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60639A - 一种黄磷槽车卸磷系统及其槽车加热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黄磷槽车卸磷系统及其槽车加热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60639A
CN112960639A CN202110315498.0A CN202110315498A CN112960639A CN 112960639 A CN112960639 A CN 112960639A CN 202110315498 A CN202110315498 A CN 202110315498A CN 112960639 A CN112960639 A CN 11296063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hamber
heating
air
phosphorus
tank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31549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不公告发明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1031549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60639A/zh
Publication of CN11296063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6063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7OPENING, CLOSING OR CLEANING BOTTLES, JARS OR SIMILAR CONTAINERS; LIQUID HANDLING
    • B67DDISPENSING, DELIVERING OR TRANSFERRING LIQ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7D7/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liquids from bulk storage containers or reservoirs into vehicles or into portable containers, e.g. for retail sale purposes
    • B67D7/06Details or accessories
    • B67D7/80Arrangements of heating or cooling devices for liquids to be transferred
    • B67D7/82Heating onl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7OPENING, CLOSING OR CLEANING BOTTLES, JARS OR SIMILAR CONTAINERS; LIQUID HANDLING
    • B67DDISPENSING, DELIVERING OR TRANSFERRING LIQUID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7D7/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transferring liquids from bulk storage containers or reservoirs into vehicles or into portable containers, e.g. for retail sale purposes
    • B67D7/06Details or accessories
    • B67D7/78Arrangements of storage tanks, reservoirs or pipe-li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Processing Of Solid Wast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黄磷槽车卸磷系统及其槽车加热方法,包括缓冲罐,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所述缓冲罐且至少具有一个抽吸端和输出端的且输出端与所述缓冲罐连通的卸磷管道、具有至少一个吸料端和排料端且吸料端与所述缓冲罐一侧连通的排放管、至少具有一个与所述缓冲罐的罐底连通的排污端的排污系统以及用于加热槽车和缓冲罐的加热装置,其中,所述排污系统包括泵连接于所述泵的输入端与缓冲罐底部的抽污管以及与所述泵的输出端连接的排污管,且在排放管上设有流量计以及防堵装置,在黄磷固化时,所述防堵装置用以粉碎黄磷结块;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方便计量,且能够沉淀杂质,提高卸磷质量。

Description

一种黄磷槽车卸磷系统及其槽车加热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黄磷卸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黄磷槽车卸磷系统及其槽车加热方法。
背景技术
黄磷,又称白磷,分子式P4,为浅黄色或白色半透明固体,几乎不溶于水。
目前,黄磷在运输过程中一般利用槽罐车进行运输,并且会加以水封,在黄磷生产时,由于原材料磷矿石和石墨电极等因素影响,因此,黄磷中会含有石墨粉以及磷泥等机械杂质,而目前在卸料时,无法将这些杂质有效的筛分出,影响黄磷后续被安全的使用;
同时,由于目前黄磷在运输的过程中,由于路程颠簸,在送达目的后,黄磷上表面呈凹凸不平状,无法对黄磷的量进行计算,而由于黄磷的加工昂贵,若无法进行精确的计量,会大大增加企业的成本。
综上所述,亟需提供一种卸磷装置(或方法)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黄磷槽车卸磷系统及其槽车加热方法,旨在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出现的问题。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黄磷槽车卸磷系统,包括缓冲罐,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所述缓冲罐且至少具有一个抽吸端和输出端的且输出端与所述缓冲罐连通的卸磷管道、具有至少一个吸料端和排料端且吸料端与所述缓冲罐一侧连通的排放管、至少具有一个与所述缓冲罐的罐底连通的排污端的排污系统以及用于加热槽车和缓冲罐的加热装置,其中,所述排污系统包括泵连接于所述泵的输入端与缓冲罐底部的抽污管以及与所述泵的输出端连接的排污管,且在排放管上设有流量计以及防堵装置,在黄磷固化时,所述防堵装置用以粉碎黄磷结块。
优选为:所述防堵装置包括可相互拼接且通过卡箍固定的第一分体和第二分体、分别形成于第一分体的第一子腔室、形成于第二分体内部且与第一子腔室连通的第二子腔室、通过转轴与所述第一子腔室转动连接且至少具有两个粉碎面的粉碎模块、通过连接部与所述第二子腔室连接且与所述粉碎模块至少一个粉碎面间隙设置的滤片以及设于第一分体、滤片和第二分体上供物料通过的格栅口;其中,所述粉碎模块包括通过转轴与所述第一子腔室转动连接的转轮以及至少三个固定连接于所述转轮侧壁且周向等距间隔设置的切割叶片,所述切割叶片的两个任意边缘为粉碎面。
优选为:所述缓冲罐包括纵向间隔设置且相对侧敞开设置的上罐体和下罐体、连接于所述上罐体和下罐体之间且具有过料腔的膜套以及设于所述下罐体和膜套连接处的检测装置;其中,所述检测装置包括环状体、设于所述环状体内的检测器、设于所述环状体内处理器以及振动器;
当膜套膨胀并挤压环状体时,所述检测器检测并产生电位信号;所述处理器用于接收电位信号,并对电位信号进行处理,确定膜套对环状体的压力信息,并根据压力信息产生控制信号,将控制信号发送给振动器,驱使振动器产生振动用以辅助缓冲罐内的物料沉淀。
优选为:所述检测器包括至少一组感应器、固定于所述感应器一侧的绝缘层以及安装在绝缘层另一侧的采集器,其中,所述感应器具有若干个用于检测膜套挤压环状体并产生电位信号的感应单元,所述采集器包括若干个与各感应单元一一对应且用于采集各对应感应单元电位信号的采集单元,各采集单元将采集的电位信号发送给处理器。
优选为:所述加热装置包括具有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的容器体、设于第三腔室内的加热液、用于对加热液加热的备用加热器、一端自第三腔室穿过且缠绕于所述缓冲罐外壁的换热管、设于所述第二腔室内的单向转动加热装置、设于所述第二腔室腔底且与所述第三腔室连通的泄压阀、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且用于将第二腔室内的热气吹向槽车的供热系统、设于第二腔室腔底且与第三腔室连通的进料口以及设于进料口处的弹性封闭装置;
其中,所述第一腔室的腔底设有仅能单向翻转且可通过单向转动加热装置顶起的卸料板,并在所述第一腔室内设有加热球;
所述弹性封闭装置包括进料口处的L形支撑板,以及通过弹簧与所述L形支撑板连接并用于封闭进料口的楔形进料块。
优选为:所述供热系统包括设于所述第二腔室上的单向阀、通过出气管与所述第二腔室连通的抽气泵、与所述抽气泵输出端连通的喷气管以及安装于所述喷气管输出端的喷气装置;其中,所述喷气装置包括喷气体、形成于所述喷气体内且与所述喷气管连通的主腔室、形成于所述喷气体内且等距间隔分布并与所述主腔室连通的副腔室、若干排安装于所述喷气体同侧且分别与各副腔室连通的喷气嘴以及若干根设于所述副腔室内且可通过气缸驱动移出副腔室的中空堵杆,所述中空堵杆上设有若干个与所述中空堵杆连通的单向喷气阀,各中空堵杆均通过分气管与所述喷气管连通,并在所述分气管上设有电磁控制阀。
优选为:所述单向转动加热装置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腔室内的主轴、套设于所述主轴上且可与所述主轴相对旋转的外轴以及若刚固定连接于所述外轴上且周向等距间隔设置并可顶起卸料板的加热板,所述加热板上设有加热丝;其中,所述主轴和外轴的配合面上设有单向模块,所述单向模块包括设于所述主轴与外轴配合面上的凹槽、通过压缩弹簧与所述凹槽的槽底固定连接且部分露出凹槽外的楔形块以及若干个设于所述外轴与所述主轴配合面上且与所述楔形块相适配的楔形卡槽。
优选为: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二腔室内的助推装置,所述助推装置包括设于所述第二腔室内且通过第一气管与所述泄压阀连接的增压泵以及通过至少具有两个输出端和一个输入端的分叉气管与所述增压泵输出端连通的电磁组件;
其中,所述电磁组件包括中空设置且内部被分隔块划分为上腔室和下腔室的电磁体、至少两个设于所述电磁体上且与所述上腔室连通的上出气口、设于上腔室内的上活塞、设于下腔室内将下腔室划分为第一子腔室和第二子腔室的下活塞、设于所述分隔块且连通第一子腔室和上腔室的开口、设于所述电磁体上且分别与第一子腔室连通的第一进气口和与第二子腔室连通的第二进气口、设于所述电磁体上且与所述第二子腔室连通的下出气口以及设于上活塞与上腔室顶部内壁之间的第一复位弹簧和设于下活塞与分隔块之间的第二复位弹簧;所述电磁体上设有控制上活塞的电磁组件;
所述分叉气管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与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连通;
所述下出气口连接于第一引导管,且所述第一引导管的输出端朝向加热板的中心位置;
各上出气口连接有第二引导管,且所述第二引导管的输出端朝向加热板的两端位置且位于第一引导管两侧。
此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槽车加热方法,其使用上述的卸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准备适量的加热球,并一部分加热球放入第二腔室的加热板上,再将其余的加热球放入第一腔室内;
S2:利用加热板上的加热丝对加热球进行加热,并在加热一端时间后,打开抽气泵,将第二腔室内的热气抽离,并通过喷气管进入主腔室内,再依次进入各副腔室内,并利用气缸控制各堵杆离开副腔室,最终由喷气嘴喷向槽车对槽车进行加热,直至槽车内部的黄磷液化;
S3:在喷气嘴喷气时,打开分气管上的电磁控制阀,使得喷气管内的热气部分进入分气管内,并从堵杆上的各个单向喷气阀喷出,从而来扩大喷气的区域,加速黄磷液化;
S4:当第二腔室内气体被抽离时,外界的空气通过单向阀进入第二腔室内并吹向加热板,并给予加热板一个推力,使得外轴顺时针旋转,由于外轴的旋转,加热完毕的加热球从加热板上掉落至楔形进料块上,并压缩弹簧,并掉落至第三腔室内的加热液后楔形进料块复位重新封闭进料口;
S5:加热球掉落至加热液中对加热液进行加热,加热液由于吸收热量而气化并使得第三腔室内的气压升高,此时泄压阀将第三内的热气排出至第二腔室内,并吹向加热板,给予加热板一个推力,配合单向阀的进气,使得加热板顶起卸料板,使得第一腔室内的加热球进入第二腔室内并掉落至加热板上进行新一轮的加热,进入第二腔室内的热气被抽气泵抽离喷向槽车进行对槽车内黄磷的加热。
优选为:还包括对加热板的助推方法,所述助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B1:当泄压阀出气时,运行增压泵并电磁组件通电,当电磁组件通电后产生磁性,并吸引上腔室内的上活塞挤压第一复位弹簧从而打开分隔块上的开口,气体经过增压泵的增压进入第一子腔室内并通过开口进入上腔室内,最后由各上气口进入第二引导管内,并喷向加热板的两端,使得加热板两端受力平衡;
B2:当第一子腔室流动气体时,第一子腔室泄压,当分叉气管向第二进气口供气时,会顶起下腔室内的下活塞并挤压第二复位弹簧,从而打开下出气口,气体通过下出气口进入第一引导管内,并喷向加热板的中间位置,给予加热板更强的推力,使得加热板顶起卸料板;
B3:当加热板旋转完毕后,电磁组件断电,上活塞失去磁力的吸引并被第一复位弹簧推向开口,并封闭开口和多个各上出气口,此时第一子腔室内气体无法流通,下腔室的第二复位弹簧随之也推动上活塞封闭下出气口。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
1)本发明在卸磷时,利用加热装置对槽车进行加热,使得槽车内的黄磷也化,并在黄磷液化后将卸磷管道插入槽车的底部,将液态黄磷抽出,并在缓冲罐内沉淀(或沉降,下同)将黄磷内的杂质筛分出,并通过排放管排出至贮罐中,而在排放管上设置的流量计可以用于精确计量黄磷的量,相比较现有技术中运用测量尺来测量槽车内黄磷体积的长、宽、高更加的精确;同时,将黄磷加热使其液化,并送入缓冲罐内进行沉淀,可以有效的过滤杂质,提高黄磷收集的洁净程度;
2)本发明为了避免缓冲罐内的液态黄磷在加入至贮罐内时而固化,从而使得排放管堵塞,进而影响卸磷的效率,因此,本发明在排放管上设置了防堵装置,液态黄磷在穿过防堵装置时,可以被格栅口过滤掉大颗粒的杂质,同时当黄磷出现固化的现象,可以驱使粉碎模块运行(可以通过电机),并且利用粉碎模块的粉碎面对固化的黄磷进行粉碎,进而确保黄磷顺畅进入贮罐中;
3)为了提高黄磷的沉降效果,本发明的缓冲罐具有上罐体和下罐体(下罐体可以是倒锥形),并且在连接上罐体和下罐体的膜套上套设了振动部分(即:检测部分),当液态的黄磷进入缓冲罐内后,膜套由于受到内部液态黄磷的挤压,检测器受挤压后,产生电位信号并发送给处理器,处理器经过处理后,根据对应的电位信号产生相应频率的振动频率给振动器,利用振动器产生振动,并带动缓冲罐振动,从而来提高液态黄磷内部杂质的沉降效果;而本发明设置独有的感应器可以大大的提高容错率,即:利用感应器上若干个感应单元来检测膜套受到挤压并产生电位信号,再利用采集器对各个对应感应单元的电位信号进行采集,其目的是:当有部分感应单元损耗或者采集单元损坏也不会影响振动器的正常使用,从而来提高使用的容错率;
4)不仅如此,本发明的加热装置不仅可以产生“蒸汽”,利用“蒸汽”来加热槽车内的黄磷使其液化,并且,为了提高能源的充分利用,本发明的加热装置分为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和第三腔室,第二腔室用于提供给槽车内黄磷液化的热量,即:利用加热板加热第二腔室内的空气,并被抽气泵抽出而利用,在加热第二腔室内的同时,可以同时对加热球进行加热,在加热球加热完毕后,可以首次通过电机驱动单向转动加热装置转动,并使得加热球挤压楔形进料口进入第三腔室内对加热液进行加热,当加热液受热并汽化时,第三腔室内的气压升高,为了其第三腔室的气压平衡,第三腔室内的热气通过泄压阀排入第二腔室,并吹向加热板同时配合单向阀的进气,使得单向转动加热装置再次旋转,并顶起卸料板,使得第一腔室内的新的加热球进入第二腔室内,如此循坏,不仅可以利用第三腔室内的热量(其被抽气泵抽取并吹向槽车),还可以利用第三腔室内的热气来驱动单向转动加热装置转动,同时,第三腔室内的换热管可以缠绕于缓冲罐上,换热管内可以通入介质(可以是气体、液体等的换热介质),当加热球进入第三腔室并使得第三腔室内的热量提高时,第三腔室内的加热液也会对换热管内的介质进行加热,从而来对缓冲罐内的黄磷进行加热,避免缓冲罐内的黄磷固化,而影响沉降效果;
5)除此之外,本发明还利用助推装置来对从泄压阀排出的热气进行进一步的合理分配利用,即:助推装置提供两类出气方向(详细参见实施例部分),第一类为,从加热板的两侧喷气,确保加热板受力均衡,第二类为,从加热板的中间位置喷气,用以加强对加热板的受力,确保加热板能够旋转并顶起卸料板,从而使得第一腔室内的加热球可以顺利排入第二腔室内,同时在助推装置关闭时,优先关闭出气口较多的出气方向(即:第一类出气方向);因此,本发明的助推装置不仅可以使得加热板受力均衡(确保单向转动加热装置稳定运行),还能够在单向相转动装置顺利转动的前提下,对资源进行较多的保留,以便于后续进行利用,使得能源的控制更加的合理化。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1中防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1中格栅口的分布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1中粉碎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2中缓冲罐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2中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2中检测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3的中加热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3中喷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3中单向转动加热装置的截面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4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发明具体实施例4中助推模块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实施例1
如图1-图4所示,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黄磷槽车卸磷系统,包括缓冲罐10,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包括设于所述缓冲罐10且至少具有一个抽吸端和输出端的且输出端与所述缓冲罐10连通的卸磷管道11、具有至少一个吸料端和排料端且吸料端与所述缓冲罐10一侧连通的排放管12、至少具有一个与所述缓冲罐10的罐底连通的排污端的排污系统以及用于加热槽车10a和缓冲罐10的加热装置20,其中,所述排污系统包括泵14连接于所述泵14的输入端与缓冲罐10底部的抽污管15以及与所述泵14的输出端连接的排污管16,且在排放管12上设有流量计17以及防堵装置19,在黄磷固化时,所述防堵装置19用以粉碎黄磷结块。
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防堵装置19包括可相互拼接且通过卡箍190固定的第一分体191和第二分体192、分别形成于第一分体191的第一子腔室191a、形成于第二分体192内部且与第一子腔室191a连通的第二子腔室192a、通过转轴193与所述第一子腔室191a转动连接且至少具有两个粉碎面194a的粉碎模块194、通过连接部195与所述第二子腔室192a连接且与所述粉碎模块194至少一个粉碎面194a间隙设置的滤片196以及设于第一分体191、滤片196和第二分体192上供物料通过的格栅口197;其中,所述粉碎模块194包括通过转轴193与所述第一子腔室191a转动连接的转轮1940以及至少三个固定连接于所述转轮1940侧壁且周向等距间隔设置的切割叶片1941,所述切割叶片1941的两个任意边缘为粉碎面194a。
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卸磷管道11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安装泵体辅助进行抽吸。
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加热装置20可以是现有的换热器或蒸汽加热装置等。
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排放管12的输出端设置有贮罐18。
参考图1-4,本实施例的原理是:
首先,在卸磷时,利用加热装置对槽车(和/或缓冲罐)进行加热,并使得槽车内的黄磷液化,液化完成后,将卸磷管道插入至槽车底部进行抽取,将黄磷抽取至缓冲罐内后,沉降一段时间后,利用排放管(也可以利用泵的辅助),将缓冲罐内的黄磷抽取并送入贮罐中,当缓冲罐的黄磷被抽取完毕后,再从槽车内抽取黄磷进行沉降,排放管上可以设有观察窗,当通过观察窗发现抽到水时,意味着槽内内的黄磷被抽取完成,同时,利用泵将缓冲管内的杂质重新打入槽车内,利用槽车将杂质带离,从而完成黄磷的抽取,本实施例不仅可以利用流量计来精确的计算黄磷,还可以对黄磷进行过滤,同时能够在卸磷的过程将杂质打入槽车并被槽车运输至相应位置进行卸料;
需要说明的是:
本实施例为了避免排放管堵塞,在排放管上设置了防堵装置,利用防堵装置可以对输送过程中固化的黄磷进行粉碎,确保排放管的输送顺畅,具体如下:
其一,本实施例的防堵装置由第一分体和第二分体组成,利用卡箍固定,可以实现对第一分体和第二分体的固定和拆卸,可以便于清理第一分体和第二分体内的杂质;
其二,在第一分体和第二分体以及两者内部滤片上的格栅口可以用于过滤杂质,确保收料的质量;
其三,本实施例的粉碎模块可以通过电机(或马达)等驱动转动,并且利用切割叶片对固化的黄磷进行切割,从而来确保排放管顺畅,进而确保排磷正常进行,本实施例中切割叶片的粉碎面(如图4所示),粉碎面这样设置可以提高切割叶片的处理面积,同时,切割叶片与滤片间隙设置可以防止黄磷大量的凝结在滤片上,可以对滤片的进行表面进行清洁,确保排放管的疏通(同时,需要说明的,本实施例第一分体和第二分体上的格栅口的口径的尺寸可以设置较大,可避免黄磷在第一分体外或第二分体和滤片之间的区域堵塞)。
实施例2,同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
如图5-图7所示,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缓冲罐10包括纵向间隔设置且相对侧敞开设置的上罐体101和下罐体102、连接于所述上罐体101和下罐体102之间且具有过料腔的膜套103以及设于所述下罐体103和膜套103连接处的检测装置104;其中,所述检测装置104包括环状体1040、设于所述环状体1040内的检测器1041、设于所述环状体1040内处理器1042以及振动器1043;
当膜套103膨胀并挤压环状体1040时,所述检测器1041检测并产生电位信号;所述处理器1042用于接收电位信号,并对电位信号进行处理,确定膜套103对环状体1040的压力信息,并根据压力信息产生控制信号,将控制信号发送给振动器1043,驱使振动器1043产生振动用以辅助缓冲罐10内的物料沉淀。
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检测器1041包括至少一组感应器30、固定于所述感应器一侧的绝缘层31以及安装在绝缘层31另一侧的采集器32,其中,所述感应器30具有若干个用于检测膜套103挤压环状体1040并产生电位信号的感应单元300,所述采集器32包括若干个与各感应单元300一一对应且用于采集各对应感应单元300电位信号的采集单元320,各采集单元320将采集的电位信号发送给处理器1042。
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所述感应器和采集器可以是现有的电路板。
参考图5-图7,本实施例的原理是:
本实施例为了提高缓冲罐内物料的沉降效果以及效率,将缓冲罐分为三部分,即:上罐体、下罐体以及连接上罐体和下罐体的膜套(其材质可以采用现有的柔性材质制作),并在膜套上设置了检测装置,当向缓冲罐内打入黄磷时,膜套受到内部的挤压,会向外膨胀并挤压环状体,同时被检测器检测到膜套对其的压力信息,从而将该部分信息发送给处理器,利用处理器对其进行处理后,产生相应的振动控制信号给振动器,由振动器产生的振动来确保缓冲罐内物料的沉降效果,由于膜套设置在靠下位置,当上罐体内的物料越来越多时,膜套内部收到的压力也提高,因此膜套对环状体的挤压也增强,此时处理器收到的压力信息也不同,从而可以调整振动器产生的频率,使其符合当前缓冲罐内的物料的量,进而进一步确保沉降效果;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为了提高检测器使用的容错率,将检测器设置为若干个感应器(包含若干个感应单元)和采集器(包含若干个采集单元),利用感应单元来获取压力信息,并通过采集单元来采集感应单元获取的压力信息,当有部分感应单元或/和采集单元损坏时,也不会影响检测装置的正常使用;
其次,感应器和采集器之间的绝缘层(具有特定的介电常数和厚度),其作用可以使得感应器和采集器之间没有直接的电连接,从而使得感应单元和采集单元之间形成平板电容器的结构,当感应单元的电位发生变化时(也就是压力信号的变化),采集单元采集到电位信息(也就是压力信息)也随之发生变化,从而可以提高检测器的灵敏度。
实施例3,同上述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在于
如图8-图10所示,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加热装置20包括具有第一腔室201、第二腔室202和第三腔室203的容器体200、设于第三腔室203内的加热液204、用于对加热液204加热的备用加热器205、一端自第三腔室203穿过且缠绕于所述缓冲罐10外壁的换热管206、设于所述第二腔室202内的单向转动加热装置207、设于所述第二腔室202腔底且与所述第三腔室203连通的泄压阀208、与所述第二腔室202连通且用于将第二腔室202内的热气吹向槽车的供热系统209、设于第二腔室202腔底且与第三腔室203连通的进料口41以及设于进料口41处的弹性封闭装置42;
其中,所述第一腔室201的腔底设有仅能单向翻转且可通过单向转动加热装置207顶起的卸料板43,并在所述第一腔室201内设有加热球44;
所述弹性封闭装置42包括进料口处的L形支撑板420,以及通过弹簧421与所述L形支撑板420连接并用于封闭进料口41的楔形进料块422。
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所述供热系统209包括设于所述第二腔室202上的单向阀50、通过出气管51与所述第二腔室202连通的抽气泵52、与所述抽气泵51输出端连通的喷气管53以及安装于所述喷气管53输出端的喷气装置54;其中,所述喷气装置54包括喷气体540、形成于所述喷气体540内且与所述喷气管53连通的主腔室541、形成于所述喷气体540内且等距间隔分布并与所述主腔室541连通的副腔室542、若干排安装于所述喷气体540同侧且分别与各副腔室542连通的喷气嘴543以及若干根设于所述副腔室542内且可通过气缸驱动移出副腔室542的中空堵杆544,所述中空堵杆544上设有若干个与所述中空堵杆544连通的单向喷气阀545,各中空堵杆544均通过分气管546与所述喷气管53连通,并在所述分气管546上设有电磁控制阀547。
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单向转动加热装置207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腔室202内的主轴2070、套设于所述主轴2070上且可与所述主轴2070相对旋转的外轴2071以及若干固定连接于所述外轴2071上且周向等距间隔设置并可顶起卸料板43的加热板2072,所述加热板2072上设有加热丝;其中,所述主轴2070和外轴2071的配合面上设有单向模块,所述单向模块包括设于所述主轴2070与外轴2071配合面上的凹槽2073、通过压缩弹簧2074与所述凹槽2073的槽底固定连接且部分露出凹槽2073外的楔形块2075以及若干个设于所述外轴2071与所述主轴2070配合面上且与所述楔形块2075相适配的楔形卡槽2076。
此外,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槽车加热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准备适量的加热球,并一部分加热球放入第二腔室的加热板上,再将其余的加热球放入第一腔室内;
S2:利用加热板上的加热丝对加热球进行加热,并在加热一端时间后,打开抽气泵,将第二腔室内的热气抽离,并通过喷气管进入主腔室内,再依次进入各副腔室内,并利用气缸控制各堵杆离开副腔室,最终由喷气嘴喷向槽车对槽车进行加热,直至槽车内部的黄磷液化;
S3:在喷气嘴喷气时,打开分气管上的电磁控制阀,使得喷气管内的热气部分进入分气管内,并从堵杆上的各个单向喷气阀喷出,从而来扩大喷气的区域,加速黄磷液化;
S4:当第二腔室内气体被抽离时,外界的空气通过单向阀进入第二腔室内并吹向加热板,并给予加热板一个推力,使得外轴顺时针旋转,由于外轴的旋转,加热完毕的加热球从加热板上掉落至楔形进料块上,并压缩弹簧,并掉落至第三腔室内的加热液后楔形进料块复位重新封闭进料口;
S5:加热球掉落至加热液中对加热液进行加热,加热液由于吸收热量而气化并使得第三腔室内的气压升高,此时泄压阀将第三内的热气排出至第二腔室内,并吹向加热板,给予加热板一个推力,配合单向阀的进气,使得加热板顶起卸料板,使得第一腔室内的加热球进入第二腔室内并掉落至加热板上进行新一轮的加热,进入第二腔室内的热气被抽气泵抽离喷向槽车进行对槽车内黄磷的加热。
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第二腔室202中可以设有缓冲部分,所述缓冲部分为铰接于所述第二腔室202上的缓冲块60以及连接于缓冲块60与第二腔室202腔壁之间的拉簧61。
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第三腔室203内的加热液可以选用油、水等沸点高于黄磷熔点的液体。
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
本实施例的原理是,请参阅图8-图10:
参考图8,本实施例为了提高能源的利用率,设置了具有第一腔室、第二腔室以及第三腔室的容器体,第二腔室用于产热(利用加热板以及加热丝),产出的热能通过单向阀的进气以及气泵被抽离,从而完成热能的利用,而第一腔室和第三腔室的配合主要用于热能的充分回收利用,即:第一腔室内储存的加热球可以进入第二腔室内参与加热,而在第二腔室中被加热的加热球可以进入第三腔室(备用加热器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而运行,一般情况不运行)内进行散热,即:将加热球上的热量供给给第三腔室的加热液,使加热液的温度升高,并且从泄压阀排出至第二腔室而进一步被气泵抽离,从而来达到回收热能的作用,同时,从泄压阀排出的高温蒸汽可以吹动加热板,使得外轴旋转,并使得加热板顶起卸料板从而使得第一腔室内的加热球排入第二腔室内,进入第二轮的加热循环;
其原理是:在起初,首先将一部分加热球置于第一腔室内,将另一部加热球直接放入第二腔室的加热板上进行加热,当对加热球加热完成后,主动驱动外轴或者备用加热器运行,当外轴旋转时,加热球会掉落至楔形进料块上,并挤压弹簧而进入第三腔室内对第三腔室内的加热液进行加热,当备用加热器运行时,会对第三腔室内的加热液,从而都能使得第三腔室内的加热液汽化而提高气压,并使得一部分气体从泄压阀排出,并吹动加热板,使得外轴再次旋转,再次顶起卸料板使得第一腔室内的加热球再次进入第二腔室并被加热板加热,而之前的加热球由于加热板的顺时针旋转又掉落至楔形进料块上,并进一步进入第三腔室内对第三腔室内的加热液进行加热,第三腔室内的加热液又因温度升高而气化,并从泄压阀排出,依次循环,不仅能够充分的利用第二腔室以及第三腔室中的热量,还可以利用第三腔室排出气体带动第二腔室内的单向转动加热装置转动,为单向转动加热装置提供运行的动力;
除此之外,本实施例的单向阀可以设置在第二腔室右侧靠下位置(参考图5),其目的是,当气泵开始抽气时,单向阀向将外界的空气送入第二腔室中,并且可以直接吹动加热板,其可以用于辅助泄压阀,从而来确保单向转动加热装置的正常转动;
其次,本实施例还设置了喷气装置,喷气装置上设置的单向喷气阀以及喷气嘴可以用于气体的输出,并且,本实施例的喷气装置可以调节单向喷气阀和/或喷气嘴的数量,即:利用气缸控制中空堵杆移开副腔室或者进入副腔室可以调节喷气嘴被封闭的量,从而来调节喷气嘴的有效工作量,而中空堵杆的移出或者进入副腔室还可以调节单向喷气阀的有效工作量(可以配合电磁控制阀),从而来调整喷气装置的“喷气面积”,不仅如此,中空堵杆靠近副腔室的一端还可以设为开口(在开口处可以设置电磁阀/或电动阀来控制开口的启闭),这样可以使得副腔室内的气体可以进入中空堵杆中并被单向喷气阀喷出,也可以使得中空堵杆中的气体进入副腔室中被喷气嘴喷出,确保喷气装置使用的稳定;
需要说明的是:
其一,本实施例在第二腔室中设置了缓冲部分,参考图5,缓冲部分可以用于定位单向转动加热装置,即:当泄压阀喷气使得外轴旋转时,泄压阀喷出气体的推力较大时,与缓冲块接触的加热板会下压缓冲块,进而“突破”缓冲块完成外轴的正常旋转,而当下一个加热板与缓冲块接触时,外轴停止,若此时泄压阀喷出气体的给予加热板的推力较小时,则单向转动加热装置会保持当前状态对加热球继续加热,直至泄压阀再次泄压并排出大量的气体,才能够继续推动加热板活动;
其二,单向模块可以确保外轴只能顺时针转动,避免加热板逆时针活动,无法使得加热球无法顺利的落在楔形进料块上,并进一步进入第三腔室内;
其三,在本实施例中,第二腔室中的热气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通入第一腔室内,对第一腔室内的加热球进行预热,从而确保加热球掉入第二腔室中被加热效果。
实施例4,同实施例3的不同之处在于
如图11-图12所示,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二腔室202内的助推装置70,所述助推装置70包括设于所述第二腔室202内且通过第一气管71与所述泄压阀208连接的增压泵72以及通过至少具有两个输出端和一个输入端的分叉气管73与所述增压泵72输出端连通的电磁组件74;
其中,所述电磁组件74包括中空设置且内部被分隔块740划分为上腔室74a和下腔室74b的电磁体741、至少两个设于所述电磁体741上且与所述上腔室74a连通的上出气口742、设于上腔室74a内的上活塞743、设于下腔室74b内将下腔室74b划分为第一子腔室741b和第二子腔室742b的下活塞75、设于所述分隔块740且连通第一子腔室741b和上腔室74a的开口76、设于所述电磁体741上且分别与第一子腔室741b连通的第一进气口77和与第二子腔室742b连通的第二进气口78、设于所述电磁体741上且与所述第二子腔室742b连通的下出气口79以及设于上活塞743与上腔室74a顶部内壁之间的第一复位弹簧81和设于下活塞75与分隔块740之间的第二复位弹簧72;所述电磁体741上设有控制上活塞743的电磁组件83;
所述分叉气管73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与第一进气口77和第二进气口78连通;
所述下出气口79连接于第一引导管91,且所述第一引导管91的输出端朝向加热板2072的中心位置;
各上出气口742连接有第二引导管92,且所述第二引导管92的输出端朝向加热板2072的两端位置且位于第一引导管91两侧。
此外,本实施例还包括对加热板的助推方法,所述助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B1:当泄压阀出气时,运行增压泵并电磁组件通电,当电磁组件通电后产生磁性,并吸引上腔室内的上活塞挤压第一复位弹簧从而打开分隔块上的开口,气体经过增压泵的增压进入第一子腔室内并通过开口进入上腔室内,最后由各上气口进入第二引导管内,并喷向加热板的两端,使得加热板两端受力平衡;
B2:当第一子腔室流动气体时,第一子腔室泄压,当分叉气管向第二进气口供气时,会顶起下腔室内的下活塞并挤压第二复位弹簧,从而打开下出气口,气体通过下出气口进入第一引导管内,并喷向加热板的中间位置,给予加热板更强的推力,使得加热板顶起卸料板;
B3:当加热板旋转完毕后,电磁组件断电,上活塞失去磁力的吸引并被第一复位弹簧推向开口,并封闭开口和多个各上出气口,此时第一子腔室内气体无法流通,下腔室的第二复位弹簧随之也推动上活塞封闭下出气口。
在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
参考图11-图12,本实施例的原理是:
参考图11-12,本实施例在第二腔室中设置了与泄压阀连接的助推装置,即:助推装置可以将从泄压阀排出的气体进行合理的分配,如下:
泄压阀排出的气体进入增压泵中经过增压泵的增压而进入分叉气管(分叉气管与第一进气口的连接处可以设置有限流控制阀)中,经过增压泵的增压将从泄压阀排出的气体分为两股气流分别送入第一进气口和第二进气口内,在使用时,电磁组件(可以是现有的电磁线圈和金属的组合,电磁线圈通电时金属铁芯产生磁性,断电则金属铁芯失去磁性)通电,当电磁组件通电后,产生磁性并且吸引上活塞挤压第一复位弹簧,并打开分隔块上的开口,此时第一进气口的气体进入第一子腔室并通过开口进入上腔室中进而从上出气口排出,并进入不同的第一引导管中,并喷向加热板,其喷气的方向是竖直朝上,且向加热板的两端位置喷气,可以使得加热板两端的受力均衡,确保其平稳受力,当第一子腔室内的流动气体是,第一子腔室泄压,并且,配合第二进气口的进气,会驱使下活塞挤压第二复位弹簧(由于在第一进气口处设置了限流阀,并且在设置时,第二进气口的口径可以大于第一进气口的口径),因此,当下活塞挤压第二复位弹簧时,第二子腔室打开,一路气体从第二进气口进入第二子腔室内,并通过下出气口排出至第一引导管中,进一步吹向加热板的中间位置,为外轴转动提供更腔的推力,从而可以顺利的顶起卸料板,而在泄压阀泄压完成时,电磁组件断电,与此同时,上活塞失去磁力的吸引而被第一复位弹簧所复位而重新封闭开口,此时,上出气口封闭,各第二引导管首先短路,而随后由于第一子腔室内的气体不流通,下活塞由于第二复位弹簧的作用而重新封闭第二进气口和下进气口,其可以首先断开出气口较多的腔室,确保一部分气体留在管路中,以确保下次泄压时有足够的气体能够使得外轴旋转,从而进一步的节省了能源,提高能源的利用率。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黄磷槽车卸磷系统,包括缓冲罐(10),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所述缓冲罐(10)且至少具有一个抽吸端和输出端的且输出端与所述缓冲罐(10)连通的卸磷管道(11)、具有至少一个吸料端和排料端且吸料端与所述缓冲罐(10)一侧连通的排放管(12)、至少具有一个与所述缓冲罐(10)的罐底连通的排污端的排污系统以及用于加热槽车(10a)和缓冲罐(10)的加热装置(20),其中,所述排污系统包括泵(14)连接于所述泵(14)的输入端与缓冲罐(10)底部的抽污管(15)以及与所述泵(14)的输出端连接的排污管(16),且在排放管(12)上设有流量计(17)以及防堵装置(19),在黄磷固化时,所述防堵装置(19)用以粉碎黄磷结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黄磷槽车卸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防堵装置(19)包括可相互拼接且通过卡箍(190)固定的第一分体(191)和第二分体(192)、分别形成于第一分体(191)的第一子腔室(191a)、形成于第二分体(192)内部且与第一子腔室(191a)连通的第二子腔室(192a)、通过转轴(193)与所述第一子腔室(191a)转动连接且至少具有两个粉碎面(194a)的粉碎模块(194)、通过连接部(195)与所述第二子腔室(192a)连接且与所述粉碎模块(194)至少一个粉碎面(194a)间隙设置的滤片(196)以及设于第一分体(191)、滤片(196)和第二分体(192)上供物料通过的格栅口(197);其中,所述粉碎模块(194)包括通过转轴(193)与所述第一子腔室(191a)转动连接的转轮(1940)以及至少三个固定连接于所述转轮(1940)侧壁且周向等距间隔设置的切割叶片(1941),所述切割叶片(1941)的两个任意边缘为粉碎面(194a)。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黄磷槽车卸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罐(10)包括纵向间隔设置且相对侧敞开设置的上罐体(101)和下罐体(102)、连接于所述上罐体(101)和下罐体(102)之间且具有过料腔的膜套(103)以及设于所述下罐体(103)和膜套(103)连接处的检测装置(104);其中,所述检测装置(104)包括环状体(1040)、设于所述环状体(1040)内的检测器(1041)、设于所述环状体(1040)内处理器(1042)以及振动器(1043);
当膜套(103)膨胀并挤压环状体(1040)时,所述检测器(1041检测并产生电位信号;所述处理器(1042)用于接收电位信号,并对电位信号进行处理,确定膜套(103)对环状体(1040)的压力信息,并根据压力信息产生控制信号,将控制信号发送给振动器(1043),驱使振动器(1043)产生振动用以辅助缓冲罐(10)内的物料沉淀。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黄磷槽车卸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器(1041)包括至少一组感应器(30)、固定于所述感应器一侧的绝缘层(31)以及安装在绝缘层(31)另一侧的采集器(32),其中,所述感应器(30)具有若干个用于检测膜套(103)挤压环状体(1040)并产生电位信号的感应单元(300),所述采集器(32)包括若干个与各感应单元(300)一一对应且用于采集各对应感应单元(300)电位信号的采集单元(320),各采集单元(320)将采集的电位信号发送给处理器(1042)。
5.根据权利要求1-4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黄磷槽车卸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装置(20)包括具有第一腔室(201)、第二腔室(202)和第三腔室(203)的容器体(200)、设于第三腔室(203)内的加热液(204)、用于对加热液(204)加热的备用加热器(205)、一端自第三腔室(203)穿过且缠绕于所述缓冲罐(10)外壁的换热管(206)、设于所述第二腔室(202)内的单向转动加热装置(207)、设于所述第二腔室(202)腔底且与所述第三腔室(203)连通的泄压阀(208)、与所述第二腔室(202)连通且用于将第二腔室(202)内的热气吹向槽车的供热系统(209)、设于第二腔室(202)腔底且与第三腔室(203)连通的进料口(41)以及设于进料口(41)处的弹性封闭装置(42);
其中,所述第一腔室(201)的腔底设有仅能单向翻转且可通过单向转动加热装置(207)顶起的卸料板(43),并在所述第一腔室(201)内设有加热球(44);
所述弹性封闭装置(42)包括进料口处的L形支撑板(420),以及通过弹簧(421)与所述L形支撑板(420)连接并用于封闭进料口(41)的楔形进料块(422)。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黄磷槽车卸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供热系统(209)包括设于所述第二腔室(202)上的单向阀(50)、通过出气管(51)与所述第二腔室(202)连通的抽气泵(52)、与所述抽气泵(51)输出端连通的喷气管(53)以及安装于所述喷气管(53)输出端的喷气装置(54);其中,所述喷气装置(54)包括喷气体(540)、形成于所述喷气体(540)内且与所述喷气管(53)连通的主腔室(541)、形成于所述喷气体(540)内且等距间隔分布并与所述主腔室(541)连通的副腔室(542)、若干排安装于所述喷气体(540)同侧且分别与各副腔室(542)连通的喷气嘴(543)以及若干根设于所述副腔室(542)内且可通过气缸驱动移出副腔室(542)的中空堵杆(544),所述中空堵杆(544)上设有若干个与所述中空堵杆(544)连通的单向喷气阀(545),各中空堵杆(544)均通过分气管(546)与所述喷气管(53)连通,并在所述分气管(546)上设有电磁控制阀(547)。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黄磷槽车卸磷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单向转动加热装置(207)包括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二腔室(202)内的主轴(2070)、套设于所述主轴(2070)上且可与所述主轴(2070)相对旋转的外轴(2071)以及若干固定连接于所述外轴(2071)上且周向等距间隔设置并可顶起卸料板(43)的加热板(2072),所述加热板(2072)上设有加热丝;其中,所述主轴(2070)和外轴(2071)的配合面上设有单向模块,所述单向模块包括设于所述主轴(2070)与外轴(2071)配合面上的凹槽(2073)、通过压缩弹簧(2074)与所述凹槽(2073)的槽底固定连接且部分露出凹槽(2073)外的楔形块(2075)以及若干个设于所述外轴(2071)与所述主轴(2070)配合面上且与所述楔形块(2075)相适配的楔形卡槽(2076)。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黄磷槽车卸磷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于所述第二腔室(202)内的助推装置(70),所述助推装置(70)包括设于所述第二腔室(202)内且通过第一气管(71)与所述泄压阀(208)连接的增压泵(72)以及通过至少具有两个输出端和一个输入端的分叉气管(73)与所述增压泵(72)输出端连通的电磁组件(74);
其中,所述电磁组件(74)包括中空设置且内部被分隔块(740)划分为上腔室(74a)和下腔室(74b)的电磁体(741)、至少两个设于所述电磁体(741)上且与所述上腔室(74a)连通的上出气口(742)、设于上腔室(74a)内的上活塞(743)、设于下腔室(74b)内将下腔室(74b)划分为第一子腔室(741b)和第二子腔室(742b)的下活塞(75)、设于所述分隔块(740)且连通第一子腔室(741b)和上腔室(74a)的开口(76)、设于所述电磁体(741)上且分别与第一子腔室(741b)连通的第一进气口77和与第二子腔室(742b)连通的第二进气口(78)、设于所述电磁体(741)上且与所述第二子腔室(742b)连通的下出气口(79)以及设于上活塞(743)与上腔室(74a)顶部内壁之间的第一复位弹簧(81)和设于下活塞(75)与分隔块(740)之间的第二复位弹簧(72);所述电磁体(741)上设有控制上活塞(743)的电磁组件(83);
所述分叉气管(73)的两个输出端分别与第一进气口(77)和第二进气口(78)连通;
所述下出气口(79)连接于第一引导管(91),且所述第一引导管(91)的输出端朝向加热板(2072)的中心位置;
各上出气口(742)连接有第二引导管(92),且所述第二引导管(92)的输出端朝向加热板(2072)的两端位置且位于第一引导管(91)两侧。
9.一种槽车加热方法,其使用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卸磷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准备适量的加热球,并一部分加热球放入第二腔室的加热板上,再将其余的加热球放入第一腔室内;
S2:利用加热板上的加热丝对加热球进行加热,并在加热一端时间后,打开抽气泵,将第二腔室内的热气抽离,并通过喷气管进入主腔室内,再依次进入各副腔室内,并利用气缸控制各堵杆离开副腔室,最终由喷气嘴喷向槽车对槽车进行加热,直至槽车内部的黄磷液化;
S3:在喷气嘴喷气时,打开分气管上的电磁控制阀,使得喷气管内的热气部分进入分气管内,并从堵杆上的各个单向喷气阀喷出,从而来扩大喷气的区域,加速黄磷液化;
S4:当第二腔室内气体被抽离时,外界的空气通过单向阀进入第二腔室内并吹向加热板,并给予加热板一个推力,使得外轴顺时针旋转,由于外轴的旋转,加热完毕的加热球从加热板上掉落至楔形进料块上,并压缩弹簧,并掉落至第三腔室内的加热液后楔形进料块复位重新封闭进料口;
S5:加热球掉落至加热液中对加热液进行加热,加热液由于吸收热量而气化并使得第三腔室内的气压升高,此时泄压阀将第三内的热气排出至第二腔室内,并吹向加热板,给予加热板一个推力,配合单向阀的进气,使得加热板顶起卸料板,使得第一腔室内的加热球进入第二腔室内并掉落至加热板上进行新一轮的加热,进入第二腔室内的热气被抽气泵抽离喷向槽车进行对槽车内黄磷的加热。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槽车加热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加热板的助推方法,所述助推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B1:当泄压阀出气时,运行增压泵并电磁组件通电,当电磁组件通电后产生磁性,并吸引上腔室内的上活塞挤压第一复位弹簧从而打开分隔块上的开口,气体经过增压泵的增压进入第一子腔室内并通过开口进入上腔室内,最后由各上气口进入第二引导管内,并喷向加热板的两端,使得加热板两端受力平衡;
B2:当第一子腔室流动气体时,第一子腔室泄压,当分叉气管向第二进气口供气时,会顶起下腔室内的下活塞并挤压第二复位弹簧,从而打开下出气口,气体通过下出气口进入第一引导管内,并喷向加热板的中间位置,给予加热板更强的推力,使得加热板顶起卸料板;
B3:当加热板旋转完毕后,电磁组件断电,上活塞失去磁力的吸引并被第一复位弹簧推向开口,并封闭开口和多个各上出气口,此时第一子腔室内气体无法流通,下腔室的第二复位弹簧随之也推动上活塞封闭下出气口。
CN202110315498.0A 2021-03-24 2021-03-24 一种黄磷槽车卸磷系统及其槽车加热方法 Pending CN11296063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15498.0A CN112960639A (zh) 2021-03-24 2021-03-24 一种黄磷槽车卸磷系统及其槽车加热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315498.0A CN112960639A (zh) 2021-03-24 2021-03-24 一种黄磷槽车卸磷系统及其槽车加热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60639A true CN112960639A (zh) 2021-06-15

Family

ID=762784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315498.0A Pending CN112960639A (zh) 2021-03-24 2021-03-24 一种黄磷槽车卸磷系统及其槽车加热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6063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48696A (zh) * 2021-05-20 2021-07-23 江西电化乐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黄磷槽车卸磷系统及其卸磷方法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85866A (zh) * 2012-07-05 2012-11-21 山东新阳能源有限公司 锅炉煤仓棚煤时的疏通系统和疏通方法
CN103672068A (zh) * 2013-12-05 2014-03-26 吴忠仪表有限责任公司 新型换向阀
CN205590275U (zh) * 2016-03-03 2016-09-21 湖北泰盛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黄磷槽车卸磷装置
CN205979790U (zh) * 2016-07-28 2017-02-22 诸暨市培松阀门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节的防泄漏醇基炉具喷头
CN108004379A (zh) * 2017-11-30 2018-05-08 宁波德深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淬火装置的使用方法
CN108048635A (zh) * 2017-11-30 2018-05-18 宁波德深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淬火装置
CN208683557U (zh) * 2018-08-27 2019-04-02 秦皇岛华电测控设备有限公司 可视化原煤仓防堵装置
CN209414289U (zh) * 2018-11-26 2019-09-20 嘉兴新中南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整体式调压换向阀
CN212142985U (zh) * 2020-04-01 2020-12-15 徐州九阳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中药粉碎器
EP3757060A1 (de) * 2019-06-26 2020-12-30 Saeta GmbH & Co. KG Anlage zur abgabe von flüssigkeit aus einem mehrere kammern enthaltenden tankwagen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785866A (zh) * 2012-07-05 2012-11-21 山东新阳能源有限公司 锅炉煤仓棚煤时的疏通系统和疏通方法
CN103672068A (zh) * 2013-12-05 2014-03-26 吴忠仪表有限责任公司 新型换向阀
CN205590275U (zh) * 2016-03-03 2016-09-21 湖北泰盛化工有限公司 一种黄磷槽车卸磷装置
CN205979790U (zh) * 2016-07-28 2017-02-22 诸暨市培松阀门有限公司 一种可调节的防泄漏醇基炉具喷头
CN108004379A (zh) * 2017-11-30 2018-05-08 宁波德深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淬火装置的使用方法
CN108048635A (zh) * 2017-11-30 2018-05-18 宁波德深机械设备有限公司 淬火装置
CN208683557U (zh) * 2018-08-27 2019-04-02 秦皇岛华电测控设备有限公司 可视化原煤仓防堵装置
CN209414289U (zh) * 2018-11-26 2019-09-20 嘉兴新中南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整体式调压换向阀
EP3757060A1 (de) * 2019-06-26 2020-12-30 Saeta GmbH & Co. KG Anlage zur abgabe von flüssigkeit aus einem mehrere kammern enthaltenden tankwagen
CN212142985U (zh) * 2020-04-01 2020-12-15 徐州九阳机械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中药粉碎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48696A (zh) * 2021-05-20 2021-07-23 江西电化乐丰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黄磷槽车卸磷系统及其卸磷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729377B (zh) 粉粒体材料的干燥储存装置和粉粒体材料的供给系统
CN112960639A (zh) 一种黄磷槽车卸磷系统及其槽车加热方法
JP2013525604A (ja) 水素を電気的に製造する装置
CN101103761B (zh) 连续梯度逆流萃取生产大豆浓缩蛋白的方法和设备
CN107855205A (zh) 带润药功能的中药材粉碎装置
CN201864712U (zh) 高效连续的植物提取装置
CN101560436A (zh) 移动式废油净化系统
CN101011635A (zh) 溶剂回收分离装置
CN113148696A (zh) 一种黄磷槽车卸磷系统及其卸磷方法
CN1392384A (zh) 食品、药品等的冷冻干燥装置
CN104557421B (zh) 三效甲苯回收技术
CN109176961A (zh) 一种塑料制品粉碎装置
CN109758784A (zh) 一种新型连续中药提取浓缩装置
JP2004534640A (ja) 混合流体の分離装置
CN212152050U (zh) 一种污泥干化机
CN207900783U (zh) 一种数控机床冷却液的回收装置
CN207057626U (zh) 一种用于锌粉生产的冷凝器
CN206631220U (zh) 一种蒸汽耗量低的浓缩器
KR102458355B1 (ko) 나노셀룰로오스 농축 및 응축 시스템
CN212236280U (zh) 一种用于冰源热泵系统的冰水过滤装置
CN112675610A (zh) 催化剂的过滤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催化剂的制备系统
CN112710128B (zh) 催化剂的干燥系统及其控制方法、催化剂的制备系统
CN209302320U (zh) 一种矿用离子液体阻化剂的回收装置
CN208882634U (zh) 一种垃圾降尘除臭系统
CN106906784A (zh) 一种街道路面节盐清冰除雪车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615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