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96320A - 车身接合结构 - Google Patents

车身接合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96320A
CN112896320A CN202010639562.6A CN202010639562A CN112896320A CN 112896320 A CN112896320 A CN 112896320A CN 202010639562 A CN202010639562 A CN 202010639562A CN 112896320 A CN112896320 A CN 1128963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eat
vehicle body
connector
side member
pilla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063956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金徒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yundai Motor Co
Kia Corp
Original Assignee
Hyundai Motor Co
Kia Motor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yundai Motor Co, Kia Motors Corp filed Critical Hyundai Motor Co
Publication of CN1128963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9632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2Side pan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2Side panels
    • B62D25/025Side sills thereo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4Door pillars ; windshield pilla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5/00Superstructure or monocoque structure sub-units; Parts or details thereof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2D25/06Fixed roof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2LAND VEHICLES FOR TRAVELLING OTHERWISE THAN ON RAILS
    • B62DMOTOR VEHICLES; TRAILERS
    • B62D27/00Connections between superstructure or understructure sub-units
    • B62D27/02Connections between superstructure or understructure sub-units rigid
    • B62D27/023Assembly of structural join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Body Structure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车身接合结构,包括:顶部侧构件,从车身的上部部分的侧部沿前后方向延伸;立柱构件,沿上下方向延伸并与顶部侧构件的前部端部或后部端部相匹配;顶部梁构件,从车身的上部部分横向延伸并与顶部侧构件的前部端部或后部端部相匹配;以及连接器,该连接器设置在顶部侧构件的前部端部或后部端部处并且固定顶部侧构件、立柱构件和顶部梁构件。

Description

车身接合结构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车身接合结构。
背景技术
汽车的立柱根据立柱的位置被分为前柱、中柱和后柱,并且这些立柱不仅具有支撑车辆的顶部的作用,还具有提高车身的刚度和稳定性的重要作用。
根据现有技术中的立柱为若干模制零件的组合以设计为单体壳式(monocoquetype,承载式),因此刚度高,但是这些模制零件几乎不能作为实现车辆的各种设计和用于区段共用的设计零件。
显然,在现有的单体壳结构中,整个前柱可设计为使用一拉伸模制的内部构件和外部构件,但是这不具有用于与其他零件连接的可扩展性,并且对于各种类型和设计的车辆均需要开发新模具。
即,对于各种小规模生产和使用智能工厂的生产,需要许多设计上的改变,并且因此,存在模具的数量显著增加的问题,由此制造成本必然增加。
因此,需要具有新型结构或新型立柱结构的车身,其可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并且可确保用于与其他零件连接的可扩展性。
上文所提供的描述作为本公开的相关技术仅旨在帮助理解本公开的背景,并且不应将其解释为包括在本领域技术人员已知的相关技术中。
发明内容
本公开涉及一种车身接合结构。具体的实施例涉及一种连接车身顶部和柱的部件结构。
本公开致力于解决相关技术中的问题,并且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车身接合结构,由于该车身接合结构通常使用连接器来连接车身顶部和柱,所以通过能够根据各种类型的车辆以各种方式应用对应于车身顶部和柱的部件,来确保组装中的便利性并且提高强度和刚度。
鉴于前述内容,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车身接合结构包括:顶部侧构件,从车身的上部部分的侧部沿前后方向延伸;立柱构件,沿上下方向延伸以与顶部侧构件的前部端部或后部端部相匹配;顶部梁构件,从车身的上部部分横向延伸以与顶部侧构件的前部端部或后部端部相匹配;以及连接器,该连接器设置在顶部侧构件的前部端部或后部端部处并且固定顶部侧构件、立柱构件和顶部梁构件。
立柱构件可定位在顶部侧构件的前部端部或后部端部下方,顶部梁构件可定位在顶部侧构件的前部端部或后部端部的侧部处,因此,立柱构件与顶部梁构件可彼此之间以一角度横向地间隔开。
立柱构件可耦接到顶部侧构件的前部端部或后部端部的下部部分,并且顶部梁构件可耦接到顶部侧构件的前部端部或后部端部的侧部。
连接器可具有:第一座部,沿前后方向延伸以安置顶部侧构件;第二座部,从第一座部向下延伸以安置立柱构件;以及第三座部,从第一座部横向延伸以安置顶部梁构件。
第一座部可凭借弯曲的形状沿前后方向延伸以围绕顶部侧构件的表面,第二座部可形成为围绕立柱构件,并且第三座部可形成为围绕顶部梁构件。
连接器可具有分叉部分,第一座部、第二座部和第三座部连接到该分叉部分,并且第一座部、第二座部和第三座部可在分叉部分沿不同方向延伸。
立柱构件可形成为使得连接到连接器的端部部分是沿前后方向弯曲的,并且第二座部可形成为与立柱构件的弯曲端部部分的形状在同一方向上,使得立柱构件的弯曲端部部分位于第二座部中。
连接器可具有支撑部分,该支撑部分在第一座部和第二座部匹配的位置或者第一座部和第三座部匹配的位置处突出,并且使座部分叉。
连接器可具有面板部分,该面板部分从第一座部向下延伸并且具有填充第一座部与第二座部之间的空间的区域。
可在连接器的面板部分上形成在不同方向上延伸并且穿过所述区域的若干肋。
连接器可具有加强部分,该加强部分沿着第一座部与第三座部之间的空间延伸并弯曲,并且该加强部分耦接到第一座部和第三座部。
连接器可包括:第一部分,具有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第一安装部以安置顶部侧构件和从第一安装部横向延伸的第二安装部以安置顶部梁构件;以及第二部分,组装并固定到第一部分并且具有用于安置立柱构件的第三安装部。
可在第一部分的第一安装部的下部部分处形成组装突出部,可在第二部分的上部部分处形成组装凹槽,并且组装凹槽与组装突出部相匹配。
组装突出部可横向延伸并且可以具有在前后方向上突出的后部端部,并且组装凹槽可横向延伸并且可敞开以匹配组装突出部。
第二部分可具有凸缘部分,该凸缘部分在第三安装部中沿第一安装部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并且各自具有一区域。
在连接器的除了安装顶部侧构件、立柱构件和顶部梁构件的部分之外的其他部分中可形成格栅形状。
上述车身接合结构由于通常使用连接器来连接车身顶部和柱,所以通过能够根据各种类型的车辆以各种方式应用对应于车身顶部和柱的部件,从而确保组装中的便利性并且提高耦接强度和刚度。
附图说明
从下文结合附图的详细描述中,本公开的上述和其他方面、特征和优势将会变得更显而易见,在附图中: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车身接合结构的视图;
图2至图7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车身接合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视图;
图8至图11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车身接合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视图;以及
图12A至图12D是示出了当本公开的实施例应用到车身框架结构时的示例的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参考附图来描述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车身接合结构。
图1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车身接合结构的结构的视图,图2至图7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车身接合结构的第一实施例的视图,图8至图11是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车身接合结构的第二实施例的视图,以及图12A至图12D是示出了本公开的实施例应用到车身框架结构时的示例的视图。
本公开涉及一种模块化车身,并且在车身的构造中,例如,如图1所示,底板组件10由前部组件11、挡板组件12、中央底板组件13以及后部底板组件14构成,上部组件20由前侧组件21、后侧组件22、背部组件23以及顶部组件24构成,并且蒙皮组件30由翼子板31、外侧部32,顶部面板33构成,并且蒙皮组件与底板组件10和上部组件20结合,由此,可形成模块化的车辆。
该模块化车身是实施例,提供该实施例仅用于帮助模块化车身,而在形成实际车辆时,可改变组装顺序和部件。
本公开的实施例涉及构成顶部组件的顶部侧构件100和顶部梁构件300,以及将立柱构件200连接到顶部侧构件和顶部梁构件的连接器400。顶部侧构件100、顶部梁构件300以及将立柱构件200连接到顶部侧构件和顶部梁构件的连接器400均具有中空的封闭截面,由此形成空间框架结构。因此,通过调整长度,顶部侧构件100、立柱构件200和顶部梁构件300可容易地应用于各种种类和型号的车辆。
在以这种方式来改变顶部侧构件100、立柱构件200和顶部梁构件300的形状时,可调整连接到这些构件的其他零件的形状或尺寸。因此,可开发适用于各种类型和型号的车辆的车身,可更容易地开发新型车辆,并且本公开可有效地应用于各种类型的产品的小规模生产。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车身接合结构涉及图1中所示的连接到顶部侧构件100、立柱构件200和顶部梁构件300的部件A,并且包括从车身的上部部分的侧部沿前后方向延伸的顶部侧构件100,沿上下方向延伸以与顶部侧构件100的前部端部或后部端部相匹配的立柱构件200,从车身的上部部分横向延伸以与顶部侧构件100的前部端部或后部端部相匹配的顶部梁构件300,以及连接器400,该连接器设置在顶部侧构件100的前部端部或后部端部处并且固定顶部侧构件100、立柱构件200和顶部梁构件300。
如图2至图5所示,顶部侧构件100、立柱构件200和顶部梁构件300通过连接器400结合。即,从车身的上部部分的侧部沿前后方向上延伸的顶部侧构件100、沿上下方向延伸并形成A柱或C柱的立柱构件200和在两侧处连接顶部侧构件100的顶部梁构件300通过连接器400连接,由此,即使顶部侧构件100、立柱构件200和顶部梁构件300根据车辆的种类和型号改变,也能够通过连接器400来实现模块化的车身。
如上述的,立柱构件200定位在沿向前的方向延伸的顶部侧构件100的前部端部或后部端部下方,顶部梁构件300定位在顶部侧构件100的前部端部或后部端部的侧部处。如上述的,顶部侧构件100耦接到连接器400,立柱构件200耦接到顶部侧构件100的下部部分,并且顶部梁构件300连接到顶部侧构件100的侧部,由此确保构件的结合处的刚度和强度。连接器400沿前后方向延伸,使得顶部侧构件100位于连接器上,并且立柱构件200和顶部梁构件300围绕顶部侧构件100彼此之间以预定角度间隔开,由此可实现弯曲形状,该弯曲形状能够安置立柱构件200和顶部梁构件300。
位于连接器400上的顶部侧构件100、立柱构件200以及顶部梁构件300可彼此耦接。即,立柱构件200耦接到顶部侧构件100的前部端部或后部端部的下部部分,顶部梁构件300耦接到所述前部端部或后部端部的侧部,由此通过构件的耦接来实现牢固的耦接结构。因此,通过连接器400来在结合处确保刚度和强度。
可在各种实施例中实现连接器400、顶部侧构件100、立柱构件200以及顶部梁构件300的耦接结构。
作为实施例,如图4所示,连接器400可具有:第一座部410,在前后方向上延伸以安置顶部侧构件100;第二座部420,从第一座部410向下延伸以安置立柱构件200;以及第三座部430,从第一座部410横向延伸以安置顶部梁构件300。
如上述的,连接器400具有第一座部410、第二座部420和第三座部430,其中,第一座部410在前后方向上延伸以能够安置顶部侧构件100,第二座部420从第一座部410向下延伸以安置立柱构件200,并且第三座部430从第一座部410横向延伸以安置顶部梁构件300。立柱构件200竖直地支撑车身,顶部梁构件300水平地延伸,并且立柱构件200安置在其上的第二座部420和顶部梁构件300安置在其上的第三座部430围绕第一座部410以预定角度彼此间隔开,因此,连接器构件可以是弯曲的。
第一座部410可凭借弯曲的形状沿前后方向延伸以围绕顶部侧构件100的表面,第二座部420可形成为围绕立柱构件200,并且第三座部430可形成为围绕顶部梁构件300。
即,如从图4可看到的,第一座部410弯曲成L形以围绕顶部侧构件100的表面,因此顶部侧构件100牢固地耦接到第一座部410,并且第二座部420和第三座部430可具有分别沿着立柱构件200和顶部梁构件300延伸的座部表面和在座部表面的两侧处弯折的侧面。因此,构件可牢固地耦接到连接器400的座部。
连接器400具有分叉部分440,第一座部410、第二座部420和第三座部430连接到该分叉部分,并且第一座部410、第二座部420和第三座部430可从分叉部分沿不同方向延伸。
如上述的,由于顶部侧构件100、立柱构件200和顶部梁构件300全部耦接到连接器400的分叉部分440,所以耦接是容易的,并且确保耦接强度和刚度。即,连接器400的分叉部分440是连接第一座部410、第二座部420和第三座部430的部分,并且顶部侧构件100、立柱构件200和顶部梁构件300通过分叉部分440来支撑并且彼此匹配,由此能够形成牢固的车辆接合结构。
同时,如图5所示,立柱构件200形成为使得连接到连接器400的端部部分200a在前后方向上弯曲,并且第二座部420形成为与立柱构件200的弯曲端部部分的形状在同一方向上,以安置立柱构件200的弯曲端部部分。
如上述的,因为立柱构件200形成为使得连接到连接器400的端部200a向前或向后弯曲,所以与连接器400的接触面积增加,确保耦接刚度。因此,连接器400的第二座部420可形成为所具有的形状与立柱构件200的弯曲端部部分的形状相同,并且当立柱构件200安置在第二座部420上时,确保前后方向和上下方向上的支撑强度。
另一方面,如图6所示,连接器400可具有支撑部分417,该支撑部分在第一座部410与第二座部420匹配的位置或者第一座部410与第三座部430匹配的位置处突出,并且使座部分叉。
如上述的,由于支撑部分417形成在连接器400处,并且第一座部410和第二座部420或者第一座部410和第三座部430通过支撑部分417分叉,所以立柱构件200和顶部梁构件300从顶部侧构件100间隔开。因此,立柱构件200和顶部梁构件300与接触支撑部分417的顶部侧构件100间隔开而非耦接,因此,立柱构件200或顶部梁构件300可通过连接器400耦接到顶部侧构件100。如上述的,由于立柱构件200或顶部梁构件300通过连接器400耦接到顶部侧构件100,所以确保了强度和刚度。
如从图7可看到的,支撑部分417可根据立柱构件200的形状改变。即,当顶部侧构件100、立柱构件200和顶部梁构件300的形状根据车辆的种类和型号改变时,可通过根据构件的形状来改变连接器400形成连接结构。
另一方面,如从图4可看到的,连接器400可具有面板部分413,该面板部分从第一座部410向下延伸并且具有填充第一座部410与第二座部420之间的空间的区域。
如上述的,因为具有所述区域的面板部分413形成在连接器400处,确保面板部分的强度和刚度。具体地,支撑顶部组件24的立柱构件200需要大的刚度,因此,可通过在连接器400的安置顶部侧构件100的第一座部410和安置立柱构件200的第二座部420之间的空间中形成面板部分413来进一步确保安装在连接器400上的立柱构件200的支撑刚度。
可在连接器400的面板部分413上形成沿不同方向延伸并穿过所述区域的多个肋414。该多个肋414的厚度和形状可根据连接器400的所需刚度而改变,并且相对于面板部分413的区域形成多边形或圆形形状,可因为确保面板部分413的刚度而确保整个连接器400的强度和刚度。
如上述的,因为连接器400在第一座部410与第二座部420之间的空间中具有面板部分413,所以确保顶部侧构件100和立柱构件200的强度和刚度,从而使得顶部组件24可设置为牢固的耦接结构。
另一方面,连接器400可具有加强部分416,该加强部分沿着第一座部410与第三座部430之间的空间延伸并弯曲,且耦接到第一座部410和第三座部430。该加强部分416形成为连接第一座部410和第三座部430,因此确保了第一座部410和第三座部430的强度和刚度。顶部侧构件100和顶部侧构件300所需要的耦接刚度小于顶部侧构件100和立柱构件200的耦接刚度,但是连接第一座部410和第三座部430的加强部分416具有弯曲和延伸的形状并且形成在连接器400上,从而以最小的重量增加来确保必要的刚度。
明显地,连接器400的加强部分416可为直的而不是弯曲且延伸的,可根据在耦接顶部侧构件100和顶部横梁300时所需的刚度来采用各种形状,由此可通过连接器400来确保顶部侧构件100和顶部横梁300的耦接刚度。
另一方面,作为连接器400的另一实施例,如图8至图11所示,连接器400可包括:第一部分400a,具有在前后方向上延伸以安置顶部侧构件100的第一安装部450和从第一安装部450横向延伸以安置顶部梁构件300的第二安装部460;以及第二部分400b,组装并固定到第一部分400a并且具有用于安置立柱构件200的第三安装部470。
如上述的,因为连接器400由单独的第一部分400a和第二部分400b组成,可通过改变和应用这些部分来设计车身而更自由地设计车身。
第一部分400a具有第一安装部450和第二安装部460,以安置构成顶部组件的顶部侧构件100和顶部梁构件300。即,当改变车身的设计时,顶部侧构件100和顶部梁构件300也作为顶部组件的构造而改变,因此第一部分400a具有第一安装部450和第二安装部460,使得顶部侧构件100和顶部梁构件300可安置。立柱构件200安装在组装到第一部分400a的第二部分400b上,并且组装到第一部分400a的第二部分400b具有根据车辆的设计改变的立柱构件200,从而可根据车辆的种类和类型来改变车身的设计。
另一方面,组装突出部453可形成在第一部分400a的第一安装部450的下部部分处,并且与组装突出部匹配的组装凹槽476可形成在第二部分400b的上部部分处。第一部分400a和第二部分400b通过匹配组装突出部453和组装凹槽476来彼此耦接,由此可确保组装容易性和组装强度。
详细地,组装突出部453横向延伸并且具有在前后方向上突出的后部端部,组装凹槽476横向延伸并且敞开以与组装突出部453匹配。因此,可通过在组装突出部453和组装凹槽476彼此匹配的情况下滑动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来简单地组装第一部分400a和第二部分400b。此外,由于组装突出部453从第一部分400a向下突出并且具有在前后方向上突出的后部端部,它们形成为颠倒的T形形状。组装凹槽476也形成为相同的颠倒的T形形状以与组装突出部453相匹配,由此可通过横向滑动第二部分400b将第二部分400b组装到第一部分400a,从而在组装第一部分400a和第二部分400b的情况下确保前后方向上的刚度。
另一方面,第二部分400b可具有凸缘部分473,该凸缘部分在第三安装部470中沿着第一安装部450在前后方向上延伸并且每个均具有一区域。
如上述的,因为每个均具有一区域的凸缘部分473形成在第二部分400b上,所以确保第二部分400b的强度和刚度。具体地,由于支撑构成顶部组件的顶部侧构件100和顶部梁构件300的立柱构件200需要高刚度,凸缘部分473形成在第二部分400b上,因此确保用于安装在第二部分400b上的第一部分400a的支撑刚度。可在凸缘部分473上形成在不同方向上延伸并且与所述区域交叉的若干肋474,并且若干肋474的厚度和形状可根据第二部分400b所需要刚度而改变。
另一方面,可在除了顶部侧构件100、立柱构件200和顶部梁构件300安装在连接器400中部分之外的其他部分中形成格栅形状480。
如上述的,由于在除了顶部侧构件100、立柱构件200以及顶部梁构件300安装在连接器400中的部分之外的其他部分中形成格栅形状的截面,所以确保整体刚度。由于格栅形状避开在安装顶部侧构件100、立柱构件200和顶部梁构件300的部分中出现,所以当顶部侧构件100、立柱构件200和顶部梁构件300安装在连接器400上时不降低耦接刚度。
根据本公开的车身接合结构可通常应用于A柱和C柱。即,根据在图12A至图12D中例示的各种车身框架结构,根据本公开的车身接合结构可以应用于在车身框架中由“■”指示的部分。
即,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车身接合结构提供技术基础,如上述的,该技术基础使得可通过使结构通用于各种车辆来更容易地开发新型车辆,并且可有效地应用该结构来小规模地生产各种产品。
虽然上文相对于附图中所示的特定实施例来提供本公开,但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可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中描述的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以各种方式来改变和修改本公开。

Claims (20)

1.一种车身接合结构,包括:
顶部侧构件,构造为从车身的上部部分的侧部沿前后方向延伸;
立柱构件,沿上下方向延伸并与所述顶部侧构件的前部端部或后部端部相匹配;
顶部梁构件,构造为从所述车身的上部部分横向延伸并与所述顶部侧构件的前部端部或后部端部相匹配;以及
连接器,设置在所述顶部侧构件的前部端部或后部端部处并且固定所述顶部侧构件、所述立柱构件和所述顶部梁构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接合结构,其中,所述立柱构件定位在所述顶部侧构件的前部端部或后部端部下方,所述顶部梁构件定位在所述顶部侧构件的前部端部或后部端部的侧部处,因此,所述立柱构件与所述顶部梁构件彼此之间以一角度横向地间隔开。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接合结构,其中,所述立柱构件耦接到所述顶部侧构件的前部端部或后部端部的下部部分,所述顶部梁构件耦接到所述顶部侧构件的前部端部或后部端部的侧部。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接合结构,其中,所述连接器具有:第一座部,沿所述前后方向延伸以安置所述顶部侧构件;第二座部,从所述第一座部向下延伸以安置所述立柱构件;以及第三座部,从所述第一座部横向延伸以安置所述顶部梁构件。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身接合结构,所述第一座部以弯曲的形状沿所述前后方向延伸以围绕所述顶部侧构件的表面,所述第二座部形成为围绕所述立柱构件,并且所述第三座部形成为围绕所述顶部梁构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身接合结构,其中:
所述连接器具有分叉部分,所述第一座部、所述第二座部和所述第三座部连接到所述分叉部分;并且
所述第一座部、所述第二座部和所述第三座部从所述分叉部分沿不同方向延伸。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身接合结构,其中:
所述立柱构件形成为使得连接到所述连接器的端部部分是沿所述前后方向弯曲的,并且
所述第二座部形成为与所述立柱构件的弯曲端部部分的形状在同一方向上,使得所述立柱构件的所述弯曲端部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座部中。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身接合结构,其中,所述连接器具有支撑部分,所述支撑部分在所述第一座部和所述第二座部匹配的位置或者所述第一座部和所述第三座部匹配的位置处突出,并且使所述座部分叉。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身接合结构,其中,所述连接器具有面板部分,所述面板部分从所述第一座部向下延伸并且具有填充所述第一座部与所述第二座部之间的空间的区域。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车身接合结构,还包括多个肋,所述多个肋形成在所述连接器的所述面板部分上并在不同方向上延伸并且穿过所述区域。
11.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车身接合结构,其中,所述连接器具有加强部分,所述加强部分沿所述第一座部与所述第三座部之间的空间延伸并弯曲,并且所述加强部分耦接到所述第一座部和所述第三座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接合结构,其中,所述连接器包括:
第一部分,具有在所述前后方向上延伸的第一安装部以安置顶部侧构件和从所述第一安装部横向延伸的第二安装部以安置顶部梁构件;以及
第二部分,组装并固定到所述第一部分并且具有用于安置所述立柱构件的第三安装部。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车身接合结构,还包括:
组装突出部,形成在所述第一部分的所述第一安装部的下部部分处;以及
组装凹槽,形成在所述第二部分的上部部分处并且与所述组装突出部相匹配。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车身接合结构,其中:
所述组装突出部横向延伸并且具有在所述前后方向上突出的后部端部,并且
所述组装凹槽横向延伸并且敞开以匹配所述组装突出部。
15.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车身接合结构,其中,所述第二部分具有凸缘部分,所述凸缘部分在所述第三安装部中沿所述第一安装部在所述前后方向上延伸并且每个均具有一区域。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身接合结构,其中,在所述连接器的不安装所述顶部侧构件、所述立柱构件和所述顶部梁构件的部分中形成格栅形状。
17.一种车辆,包括:
车身;以及
车身接合结构,包括:
顶部侧构件,从所述车身的上部部分的侧部沿前后方向延伸;
立柱构件,沿上下方向延伸并与所述顶部侧构件的端部相匹配,其中,所述端部是前部端部或后部端部;
顶部梁构件,从所述车身的上部部分横向延伸并与所述顶部侧构件的端部相匹配;以及
连接器,所述连接器设置在所述顶部侧构件的端部处并且固定所述顶部侧构件、所述立柱构件和所述顶部梁构件。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车辆,其中:
所述立柱构件定位在所述顶部侧构件的端部的下方;
所述顶部梁构件定位在所述顶部侧构件的侧部处,
所述立柱构件与所述顶部梁构件彼此之间横向地间隔开;并且
在所述立柱构件与所述顶部梁构件之间形成角度。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车辆,其中,所述连接器包括:
第一座部,沿所述前后方向延伸以安置所述顶部侧构件,其中,所述第一座部以弯曲的形状沿所述前后方向延伸以围绕所述顶部侧构件的表面;
第二座部,从所述第一座部向下延伸以安置所述立柱构件,其中,所述第二座部形成为围绕所述立柱构件;
第三座部,从所述第一座部横向延伸以安置所述顶部梁构件,其中,所述第三座部形成为围绕所述顶部梁构件;以及
分叉部分,所述第一座部、所述第二座部和所述第三座部连接到所述分叉部分,并且所述第一座部、所述第二座部和所述第三座部从所述分叉部分沿不同方向延伸。
20.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车辆,还包括:
所述连接器的第一部分,具有在所述前后方向上延伸的第一安装部以安置顶部侧构件和从所述第一安装部横向延伸的第二安装部以安置顶部梁构件;
所述连接器的第二部分,组装并固定到所述第一部分并且具有用于安置所述立柱构件的第三安装部;
组装突出部,形成在所述第一部分的所述第一安装部的下部部分处,其中,所述组装突出部横向地延伸并且具有在所述前后方向上突出的后部端部;以及
组装凹槽,形成在所述第二部分的上部部分处并且与所述组装突出部相匹配,其中,所述组装凹槽横向延伸并且敞开以匹配所述组装突出部。
CN202010639562.6A 2019-12-04 2020-07-06 车身接合结构 Pending CN112896320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9-0159934 2019-12-04
KR1020190159934A KR20210069994A (ko) 2019-12-04 2019-12-04 차체 조인트 구조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96320A true CN112896320A (zh) 2021-06-04

Family

ID=7596273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0639562.6A Pending CN112896320A (zh) 2019-12-04 2020-07-06 车身接合结构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292531B2 (zh)
KR (1) KR20210069994A (zh)
CN (1) CN112896320A (zh)
DE (1) DE102020116936A1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324653A (ja) * 2004-05-13 2005-11-24 Nissan Motor Co Ltd 車体構造
CN1891554A (zh) * 2005-07-04 2007-01-10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具有滑动门的车辆的下部车身结构
CN102741110A (zh) * 2010-03-23 2012-10-17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侧部构造
US20140314471A1 (en) * 2013-04-18 2014-10-23 Magna Steyr Fahrzeugtechnik Ag & Co Kg Hollow profile connection - gusset plate
US9266569B1 (en) * 2014-10-02 2016-02-23 Toyota Mot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Vehicle pillar reinforcement member
CN105764778A (zh) * 2013-10-04 2016-07-1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上部构造
CN110239629A (zh) * 2018-03-09 2019-09-17 铃木株式会社 车辆后部构造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140091510A (ko) 2014-06-27 2014-07-21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차량의 프런트 필러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324653A (ja) * 2004-05-13 2005-11-24 Nissan Motor Co Ltd 車体構造
CN1891554A (zh) * 2005-07-04 2007-01-10 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具有滑动门的车辆的下部车身结构
CN102741110A (zh) * 2010-03-23 2012-10-17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侧部构造
US20140314471A1 (en) * 2013-04-18 2014-10-23 Magna Steyr Fahrzeugtechnik Ag & Co Kg Hollow profile connection - gusset plate
CN105764778A (zh) * 2013-10-04 2016-07-13 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车身上部构造
US9266569B1 (en) * 2014-10-02 2016-02-23 Toyota Motor Engineering & Manufacturing North America, Inc. Vehicle pillar reinforcement member
CN110239629A (zh) * 2018-03-09 2019-09-17 铃木株式会社 车辆后部构造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292531B2 (en) 2022-04-05
KR20210069994A (ko) 2021-06-14
US20210171124A1 (en) 2021-06-10
DE102020116936A1 (de) 2021-06-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167804B2 (en) Vehicle body assembly structure
US11254366B2 (en) Vehicle body joint structure
JP2006082742A (ja) 後部車体構造
US9227665B2 (en) Motor vehicle with modular body
JPH10500080A (ja) フレーム形式車輌本体構造のs字形状部、および関連する方法
JP2000229581A (ja) サスペンション取付部構造
JP2020029161A (ja)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JP2006205901A (ja) 車体骨格構造
JP2020029163A (ja) 車両の前部車体構造
CN112896320A (zh) 车身接合结构
CN105923054B (zh) 一种天窗总成与车身的连接结构
CN113022716A (zh) 车辆和用于车体的连接结构
KR101989453B1 (ko) 차량의 쿼터 패널 보강구조
CN105292269A (zh) 车身后部结构
CN110167794B (zh) 车辆用座椅靠背框架构造
CN112977627A (zh) 车身接合结构
CN217197853U (zh) 座椅支撑骨架总成、地板结构及汽车
JP2015103483A (ja) バッテリ容器
JP7297007B2 (ja) 車両のバッテリ取付部支持構造
US11104385B2 (en) Connection structure of vehicle body
CN108778908B (zh) 驾驶室的后面部构造
CN219727826U (zh) 后背门及车辆
CN114074713A (zh) 车辆的车身顶部
CN220465307U (zh) 座椅底座框架,其接合部件以及车辆座椅组件
KR102026813B1 (ko) 자동차용 필러트림과 플로어 접합부의 보강구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