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68481B - 充电电路和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充电电路和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68481B
CN112968481B CN201911281051.5A CN201911281051A CN112968481B CN 112968481 B CN112968481 B CN 112968481B CN 201911281051 A CN201911281051 A CN 201911281051A CN 112968481 B CN112968481 B CN 11296848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ttery pack
management module
charging
auxiliary
char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128105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68481A (zh
Inventor
孙长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128105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68481B/zh
Priority to US16/864,427 priority patent/US11539226B2/en
Priority to EP20174389.5A priority patent/EP3836340A1/en
Priority to KR1020200059380A priority patent/KR102417954B1/ko
Priority to JP2020087784A priority patent/JP6990271B2/ja
Publication of CN1129684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684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684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684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7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 H02J7/00712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the cycle being controlled or terminated in response to electric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13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acting upon several batteries simultaneously or sequentiall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25Structural combination with electronic components, e.g. electronic circuits integrated to the outside of the cas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10/00Secondary cells; Manufacture thereof
    • H01M10/42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rvicing or maintenance of secondary cells or secondary half-cells
    • H01M10/44Methods for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 H01M10/441Methods for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for several batteries or cells simultaneously or sequentiall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MPROCESSES OR MEANS, e.g. BATTERIES, FOR THE DIRECT CONVERSION OF CHEMICAL ENERGY INTO ELECTRICAL ENERGY
    • H01M50/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or processes of manufacture of the non-active parts of electrochemical cells other than fuel cells, e.g. hybrid cells
    • H01M50/20Mountings; Secondary casings or frames; Racks, modules or packs; Suspension devices; Shock absorbers; Transport or carrying devices; Holder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13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acting upon several batteries simultaneously or sequentially
    • H02J7/0025Sequential battery discharge in systems with a plurality of batterie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47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monitoring or indicating devices or circuits
    • H02J7/005Detection of state of health [SOH]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7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34Parallel operation in networks using both storage and other dc sources, e.g. providing buffering
    • H02J7/342The other DC source being a battery actively interacting with the first one, i.e. battery to battery charging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29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with safety or protection devices or circuits
    • H02J7/00309Overheat or overtemperature prote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Electrochemistry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 Secondary Cell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充电电路和电子设备。充电电路包括:接口模块、多个充电管理模块,所述多个充电管理模块并联连接至所述接口模块;多个电池组,每一电池组包括一块电池或者多块相互串联的电池,所述多个电池组与所述多个充电管理模块一一串联、且所述多个电池组并联;其中,所述多个充电管理模块之间相互电连接,以通过所述多个充电管理模块之间的信号交互,调节输入至每一所述电池组的充电电流,使得每一所述电池组对应的最大充电电流所处的时间段区别于其他电池组对应的最大充电电流所处的时间段。

Description

充电电路和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终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充电电路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当前,随着智能终端的功能逐渐强大,其耗电量也会相应随之增加。所以,为了满足智能终端的耗电量并延长智能终端的续航时长,在一些智能终端上已经开始配置多块电池,以增加电池容量。但是,增加电池的数量随之对电池的充电方式以及充电效率提出了新的挑战。
发明内容
本公开提供一种充电电路和电子设备,以解决相关技术中的不足。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一方面,提供一种充电电路,包括:
接口模块、多个充电管理模块,所述多个充电管理模块并联连接至所述接口模块;
多个电池组,每一电池组包括一块电池或者多块相互串联的电池,所述多个电池组与所述多个充电管理模块一一串联、且所述多个电池组并联;
其中,所述多个充电管理模块之间相互电连接,以通过所述多个充电管理模块之间的信号交互,调节输入至每一所述电池组的充电电流,使得每一所述电池组对应的最大充电电流所处的时间段区别于其他电池组对应的最大充电电流所处的时间段。
可选的,所述多个充电管理模块包括主管理模块和辅管理模块,所述主管理模块电连接至所述辅管理模块;
所述多个电池组包括与所述主管理模块串联的主电池组、与所述辅管理模块连接的辅电池组;
其中,所述主管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主电池组和所述辅电池组的电压,调节输入至所述主电池组的充电电流、并发送充电指令至辅管理模块,所述充电指令用于调节从所述辅管理模块输出至对应辅电池组的充电电流。
可选的,所述主电池组和所述辅电池组的电压均小于第一预设值时,所述主管理模块对所述主电池组进行预充电,并在所述主电池组切换至至恒流充电阶段时,发送第一充电指令至所述辅管理模块,所述第一充电指令用于指示所述辅管理模块对所述辅电池组进行预充电。
可选的,所述主管理模块在所述主电池组切换至恒压充电阶段后,发送第二充电指令至所述辅管理模块,所述第二充电指令用于指示所述辅管理模块对所述辅电池组进行恒流充电。
可选的,所述多个充电管理模块包括按照优先级排序的多个辅管理模块;
所述主管理模块连接至每一所述辅管理模块,所述主管理模块根据上一级所述辅管理模块对应的辅电池组的电压,向下一级所述辅管理模块发送所述充电指令。
可选的,所述多个充电管理模块包括按照优先级进行排序的多个辅管理模块,所述主管理模块与优先级最高的辅管理模块电连接,且多个辅管理模块按照所述优先级依次电连接;
其中,上一级辅管理模块根据与所述上一级辅管理模块连接的辅电池组的电压,发送第三充电指令至下一级辅管理模块。
可选的,在配置有所述充电电路的电子设备处于开机状态、且所述接口模块与外部充电端连接时,与所述主管理模块连接的电池组切换至供电状态,且在与所述主管理模块连接的电池组充电完成后,与所述辅管理模块连接的电池组切换至供电状态。
可选的,在所述主管理模块和所述辅管理模块连接的电池组均完成充电时,所述多个电池组共同供电。
可选的,所述多个充电管理模块包括按照优先级进行排序的多个辅管理模块;
其中,在与所述主管理模块连接的电池组充电完成后,根据所述优先级依次确定用于供电的电池组,且在当前优先级的辅管理模块对应的电池组充电完成时,切换至由下一优先级的辅管理模块所对应的电池组进行供电。
可选的,所述多个充电管理模块包括第一充电管理模块和第二充电管理模块,所述多个电池组包括第一电池组和第二电池组,所述第一电池组和所述第二电池组并联;
所述第一充电管理模块与所述第一电池组串联、所述第二充电管理模块与所述第二电池组串联。
可选的,任一所述充电管理模块根据每一电池组完成一个充电周期的时长,确定每一电池组的老化状态。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如上述任一项实施例中所述的充电电路。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由上述实施例可知,本公开通过多个充电管理模块之间的信号交互,可以避免同时以大电流多个电池组进行充电,错开多个电池组所对应的最大充电电流,从而可以降低对充电端输出功率的要求;而且,由于多个电池组所对应的最大充电电流处于不同的时间段,能避免多个电池组同时达到最高发热状态,降低最大热功耗值,降低对配置有该充电电路的电子设备的热堆叠设计。
应当理解的是,以上的一般描述和后文的细节描述仅是示例性和解释性的,并不能限制本公开。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公开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公开的原理。
图1是相关技术中对锂电池进行充电时的时间-电流曲线图。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充电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另一种充电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又一种充电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再一种充电电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在本公开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公开。在本公开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
应当理解,尽管在本公开可能采用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来描述各种信息,但这些信息不应限于这些术语。这些术语仅用来将同一类型的信息彼此区分开。例如,在不脱离本公开范围的情况下,第一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二信息,类似地,第二信息也可以被称为第一信息。取决于语境,如在此所使用的词语“如果”可以被解释成为“在……时”或“当……时”或“响应于确定”。
图1是相关技术中对锂电池进行充电时的时间-电流曲线图,其中横坐标为时间、纵坐标为电流值。在t1阶段内,可以对锂电池进行涓流充电,在涓流充电阶段电流较小;当锂电池的电压达到阈值时,可以增大充电电流,在t2时间段内对锂电池进行恒流充电,该阶段为充电效率最高的阶段;当锂电池的电压达到另一阈值时,可以减小充电电流,在t3时间段内对锂电池进行恒压充电阶段,最后在t4时间段内进入充电终止阶段。
图2是根据一示例性实施例示出的一种充电电路100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该充电电路100可以包括接口模块1、多个充电管理模块2和多个电池组3,每一电池组3可以包括一块电池或者多块相互串联的电池,该多个电池组3和多个充电管理模块2一一串联,并且该多个电池组3之间的并联。例如,如图2所示,多个充电管理模块2可以包括第一充电管理模块21和第二充电管理模块22,多个电池组3可以包括第一电池组31和第二电池组32,该第一充电管理模块21和第一电池组31串联、第二充电管理模块22与第二电池组32串联,该第一电池组31和第二电池32并联,并均连接至接地点。其中,如图2中所示,第一电池组31和第二电池组32均可以包括单块电池、或者如图3所示,第一电池组31可以包括相互串联的两块电池、第二电池组32可以包括单块电池。当然,在还一些实施例中,第一电池组31包括三块或者三块以上的电池,第二电池组32包括多块电池;或者第一电池组31包括单块电池、第二电池组32包括多块电池,本公开对此并不限制。而且,在图2和图3所实施例中,以充电电路100包括第一充电管理模块21和第二充电管理模块22、第一电池组31和第二电池组32为例进行说明,在其他实施例中固然还可以包括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的充电管理模块和电池组,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进一步地,该多个充电管理模块2之间的相互电连接,以通过该多个充电管理模块2之间的信号交互,调节输入至每一电池组的充电电流,从而使得每一电池组对应的最大充电电流所处的时间段区别于其他电池组对应的最大充电电流所处的时间段。例如图2和图3所示,第一充电管理模块21与第二充电管理模块22之间的电连接,通过第一充电管理模块21与第二充电模块22之间的信号交互,可以在第一时间段内以大电流对第一电池组31进行充电、以小电流对第二电池组32进行充电;而在第二时间段以大电流对第二电池组32进行充电、以小电流对第一电池组31进行充电,从而可以避免同时以大电流对第一电池组31和第二电池32进行充电,错开第一电池组31和第二电池组32所对应的最大充电电流,从而可以降低对充电端输出功率的要求;而且,由于第一电池组31和第二电池组32所对应的最大充电电流处于不同的时间段,能避免第一电池组31和第二电池组32同时达到最高发热状态,降低最大热功耗值,降低对配置有该充电电路100的电子设备的热堆叠设计。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有序的对多个电池组3进行充电,本公开中充电电路100所包括多个充电管理模块2可以包括主管理模块和辅管理模块,该主管理模块可以电连接至辅管理模块,多个电池组3可以包括与主管理模块连接的主电池组和与辅管理模块连接的辅电池组。其中,该主管理模块用于根据主电池组和辅电池组的电压,调节输入主电池组的充电电流并发送充电指令至辅管理模块,该充电指令调节可以用于指示辅管理模块调节输出值对应辅电池组的充电电流。其中,可以是通过辅管理模块向主管理模块上报辅电池组的电压、胡总和也可以是有主管理模块向辅管理模块主动获取夫电池组的电压,本公开对此并不限制。
例如,如图2、图3所示,可以以第一充电管理模块21作为主管理模块、第一电池组31作为主电池组,第二充电管理模块22作为辅管理模块、第二电池组32作为辅电池组。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也可以是以第一充电管理模块21作为辅管理模块、第二电池组31作为辅电池组,第二充电管理模块22作为主管理模块、第二电池组32作为主电池组,本公开对此并不限制。
下述将以第一充电管理模块21作为主管理模块、第一电池组31作为主电池组,第二充电管理模块22作为辅管理模块、第二电池组32作为辅电池组对本公开的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
在一实施例中,假定充电电路100包括单个主管理模块和单个辅管理模块,即包括如图2、图3中所示的作为主管理模块的第一充电管理模块21和作为辅管理模块的第二充电管理模块22。其中,在第一电池组31和第二电池组32的电压均小于第一预设值时,该第一充电管理模块21可以先对第一电池组31进行预充电,并在第一电池组切换至恒流充电阶段时,第一充电管理模块21发送第一充电指令至第二充电管理模块22,使得第二充电管理模块22根据该第一充电指令对第二电池组32进行预充电。其中,该第一预设值可以为3V,在第一电池组31和第二电池组32的电压低于3V时,第一电池组31和第二电池组32的剩余电量均较少,所以可以通过先对第一电池组31进行充电、后对第二电池组32进行充电的方式,错开第一电池组31和第二电池组32的最大充电电流所处的时段。
进一步地,随着充电进程的推进,第一电池组31和第二电池组32的电压均会逐渐上升,第一充电管理模块21可以在第一电池组31切换至恒压充电阶段时,发送第二充电指令至第二充电管理模块22,该第二充电指令可以用于指示第二充电管理模块22对第二电池组32进行恒流充电。进一步随着充电进程的推进,在第一充电管理模块21对第一电池组32进入充电终止阶段时,输入值第一电池组32的电流逐渐减小,此时第二充电管理模块22可以根据充电指令对第二电池组32进行恒流充电或者恒压充电,直至第一电池组31和第二电池组32均充电完成。
需要说明的是:在此以第一充电管理模块21对第一电池组31进行恒压充电时、第二电池组32的电压已经达到进行恒流充电的阈值为例进行说明。在其他实施例中,在第一充电管理模块21对第一电池组31进行恒压充电时,第二电池组32的电压若未达到进行恒流充电的阈值时,可以通过第二充电管理模块22对第二电池组32继续进行预充电,在第二电池组32的电压达到进行恒流充电的阈值时,第一充电管理模块31再发送第二充电指令至第二充电管理模块。
当然,在此以第一电池组31和第二电池组32的剩余电量均较少时,对整个充电过程进行说明。不可避免的是,在实际情况中,用于也可能在第一电池组31和第二电池组32的剩余电量处于中等程度时,对第一电池组31和第二电组32进行充电。那么,在该种情况下,第一充电管理模块21也可以根据第一电池组31的电压,确定针对该第一电池组31的充电电流,并在第一电池组31进入下一充电阶段时,发送充电指令至第二充电管理模块22,使得第二充电管理模块22对第二电池组32进行充电。
在另一实施例中,该多个充电管理模块2可以包括一个主管理模块和按照优先级进行排序的多个辅管理模块,主管理模块可以与每一辅管理模块电连接,且该主管理模块可以根据上一级辅管理模块对应的辅电池组的电压,向下一级辅管理模块发送充电指令。
例如,如图4所示,多个充电管理模块2可以包括第一充电管理模块21、第二充电管理模块22和第三充电管理模块23,多个电池组3可以包括与第一充电管理模块21串联的第一电池组31、与第二充电管理模块22串联的第二电池组32、和与第三充电管理模块23串联的第三电池组33。其中,可以以第一充电管理模块21、第二充电管理模块22和第三充电管理模块23中的任一充电管理模块作为主管理模块,其他充电管理模块作为辅管理模块。
举例而言,假定第一充电管理模块21作为主管理模块、第一电池组31作为主电池组、第二充电管理模块22和第三充电管理模块23作为辅管理模块、第二电池组32和第三电池组33作为辅电池组。其中,第二充电管理模块22的优先级高于第三充电管理模块23的优先级,第二充电管理模块22和第三充电管理模块23分别与第一充电管理模块21电连接。
在第一电池组31、第二电池组32和第三电池组33的电压均小于第一预设值时,该第一充电管理模块21可以先对第一电池组31进行预充电,并在第一电池组31切换至恒流充电阶段时,第一充电管理模块21发送第一充电指令至优先级较高的第二充电管理模块22,使得第二充电管理模块22根据该第一充电指令对第二电池组32进行预充电。随着充电进程的推进,主管理模块21可以在第一电池组31切换至恒压充电阶段时,发送第二充电指令至第二充电管理模块22、发送第一充电指令至第一充电管理模块21,使得第二充电管理模块22对第二电池组32进行恒流充电、第三充电管理模块23对第三电池组22进行预充电。
依次推断,第一电池组31、第二电池组32和第三电池组33可以依次进行充电终止阶段,依次完成充电。其中,当第一电池组31率先完成充电后,第一充电管理模块21可以停止向第一电池组31输出电流、相类似的,在第二电池组32完成充电后,第二充电管理模块22可以停止向第二电池组32输出电流。
其中,该第一预设值可以为3V,在第一电池组31、第二电池组32和第三电池组33的电压均低于3V时,说明第一电池组31、第二电池组32和第三电池组33的剩余电量均较少,所以可以通过先对第一电池组31进行充电、后对第二电池组32进行充电最后对第三电池组33进行充电的方式,错开第一电池组31、第二电池组32和第三电池组33的最大充电电流所处的时段,减少发热。
当然,除了上一实施例中所述的通过主管理模块向每一辅管理模块发送充电指令,以指示对应辅管理模块的充电进程的情况。在还一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该多个充电管理模块可以包括主管理模块和按照优先级排序的多个辅管理模块,其中主管理模块与优先级最高的辅管理模块电连接,该多个辅管理模块之间按照优先级依次电连接。其中,上一级辅管理模块根据与上一级辅管理模块连接的辅电池组的电压,发送第三充电指令至下一级辅管理模块。
举例而言,仍以图5所示,多个充电管理模块2可以包括第一充电管理模块21、第二充电管理模块22和第三充电管理模块23,多个电池组3可以包括与第一充电管理模块21串联的第一电池组31、与第二充电管理模块22串联的第二电池组32、和与第三充电管理模块23串联的第三电池组33。其中,可以以第一充电管理模块21、第二充电管理模块22和第三充电管理模块23中的任一充电管理模块作为主管理模块,其他充电管理模块作为辅管理模块。
假定第一充电管理模块21作为主管理模块、第一电池组31作为主电池组、第二充电管理模块22和第三充电管理模块23作为辅管理模块、第二电池组32和第三电池组33作为辅电池组。其中,第二充电管理模块22的优先级高于第三充电管理模块23的优先级,第一充电管理模块21与第二充电管理模块22电连接、第二充电管理模块22与第三充电管理模块23连接。
假定从第一电池组31、第二电池组32和第三电池组33的电压均低于第一预设值时开始充电,那么该第一充电管理模块21可以先对第一电池组31进行预充电,并在第一电池组31切换至恒流充电阶段时,第一充电管理模块21发送第一充电指令至优先级较高的第二充电管理模块22,使得第二充电管理模块22根据该第一充电指令对第二电池组32进行预充电。随着充电进程的推进,主管理模块21可以在第一电池组31切换至恒压充电阶段时,发送第二充电指令至第二充电管理模块22,使得第二充电管理模块22对第二电池组32进行恒流充电、第二充电管理模块22可以发送第三充电指令至第三充电管理模块23,使得第三充电管理模块23对第三电池组22进行预充电。
在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可以通过主管理模块获取与优先级最高的辅管理模块连接的辅电池组的电压,从而调节针对该辅电池组的充电电流;而进一步地,高一级的辅管理模块可以获取与低一级的辅管理模块连接的辅电池组的电压,从而通过高一级的辅管理模块调节与低一级辅管理模块连接的辅电池组的充电电流,从而可以降低对主管理模块的资源的占用,降低生产成本。
在图4和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仅以充电电路100包括一个主管理模块和两个辅管理模块为例进行说明,在其他的实施例中,该充电电路100固然还可以包括三个或者三个以上的辅管理模块,其具体实施方式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此处不再一一描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图2-图5实施例的实施例中,以第一充电管理模块21对第一电池组31进行恒压充电时、第二电池组32的电压已经达到进行恒流充电的阈值为例进行说明。在其他实施例中,在第一充电管理模块21对第一电池组31进行恒压充电时,第二电池组32的电压若未达到进行恒流充电的阈值时,可以通过第二充电管理模块22对第二电池组32继续进行预充电,在第二电池组32的电压达到进行恒流充电的阈值时,第一充电管理模块31再发送第二充电指令至第二充电管理模块。
当然,在图2、图3的实施例中以第一电池组31和第二电池组32的剩余电量均较少时,对整个充电过程进行说明。不可避免的是,在实际情况中,用户也可能在第一电池组31和第二电池组32的剩余电量处于中等程度时,对第一电池组31和第二电组32进行充电。那么,在该种情况下,第一充电管理模块21也可以根据第一电池组31的电压,确定针对该第一电池组31的充电电流,并在第一电池组31进入下一充电阶段时,发送充电指令至第二充电管理模块22,使得第二充电管理模块22对第二电池组32进行充电。
相类似的,在图4和图5所示的实施例中以第一电池组31、第二电池组32和第三电池组33的剩余电量均较少时,对整个充电过程进行说明。不可避免的是,在实际情况中,用户也可能在第一电池组31和第二电池组32的剩余电量处于中等程度时,对第一电池组31、第二电组32和第三电池组33进行充电。那么,在该种情况下,第一充电管理模块21也可以根据第一电池组31的电压,确定针对该第一电池组31的充电电流,并在第一电池组31进入下一充电阶段时,发送充电指令至第二充电管理模块22,进一步地在第二电池组32进入下一充电阶段时,通过主管理模块或者优先级较高的辅管理模块发送充电指令至优先级较低的辅管理模块。以指示该理模块22优先级较低的辅管理模块对与之连接的辅电池组进行充电。
基于上述各个实施例,可以理解的是,通常而言,用户都是在配置有该充电电路100的电子设备处于开机状态时,将接口模块1与外部充电端进行连接。从而在该种状态下,多个电池组中的一个或者多个电池需要对电子设备进行供电。所以本公开中还提出,可以在接口模块1与外部充电端导通时,通过与主管理模块连接的电池组对电子设备进行供电,而且在与主管理模块连接的电池组充电完成后,将与辅管理模块连接的电池组切换至供电状态,从而可以避免消耗已充满的电池组的电量,保证通过该充电电路100能够在开机状态下,将多个电池组均充满电。
在一实施例中,在充电电路100包括一个主管理模块和一个辅管理模块时,可以先由主电池组对电子设备进行供电,在主电池组充电完成后由辅电池组对电子设备进行供电。仍以图2和图3所示,假定第一充电管理模块21为主管理模块、第二充电管理模块22为辅管理模块,那么可以先由第一电池组31对电子设备进行供电、后由第二电池组32对电子设备进行供电。
在另一实施例中,在充电电路100包括一个主管理模块和按照优先级排序的多个辅管理模块时,在与主管理模块连接的电池组充电完成后,根据辅管理模块的优先级确定用于供电的电池组,并且在当前优先级的辅管理模块对于滚的电池组充电完成时,切换至由下一级的辅管理模块对应的电池组进行供电。
例如,图4、图5所示,假定第一充电管理模块21作为主管理模块、第一电池组31作为主电池组、第二充电管理模块22和第三充电管理模块23作为辅管理模块、第二电池组32和第三电池组33作为辅电池组。其中,第二充电管理模块22的优先级高于第三充电管理模块23的优先级。那么,可以先由第一电池组31对电子设备进行供电、后由第二电池组32对电子设备进行供电、最后由第三电池组33对电子设备进行供电。
在上述实施例中,在与主管理模块和辅管理模块连接的电池组均完成充电时,可以由该多个电池组共同供电,从而使得每一电池组的电量消耗基本相同,避免电池组之间的剩余电量出现较大差异,有利于后续对充电进程的控制。
基于本公开的技术方案,可以料想到的是,随着电子设备使用年限的增长,每一电池组都可能出现不同的损耗,例如其电池容量降低、电池充放电效率降低。所以,获取每一电池组的老化情况,有利于电子设备进行电池自检、并设置合适的充电方案。在本公开的技术方案中,由于每一电池组与其他电池组之间为异步充电,从而任一充电管理模块可以获取每一电池组完成一个充电周期所需的时长,确定每一电池组的老化状态,提升充放电的安全性能。
基于上述各个实施例,本公开还提供一种如图6所示的电子设备200,该电子设备200可以包括如上述任一实施例中所述的充电电路100。该电子设备200可以包括手机终端和平板终端等智能设备。
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公开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11)

1.一种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接口模块、多个充电管理模块,所述多个充电管理模块并联连接至所述接口模块;
多个电池组,每一电池组包括一块电池或者多块相互串联的电池,所述多个电池组与所述多个充电管理模块一一串联、且所述多个电池组并联;
其中,所述多个充电管理模块之间相互电连接,以通过所述多个充电管理模块之间的信号交互,调节输入至每一所述电池组的充电电流,使得每一所述电池组对应的最大充电电流所处的时间段区别于其他电池组对应的最大充电电流所处的时间段;
所述多个充电管理模块包括主管理模块和辅管理模块,所述主管理模块电连接至所述辅管理模块;
所述多个电池组包括与所述主管理模块串联的主电池组、与所述辅管理模块连接的辅电池组;
其中,所述主管理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主电池组和所述辅电池组的电压,调节输入至所述主电池组的充电电流、并发送充电指令至辅管理模块,所述充电指令用于调节从所述辅管理模块输出至对应辅电池组的充电电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电池组和所述辅电池组的电压均小于第一预设值时,所述主管理模块对所述主电池组进行预充电,并在所述主电池组切换至恒流充电阶段时,发送第一充电指令至所述辅管理模块,所述第一充电指令用于指示所述辅管理模块对所述辅电池组进行预充电。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管理模块在所述主电池组切换至恒压充电阶段后,发送第二充电指令至所述辅管理模块,所述第二充电指令用于指示所述辅管理模块对所述辅电池组进行恒流充电。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充电管理模块包括按照优先级排序的多个辅管理模块;
所述主管理模块连接至每一所述辅管理模块,所述主管理模块根据上一级所述辅管理模块对应的辅电池组的电压,向下一级所述辅管理模块发送所述充电指令。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充电管理模块包括按照优先级进行排序的多个辅管理模块,所述主管理模块与优先级最高的辅管理模块电连接,且多个辅管理模块按照所述优先级依次电连接;
其中,上一级辅管理模块根据与所述上一级辅管理模块连接的辅电池组的电压,发送第三充电指令至下一级辅管理模块。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在配置有所述充电电路的电子设备处于开机状态、且所述接口模块与外部充电端连接时,与所述主管理模块连接的电池组切换至供电状态,且在与所述主管理模块连接的电池组充电完成后,与所述辅管理模块连接的电池组切换至供电状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主管理模块和所述辅管理模块连接的电池组均完成充电时,所述多个电池组共同供电。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充电管理模块包括按照优先级进行排序的多个辅管理模块;
其中,在与所述主管理模块连接的电池组充电完成后,根据所述优先级依次确定用于供电的电池组,且在当前优先级的辅管理模块对应的电池组充电完成时,切换至由下一优先级的辅管理模块所对应的电池组进行供电。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充电管理模块包括第一充电管理模块和第二充电管理模块,所述多个电池组包括第一电池组和第二电池组,所述第一电池组和所述第二电池组并联;
所述第一充电管理模块与所述第一电池组串联、所述第二充电管理模块与所述第二电池组串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充电电路,其特征在于,任一所述充电管理模块根据每一电池组完成一个充电周期的时长,确定每一电池组的老化状态。
1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充电电路。
CN201911281051.5A 2019-12-13 2019-12-13 充电电路和电子设备 Active CN1129684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81051.5A CN112968481B (zh) 2019-12-13 2019-12-13 充电电路和电子设备
US16/864,427 US11539226B2 (en) 2019-12-13 2020-05-01 Charging circuit and electronic device
EP20174389.5A EP3836340A1 (en) 2019-12-13 2020-05-13 Charging circuit and electronic device
KR1020200059380A KR102417954B1 (ko) 2019-12-13 2020-05-18 충전 회로 및 전자 기기
JP2020087784A JP6990271B2 (ja) 2019-12-13 2020-05-20 充電回路および電子機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1281051.5A CN112968481B (zh) 2019-12-13 2019-12-13 充电电路和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68481A CN112968481A (zh) 2021-06-15
CN112968481B true CN112968481B (zh) 2023-05-30

Family

ID=706827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1281051.5A Active CN112968481B (zh) 2019-12-13 2019-12-13 充电电路和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539226B2 (zh)
EP (1) EP3836340A1 (zh)
JP (1) JP6990271B2 (zh)
KR (1) KR102417954B1 (zh)
CN (1) CN11296848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0098124A (ja) * 2018-12-17 2020-06-25 セイコーエプソン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バッテリー状態表示方法および印刷装置
CN114069766A (zh) * 2021-10-13 2022-02-18 安克创新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管理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4123427B (zh) * 2021-12-09 2024-04-30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充电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15240A (zh) * 1997-09-19 1999-04-28 急迫充电公司 充电装置和充电系统
JP2010011708A (ja) * 2008-06-30 2010-01-14 Panasonic Corp 電池パックの充電制御方法、放電制御方法および充放電システ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271643B1 (en) * 1986-12-18 2001-08-07 Intermec Ip Corp. Battery pack having memory
US5757163A (en) * 1995-09-29 1998-05-26 Black & Decker Inc. Battery Charger and method for simultaneously charging multiple batteries from a single power supply
JPH09271145A (ja) 1996-01-31 1997-10-14 Canon Inc 充電装置および方法
KR100793194B1 (ko) * 2001-07-05 2008-01-10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다중 배터리 충전방법 및 충전장치
US7196494B2 (en) * 2003-10-17 2007-03-27 Xantrex International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harging batteries in a system of batteries
US7394225B2 (en) * 2004-06-09 2008-07-01 International Components Corporation Pseudo constant current multiple cell battery charger configured with a parallel topology
JP4952971B2 (ja) * 2005-07-12 2012-06-13 日立工機株式会社 電池寿命判別装置
KR101177455B1 (ko) * 2007-04-13 2012-08-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배터리 충전 장치, 배터리 팩, 배터리 충전 시스템 및 그충전 방법
US8441230B2 (en) * 2008-09-08 2013-05-14 Techtronic Power Tools Technology Limited Battery charger
US8660809B2 (en) * 2008-12-02 2014-02-25 Broadcom Corporation Method for accurate battery run time estimation utilizing adaptive offset values
JP2013102625A (ja) 2011-11-09 2013-05-23 Sony Corp 充電制御装置及び充電制御方法
JP5303024B2 (ja) 2011-11-30 2013-10-02 三菱重工業株式会社 電池システム
JP2013172539A (ja) 2012-02-21 2013-09-02 Toyota Industries Corp 電力制御システム、給電装置、及び通信装置
KR101846690B1 (ko) 2016-08-01 2018-05-18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Wls 기반 soh 추정 시스템 및 방법
JP7117534B2 (ja) 2017-09-11 2022-08-15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蓄電システム、管理装置
US10770908B2 (en) * 2017-10-29 2020-09-08 Rivian Ip Holdings, Llc Configurable battery pack for series and parallel charging using switching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215240A (zh) * 1997-09-19 1999-04-28 急迫充电公司 充电装置和充电系统
JP2010011708A (ja) * 2008-06-30 2010-01-14 Panasonic Corp 電池パックの充電制御方法、放電制御方法および充放電システ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1097586A (ja) 2021-06-24
KR102417954B1 (ko) 2022-07-05
JP6990271B2 (ja) 2022-01-12
CN112968481A (zh) 2021-06-15
US20210184472A1 (en) 2021-06-17
US11539226B2 (en) 2022-12-27
KR20210075823A (ko) 2021-06-23
EP3836340A1 (en) 2021-06-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968481B (zh) 充电电路和电子设备
KR101211756B1 (ko) 배터리 팩
US8129952B2 (en) Battery systems and operational methods
US11075526B2 (en) Charging control device
US6353304B1 (en) Optimal management of batteries in electric systems
KR20180040487A (ko) 단말기 및 장치
CN115208005A (zh) 电池系统
EP2996217B1 (en) Power supply apparatus
JP2014054168A (ja) セルバランシング回路およびこれを用いたセルバランシング方法
KR20160099357A (ko) 배터리 팩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배터리 시스템
EP3678276A1 (en) Battery balancing system, vehicle, battery balancing method, and storage medium
CN112087019A (zh) 一种充电器及其充电方法
KR20140052525A (ko) 배터리를 충전하고 배터리의 전압을 승압하는 회로 및 배터리를 충전하는 방법
CN114374237A (zh) 一种充电装置、充电方法和移动电源
WO2017086705A1 (ko) 운송수단의 방전 배터리 재충전용 점프 스타터 장치
CN110828913B (zh) 电池充电方法及其充电系统
CN203166552U (zh) 一种移动电源
JP6214131B2 (ja) 組電池充電システムおよび組電池充電方法
JP4724726B2 (ja) 直流電源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充電方法
CN111937269A (zh) 蓄电系统以及充电控制方法
JP4933465B2 (ja) 直流電源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充電制御方法
CN115498710A (zh) 充电电路、充电方法、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0903676B2 (en) Semiconductor device
CN102270871A (zh) 动力电池组气压控制充电式电量均衡系统
US20160276850A1 (en) Charging Bu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