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93623B - 端子连接装置及其制备方法、母座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端子连接装置及其制备方法、母座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93623B
CN112993623B CN202110135242.1A CN202110135242A CN112993623B CN 112993623 B CN112993623 B CN 112993623B CN 202110135242 A CN202110135242 A CN 202110135242A CN 112993623 B CN112993623 B CN 11299362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sub
piece
connecting device
material be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3524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93623A (zh
Inventor
彭国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Deren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Deren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Deren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Deren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13524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93623B/zh
Publication of CN11299362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9362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9362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9362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43/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 H01R43/16Apparatus or process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assembling, maintaining, or repairing of line connectors or current collectors or for joining electric conductors for manufacturing contact members, e.g. by punching and by bend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anufacturing Of Electrical Connecto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端子连接装置、制备方法及母座连接器,包括以下步骤:提供有两个相同的端子母件;其中,每个端子母件均具有依次连接的第一料带部、中间部、焊接部及第二料带部;将其中一个端子母件的第一料带部去除形成第一子件,将其中另一端子母件的第一料带部、焊接部及第二料带部去除形成第二子件;将第一子件和第二子件与中夹片和壳体装配形成端子连接中间构件;将端子连接中间构件的第一子件的第二料带部去除形成端子连接装置;如此,通过采用结构大小相同的两个端子母件,再通过不同部位的去除,即可得到形成端子连接装置的第一子件及第二子件,从而使得端子连接装置的生产效率得到了提高。

Description

端子连接装置及其制备方法、母座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连接器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端子连接装置及其制备方法、母座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人们对数据需求的不断增加,大量的数据传输对于数据传输速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USB Type-C连接器作为一种通用的端子连接装置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
现有Type C接口的母座连接器中的端子连接装置需要采用注塑成型工艺,将上排端子和下排端子固定在一起,形成完成的端子连接装置。
此种生产方法在生产端子连接装置时需要多个端子模具、多个注塑模具才能成型,在制作完一种类型的端子后,需要更换另一套端子模具和注塑模具制作另一种类型的端子,而更换模具耗时长,导致端子连接装置生产效率低。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端子连接装置生产效率低的问题,提供一种工艺流程简单、生产效率高的端子连接装置及其制备方法、母座连接器。
一种端子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包括有以下步骤:
提供有相同的两个端子母件;其中,每个所述端子母件均具有依次连接的第一料带部、中间部、焊接部及第二料带部;
将其中一个所述端子母件的所述第一料带部去除形成第一子件,将其中另一所述端子母件的所述第一料带部、所述焊接部及所述第二料带部去除形成第二子件;
将所述第一子件和所述第二子件与中夹片和壳体装配形成端子连接中间构件;
将所述端子连接中间构件的所述第一子件的所述第二料带部去除形成所述端子连接装置。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将其中一个端子母件的所述第一料带部去除形成第一子件具体包括:
对其中一个所述端子母件进行折料以去除所述第一料带部。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将其中另一所述端子母件的所述第一料带部、所述焊接部及所述第二料带部去除形成第二子件具体包括:
将所述端子母件进行折料以去除所述第一料带部及所述第二料带部;
通过冲裁去除所述焊接部。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端子连接中间构件的所述第一子件的所述第二料带部去除形成所述端子连接装置具体包括:
将所述端子连接中间构件进行折料以去除所述第一子件的所述第二料带部。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中夹片具有相互连接的安装部及定位部;所述将所述第一子件和所述第二子件与中夹片和壳体装配形成端子连接中间构件具体包括:
固定所述定位部;
将所述第一子件与所述第二子件装配于所述安装部相背的两侧形成端子装配件;
将所述壳体套接于所述端子装配件的外围,形成所述端子连接中间构件。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将所述端子连接中间构件的所述第一子件的所述第二料带部去除形成所述端子连接装置具体包括:
将所述端子连接中间构件的所述第一子件进行折料以去除所述第二料带部;
将所述中夹片进行折料以去除所述定位部,形成所述端子连接装置。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端子连接装置,包括:
第一子件与第二子件,由相同的两个端子母件制成,每个所述端子母件均具有依次连接的第一料带部、中间部、焊接部及第二料带部;
其中,所述第一子件由其中一个所述端子母件去除所述第一料带及所述第二料带得到,所述第二子件由另一个所述端子母件去除所述第一料带、所述焊接部及所述第二料带得到;
安装部,所述第一子件与所述第二子件装配于所述安装部相背的两侧;
壳体,围设于所述第一子件与所述第二子件及安装部的外围。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安装部相背的两侧形成第一安装面及第二安装面,所述第一子件安装于第一安装面或第二安装面上,所述第二子件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面或第一安装面上。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子件包括多个相互间隔且平行设置的端子及注塑件,所述端子被构造为与外部接头进行电连接;
所述端子包括上端子及下端子,所述上端子及所述下端子连接于所述注塑件相对的两侧,所述上端子、所述注塑件及所述下端子及依次连接形成所述中间部;
所述焊接部设于所述下端子远离所述注塑件的一侧,所述焊接部被构造为用于将所述端子连接装置与其他构件焊接。
根据本发明的再一方面,提供一种母座连接器,包括控制板及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端子连接装置,所述控制板被构造为用于控制所述端子连接装置。
上述端子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通过采用相同的两个端子母件,再通过去除不同的料带部,无须更换模具,即可得到端子连接装置的第一子件及第二子件,从而使得端子连接装置的生产效率得到了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端子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的制作流程图;
图2为图1中所示的端子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中由母料获取两个端子母件的正视图及侧视图;
图3为图1中所示的端子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中第一子件的正视图及侧视图;
图4为图1中所示的端子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中第二子件的正视图及侧视图;
图5为图1中所示的端子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中夹片的正视图及侧视图;
图6为图1中所示的端子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中端子装配件的正视图及轴测图;
图7图1中所示的端子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中端子连接中间构件正视图及侧视图;
图8为图1中所示的端子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中得到的端子连接装置的正视图及侧视图;
图9为图8中提供的端子连接装置第一子件的正视图及侧视图;
图10为图8中提供的端子连接装置第二子件的正视图及侧视图;
图11为图8中提供的端子连接装置安装部的正视图及侧视图;
图12为图8中提供的端子连接装置去掉壳体后的正视图及侧视图。
附图标记:100、端子连接装置;10、母料;20、端子母件;21、第一料带部;22、中间部;23、焊接部;24、第二料带部;30、第一子件;31、端子;311、上端子;312、下端子;32、注塑件;40、第二子件;50、中夹片;51、安装部;511、第一安装面;512、第二安装面;52、定位部;60、壳体;200、端子连接中间构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地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随着信息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人们对数据需求的不断增加,大量的数据传输对于数据传输速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现有Type C产品所连接的母座连接器,一般需要使用两套不同的模具并通过molding成型工艺形成上下排端子,在这种前提下,端子的生产过程中必须更换端子模具和注塑模具,才能生产出不同的上排端子及下排端子,而模具更换过程必须生产设备停机且耗费一定的时间才能完成,导致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居高不下。
因此,有必要提供一种能够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的端子连接装置100的生产方法。
本发明一实施例提供的端子连接装置100的制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10:提供有两个相同端子母件20,每个端子母件20均具有依次连接的第一料带部21、中间部22、焊接部23及第二料带部24;
具体地,参阅图1及图2,将母料10放进模具中,通过MOLDING成型工艺获取两个大小及结构均相同的端子母件20,两个相同的端子母件20可用于制作端子连接装置100所需要的两面端子。
S120:将其中一个端子母件20的第一料带部21去除,形成第一子件30;
S130:将另一个端子母件20的第一料带部21、焊接部23及第二料带部24去除,形成第二子件40;
具体地,参阅图1及图3至图4,通过对端子母件20不同料带部的去除,形成不同结构的第一子件30及第二子件40,其中,第一子件30的部分结构与第二子件40相同,或者第二子件40的部分结构与第一子件30相同。
S140:将第一子件30及第二子件40与中夹片50及壳体60装配成型,得到端子连接中间构件200;
具体地,参阅图1及图5至图7,将第一子件30与第二子件40装配于中夹片50上,并与壳体60再进行MOLDING成型工艺,形成端子连接中间构件200。
S150:将端子连接中间构件200的第一子件30的第二料带部24去除,得到端子连接装置100。
具体地,参阅图8,此时,壳体60围设于第一子件30及第二子件40的外围;如此,通过采用相同的两个端子母件20,再通过不同部位的去除,减少了一套模具的使用,从而使得端子连接装置200的生产效率得到了提高。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步骤S120将其中一个端子母件20的第一料带部21去除形成第一子件30的具体过程为,对端子母件20进行折料以去除第一料带部21。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步骤S130将另外一个端子母件20的第一料带部21、焊接部23、第二料带部24去除形成第二子件40的具体过程为,对端子母件20进行折料以去除第一料带部21及第二料带部24,再通过冲裁去除焊接部23。
由于第一子件30与第二子件40采用同一模具通过MOLDING成型获取的端子母件20进行制作,在第一子件30与第二子件40的生产过程中无须更换模具,提高了生产效率的同时,也能够降低生产成本。
显而易见的,通过不同的折料带及冲裁工艺,形成的第一子件30和第二子件40有部分结构相同,第一子件30包括第二子件40的所有结构、焊接部23及第二料带部24。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中夹片50包括相互连接的安装部51及定位部52,步骤S140将第一子件30和第二子件40与中夹片50和壳体60装配形成端子连接中间构件具体过程为,固定定位部52,将第一子件30与第二子件40装配于安装部52相背的两侧形成端子装配件,再将壳体60套接于端子装配件的外围,形成端子连接中间构件200。
相应地,步骤S150将端子连接中间构件200的第一子件30的第二料带部24去除形成端子连接装置100具体过程为,将端子连接中间构件100的第一子件30进行折料去除第二料带部24,再将中夹片50进行折料以去除定位部52得到端子连接装置100。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实施例中提出的第一料带部21及第二料带部24的折料均为通过折料机将第一料带部21及第二料带部24进行折弯并去除的工艺,而焊接部22的冲裁则是利用冲模使其与其余结构进行分离的冲裁工序。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端子连接装置100,可以采用上述所述的端子连接装置100的制作方法制成,包括:第一子件30、第二子件40、安装部51及壳体60;
第一子件30与第二子件40由相同的两个端子母件20制成,每个端子母件20均具有依次连接的第一料带部21、中间部22、焊接部23及第二料带部24;第一子件30由其中一个端子母件20去除第一料带21及第二料带24得到,第二子件40由另一个端子母件20去除第一料带21、焊接部23及第二料带24得到;第一子件30及第二子件40装配于安装部51相背的两侧,壳体60围设于第二子件40、第一子件30及安装部51的外围,如此,本发明提供的端子连接装置100中的第一子件30与第二子件40,采用结构相同的两个端子母件20,再通过不同部位的去除从而形成,在端子连接装置100的生产过程中无须更换模具,提高了端子连接装置100的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第一子件30包括多个相互间隔且平行设置的端子31及注塑件32,多个相互间隔且平行设置的端子31被构造为与外部接头进行电联接,从而与外部接头进行信号的传输;端子31包括上端子311及下端子312,上端子311及下端子312连接于注塑件32相对的两侧,使得端子31的成型和固定更加方便且不易变形。
显而易见的,端子31(包括上端子311及下端子312)及注塑件32共同组成了端子母件20的中间部22。
进一步地,焊接部23连接于下端子312远离注塑件32的一侧,用于将端子连接装置100与其他构件焊接。
另外地,第二子件40也可通过第一子件30冲裁去除焊接部23,进而形成。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安装部51相背的两侧形成第一安装面511及第二安装面512,第一子件30安装于第一安装面511或第二安装面512上,第二子件40安装于第二安装面512或第一安装面511上,在本实施例中,第二子件40安装于第一安装面511上,第一子件30安装于第二安装面512上,避免第一子件30与第二子件40接触而被短接,从而避免了第一子件30及第二子件40在高频段时产生信号串扰现象。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焊接部23呈Z字型,焊接部23沿第一安装面511与第二安装面512的连线方向从第一子件30所在平面向第二子件40所在平面弯折,使得本发明提供的端子连接装置100可以通过焊接部23连接于其他结构上进行端子31的连接和信号的传输。
本发明提供的端子连接装置100只需要开发一套模具,以节省模具和机台,减少零部件的种类及工艺流程。
进一步地,本发明的第一子件30及第二子件40通过相同的端子母件20,再进行折料和冲裁获得,端子母件20规格减少,因此,更加优化第一子件30、第二子件40及端子连接中间构件200的库存,保证了生产效率。
另一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母座连接器,包括控制板及上述实施例中所提供的端子连接装置100,为各种USB设备提供一种type-c接口的母座连接器,用于进行充电、信号传输等功能,控制板用于控制端子连接装置100的传输速度、传输功能等等。
在其中一实施例中,端子连接装置100通过第一子件30的焊接部23被焊接于控制板的一侧,使得端子连接装置100与控制板连通。
第一子件30及第二子件40连线中点据控制板的垂直距离为中心高度,现有市场上常见的中心高度为0.47或者1.57,比较少见中心高度0.35的母座连接器;根据本发明提供的端子连接装置100,最终形成的第二子件40实质上是第一子件30结构的一部分。另外由于母座连接器的Pin数越高,端子31的数量也随之增加,对高频的要求越高,所以本发明的母座连接器对应的中心高度,随着端子31数量的变化,优选的中心高度范围也有所改变,以提高母座连接器的高频特性:
24Pin连接器,中心高度=0.35~0.80(+/-0.10);
16Pin,14pin,12pin连接器,中心高度=0.22(+/-0.10)~1.075(+/-0.10);
10Pin及10pin以下连接器,中心高度=0.06(+/-0.03)~1.075(+/-0.10)。进一步地,上述实施例中是将第一子件30与第二子件40焊接在控制板的同一面上,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在第二子件40上形成焊脚,将第一子件30与第二子件40分别焊接在控制板的两面。
本发明以上实施例中的提供的端子连接装置100及其制备方法、母座连接器,至少具有以下优点:
(1)通过采用相同的两个端子母件20,再通过不同部位的去除,从而使得端子连接装置200的生产效率得到了提高。
(2)由于第一子件30与第二子件40采用同一模具通过MOLDING成型获取的两个端子母件20进行制作,在第一子件30及第二子件40的生产过程中,无须更换模具,提高了生产效率的同时,也能够降低生产成本;
(3)本发明的第一子件30及第二子件40通过采用相同的端子母件20,再进行折料和冲裁获得,端子母件20规格减少,因此,更加优化第一子件30、第二子件40及端子连接中间构件200的库存,保证了生产效率;
(4)通过不同pin数对应不同范围的中心高度设计,使得本发明提供的不同pin数的母座连接器的中心高度能够保持在最优范围,保证了母座连接器性能优良。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端子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有以下步骤:
提供两个相同的端子母件;其中,每个所述端子母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料带部、中间部、焊接部及第二料带部;
将其中一个所述端子母件的所述第一料带部去除形成第一子件,将其中另一所述端子母件的所述第一料带部、所述焊接部及所述第二料带部去除形成与第一子件不同结构的第二子件;
将所述第一子件和所述第二子件与中夹片和壳体装配形成端子连接中间构件;
将所述端子连接中间构件的所述第一子件的所述第二料带部去除形成所述端子连接装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端子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其中一个端子母件的所述第一料带部去除形成第一子件具体包括:
对其中一个所述端子母件进行折料以去除所述第一料带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端子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其中另一所述端子母件的所述第一料带部、所述焊接部及所述第二料带部去除形成第二子件具体包括:
将所述端子母件进行折料以去除所述第一料带部及所述第二料带部;
通过冲裁去除所述焊接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端子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端子连接中间构件的所述第一子件的所述第二料带部去除形成所述端子连接装置具体包括:
将所述端子连接中间构件进行折料以去除所述第一子件的所述第二料带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端子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夹片具有相互连接的安装部及定位部;
所述将所述第一子件和所述第二子件与中夹片和壳体装配形成端子连接中间构件具体包括:
固定所述定位部;
将所述第一子件与所述第二子件装配于所述安装部相背的两侧形成端子装配件;
将所述壳体套接于所述端子装配件的外围,形成所述端子连接中间构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端子连接装置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所述端子连接中间构件的所述第一子件的所述第二料带部去除形成所述端子连接装置具体包括:
将所述端子连接中间构件的所述第一子件进行折料以去除所述第二料带部;
将所述中夹片进行折料以去除所述定位部,形成所述端子连接装置。
7.一种端子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子件与第二子件;所述第一子件和所述第二子件由相同的两个端子母件制成,每个所述端子母件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料带部、中间部、焊接部及第二料带部;
所述第一子件由其中一个所述端子母件去除所述第一料带及所述第二料带形成,所述第二子件由另一个所述端子母件去除所述第一料带、所述焊接部及所述第二料带形成,其中,所述第一子件与所述第二子件结构不同;
安装部,所述第一子件与所述第二子件装配于所述安装部相背的两侧;
壳体,围设于所述第一子件与所述第二子件及安装部的外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端子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部相背的两侧形成第一安装面及第二安装面,所述第一子件安装于第一安装面或第二安装面上,所述第二子件安装于所述第二安装面或第一安装面上。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端子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子件包括多个相互间隔且平行设置的端子及注塑件,所述端子被构造为与外部接头进行电连接;
所述端子包括上端子及下端子,所述上端子及所述下端子连接于所述注塑件相对的两侧,所述上端子、所述注塑件及所述下端子依次连接形成所述中间部;
所述焊接部设于所述下端子远离所述注塑件的一侧,所述焊接部被构造为用于将所述端子连接装置与其他构件焊接。
10.一种母座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板及如权利要求7-9中任一项所述的端子连接装置,所述控制板被构造为用于控制所述端子连接装置。
CN202110135242.1A 2021-02-01 2021-02-01 端子连接装置及其制备方法、母座连接器 Active CN11299362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35242.1A CN112993623B (zh) 2021-02-01 2021-02-01 端子连接装置及其制备方法、母座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35242.1A CN112993623B (zh) 2021-02-01 2021-02-01 端子连接装置及其制备方法、母座连接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93623A CN112993623A (zh) 2021-06-18
CN112993623B true CN112993623B (zh) 2023-04-11

Family

ID=763460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35242.1A Active CN112993623B (zh) 2021-02-01 2021-02-01 端子连接装置及其制备方法、母座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93623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459424B (en) * 2000-12-11 2001-10-11 Cheng Uei Prec Ind Co Lt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high transmission electric connector terminal
CN201656025U (zh) * 2010-05-12 2010-11-24 长盛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203456622U (zh) * 2013-09-09 2014-02-26 东莞市贝杰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hdmi连接器及其导电信号端子、端子料带结构、端子座
TWM507087U (zh) * 2015-01-21 2015-08-11 Guo-Ji Yu 連接器之端子結構改良
CN206098809U (zh) * 2016-08-30 2017-04-12 启东乾朔电子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CN207559112U (zh) * 2017-09-04 2018-06-29 东莞联基电业有限公司 端子双料带结构
CN108134227B (zh) * 2017-12-19 2020-06-16 深圳市长盈精密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正反插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212277453U (zh) * 2020-08-11 2021-01-01 太康精密(中山)有限公司 高频信号连接器的端子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93623A (zh) 2021-06-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065951A (en) Mold for use in manufacturing an electrical connector
US7959478B2 (en) USB connector and its fabrication method
US6363607B1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 high density connector
JP3350843B2 (ja) インサートモールドで電気コネクタを製造する方法
EP3247001A1 (en) Electric connector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the same
US20180191102A1 (en) Connector and method of fabricating the same
JP5509915B2 (ja) 電気コネクタとその成形方法
CN113036498B (zh) 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116613567A (zh) 连接器
CN112993623B (zh) 端子连接装置及其制备方法、母座连接器
CN111129807A (zh) 电连接器
JP2005005053A (ja) 遊動型コネクタ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US20110065293A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new type of contacts
CN115149307A (zh) 线缆组件
CN1154207C (zh) 电连接器及其制造方法
CN212659733U (zh) 一种通用Type-C电连接器
CN216598365U (zh) Usb连接器的连接端子结构
CN219246983U (zh) 一种车载24pin usb type-c连接器
CN216598366U (zh) 卧式连接器结构
CN215579204U (zh) 一种新型结构的usb3.0连接器
CN104078817B (zh) 一种电子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CN217882121U (zh) 一种改进的正反插接式连接器
CN211858934U (zh) 插头连接器、插座连接器及板对板连接器组件
US20220102895A1 (en) Embedded Terminal Module and Connector and Manufacturing and Assembling Method Thereof
CN218569323U (zh) 一种牛角插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