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64481A - At变速器的制动器的检测机构和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At变速器的制动器的检测机构和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64481A
CN112964481A CN202110221102.6A CN202110221102A CN112964481A CN 112964481 A CN112964481 A CN 112964481A CN 202110221102 A CN202110221102 A CN 202110221102A CN 112964481 A CN112964481 A CN 11296448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tection
shaft
hole
brake
pressure oi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2110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64481B (zh
Inventor
张飞
邢贺
杨尚琛
张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oneycomb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Hebei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oneycomb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Hebe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oneycomb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Hebei Co Ltd filed Critical Honeycomb Transmission Technology Hebei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22110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64481B/zh
Publication of CN11296448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6448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6448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6448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MTESTING STATIC OR DYNAMIC BALANCE OF MACHINES OR STRUCTURES; TESTING OF STRUCTURES OR APPARATU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1M17/00Testing of vehicles
    • G01M17/007Wheeled or endless-tracked vehicl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AT变速器的制动器的检测机构,包括:外壳体,具有安装腔;内壳体,安装在安装腔内,内壳体具有检测腔,制动器安放在检测腔内;第一检测轴,具有位于内壳体的检测腔内的伸入端和裸露在外壳体之外的裸露端;与第一检测轴同轴心设置的第二检测轴,具有位于内壳体的检测腔内的伸入端和裸露在外壳体之外的裸露端;制动器同时套装在第一检测轴和第二检测轴上。本发明还提供一种AT变速器的制动器的检测装置。本发明提供的AT变速器的制动器的检测机构和检测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对AT变速器中个体制动器进行检测的问题,利于为后续AT变速器设计优化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提高了AT变速器的检测效率,缩短了AT变速器的开发周期。

Description

AT变速器的制动器的检测机构和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AT变速器的制动器的检测机构及一种AT变速器的制动器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AT变速器(Automatic Transmission,液力机械自动变速器)是目前汽车制造中应用最广泛和技术最成熟的一种自动变速器,通常在AT变速器中存在多个制动器、多个离合器,AT变速器中的多个制动器和多个离合器经复杂的配合进行运动,通常检测时对AT变速器进行整体测试,无法对AT变速器中单独的制动器或离合器进行检测,从而无法判断AT变速器中某一制动器或离合器的功能是否正常,同时也无法获取该离合器或制动器的各项运动参数,导致AT变速器的测试效率低下,且无法为后续优化设计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撑,进而影响产品开发周期。
因此,亟需一种针对AT变速器中单独的制动器进行检测的机构。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目的是在传统AT变速器的检测设备的基础上提供一种针对AT变速器中个体的制动器进行检测的检测机构和检测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对AT变速器中个体的制动器进行检测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在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AT变速器的制动器的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包括:外壳体,具有安装腔;内壳体,安装在所述安装腔内,所述内壳体具有检测腔,所述检测腔用于安放被检测的制动器;第一检测轴,具有位于所述内壳体的检测腔内的伸入端和裸露在所述外壳体之外的裸露端;与所述第一检测轴同轴心设置的第二检测轴,具有位于所述内壳体的检测腔内的伸入端和裸露在所述外壳体之外的裸露端;所述制动器能够同时套装在所述第一检测轴和所述第二检测轴上。
具体地,所述第一检测轴的伸入端端面上开设有轴承室,所述第二检测轴的伸入端通过所述轴承室内的轴承支撑安装在所述轴承室内。
具体地,所述检测机构还包括:端面固定板,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腔内并套装于所述第二检测轴上,用于限定所述内壳体在所述第二检测轴上的轴向窜动。
具体地,所述端面固定板与所述第二检测轴之间设置有用于传递扭力的连接键。
具体地,所述外壳体包括:左外壳体和右外壳体;所述左外壳体和所述右外壳体固定连接形成所述安装腔,所述左外壳体上开设有左过孔,所述右外壳体上开设有右过孔,所述左过孔与所述右过孔同轴心设置,所述第一检测轴的伸入端穿过所述右过孔伸入到所述检测腔内,所述第二检测轴的伸入端穿过所述左过孔伸入到所述检测腔内。
具体地,所述左过孔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安装所述第二检测轴的第一前轴承室和第一后轴承室。
具体地,所述内壳体包括:左内壳体和右内壳体;所述左内壳体和所述右内壳体固定连接形成所述检测腔,所述左内壳体上开设有左通孔,所述右内壳体上开设有右通孔,所述左通孔、所述右通孔、所述左过孔和所述右过孔同轴心设置,所述第一检测轴的伸入端依次穿过所述右过孔和所述右通孔伸入到所述检测腔内,所述第二检测轴的伸入端依次穿过所述左过孔和所述左通孔伸入所述检测腔内。
具体地,所述右外壳体设置有安装所述第一检测轴的第二前轴承室,所述右内壳体设置有安装所述第一检测轴的第二后轴承室。
具体地,所述检测机构还包括衬套,所述衬套嵌套在所述左过孔内且套装于所述第二检测轴上。
具体地,在所述外壳体上开设有输入压力油的压力进油通道,在所述衬套上开设有压力油过孔,在所述第二检测轴上设置有第一压力油通道,在所述左内壳体上设置有第二压力油通道,且在所述左内壳体朝向所述检测腔的一端端面上开设有活塞腔,所述制动器的执行活塞安装在所述活塞腔内,压力油自所述压力进油通道流入,经所述压力油过孔、所述第一压力油通道、所述第二压力油通道后进入所述活塞腔内。
具体地,在所述外壳体上开设有输入润滑油的润滑进油通道,在所述衬套上开设有润滑油过油孔,在所述第二检测轴上设置有第一润滑油通道,在所述内壳体上开设有用于向所述制动器输送润滑油的第二润滑油通道,润滑油自所述润滑进油通道流入,经润滑油过油孔、所述第一润滑油通道、所述第二润滑油通道向所述制动器输送润滑油。
具体地,所述第二检测轴上开设有环形压力油槽和环形润滑油槽,所述环形压力油槽与所述压力油过孔和所述第一压力油通道连通,所述环形润滑油槽与所述润滑油过孔和所述第一润滑油油道连通。
具体地,在所述衬套与所述第二检测轴之间设置有多个密封圈。
具体地,在所述第二检测轴与所述左通孔之间设置有多个密封圈。
具体地,所述检测机构还包括内侧固定板,所述内侧固定板安装在所述第一检测轴的伸入端端面上,用于限制所述制动器在所述第一检测轴上的轴向窜动。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AT变速器的制动器的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测试台架,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上述所述的检测机构,所述测试台架的输入端与所述检测机构的第一检测轴的裸露端连接,所述测试台架的输出端与所述检测机构的第二检测轴的裸露端连接。
本发明提供一种AT变速器的制动器的检测机构,被检测的制动器安放在内壳体的检测腔内,且被检测的制动器同时套装在位于检测腔内的第一检测轴的伸入端和第二检测轴的伸入端上,第一检测轴和第二检测轴同轴心设置,内壳体安装在外壳体的安装腔内,第一检测轴的裸露端和第二检测轴的裸露端均裸露在外壳体之外,检测制动器时,通过第一检测轴的裸露端输入传动动力,之后传动动力经离合器、内壳体传输到第二检测轴,检测第二检测轴的裸露端输出的传动动力,从而获取制动器的运动参数,用以帮助研发人员判断制动器的运动状况。本发明还提供一种AT变速器的制动器的检测装置。
通过本发明提供的AT变速器的制动器的检测机构和检测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对AT变速器中单独制动器进行检测的问题,利于为后续AT变速器优化设计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同时提高了AT变速器的检测效率,缩短了AT变速器的开发周期。
本发明实施方式的其它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附图是用来提供对本发明实施方式的进一步理解,并且构成说明书的一部分,与下面的具体实施方式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实施方式,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实施方式的限制。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AT变速器的制动器的检测机构的剖示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一种AT变速器的制动器的检测机构中压力油传输路径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外壳体 2 内壳体
3 第一检测轴 4 第二检测轴
5 端面固定板 6 连接键
7 衬套 8 内侧固定板
9 制动器 10 安装腔
11 左外壳体 12 右外壳体
20 检测腔 21 左内壳体
22 右内壳体 23 第一卸油口
24 第二卸油口 30 轴承室
111 左过孔 121 右过孔
211 左通孔 221 右通孔
13 主体卸油口 90 主体部件
91 摩擦片 92 分隔板
93 执行活塞 94 活塞推板
95 回位弹簧 1112 第一前轴承室
1113 第一后轴承室 1211 第二前轴承室
2211 第二后轴承室 2212 中间轴承室
1213 第三轴承室 41 密封圈
71 压力油过孔 112 压力进油通道
42 第一压力油通道 212 第二压力油通道
43 第一润滑油通道 44 环形压力油槽
45 环形润滑油槽 46 环形凹槽
213 活塞腔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应当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和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
在本发明实施方式中,在未作相反说明的情况下,使用的方位词如“上、下、顶、底”通常是针对附图所示的方向而言的或者是针对竖直、垂直或重力方向上而言的各部件相互位置关系描述用词。
图1是本发明一种AT变速器的制动器的检测机构的剖示图。
如图1所示,本发明一方面提供一种AT变速器的制动器的检测机构,所述检测机构包括:外壳体1,具有安装腔10;内壳体2,安装在所述安装腔10内,所述内壳体2具有检测腔20,所述检测腔20用于安放被检测的制动器9;第一检测轴3,具有位于所述内壳体2的检测腔20内的伸入端和裸露在所述外壳体1之外的裸露端;与所述第一检测轴3同轴心设置的第二检测轴4,具有位于所述内壳体2的检测腔20内的伸入端和裸露在所述外壳体1之外的裸露端;所述制动器9能够同时套装在所述第一检测轴3和所述第二检测轴4上。
本发明提供的AT变速器的制动器的检测机构,如图1所示,被检测的制动器9安放在内壳体2的检测腔20内,该检测腔20能够给制动器9提供工作状态下的工作环境,内壳体2安装在外壳体1的安装腔10内,第一检测轴3和第二检测轴4的伸入端均位于内壳体2的检测腔20内,第一检测轴3和第二检测轴4同轴心设置且裸露端均裸露在外壳体1之外,安放于检测腔20内的制动器9同时套装在第一检测轴3和第二检测轴4的伸入端上,在检测制动器9时,从第一检测轴3的裸露端输入传动动力,输入的传动动力经制动器9后传递给内壳体2,经内壳体2传递给第二检测轴4,测试从第二检测轴4的裸露端输出的传动动力,从而获取制动器9的运动参数,帮助研发人员判断被检测的制动器9的运动状况,这样,通过本发明的检测机构能够为AT变速器中每一个体制带器进行检测,方便研发人员根据获取的每一制动器9的运动参数对后续优化设计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同时提高AT变速器的检测效率,缩短了AT变速器的研发周期。
在检测制动器9时,为了确保第一检测轴3和第二检测轴4的整体刚性,具体地,所述第一检测轴3的伸入端端面上开设有轴承室30,所述第二检测轴4的伸入端通过所述轴承室30内的轴承支撑安装在所述轴承室30内。第二检测轴4的伸入端通过轴承室30内的轴承支撑安装在轴承室30内,轴承室30内的轴承可以是深沟球轴承,这样,不仅能够较好的确保第一检测轴3和第二检测轴4的整体刚性,避免第一检测轴3和第二检测轴4在旋转过程中位于检测腔20内的伸入端径向跳动过大,同时能够更好的控制第一检测轴3和第二检测轴4的同轴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第一检测轴3和第二检测轴4的伸入端位于内壳体2的检测腔20内,第一检测轴3和第二检测轴4的裸露端裸露在外壳体1之外,由此可知,外壳体1和内壳体2套装于第一检测轴3和第二检测轴4上,内壳体2安装在外壳体1的安装腔10内,为了避免安装在安装腔10内的内壳体2在第二检测轴4的轴向窜动,具体地,所述检测机构还包括:端面固定板5,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腔10内并套装于所述第二检测轴4上,用于限定所述内壳体2在所述第二检测轴4上的轴向窜动。端面固定板5套装在第二检测轴4上并固定在内壳体2朝向第二检测轴4的裸露端的一端端面上,从而通过端面固定板5限定内壳体2在第二检测轴4上的轴向窜动,为了确保在检测制动器9时,从第一检测轴3的裸露端输入的传动动力经制动器9、内壳体2后能够最终传递给第二检测轴4,具体地,所述端面固定板5与所述第二检测轴4之间设置有用于传递扭力的连接键6。在检测制动器9时,制动器9的摩擦片91与制动器的分隔板92结合,此时,制动器9与内壳体2固定,从第一检测轴3的裸露端输入的传动动力经制动器9传递给内壳体2,之后经内壳体2传递给端面固定板5,端面固定板5与第二检测轴4之间设置连接键6,这样,传递给端面固定板5的传动动力通过连接键6传递给第二检测轴4,测试第二检测轴4的裸露端的输出传动动力从而获取制动器9的运动参数。
为了在检测制动器9的过程中,便于将制动器9安装到检测机构中,如图1所示,具体地,所述外壳体1包括:左外壳体11和右外壳体12;所述左外壳体11和所述右外壳体12固定连接形成所述安装腔10,所述左外壳体11上开设有左过孔111,所述右外壳体12上开设有右过孔121,所述左过孔111与所述右过孔121同轴心设置,所述第一检测轴3的伸入端穿过所述右过孔121伸入到所述检测腔20内,所述第二检测轴4的伸入端穿过所述左过孔111伸入到所述检测腔20内,所述内壳体2包括:左内壳体21和右内壳体22;所述左内壳体21和所述右内壳体22固定连接形成所述检测腔20,所述左内壳体21上开设有左通孔211,所述右内壳体22上开设有右通孔221,所述左通孔211、所述右通孔221、所述左过孔111和所述右过孔121同轴心设置,所述第一检测轴3的伸入端依次穿过所述右过孔121和所述右通孔221伸入到所述检测腔20内,所述第二检测轴4的伸入端依次穿过所述左过孔111和所述左通孔211伸入所述检测腔20内。
左外壳体11和右外壳体12通过多个螺栓固定连接形成安装腔10,为了确保安装腔10的密封性,一种方式,在左外壳体11和右外壳体12的连接端面之间设置密封圈,另一种方式,在左外壳体11与右外壳体12的连接端面上设置环形凹槽,在右外壳体12与左外壳体11的连接端面上设置与环形凹槽相契合的环形凸台,这样在装配左外壳体11和右外壳体12时,环形凸台嵌入到环形凹槽内形成密封结构进行密封,同时通过环形凸台嵌入安装到环形凹槽中的装配结构,能够限定左外壳体11与右外壳体12的装配配合,确保外壳体11上左过孔111与右外壳体12上右过孔121的同轴度,为了更好的密封效果,还可在环形凹槽的槽底铺设密封垫以提高密封效果,再一种方式,可通过在左外壳体11与右外壳体12的连接端面上涂覆密封胶实现密封。
在一个实施例中,在检测制动器9的过程中,为了控制摩擦片91与分隔板92结合,左外壳体11上开设压力进油通道112,在第二检测轴4上开设第一压力油通道42,在左内壳体21上开设第二压力油通道212,压力进油通道112与第一压力油通道42连通,第一压力油通道42与第二压力油通道212连通,第二压力油通道212与活塞腔213连通,安装有摩擦片91和分隔板92的制动器9的主体部件90套装在第一检测轴3上,在控制动器9的摩擦片91和分隔板92结合时,从压力进油通道112输入压力油,压力油流经第一压力油通道42、第二压力油通道212后从第二压力油通道212的出油口进入到活塞腔213内,进入活塞腔213内的压力油推动安装在活塞腔213内的制动器9的执行活塞93运动,执行活塞93推动套装在第二检测轴4上的制动器9的活塞推板94沿第二检测轴4的轴向运动以挤压套装在第一检测轴3的主体部件90中的摩擦片91与分隔板92结合,便于后续制动器9的检测,在检测完成后,停止液压油的输入,执行活塞93在与其连接固定的回位弹簧95的弹力作用下回位,如图1所示,在左通孔211的孔口端面向检测腔20内伸出有安装凸台,在安装凸台的外侧壁上开设有安装槽,回位弹簧95卡装在安装槽内并与执行活塞93连接固定。
在检测制动器9的过程中,需要检测从第一检测轴3的裸露端输入的传动动力和从第二检测轴4输出的传动动力,第一检测轴3和第二检测轴4相对外壳体1进行转动从而传递传动动力,在所述左过孔11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安装所述第二检测轴4的第一前轴承室1112和第一后轴承室1113,在第一前轴承室1112和第二后轴承室1113内分别安装轴承以支撑第二检测轴4,在所述右外壳体12设置有安装所述第一检测轴3的第二前轴承室1211,所述右内壳体22设置有安装所述第一检测轴3的第二后轴承室2211,通过第二前轴承室1211和第二后轴承室2211内的轴承支撑第一检测轴3,为了更好的支撑第一检测轴3,在右内壳体22上还设置有中间轴承室2212,通过中间轴承室2212内的轴承与第二前轴承室1211、第二后轴承室2211内的轴承共同支撑第一检测轴3,检测制动器9的过程中,需要通过内壳体2传递传动动力,为了减轻内壳体2施加到第一检测轴3和第二检测轴4上的剪切力,在右外壳体1上开设第三轴承室1213,通过第三轴承室1213内的轴承支撑内壳体2以减轻第一检测轴3和第二检测轴4上所受的剪切力。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为了确保检测机构中的压力油的传输,具体地,所述检测机构还包括衬套7,所述衬套7嵌套在所述左过孔111内且套装于所述第二检测轴4上,在所述外壳体11上开设有输入压力油的压力进油通道112,在所述衬套7上开设有压力油过孔71,在所述第二检测轴4上设置有第一压力油通道42,在所述左内壳体21上设置有第二压力油通道212,且在所述左内壳体21朝向所述检测腔20的一端端面上开设有活塞腔213,所述制动器9的执行活塞93安装在所述活塞腔213内,压力油自所述压力进油通道112流入,经所述压力油过孔71、所述第一压力油通道42、所述第二压力油通道212后进入所述活塞腔213内,进入活塞腔213内的压力油推动制动器9的执行活塞93运动,执行活塞93推动套装在第二检测轴4上的活塞推板94沿第二检测轴4的轴向运动以挤压套装在第一检测轴3的主体部件90中的摩擦片91与分隔板92结合,便于后续制动器9的检测,为了给制动器9提供润滑油,在所述外壳体11上开设有输入润滑油的润滑进油通道,在所述衬套7上开设有润滑油过油孔,在所述第二检测轴4上设置有第一润滑油通道43,在所述内壳体2上开设有用于向所述制动器9输送润滑油的第二润滑油通道,润滑油自所述润滑进油通道流入,经润滑油过油孔、所述第一润滑油通道43、所述第二润滑油通道向所述制动器9输送润滑油。
在检测制动器9的过程中,为了排出进入检测腔20内的润滑油,在内壳体2上开设第一卸油口23、第二卸油口24流入,检测腔内的润滑油从第一卸油口23和第二卸油口24流入到安装腔10内,汇集在安装腔10内的油液最后经开设在外壳体1上的主体卸油口13流出到回收油箱中,为了使检测机构在检测制动器9的过程中能够更好的工作。
在第二检测轴4转动的过程中,为了使自压力进油通道112和润滑进油通道流入的压力油和润滑油传输到对应的第一压力油通道42和第一润滑油通道43,具体地,所述第二检测轴4上开设有环形压力油槽44和环形润滑油槽45,所述环形压力油槽44与所述压力油过孔71和所述第一压力油通道42连通,所述环形滑油槽45与所述润滑油过孔和所述第一润滑油油道43连通,这样即使在第二检测轴4转动的过程中,从压力进油通道112和润滑进油通道流入的压力油和润滑油也能够稳定的传输到对应的第一压力油通道42和第一润滑油通道43。
为了避免压力油或润滑油在衬套7与第二检测轴4之间的间隙中任意流窜,在所述衬套7与所述第二检测轴4之间设置有多个密封圈,通过设置的多个密封圈阻挡润滑油和压力油的任意流动,为了避免润滑油和压力油混合,在环形压力油槽44和环形润滑油槽45之间至少设置一个密封圈。
为了防止压力油在第一压力油通道42和第二压力油通道212连通处任意流动,如图2所示,具体地,在所述第二检测轴4与所述左通孔211之间设置有多个密封圈,为了确保压力油稳定传输,在第二检测轴4与左通孔211的接触面上开设环形凹槽46,压力油从第一压力油通道42流入环形凹槽46内,之后从环形凹槽46内流入第二压力油通道212,最后进入活塞腔213内,这样即使第二检测轴4转动的过程中也能确保压力油的稳定传输,将第二检测轴4与左通孔211之间的多个密封圈设置于环形凹槽46的两侧,能够更好地阻止压力油在第二检测轴4与左通孔211间的间隙中任意流动。
为了防止安装有摩擦片91和分隔板92的制动器9的主体部件90在第一检测轴3的轴向窜动,如图1所示,具体地,所述检测机构还包括内侧固定板8,所述内侧固定板8安装在所述第一检测轴3的伸入端端面上,用于限制所述制动器9在所述第一检测轴3上的轴向窜动。
本发明另一方面提供一种AT变速器的制动器的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测试台架,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上述所述的检测机构,所述测试台架的输入端与所述检测机构的第一检测轴3的裸露端连接,所述测试台架的输出端与所述检测机构的第二检测轴4的裸露端连接。
在检测制动器9时,通过测试台架的输入端向第一检测轴3的裸露端输入传动动力,从第二检测轴4的裸露端输出的传动动力传递给测试台架的输出端,通过检测测试台架的输入端和输出端的传动动力以获取制动器9的运动参数,测试台架为现有AT变速器检测设备中的常用设备,将AT变速器的制动器的检测结构与测试台架结合使用能够节省检测设备的成本,且将多个制动器9提前分别装入多个检测机构中,方便快速从测试台架上装卸安装有制动器9的检测机构,提高了制动器9的检测效率。
本发明提供一种AT变速器的制动器的检测机构,被检测的制动器安放在内壳体的检测腔内,且被检测的制动器同时套装在位于检测腔内的第一检测轴的伸入端和第二检测轴的伸入端上,第一检测轴和第二检测轴同轴心设置,内壳体安装在外壳体的安装腔内,第一检测轴的裸露端和第二检测轴的裸露端均裸露在外壳体之外,检测制动器时,通过第一检测轴的裸露端输入传动动力,之后传动动力经离合器、内壳体传输到第二检测轴,检测第二检测轴的裸露端输出的传动动力,从而获取制动器的运动参数,用以帮助研发人员判断制动器的运动状况。本发明还提供一种AT变速器的制动器的检测装置。
通过本发明提供的AT变速器的制动器的检测机构和检测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对AT变速器中单独制动器进行检测的问题,利于为后续AT变速器优化设计提供有效的数据支持,同时提高了AT变速器的检测效率,缩短了AT变速器的开发周期。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方式的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单片机、芯片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方式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实施方式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6)

1.一种AT变速器的制动器的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构包括:
外壳体(1),具有安装腔(10);
内壳体(2),安装在所述安装腔(10)内,所述内壳体(2)具有检测腔(20),所述检测腔(20)用于安放被检测的制动器(9);
第一检测轴(3),具有位于所述内壳体(2)的检测腔(20)内的伸入端和裸露在所述外壳体(1)之外的裸露端;
与所述第一检测轴(3)同轴心设置的第二检测轴(4),具有位于所述内壳体(2)的检测腔(20)内的伸入端和裸露在所述外壳体(1)之外的裸露端;
所述制动器(9)能够同时套装在所述第一检测轴(3)和所述第二检测轴(4)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检测轴(3)的伸入端端面上开设有轴承室(30),所述第二检测轴(4)的伸入端通过所述轴承室(30)内的轴承支撑安装在所述轴承室(30)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构还包括:
端面固定板(5),设置在所述第一安装腔(10)内并套装于所述第二检测轴(4)上,用于限定所述内壳体(2)在所述第二检测轴(4)上的轴向窜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端面固定板(5)与所述第二检测轴(4)之间设置有用于传递扭力的连接键(6)。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壳体(1)包括:左外壳体(11)和右外壳体(12);所述左外壳体(11)和所述右外壳体(12)固定连接形成所述安装腔(10),所述左外壳体(11)上开设有左过孔(111),所述右外壳体(12)上开设有右过孔(121),所述左过孔(111)与所述右过孔(121)同轴心设置,所述第一检测轴(3)的伸入端穿过所述右过孔(121)伸入到所述检测腔(20)内,所述第二检测轴(4)的伸入端穿过所述左过孔(111)伸入到所述检测腔(20)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左过孔(11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安装所述第二检测轴(4)的第一前轴承室(1112)和第一后轴承室(1113)。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体(2)包括:左内壳体(21)和右内壳体(22);所述左内壳体(21)和所述右内壳体(22)固定连接形成所述检测腔(20),所述左内壳体(21)上开设有左通孔(211),所述右内壳体(22)上开设有右通孔(221),所述左通孔(211)、所述右通孔(221)、所述左过孔(111)和所述右过孔(121)同轴心设置,所述第一检测轴(3)的伸入端依次穿过所述右过孔(121)和所述右通孔(221)伸入到所述检测腔(20)内,所述第二检测轴(4)的伸入端依次穿过所述左过孔(111)和所述左通孔(211)伸入所述检测腔(20)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右外壳体(12)设置有安装所述第一检测轴(3)的第二前轴承室(1211),所述右内壳体(22)设置有安装所述第一检测轴(3)的第二后轴承室(2211)。
9.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构还包括衬套(7),所述衬套(7)嵌套在所述左过孔(111)内且套装于所述第二检测轴(4)上。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壳体(11)上开设有输入压力油的压力进油通道(112),在所述衬套(7)上开设有压力油过孔(71),在所述第二检测轴(4)上设置有第一压力油通道(42),在所述左内壳体(21)上设置有第二压力油通道(212),且在所述左内壳体(21)朝向所述检测腔(20)的一端端面上开设有活塞腔(213),所述制动器(9)的执行活塞(93)安装在所述活塞腔(213)内,压力油自所述压力进油通道(112)流入,经所述压力油过孔(71)、所述第一压力油通道(42)、所述第二压力油通道(212)后进入所述活塞腔(213)内。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外壳体(11)上开设有输入润滑油的润滑进油通道,在所述衬套(7)上开设有润滑油过油孔,在所述第二检测轴(4)上设置有第一润滑油通道(43),在所述内壳体(2)上开设有用于向所述制动器(9)输送润滑油的第二润滑油通道,润滑油自所述润滑进油通道流入,经润滑油过油孔、所述第一润滑油通道(43)、所述第二润滑油通道向所述制动器(9)输送润滑油。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检测轴(4)上开设有环形压力油槽(44)和环形润滑油槽(45),所述环形压力油槽(44)与所述压力油过孔(71)和所述第一压力油通道(42)连通,所述环形润滑油槽(45)与所述润滑油过孔和所述第一润滑油油道(43)连通。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衬套(7)与所述第二检测轴(4)之间设置有多个密封圈(41)。
14.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二检测轴(4)与所述左通孔(211)之间设置有多个密封圈(41)。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检测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机构还包括内侧固定板(8),所述内侧固定板(8)安装在所述第一检测轴(3)的伸入端端面上,用于限制所述制动器(9)在所述第一检测轴(3)上的轴向窜动。
16.一种AT变速器的制动器的检测装置,所述检测装置包括测试台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装置还包括权利要求1-15中任一项所述的检测机构,所述测试台架的输入端与所述检测机构的第一检测轴(3)的裸露端连接,所述测试台架的输出端与所述检测机构的第二检测轴(4)的裸露端连接。
CN202110221102.6A 2021-02-26 2021-02-26 At变速器的制动器的检测机构和检测装置 Active CN11296448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21102.6A CN112964481B (zh) 2021-02-26 2021-02-26 At变速器的制动器的检测机构和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21102.6A CN112964481B (zh) 2021-02-26 2021-02-26 At变速器的制动器的检测机构和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64481A true CN112964481A (zh) 2021-06-15
CN112964481B CN112964481B (zh) 2023-06-20

Family

ID=762757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21102.6A Active CN112964481B (zh) 2021-02-26 2021-02-26 At变速器的制动器的检测机构和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64481B (zh)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837529U (zh) * 2010-10-11 2011-05-18 山东交通学院 盘式制动器综合性能试验台
US20120221184A1 (en) * 2011-02-28 2012-08-30 Pfohl Kevin L Measuring Brake Wear
CN107677470A (zh) * 2017-11-10 2018-02-09 哈尔滨东安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变速器制动器摩擦片试验装置
CN109238685A (zh) * 2018-11-12 2019-01-18 科力远混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变速箱湿式制动器试验工装
CN109357856A (zh) * 2018-11-12 2019-02-19 科力远混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变速箱湿式制动器试验工装
CN208520513U (zh) * 2018-07-14 2019-02-19 芜湖大中机电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用电磁失电制动器制动力矩测试装置
US20190094091A1 (en) * 2017-09-27 2019-03-28 Rockwell Automation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for measuring motor brake health
CN111579255A (zh) * 2020-06-12 2020-08-25 杭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驱动桥湿式制动器的试验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837529U (zh) * 2010-10-11 2011-05-18 山东交通学院 盘式制动器综合性能试验台
US20120221184A1 (en) * 2011-02-28 2012-08-30 Pfohl Kevin L Measuring Brake Wear
US20190094091A1 (en) * 2017-09-27 2019-03-28 Rockwell Automation Technologies, Inc. Method for measuring motor brake health
CN107677470A (zh) * 2017-11-10 2018-02-09 哈尔滨东安汽车发动机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变速器制动器摩擦片试验装置
CN208520513U (zh) * 2018-07-14 2019-02-19 芜湖大中机电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电机用电磁失电制动器制动力矩测试装置
CN109238685A (zh) * 2018-11-12 2019-01-18 科力远混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变速箱湿式制动器试验工装
CN109357856A (zh) * 2018-11-12 2019-02-19 科力远混合动力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变速箱湿式制动器试验工装
CN111579255A (zh) * 2020-06-12 2020-08-25 杭叉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驱动桥湿式制动器的试验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时鑫: "磁粉制动器加载汽车变速器试验台的研制", 《液压与气动》, no. 7, 8 September 2010 (2010-09-08), pages 193 - 195 *
范珊珊等: "商用车AMT中间轴制动器性能试验", 《汽车实用技术》, no. 8, 19 September 2016 (2016-09-19), pages 42 - 43 *
黄晓亚: "鼓式制动器摩擦片疲劳试验技术研究",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电子期刊)工程科技Ⅱ辑, pages 035 - 68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64481B (zh) 2023-06-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350635B2 (en) Hydraulic double clutch
CN102099594B (zh) 双离合器
US20070267265A1 (en) Clutch arrangement
CN103154550B (zh) 双离合器
CN103775531B (zh) 具有中间接片的内联离合器
CN105793600B (zh) 液力机
CN105443604A (zh) 用于装在机动车辆的传动系统上的扭矩传递模块
US9127755B2 (en) Multiple clutch module
US20070267270A1 (en) Coupling arrangment
CN101709750B (zh) 湿式多片离合器
US20090007709A1 (en) Automatic transmission
CN112443590B (zh) 一种车辆及湿式双离合器
CN108884934A (zh) 自动变速器及摩擦接合单元
US9759302B2 (en) Bypass clutch for a torque converter
US8794412B2 (en) Hydraulic clutch and transmission device provided with the same
CN105317877B (zh) 用于机动车辆的离合器装置
CN103174769A (zh) 湿式离合器
CN112964481A (zh) At变速器的制动器的检测机构和检测装置
US20030015915A1 (en) Brake unit
JP2004068971A (ja) 自動変速機
CN113366236A (zh) 用于机动车辆的传动装置
CN213744588U (zh) 用于车辆的离合器组件以及车辆
US10295035B2 (en) Fluid coupling
CN211085682U (zh) 一种卧式推力滑动轴承测试台架
CN220101855U (zh) 双离合器装置及车辆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