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85247A -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模组 - Google Patents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85247A
CN112885247A CN202110074472.1A CN202110074472A CN112885247A CN 112885247 A CN112885247 A CN 112885247A CN 202110074472 A CN202110074472 A CN 202110074472A CN 112885247 A CN112885247 A CN 11288524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unit
light emitting
conversion unit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74472.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885247B (zh
Inventor
段淼
李冬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Semiconductor Displa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074472.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85247B/zh
Publication of CN11288524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8524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88524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8524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3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be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e.g. diode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lectroluminescent Light Source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模组,该显示面板包括驱动电路板及位于所述驱动电路板上的发光显示层,所述发光显示层包括至少三个发光显示单元及位于相邻两个所述发光显示单元之间的遮光构件,所述发光显示单元包括发光单元及位于所述发光单元上的光转换单元,所述光转换单元包括一远离所述发光单元的凸面;在所述发光单元至所述光转化单元的方向上,所述发光单元的厚度小于所述遮光构件的厚度。本申请通过在所述光转换单元上设置一远离所述发光单元的凸面,并且使发光单元的厚度小于或等于遮光构件的厚度,避免了构成遮光构件的材料残留在光转换单元上,以及缓解相邻颜色光的串扰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模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显示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模组。
背景技术
现有的发光二极管显示器件的显示面板通常包括驱动电路板及位于驱动电路板上的发光单元,例如Micro LED或Mini LED,因此发光单元的结构设计在高分辨率产品尤为重要。
而为了避免相邻发光单元的颜色串扰,通常在相邻发光单元之间填充黑色胶或者黑油等遮光材料吸收或反射相邻的串扰光线,但是遮光材料在填充过程中易残留在发光单元的表面,导致发光单元的发光面积减小,影响显示面板的发光亮度。
因此,亟需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模组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模组,以缓解现有显示面板的发光亮度减小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显示面板,其包括驱动电路板及位于所述驱动电路板上的发光显示层,所述发光显示层包括至少三个发光显示单元及位于相邻两个所述发光显示单元之间的遮光构件,所述发光显示单元包括发光单元及位于所述发光单元上的光转换单元,所述光转换单元包括一远离所述发光单元的凸面;
其中,在所述发光单元至所述光转化单元的方向上,所述发光单元的厚度小于或等于所述遮光构件的厚度。
在本申请的显示面板中,所述光转换单元的凸面由至少一微透镜薄膜构成,所述微透镜薄膜的焦点与所述发光单元的中心重合。
在本申请的显示面板中,所述发光显示层至少包括第一发光显示单元、第二发光显示单元及第三发光显示单元,所述第一发光显示单元、所述第二发光显示单元及所述第三发光显示单元的发光颜色不相同;
所述第一发光显示单元包括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一光转换单元,所述第二发光显示单元包括第二发光单元和第二光转换单元,所述第三发光显示单元包括第三发光单元和第三光转换单元;
所述第一发光单元、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及所述第三发光单元的发光颜色相同,所述第一光转换单元为红光转换单元,所述第二光转换单元为绿光转换单元,所述第三光转换单元为蓝光转换单元。
在本申请的显示面板中,当所述第一发光单元、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及所述第三发光单元为蓝光光源,所述第一光转换单元可以包括红色量子点材料,所述第二光转换单元可以包括绿色量子点材料,所述第三光转换单元可以包括透明有机材料。
在本申请的显示面板中,所述光转换单元从所述发光显示单元的边缘向所述遮光构件延伸,所述遮光构件与所述光转换单元具有重叠部分,所述光转换单元的重叠部分位于所述遮光构件内。
在本申请的显示面板中,所述发光显示单元还包括位于所述光转换单元上的亲水膜层和疏水膜层;
在所述显示面板的俯视图方向上,所述亲水膜层位于所述光转换单元的外围,所述疏水膜层位于所述亲水膜层内。
在本申请的显示面板中,所述亲水膜层包括第一亲水子膜层和位于所述第一亲水子膜层上的第二亲水子膜层;
其中,所述疏水膜层与所述亲水膜层具有重叠部分,所述疏水膜层的重叠部分位于所述第一亲水子膜层和所述第二亲水子膜层之间。
在本申请的显示面板中,所述亲水膜层覆盖所述光转换单元的边缘,以及向与所述光转换单元对应的所述发光单元的侧面延伸;
所述亲水膜层与所述发光单元的覆盖面积小于所述亲水膜层与所述疏水膜层的覆盖面积。
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显示模组,其中,所述显示模组包括上述显示面板。
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其包括:
在发光材料层上形成光转换材料层;
利用一包括预设图案的模板构件,使所述光转换材料层形成远离所述发光材料层的多个凸面;
以相邻两个所述凸面的边界为切割线,切割所述发光材料层及所述光转换材料层,使所述发光材料层形成多个发光单元以及所述光转换材料层形成多个光转换单元,其中,一所述发光单元与对应的一所述光转换单元构成所述显示面板的发光显示单元,任一所述发光显示单元包括至少一所述凸面;
将所述发光显示单元形成于驱动电路板上,所述发光显示单元呈阵列分布;
在相邻的所述发光单元之间形成遮光构件,其中,在所述发光单元至所述光转化单元的方向上,所述发光单元的厚度小于所述遮光构件的厚度,所述遮光构件与所述光转换单元具有重叠部分。
有益效果: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模组,该显示面板包括驱动电路板及位于所述驱动电路板上的发光显示层,所述发光显示层包括至少三个发光显示单元及位于相邻两个所述发光显示单元之间的遮光构件,所述发光显示单元包括发光单元及位于所述发光单元上的光转换单元,所述光转换单元包括一远离所述发光单元的凸面;在所述发光单元至所述光转化单元的方向上,所述发光单元的厚度小于所述遮光构件的厚度。本申请通过在所述光转换单元上设置一远离所述发光单元的凸面,并且使发光单元的厚度小于或等于遮光构件的厚度,避免了构成遮光构件的材料残留在光转换单元上,以及缓解相邻颜色光的串扰的技术问题。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对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详细描述,将使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它有益效果显而易见。
图1为本申请显示面板的第一种结构图;
图2为本申请显示面板的第二种结构图;
图3为本申请显示面板的俯视结构图;
图4为本申请显示面板的第三种结构图;
图5为本申请显示面板制作工艺的步骤图;
图6A~6F为本申请显示面板制作方法的工艺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现有的显示面板为了避免相邻发光单元的颜色串扰,通常在相邻发光单元之间填充黑色胶或者黑油等遮光材料吸收或反射相邻的串扰光线,但是遮光材料在填充过程中易残留在发光单元的表面,导致发光单元的发光面积减小,影响显示面板的发光亮度。
请参阅图1~图4,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显示面板100,其包括驱动电路板10及位于所述驱动电路板10上的发光显示层20,所述发光显示层20包括至少三个发光显示单元21及位于相邻两个所述发光显示单元21之间的遮光构件22,所述发光显示单元21包括发光单元23及位于所述发光单元23上的光转换单元24,所述光转换单元24包括一远离所述发光单元23的凸面25;
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发光单元23至所述光转化单元的方向上,所述发光单元23的厚度小于或等于所述遮光构件22的厚度。所述遮光构件22的厚度设置的大于发光单元23的厚度,使得发光单元23发光时,侧边的光线都被遮光构件22所吸收。
本申请通过在所述光转换单元24上设置一远离所述发光单元23的凸面25,并且使发光单元23的厚度小于或等于遮光构件22的厚度,避免了构成遮光构件22的材料残留在光转换单元24上,以及缓解相邻颜色光的串扰的技术问题。
现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100可以为Micro LED或Mini LED显示面板100,本申请不作具体限定下述实施例中以Mini LED显示面板100为例进行说明。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驱动电路板10包括衬底11及位于所述衬底11上的驱动电路层12。所述衬底11可以为玻璃基板、石英基板、树脂基板等中的一种。所述驱动电路层12可以包括多个薄膜晶体管,所述薄膜晶体管可以为蚀刻阻挡型、背沟道蚀刻型、底栅极、或顶栅极薄膜晶体管型等结构,具体没有限制。例如,当所述薄膜晶体管为背沟道蚀刻型薄膜晶体管时,所述驱动电路层12可以包括位于所述衬底11上的栅极层、位于所述栅极层上的栅绝缘层、位于所述栅绝缘层上的半导体层、位于所述半导体层上的欧姆阻挡层及位于所述欧姆阻挡层上源漏极层。
本实施例中的所述栅极层、所述栅绝缘层、所述半导体层、所述欧姆阻挡层及所述源漏极层的材料及形成工艺均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发光显示层20至少可以包括第一发光显示单元211、第二发光显示单元212及第三发光显示单元213,所述第一发光显示单元211、所述第二发光显示单元212及所述第三发光显示单元213的发光颜色不相同,例如第一发光显示单元211所发出的光线为红光,第二发光显示单元212发出的光线为绿光,第三发光显示单元213发出的光线为蓝光。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发光显示单元211可以包括第一发光单元231和第一光转换单元241,所述第二发光显示单元212可以包括第二发光单元232和第二光转换单元242,所述第三发光显示单元213可以包括第三发光单元233和第三光转换单元243;所述第一发光单元231、所述第二发光单元232及所述第三发光单元233的发光颜色可以相同,所述第一光转换单元241为红光转换单元24,所述第二光转换单元242为绿光转换单元24,所述第三光转换单元243为蓝光转换单元24。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红绿蓝三色的发光单元23具有不同的寿命,且由于三色发光单元23在不同电流密度下波长变化不同,容易造成显示器件的色度不均和亮度不同以及长期使用造成色亮度变异。其次,红光和绿光的发光效率远低于蓝光,因此从成本考虑,显示器件的全彩化方案通常采用了蓝光结合光转换材料实现。
在本实施例中,光转换材料一般包括量子点,所述量子点可以包括发光核和无机保护壳层。所述发光核的材料可以包括ZnCdSe2、InP、Cd2Sse、CdSe、Cd2SeTe、InAs等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组合。所述无机保护壳层的材料可以包括CdS、ZnSe、ZnCdS2、ZnS、ZnO等中的一种或一种以上的组合。所述量子点还可以包括其他高稳定性复合量子点,例如水凝胶装载量子点结构CdSe-SiO2、以及钙钛矿量子点等。
在本实施例中,当所述第一发光单元231、所述第二发光单元232及所述第三发光单元233为蓝光光源,所述第一光转换单元241可以包括红色量子点材料,所述第二光转换单元242可以包括绿色量子点材料,所述第三光转换单元243可以包括透明有机材料。即,所述第一发光显示单元211中的第一发光单元231发出蓝光以及该蓝光与第一光转换单元241中的红色量子点材料结合形成红色光源,所述第二发光显示单元212中的第二发光单元232发出蓝光以及该绿光与第二光转换单元242中的绿色量子点材料结合形成红色光源,而由于第三发光显示单元213的光线为蓝光,因此该第三光转换单元243可以直接设置成透明材料,使得第三发光单元233发出的蓝光直接透过透明的第三光转换单元243。
在本申请的显示面板100中,所述光转换单元24的凸面25可以为剖面呈三角形的棱面或者半球形弧面。请参阅图1,所述光转换单元24的凸面25可以呈锥形的三角形;请参阅图2,光转换单元24的凸面25可以为半球形弧面。
在本实施例中,棱面和半球形弧面均具有聚光的作用,半球形弧面的聚光效果优于棱面的聚光效果,但是由于棱面的坡度大于半球弧面,因此在进行遮光构件22的工艺时,棱面上残留的遮光材料的量少于半球弧面上残留的遮光材料的量。但是为了保证棱面的聚光效果,棱面的坡度不能低于45°,例如棱面的坡度为30°时,残留的遮光材料会流入相邻的发光显示单元21之间,且还能保证较好的聚光效果。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光转换单元24的凸面25可以为半球形弧面,该凸面25可以由至少一微透镜薄膜构成,所述微透镜薄膜的焦点与所述发光单元23的中心重合。利用凸透镜的原理,位于微透镜薄膜焦点的点光源所发出的散射光线经过该微透镜薄膜时将垂直从出光面导出。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发光单元23可以根据对应需求设置为非常规的形状,因此在实际产品中需要先获取发光单元23的中心点以及根据该中心点及微透镜薄膜的焦点设置微透镜薄膜与发光单元23的间距。例如,当发光单元23为标准的长方体时,则该发光单元23的中心点为该长方体的中心,以及当微透镜薄膜的焦点与该长方体的中心重合时,则微透镜薄膜的聚光效果最佳;另外,由于微透镜薄膜与发光单元23的间距具有一定的限定,当发光单元23的单边较长时,一个发光单元23可以设置多个微透镜薄膜,具体微透镜薄膜的数量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限定。
在本申请的显示面板100中,所述光转换单元24从所述发光显示单元21的边缘向所述遮光构件22延伸,所述遮光构件22与所述光转换单元24具有重叠部分,所述光转换单元24的重叠部分位于所述遮光构件22内。
请参阅图2,在显示面板100的制作工艺中,所述遮光构件22在所述光转换单元24完成进行制备,而由于光转换单元24中包括有机材料,因此在形成光转换单元24时,所述光转换单元24可能向存在遮光构件22的区域偏移;另外,同样为了保证光转换单元24对发光单元23发出的蓝光进行最大化的转化,因此使所述光转换单元24从所述发光显示单元21的边缘向所述遮光构件22延伸,使得所述遮光构件22与所述光转换单元24具有重叠部分。
在本实施例中,为了发光单元23发出的光线通过该重叠部分的光转换单元24从存在遮光构件22的区域中导出,易导致相邻发光单元23的颜色光串扰;因此本实施例在设置遮光构件22时,使得延伸出来的光转换单元24位于遮光构件22内,在保证光转换单元24对发光单元23发出的光线进行最大化转化的情况下,其还避免了边缘光线的串扰。
在本申请的显示面板100中,所述发光显示单元21还包括位于所述光转换单元24上的亲水膜层26和疏水膜层27;在所述显示面板100的俯视图方向上,所述亲水膜层26位于所述光转换单元24的外围,所述疏水膜层27位于所述亲水膜层26内。
请参阅图3,由于遮光构件22的材料一般由有机材料构成,该材料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但是由于工艺制程的问题,遮光材料还是会部分残留在光转换单元24上,因此本实施例通过在光转换单元24上分别设置亲水膜层26和疏水膜层27。所述亲水膜层26具有一定的亲水性,使具有流动性的遮光材料向亲水膜层26靠近,所述疏水膜层27具有一定的疏水性,使具有流动性的遮光材料远离疏水膜层27。因此本申请亲水膜层26和疏水膜层27的设置,使得遮光材料远离疏水膜层27以及向位于发光显示单元21外围的亲水膜层26靠近,避免了遮光材料在光转换单元24上的残留,提高了产品的显示效果。
在本申请的显示面板100中,所述亲水膜层26包括第一亲水子膜层和位于所述第一亲水子膜层上的第二亲水子膜层;其中,所述疏水膜层27与所述亲水膜层26具有重叠部分,所述疏水膜层27的重叠部分位于所述第一亲水子膜层和所述第二亲水子膜层之间。
所述第一亲水子膜层、所述疏水膜层27以及所述第二亲水子膜层的交接区域层叠设置,并且所述亲水膜层26与所述疏水膜层27的重叠区域靠近所述发光显示单元21的外围区域;所述疏水膜层27的重叠部分位于所述第一亲水子膜层和所述第二亲水子膜层之间,使得重叠区域中亲水膜层26的数量大于疏水膜层27的数量,可以更好的将残留在疏水膜层27上的遮光材料转移至亲水膜层26。
另外,与上述实施例相似,所述疏水膜层27可以包括第一疏水膜层27和第二疏水膜层27,所述亲水膜层26搭接在第一疏水膜层27和第二疏水膜层27之间。本实施例与上述实施例相比,由于位于发光显示单元21的中心区域的第二疏水膜层27位于所述亲水膜层26上,所述第二疏水膜层27的高度大于所述亲水膜层26,因此残留的遮光材料可以直接从第二疏水膜层27移动至所述亲水膜层26,而图4中的实施例,由于疏水膜层27的高度小于第二亲水膜层26,因此残留的遮光材料可能因为该台阶的存在而突发全部转移至亲水膜层26上。
在本申请的显示面板100中,所述亲水膜层26覆盖所述光转换单元24的边缘,以及向与所述光转换单元24对应的所述发光单元23的侧面延伸;所述亲水膜层26与所述发光单元23的覆盖面积小于所述亲水膜层26与所述疏水膜层27的覆盖面积。
请参阅图4,所述亲水膜层26除了位于光转换单元24的边缘,其还可以位于所述光转换单元24对应的所述发光单元23的侧面。由于发光单元23与光转换单元24之间存在缝隙,遮光材料可能会侵入该缝隙中,另外设置在侧面的亲水膜层26具有进一步将遮光材料汇聚在遮光区域内的技术效果。而所述亲水膜层26与所述发光单元23的覆盖面积小于所述亲水膜层26与所述疏水膜层27的覆盖面积,可以使得亲水膜层26集中在具有遮光材料的区域,另外同样可以保护遮光构件22与发光单元23的接触。
在本申请的显示面板100中,所述发光显示单元21还包括位于所述光转换单元24表面的遮光剥离层,所述发光单元23在所述遮光剥离层上的正投影面位于所述遮光剥离层内。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遮光剥离层主要用于清除残留在光转换单元24上的遮光材料,遮光材料一般为有机材料,因此其可以通过在光转换单元24上设置能与遮光材料反应的材料,以及在后期进行剥离。例如,所述遮光剥离层可以为光刻胶,当完成遮光材料的工艺后,可以直接剥离光刻胶以及将光刻胶表面的遮光材料带走。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遮光剥离层为中间产物,在最终的产品中其仅仅会残留部分遮光溶解材料。
请参阅图1~图4,所述显示面板100还包括与所述驱动电路板10相对设置的盖板28以及位于所述盖板28与所述驱动电路板10之间的框胶29。所述框胶29和所述盖板28为本领域的常规结构,本实施例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的显示面板100中,其包括驱动电路板10及位于所述驱动电路板10上的发光显示层20,所述发光显示层20包括至少三个发光显示单元21及位于相邻两个所述发光显示单元21之间的遮光构件22,所述发光显示单元21包括发光单元23及位于所述发光单元23上的光转换单元24,所述光转换单元24包括一远离所述发光单元23的凸面25;在所述发光单元23至所述光转化单元的方向上,所述发光单元23的厚度小于所述遮光构件22的厚度。本申请通过在所述光转换单元24上设置一远离所述发光单元23的凸面25,并且使发光单元23的厚度小于或等于遮光构件22的厚度,避免了构成遮光构件22的材料残留在光转换单元24上,以及缓解相邻颜色光的串扰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显示模组,其中,所述显示模组包括上述显示面板100以及位于显示面板100上的偏光层或其他光学构件,所述显示模组的工作原理与所述显示面板100相同,本实施例不再赘述。
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显示装置,其中,所述显示装置包括上述显示模组。所述显示装置可以为电脑、笔记本、手机等显示设备,所述显示装置的工作原理与所述显示模组相同,本实施例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5,本申请还提出了一种显示面板100的制作方法,其包括:
S10、在发光材料层30上形成光转换材料层40;
在本步骤中,请参阅图6A,所述发光材料层30为一呈阵列分布的发光单元23构成,而所述光转换材料层40一般包括量子点。由于红绿蓝三色的发光单元23具有不同的寿命,且由于三色发光单元23在不同电流密度下波长变化不同,容易造成显示器件的色度不均和亮度不同以及长期使用造成色亮度变异。其次,红光和绿光的发光效率远低于蓝光,因此从成本考虑,显示器件的全彩化方案通常采用了蓝光结合光转换材料实现。
因此,本实施例中的所述发光材料层30均由发蓝光的发光单元23构成,所述光转换材料层40可以由红色或绿色量子点材料构成。
S20、利用一包括预设图案的模板构件50,使所述光转换材料层40形成远离所述发光材料层30的多个凸面25;
由于所述光转换材料为有机柔性材料,因此在其固化之前通过包括预设图案的模板构件50可以使光转换材料层40塑形;请参阅图6B,所述光转换材料层40塑形之后,与包括预设图案的模板构件50相互咬合,例如本实施例中的包括预设图案的模板构件50为包括多个三角形凸起,该结构使得使所述光转换材料层40形成远离所述发光材料层30的多个凸面25,该凸面25可以为三角形。
S30、以相邻两个所述凸面25的边界为切割线,切割所述发光材料层30及所述光转换材料层40,使所述发光材料层30形成多个发光单元23以及所述光转换材料层40形成多个光转换单元24,其中,一所述发光单元23与对应的一所述光转换单元24构成所述显示面板100的发光显示单元21,任一所述发光显示单元21包括至少一所述凸面25;
请参阅图6C,切割的单元为所述发光显示单元21,例如当所述光转换材料层40为红色发光材料时,切割后的任一个单元为红色显示单元,例如当所述光转换材料层40为绿色发光材料时,切割后的任一个单元为绿色显示单元。
S40、将所述发光显示单元21形成于驱动电路板10上,所述发光显示单元21呈阵列分布;
请参阅图6D,所述驱动电路板10包括衬底11及位于所述衬底11上的驱动电路层12。所述衬底11可以为玻璃基板、石英基板、树脂基板等中的一种。所述驱动电路层12可以包括多个薄膜晶体管,所述薄膜晶体管可以为蚀刻阻挡型、背沟道蚀刻型、底栅极、或顶栅极薄膜晶体管型等结构,具体没有限制。例如,当所述薄膜晶体管为背沟道蚀刻型薄膜晶体管时,所述驱动电路层12可以包括位于所述衬底11上的栅极层、位于所述栅极层上的栅绝缘层、位于所述栅绝缘层上的半导体层、位于所述半导体层上的欧姆阻挡层及位于所述欧姆阻挡层上源漏极层。
S50、在相邻的所述发光单元23之间形成遮光构件22,其中,在所述发光单元23至所述光转化单元的方向上,所述发光单元23的厚度小于所述遮光构件22的厚度,所述遮光构件22与所述光转换单元24具有重叠部分;
请参阅图6E,所述遮光构件22的厚度设置的大于发光单元23的厚度,使得发光单元23发光时,侧边的光线都被遮光构件22所吸收。
S60、在所述发光显示单元21上形成盖板28以及在所述盖板28与所述驱动电路板10之间形成框胶29。
请参阅图6F,所述盖板28与所述框胶29为所述显示面板100的封装结构,所述框胶29和所述盖板28为本领域的常规结构,本实施例不再赘述。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显示面板100的制备工艺中的相关工艺步骤可参阅上述所述显示面板100的结构,二者在原理上相同或相似。
本申请提出了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模组,该显示面板包括驱动电路板及位于所述驱动电路板上的发光显示层,所述发光显示层包括至少三个发光显示单元及位于相邻两个所述发光显示单元之间的遮光构件,所述发光显示单元包括发光单元及位于所述发光单元上的光转换单元,所述光转换单元包括一远离所述发光单元的凸面;在所述发光单元至所述光转化单元的方向上,所述发光单元的厚度小于所述遮光构件的厚度。本申请通过在所述光转换单元上设置一远离所述发光单元的凸面,并且使发光单元的厚度小于或等于遮光构件的厚度,避免了构成遮光构件的材料残留在光转换单元上,以及缓解相邻颜色光的串扰的技术问题。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所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及其核心思想;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的技术方案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电路板及位于所述驱动电路板上的发光显示层,所述发光显示层包括至少三个发光显示单元及位于相邻两个所述发光显示单元之间的遮光构件,所述发光显示单元包括发光单元及位于所述发光单元上的光转换单元,所述光转换单元包括一远离所述发光单元的凸面;
其中,在所述发光单元至所述光转化单元的方向上,所述发光单元的厚度小于或等于所述遮光构件的厚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转换单元的凸面由至少一微透镜薄膜构成,所述微透镜薄膜的焦点与所述发光单元的中心重合。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显示层至少包括第一发光显示单元、第二发光显示单元及第三发光显示单元,所述第一发光显示单元、所述第二发光显示单元及所述第三发光显示单元的发光颜色不相同;
所述第一发光显示单元包括第一发光单元和第一光转换单元,所述第二发光显示单元包括第二发光单元和第二光转换单元,所述第三发光显示单元包括第三发光单元和第三光转换单元;
所述第一发光单元、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及所述第三发光单元的发光颜色相同,所述第一光转换单元为红光转换单元,所述第二光转换单元为绿光转换单元,所述第三光转换单元为蓝光转换单元。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第一发光单元、所述第二发光单元及所述第三发光单元为蓝光光源,所述第一光转换单元可以包括红色量子点材料,所述第二光转换单元可以包括绿色量子点材料,所述第三光转换单元可以包括透明有机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光转换单元从所述发光显示单元的边缘向所述遮光构件延伸,所述遮光构件与所述光转换单元具有重叠部分,所述光转换单元的重叠部分位于所述遮光构件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显示单元还包括位于所述光转换单元上的亲水膜层和疏水膜层;
在所述显示面板的俯视图方向上,所述亲水膜层位于所述光转换单元的外围,所述疏水膜层位于所述亲水膜层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水膜层包括第一亲水子膜层和位于所述第一亲水子膜层上的第二亲水子膜层;
其中,所述疏水膜层与所述亲水膜层具有重叠部分,所述疏水膜层的重叠部分位于所述第一亲水子膜层和所述第二亲水子膜层之间。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亲水膜层覆盖所述光转换单元的边缘,以及向与所述光转换单元对应的所述发光单元的侧面延伸;
所述亲水膜层与所述发光单元的覆盖面积小于所述亲水膜层与所述疏水膜层的覆盖面积。
9.一种显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包括如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显示面板。
10.一种显示面板的制作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发光材料层上形成光转换材料层;
利用一包括预设图案的模板构件,使所述光转换材料层形成远离所述发光材料层的多个凸面;
以相邻两个所述凸面的边界为切割线,切割所述发光材料层及所述光转换材料层,使所述发光材料层形成多个发光单元以及所述光转换材料层形成多个光转换单元,其中,一所述发光单元与对应的一所述光转换单元构成所述显示面板的发光显示单元,任一所述发光显示单元包括至少一所述凸面;
将所述发光显示单元形成于驱动电路板上,所述发光显示单元呈阵列分布;
在相邻的所述发光单元之间形成遮光构件,其中,在所述发光单元至所述光转化单元的方向上,所述发光单元的厚度小于所述遮光构件的厚度。
CN202110074472.1A 2021-01-20 2021-01-20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模组 Active CN11288524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74472.1A CN112885247B (zh) 2021-01-20 2021-01-20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74472.1A CN112885247B (zh) 2021-01-20 2021-01-20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模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85247A true CN112885247A (zh) 2021-06-01
CN112885247B CN112885247B (zh) 2022-07-12

Family

ID=7605031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74472.1A Active CN112885247B (zh) 2021-01-20 2021-01-20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85247B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779522A (zh) * 2022-02-28 2022-07-22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发光背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14927605A (zh) * 2022-03-16 2022-08-19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WO2023206625A1 (zh) * 2022-04-25 2023-11-02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的制备方法
TWI830059B (zh) * 2021-09-13 2024-01-2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畫素結構及其製造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33505A (zh) * 2015-03-19 2015-06-2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光显示器的像素界定层及其制作方法
CN110265451A (zh) * 2019-06-25 2019-09-2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CN110873921A (zh) * 2018-08-29 2020-03-10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量子点网点导光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1261663A (zh) * 2018-11-30 2020-06-09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11627345A (zh) * 2020-06-09 2020-09-04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N112133718A (zh) * 2019-06-25 2020-12-25 成都辰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33505A (zh) * 2015-03-19 2015-06-2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发光显示器的像素界定层及其制作方法
CN110873921A (zh) * 2018-08-29 2020-03-10 Tcl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量子点网点导光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1261663A (zh) * 2018-11-30 2020-06-09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10265451A (zh) * 2019-06-25 2019-09-20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基板及制造方法、显示装置
CN112133718A (zh) * 2019-06-25 2020-12-25 成都辰显光电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显示装置及显示面板的制备方法
CN111627345A (zh) * 2020-06-09 2020-09-04 上海天马微电子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TWI830059B (zh) * 2021-09-13 2024-01-21 友達光電股份有限公司 畫素結構及其製造方法
CN114779522A (zh) * 2022-02-28 2022-07-22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发光背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14779522B (zh) * 2022-02-28 2023-06-27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发光背板及其制作方法
CN114927605A (zh) * 2022-03-16 2022-08-19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CN114927605B (zh) * 2022-03-16 2023-07-11 惠科股份有限公司 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WO2023206625A1 (zh) * 2022-04-25 2023-11-02 Tcl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及显示装置的制备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85247B (zh) 2022-07-1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885247B (zh) 显示面板及其制作方法、显示模组
CN110718619B (zh) 发光元件、发光二极管封装件、背光单元以及液晶显示器
KR102651097B1 (ko) 발광 다이오드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11367849B2 (en) Pixel array package structure and display panel
JP6680349B1 (ja) 発光モジュール
TW202028793A (zh) 發光模組
JP6680311B2 (ja) 発光装置および面発光光源
CN113725249B (zh) 一种芯片结构、制作方法和显示装置
CN105845800B (zh) 发光装置
KR20210006567A (ko) 발광소자 패키지 및 이를 이용한 디스플레이 패널
KR20190051629A (ko) 표시 장치 및 표시 장치 제조 방법
CN115377320A (zh) 显示面板和显示装置
JP2020057748A (ja) 発光モジュールの製造方法
US20220246674A1 (en) Display device
CN112885970A (zh) 显示面板、电子设备及显示面板的制造方法
US11957022B2 (en) Display panel having intra-substrate filler configuratio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such a display panel, and display device
JP2007294336A (ja) 発光装置、発光装置の製造方法及び電子機器
CN117594584A (zh) 一种微显示芯片结构及其制备方法
US20230268470A1 (en) Display device
TW202309999A (zh) 電子裝置的製造方法
US11506933B2 (en) Light-emitting module,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the same, and liquid-crystal display device
CN115662984A (zh) 封装发光单元、显示装置和封装发光单元的制作方法
CN117461401A (zh) 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JP7534627B2 (ja) 発光装置および面状光源
CN117374191A (zh) 显示装置及其制造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