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74465B - 膝部安全气囊装置 - Google Patents

膝部安全气囊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74465B
CN112874465B CN202011309091.9A CN202011309091A CN112874465B CN 112874465 B CN112874465 B CN 112874465B CN 202011309091 A CN202011309091 A CN 202011309091A CN 112874465 B CN112874465 B CN 11287446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ehicle
airbag
knee airbag
bottom wall
kne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309091.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874465A (zh
Inventor
日小田诚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yota Motor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oyota Motor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yota Motor Corp filed Critical Toyota Motor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287446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7446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87446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7446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0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 B60R21/205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in dashboards
    • B60R21/206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in dashboards in the lower part of dashboards, e.g. for protecting the kne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0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 B60R21/215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vers for the inflatable membe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0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 B60R21/215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vers for the inflatable member
    • B60R21/2165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covers for the inflatable member characterised by a tear line for defining a deployment opening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021/003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characterised by occupant or pedestian
    • B60R2021/0039Body parts of the occupant or pedestrian affected by the accident
    • B60R2021/0051Kne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1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 B60R2021/23169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construction or spatial configur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knee protection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0Arrangements for storing inflatable members in their non-use or deflated condition; 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air bag modules or components
    • B60R21/217Inflation fluid source retainers, e.g. reaction canisters; Connection of bags, covers, diffusers or inflation fluid sources therewith or together
    • B60R21/2171Inflation fluid source retainers, e.g. reaction canisters; Connection of bags, covers, diffusers or inflation fluid sources therewith or together specially adapted for elongated cylindrical or bottle-like inflators with a symmetry axis perpendicular to the main direction of bag deployment, e.g. extruded reaction caniste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1/00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on vehicles for protecting or preventing injuries to occupants or pedestrians in case of accidents or other traffic risks
    • B60R21/02Occupant safety arrangements or fittings, e.g. crash pads
    • B60R21/16Inflatable occupant restraints or confinements designed to inflate upon impact or impending impact, e.g. air bags
    • B60R21/23Inflatable members
    • B60R21/237Inflatable members characterised by the way they are folded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ir Bag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膝部安全气囊装置,所述膝部安全气囊装置具备:安全气囊外壳部,其被配置在仪表板的下表面部处;膝部安全气囊,其以被折叠了的状态而被收纳在所述安全气囊外壳部中,并且通过被供给气体从而沿着所述仪表板向车辆后方侧且车辆上方侧被膨胀展开;安全气囊门部,其被配置在所述安全气囊外壳部的车辆下方侧,且在构成车辆下方侧的面的底壁部的与车辆前后方向的中间部相比靠后方侧的部分处具有在俯视观察时向车辆前方侧开放的大致U字形状的开裂预定部,其通过利用所述膝部安全气囊的膨胀压而使所述开裂预定部开裂,从而使所述底壁部的与所述中间部相比靠车辆后方侧的部分向车辆下方侧打开。

Description

膝部安全气囊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一种膝部安全气囊装置。
背景技术
在日本特开2017-202769号公报中,公开了一种在被配置于客舱的前部的仪表板的下表面部处搭载有膝部安全气囊装置的构造。该膝部安全气囊装置具备箱状的安全气囊外壳部,并在安全气囊外壳部的内部收纳有膝部安全气囊及充气装置。
另外,膝部安全气囊沿着成为仪表板的外观设计面的纵壁部而向车辆上方侧膨胀展开,并被配置在仪表板与乘员的膝部之间。但是,在于仪表板的下表面部处搭载膝部安全气囊装置的情况下,会成为使膝部安全气囊沿着该下表面部以及纵壁部而向车辆后方侧且车辆上方侧膨胀展开的情况。因此,与使膝部安全气囊仅沿着纵壁部而向车辆上方侧膨胀展开的结构相比,希望设置用于不使膨胀展开时的鲁棒性降低的构件。
此处被构成为,在上述安全气囊外壳部的车辆下方侧设置有安全气囊门部,且底壁部的大致全部区域成为门部并且通过安全气囊的膨胀压而向车辆下方侧以单扇打开的方式而被开放。由此被设为,沿着仪表板而向车辆后方侧且车辆上方侧膨胀展开的膝部安全气囊会从门部得到反作用力的结构。
但是,日本特开2017-202769号公报中所记载的技术并不具备对门部的打开角度进行限制的构件。因此,在门部以所需以上的程度而被打开的情况下,难以充分地对膝部安全气囊施加向车辆后方侧且车辆上方侧的反作用力。因此,上述现有技术在从门部有效地获得反作用力从而使膝部安全气囊的膨胀展开时的鲁棒性提升这一点上,还有改善的余地。
发明内容
本公开考虑到上述事实,其目的在于,得到一种能够使膝部安全气囊的膨胀展开时的鲁棒性提升的膝部安全气囊装置。
本发明的第一方式所涉及的膝部安全气囊装置具备:安全气囊外壳部,其被配置在仪表板的下表面部处;膝部安全气囊,其以被折叠了的状态而被收纳在所述安全气囊外壳部中,并且通过被供给气体从而沿着所述仪表板向车辆后方侧且车辆上方侧被膨胀展开;安全气囊门部,其被配置在所述安全气囊外壳部的车辆下方侧,且在构成车辆下方侧的面的底壁部的与车辆前后方向的中间部相比靠后方侧的部分上具有在俯视观察时向车辆前方侧开放的大致U字形状的开裂预定部,所述安全气囊门部通过利用所述膝部安全气囊的膨胀压而使所述开裂预定部开裂,从而使所述底壁部的与所述中间部相比靠车辆后方侧的部分向车辆下方侧打开。
本发明的第一方式所涉及的膝部安全气囊装置具备安全气囊外壳部以及安全气囊门部。安全气囊外壳部被配置在仪表板的下表面部处。安全气囊门部被配置在安全气囊外壳部的车辆下方侧。在安全气囊外壳部中,以被折叠了的状态而收纳有膝部安全气囊。膝部安全气囊在被供给气体时,使安全气囊门部的开裂预定部通过膨胀压而开裂。然后,膝部安全气囊沿着仪表板而向车辆后方侧且车辆上方侧被膨胀展开。由此,膨胀展开后的膝部安全气囊会被配置在仪表板与乘员的膝部之间。其结果为,能够通过膝部安全气囊来对乘员的下肢进行约束并进行保护。
此处,开裂预定部被形成在安全气囊门部的底壁部上的与车辆前后方向的中间部相比靠后方侧的部分处。而且,开裂预定部呈在俯视观察时向车辆前方侧开放的大致U字形状。也就是说,在通过膝部安全气囊的膨胀压而使开裂预定部开裂时,底壁部的与中间部相比靠后方侧将向车辆下方侧打开而构成门部。由此,在膝部安全气囊的膨胀展开时,能够由与中间部相比靠车辆前方侧来承受从膝部安全气囊被输入至底壁部的车辆下方向的载荷的一部分。由此,将膝部安全气囊的胀出动作向底壁部的与中间部相比靠后方侧进行引导。而且,当底壁部的开裂预定部进行开裂且中间部弯折变形从而使门部打开时,能够吸收从膝部安全气囊被输入至门部的载荷的一部分。其结果为,与底壁部的全部区域开裂而形成门部的构成相比,限制了门部的打开角度。其结果为,由于能够从门部对膝部安全气囊施加向车辆后方侧且车辆前方侧的反作用力,因此提升了膨胀展开时的鲁棒性。
本发明的第二方式所涉及的膝部安全气囊装置为,在第一方式中所记载的结构中,在所述底壁部上形成有第一肋材,所述第一肋材在与所述开裂预定部上的车辆前方侧的端部相比靠车辆前方侧处以与该端部接近的方式而被配置、并且沿着车辆宽度方向而延伸。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式所涉及的膝部安全气囊装置中,在底壁部上的与开裂预定部的车辆前方侧的端部相比靠车辆前方侧处以与该端部接近的方式而配置有第一肋材。此外,第一肋材沿着车辆宽度方向而延伸。由此,由于在底壁部上相当于门部打开时的铰链部的部位的附近通过第一肋材而被加强,因此能够阻止或抑制由于膝部安全气囊的膨胀压而使底壁部越过开裂预定部而被开裂的情况。
本发明的第三方式所涉及的膝部安全气囊装置为,在第一方式中所记载的结构中,所述底壁部被形成为,与所述中间部相比靠车辆前方侧的部分的板厚厚于与所述中间部相比靠车辆后方侧的部分的板厚。
在本发明的第三方式所涉及的膝部安全气囊装置中,底壁部被设为,与车辆前后方向的中间部相比靠车辆前方侧的部分的板厚厚于与中间部相比靠车辆后方侧的部分。即,底壁部的车辆前方侧的部分的板厚被设为厚于形成有开裂预定部的后方侧的部分的板厚。因此,在底壁部中,与中间部相比靠车辆前方侧的部分相比于与中间部相比靠车辆后方侧的部分而具有较高的刚性。由此,当底壁部的门部打开时,与相当于底壁部的铰链部的部分相比靠车辆前方侧的部分的刚性变高。其结果为,能够抑制由于膝部安全气囊的膨胀压而使底壁部越过开裂预定部而被开裂的情况。
本发明的第四方式所涉及的膝部安全气囊装置为,在第一方式至第三方式中的任意一个方式中所记载的结构中,所述底壁部被形成为向车辆下方侧呈凸起的圆顶状。
在本发明的第四方式所涉及的膝部安全气囊装置中,底壁部被形成为向车辆下方侧呈凸起的圆顶状。由此,与底壁部被形成为平板状的结构相比,能够抑制底壁部的板厚的增加。其结果为,能够抑制安全气囊门部的重量的增加。此外,能够提高底壁部的中间部弯折变形时的阻力。其结果为,能够对门部的打开角度进行限制。
本发明的第五方式所涉及的膝部安全气囊装置在第一方式至第四方式中的任意一个方式中所记载的结构中,所述安全气囊外壳部被设定为,构成车辆前方侧的壁的前壁的对于所述膝部安全气囊的膨胀压的耐力高于构成车辆后方侧的壁的后壁的对于所述膝部安全气囊的膨胀压的耐力。
在本发明的第五方式所涉及的膝部安全气囊装置中,膝部安全气囊的膨胀压作用于安全气囊外壳部的前壁以及后壁上的情况下,能够使耐力较低的后壁侧向车辆后方侧变形。由此,在开裂预定部的开裂后,形成于底壁部上的门开口部随着后壁的变形而向车辆后方侧扩大。其结果为,膝部安全气囊变得易于向车辆后方侧且车辆上方侧膨胀展开。
本发明的第六方式所涉及的膝部安全气囊装置为,在第一方式至第五方式中的任意一个方式中所记载的结构中,所述安全气囊门部形成有第二肋材,所述第二肋材跨及所述底壁部以及从所述底壁部的车辆前方侧的端部起向车辆上方侧被直立设置的前方纵壁部而延伸。
在本发明的第六方式所涉及的膝部安全气囊装置中,安全气囊门部的底壁部与前方纵壁部的边界部分通过第二肋材而被加强。由此,在底壁部的与车辆前后方向的中间部相比靠前方的部分处,提高了底壁部对于膝部安全气囊的膨胀压的变形耐力。由此,由于能够由底壁部的与中间部相比靠前方侧的部分来承受更多的膨胀压,因此从底壁部施加给膝部安全气囊的反作用力增高。其结果为,提升了膨胀展开时的鲁棒性。
第一方式所涉及的膝部安全气囊装置具有使膝部安全气囊的膨胀展开时的鲁棒性提升这一有益的效果。
第二方式以及第三方式所涉及的膝部安全气囊装置具有能够阻止或抑制由于膝部安全气囊的膨胀压而使底壁越过开裂预定部而开裂的情况这一有益的效果。
第四方式所涉及的膝部安全气囊装置具有能够在对安全气囊门部上的门部的打开角度进行限制的同时抑制安全气囊门部的重量的增加这一有益的效果。
第五方式所涉及的膝部安全气囊装置具有能够使膝部安全气囊在仪表板与乘员的膝部之间平滑地展开这一有益的效果。
第六方式所涉及的膝部安全气囊装置具有能够提高从底壁部施加给膝部安全气囊的反作用力从而提升膝部安全气囊的膨胀展开时的鲁棒性这一有益的效果。
附图说明
将基于以下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的示例性实施例,其中:
图1为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膝部安全气囊装置,且为概要性地表示膝部安全气囊的膨胀展开结束后的状态的概要纵剖视图。
图2为图1中所示的膝部安全气囊装置,且为从车辆斜后方侧观察的膝部安全气囊的膨胀展开前的状态的放大立体图。
图3为表示沿图2的3-3线切断的状态的膝部安全气囊装置的放大纵剖视图。
图4为表示将图3中所示的安全气囊门部沿着图3的4-4线切断后的状态的放大俯视剖视图。
图5为表示膝部安全气囊膨胀展开后的状态的与图3对应的膝部安全气囊装置的放大纵剖视图。
图6为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1的、与图3对应的膝部安全气囊装置的放大纵剖视图。
图7为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2的、与图3对应的膝部安全气囊装置的放大纵剖视图。
图8为表示本实施方式的变形例3的、与图2对应的膝部安全气囊装置的放大立体图。
图9A为表示作为比较例的膝部安全气囊装置的、与图4对应的放大俯视剖视图。
图9B为表示图9A所示的安全气囊门部的、与图3对应的放大纵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图1~图5而对本实施方式所涉及的膝部安全气囊装置10进行说明。另外,在各个附图中适当示出的箭头标记FR表示车辆前方侧,箭头标记UP表示车辆上方侧,箭头标记RH表示车辆右侧。此外,在以下的说明中在没有特殊记载而使用前后、上下、左右方向的情况下,设为表示车辆前后方向的前后、车辆上下方向的上下、朝向行进方向的情况下的左右。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膝部安全气囊装置10被配置在设置于车辆12的车厢前部处的树脂制的仪表板14中。仪表板14被构成为包括上部面板和下部面板15。上部面板构成仪表板14的上部。下部面板15构成仪表板14的下部。在上部面板的驾驶员座侧,经由转向管柱16而配置有转向盘18。另外,在图1中省略了上部面板的符号。
此外,仪表板14的下部面板15包括纵壁部15A和下表面部15B。纵壁部15A为从车辆宽度方向观察时随着趋向于车辆下方侧而向车辆前方侧倾斜的纵壁。下表面部15B从纵壁部15A的下端部起向车辆前方侧延伸。膝部安全气囊装置10被配置在下表面部15B中。膝部安全气囊装置10在后述的充气装置22工作时,使膝部安全气囊20沿着下部面板15的下表面部15B以及纵壁部15A的车厢内侧的面而朝向车辆后方侧且车辆上方侧膨胀展开。并且,通过该被膨胀展开的膝部安全气囊20,从而使驾驶席侧的乘员P的膝部K受到保护。
如图1所示,膝部安全气囊装置10的主要部分由膝部安全气囊20、充气装置22、安全气囊外壳部30、安全气囊门部50而构成。
如图2以及图3所示,膝部安全气囊20以被折叠了的状态而被收纳于配置在下部面板15的下表面部15B的内侧的安全气囊外壳部30中。该膝部安全气囊20通过对多个基布的外周部进行缝制从而被形成为薄型的袋状,并且通过向内部被供给气体从而进行膨胀展开。
如图5所示,膝部安全气囊20的下部通过多个系绳20A以及系绳20B而使内部空间被前后划分开。此外,在该系绳20A和系绳20B之间设置有折缝20C。由此,通过在膝部安全气囊20的膨胀展开时使折缝20C展开,从而在膝部安全气囊20的车辆前方侧和车辆后方侧会产生周长差,以使折曲的状态被维持。即,被构成为,能够使膝部安全气囊20的端部沿着下表面部15B以及纵壁部15A而向车辆后方侧且车辆上方侧膨胀展开。
如图2以及图3所示,在安全气囊外壳部30的内部,以被收纳在膝部安全气囊20的内部的状态而配置有充气装置22。充气装置22被配置在安全气囊外壳部30的内部中的车辆前方侧的端部处。具体而言,充气装置22被固定于构成安全气囊外壳部30的车辆上方侧的壁的底壁34的车辆前方侧的端部上。此外,充气装置22被设为气筒型的充气装置,并被形成为以车辆宽度方向为长度方向的大致圆筒状。而且,在充气装置22中设置有未图示的点火部以及气体喷出部。充气装置22被构成为,当其进行工作时,点火部将点火,从而从气体喷出部向膝部安全气囊20的内部供给气体。
此外,充气装置22与未图示的ECU等控制部电连接。另外,ECU为ElectronicControl Unit的略称。在检测到车辆的碰撞的情况下或者预测到车辆的碰撞的情况下,充气装置22根据来自控制部的信号而进行工作。
此外,充气装置22具备从外周部向车辆上方侧突出的双头螺栓24。该双头螺栓24将膝部安全气囊20、安全气囊外壳部30的底壁34按照此顺序而贯穿。并且,在双头螺栓24的顶端上拧合有螺母26。其结果为,充气装置22被固定于安全气囊外壳部30上。在该状态下,膝部安全气囊20的大部分被配置在与充气装置22相比靠车辆后方侧处。其结果为,膝部安全气囊20的膨胀压有效地作用于后述的开裂预定部60。另外,安全气囊外壳部30的底壁34的上表面侧上配置有未图示的撑条。安全气囊外壳30与撑条通过双头螺栓24及螺母26而被一并紧固。由此,膝部安全气囊装置10被未图示的仪表板加强件支承。
如图2~图4所示,安全气囊外壳部30由金属材料而构成。安全气囊外壳部30构成膝部安全气囊装置10的车辆上方侧,并形成为向车辆下方侧被开放的大致箱状。如更具体地进行说明,则安全气囊外壳部30具备底壁34、前壁36、以及后壁38。
底壁34构成安全气囊外壳部30的车辆上方侧的壁。在该底壁34的车辆前方部分上,以在车辆宽度方向上隔开间隔的方式而形成有供充气装置22的双头螺栓24插穿的未图示的两个贯穿孔。
前壁36从底壁34的车辆前方侧的端部起向车辆下方侧延伸。前壁36构成安全气囊外壳部30的车辆前方侧的壁。在前壁36的下端部上设置有被形成为钩状的多个前方卡止部36A,该前方卡止部36A被卡止于安全气囊门部50上。
后壁38从底壁34的车辆后方侧的端部起向车辆下方侧延伸。后壁38构成安全气囊外壳部30的车辆后方侧的壁。在后壁38的下端部上设置有被形成为钩状的多个后方卡止部38A,该后方卡止部38A被卡止于安全气囊门部50上。
而且,在安全气囊外壳部30上,且于车辆前方部分上设置有多个突条42。多个突条42以跨及安全气囊外壳部30的底壁34及前壁36的方式而被形成。此外,多个突条42以在车辆宽度方向上隔开预定的间隔的方式而被配置。这些突条42提高了底壁34与前壁36的边界部分的刚性,并提高了前壁36对于膝部安全气囊20的膨胀压的耐力。其结果为,安全气囊外壳部30被设定为,前壁36对于膝部安全气囊20的膨胀压的耐力高于后壁38的耐力。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使前壁36以及后壁38的耐力被调整为,通过膝部安全气囊20的膨胀压而仅使后壁38向车辆后方侧变形。
另一方面,构成膝部安全气囊装置10的车辆下方侧的安全气囊门部50由树脂材料构成。该安全气囊门部50被形成为向车辆上方侧开放的大致箱状。更具体地进行说明,安全气囊门部50被构成为包括底壁部52、前方纵壁部54、后方纵壁部56。该安全气囊门部50被配置在形成于仪表板14的下表面部15B上的开口部的内侧。并且,安全气囊门部50以与仪表板14成为分体的方式而被构成。也就是说,膝部安全气囊装置10与仪表板14以分体的方式而被构成。其结果为,膝部安全气囊装置10被模块化。
底壁部52构成安全气囊门部50的车辆下方侧的壁。底壁部52被形成为向车辆下方侧呈凸起的扁平的圆顶状。
前方纵壁部54从底壁部52的车辆前方侧的端部起向车辆上方侧被直立设置。前方纵壁部54构成安全气囊门部50的车辆前方侧的壁。在该前方纵壁部54上,以在车辆宽度方向上隔开预定间隔的方式而设置有在板厚方向上贯穿的三个前方被卡止部54A。并且,在这些前方被卡止部54A上分别卡止有被设置在安全气囊外壳部30上的多个前方卡止部36A。
后方纵壁部56从底壁部52的车辆后方侧的端部起向车辆上方侧被直立设置。后方纵壁部56构成安全气囊门部50的车辆后方侧的壁。在该后方纵壁部56上,以在车辆宽度方向上隔开预定间隔的方式而设置有在板厚方向上贯穿的三个后方被卡止部56A。并且,在后方被卡止部56A上分别卡止有被设置在安全气囊外壳部30上的多个后方卡止部38A。
此处,如图3以及图4所示,上述结构的安全气囊门部50在底壁部52的与车辆前后方向的中间部52M相比靠后方侧设置有门部58。门部58在通常时经由沿着门部58的边缘而形成的开裂预定部60而与底壁部52呈一体。并且,当通过膝部安全气囊20的膨胀压而使开裂预定部60开裂时,将从底壁部52分离,即,进行开裂而向车辆下方侧开放。
开裂预定部60为被称为所谓的撕裂线的构件。开裂预定部60通过在底壁部52上设置由V型槽构成的槽口从而被形成。此外,开裂预定部60在俯视观察时呈向车辆前方侧开放的大致U字形状。另外,开裂预定部也可以由配置成穿孔状的多个小孔而形成。也就是说,也可以通过将沿板厚方向贯穿底壁部52的多个小孔排列成在俯视观察时呈U字形状的穿孔状来形成开裂预定部。
更具体地对本实施方式的开裂预定部60进行说明。如图4所示,开裂预定部60具备沿着底壁部52的车辆后方侧的边缘部而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的第一开裂预定部60A。此外,开裂预定部60具备从第一开裂预定部60A上的车辆宽度方向的两端部起分别向车辆前方侧延伸的第二开裂预定部60B。第二开裂预定部60B的车辆前方侧的端部60B1从底壁部52的中间部52M起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折曲。在开裂预定部60通过膝部安全气囊20的膨胀压而开裂时,门部58以开裂预定部60的一对端部60B1为起点而沿着车辆宽度方向弯折变形。其结果为,门部58向车辆下方侧单扇打开。换言之,开裂预定部60的端部60B1作为将车辆宽度方向设为旋转轴方向的铰链部62而发挥功能。
此外,在开裂预定部60中的一对端部60B1的车辆前方侧处,以分别接近各个端部60B1的方式而配置有沿着车辆宽度方向延伸的一对第一肋材64。一对第一肋材64跨及安全气囊门部50的底壁部52以及从底壁部52的车辆宽度方向的两端部起向车辆上方侧直立设置的左右侧壁部而被一体地形成。因此,底壁部52上的开裂预定部60的端部60B1附近通过第一肋材64而被加强。该第一肋材64在底壁部52上有效地对被设置于受到膝部安全气囊20的膨胀压而应力集中的端部60B1处的铰链部62的附近进行加强。其结果为,抑制了越过开裂预定部60而使底壁部52开裂的情况。
而且,在安全气囊门部50上,于底壁部52的车辆前方部分上设置有五个第二肋材66。这些第二肋材66以跨及底壁部52及前方纵壁部54的方式而被形成。此外,这些第二肋材66以在车辆宽度方向上隔开预定间隔的方式而被配置。安全气囊门部50通过设置这些第二肋材66,从而提高了底壁部52与前方纵壁部54的边界部分的刚性。其结果为,在底壁部52的与中间部52M相比靠前方侧的部分处,提高了对于膝部安全气囊20的膨胀压的耐力。
接下来,对本实施方式的作用及效果进行说明。
本实施方式的膝部安全气囊装置10具备:安全气囊外壳部30,其被配置在仪表板14的下表面部15B处;安全气囊门部50,其被配置在安全气囊外壳部30的车辆下方侧。在安全气囊外壳部30中,以被折叠了的状态收纳有膝部安全气囊20。当被供给气体时,该膝部安全气囊20通过膨胀压而使安全气囊门部50的开裂预定部60开裂。然后,膝部安全气囊20沿着仪表板14而向车辆后方侧且车辆上方侧膨胀展开。由此,膨胀展开了的膝部安全气囊20会被配置在仪表板14与乘员P的膝部K之间。其结果为,能够利用膝部安全气囊20而对乘员P的下肢进行约束并进行保护。
此处,开裂预定部60被形成在安全气囊门部50的底壁部52上的与车辆前后方向的中间部52M相比靠后方侧处。此外,开裂预定部60在俯视观察时呈向车辆前方侧开放的大致U字形状。其结果为,在通过膝部安全气囊20的膨胀压而使开裂预定部60开裂时,底壁部52的与中间部52M相比靠后方侧的部分将向车辆下方侧打开而形成门部58。并且,如图5的箭头标记R所示,能够从门部58对膝部安全气囊20施加向车辆后方侧且车辆上方侧的反作用力。关于该作用,参照图9的比较例而进行说明。
如图9B所示,比较例的膝部安全气囊装置100被构成为包括安全气囊外壳部102以及安全气囊门部103。安全气囊外壳部102被配置在仪表板200的下表面部200A处。安全气囊门部103与下表面部200A被一体地形成。在安全气囊外壳部102的内部收纳有膝部安全气囊104和充气装置22。此外,膝部安全气囊104通过从充气装置22接受气体的供给,从而朝向车辆后方侧被膨胀展开。
另一方面,构成膝部安全气囊装置100的车辆下方侧的安全气囊门部103被形成为向车辆上方侧开放的大致箱状。安全气囊门部103的车辆下方侧的壁由底壁部110而构成。在底壁部110上,于底壁部110的大致全部区域内形成有在俯视观察时向车辆前方侧开放的大致U字形状的开裂预定部112。如具体地进行说明,则开裂预定部112具备沿着底壁部110的车辆后方侧的边缘部而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的第一开裂预定部112A。此外,开裂预定部112具备从第一开裂预定部112A的车辆宽度方向的两端部起沿着车辆前后方向而延伸至底壁部110的前端部为止的第二开裂预定部112B。其结果为,在膝部安全气囊104的膨胀压作用于底壁部110时,开裂预定部112将会开裂,从而底壁部110的大致全部区域成为门部114。并且,在膝部安全气囊装置100工作时,如在图9B中用双点划线所示的那样,底壁部110的车辆前方侧的端部将弯折变形从而使门部114向车辆下方侧打开。
此处,为了提升膨胀展开时的膝部安全气囊104的鲁棒性,从而希望得到从门部114向车辆后方侧且车辆上方侧的反作用力。但是,在比较例的膝部安全气囊装置100中,不具备对门部114的打开角度进行限制的构件。因此,在门部114被以所需以上程度而打开的情况下,难以充分地对膝部安全气囊104施加向车辆后方侧且车辆上方侧的反作用力。
相对于此,在本实施方式的膝部安全气囊装置10中,底壁部52的与中间部52M相比靠后方侧的部位作为门部58而被开放。其结果为,从膝部安全气囊20向底壁部52输入的车辆下方向的载荷的一部分能够由与中间部52M相比靠车辆前方侧来承受。此外,能够将膝部安全气囊20的胀出动作向底壁部52的与中间部52M相比靠后方侧进行引导。而且,在底壁部52的开裂预定部60开裂且中间部52M弯折变形从而门部58被打开时,能够吸收从膝部安全气囊20被输入至门部58的载荷的一部分。其结果为,如图5的箭头标记R所示的那样,限制了门部58的打开角度,从而能够从门部58对膝部安全气囊20施加向车辆后方侧且车辆上方侧的反作用力。其结果为,能够使膝部安全气囊20的膨胀展开时的鲁棒性提升。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与如上述的比较例那样使底壁部110的车辆前方侧的端部弯折变形以将门部114开放的结构相比,向膝部安全气囊20施加反作用力的反作用力面即门部58向车辆后方侧被配置。由此,能够促进膝部安全气囊20的向车辆后方侧、即向乘员P侧的膨胀展开,从而能够有助于膝部安全气囊20的鲁棒性的提升。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在开裂预定部60上的车辆前方侧的端部60B1的车辆前方侧,以与端部60B1接近的方式而配置有第一肋材64。此外,第一肋材64沿着车辆宽度方向而延伸。由此,由于在底壁部52上,门部58的铰链部62的附近通过第一肋材64而被加强,因此能够阻止或抑制由于膝部安全气囊20的膨胀压而使底壁部52越过开裂预定部60向车辆前方侧开裂的情况。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开裂预定部60上的第二开裂预定部60B的车辆前方侧的端部60B1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折曲。其结果为,当第二开裂预定部60B从车辆后方侧的端部起开裂至车辆前方侧的端部60B1为止时,在端部60B1处开裂方向将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被变更。由此,能够阻止或抑制由于膝部安全气囊20的膨胀压而使底壁部52越过端部60B1向车辆前方侧开裂的情况。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底壁部52被形成为向车辆下方侧呈凸起的圆顶状。其结果为,与底壁部被形成为平板状的结构相比,能够抑制底壁部52的板厚的增加并且提高底壁部52的中间部52M弯折变形时的阻力。由此,能够在对门部58的打开角度进行限制的同时抑制安全气囊门部50的重量的增加。
此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安全气囊外壳部30的前壁36上的对于膝部安全气囊20的膨胀压的耐力被设定为高于后壁38。其结果为,在膝部安全气囊20的膨胀压作用于安全气囊外壳部30的前壁36以及后壁38上的情况下,能够使耐力较低的后壁38向车辆后方侧变形。由此,在开裂预定部60的开裂后,形成于底壁部52上的门开口部会随着后壁38的变形而向车辆后方侧扩大。然后,膝部安全气囊20向车辆后方侧且车辆上方侧膨胀展开,并将膝部安全气囊20在仪表板14与乘员P的膝部K之间平滑地展开。
安全气囊门部50的底壁部52与前方纵壁部54的边界部分通过第二肋材66而被加强。其结果为,提高了底壁部52的与中间部52M相比靠前方侧的部分对于膝部安全气囊20的膨胀压的变形耐力。其结果为,将由底壁部52上的与中间部52M相比靠前方侧的部分来承受更多的膨胀压,进而使从底壁部52向膝部安全气囊20施加的反作用力增高,以提升膨胀展开时的鲁棒性。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应用图6所示的变形例1所涉及的膝部安全气囊装置70。该膝部安全气囊装置70的特征在于如下的这一点,即,其被构成为,利用安全气囊门部72的底壁部74的板厚差,来阻止或抑制底壁部74越过车辆前后方向的中间部74M而向车辆前方侧开裂的情况。除此之外的结构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
如图6所示,安全气囊门部72被形成为向车辆上方侧开放的大致箱状。此外,在安全气囊门部72中,在构成车辆下方侧的壁的底壁部74上,于与车辆前后方向的中间部74M相比靠后方侧的部分处形成有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的开裂预定部60。此外,开裂预定部60的车辆前方侧的端部60B1被设为门部78的铰链部62。
此处,底壁部74被设定为,与车辆前后方向的中间部74M相比靠前方侧的部分的板厚t1厚于构成与中间部74M相比靠后方侧的部分的门部78的板厚t2。由此,底壁部74被设定为,与车辆前后方向的中间部74M相比靠前方侧的部分的刚性高于构成与中间部74M相比靠后方侧的部分的门部78的刚性。
由于上述结构基本上沿袭了上述实施方式的结构,因此实现了同样的作用和效果。
此处,在变形例1所涉及的膝部安全气囊装置70中,底壁部74中与中间部74M相比靠车辆前方侧的部分相比于与中间部74M相比靠车辆后方侧的部分而具有较高的刚性。由此,在底壁部74中,与门部78的铰链部62相比靠车辆前方侧的部分的刚性提高。其结果为,能够阻止或抑制由于膝部安全气囊20的膨胀压而使底壁部74越过开裂预定部60开裂的这样的情况。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应用图7所示的变形例2所涉及的膝部安全气囊装置80。该膝部安全气囊装置80的特征在于,利用安全气囊外壳部82的前壁84以及后壁86的板厚差而将相对于膝部安全气囊20的膨胀压的耐力设定为前壁84与后壁86相比而较高。除此之外的结构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
如图7所示,安全气囊外壳部82构成了膝部安全气囊装置80的车辆上方侧,且被形成为向车辆下方侧开放的大致箱状。此外,构成安全气囊外壳部82的车辆前方侧的壁的前壁84的板厚t3被设定为,厚于构成安全气囊外壳部82的车辆后方侧的壁的后壁86的板厚t4。由此,对于膝部安全气囊20的膨胀压的前壁84的耐力被设定为高于后壁86的耐力。
另外,虽然在图7中前壁84作为一张板材而被图示,但是并不被限定于此,前壁84也可以以将多个板材重叠并接合的方式而被形成。在此情况下,前壁84的总板厚被形成为厚于后壁86的板厚。
由于上述结构基本上沿袭了上述实施方式的结构,因此实现了同样的作用和效果。
此处,在变形例2所涉及的膝部安全气囊装置80中,通过将前壁84与后壁86的板厚设为不同,从而将前壁84对于膝部安全气囊20的膨胀压的耐力设定为高于后壁86的耐力。因此,如在图7中用双点划线所示的那样,在膝部安全气囊20的膨胀压作用于安全气囊外壳部82的前壁84以及后壁86上的情况下,能够使耐力较低的后壁86侧向车辆后方侧变形。由此,在开裂预定部60的开裂后,形成于底壁部52上的门开口部将随着后壁86的变形而向车辆后方侧扩大。其结果为,膝部安全气囊20能够易于向车辆后方侧且车辆上方侧膨胀展开,并使膝部安全气囊20在仪表板14与乘员P的膝部K之间平滑地展开。
此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应用图8中所示的变形例3所涉及的膝部安全气囊装置90。该膝部安全气囊装置90的特征在于,在后壁94与侧壁96的边界部分处形成狭缝部99。后壁94构成安全气囊外壳部92的车辆后方侧的壁。侧壁96构成安全气囊外壳部92的车辆宽度方向两侧的壁。其它的结构与上述实施方式相同。另外,在图8中,省略了仪表板14及安全气囊门部50而进行图示。
如该图所示,后壁94与侧壁96的边界部分构成向车辆下方侧开放的大致箱状的安全气囊外壳部92的后方的角部。狭缝部99从构成角部的侧壁96的下端部起沿着车辆上下方向而延伸至中间部。由此,前壁98对于膝部安全气囊20的膨胀压的耐力被设定为高于后壁94的耐力。
由于上述结构基本上沿袭了上述实施方式的结构,因此实现了同样的作用和效果。
此处,在变形例3所涉及的膝部安全气囊装置90中,通过在后壁94与侧壁96的边界部分处形成狭缝部99,从而将前壁98对于膝部安全气囊20的膨胀压的耐力设定为高于后壁94的耐力。由此,在膝部安全气囊20的膨胀压作用于安全气囊外壳部92的前壁98以及后壁94上的情况下,能够使耐力较低的后壁94侧向车辆后方侧变形。其结果为,在开裂预定部60的开裂后,形成于底壁部52上的门开口部将随着后壁94的变形而向车辆后方侧扩大。其结果为,膝部安全气囊20能够易于向车辆后方侧且车辆上方侧膨胀展开,并使膝部安全气囊20在仪表板14与乘员P的膝部K之间平滑地展开。
以上,上述的实施方式以及各种变形例的结构可以被适当地组合。此外,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设为在安全气囊外壳部30的底壁部52上设置第一肋材64与第二肋材66的结构,但是也可以设为不设置第一肋材64以及第二肋材66中的一方或双方的结构。
此外,虽然在本实施方式中,设为膝部安全气囊装置10、70、80、90被配置于仪表板14的驾驶员座侧的结构,但是本发明不被限定于此。也可以在仪表板14的副驾驶座侧配置膝部安全气囊装置10、70、80、90。
此外,虽然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仪表板14与安全气囊门部50以分体的方式而被设置,但是本发明不被限定于此。安全气囊门部50也可以与仪表板14的下表面部15B被一体地形成。

Claims (11)

1.一种膝部安全气囊装置,具备:
安全气囊外壳部,其被配置在仪表板的下表面部处;
膝部安全气囊,其以被折叠了的状态而被收纳在所述安全气囊外壳部中,并且通过被供给气体从而沿着所述仪表板向车辆后方侧且车辆上方侧被膨胀展开;
安全气囊门部,其被配置在所述安全气囊外壳部的车辆下方侧,且在构成车辆下方侧的面的底壁部的与车辆前后方向的中间部相比靠后方侧的部分上具有在俯视观察时向车辆前方侧开放的大致U字形状的开裂预定部,所述安全气囊门部通过利用所述膝部安全气囊的膨胀压而使所述开裂预定部开裂,从而使所述底壁部的与所述中间部相比靠车辆后方侧的部分向车辆下方侧打开,
在所述底壁部上形成有第一肋材,所述第一肋材在与所述开裂预定部上的车辆前方侧的端部相比靠车辆前方侧处以与该端部接近的方式而被配置、并且沿着车辆宽度方向而延伸,
所述安全气囊外壳部被设定为,构成车辆前方侧的壁的前壁的对于所述膝部安全气囊的膨胀压的耐力高于构成车辆后方侧的壁的后壁的对于所述膝部安全气囊的膨胀压的耐力。
2.一种膝部安全气囊装置,具备:
安全气囊外壳部,其被配置在仪表板的下表面部处;
膝部安全气囊,其以被折叠了的状态而被收纳在所述安全气囊外壳部中,并且通过被供给气体从而沿着所述仪表板向车辆后方侧且车辆上方侧被膨胀展开;
安全气囊门部,其被配置在所述安全气囊外壳部的车辆下方侧,且在构成车辆下方侧的面的底壁部的与车辆前后方向的中间部相比靠后方侧的部分上具有在俯视观察时向车辆前方侧开放的大致U字形状的开裂预定部,所述安全气囊门部通过利用所述膝部安全气囊的膨胀压而使所述开裂预定部开裂,从而使所述底壁部的与所述中间部相比靠车辆后方侧的部分向车辆下方侧打开,
在所述底壁部上形成有第一肋材,所述第一肋材在与所述开裂预定部上的车辆前方侧的端部相比靠车辆前方侧处以与该端部接近的方式而被配置、并且沿着车辆宽度方向而延伸,
所述安全气囊门部形成有第二肋材,所述第二肋材跨及所述底壁部以及从所述底壁部的车辆前方侧的端部起向车辆上方侧被直立设置的前方纵壁部而延伸。
3.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膝部安全气囊装置,其中,
所述底壁部被形成为,与所述中间部相比靠车辆前方侧的部分的板厚厚于与所述中间部相比靠车辆后方侧的部分的板厚。
4.根据权利要求1或权利要求2所述的膝部安全气囊装置,其中,
所述底壁部被形成为向车辆下方侧呈凸起的圆顶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膝部安全气囊装置,其中,
所述开裂预定部具备:
第一开裂预定部,其沿着所述底壁部的车辆后方侧的边缘部而在车辆宽度方向上延伸;
一对第二开裂预定部,所述一对第二开裂预定部分别从第一开裂预定部的车辆宽度方向的一侧以及另一侧的端部起向车辆前方侧延伸,
所述一对第二开裂预定部的车辆前方侧的端部被折曲,并向车辆宽度方向内侧延伸。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膝部安全气囊装置,其中,
所述膝部安全气囊以使受到气体的供给而进行膨胀的部分被配置于与充气装置相比靠车辆后方侧的状态,而被收纳于安全气囊外壳部中。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膝部安全气囊装置,其中,
所述安全气囊门部以与所述仪表板成为分体的方式而被构成,并且以与所述安全气囊外壳部结合的状态而被模块化。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膝部安全气囊装置,其中,
所述第一肋材跨及所述安全气囊门部的所述底壁部和从所述底壁部的车辆宽度方向的端部起向车辆上方侧被直立设置的侧壁部而延伸,并且与所述底壁部及所述侧壁部被一体地形成。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膝部安全气囊装置,其中,
所述安全气囊外壳部通过在所述前壁上形成突条,从而将所述前壁的对于所述膝部安全气囊的膨胀压的耐力设定为高于所述后壁的对于所述膝部安全气囊的膨胀压的耐力。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膝部安全气囊装置,其中,
所述安全气囊外壳部通过使所述前壁的板厚厚于所述后壁的板厚,从而将所述前壁的对于所述膝部安全气囊的膨胀压的耐力设定为高于所述后壁的对于所述膝部安全气囊的膨胀压的耐力。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膝部安全气囊装置,其中,
所述安全气囊外壳部通过在所述后壁的车辆宽度方向的一侧以及另一侧的端部处形成狭缝,从而将所述前壁的对于所述膝部安全气囊的膨胀压的耐力设定为高于所述后壁的对于所述膝部安全气囊的膨胀压的耐力。
CN202011309091.9A 2019-11-29 2020-11-20 膝部安全气囊装置 Active CN11287446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217434 2019-11-29
JP2019217434A JP7243602B2 (ja) 2019-11-29 2019-11-29 ニーエアバッグ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74465A CN112874465A (zh) 2021-06-01
CN112874465B true CN112874465B (zh) 2023-04-14

Family

ID=7604302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309091.9A Active CN112874465B (zh) 2019-11-29 2020-11-20 膝部安全气囊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1332096B2 (zh)
JP (1) JP7243602B2 (zh)
CN (1) CN11287446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210155255A (ko) * 2020-06-15 2021-12-22 현대자동차주식회사 에어백 장치
US11351945B1 (en) * 2021-01-20 2022-06-07 Faurecia Interior Systems, Inc. Knee airbag cover
JP7400763B2 (ja) * 2021-03-26 2023-12-19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乗員保護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743360B2 (ja) * 2001-12-06 2006-02-08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膝保護用エアバッグ装置のエアバッグの収納方法
DE10160192A1 (de) * 2001-12-07 2003-06-26 Trw Repa Gmbh Instrumententafel mit Aufnahme für ein Gassack-Modul
JP2004210115A (ja) 2002-12-27 2004-07-29 Hitachi Chem Co Ltd 自動車用インストルメントパネル
US7261318B2 (en) 2003-12-01 2007-08-28 Autoliv Asp, Inc. Knee airbag and glove box assembly
CN100406309C (zh) * 2004-12-29 2008-07-30 丰田合成株式会社 膝部保护用气囊装置
JP5042552B2 (ja) * 2006-08-01 2012-10-03 タカタ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カバー、インストルメントパネル、エアバッグ装置
JP4530018B2 (ja) * 2007-09-27 2010-08-25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膝保護エアバッグ
JP4976315B2 (ja) * 2008-01-18 2012-07-18 タカタ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カバー、インストルメントパネル、エアバッグ装置、エアバッグ収容体
CN102741092B (zh) * 2008-10-29 2015-07-29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副驾驶座用膝部安全气囊装置
CN102481887B (zh) * 2009-07-29 2014-12-03 丰田自动车株式会社 附带于转向管柱的膝部安全气囊装置
JP5541254B2 (ja) 2011-09-29 2014-07-09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膝保護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WO2013054397A1 (ja) * 2011-10-11 2013-04-18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ニーエアバッグ装置
JP6013728B2 (ja) 2011-12-08 2016-10-25 日本プラスト株式会社 ニーエアバッグ装置
DE102013009065A1 (de) 2013-05-28 2014-12-04 Autoliv Development Ab Knieaufprallschutzeinrichtung für ein Kraftfahrzeug
JP6442775B2 (ja) * 2016-05-12 2018-12-26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乗員保護装置
JP6546887B2 (ja) * 2016-09-05 2019-07-17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カバー
JP2019034647A (ja) * 2017-08-15 2019-03-07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用ニーエアバッグ装置
JP6962737B2 (ja) * 2017-08-21 2021-11-05 豊田合成株式会社 エアバッグ装置
KR20200094361A (ko) * 2019-01-30 2020-08-07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무릎 에어백 장치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1332096B2 (en) 2022-05-17
US20210162944A1 (en) 2021-06-03
JP7243602B2 (ja) 2023-03-22
JP2021084615A (ja) 2021-06-03
CN112874465A (zh) 2021-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874465B (zh) 膝部安全气囊装置
WO2017209192A1 (ja) 乗員保護装置
JP4907175B2 (ja) 座席シート装置
US6874810B2 (en) Airbag cover deployment flaps
EP2340969B1 (en) Knee airbag device for front passenger seat
EP2322391B1 (en) Knee airbag device for vehicle
EP3696030B1 (en) Airbag device,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airbag device, and method for deploying airbag device
US20120074677A1 (en) Airbag, airbag device, and method for sewing lid member of airbag
US7213837B2 (en) Airbag module
JP5060351B2 (ja) コラム付けニーエアバッグ装置
US7896388B2 (en) Seat airbag
US20200148153A1 (en) Knee airbag device
US20070057498A1 (en) Airbag device
JP2014113883A (ja) エアバッグドアを一体に有するインストルメントパネル
JP5316488B2 (ja) 助手席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EP1602533B1 (en) Airbag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vehicle's airbag
KR20060092659A (ko) 자동차용 조수석 에어백 도어 구조
WO2023189989A1 (ja) エアバッグ装置
JP2010264788A (ja) 車両用ニーエアバッグ装置
US10676059B2 (en) Airbag
KR200193451Y1 (ko) 조수석 에어백 커버 구조
WO2020054207A1 (ja) エアバッグ装置
JP2024034304A (ja) エアバッグドアおよびインパネロアの連結構造
JP2024061294A (ja) 車両用エアバッグ装置
JP4252850B2 (ja) 車両用エアバッグ装置の開裂線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