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85238B - 贴合治具、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 - Google Patents

贴合治具、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85238B
CN112885238B CN202110151119.9A CN202110151119A CN112885238B CN 112885238 B CN112885238 B CN 112885238B CN 202110151119 A CN202110151119 A CN 202110151119A CN 112885238 B CN112885238 B CN 112885238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profiling
arc
slider
curv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51119.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885238A (zh
Inventor
庞孟媛
杨超
杨阳
廖川东
王亚明
陈立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Chengdu BOE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OE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151119.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85238B/zh
Publication of CN11288523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85238A/zh
Priority to PCT/CN2021/130285 priority patent/WO2022166295A1/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88523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8523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1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flexible foldable or roll-able electronic displays, e.g. thin LCD, OLED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FDISPLAYING; ADVERTISING; SIGNS; LABELS OR NAME-PLATES; SEALS
    • G09F9/0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 G09F9/30Indicating arrangements for variable information in which the information is built-up on a support by selection or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in which the desired character or characters are formed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贴合治具、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所述贴合滑块用于贴合柔性显示面板和曲面盖板;所述贴合滑块包括:至少一个刚性的仿形板,所述仿形板的至少部分外表面为用于使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对所述曲面盖板进行仿形的仿形曲面,在所述仿形曲面上设有弹性缓冲层;和,至少一个刚性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连接在所述仿形板上,所述支撑板与所述仿形板之间具有夹角。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贴合治具、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能够改善柔性屏的贴合效果。

Description

贴合治具、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显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贴合治具、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显示技术的发展,针对显示屏柔且薄的特点,异形、曲面的显示产品逐渐走入市场。为了提高屏占比,满足客户极致体验,环绕屏的设计将屏占比进一步提高。在相关技术中,环绕屏采用柔性显示面板与曲面盖板外部贴合方案,环绕屏的显示屏贴合方案存在一些缺陷,例如,贴合过程中显示面板受力大、易拉断,贴合效果差,圆弧区和平面区贴合气泡残留严重等。
发明内容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贴合治具、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能够改善柔性屏的贴合效果。
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贴合滑块,用于贴合柔性显示面板和曲面盖板;
所述贴合滑块包括:
至少一个刚性的仿形板,所述仿形板的至少部分外表面为用于使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对所述曲面盖板进行仿形的仿形曲面,在所述仿形曲面上设有弹性缓冲层;
和,至少一个刚性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连接在所述仿形板上,所述支撑板与所述仿形板之间具有夹角。
示例性的,所述仿形板的仿形曲面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仿形平面和第二仿形平面、及连接于所述第一仿形平面与所述第二仿形平面之间的第一仿形圆弧面。
示例性的,所述第一仿形圆弧面为二分之一圆弧曲面、二分之一椭圆弧曲面、优弧圆弧曲面或优弧椭圆弧曲面。
示例性的,所述仿形板的仿形曲面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仿形平面的远离所述第一仿形圆弧面的一侧边缘的第二仿形圆弧面。
示例性的,所述第二仿形圆弧面为劣弧圆弧曲面或劣弧椭圆弧曲面。
示例性的,所述支撑板连接于所述第一仿形平面上,且所述支撑板与所述仿形板为一体结构。
示例性的,所述支撑板与所述仿形板之间的夹角为90°±10°。
示例性的,在所述仿形板与所述支撑板的连接位置处设置有一贯穿所述支撑板的通孔,所述通孔被配置为:承载膜在所述仿形板的仿形曲面上仿形时,所述承载膜的一端从所述通孔穿过,并能够在所述第一仿形平面上展平,所述承载膜被配置为一面贴附有所述柔性显示面板。
示例性的,所述支撑板上设有用于与驱动所述支撑板运动的驱动机构连接的连接孔。
一种贴合装置,用于贴合柔性显示面板和曲面盖板;所述贴合装置包括:
承载膜,所述承载膜被配置为一面贴附有所述柔性显示面板;
盖板承载部,用于承载及固定所述曲面盖板;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贴合滑块;
及,用于驱动所述贴合滑块运动的驱动机构。
示例性的,所述仿形板的仿形曲面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仿形平面和第二仿形平面、及连接于所述第一仿形平面与所述第二仿形平面之间的第一仿形圆弧面;
在所述仿形板与所述支撑板的连接位置处设置有一贯穿所述支撑板的通孔,所述通孔用于供在所述第一仿形平面上支撑的承载膜从所述通孔伸出,所述承载膜上贴附有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且所述通孔被配置为所述承载膜通过所述通孔后,能够在所述第一仿形平面上展平;
所述贴合装置还包括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
所述承载膜包括供料端和收料端,所述承载膜被配置为展平支撑于所述仿形板的仿形曲面上,且所述供料端自所述通孔伸出,并被所述第一夹持部夹持,所述收料端被所述第二夹持部夹持。
一种贴合方法,采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贴合装置贴合柔性显示面板及曲面盖板,所述贴合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所述曲面盖板承载及固定于盖板承载部上;
将贴附有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承载膜展平支撑于所述贴合滑块的仿形曲面上;
将所述贴合滑块与所述曲面盖板对位,使所述承载膜的贴附有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一面朝向所述曲面盖板的内侧面;
控制所述贴合滑块运动,以通过所述贴合滑块滑动的方式,将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与所述曲面盖板贴合。
本公开实施例所带来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贴合滑块、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所述贴合滑块包括至少一个仿形板和至少一个支撑板,在进行柔性显示面板与曲面盖板贴合时,将贴附有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承载膜展平支撑于所述贴合滑块的仿形曲面上,将所述贴合滑块与所述曲面盖板对位,使所述承载膜的贴附有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一面朝向所述曲面盖板的内侧面,控制所述贴合滑块在所述曲面盖板的内侧面运动,以通过所述仿形板滑动,将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与所述曲面盖板贴合。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贴合滑块中,所述仿形板和所述支撑板均为刚性材质,且所述支撑板与所述仿形板连接一起,所述支撑板可以在所述贴合滑块滑动过程中起到支撑所述仿形板的作用,增加所述仿形板的刚性,从而提高在滑动过程中的稳定性,以减少由于滑块在贴合过程中刚性不足导致的贴合不良;同时,在所述仿形板的仿形曲面包裹弹性缓冲层,在该贴合滑块贴合过程中通过挤压变形起到缓冲和填充作用,以避免挤伤所述柔性显示面板。
附图说明
图1表示环绕屏的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表示环绕屏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表示环绕屏的另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表示本公开提供的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贴合滑块的结构示意图;
图5表示承载膜支撑于本公开提供的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贴合滑块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6表示本公开提供的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贴合滑块在贴合图1所示形态的环绕屏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7表示本公开提供的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贴合滑块在贴合图2所示形态的环绕屏时的结构示意图;
图8表示本公开提供的一示例性实施例中的贴合滑块在贴合图3所示形态的环绕屏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公开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公开实施例的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公开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公开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公开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外定义,本公开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公开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公开中使用的“第一”、“第二”以及类似的词语并不表示任何顺序、数量或者重要性,而只是用来区分不同的组成部分。同样,“一个”、“一”或者“该”等类似词语也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包括”或者“包含”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连接”或者“相连”等类似的词语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可能相应地改变。
在对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贴合治具、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进行详细说明之前,有必要对于相关技术进行以下说明:
在相关技术中,一些柔性屏的贴合方案是,利用滚轮和滑块进行贴合,会因滚轮刚性不足容易发生弹性形变,边缘受力大,贴合容易出现气泡,同时也容易挤伤显示屏。此外,由于曲面盖板的内部空间小,还存在提前接触、胶材剥离拉胶、无法对位等问题。
尤其是,环绕屏的曲面盖板的结构如图1-3所示,曲面盖板为半包围结构或全包围结构,在进行曲面盖板与柔性显示面板贴合工艺时,这种半包围或全包围结构的曲面盖板由于曲面盖板的内部空间小,贴合难度极大。
为了改善柔性屏的贴合效果,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柔性屏的贴合治具和贴合方法,可以应用于各种柔性屏贴合工艺中,尤其是,可以应用于环绕屏贴合工艺中,以改善贴合效果。
如图1-3所示,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柔性屏的贴合治具用于实现柔性显示面板10与刚性的曲面盖板20之间的贴合,其中所述曲面盖板20包括至少两个平面区21及至少一个曲面区22,也就是,所述柔性屏包括至少两个平面区21及至少一个曲面区22。
以环绕屏为例,如图1至图3所示,所述环绕屏的产品形态可以有多种,即所述曲面区22和所述平面区21的位置可以有几种方式,例如:图2所示,平面区21的数量仅有两个,曲面区22的数量仅有一个,曲面区22设置于相邻两个平面区21之间;或者,图1所示,平面区21的数量至少有两个,曲面区22的数量至少两个,至少一个曲面区22设置于相邻两个平面区21之间,至少另一个曲面区22位于其中一个平面区21的边缘位置;或者,图3所示,平面区21的数量至少有三个,曲面区22的数量至少有两个,相邻两个平面区21之间设置一个曲面区22。当然,以上仅是示例,在实际应用中,环绕屏的具体形态不限于以上示例。
请参见图4至图8,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贴合滑块用于贴合柔性显示面板10和曲面盖板20;所述贴合滑块包括至少一个刚性的仿形板100和至少一个刚性的支撑板200,所述仿形板100的至少部分外表面为用于使所述柔性显示面板10对所述曲面盖板20进行仿形的仿形曲面,在所述仿形曲面上设有弹性缓冲层300;所述支撑板200连接在所述仿形板100上,所述支撑板200与所述仿形板100之间具有夹角α。
本公开实施例所提供的贴合滑块,在进行柔性显示面板10与曲面盖板20贴合时,将贴附有所述柔性显示面板10的承载膜400展平支撑于所述仿形板100的仿形曲面上,再将所述仿形板100与所述曲面盖板20对位,使所述承载膜400的贴附有所述柔性显示面板10的一面朝向所述曲面盖板20的内侧面,也就是,将所述贴合滑块置于所述曲面盖板20的半包围或全包围结构的内部空间内,再控制所述贴合滑块在所述曲面盖板20的内侧面运动,以通过所述仿形板100的滑动,将所述柔性显示面板10与所述曲面盖板20贴合。
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贴合滑块中,所述仿形板100和所述支撑板200均为刚性材质,且所述支撑板200与所述仿形板100连接一起,所述支撑板200可以在所述贴合滑块滑动过程中起到支撑所述仿形板100的作用,增加所述仿形板100的刚性,从而提高在滑动过程中的稳定性,以减少由于滑块在贴合过程中刚性不足导致的贴合不良;同时,在所述仿形板100的仿形曲面包裹弹性缓冲层300,在该贴合滑块贴合过程中通过挤压变形起到缓冲和填充作用,以避免挤伤所述柔性显示面板10。
请参见图4,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仿形板100的仿形曲面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仿形平面110和第二仿形平面120、及连接于所述第一仿形平面110与所述第二仿形平面120之间的第一仿形圆弧面130。这样,所述第一仿形平面110和所述第二仿形平面120可以滑动以贴合环绕屏的两个平行设置的平面区21,所述第一仿形圆弧区可以用于贴合环绕屏的圆弧曲面区22。
以贴合如图1所示的180°环绕屏为例,在所述贴合滑块滑动贴合柔性显示面板10时,如图6所示,所述曲面盖板20包括平行的第一平面区21a和第二平面区21b及连接于所述第一平面区21a和第二平面区21b之间的第一圆弧曲面区22a,所述第一仿形平面110可以滑动以贴合环绕屏的第一平面区21a、所述第二仿形平面120可以滑动以贴合环绕屏的第二平面区21b、所述第一仿形圆弧面130可以用于贴合所述第一圆弧曲面区22a。
其中,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以环绕屏为180°环绕屏为例,即,第一平面区21a和第二平面区21b平行,第一圆弧曲面区22可以是二分之一圆弧曲面(半圆弧)或者二分之一椭圆弧,还可以是优弧圆弧曲面或优弧椭圆弧曲面,相应的,所述第一仿形圆弧面130可以是二分之一圆弧曲面、二分之一椭圆弧曲面、优弧圆弧曲面或优弧椭圆弧曲面。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仿形圆弧面130的圆心角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圆弧曲面区22a的圆心角相等,且所述第一仿形圆弧面130的圆弧半径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圆弧曲面区22a的圆弧半径,圆弧半径差值可根据所述曲面盖板20的厚度、所述柔性显示面板10的厚度等参数确定。
当然可以理解的是,针对其他类型环绕屏,例如环绕屏中第一平面区21a和第二平面区21b不平行,且第一圆弧曲面区22a为劣弧时,所述仿形板100的仿形曲面可以相应调整,例如,所述第一仿形平面110和所述第二仿形平面120不平行,具有夹角α,该夹角α等于所述第一平面区21a和第二平面区21b之间的夹角α,所述第一仿形圆弧面130的圆心角与所述第一圆弧曲面区22a的圆心角相等,且所述第一仿形圆弧面130的圆弧半径小于所述第一圆弧曲面区22a的圆弧半径。
此外,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所述仿形板100的仿形曲面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仿形平面120的远离所述第一仿形圆弧面130的一侧边缘的第二仿形圆弧面22b。这样,所述第一仿形平面110和所述第二仿形平面120可以滑动以贴合环绕屏的两个平行设置的平面区21,所述第一仿形圆弧区可以用于贴合环绕屏中的一个圆弧曲面区,所述第二仿形圆弧区可以用于贴合环绕屏中的另一个圆弧曲面区。
以贴合如图2所示的环绕屏为例,在所述贴合滑块滑动贴合柔性显示面板10时,如图6所示,所述曲面盖板20包括平行的第一平面区21a和第二平面区21b、连接于所述第一平面区21a和第二平面区21b之间的第一圆弧曲面区22a、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二平面区21b的远离所述第一圆弧曲面区22a的一侧边缘的第二圆弧曲面区22b,所述第一仿形平面110可以滑动以贴合环绕屏的第一平面区21a、所述第二仿形平面120可以滑动以贴合环绕屏的第二平面区21b、所述第一仿形圆弧面130可以用于贴合所述第一圆弧曲面区22a,所述第二仿形圆弧面140可以用于贴合所述第二圆弧曲面区22b。
其中,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以环绕屏为180°环绕屏为例,即,第一平面区21a和第二平面区21b平行,第一圆弧曲面区22a可以是二分之一圆弧曲面(半圆弧)或者二分之一椭圆弧,还可以是优弧圆弧曲面或优弧椭圆弧曲面,相应的,所述第一仿形圆弧面130可以是二分之一圆弧曲面、二分之一椭圆弧曲面、优弧圆弧曲面或优弧椭圆弧曲面;所述第二圆弧曲面区22b可以是劣弧圆弧曲面或劣弧椭圆弧曲面,相应的,所述第二仿形圆弧面140为劣弧圆弧曲面或劣弧椭圆弧曲面。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二仿形圆弧面140的圆心角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圆弧曲面区22b的圆心角相等或小于所述,且所述第二仿形圆弧面140的圆弧半径小于所述第二圆弧曲面区22b的圆弧半径,圆弧半径差值可根据所述曲面盖板20的厚度、所述柔性显示面板10的厚度等参数确定。
此外,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所述支撑板200连接于所述第一仿形平面110上,且所述支撑板200与所述仿形板100为一体结构。
这样,所述支撑板200主要起到在滑动过程中支撑所述仿形板100的作用,用于与驱动所述贴合滑块滑动的驱动机构连接,所述支撑板200和所述仿形板100一体结构,可以加强所述仿形板100在滑动过程中的刚性强度,以减少由于仿形板100受力不均变形而导致的贴合气泡等不良。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支撑板200和所述仿形板100可以采用金属材质或者其他刚性材质。
此外,如图4所示,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200与所述仿形板100之间的夹角α为90°±10°。也就是说,所述支撑板200和所述仿形板100大致垂直设置。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仿形板100的厚度可以根据所述曲面盖板20的半包围或全包围结构的内部空间来确定,例如,一些实施例中,所述仿形板100的厚度为4.4mm左右,在所述仿形板100的仿形曲面上的弹性缓冲层300可以选用硅胶,包裹该仿形板100的外表面,在滑块贴合过程中通过挤压变形起到缓冲和填充作用。
此外,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如图4至图8所示,在所述仿形板100与所述支撑板200的连接位置处设置有一贯穿所述支撑板200的通孔150,所述通孔150被配置为:所述承载膜400在所述仿形板100的仿形曲面上仿形时,所述承载膜400的一端从所述通孔150穿过,并能够在所述第一仿形平面110上展平。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承载膜400在所述贴合滑块上进行仿形时,所述承载膜400的一端从所述通孔150位置穿过,经设备上第一夹持部500进行夹持定位,所述承载膜400的另一端绕过第一仿形平面110、第一仿形圆弧面130和第二仿形平面120,并被设备上的第二夹持部600夹持定位。所述承载膜400这样的受力方式,使第一仿形平面110上支撑的承载膜400能够水平受力牵引,减少承载膜400和贴合滑块之间的凸起缝隙,有效解决了贴合滑块在对位过程中提前接触,胶材拉胶及无法完成对位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通孔150的宽度可以根据所述承载膜400的宽度来确定,略大于所述承载膜400的宽度,所述通孔150在垂直于所述第一仿形平面110上的高度可以根据所述承载膜400的厚度来确定,例如,所述通孔150在垂直于所述第一仿形平面110上的高度可以在0.8mm左右。
此外,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板200上设有多个连接孔(图中未示意出),用于与驱动所述支撑板200运动的驱动机构连接,其中所述驱动机构可以驱动所述贴合滑块沿直线轨迹和弧形轨迹运动。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所述贴合滑块的数量可以有一个,也可以有两个,例如,针对如图3所示的360°环绕屏,如图8所示,两侧分别具有一个二分之一圆弧曲面,此时所述贴合滑块可以采用一个贴合滑块,先贴合完一侧的圆弧曲面之后,再贴合另一侧的圆弧曲面;也可以是采用两个贴合滑块,一个贴合滑块用于贴合一侧的第一圆弧曲面,另一个贴合滑块用于贴合另一侧的第二圆弧曲面。或者,针对如图3所示的360°环绕屏,所述贴合滑块中所述仿形板100的数量可以有两个,也就是,在支撑板的相对两侧分别设置一个仿形板,该贴合滑块呈T字型结构。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贴合装置,用于贴合柔性显示面板10和曲面盖板20。如图6至图8所示,所述贴合装置包括:承载膜400、盖板承载部、贴合滑块及驱动机构,其中所述贴合滑块为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贴合滑块,所述承载膜400被配置为一面贴附有所述柔性显示面板10,贴附有所述柔性显示面板10的一面朝向所述曲面盖板20的内侧面,未贴附所述柔性显示面板10的一面与所述贴合滑块上的仿形曲面接触,并被在所述仿形曲面上展平以进行仿形;所述盖板承载部图中未示意,用于承载及固定所述曲面盖板20,所述驱动机构在图中未示意,用于驱动所述贴合滑块运动,所述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所述贴合滑块沿直线轨迹和弧形轨迹运动。
在一些示例性的实施例中,所述仿形板100的仿形曲面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仿形平面110和第二仿形平面120、及连接于所述第一仿形平面110与所述第二仿形平面120之间的第一仿形圆弧面130;在所述仿形板100与所述支撑板200的连接位置处设置有一贯穿所述支撑板200的通孔150,所述通孔150用于供在所述第一仿形平面110上支撑的承载膜400从所述通孔150伸出,所述承载膜400上贴附有所述柔性显示面板10,且所述通孔150被配置为所述承载膜400通过所述通孔150后,能够在所述第一仿形平面110上展平;
所述贴合装置还包括第一夹持部500和第二夹持部600;
所述承载膜400包括供料端和收料端,所述承载膜400被配置为展平支撑于所述仿形板100的仿形曲面上,且所述供料端自所述通孔150伸出,并被所述第一夹持部500夹持,所述收料端被所述第二夹持部600夹持。
在上述方案中,所述承载膜400在所述贴合滑块上进行仿形时,所述承载膜400的一端从所述通孔150位置穿过,经设备上第一夹持部500进行夹持定位,所述承载膜400的另一端绕过第一仿形平面110、第一仿形圆弧面130和第二仿形平面120,并被设备上的第二夹持部600夹持定位。所述承载膜400这样的受力方式,使第一仿形平面110上支撑的承载膜400能够水平受力牵引,减少承载膜400和贴合滑块之间的凸起缝隙,有效解决了贴合滑块在对位过程中提前接触,胶材拉胶及无法完成对位的问题。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第一夹持部500可以选用双滚轮夹持结构,所述第二夹持部600可以选用双滚轮夹持结构,例如,图6所示,所述第一夹持部500包括第一夹持滚轮510和第二夹持滚轮520,所述承载膜400的供料端可以从所述第一夹持滚轮510和所述第二夹持滚轮520之间穿过,所述第二夹持部600包括第三夹持滚轮610和第四夹持滚轮620,所述承载膜400的收料端可以从所述第三夹持滚轮610和所述第四夹持滚轮620之间穿过,这样,可以保证所述承载膜400能够被夹持定位的同时,在所述贴合滑块滑动过程中,所述承载膜400可以从夹持滚轮之间运动,以输送承载膜400上的柔性显示面板10。
此外,还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所述贴合滑块的数量可以有一个,也可以有两个,例如,针对如图3所示的360°环绕屏,如图8所示,两侧分别具有一个二分之一圆弧曲面,此时所述贴合滑块可以采用一个贴合滑块,先贴合完一侧的圆弧曲面之后,再贴合另一侧的圆弧曲面;也可以是采用两个贴合滑块,一个贴合滑块用于贴合一侧的第一圆弧曲面,另一个贴合滑块用于贴合另一侧的第二圆弧曲面。
在本公开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贴合方法,采用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贴合装置贴合柔性显示面板10及曲面盖板20,所述贴合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01、将所述曲面盖板20承载及固定于盖板承载部上;
步骤S02、将贴附有所述柔性显示面板10的承载膜400展平支撑于所述贴合滑块的仿形曲面上;
步骤S03、将所述贴合滑块与所述曲面盖板20对位,使所述承载膜400的贴附有所述柔性显示面板10的一面朝向所述曲面盖板20的内侧面;
步骤S04、控制所述贴合滑块运动,以通过所述贴合滑块滑动的方式,将所述柔性显示面板10与所述曲面盖板20贴合。
为了便于理解,对本公开实施例提供的贴合方法进行详细说明。
以图6所示的环绕屏为例,所述方法中,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04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041、所述贴合滑块的初始位置位于所述第二平面区21b中间,控制所述贴合滑块沿第一直线方向,向靠近曲面盖板20上第一圆弧曲面区22a的方向平移,直至完成曲面盖板20上第二平面区21b中靠近所述第一圆弧曲面区22a的一侧区域的贴合,第一直线方向与第二平面区21a平行;
步骤S042、控制所述贴合滑块从所述第一圆弧曲面区22a的底部,向顶部沿弧形轨迹运动,直至完成曲面盖板20上第一圆弧曲面区22a的贴合;
步骤S043、控制所述贴合滑块沿第一直线方向,向远离曲面盖板20上第一圆弧曲面区22a的方向平移,直至完成曲面盖板20上第一平面区21a的贴合;
步骤S044、控制所述贴合滑块回到初始位置,控制所述贴合滑块沿第一直线方向,向靠近曲面盖板20上第二圆弧曲面区22b的方向平移,直至完成曲面盖板20上第二平面区21b中靠近所述第二圆弧曲面区22b的一侧区域的贴合;
步骤S045、控制所述贴合滑块从所述第二圆弧曲面区22b的底部,向顶部沿弧形轨迹运动,直至完成曲面盖板20上第二圆弧曲面区22b的贴合。
采用上述贴合滑块的运动轨迹贴合,可以避免产生贴合气泡等不良。针对曲面盖板20上的圆弧曲面从底部向顶部贴合,可以减少气泡产生。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仅是示例,在实际应用中,上述步骤中也可以是先贴合第二圆弧曲面区22b,再贴合第一圆弧曲面区22a。
以图7所示的环绕屏为例,所述方法中,一些实施例中,上述步骤S04具体可以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041、所述贴合滑块的初始位置位于所述第二平面区21b的远离所述第一圆弧曲面区22a的一端,控制所述贴合滑块沿第一直线方向,向靠近曲面盖板20上第一圆弧曲面区22a的方向平移,直至完成曲面盖板20上第二平面区21b中的贴合,第一直线方向与第二平面区21a平行;
步骤S042、控制所述贴合滑块从所述第一圆弧曲面区22a的底部,向顶部沿弧形轨迹运动,直至完成曲面盖板20上第一圆弧曲面区22a的贴合;
步骤S043、控制所述贴合滑块沿第一直线方向,向远离曲面盖板20上第一圆弧曲面区22a的方向平移,直至完成曲面盖板20上第一平面区21a的贴合。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实际应用中,针对360°的环绕屏,曲面盖板20包括平行的第一平面区21a、第二平面区21b和第三平面区21,以及,位于相对两侧的第一圆弧曲面区22a和第二圆弧曲面区22b,第一圆弧曲面区22a和第二圆弧曲面区22b均为二分之一圆弧或优弧,可以为圆弧或椭圆弧。所述贴合方法中,在贴合时,所述贴合滑块可以设置有两个,即,第一贴合滑块1和第二贴合滑块2。
如图8所示,上述步骤S04中,其中第一贴合滑块贴合第一圆弧曲面区22a,第二贴合滑块贴合第二圆弧曲面区22b。
例如,步骤S04具体包括:
步骤S041、所述第一贴合滑块1的初始位置位于所述第二平面区21b中间,控制所述第一贴合滑块1沿第一直线方向,向靠近曲面盖板20上第一圆弧曲面区22a的方向平移,直至完成曲面盖板20上第二平面区21b中靠近所述第一圆弧曲面区22a的一侧区域的贴合;同时,所述第二贴合滑块2的初始位置位于所述第二平面区21b中间,控制所述第二贴合滑块2沿第一直线方向,向靠近曲面盖板20上第二圆弧曲面区22b的方向平移,直至完成曲面盖板20上第二平面区21b中靠近所述第二圆弧曲面区22b的一侧区域的贴合;
步骤S042、控制所述第一贴合滑块1从所述第一圆弧曲面区22a的底部,向顶部沿弧形轨迹运动,直至完成曲面盖板20上第一圆弧曲面区22a的贴合;同时,控制所述第二贴合滑块2从所述第二圆弧曲面区22b的底部,向顶部沿弧形轨迹运动,直至完成曲面盖板20上第二圆弧曲面区22b的贴合;
步骤S043、控制所述第一贴合滑块1沿第一直线方向,向远离曲面盖板20上第一圆弧曲面区22a的方向平移,直至完成曲面盖板20上第一平面区21a的贴合;同时,控制所述第二贴合滑块2沿第一直线方向,向远离曲面盖板20上第二圆弧曲面区22b的方向平移,直至完成曲面盖板20上第三平面区21的贴合。
有以下几点需要说明:
(1)本公开实施例附图只涉及到与本公开实施例涉及到的结构,其他结构可参考通常设计。
(2)为了清晰起见,在用于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附图中,层或区域的厚度被放大或缩小,即这些附图并非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可以理解,当诸如层、膜、区域或基板之类的元件被称作位于另一元件“上”或“下”时,该元件可以“直接”位于另一元件“上”或“下”或者可以存在中间元件。
(3)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公开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以得到新的实施例。
以上,仅为本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本公开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9)

1.一种贴合滑块,用于贴合柔性显示面板和曲面盖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贴合滑块包括:
至少一个刚性的仿形板,所述仿形板的至少部分外表面为用于使所述柔性显示面板对所述曲面盖板进行仿形的仿形曲面,在所述仿形曲面上设有弹性缓冲层;
和,至少一个刚性的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连接在所述仿形板上,所述支撑板与所述仿形板之间具有夹角;
所述仿形板的仿形曲面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仿形平面和第二仿形平面、及连接于所述第一仿形平面与所述第二仿形平面之间的第一仿形圆弧面;
所述支撑板连接于所述第一仿形平面上,且所述支撑板与所述仿形板为一体结构;
在所述仿形板与所述支撑板的连接位置处设置有一贯穿所述支撑板的通孔,所述通孔被配置为:承载膜在所述仿形板的仿形曲面上仿形时,所述承载膜的一端从所述通孔穿过,并能够在所述第一仿形平面上展平,所述承载膜被配置为一面贴附有所述柔性显示面板。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合滑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仿形圆弧面为二分之一圆弧曲面、二分之一椭圆弧曲面、优弧圆弧曲面或优弧椭圆弧曲面。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贴合滑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仿形板的仿形曲面还包括:位于所述第二仿形平面的远离所述第一仿形圆弧面的一侧边缘的第二仿形圆弧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贴合滑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仿形圆弧面为劣弧圆弧曲面或劣弧椭圆弧曲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合滑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板与所述仿形板之间的夹角为90°±1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贴合滑块,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撑板上设有用于与驱动所述支撑板运动的驱动机构连接的连接孔。
7.一种贴合装置,用于贴合柔性显示面板和曲面盖板;其特征在于,
所述贴合装置包括:
承载膜,所述承载膜被配置为一面贴附有所述柔性显示面板;
盖板承载部,用于承载及固定所述曲面盖板;
如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贴合滑块;
及,用于驱动所述贴合滑块运动的驱动机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贴合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仿形板的仿形曲面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仿形平面和第二仿形平面、及连接于所述第一仿形平面与所述第二仿形平面之间的第一仿形圆弧面;
在所述仿形板与所述支撑板的连接位置处设置有一贯穿所述支撑板的通孔,所述通孔用于供在所述第一仿形平面上支撑的承载膜从所述通孔伸出,所述承载膜上贴附有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且所述通孔被配置为所述承载膜通过所述通孔后,能够在所述第一仿形平面上展平;
所述贴合装置还包括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
所述承载膜包括供料端和收料端,所述承载膜被配置为展平支撑于所述仿形板的仿形曲面上,且所述供料端自所述通孔伸出,并被所述第一夹持部夹持,所述收料端被所述第二夹持部夹持。
9.一种贴合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如权利要求7或8所述的贴合装置贴合柔性显示面板及曲面盖板,所述贴合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将所述曲面盖板承载及固定于盖板承载部上;
将贴附有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承载膜展平支撑于所述贴合滑块的仿形曲面上;
将所述贴合滑块与所述曲面盖板对位,使所述承载膜的贴附有所述柔性显示面板的一面朝向所述曲面盖板的内侧面;
控制所述贴合滑块运动,以通过所述贴合滑块滑动的方式,将所述柔性显示面板与所述曲面盖板贴合。
CN202110151119.9A 2021-02-03 2021-02-03 贴合治具、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 Active CN11288523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51119.9A CN112885238B (zh) 2021-02-03 2021-02-03 贴合治具、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
PCT/CN2021/130285 WO2022166295A1 (zh) 2021-02-03 2021-11-12 贴合治具、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51119.9A CN112885238B (zh) 2021-02-03 2021-02-03 贴合治具、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85238A CN112885238A (zh) 2021-06-01
CN112885238B true CN112885238B (zh) 2022-12-23

Family

ID=760570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51119.9A Active CN112885238B (zh) 2021-02-03 2021-02-03 贴合治具、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85238B (zh)
WO (1) WO202216629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85238B (zh) * 2021-02-03 2022-12-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贴合治具、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
CN113370113B (zh) * 2021-06-17 2022-05-13 冠捷电子科技(福建)有限公司 一种小间距led模块面罩贴合治具
CN114241916A (zh) * 2021-12-22 2022-03-25 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曲面盖板与柔性屏的贴合方法
CN115529373B (zh) * 2022-01-25 2023-09-12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设备及曲面盖板
CN114842744B (zh) * 2022-03-28 2024-02-23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曲面盖板及显示装置、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701247B1 (ko) * 2013-05-27 2017-02-02 삼성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라미네이션 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라미네이션 방법
TWI583554B (zh) * 2016-04-11 2017-05-21 Usun Technology Co Ltd Soft suction fit platform
KR20190122736A (ko) * 2017-04-25 2019-10-30 클라임 프로덕츠 가부시키가이샤 접합 장치
CN108615466B (zh) * 2018-04-20 2020-10-27 广州国显科技有限公司 异形曲面盖板与柔性屏的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
KR20210004379A (ko) * 2019-07-04 2021-01-13 엘지디스플레이 주식회사 표시 장치
CN210271560U (zh) * 2019-07-08 2020-04-07 成都市炎瑞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需使用粘性膜的曲面贴合治具
CN110930882A (zh) * 2019-12-02 2020-03-27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柔性显示面板贴合装置及方法
CN111261046B (zh) * 2020-01-22 2021-08-27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贴合方法以及贴合装置
CN111554191A (zh) * 2020-05-18 2020-08-18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
CN111546749B (zh) * 2020-05-28 2023-04-25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曲面贴合装置及曲面贴合方法
CN112248607B (zh) * 2020-09-30 2022-10-28 昆山国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
CN112150932A (zh) * 2020-10-22 2020-12-29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贴合装置
CN112885238B (zh) * 2021-02-03 2022-12-23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贴合治具、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22166295A1 (zh) 2022-08-11
CN112885238A (zh) 2021-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885238B (zh) 贴合治具、贴合装置及贴合方法
US11527178B2 (en) Foldable display device,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jig
US9446569B2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display device
US11884050B2 (en) Curved-surface laminating device and curved-surface laminating method
US10453710B2 (en) Apparatus for manufacturing flexible display device
KR101493548B1 (ko) 성막장치
US8617343B2 (en)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flat-panel display device and bonding press apparatus therefor
US8764930B2 (en) Manufacturing method of flat-panel display device and adhesive-resin application apparatus therefor
CN109272874A (zh) 显示装置和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JP2010093022A (ja) ガラス基板梱包装置およびその梱包方法
KR101764710B1 (ko) 필름 부착 장치 및 방법
CN108694891A (zh) 异形曲面盖板与柔性屏的贴合方法
WO2019218492A1 (zh) 一种显示器件及3d玻璃盖板的贴合方法
KR20190122281A (ko) 기재 부착 방법 및 기재 부착 장치
CN108269754B (zh) 载膜台、贴膜设备、贴膜方法以及用于显示面板的待贴膜
CN113314031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其制备方法
US20050109457A1 (en) Manufacturing method and manufacturing apparatus of display device
JP3837608B2 (ja) プラスチック基板を利用した液晶表示装置
CN108807469B (zh) 一种oled显示面板、背板的贴附方法及装置
KR20190096850A (ko) 라미네이션 장치 및 방법
US11411063B2 (en) Display device fabricating method
US20160306093A1 (en) Backlight Module
WO2024092380A1 (zh) 贴合设备及贴合方法
CN108365131B (zh) 一种片材装配方法、装配结构和显示屏
CN107957606A (zh) 贴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