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82959B - 拉片式模板系统 - Google Patents

拉片式模板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82959B
CN112982959B CN202110221982.7A CN202110221982A CN112982959B CN 112982959 B CN112982959 B CN 112982959B CN 202110221982 A CN202110221982 A CN 202110221982A CN 112982959 B CN112982959 B CN 1129829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late
layer
frame
bracket
template fra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2198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82959A (zh
Inventor
袁旺鲜
刘剑纯
胡岳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untown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untown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untown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Suntown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22198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82959B/zh
Publication of CN1129829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829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829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829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11/00Forms, shutterings, or falsework for making walls, floors, ceilings, or roofs
    • E04G11/06Forms, shutterings, or falsework for making walls, floors, ceilings, or roofs for walls, e.g. curved end panels for wall shutterings; filler elements for wall shutterings; shutterings for vertical duc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17/00Connecting or other auxiliary members for forms, falsework structures, or shuttering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GSCAFFOLDING; FORMS; SHUTTERING; BUILDING IMPLEMENTS OR AIDS, OR THEIR USE; HANDLING BUILDING MATERIALS ON THE SITE; REPAIRING, BREAKING-UP OR OTHER WORK ON EXISTING BUILDINGS
    • E04G17/00Connecting or other auxiliary members for forms, falsework structures, or shutterings
    • E04G17/04Connecting or fastening means for metallic forming or stiffening elements, e.g. for connecting metallic elements to non-metallic eleme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拉片式模板系统,包括第一层模板框架、第二层模板框架和定位装置;所述第二层模板框架沿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一层模板框架相对;所述定位装置包括支架和拉片,所述支架具有连接杆和第一支撑杆,所述连接杆连接所述拉片和所述第一支撑杆;所述拉片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层模板框架,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层模板框架;上述的定位装置可以通过拉片连接第一层模板框架以固定定位,然后通过第一支撑杆来为第二层模板框架提供定位参考;结构简单、可靠,有效保证定位精度,极大的提高工作效率,节省成本。

Description

拉片式模板系统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拉片式模板系统。
背景技术
现阶段在我国铝模板拉片体系施工过程中,楼面C槽处的截面定位控制一直没有可靠的方法,同时每次施工前须对墙体定位线进行测放,再焊接定位筋,该方法操作不仅繁琐,而且由于定位线的测放靠近钢筋,因此在放设过程中极容易产生较大偏差。
并且,大量的定位筋焊接需要办理动火作业审批,焊接过程中由于不同焊接工的水平参差,极易出现较大偏差,对定位存在不利影响。
为了消除放线和定位筋的误差,后期须在墙脚安装大量的支撑加固调节,导致工作效率极低。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状况,有必要提供一种拉片式模板系统,提高模板定位的精准度。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拉片式模板系统,包括第一层模板框架、第二层模板框架和定位装置;所述第二层模板框架沿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一层模板框架相对;所述定位装置包括支架和拉片,所述支架具有连接杆和第一支撑杆,所述连接杆连接所述拉片和所述第一支撑杆;所述拉片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层模板框架,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层模板框架。
上述的定位装置可以通过拉片连接第一层模板框架以固定定位,然后通过第一支撑杆来为第二层模板框架提供定位参考;结构简单、可靠,有效保证定位精度,极大的提高工作效率,节省成本。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层模板框架包括第一模板框架和第二模板框架;所述第二模板框架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模板框架相对;所述拉片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模板框架和所述第二模板框架。
上述的拉片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模板框架和所述第二模板框架以将定位装置固定。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模板框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一C槽,所述第一C槽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靠近所述第二层模板框架的端部;所述第二模板框架包括第二支架和第二C槽,所述第二C槽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靠近所述第二层模板框架的端部;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沿所述第二方向相对,所述第一C槽和所述第二C槽沿所述第二方向相对;所述定位装置还包括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连接于所述连接杆,并位于所述拉片和所述第一支撑杆之间;所述拉片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两端分别抵接所述第一C槽和所述第二C槽。
上述的第二支撑杆两端分别抵接第一C槽和第二C槽,以定位第一C槽和第二C槽,防止第一C槽和第二C槽外翻。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层模板框架包括第三模板框架和第四模板框架;所述第三模板框架沿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一模板框架相对;所述第四模板框架沿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模板框架相对并沿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三模板框架相对;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两端分别抵接所述第三模板框架和所述第四模板框架。
上述的第一支撑杆的两端分别抵接第三模板框架和第四模板框架,为第三模板框架和第四模板框架提供定位参考。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第三模板框架包括第三模板;所述第四模板框架包括第四模板,所述第四模板与所述第三模板沿所述第二方向相对;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两端分别抵接所述第三模板和所述第四模板。
上述的第一支撑杆的两端分别抵接第三模板和第四模板,为第三模板和第四模板提供定位参考。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拉片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连接杆。
上述的定位装置可拆卸,便于现场安装,提高工作效率。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连接杆设有开口槽,所述拉片位于所述开口槽。
上述的开口槽可以使拉片和支架快速的连接,提供提高工作效率。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定位装置包括两个所述连接杆,所述两个连接杆间隔设置。
上述的两个连接杆可以保证支架和拉片连接的刚度和稳定性。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拉片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长度方向。
上述的定位装置可以使通过第一层模板框架和第二层模板框架浇筑出来的柱体侧面重合或平台。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该拉片式模板系统还包括楼板,所述楼板沿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两面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层模板框架和所述第二层模板框架。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的拉片式模板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的拉片式模板系统的局部放大图。
图3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定位装置的第一视角图。
图4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的定位装置的第二视角图。
图5是本申请的一个实施例中的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拉片式模板系统 100
定位装置 1
拉片 11
第一固定孔 111
支架 12
连接杆 121
开口槽 1211
第一支撑杆 123
第二支撑杆 122
第一层模板框架 2
第一模板框架 21
第一模板 211
第一支架 212
第二固定孔 2121
第一C槽 213
第二模板框架 22
第二模板 221
第二支架 222
第二C槽 223
第二层模板框架 3
第三模板框架 31
第三模板 311
第三支架 312
第四模板框架 32
第四模板 321
第四支架 322
楼板 4
下层墙柱 5
第一方向 Z
第二方向 X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申请。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设置在”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设置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设置的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
本申请的实施例提供一种定位装置,包括第一层模板框架、第二层模板框架和定位装置;所述第二层模板框架沿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一层模板框架相对;所述定位装置包括支架和拉片,所述支架具有连接杆和第一支撑杆,所述连接杆连接所述拉片和所述第一支撑杆;所述拉片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层模板框架,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层模板框架。
上述的定位装置可以通过拉片连接第一层模板框架以固定定位,然后通过第一支撑杆来为第二层模板框架提供定位参考;结构简单、可靠,有效保证定位精度,极大的提高工作效率,节省成本。
下面以该拉片式模板系统放置于水平面,第一方向为竖直方向、第二方向为水平方向为例进行说明。
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实施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1和图2所示,本申请的实施方式提供一种拉片式模板系统100,可以用于墙模的固定及定位。该拉片式模板系统100包括第一层模板框架2、第二层模板框架3和定位装置1。定位装置1连接第一层模板框架2和第二层模板框架3,可以使第一层模板框架2和第二层模板框架3之间具有连接关系,以相互提供固定、定位功能。
第一层模板框架2和第二层模板框架3可以沿第一方向Z竖直的连接,也可以沿第二方向X水平的连接,以能满足实际的应用需求为准。下面以第一层模板框架2和第二层模板框架3沿第一方向Z竖直的连接为例作进一步的说明。
第一层模板框架2可以包括第一模板框架21和第二模板框架22,第一模板框架21和第二模板框架22沿第二方向X相对设置。
第二层模板框架3可以包括第三模板框架31和第四模板框架32,第三模板框架31和第四模板框架32沿第二方向X相对设置,且第三模板框架31和第四模板框架32沿第一方向Z分别设置于第一模板框架21和第二模板框架22的上方。
第一模板框架21和第二模板框架22构成下层的第一层模板框架2,第三模板框架31和第四模板框架32构成上层的第二层模板框架3,并且第一层模板框架2和第二层模板框架3之间形成浇筑楼板4的空间。
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模板框架21包括第一模板211、第一支架212和第一C槽213,第一模板211连接于第一支架212,第一C槽213沿第一方向Z连接于第一支架212的上端部。第二模板框架22包括第二模板221、第二支架222和第二C槽223,第二模板221连接于第二支架222,第二C槽223沿第一方向Z连接于第二支架222的上端部。第一支架212和第二支架222沿第二方向X间隔设置,使得第一模板211和第二模板221沿第二方向X间隔设置,之间形成下层墙柱5的浇筑空间。第一C槽213和第二C槽223沿第二方向X间隔设置,并且,第一C槽213和第二C槽223相互背向设置。
为了保证下层墙柱5侧面的垂直度,需要在第一模板框架21和第二模板框架22之间设置定位装置1,以将第一模板211和第二模板221之间的间距固定,避免歪斜。
第三模板框架31包括第三模板311和第三支架312,第三模板311连接第三支架312,第三模板311沿第一方向Z设置于第一模板211的上方。
第四模板框架32包括第四模板321和第四支架322,第四模板321连接第四支架322,第四模板321沿第一方向Z设置于第二模板221的上方。
第三模板311和第四模板321沿第二方向X间隔设置,之间形成上层墙柱的浇筑空间,为了保证待浇筑的上层墙柱和下层墙柱5在第一方向Z上的重合度,需要借助于下层的第一模板框架21和第二模板框架22,以使第三模板311和第四模板321分别与第一模板211和第二模板221在同一竖直面上。
定位装置1的下端连接第一模板框架21和第二模板框架22,上端连接第三模板框架31和第四模板框架32,以使得待浇筑的上层墙柱和下层墙柱5的侧面在同一竖直面上。
定位装置1包括拉片11和支架12,拉片11和支架12连接在一起。
拉片11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一支架212和第二支架222。
为了便于拉片11连接于第一支架212和第二支架222,拉片11可以为长条形的片状结构,使拉片11可以贴附于第一支架212和第二支架222。
为了保证拉片11和第一支架212和第二支架222之间的连接精度,可以在拉片11沿第二方向X上的两端部分别设置第一固定孔111,在第一支架212和第二支架222上分别设置与第一固定孔111对应的第二固定孔2121,第一固定孔111和第二固定孔2121精准的对接,以保证拉片11和第一支架212和第二支架222的连接精度。
为了便捷地将拉片11和第一支架212、第二支架222连接,可以通过螺栓将第一固定孔111和第二固定孔2121连接,也可以通过销轴将第一固定孔111和第二固定孔2121连接。
由于下层墙柱5在第一方向Z上的长度较大,为了保证第一模板框架21和第二模板框架22之间的连接稳定性,需要设置多个连接装置将第一支架212和第二支架222连接固定,因此,可以在第一支架212和第二支架222上设置多个第二固定孔2121,以便于沿第一方向Z间隔的设置多个连接装置将第一支架212和第二支架222固定。
支架12具有连接杆121,连接杆121的一端连接于拉片11,使支架12和拉片11连接为一个整体,连接杆121的另一端沿第一方向Z延伸设置。
为了保证支架12和拉片11连接的稳定性,连接杆121可以为两个,两个连接杆121间隔的连接于拉片11。
由于第一C槽213和第二C槽223分别位于第一模板框架21和第二模板框架22的上端部,在实际应用过程中,第一C槽213和第二C槽223很容易出现外翻的现象,继而导致浇筑的下层墙柱5侧面不平整。
因此,可以使支架12具有第二支撑杆122,第二支撑杆122沿第二方向的两端分别抵接第一C槽213和第二C槽223,以定位固定第一C槽213和第二C槽223。
为了使第三模板框架31和第四模板框架32的安装与第一模板框架21和第二模板框架22之间具有关联性,可以使支架12具有第一支撑杆123,第一支撑杆123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三模板框架31和第四模板框架32,为第二层模板框架3提供定位参考。
第二支撑杆122和第一支撑杆123间隔的连接于连接杆121,并且两端均沿第二方向X延伸设置,即平行于拉片11的延伸方向。
为了使待浇筑的上层墙柱和下层墙柱5的重心在同一竖直平面上,可以使拉片11上的两个第一固定孔111连线的中垂面穿过第二支撑杆122及第一支撑杆123的中心。
第二支撑杆122位于第一支撑杆123和拉片11之间。
在组装时,拉片11连接于第一支架212和第二支架222的顶部,通过第一固定孔111和第二固定孔2121的连接,使拉片11精准的固定于第一支架212和第二支架222。然后通过第二支撑杆122在第二方向X上的两端分别抵接第一C槽213和第二C槽223,将定位装置1固定、并将第一C槽213和第二C槽223定位,此时,第一支撑杆123稳定的位于楼板4的上方,不仅可以作为第二层模板框架3的定位参考,还能为第二层模板框架3提供固定功能。
组装第二层模板框架3时,使第一支撑杆123在第二方向X上的两端分别抵接第三支架312和第四支架322,或分别抵接第三模板311和第四模板321,使第三模板311和第四模板321与第一层模板框架2有关联的定位。
如果要使上层墙柱的厚度不同于下层墙柱5的厚度,可以通过改变第一支撑杆123在第二方向X上的长度即可。如果要使上层墙柱的厚度与下层墙柱5的厚度相同,且侧面在同一竖直平面上,使第一支撑杆123在第二方向X上的长度与第二支撑杆122相同即可。
第二支撑杆122和拉片11之间的距离可以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来定,只要在拉片11连接第一支架212和第二支架222的顶部时,使第二支撑杆122的两端能够分别抵接第一C槽213和第二C槽223即可。
第一支撑杆123和拉片11之间的距离可以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来定,只要在拉片11连接第一支架212和第二支架222的顶部时,使第一支撑杆123能够漏出于楼板4,且两端能够分别抵接第三支架312和第四支架322(或第三模板311和第四模板321)的底端即可。
作为参考,支架12的高度=第一支架212顶端距离拉片11的高度+第一C槽213的高度+楼板4厚度+(80~100mm),第一支撑杆123距离第二支撑杆122的高度=楼板4厚度+(110~130mm)。
为了保证第二支撑杆122和第一支撑杆123的支撑可靠性,其截面长或宽的长度可以为4~12mm,例如长宽规格为10*5mm。
若拉片11和支架12为固定在一起不可拆卸的结构,由于组装第一层模板框架2时,既要使拉片11固定连接于第一支架212和第二支架222,又要使第二支撑杆122的两端分别抵接第一C槽213和第二C槽223,有可能造成组装的不便。因此,为了提高定位装置1组装的便捷性,可以将支架12和拉片11做分体式设计,即拉片11可拆卸地连接于支架12。
如图4和图5所示,可以在连接杆121上开设沿第一方向Z延伸的开口槽1211,开口槽1211的宽度与拉片11的厚度相对应。
在组装时,先将拉片11固定安装,然后将支架12沿第一方向Z从上往下插入,使拉片11进入开口槽1211并抵接于开口槽1211的底部即可。
为了进一步提高支架12和拉片11的连接可靠性,还可以在拉片11和支架12的连接位置处增加点焊。
开口槽1211的宽度大小依据拉片11的厚度来定。作为参考,开口槽1211的宽度可以比拉片11的厚度小约0.2mm。
为了进一步保证支架12和拉片11的连接可靠性,开口槽1211沿第一方向Z上的长度可以大于等于50mm,例如60mm。
如果拉片11和支架12为固定在一起不可拆卸的结构,拉片11和支架12可以通过焊接固定在一起,也可以通过压铸工艺一体成型。连接杆121沿第一方向Z的底端距离拉片11的距离可以大于等于50mm,例如60mm。
无论支架12与拉片11的连接是不可拆卸的还是可拆卸的,为了保证支架12结构的刚度和稳定性,支架12上连接杆121的截面长、宽尺寸可以为4~6mm,例如长宽规格为5mm*5mm。
综上所述,该拉片式模板系统100通过定位装置1不仅解决楼面C槽外翻的问题,而且将第一层模板框架2和第二层模板框架3连接,使第二层模板框架3可以便捷的参考第一层模板框架2来定位、固定;结构简单、可靠,有效的保证模板的定位精度,极大的提高工作效率;无需设置定位线和定位筋焊接及在第二层模板框架3底部设置额外的加固辅助件,节省成本。
另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在本申请精神内做其它变化,当然,这些依据本申请精神所做的变化,都应包含在本申请所公开的范围。

Claims (6)

1.一种拉片式模板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层模板框架;
第二层模板框架,沿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一层模板框架相对;
定位装置,包括支架和拉片,所述支架具有连接杆和第一支撑杆,所述连接杆连接所述拉片和所述第一支撑杆;
所述拉片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层模板框架,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层模板框架;
所述第一层模板框架包括:
第一模板框架,所述第一模板框架包括第一支架和第一C槽,所述第一C槽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靠近所述第二层模板框架的端部;
第二模板框架,沿垂直于所述第一方向的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一模板框架相对,所述第二模板框架包括第二支架和第二C槽,所述第二C槽沿所述第一方向设置于所述第二支架靠近所述第二层模板框架的端部;
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沿所述第二方向相对,所述第一C槽和所述第二C槽沿所述第二方向相对;
所述拉片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模板框架和所述第二模板框架;
所述定位装置还包括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二支撑杆连接于所述连接杆,并位于所述拉片和所述第一支撑杆之间;
所述拉片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支架和所述第二支架;
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两端分别抵接所述第一C槽和所述第二C槽;
所述第二层模板框架包括:
第三模板框架,沿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一模板框架相对;
第四模板框架,沿所述第一方向与所述第二模板框架相对并沿所述第二方向与所述第三模板框架相对;
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两端分别抵接所述第三模板框架和所述第四模板框架;
所述拉片式模板系统还包括楼板,所述楼板沿所述第一方向上的两面分别连接于所述第一层模板框架和所述第二层模板框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片式模板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三模板框架包括第三模板;
所述第四模板框架包括第四模板,所述第四模板与所述第三模板沿所述第二方向相对;
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两端分别抵接所述第三模板和所述第四模板。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片式模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片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连接杆。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拉片式模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设有开口槽,所述拉片位于所述开口槽。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片式模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定位装置包括两个所述连接杆,所述两个连接杆间隔设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片式模板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拉片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一支撑杆的长度方向。
CN202110221982.7A 2021-02-28 2021-02-28 拉片式模板系统 Active CN1129829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21982.7A CN112982959B (zh) 2021-02-28 2021-02-28 拉片式模板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21982.7A CN112982959B (zh) 2021-02-28 2021-02-28 拉片式模板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82959A CN112982959A (zh) 2021-06-18
CN112982959B true CN112982959B (zh) 2022-12-20

Family

ID=7635138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21982.7A Active CN112982959B (zh) 2021-02-28 2021-02-28 拉片式模板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82959B (zh)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2013206540B1 (en) * 2013-06-26 2014-09-11 Inhabit Studio Limited An edge-formwork element with integrated channel
CN206346486U (zh) * 2016-12-19 2017-07-21 中冶天工集团有限公司 用于多层楼板模板支撑架体的预制垫块
CN108868115A (zh) * 2018-07-17 2018-11-23 上海建工七建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拉片式铝合金模板系统及安装方法
CN210659229U (zh) * 2019-09-06 2020-06-02 伍伟中 关门式支设模架体系
CN111809866A (zh) * 2020-08-25 2020-10-23 惠玉清 一种混凝土剪力墙大型钢模板悬空校正固定支模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82959A (zh) 2021-06-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280560B (zh) 格构柱组件及其安装方法
CN111206768B (zh) 一种轻型梁板结构平台及其施工方法
CN112982959B (zh) 拉片式模板系统
CN211621658U (zh) 一种塔吊基础预埋件精确定位工具
CN114856179B (zh) 卫生间反坎与楼板混凝土一体化施工装置及其施工方法
CN210658421U (zh) 高强锚栓的大型锚栓群安装支架
CN213418531U (zh) 一种用于钢构件连接预制墙板的支撑调节装置
CN220450897U (zh) 一种桩基础中设置连接件的安装结构
CN110790113B (zh) 一种适用于超长距离施工升降机附墙架安装的施工方法
JP5824378B2 (ja) 建物の横架材補強構造及び横架材補強方法
CN216713485U (zh) 一种预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墙体板安装骨架安装组件
CN113071973B (zh) 附着于钢管柱的施工电梯附墙装置及其安装方法
CN217353501U (zh) 一种抱梁式吊篮支腿固定装置
CN215626085U (zh) 附着于钢管柱的施工电梯附墙装置
CN214195541U (zh) 一种吊模固定结构
CN214364062U (zh) 一种钢结构厂房
CN219298440U (zh) 一种具有环保型钢结构厂房的梁柱结构
CN219773378U (zh) 用于预制柱预留锚固钢筋的定位装置
CN220732312U (zh) 一种泵站电缆桥架固定装置
CN216893499U (zh) 一种反坎模板加固装置
CN218970591U (zh) 一种上拉式悬挑钢梁
CN215829991U (zh) 一种用于爬架在空洞部位的支座节点
CN216475738U (zh) 一种装配式外墙挂板
CN216807810U (zh) 一种装配式可周转多尺寸叠合梁支撑钢牛腿
CN220117021U (zh) 一种用于不连续钢锚梁精定位支架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