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76043B - 一种可快速脱模的玻璃陶瓷制备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可快速脱模的玻璃陶瓷制备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76043B
CN112876043B CN202110206338.2A CN202110206338A CN112876043B CN 112876043 B CN112876043 B CN 112876043B CN 202110206338 A CN202110206338 A CN 202110206338A CN 112876043 B CN112876043 B CN 11287604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ld
pouring
die
split type
supporting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206338.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876043A (zh
Inventor
陈凯
鄢新章
李蛟
刘谋山
刘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Besmile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Besmile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Besmile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Besmile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206338.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76043B/zh
Publication of CN1128760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760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8760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760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BMANUFACTURE, SHAPING, OR SUPPLEMENTARY PROCESSES
    • C03B19/00Other methods of shaping glass
    • C03B19/02Other methods of shaping glass by casting molten glass, e.g. injection moulding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3GLASS; MINERAL OR SLAG WOOL
    • C03CCHEMICAL COMPOSITION OF GLASSES, GLAZES OR VITREOUS ENAMELS; SURFACE TREATMENT OF GLASS; SURFACE TREATMENT OF FIBRES OR FILAMENTS MADE FROM GLASS, MINERALS OR SLAGS; JOINING GLASS TO GLASS OR OTHER MATERIALS
    • C03C10/00Devitrified glass ceramics, i.e. glass ceramics having a crystalline phase dispersed in a glassy phase and constituting at least 50% by weight of the total composition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terials Engineering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Crystallography & Structural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General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Geochemistry & Mineralogy (AREA)
  • Dispersion Chemistry (AREA)
  • Ceramic Engineering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oulds, Cores, Or Mandre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快速脱模的玻璃陶瓷制备模具。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可快速脱模的玻璃陶瓷制备模具,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平行设置有带有滑块的滑轨,所述底板上、位于两个滑轨之间设置有可上下移动的托板,两个所述滑轨的滑块上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位于托板上方时、所述托板与固定座相抵,所述固定座内设置有分体式模芯,所述固定座内、位于所述分体式模芯的上方设置有分体式模盖,所述分体式模盖上设置有若干个浇注孔。本发明所公开的模具,通过在不同工位上的快速转换从而实现快速脱模。

Description

一种可快速脱模的玻璃陶瓷制备模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快速脱模的玻璃陶瓷制备模具。
背景技术
玻璃陶瓷的浇注成型和传统的金属浇铸类似,都是将原材料加热熔化至液态,再将液态的原材料倒入所需形状的模具中,等待液态的原材料冷却至固态或半固态时,将之从模具中脱离出来,就得到所需的特定形状的产品。
为了得到特定形状的玻璃陶瓷以及方便浇注成型后的产品脱模,目前比较传统的玻璃陶瓷浇注模具一般都是分体式的,如图1所示,包括底板1a、对称设置在底板1a上的固定座1b、设置在两个固定座1b所围成区域内的模芯1c和设置在模芯1c上方的模盖1d。这些零部件都是活动的,相互之间没有通过任何方式进行紧固,都是依靠公差配合组装到一起。在使用时,对各零件喷涂脱模剂后,将热熔的原材料通过模盖 1d上的浇注孔进行浇注。而为了得到形状饱满的产品,热熔的原材料要浇注到冒出模盖的浇注孔。等待原材料冷却至半固态时,此时模具和产品温度仍然比较高,这时需要使用工具进行分模。
而采用传统的浇注模具存在以下缺陷:①模具结构没有紧固件,热熔的玻璃陶瓷浇注时,由于液体的流动力和热胀冷缩的物理特性,会导致原本组装好的各零件产生微小移动,最终导致产品成型质量差,良品率低;②由于热熔的原材料的流动性,为了避免浇注的原材料流到模具外,所以模盖是凹陷的设计,浇注时又要把原材料冒出浇注孔,这样冷却到半固态时,浇注孔上表面多余的原材料就会凝固成一体,无法达到产品快速脱模的效果,后期只能使用工具将浇注孔上层多余的原材料敲碎后,才能将产品脱模;③由于热熔的原材料长期浇注,模具在使用一段时间后,会产生一定的形变,这会导致之前公差配合很好的模具出现组合不好的现象,最终导致产品不合格;④效率低、要求工人精确细心操作、人工劳动强度大。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快速脱模的玻璃陶瓷制备模具,通过模具在不同工位上的快速转换从而实现快速脱模。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快速脱模的玻璃陶瓷制备模具,包括底板,所述底板上平行设置有带有滑块的滑轨,所述底板上、位于两个滑轨之间设置有可上下移动的托板,两个所述滑轨的滑块上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位于托板上方时、所述托板与固定座相抵,所述固定座内设置有分体式模芯,所述固定座内、位于所述分体式模芯的上方设置有分体式模盖,所述分体式模盖上设置有若干个浇注孔。
优选的,所述底板上、位于所述托板的一侧设置有下料孔,所述下料孔与托板相互平行,所述下料孔和托板的长度方向与滑轨垂直。
优选的,所述托板和下料孔相邻的一侧设置成斜面,该斜面朝向所述下料孔倾斜。
优选的,所述底板上、与托板相对应的位置上开设有数个上下两端开口的、且呈“工”字形的阶梯孔,所述托板的底部设置有导向柱,所述导向柱穿过阶梯孔与底板之间形成滑动连接,位于托板和底板之间的导向柱上套设有第一弹性件。
优选的,所述固定座包括两个呈“匚”字形的第一基体和第二基体,两个基体之间通过锁紧件连接,所述锁紧件设置在第一基体和第二基体相对应的两端面上,每个所述滑轨上的滑块设置有两个,两个基体分别固定在两个所述滑轨相对应的两个滑块上;所述锁紧件包括一端固定在第一基体上的连接轴,所述连接轴的另一端伸进第二基体内与第二基体间隙配合、其端部固定有一端伸出第二基体外的连杆,位于所述第二基体内的连杆上套设有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一端与连接轴的端面相抵、另一端抵靠在第二基体内;所述连杆伸出第二基体外的端部转动连接有带有手柄的凸轮,所述凸轮与第二基体的侧壁抵紧时,两个基体处于锁紧状态。
优选的,所述分体式模芯设置在第一基体和第二基体围成的区域内,所述分体式模芯包括两个形状相同的第一模体和两个第二模体,所述第一模体的一侧设置成锯齿面,所述第二模体的形状设置成锯齿状,两个所述第一模体的另一侧面分别与第一基体和第二基体的内侧壁固定,所述第二模体设置在两个第一模体之间、且镜像对称设置,所述第一模体的锯齿面与相邻第二模体上的锯齿面属于镜像对称设置;两个基体锁紧后,将所述第一模体和第二模体拼接成一个整体、且锯齿的凹面组合形成浇注腔。
优选的,两个所述第二模体的两端且位于第二模体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三弹性件,所述第三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伸进两个第二模体内,其中一个所述第二模体靠近其两端的底部可拆卸设置有顶丝,所述顶丝伸进第二模体内与第三弹性件相抵。
优选的,所述分体式模盖包括两个形状相同的两个第一模盖和两个第二模盖,所述第一模盖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弧形缺口,所述第二模盖的两侧分别错位设置有与第一弧形缺口形状大小相同的第二弧形缺口;两个基体锁紧后,所述分体式模盖放置在分体式模芯上,两个所述第一模盖的另一侧分别与第一基体的内侧壁抵紧,两个所述第二模盖抵紧并分别与第一模盖抵紧,所述第一弧形缺口与第二弧形缺口、第二弧形缺口和第二弧形缺口合并后组成所述浇注孔,所述浇注孔与浇注腔相通。
相应的,一种玻璃陶瓷浇注的方法,在托板上、固定座的内壁上、分体式模芯和分体式模盖上分别涂抹脱模剂;再将未被锁紧的两个基体沿着滑轨通过托板上的斜面移动至托板上,托板在第一弹簧的作用下与两个基体抵紧,然后将两个第二模体放置在位于两个基体围成区域内的托板上;随后放置第一模盖和第二模盖,最后锁紧两个基体,使分体式模芯和分体式模盖相互之间抵紧,组合拼装成模具;
接着,使用浇注器,通过浇注孔单独向每个浇注腔内灌入浇注液,直至每个浇注孔内均有浇注液;
静置冷却至浇注液呈半凝固状态,将固定座通过滑轨移动至下料孔的上方,松开固定座,第二模体、第一模盖、第二模盖和产品在重力作用下掉落至下料孔内,最后将模盖和模体清理出来,即得到产品。
优选的,所述浇注器包括上料筒和设置在上料筒底部的过渡浇注件,所述过渡浇注件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出料孔,所述出料孔的底部固定有出料嘴,所述出料嘴为上大下小的圆台状,所述上料筒上、靠近其进口处和与过渡浇注件的连接处分别设置有高温阀门,所述过渡浇注件的进口处设置有边沿弧形外翻的导流环,所述出料嘴的底部设置有边沿弧形外翻的出料环,所述过渡浇注件的长度小于分体式模盖的长度,宽度小于分体式模盖组合后的宽度;在使用时,浇注液位于两个高温阀门之间的所述上料筒内。
本发明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依托线轨结构,实现模具在工作位和脱模位的快速变换,有效的节约了时间和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同时,在两个基体之间设置锁紧件,使得模具在整个使用过程中不会产生相互移动,保证了产品的质量和大大提高了良品率。而且,分体式盖板设计成略微凸出固定座顶面,方便浇注后使用围栏去除冒出盖板的多余热熔原材料(玻璃陶瓷液体),这样免去了后期工人耗费大量时间要去敲碎多余原材料的工作量,同时也减少了原材料的浪费,节约成本。
2.本发明通过在两个基体之间设置锁紧件、在底板与托板之间设置弹性件、将第一模体与基体固定,从而使得本发明所公开的模具即使在长期浇注使用的情况下,会产生一定的形变,也由于设计了上述结构,模具在紧固力的作用下,可以修正一定的微小形变,保证了产品质量的同时,又延长了模具本身的使用寿命。
3.本发明中凸轮机构的设计和第一模体固定在基体上的设计以及精密的零件公差配合,提高了装模和脱模的效率,简化了复杂又精密的安装,降低了原本依赖工人的高技能。
4.本发明采用分体式模芯,浇注腔错落分布在模芯上,尽可能的提高了单次浇注产品的数量。而且,由于模芯和模盖都是分体式的,所以,也便于对模盖和模芯进行更换;同时,对不同规格和形状范围接近的玻璃陶瓷,均可以通过更换模盖和模芯就可以浇注其他形状的玻璃陶瓷,扩大了模具的使用范围。
附图说明
图1现有技术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结构示意图;
图3为模具在工作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模具在脱模位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底板和托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5中A-A向剖视图;
图7为固定座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固定座和锁紧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9为分体式模芯和模盖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分体式模芯和模盖与固定座组合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11为固定座与第一模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2为两个第二模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浇注器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3中B-B向剖视图;
图15为图13的仰视图;
图16为夹子结构示意图;
图17为保温装置结构示意图;
图中:底板1、滑块2、滑轨3、托板4、浇注孔5、下料孔6、阶梯孔7、导向柱8、第一弹性件9、第一基体10、第二基体11、连接轴 12、连杆13、第二弹性件14、凸轮15、第一模体16、第二模体17、第三弹性件18、顶丝19、第一模盖20、第二模盖21、第一弧形缺口22、第二弧形缺口23、上料筒24、过渡浇注件25、出料孔26、出料嘴27、高温阀门28、导流环29、出料环30、围栏31、横向阶梯孔32、弧形卡槽33、支撑板34、隔热环35、底座36、背板37、弧形加热板38、加热槽39、环形槽40、夹爪41、前限位块42、后限位块43、拉手44。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若未特别指明,实施举例中所用的技术手段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手段。
参考图2-图17,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快速脱模的玻璃陶瓷制备模具,包括底板1,底板1上平行设置有带有滑块2的滑轨3,滑轨3设置在底板1上靠近其边缘的位置。底板1上、位于两个滑轨3之间设置有可上下移动的托板4,具体为:底板1上、与托板4相对应的位置上开设有数个上下两端开口的、且呈“工”字形的阶梯孔7,托板4的底部设置有导向柱8,导向柱8穿过阶梯孔7与底板1之间形成滑动连接,位于托板4和底板1之间的导向柱8上套设有第一弹性件9。需要注意的是:导向柱8穿过阶梯孔7与托板4的底部固定,导向柱8与阶梯孔 7之间间隙配合,即导向柱8和第一弹性件9作为托板4的浮动支撑,从而使托板4能够上下移动。导向柱8主要用于对托板4进行定位,避免托板4在底板1上横向移动,而第一弹性件9的设置使得托板4在受到向下的力时,第一弹性件9被压缩,而第一弹性件9被压缩后的反作用力使得托板4与固定座接触的更加紧密,从而避免由于玻璃陶瓷液体的流动性而使固定座在底板1上移动,进而导致产品质量差的问题。
进一步的,第一弹性件9优选为弹簧,弹簧的一端与托板4的底面相抵、另一端与托板4朝上的台阶面相抵,弹簧并不与底板1和托板4 固定。而为了避免托板4在使用的过程中脱离底板1,在导向柱8的另一端设置有挡块,当托板4未受力时,挡块与阶梯孔7中朝下的台阶面相抵,从而避免托板4脱离底板1。
更进一步的,为了使导向柱8与托板4之间可拆卸,从而便于零部件的更换和维修,在托板4的底部设置内螺纹槽,导向柱8上设置有与其适配的外螺纹,使托板4和导向柱8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当然,为了更加方便安装,导向柱8可以是内六角螺栓,在托板4被按压、第一弹性件9将其弹起的过程中,导向柱8始终不会脱离阶梯孔7,也避免了托板4从底板1上掉落的问题。
进一步的,两个滑轨3的滑块2上设置有固定座,使固定座能够沿着滑轨3往复运动,固定座与底板1之间的距离要小于托板4未被按压时与底板1之间的距离,这样才能使得固定座移动到托板4上方时、托板4与固定座处于抵紧的状态,也就是说当托板4完全被按压后,托板 4与底板1之间的距离要小于等于固定座与底板1之间的距离,才能使固定座成功移动到托板4上,而托板4在第一弹性件9在作用下与固定座的底面抵紧。固定座内设置有分体式模芯,固定座内、位于分体式模芯的上方设置有分体式模盖,分体式模盖上设置有若干个浇注孔5,在分体式模盖上放置有围栏31,浇注孔5均位于围栏的内部区域内。在浇注时,围栏31能够对玻璃陶瓷液体进行限制,避免过多的陶瓷液体流出分体式模盖外造成浪费。分体式模盖的顶面优选为部分伸出固定座的上表面,从而便于围栏31将冒出分体式模盖上的玻璃陶瓷液体刮除。围栏31在刮除多余的陶瓷液体后也可以选择性的将其拿开。
进一步的,底板1上、位于托板4的一侧设置有下料孔6,下料孔 6与托板4相互平行,下料孔6和托板4的长度方向与滑轨3垂直。下料孔6长宽要大于分体式模芯组合后的长宽,这样才能使分体式模芯带着半凝固状态的玻璃陶瓷掉落到下料孔6中,相当于下料孔6要大于固定座内放置分体式模芯的区域。在下料孔6的下方可放置一个收纳筐,在脱模时,产品和一些模具上的零部件一起掉落到收纳筐内。
进一步的,为了使固定座沿着滑轨3在移动的过程中,固定座更加容易的滑至托板4上,将托板4和下料孔6相邻的一侧设置成斜面,该斜面朝向下料孔6倾斜,使固定座从下料孔6的位置移动到托板4的位置时更加顺畅。需注意的是:固定座和托板4都是经过了精密磨削,从而最大程度的减小两者贴合后的缝隙。本发明将模具与滑轨3结合,实现模具浇注后能同时进行工作位和脱模位的快速转换,工作位即固定座移动到托板4上的位置,脱模位为固定座移动到下料孔6上方的位置。
进一步的,为了避免固定座在移动过程中,滑块2脱离滑轨3,在底板1上设置有前限位块42和后限位块43,前限位块42设置在两个滑轨3之间、且靠近托板4未设置斜面的一侧,后限位块43设置在底板1 上、与斜面相对应的一侧。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中,后限位块43 优选为设置两个,位于底板1的侧壁上、且与滑轨3的一端对应,从而避免固定座带着滑块2脱离滑轨3。另外,在第一基体10长度方向的侧壁上固定有拉手44,从而便于沿着滑轨3移动固定座。
进一步的,固定座包括两个呈“匚”字形的第一基体10和第二基体11,两个基体之间通过锁紧件连接,锁紧件设置在第一基体10和第二基体11相对应的两端面上;此时,每个滑轨3上的滑块2设置有两个,两个基体分别固定在两个滑轨3相对应的两个滑块2上,且两个基体镜像对称设置,即不同滑轨3上相对应的两个滑块2上固定一个基体,从而实现两个基体之间间距的调节。锁紧件设置在两个基体各自的两个横向部分的端面上,不会影响或占用两个基体围成的用于放置分体式模芯的区域。当两个基体被锁紧件锁紧后,分体式模芯被压紧在两个基体围成的区域内而不会掉落。
其中,锁紧件包括一端固定在第一基体10上的连接轴12,连接轴 12横向设置,连接轴12的另一端伸进第二基体11内与第二基体11间隙配合、其端部固定有一端伸出第二基体11外的连杆13,位于第二基体11内的连杆13上套设有第二弹性件14,第二弹性件14的一端与连接轴12的端面相抵、另一端抵靠在第二基体11内,即第二基体11内设置有横向阶梯孔32,其大径段开口朝向第一基体10,连接轴12的直径大于横向阶梯孔32小径段的直径,避免连接轴12伸出横向阶梯孔32 外。第二弹性件14优选为弹簧,设置在连接轴12与横向阶梯孔32的台阶面之间,其两端与连接轴12的端面和横向阶梯孔32的台阶面接触但不固定,从而便于维修和更换。当然,也是可以固定的。连杆13伸出第二基体11外的端部转动连接有带有手柄的凸轮15,凸轮15与第二基体11的侧壁抵紧时,两个基体处于锁紧状态,此时第二弹性件14被压缩。本发明利用凸轮15实现两个基体的快速松开和锁紧,第二基体 11内部设置有第二弹性件14,当固定座位于托板4上时(即位于工作位时),第二弹性件14属于压缩的状态,在脱模时随着凸轮15的松开,第二弹性件14会将两个基体快速弹开,从而实现快速分模。
进一步的,为了使锁紧件与第一基体10和第二基体11便于拆卸更换,在第一基体10横向部分的端面上开设有内螺纹孔,在连接轴12的一端设置外螺纹,使连接轴12与第一基体10之间通过螺纹固定,同时,在连接轴12的另一端同样开设一个内螺纹孔,在连杆13与之固定的一端的外壁上设置外螺纹,使连杆13和连接轴12之间通过螺纹连接固定。
具体的:分体式模芯设置在第一基体10和第二基体11围成的区域内,分体式模芯包括两个形状相同的第一模体16和两个第二模体17,第一模体16和第二模体17的长度均相同,其长度优选为等于两个基体所围成区域的长度。第一模体16的一侧设置成锯齿面,两个第一模体16与锯齿面相对应的另一侧面分别与第一基体10和第二基体11的内侧壁固定,使两个第一模体16在两个基体内镜像对称设置,即两个第一模体16上锯齿面的凹面和凹面、凸起面和凸起面是对称的,同时,第一模体16的底面与基体的底面齐平。
第二模体17的形状设置成锯齿状,即第二模体17就有两个锯齿面,第一模体16和第二模体17上锯齿的形状大小数量均相同,第二模体17 设置在两个第一模体16之间、且镜像对称设置,第一模体16的锯齿面与相邻第二模体17上的锯齿面属于镜像对称设置;两个基体锁紧后,将第一模体16和第二模体17拼接成一个整体、且锯齿的凹面组合形成浇注腔。而为了避免第一模体16和第二模体17在组合后,凸起面和凸起面的结合处会有缝隙,在凸起面的顶端均设置一个倒角面,使得两个相对应的凸起面在组合后,拼接的地方由一条线变成一个面的接触,最大程度上避免了玻璃陶瓷液体流过凸起面与凸起面的接触面,使相邻两个玻璃陶瓷连接,最终使得产品质量变差。另外,在对玻璃陶瓷进行浇注之前,在模芯、模盖和固定座的内壁上均会涂抹脱模剂,脱模剂会浸入凸起面与凸起面的接触面,这更进一步的阻挡了玻璃陶瓷液体流入接触面,有效的隔离了相邻两个浇注腔,避免成型后的玻璃陶瓷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的,为了使两个第二模体17在脱模过程中,能够自动分离,两个第二模体17的两端且位于第二模体17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三弹性件 18,第三弹性件18优选为弹簧,第三弹性件18的两端分别伸进两个第二模体17内,其中一个第二模体17靠近其两端的底部可拆卸设置有顶丝19,顶丝19伸进第二模体17内与第三弹性件18相抵,从而避免第三弹性件18在脱模时掉落,当然,顶丝19也可以设置在不同第二模体 17的其中一端,只要保证两个第二模体17的两端分别只设置一个顶丝 19就不会影响本发明的实施。具体的:在两个第二模体17的对应面上对称开设有凹槽,第三弹性件18的两端分别置于两个第二模体17相对称的凹槽内不固定,并在其中一个第二模体17的底面设置有螺纹孔,螺纹孔与凹槽相通,顶丝19将第三弹性件18抵紧在凹槽内不易掉落。当然,也可以不设置顶丝,而是直接将第三弹性件18的两端分别固定在两个第二模体17相对称的两个凹槽内,只是对于第三弹性件18不易更换。需说明的是:分体式模芯在组装后,第三弹性件18的两端才会都位于第二模体17内,并被压缩;而未组装时,第三弹性件18只是其中一端通过顶丝19固定在第二模体17内。当通过凸轮15将两个基体快速分开时,会带着两个第一模体16与相邻的第二模体17分开,而两个第二模体17在第三弹性件18的作用下,也会快速分开,而顶丝19 则保证第三弹性件18不会从第二模体17上掉落。
进一步的,分体式模盖包括两个形状相同的两个第一模盖20和两个第二模盖21,模盖的长度优选为等于模体的长度,第一模盖20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弧形缺口22,第一弧形缺口22的数量与第一模体16锯齿面的凹面数量相同。第二模盖21的两侧分别错位设置有与第一弧形缺口22形状大小和数量均相同的第二弧形缺口23;两个基体锁紧后,分体式模盖放置在分体式模芯上,两个第一模盖20的另一侧(与第一弧形缺口相对应的另一侧)分别与第一基体10的内侧壁抵紧,两个第二模盖21相互抵紧并分别与第一模盖20抵紧,第一弧形缺口22与第二弧形缺口23、第二弧形缺口23和第二弧形缺口23合并后组成浇注孔5,每个浇注孔5分别和与之对应的浇注腔相通,即一个浇注孔5对应一个浇注腔。组合后浇注孔5的形状优选为圆台状,朝向上的孔径大于朝向分体式模芯的孔径,从而方便脱模时能更快的将玻璃陶瓷分离出来。同时,分体式模盖和分体式模芯都是经过精密磨削的,分体式模盖是直接放置在分体式模芯上的,第一模体16的宽度和第一模盖20的宽度相同,第二模体17的宽度和第二模盖21的宽度相同,两个基体通过凸轮15 锁紧后,能够保证各个分体的部件都达到紧固的状态。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模具的使用方法,在托板4上、固定座(两个基体)的内壁上、分体式模芯和分体式模盖上分别涂抹脱模剂,即与玻璃陶瓷液体接触的地方都要涂抹脱模剂;再将未被锁紧的两个基体沿着滑轨3通过托板4上的斜面移动至托板4上,托板4在第一弹簧9(第一弹性件9被压缩,而第一弹性件9压缩后的反作用力使得托板4与固定座的底部紧贴)的作用下与两个基体抵紧,然后将两个第二模体17 放置在位于两个基体围成区域内的托板4上(模体上锯齿面的对应情况不再赘述,将上面的描述);随后放置第一模盖20和第二模盖21,最后锁紧两个基体,使分体式模芯和分体式模盖相互之间抵紧,组合拼装成模具。
接着,使用浇注器,通过浇注孔5单独向每个浇注腔内灌入浇注液,比如玻璃陶瓷液体,直至每个浇注孔5内均有玻璃陶瓷液体,即可认定浇注腔内均灌满。由于分体式模芯上的浇注腔互不相通,因此,在浇注时,玻璃陶瓷液体会完全冒出到分体式模盖上,才能够在保证在浇注腔内快速灌入陶瓷液体的同时,保证每个浇注腔内的陶瓷液体是满的,而围栏31的刮除作用并不能完全将陶瓷液体刮除干净,而且在刮除的过程中,多余的陶瓷液体必然会遗留在固定座、底座等部件上,陶瓷液体又是高温液体,也无法人工用其他柔性的部件擦干净,所以,采用围栏 31对冒出分体式模芯的陶瓷液体的刮除作用并不是很理想。而本发明所设计的浇注器能够针对性的对每个浇注腔进行单独灌入陶瓷液体,无需再使用围栏31对陶瓷液体进行刮除。本发明中,浇注液的材料并不固定,也可以是除玻璃陶瓷液体外的其他材料。
静置冷却至玻璃陶瓷呈半凝固状态,将固定座通过滑轨3移动至下料孔6的上方,松开固定座,第二模体17、第一模盖20、第二模盖21 和玻璃陶瓷在重力作用下掉落至下料孔6内,最后将模盖和模体清理出来,即得到玻璃陶瓷产品。具体说明为:在脱模过程中,固定座带着分体式模芯、模盖移动到下料孔6的上方时,分体式模芯中的玻璃陶瓷产品的底面就会托板4实现了分离,再利用两个凸轮15以及第二弹性件14的作用将两个基体打开,两个基体打开时,固定在两个基体上的第一模体16则分别与相邻的两个第二模体17分离,使分体式模芯、模盖和玻璃陶瓷产品一起掉落到下料孔6下方的收纳筐内,在这个过程中,两个第二模体17之间的第三弹性件18被压缩后的反作用力将两个合并的第二模体17顶开,从而对两个第二模体17之间的玻璃陶瓷进行脱模。此时,玻璃陶瓷最多只有相邻的两个面还与第二模体17贴合,亦或者有部分玻璃陶瓷还在第一模体16上,这时,只需稍微清理一下玻璃陶瓷就会使模体分离开了。本发明在对产品进行脱模时,产品的分模面为浇注腔的对角线,能够更加容易对产品进行脱模。
具体的:浇注器包括上料筒24和设置在上料筒24底部的过渡浇注件25,过渡浇注件25内部中空并与上料筒24相通,上料筒24上、靠近其进口处和与过渡浇注件25的连接处分别设置有高温阀门28,高温玻璃陶瓷液体储存在两个高温阀门28之间的上料筒24内。过渡浇注件 25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出料孔26,出料孔26的数量和浇注孔5或浇注腔的数量相同,且浇注孔5之间的间距和出料孔26之间的间距相同,才能使每个出料孔26与浇注孔5对应。
进一步的,为了避免玻璃陶瓷液体流在分体式模盖上,在出料孔26 的底部固定有出料嘴27,出料嘴27为上大下小的圆台状,其最大直径的一端固定在过渡浇注件25底部的出料孔26上,对于出料孔26的直径并没有过多的限定,只要出料嘴27的最小直径部分能够伸进浇注孔5 内即可,至于能够完全伸进浇注孔5内,还是部分伸进浇注孔5内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常规设置即可,而浇注孔5与出料嘴27之间的缝隙则能有效的将浇注腔内空气排出,避免浇注腔内的空气将玻璃陶瓷液体顶出。
进一步的,为了避免在进料时,玻璃陶瓷液体滴落在上料筒24外,以及在出料时,陶瓷液体挂在出料嘴27的边缘,进而滴落在设备上、地面上甚至时操作人员身上,从而造成不必要的损伤或伤害。因此,在过渡浇注件25的进口处设置有边沿弧形外翻的导流环29,出料嘴27的底部设置有边沿弧形外翻的出料环30,从而避免陶瓷液体在出料嘴27 上悬挂,从而滴落,也增加了在向上料筒24内进料时的一个安全范围。
进一步的,过渡浇注件25的长度小于分体式模盖的长度,宽度小于分体式模盖组合后的宽度,即过渡浇注件25能够完全放进围栏31所围成的区域内,且每个出料嘴27也能分别伸进浇注孔5内,这时需注意的是:出料嘴27最好是不与浇注孔5的内壁接触,避免出料嘴27卡在浇注孔5内而使浇注器不易取出,进而可能导致浇注器在取出时会带着分体式模盖也一起取出,导致浇注失败。在使用时,玻璃陶瓷液体位于两个高温阀门28之间的上料筒24内,浇注器的整体可选择性的放置在保温装置中。保温装置的设置主要是为了避免在向上料筒24内注入陶瓷液体后,无法立即向模具内浇注,此时,就需要对上料筒24内的陶瓷液体进行保温,从而避免陶瓷液体在上料筒24内凝固。保温装置的温度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即可,在保温时,夹子可选择性的拆下,避免夹子发热烫手。
进一步的,保温装置包括底座36和固定在底座一侧的背板37,背板37上设置有弧形加热板38,底座36的底部开设有加热槽39,加热槽39与过渡浇注件25相适配,使过渡浇注件25能够放置到加热槽39 内。弧形加热板38与上料筒24相适配,使上料筒24能够刚好卡在弧形加热板38上,弧形加热板38的长度小于等于隔热环35与上料筒24 底部之间的距离。在底座36内部和弧形加热板38内均设置有加热结构 (为现有技术),从而对陶瓷液体保温和对过渡浇注件25进行预热,避免陶瓷液体进入到过渡浇注件25内时,遇到低温从而使陶瓷液体出现凝固。
更进一步的,为了保证出料嘴27能够稳定的不与浇注孔5接触,在上料筒24的侧壁上、沿着上料筒24的周向上设置有数个弧形卡槽33,弧形卡槽33所对应的圆心角大于180°,弧形卡槽33沿着上料筒24的竖直方向设置。在其中一个弧形卡槽33内可拆卸设置有支撑板34,支撑板34的长度大于围栏31的宽度,在将过渡浇注件25放进围栏31的区域内时,支撑板34能够搭放在围栏31上,从而将浇注器稳定在一个固定的高度。不同的浇注孔5深度和/或围栏31的高度,只需将支撑板 34卡在不同高度的弧形卡槽33内就可实现浇注器与分体式模盖之间的距离的调节。需要说明的是:上料筒24和过渡浇注件25的连接处圆弧过渡,过渡浇注件25底部和侧壁之间圆弧过渡,位于过渡浇注件25内的出料孔26顶部圆弧过渡,尽量避免陶瓷液体在浇注器内壁停留而凝固。
进一步的,上料筒24、靠近导流环29的周向上套设固定有隔热环 35,在隔热环35的周向上开设有环形槽40,在对浇注器进行取放时,只需将夹子卡在环形槽40内即可实现。夹子由两个带有弧度的夹爪41 组成,夹爪41靠近弧形部分的端部铰接,在把手的位置(远离弧形部分的位置)、两个夹爪41之间连接有弹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可快速脱模的玻璃陶瓷制备模具,包括底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平行设置有带有滑块(2)的滑轨(3),所述底板(1)上、位于两个滑轨(3)之间设置有可上下移动的托板(4),两个所述滑轨(3)的滑块(2)上设置有固定座,所述固定座位于托板(4)上方时、所述托板(4)与固定座相抵,所述固定座内设置有分体式模芯,所述固定座内、位于所述分体式模芯的上方设置有分体式模盖,所述分体式模盖上设置有若干个浇注孔(5);所述底板(1)上、位于所述托板(4)的一侧设置有下料孔(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快速脱模的玻璃陶瓷制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料孔(6)与托板(4)相互平行,所述下料孔(6)和托板(4)的长度方向与滑轨(3)垂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可快速脱模的玻璃陶瓷制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4)和下料孔(6)相邻的一侧设置成斜面,该斜面朝向所述下料孔(6)倾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快速脱模的玻璃陶瓷制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板(1)上、与托板(4)相对应的位置上开设有数个上下两端开口的、且呈“工”字形的阶梯孔(7),所述托板(4)的底部设置有导向柱(8),所述导向柱(8)穿过阶梯孔(7)与底板(1)之间形成滑动连接,位于托板(4)和底板(1)之间的导向柱(8)上套设有第一弹性件(9)。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快速脱模的玻璃陶瓷制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包括两个呈“匚”字形的第一基体(10)和第二基体(11),两个基体之间通过锁紧件连接,所述锁紧件设置在第一基体(10)和第二基体(11)相对应的两端面上,每个所述滑轨(3)上的滑块(2)设置有两个,两个基体分别固定在两个所述滑轨(3)相对应的两个滑块(2)上;所述锁紧件包括一端固定在第一基体(10)上的连接轴(12),所述连接轴(12)的另一端伸进第二基体(11)内与第二基体(11)间隙配合、其端部固定有一端伸出第二基体(11)外的连杆(13),位于所述第二基体(11)内的连杆(13)上套设有第二弹性件(14),所述第二弹性件(14)的一端与连接轴(12)的端面相抵、另一端抵靠在第二基体(11)内;所述连杆(13)伸出第二基体(11)外的端部转动连接有带有手柄的凸轮(15),所述凸轮(15)与第二基体(11)的侧壁抵紧时,两个基体处于锁紧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可快速脱模的玻璃陶瓷制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分体式模芯设置在第一基体(10)和第二基体(11)围成的区域内,所述分体式模芯包括两个形状相同的第一模体(16)和两个第二模体(17),所述第一模体(16)的一侧设置成锯齿面,所述第二模体(17)的形状设置成锯齿状,两个所述第一模体(16)的另一侧面分别与第一基体(10)和第二基体(11)的内侧壁固定,所述第二模体(17)设置在两个第一模体(16)之间、且镜像对称设置,所述第一模体(16)的锯齿面与相邻第二模体(17)上的锯齿面属于镜像对称设置;两个基体锁紧后,将所述第一模体(16)和第二模体(17)拼接成一个整体、且锯齿的凹面组合形成浇注腔。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快速脱模的玻璃陶瓷制备模具,其特征在于:两个所述第二模体(17)的两端且位于第二模体(17)之间分别设置有第三弹性件(18),所述第三弹性件(18)的两端分别伸进两个第二模体(17)内,其中一个所述第二模体(17)靠近其两端的底部可拆卸设置有顶丝(19),所述顶丝(19)伸进第二模体(17)内与第三弹性件(18)相抵。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可快速脱模的玻璃陶瓷制备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分体式模盖包括两个形状相同的两个第一模盖(20)和两个第二模盖(21),所述第一模盖(20)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弧形缺口(22),所述第二模盖(21)的两侧分别错位设置有与第一弧形缺口(22)形状大小相同的第二弧形缺口(23);两个基体锁紧后,所述分体式模盖放置在分体式模芯上,两个所述第一模盖(20)的另一侧分别与第一基体(10)的内侧壁抵紧,两个所述第二模盖(21)抵紧并分别与第一模盖(20)抵紧,所述第一弧形缺口(22)与第二弧形缺口(23)、第二弧形缺口(23)和第二弧形缺口(23)合并后组成所述浇注孔(5),所述浇注孔(5)与浇注腔相通。
9.一种模具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托板(4)上、固定座的内壁上、分体式模芯和分体式模盖上分别涂抹脱模剂;再将未被锁紧的两个基体沿着滑轨(3)通过托板(4)上的斜面移动至托板(4)上,托板(4)在第一弹簧(9)的作用下与两个基体抵紧,然后将两个第二模体(17)放置在位于两个基体围成区域内的托板(4)上;随后放置第一模盖(20)和第二模盖(21),最后锁紧两个基体,使分体式模芯和分体式模盖相互之间抵紧,组合拼装成模具;
接着,使用浇注器,通过浇注孔(5)单独向每个浇注腔内灌入浇注液,直至每个浇注孔(5)内均有浇注液;
静置冷却至浇注液呈半凝固状态,将固定座通过滑轨(3)移动至下料孔(6)的上方,松开固定座,第二模体(17)、第一模盖(20)、第二模盖(21)和产品在重力作用下掉落至下料孔(6)内,最后将模盖和模体清理出来,即得到产品。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模具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浇注器包括上料筒(24)和设置在上料筒(24)底部的过渡浇注件(25),所述过渡浇注件(25)的底部设置有若干个出料孔(26),所述出料孔(26)的底部固定有出料嘴(27),所述出料嘴(27)为上大下小的圆台状,所述上料筒(24)上、靠近其进口处和与过渡浇注件(25)的连接处分别设置有高温阀门(28),所述过渡浇注件(25)的进口处设置有边沿弧形外翻的导流环(29),所述出料嘴(27)的底部设置有边沿弧形外翻的出料环(30),所述过渡浇注件(25)的长度小于分体式模盖的长度,宽度小于分体式模盖组合后的宽度;在使用时,浇注液位于两个高温阀门(28)之间的所述上料筒(24)内。
CN202110206338.2A 2021-02-24 2021-02-24 一种可快速脱模的玻璃陶瓷制备模具 Active CN1128760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06338.2A CN112876043B (zh) 2021-02-24 2021-02-24 一种可快速脱模的玻璃陶瓷制备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206338.2A CN112876043B (zh) 2021-02-24 2021-02-24 一种可快速脱模的玻璃陶瓷制备模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76043A CN112876043A (zh) 2021-06-01
CN112876043B true CN112876043B (zh) 2022-08-02

Family

ID=760544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206338.2A Active CN112876043B (zh) 2021-02-24 2021-02-24 一种可快速脱模的玻璃陶瓷制备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76043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46733A1 (en) * 2015-09-18 2017-03-23 Cmi Engineering S.R.L. Machine for producing cosmetic or medicinal products, such as stick products
CN107470558A (zh) * 2017-06-09 2017-12-15 浙江创建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型芯结构的铸造模具
CN209867264U (zh) * 2019-01-27 2019-12-31 宁波得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仪表面板组件的回零杆加工模具
CN111618991A (zh) * 2020-03-04 2020-09-04 福建群峰机械有限公司 预制钢筋砼空心模板的自动化生产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RU2189398C2 (ru) * 1999-08-16 2002-09-20 Открытое акционерное общество "Новолипецкий металлургический комбинат" Способ выплавки цинка из цинковых отходов и установка для его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FR2861324B1 (fr) * 2003-10-27 2007-01-19 Rotelec Sa Procede de brassage electromagnetique pour la coulee continue de produits metalliques de section allongee
CN101209490B (zh) * 2006-12-29 2011-03-30 富准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成型散热构件的压铸模具及用该压铸模具制造散热构件的方法
CN102189639A (zh) * 2010-03-09 2011-09-21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多模穴模具
JP5530315B2 (ja) * 2010-09-08 2014-06-25 オリンパス株式会社 部品成形装置
DE102016000125B3 (de) * 2016-01-08 2017-05-04 Heye International Gmbh Vorrichtung zum Herstellen von Hohlglasartikeln
CN206839040U (zh) * 2017-06-26 2018-01-05 龙岩市永定区祥亿电子有限公司 一种硬质合金成型模具
CN207222880U (zh) * 2017-08-21 2018-04-13 深圳市鸿发顺达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移动电源壳模具的反面定位结构
CN107953442B (zh) * 2017-11-13 2019-11-19 惠州市广源钢结构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耐火材料的浇注模具
CN108311665A (zh) * 2018-04-20 2018-07-24 东莞理工学院 一种插套扣件的压铸机
CN211334414U (zh) * 2019-12-05 2020-08-25 上海邦坤精密模具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生产漏斗的模具
CN213645804U (zh) * 2020-11-19 2021-07-09 湖北豪展铝业有限公司 一种便于快速脱模的铝锭浇铸装置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46733A1 (en) * 2015-09-18 2017-03-23 Cmi Engineering S.R.L. Machine for producing cosmetic or medicinal products, such as stick products
CN107470558A (zh) * 2017-06-09 2017-12-15 浙江创建厨具有限公司 一种组合型芯结构的铸造模具
CN209867264U (zh) * 2019-01-27 2019-12-31 宁波得鑫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仪表面板组件的回零杆加工模具
CN111618991A (zh) * 2020-03-04 2020-09-04 福建群峰机械有限公司 预制钢筋砼空心模板的自动化生产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76043A (zh) 2021-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21203765B2 (en) Automatic hot die casting device having multiple working positions and working method
KR20170128500A (ko) 배터리 구성 요소의 형성
CN112876043B (zh) 一种可快速脱模的玻璃陶瓷制备模具
CN116851729B (zh) 一种旋转式自动浇铸装置
CN220075309U (zh) 一种浇口可切换的模具
FR2764779A1 (fr) Procede et installation pour le moulage par trempage de pieces diverses
DE4244789C2 (de) Gießform zur Herstellung von Gußstücken
CN208277348U (zh) 汽车转向灯灯罩注塑模具
US6692668B2 (en)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pellets of hot-melt ink
CN207952617U (zh) 一种浇铸件的中转、冷却一体化设备
DE10334766A1 (de) Giessform und Verfahren zum Giessen eines Metallgegenstands
CN214422508U (zh) 一种玻璃陶瓷浇注模具的模芯
CN111906250B (zh) 消除铅零件内部气孔的模具及方法
CN215998582U (zh) 一种消失模模具用冷却装置
CN219852041U (zh) 多工位浇铸设备
CN117564258B (zh) 一种管件生产用浇铸设备及使用方法
CN212266531U (zh) 一种可调节式精密注塑模具
CN214920284U (zh) 一种不锈钢腔体生产模具
CN221021519U (zh) 一种高效脱模的钢包浇注水口座砖的生产模具
CN210877503U (zh) 一种铸造用冷却装置
CN215550549U (zh) 一种便于脱模用鸡蛋托模具
CN220073149U (zh) 一种热挤压机用冷却脱模装置
CN215237645U (zh) 一种用于铸造的压辊模具
CN220547611U (zh) 水龙头本体浇铸机构
CN217858679U (zh) 一种输出行星架模具用模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