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12305B - 具有通孔手柄的自行车车座 - Google Patents

具有通孔手柄的自行车车座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12305B
CN112912305B CN201980070342.1A CN201980070342A CN112912305B CN 112912305 B CN112912305 B CN 112912305B CN 201980070342 A CN201980070342 A CN 201980070342A CN 112912305 B CN112912305 B CN 11291230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opening
seating surface
periphery
wid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7034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12305A (zh
Inventor
马克·J·斯莱特
帕特里克·M·赛德勒
拉斐尔·施伦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a FeierShilunge
Pa TelikeMSaidele
Ma KeJSilaite
Original Assignee
La FeierShilunge
Pa TelikeMSaidele
Ma KeJSilai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a FeierShilunge, Pa TelikeMSaidele, Ma KeJSilaite filed Critical La FeierShilunge
Publication of CN1129123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1230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1230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1230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1/00Saddles or other seats for cycles; Arrangement thereof; Component parts
    • B62J1/002Saddles having a seating area with a central cavity or depress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1/00Saddles or other seats for cycles; Arrangement thereof; Component parts
    • B62J1/007Saddles with specific anatomical adapt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1/00Saddles or other seats for cycles; Arrangement thereof; Component parts
    • B62J1/02Saddles resiliently mounted on the frame; Equipment therefor, e.g. spr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1/00Saddles or other seats for cycles; Arrangement thereof; Component parts
    • B62J1/18Covers for saddles or other seats; Padd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1/00Saddles or other seats for cycles; Arrangement thereof; Component parts
    • B62J1/18Covers for saddles or other seats; Paddings
    • B62J1/22Covers with built-in padding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JCYCLE SADDLES OR SEATS; AUXILIARY DEVICES OR ACCESSORIES SPECIALLY ADAPTED TO CYCL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ARTICLE CARRIERS OR CYCLE PROTECTORS
    • B62J50/00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on cycles not provided for in main groups B62J1/00 - B62J45/00
    • B62J50/10Means for carrying cycles by han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 Steering Devices For Bicycles And Motorcycles (AREA)
  • 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AREA)

Abstract

一种用于自行车的座椅,该座椅包括:具有纵向长度的就座表面、纵向前方部分、纵向后方部分以及在第一横向端部和与第一横向端部横向相对的第二横向端部之间的横向宽度;在就座表面下方的下侧表面;延伸穿过就座表面和下侧表面的开口;其中,开口具有在纵向前方外周和纵向后方外周之间的开口长度以及在第一横向外周和与第一横向外周横向相对的第二横向外周之间的开口宽度;其中,就座表面包括纵向地定位在开口和就座表面的后方部分之间的桥部分;以及其中,开口的横向宽度大于开口的纵向长度。

Description

具有通孔手柄的自行车车座
交叉引用
本专利申请要求发明人马克·J·斯莱特和帕特里克·M·赛德勒于2018年9月20日提交的、标题为“具有通孔手柄的自行车车座”的、申请号为62/733,826的美国临时专利申请的权益,该临时申请通过引用完全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自行车车座,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通孔的自行车车座,使用者可以使用该通孔作为提升自行车的手柄。
背景技术
电动自行车和背包式自行车比标准自行车更重,其提升更具有挑战性。由于考虑到悬架、轮胎尺寸和强度,则用于越野使用的标准自行车也变得更重。提升自行车上楼或越过无法骑行的障碍物,需要在提升自行车的同时有地方抓住自行车。许多人使用自行车上的车座的后部作为提升自行车的地方。然而,车座的后部的空间有限,且对于使用者提升自行车来说可能会不舒服。当手是冷的或湿的时,牢固的抓握自行车车座的后部边缘可能是挑战。另外,在车座的后部边缘提升自行车可能棘手且困难。特别是对于较重的自行车,需要一种有效放置且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手柄,以便使用者在提升和/或操纵自行车时抓持。座椅区域的宽的后部部分是用于这种手柄的自然位置。迄今为止,传统的座椅或车座不包括用于这种手柄的设施。虽然一些座椅具有开口,但是该开口旨在为座在车座上的骑乘者的软组织提供空隙,而不具有旨在用于手动抓持的形状。现有技术的开口的缺点包括:开口纵向对准且不具有容纳多个手指的横向宽度;单个手指进入则没有足够的力量来提升和/或操纵自行车;开口也相对于座椅的后方端部太靠前,使得任何桥部分具有过长的纵向长度和/或不足的横向宽度,以致无法被正常大小的手抓持;一些现有技术的座椅包括在座椅的就座区域的外部、或者在座椅区域的后方或者在座椅区域的下方的手柄。现有技术的座椅手柄的缺点包括:在后方位置的手柄使得在不平衡状态下提升自行车;没有足够的空隙使手指环绕手柄以牢固抓握;在座椅的下方的手柄位置不符合人体工程学。特别是当骑乘者安装和/或拆卸座椅时,在标准就座区域之外增加的手柄可能妨碍正常的骑乘使用。
已经在车座的后部建造手柄或更突出的横档。然而,通过在车座上增加突出的横档或延伸的手柄,会大大降低车座的美观性。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的车座。图1描述了示例性座椅3的总体通用构造,以及对整个本公开中使用的方向约定的描述。为了清楚起见,在该图中未示出自行车车架。
座椅3具有旨在给骑乘者提供就座接触的就座表面5。座椅3还具有在座椅3的前方端部12和后方端部14之间延伸的纵向轴线7、在横向端部16a和16b之间延伸的横向轴线9以及大致垂直于就座表面5延伸的深度轴线10。术语“座椅”和“车座”在整个本公开中等同且可互换。
前方方向18和后方方向19是沿着纵向轴线7的方向。前方定向是沿着纵向轴线7在前方方向18上和在后方端部14的远端的相对定向,而后方定向是沿着纵向轴线7在后方方向19上和在前方端部12的远端的相对定向。横向方向20a和20b是沿着横向轴线9的方向,并具有在横向端部16a和16b之间的中点的近端的横向向内定向和和在该中点的远端的横向向外定向。向上或上升方向22和向下或下降方向24沿着深度轴线10延伸。
座椅通常安装到座椅柱26,该座椅柱又以传统的方式安装到自行车的车架(未示出)。最常见的是,座椅3包括座椅导轨(未示出),且座椅柱26包括用于连接到座椅导轨的设施(未示出)。还存在用于将座椅连接到座椅柱26或连接到自行车的多种替代装置。
需要一种克服上面列出的缺点和其它缺点的自行车车座。
发明内容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自行车的座椅,该座椅包括:具有纵向长度的就座表面、纵向前方部分、纵向后方部分以及在第一横向端部和与第一横向端部横向相对的第二横向端部之间的横向宽度;在就座表面下方的下侧表面;延伸穿过就座表面和下侧表面的开口;其中,开口具有在纵向前方外周和纵向后方外周之间的开口长度以及在第一横向外周和与第一横向外周横向相对的第二横向外周之间的开口宽度;其中,就座表面包括纵向地定位在开口和就座表面的后方部分之间的桥部分;以及其中,开口的横向宽度大于开口的纵向长度。
附图说明
通过参照附图,相关领域的技术人员将更好地理解本公开,其中在多个附图中相同的元件被相同地编号,在附图中:
图1是现有技术的自行车座椅和座椅柱的透视图,示意性地示出了总体构造,包括对整个说明书中使用的通用方向和定向的描述;
图2a是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的透视图,示出了具有开口的座椅;
图2b是图2a的实施例的正交俯视图;
图2c是沿着图2b的99-99截取的纵向横截面视图;
图2d是图2a的实施例的正交侧视图;
图2e是图2a的实施例的正交仰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第二实施例的正交俯视图,该正交俯视图对应于图2b的视图,示出了具有间隙的分割桥;
图4a是本发明的第三实施例的透视图,示出了具有相对于底就座表面升高的上表面的桥;
图4b是图4a的实施例的纵向横截面视图,该纵向横截面视图通过由车座的纵向轴线和深度轴线限定的平面截取;
图5a是本发明的第四实施例的透视图,示出了具有相对于底就座表面降低的上表面的桥;
图5b是图5a的实施例的纵向横截面视图,该纵向横截面视图通过由车座的纵向轴线和深度轴线限定的平面截取;
图6a是自行车车座的透视图;
图6b是图6a的自行车车座的底部透视图;
图6c是图6a的车座的俯视图;
图6d是图6a的车座的仰视图;
图6e是图6a的车座的侧视图;以及
图6f是沿着图6c的201-201截取的横截面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具有穿过自行车车座形状的孔和具有更坚固的基本结构的情况下,当从车座的侧面或背面观察时,所公开的具有通孔手柄的车座仍然看起来大致相同。在所公开的车座中,通过构造穿过自行车车座的后部部分的孔来实现手柄抓握区域,自行车车座的后部部分仍可用于就座。实际上,直接围绕穿过车座的孔的区域具有衬垫且仍然用于支撑骑乘者的重量。
在具有穿过车座的有用就座区域的孔的情况下,使用者的手的抓握可以相当牢固。另外,抓握位置比其它已知的将使用者的抓握定位在就座表面的后方的车座更靠前。这有助于在提升时控制自行车的重量。穿过车座的孔提供横向和纵向均受约束的手的定位。换言之,使用者的手的抓握不会像其他解决方案(没有360度封闭手和/或手指的容纳)那样容易地滑到侧面或被迫向前方或向后方移动。
所公开的车座具有比车座的后部端部更靠前的通孔抓持位置,这有助于在提升或推动自行车越过障碍物时平衡自行车的重量偏差。另外,自行车车座保持了美学上令人满意的外观。自行车、尤其是车座的美学外观对于热爱者和销售人员来说很重要。穿过就座区域的孔用作手柄,增加了抓握时的控制,而不损害就座的舒适性或以任何方式降低自行车车座的当前作用,且不增加额外的重量。
为了使车座具有该通孔,需要对自行车车座进行调节。优选地,车座导轨(将车座固定到标准座椅柱的支撑架)在后部插槽连接位置处比正常情况更宽,以使得能够为带手套的手指留出足够的空间。理想地,四个手指应该合身地穿过通孔而不受到过度的约束,且对于较大的手,三个手指可以合身地穿过通孔。如果自行车不是从车座的后部提升,则车座基底需要加强以支撑通常不需要的沿着向上方向的力。围绕通孔的衬垫区域需要适当地构造和覆盖,以承受越野自行车使用中常见的砂砾和污垢的磨损和撕裂。然而,随着这些变化,车座将保持美学上令人满意的外观。
本文所述的新型车座装置保持舒适的就座表面,该就座表面不会显著降低骑乘者的舒适性。开口定位在就座表面的支撑骑乘者的坐骨的区域之外和/或之间,且不干扰骑乘者的支撑和/或舒适性。此外,桥区域中的衬垫提供了围绕抓取手柄的弹性缓冲,以在坐着时较舒适。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座椅的后部边缘的纵向前方的抓取手柄/杆,以用于当通过开口抓持车座而使自行车被提升离开地面时,改善自行车的平衡。该抓取手柄/杆在座椅的后部的纵向内部,以有助于在提升时控制自行车的重量。因为抓握位置更靠近自行车的平衡点,且当自行车被提升离开地面时减少了自行车的倾斜。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足够横向宽度的抓取手柄(即桥),以被至少两个手指抓握,同时在桥部分的上表面处保持弹性衬垫。此外,横向开口比现有技术的纵向开口更好,因为横向开口使得桥能够沿着大致垂直于纵向轴线的方向延伸,这提供了更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抓取杆,且当自行车离开地面时提供了对自行车的横向倾斜的更好控制。
图2a至图2e描述了本发明的第一实施例。座椅30具有旨在给骑乘者提供就座接触的就座表面32。座椅3还具有在座椅30的前方端部34和后方端部36之间延伸的纵向轴线7、在横向端部38a和38b之间延伸的横向轴线9以及大致垂直于就座表面32延伸的深度轴线10。
在本文中,就座表面32被限定为座椅30的大致面向上的表面,当他/她坐在座椅30上时,该表面面向使用者。当他/她坐在座椅30上时,就座表面32的至少一部分与使用者直接接触,以支撑使用者。然而,就座表面32的某些部分可以被释放以隔离于与使用者的直接接触,使得在就座表面和使用者之间具有间隙。此外,当他/她坐在座椅30上时,就座表面32的某些部分可以延伸超出与使用者直接接触的区域或位于与使用者直接接触的区域之外。座椅30具有在前方端部34和后方端部36之间的总的纵向长度50以及在横向端部38a和38b之间的总的横向宽度51。应注意,横向端部38a和38b被纵向地定位成在纵向长度50的中点的纵向后方,这符合人体工程学且对于自行车座椅构造是常见的。
座椅30还包括穿过座椅的开口42,该开口穿过就座表面32并延伸以与下侧表面64连通(如图2c和图2e所示)。开口通常由前方外周72、后方外周74以及横向外周76a和76b界定。特别地,如图2b所示,开口42具有在横向外周76a和76b之间的横向宽度54以及在前方外周72和后方外周74之间的纵向长度56。就座表面32还具有在相应的横向端部38a与相应的横向周边76a之间的横向宽度53a以及在相应的横向端部38b与相应的横向周边76b之间的横向宽度53b。当使用者坐在座椅上时,使用者的就座重量的大部分重量由就座表面32的直接在使用者的两个横向间隔开的坐骨结节(即,“坐骨”)之下并与使用者的两个横向间隔开的坐骨结节(即,“坐骨”)相邻的那部分支撑。在本文中,坐骨区域67a和67b被限定为就座表面32的支撑使用者的坐骨的那部分,且在该部分中,使用者与就座表面32之间的接触压力特别高。坐骨区域67a和67b各自的直径约为二十五(25)毫米或更大,且横向间隔开(中心到中心)坐骨距离68。根据使用者的解剖结构,坐骨距离68可以落在最窄处约九十(90)毫米到最宽处约一百六十(160)毫米的范围内。
优选的是,就座表面32在这些坐骨区域67a和67b中给使用者提供良好且一致的支撑表面,同时使坐骨区域67a和67b内的任何局部的较高压力(即,压力点)区域最小化或消除坐骨区域67a和67b内的任何局部的较高压力(即,压力点)区域。因此,优选的是,尽可能地将开口42定位在该区域的范围之外,并使该区域中可能由开口42和/或由围绕开口42的边缘或过渡引起的任何突然的轮廓过渡或压力点最小化。
还优选的是,开口42定位成朝向座椅30的后方部分,以使桥具有可被抓握的长度且就座表面32可在就座时支撑使用者。这样,优选的是,纵向长度49(在前方端部34和前方外周72之间)与长度50的比率至少约为3:4。
此外,优选的是,通常使座椅30的横向宽度51与距离68相匹配。相对于距离68过于宽的横向宽度51可阻碍使用者在脚踏自行车(未示出)时的腿部运动,且相对于距离68过于窄的横向宽度51可能在坐骨区域67a和67b中无法给使用者提供足够的支撑。通常,对于脚踏自行车的使用,最小的优选横向宽度51约为一百二十(120)毫米,且最大的优选横向宽度51约为二百五十(250)毫米。这样,优选的是,宽度53a和53b至少约为二十五(25)毫米,且更优选地,至少约为三十五(35)毫米,以在相应的坐骨区域67a和67b中提供足够的支撑。应当理解,在骑乘时,使用者倾向于相对于座椅30移动他们的身体,且使用者的坐骨位置可以相对于预测的坐骨区域67a和67b移动。还应当理解,给定的座椅将可能被设计成适应具有一系列坐骨距离的多个使用者。因此,优选的是,通过增加坐骨区域67a和67b的尺寸和/或通过从最小对应尺寸增加横向宽度53a和53b来适应坐骨位置的这种变化。此外,当使用者就座在座椅30上时,为了提供足够的就座区域以充分地支撑使用者,进一步优选的是,横向宽度51与开口宽度54的比率至少约为1.8:1,或更优选地,介于约1.9:1到约3.5:1之间。
目的是优化开口42的尺寸,以给就座的使用者提供具有良好支撑和舒适性的就座表面32,同时当抓握、抓持和/或抓取座椅30以试图手动提升和/或操纵自行车时,还给使用者的手提供良好的人体工程学。通常优选的是,宽度54至少约为四十(40)毫米,或更优选地,介于约五十(50)毫米到约八十(80)毫米之间,且长度56至少约为十六(16)毫米,或更优选地,介于约二十(20)毫米到约三十(30)毫米之间。还优选的是,宽度54大于长度56,以使就座表面32的对应空隙区域最小化,同时还给使用者的手提供良好的人体工程学。还优选的是,宽度54至少约为长度56的两倍,或更优选地,宽度54至少约为长度56的三倍。
虽然外周72、74、76a和76b可具有多种形状和轮廓,但是图2a至图2e中所示的开口42具有肾形的轮廓,因而具有凸形弯曲的后方外周74、凹形弯曲的前方外周72以及分别在外周76a和76b处的大的凹形半径。当抓取座椅以提升和/或操纵自行车时,该肾形的轮廓可以给使用者的手和手指提供良好的人体工程学,如本文所述。特别地,凹形弯曲的前方外周具有在横向内侧区域中提供开口42的足够纵向长度的优点,同时还使得能够具有足够的就座表面32区域以在横向外侧区域中支撑使用者的坐骨。
优选的是,使开口42的长度56最大化,以特别是在横向内侧区域处给使用者的手和手指提供足够的空隙,同时使长度56最小化,以在横向向外的坐骨区域67a和67b处提供足够的就座表面32区域。这样,可能优选的是,前方外周72具有凹形外周轮廓,如图所示。这使得开口42的横向内侧部分能够具有更大的长度56,而不会侵犯这些坐骨区域67a和67b。
通过用开口42穿过座椅30,在开口42的纵向后方、在开口42和后方端部36之间的区域中形成桥44。桥44具有对应于宽度54的横向宽度和纵向长度58。当抓持座椅以提升和/或操纵自行车时,该桥44可用作使用者的手指和手的抓取手柄。这样,优选的是,纵向长度58至少约为十(10)毫米,或更优选地,至少为十八(18)毫米且小于约五十(50)毫米,以获得最佳的人体工程学。
座椅30的、与后方端部36相邻的外周轮廓在此示出为具有凸形弯曲的轮廓,当抓取座椅以提升自行车时,该轮廓给使用者的手和手指提供良好的人体工程学,如本文所述。然而,可替代地,根据期望的美学和/或人体工程学,该轮廓可以具有平坦的或凹形弯曲的轮廓。
桥44具有上表面52,该上表面可以被认为是座椅30的整个就座表面32的一部分。上表面52可成形为与就座表面32的其余部分大致齐平,如图2a至图2e所示。可替代地,上表面52可成形为相对于就座表面32的其余部分升高或降低。如图2c所示,桥44具有上表面52,该上表面与就座表面32的其余部分大致齐平并与就座表面32的其余部分大致处于相同的高度。桥44还包括在上表面52的下方并与上表面52相对的下侧表面66。
开口42可以给使用者提供多种选择以抓握、抓持和/或抓取座椅,从而提升和/或操纵自行车。第一种选择是使用者将他们的手环绕座椅30的后方端部36,他们的手指向上延伸进入(或穿过)开口42,从而使用桥44作为抓取手柄。第二种选择是使用者将他们的手指向下延伸穿过开口44并将他们的手指钩在开口42前方的下侧表面64周围。第三种选择是使用者将他们的手指向下延伸穿过开口44并将他们的手指钩在开口42后方的下侧表面66周围。多种替代的抓握、抓持和/或抓取选择也是可行的。
优选地,就座表面32和开口42之间的过渡包括“软化的”边缘,例如钝斜角(例如倒角)或大的半径(大于约四(4)毫米),如图所示。还优选的是,该软化的过渡在就座表面32的相邻部分的下方约四(4)毫米的点处与前方外周72、后方外周74和/或横向外周76a和76b相遇。当他/她坐在就座表面32上时,这提供了使使用者舒适且符合人体工程学的界面,并使使用者可能将他们的衣服和/或他们的皮肤卡在开口42上的可能性最小化。当他们的手和/或手指延伸穿过开口42以抓持座椅30时,这还提供了使使用者舒适且符合人体工程学的界面。优选地,这些软化的边缘还包括在开口42和下侧表面64之间的过渡处,当他们的手和/或手指延伸穿过开口42以抓持座椅30时,同样提供了使使用者舒适且符合人体工程学的界面。优选的是,该过渡在下侧表面64的相邻部分的上方约四(4)毫米的点处与前方外周72、后方外周74和/或横向外周76a和76b相遇。
这些软化的边缘与具有最小半径(小于约三(3)毫米的半径)的尖锐或正方形的几何形状的过渡形成对比,该过渡在就座和/或抓持时在使用者的界面处产生压力点,并有损由前述软化的边缘提供的舒适且符合人体工程学的界面。尖锐或正方形的过渡也更易于卡住使用者的衣服和/或皮肤。
还优选的是,开口42的外周具有软化的轮廓,优选地,该软化的轮廓可在外周轮廓的任何拐角或过渡处包括大的半径。该软化的轮廓可以包括大半径的相邻横向外周76a和76b。如图2b和图2e所示,横向外周具有完整半径。优选的是,这种半径至少约为七(7)毫米。当使用者就座在车座30上时和/或当用他们的手抓握和抓持车座时,这些软化的轮廓给使用者提供最大的舒适性,如本文所述。
如图2c所示,座椅30通常由相对刚性材料制成的支撑壳体62和弹性衬垫60构成,该支撑壳体提供对就座表面32的结构支撑,该弹性衬垫例如但不限于多孔泡沫材料,并定位在支撑壳体62的顶部上,以使使用者在就座时舒适。衬垫60的上表面可由较薄的皮革或合成覆盖物来覆盖,形成就座表面32。优选的是,桥44还包括在就座表面32的上表面52区域中的弹性衬垫,以给使用者提供最大的舒适性。进一步优选的是,衬垫60在整个就座表面32(包括上表面52)上延伸,以使可能引起使用者不舒适的任何硬的区域或过渡最小化。同样优选的是,支撑壳体62延伸以提供对桥44的结构支撑,如图2c所示。优选地,车座导轨40a和40b连接到支撑壳体62,以提供对座椅30的结构支撑并提供用于与座椅柱(未示出)连接的位置。
如图2e所示,车座导轨40a和40b分别在两个横向间隔开的锚定点78a和78b处连接到支撑壳体62,每个锚定点具有相应的横向内侧表面79a和79b。由于这些锚定点78a和78b可跨过开口42,因此优选地,横向内侧表面79a和79b与相应的横向外周76a和76b横向重合或相对于相应的横向外周76a和76b横向向外,以当使用者的手进出开口42时,使对使用者的手的任何限制或侵占最小化,如本文所述。进一步优选的是,横向内侧表面79a和79b以等于或大于开口42的宽度54的尺寸70横向间隔开。
如图2c所示,座椅30包括在就座表面32的下方并与就座表面32相对的下侧表面64。在就座表面32和开口42前方的下侧表面64之间具有厚度45a,在上表面52和下侧表面66之间具有厚度45b。优选的是,厚度45a和45b至少约为四(4)毫米,以使任何压力点或尖锐边缘最小化,这些压力点或尖锐边缘在提升和/或操纵自行车时可能有损人体工程学或者可能对使用者的手造成不适,如本文所述。此外,为了适应前述“软化的”边缘的几何形状,需要厚度45a和45b具有某一最小尺寸。这样,进一步优选的是,厚度45a和45b至少约为六(6)毫米,或更优选地,约为十(10)毫米,以在邻近围绕开口的就座表面32的区域中容纳足够的衬垫,以使使用者舒适。
图3的实施例类似于图2a至图2e的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桥被分割开以包括两个桥臂86a和86b,桥臂86a和86b之间具有间隙88。座椅80还包括穿过座椅的开口84,该开口穿过就座表面82以与下侧表面(未示出)连通。开口84具有横向宽度96和纵向长度98,且示意性地类似于图2a至图2e的开口42,不同之处在于,开口84包括纵向延伸的间隙88以与座椅80的后方表面91连通。
通过用开口84和间隙88穿过座椅80,在开口84的纵向后方区域中形成两个桥臂86a和86b。间隙88具有在横向内侧外周89a和89b之间的横向宽度92,且桥臂86a和86b分别具有横向宽度94a和94b。如图3所示,桥臂86a和86b在桥臂的横向外侧端部处锚定到座椅80的其余部分,并从桥臂的横向外侧端部横向向内延伸到桥臂的相应的横向内侧外周89a和89b。这些桥臂86a和86b对应于桥44,且当抓持座椅以提升和/或操纵自行车时,这些桥臂86a和86b可以类似地用作使用者的手指和手的抓取手柄,如图2a至图2e所述。
桥臂86a和86b具有相应的上表面90a和90b,上表面90a和90b可以被认为是座椅80的整个就座表面82的一部分。上表面90a和90b可成形为与就座表面82的其余部分大致齐平,如图所示。可替代地,上表面90a和90b可成形为相对于就座表面82的其余部分升高或降低。
虽然如图所示,图2a至图2e的实施例示出了上表面52与就座表面32的其余部分大致齐平,但是可替代地,上表面52可成形为相对于就座表面32的其余部分竖直地升高或降低。图4a至图4b的实施例类似于图2a至图2e的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桥106的上表面110相对于底就座表面108竖直地升高,且座椅100包括与后方表面116相邻的上倾表面118。
座椅100包括就座表面102,该就座表面包括底就座表面108和上表面110。后方表面116是座椅100的纵向后方外周。当使用者坐在座椅100上时,底就座表面108被认为包括就座表面102的支撑使用者的坐骨的那部分。座椅100包括穿过座椅的开口104,该开口穿过就座表面102以与下侧表面109和117连通。开口104示意性地类似于图2a至图2e的开口42。就座表面102还包括与纵向后方表面116相邻的竖直上倾表面118。
通过用开口102穿过座椅100,在开口102的纵向后方区域中形成桥106。桥106具有上表面110,该上表面成形为相对于底就座表面108的其余部分竖直地升高偏移距离112,且被示出为还成形为与上倾表面118混合。如图4b所示,桥106还包括在上表面110的下方并与上表面110相对的下侧表面117,在上表面110和下侧表面117之间具有竖直的桥厚度115。桥106对应于桥44,且当抓握、抓取和/或抓持座椅以提升和/或操纵自行车时,桥106可以类似地用作使用者的手指和/或手的抓取手柄,如图2a至图2e所示。上表面110的竖直升高的定向可用于提供就座表面102的增强的人体工程学轮廓和/或可提供桥106的增强的人体工程学轮廓,以与使用者的手指和/或手对接。
如图4b所示,座椅100通常由相对刚性材料制成的支撑壳体111、弹性衬垫113以及导轨40a和40b构成,该弹性衬垫例如是泡沫材料,并定位在支撑壳体111的顶部上,导轨40a和40b连接到支撑壳体111以给支撑壳体111增加结构,并提供用于与座椅柱(未示出)连接的安装几何形状。支撑壳体提供对衬垫113的结构支撑。衬垫113通常可以包括皮革或合成覆盖物(未示出)。包括桥106的上表面110和底就座表面108的就座表面102构成衬垫113和/或覆盖物的外暴露表面,且这些表面中的大部分表面通常面向上。桥106还示出为包括弹性衬垫113。进一步优选的是,衬垫113在整个就座表面102上延伸。座椅100可以包括用于安装到自行车的安装装置,其中安装装置在开口104的纵向后方位置处连接到下侧表面117。
虽然如图所示,图2a至图2e的实施例示出了上表面52与就座表面32的其余部分大致齐平,但是可替代地,上表面52可成形为相对于就座表面32的其余部分竖直地升高或降低。图5a至图5b的实施例类似于图2a至图2e的实施例,不同之处在于,桥126的上表面130竖直地凹陷并相对于底就座表面128降低。
座椅120包括就座表面122,该就座表面包括底就座表面128和上表面130。后方表面137是座椅120的纵向后方外周。当使用者坐在座椅120上时,底就座表面128被认为包括就座表面122的支撑使用者的坐骨的那部分。座椅120包括穿过座椅的开口124,该开口穿过就座表面122以与下侧表面138和142连通。开口124示意性地类似于图2a至图2e的开口42。就座表面122还包括竖直凹陷的轮廓134,这对于减少使用者的软组织上的压力很常见。
通过用开口122穿过座椅120,在开口122的纵向后方区域中形成桥126。桥126具有上表面130,该上表面成形为相对于底就座表面128竖直地降低偏移距离132。如图5b所示,桥126还包括在上表面130的下方并与上表面130相对的下侧表面142,在上表面130和下侧表面142之间具有竖直的桥厚度143。桥126对应于(图2a至图2e的)桥44,且当抓握、抓取和/或抓持座椅以提升和/或操纵自行车时,桥126可以类似地用作使用者的手指和/或手的抓取手柄,如图2a至图2e所述。上表面130的竖直地降低和凹陷的定向可用于提供就座表面122的增强的人体工程学轮廓和/或可提供桥126的增强的人体工程学轮廓,以与用户的手指和/或手对接。
如图5b所示,座椅120通常由相对刚性材料制成的支撑壳体140和弹性衬垫136构成,该支撑壳体提供对就座表面122的结构支撑,该就座表面包括底就座表面128和桥126的上表面130,该弹性衬垫例如但不限于泡沫材料,并定位在支撑壳体140的顶部上,以给使用者提供舒适的就座表面。进一步优选的是,衬垫136在整个就座表面122上延伸,该就座表面包括底就座表面128和上表面130。优选地,车座导轨40a和40b连接到支撑壳体140,以提供对座椅120的结构支撑并提供用于与座椅柱(未示出)连接的位置。
尽管以上描述包含许多特定内容,但是这些特定内容不应被解释成限制了本发明的范围,而仅作为对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示例说明。例如:
尽管最常见的是,座椅包括座椅导轨(如图2a至图2e所示),且座椅柱包括用于连接到座椅导轨的设施(未示出),但是还存在用于将座椅连接到座椅柱或连接到自行车的多种替代装置,这样的多种替代装置可用于本发明的座椅。
尽管图2a至图2e、图3、图4a至图4b和图5a至图5b都描述了在开口的横向外周之间连续延伸的开口,但是可以想象的是,开口可以包括延伸以跨过开口的纵向桥,因此将开口分割成两个(或更多个)横向间隔开的开口。换言之,可替代地,座椅可以包括两个(或更多个)横向间隔开的开口。在这种情况下,当抓持桥时,使用者的手指中的一个手指可以延伸穿过第一开口,且使用者的手指中的另一个手指可以延伸穿过第二开口。可能优选的是,这两个(或更多个)横向间隔开的开口纵向对准。
图6a是自行车车座210的另一实施例的透视图。在该视图中,可以看到通孔214定位在车座210的后部附近。桥220被示出为在开口214的纵向后方,并在纵向后方由后方端部222界定。上表面216用于接触和支撑使用者。桥220被示出为具有在后方端部222和开口214之间的纵向长度213以及对应于开口214的横向宽度215的横向长度。另外,可以看到导轨218的一部分。
图6b是图6a的自行车车座210的底部透视图。支撑壳体220被示出为支撑就座表面216并提供与导轨218的锚定连接。
图6c是图6a的车座210的俯视图。凹陷通道217被示出为给使用者的软组织提供空隙。
图6d是图6a的车座210的仰视图。窗口219被示出为支撑壳体222中的开口,以给衬垫224提供额外的柔性和柔软性,以在与就座表面216相邻之处进行柔软的弯曲。
图6e是图6a的车座210的侧视图。
图6f是沿着图6c的201-201截取的横截面视图。支撑壳体222和衬垫224均被示为延伸以支撑就座表面216和桥220。
所公开的通孔214可以结合到许多不同类型的自行车车座中,包括但不限于赛车车座、舒适车座、巡逻车车座、特定性别的车座、山地自行车车座、胶状车座、悬挂式车座、切入式车座和宽/缓冲车座。另外,所公开的通孔214可以结合到用于固定式健身自行车的许多不同类型的车座中。
所公开的车座具有许多优点。车座具有通孔,通孔被构造成使得使用者能够使用通孔以更容易地提升自行车。通孔在车座的最后部的前方,从而给使用者提供了更平衡的提升自行车的方式。具有通孔的车座保持高水平的美学外观。根据使用者的手的大小,通孔可以被构造成更大或更小。所公开的车座通过通孔提供抓取手柄,该抓取手柄在美学上令人满意,并在俯视图或侧视图中不会对车座的轮廓产生不利影响。车座可以提供具有半径或“软化的”轮廓的抓取手柄,以使压力点最小化并使尖锐边缘最小化和/或消除尖锐边缘,否则尖锐边缘将切割或夹住使用者或者卡住衣服。所公开的车座可以提供大的手柄深度和厚度(大于约8mm,或优选地,大于约12mm,或更优选地,大于约18mm),以进一步使压力点最小化并提供改进的人体工程学和与使用者的手的对接。所公开的车座可以提供抓取手柄,该抓取手柄与外部抓取手柄相比重量轻、重量损失最小。所公开的车座保持舒适的就座表面(不会对骑乘者的舒适性产生不利影响)。车座开口可以定位在就座表面的支撑坐骨的区域之外和/或之间,且不干扰骑乘者的支撑和/或舒适性。车座开口提供了在座椅的后部边缘的纵向前方的抓取手柄/杆,以用于当自行车被提升离开地面时,改善自行车的平衡。在座椅的后部的前方的车座开口有助于在提升时控制自行车重量。因为抓握位置更靠近自行车的平衡点,所以当自行车被提升离开地面时车座开口减少了倾斜。通过具有足够横向宽度的开口,当提升和/或定位自行车时,桥可以对应地横向延伸以增强人机工程学和控制。桥用作横向延伸的抓取杆,使得使用者能够将他们的手指环绕以实现非常牢固的抓握。所公开的车座提供围绕抓取手柄的弹性缓冲,以在就坐期间舒适。所公开的车座提供具有足够横向宽度的抓取手柄,以接受至少两个手指(或被至少两个手指钩住),同时在桥部分的上表面处保持弹性衬垫。横向开口使得桥能够沿着大致垂直于纵向轴线的方向延伸,这提供了更符合人体工程学的抓取杆,且当自行车离开地面时提供了对自行车的横向倾斜的更好控制。由车座开口产生的抓取杆使得人能够在提升沉重的自行车的重量时精确地进行控制。
应注意,在本文中,术语“第一”、“第二”和“第三”等可用于修饰执行类似和/或相似功能的元件。除非特别说明,否则这些修饰词不意味着被修饰的元件的空间、序列或层级顺序。
虽然已经参照多个实施例描述了本公开,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的是,在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改变且可以用等同物代替其元素。另外,在不脱离本公开的基本范围的情况下,可以进行许多修改以使特定的情况或材料适应于本公开的教导。因此,本公开并不旨在限于作为预期用于实施本公开的最佳模式而公开的特定实施例,而是本公开将包括落在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实施例。

Claims (20)

1.一种用于自行车的座椅,所述座椅包括:
具有纵向长度(50)的就座表面(32,82,102,128,216)、纵向前方部分(34)、纵向后方部分(36,91,116,137)以及在第一横向端部(38a)和与所述第一横向端部横向相对的第二横向端部(38b)之间的横向宽度(51);
在所述就座表面下方的下侧表面(64,109,117,138,142);
延伸穿过所述就座表面和所述下侧表面的开口(42,84,104,124,214);
其中,所述开口具有在纵向前方外周(72)和纵向后方外周(74)之间的开口长度(56)以及在第一横向外周(76a)和与所述第一横向外周横向相对的第二横向外周(76b)之间的开口宽度(54);
其中,所述就座表面包括纵向地定位在所述开口和所述就座表面的所述纵向后方部分之间的桥部分(44,86a,86b,106,126,220);
其特征在于:
其中,所述开口宽度大于所述开口长度;
其中,所述桥部分包括弹性衬垫(60,113,136,224),使得所述就座表面在所述桥部分(44,86a,86b,106,126,220)处是可缩性的和有弹性的;并且
其中,所述开口的所述纵向前方外周(72)是大致凹形轮廓,使得所述纵向前方外周的横向外侧部分相对于所述纵向前方外周的横向内侧部分纵向地在后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其中,所述开口宽度(54)与所述开口长度(56)的比率大于2:1。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其中,所述开口宽度介于四十毫米到七十五毫米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其中,所述开口的外周具有大致肾形的轮廓。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其中,所述开口的所述纵向后方外周(74)是凸形轮廓,使得所述纵向后方外周的横向外侧部分相对于所述纵向后方外周的横向内侧部分纵向地在后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其中,所述开口的整个外周的轮廓具有半径至少为七毫米的半径拐角。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其中,存在以下至少之一:(i)所述就座表面和所述开口的整个周长之间的过渡包括软化的过渡,以在所述就座表面的下方至少四毫米处与所述开口的相邻外周相遇;和(ii)所述下侧表面和所述开口的整个周长之间的过渡包括软化的过渡,以在所述下侧表面的上方至少四毫米处与所述开口的相邻外周相遇。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其中,在与所述开口(42,84,104,124,214)相邻的位置处,所述就座表面(32,82,102,128,216)和所述下侧表面(64,109,117,138,142)之间的厚度至少为六毫米。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其中,所述就座表面包括:在所述桥部分的纵向前方的底就座表面(108);和所述桥部分的上表面(110);其中,所述上表面竖直地上升并相对于所述底就座表面升高。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其中,所述就座表面包括:在所述桥部分的纵向前方的底就座表面;和所述桥部分的上表面(130);其中,所述上表面竖直地凹陷并相对于所述底就座表面降低。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其中,所述就座表面包括:在所述桥部分的纵向前方的底就座表面;和所述桥部分的上表面(52);其中,所述上表面相对于所述底就座表面大致齐平。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其中,所述桥部分被分割开以包括至少一个桥臂(86a,86b),并且其中,所述开口与所述纵向后方部分连通。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所述座椅包括在所述第一横向端部(38a)和所述第一横向外周(76a)之间的横向第一就座宽度(53a),其中,所述横向第一就座宽度至少为三十五毫米。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其中,所述横向宽度(51)与所述开口宽度(54)的比率至少为1.8:1。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其中,在与所述开口(42,84,104,124,214)相邻的位置处,所述就座表面(32,82,102,128,216)和所述下侧表面(64,109,117,138,142)之间的厚度至少为十毫米。
16.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座椅,所述座椅包括在所述第二横向端部(38b)和所述第二横向外周(76b)之间的横向第二就座宽度(53b),其中,所述横向第二就座宽度至少为三十五毫米。
17.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座椅,所述座椅包括在所述第二横向端部和所述第二横向外周之间的横向第二就座宽度,其中,所述横向第一就座宽度和所述横向第二就座宽度均至少为四十二毫米。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其中,所述横向宽度(51)与所述开口宽度(54)的比率介于1.9:1到3.5:1之间。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其中,所述弹性衬垫(60,113,136,224)由支撑壳体(62,111,140,222)支撑。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座椅,其中,所述开口宽度(54)与所述开口长度(56)的比率大于3:1。
CN201980070342.1A 2018-09-20 2019-09-20 具有通孔手柄的自行车车座 Active CN11291230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5)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862733826P 2018-09-20 2018-09-20
US62/733,826 2018-09-20
US16/572,836 2019-09-17
US16/572,836 US10940905B2 (en) 2018-09-20 2019-09-17 Bicycle saddle with through-hole handle
PCT/US2019/052057 WO2020061396A1 (en) 2018-09-20 2019-09-20 Bicycle saddle with through-hole handle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12305A CN112912305A (zh) 2021-06-04
CN112912305B true CN112912305B (zh) 2022-09-20

Family

ID=698839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70342.1A Active CN112912305B (zh) 2018-09-20 2019-09-20 具有通孔手柄的自行车车座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0940905B2 (zh)
EP (1) EP3853113A4 (zh)
CN (1) CN112912305B (zh)
TW (1) TWI774990B (zh)
WO (1) WO202006139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D920691S1 (en) * 2018-10-19 2021-06-01 Mark J. Slate Bicycle saddle with through-hole handle
USD944023S1 (en) * 2019-10-31 2022-02-22 Selle Italia S.R.L. Bicycle sea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975405A (en) * 1933-05-22 1934-10-02 Baldwin Rubber Co Saddle seat
US4768826A (en) * 1986-11-29 1988-09-06 Kashima Saddle Manufacturing Co., Ltd. Saddle for bicycle
US5048891A (en) * 1989-10-30 1991-09-17 Yach Thomas L Seat position changing apparatus for a bicycle or cycle-type machine
JP2007276519A (ja) * 2006-04-03 2007-10-2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自転車
CN105377680A (zh) * 2013-07-18 2016-03-02 毛里齐奥·斯基亚翁塞勒Smp股份有限公司 自行车车座
CN107207061A (zh) * 2014-11-26 2017-09-26 埃里克·C·杰伊 自行车座椅
CN206664775U (zh) * 2017-04-13 2017-11-24 赵士文 一种自行车鞍座

Family Cites Families (4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9244A (en) 1893-06-13 Bicycle-saddle
US567634A (en) * 1896-09-15 barler
US612972A (en) 1898-10-25 George a
US628704A (en) * 1897-11-02 1899-07-11 William Chauncey Bicycle-saddle.
US872124A (en) 1906-08-17 1907-11-26 Thure Fredrik Hammaren Bicycle and motor-bicycle saddle.
US4218090A (en) * 1978-02-16 1980-08-19 Hoffacker Bernhard J Bicycle seat
IT1272756B (it) * 1992-10-28 1997-06-26 Chiarella Marie Therese Inserto di sella per bicicletta
US5348369A (en) * 1993-03-01 1994-09-20 Yu Tsai Yun Saddle for a bicycle
IT1278381B1 (it) * 1995-02-22 1997-11-20 Selle San Marco Di Girardi Com Sella per bicicletta e procedimento per la sua fabbricazione
CN1276765A (zh) 1997-10-18 2000-12-13 专业自行车部件公司 带有切口的自行车座
DE29910344U1 (de) * 1999-06-14 1999-09-23 Yu Tsai Yun Fahrradsattelunterbau
US6322139B1 (en) * 2000-04-07 2001-11-27 Louis Chuang Bicycle saddle with ventilation function
US6402236B1 (en) 2000-04-10 2002-06-11 Paul M. Yates Split rail bicycle saddle
US20040195871A1 (en) * 2003-04-02 2004-10-07 Cionlli Industrial Co., Ltd. Method for making a bicycle seat and product made thereby
TWI233903B (en) * 2003-12-05 2005-06-11 Selle Tech Ind Co Ltd Shell for bicycle saddle
US7178869B2 (en) 2005-05-12 2007-02-20 Paul Ljubich Bicycle seat
WO2007038692A2 (en) 2005-09-28 2007-04-05 Toll Steven G Bicycle seat
KR200408628Y1 (ko) * 2005-11-17 2006-02-10 (주)중원자전거 자전거 안장
US7478872B2 (en) * 2006-06-09 2009-01-20 Daniel Lee Seat assembly
ITVI20060190A1 (it) 2006-06-21 2007-12-22 M D A Francesco Riondato Sella per bicicletta
ITMI20062262A1 (it) 2006-11-24 2008-05-25 Selle Italia Srl Struttura di sella per bicicletta
TWI344916B (en) * 2008-07-25 2011-07-11 Int Bicycle Products Corp Saddle
IT1404096B1 (it) 2011-02-11 2013-11-08 M D A Riondato Sella per bicicletta
ITVR20110052A1 (it) * 2011-03-11 2012-09-12 Selle Royal Spa Elemento di supporto per il corpo umano
ITPD20120044A1 (it) * 2012-02-22 2013-08-23 G R Bike S R L Struttura di sella da bicicletta
DE102012005574B4 (de) 2012-03-20 2013-10-02 Thomas Sigl Leichtgewichtfahrradsattel und Sitzauflage
CN202911850U (zh) * 2012-07-21 2013-05-01 佛山市顺德区均安镇富山自行车配件有限公司 抗冲击型新式自行车鞍座
ITMO20120187A1 (it) * 2012-07-24 2014-01-25 Velo Europ S R L Sella per bicicletta.
US9718509B2 (en) 2012-08-28 2017-08-01 Tampa Bay Recreation, Llc Bicycle seat
EP2910458A4 (en) 2012-10-17 2016-06-15 Marui Kk BICYCLE SADDLE
US20140145479A1 (en) 2012-11-29 2014-05-29 Mu-Rong Li Seat device for a bicycle
US9233725B2 (en) 2013-03-18 2016-01-12 Vincent Marcel Bicycle seat for reducing pressure on a pubic bone of a user
TW201524824A (zh) * 2013-12-25 2015-07-01 Velo Entpr Co Ltd 自行車座墊內殼
USD760507S1 (en) 2014-03-19 2016-07-05 Vincent Robert Marcel Bicycle seat
USD754449S1 (en) * 2014-05-23 2016-04-26 Trek Bicycle Corporation Saddle with grips
USD764820S1 (en) 2014-08-15 2016-08-30 Ism Saddles, Llc Bicycle seat
WO2016094499A1 (en) 2014-12-12 2016-06-16 Altr Ergo, Llc Adjustable-width cycling saddle
CN204264343U (zh) * 2014-12-15 2015-04-15 宁波市镇海大地车业有限公司 一种透气坐垫
CN106080902A (zh) 2014-12-25 2016-11-09 李陈 一种智能电动独轮车
TWM528929U (zh) 2016-04-22 2016-09-21 Ddk Group Co Ltd 自行車座墊的複合吸振結構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975405A (en) * 1933-05-22 1934-10-02 Baldwin Rubber Co Saddle seat
US4768826A (en) * 1986-11-29 1988-09-06 Kashima Saddle Manufacturing Co., Ltd. Saddle for bicycle
US5048891A (en) * 1989-10-30 1991-09-17 Yach Thomas L Seat position changing apparatus for a bicycle or cycle-type machine
JP2007276519A (ja) * 2006-04-03 2007-10-25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自転車
CN105377680A (zh) * 2013-07-18 2016-03-02 毛里齐奥·斯基亚翁塞勒Smp股份有限公司 自行车车座
CN107207061A (zh) * 2014-11-26 2017-09-26 埃里克·C·杰伊 自行车座椅
CN206664775U (zh) * 2017-04-13 2017-11-24 赵士文 一种自行车鞍座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00094899A1 (en) 2020-03-26
EP3853113A1 (en) 2021-07-28
TW202023873A (zh) 2020-07-01
WO2020061396A1 (en) 2020-03-26
CN112912305A (zh) 2021-06-04
US10940905B2 (en) 2021-03-09
TWI774990B (zh) 2022-08-21
EP3853113A4 (en) 2022-06-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139098A (en) Bicycle seat
US10358181B2 (en) Bicycle seat with vents
US7270372B2 (en) Infant carrier frame
EP1714569B1 (en) Bicycle helmet
CN112912305B (zh) 具有通孔手柄的自行车车座
KR100385099B1 (ko) 자전거용 안장
CA1151059A (en) Chair with movable seat and back rest
US8668259B2 (en) Pivoting nose-less bicycle seat
US20120062005A1 (en) Pivoting Task Chair
US7213884B2 (en) Vehicle seat with headrest comprising nuchal and lateral supports
JP2002328674A (ja) ドラム用椅子
US5213394A (en) Molded recliner rocker chair
JP4183084B2 (ja) 椅子及びその背もたれ
US5362126A (en) Bicycle saddle
US20110018315A1 (en) Bicycle saddle
US20020043842A1 (en) Back rest for seat back
JP2000093250A (ja) 椅子等の身体支持装置
US8544958B2 (en) Holder for attaching a headrest to the back of a seat
JP5285433B2 (ja) 背中支持具
TWM510106U (zh) 具有上下調整功能之椅具頭枕
JP3116034U (ja) ショッピングカート用腕載せ台
JP2018023861A (ja) 腰痛防止具
CN112026606B (zh) 一种多功能汽车座椅
JP3729326B2 (ja) 椅子
GB2324989A (en) Cycle saddl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