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97233B - 介质 - Google Patents

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97233B
CN112997233B CN201980064010.2A CN201980064010A CN112997233B CN 112997233 B CN112997233 B CN 112997233B CN 201980064010 A CN201980064010 A CN 201980064010A CN 112997233 B CN112997233 B CN 11299723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dge
mark
print
slit
lab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64010.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97233A (zh
Inventor
中岛千惠
伴野贵昭
寺田宏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rother Industries Ltd
Original Assignee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rother Industries Ltd filed Critical Brother Industries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9972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972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972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972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3/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 B41J3/407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or mark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urpose for which they are constructed for marking on special material
    • B41J3/4075Tape printers; Label prin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11/00Devices or arrangements  of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e.g. ink-jet printers or thermal printers, for supporting or handling copy material in sheet or web form
    • B41J11/36Blanking or long feeds; Feeding to a particular line, e.g. by rotation of platen or feed roller
    • B41J11/42Controlling printing material conveyance for accurate alignment of the printing material with the printhead; Print registering
    • B41J11/46Controlling printing material conveyance for accurate alignment of the printing material with the printhead; Print registering by marks or formations on the paper being f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MPRINTING, DUPLICATING, MARKING, OR COPYING PROCESSES; COLOUR PRINTING
    • B41M3/00Printing processes to produce particular kinds of printed work, e.g. patter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3/00Labels, tag tickets, or similar identification or indication means; Seals; Postage or like stamps
    • G09F3/02Forms or construc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3/00Labels, tag tickets, or similar identification or indication means; Seals; Postage or like stamps
    • G09F3/02Forms or constructions
    • G09F3/0295Labels or tickets for tubes, pipes and the like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3/00Labels, tag tickets, or similar identification or indication means; Seals; Postage or like stamps
    • G09F3/02Forms or constructions
    • G09F2003/0225Carrier web
    • G09F2003/0229Carrier roll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3/00Labels, tag tickets, or similar identification or indication means; Seals; Postage or like stamps
    • G09F3/02Forms or constructions
    • G09F2003/0264Shapes or borders
    • G09F2003/0267Shapes or borders die cut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BCABLES; CONDUCTORS; INSULATORS; SELECTION OF MATERIALS FOR THEIR CONDUCTIVE, INSULATING OR DIELECTRIC PROPERTIES
    • H01B7/00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 H01B7/36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with distinguishing or length marks
    • H01B7/365Insulated conductors or cabl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form with distinguishing or length marks being indicia imposed on the insulation or conductor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rinters Characterized By Their Purpose (AREA)
  • Handling Of Sheets (AREA)
  • Electric Cable Installation (AREA)
  • Making Paper Articles (AREA)

Abstract

即使当介质在弯曲状态下被输送通过打印机时,介质也能抑制剥离材料上的标记的检测错误等,以抑制定位精度的下降。打印带To、T包括:具有条状形状的剥离材料层24;裂口S1,设置在剥离材料层24中且具有包括边Sa1、边Sb1、边Sc1和边Sd1的方形形状;打印标签L1,固定到剥离材料层24以横跨边Sa1和边Sb1两者;裂口S2,具有包括边Sa2、边Sb2、边Sc2和边Sd2的方形形状;打印标签L2,固定到剥离材料层24以横跨边Sa2和边Sb2两者;和标记PM2,设置在剥离材料层24上,且具有位于边Sd1的下游的在输送方向上的上游边缘Pu2和位于边Sc2的上游的在输送方向上的下游边缘Pd2。

Description

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安装在打印机中并用该打印机打印的介质。
背景技术
在本领域中已知的技术中(例如,见专利文献1),包括固定到剥离材料(剥离纸)的标签的介质被安装在打印机中。标签由打印机打印,并从要使用的已打印介质剥离下来。根据这种传统的介质技术,标签经由粘合剂固定到剥离材料的前表面。在介质被安装在打印机中时,在介质被输送时,标签被打印。标记被设置在剥离材料的背表面上。在打印期间,设置在打印机中的传感器光学地检测这些标记,从而使得打印机能够在介质被输送时控制介质的位置。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申请公布特开2007-148282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取决于上述介质的应用需求,用户可能希望围绕物体贴附标签,从而标签能够绕该物体转动。对于这种情况,裂口可以在剥离材料的背表面上与设置在剥离材料的前表面侧上的标签相对的区域中形成。当标签从剥离材料剥离时,裂口内侧的区域中的剥离材料从剥离材料的其余部分分离,并保持与标签邻接。当附接具有这种构造的标签时,在标签的围绕物体定位的区域中的粘合剂由单独的剥离材料覆盖,从而防止粘合剂粘结到物体并允许标签旋转。
然而,如下所述,在这种情况下,出现新的问题。当通过打印机输送时,介质作为整体沿输送路径弯曲。如上所述,介质在剥离材料的背表面上设有裂口和标记,并且具有一定程度的厚度的标签被贴附到剥离材料的相对的侧表面,即前表面。由于这种构造,尤其在靠近裂口的剥离材料在介质被输送时可以处于弯曲状态下。当光学地检测介质上的标记时,这种情况可能导致检测错误,从而降低在定位控制中的准确性。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介质,即使当该介质在弯曲状态下被输送通过打印机时,该介质也能够抑制剥离材料层等上的标记的检测错误以抑制定位精度的下降。
问题的解决方案
为了实现上述和其它目的,本公开提供一种介质,所述介质将被安装在打印机中,将在输送方向上输送所述介质,并将通过所述打印机打印所述介质。所述介质包括:剥离材料;第一裂口;第一打印标签;第二裂口;第二打印标签;和标记。所述剥离材料具有条状形状,所述条状形状包括长边和短边,所述长边平行于第一方向,所述短边平行于第二方向。所述第一方向沿所述输送方向。所述第二方向正交于所述第一方向。所述第一裂口被设置在所述剥离材料中,并且所述第一裂口具有包括第一边、第二边、第三边和第四边的方形形状。所述第一边和所述第二边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并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依次并置。所述第三边和所述第四边平行于所述第二方向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依次并置。所述第一打印标签被固定到所述剥离材料,以横跨所述第一边和所述第二边两者。所述第二裂口被设置在所述剥离材料中。所述第二裂口被设置在所述第一裂口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一侧上,并且所述第二裂口具有包括第五边、第六边、第七边和第八边的方形形状。所述第五边和所述第六边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并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依次并置。所述第七边和所述第八边平行于所述第二方向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依次并置。所述第二打印标签被固定到所述剥离材料,以横跨所述第五边和所述第六边两者。所述标记被设置在所述剥离材料上。所述标记具有在所述输送方向上的上游边缘和在所述输送方向上的下游边缘,所述上游边缘位于所述第四边的下游,所述下游边缘位于所述第七边的上游。
在根据本发明的介质中,第一裂口和第二裂口被设置在具有以纵向方向作为第一方向并且以宽度方向作为第二方向的矩形形状的剥离材料的第一侧表面上。第一打印标签被设置在剥离材料的另一侧上,以横跨第一裂口的在第二方向上彼此面对的两边(第一边和第二边),并且第二打印标签被设置在剥离材料的第二侧表面即相反侧上的表面上,以横跨第二裂口的在第二方向上彼此面对的两边(第五边和第六边)。
在具有这种构造的介质被安装在打印机中时,在介质被输送时,上述第一打印标签和第二打印标签被打印。标记被设置在上述剥离材料的一侧上,并且这些标记例如被从打印机光学地检测,从而使得打印机能够在介质被输送时控制介质的位置。
如上所述,介质由第一裂口、第二裂口和剥离部件的第一侧表面上的标记构造,并且具有一定程度的厚度的第一打印标签和第二打印标签设置在第二侧表面即剥离部件的相反侧上的表面上。因此,在输送期间,例如,是第一裂口内侧的区域(在输送方向上从第三边到第四边)和第二裂口内侧的区域(在输送方向上从第七边到第八边)的剥离材料的第一侧表面上的区域可以以凸形形状突出,而其第二侧表面即设有第一打印标签和第二打印标签的背侧形成凹形形状。因此,整个介质可以在弯曲状态下被输送。
在传统方法中,标记被设置在剥离材料的第一侧表面上的第一裂口内侧的区域和第二裂口内侧的区域之间,从而邻近于分别限定第一裂口内侧的区域和第二裂口内侧的区域的第一裂口和第二裂口。在该构造中,当介质如上所述被在弯曲状态下被输送时,标记变得跨越保留在对应于上述第一裂口内侧的区域和第二裂口内侧的区域的两个凸形形状之间的整个平坦部定位。在这种情况下,在标记被光学地检测时,因为在靠近标记(靠近第四边)的第一裂口的内侧区域侧上的凸形形状的区域中的光学特性(例如,光反射率)接近平坦部中的标记的光学特性,所以可能难以辨别标记。类似地,因为在靠近标记(靠近第七边)的第二裂口的内侧区域侧上的凸形形状的区域中的光学特性接近平坦部中的标记的光学特性,所以可能难以辨别标记。这种情况可能导致标记等的错误检测,这可能降低定位控制的精度。
在本发明中,标记被布置为使得其在输送方向上的上游边缘的位置在第一裂口的第四边下游,并且其在输送方向上的下游边缘在第二裂口的第七边上游。换言之,标记被设置在从限定第一裂口内侧的区域的第一裂口和限定第二裂口内侧的区域的第二裂口分离的位置。换言之,标记被设置在第一裂口内侧的区域和第二裂口内侧的区域之间的平坦部的一部分上,而其余区域仅是标记不存在的平坦部(以下称为“非标记部”)。
作为结果,即使靠近标记的第一裂口内侧的区域的部分(靠近第四边的部分)和靠近标记的第二裂口内侧的区域的部分(靠近第七边的部分)的光学特性如上所述接近标记的光学特性,但是因为保留在这两个部分和标记之间的非标记部的光学特性在大小上不同于标记的光学特性,所以能够容易地辨别非标记部。即使当介质如上述在弯曲状态下输送时,该构造也能够抑制由于错误的检测等所导致的定位精度的下降。
发明的有益效果
根据本发明,即使当介质在弯曲状态下被输送通过打印机时,也能够抑制对剥离材料等上的标记的错误检测,并且能够抑制定位精度的下降。
附图说明
[图1]图1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标签创建装置的概略构造的解释图。
[图2]图2(a)是示出未打印状态下的打印带的平面视图;图2(b)是示出在多余标签部已被剥离之后的已打印的打印带的平面视图;图2(c)是示出已打印的打印带的后视图;图2(d)是沿图2(a)所示结构的截面IIx-IIx截取的截面视图;并且图2(e)是沿图2(b)所示结构的截面IIy-IIy截取的截面视图。
[图3]图3(a)是示出已打印的打印带的平面视图;图3(b)是示出在单张打印标签已被剥离之后的已打印的打印带的状态的平面视图;图3(c)是沿图3(a)所示结构的截面IIIx-IIIx截取的截面视图;并且图3(d)是沿图3(b)所示结构的截面IIIy-IIIy截取的截面视图。
[图4]图4(a)是示出打印标签的平面视图;并且图4(b)是沿图4(a)所示截面IVB-IVB截取的截面视图。
[图5]图5是示出用于将打印标签附接到物体的过程的解释图。
[图6]图6是示出打印标签的样本应用的透视图。
[图7]图7是示出打印标签在线缆上的附接状态的概略图。
[图8]图8是示出根据比较例的通过光学传感器进行的位置检测中的举动的解释图,其中每一个标记被设置为填充两个相邻裂口之间的整个区域。
[图9]图9是示出根据比较例的过程当打印带在弯曲状态下被输送时通过光学传感器进行的位置检测中的举动的解释图。
[图10]图10是示出根据本实施例的过程当打印带在弯曲状态下被输送时通过光学传感器进行的位置检测中的举动的解释图。
[图11]图11(a)是示出根据提供超过在裂口之间的区域的宽标记的变体的未打印状态下的打印带的平面视图;图11(b)是示出在多余标签部已被剥离之后的已打印的打印带的平面视图;图11(c)是示出已打印的打印带的后视图;图11(d)是沿图11(a)所示结构的截面XIx-XIx截取的截面视图;并且图11(e)是沿图11(b)所示结构的截面XIy-XIy截取的截面视图。
[图12]图12(a)是示出已打印的打印带的平面视图;图12(b)是示出在单张打印标签已被剥离之后的已打印的打印带的状态的平面视图;图12(c)是沿图12(a)所示结构的截面XIIx-XIIx截取的截面视图;并且图12(d)是沿图12(b)所示结构的截面XIIy-XIIy截取的截面视图。
[图13]图13(a)是示出打印标签的平面视图;并且图13(b)是沿图13(a)所示截面XIIIB-XIIIB截取的截面视图。
[图14]图14(a)是示出根据将标签的纵向方向与带长度方向对准的变体的未打印状态下的打印带的平面视图;图14(b)是示出在多余标签部已被剥离之后的已打印的打印带的平面视图;图14(c)是图14(b)所示结构的侧视图;图14(d)是示出打印带的后视图;图14(e)是图14(a)所示结构的截面视图;并且图14(f)是图14(b)所示结构的截面视图。
[图15]图15(a)是示出在多余标签部已被剥离之后的已打印的打印带的平面视图;图15(b)是图15(a)所示结构的侧视图;图15(c)是示出打印带的后视图;图15(d)是示出在单张打印标签已被剥离之后的已打印的打印带的状态的平面视图;图15(e)是图15(d)所示结构的侧视图;并且图15(f)是图15(d)所示结构的后视图。
[图16]图16(a)是示出打印标签的平面视图;并且16(b)是沿图16(a)所示截面XVIB-XVIB截取的截面视图。
[图17]图17(a)是示出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未打印状态下的打印带的平面视图;图17(b)是示出在多余标签部已被剥离之后的已打印的打印带的平面视图;图17(c)是示出已打印的打印带的后视图;图17(d)是沿图17(a)所示结构的截面XVIIx-XVIIx截取的截面视图;并且图17(e)是沿图17(b)所示结构的截面XVIIy-XVIIy截取的截面视图。
[图18]图18(a)是示出已打印的打印带的平面视图;图18(b)是示出在单张打印标签已被剥离之后的已打印的打印带的状态的平面视图;图18(c)是沿图18(a)所示结构的截面XVIIIx-XVIIIx截取的截面视图;并且图18(d)是沿图18(b)所示结构的截面XVIIIy-XVIIIy截取的截面视图。
[图19]图19(a)是示出打印标签的平面视图;并且图19(b)是沿图19(a)所示截面IXXB-IXXB截取的截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参考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
将参考图1到图16描述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及其变体。
<标签创建装置>
首先,将参考图1描述根据本实施例的标签创建装置的功能构造。
在图1中,标签创建装置1(对应于打印机)具有控制电路2、用户(操作者)能够在其上执行期望的操作的操作单元3、用于显示规定信息的显示单元4、用于存储各种信息的RAM5、输送辊6、打印头7、切割杠杆8和切割器9。
盒保持器12也设置在标签创建装置1中。带盒10(对应于盒)可拆卸地安装在盒保持器12中。带盒10具有壳体11和容纳在壳体11中的带卷10A(在绘图中为了简化起见被描绘成同心圆,但是实际上被缠绕成卷)。打印带To以卷形缠绕从而形成带卷10A。这里,带盒10可以是模切标签型或连续长度型。在模切标签型中,具有在其中形成的半切HC(之后参考图2描述)的打印带To围绕带卷10A缠绕。在连续长度型中,不具有半切HC的打印带To围绕带卷10A缠绕。带盒10的任一种类型均可以在标签创建装置1中使用。除非另外说明,否则以下实例描述了使用模切标签型带盒10的情况。半切HC例如由穿孔构造。在本说明书中,“穿孔”表示沿对象层的表面方向以细线间歇地设置的多个孔,每一个孔在厚度方向上贯穿对象层(以下同样适用)。
控制电路2设有在绘图中未示出的CPU和ROM。控制电路2在利用RAM5的临时存储功能时执行预存储在ROM中的各种程序,以执行标签创建装置1的总体控制。
输送辊6与打印头7相对地设置。从带卷10A放出的打印带To被介入输送辊6和打印头7之间。通过旋转,输送辊6输送打印带To,同时从带卷10A拉动打印带To。
打印头7在由输送辊6输送的打印带To的主标签部Lo(之后更详细描述)上打印期望的打印对象(见之后描述的打印图像R)。打印对象是用户指定的字符、图标等。
当通过用户对切割杠杆8的操作而被致动时,切割器9切出具有沿输送方向形成的多个打印标签L的打印带T的已打印片段(之后将更详细地描述)。注意,打印带To和T对应于权利要求中的介质。
<打印带>
图2(a)到图2(e)示出了打印带To的详细结构。图2(a)是示出未打印状态下的打印带To的平面视图。绘图中的上下方向对应于输送方向(带长度方向),绘图中的左右方向对应于带宽度方向,并且绘图中的远近方向对应于带厚度方向。图2(b)示出在已经打印了打印图像R并且在多余标签部已被剥离之后的打印带T的平面视图。图2(c)是已打印的打印带T的后视图。图2(d)是沿图2(a)所示结构的截面IIx-IIx截取的截面视图。图2(e)是沿图2(b)所示结构的截面IIy-IIy截取的截面视图。
如在图2(a)到2(e)中所示,打印带To和T中的每一个包括不透明的剥离材料层24、透明的粘合剂层22(对应于粘合剂层)和具有包括纸或有色膜或织物或金属的成分的透明基材层21。剥离材料层24、粘合剂层22和基材层21从厚度方向的第一侧(图2(d)中的底部、图2(a)和2(b)中的远侧和图2(c)中的近侧)朝向厚度方向的第二侧(图2(d)中的顶部、图2(a)和2(b)中的近侧和图2(c)中的远侧)在厚度方向(图2(a)的透视图中的深度方向、图2(d)中的竖直方向和因此每一个层被层叠的方向,如将在之后描述地)上依次地层叠。如图2(b)和2(c)所示,剥离材料层24具有条状形状,该条状形状包括沿带长度方向(第一方向,对应于输送方向)平行的长边24A和沿带宽度方向(第二方向)平行的短边24B。注意,粘合剂层22可以被部分地而不是在整个表面上设置在基材层21的背侧(图2(d)中的底侧)上,即在基材层21和剥离材料层24之间。
在具有上述分层结构的打印带To和T中,多个主标签部Lo1、Lo2和Lo3(或者具有在主标签部Lo1、Lo2和Lo3中的每一个上形成的打印图像R的多个打印标签L1、L2和L3)在被多余标签部LB分离的同时在带长度方向(绘图中的上下方向)上相继地布置(见图2(a))。换言之,主标签部Lo1、Lo2和Lo3(当对它们不加区别时,以下简称为“主标签部Lo”)或打印标签L1、L2和L3(当在它们之间不加区别时,以下简称为“打印标签L”)沿带长度方向离散地布置。这些主标签部Lo(或打印标签L)全部被布置成使其纵向方向在带宽度方向(绘图中的左右方向)上定向。基材层21被半切HC(穿孔)划分成主标签部Lo和其余的多余标签部LB,并经由粘合剂层22被固定到剥离材料层24在厚度方向上的第二侧上的表面。
此时,打印背景层25(对应于打印部)也在主标签部Lo(见图2(a)、2(b)、2(d)和2(e))内的位置处被部分地设置在基材层21的前侧(图2(d)中的顶部)表面上。打印背景层25具有合适的不透明颜色,并且包括热头7在其中形成打印图像R的打印区域PA(见图2(b))。
由于上述的分层结构,每一个主标签部Lo具有在带宽度方向上的长度Wb2和在带长度方向上的宽度Wb1,并且包括三个区域:构成绘图中的左端部的粘合剂区域D1;邻近于粘合剂区域D1设置并且对应于打印背景层25的非粘合剂区域D23;和邻近于非粘合剂区域D23设置的粘合剂区域D4。这里,打印带To和T在带宽度方向上的长度Ws2大于主标签部Lo在带宽度方向上的长度Wb2。
在打印带To和T中,矩形(方形)裂口S1、S2和S3(当在它们之间不加区别时,以下为了方便简称为“裂口S”)在对应于主标签部Lo1、Lo2和Lo3(即,打印标签L1、L2和L3)的位置处在剥离材料层24相对于厚度方向的第一侧表面中形成。裂口S中的每一个被布置为使得在平面视图中粘合剂区域D1和粘合剂区域D4位于裂口S外侧的裂口外部区域SO中,而在平面视图中非粘合剂区域D23位于裂口S内侧的裂口内部区域SI(具有与上述打印背景层25相同的宽度尺寸的矩形区域)中。
打印背景层25被布置为使得至少一部分与由裂口S包围的裂口内部区域SI的至少一部分重叠。在该实例中,打印背景层25具有与裂口S一样的在带宽度方向和带长度方向上的相同的尺寸,并且整个打印背景层25与在对应的裂口S内的区域AR1、AR2和AR3(当在它们之间不加区别时,以下为了方便简称为“区域AR”)重叠。换言之,裂口S在平面视图中与打印背景层25重叠。
进而,标记PM(并且具体地,之后描述的标记PM1、PM2和PM3)在剥离材料层24上设置在相邻的裂口S之间的中间部分中。当输送辊6输送打印带To时,标记PM用于定位控制。标记PM以具有光吸收特性的颜色(诸如黑色)形成。为了检测这些标记PM,标签创建装置1设有具有光发射单元和光接收单元的公知的反射型光学传感器(未示意)。在定位控制期间,光学传感器从光发射单元发射光,同时光接收单元接收从剥离材料层24反射的光。这时,基于在剥离材料层24的在其上设置标记PM的部分和所有其它部分之间接收到的光量的差异,检测到剥离材料层24上的标记PM,并且基于这些检测,定位了打印带To(之后参考图8到10更详细地描述)。
根据上述剥离材料层24的结构,矩形裂口S沿上下方向在打印带To和T上并置,并且将打印背景层25定位在由裂口S包围的每一个裂口内区域AR中。打印图像R在打印标签L1、L2和L3中的每一个的打印背景层25的左下区域中形成。在该实例中,打印图像R是分别由文本“A01”、“A02”和“A03”构造的打印对象。在本说明书中,术语“裂口”表示在厚度方向上贯穿对象层的切口(以下同样适用)。可以代替这些裂口使用其中对象层在厚度方向上被部分地切割的构造(切口在厚度方向上进入固定量)(以下同样适用)。
<裂口和标记的描述>
如图2(c)所示,裂口S1由方形的开口构造,该方形的开口由在带长度方向上对准并且在带宽度方向上并置的边Sa1和边Sb1以及在带宽度方向上对准并且在带长度方向上并置的边Sc1和Sd1形成。上述打印标签L1被固定到剥离材料层24相对于厚度方向的第一侧,以横跨边Sa1和边Sb1两者。此时,对应的主标签部Lo1(打印标签L1)的打印背景层25由方形构造,该方形包括四个边并且具有与由裂口S1包围的区域AR1相同的大小和形状。在如上所述剥离材料层24在平面视图中被布置为与打印背景层25重叠的情况下,裂口S1的边Sc1和边Sd1在平面视图中分别与打印背景层25的上游边缘25u和下游边缘25d对准(见图2(a)和2(c))。
裂口S2在带长度方向上设置在裂口S1的一侧(图2(b)和2(c)中的上侧)上。与裂口S1相同,裂口S2由方形的开口构造,该方形的开口由在带长度方向上对准并且在带宽度方向上并置的边Sa2和边Sb2以及在带宽度方向上对准并且在带长度方向上并置的边Sc2和边Sd2形成。上述的打印标签L2被固定到剥离材料层24在厚度方向上的第一侧表面以横跨边Sa2和边Sb2两者。此时,对应的主标签部Lo2(打印标签L2)的打印背景层25由方形构造,该方形包括四个边并且具有与由裂口S2包围的区域AR2相同的大小和形状。与上述类似,裂口S2的边Sc2和边Sd2被布置为在平面视图中与打印背景层25的对应的上游边缘25u和下游边缘25d重叠(见图2(a)和2(c))。
裂口S3在带长度方向上设置在裂口S2的一侧(图2(b)和2(c)中的上侧)上。与裂口S1和S2一样,裂口S3由方形的开口构造,该方形的开口由在带长度方向上对准并且在带宽度方向上并置的边Sa3和边Sb3以及在带宽度方向上对准并且在带长度方向上并置的边Sc3和边Sd3形成。上述的打印标签L3被固定到剥离材料层24在厚度方向上的第一侧表面以横跨边Sa3和边Sb3两者。此时,对应的主标签部Lo3(打印标签L3)的打印背景层25由方形构造,该方形包括四个边并且具有与由裂口S3包围的区域AR3相同的大小和形状。类似于上述,裂口S3的边Sc3和边Sd3被布置为在平面视图中与打印背景层25的对应的上游边缘25u和下游边缘25d重叠(见图2(a)和2(c))。
在剥离材料层24在厚度方向上的第一侧表面上,如图2(c)所示,标记PM1设置在裂口S1在带长度方向上的一侧(绘图中的下侧)上,标记PM2设置在裂口S1和裂口S2之间,并且标记PM3设置在裂口S2和裂口S3之间。
标记PM2具有在输送方向(带长度方向)上的上游边缘Pu2以及在输送方向上的下游边缘Pd2,该上游边缘Pu2位于裂口S1的边Sd1的下游,该下游边缘Pd2位于裂口S2的边Sc2的上游。在标记PM2在输送方向上的上游边缘Pu2和裂口S1的边Sd1之间的距离lp以及在标记PM2在输送方向上的下游边缘Pd2和裂口S2的边Sc2之间的距离lq两者均大于在标记PM2在输送方向上的上游边缘Pu2和下游边缘Pd2之间的距离D的一半。
关于该标记PM2,裂口S1对应于权利要求中的第一裂口,并且裂口S1的边Sa1、Sb1、Sc1和Sd1分别对应于第一边、第二边、第三边和第四边。类似地,裂口S2对应于权利要求中的第二裂口,并且裂口S2的边Sa2、Sb2、Sc2和Sd2分别对应于第五边、第六边、第七边和第八边。打印标签L1对应于第一打印标签,并且打印标签L2对应于第二打印标签。
标记PM3具有在输送方向(带长度方向)上的上游边缘Pu3以及在输送方向上的下游边缘Pd3,该上游边缘Pu3设置在裂口S2的边Sd2的下游,该下游边缘Pd3设置在裂口S3的边Sc3的上游。在标记PM3在输送方向上的上游边缘Pu3和裂口S2的边Sd2之间的距离lp以及在标记PM3在输送方向上的下游边缘Pd3和裂口S3的边Sc3之间的距离lq两者均大于在标记PM3在输送方向上的上游边缘Pu3和下游边缘Pd3之间的距离D的一半。
关于该标记PM3,裂口S2对应于权利要求中的第一裂口,并且裂口S2的边Sa2、Sb2、Sc2和Sd2分别对应于第一边、第二边、第三边和第四边。类似地,裂口S3对应于权利要求中的第二裂口,并且裂口S3的边Sa3、Sb3、Sc3和Sd3分别对应于第五边、第六边、第七边和第八边。打印标签L2对应于第一打印标签,并且打印标签L3对应于第二打印标签。
<通过剥离来分离打印标签>
通过上述的打印带To和T,首先,如图2(a)所示,通过从剥离材料层24的顶表面剥离多余标签部LB,将多余标签部LB从主标签部Lo和剥离材料层24分离(见图2(b)和3(a))。注意,打印带To可以设有从图2(a)省略多余标签部LB的初始构造(即,从图2(b)省略了打印图像R的构造)。接下来,由于预先设置在剥离材料层24中的方形裂口S,能够在如图3(b)所示在粘合剂层22侧上保留剥离材料层24的位于裂口S内侧的方形部分(被包括在裂口内区域AR中的部分)时(即,该方形部分覆盖粘合剂层22),能够剥离如上所述包括在打印带T上并且具有在打印背景层25上形成的打印图像R的每一个打印标签L。在下面的描述中,为方便起见,该剥离的部分将被简称为“打印标签L”。在打印标签L已被剥离之后,如在图3(b)中所示,将在在矩形裂口S内侧的条状剥离材料层24中保留一定空间(窗口WD)。
注意,打印背景层25可以小于被裂口S包围的裂口内区域AR。更具体地,裂口S1、S2和S3的边Sc1、Sc2和Sc3可以朝向主标签部Lo的边Ld而非主标签部Lo的边Lc偏移,并且裂口S1、S2和S3的边Sd1、Sd2和Sd3可以朝向主标签部Lo的边Lc而非主标签部Lo的边Ld偏移。
<打印标签>
接下来,将参考图4(a)和4(b)描述如上所述产生的打印标签L的结构。图4(a)示出如上所述被分离的一个打印标签L的平面视图,并且图4(b)示出沿图4(a)中的截面IVA-IVA截取的截面视图。
与前述的打印带T相同,图4(a)和4(b)所示打印标签L具有在图4(b)中从左侧到右侧沿厚度方向(图4(a)中的深度方向和图4(b)中的左右方向)依次布置的透明基材层21、透明粘合剂层22和剥离材料层24。具有打印图像R的打印背景层25被部分地设置在基材层21相对于厚度方向的第二侧表面上。打印标签L在带长度方向上朝向一侧设有上述的粘合剂区域D1、非粘合剂区域D23和粘合剂区域D4。
在粘合剂区域D1中,基材层21和粘合剂层22按照从厚度方向的第二侧朝向第一侧(在图4(b)中从左侧到右侧)的顺序层叠。因此,由于粘合剂层22,粘合剂区域D1的整个区域被提供了粘合特性。注意,粘合剂区域D1在带宽度方向上设有长度L1。
在非粘合剂区域D23中,设有打印图像R的打印背景层25、基材层21、粘合剂层22和剥离材料层24按照从厚度方向的第二侧朝向第一侧(在图4(b)中从左侧到右侧)的顺序层叠。因此,非粘合剂区域D23的整个区域都是非粘合性的,因为粘合剂层22的粘合特性被剥离材料层24抑制。在该实例中,通过在基材层21上施加合适的颜色(在该实例中为透光颜色,包括透明颜色)的墨(墨涂层)而形成打印背景层25,并且热头7形成打印图像R,其为如上所述的文本“A01”。非粘合剂区域D23在带宽度方向上具有长度L3。
在粘合剂区域D4中,基材层21和粘合剂层22按照从厚度方向的第二侧朝向第一侧(在图4(b)中从左侧到右侧)的顺序层叠。因此,粘合剂区域D4的整个区域通过粘合剂层22而被提供了粘合特性。粘合剂区域D4在带宽度方向上具有长度L4。
<用于将打印标签附接到物体的过程>
图5示出用于将打印标签L附接到物体的样本过程。在图5的实例中,通过围绕具有直径2r的线缆状(即,柱形)物体302(为方便起见,在下文中简称为“线缆302”)包裹打印标签L来附接打印标签L。
如图5(a)所示,打印标签L按以下顺序延伸:粘合剂区域D1→由分离的剥离材料层24覆盖的非粘合剂区域D23→粘合剂区域D4。(换言之,打印标签L的粘合剂层22在未被剥离材料层24覆盖的粘合剂区域D1和D4中露出。)首先,打印标签L的粘合剂区域D1和非粘合剂区域D23被弯曲成凹形形状(未示意),使得剥离材料层24侧(图5(a)中的右侧)在内侧上。
接下来,如图5(b)所示,线缆302被放置在凹形的打印标签L的内侧上,并且打印标签L围绕线缆302缠绕一次以形成环绕线缆302的筒体。随后,在使位于远端上的粘合剂区域D1上的粘合剂层22和粘合剂区域D4上的粘合剂层22的位置在带宽度方向上对准(也称为对接密封)时,将所述两个粘合剂层22粘结在一起。此时,剥离材料层24在带宽度方向上的长度至少大于或等于线缆302的周长2πr。作为结果,在通过将所述两个粘合剂层22粘结在一起来固定打印标签L本身的形状的同时,通过绕线缆302包裹打印标签L的非粘合剂区域D23从而使打印标签L处于非粘附状态,打印标签L能够被附接到线缆302,从而能够绕该线缆302旋转。因此,当剥离材料层24被剥离时,通过将剥离材料层24的一部分保留在主标签部Lo上,能够防止打印标签L的粘合剂层22被固定到线缆302。
此后,将环绕线缆302的结构中未使用的粘合剂区域D4的其余部分沿图5(b)所示箭头G的方向包裹,使得粘合剂区域D1和粘合剂区域D4的粘结部在内侧上(例如,粘合剂区域D1接触折合区域Y,如由箭头Z指示的)。此时,粘合剂区域D4围绕非粘合剂区域D23的外周部包裹,同时覆盖构成筒体的非粘合剂区域D23(见图5(c))。因此,通过使用粘合剂层22的粘合特性将粘合剂区域D4贴附到非粘合剂区域D23的外周部,完成了将打印标签L附接到线缆302的操作。
<用于打印标签的样本应用>
图6示出上述打印标签L的样本应用。在该实例中,用于与通过网络(诸如有线LAN)中继信息的交换集线器一起使用的线缆被应用作为线缆302。图6中的交换集线器300在顶行和底行中的每一行中具有八个插槽301(总共16个插槽)。
在绘图的实例中,指示ID名称“A01”到“A08”的板PL从左开始依次设置,以对应于顶行中的八个插槽301,并且指示ID名称“A09”到“A16”的板PL从左开始依次设置,以对应于底行中的八个插槽301。
线缆302必须被适当地连接到对应的插槽301。为便于连接,上述打印标签L被安装在要插入到连接器插槽301中的一个连接器插槽中的每条线缆302的端部上,并且在每一个打印标签L上形成的打印图像R具有与线缆302将被连接于此的插槽301的ID名称相同的内容。换言之,印刷有与在线缆302将被连接于此的插槽301的板PL上的ID名称相同的文本的打印标签L被贴附到线缆302。这明确了在插槽301和将被连接到该插槽301的线缆302之间的相关性,从而防止错误的布线。
图7概略地示出了打印标签L在线缆302上的附接状态。在绘图中还指示了线缆302的轴心k。根据上述结构,打印标签L贴附到构成物体的线缆302,从而能够绕线缆302旋转。在图7(a)所示样本状态下,打印背景层25被布置为使得设置在打印背景层25上的“A01”的打印图像R面向绘图的观察者。尽管实际上存在透明粘合剂区域D4以覆盖非粘合剂区域D23的外周侧,如在图5(c)中描绘,但是已经从之后描述的图7(a)和图7(b)省略了粘合剂区域D4,以防止使该图复杂化并有助于理解。通过从图7(a)所示状态沿虚线箭头的方向(即,周向方向)旋转打印标签L,打印标签L能够转到图7(b)所示定向。类似地,如果当打印标签L以图7(b)中所示位置固定到线缆302时不容易读取打印图像R,则由于剥离材料层24,打印标签L能够如上所述地旋转。因此,通过在与上述相反的方向上将打印标签L旋转到图7(a)中所示位置,能够使打印图像R可见。
<实施例的主要部分>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在相邻的裂口S和S之间设置在剥离材料层24上的标记PM设置在从裂口S和S分离开间隙(在上述的实例中,分离开相应的距离lp和lq)的位置中。将使用比较例在图8到10中描述作为本实施例的主要部分的检测精度的提高。
<比较例>
作为比较例,例如,标记PM可以被设置为填充在两个相邻的裂口S和2之间的整个区域。在这种情况下,如在图8(a)中所示,标记PM2被设置为邻近于裂口S1的边Sd1和裂口2的边Sc2两者,并且标记PM3被设置为邻近于裂口S2的边Sd2和裂口3的边Sc3两者。
如图8(a)所示,在定位控制期间,当从光学传感器的光发射单元发射光时,所发射的光被剥离材料层24的表面反射,并由光学传感器的光接收单元接收。因此,从光学传感器输出的传感器信号处于开(ON)状态(例如,高信号)。
例如,随着输送从图8(a)所示状态进一步前进到图8(b)所示状态,从光学传感器的光发射单元发射的光被设置在剥离材料层24上的标记PM(在该实例中的标记PM2)吸收,并且不被反射。作为结果,传感器信号从上述的开状态改变为关(OFF)状态(例如,低信号)。
之后,例如,随着输送从图8(b)所示状态进一步前进到图8(c)中所示状态,如在图8(a)中那样,从光发射单元发射的光被剥离材料层24反射并由光接收单元接收,并且传感器信号再次改变为开状态(例如,高信号)。
以此方式,在输送期间基于传感器信号的开状态→关状态→开状态的转变(即,基于在剥离材料层24的在此处设置标记PM的部分和其它部分中接收到的光量的差异),检测到标记PM,并且基于该检测,定位了打印带To。即,如果整个打印带To是平坦的,则光学传感器准确地捕获从标记PM反射的光,从而使得能够对打印带To进行准确的定位控制(与之后描述的图9和图10不同)。
如上所述,打印带To由裂口S和标记PM以及打印标签L构造,其中裂口S和标记PM设置在剥离材料层24相对于厚度方向的第一侧表面上,该打印标签L设置在相对于厚度方向的第二侧表面(即在相反侧上的表面)上且具有一定程度的厚度。因此,在实际输送期间,如在图9(a)到9(c)中所示,在裂口S内侧的剥离材料层24相对于厚度方向的第一侧表面上的区域(即,在输送方向上从裂口S1的边Sc1到边Sd1,在输送方向上从裂口S2的边Sc2到边Sd2,和在输送方向上从裂口S3的边Sc3到边Sd3)可以以凸形形状向上突出,而其相对于厚度方向的第二侧表面,即在其上设置打印背景层25的背侧形成凹形形状。因此,整个打印带To可以在弯曲状态下输送。(注意,如果通过卷绕打印带To来形成带卷10A,从而其前表面和背表面是颠倒的,则裂口S的内部区域将相反地形成凹形形状,同时打印背景层25的表面形成凸形形状。)在这种情况下,标记PM变为被定位成跨越在对应于两个相邻的打印背景层25的凸形形状之间保留的整个平坦部。
在对应于上述图8(a)的图9(a)所示状态下,如在第一实例中那样,从光学传感器的光发射单元发射的光被剥离材料层24的顶表面反射。然而,如上所述,由于剥离材料层24被弯曲成凸形形状,并且靠近标记PM曲率特别大,因此反射光不被朝向光传感器引导并且不被光接收单元接收(见虚线箭头)。因此,从光学传感器输出的传感器信号处于关状态(例如,低信号)。
随着输送随后前进到对应于上述图8(b)的图9(b)所示状态,从光发射单元发射的光到达设置在剥离材料层24上的非弯曲区域(即平坦区域)中的标记PM(在绘图的实例中,标记PM2)。然而,如上所述,由于光被标记PM吸收,因此传感器信号保持为关状态(例如,低信号)。
例如,随着输送从图9(b)中的状态进一步前进到图9(c)中的状态,与图9(a)的情况一样,从光发射单元发射的光被剥离材料层24反射,但是因为剥离材料层24具有弯曲形状(见虚线箭头),所以反射光不被光接收单元接收。作为结果,从光学传感器输出的传感器信号保持为关状态(例如,低信号)。
由于上述弯曲形状的效果,在剥离材料层24上的标记PM可能难以辨别,这是因为靠近标记PM(例如,靠近边Sd1和Sc2和靠近边Sd2和Sc3)的剥离材料层24的区域中的光学特性(在该实例中对应于光反射率的传感器信号的开/关状态)接近在平坦区域中的标记PM的光学特性。这种情况可能导致标记PM等的错误检测,这可能降低定位控制的精度。
<实施例的特征>
因此,通过在本实施例中如上所述地布置标记PM,如上所述,即使当在弯曲状态下输送打印带To时,也能够抑制由于错误检测等引起的定位准确性的下降。
即,如上所述,在本实施例中,标记PM2被布置成使得在输送方向上的上游边缘Pu2的位置在裂口S1的边Sd1的下游,并且在输送方向上的标记PM2的下游边缘Pd2在裂口S2的边Sc2的上游。换言之,标记PM2被设置在从裂口S1和S2分离的位置中(见图2(c))。作为结果,如在图10(a)中所示,标记PM2设置在裂口S1和S2之间的平坦部的一部分上,而其余区域仅是其中不存在标记PM2的平坦部F(以下称为“非标记部F”)(见图10(b)到10(d))。
类似地,在输送方向上的标记PM3的上游边缘Pu3的位置在裂口S2的边Sd2下游,并且在输送方向上的标记PM3的下游边缘Pd3的位置在裂口S3的边Sc3的上游。换言之,标记PM3被设置在从裂口S2和S3分离的位置中(见图2(c))。作为结果,如在图10(a)中所示,标记PM3被类似地设置在裂口S2和S3之间的平坦部的一部分上,而其余部分构成其中不存在标记PM3的非标记部F(见图10(b)到10(d))。
以下是根据上述结构的本实施例中的光学检测中的样本举动的描述。
例如,在图10(a)的状态下,与在图9(a)的对应状态下一样,从光学传感器的光发射单元发射的光被剥离材料层24的弯曲形状反射,并且不被光学传感器的光接收单元接收(见虚线箭头)。作为结果,从光学传感器输出的传感器信号处于关状态(例如,低信号)。
随后,随着输送前进到图10(b)所示状态,来自光发射单元的光到达不具有弯曲形状的非标记部F。由于如上所述标记PM不设置在该部分中,因此所发射的光被非标记部F的表面反射,并且反射光被光学传感器的光接收单元接收。因此,从光学传感器输出的传感器信号切换为开状态(例如,高信号)。
之后,随着输送前进到与上述图9(b)中的状态类似的图10(c)所示状态,来自光发射单元的光到达剥离材料层24的平坦部中的标记PM(在该实例中,标记PM2)。光被标记PM吸收,并且传感器信号改变为关状态(例如,低信号)。
之后,随着输送前进到图10(d)所示状态,来自光发射单元的光再次到达不具有弯曲形状的非标记部F。作为结果,所发射的光被非标记部F的表面反射并且被光接收单元接收。来自光学传感器的传感器信号再次改变为开状态(例如,高信号)。
因此,在输送期间基于传感器信号的开状态→关状态→开状态→关状态→…的转变(换言之,基于在其中存在标记PM的剥离材料层24的平坦部的一部分和其余的非标记部F之间接收到的光量的差异),检测到标记PM,并且基于这些检测,定位了打印带To。作为结果,即使弯曲形状的剥离材料层24靠近标记PM2的部分(靠近裂口S1的边Sd1并且靠近裂口S2的边Sc2的部分)如上所述接近标记PM2的光学特性(传感器信号的关状态),也能够根据存在于这两个部分和标记PM2之间的非标记部F的光学特性(与标记PM2大小不同的传感器信号的开状态)而容易地辨别标记PM2。(见图2(c))。
类似地,即使弯曲形状的剥离材料层24靠近标记PM3的部分(靠近裂口S2的边Sd2并且靠近裂口S3的边Sc3的部分)接近标记PM3的光学特性(传感器信号的关状态),也能够基于非标记部F的光学特性(与标记PM3大小不同的传感器信号的开状态)而容易地辨别标记PM3,F存在于这两个部分和标记PM3之间。
<实施例的效果>
在上述实施例中,剥离材料层24上的标记PM2具有在输送方向上的上游边缘Pu2以及在输送方向上的下游边缘Pd2,该上游边缘Pu2位于对应的裂口S1的边Sd1的下游,该下游边缘Pd2位于裂口S2的边Sc2的上游。(换言之,标记PM2被设置在从裂口S1和S2分离的位置处)。类似地,标记PM3具有在输送方向上的上游边缘Pu3以及在输送方向上的下游边缘Pd3,该上游边缘Pu3位于对应的裂口S2的边Sd2的下游,该下游边缘Pd3位于裂口S3的边Sc3的上游。(换言之,标记PM3被设置在从裂口S2和S3分离的位置处。)如在图10(a)到10(c)中所示,即使当在上述弯曲状态下输送打印带T0时,该构造也能够抑制由于对标记PM2和PM3等的错误检测而导致的定位精度的下降。
本实施例中的一个具体特征是在标记PM2的上游边缘Pu2和裂口S1的边Sd1之间的距离lp以及在标记PM2的下游边缘Pd2和裂口S2的边Sc2之间的距离lq两者均大于在标记PM2在输送方向上的上游边缘Pu2和下游边缘Pd2之间的距离D的一半。类似地,在标记PM3的上游边缘Pu3和裂口S2的边Sd2之间的距离lp以及在标记PM3的下游边缘Pd3和裂口S3的边Sc3之间的距离lq两者均大于在标记PM3在输送方向上的上游边缘Pu3和下游边缘Pd3之间的距离D的一半。通过这种构造,标记PM2能够被从裂口S1和裂口S2充分地分离,标记PM3能够被从裂口S2和裂口S3充分地分离,并且非标记部F(也见图2(c))能够易于识别,从而抑制定位精度的下降。
<变体>
上面描述的本实施例不限于上面描述的模式,而是可以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和技术构思的情况下以各种方式变型。将在下面描述这样的变体。在以下的变体中的每一个中,与本实施例中的那些部分等同的部分将用相同的附图标记标注,并且将适当地省略或简化重复的描述。
(1)提供超过在裂口之间的区域的宽标记
如在对应于图2(a)到2(e)、图3(a)到3(d)以及图4(a)和4(b)的图11(a)到11(e)、图12(a)到12(d)以及图13(a)和13(b)中所示,标记PM被设置成超过在带长度方向上在相邻的裂口S和S之间的区域的尺寸。换言之,标记PM2被设置成扩展超出在相邻的裂口S1和S2之间的区域AR12,并且标记PM3被设置成扩展超出在相邻的裂口S2和S3之间的区域AR23。这里,标记PM2和PM3在带宽度方向上的尺寸等于对应的裂口S2和S3(即25)在带宽度方向上的尺寸。此外,标记PM11被设置成在维持相同尺寸的同时从标记PM2在裂口S1的另一侧上延伸,并且标记PM4被设置成在维持相同尺寸的同时从标记PM3在裂口S3的另一侧上延伸。
即,标记PM2在输送方向上的上游边缘Pu2位于裂口S1的边Sd1上游,并且标记PM2在输送方向上的下游边缘Pd2位于裂口S2的边Sc2下游。换言之,标记PM2被布置为从裂口S1的内部(穿过上述平坦部)延伸到裂口S2的内部中。如上所述,D表示在标记PM2在输送方向上的上游边缘P2u和下游边缘P2d之间的距离。
关于该变体中的标记PM2,裂口S1对应于权利要求中的第一裂口,并且裂口S1的边Sa1、Sb1、Sc1和Sd1分别对应于第一边、第二边、第三边和第四边。类似地,裂口S2对应于权利要求中的第二裂口,并且裂口S2的边Sa2、Sb2、Sc2和Sd2分别对应于第五边、第六边、第七边和第八边。此外,打印标签L1对应于第一打印标签,并且打印标签L2对应于第二打印标签。
另外,标记PM3在输送方向上的上游边缘Pu3位于裂口S2的边Sd2上游,并且标记PM3在输送方向上的下游边缘Pd3位于裂口S3的边Sc3下游。换言之,标记PM3被设置成从裂口S2的内部(穿过上述平坦部)延伸到裂口S3的内部中。如上所述,D表示在标记PM3在输送方向上的上游边缘P3u和下游边缘P3d之间的距离。
如上所述,关于该变体中的标记PM3,裂口S2对应于权利要求中的第一裂口,并且裂口S2的边Sa2、Sb2、Sc2和Sd2分别对应于第一边、第二边、第三面和第四边。类似地,裂口S3对应于权利要求中的第二裂口,并且裂口S3的边Sa3、Sb3、Sc3和Sd3分别对应于第五边、第六边、第七边和第八边。此外,打印标签L2对应于第一打印标签,并且打印标签L3对应于第二打印标签。
此外,标记PM4在输送方向上的上游边缘Pu4位于裂口S3的边Sd3上游,并且标记PM1在输送方向上的下游边缘Pd1位于裂口S1的边Sc1下游。
在该变体中,如在图11(a)到11(e)、图12(a)到12(d)与图13(a)和13(b)中所示,打印区域PA被布置成靠近打印背景层25的中央部。据此,在平面视图中,每一个标记PM被布置为不与对应的打印标签L的打印背景层25中的打印区域PA重叠。即,标记PM1不与打印标签L1上的打印区域PA重叠;标记PM2不与打印标签L1上的打印区域PA也不与打印标签L2上的打印区域PA重叠;标记PM3不与打印标签L2上的打印区域PA也不与打印标签L3上的打印区域PA重叠;并且标记PM4不与打印标签L3上的打印区域PA重叠。
此外,由于标记PM的这种布置,当创建打印标签L时,在剥离材料层24已被剥离之后,标记PM在剥离材料层24上的部分保留在每一个打印标签L中的打印背景层25的边25c和边25d上,并且如在图11(b)、图12(b)和图13(a)中所示,其余部分通过打印标签L的上表面侧示出。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剥离材料层24在该变体中具有不大于97%的不透明度。这里,“不透明度”是根据在JIS P 8149“Paper and board–Determination of opacity(paperbacking)–Diffuse reflectance method(纸和纸板–不透明度的确定(纸衬)–漫反射法)”中规定的方法测量的。当打印标签L由能够通过其看到剥离材料层24的材料构造时,在从前侧观察打印标签L时,该构造能够抑制由于剥离材料层24的背表面上的标记PM的颜色引起打印区域PA的背景颜色看起来不均匀。
在上述变体中,裂口S1的内部区域的靠近标记PM2(靠近边Sd1)的一部分以及裂口S2的内部区域的靠近标记PM2(靠近边Sc2)的一部分作为标记PM2的部分并入。类似地,裂口S2的内部区域的靠近标记PM3(靠近边Sd2)的一部分以及裂口S3的内部区域的靠近标记PM3(靠近边Sc3)的一部分作为标记PM3的部分并入。因此,通过对于对应的标记PM2和PM3在输送方向上的上游边缘P2u和P3u的位置与在输送方向上的下游边缘P2d和P3d的位置之间加以区分(并且更具体地,通过进一步计算这些上游边缘P2u和P3u与下游边缘P2d和P3d的中点位置来确定标记PM2和PM3的位置),能够高精度地执行定位控制,而不会如上所述由于在标记PM和靠近标记PM的部分之间的光学特性的类似性而引起不利的影响。
(2)将标签的纵向方向与带长度方向对准
<打印带>
将参考包括对应于本实施例中的图2(a)、2(b)、2(c)、2(d)和2(e)的图14(a)、14(b)、14(d)、14(e)和14(f)的图14(a)到14(e)与包括对应于本实施例中的图3(a)和3(b)的图15(a)和15(d)的图15(a)到15(f)描述该变体。
如该变体的图14(a)到14(f)所示,如在上述本实施例中那样,主标签部Lo1、Lo2和Lo3(或者具有在对应的主标签部Lo1、Lo2和Lo3上形成的打印图像R的打印标签L1、L2和L3)在被多余标签部LB彼此分离的同时被接连布置在打印带To和T上(见图14(a))。此外,基材层21被半切HC在主标签部Lo和多余标签部LB之间分离,并经由粘合剂层22固定到剥离材料层24在厚度方向上的第二侧表面。
在该变体中,主标签部Lo或打印标签L被布置为使得它们的纵向方向与打印带To和T的带长度方向对准。即,多个裂口S(在该实例中,三个裂口S1、S2和S3)沿带长度方向设置在剥离材料层24中,并且多个主标签部Lo或打印标签L(在该实例中,三个主标签部Lo1、Lo2和Lo3,或三个打印标签L1、L2和L3)沿带长度方向固定到剥离材料层24。剥离材料层24在平行于对应的裂口S1、S2和S3的边Sa1、Sb1和Sc1(之后描述)的带长度方向上伸长。每组包括一个裂口S和一个对应的主标签部Lo(打印标签L)的多个组(在该实例中,三组)沿该长度方向并置。
每一个主标签部Lo具有在带宽度方向上的长度Wb和三个区域:粘合剂区域D1、非粘合剂区域D23和粘合剂区域D4。打印带To和T具有在带宽度方向上的长度Ws,该长度Ws大于主标签部Lo的长度Wb。如在上述本实施例中那样,矩形(方形)裂口S设置在剥离材料层24中,并且打印背景层25被布置为使得每一个打印背景层25的至少一部分与由对应的裂口S包围的裂口内区域AR的至少一部分重叠。在该实例中,裂口S在平面视图中与打印背景层25重叠。此外,如在本实施例中那样,由文本“A01”、“A02”和“A03”构造的打印图像R在对应的打印标签L的打印背景层25上形成。
而且,如在本实施例中那样,标记PM被设置在剥离材料层24上,以当打印带To被输送时进行位置控制。每一个标记PM被设置在两个相邻的裂口S、S之间的中间部分中(但是如在图14(c)和14(d)所示,在平面视图中位于主标签部Lo或打印标签L内侧)。
<裂口和标记的描述>
如图14(d)所示,裂口S1由方形的开口构造,该方形的开口由在带长度方向上对准并且在带宽度方向上并置的边Sa1和边Sb1以及在带宽度方向上对准并且在带长度方向上并置的边Sc1和Sd1形成。上述打印标签L1被固定到剥离材料层24相对于厚度方向的第一侧表面,以横跨边Sc1和边Sd1两者。此时,对应的主标签部Lo1(打印标签L1)的打印背景层25由方形构造,该方形包括四个边并且具有与由裂口S1包围的区域AR1相同的大小和形状。由于如上所述剥离材料层24在平面视图中被布置为与打印背景层25重叠,裂口S1的边Sd1和边Sc1在平面视图中分别与打印背景层25的上游边缘25u和下游边缘25d对准(见图14(b)和14(d))。
裂口S2在带长度方向上被设置在裂口S1的一侧(图14(b)和14(d)中的上侧)上。与裂口S1相同,裂口S2由方形的开口构造,该方形的开口由在带长度方向上对准并且在带宽度方向上并置的边Sa2和边Sb2以及在带宽度方向上对准并且在带长度方向上并置的边Sc2和Sd2形成。上述的打印标签L2被固定到剥离材料层24相对于厚度方向的第一侧表面以横跨边Sc2和边Sd2两者。此时,对应的主标签部Lo2(打印标签L2)的打印背景层25由方形构造,该方形包括四个边并且具有与由裂口S2包围的区域AR2相同的大小和形状。与上述类似,裂口S2的边Sd2和边Sc2被布置为在平面视图中与打印背景层25的上游边缘25u和下游边缘25d重叠(见图14(b)和14(d))。
裂口S3被设置在裂口S2在带长度方向上的一侧(图14(b)和14(d)中的上侧)上。与裂口S1和S2一样,裂口S3由方形的开口构造,该方形的开口由在带长度方向上对准并且在带宽度方向上并置的边Sa3和边Sb3以及在带宽度方向上对准并且在带长度方向上并置的边Sc3和Sd3形成。打印标签L3被固定到剥离材料层24相对于厚度方向的第一侧表面以横跨边Sc3和边Sd3两者。此时,对应的主标签部Lo3(打印标签L3)的打印背景层25由方形构造,该方形包括四个边并且具有与由裂口S3包围的区域AR3相同的大小和形状。类似于上述,裂口S3的边Sd3和边Sc3被布置为在平面视图中与打印背景层25的对应的上游边缘25u和下游边缘25d重叠(见图14(b)和14(d))。
在剥离材料层24相对于厚度方向的第一侧表面上,如图14(d)所示,标记PM1被设置在裂口S1在带长度方向上的一侧(绘图中的下侧)上,标记PM2被设置在裂口S1和裂口S2之间,并且标记PM3被设置在裂口S2和裂口S3之间。
标记PM1具有在输送方向(带长度方向)上的上游边缘Pu1和在输送方向上的下游边缘Pd1,其中该上游边缘Pu1位于裂口S1的边Sd1的下游,该下游边缘Pd1位于设置在对应于裂口S1的位置(横跨边Sc1和边Sd1的位置)处的打印标签L1(见图14(b))的下游边缘Ld1的上游。换言之,标记PM1被设置在裂口S1中的区域AR1的下游并且在打印标签L1的范围内。
关于该标记PM1,裂口S1对应于权利要求中的第一裂口,并且裂口S1的边Sa1、Sb1、Sc1和Sd1分别对应于第一边、第二边、第三边和第四边。类似地,裂口S2对应于权利要求中的第二裂口,并且裂口S2的边Sa2、Sb2、Sc2和Sd2分别对应于第五边、第六边、第七边和第八边。打印标签L1对应于第一打印标签,并且打印标签L2对应于第二打印标签。
标记PM2具有在输送方向(带长度方向)上的上游边缘Pu2以及在输送方向上的下游边缘Pd2,该上游边缘Pu2位于裂口S2的边Sd2的下游该下游边缘Pd2位于设置在对应于裂口S2的位置(横跨边Sc2和边Sd2的位置)处的打印标签L2(见图14(b))的下游边缘Ld2的上游。换言之,标记PM2被设置在裂口S2中的区域AR2的下游并且在打印标签L2的范围内。
关于该标记PM2,裂口S2对应于权利要求中的第一裂口,并且裂口S2的边Sa2、Sb2、Sc2和Sd2分别对应于第一边、第二边、第三边和第四边。类似地,裂口S3对应于权利要求中的第二裂口,并且裂口S3的边Sa3、Sb3、Sc3和Sd3分别对应于第五边、第六边、第七边和第八边。打印标签L2对应于第一打印标签,并且打印标签L3对应于第二打印标签。
标记PM3具有在输送方向(带长度方向)上的上游边缘Pu3以及在输送方向上的下游边缘Pd3,该上游边缘Pu3位于裂口S3的边Sd3的下游该下游边缘Pd3位于设置在对应于裂口S3的位置(横跨边Sc3和边Sd3的位置)处的打印标签L3(见图14(b))的下游边缘Ld3的上游。换言之,标记PM3被设置在裂口S3中的区域AR3的下游并且在打印标签L3的范围内。
如在上述本实施例中那样,通过该变体的打印带To和T,首先,如图14(a)所示,通过从剥离材料层24的顶表面剥离多余标签部LB,将多余标签部LB从主标签部Lo和剥离材料层24分离(见图14(b)和图15(a))。注意,打印带To可以设有从图14(a)省略多余标签部LB的初始构造(即,从图14(b)省略打印图像R的构造)。接下来,由于上述的方形裂口S,如在图15(d)中所示,具有在打印背景层25上形成的打印图像R的每一个打印标签L能够被剥离,同时位于裂口S内侧的剥离材料层24的方形部分保持覆盖剥离材料层24。在打印标签L已被剥离之后,如在图15(f)中所示,将在矩形裂口S内侧的条状剥离材料层24上保留一定空间(窗口WD)。
在上述变体中,将标记PM2的上游边缘Pu2从裂口S2中的区域AR2分离,并且将标记PM2的下游边缘Pd2也从裂口S1中的区域AR1分离(因为下游边缘Pd2在打印标签L2的范围中)。类似地,将标记PM3的上游边缘Pu3从裂口S3中的区域AR3分离,并且将标记PM3的下游边缘Pd3也从裂口S2中的区域AR2分离(因为下游边缘Pd3在打印标签L3的范围中)。通过这种构造,即使当在标记PM2一侧(靠近边Sc1)上的裂口S1中的区域AR1的部分的光学特性和在标记PM2一侧(靠近边Sd2)上的裂口S2中的区域AR2的部分的光学特性如上所述接近标记PM2的光学特性时,也能够容易地辨别存在于这些部分和标记PM2之间的两个非标记部F(见图14(d))。类似地,即使当在标记PM3一侧(靠近边Sc2)上的裂口S2中的区域AR2的部分的光学特性和在标记PM3一侧(靠近边Sd3)上的裂口S3中的区域AR3的部分的光学特性如上所述接近标记PM3的光学特性时,也能够容易地辨别存在于这些部分和标记PM3之间的两个非标记部F(见图14(d))。即使当打印带To在上述弯曲状态下被输送时,这些结果也能够抑制由于错误的检测等引起的定位精度的下降。
接下来,将参考图17到19描述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在该实施例中,标记PM被设置成在平面视图中与打印背景层25中的打印区域AR重叠。与第一实施例和上述变体中的那些类似的部分由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并且适当地省略或简化了重复的描述。
在该实施例中,如在对应于图2(a)到2(e)、图3(a)到3(d)以及图4(a)和4(b)的图17(a)到17(e)、图18(a)到18(d)以及图19(a)和19(b)中所示,设置在剥离材料层24上的标记PM落入对应的裂口S内。
如在上述变体中那样,剥离材料层24具有不大于97%的不透明度,其中不透明度是根据在JIS P 8149中描述的技术测量的。
即,标记PM1被设置在对应的裂口S1中,并且被布置为在平面视图中与对应的打印标签L1上的整个打印区域PA重叠。关于该标记PM1,裂口S1对应于权利要求中的第一裂口,并且裂口S1的边Sa1、Sb1、Sc1和Sd1分别对应于第一边、第二边、第三边和第四边。此外,打印标签L1对应于第一打印标签。
类似地,标记PM2被设置在对应的裂口S2中,并且被布置为在平面视图中与对应的打印标签L2上的整个打印区域PA重叠。关于该标记PM2,裂口S2对应于权利要求中的第一裂口,并且裂口S2的边Sa2、Sb2、Sc2和Sd2分别对应于第一边、第二边、第三边和第四边。此外,打印标签L2对应于第一打印标签。
类似地,标记PM3被设置在对应的裂口S3中,并且被布置为在平面视图中与对应的打印标签L3上的整个打印区域PA重叠。关于该标记PM3,裂口S3对应于权利要求中的第一裂口,并且裂口S3的边Sa3、Sb3、Sc3和Sd3分别对应于第一边、第二边、第三边和第四边。此外,打印标签L3对应于第一打印标签。
注意,在图17(a)到17(e)、图18(a)到18(d)和图19中用于通过将打印标签L剥离等来分离打印标签L的过程与参考图2(a)到2(e)、图3(a)到3(e)和图4在第一实施例中描述的那些类似。因此,已经省略了对这些过程的详细描述。
在上述本实施例中,能够在设置在剥离材料层24的背表面上的标记PM中利用颜色,使得即使当剥离材料层24由透明材料构造时,当从前侧观察时,打印标签L上的打印区域PA的背景色看起来也是均匀的。
当在以上描述中在外观上将尺寸和大小描述为“相同”、“等同”、“不同”等时,这些术语并非旨在以其最严格的意义来理解。换言之,术语“相同”、“等同”和“不同”可以意味着“基本上相同”、“基本上等同”和“基本上不同”,以允许设计和制造公差和误差。
在以上描述中图1所示箭头指示信号流的实例,但是信号流的方向不限于该实例。
除了已经描述的之外,可以以适当的组合使用根据上述实施例的方法及其变体。
另外,尽管未单独地示意,但是在不脱离本发明的精神的情况下,可以以各种变型来实施本发明。
附图标记列表
1           标签创建装置(打印机)
10          带盒(盒)
21          基材层
22          粘合剂层(粘合层)
24          剥离材料层(剥离材料)
24A         长边
24B         短边
25          打印背景层(打印部)
D           距离
L1–L3       打印标签
Lo1–Lo3     主标签部
LB          多余标签部
PA          打印区域
PM1–PM3     标记
R           打印图像
S1–S3       裂口
Sa1         边
Sa2         边
Sa3         边
Sb1         边
Sb2         边
Sb3         边
Sc1         边
Sc2         边
Sc3         边
Sd1         边
Sd2         边
Sd3         边
T           已打印的打印带(介质)
To          打印带(介质)

Claims (7)

1.一种介质,所述介质将被安装在打印机中,将在输送方向上输送所述介质,并将通过所述打印机打印所述介质,所述介质包括:
剥离材料,所述剥离材料具有条状形状,所述条状形状包括长边和短边,所述长边平行于第一方向,所述短边平行于第二方向,所述第一方向沿所述输送方向,所述第二方向正交于所述第一方向;
第一裂口,所述第一裂口被设置在所述剥离材料中,并且所述第一裂口具有包括第一边、第二边、第三边和第四边的方形形状,所述第一边和所述第二边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并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依次并置,所述第三边和所述第四边平行于所述第二方向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依次并置;
第一打印标签,所述第一打印标签被固定到所述剥离材料,以横跨所述第一边和所述第二边两者;
第二裂口,所述第二裂口被设置在所述剥离材料中,所述第二裂口被设置在所述第一裂口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一侧上,并且所述第二裂口具有包括第五边、第六边、第七边和第八边的方形形状,所述第五边和所述第六边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并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依次并置,所述第七边和所述第八边平行于所述第二方向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依次并置;
第二打印标签,所述第二打印标签被固定到所述剥离材料,以横跨所述第五边和所述第六边两者;和
标记,所述标记被设置在所述剥离材料上,所述标记具有在所述输送方向上的上游边缘和在所述输送方向上的下游边缘,所述上游边缘位于所述第四边的下游,所述下游边缘位于所述第七边的上游,
其中所述第一打印标签和所述第二打印标签沿所述第一方向离散地布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介质,其中在所述标记的在所述输送方向上的所述上游边缘与所述第四边之间的距离以及在所述标记的在所述输送方向上的所述下游边缘与所述第七边之间的距离均大于在所述标记的在所述输送方向上的所述上游边缘与所述下游边缘之间的距离的一半。
3.一种介质,所述介质将被安装在打印机中,将在输送方向上输送所述介质,并将通过所述打印机打印所述介质,所述介质包括:
剥离材料,所述剥离材料具有条状形状,所述条状形状包括长边和短边,所述长边平行于第一方向,所述短边平行于第二方向,所述第一方向沿所述输送方向,所述第二方向正交于所述第一方向;
第一裂口,所述第一裂口被设置在所述剥离材料中,并且所述第一裂口具有包括第一边、第二边、第三边和第四边的方形形状,所述第一边和所述第二边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并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依次并置,所述第三边和所述第四边平行于所述第二方向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依次并置;
第一打印标签,所述第一打印标签被固定到所述剥离材料,以横跨所述第一边和所述第二边两者;
第二裂口,所述第二裂口被设置在所述剥离材料中,所述第二裂口被设置在所述第一裂口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一侧上,并且所述第二裂口具有包括第五边、第六边、第七边和第八边的方形形状,所述第五边和所述第六边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并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依次并置,所述第七边和所述第八边平行于所述第二方向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依次并置;
第二打印标签,所述第二打印标签被固定到所述剥离材料,以横跨所述第五边和所述第六边两者;和
标记,所述标记被设置在所述剥离材料上,所述标记具有在所述输送方向上的上游边缘和在所述输送方向上的下游边缘,所述上游边缘位于所述第四边的上游,所述下游边缘位于所述第七边的下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介质,其中所述第一打印标签和所述第二打印标签中的每一个具有打印区域,
其中所述剥离材料具有不大于97%的不透明度,并且
其中所述标记被布置为在平面视图中既不与所述第一打印标签中的所述打印区域也不与所述第二打印标签中的所述打印区域重叠。
5.一种介质,所述介质将被安装在打印机中,将在输送方向上输送所述介质,并将通过所述打印机打印所述介质,所述介质包括:
剥离材料,所述剥离材料具有条状形状,所述条状形状包括长边和短边,所述长边平行于第一方向,所述短边平行于第二方向,所述第一方向沿所述输送方向,所述第二方向正交于所述第一方向;
第一裂口,所述第一裂口被设置在所述剥离材料中,并且所述第一裂口具有包括第一边、第二边、第三边和第四边的方形形状,所述第一边和所述第二边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并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依次并置,所述第三边和所述第四边平行于所述第二方向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依次并置;
第一打印标签,所述第一打印标签被固定到所述剥离材料,以横跨所述第三边和所述第四边两者;
第二裂口,所述第二裂口被设置在所述剥离材料中,所述第二裂口被设置在所述第一裂口的在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一侧上,并且所述第二裂口具有包括第五边、第六边、第七边和第八边的方形形状,所述第五边和所述第六边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并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依次并置,所述第七边和所述第八边平行于所述第二方向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依次并置;
第二打印标签,所述第二打印标签被固定到所述剥离材料,以横跨所述第七边和所述第八边两者;和
标记,所述标记被设置在所述剥离材料上,所述标记具有在所述输送方向上的上游边缘和在所述输送方向上的下游边缘,所述上游边缘位于所述第四边的下游,所述下游边缘位于所述第一打印标签的在所述输送方向上的下游边缘的上游。
6.一种介质,所述介质将被安装在打印机中,将在输送方向上输送所述介质,并将通过所述打印机打印所述介质,所述介质包括:
剥离材料,所述剥离材料具有条状形状,所述条状形状包括长边和短边,所述长边平行于第一方向,所述短边平行于第二方向,所述第一方向沿所述输送方向,所述第二方向正交于所述第一方向;
第一裂口,所述第一裂口被设置在所述剥离材料中,并且所述第一裂口具有包括第一边、第二边、第三边和第四边的方形形状,所述第一边和所述第二边平行于所述第一方向并在所述第二方向上依次并置,所述第三边和所述第四边平行于所述第二方向并在所述第一方向上依次并置;
第一打印标签,所述第一打印标签被固定到所述剥离材料,以横跨所述第一边和所述第二边两者;和
标记,所述标记被设置在所述剥离材料上,所述标记在所述第一裂口中,
其中所述第一打印标签具有打印区域,
其中所述剥离材料具有不大于97%的不透明度,并且
其中所述标记被布置为在平面视图中与所述第一打印标签中的所述打印区域的整个区域重叠。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的任一项所述的介质,其中所述介质具有卷形,并且所述介质被容纳在盒中,所述盒被可拆卸地安装在所述打印机中。
CN201980064010.2A 2018-09-28 2019-08-27 介质 Active CN11299723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84810A JP7148888B2 (ja) 2018-09-28 2018-09-28 媒体
JP2018-184810 2018-09-28
PCT/JP2019/033466 WO2020066422A1 (ja) 2018-09-28 2019-08-27 媒体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97233A CN112997233A (zh) 2021-06-18
CN112997233B true CN112997233B (zh) 2023-04-04

Family

ID=699504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64010.2A Active CN112997233B (zh) 2018-09-28 2019-08-27 介质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20210213758A1 (zh)
EP (1) EP3846153A4 (zh)
JP (1) JP7148888B2 (zh)
CN (1) CN112997233B (zh)
WO (1) WO2020066422A1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28867B1 (en) * 1999-12-14 2002-08-06 Prime Label & Screen, Inc. Resealable tamper indicating label flap including printer indicia
JP2006051612A (ja) * 2004-08-09 2006-02-23 Seiko Epson Corp ラベルプリンタ
JP2006076152A (ja) * 2004-09-09 2006-03-23 Kokuyo Co Ltd ラミネート用紙
CN101321628A (zh) * 2005-11-30 2008-12-10 美克司株式会社 带剥离纸的标签和标签打印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2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317852A (en) * 1980-07-21 1982-03-02 Ralph Ogden Label assembly with label end finger hold arrangement
FR2697206A1 (fr) * 1992-10-22 1994-04-29 Moore Business Forms Inc Ensemble de formation d'étiquettes de colisage.
US5958536A (en) * 1997-03-06 1999-09-28 The Challenge Printing Company Self-adhesive label with detachable sticker
US6177163B1 (en) * 1998-06-22 2001-01-23 Tricor Direct, Inc. Markable repositionable adhesive sheet dispensing roll for use in an industrial setting
WO2003098579A1 (fr) * 2002-05-22 2003-11-27 Honda Giken Kogyo Kabushiki Kaisha Etiquette, procede d'utilisation de cette derniere, procede et appareil de collage
US7225738B2 (en) * 2003-02-28 2007-06-05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Eye marks in image processing
JP2005001134A (ja) * 2003-06-09 2005-01-06 Canon Semiconductor Equipment Inc 印刷媒体および印刷装置
US7867593B2 (en) * 2004-03-17 2011-01-11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Tape for tape printer
US7588811B2 (en) * 2004-03-19 2009-09-15 Ncr Corporation Columnar adhesive label roll
JP2005316172A (ja) 2004-04-28 2005-11-10 Sato Corp 部分粘着ラベル
WO2006070790A1 (ja) * 2004-12-27 2006-07-06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ラベル作成装置、マーク及びテープエンド検出装置、ラベル用テープロール及びカートリッジ、マーク付テープ
JP5055755B2 (ja) 2005-11-30 2012-10-24 マックス株式会社 剥離紙付きラベルおよびラベルプリンタ
JP4785050B2 (ja) 2006-06-20 2011-10-05 小林クリエイト株式会社 ラベルシート
JP4883781B2 (ja) 2006-12-01 2012-02-22 小林クリエイト株式会社 ラベルシート
JP4781293B2 (ja) 2007-02-09 2011-09-28 小林クリエイト株式会社 ラベルシート
JP5187946B2 (ja) 2008-03-12 2013-04-24 株式会社サトー知識財産研究所 ラベルおよびラベルの貼付方法
JP4856143B2 (ja) * 2008-09-29 2012-01-18 株式会社サトー知識財産研究所 再貼付用領域付きラベル
US20100127491A1 (en) 2008-11-25 2010-05-27 Electronic Imaging Materials, Inc. Laminate Labels
JP5347812B2 (ja) * 2009-07-31 2013-11-20 マックス株式会社 剥離紙付きラベル、ラベルプリンタ及びラベルの印刷方法
JP5515109B2 (ja) * 2009-11-17 2014-06-11 株式会社フジシール シート材移送装置
JP2011136514A (ja) 2009-12-28 2011-07-14 Max Co Ltd ラベルプリンタ及び記憶媒体
JP5556314B2 (ja) * 2010-04-02 2014-07-23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印刷媒体およびリストバンド、ならびにリストバンドの作成方法
JP6024426B2 (ja) * 2012-12-04 2016-11-16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印刷媒体および印刷装置
JP7269549B2 (ja) * 2019-03-26 2023-05-09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ラベル及びラベルの印刷取付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428867B1 (en) * 1999-12-14 2002-08-06 Prime Label & Screen, Inc. Resealable tamper indicating label flap including printer indicia
JP2006051612A (ja) * 2004-08-09 2006-02-23 Seiko Epson Corp ラベルプリンタ
JP2006076152A (ja) * 2004-09-09 2006-03-23 Kokuyo Co Ltd ラミネート用紙
CN101321628A (zh) * 2005-11-30 2008-12-10 美克司株式会社 带剥离纸的标签和标签打印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846153A1 (en) 2021-07-07
JP2020052382A (ja) 2020-04-02
CN112997233A (zh) 2021-06-18
WO2020066422A1 (ja) 2020-04-02
US20210213758A1 (en) 2021-07-15
EP3846153A4 (en) 2022-06-22
JP7148888B2 (ja) 2022-10-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43801C (zh) 连续自层压式标签
US5803635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to determine position and sense motion of linerless media
JP7196546B2 (ja) 編集装置、編集プログラム、及び印刷装置
JP2002236015A (ja) 写真基体上における位置表示
CN112997233B (zh) 介质
EP2832547B1 (en) Print tape and tape printer
JPH10244710A (ja) 印字装置及び印字用連続シート媒体
CN110091630B (zh) 编辑设备、非暂时性存储介质和打印设备
CN112771596B (zh) 介质和包裹方法
US20220013043A1 (en) Label to be wrapped around adherend and method of printing and attaching the same
US11804153B2 (en) Medium including release material and printing label and method of wrapping peeled-off label
JP7402433B2 (ja) 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装置、印刷装置及び印刷システム
US20210095164A1 (en) Tape cassette including tape and cover film, and method of creating labels with the tape cassette
US6398361B1 (en) Image printing medium and printer
JP6160343B2 (ja) 印字用テープ
JP6160344B2 (ja) 印字用テープおよびテープ印字装置
JP2016107539A (ja) 抽選用記録紙
JP2019179063A (ja) ラベル媒体及び印刷装置
US20060098082A1 (en) Thermal paper, an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JPH11216978A (ja) カード連続体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