,可在具有较低的金属残留基础上,有效提高Buchwald-Hartwig 碳氮偶联反应的催化效率。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分散于固体碱的表面的环钯催化剂中,至少一部分的环钯催化剂是负载于固体碱上。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金属氧化物为氧化铝、氧化硅、氧化钙和氧化锆中的至少一种。优选地,金属氧化物为氧化铝及氧化硅中的至少一种。可理解,金属氧化物为多孔结构。至少一部分的环钯催化剂是负载于固体碱的孔道结构内的。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环钯催化剂的总量在环钯催化剂和固体碱两者总质量中的质量含量为0.5%~10%。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环钯催化剂的总量在环钯催化剂和固体碱两者总质量中的质量含量在该范围内,其用于催化Buchwald-Hartwig碳氮偶联反应的产率更高。
可理解,在一些具体示例中,环钯催化剂的总量在环钯催化剂和固体碱两者总质量中的质量含量可以为0.1%、0.2%、0.5%、1%、3%、5%、8%或者10%。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氧化镁在氧化镁和金属氧化物两者总质量中的质量含量为15%~25%。进一步研究发现,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氧化镁在氧化镁和金属氧化物两者总质量中的质量含量在该范围内,其用于催化Buchwald-Hartwig碳氮偶联反应的产率更高。
可理解,在一些具体示例中,氧化镁在氧化镁和金属氧化物两者总质量中的质量含量可以为10%、12%、15%、18%、20%、22%、25%、28%或者30%。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钯复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按照上述任一项的钯复合催化剂中的环钯催化剂和固体碱的含量比提供原料;
将环钯催化剂、固体碱在溶剂中混合,蒸发除去溶剂,得到钯复合催化剂。
可理解,上述制备方法采用的原料按照与钯复合催化剂中的环钯催化剂和固体碱的含量比配比提供。
上述制备方法将环钯催化剂、固体碱在溶剂中混合,其中环钯催化剂作为均相催化剂溶于溶剂中,随着溶剂的蒸发,均相催化剂在固体碱的表面析出,即得。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溶剂为二氯甲烷。二氯甲烷是不可燃的、低沸点的溶剂,且二氯甲烷的溶解性能优异,是良溶剂。可理解,溶剂的加入量以能够溶解环钯催化剂作为参考即可。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蒸发除去溶剂的温度为40℃~50℃。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将环钯催化剂、固体碱在溶剂中混合的时间可为1小时至6小时;例如1小时、2小时、3小时、4小时、5小时或者6小时。进一步地,将环钯催化剂、固体碱在溶剂中混合的时间可为2小时至4小时。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上述的钯复合催化剂在Buchwald-Hartwig碳氮偶联反应中的应用。
本发明的另一实施方式提供了一种芳胺的合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芳基卤代物和有机胺进行Buchwald-Hartwig碳氮偶联反应,制得芳胺;
其中,如上述任一项的钯复合催化剂作为Buchwald-Hartwig碳氮偶联反应的催化剂。
上述芳胺的合成方法,采用钯复合催化剂作为催化剂,该钯复合催化剂加入反应体系中,固体碱表面的环钯催化剂通常为二价Pd(II),在碱的作用下转化为0价钯,此时的Pd(0)为反应真正所需的催化剂,而此时反应体系中的固体碱为非均相的,因此在固体碱附近的活性催化剂的浓度远超整个体系的其他区域,因此也加快整个反应在钯复合催化剂上进行,此外部分溶于反应体系中的环钯催化剂,反应活性更高,进一步提高催化效率;且由于使用固体碱替代强碱,避免了使用强碱导致的碱金属残留的问题,同时进一步控制钯复合催化剂中环钯催化剂的质量含量以及固体碱中氧化镁的质量含量,可在具有较低的金属残留基础上,有效提高Buchwald-Hartwig 碳氮偶联反应的催化效率。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在Buchwald-Hartwig碳氮偶联反应结束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加入还原剂继续反应。反应结束之后加入的还原剂在固体碱的共同作用下,由于还原反应主要发生在固体碱的表面,反应体系中的游离二价Pd(II)被还原至Pd(0)附着在固体碱表面,从而使得反应体系中的游离钯粒子能够附着在固体碱随固体碱与反应体系分离,进而进一步降低钯金属的残留,得到低钯残留或无钯残留的芳胺产品。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还原剂为有机醇,加入还原剂进行的反应为醇热还原反应。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在加入还原剂继续反应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
固液分离,回收催化剂并从滤液中得到芳胺。
在其中的一些实施例中,Buchwald-Hartwig碳氮偶联反应的溶剂体系中还含有能够与钯配位的有机配体。该有机配体的加入,是为了与Pd(0)配位,使得Pd(0)稳定为配合物状态,以进一步提高Pd(0)的稳定性,进而进一步提高其反应活性,进而提高产率。
进一步地,有机配体包括但不限于X-phos,X-phos的中文名称为2-二环己基磷-2,4,6-三异丙基联苯。
可理解,有机胺可为伯胺或仲胺,例如苯胺;芳基卤代物可为氯苯等等。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简洁明了,本发明用以下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但本发明绝非仅限于这些实施例。以下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发明较好的实施例,可用于描述本发明,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为了更好地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内容作进一步说明。以下为具体实施例。
各实施例和对比例所采用的环钯催化剂均为如下结构式的物质:
Figure 920369DEST_PATH_IMAGE002
各实施例和对比例所采用的固体碱中的氧化镁改性氧化铝,以氧化镁的质量含量为15%为例,记为15%氧化镁改性氧化铝,其制备方法如下:
按照15%氧化镁改性氧化铝所需对应比例的氯化镁溶液和拟薄水铝石;
在氯化镁溶液中,加入拟薄水铝石和浓度为1wt%的液碱,使氯化镁全部生成氢氧化镁沉淀,搅拌4小时后过滤,500摄氏度下焙烧,得到氧化镁改性氧化铝。
其他质量含量的氧化镁改性氧化铝的制备方法类似,在此不再赘述。
其中,采用的氧化镁改性氧化硅、氧化镁改性氧化钙或氧化镁改性氧化锆,其制备方法与氧化镁改性氧化铝的制备方法类似,区别在于,分别采用氧化硅、氧化钙、氧化锆替换其中的拟薄水铝石。
实施例1
(1)钯复合催化剂的制备:
将1克环钯催化剂溶解在100克二氯甲烷中,加入199克15%氧化镁改性氧化铝搅拌4小时,40摄氏度下蒸干二氯甲烷,得到200克钯复合催化剂。
(2)钯复合催化剂的催化反应:
加入1克上述制得的钯复合催化剂,0.05mol的X-phos,0.5mol苯胺和0.5mol 氯苯,溶于10L二氧己烷中,升温至100℃,反应10分钟;在反应母液中加入甲醇,加热至60摄氏度,环钯催化剂在固体碱的表面被还原,固液分离,回收固体,并从滤液中得到二苯胺产品,反应产率为99%。使用HPLC对二苯胺产品进行检测,产品纯度98%。
实施例2
(1)钯复合催化剂的制备:
将1克环钯催化剂溶解在100克二氯甲烷中,加入199克25%氧化镁改性氧化硅搅拌4小时,40摄氏度下蒸干二氯甲烷,得到200克钯复合催化剂。
(2)钯复合催化剂的催化反应:
加入1克上述制得的钯复合催化剂,0.05mol的X-phos,0.5mol苯胺和0.5mol 氯苯,溶于10L二氧己烷中,升温至100℃,反应10分钟;在反应母液中加入甲醇,加热至60摄氏度,环钯催化剂在固体碱的表面被还原,固液分离,回收固体,并从滤液中得到二苯胺产品,反应产率为99%。使用HPLC对二苯胺产品进行检测,产品纯度98%。
实施例3
(1)钯复合催化剂的制备:
将1克环钯催化剂溶解在100克二氯甲烷中,加入199克10%氧化镁改性氧化硅搅拌4小时,40摄氏度下蒸干二氯甲烷,得到200克钯复合催化剂。
(2)钯复合催化剂的催化反应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见表1。
实施例4
(1)钯复合催化剂的制备:
将1克环钯催化剂溶解在100克二氯甲烷中,加入199克20%氧化镁改性氧化硅搅拌4小时,40摄氏度下蒸干二氯甲烷,得到200克钯复合催化剂。
(2)钯复合催化剂的催化反应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见表1。
实施例5
(1)钯复合催化剂的制备:
将1克环钯催化剂溶解在100克二氯甲烷中,加入199克30%氧化镁改性氧化硅搅拌4小时,40摄氏度下蒸干二氯甲烷,得到200克钯复合催化剂。
(2)钯复合催化剂的催化反应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见表1。
实施例6
(1)钯复合催化剂的制备:
将1克环钯催化剂溶解在1000克二氯甲烷中,加入999克15%氧化镁改性氧化硅搅拌4小时,40摄氏度下蒸干二氯甲烷,得到1000克钯复合催化剂。
(2)钯复合催化剂的催化反应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见表1。
实施例7
(1)钯复合催化剂的制备:
将1克环钯催化剂溶解在100克二氯甲烷中,加入99克15%氧化镁改性氧化硅搅拌4小时,40摄氏度下蒸干二氯甲烷,得到100克钯复合催化剂。
(2)钯复合催化剂的催化反应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见表1。
实施例8
(1)钯复合催化剂的制备:
将1克环钯催化剂溶解在100克二氯甲烷中,加入32克15%氧化镁改性氧化硅搅拌4小时,40摄氏度下蒸干二氯甲烷,得到33克钯复合催化剂。
(2)钯复合催化剂的催化反应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见表1。
实施例9
(1)钯复合催化剂的制备:
将1克环钯催化剂溶解在100克二氯甲烷中,加入9克15%氧化镁改性氧化硅搅拌4小时,40摄氏度下蒸干二氯甲烷,得到10克钯复合催化剂。
(2)钯复合催化剂的催化反应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见表1。
实施例10
(1)钯复合催化剂的制备:
将1克环钯催化剂溶解在100克二氯甲烷中,加入199克25%氧化镁改性氧化钙搅拌4小时,40摄氏度下蒸干二氯甲烷,得到200克钯复合催化剂。
(2)钯复合催化剂的催化反应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见表1。
实施例11
(1)钯复合催化剂的制备:
将1克环钯催化剂溶解在100克二氯甲烷中,加入199克25%氧化镁改性氧化锆搅拌4小时,40摄氏度下蒸干二氯甲烷,得到200克钯复合催化剂。
(2)钯复合催化剂的催化反应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见表1。
对比例1
对比例1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区别在于,对比例1采用的固体碱替换为等质量的未经氧化镁改性的氧化铝。
对比例2
对比例2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区别在于,对比例2采用的固体碱替换为等质量的未经氧化镁改性的氧化硅。
对比例3
对比例3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区别在于,对比例3采用的固体碱中氧化镁的质量含量为1%。
对比例4
对比例4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区别在于,对比例4采用的固体碱中氧化镁的质量含量为5%。
对比例5
对比例5与实施例2的区别在于,省略了实施例2中制备钯复合催化剂的步骤,直接将0.01克环钯催化剂和1.99克25%氧化镁改性氧化硅加入催化反应;即对比例5的步骤如下:
加入0.01克环钯催化剂和1.99克25%氧化镁改性氧化硅,0.05mol的X-phos,0.5mol苯胺和0.5mol 氯苯,溶于10L二氧己烷中,升温至100℃,反应10分钟;在反应母液中加入甲醇,加热至60摄氏度,环钯催化剂在固体碱的表面被还原,固液分离,回收固体,从滤液中得到二苯胺产品。
对比例6
对比例6与对比例5基本相同,区别在于,省略了在反应母液中加入甲醇,加热至60摄氏度的后续步骤。
实施例3~9的催化反应与实施例1均基本相同,区别在于反应的时间略有不同,具体参数以及制得的产品的产率,见下表1。将各实施例和对比例得到的产物的产率和钯金属残留进行分析,得到的数据见下表1。
其中,环钯催化剂含量是指环钯催化剂的总量在环钯催化剂和固体碱两者总质量中的质量含量;固体碱中氧化镁含量是指氧化镁在氧化镁和金属氧化物两者总质量中的质量含量;反应时间是指催化反应的时间,产率是指芳胺产物的产率。采用ICP分析芳胺产物中的钯金属含量残留,其检出限为0.1ppm。
表1
Figure DEST_PATH_IMAGE003
通过对比例1~2可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对比例1采用未经氧化镁改性的氧化铝,由于加入的氧化铝未经氧化镁改性是偏酸性的,在该制备过程中无法起到碱的作用,因此反应难以进行,得到目标产物的产率很低。对比例2采用未经氧化镁改性的氧化硅,由于未经氧化镁改性的氧化硅在该制备过程中无法起到碱的作用,故而反应难以进行,得到目标产物的产率很低。
通过对比例3~4可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采用的固体碱中氧化镁含量未在实施例的比例范围,无法达到实施例较高的产率。
通过对比例5可知,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采用环钯催化剂和固体碱组合使用,得到目标产物的产率很低。分析其原因,可能是由于该反应在没有碱存在的情况下难以进行,直接加入环钯催化剂和固体碱的情况下,使用过程中环钯催化剂优先溶解在溶剂体系中,而提供碱性的固体碱与环钯催化剂是分离的故而催化效率较低。
通过对比例5和对比例6对比可知,对比例5的钯残留较低是因为在碳氮偶联反应结束之后加入了甲醇,使得其中的均相环靶催化剂在固体碱上还原随固体碱与反应体系分离,进而大大降低了钯金属的残留。
由此可见,与对比例相比,本发明的实施例在更短的反应时间内具有更高的产率,可见本发明的钯复合催化剂具有更高的催化效率。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2)

1.一种钯复合催化剂,其特征在于,包括环钯催化剂和固体碱,所述环钯催化剂分散于所述固体碱的表面;所述固体碱为经氧化镁改性的金属氧化物;所述环钯催化剂的总量在所述环钯催化剂和固体碱两者总质量中的质量含量为0.1%~10%,所述氧化镁在所述氧化镁和所述金属氧化物两者总质量中的质量含量为10%~30%;所述金属氧化物为氧化铝、氧化硅、氧化钙和氧化锆中的至少一种,所述金属氧化物为多孔结构;
所述环钯催化剂的结构式如下:
Figure 800732DEST_PATH_IMAGE001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钯复合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环钯催化剂的总量在所述环钯催化剂和固体碱两者总质量中的质量含量为0.5%~10%。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钯复合催化剂,其特征在于,所述氧化镁在所述氧化镁和所述金属氧化物两者总质量中的质量含量为15%~25%。
4.一种钯复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按照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钯复合催化剂中的环钯催化剂和固体碱的含量比提供原料;
将所述环钯催化剂和所述固体碱在溶剂中混合,蒸发除去溶剂,得到所述钯复合催化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钯复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蒸发除去溶剂的温度为40℃~50℃。
6.如权利要求4至5任一项所述的钯复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溶剂为二氯甲烷。
7.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钯复合催化剂在Buchwald-Hartwig碳氮偶联反应中的应用。
8.一种芳胺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将芳基卤代物和有机胺进行Buchwald-Hartwig碳氮偶联反应,制得芳胺;
其中,如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钯复合催化剂作为所述Buchwald-Hartwig碳氮偶联反应的催化剂。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Buchwald-Hartwig碳氮偶联反应结束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加入还原剂继续反应。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原剂为有机醇,加入所述还原剂进行的反应为醇热还原反应;和/或
在所述加入还原剂继续反应的步骤之后,还包括如下步骤:
固液分离,回收催化剂并从滤液中得到芳胺。
11.如权利要求8至10任一项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Buchwald-Hartwig碳氮偶联反应的溶剂体系中还含有能够与钯配位的有机配体。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合成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机配体为X-phos。
CN202110568339.1A 2021-05-25 2021-05-25 钯复合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ctive CN11301946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68339.1A CN113019463B (zh) 2021-05-25 2021-05-25 钯复合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568339.1A CN113019463B (zh) 2021-05-25 2021-05-25 钯复合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19463A CN113019463A (zh) 2021-06-25
CN113019463B true CN113019463B (zh) 2021-09-07

Family

ID=764556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568339.1A Active CN113019463B (zh) 2021-05-25 2021-05-25 钯复合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19463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05967A (zh) * 2003-06-13 2006-07-19 约翰森·马瑟公开有限公司 配体
CN1903865A (zh) * 2006-08-11 2007-01-31 郑州大学 环钯化二茂铁亚胺-氨基膦配合物及其应用
CN101952298A (zh) * 2007-12-12 2011-01-19 麻省理工学院 用于过渡金属催化的交联偶合反应的配体及其使用方法
WO2016054807A1 (en) * 2014-10-10 2016-04-14 Merck Sharp & Dohme Corp. TrkA KINASE INHIBITORS,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THEREOF
CN110240616A (zh) * 2018-03-07 2019-09-17 东莞市均成高新材料有限公司 三联芳单膦配体、它们的制备方法和在催化偶联反应中的用途
CN112371192A (zh) * 2021-01-14 2021-02-19 江苏欣诺科催化剂有限公司 复合型钌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517074A (zh) * 2020-11-18 2021-03-19 江苏欣诺科催化剂有限公司 负载型茂金属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889857B2 (en) * 2012-06-08 2014-11-18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Phosphine-ligated palladium sulfonate palladacycles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05967A (zh) * 2003-06-13 2006-07-19 约翰森·马瑟公开有限公司 配体
CN1903865A (zh) * 2006-08-11 2007-01-31 郑州大学 环钯化二茂铁亚胺-氨基膦配合物及其应用
CN101952298A (zh) * 2007-12-12 2011-01-19 麻省理工学院 用于过渡金属催化的交联偶合反应的配体及其使用方法
WO2016054807A1 (en) * 2014-10-10 2016-04-14 Merck Sharp & Dohme Corp. TrkA KINASE INHIBITORS, COMPOSITIONS AND METHODS THEREOF
CN110240616A (zh) * 2018-03-07 2019-09-17 东莞市均成高新材料有限公司 三联芳单膦配体、它们的制备方法和在催化偶联反应中的用途
CN112517074A (zh) * 2020-11-18 2021-03-19 江苏欣诺科催化剂有限公司 负载型茂金属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2371192A (zh) * 2021-01-14 2021-02-19 江苏欣诺科催化剂有限公司 复合型钌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Biaryl Monophosphine Ligands in Palladium-Catalyzed C–N Coupling: An Updated User’s Guide";Bryan T. Ingoglia1 et al.;《HHS Public Access》;20190809;第75卷(第32期);第4199-4211页 *
"Efficient synthesis of benzene-fused 6/7-membered amides via Xphos Pd G2 catalyzed intramolecular C–N bond formation";Zhou Xu et al.;《Rolay Society of Chemistry Advances》;20171108;第7卷;第51972-51977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19463A (zh) 2021-06-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A1276617C (en) Catalyst for vapor-phase intramolecular dehydration reaction of alkanolamines
EP1170255B1 (en) Recovery of ammonia synthesis catalyst
Bao et al. Catalytic asymmetric synthesis of axially chiral diaryl ethers through enantioselective desymmetrization
Senadi et al. Oximes as reusable templates for the synthesis of ureas and carbamates by an in situ generation of carbamoyl oximes
CN113019463B (zh) 钯复合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TWI739871B (zh) 新化合物及方法
CN112920139A (zh) 双吗啉基二乙基醚及其制备工艺
JP2020063196A (ja) 5,5’−メチレンジサリチル酸の製造方法
CN112673010B (zh) 化合物及其制造方法
JP2793485B2 (ja) アルカノールアミンの製造方法およびこれに用いる触媒ならびに触媒の調製法
JPH03279336A (ja) 分枝二量化アルコールの製造方法
US20030073859A1 (en) Process for producing platinum alkenyl polysiloxane complex compounds, especially platinum divinyltetramethyldisiloxane
AU2019309693A1 (en) Process for the preparation of bromodomain inhibitor
CN110963946A (zh) 一种甲基牛磺酸钠的制备方法
JP4876707B2 (ja) 4−ニトロソジフェニルアミン及び4−ニトロジフェニルアミンの製造方法
WO2018088436A1 (en) Ammoxmation catalyst and process for producing oxime
CN115448929B (zh) 化合物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1165054A (zh) 1-羟基-1,2,4,5-四吡啶基环己烷的合成方法
CN113856716B (zh) 用于n-(2-硝基乙基)牛磺酸钠加氢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16693535A (zh) 一种骨髓保护剂Trilaciclib的制备方法
CN108752277B (zh) 一种1-(3-甲基-1-苯基-1h-吡唑-5-基)哌嗪的安全制备方法
CN117126058A (zh) 催化还原酰亚胺的方法
CN115925592A (zh) 一种伏硫西汀中间体的制备方法
JP2013095701A (ja) 4−ニトロジフェニルアミンの製造方法
US6326522B1 (en) Process for production of 1,3-di(2-p-hydroxyphenyl-2-propyl)benzen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