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12284A - 侧面安全气囊装置 - Google Patents

侧面安全气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12284A
CN112912284A CN201980071419.7A CN201980071419A CN112912284A CN 112912284 A CN112912284 A CN 112912284A CN 201980071419 A CN201980071419 A CN 201980071419A CN 112912284 A CN112912284 A CN 11291228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bag
occupant
seat
side airbag
airba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7141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912284B (zh
Inventor
小林优斗
山田笃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utoliv Development AB
Original Assignee
Autoliv Development AB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Autoliv Development AB filed Critical Autoliv Development AB
Publication of CN11291228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1228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91228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1228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0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 B60R21/207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in vehicle seat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1/233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comprising a plurality of individual compartments; comprising two or more bag-like members, one within the oth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1/2334Expansion control features
    • B60R21/2346Soft diffus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5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material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ir Ba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侧面安全气囊装置,在膨胀展开时,防止安全气囊的下方侧滑动到乘员的大腿部上。另外,在膨胀展开时,抑制上下方向和前后方向的偏离,而更确切地向规定位置膨胀展开。本发明为设置在车辆座椅的靠背(SB)侧方的侧面安全气囊装置(11)。其具备:安全气囊(12);以及,充气器(13),其设置在该安全气囊(12)内,接收来自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并向折叠状态的所述安全气囊(12)供给气体。所述安全气囊(12)从上方至少具有保护乘员(P)的腹部(Pad)的第一保护部和保护乘员(P)的腰部(Phi)的第二保护部。在形成该安全气囊(12)的、与乘员(P)接触的一侧的基布面板(14a)的、包含所述第二保护部的该安全气囊(12)的下方区域内的上下方向中间部分设置具有摩擦系数大于该基布面板(14a)的表面的防滑部分。

Description

侧面安全气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例如车辆发生来自侧面的碰撞,以下称为侧面碰撞时,用以保护乘员的设置在车辆上的侧面安全气囊装置。特别是设置在长条式座椅上时很有效。
以下,在本申请中,“上”、“上方”是指以正规状态就座在车辆座椅上的乘员的头部方向,“下”、“下方”是指同上的脚部方向。另外,“前”、“前方”是指以正规状态就座在车辆座椅上的乘员的正面侧的方向,“后”、“后方”是指同上的背面侧的方向。另外,“左右方向”是指以正规状态就座在车辆座椅上的乘员的右手和左手方向。
背景技术
汽车车室内安装的车辆座椅中,有只供一个乘员乘坐的独立式座椅和供多个乘员乘坐的长条式座椅。其中,独立式座椅多被设置在前排即第1列的前座椅,长条式座椅多被设置在后排例如第2列的后座椅。
其中,当侧面安全气囊装置设置在独立式座椅上时,该独立式座椅的侧面与侧门的内面之间存在空间。因此,例如发生侧面碰撞时,设置在独立式座椅的靠背以下称为靠背的侧方内部的侧面安全气囊装置的安全气囊的膨胀展开并不会受到阻碍。
另一方面,当侧面安全气囊装置设置在长条式座椅上时,该长条式座椅的座垫以下称为座垫的侧面与侧门和车身的内面之间的间隔狭窄,大多数情况下几乎没有间隙。
并且,侧面安全气囊装置的设置位置即便在就做在长条式座椅上的乘员的侧方,也由于轮罩等的存在,相较于设置在独立式座椅上的情况,不得不设置在车辆的前方侧的情况居多。
例如,在专利文献1、2中,侧面安全气囊装置设置在后排长条式座椅的靠背和侧门或车身内面之间的轮罩的前方侧。
当侧面安全气囊装置设置在上述位置上时,膨胀展开的安全气囊几乎无法从长条式座椅的靠背的侧面和侧门或车身内面的空间钻入乘员的落座面下侧。
这样一来,安全气囊的下方侧无论如何都会朝着长条式座椅的座垫的落座面膨胀展开,从而在就坐在长条式座椅上的乘员的大腿部附近膨胀展开安全气囊的下方测。
当安全气囊1的下方侧1a在乘员P的大腿部附近膨胀展开时,所述大腿部Pfe和所述下方侧1a重叠的部分即图8(b)的S所示的斜线部就会发生滑动,如图9所示,安全气囊1的下方侧1a有可能会滑动到乘员P的大腿部Pfe上。另外,关于乘员的腰部Phi也可以适用同理,参照图8(c)的S所示的斜线部。
当安全气囊1的下方侧1a滑动到乘员P的大腿部Pfe上时,则无法约束乘员P的大腿部Pfe,因此无法发挥安全气囊原有的乘员保护功能。而且,因所述滑动,安全气囊1钻入乘员P的腹部Pab,有可能会对乘员P造成伤害。此外,在图8和图9中,BS指后排的长条式座椅,SD指侧门。另外,Pth指乘员P的胸部,Phi指乘员P的腰部,Phe指乘员P的头部。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7-52493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专利特开2018-100000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解决,当将侧面安全气囊装置设置在长条式座椅的靠背与侧门或车身内面之间时,安全气囊的下方侧滑动到乘员的大腿部上,因而不能约束乘员的大腿部的问题。
解决问题的方法
本发明以解决上述问题为目的,例如在发生侧面碰撞安全气囊膨胀展开的情况下,可以防止安全气囊的下方侧滑动到乘员的大腿部上。在本发明中,乘员是指以WorldSID 50等为代表的侧面碰撞用假人。具体为World SID 50(World SID 50th PercentileMale Side Impact Dummy W50-00000)、SID-IIs(SID-IIs Side Impact Dummy)和ES-2/ES-2re(ES-2/ES-2re Side Impact Dummy)等。
也就是说,本发明为一种设置在车辆座椅的靠背侧方的侧面安全气囊装置。该侧面安全气囊装置具备:安全气囊;以及,充气器,其设置在该安全气囊内,接收来自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并向折叠状态的所述安全气囊供给气体。
在本发明中,所述安全气囊从上方至少具有保护乘员腹部的第一保护部和保护乘员腰部的第二保护部。并且,最主要的特征为,在形成该安全气囊的、与乘员接触的一侧的基布面板的、包含所述第二保护部的该安全气囊的下方区域内的上下方向中间部上,具有摩擦系数大于该基布面板的表面部的防滑部分。
在所述本发明中,在安全气囊膨胀展开时,与乘员接触的一侧的基布面板的包括第2保护部的该安全气囊的下方区域内的上下方向中间部分的表面部,即使与就坐的乘员的大腿部的上侧重叠,也能够防止所述表面部在所述大腿部上滑动。因此,安全气囊的第2保护部不会滑动到乘员的大腿部上,并能够约束乘员大腿部向施加冲击的部位的移动。并且,第一保护部至少包含保护乘员腹部的部分,但也可以包含保护胸部、肩部甚至头部的部分。
本发明不仅在与乘员接触的一侧的基布面板的、包括第2保护部的安全气囊的下方区域内的上下方向的中间部分具有防滑部分,也可以在所述下方区域内的上下方向的上方部分具有防滑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即使该表面部与所述乘员的腰部重叠,该表面部也不会在所述腰部上滑动,所以能够约束乘员腰部向施加冲击的部位的移动。
另外,所述防滑部分优选设置成在安全气囊膨胀展开时至少位于车辆座椅的座垫侧部。在上述位置设置防滑部分,可以防止安全气囊的下部不慎被抬起到座垫的上部而无法保护乘员的大腿部至腰部。
当车辆用座椅为长条式座椅时,本发明的侧面安全气囊装置设置在该长条式座椅的靠背与侧门或车身内面之间的空间中。
另一方面,当车辆用座椅为在车宽方向上并排的多个独立式座椅时,本发明的侧面安全气囊装置设置在两个独立式座椅之间或者独立式座椅的侧门侧。
本发明将安全气囊分割为包括所述第二保护部的下部腔室和相当于所述第一保护部的上部腔室,并优选将所述大摩擦系数的防滑部分设置在下部腔室中。这样,当安全气囊的膨胀展开时,能够抑制上下方向和前后方向的偏离,能够更确切地向规定位置膨胀展开。
在本发明中,通过例如实施树脂涂层或安装补丁的方法来增大防滑部分的摩擦系数。
本发明中,在收纳于上部腔室的充气器中设置有内管,该内管中设有当下部腔室达到规定压力时,防止下部腔室内的气体回流至上部腔室的止回阀,并优选将该内管导入至下部腔室中。这样的话,下部腔室内可以保持规定的压力,当安全气囊膨胀展开保护乘员时,可以确保对乘员的大腿部和腰部的保护。
发明效果
本发明中,当安全气囊膨胀展开时,与乘员腰部接触的一侧的基布面板的、包括第二保护部的安全气囊下方区域内的上下方向中间部分的表面部不会在所就座乘员的侧门侧的大腿部的上表面侧滑动。或者,所述上下方向中间部分以上的表面部不会在所就座的乘员的侧门侧的大腿部的上表面侧或腰部上滑动。因此,膨胀展开的安全气囊,例如不会滑动到乘员大腿部的上方、腰部上或腹部前方,而会准确地在乘员大腿部和侧门或车辆内面之间膨胀展开。
也就是说,在本发明中,即使是设置在座椅侧面与侧门或车身内面之间几乎没有间隙的长条式座椅上时,安全气囊的下方侧也不会滑动到乘员的大腿部上,能够有效地约束乘员的大腿部的移动。
附图说明
图1是示出本发明的侧面安全气囊装置的第一实施例的图,(a)是示出安全气囊折叠前的状态的图,(b)是从车辆前侧观察安全气囊的展开状态的图。
图2是示出设置在后排长条式座椅上的图1所示的本发明的侧面安全气囊装置的安全气囊展开后的状态的透视图。
图3是从车辆的侧方观察设置在后排长条式座椅上的图1所示的本发明的侧面安全气囊装置的安全气囊展开后的状态的图。
图4是示出本发明的侧面安全气囊装置的第2实施例的、与图1(a)相同的图。
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侧面安全气囊装置的第3实施例的、与图1(b)相同的图。
图6是示出设置在前排独立式座椅的侧门侧的本发明的侧面安全气囊装置膨胀展开后的状态的图,(a)为从车辆侧方观察的图,(b)为从车辆前侧观察的图。
图7是示出设置在前排相邻的独立式座椅之间的本发明的侧面安全气囊装置的膨胀展开后的状态的、与图6相同的图。
图8是说明将以往的侧面安全气囊装置安装在后排长条式座椅上时所存在的问题点的图,(a)为从车辆侧方观察的图,(b)为(a)的箭头A-A的视图,(c)为(a)的箭头B-B的视图。
图9是示出设置在后排长条式座椅上的以往的侧面安全气囊装置的安全气囊膨胀展开后的状态的透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更加切实地保护乘员。具体来说,例如当发生侧面碰撞安全气囊膨胀展开时,防止安全气囊下方侧滑动到乘员的大腿部上。另外,在安全气囊的膨胀展开时,抑制向上下方向和前后方向的偏离,使其能够更确切地向规定位置膨胀展开。
本发明通过在形成安全气囊的、与乘员接触的一侧的基布面板的、包含保护乘员腰部的第二保护部的安全气囊的下方区域内的上下方向中间部分设置具有摩擦系数大于该基布面板的表面部的防滑部分来实现所述目的。
实施例
以下,参考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例)
图1至图3是示出本发明的侧面安全气囊装置11的第一实施例的图。
本发明的侧面安全气囊装置11设置在例如后排长条式座椅BS的靠背SB与侧门SD的内面之间的空间内。该空间例如不限于通过设置在所述长条式座椅BS的左右方向外侧的侧面装饰与车室隔开的空间,也可以是代替安装侧面装饰,而通过将长条式座椅BS的左右方向外侧延长的测端部与车室隔开的空间。
该侧面安全气囊装置11在安全气囊12的内部配置有例如筒状的充气器13,该充气器13接收来自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并从其外侧面向所述安全气囊12内部喷出气体。
在该充气器13的外侧面上,例如,在其长度方向上隔着适当的间隔突出设置有两个螺柱13a。并且,使用这些螺柱13a,例如,将本发明的侧面安全气囊装置11设置在安装于侧面装饰上的外壳上。
如图1(a)所示,所述安全气囊12形成为上下方向长于前后方向,从而能够约束以正规状态就座在长条式座椅BS上的乘员P的大腿部Pfe、腰部Phi、腹部Pab、胸部Pth及肩部Psh。并且,为了在左右方向具有厚度,例如,将形成为相同形状的两张基布面板14a、14b的外周部进行缝制15,使其形成为袋状。
在第一实施例中,所述安全气囊12从上方向下方具备上部腔室12b和下部腔室12a。上部腔室12b对应保护乘员P的肩膀Psh、胸部Pth和腹部Pab的第一保护部,下部腔室12a对应保护乘员P的腰部Phi的第二保护部。上部腔室12b和下部腔室12a例如由隔壁16分割。另外,图1中的21表示将所述隔壁16安装到基布面板14a、14b上的缝制部。
并且,通过下部腔室12a,约束以正规状态就坐在后排长条式座椅BS上的乘员P的腰部Phi和大腿部Pfe。另外,通过上部腔室12b,约束以正规状态就座在后排长条式座椅BS上的乘员P的腹部Pab、胸部Pth及肩部Psh。
另外,在形成安全气囊12的基布面板14a、14b中,在与乘员P的腰部Phi接触的一侧的基布面板14a的下部腔室12a的上下方向中间部分的表面侧缝制18安装有摩擦系数大于基布面板14a、14b的补丁17a。
该缝制18在补丁17a的上边缘附近和下边缘附近沿着补丁17a的边缘进行。通过将补丁17a的上下端部附近缝制18,当补丁17a的上下端部与乘员P的大腿部Pfe等接触时,由于缝制18的存在而进一步增强防滑效果。因此,在安装补丁17a时,优选将上下边缘附近缝制18。但是,如果该补丁17a太大的话,安全气囊12的膨胀展开会受到影响,如果太小的话,则不能发挥期待的防滑效果。因此,需要设置为规定大小使这些问题不会发生。另外,安装补丁17a的位置至少包括从乘员P的大腿部Pfe的最外侧突出的点Pfe-P的高度位置。
在该第一实施例中,例如,在发生侧面碰撞时即使膨胀展开的安全气囊12的补丁17a,与就坐在后排长条式座椅BS上的乘员P的大腿部Pfe的上表面侧几乎要重叠,而因为该补丁17a,下部腔室12a也不会在大腿部Pfe上滑动。因此,膨胀展开的安全气囊12的下部腔室12a不会滑动到乘员P的大腿部Pfe上,可以防止上下方向和前后方向的偏离,使其能够更确切地向规定位置膨胀展开。
此时,例如图3所示,如果使安全气囊12的下端12c与后排长条式座椅BS的座垫SC的表面相接,则座垫SC地座面与安全气囊12的下端12c之间的间隙会消失。因此,乘员P的大腿部Pfe不会钻入间隙,所以能够确实地约束向施加冲击的部位的乘员P的大腿部Pfe的移动。
另外,在第一实施例中,在所述充气器13的例如下端部设置安装有止回阀19的内管20,在上部腔室12b中收纳充气器13的同时,另一方面,将所述内管20导入到下部腔室12a内。
所述止回阀19形成在内管20的下端部,当下部腔室12a由于充气器13产生的气体而达到规定压力时,阻止所述气体返回到上部腔室12b。这样一来,下部腔室12a能够保持规定的内部压力,所以在安全气囊膨胀展开保护乘员时,能够确切地保持对乘员P的大腿部Pfe和腰部Phi的约束。
(第2实施例)
图4是示出本发明地侧面安全气囊装置11的第二实施例的图
第二实施例中,作为第二保护部的下部腔室12a的、与乘员P的腰部Phi接触的一侧的基布面板14a的表面侧的补丁17b,不仅覆盖下部腔室12a的所述基布面板14a的上下方向中间部分,而且还覆盖其上方部分。通过使补丁17b的覆盖该上方部分的部分,稍微错开到补丁17b的覆盖所述上下方向中间部分的部分的后方,使得在该补丁17b与乘员P的腰部Phi接触时,该补丁17b更确切地发挥防滑作用。
在该第二实施例中,例如,在发生侧面碰撞时,即使膨胀展开的安全气囊12要重叠于就坐在后排长条式座椅BS上的乘员P的大腿部Pfe的上表面侧,因所述补丁17b安全气囊12不会在大腿部Pfe上滑动。因此,安全气囊12的下方部分不会滑动到乘员P的大腿部Pfe上。
另外,在第二实施例中,即使膨胀展开的安全气囊12要重叠于就坐在后排长条式座椅BS上的乘员P的腰部Phi上,因所述补丁17b安全气囊12不会在所述腰部Phi上滑动。
因此,可以确切地约束向施加冲击的部位的乘员P的大腿部Pfe的移动。另外,可以很好的约束向受到冲击的部位的乘员P腰部Phi的移动。
(第3实施例)
图5是示出本发明的侧面安全气囊装置11的第三实施例的图。
第3实施例中,在与乘员P的腰部Phi接触的一侧的基布面板14a的、形成所述下部腔室12a的基布面板14aa的表面侧上,采用了摩擦系数大于基布面板14a、14b的树脂涂层来代替所述补丁17a、17b。
在该第3实施例中,安全气囊12除与乘员P的腰部Phi接触的一侧的基布面板14a变为两枚所述基布面板14aa和形成上部腔室12b的基布面板14ab之外,没有与第1或第2实施例不同的地方。此外,图5中的22表示所述基布面板14aa和所述基布面板14ab的缝制部。
该第3实施例也能够发挥与第2实施例相同的作用效果。
本发明不限于上述例,如果符合各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思想的范畴,则也可以适当地变更实施方式。
也就是说,以上所述的侧面安全气囊装置是本发明的优选例,与此同时也包括其他的实施方式。特别是如在本说明书中没有限定的主旨记述,则本发明不受附图所示的详细部件的形状、大小以及构成配置等的制约。另外,在本说明书中使用的表示及用语是以说明为目的,除有特别限定的主旨,否则不限于此。
例如,在第1至第3实施例中,将本发明的侧面安全气囊装置11设置在后排长条式座椅BS的靠背SB与侧门SD的内面之间的空间中。
但是,如图6所示,本发明的侧面安全气囊装置11也可以设置在前排的独立式座椅SS或3排座椅中的第2排的独立式座椅SS的侧门SD侧即近侧。另外,如图7所示,也可以设置在相邻的独立式座椅SS之间即远侧。
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将安全气囊12的下部腔室12a的具有延伸至座垫SC的座面下方的长度,并且补丁17c或树脂涂层安装在与所述下部腔室12a的座垫SC的侧面相对的位置上。在这样的位置上安装补丁17c或树脂涂层时,安全气囊12的下部不会不慎滑动到座垫SC的上部。因此可以确切地保护乘员P的大腿部Pfe至腰部Phi。
另外,在第1至第3实施例中,虽设置隔壁16将安全气囊12分割为下部腔室12a和上部腔室12b,但是隔壁16并非必须设置,也可以仅通过缝制进行分割。
另外,在第1至第3实施例中,将安全气囊12分割为下部腔室12a和上部腔室12b,但是如果能够确定增大摩擦系数的位置,则不一定要分割为下部腔室12a和上部腔室12b。
另外,在第一和第二实施例中,通过缝制18将补丁17a和17b安装到基布面板14a上,但是,如果在基布面板14a上的补丁17a和17b的安装位置没有变化,则也可以通过粘合等其他手段进行安装。
另外,在第3实施例中,在与乘员P接触的一侧的基布面板14a的、形成下部腔室12a的部分12aa上全部实施了摩擦系数大于基布面板14a、14b的树脂涂层。
然而,如果能够部分地实施树脂涂层,则也可以仅对与第一或第二实施例中的补丁17a或17b相同的区域实施树脂涂层。在这种情况下,如第三实施例所示,与乘员P接触的一侧的基布面板14a不需要设置2张基布面板,即形成下部腔室12a的基布面板14aa和形成上部腔室12b的基布面板14ab。
另外,在第1至第3实施例中,在充气器13的下端部连接着安装有止回阀19的内管20,但也可以不将安装有止回阀19的内管20连接到充气器13上。
另外,在第1至第3实施例中,形成为作为第1保护部的上部腔室12b保护乘员P的肩部Psh、胸部Pth、腹部Pab,但也可以形成为保护乘员P的头部Phe。相反,如果已采用窗帘气囊等来保护了乘员P的头部Phe和肩部Psh等的情况下,也可以形成为只保护乘员P的腹部Pab。
符号说明
11 侧面安全气囊装置
12 安全气囊
12a 下部腔室
12b 上部腔室
13 充气器
14a 与乘员接触的一侧的基布面板
14aa 下部腔室12a中与乘员接触的一侧的基布面板
17a 补丁
17b 补丁
17c 补丁
19 止回阀
BS 长条式座椅
SS 独立式座椅
SB 靠背
12SC 座垫
SD 侧门
P 乘员

Claims (11)

1.一种侧面安全气囊装置,设置在车辆座椅的靠背的侧方,该侧面安全气囊装置的特征在于,具备:
安全气囊;以及,
充气器,其设置在该安全气囊内,接收来自传感器的输出信号并向折叠状态的所述安全气囊供给气体,
所述安全气囊从上方至少具有保护乘员的腹部的第一保护部和保护乘员的腰部的第二保护部,并且,在形成该安全气囊的、与乘员接触的一侧的基布面板的、包含所述第二保护部的该安全气囊的下方区域内的上下方向中间部分设置具有摩擦系数大于该基布面板的表面部的防滑部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侧面安全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
不仅在与所述乘员接触的一侧的所述基布面板的、所述下方区域内的上下方向的中间部分,在所述下方区域内的上下方向的上方部分也具有防滑部分。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侧面安全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滑部分被设置为,在所述安全气囊膨胀展开时,至少包含从乘员的大腿部的最外侧突出的点的高度位置。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侧面安全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防滑部分被设置为,在所述安全气囊膨胀展开时,至少位于所述车辆座椅的座垫侧部。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侧面安全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车辆用座椅为长条式座椅时,所述侧面安全气囊装置设置在该长条式座椅的靠背与侧门或车身内面之间的空间中。
6.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侧面安全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车辆用座椅为在车宽方向上并排的多个独立式座椅时,所述侧面安全气囊装置设置在两个独立式座椅之间。
7.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侧面安全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
当所述车辆用座椅为在车宽方向上并排的多个独立式座椅时,所述侧面安全气囊装置设置在该独立式座椅的侧门侧。
8.如权利要求1至7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侧面安全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安全气囊被分割为包括所述第二保护部的下部腔室和相当于所述第一保护部的上部腔室,并将所述防滑部分设置在所述下部腔室中。
9.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侧面安全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
通过实施树脂涂层来设置所述防滑部分。
10.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侧面安全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
通过安装补丁来设置所述防滑部分。
11.如权利要求8至10中任意一项所述的侧面安全气囊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上部腔室内收纳所述充气器的同时,在该充气器中设置内管,该内管中设有当因所述气体的供给而所述下部腔室达到规定压力时,防止所述气体回流至所述上部腔室的止回阀,并将该内管导入至所述下部腔室中。
CN201980071419.7A 2018-11-30 2019-10-31 侧面安全气囊装置 Active CN112912284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225143 2018-11-30
JP2018-225143 2018-11-30
PCT/JP2019/042713 WO2020110586A1 (ja) 2018-11-30 2019-10-31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12284A true CN112912284A (zh) 2021-06-04
CN112912284B CN112912284B (zh) 2023-06-30

Family

ID=7085370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71419.7A Active CN112912284B (zh) 2018-11-30 2019-10-31 侧面安全气囊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7064020B2 (zh)
CN (1) CN112912284B (zh)
WO (1) WO2020110586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380520B2 (ja) * 2020-10-22 2023-11-1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及び乗員保護装置
WO2024095697A1 (ja) * 2022-11-04 2024-05-10 オートリブ ディベロップメント エービー 乗員拘束装置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43674A (zh) * 2002-03-11 2003-09-24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侧气囊装置
JP2004276808A (ja) * 2003-03-17 2004-10-07 Toyoda Gosei Co Ltd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WO2014010461A1 (ja) * 2012-07-13 2014-01-16 オートリブ ディベロップメント エービー エアバッグ装置
CN103747986A (zh) * 2011-08-31 2014-04-23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汽车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
US20140151984A1 (en) * 2012-12-03 2014-06-05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Vehicle occupant restraint system
US20140284906A1 (en) * 2013-03-22 2014-09-25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Side airbag device for vehicle
JP2015077844A (ja) * 2013-10-15 2015-04-2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CN104602972A (zh) * 2012-08-27 2015-05-06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
CN106458134A (zh) * 2014-07-08 2017-02-22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气囊装置
US20170072894A1 (en) * 2015-09-11 2017-03-16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Rear seat side airbag device
CN108382348A (zh) * 2017-02-03 2018-08-10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具有侧面安全气囊装置的车辆座椅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441751B2 (ja) * 2010-02-17 2014-03-12 オートリブ ディベロップメント エービー エアバッグ
JP6737165B2 (ja) * 2016-12-20 2020-08-05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乗員拘束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443674A (zh) * 2002-03-11 2003-09-24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侧气囊装置
JP2004276808A (ja) * 2003-03-17 2004-10-07 Toyoda Gosei Co Ltd 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CN103747986A (zh) * 2011-08-31 2014-04-23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汽车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
WO2014010461A1 (ja) * 2012-07-13 2014-01-16 オートリブ ディベロップメント エービー エアバッグ装置
CN104602972A (zh) * 2012-08-27 2015-05-06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车辆用侧面安全气囊装置
US20140151984A1 (en) * 2012-12-03 2014-06-05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Vehicle occupant restraint system
US20140284906A1 (en) * 2013-03-22 2014-09-25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Side airbag device for vehicle
JP2015077844A (ja) * 2013-10-15 2015-04-23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CN106458134A (zh) * 2014-07-08 2017-02-22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气囊装置
US20170072894A1 (en) * 2015-09-11 2017-03-16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Rear seat side airbag device
CN108382348A (zh) * 2017-02-03 2018-08-10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具有侧面安全气囊装置的车辆座椅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064020B2 (ja) 2022-05-09
WO2020110586A1 (ja) 2020-06-04
JPWO2020110586A1 (ja) 2021-09-27
CN112912284B (zh) 2023-06-3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509884B (zh) 气囊装置
KR101919550B1 (ko) 승차인 구속 장치
EP3431346B1 (en) Side airbag device-installed vehicle seat
US9598042B2 (en) Safety restraint system with inflatable pelvis restraint device
US9132798B2 (en) Seat-mounted airbag apparatus and vehicle seat
US7909360B2 (en) Airbag module for bus and motor coach
US7350811B2 (en) Side airbag apparatus
WO2007111663A1 (en) Inflatable knee bolster airbag with internal tether
CN110979246B (zh) 用于车辆的帘式安全气囊装置
US9039035B1 (en) Deployable airbag arrangement for rear seat occupant
KR102403511B1 (ko) 에어백 장치
US10308205B2 (en) Safety restraint system with an airbag having an inflatable pelvis restraint portion and related method
US20230202419A1 (en) Airbag device
CN112912284B (zh) 侧面安全气囊装置
KR20220075368A (ko) 에어백 장치 및 차량용 시트
EP3186112A1 (en) Safety restraint system with inflatable pelvis restraint device
US7789420B2 (en) Occupant restraint apparatus
CN109955822B (zh) 车辆用侧气囊装置
KR20210058424A (ko) 에어백 장치
JP7441961B2 (ja) エアバッグ装置
JP7533236B2 (ja) 車両用サイドエアバッグ装置
CN114379501B (zh) 车辆用侧安全气囊装置及乘员保护装置
US7823915B2 (en) Occupant restraining device
KR20230058664A (ko) 커튼 에어백 장치
CN116490406A (zh) 安全气囊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