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86324A - 电连接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86324A
CN112886324A CN202011346166.0A CN202011346166A CN112886324A CN 112886324 A CN112886324 A CN 112886324A CN 202011346166 A CN202011346166 A CN 202011346166A CN 112886324 A CN112886324 A CN 11288632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lock arm
cantilever
connectors
p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4616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饭田真理佐
水田博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ST Mf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ST Mf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ST Mfg Co Ltd filed Critical JST Mf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8863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8632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7Snap or like fastening
    • H01R13/6271Latching means integral with the housing
    • H01R13/6272Latching means integral with the housing comprising a single latching ar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7Snap or like fastening
    • H01R13/6275Latching arms not integral with the hous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22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 H01R13/24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 H01R13/2407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characterized by the resilient mea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14Bases; Cases composed as a modular blocks or assembly, i.e. composed of co-operating parts provided with contact member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between them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39Additional means for holding or locking coupling parts together, after engagement, e.g. separate keylock, retainer strap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24/00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 H01R24/005Two-part coupling devices, or either of their cooperating part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verall structure requiring successive relative motions to complete the coupling, e.g. bayonet type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1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or with a coupling device exclusively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 H01R12/716Coupling device provided on the PCB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连接装置,其能够防止未嵌合状态的一对连接器中的锁定臂的残余应变,并且能够容易地进行一对连接器的嵌合动作。电连接装置(1A)具备第1连接器(11A)和第2连接器(12A)这一对连接器。第1连接器(11A)具有壳体主体部(51A)、锁定臂(52A)和悬臂部(53A)。第2连接器(12A)具有锁定承受部(32)和抵接部(33)。当一对连接器(11A、12A)为未嵌合状态时,悬臂部(53A)在壳体主体部(51A)与锁定臂(52A)之间配置成能够支承锁定臂(52A)。并且,当一对连接器(11A、12A)嵌合时,抵接部(33)与悬臂部(53A)抵接,由此,悬臂部(53A)弹性移位到允许锁定臂(52A)朝向壳体主体部(51A)侧挠曲的位置。

Description

电连接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具备能够相互嵌合的一对连接器的电连接装置。
背景技术
在具备能够相互嵌合的一对连接器的电连接装置中,一般而言,在一个连接器设置有能够向该连接器的主体部侧挠曲移位的锁定臂,在另一个连接器设置有锁定承受部。并且,当一对连接器嵌合时,一个连接器的锁定臂与另一个连接器的锁定承受部卡合,从而限制一个连接器相对于另一个连接器的脱离。
但是,该锁定臂一般由树脂材料形成,例如,若在高温环境下对锁定臂施加负荷,则存在变形因树脂的蠕变而增大从而锁定臂发生残余应变的情况。若锁定臂发生残余应变,则可能发生无法充分发挥锁定功能、一个连接器容易从另一个连接器脱离的问题。
鉴于这样的问题,例如在日本特开2014-207100号公报中公开了这样的技术:设置半锁定部,该半锁定部与该锁定臂卡合,以使得当对锁定臂作用规定以上的操作力时允许锁定臂的挠曲移位。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然而,在日本特开2014-207100号公报所记载的技术中,例如在未嵌合状态的一对连接器被搬运等时,若由于某种原因而对锁定臂作用朝向主体部侧的过大的按压力,则锁定臂越过半锁定部而向主体部侧过大地挠曲,锁定臂有可能发生残余应变。另外,若成为锁定臂暂时与半锁定部卡合的状态(也称为半锁定状态),则只要作业人员不解除半锁定状态,就维持锁定臂的半锁定状态,锁定臂的残余应变进一步加剧。
在此,为了防止在搬运过程中等对锁定臂作用过大的按压力而使锁定臂与半锁定部卡合,也考虑提高半锁定部的突起高度。但是,在该情况下,作业人员在进行锁定臂与半锁定部的卡合操作时以及半锁定状态的解除操作时需要较大的力,一对连接器的嵌合操作和拔出操作的操作性会降低,因此不现实。
另外,未嵌合状态的一对连接器中的锁定臂的残余应变不限于日本特开2014-207100号公报所记载的设有半锁定部的连接器,在未设置有半锁定部的连接器中也会发生。例如在未嵌合状态的一对连接器被搬运等时,若由于某种原因而对锁定臂作用朝向主体部侧的过大的按压力,则锁定臂向主体部侧过大地挠曲,锁定臂可能会发生残余应变。
此外,在上述日本特开2014-207100号公报所记载的技术中,作业人员在进行一对连接器的嵌合操作时,需要在进行将一个连接器插入到另一个连接器中的操作之后,进行解除半锁定部对锁定臂的限制的操作。
这样,在日本特开2014-207100号公报所记载的技术中,在进行一对连接器的嵌合操作时需要多次操作。
鉴于上述实际情况,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连接装置,其能够防止未嵌合状态的一对连接器中的锁定臂的残余应变,并且能够容易地进行一对连接器的嵌合操作。
用于解决问题的手段
(1)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发明的一个方面的电连接装置的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装置具备:能够相互嵌合的一对连接器中的第1连接器;以及所述一对连接器中的第2连接器,所述第1连接器具有:壳体主体部;锁定臂,其设置成相对于所述壳体主体部挠曲自如;以及悬臂部,其相对于所述壳体主体部或所述锁定臂呈悬臂状设置,且能够自如地弹性移位,所述第2连接器具有:锁定承受部,其能够与所述锁定臂卡合;以及抵接部,其在所述一对连接器嵌合时与所述悬臂部抵接,当所述一对连接器处于未嵌合状态时,所述悬臂部在所述壳体主体部与所述锁定臂之间配置成能够支承所述锁定臂,当所述一对连接器嵌合时,所述抵接部与所述悬臂部抵接,由此,所述悬臂部弹性移位到允许所述锁定臂向所述壳体主体部侧挠曲的位置。
根据该结构,当一对连接器处于未嵌合状态时,悬臂部在第1连接器的壳体主体部与锁定臂之间配置成能够支承该锁定臂。因此,即使在搬送未嵌合状态的一对连接器等时在该一对连接器的锁定臂上作用有朝向壳体主体部侧的过大的按压力的情况下,也能够通过该悬臂部阻止锁定臂朝向壳体主体部侧的过大的挠曲。因此,能够防止未嵌合状态的一对连接器的锁定臂的残余应变。
此外,在一对连接器嵌合时,通过抵接部与悬臂部抵接,悬臂部进行弹性变形,容许锁定臂的挠曲。并且,利用相对于壳体主体部挠曲自如的锁定臂的弹力,该锁定臂与第2连接器的锁定承受部卡合。因此,作业人员不需要进行多次操作,而能够通过一次操作使一对连接器嵌合。因此,能够容易地进行一对连接器的嵌合操作。
综上所述,根据上述结构,能够提供一种电连接装置,其能够防止未嵌合状态的一对连接器中的锁定臂的残余应变,并且能够容易地进行一对连接器的嵌合操作。
(2)也可以是,所述壳体主体部具有凹部,该凹部设置在与所述锁定臂对置的部分,并且能够收纳所述悬臂部,所述悬臂部在弹性移位到允许所述锁定臂向所述壳体主体部侧挠曲的位置后,随着所述锁定臂的该挠曲而向所述壳体主体部侧移位从而收纳在所述凹部中。
根据该结构,当一对连接器处于未嵌合状态时,在壳体主体部与锁定臂之间配置有悬臂部,当一对连接器嵌合时,悬臂部被收纳在设置于壳体主体部中的与锁定臂对置的部分的凹部中。因此,在一对连接器的嵌合操作时,悬臂部不存在于从锁定臂的对置部分突出的位置。因此,悬臂部在第1连接器中以空间效率良好的方式紧凑地设置,能够实现具备悬臂部的第1连接器的小型化。
(3)所述悬臂部也可以设置于所述锁定臂。
根据该结构,无需在所述悬臂部另外设置能够向所述锁定臂的挠曲方向挠曲的结构,就能够使悬臂部向该挠曲方向移位,因此,能够以简易的结构实现悬臂部向锁定臂的挠曲方向的移位。
(4)所述悬臂部也可以设置于所述锁定臂的根部。
根据该结构,能够使从悬臂部的固定端到自由端的距离尽量长。其结果是,当抵接部与悬臂部的自由端侧部分抵接时,悬臂部容易发生弹性变形,作业人员能够以比较小的力使一对连接器嵌合。
(5)也可以是,设置于所述第2连接器的肋还作为所述抵接部发挥功能,在所述锁定臂设置有肋槽,当所述一对连接器嵌合时,所述肋被插入所述肋槽中,从而作为所述抵接部的所述肋与所述悬臂部抵接,所述悬臂部弹性移位到允许所述锁定臂朝向所述壳体主体部侧挠曲的位置。
根据该结构,利用设置于第2连接器的肋和设置于第1连接器的锁定臂上的肋槽,实现了悬臂部的弹性移位。因此,不需要新设置用于实现悬臂部的弹性移位的结构,因此在制造一对连接器时能够抑制成本上升。
(6)所述悬臂部也可以具有随着从所述悬臂部的固定端侧靠向自由端侧而其宽度变宽的形状。
根据该结构,当对第1连接器进行成型时,能够利用仅由上模和下模构成的对开模具同时成型。即,当在模具内形成用于对第1连接器进行成型的型腔时,不需要与上模和下模组合的滑动型芯。因此,能够抑制第1连接器成型时的模具的成本上升。
(7)也可以是,所述悬臂部设置于所述壳体主体部,在所述第2连接器设置有能够收纳所述悬臂部的凹部,所述悬臂部通过弹性移位到允许所述锁定臂向所述壳体主体部侧挠曲的位置而被收纳于所述凹部中。
根据该结构,悬臂部只要是能够弹性移位到允许锁定臂向壳体主体部侧挠曲的位置的形状即可,能够以高自由度设计悬臂部。
发明效果
根据本发明,能够提供一种电连接装置,其能够防止未嵌合状态的一对壳体中的锁定臂的残余应变,并且能够容易地进行一对连接器的嵌合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连接装置的嵌合前(未嵌合状态)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连接装置的嵌合后(嵌合状态)的立体图。
图3是从上方观察第1实施方式的第2连接器的图。
图4中,(A)是从后方观察第1实施方式的第2连接器的图,(B)是图3所示的第2连接器的A-A线位置处的箭头方向的剖视图。
图5是从上方观察第1实施方式的第1连接器的图。
图6中,(A)是从后方观察第1实施方式的第1连接器的图,(B)是从前方观察第1实施方式的第1连接器的图。
图7是图5所示的第1连接器的B-B线位置处的箭头方向的剖视图。
图8是示出一对连接器的嵌合操作时的悬臂部的动作的示意图,(A)是示出未嵌合状态下的悬臂部的状态的示意图,(B)是示出嵌合操作过程中的悬臂部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9是从后方观察的一对连接器的剖视图,是示出悬臂部被收纳在凹部中的情形的剖视图。
图10是第2实施方式的电连接装置的嵌合前(未嵌合状态)的立体图。
图11是从上方观察第2实施方式的第1连接器的图。
图12中,(A)是从后方观察第2实施方式的第1连接器的图,(B)是从前方观察第2实施方式的第1连接器的图。
图13是从上方观察第2实施方式的第2连接器的图。
图14是从后方观察第2实施方式的第2连接器的图。
图15是第2实施方式的从后侧观察的一对连接器的剖视图,是示出悬臂部被收纳在凹部中的情形的剖视图。
图16是变形例的电连接装置的嵌合前(未嵌合状态)的立体图。
图17中,(A)是从后方观察变形例的第1连接器的图,(B)是图17的(A)所示的第1连接器的C-C线位置处的箭头方向的剖视图。
图18是示出变形例的一对连接器的嵌合操作时的悬臂部的动作的示意图(未嵌合状态)。
图19是示出变形例的一对连接器的嵌合操作时的悬臂部的动作的示意图(嵌合状态)。
标号说明
1A~1C:电连接装置;
3A、3B:第2壳体;
4:阳型触头;
5A、5B:第1壳体;
11A~11C:第1连接器;
12A~12C:第2连接器;
31A~31C:第2壳体主体部;
32:锁定承受部;
33:肋(抵接部);
40A~40C:凹部;
51A~51C:第1壳体主体部;
52A~52C:锁定臂;
53A~53C:悬臂部;
54:肋槽;
56:锁定部;
57:锁定操作部;
58:支承部。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用于实施本发明的方式进行说明。另外,本发明作为具备能够相互嵌合的一对连接器的电连接装置,能够广泛应用于各种用途。
<第1实施方式>
图1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连接装置1A的嵌合前(未嵌合状态)的立体图。图2是本发明的一个实施方式的电连接装置1A的嵌合后(嵌合状态)的立体图。
另外,在各图中,为了便于说明,将记载为右的箭头指示的方向称为“右侧”,将记载为左的箭头指示的方向称为“左侧”,将记载为上的箭头指示的方向称为“上侧”或“上方”,将记载为下的箭头指示的方向称为“下侧”或“下方”,将记载为前的箭头指示的方向称为“前侧”或“前方”,将记载为后的箭头指示的方向称为“后侧”或“后方”。
此外,在以下说明中,未嵌合状态表示一对连接器尚未嵌合的状态,嵌合状态表示一对连接器已经嵌合的状态。
[电连接装置的结构]
如图1所示,电连接装置1A具有第1连接器11A和第2连接器12A这一对连接器。该一对连接器11A、12A能够相互嵌合。在电连接装置1A中,第1连接器11A与第2连接器12A通过相互嵌合(参照图2),两者进行电连接。
本实施方式的电连接装置1A是这样的所谓带锁定机构的电连接装置:具备用于防止第1连接器11A相对于第2连接器12A脱离的锁定机构。此外,本实施方式的电连接装置1A是这样的所谓的内锁型的电连接装置:第1连接器11A的锁定臂52A(后述)从第2连接器12A的主体的内侧与第2连接器12A卡合(参照图1和图2)。
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第1连接器11A的结构以及第2连接器12A的结构进行说明。另外,在此,为了便于说明,首先对第2连接器12A的结构进行说明。
[第2连接器的结构]
首先,参照图1~图4说明第2连接器12A的结构。图3是从上方观察第2连接器12A的图(俯视图),图4的(A)是从后方观察第2连接器12A的图。此外,图4的(B)是图3所示的第2连接器12A的A-A线位置处的箭头方向的剖视图。
第2连接器12A具备第2壳体3A和阳型触头4。第2连接器12A是与第1连接器11A卡合的对方侧的连接器,因此也称为对方侧连接器等,第2壳体3A也称为对方侧壳体等。
如图3和图4的(A)所示,第2壳体3A具备第2壳体主体部31A、锁定承受部32及肋33等。
第2壳体3A由具有绝缘性的树脂材料构成。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壳体主体部31A、锁定承受部32、肋33通过同时成型而一体地形成。
第2壳体主体部31A构成为第2连接器12A的主体部分。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2壳体主体部31A形成为大致板状。
锁定承受部32(参照图3)设置成能够与第1连接器11A的锁定臂52A(后述)卡合。具体而言,锁定承受部32设置在第2壳体主体部31A的内侧。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4的(B)所示,锁定承受部32在第2壳体主体部31A的内侧的上表面设置成贯通到第2壳体主体部31A的外部。当一对连接器11A、12A为嵌合状态时(参照图2),第1连接器11A的锁定臂52A的锁定部56(后述)与第2连接器12A的该锁定承受部32的缘部(边缘部)E1卡合,由此防止了第1连接器11A从第2连接器12A脱离。
如图4的(A)所示,第2壳体3A具有肋33。该肋33是为了提高第2壳体主体部31A的强度而设置的。肋33在第2壳体主体部31A的内侧的上表面向下侧突出,即设置成凸状。在本实施方式中,肋33在第2连接器12A的宽度方向(图4的(A)中的左右方向)上设置在第2壳体主体部31A的内侧的上表面的大致中央部。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电连接装置1A中,肋33不仅作为用于提高第2壳体主体部31A的强度的加强部,还在一对连接器11A、12A嵌合时作为与后述的与悬臂部53A抵接的抵接部发挥功能。关于这一点将在后面详述。
此外,在第2壳体主体部31A设置有在一对连接器11A、12A嵌合时能够供锁定臂52A的主体嵌合的槽部38(参照图4的(A))。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第2连接器12A具有多个阳型触头4(参照图1及图3)。多个阳型触头4保持于第2壳体主体部31A。各阳型触头4是形成为针状的具有导电性的金属制的部件。在为了连接多个连接对象部件(例如基板、电线)而使用电连接装置1A时,各阳型触头4相对于一个连接对象部件(例如基板)电连接以及机械连接。
[第1连接器的结构]
接着,参照图1、图2、图5~图7说明第1连接器11A的结构。图5是从上方观察第1连接器11A的图(俯视图)。图6的(A)是从后方观察第1连接器11A的图,图6的(B)是从前方观察第1连接器11A的图。此外,图7是图5所示的第1连接器11A的B-B线位置处的箭头方向的剖视图。
第1连接器11A是与第2连接器12A嵌合并卡合的连接器。第1连接器11A具备第1壳体5A等。
第1壳体5A具备第1壳体主体部51A、锁定臂52A以及悬臂部53A。
第1壳体5A由具有绝缘性的树脂材料构成。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壳体主体部51A、锁定臂52A以及悬臂部53A通过同时成型而一体地形成。
第1壳体主体部51A构成为第1连接器11A的主体部分。如图1所示,在本实施方式中,第1壳体主体部51A形成为大致板状。
锁定臂52A是用于防止第1连接器11A从第2连接器12A脱离的部分,设置成相对于第1壳体主体部51A挠曲自如(能够自如地弹性变形)。
锁定臂52A具有锁定部56、锁定操作部57以及支承部58。
锁定部56设置成能够相对于第2连接器12A的锁定承受部32卡合。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7所示,锁定部56在锁定臂52A的主体的上表面设置成凸状。此外,锁定部56以其高度随着从前侧靠向后侧而变高的方式倾斜形成。在一对连接器11A、12A嵌合时,第1连接器11A的该锁定部56的倾斜部分与第2连接器12A的第2壳体主体部31A的内侧抵接,由此锁定臂52A向第1壳体主体部51A侧进行弹性变形。
锁定操作部57是为了解除与锁定承受部32卡定的锁定部56的卡定而设置。例如,若由作业人员将锁定操作部57向第1壳体主体部51A侧(下侧)按压,则锁定臂52A向第1壳体主体部51A侧弹性移位。伴随于此,锁定部56向第1壳体主体部51A侧移位,从而解除锁定部56的卡定。然后,在该状态下,若从第2连接器12A拔出第1连接器11A,则第1连接器11A从第2连接器12A脱离。
支承部58(参照图6的(B)及图7)是支承锁定臂52A的主体的部分,锁定臂52A借助该支承部58而与第1壳体主体部51A连接。详细而言,如图7所示,支承部58在第1壳体主体部51A的前侧端部处支承锁定臂52A的根部。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第1连接器11A中,如图6的(B)所示,在锁定臂52A的左右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有支承部58。换言之,夹着下述的肋槽54设置有两个支承部58。
如图1和和5中所示,在锁定臂52A设置有肋槽54。该肋槽54形成为在一对连接器11A、12A嵌合时能够与第2连接器12A的肋33(参照图4的(A))嵌合。
此外,本实施方式的第1连接器11A在第1壳体主体部51A与锁定臂52A之间具有相对于该锁定臂52A设置成悬臂状的悬臂部53A(参照图5及图7)。
在本实施方式中,悬臂部53A设置成能够在相对于锁定臂52A的挠曲方向(上下方向)垂直的水平面上自如地弹性移位。详细而言,悬臂部53A设置成在相对于挠曲方向垂直的水平面上,能够以其固定端F1为中心摆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悬臂部53A设置于锁定臂52A的主体的根部(参照图7)。换句话说,悬臂部53A的固定端F1设置在锁定臂52A的支承部58。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悬臂部53A在水平面上形成为大致三角形状,更详细而言形成为大致直角三角形状。详细而言,在水平面上大致三角形状的悬臂部53A的三个顶点部分中,一个顶点设置在锁定臂52A的根部,剩余的两个顶点设置在锁定臂52A的根部的相反侧。即,悬臂部53A在水平面上具有随着从该悬臂部53A的固定端F1侧靠向自由端F2侧(在图5中从前侧靠向后侧)而其宽度变宽的形状。另外,该一个顶点侧的固定端F1在锁定臂52A的根部具有一定程度的宽度,并与该锁定臂52A一体地形成。
如图5所示,大致直角三角形状的悬臂部53A中的倾斜部(与直角三角形中的斜边对应的部分)向肋槽54突出地设置。当一对连接器11A、12A嵌合时,第2连接器12A的肋33与向肋槽54突出的悬臂部53A的倾斜部抵接。
此外,如图5、图6的(A)及图7所示,在第1壳体主体部51A上,在与锁定臂52A的主体对置的部分(在图中为锁定臂52A的下方部分)设置有能够收纳悬臂部53A的凹部40A。凹部40A形成为具有比悬臂部53A的宽度大的宽度。
另外,本实施方式的凹部40A不需要能够收纳悬臂部53A的高度方向的全部,只要能够收纳悬臂部53A的高度方向的一部分即可。详细而言,本实施方式的凹部40A的高度(深度)等于或大于当一对连接器11A、12A嵌合时锁定臂52A挠曲时的位移量(挠曲量)即可。
此外,如图1所示,在第1连接器11A的第1壳体5A设置有多个用于保持与电缆(电线)的端部连接的阴型触头的触头保持孔59。当一对连接器11A、12A嵌合时,插入第1连接器11A的各触头保持孔59中的阴型触头和第2连接器12A的各阳型触头4电连接及机械连接。由此,例如基板和电线这两个连接对象部件被电连接。
[将一对连接器嵌合时的各部分的动作]
当具备上述那样的结构的一对连接器11A、12A嵌合时,上述各要素如下所述地进行动作。
图8是示出一对连接器11A、12A的嵌合操作时的悬臂部53A的动作的示意图。图8的(A)是示出未嵌合状态下的悬臂部53A的状态的示意图,图8的(B)是示出嵌合操作过程中的悬臂部53A的状态的示意图。另外,虽然在图8中没有示出,但实际上在悬臂部53A的上侧存在锁定臂52A主体。此外,图9是示出悬臂部53A被收纳在凹部40A中的情形的剖视图(从后方观察到的一对连接器11A、12A的剖视图)。
首先,当一对连接器11A、12A为未嵌合状态时,如图6的(A)所示,悬臂部53A在第1连接器11A的第1壳体主体部51A与锁定臂52A的主体之间配置成能够支承该锁定臂52A的主体。换句话说,悬臂部53A被配置在能够阻止锁定臂52A向第1壳体主体部51A侧挠曲的位置。
具体而言,在一对连接器11A、12A未嵌合的情况下,如图8的(A)所示,在悬臂部53A的下表面与第1壳体主体部51A的上表面之间几乎没有空隙。因此,在该状态下,在对第1连接器11A的锁定臂52A作用来自上方的按压力的情况下,锁定臂52A被悬臂部53A支承,阻止该锁定臂52A向第1壳体主体部51A侧挠曲。
作业人员进行将这样的状态的第1连接器11A与第2连接器12A嵌合的嵌合操作(也称为嵌合动作)。
如上所述,悬臂部53A的自由端侧部分(更详细而言,大致直角三角形状的悬臂部53A的倾斜部)向肋槽54突出地设置(参照图5),当第1连接器11A插入第2连接器12A中时,作为与悬臂部53A抵接的抵接部发挥功能的肋33与悬臂部53A的自由端侧部分抵接。
并且,通过使肋33沿着肋槽54进一步向第1连接器11A侧移动,由此,有向摆动方向的按压力作用于悬臂部53A。其结果是,如图8的(B)所示,悬臂部53A在相对于锁定臂52A的挠曲方向垂直的水平面上弹性移位到第1壳体主体部51A的凹部40A的上方位置。换言之,悬臂部53A以其固定端F1为中心摆动到允许锁定臂52A向第1壳体主体部51A侧挠曲的位置。
之后,设置于锁定臂52A的凸状的锁定部56(参照图1)的倾斜部分与第2连接器12A的第2壳体主体部31A的内侧抵接,对锁定臂52A作用向第1壳体主体部51A侧(下侧)的按压力。并且,在悬臂部53A的下方位置存在凹部40A(参照图8的(B)),由此允许锁定臂52A向第1壳体主体部51A侧挠曲,锁定臂52A向第1壳体主体部51A侧挠曲。此时,悬臂部53A随着锁定臂52A的挠曲而向凹部40A侧移位,被收纳在凹部40A中(参照图9)。
之后,当锁定臂52A的锁定部56被压入到锁定承受部32的下方位置时,锁定臂52A因锁定臂52A的弹力而向上移位,锁定部56与锁定承受部32嵌合。由此,锁定臂52A的锁定部56与锁定承受部32卡合,防止了第1连接器11A从第2连接器12A脱离。
另外,伴随着锁定臂52A因其弹力而向上方位置移位,悬臂部53A也向凹部40A的上方位置移位。但是,通过使肋33插入在肋槽54内,该悬臂部53A不返回到能够支承锁定臂52A的位置(所谓的初始位置),而是停留在凹部40A的上方位置。
在一对连接器11A、12A的嵌合操作时进行以上那样的动作。
此外,当解除一对连接器11A、12A的锁定时,作业人员进行将锁定操作部57(参照图1)向第1壳体主体部51A侧按压的按压操作,并保持进行了按压操作的状态,进行将第1连接器11A从第2连接器12A拔出的拔出操作。
在按压操作时,悬臂部53A存在于第1壳体主体部51A的凹部40A的上方位置,因此与针对锁定操作部57的向第1壳体主体部51A侧的按压操作相应地,锁定臂52A向第1壳体主体部51A侧挠曲。
之后,与将第1连接器11A从第2连接器12A拔出的拔出操作相应地,肋33沿着肋槽54向后侧移动。由此,悬臂部53A借助于其弹力返回原来的位置(能够支承锁定臂52A的位置(参照图6的(A)))。
[实施方式的作用及效果]
如上所述,在本实施方式的电连接装置1A中,当一对连接器11A、12A处于未嵌合状态时,悬臂部53A在第1连接器11A的第1壳体主体部51A与锁定臂52A之间配置成能够支承该锁定臂52A(参照图6的(A))。因此,即使在未嵌合状态的一对连接器11A、12A被搬运等时,对锁定臂52A作用朝向第1壳体主体部51A侧的过大的按压力的情况下,通过该悬臂部53A,也阻止了锁定臂52A向第1壳体主体部51A侧过度挠曲。因此,能够防止未嵌合状态的一对连接器11A、12A的锁定臂52A的残余应变。
此外,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电连接装置1A,当一对连接器11A、12A嵌合时,通过肋33(抵接部)与悬臂部53A抵接,悬臂部53A进行弹性变形,从而允许锁定臂52A挠曲。并且,锁定臂52A通过其弹力(所谓自动地)与第2连接器12A的锁定承受部32卡合。因此,操作人员能够通过一次操作(换言之,一个动作)使一对连接器11A、12A嵌合。详细而言,作业人员不需要例如如上述日本特开2014-207100号公报所记载的发明那样,在进行将一个连接器插入另一个连接器的操作之后,进行将锁定臂从半锁定部的限制解除的操作,即不需要进行两次操作。因此,能够防止对一对连接器11A、12A进行嵌合时的操作性的下降,即,能够容易地进行一对连接器11A、12A的嵌合操作。
而且,在从第2连接器12A拔出第1连接器11A时,作业人员仅进行将锁定操作部57向第1壳体主体部51A侧按压的按压操作和将第1连接器11A从第2连接器12A拔出的拔出操作这两次操作即可。
如上所述,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电连接装置1A,能够防止未嵌合状态的一对连接器11A、12A的锁定臂52A的残余应变,并且能够容易地进行一对连接器11A、12A的嵌合操作。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电连接装置1A中,在第1壳体主体部51A的与锁定臂52A对置的部分,设置有能够收纳悬臂部53A的凹部40A(参照图6的(A))。因此,当一对连接器11A、12A为未嵌合状态时,在第1壳体主体部51A与锁定臂52A之间配置有悬臂部53A(参照图6的(A)),当一对连接器11A、12A嵌合时,在该凹部40A中收纳悬臂部53A(参照图9)。即,在一对连接器11A、12A的嵌合操作时,悬臂部53A不会存在于从与锁定臂52A对置的部分突出的位置。因此,悬臂部53A在第1连接器11A中以空间效率良好的方式紧凑地设置,能够实现具备该悬臂部53A的第1连接器11A的小型化。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电连接装置1A中,悬臂部53A设置于锁定臂52A(参照图7)。因此,不需要在悬臂部53A另外设置能够向锁定臂52A的挠曲方向挠曲的结构,就能够使悬臂部53A向该挠曲方向移位。因此,能够以简易的结构实现悬臂部53A向锁定臂52A的挠曲方向的移位。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电连接装置1A中,悬臂部53A设置于锁定臂52A的根部(参照图7)。因此,能够使悬臂部53A的从固定端到自由端的距离尽量长。其结果是,当肋33(与悬臂部53A抵接的抵接部)与悬臂部53A的自由端侧部分抵接时,悬臂部53A容易发生弹性变形,作业人员能够用比较小的力使一对连接器11A、12A嵌合。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电连接装置1A中,作为提高第2连接器12A的第2壳体主体部31A的强度的加强部的肋33(参照图4的(A))还作为与悬臂部53A抵接的抵接部发挥功能,并且,在锁定臂52A设置有肋槽54。即,利用为了提高第2壳体主体部31A的强度而设置的肋33和肋槽54,实现了悬臂部53A的弹性移位。因此,不需要新设置用于实现悬臂部53A的弹性移位的结构(肋33及肋槽54之外的结构),因此,在制造一对连接器11A、12A时能够抑制成本上升。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电连接装置1A中,悬臂部53A具有随着从该悬臂部53A的固定端F1侧靠向自由端F2侧而其宽度变宽的形状(参照图5)。因此,在第1连接器11A的成型时,能够利用仅由上模和下模构成的对开模具同时成型。即,当在模具内形成用于对第1连接器11A进行成型的型腔时,不需要与上模和下模组合的滑动型芯。因此,能够抑制第1连接器11A成型时的模具的成本上升。
[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
在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悬臂部53A设置于锁定臂52A(参照图7),但不限于此。例如,悬臂部53A也可以设置于第1壳体主体部51A。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将能够向锁定臂52A的挠曲方向挠曲的结构设置在悬臂部53A上。
<第2实施方式>
第2实施方式是第1实施方式的变形例。以下,以与第1实施方式的不同点为中心进行说明。
在上述的第1实施方式中,能够收纳悬臂部53A的凹部40A设置于第1连接器11A(参照图9)。
与此相对,在该第2实施方式中,能够收纳悬臂部53B的凹部40B设置于第2连接器12B(参照图15)。
图10是第2实施方式的电连接装置1B的嵌合前(未嵌合状态)的立体图。此外,图11是从上方观察第2实施方式的第1连接器11B的图。此外,图12的(A)是从后方观察第2实施方式的第1连接器11B的图,图12的(B)是从前方观察第2实施方式的第1连接器11B的图。此外,图13是从上方观察第2实施方式的第2连接器12B的图,图14是从后方观察第2实施方式的第2连接器12B的图。
以下,参照这些图等,对第2实施方式的电连接装置1B进行说明。另外,第2实施方式的电连接装置1B的各要素除了以下方面以外,具有与第1实施方式的电连接装置1A的各要素相同的结构,并在下文中省略其说明。
第2实施方式的第1连接器11B具有相对于第1壳体主体部51B设置成悬臂状的悬臂部53B(参照图11)。
当一对连接器11B、12B处于未嵌合状态时,如图11和图12的(A)所示,悬臂部53B的自由端侧部分、详细而言是在水平面上大致直角三角形状的悬臂部53B的倾斜部的一部分,被配置在第1壳体主体部51B与锁定臂52B之间。
另外,如图12的(B)所示,在第2实施方式的锁定臂52B的支承部58B(详细而言,两个支承部58B中的靠悬臂部53B侧的支承部58B),设置有从该支承部58B的侧方端侧(在图12的(B)中为右端侧)朝向中央部侧被切成矩形状而成的切口部70。由此,当在模具内形成用于对第1连接器11B进行成型的型腔时,不需要与上模和下模组合的滑动型芯,能够抑制第1连接器11B成型时的模具的成本上升。
此外,如图13及图14所示,第2连接器12B的第2壳体主体部31B在能够供锁定臂52B的主体嵌合的槽部38处具有能够收纳悬臂部53B的凹部40B。该凹部40B形成为其高度比悬臂部53B的高度高。
此外,在第2壳体主体部31B上,在肋33之外另行设置有在一对连接器11B、12B嵌合时与悬臂部53B抵接的抵接部35。该抵接部35设置在设置于第2壳体主体部31B的槽部38的壁部(详细而言是右端的壁部)与一对连接器11B、12B嵌合时的锁定臂52B的通过部分之间的间隙部分。
[将第2实施方式的一对连接器嵌合时的各部分的动作]
当第2实施方式的一对连接器11B、12B嵌合时,上述各要素如下所述地动作。
首先,当一对连接器11B、12B处于未嵌合状态时,如图12的(A)所示,悬臂部53B在第1连接器11B的第1壳体主体部51B与锁定臂52B之间配置成能够支承该锁定臂52B。由此,即使在对第1连接器11B的锁定臂52B作用朝向第1壳体主体部51B侧的按压力的情况下,锁定臂52B也被悬臂部53B支承,阻止了该锁定臂52B向第1壳体主体部51B侧的挠曲。
并且,当第1连接器11B向第2连接器12B插入时,第2连接器12B的抵接部35与第1连接器11B的悬臂部53B的自由端侧部分(参照图11)抵接,对该悬臂部53B作用向后侧的按压力。由此,悬臂部53B在水平面上向右侧(凹部40B侧)发生弹性移位,如图15所示,被收纳在设置于第2连接器12B的凹部40B中。换言之,悬臂部53B退避到允许锁定臂52B向第1壳体主体部51B侧挠曲的位置。
之后,锁定臂52B的凸状的锁定部56(参照图10)与第2连接器12B的第2壳体主体部31B的内侧抵接,由此,锁定臂52B向第1壳体主体部51B侧(即向下方)挠曲。并且,当锁定臂52B的锁定部56被压入到锁定承受部32的下方位置时,锁定臂52B借助于锁定臂52B的弹力而向上方移位,锁定部56与锁定承受部32嵌合。由此,第1连接器11B与第2连接器12B卡合。
如上所述,在第2实施方式的电连接装置1B中,能够收纳悬臂部53B的凹部40B设置于第2连接器12B(参照图13和图14)。并且,该悬臂部53B通过弹性移位到允许锁定臂52B向第1壳体主体部51B侧挠曲的位置而被收纳在该凹部40B中(参照图15)。在这样的电连接装置1B中,悬臂部53B只要是能够弹性移位到允许锁定臂52B向第1壳体主体部51B侧挠曲的位置的形状即可,能够以高自由度设计悬臂部53B。
另外,关于第2实施方式的电连接装置1B中与第1实施方式的电连接装置1A的共同部分,能够得到与上述第1实施方式中所述的效果相同的效果。
[变形例]
以上,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在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变更。例如,也可以实施如下的变形例。
(1)在上述各实施方式中,例示了所谓的内锁型的电连接装置,但不限于此。例如,对于所谓的外锁型的电连接装置,也能够应用本发明的思想。
图16为该变形例的电连接装置1C的嵌合前(未嵌合状态)的立体图。此外,图17的(A)是从后方观察变形例的第1连接器11C的图,图17的(B)是图17的(A)所示的第1连接器11C的C-C线位置处的箭头方向的剖视图。此外,图18和图19是示出在变形例的一对连接器11C、12C的嵌合操作时悬臂部53C的动作的示意图。
如图16所示,变形例的电连接装置1C是第1连接器11C的锁定臂52C从第2连接器12C的主体的外侧与第2连接器12C卡合的所谓外锁型的电连接装置。在外锁类型的电连接装置1C中,第2连接器12C的多个触头4插入到第1连接器11C的多个触头插入孔(未图示)中,从而第2连接器12C沿着第1连接器11C的引导部61而与第1连接器11C嵌合。
另外,变形例的电连接装置1C的各要素除了以下方面以外,具有与第1实施方式的电连接装置1A的各要素相同的结构,并在下文中省略其说明。
在第1连接器11C的锁定臂52C上,在锁定臂52C的主体和第1壳体主体部51C之间设置有悬臂部53C(参照图17的(A)、(B))。
此外,在第1连接器11C的第1壳体主体部51C,在与锁定臂52C的主体对置的部分设置有能够收纳悬臂部53C的凹部40C。
而且,在本变形例的第2连接器12C设置有能够与该悬臂部53C抵接的抵接部60(参照图16)。此处,如图16所示,抵接部60在第2连接器12C的第2壳体主体部31C中以从锁定承受部32C朝向后方形成为肋状的方式设置。
当具备上述那样的结构的一对连接器11C、12C嵌合时,上述各要素如下所述地进行动作。
当一对连接器11C、12C处于未嵌合状态时,悬臂部53C在第1连接器11C的第1壳体主体部51C与锁定臂52C之间配置成能够支承该锁定臂52C(参照图17的(A)。
并且,当第2连接器12C的多个触头4插入到第1连接器11C的多个触头插入孔(未图示)中时,第2连接器12C的肋状的抵接部60与第1连接器11C的悬臂部53C的倾斜部抵接,该悬臂部53C弹性移位到第1壳体主体部51C的凹部40C的上方位置(参照图19)。
之后,允许锁定臂52C向第1壳体主体部51C侧挠曲,并且锁定臂52C向第1壳体主体部51C侧挠曲。此时,悬臂部53C随着锁定臂52C的挠曲而向凹部40C侧移位,被收纳在凹部40C中。并且,锁定臂52C的锁定部56C与第2连接器12C的锁定承受部32C卡合,一对连接器11C、12C成为嵌合状态。
另外,在上述变形例中,悬臂部53C设置于锁定臂52C,但不限于此,悬臂部53C也可以设置于第1壳体主体部51C。在该情况下,例如,肋状的抵接部60设置在第2壳体主体部31C的触头4侧即可。
如上所述,对于所谓的外锁型的电连接装置,也能够应用本发明的思想。
产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能够广泛应用于具备能够相互嵌合的一对连接器的电连接装置。

Claims (7)

1.一种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连接装置具备:
能够相互嵌合的一对连接器中的第1连接器;以及
所述一对连接器中的第2连接器,
所述第1连接器具有:壳体主体部;锁定臂,其设置成相对于所述壳体主体部挠曲自如;以及悬臂部,其相对于所述壳体主体部或所述锁定臂呈悬臂状设置,且能够自如地弹性移位,
所述第2连接器具有:锁定承受部,其能够与所述锁定臂卡合;以及抵接部,其在所述一对连接器嵌合时与所述悬臂部抵接,
当所述一对连接器处于未嵌合状态时,所述悬臂部在所述壳体主体部与所述锁定臂之间配置成能够支承所述锁定臂,
当所述一对连接器嵌合时,所述抵接部与所述悬臂部抵接,由此,所述悬臂部弹性移位到允许所述锁定臂向所述壳体主体部侧挠曲的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壳体主体部具有凹部,该凹部设置在与所述锁定臂对置的部分,并且能够收纳所述悬臂部,
所述悬臂部在弹性移位到允许所述锁定臂向所述壳体主体部侧挠曲的位置后,随着所述锁定臂的该挠曲而向所述壳体主体部侧移位从而收纳在所述凹部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悬臂部设置于所述锁定臂。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悬臂部设置于所述锁定臂的根部。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设置于所述第2连接器的肋还作为所述抵接部发挥功能,
在所述锁定臂设置有肋槽,
当所述一对连接器嵌合时,所述肋被插入所述肋槽中,从而作为所述抵接部的所述肋与所述悬臂部抵接,所述悬臂部弹性移位到允许所述锁定臂朝向所述壳体主体部侧挠曲的位置。
6.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的任意一项所述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悬臂部具有随着从所述悬臂部的固定端侧靠向自由端侧而其宽度变宽的形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悬臂部设置于所述壳体主体部,
在所述第2连接器设置有能够收纳所述悬臂部的凹部,
所述悬臂部通过弹性移位到允许所述锁定臂向所述壳体主体部侧挠曲的位置而被收纳于所述凹部中。
CN202011346166.0A 2019-11-29 2020-11-26 电连接装置 Pending CN112886324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216147A JP7406233B2 (ja) 2019-11-29 2019-11-29 電気的接続装置
JP2019-216147 2019-11-29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86324A true CN112886324A (zh) 2021-06-01

Family

ID=7604308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46166.0A Pending CN112886324A (zh) 2019-11-29 2020-11-26 电连接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276959B2 (zh)
JP (1) JP7406233B2 (zh)
CN (1) CN112886324A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406233B2 (ja) * 2019-11-29 2023-12-27 日本圧着端子製造株式会社 電気的接続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986766A (en) * 1988-08-17 1991-01-22 Molex Incorporated Electrical connector having anti-overstress latch
JP2506098Y2 (ja) * 1991-02-12 1996-08-07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雄型コネクタ
US5295855A (en) * 1993-05-17 1994-03-22 Electro-Wire Products, Inc. Positive connection latch
JP3064176B2 (ja) * 1994-03-08 2000-07-12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のロック解除構造
US5672071A (en) * 1995-12-18 1997-09-30 Yazaki Corporation Electrical connector with guarded latch
JP3400679B2 (ja) * 1997-07-09 2003-04-28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ロックアームの変形防止構造
JP3767779B2 (ja) * 1999-06-16 2006-04-19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のロック機構
JP4127938B2 (ja) * 1999-08-31 2008-07-30 住友電装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3745581B2 (ja) * 2000-04-03 2006-02-15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半嵌合検知コネクタ
JP4571854B2 (ja) * 2004-12-22 2010-10-27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2007128819A (ja) 2005-11-07 2007-05-24 Sumitomo Wiring Syst Ltd コネクタ
JP5814030B2 (ja) * 2011-07-27 2015-11-17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2014207100A (ja) 2013-04-11 2014-10-30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DE102015200058A1 (de) * 2014-01-10 2015-07-16 Dai-Ichi Seiko Co., Ltd. Verriegelungsarm und elektrischer verbinder, der diesen umfasst
US9318836B2 (en) * 2014-02-06 2016-04-19 Dai-Ichi Seiko Co., Ltd. Electric connector
JP5765462B1 (ja) * 2014-04-25 2015-08-19 第一精工株式会社 電気コネクタ
JP7094640B2 (ja) * 2019-10-16 2022-07-04 矢崎総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7406233B2 (ja) * 2019-11-29 2023-12-27 日本圧着端子製造株式会社 電気的接続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7406233B2 (ja) 2023-12-27
US20210167550A1 (en) 2021-06-03
US11276959B2 (en) 2022-03-15
JP2021086776A (ja) 2021-06-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267935B2 (ja) 電気コネクタ組立体及び電気コネクタ
JP5058696B2 (ja) ロック式コネクタ
CN111193152B (zh) 连接器装置
JP2006339154A (ja) ロックレバーを有するコネクタ
JPH1126077A (ja) スライド嵌合型コネクタ
JP2012234655A (ja) コネクタ
CN112186418B (zh) 连接器组件
CN109478746B (zh) 连接器
CN114759401B (zh) 连接器及连接器装置
CN114709668A (zh) 连接器位置保持装置和连接器组件
CN112886324A (zh) 电连接装置
CN113851880A (zh) 连接器
EP2795735B1 (en) Electrical connector, its assembly and its method of manufacture
JP2019114355A (ja) コネクタおよびコネクタ装置
US11715906B2 (en) Connector
CN114080732B (zh) 连接器
JP2014056718A (ja) コネクタ
JP4293887B2 (ja) コネクタ
JP5201101B2 (ja) コネクタ
US10122104B2 (en) Connector for a flexible printed circuit
JP7425973B2 (ja) コネクタ
JP4242378B2 (ja) ロック機構付き電気コネクタ
CN110729579A (zh) 端子
US20220255265A1 (en) Connector
US20240291196A1 (en) Connect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