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96669A - 用于打印流体箱的溢流腔室 - Google Patents

用于打印流体箱的溢流腔室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96669A
CN112996669A CN201880099658.9A CN201880099658A CN112996669A CN 112996669 A CN112996669 A CN 112996669A CN 201880099658 A CN201880099658 A CN 201880099658A CN 112996669 A CN112996669 A CN 11299666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verflow chamber
supply tank
printing fluid
overflow
pri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99658.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96669B (zh
Inventor
W·S·奥斯本
D·D·韦尔特尔
J·J·坎特雷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ewlett Packard Development Co LP
Original Assignee
Hewlett Packard Development Co L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ewlett Packard Development Co LP filed Critical Hewlett Packard Development Co LP
Publication of CN1129966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966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966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966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FPRINTING MACHINES OR PRESSES
    • B41F31/00Inking arrangements or devices
    • B41F31/02Ducts, containers, supply or metering devic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41J2/17503Ink cartridges
    • B41J2/17513Inner structur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Landscapes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提供了一种设备的示例。该设备包括供给箱,以向喷嘴提供打印流体。该供给箱设置在喷嘴下方,以保持背压。该设备还包括通气端口,以使供给箱通向大气。该设备还包括与供给箱流体连通的溢流腔室。该溢流腔室设置在喷嘴下方。另外,该设备还包括返回通道,其设置在溢流腔室上,以允许溢流腔室中的打印流体返回到供给箱。

Description

用于打印流体箱的溢流腔室
背景技术
打印装置通常用于呈现信息。特别地,打印装置可用于生成可以容易地处理并且由用户查看或阅读的输出。因此,由电子形式从打印装置生成输出继续用于信息的呈现和处理。输出的生成可涉及将打印流体沉积到介质形式上。因此,打印流体将从存储箱被输送到介质。在例如3D打印之类的某些情况下,打印流体可用于生成输出,而不在介质上沉积打印流体。
附图说明
现在将仅通过示例的方式来参考附图,附图中:
图1是将打印流体输送到打印头组件的喷嘴的示例性设备的示意图;
图2是处于不同状态的图1中所示的设备的示意图;
图3是具有多个溢流腔室的另一示例性设备的示意图,该设备将打印流体输送到打印头组件的喷嘴;
图4是具有再填充端口的另一示例性设备的示意图,该设备具有存储箱,以将打印流体输送到打印头组件的喷嘴;
图5是处于第一溢流状态下的图4中所示的设备的示意图;
图6是处于第二溢流状态下的图4中所示的设备的示意图;
图7是具有再填充端口的将打印流体输送到打印头组件的喷嘴的另一示例性设备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本文中所使用的,暗示绝对取向的术语(例如,“顶”、“底”、“竖直”、“水平”等)的任何使用是为了说明方便,并且指的是特定图中所示的取向。然而,这样的术语不应以限制性的意义来解释,因为可以想到的是,各种部件在实践中将以与所描述或示出的那些取向相同或不同的取向来使用。
一些打印装置使用打印流体来生成输出。在这样的打印装置中,流体输送系统通常用于将液体从打印装置的一部分、例如存储箱输送到生成输出的打印头组件。这些存储箱通常用于存储打印流体,使得打印头组件可能能够按照需要接收流体,以用于生成输出。由于打印流体被用于生成输出,因此打印流体将被存储在存储箱中,以提供打印装置的连续操作,例如从打印装置生成输出。
因此,对于可用于生成大量文档的打印装置,打印流体可被存储在存储箱中并供应到打印头组件。这允许打印装置在更长的时间段内连续操作。在操作期间,打印流体可以经由打印头组件上的喷嘴沉积到介质上。为了提供便利的通路,例如用于更换或重新填充存储箱中的打印流体,存储箱可被放置在靠近打印装置的顶部的升高位置。
当存储箱耗尽打印流体时,空气取代打印流体。要理解的是,空气通常比打印流体更易受热膨胀的影响。由于存储箱可能经历不同的环境状况,因此存储箱中的空气的体积可能改变,从而导致压力施加于存储箱中的打印流体的表面。例如,如果环境温度升高以使存储箱中的空气膨胀,则压力将从存储箱中推出打印流体并将其推入到供给箱中。当供给箱充满时,这可能导致从喷嘴滴落(drool)或打印流体从通气端口泄漏。因此,该滴落可能会导致非预期地将打印流体施加于介质。在其他情况下,从喷嘴滴落可能会导致打印装置内的混乱(mess),例如从打印装置中向外泄漏。类似地,来自通气端口的泄漏可能会导致非预期地施加打印流体。该滴落和通气端口泄漏可以通过移除滴落物或泄漏来处理,例如利用真空并且处理掉泄漏的打印流体。然而,这将导致浪费一定量的打印流体。
为了降低打印流体浪费的可能性,可以将溢流腔室添加到打印流体输送系统,例如添加在通气系统中。特别地,该溢流腔室将被设计成处于比打印头组件低的位置处,使得重力将牵引打印流体远离喷嘴,以避免由来自溢流腔室的压力引起的滴落。然而,这些溢流腔室将被设置在供给箱上方,使得在使用打印流体时,例如通过打印头组件,或者如果原始状态返回,使得存储箱中的空气返回到其原体积,它们可以排回到供给箱中。
参照图1,将打印流体输送到打印头组件的喷嘴的设备总体上以10示出。设备10可以是打印装置的一部分,或者是在打印装置上操作以将打印流体输送到打印装置的单独的部件。在另一个示例中,设备10可以是单独的和可消耗的部分,其预装载有待与打印装置一起使用的打印流体。在这样的示例中,设备10可以在耗尽之后被处理掉。设备10可包括附加的部件,例如各种附加的接口和/或连接器,以与打印装置上的现有连接匹配。在特定示例中,设备10将在保持来自重力的负背压以及补偿环境变化的同时向打印装置的打印头组件提供打印流体。在本示例中,设备10包括供给箱15、通气端口20、溢流腔室25和返回通道30。
在本示例中,供给箱15用于经由交换端口16从例如存储箱之类的打印流体源接收打印流体。该打印流体源没有特别的限制。例如,该打印流体源可以是与供给箱15流体连通的存储箱,例如设计成与供给箱15形成连接的可分离的打印流体瓶。因此,存储箱可用于存储大量的打印流体,以在不重新填充存储箱的情况下允许打印装置的长期操作。
在另一个示例中,供给箱15的交换端口16可以从打印流体管线(未示出)接收打印流体,该打印流体管线从外部箱输送打印流体。该打印流体管线可以是具有泵或其他输送方法的中央打印流体输送系统的一部分。要理解的是,连接器没有特别的限制。例如,交换端口16的连接器可包括在打印流体源上具有互补螺纹的螺纹匹配件。在其他示例中,交换端口16的连接器可以是快速连接系统。还设想了用于连接打印流体源的其他方式,例如涉及引导件、突出部和/或用于提供摩擦配合的互补凸起的机构。
此外,供给箱15与打印头组件的喷嘴流体连通。在本示例中,供给箱15包括打印流体出口端口17,其通向打印装置的其他部分,例如打印头组件。在本示例中,供给箱15将被设置在打印头组件的喷嘴下方的相对较低的位置处。受益于本说明书的技术人员将认识到,通过将供给箱15定位在喷嘴下方,并且通过经由通气端口20使供给箱15中的打印流体的表面通向大气压,在喷嘴处保持自然的背压,以减少来自喷嘴的滴落或泄漏。在本示例中,供给箱15将作为打印流体输送系统的一部分设置在打印装置内;然而,要理解的是,在其他实施方式中,供给箱15可以是单独的。
在本示例中,供给箱15经由通气端口20通向(vented to)大气。在本示例中,通气端口20可以是到外部大气的简单开口或路径。在其他示例中,通气端口20可包括过滤器,以防止污染物进入供给箱15。在另外的示例中,通气端口20还可包括阀或其他机构,以防止打印流体例如在设备10的输送期间经由通气端口20逸出。
供给箱15的构造没有特别的限制,并且可以使用各种材料由壁构成。在本示例中,供给箱15是塑料的,并且可以使用各种技术来制造,例如各种模制技术,包括注射模制,或3-D打印。在其他示例中,供给箱15可以由复合材料或金属制成。
溢流腔室25与供给箱15流体连通。在本示例中,溢流腔室25还被设置在与打印设备的喷嘴相比相对较低的位置处。溢流腔室25用于从供给箱15接收打印流体。打印流体可进入溢流腔室25的方式没有特别的限制,并且溢流腔室25通常用于提供对通向打印头组件的出口端口17的压力释放,并降低从通气端口20泄漏的可能性。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在某些情况下,增加出口端口17处的压力可能造成喷嘴(未示出)滴落。可替代地,由于供给箱15最终通向大气,因此压力的增加可能会将流体从通气端口20中推出。
供给箱处的压力增加的来源没有特别的限制。例如,供给箱15可以与外部打印流体源流体连通,该外部打印流体源可包括存储箱或打印流体瓶。在一些示例中,供给箱15和存储箱或打印流体瓶之间的连接可以是封闭的系统,其中存储箱或打印流体瓶利用供给箱15密封。因此,在这样的系统中,当打印流体进入供给箱15时,最终来自通气端口20的来自供给箱15的空气经由交换端口16被交换到存储箱或打印流体瓶中。因此,要理解的是,存储箱或打印流体瓶可具有处于打印流体上方的一定体积的空气。随着设备10周围的环境空气中的环境状况变化,存储箱或打印流体瓶中的空气的体积可能改变。例如,随着温度升高,空气的体积将增加。尽管打印流体的体积也可能增加,但是空气的体积变化通常更大。存储箱或打印流体瓶中的打印流体上方的空气体积的增加可以在存储箱或打印流体瓶中的打印流体的顶表面上施加力,这又迫使一些打印流体离开供给箱以及进入到供给箱中。
可导致打印流体被推入到供给箱15中的环境变化的另一个示例可以是气压随时间的变化。在本示例中,存储箱或打印流体瓶中的空气将与环境压力平衡,该环境压力对供给箱15或溢流腔室25中的打印流体施加压力。当打印流体被打印头组件使用时,供给箱15中的打印流体液位通过环境压力与密封的存储箱或打印流体瓶的压力之间的这种平衡来保持。因此,在持续使用的情况下,供给箱15中的打印流体液位将自然地适应压力变化。然而,如果在一段时间内不使用打印装置,例如几天不使用打印装置,则外部气压可能充分地上升或下降以影响供给箱15中的打印流体液位,这是因为存储箱或打印流体瓶中的空气被捕获并且将基于与外部气压的平衡而膨胀或收缩。类似地,如果打印装置的高度改变,则环境压力可能相应地增加或减小,从而提供类似的结果。例如,如果打印装置将从办公大厦的一个楼层移动到另一楼层,则压力变化可能足以使打印流体从供给箱15被推入到溢流腔室25中。
可使打印流体进入溢流腔室25的其他原因可以是设备10的倾斜或其他移动。例如,在设备10或作为整体的打印装置的输送期间,该设备可能被倾斜或倒置。在设备10暂时倾斜或倒置的情况下,由于通气端口20相对于供给箱15的设计和放置,溢流腔室25可减缓打印流体到通气端口20的移动。要理解的是,溢流腔室25还可以改善在设备10返回到直立位置之后的打印流体的回收。
在本示例中,溢流腔室25没有特别的限制,并且可以按照各种构造连接到供给箱15。此外,例如壁之类的溢流腔室25的构造没有特别的限制,并且可以使用各种各样的材料。在本示例中,溢流腔室25是塑料的,并且可以使用各种技术来制造,例如各种模制技术,包括注射模制,或3-D打印。在其他示例中,溢流腔室25可以由复合材料或金属和/或合金制成,例如铝、钢、钛或其他金属。此外,要理解的是,在一些示例中,供给箱15和溢流腔室25可以是由相同材料构成的单一单体的一部分,例如模制的塑料件。通过使用单一单体,更少的部件将需要被组装,这可以降低制造成本以及可能泄漏或失效的附加连接。
返回通道30被设置在溢流腔室25上。该返回通道30用于允许溢流腔室25中的打印流体在施加于供给箱15的压力减弱时返回到供给箱15。在本示例中,溢流腔室25被设置在供给箱15上方,并且返回通道30是供给箱15与溢流腔室25之间的小的通路或孔。因此,当供给箱15中的压力减弱时,重力和来自通气端口20的外部压力将使得溢流腔室25中的打印流体自然地返回到供给箱15。
参照图2,在来自交换端口16的压力施加于供给箱15中的打印流体的状态下示出了设备10。如所示,打印流体从供给箱15被向上推入到溢流腔室25中。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一旦对流体的压力减弱,打印流体液位就将返回到图1中所示的状态。在该示例中,打印流体被向上推动通过返回通道30,并且通过相同的返回通道30流回到供给箱15中。在其他示例中,可以存在单独的通道,流体通过该通道被推入到溢流腔室25中,以用于不同的取向,使得返回通道30将接收从溢流腔室25流回到供给箱15的打印流体。
在本示例中,供给箱15和溢流腔室25两者都处于喷嘴下方。受益于本说明书的技术人员将认识到,通过将供给箱15和溢流腔室25定位在喷嘴下方,并且通过使供给箱15或溢流腔室25中的打印流体的表面通向大气压,在喷嘴处保持自然的背压。因此,即使打印流体的液位由于更多的打印流体进入供给箱15而升入到溢流腔室25中,该背压也将通过对供给箱的出口端口和打印头组件的喷嘴之间的管线中的打印流体施加力,来减少喷嘴处的滴落。
参照图3,将打印流体输送到打印头组件的喷嘴的设备的另一示例总体上以10a示出。除了跟随有后缀“a”之外,设备10a的相同部件相对它们在设备10中的对应部分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设备10a可以是打印装置的一部分或打印装置的子部件,其用于将打印流体从箱输送到介质。设备10a包括供给箱15a、通气端口20a、溢流腔室25a-1和25a-2(属类上,这些溢流腔室在本文中被称为“溢流腔室25a”,并且它们被统称为“溢流腔室25a”,此命名法在本说明书中的其他地方使用)以及通道30a-1和30a-2。
溢流腔室25a与供给箱15a流体连通。在本示例中,溢流腔室25a两者也都设置在与打印设备的喷嘴相比相对较低的位置处。溢流腔室25a用于串联地从供给箱15a接收打印流体。在本示例中,溢流腔室25a-1与供给箱15a流体连通。此外,溢流腔室25a-2与溢流腔室25a-1流体连通。溢流腔室25a-2还包括设置在其上的通气端口20a,以使供给箱15a通向大气。因此,当打印流体被推入到溢流腔室25a-1中时,溢流腔室25a-1基本上将在打印流体被推入到溢流腔室25a-2中之前充满。打印流体可进入溢流腔室25a的方式没有特别的限制,并且每个溢流腔室25a通常用于提供对打印头组件的压力释放,并降低从通气端口20a泄漏的可能性。
要理解的是,溢流腔室25a的位置和放置没有特别的限制。在本示例中,溢流腔室25a-1基本上处于与溢流腔室25a-2相同的水平。在其他示例中,溢流腔室25a-2可以被设置在溢流腔室25a-1上方的较高位置处。因此,当溢流腔室25a叠置在彼此的顶部上时,在将打印流体推入到溢流腔室25a中的压力减弱时,重力可以帮助返回供给箱15a。
用于返回到供给箱15a的溢流腔室25a中的打印流体的返回路径包括通道30a-1和通道30a-2。该返回路径用于允许溢流腔室25a中的打印流体在施加于供给箱15a的压力减弱时返回到供给箱15a。在本示例中,溢流腔室25a两者都设置在供给箱15上方,并且供给箱15a和溢流腔室25a-2之间的返回路径包括在通过溢流腔室25a-1之后流过通道30a-2和30a-1。因此,当供给箱15a中的压力减弱时,重力和来自通气端口20a的外部压力将使得溢流腔室25a中的打印流体自然地返回到供给箱15a。在本示例中,溢流腔室25a-2中的打印流体将经由通道30a-2被推回到溢流腔室25a-1中。一旦溢流腔室25a-2为空,来自通气端口20a的压力将经由通道30a-1将溢流腔室25a-1中的打印流体推入到供给箱15a中。
参照图4,将打印流体分配到介质上的设备的另一示例总体上以10b示出。除了跟随有后缀“b”之外,设备10b的相同部件相对它们在设备10a中的对应部分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设备10b可以是打印装置的一部分或打印装置的子部件,其用于将打印流体从箱输送到介质。设备10b包括供给箱15b、通气端口20b、溢流腔室25b-1和25b-2。另外,设备10b还包括存储箱50b。
存储箱50b用于存储大量的打印流体。在本示例中,存储箱50b包括壳体,该壳体具有壁以限定腔。该腔不受限制,并且可以是设计成在打印装置的操作期间存储打印流体的任何形状。例如,存储箱50b可具有独特的形状,以与打印装置的设计互补。另外,存储箱50b也可以由单一单体的一部分以及其他部件形成,所述其他部件例如供给箱15b和溢流腔室25b。存储箱50b可包括端口,以在填充过程期间从外部源、例如在一些示例中从瓶或者从较大的外部箱经由管道接收打印流体。在其他示例中,存储箱50b可从供给箱15b分离,以单独填充。在本示例中,存储箱50b具有大约90立方厘米至大约160立方厘米的容量。然而,在其他示例中,取决于打印装置的设计和预期目的,存储箱50b可具有更大或更小的容量。存储箱50b的形状没有特别的限制。例如,本示例将存储箱50b图示为与设备10b的其他特征互补,以更高效地使用空间。此外,存储箱50b可以与设备10b的其他特征由相同的单体形成。在其他示例中,存储箱50b可以是另一种形状,例如在形状上为基本上圆柱形或矩形。
存储箱50b在打印装置中的位置没有特别的限制。在本示例中,存储箱50b被定位在打印装置上的相对高的位置处,如下面更详细地论述的。特别地,存储箱50b可位于打印头组件的喷嘴上方,存储箱50b用于将打印流体供应到该喷嘴。因此,存储箱50b将易于由打印装置的用户或管理员接近以便维修,例如当为空时重新填充存储箱50b。
要理解的是,在一些示例中,存储箱50b可以是单独的部件而不是设备10b的一部分。例如,存储箱50b可以是可连接到供给箱15b的可消耗部分,并且将单独出售作为将在为空时更换的部分,与一次性墨盒类似。在存储箱50b是单独的可消耗部分的示例中,要理解的是,用户体验可得到简化,因为整个部分的更换比重新填充存储箱50b更简单。
类似于设备10a,用于返回到供给箱15b的溢流腔室25b中的打印流体的返回路径包括通道30b-1、通道30b-2和溢流腔室25b-2。该返回路径将允许溢流腔室25b中的打印流体在溢流状态结束时返回到供给箱15b。
参照图4至图6,设备10b被示出为处于三个不同的状态,其中来自存储箱50b的顶部处的气穴100的压力可以施加于存储箱50b中的打印流体,从而使得供给箱15b中的打印流体的液位上升。如图5中所示,在第一溢流状态期间,打印流体从供给箱15b向上被推入到溢流腔室25b-1中。因此,在第一溢流状态下,溢流腔室25b-1经由通道30b-1从供给箱15b接收打印流体的溢流。要理解的是,该第一溢流状态的原因不受限制。例如,第一溢流状态可能是由温度的升高或环境温度的降低引起的。在第一溢流状态结束时,打印流体将不再经受附加的压力并且经由通道30b-1流回到供给箱15b中。
参照图6,如果对存储箱50b中的打印流体的压力继续上升,例如在温暖的温度使存储箱50b中的气穴100膨胀的情况下,则可能发生第二溢流状态。在第二溢流状态期间,溢流腔室25b-1将达到容量,并且附加的打印流体经由通道30b-2被推入到溢流腔室25b-2中,如图6中所示。因此,腔室25b-2提供附加的容量,以响应于第二溢流状态而通过接收从溢流腔室25b-1中被推出的打印流体来存储打印流体。在第二溢流状态结束时,打印流体将不再经受附加的压力并且经由通道30b-2流回到溢流腔室25b-1中。要理解的是,由于存储箱50b中的气穴100收缩以恢复原始打印液位,因此来自通气端口20b的外部压力可以经由通道30b-2将打印流体从溢流腔室25b-1中推出。
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一旦对流体的压力减弱,打印流体液位就将返回到图1中所示的状态。
参照图7,将打印流体分配到介质上的设备的另一示例总体上以10c示出。除了跟随有后缀“c”之外,设备10c的相同部件相对它们在设备10a中的对应部分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设备10c可以是打印装置的一部分或打印装置的子部件,其用于将打印流体从箱输送到介质。设备10c包括供给箱15c、通气端口20c、溢流腔室25c-1、25c-2、25c-3和25a-4以及通道30c-1、30c-2、30c-3和30a-4。另外,设备10c可包括具有再填充端口55c的存储箱50c和具有喷嘴65c的打印头组件60c。
存储箱50c用于存储大量的打印流体。在本示例中,存储箱50c包括壳体,该壳体具有壁以限定腔。在本示例中,存储箱50c包括再填充端口55c,以通过从诸如瓶或打印流体管线之类的外部源添加打印流体来重新填充存储箱50c。该再填充端口55c没有特别的限制,并且通常用于与打印流体供应装置接口,所述打印流体供应装置例如具有互补接口的打印流体瓶。例如,再填充端口55c可以是简单的机构,例如可通过其添加打印流体的孔。
在本示例中,再填充端口55c提供气密密封,使得与打印流体供应装置交换空气。再填充端口55c可包括通气口(未示出)和流体通路(未示出)。在存储箱50c的重新填充期间,来自打印流体供应装置的打印流体可流入到存储箱50c中。当存储箱50c填充有打印流体时,空气将被置换并通过该通气口离开到打印流体源中。在打印流体源为打印流体瓶的本示例中,来自存储箱50c的空气替代瓶中的打印流体。因此,本示例中的填充过程在封闭的系统中进行。通过保持该封闭的系统,进入存储箱50c的液体量将不超过存储箱50c中可用的体积量。因此,这可用于减少填充过程期间液体的潜在浪费。
此外,在本示例中,通气端口20c从供给箱15c进一步向上延伸。要理解的是,通气端口20c的确切设计没有特别的限制。通气端口20c用于使供给箱15c通向大气压。通过使通气端口20c从供给箱15c进一步延伸,可以增加附加的端阻(tip-resistant)特征,以减小在打印装置倾倒的情况下打印流体泄漏的可能性。例如,可以引入各种阀和空气路径,以捕获打印流体以防逸出供给箱15c。
在本示例中,供给箱15c与打印头组件60c的喷嘴65c流体连通。在本示例中,供给箱15c包括通向打印头组件60c的流体管线17c,以维持流体连通。此外,供给箱15c将在喷嘴65c下方的相对较低的位置处设置在打印装置内。受益于本说明书的技术人员将认识到,通过将供给箱15c定位在喷嘴65c下方,并且通过经由通气端口20c使供给箱15c中的打印流体的表面通向大气压,在喷嘴65c处保持自然的背压,以减少从喷嘴的滴落。
受益于本说明书的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各种组合都是可能的。例如,可以修改每个设备10以包括存储箱。类似地,可以修改具有四个溢流腔室的设备10c以省略存储箱50c。要理解的是,其他组合也是预期的。
应当认识到,上面提供的各种示例的特征和方面可被结合到也落入本公开的范围内的其他示例中。

Claims (15)

1.一种设备,包括:
供给箱,其将打印流体提供给喷嘴,所述供给箱设置在所述喷嘴下方以保持背压;
通气端口,其使所述供给箱通向大气;
与所述供给箱流体连通的溢流腔室,所述溢流腔室设置在所述喷嘴下方;以及
返回通道,其设置在所述溢流腔室上,以允许所述溢流腔室中的打印流体返回到所述供给箱。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溢流腔室被设置在所述供给箱上方。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溢流腔室和所述供给箱形成单体。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单体是模制的。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备,还包括与所述供给箱流体连通的存储箱,其中,所述存储箱存储大量的打印流体。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设备,还包括再填充端口,所述再填充端口设置在所述存储箱上,以向所述存储箱添加打印流体。
7.一种设备,包括:
设置在喷嘴上方的存储箱,其中,所述存储箱存储大量的打印流体;
供给箱,其与所述存储箱流体连通,以向所述喷嘴提供打印流体,所述供给箱设置在所述喷嘴下方,以保持所述喷嘴处的背压;
与所述供给箱流体连通的第一溢流腔室,所述第一溢流腔室设置在所述喷嘴下方;
与所述第一溢流腔室流体连通的第二溢流腔室,所述第二溢流腔室设置在所述喷嘴下方;以及
返回路径,其供所述第二溢流腔室中的打印流体从所述第二溢流腔室流动到所述第一溢流腔室,以及从所述第一溢流腔室流动到所述供给箱。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一溢流腔室被设置在所述供给箱上方。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设备,其中,所述第二溢流腔室被设置在所述第一溢流腔室上方。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设备,还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二溢流腔室上的通气端口。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设备,还包括交换端口,所述交换端口将所述存储箱连接到所述供给箱。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设备,其中,返回路径被布置在所述第二溢流腔室中,以允许所述打印流体由于重力而流动。
13.一种设备,包括:
打印头组件,其抽吸打印流体;
设置在所述打印头组件上的喷嘴,其中,所述喷嘴将所述打印流体分配到介质上;
与所述打印头组件流体连通的供给箱,所述供给箱向所述喷嘴提供打印流体,所述供给箱设置在所述喷嘴下方,以保持所述喷嘴处的背压;
第一溢流腔室,其与所述供给箱流体连通,以响应于所述供给箱处的第一溢流状态,而经由第一通道从所述供给箱接收打印流体;以及
第二溢流腔室,其与所述第一溢流腔室流体连通,以响应于所述供给箱处的第二溢流状态,而经由第二通道从所述第一溢流腔室接收打印流体。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设备,其中,在所述第二溢流状态结束之后,所述打印流体从所述第二溢流腔室流动到所述第一溢流腔室。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设备,其中,在所述第一溢流状态结束之后,所述打印流体从所述第一溢流腔室流动到所述供给箱。
CN201880099658.9A 2018-11-20 2018-11-20 用于打印流体箱的溢流腔室 Active CN112996669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PCT/US2018/062103 WO2020106283A1 (en) 2018-11-20 2018-11-20 Overflow chamber for print fluid tanks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96669A true CN112996669A (zh) 2021-06-18
CN112996669B CN112996669B (zh) 2023-01-06

Family

ID=7077340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99658.9A Active CN112996669B (zh) 2018-11-20 2018-11-20 用于打印流体箱的溢流腔室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331904B2 (zh)
EP (1) EP3883775B1 (zh)
CN (1) CN112996669B (zh)
WO (1) WO2020106283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32087A (zh) * 2021-10-26 2022-03-04 厦门墨逦标识科技有限公司 墨水存储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2058219A (ja) * 2020-09-30 2022-04-11 ブラザー工業株式会社 液体吐出装置
WO2022071138A1 (en) * 2020-09-30 2022-04-07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Liquid discharging apparatus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77448A (en) * 1982-05-11 1987-06-30 Canon Kabushiiki Kaisha Recording apparatus with a carriage-mounted ink tank and overflow tank
CN1135969A (zh) * 1994-11-30 1996-11-20 佳能株式会社 喷墨打印设备
CN1334197A (zh) * 2000-07-14 2002-02-06 施乐公司 带有溢出通道的墨盒
US20040135829A1 (en) * 2002-10-16 2004-07-15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nk supply from the main tank to the sub-tank in the printing device
CN1616233A (zh) * 2003-11-11 2005-05-18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墨盒和喷墨打印机
US20060017787A1 (en) * 2002-09-30 2006-01-26 Ryoji Inoue Liquid supply system, fluid communicating structure, ink supply system, and inkjet recording head utilizing the fluid communicating structure
US20100194830A1 (en) * 2007-10-18 2010-08-05 Masataka Yoshiike Liquid tank with vent-to-atmosphere mechanism
US20110285795A1 (en) * 2010-05-19 2011-11-2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inting apparatus
US20130141497A1 (en) * 2011-01-07 2013-06-06 Patrick V. Boyd Fluid container having plurality of chambers, valves, and air bag assembly
US20140224139A1 (en) * 2011-10-31 2014-08-14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Printing & Packaging Machinery, Ltd. Device for managing printing solution in printing machine
CN104275937A (zh) * 2013-07-05 2015-01-14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工作墨盒的溢流保护装置及循环供墨系统
WO2015015261A1 (en) * 2013-07-30 2015-02-05 Ettore Maurizio Costabeber Improved cartridge for feeding a stereolithography machine, stereolithography machine comprising said cartridge and stereolithography method employing said machine
US20160023470A1 (en) * 2011-03-14 2016-01-28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Continuous Ink Supply Apparatus, Systems and Methods
WO2017074354A1 (en) * 2015-10-28 2017-05-04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Printer cartridge with multiple backpressure chambers
WO2017184118A1 (en) * 2016-04-19 2017-10-26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Fluid storage device with multi-position seal assembly
US20180257380A1 (en) * 2017-03-10 2018-09-1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ink discharge method
US20180281400A1 (en) * 2015-10-28 2018-10-04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Printer cartridge with multiple fluid chambers in fluid communication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57712B1 (en) 1997-11-14 2001-07-10 Brother Kogyo Kabushiki Kaisha Ink feeder
JP4047259B2 (ja) 2003-09-29 2008-02-13 キヤノン株式会社 インク供給システム
CN100594134C (zh) 2004-12-17 2010-03-17 爱克发印艺公司 用于喷墨印刷的墨水循环系统及包括其的喷墨打印设备
US20080100678A1 (en) 2006-10-30 2008-05-01 Childers Winthrop D Introducing ink into an ink cartridge
KR101808358B1 (ko) 2010-05-17 2017-12-12 멤젯 테크놀로지 엘티디 프린터 내에서 유체 및 가스를 분배하기 위한 시스템
US20120262523A1 (en) 2011-04-14 2012-10-18 Levi Yaakov Ink tank system
GB2521126A (en) 2013-12-05 2015-06-17 Tonejet Lt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ink pressure

Patent Citation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77448A (en) * 1982-05-11 1987-06-30 Canon Kabushiiki Kaisha Recording apparatus with a carriage-mounted ink tank and overflow tank
CN1135969A (zh) * 1994-11-30 1996-11-20 佳能株式会社 喷墨打印设备
CN1334197A (zh) * 2000-07-14 2002-02-06 施乐公司 带有溢出通道的墨盒
US20060017787A1 (en) * 2002-09-30 2006-01-26 Ryoji Inoue Liquid supply system, fluid communicating structure, ink supply system, and inkjet recording head utilizing the fluid communicating structure
US20040135829A1 (en) * 2002-10-16 2004-07-15 Seiko Epson Corporation Ink supply from the main tank to the sub-tank in the printing device
CN1616233A (zh) * 2003-11-11 2005-05-18 兄弟工业株式会社 墨盒和喷墨打印机
US20100194830A1 (en) * 2007-10-18 2010-08-05 Masataka Yoshiike Liquid tank with vent-to-atmosphere mechanism
JP2011240629A (ja) * 2010-05-19 2011-12-01 Canon Inc プリント装置
US20110285795A1 (en) * 2010-05-19 2011-11-24 Canon Kabushiki Kaisha Printing apparatus
US20130141497A1 (en) * 2011-01-07 2013-06-06 Patrick V. Boyd Fluid container having plurality of chambers, valves, and air bag assembly
US20160023470A1 (en) * 2011-03-14 2016-01-28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Continuous Ink Supply Apparatus, Systems and Methods
US20140224139A1 (en) * 2011-10-31 2014-08-14 Mitsubishi Heavy Industries Printing & Packaging Machinery, Ltd. Device for managing printing solution in printing machine
CN104275937A (zh) * 2013-07-05 2015-01-14 北大方正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工作墨盒的溢流保护装置及循环供墨系统
WO2015015261A1 (en) * 2013-07-30 2015-02-05 Ettore Maurizio Costabeber Improved cartridge for feeding a stereolithography machine, stereolithography machine comprising said cartridge and stereolithography method employing said machine
WO2017074354A1 (en) * 2015-10-28 2017-05-04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Printer cartridge with multiple backpressure chambers
US20180281400A1 (en) * 2015-10-28 2018-10-04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Printer cartridge with multiple fluid chambers in fluid communication
US20180281429A1 (en) * 2015-10-28 2018-10-04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Printer cartridge with multiple backpressure chambers
WO2017184118A1 (en) * 2016-04-19 2017-10-26 Hewlett-Packard Development Company, L.P. Fluid storage device with multi-position seal assembly
US20180257380A1 (en) * 2017-03-10 2018-09-13 Canon Kabushiki Kaisha Inkjet recording apparatus and ink discharge method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32087A (zh) * 2021-10-26 2022-03-04 厦门墨逦标识科技有限公司 墨水存储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0106283A1 (en) 2020-05-28
US20210268792A1 (en) 2021-09-02
EP3883775B1 (en) 2024-05-29
EP3883775A1 (en) 2021-09-29
EP3883775A4 (en) 2022-07-06
US11331904B2 (en) 2022-05-17
CN112996669B (zh) 2023-01-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996669B (zh) 用于打印流体箱的溢流腔室
JP4188080B2 (ja) プリントヘッドのインク圧力制御を備えた閉鎖インク送出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US6652080B2 (en) Re-circulating fluid delivery system
CN201116021Y (zh) 墨水补充套件
JP4985500B2 (ja) 液体供給システム及びそのための製造方法
US20150352851A1 (en) Liquid filling method of liquid container
JP2005161853A (ja) 流体を収容するための流体コンテナシステム及び流体コンテナを換気するための方法
KR20090101108A (ko) 액체 공급 시스템 및 그 제조 방법
US20110069126A1 (en) Ink Cartridge
US6575567B2 (en) Liquid delivery system, liquid container, and head cartridge
WO1996034756A1 (en) Large capacity ink cartridge
EP3266615B1 (en) Fluid delivery devices
JP6699440B2 (ja) インキ補充装置
CN112997140A (zh) 利用多个箱的打印流体输送
US9962948B1 (en) Fluid delivery devices
WO2018157594A1 (zh) 一种打印墨盒
JP2018176533A (ja) 連続インク供給ユニット
KR200328086Y1 (ko) 잉크젯 프린터의 잉크보충장치
KR200329681Y1 (ko) 잉크충전기
KR20050005590A (ko) 잉크젯 프린터의 잉크보충장치
JP3210472U (ja) インクカートリッジ
KR200361402Y1 (ko) 프린터의 잉크공급장치
KR20160051271A (ko) 프린트 카트리지용 무한 리필 잉크공급장치
JPH11130164A (ja) 定量容器
JP2009012404A (ja) 液滴吐出ヘッド用液体貯留ユニット並びにこれを用いた液滴吐出装置及び液滴吐出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