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11334414U - 一种用于生产漏斗的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用于生产漏斗的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11334414U
CN211334414U CN201922217430.XU CN201922217430U CN211334414U CN 211334414 U CN211334414 U CN 211334414U CN 201922217430 U CN201922217430 U CN 201922217430U CN 211334414 U CN211334414 U CN 211334414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mold
funnel
molding
form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22217430.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邱利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Bangkun Precision Moul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Bangkun Precision Moul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Bangkun Precision Mould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Bangkun Precision Moul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22217430.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11334414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11334414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11334414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生产漏斗的模具,包括定模板座、动模板座、设置于动模板座上的型芯以及设置于定模板座上的型腔,定模板座上设置有供型腔安装的安装槽,型芯与漏斗体的内侧相抵接,型腔包括呈对称设置于安装槽内并抵接于漏斗体外侧与套管外侧的第一成型体与第二成型体、以及沿套管远离漏斗体的一侧穿设并与漏斗体的内侧以及套管的内侧相抵接的第三成型体,第三成型体与定模板座固定连接,型芯和第三成型体的抵接处设置有注胶孔,型芯与型腔相互远离时,第一成型体与第二成型体于动模板座上相互背离滑移以与成型的漏斗相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涉及的模具脱模效率高,定型效果好。

Description

一种用于生产漏斗的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模具生产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用于生产漏斗的模具。
背景技术
漏斗是一个筒型物体,常用于将液体及粉状物体注入入口较细小的容器中。
一种实际生活中所需要的漏斗如图1和图2所示,包括漏斗体11,漏斗体11呈圆锥体设置,漏斗体11中设置有漏液空腔12,漏斗体11横截面积较大的一端与外界贯穿并构成漏斗体11的入口,另一端与外界连通并构成漏斗体11的出口,漏斗体11的内表面设置有十二个沿靠近漏斗体11的入口处至靠近漏斗体11的出口处螺旋延伸的螺纹凸块13,十二个螺纹凸块13呈周向阵列设置,漏斗体11的外表面一体连接有向远离漏斗体11的入口处延长的套管14,套管14的外侧壁且靠近漏斗体11的一侧一体设置有环形块15,环形块15与套管14的外侧壁呈台阶状设置,套管14的外侧壁周向阵列设置有四个贯穿槽16,漏斗体11上且位于漏斗体11的出口处设置有四个呈周向设置的定位槽17,通过套管14以及环形块15的设置,使得该漏斗可以通过套管14穿设于管道内并使环形块15与管口相抵接的方式固定在管道的两端。
上述中的现有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由于套管上贯穿槽的设置,导致常用的型芯与型腔合模与开模的方式无法将漏斗从型腔中实现脱模,所以急需一种能对该漏斗实现制造与脱模的模具。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生产漏斗的模具,其能对现有技术中所涉及的漏斗进行生产制作。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
一种用于生产漏斗的模具,包括定模板座、动模板座、设置于动模板座上的型芯以及设置于定模板座上的型腔,所述定模板座上设置有供型腔安装的安装槽,所述型芯与漏斗体的内侧相抵接,所述型芯上设置有供螺纹凸块成型的螺纹凹槽,所述型腔包括呈对称设置于安装槽内并抵接于漏斗体外侧与套管外侧的第一成型体与第二成型体、以及沿套管远离漏斗体的一侧穿设并与漏斗体的内侧以及套管的内侧相抵接的第三成型体,所述第三成型体与定模板座固定连接,第三成型体与型芯上均一体设置有供定位槽成型的成型凸块,所述第一成型体与第二成型体上均设置有贯穿贯穿槽并与第三成型体相抵接的成型块以及供环形块成型的成型槽,所述型芯和第三成型体的抵接处设置有注胶孔,所述型芯与型腔相互远离时,所述第一成型体与第二成型体于动模板座上相互背离滑移以与成型的漏斗相脱离。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螺纹凹槽用于对螺纹凸块进行成型,成型槽用于对环形块进行成型,成型块用于对贯穿孔进行成型,成型凸块用于对定位槽进行成型,在脱模过程中,动模板座和定模板座相互远离,第一成型体与第二成型体随着型芯与型腔之间距离边长而不断相互背离,实现该阶段仅有型芯与漏斗的内侧壁相抵接,方便漏斗进行脱模。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成型体与第二成型体相互背离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倾斜面与第二倾斜面,所述第一倾斜面以及第二倾斜面沿靠近定模板座至远离定模板座的一侧渐渐靠近,所述安装槽靠近第一倾斜面的侧壁与第一倾斜面相互平行,所述安装槽靠近第二倾斜面的侧壁与第二倾斜面相互平行,所述第一成型体中穿设且滑移有第一斜导柱,所述第一斜导柱的一端与定模板座上且位于安装槽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导柱与第一倾斜面平行,所述第二成型体中穿设且滑移有第二斜导柱,所述第二斜导柱的一端与定模板座上且位于安装槽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斜导柱与第二倾斜面平行。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动模板座与定模板座相互远离时,通过第一斜导柱与第二斜导柱的设置,第一成型体与第二成型体会不断实现相互背离的运动,同时第一倾斜面以及第二倾斜面的设置对第一成型体与第二成型体的运动起到了导向的作用,并通过增大第一成型体以及第二成型体与安装槽的接触面积从而提高其二者的稳定性,使制作出的漏斗质量更好。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动模板座靠近定模板座的一端且位于第一成型体与第二成型体滑移方向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导向块,所述导向块之间形成供第一成型体与第二成型体滑移的滑移通道,所述导向块相对的一侧且位于靠近动模板座的一端均设置有限位滑槽,所述第一成型体与第二成型体靠近动模板座的一端均一体连接有穿设于限位滑槽中的限位滑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限位滑槽以及限位滑块的设置,使得在脱模过程中第一成型块与第二成型块无法与动模板座相互脱离,同时通过第一斜导柱以及第二斜导柱的相互配合,实现在动模板座与定模板座相互远离时即可实现第一成型体与第二成型体的相互远离,这种实现方式结构简单,脱模效率高。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安装槽与第一倾斜面之间以及安装槽与第二倾斜面之间均设置有耐磨块。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由于型芯与型腔的尺寸受严格的控制,一点细微的误差都会导致制作出的模型会产生毛边以及漏胶等情况,而由于在脱模过程中,第一倾斜面与第二倾斜面的设置导致这两侧的磨损较为严重,久而久之使型腔产生误差,耐磨块的设置避免了型腔第一倾斜面与第二倾斜面直接与安装槽进行接触,同时在耐磨块磨损后通过直接更换耐磨块即可实现对误差的校正,避免了对整个型腔进行更换,成本更低。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成型体与第二成型体的抵接面呈台阶状设置。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台阶状的设置使第一成型体与第二成型体在合模时,接触的面积更大,使相抵接的稳定性以及可靠性更佳。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一成型体与第二成型体内均设置有冷却水道,所述第一成型体中的冷却水道的入水口以及出水口设置于第一成型体远离第二成型体的一侧且位于滑移通道内,所述第二成型体中的冷却水道的入水口以及出水口设置于第二成型体远离第一成型体的一侧且位于滑移通道内。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成型体以及第二成型体中设置的冷却水道可以加快注塑后的型腔内进行快速冷却,缩短了定模的时间,缩短了从合模到开模所需要的时间,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安装槽的槽底设置有安装第三成型体的固定槽,所述第三成型体穿设于固定槽中的外周壁设置有第一抵接面,所述固定槽的内侧壁上设置有与第一抵接面抵接的第二抵接面。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抵接面与第二抵接面相互抵接的设置提高了第三成型体与定模板座相互固定的稳定性,从而提高了型腔结构强度,使生产出的漏斗质量更好。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第三成型体远离型芯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冷却的冷却回路,所述冷却回路包括弧形槽,所述定模板座上设置有两个分别与弧形槽的两端相连通的通水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冷却回路的设置进一步加快了注塑后的型腔内的冷却速度,进一步缩短了定模的时间,降低了生产成本。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第三成型体上且位于弧形槽处设置有多个与弧形槽相连通的冷却槽,所述冷却槽的深度大于弧形槽的深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冷却槽的设置增大了冷却液与第三成型体之间的接触面积,通过增大接触面积的方式来提高相互热交换的效率,从而提高了型腔内的冷却效率。
本实用新型在一较佳示例中可以进一步配置为:所述冷却槽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冷却槽横截面的直径大于所述弧形槽的宽度。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这种设置进一步提高了冷却液与第三成型体之间的接触面积,进一步提高了冷却效率。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1.螺纹凹槽用于对螺纹凸块进行成型,成型槽用于对环形块进行成型,成型块用于对贯穿孔进行成型,在脱模过程中,动模板座和定模板座相互远离,第一成型体与第二成型体随着型芯与型腔之间距离边长而不断相互背离,完成脱模;
2.耐磨块的设置避免了型腔第一倾斜面与第二倾斜面直接与安装槽进行接触,同时在耐磨块磨损后通过直接更换耐磨块即可实现对误差的校正,避免了对整个型腔进行更换,成本更低;
3.冷却水道以及冷却回路的设置加快了注塑后的型腔内的冷却速度,缩短了定模的时间,降低了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漏斗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漏斗的俯视图。
图3是模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动模板座、定模板座、型芯以及型腔的爆炸示意图。
图5是定模板座、型芯以及型腔的爆炸示意图。
图6是型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第三成型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第二成型体中冷却水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第一成型体中冷却水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冷却回路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1、漏斗体;12、漏液空腔;13、螺纹凸块;14、套管;15、环形块;16、贯穿槽;17、定位槽;2、定模板座;3、动模板座;4、型芯;5、型腔;6、安装槽;41、螺纹凹槽;51、第一成型体;52、第二成型体;53、第三成型体;61、固定槽;531、第一抵接面;62、第二抵接面;42、成型凸块;54、成型块;55、成型槽;7、热流道;71、注胶孔;8、导向块;81、滑移通道;82、限位滑槽;83、限位滑块;511、第一倾斜面;521、第二倾斜面;512、第一斜导柱;522、第二斜导柱;56、耐磨块;9、冷却水道;10、冷却回路;101、弧形槽;102、通水管;103、冷却槽。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参照图3和图4,为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用于生产漏斗的模具,其包括定模板座2以及动模板座3,动模板座3上设置有型芯4,定模板座2上设置有型腔5,定模板座2上设置有供型腔5安装的安装槽6,定模板座 2与注塑机(未示出)相连接,用于对型芯4和型腔5中注入高压熔融塑料,型芯4和型腔5用于对漏斗进行注塑成型。
参照图4和图5,型芯4与漏斗体11的内侧相抵接,型芯4上设置有供螺纹凸块13成型的螺纹凹槽41,型腔5包括呈对称设置于安装槽6内并抵接于漏斗体11外侧与套管14外侧的第一成型体51与第二成型体52、以及沿套管14远离漏斗体11的一侧穿设并与漏斗体11的内侧以及套管14的内侧相抵接的第三成型体53,第三成型体53与定模板座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安装槽6的槽底设置有安装第三成型体53的固定槽61,第三成型体53穿设于固定槽61中的外周壁设置有第一抵接面531,固定槽61的内侧壁上设置有与第一抵接面531抵接的第二抵接面62。
参照图6和图7,第三成型体53与型芯4上均一体设置有供定位槽17成型的成型凸块42,型芯4与第三成型体53中均设置有供熔融塑料通过的热流道7,注胶孔71设置于型芯4和第三成型体53的抵接处,且呈对称设置有两个,在本实施例中,注胶孔71设置于相对的两侧成型凸块42中且与第一抵接面531相垂直,注胶孔71设置于此处的设置可以使熔融塑料填充地最均匀。
参照图4和图5,第一成型体51与第二成型体52上均一体设置有两个贯穿于贯穿槽16并与第三成型体53相抵接的成型块54以及一个供环形块15成型的成型槽55。第一成型体51与第二成型体52于动模板座3上相互背离滑移以与成型的漏斗相脱离,需要注意的是,第一成型体51与第二成型体52只会与动模板座3发生相对滑动而不会发生脱离。
参照图3和图4,动模板座3靠近定模板座2的一端且位于第一成型体51与第二成型体52滑移方向的两侧均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导向块8,导向块8之间形成供第一成型体51与第二成型体52滑移的滑移通道81,导向块8相对的一侧且位于靠近动模板座3的一端均设置有限位滑槽82,第一成型体51与第二成型体52靠近动模板座3的一端均一体连接有穿设于限位滑槽82中的限位滑块83,通过限位滑块83穿设于限位滑槽82中的方式来实现第一成型体51与动模板座3以及第二成型体52与动模板座3仅仅只会发生相对滑动的目的。
参照图4和图5,第一成型体51与第二成型体52相互背离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倾斜面511与第二倾斜面521,第一倾斜面511以及第二倾斜面521沿靠近定模板座2至远离定模板座2的一侧渐渐靠近,安装槽6靠近第一倾斜面511的侧壁与第一倾斜面511相互平行,安装槽6靠近第二倾斜面521的侧壁与第二倾斜面521相互平行,第一成型体51中穿设且滑移有第一斜导柱512,第一斜导柱512的一端与定模板座2上且位于安装槽6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第一斜导柱512与第一倾斜面511平行,第二成型体52中穿设且滑移有第二斜导柱522,第二斜导柱522的一端与定模板座2上且位于安装槽6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第二斜导柱522与第二倾斜面521平行,为了提高使用寿命,安装槽6与第一倾斜面511之间以及安装槽6与第二倾斜面521之间均设置有耐磨块56,耐磨块56与第一成型体51以及第二成型体52可以通过螺栓连接的方式进行固定,也可以通过嵌入或卡设的方式进行设置,此处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选择,这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技术手段,此处不再赘述。
为了提高第一成型体51与第二成型体52合模时的稳定性,从而提高制造产品的质量,第一成型体51与第二成型体52的抵接面呈台阶状设置,这种设置方式可以增大第一成型体51与第二成型体52之间的接触面积,通过增大面积的方式实现稳定性的提高。
参照图8和图9,为了减少塑料凝固的时间,提高生产的效率,在模具制造过程中经常会通过外注入冷却水的方式与高温塑料进行热交换,以达到降低温度的目的,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成型体51与第二成型体52内均设置有冷却水道9,第一成型体51中的冷却水道9的入水口以及出水口设置于第一成型体51远离第二成型体52的一侧且位于滑移通道81内,所述第二成型体52中的冷却水道9的入水口以及出水口设置于第二成型体52远离第一成型体51的一侧且位于滑移通道81内,滑移通道81如图4中所示。
参照图3和图10第三成型体53远离型芯4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冷却的冷却回路10,冷却回路10包括弧形槽101,定模板座2上设置有两个分别与弧形槽101的两端相连通的通水管102,通水管102穿设于定模板座2上,在本实施例中,弧形槽101的外弧以及内弧均为圆弧。第三成型体53上且位于弧形槽101处间隔设置有多个与弧形槽101相连通的冷却槽103,冷却槽103的横截面为圆形,且冷却槽103的深度大于弧形槽101的深度、横截面的直径大于弧形槽101的宽度。
本实施例的开模过程为:
当动模板座3与定模板座2相互远离时,型芯4与型腔5开始分离,随着动模板座3与定模板座2之间的距离不断增大,第一成型体51以及第二成型体52在第一斜导柱512以及第二斜导柱522的引导下,渐渐相互背离,漏斗与第三成型体53首先相脱离,随后在第一成型体51与第二成型体52不断远离漏斗的过程中与漏斗相脱离,最后工人再通过工具将依附于型芯4上的漏斗卸下,完成下料。
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用于生产漏斗的模具,包括定模板座(2)、动模板座(3)、设置于动模板座(3)上的型芯(4)以及设置于定模板座(2)上的型腔(5),所述定模板座(2)上设置有供型腔(5)安装的安装槽(6),其特征在于:所述型芯(4)与漏斗体(11)的内侧相抵接,所述型芯(4)上设置有供螺纹凸块(13)成型的螺纹凹槽(41),所述型腔(5)包括呈对称设置于安装槽(6)内并抵接于漏斗体(11)外侧与套管(14)外侧的第一成型体(51)与第二成型体(52)、以及沿套管(14)远离漏斗体(11)的一侧穿设并与漏斗体(11)的内侧以及套管(14)的内侧相抵接的第三成型体(53),所述第三成型体(53)与定模板座(2)固定连接,第三成型体(53)与型芯(4)上均一体设置有供定位槽(17)成型的成型凸块(42),所述第一成型体(51)与第二成型体(52)上均设置有贯穿贯穿槽(16)并与第三成型体(53)相抵接的成型块(54)以及供环形块(15)成型的成型槽(55),所述型芯(4)和第三成型体(53)的抵接处设置有注胶孔(71),所述型芯(4)与型腔(5)相互远离时,所述第一成型体(51)与第二成型体(52)于动模板座(3)上相互背离滑移以与成型的漏斗相脱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生产漏斗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成型体(51)与第二成型体(52)相互背离的一侧分别设置有第一倾斜面(511)与第二倾斜面(521),所述第一倾斜面(511)以及第二倾斜面(521)沿靠近定模板座(2)至远离定模板座(2)的一侧渐渐靠近,所述安装槽(6)靠近第一倾斜面(511)的侧壁与第一倾斜面(511)相互平行,所述安装槽(6)靠近第二倾斜面(521)的侧壁与第二倾斜面(521)相互平行,所述第一成型体(51)中穿设且滑移有第一斜导柱(512),所述第一斜导柱(512)的一端与定模板座(2)上且位于安装槽(6)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一斜导柱(512)与第一倾斜面(511)平行,所述第二成型体(52)中穿设且滑移有第二斜导柱(522),所述第二斜导柱(522)的一端与定模板座(2)上且位于安装槽(6)的底部固定连接,所述第二斜导柱(522)与第二倾斜面(521)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生产漏斗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动模板座(3)靠近定模板座(2)的一端且位于第一成型体(51)与第二成型体(52)滑移方向的两侧均固定连接有导向块(8),所述导向块(8)之间形成供第一成型体(51)与第二成型体(52)滑移的滑移通道(81),所述导向块(8)相对的一侧且位于靠近动模板座(3)的一端均设置有限位滑槽(82),所述第一成型体(51)与第二成型体(52)靠近动模板座(3)的一端均一体连接有穿设于限位滑槽(82)中的限位滑块(83)。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用于生产漏斗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6)与第一倾斜面(511)之间以及安装槽(6)与第二倾斜面(521)之间均设置有耐磨块(56)。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用于生产漏斗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成型体(51)与第二成型体(52)的抵接面呈台阶状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用于生产漏斗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成型体(51)与第二成型体(52)内均设置有冷却水道(9),所述第一成型体(51)中的冷却水道(9)的入水口以及出水口设置于第一成型体(51)远离第二成型体(52)的一侧且位于滑移通道(81)内,所述第二成型体(52)中的冷却水道(9)的入水口以及出水口设置于第二成型体(52)远离第一成型体(51)的一侧且位于滑移通道(81)内。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用于生产漏斗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槽(6)的槽底设置有安装第三成型体(53)的固定槽(61),所述第三成型体(53)穿设于固定槽(61)中的外周壁设置有第一抵接面(531),所述固定槽(61)的内侧壁上设置有与第一抵接面(531)抵接的第二抵接面(62)。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生产漏斗的模具,其特征在于:第三成型体(53)远离型芯(4)的一端设置有用于冷却的冷却回路(10),所述冷却回路(10)包括弧形槽(101),所述定模板座( 2)上设置有两个分别与弧形槽(101)的两端相连通的通水管(102)。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用于生产漏斗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成型体(53)上且位于弧形槽(101)处设置有多个与弧形槽(101)相连通的冷却槽(103),所述冷却槽(103)的深度大于弧形槽(101)的深度。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用于生产漏斗的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冷却槽(103)的横截面为圆形,所述冷却槽(103)横截面的直径大于所述弧形槽(101)的宽度。
CN201922217430.XU 2019-12-05 2019-12-05 一种用于生产漏斗的模具 Active CN211334414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17430.XU CN211334414U (zh) 2019-12-05 2019-12-05 一种用于生产漏斗的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22217430.XU CN211334414U (zh) 2019-12-05 2019-12-05 一种用于生产漏斗的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11334414U true CN211334414U (zh) 2020-08-25

Family

ID=7209681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22217430.XU Active CN211334414U (zh) 2019-12-05 2019-12-05 一种用于生产漏斗的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11334414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76043A (zh) * 2021-02-24 2021-06-01 成都贝施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快速脱模的玻璃陶瓷制备模具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76043A (zh) * 2021-02-24 2021-06-01 成都贝施美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可快速脱模的玻璃陶瓷制备模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87350B (zh) 使用插入件的模具组合件
KR860000804B1 (ko) 사출성형기용 주형 조립체 및 그 열탕구 밸브 조립체
KR860001333B1 (ko) 사출성형기용 열탕구 밸브 조립체, 주형조립체 및 디스크형성재료의 흐름 제어방법
US6841114B2 (en) Mold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resin long body
KR101155771B1 (ko) 삽입체를 사용하는 몰드 조립체
CN104608331B (zh) 一种大型pvc塑料管件注塑模热流道碟式浇注装置
CN211334414U (zh) 一种用于生产漏斗的模具
KR860000802B1 (ko) 사출 성형기용 열 탕구 조립체 및 그 흐름조절방법
US7497681B2 (en) Needle valve nozzle
US20010022321A1 (en) Melt flow mixer in an injection molding system
KR101252576B1 (ko) 사출성형 금형의 핫 런너 시스템용 복수 개의 수지통로들을 지닌 복수 유로 조립형 노즐
KR100966877B1 (ko) 핫 러너 시스템 및 이를 이용한 사출 성형 방법
CN112519119A (zh) 一种水表注塑成型工艺
KR100932172B1 (ko) 냉각장치가 구비된 금형코아
KR100213663B1 (ko) 사출 금형용 핫트 런너 밸브
CN109648791A (zh) 一种pe塑料制品成型注塑装置
CN214926847U (zh) 一种模具成型部分的冷却系统
KR860000803B1 (ko) 사출성형기용 열탕구조립체 및 그 흐름조절방법
CN218985586U (zh) 三板模进胶机构
CN215791448U (zh) 一种油封注射模具
CN117505805B (zh) 圆盘形铝铸件的成型方法
CN210121949U (zh) 镜片注塑模具
CN218519120U (zh) 汽车刹车凸轮注塑模具
CN216760655U (zh) 热流道系统
CN114603789B (zh) 一种一出多点的热喷嘴及加工工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