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3012535A - 斜二测教学立体模型 - Google Patents

斜二测教学立体模型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3012535A
CN113012535A CN202110267154.7A CN202110267154A CN113012535A CN 113012535 A CN113012535 A CN 113012535A CN 202110267154 A CN202110267154 A CN 202110267154A CN 113012535 A CN113012535 A CN 1130125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mensional
model
oblique
teaching
corn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6715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飞华
胡金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iy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hool
Original Assignee
Haiy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hoo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iy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hool filed Critical Haiy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hool
Priority to CN202110267154.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3012535A/zh
Publication of CN1130125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301253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BEDUCATIONAL OR DEMONSTRATION APPLIANCES; APPLIANCES FOR TEACHING, OR COMMUNICATING WITH, THE BLIND, DEAF OR MUTE; MODELS; PLANETARIA; GLOBES; MAPS; DIAGRAMS
    • G09B23/00Models for scientific, medical, or mathematical purposes, e.g. full-sized devices for demonstration purposes
    • G09B23/02Models for scientific, medical, or mathematical purposes, e.g. full-sized devices for demonstration purposes for mathematics
    • G09B23/04Models for scientific, medical, or mathematical purposes, e.g. full-sized devices for demonstration purposes for mathematics for geometry, trigonometry, projection or perspective

Landscapes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ational Mathematics (AREA)
  • Mathematical Analysis (AREA)
  • Mathematical Optimization (AREA)
  • Pure & Applied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hematical Physics (AREA)
  • Geometry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Algebra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斜二测教学立体模型,其特征是:所述立体模型包括立体主模,所述立体主模包括下边框、上边框以及位于上边框和下边框之间的多根棱角柱;所述棱角柱的上端与上边框对应,下端与下边框对应,所述棱角柱能够相对于上边框和下边框转动,并且多根所述的棱角柱的转动方向相同。本发明在教学过程中,既能便于教师的教学,又能便于学生的理解。

Description

斜二测教学立体模型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教学模型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斜二测教学立体模型。
背景技术
斜二测画法是作空间几何直观图的一种有效方法,是将空间立体转化为平面立体的一种方式。
现有教学过程中,教师只能抽象的向学生描述空间立体到平面立体转化时,立体各个部位的形状变化,由于部分学生的空间想象能力并不是很强,所以该部分学生会无法透彻的理解这一形态变化的过程,不但造成了教师教学的困难,而且还影响到学生的学习状况。因此现有技术中亟需一种能够模拟出空间立体到平面斜二测立体转换的模型。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斜二测教学立体模型,在教学过程中,既能便于教师的教学,又能便于学生的理解。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斜二测教学立体模型,其特征是:所述立体模型包括立体主模,所述立体主模包括下边框、上边框以及位于上边框和下边框之间的多根棱角柱;
所述棱角柱的上端与上边框对应,下端与下边框对应,所述棱角柱能够相对于上边框和下边框转动,并且多根所述的棱角柱的转动方向相同。
优选的,所述立体模型还包括有面板,所述面板吸附于立体主模的侧面。
优选的,在上边框、下边框以及棱角柱上设置有磁条,所述面板为铁质材料以吸附在磁条上。
优选的,所述立体模型还包括有演示点和演示线条。
优选的,所述演示线条为伸缩式线条,并且在伸缩式线条的两端上设置有能吸附于磁条的吸附头。
优选的,所述立体模型还包括有底板,所述下边框固定于底板上,棱角柱的下端铰接于底板上。
优选的,所述底板上开设有避让槽,所述棱角柱的下端铰接于避让槽内。
优选的,所述底板的背面上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与其中一根棱角柱的下端连接,以带动棱角柱转动。
本发明的优点为:立体主模能够实现从空间立体到平面斜二测立体图形的转化,增强学生对平面图形的立体感,既能便于教学,又能便于学生的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斜二测教学立体模型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斜二测教学立体模型的另一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处于收拢状态时的示意图;
图4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滑块与棱角柱配合的示意图;
图5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变形后的侧面板的示意图;
图6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变形之前的方形面板的示意图;
图7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变形后的对角面板的示意图;
图8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演示点的示意图;
图9为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演示线条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结合图1至图9对本发明斜二测教学立体模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一种斜二测教学立体模型,其特征是:所述立体模型包括立体主模2,所述立体主模2包括下边框21、上边框23以及位于上边框23 和下边框21之间的多根棱角柱22。所述棱角柱22的上端与上边框 23对应,下端与下边框21对应,所述棱角柱22能够相对于上边框23和下边框21转动,并且多根所述的棱角柱22的转动方向相同。
本实施例中,上边框23、下边框21以及棱角柱22之间形成立立方体结构。具体在实施操作时,可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通过改变上边框23与下边框21的形状可形成不同的立体结构,如三棱柱、五棱柱等结构。
基于上述结构下,由于棱角柱22相对于上边框23以及下边框 21可以转动,同时转动方向相同,因此,当棱角柱22朝向同一方向转动后,即可形成平面斜二测立方体如图2所示,将棱角柱22回转后,即可复位到空间立方体如图1所示,以此实现空间立方体与平面斜二测立方体的转换。
所述立体模型还包括有面板,所述面板吸附于立体主模2的侧面。面板包括有变形之前的方形面板6、变形之后的侧面板5以及变形后的对角面板7。立方体转变为平面斜二测立方体后,将相应的侧面板以及对角面板拼装到立体主模2上,可使学生方便的观察出立体主模2的侧面以及对角面的形状,以进一步方便学生的理解。
在上边框23、下边框21以及棱角柱22上设置有磁条3,所述面板为铁质材料以吸附在磁条3上。具体的,在上边框23、下边框21 以及棱角柱22上具有嵌槽,磁条3嵌装在嵌槽内,即可将铁质材料的面板吸附在立体主模2上,便于学生的观察、理解。
所述立体模型还包括有演示点8和演示线条9。该演示点8以及演示线条9用于教学展示作用,如要说明过平面外一个点,做平面的垂线只有一条,就可以通过该演示点8、演示线条9、面板以及立体主模2进行展示说明,显著提升了教学的便利性。
该演示点内具有磁铁,以便于演示点在立体主模或是面板上的吸附、定位,便于演示点在立体主模任意位置或是面板任意位置的展示。
所述演示线条9为伸缩式线条,以便于演示线条9的长度调整。具体的,伸缩式线条包括第一线条和第二线条,第一线条上具有延其长度方向延伸的滑槽,第二线条滑动配合在滑槽内,以此实现伸缩式调节,以便于演示线条对不同展示条件的需求。
在演示线条的两端上,即在第一线条和第二线条相背的端部上设置有吸附头,该吸附头为铁质材料或是磁铁,便于演示线条在立体主模上的吸附,进而便于教学演示。
所述立体模型还包括有底板1,所述下边框21通过胶粘或是螺钉固定于底板1上,棱角柱22的下端铰接于底板1上。具体的,所述底板1上开设有避让槽11,所述棱角柱22的下端通过销柱铰接于避让槽11内,棱角柱22的上端通过销柱铰接在上边框23的下表面上。避让槽11的设置,能够为棱角柱22向下转动进行避让,同时也可供转动后的棱角柱22收拢在该避让槽11内,便于立体模型的收拢、携带。
上边框的下表面上具有供棱角柱上端伸入的铰接槽。
本发明中,作为棱角柱22与底板1的另一铰接方式为:在底板 1的下表面上设置铰接座,棱角柱22的下端穿过避让槽11并且通过销杆铰接在铰接座上。
所述底板1的背面上具有滑槽,滑槽内设置有滑块,滑块与滑槽为T型结构配合,实现滑块在底板下表面上的定位;所述滑块与其中一根棱角柱222的下端连接,以带动棱角柱转动。该结构下,通过推拉滑块即可实现棱角柱22的转动,以便于立体主模在空间立方体与斜二测立方体之间的形态转换。本实施例中,一根棱角柱转动,能带动其余三根棱角柱同步转动。本发明 中,也可设置为滑块同时与四根棱角柱的下端连接,以同时联动四根棱角柱摆动。
在滑块上设置有方便推拉滑块的手柄。
滑块上具有供棱角柱22下端穿过的避让口41,避让口41的内壁上具有连接销42,在棱角柱22的下端侧壁上具有供连接销42穿过的长孔221,该结构下,滑块的滑动即可带动棱角柱22的摆动。
综上所述,教师可利用立体主模同时结合演示点、演示线条以及面板展示空间点线面关系,进行空间求角等展示说明;学生可以利用立体主模展示“判断空间线面位置关系”,利用立体主模进行探究活动。将看得见、摸得着的实物模型融入课堂教学,供学生进行探究学习,便于学生的学习。
立体主模的斜二测式折叠摆脱了传统立方体体积大、携带麻烦的缺点;既便携,也可以让学生感受画斜二测立方体时线、面的变化;还可以将平面图形跃然立体,成为调动学生直观想象的钥匙。立体主模,搭建了一个学生熟悉的空间框架模型,学生利用演示点、演示线条、面板灯配件在框架中搭建自身需要的“空间关系”模型,解决教学难点。
如无特殊说明,本发明中,若有术语“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本发明中描述方位或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结合附图,并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本发明中,若有术语“设置”、“相连”及“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仅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凡属于本发明思路下的技术方案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前提下的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斜二测教学立体模型,其特征是:所述立体模型包括立体主模,所述立体主模包括下边框、上边框以及位于上边框和下边框之间的多根棱角柱;
所述棱角柱的上端与上边框对应,下端与下边框对应,所述棱角柱能够相对于上边框和下边框转动,并且多根所述的棱角柱的转动方向相同。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二测教学立体模型,其特征是:所述立体模型还包括有面板,所述面板吸附于立体主模的侧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斜二测教学立体模型,其特征是:在上边框、下边框以及棱角柱上设置有磁条,所述面板为铁质材料以吸附在磁条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斜二测教学立体模型,其特征是:所述立体模型还包括有演示点和演示线条。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斜二测教学立体模型,其特征是:所述演示线条为伸缩式线条,并且在伸缩式线条的两端上设置有能吸附于磁条的吸附头。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斜二测教学立体模型,其特征是:所述立体模型还包括有底板,所述下边框固定于底板上,棱角柱的下端铰接于底板上。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斜二测教学立体模型,其特征是:所述底板上开设有避让槽,所述棱角柱的下端铰接于避让槽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斜二测教学立体模型,其特征是:所述底板的背面上设置有滑块,所述滑块与其中一根棱角柱的下端连接,以带动棱角柱转动。
CN202110267154.7A 2021-03-12 2021-03-12 斜二测教学立体模型 Pending CN11301253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67154.7A CN113012535A (zh) 2021-03-12 2021-03-12 斜二测教学立体模型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67154.7A CN113012535A (zh) 2021-03-12 2021-03-12 斜二测教学立体模型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3012535A true CN113012535A (zh) 2021-06-22

Family

ID=764055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67154.7A Pending CN113012535A (zh) 2021-03-12 2021-03-12 斜二测教学立体模型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3012535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632595U (zh) * 2012-07-10 2012-12-26 程林 多功能活动型空间几何解析模型
CN104821119A (zh) * 2015-05-08 2015-08-05 上海市第一中学 教学用演示模型
CN105608962A (zh) * 2016-03-16 2016-05-25 段贤清 一种立体几何图形活动教具
CN206039991U (zh) * 2016-05-03 2017-03-22 毕蓓 一种几何教具
CN206726580U (zh) * 2017-04-10 2017-12-08 匡一为 一种折叠式立方体模型
CN110223571A (zh) * 2019-05-17 2019-09-10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立体几何演示教具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632595U (zh) * 2012-07-10 2012-12-26 程林 多功能活动型空间几何解析模型
CN104821119A (zh) * 2015-05-08 2015-08-05 上海市第一中学 教学用演示模型
CN105608962A (zh) * 2016-03-16 2016-05-25 段贤清 一种立体几何图形活动教具
CN206039991U (zh) * 2016-05-03 2017-03-22 毕蓓 一种几何教具
CN206726580U (zh) * 2017-04-10 2017-12-08 匡一为 一种折叠式立方体模型
CN110223571A (zh) * 2019-05-17 2019-09-10 浙江工贸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立体几何演示教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722576U (zh) 多功能建筑三视图投影模型
CN206565542U (zh) 一种思想政治教学用多媒体讲桌
CN206729642U (zh) 一种建筑设计外观效果展示工具
CN113012535A (zh) 斜二测教学立体模型
CN206649769U (zh) 一种数学教育用辅助模型
CN210361341U (zh) 一种可以摆动展示的教育机器人
CN208834570U (zh) 一种英语立式翻转互动教学装置
CN207233229U (zh) 视觉传达专业教学用具
CN104933905B (zh) 一种可对比中西方健美操差异的教学装置
CN206411884U (zh) 一种艺术教育教学展示装置
CN105070153A (zh) 一种多面正投影画法几何教学仪
CN205665906U (zh) 一种历史教学展示教具
CN219738391U (zh) 一种用于建筑教学的展示模型
CN209018267U (zh) 艺术设计展示装置
CN206961478U (zh) 一种教育学用宣传展示栏
CN221098048U (zh) 一种信息可视化监控展示屏
CN207529546U (zh) 初学美术教学用几何体模型
CN112466234A (zh) 一种可以多方位展示的环境艺术成品投影展示装置
CN210743335U (zh) 一种曲线抛物线辅助教学用划线演示模板
CN115662256A (zh) 一种具有模拟心脏的人体解剖学教学用实训模型
CN109493690A (zh) 一种建筑工程制图教学用展示板
CN213935294U (zh) 一种环境艺术设计专业教学用的立体展示装置
CN208673542U (zh) 一种学前教育用演示装置
CN110009947B (zh) 一种趣味性多人文学教学对战装置
CN211506880U (zh) 小学数学立体模型教学展示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