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909849A - 轨道车辆的过桥结构及轨道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轨道车辆的过桥结构及轨道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909849A
CN112909849A CN202110138433.3A CN202110138433A CN112909849A CN 112909849 A CN112909849 A CN 112909849A CN 202110138433 A CN202110138433 A CN 202110138433A CN 112909849 A CN112909849 A CN 11290984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cable
gap bridge
connectors
bridge struc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38433.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曹佳林
张林楠
谭磊
刘海军
李春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RC Qingdao Sifa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RC Qingdao Sifa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RC Qingdao Sifa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RC Qingdao Sifa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138433.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909849A/zh
Publication of CN11290984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90984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3/00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protective tubing therefor in or on buildings, equivalent structures or vehicl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CLOCOMOTIVES; MOTOR RAILCARS
    • B61C17/00Arrangement or disposition of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Use of control gear and control system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3/00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protective tubing therefor in or on buildings, equivalent structures or vehicles
    • H02G3/02Detail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3/00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protective tubing therefor in or on buildings, equivalent structures or vehicles
    • H02G3/02Details
    • H02G3/04Protective tubing or conduits, e.g. cable ladders or cable troughs
    • H02G3/0437Channel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3/00Installations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protective tubing therefor in or on buildings, equivalent structures or vehicles
    • H02G3/30Installations of cables or lines on walls, floors or ceil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ridges Or Land Bridg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轨道车辆的过桥结构及轨道车辆,轨道车辆包括过桥结构,该过桥结构包括布设在车厢顶部的容纳槽和集成固定在容纳槽上的连接器,每节车厢顶部布设两个容纳槽,低压直流电缆和高压交流电缆分别布置在两个容纳槽中,并与连接器连接;过桥电缆的两端设有与连接器适配的插头,过桥电缆的一端与一节车厢顶部的连接器插接,另一端跨过贯通道与相邻节车厢顶部的连接器插接。该过桥结构实现了车顶过桥,车顶过桥不会影响整车的结构强度和气密性,且不受车厢外封挡及间壁空间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且更便于检修维护。另外,该过桥结构解编和编组灵活,而且不需要设置分线箱,因而结构简单、布置空间小、配置成本低。

Description

轨道车辆的过桥结构及轨道车辆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轨道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轨道车辆的过桥结构及采用该过桥结构的轨道车辆。
背景技术
目前,轨道车辆的过桥电缆通常采用车下过桥或端墙过桥结构。车下过桥,过桥电缆需要从车顶穿过客室直至车下,会侵占车内空间,且会影响整车的结构强度和气密性。而端墙过桥,会因为外封挡及间壁空间等诸多因素引发一系列问题。
因此,如何改进轨道车辆的过桥结构,是本领域技术人员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轨道车辆的过桥结构,所述过桥结构包括布设在车厢顶部的容纳槽、固定于所述容纳槽的连接器、整车电缆以及过桥电缆,所述整车电缆包括低压直流电缆和高压交流电缆;
每节车厢顶部布设有两个所述容纳槽,两个所述容纳槽沿车辆横向间隔布置,所述容纳槽沿车辆纵向延伸,所述容纳槽靠近贯通道的一端端面上设有过孔,所述连接器穿插于所述过孔;
所述低压直流电缆和所述高压交流电缆分别布置在两个所述容纳槽中,并与所述连接器连接;所述过桥电缆的两端设有与所述连接器适配的插头,所述过桥电缆的一端与一节车厢顶部的所述连接器插接,另一端跨过贯通道与相邻节车厢顶部的所述连接器插接。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两个所述容纳槽分别位于车辆的纵向中心线两侧。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容纳槽包括沿车辆纵向依次连通的第一槽体、第二槽体和第三槽体,所述第三槽体的横截面积沿车辆纵向逐渐增大,所述第三槽体以其小端与所述第二槽体连通,所述第三槽体的大端靠近贯通道,所述连接器固定在所述第三槽体的大端端面上。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槽体远离所述第二槽体的一端向远离车辆的纵向中心线的方向倾斜,所述第二槽体与车辆的纵向中心线平行。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每个所述容纳槽上固定有多个所述连接器,多个所述连接器上下分层布置。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过桥结构还包括布设在车厢顶部的支架,所述支架位于相邻车厢顶部的所述连接器之间,所述支架的顶端设有用于支撑所述过桥电缆的弧形支撑面,所述弧形支撑面的直边与车辆横向平行,所述弧形支撑面的一直边延伸到贯通道上方。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架靠近贯通道的一侧侧面是相对车辆垂向倾斜的斜面,具体是:所述斜面的上端向靠近贯通道的方向倾斜。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架上设有通风孔,所述通风孔沿车辆横向贯通所述支架。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过桥结构还包括电缆夹,所述电缆夹将所述过桥电缆固定在所述支架上。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轨道车辆,所述轨道车辆采用上述任一项所述的过桥结构。
本方案,过桥电缆的一端通过插头与一节车厢顶部连接器插接,另一端从贯通道上方跨过并通过插头与相邻节车厢顶部的连接器插接,以此实现了车顶过桥,车顶过桥不会影响整车的结构强度和气密性,且不受车厢外封挡及间壁空间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且更便于检修维护。
另外,该过桥结构由于设有容纳整车电缆的容纳槽,并将连接器集成固定在容纳槽上,因此不需要额外设置分线箱,因此结构得以简化,且节约了布置空间和成本。该过桥结构由于过桥电缆通过插头插接于容纳槽的连接器,所以解编或编组时,仅需要插拔插头即可,因此解编和编组更灵活高效。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过桥结构的俯视图;
图2为图1在极限拉伸状态下的侧视图;
图3为图1在极限压缩状态下的侧视图。
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01车厢,02贯通道;
1容纳槽,11第一槽体,12第二槽体,13第三槽体;
2连接器;
3支架,31弧形支撑面,311直边,32通风孔;
4线夹;
5过桥电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车辆纵向是指车辆的长度方向,车辆横向是指车辆的宽度方向,车辆垂向是指垂直于地面的方向。
如图所示,轨道车辆包括车厢01、连在相邻车厢01之间的贯通道02,还包括过桥结构。过桥结构包括整车电缆、过桥电缆5、容纳槽1和连接器2。
整车电缆包括高压交流电缆和低压直流电缆。需说明,与车厢01顶部的受电弓相连的电缆不属于整车电缆。过桥电缆5与整车电缆电连接,起到电力信号传输作用。
容纳槽1布设在车厢01顶部,图中,容纳槽1完全位于车厢01的顶面上方,当然,实际实施中,容纳槽1也可以部分嵌在车厢01的顶面之下。容纳槽1为长条形槽,大致沿车辆的纵向延伸。容纳槽1靠近贯通道02的一端端面上设有过孔,连接器2穿插于过孔并固定于容纳槽1,具体可以焊接固定或螺纹固定。整车电缆安装在容纳槽1中并与连接器2连接。
具体的,每个容纳槽1上可以固定多个连接器2,多个连接器2可以上下分层布置,这样,能够满足多电缆的连接需求。
具体的,每节车厢01的顶部设有两个容纳槽1,两个容纳槽1沿车辆横向间隔布置,一个容纳槽1用于容纳低压直流电缆,一个容纳槽1用于容纳高压交流电缆。由于两个容纳槽1间隔布置,而低压直流电缆和高压交流电缆分别位于两个容纳槽1中,所以能够避免不同电压等级电缆之间的电磁干扰,提升了车辆的电磁兼容性能。优选的,两个容纳槽1之间的间隔距离不小于0.5m,这样,电磁兼容性能较好。优选的,两个容纳槽1分别位于车辆的纵向中心线a两侧,这样,便于避让受电结构。
过桥电缆5的两端设有插头,插头与上述连接器2适配,过桥电缆5的一端通过插头与一节车厢01顶部连接器2插接,另一端从贯通道02上方跨过并与相邻节车厢01顶部的连接器2插接,以此实现了车顶过桥。
采用上述过桥结构,不会影响整车的结构强度和气密性,且不受车厢外封挡及间壁空间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且更便于检修维护。
另外,该过桥结构由于设有容纳整车电缆的容纳槽1,并将连接器2集成固定在容纳槽1上,因此不需要额外设置分线箱,因此结构得以简化,且节约了布置空间和成本。该过桥结构由于过桥电缆5通过插头插接于容纳槽1的连接器2,所以解编或编组时,仅需要插拔插头即可,因此解编和编组更灵活高效。
具体的,如图1所示,容纳槽1包括第一槽体11、第二槽体12和第三槽体13,三者沿车辆纵向依次连通。
第一槽体11相对车辆纵向倾斜,具体是:第一槽体11远离第二槽体12的一端向远离车辆的纵向中心线a的方向倾斜。第二槽体12与车辆纵向平行。第一槽体11和第二槽体12均是横截面积不变的等截面结构。这种结构的第一槽体11和和第二槽体12比较利于优化整车电缆的受力形态。
第三槽体13的横截面积沿车辆纵向逐渐增大,第三槽体13以其小端(即横截面积小的一端)与第二槽体12连通,第三槽体13小端的横截面积与第二槽体12的横截面积基本相同。第三槽体13的大端(即横截面积大的一端)靠近贯通道02,连接器2固定在第三槽体的大端端面上。这种结构的第三槽体能够给连接器2提供较大的安装空间,且使容纳槽1整体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
如图所示,过桥结构还可以包括支架3和电缆夹4。支架3布设在车厢01顶部,每节车厢01顶部均布设有支架3。支架3位于相邻车厢01顶部的连接器2之间。相邻两节车厢01顶部的支架3之间的距离根据车端距和车辆的曲线半径确定,既要保证过桥电缆5在极限拉伸状态下(图2所示的状态下)不会被抻紧,又要保证过桥电缆5在极限压缩状态下(图3所示的状态下)不会下垂触碰到贯通道02的顶面。
支架3顶端设有弧形支撑面31,用于支撑过桥电缆5。弧形支撑面31的直边311与车辆横向平行。弧形支撑面31的一直边311延伸到贯通道02上方。
过桥电缆5的一端与一节车厢01顶部的连接器2插接,另一端依次经过该节车厢01顶部的支架3,然后再跨过贯通道02,然后再经过相邻节车厢01顶部的支架3,之后与相邻节车厢01顶部的连接器2插接。过桥电缆5支撑在相邻两节车厢01顶部的支架3的弧形支撑面31上,电缆夹4将过桥电缆5固定在支架3上。图中,为了提升固定可靠性,设置了两组电缆夹4,两组电缆夹4分别夹在弧形支撑面31的两个直边附近。
该弧形支撑面31支撑过桥电缆5并导引过桥电缆5的走向,能够防止过桥电缆5极限受压状态下(图3所示的状态下)触碰到车厢01的顶面或端面,降低了过桥电缆5受损的风险。
图示方案中,支架3靠近贯通道02的一侧侧面是相对车辆垂向倾斜的斜面,具体是:斜面32的上端向靠近贯通道02的方向倾斜。这样,能够防止过桥电缆5极限受压状态下(图3所示的状态下)触碰到该侧面,从而能够降低过桥电缆5受损的风险。
图示方案中,支架3上还设有通风孔32,通风孔32沿车辆横向贯通支架3,这样能够减小车辆的横向风阻。
以上对本发明所提供的轨道车辆的过桥结构及轨道车辆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发明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轨道车辆的过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桥结构包括布设在车厢(01)顶部的容纳槽(1)、固定于所述容纳槽(1)的连接器(2)、整车电缆以及过桥电缆(5),所述整车电缆包括低压直流电缆和高压交流电缆;
每节车厢(01)顶部布设有两个所述容纳槽(1),两个所述容纳槽(1)沿车辆横向间隔布置,所述容纳槽(1)沿车辆纵向延伸,所述容纳槽(1)靠近贯通道(02)的一端端面上设有过孔,所述连接器(2)穿插于所述过孔;
所述低压直流电缆和所述高压交流电缆分别布置在两个所述容纳槽(1)中,并与所述连接器(2)连接;所述过桥电缆(5)的两端设有与所述连接器(2)适配的插头,所述过桥电缆(5)的一端与一节车厢(01)顶部的所述连接器(2)插接,另一端跨过贯通道(02)与相邻节车厢(01)顶部的所述连接器(2)插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的过桥结构,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容纳槽(1)分别位于车辆的纵向中心线(a)两侧。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车辆的过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容纳槽(1)包括沿车辆纵向依次连通的第一槽体(11)、第二槽体(12)和第三槽体(13),所述第三槽体(13)的横截面积沿车辆纵向逐渐增大,所述第三槽体(13)以其小端与所述第二槽体(12)连通,所述第三槽体(13)的大端靠近贯通道(02),所述连接器(2)固定在所述第三槽体(13)的大端端面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道车辆的过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槽体(11)远离所述第二槽体(12)的一端向远离车辆的纵向中心线(a)的方向倾斜,所述第二槽体(12)与车辆的纵向中心线(a)平行。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的过桥结构,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容纳槽(1)上固定有多个所述连接器(2),多个所述连接器(2)上下分层布置。
6.根据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轨道车辆的过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桥结构还包括布设在车厢(01)顶部的支架(3),所述支架(3)位于相邻车厢(01)顶部的所述连接器(2)之间,所述支架(3)的顶端设有用于支撑所述过桥电缆(5)的弧形支撑面(31),所述弧形支撑面(31)的直边(311)与车辆横向平行,所述弧形支撑面(31)的一直边(311)延伸到贯通道(02)上方。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轨道车辆的过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3)靠近贯通道(02)的一侧侧面是相对车辆垂向倾斜的斜面,具体是:所述斜面的上端向靠近贯通道(02)的方向倾斜。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轨道车辆的过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3)上设有通风孔(32),所述通风孔(32)沿车辆横向贯通所述支架(3)。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轨道车辆的过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过桥结构还包括电缆夹(4),所述电缆夹(4)将所述过桥电缆(5)固定在所述支架(3)上。
10.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所述轨道车辆采用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过桥结构。
CN202110138433.3A 2021-02-01 2021-02-01 轨道车辆的过桥结构及轨道车辆 Pending CN11290984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38433.3A CN112909849A (zh) 2021-02-01 2021-02-01 轨道车辆的过桥结构及轨道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38433.3A CN112909849A (zh) 2021-02-01 2021-02-01 轨道车辆的过桥结构及轨道车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909849A true CN112909849A (zh) 2021-06-04

Family

ID=761210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38433.3A Pending CN112909849A (zh) 2021-02-01 2021-02-01 轨道车辆的过桥结构及轨道车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90984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54599A (zh) * 2021-04-01 2021-06-29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线缆结构及轨道车辆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947620B1 (ko) * 2009-08-11 2010-03-15 (주)부국이엔지 신축구조물에 배설된 케이블의 신축 균등흡수장치
CN104753005A (zh) * 2015-03-26 2015-07-01 南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 轨道车辆车顶线槽安装方法
CN205636385U (zh) * 2016-05-11 2016-10-12 宝鸡中车时代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用于钢轨打磨控制系统线束布置的线槽
CN106374398A (zh) * 2016-12-01 2017-02-01 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城轨车辆车顶跨接电缆安装结构
CN107405969A (zh) * 2015-03-23 2017-11-28 奥地利西门子公司 用于车厢过渡部线路的缆线引导件
CN109066519A (zh) * 2018-10-12 2018-12-21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铰接车辆跨车电缆布线结构及方法
CN212373364U (zh) * 2020-05-12 2021-01-19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车端线缆固定支架和轨道车辆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0947620B1 (ko) * 2009-08-11 2010-03-15 (주)부국이엔지 신축구조물에 배설된 케이블의 신축 균등흡수장치
CN107405969A (zh) * 2015-03-23 2017-11-28 奥地利西门子公司 用于车厢过渡部线路的缆线引导件
CN104753005A (zh) * 2015-03-26 2015-07-01 南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 轨道车辆车顶线槽安装方法
CN205636385U (zh) * 2016-05-11 2016-10-12 宝鸡中车时代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用于钢轨打磨控制系统线束布置的线槽
CN106374398A (zh) * 2016-12-01 2017-02-01 中车大连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城轨车辆车顶跨接电缆安装结构
CN109066519A (zh) * 2018-10-12 2018-12-21 中车株洲电力机车有限公司 铰接车辆跨车电缆布线结构及方法
CN212373364U (zh) * 2020-05-12 2021-01-19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车端线缆固定支架和轨道车辆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054599A (zh) * 2021-04-01 2021-06-29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线缆结构及轨道车辆
CN113054599B (zh) * 2021-04-01 2023-05-23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线缆结构及轨道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12373364U (zh) 车端线缆固定支架和轨道车辆
CN112909849A (zh) 轨道车辆的过桥结构及轨道车辆
CN110690674B (zh) 一种方便布线的缆线槽
CN217406105U (zh) 车端过桥结构及轨道车辆
CN210443967U (zh) 一种新型线槽
CN215267538U (zh) 轨道车辆的车端过线固定结构、车端过线设备及轨道车辆
CN105790600A (zh) 一种组串式逆变器
CN108909537B (zh) 一种适用于下接触的接触轨临时支架
CN220190394U (zh) 一种过道布线隐藏结构
CN216598847U (zh) 一种阻燃效果优良的风电电缆夹板
CN215817335U (zh) 一种轨道车辆客室布线结构及具有其的轨道车辆
CN113054599B (zh) 一种线缆结构及轨道车辆
CN220325184U (zh) 一种船舶电缆敷设导轨
CN220234046U (zh) 汽车线束槽
CN219875059U (zh) 一种电缆接头盒
CN216598776U (zh) 线束固定结构及电池包
CN217427552U (zh) 线缆换向装置、电气设备及车辆
CN217477266U (zh) 分区布线的换电设备以及换电站
CN211995585U (zh) 一种轨道车辆及其底架上线安装结构
CN211252479U (zh) 线路保护装置及汽车
CN117239499A (zh) 接线设备及轨道车辆
CN215870688U (zh) 双回路输电塔
CN112366628A (zh) 线槽、车厢及轨道车辆
CN217374400U (zh) 电动平板车
CN107489449A (zh) 牵引网悬挂结构、供电回路牵引装置以及盾构隧道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604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