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6098809U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6098809U
CN206098809U CN201620997800.XU CN201620997800U CN206098809U CN 206098809 U CN206098809 U CN 206098809U CN 201620997800 U CN201620997800 U CN 201620997800U CN 206098809 U CN206098809 U CN 20609880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terial strip
contact site
hyoplastron
electric connector
fixed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 After Issu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62099780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姚涛
陈忠佑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Qidong Qianshuo Electron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dong Qianshuo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dong Qianshuo Electron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dong Qianshuo Electron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62099780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6098809U/zh
Priority to CN201720007749.8U priority patent/CN20654195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609880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6098809U/zh
Withdrawn - After Issu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Manufacturing Of Electrical Connecto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第一端子组、第二端子组、绝缘本体及金属外壳,所述第一端子组具有第一接触部、第一固定部及第一焊接部,所述第二端子组具有第二接触部、第二固定部及第二焊接部,所述绝缘本体注塑成型于第一接触部、第二接触部、第一固定部及第二固定部上,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或第二固定部设有前后相连的较宽部与较窄部,每相邻两端子的较宽部、较窄部左右错开,较宽部与较窄部用以成型压制,防止第一、第二接触部位置处发生溢胶现象。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绝缘本体注塑成型于导电端子上的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电连接器通常是应用于电子设备内或电子设备之间,传输电信号,电连接器一般包含绝缘本体、导电端子及金属外壳,导电端子通常是采用组装和插入成型的方式固定在绝缘本体上。与本案相关的现有技术可以参考中国专利公告第CN201690022U号揭露的一种电连接器,其导电端子的前后端分别与对应料带相连,在绝缘本体注塑成型时,通过模具定位住料带,来阻止导电端子错位,但是,成型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溢胶,溢出的胶附着于导电端子的接触面,难免会影响到该电连接器与对应插头连接器对接时的电性接触,进而影响电信号传输的效能。
所以,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电连接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具有防止绝缘本体成型时发生溢胶的电连接器。
为实现前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具有第一端子组与第二端子组的端子、绝缘本体及收容绝缘本体的金属外壳,所述第一端子组具有第一接触部、第一固定部及第一焊接部,所述第一接触部位于第一焊接部前方,所述第一固定部连接在第一接触部与第一焊接部之间,所述第二端子组具有第二接触部、第二固定部及第二焊接部,所述第二接触部位于第二焊接部前方,所述第二固定部连接在第二接触部与第二焊接部之间,所述绝缘本体包括主体部及自主体部向前延伸的舌板,所述第一接触部排布于舌板上表面,所述第二接触部排布于舌板下表面,所述金属壳体设有插接孔,所述舌板位于插接孔内,所述绝缘本体注塑成型于第一接触部、第二接触部、第一固定部及第二固定部上,所述第一、第二焊接部延伸出绝缘本体,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或第二固定部设有前后相连的较宽部与较窄部,每相邻两端子的较宽部、较窄部左右错开。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每相邻两端子的较宽部与较窄部左右对齐,其中一端子的较宽部自较窄部向前延伸而成,另一端子的较宽部自较窄部向后延伸而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端子组或第二端子组的较宽部与较窄部左右交错排成前后两排,较宽部的两侧向外侧对称凸出或一侧向外侧凸出,较窄部的两侧对称内陷变窄或一侧内陷变窄。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端子组的较宽部与第二端子组的较窄部上下对齐,所述第一端子组的较窄部与第二端子组的较宽部上下对齐。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内本体和外本体,所述内本体注塑成型在第一、第二端子组上形成一个半成品的内模组,所述外本体注塑成型于内模组上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模组,所述内本体设有被外本体填充的开槽,所述较宽部与较窄部悬空于开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舌板包括第一舌板和连接第一舌板与主体部的第二舌板,所述第一舌板是自第二舌板中央向前延伸而成,所述第一舌板的厚度与宽度小于第二舌板的厚度与宽度,所述较宽部与较窄部位于第二舌板内,所述第一接触部与第二接触部分别排布在第一舌板上。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第二接触部的前端设有折断线,第一、第二焊接部的后端也设有折断线,所述第一、第二固定部的外侧也设有折断线,各折断线暴露于内本体与外本体其中之一的外侧。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位于第一端子组与第二端子组之间的中间屏蔽片,所述第一接触部前端连接有第一前料带,所述第一固定部外侧连接有第一主料带,所述第一焊接部后端连接有第一后料带,所述第二接触部前端连接有第二前料带,所述第二固定部外侧连接有第二主料带,所述第二焊接部后端连接有第二后料带,所述中间屏蔽片前端连接有第三前料带,后端的左右两侧连接有第三后料带,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前料带叠加在一起,第三前料带位于第一前料带与第二前料带之间;所述第一主料带与第二主料带上下间隔开并且平行,还围设于第一前料带、第二前料带及第三前料带的前侧及左右两侧;所述第一、第二后料带叠加在一起;所述第三后料带围设于第一、第二后料带的后侧与左右两侧;叠加在一起的各料带具有上下对齐的定位孔。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前料带分别具有向后延伸至对应折断线的若干引脚,与第一、第二接触部、中间屏蔽片一一相连;所述第一、第二后料带具有向前延伸至对应折断线的若干引脚,与第一、第二焊接部一一相连,所述第一后料带的引脚后端设置有向上、向后延伸的弯折部,促使第一焊接部、第二焊接部在左右方向上交错排成一排,并且位于同一水平面。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所述第一、第二主料带及第三后料带分别具有向内侧延伸延伸至对应折断线的引脚,各引脚与对应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中间屏蔽片垂直相连,所述第三前料带遮挡于内本体或外本体前端用以封胶。
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第一端子组和/或第二端子组的第一固定部和/或第二固定部设有前后相连的较宽部与较窄部,每相邻两端子的较宽部、较窄部左右错开,较宽部与较窄部用以成型压制,在绝缘本体注塑成型过程中,防止第一、第二接触部位置处发生溢胶现象,避免塑胶附着在第一、第二接触部的接触表面,保证第一、第二接触部与插头连接器电性接触的可靠性,改善电信号传输的效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内端子模组的立体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整体端子模组的立体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第一端子组、第二端子组与中间屏蔽片相对位置关系的立体图,还显示了各料带。
图6为图5的立体分解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第一端子组的平面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第二端子组的平面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中间屏蔽片的平面视图,对应料带未去除。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是一种USB Type-C插座连接器,具有正反插功能,用以焊接于电路板(未图示)上,供插头连接器(未图示)对接,其包括具有第一端子组10与第二端子组20的端子、中间屏蔽片30、绝缘本体40及金属外壳50。
请参考图1至图9所示,第一端子组10包括第一接触部11、第一固定部12及第一焊接部13,第一接触部11位于第一焊接部13前方,第一固定部12连接在第一接触部11与第一焊接部13之间。第一固定部12前端设有靠近于第一接触部11的较宽部121及较窄部122,较宽部121的两侧对称,分别向外侧凸出,较窄部122的两侧也对称,分别内陷变窄。较宽部121与较窄部122前后相连,每相邻两端子中,其中一端子的较宽部121是自较窄部122向前延伸,另一端子的较宽部121是自较窄部122向后延伸。第一端子组10的较宽部121与较窄部122还左右交错排成前后两排。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较宽部121仅一侧向外侧凸出,较窄部122仅一侧内陷变窄。
第二端子组20包括第二接触部21、第二固定部22及第二焊接部23,第二接触部21位于第二焊接部23的前方,第二固定部12连接在第二接触部21与第二焊接部23之间。第二固定部22前端设有靠近于第二接触部21的较宽部221及较窄部222,较宽部221与较窄部222还左右交错排成前后两排,另外,第一、第二端子组10、20的较宽部121、221上下错开,较窄部122、222也上下错开,具体的说,第一端子组10的较宽部121与第二端子组20的较窄部222上下对齐,第一端子组10的较窄部122与第二端子组20的较宽部221上下对齐。
第一接触部11前端连接有第一前料带15,第一固定部12外侧连接有第一主料带16,第一焊接部13后端连接有第一后料带17。第一前料带15设有供模具定位的定位孔151及向后延伸的若干引脚152,各引脚152与第一接触部11一一连接,两者之间具有折断线153。第一主料带16围设于第一前料带15的前侧及左右两侧,其也设有供模具定位的定位孔161及向内侧垂直延伸的两引脚162,各引脚162与第一固定部12垂直相连,两者之间也具有折断线163。第一后料带17也设有供模具定位的定位孔171及向前延伸的若干引脚172,各引脚172与第一焊接部13一一连接,两者之间也具有折断线173。
第二接触部21前端连接有第二前料带25,第二固定部22外侧连接有第二主料带26,第二焊接部23后端连接有第二后料带27。第二前料带25设有供模具定位的定位孔251及向后延伸的若干引脚252,各引脚252与第二接触部21一一连接,两者之间也具有折断线253。第二主料带26围设于第二前料带25的前侧及左右两侧,其也设有供模具定位的定位孔261及向内侧垂直延伸的两引脚262,引脚262与第二固定部22垂直相连,两者之间也具有折断线263。第二后料带27也设有供模具定位的定位孔271及向前延伸的若干引脚272,各引脚272与第二焊接部23一一连接,两者之间也具有折断线273。
中间屏蔽片30设置为左右间隔开的两件式结构,位于第一端子组10与第二端子20之间,用以屏蔽第一端子组10与第二端子组20间的信号干扰。中间屏蔽片30前端连接有第三前料带35,后端的左右两侧连接有第三后料带37。第三前料带35设有供模具定位的定位孔351及向后延伸的两引脚352,各引脚352与中间屏蔽片30的前端相连,两者之间也具有折断线353,第三后料带37也设有供模具定位的定位孔371及向内侧垂直延伸的两引脚372,各引脚372与中间屏蔽片30垂直连接,两者之间也具有折断线373。
各折断线153、163、173、253、263、273、353、373是预先加工好的,他们的作用是,在第一端子组10、第二端子组20及中间屏蔽片39与绝缘本体40成型完成后,能够非常容易地将各料带15、16、17、25、26、27、35、37折断去掉,在各料带15、16、17、25、26、27、35、37 去除之后,各折断线153、163、173、253、263、273、353、373暴露于绝缘本体40外侧。
绝缘本体40包括主体部41及自主体部41向前凸伸的第一、第二舌板421、422,第一舌板421是自第二舌板422中央向前凸伸而成,第二舌板422位于主体部41与第一舌板421之间,第一舌板321的宽度与厚度小于第二舌板422的宽度与厚度。绝缘本体40为两件式结构,其包括内本体43及注塑成型于内本体43上的外本体44。内本体43注塑成型于第一端子组10、第二端子组20及中间屏蔽片30上,形成一个半成品的内模组45,外本体44注塑成型于内模组45上,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模组46。
请参考图5所示,绝缘本体40注塑成型时,第一前料带15、第二前料带25及第三前料带35叠加在一起,第三前料带35介于第一前料带15与第二前料带25之间,各定位孔151、161、171上下对齐,便于同时定位,第三前料带35还用于成型绝缘本体10前端的封胶;第一主料带16与第二主料带26上下间隔开并且平行,还围设于第一前料带15、第二前料带25及第三前料带35的前侧及左右两侧,各定位孔161、261上下对齐,便于同时定位;第一后料带17与第二后料带27叠加在一起,各定位孔171、271也上下对齐,便于同时定位。第三后料带37围设于第一后料带17与第二后料带27的后侧与左右两侧。
注塑成型后,第一端子组10的第一接触部11排布在第一舌板421上表面,第二端子组20的第二接触部21排布在第一舌板422下表面,第一焊接部13、第二焊接部23向后延伸出绝缘本体40。第一后料带17的引脚172后端设置有向上、向后延伸的弯折部174,促使第一焊接部13、第二焊接部23在左右方向上交错排成一排,并且位于同一水平面。
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100通过在第一、第二端子组10、20设置较宽部121、221与较窄部122、222,用以成型压制,在内本体43注塑成型过程中,防止第一、第二接触部11、21位置处发生溢胶现象,避免塑胶附着在第一、第二接触部11、21的接触表面,保证第一、第二接触部11、21与插头连接器电性接触的可靠性,改善电信号传输的效能。注塑完成后,定位较宽部121、221与较窄部122、222的模具退出后,内本体43在第二舌板422位置处形成有开槽430,较宽部121、221与较窄部122、222悬空在开槽430内,开槽430在外本体44注塑完成后,被外本体44填充。
金属外壳50包覆在整体模组46外侧,设有一插接孔52,用以供插头连接器插入,绝缘本体40的第一、第二舌板421、422向前延伸入插接孔52内。
尽管为示例目的,已经公开了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将意识到,在不脱离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公开的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各种改进、增加以及取代是可能的。

Claims (10)

1.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端子、绝缘本体及收容绝缘本体的金属外壳,所述端子包括第一端子组及第二端子组,该第一端子组具有第一接触部、第一固定部及第一焊接部,所述第一接触部位于第一焊接部前方,所述第一固定部连接在第一接触部与第一焊接部之间,所述第二端子组具有第二接触部、第二固定部及第二焊接部,所述第二接触部位于第二焊接部前方,所述第二固定部连接在第二接触部与第二焊接部之间,所述绝缘本体包括主体部及自主体部向前延伸的舌板,所述第一接触部排布于舌板上表面,所述第二接触部排布于舌板下表面,所述金属壳体设有插接孔,所述舌板位于插接孔内,所述绝缘本体注塑成型于第一接触部、第二接触部、第一固定部及第二固定部上,所述第一、第二焊接部延伸出绝缘本体,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部和/或第二固定部设有前后相连的较宽部与较窄部,每相邻两端子的较宽部、较窄部左右错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每相邻两端子的较宽部与较窄部左右对齐,其中一端子的较宽部自较窄部向前延伸而成,另一端子的较宽部自较窄部向后延伸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组或第二端子组的较宽部与较窄部左右交错排成前后两排,较宽部的两侧向外侧对称凸出或一侧向外侧凸出,较窄部的两侧对称内陷变窄或一侧内陷变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组的较宽部与第二端子组的较窄部上下对齐,所述第一端子组的较窄部与第二端子组的较宽部上下对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包括内本体和外本体,所述内本体注塑成型在第一、第二端子组上形成一个半成品的内模组,所述外本体注塑成型于内模组上形成一个完整的整体模组,所述内本体设有被外本体填充的开槽,所述较宽部与较窄部悬空于开槽。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舌板包括第一舌板和连接第一舌板与主体部的第二舌板,所述第一舌板是自第二舌板中央向前延伸而成,所述第一舌板的厚度与宽度小于第二舌板的厚度与宽度,所述较宽部与较窄部位于第二舌板内,所述第一接触部与第二接触部分别排布在第一舌板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接触部的前端设有折断线,第一、第二焊接部的后端也设有折断线,所述第一、第二固定部的外侧也设有折断线,各折断线暴露于内本体与外本体其中之一的外侧。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还包括位于第一端子组与第二端子组之间的中间屏蔽片,所述第一接触部前端连接有第一前料带,所述第一固定部外侧连接有第一主料带,所述第一焊接部后端连接有第一后料带,所述第二接触部前端连接有第二前料带,所述第二固定部外侧连接有第二主料带,所述第二焊接部后端连接有第二后料带,所述中间屏蔽片前端连接有第三前料带,后端的左右两侧连接有第三后料带,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前料带叠加在一起,第三前料带位于第一前料带与第二前料带之间;所述第一主料带与第二主料带上下间隔开并且平行,还围设于第一前料带、第二前料带及第三前料带的前侧及左右两侧;所述第一、第二后料带叠加在一起;所述第三后料带围设于第一、第二后料带的后侧与左右两侧;叠加在一起的各料带具有上下对齐的定位孔。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第三前料带分别具有向后延伸至对应折断线的若干引脚,与第一、第二接触部、中间屏蔽片一一相连;所述第一、第二后料带具有向前延伸至对应折断线的若干引脚,与第一、第二焊接部一一相连,所述第一后料带的引脚后端设置有向上、向后延伸的弯折部,促使第一焊接部、第二焊接部在左右方向上交错排成一排,并且位于同一水平面。
10.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第二主料带及第三后料带分别具有向内侧延伸延伸至对应折断线的引脚,各引脚与对应第一固定部、第二固定部、中间屏蔽片垂直相连,所述第三前料带遮挡于内本体或外本体前端用以封胶。
CN201620997800.XU 2016-08-30 2016-08-30 电连接器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09880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97800.XU CN206098809U (zh) 2016-08-30 2016-08-30 电连接器
CN201720007749.8U CN206541959U (zh) 2016-08-30 2016-08-30 电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620997800.XU CN206098809U (zh) 2016-08-30 2016-08-30 电连接器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007749.8U Division CN206541959U (zh) 2016-08-30 2016-08-30 电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098809U true CN206098809U (zh) 2017-04-12

Family

ID=58478377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620997800.XU Withdrawn - After Issue CN206098809U (zh) 2016-08-30 2016-08-30 电连接器
CN201720007749.8U Active CN206541959U (zh) 2016-08-30 2016-08-30 电连接器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20007749.8U Active CN206541959U (zh) 2016-08-30 2016-08-30 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206098809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07552A (zh) * 2016-08-30 2016-12-07 启东乾朔电子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WO2019056224A1 (zh) * 2017-09-20 2019-03-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移动终端及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CN109638547A (zh) * 2018-12-06 2019-04-16 昆山杰顺通精密组件有限公司 防溢胶的正反插usb插座
CN112993623A (zh) * 2021-02-01 2021-06-18 深圳市得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端子连接装置及其制备方法、母座连接器

Cited By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207552A (zh) * 2016-08-30 2016-12-07 启东乾朔电子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
WO2019056224A1 (zh) * 2017-09-20 2019-03-2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移动终端及电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US11128074B2 (en) 2017-09-20 2021-09-2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mobile terminal,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manufacturing method
US11626702B2 (en) 2017-09-20 2023-04-1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mobile terminal,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manufacturing method
CN109638547A (zh) * 2018-12-06 2019-04-16 昆山杰顺通精密组件有限公司 防溢胶的正反插usb插座
CN109638547B (zh) * 2018-12-06 2020-07-24 昆山杰顺通精密组件有限公司 防溢胶的正反插usb插座
CN112993623A (zh) * 2021-02-01 2021-06-18 深圳市得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端子连接装置及其制备方法、母座连接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6541959U (zh) 2017-10-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098809U (zh) 电连接器
CN204243262U (zh) 电连接器
CN208797211U (zh) 卡缘连接器
CN204809558U (zh) 电连接器
CN106207552A (zh) 电连接器
CN204696372U (zh) 插座连接器
CN205212085U (zh) 电连接器
TWI603551B (zh) 電連接器
CN105470736A (zh) 电连接器
CN104836051A (zh) 插座连接器
CN201285847Y (zh) 电连接器
CN106329230B (zh) 电连接器
CN205488839U (zh) Usb c型插座连接器
CN206271993U (zh) 插座连接器
CN109149276B (zh) 电连接器
CN207442099U (zh) 电连接器及其组件
CN206640038U (zh) 插座连接器
CN110391563A (zh) 电互连系统
CN206878212U (zh) 插头连接器
CN205944624U (zh) USB Type‑C插座连接器
CN205016730U (zh) 插头连接器
CN206878230U (zh) Usb插座连接器
CN212412341U (zh) 可改善特性阻抗的数字音视频传输接口
CN106785634A (zh) Usb插座连接器
CN207398456U (zh) 一种地端子与金属外壳短路接触的母头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70412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181221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