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69162B - 一种具有抗疲劳、改善睡眠功能的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具有抗疲劳、改善睡眠功能的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69162B
CN112869162B CN202110181411.5A CN202110181411A CN112869162B CN 112869162 B CN112869162 B CN 112869162B CN 202110181411 A CN202110181411 A CN 202110181411A CN 112869162 B CN112869162 B CN 11286916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ts
spray drying
prepared
temperature
pept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81411.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869162A (zh
Inventor
于善凯
王彩霞
雷蕾
熊菲菲
涂宏建
晏永球
陶刚
袁媛
贾福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jiang Dayimei Bio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jiang Dayimei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jiang Dayimei Bio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jiang Dayimei Bio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181411.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69162B/zh
Publication of CN11286916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6916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86916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6916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33/00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33/10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using additives
    • A23L33/105Plant extracts, their artificial duplicates or their derivativ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31/00Edible extracts or preparations of fungi;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33/00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33/10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using additiv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33/00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33/10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using additives
    • A23L33/17Amino acids, peptides or proteins
    • A23L33/175Amino aci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L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A21D OR A23B-A23J; THEIR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e.g. COOKING, MODIFICATION OF NUTRITIVE QUALITIES, PHYSICAL TREATMENT; PRESERVATION OF FOODS OR FOODSTUFFS, IN GENERAL
    • A23L33/00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 A23L33/10Modifying nutritive qualities of foods; Dietetic products; Preparation or treatment thereof using additives
    • A23L33/17Amino acids, peptides or proteins
    • A23L33/18Peptides; Protein hydrolysat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23FOODS OR FOODSTUFFS; TREATMENT THEREOF, NOT COVERED BY OTHER CLASSES
    • A23VINDEXING SCHEME RELATING TO FOODS, FOODSTUFFS OR NON-ALCOHOLIC BEVERAGES AND LACTIC OR PROPIONIC ACID BACTERIA USED IN FOODSTUFFS OR FOOD PREPARATION
    • A23V2002/00Food compositions, function of food ingredients or processes for food or foodstuff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50/00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in human health protection, e.g. against extreme weather
    • Y02A50/30Against vector-borne diseases, e.g. mosquito-borne, fly-borne, tick-borne or waterborne diseases whose impact is exacerbated by climate change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ycology (AREA)
  • Nutrition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F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Proteomics, Peptides & Aminoacids (AREA)
  • Botan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 Coloring Foods And Improving Nutritive Qualit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具有抗疲劳、助眠功能的复合草本低聚肽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组合物包括以下组分及其质量份数:γ‑氨基丁酸5~10份,L‑茶氨酸1~5份,中药提取物15~35份,藏红花提取物1~5份,西番莲粉1~5份,复合牡蛎肽微囊15~30份,小麦低聚肽10~25份,酪蛋白水解肽1~5份,核桃肽1~5份以及蒙特莫伦西酸樱桃粉5~10份,其中,上述中药提取物的原料包括炒酸枣仁、茯苓、肉桂、甘草以及大枣。本发明能实现了日间抗疲劳、夜间助睡眠的日夜兼顾的新模式,其中,复合牡蛎肽微囊采用双层,起到缓释的作用,进一步促进日间抗疲劳、夜间助睡眠的效果,从根本上实现抗疲劳、缓解压力以及改善睡眠的诉求。

Description

一种具有抗疲劳、改善睡眠功能的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具有抗疲劳、改善睡眠功能的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生活和工作节奏的加快,有睡眠问题的人群越来越多,其中,失眠是一种最普遍的睡眠问题,其症状包括入睡困难、或夜间觉醒、或早醒、或醒后感觉不清等,对人们的身心健康造成了不良影响。中国有45.4%的被调查者在过去1个月中曾经历过不同程度的失眠,严重影响了人们的正常工作生活。根据《中国成人失眠诊断与治疗指南(2017版)》的定义,失眠是指尽管有合适的睡眠机会和睡眠环境,依然对睡眠时间和(或)质量感到不满足,并且影响日间社会功能,临床表现为入睡困难、睡眠维持障碍(整夜觉醒次数≥2次)、早醒、睡眠质量下降和总睡眠时间减少(通常少于6.5小时),同时伴有日间功能障碍。失眠引起的日间功能障碍主要包括疲劳、情绪低落或激惹、躯体不适、认知障碍等。因而,失眠症的防治成为医学研究领域的重要课题。
目前失眠症的治疗主要通过睡眠卫生教育、心理治疗(失眠的认知行为治疗,CBT-1)、物理治疗、药物治疗、中医治疗等,其中服用安眠药等药物治疗手段是目前常用的方式,然后药物治疗存在着药物依赖的问题,并且无法从根源上解决失眠的问题。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的健康意识以及养生观念越来越强,具有抗疲劳、改善睡眠作用的传统药食同源食材的研究以及新食品原料的研究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例如:专利号为ZL201710677530.3(授权公告号为CN107594269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具有改善睡眠功能的多肽草本固体饮料的配方,包括如下重量份的组分:骨髓肽粉2.5~2.9份,脑肽粉0.1~0.5份,沙棘粉1.0~5.0份,百合粉1.0~5.0份,山楂粉1.0~5.0份,酸枣仁粉1.0~5.0份,葛根粉1.0~3.0份,白果粉0.5~3.0份,决明子粉0.5~3.0份,当归粉0.5~3.0份。专利号为ZL 201310398672.8(授权公告号为CN103445165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用于改善亚健康状态的产品及其组合物,所述产品及其组合物中包括玛卡和牡蛎肽。申请号为CN200410104434.2(公开号为CN1660400A)的中国发明专利公开了一种改善睡眠的药物,包括α-甘露聚糖肽20%-40%;褪黑素0.2%-5%;补脑安神类中药55%-75%;所述的药物包括α-甘露聚糖肽35%-50%;褪黑素0.8%-3%;补脑安神类中药30%-40%;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类中药10%-30%。所述的药物包括α-甘露聚糖肽10%-30%;褪黑素0.8%-3%;补脑安神类中药20%-60%;补脾益气、清热解毒类中药10%-30%;补血活血、清热泻火类中药10%-30%。
上述第一份专利中的多肽草本固体饮料以骨髓肽粉、脑肽粉和草本食材为主要原料,具有清心安神、改善睡眠的作用,具有清心安神、改善睡眠,然而该多肽草本固体饮料仅针对夜晚的失眠症状,对日间的疲劳症状没有改善的作用。上述第二份专利中的产品及其组合物具有调节荷尔蒙分泌,提高睡眠质量、增强记忆力,具有降血脂、抑制血小板聚集,改善高血糖症状,提高人体免疫力,促进新陈代谢等功能;还对妇女更年期综合症、青春期子宫功能性出血、产前或产后虚弱均有明显疗效。然而该产品仅为多种组分的杂合,针对性不强,并且未区别对待日间的疲劳症状和夜间的失眠症状,易造成二者的相互干扰或冲突,例如夜间精神亢奋而无法入眠,日间精神匮乏而昏昏入睡。上述第三份专利中的药物在改善夜间睡眠问题的基础上,同样忽视了对日间症状的调理,并且该药物含有非药食同源中药及褪黑素,长期服用可能存在一定副作用。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一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具有抗疲劳、改善睡眠功能的组合物,该组合物具有日间抗疲劳而夜间助睡眠的日夜兼顾的功效。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第二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而提供一种上述具有抗疲劳、改善睡眠功能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本发明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抗疲劳、助眠功能的复合草本低聚肽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组分及其质量份数:γ-氨基丁酸5~10份,L-茶氨酸1~5份,中药提取物15~35份,藏红花提取物1~5份,西番莲粉1~5份,复合牡蛎肽微囊15~30份,小麦低聚肽10~25份,酪蛋白水解肽1~5份,核桃肽1~5份以及蒙特莫伦西酸樱桃粉5~10份,其中,上述中药提取物的原料包括炒酸枣仁、茯苓、肉桂、甘草以及大枣。
本发明中的上述γ-氨基丁酸(GABA)是一种天然的非蛋白质氨基酸,是哺乳动物中枢神经系统中重要的抑制性神经传达物质,约50%的中枢神经突触部位以GABA为介质。人体缺乏时,会产生焦虑、不安、疲倦、忧虑等情绪。L-茶氨酸是绿茶特有的呈味物质,是一种非蛋白氨基酸,由茶叶经水提、分离、离子交换以及脱色脱臭制得。
本发明中的上述小麦低聚肽提取自天然小麦蛋白,以富含小麦蛋白的小麦谷朊粉为原料,经过复合酶梯度酶切,多极分离纯化,喷雾干燥而成。本发明中的小麦低聚肽含有人体所需的各种氨基酸,特别是含有丰富的谷氨酰胺,可以维持脑氮平衡和作为神经递质的前体物质。此外,小麦低聚肽特含类吗啡样肽,对于神经调节有改善效果,可用于缓解精神紧张及改善睡眠。
本发明中的上述酪蛋白水解肽是牛奶蛋白的水解产物,由牛奶蛋白经胰蛋白酶水解得到,它含有具有生物活性的十缩氨基酸,具有令人放松的作用,无任何毒副作用,具有明确的缓解紧张情绪、改善睡眠作用,不产生类似安定药物的习惯性依赖或者上瘾性。
本发明中的上述核桃肽以核桃粕或核桃蛋白为原料,经复合酶梯度定向酶切技术等现代工程手段,通过膜分离纯化、瞬时灭菌、喷雾干燥等工艺制成。核桃肽具有抗疲劳作用,动物试验中能显著延长小鼠负重游泳时间,降低运动小鼠血乳酸和尿素氮含量,提高小鼠肌糖原和肝糖原含量。此外,核桃肽中的氨基酸可以增强胃肠功能,促进消化和全身血液循环,保持神经活动正常,提高睡眠质量,松弛脑神经的紧张状态,从而达到抗疲劳作用。
本发明中的上述牡蛎肽牡蛎肉蛋白质含量占其干重的45%~57%,氨基酸组成完善,必需氨基酸完全程度和比例优于牛乳和人乳,并含有牛磺酸,具有缓解疲劳、安神健脑等作用。动物试验中,牡蛎肽能促进大鼠肝糖原、肌糖原等能源物质的积累,保证大鼠运动期间较高的血糖水平及较好的运动能力。
本发明中的上述瓜拉那提取物所含的天然咖啡因能够逐渐而缓慢地刺激神经,刺激维持的有效期长,而且刺激比较温和,对人体没有危害,有助于减少疲劳,增强活力。
本发明中的上述中药提取物的原料中,炒酸枣仁所用的酸枣味甘,入心、肝经,能养心阴、益肝血而宁心安神,为养心阴之要药,炒酸枣仁所含的皂苷、黄酮、生物碱以及不饱和脂肪酸部分有催眠、镇静作用,可治疗虚烦不眠,惊悸多梦。肉桂含有桂皮油、桂皮醛、肉桂酸钠等成分,具有镇静、镇痛的作用,用治元阳亏虚,虚阳上浮所致的虚喘、汗出、心悸、失眠等症。茯苓为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具有补益心脾而宁心安神的疗效。甘草性甘、平,归心、肺经,与酸枣仁合用,主治阴血不足导致的失眠。大枣甘,温,归心、脾、胃经,补中益气,养血安神,治脾虚食少,体倦乏力,大枣多糖能增强肌力、增强耐力、抗疲劳,大枣中所含黄酮类化合物有镇静、催眠作用。
本发明中的上述蒙特莫伦西酸樱桃粉含有5倍于普通樱桃的花色苷、槲皮素及天然褪黑素,具有缓解痛风、改善睡眠等功效。
本发明中的上述藏红花提取物性味甘、微寒,归心、肝经,具有活血化淤及解郁安神的疗效。
本发明中的上述西番莲粉富含人体必需的17种氨基酸及多种维生素、微量元素等160多种有益成份。其中,丰富的天然活性成分类黄酮是减除烦躁和缓减压力的基本元素,具有舒压功效、有助入睡的疗效。此外西番莲粉还具有以下功效:天然的镇定剂,松弛、镇定神经效果特佳;治疗失眠,诱导自然入睡和深度睡眠,消除头痛,晕眩等现象;舒缓焦虑紧张、抑郁寡欢、神经紧张所引起的头痛、胃痛、尿频、心慌;改善因神经紧张所引起的肌肉痉挛、抽搐、疼痛等;舒解神经紧张及极度焦虑所引起之所有不适感;改善情绪极度低落、精神过度焦虑;治疗气郁症,舒解胀气,帮助消化。
进一步,所述中药提取物的原料由质量比为1~4:1~2:0.5~1.5:0.5~1:0.5~1的炒酸枣仁、茯苓、肉桂、甘草以及大枣构成。
进一步,所述γ-氨基丁酸可选用天然或合成氨基丁酸含量为20~95%的原料,所述L-茶氨酸可选用天然或合成茶氨酸含量20~95%的原料。
为进一步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上述复合草本低聚肽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所述中药提取物为以炒酸枣仁、茯苓、肉桂、甘草以及大枣为原料,采用常压热水提取、过滤、真空浓缩以及喷雾干燥等工序,制得的粉末状的提取物;
(2)所述小麦低聚肽以富含小麦蛋白的小麦谷朊粉为原料,经过复合酶梯度酶切,多极分离纯化,喷雾干燥而成;
(3)所述酪蛋白水解肽由牛奶蛋白经胰蛋白酶水解、膜分离、喷雾干燥制得;
(4)所述核桃肽以核桃粕或核桃蛋白为原料,经复合酶梯度定向酶切等处理,通过膜分离纯化、瞬时灭菌、喷雾干燥等工序制得;
(5)所述牡蛎肽复合微囊采用牡蛎肽、瓜拉那提取物、阿拉伯胶、γ-环状糊精、麦芽糊精、维生素E、海藻酸钠、蔗糖脂肪酸酯以及硬脂酰乳酸钠为原料,经过微囊双层包埋、喷雾干燥等工序制得;
(6)所述藏红花提取物微囊由西红花依次经过超临界CO2萃取、微胶囊包埋以及喷雾干燥等工序制得;
(7)所述西番莲粉由西番莲经干燥以及超微粉碎制得;
(8)所述酸樱桃粉由蒙特莫伦西酸樱桃依次经过清洗、切片、真空冷冻干燥、低温超微粉碎等工序制得;
(9)按上述质量份数,将制得的上述中药提取物、复合牡蛎肽微囊、小麦低聚肽、酪蛋白水解肽、核桃肽、蒙特莫伦西酸樱桃粉、西番莲粉及选购的γ-氨基丁酸、L-茶氨酸等组分混合均匀,即得所需的复合草本低聚肽组合物。
进一步,本发明中上述炒酸枣仁选用酸枣成熟果实,除去果肉和核壳,收集种子,晒干或烘干,炒用,单独或混合水提,浓缩,喷雾干燥。茯苓选用多孔菌科真菌茯苓的干燥菌核,除去泥沙,阴干,单独或混合水提,浓缩,喷雾干燥制成提取物。肉桂选用樟科植物肉桂的干燥树皮,阴干,单独或混合水提,浓缩,喷雾干燥制成提取物。甘草选用豆科植物甘草、胀果甘草或光果甘草的干燥根和根茎,除去须根,切厚片,单独或混合水提,浓缩,喷雾干燥制成提取物。大枣选用鼠李科植物枣的干燥成熟果实,晒干,单独或混合水提,浓缩,喷雾干燥制成提取物。
再进一步,优选地,所述步骤(1)中的中药提取物通过以下步骤制得:
(a)常压沸水提取:将炒酸枣仁、茯苓、肉桂、甘草、大枣按照上述质量比1~4:1~2:0.5~1.5:0.5~1:0.5~1混合均匀,接着投入提取罐中进行提取,加入混合原料重量10~15倍的纯化水,搅拌并加热升温至恒温在100±2℃,过200目筛,提取两次,合并滤液;
(b)减压浓缩:将提取滤液进行减压浓缩,获得浸膏,其中,减压浓缩的条件为:浓缩温度为60~72℃,真空度为-0.07~-0.09Mpa,相对密度为1.05~1.08之间;
(c)喷雾干燥:将浸膏灭菌过滤后进行喷雾干燥,获得所需的粉状的中药提取物,其中,喷雾干燥的条件为:进风温度为180~186℃,出口温度为88~95℃,上料速度为2.0~2.5L/min。
进一步,所述步骤(2)中的小麦低聚肽通过以下步骤制得:
(a)调浆:向小麦蛋白中加入适量纯化水,搅拌打浆10~50min,制得小麦蛋白浆备用;
(b)酶解:将上述小麦蛋白浆加热至20~40℃,接着加入含有胰蛋白酶、碱性蛋白酶的复合酶(具体组成),pH 7.5~11下,水解1~3h;
(c)灭酶:酶解结束后,调节pH至中性,加热至沸腾,保温10~20min;
(d)膜过滤:将酶解液进行离心处理,收集上清液液进行膜过滤,收集分子量小于4000的滤液;
(e)离子交换:采用过离子交换柱对收集的上述滤液进行脱盐处理;
(f)减压浓缩:脱盐后对提取滤液进行减压浓缩,获得浓缩液,其中,减压浓缩的条件为:浓缩温度为60~75℃,真空度为-0.07~-0.09Mpa,相对密度为1.05~1.08之间;
(g)喷雾干燥:将浓缩液灭菌后进行喷雾干燥,制得所需的小麦低聚肽粉,其中,喷雾干燥的条件为:进风温度为150~175℃,出口温度为85-95℃,上料速度为2.0~2.5L/min。
本发明中的中药提取物由于用了微沸搅拌提取技术、低温超微真空浓缩技术、喷雾干燥技术,完成了对各中药原料中有效成分的充分提取和保留,极大地降低了服用量。
进一步,所述步骤(3)中的酪蛋白水解通过以下步骤制得:
(a)调浆:向牛奶蛋白加入适量纯化水,搅拌10~50min,备用;
(b)酶解:将上述蛋白浆加热至38~42℃,加入胰蛋白酶,调节pH至7.5~10.5,水解1~3h;
(c)灭酶:酶解结束后,调节pH至中性,加热至沸腾,保温10~20min;
(d)膜过滤:将酶解液进行离心,离心液进行膜过滤,收集分子量小于3000的滤液;
(e)离子交换:采用过离子交换柱对收集的上述滤液进行脱盐处理;
(f)减压浓缩:脱盐后对提取滤液进行减压浓缩,获得浓缩液,其中,减压浓缩的条件为:浓缩温度为55~65℃,真空度为-0.07~-0.09Mpa,相对密度为1.05~1.08;
(g)喷雾干燥:将浓缩液灭菌后进行喷雾干燥,制得所需的酪蛋白水解肽粉,其中,喷雾干燥的条件为:进风温度为150~175℃,出口温度为85~95℃,上料速度为2.0~2.5L/min。
进一步,所述步骤(4)中的核桃肽通过以下步骤制得:
(a)调浆:向脱脂核桃蛋白中加入适量纯化水,搅拌打浆10~50min,备用;
(b)酶解:将上述蛋白浆加热至38~42℃,加入含有胰蛋白酶、碱性蛋白酶的复合酶,调节pH至7.5~11,水解时间为2~4h;
(c)灭酶:酶解结束后,调节pH至中性,加热至沸腾,保温10~20min;
(d)膜过滤:离心液进行膜过滤,收集分子量小于2000的滤液;
(e)离子交换:采用过离子交换柱对收集的上述滤液进行脱盐处理;
(f)减压浓缩:将提取滤液进行减压浓缩,获得浓缩液,其中,浓缩温度控制在60~70℃,真空度控制在-0.07~-0.09Mpa,相对密度控制在1.05~1.10之间;
(g)喷雾干燥:将浓缩液灭菌后进行喷雾干燥,制得所需的核桃肽粉,其中,喷雾干燥的条件为:进风温度为150~175℃,出口温度为85~95℃,上料速度为2.0~2.5L/min。
进一步,所述步骤(5)中的牡蛎肽复合微囊通过以下步骤制得:
(a)制第一壁材/芯材溶液:将质量比1:0.5~3.0的牡蛎肽、瓜拉纳提取物加适量水搅拌均匀制得混合芯材溶液,将阿拉伯胶、γ-环状糊精、海藻酸钠混合均匀后加适量水充分搅拌溶解,制成20~35%质量分数的壁材溶液,其中,上述阿拉伯胶、γ-环状糊精、海藻酸钠原料的质量比为0.2~1.0:1.0~1.5:2.0~3.0;本发明中牡蛎肽含有较多牛磺酸,而瓜拉纳提取物含有较丰富的天然咖啡因,均具有较强的提神、抗疲劳作用,两者配合使用,可协同增强抗疲劳效果,产生一加一大于二的增效效果。
(b)一层包埋:将上述步骤(a)中制得的芯材溶液及壁材溶液按照1~2:1.5~3的质量比混合,乳化均质后静置2h备用,其中,乳化均质的转速为1500~3000r/min,时间为5~10min;
(c)制第二壁材/芯材溶液:将上述步骤(b)中制得的乳液作为第二芯材溶液,将麦芽糊精、蔗糖脂肪酸酯、硬脂酰乳酸钠混合均匀后加适量水充分搅拌溶解,制成25~40%质量分数的壁材溶液,其中,上述麦芽糊精、蔗糖脂肪酸酯、硬脂酰乳酸钠原料的质量比为14~18:0.5~2:2~4;
(d)二层包埋:将上述步骤(c)中的第二芯材溶液及壁材溶液按1:1~2的质量比混合,持续搅拌20~30min,制成二次包埋液;
(e)喷雾干燥:将上述步骤(d)中的二次包埋液进行喷雾干燥,制得所需的牡蛎肽复合微囊,其中,喷雾干燥的条件为:进风温度为170~185℃,出口温度为80-90℃,上料速度为1.5~2.0L/min。
本发明中的上述牡蛎肽微囊采用牡蛎肽、瓜拉那提取物、阿拉伯胶、γ-环状糊精、麦芽糊精、海藻酸钠、蔗糖脂肪酸酯以及硬脂酰乳酸钠为原料经过微囊双层包埋、喷雾干燥而成,能有效掩盖牡蛎肽本身的腥味、鲜味,极大提升了产品的感官品质。同时,双层包埋可以起到缓释作用,睡前服用,可起到日间抗疲劳而晚上促睡眠的效果。本发明中的牡蛎肽微囊的包埋率高达95%以上,粒径为250~400μm,所具有良好的乳化性能,对光、热均具有良好的稳定性。
进一步,所述步骤(6)中的藏红花微囊通过以下步骤制得:
(a)超临界CO2萃取:将藏红花研磨成粗粉后进行CO2超临界萃取提取,其中,夹带剂为40~50%(v/v)乙醇,该夹带剂的添加量为藏红花粗粉质量的6~8%,得到藏红花萃取物,其中,萃取条件为:萃取温度为30~40℃,萃取压力为28~32Mpa,CO2流量为8~12kg/h,萃取时间为120~160min;
(b)微囊包埋:取适量的麦芽糊精和β-环状糊精,溶解在75℃热水中,得到壁材溶液,该壁材溶液中麦芽糊精和β-环状糊精的总质量分数为5~10%,且麦芽糊精和β-环状糊精的质量比为2:1~3;将上述制得的藏红花萃取物加入含可溶性大豆多糖和磷脂的10%~15%乙醇溶液中,其中可溶性大豆多糖与磷脂质量比为1:1~3,可溶性大豆多糖和磷脂在乙醇溶液中的总质量分数为1.5~4%,配制成质量分数为8%~10%的藏红花乳化液;
将上述制得的藏红花乳化液倒入制得的壁材溶液中,其中,藏红花乳化液与壁材溶液的体积比为0.8~1:1,于45℃下进行乳化均质处理,制得初产品;
(c)喷雾干燥:将上述制得的初产品进行喷雾干燥制得所需的藏红花微囊成品,其中,喷雾干燥的条件为:进口温度为155~180℃,出口温度为75~85℃,上料速度1.0~1.5L/min。
与传统的醇提法相比,采用CO2超临界萃取法能大大缩短萃取时间(缩短60%以上),减少了萃取过程中损失,提取收率提升20%以上。通过以上方法制备的藏红花微囊有效提升了藏红花提取物的稳定性,提高了制剂适用性,并且具有良好的乳化性能,对光、热均具有良好的稳定性。藏红花微囊中功效成分的包埋率可达90%以上,粒径为100~300μm,具有良好的溶解性。
进一步,所述步骤(7)中的西番莲粉可通过以下步骤制得:
(a)粉碎:将西番莲经拣选除杂后粉碎;
(b)过筛:将上述制得的西番莲粉过100目筛网,得到原料的100目筛分,出料即得西番莲粉。
进一步,所述步骤(8)中的蒙特莫伦西酸樱桃粉可通过以下步骤制得:
(a)清洗去杂:将新鲜酸樱桃清洗干净,去除果蒂等杂质备用;
(b)真空冷冻干燥:将上述水果切片,平均厚度控制在4mm左右,将水果切片投入真空冷冻干燥设备中进行干燥,冷冻干燥的条件为:预冻速率0.4℃/min,预冻初始温度-40℃,预冻终点温度-70℃,干燥室压力45pa,加热板温度42℃,干燥时间为22h;
(c)低温超微粉碎:将干燥结束后的水果冻干片进行低温超微粉碎,所得果粉要求100%过300目筛。
上述蒙特莫伦西酸樱桃粉由于采用了真空冷冻干燥、低温超微粉碎等技术,完美保留了新鲜酸樱桃中的花青素、多酚、褪黑素、维生素、矿物质、膳食纤维等营养元素。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本发明将优质低聚肽和各种功效成分有机组配而制备成一种天然的药食同源的组合物,其中,γ-氨基丁酸、L-茶氨酸、中药提取物、小麦低聚肽、酪蛋白水解肽以及蒙特莫伦西酸樱桃粉具有改善睡眠的作用,核桃肽、藏红花提取物以及西番莲粉具有缓解压力的作用,通过复合牡蛎肽微囊和小麦低聚肽来增强该组合物的抗疲劳的功效。本发明中的功能因子指向明确,上述各组分协同增效,起到白天提神醒脑、精力充沛,夜间安然入睡的效果,充分发挥其改善睡眠、缓解压力、抗疲劳的综合功效,实现了日间抗疲劳、夜间助睡眠的日夜兼顾的新模式,解决了传统模式中日间抗疲劳而夜间入眠难或者日间疲劳且夜间入眠难的问题,其中,复合牡蛎肽微囊采用双层,起到缓释的作用,进一步促进日间抗疲劳、夜间助睡眠的效果。并且,本发明的制备方法中各组分采用提取浸膏或提取物粉的形式,在减少单份服用量的同时,能精确定量摄入,杜绝过量摄入或摄入不足,此外,本发明中所用的组分原料副毒作用极小,更易吸收,食用安全性更有保障,既达到改善日间疲劳、夜间失眠的效果又不损伤身体,温和调理、标本兼治,日夜兼顾,从根本上实现抗疲劳、缓解压力以及改善睡眠的诉求。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中药提取物的制备
(a)常压沸水提取:将炒酸枣仁、茯苓、肉桂、甘草、大枣按照上述质量比1~4:1~2:0.5~1.5:0.5~1:0.5~1混合均匀,投入提取罐中进行提取,加入纯化水,开启搅拌,加热升温保持其温度在100±2℃,过200目筛,提取两次,第一次加水15倍,提取2h,第二次加水10倍,提取1h,过滤,合并滤液;
(b)减压浓缩:将提取滤液进行减压浓缩,浓缩温度控制在65℃,真空度控制在-0.07~-0.09Mpa,相对密度控制在1.06,获得浸膏;
(c)喷雾干燥:将浸膏灭菌过滤后喷雾干燥,工艺参数为进风温度165℃,出口温度88℃,上料速度2.2L/min,得到粉状的中药提取物。
实施例2:小麦低聚肽的制备
(a)调浆:将小麦蛋白(谷朊粉)加适量纯化水,搅拌打浆30min,备用;
(b)酶解:将上述核桃蛋白浆加热至50~55℃,调节pH至中性,加入中性蛋白酶酶解1小时。冷却至37~40℃,调节pH至8.0,加入胰蛋白酶保温水解2h,加热至40~45℃调节pH至10.0,加入碱性蛋白酶水解3h;
(c)灭酶:酶解结束后,调节pH至中性,加热至沸腾,保温20min。
(d)离心:蝶式或管式离心机离心。
(e)膜过滤:离心液进行膜过滤,收集分子量小于4000的滤液。
(f)离子交换:过离子交换柱脱盐。
(g)减压浓缩:将提取滤液进行减压浓缩,浓缩温度控制在70℃,真空度控制在-0.08~-0.09Mpa,相对密度控制在1.06,获得浓缩液;
(h)喷雾干燥:将浓缩液经UHT灭菌后喷雾干燥得到所需的小麦低聚肽粉,喷雾干燥的工艺参数为:进风温度165℃,出口温度85℃,上料速度2.0L/min。
实施例3:酪蛋白水解肽的制备
(a)调浆:将牛奶蛋白加适量纯化水,搅拌20min,备用;
(b)酶解:将上述蛋白浆加热至40℃,加入胰蛋白酶,调节pH至8.0,水解时间为2h;
(c)灭酶:酶解结束后,调节pH至中性,加热至沸腾,保温15min;
(d)离心:蝶式或管式离心机离心;
(e)膜过滤:离心液进行膜过滤,收集分子量小于3000的滤液;
(f)离子交换:过离子交换柱脱盐;
(g)减压浓缩:将提取滤液进行减压浓缩,浓缩温度控制在65℃,真空度控制在-0.08~-0.09Mpa,相对密度控制在1.08,获得浓缩液;
(h)喷雾干燥:将浓缩液经UHT灭菌后喷雾干燥,工艺参数为进风温度170~175℃,出口温度85-95℃,上料速度2.3L/min,得到所需酪蛋白水解肽粉。
实施例4:核桃肽的制备:
(a)调浆:将脱脂核桃蛋白加适量纯化水,搅拌打浆40min,备用;
(b)酶解:将上述核桃蛋白浆加热至37~40℃,调节pH至8.0,加入胰蛋白酶保温水解3h,保温至40~45℃,调节pH至10.0,加入碱性蛋白酶水解3h;
(c)灭酶:酶解结束后,调节pH至中性,加热至沸腾,保温20min;
(d)离心:蝶式或管式离心机离心;
(e)膜过滤:离心液进行膜过滤,收集分子量小于2000的滤液;
(f)离子交换:过离子交换柱脱盐;
(g)减压浓缩:将提取滤液进行减压浓缩,浓缩温度控制在68~70℃,真空度控制在-0.07~-0.09Mpa,相对密度控制在1.07,获得浓缩液;
(h)喷雾干燥:将浓缩液经UHT灭菌后喷雾干燥,喷雾干燥的工艺参数为进风温度170~175℃,出口温度88~93℃,上料速度2.3L/min,得到所需的核桃肽粉。
实施例5:复合牡蛎肽微囊的制备
(a)制第一壁材/芯材溶液:将质量比1:1.5的牡蛎肽、瓜拉纳提取物加适量水搅拌均匀制得混合芯材溶液,将阿拉伯胶、γ-环状糊精、海藻酸钠混合均匀后加适量水充分搅拌溶解,制成30%质量分数(m/m)的壁材溶液,上述阿拉伯胶、γ-环状糊精、海藻酸钠原料的质量比为0.7:1.25:2.5;
(b)一层包埋:将上述步骤(a)中的芯材溶液及壁材溶液按照1:1.5的质量比混合,使用乳化均质机以2500r/min的转速乳化均质8min,静置2h备用;
(c)制第二壁材/芯材溶液:将上述步骤(b)中的包埋液作为第二芯材溶液,将麦芽糊精、蔗糖脂肪酸酯、硬脂酰乳酸钠混合均匀后加适量水充分搅拌溶解,制成25%质量分数(m/m)的壁材溶液,上述麦芽糊精、蔗糖脂肪酸酯、硬脂酰乳酸钠原料的质量比为14:1:3;
(d)二层包埋:将上述步骤(c)中的第二芯材溶液及壁材溶液按照1:2的质量比混合,持续搅拌30min,制成二次包埋液;
(e)喷雾干燥:将上述步骤(d)中的二次包埋液进行喷雾干燥,工艺参数为进风温度175℃,出口温度80℃,上料速度1.5L/min,得到所需的复合牡蛎肽微囊。
实施例6:藏红花微囊的制备
(a)超临界CO2萃取:将藏红花粗粉后用CO2超临界萃取法提取(萃取温度38℃,萃取压力26Mpa,CO2流量8kg/h,萃取时间100min),夹带剂为30%(v/v)乙醇,夹带剂的添加量为藏红花粗粉重的6%,得到藏红花萃取物;
(b)微囊包埋:称取适量的麦芽糊精和β—环状糊精,在75℃热水中搅拌使其溶解,得到壁材溶液,该壁材溶液中麦芽糊精和β—环状糊精的总质量分数为8%,且麦芽糊精和β—环状糊精的质量比为2:1.5;将藏红花萃取物加入含可溶性大豆多糖和磷脂的12%乙醇溶液中,其中,可溶性大豆多糖和与磷脂质量比为1:2,可溶性大豆多糖和磷脂在乙醇溶液中的总质量分数为2.0%,配制成质量分数为8%的藏红花乳化液;将上述制得的藏红花乳化液倒入制得的壁材溶液中,其中藏红花乳化液与壁材溶液的体积比为0.8:1,于45℃下进行乳化均质处理,制得初产品;
(c)喷雾干燥:将上述制得的初产品进行喷雾干燥,其中,喷雾干燥的进口温度为170℃,出口温度为85℃,上料速度1.2L/min,制得所需的藏红花微囊成品。
实施例7:西番莲粉的制备
(a)粉碎:将西番莲经拣选除杂,万能粉碎机或超高速气流粉碎机粉碎;
(b)过筛:将上述质量比的原料过圆盘振动筛的100目筛网,得到原料的100目筛分,出料即得西番莲粉。
实施例8:蒙特莫伦西酸樱桃粉的制备
(a)清洗去杂:将新鲜酸樱桃使用纯化水充分清洗干净,去除果蒂等杂质备用;
(b)真空冷冻干燥:将上述水果切片,平均厚度控制在4mm,将水果切片投入真空冷冻干燥设备中进行干燥,参数设定为预冻速率0.4℃/min,预冻初始温度-40℃,预冻终点温度-70℃,干燥室压力45pa,加热板温度42℃,干燥时间为22h;
(c)低温超微粉碎:将干燥结束后的水果冻干片投入低温超微粉碎机中进行低温超微粉碎,所得果粉要求100%过300目筛。
实施例9:具有抗疲劳、改善睡眠功能的天然组合物的制备
9-1:称取选购的10份γ-氨基丁酸(氨基丁酸含量80%)、4份L-茶氨酸(茶氨酸含量20%)及实施例1~8中分别制得的15份中药提取物、1份藏红花微囊、1份西番莲粉、26份复合牡蛎肽微囊、25份小麦低聚肽、3份酪蛋白水解肽、5份核桃肽、7份蒙特莫伦西酸樱桃粉及等其它各个原料使用三维混合机均匀混合15min,运行频率为12Hz,将混合物取出即得所需的天然组合物。
9-2:称取选购的5份γ-氨基丁酸(氨基丁酸含量95%)、4份L-茶氨酸(茶氨酸含量20%)及实施例1~8中分别制得的25份中药提取物、3份藏红花微囊、3份西番莲粉、25份复合牡蛎肽微囊、20份小麦低聚肽、2份酪蛋白水解肽、3份核桃肽、10份蒙特莫伦西酸樱桃粉等其它各个原料使用三维混合机均匀混合10min,运行频率为15Hz,将混合物取出即得所需的天然组合物。
9-3:称取选购的10份γ-氨基丁酸(氨基丁酸含量90%)、2份L-茶氨酸(茶氨酸含量40%)及实施例1~8中分别制得的35份中药提取物、2份藏红花微囊、2份西番莲粉、18份复合牡蛎肽微囊、23份小麦低聚肽、1份酪蛋白水解肽、2份核桃肽、5份蒙特莫伦西酸樱桃粉等其它各个原料使用三维混合机均匀混合20min,运行频率为10Hz,将混合物取出即得所需的天然组合物。
试验例1:斑马鱼改善睡眠试验
采用200μmol/L咖啡因诱导活体斑马鱼建立失眠症模型。实施例9-1、9-2、9-3中制备的组合物分别选取150μg/mL、600μg/mL、1500μg/mL3个质量浓度,同时设置对照组、模型组和氯化锂(500μg/mL)组,每组均处理20尾斑马鱼幼鱼,使用行为分析仪测量斑马鱼的运动距离(S)和处于失眠状态的时间(T),计算睡眠改善作用和镇静作用。镇静作用=[S(模型组)-S(实施例组)]/[S(模型组)-S(对照组)],睡眠改善作用=[T(模型组)-T(实施例组)]/[T(模型组)-T(对照组)]。
试验结果如表1所示,由表1可见,实施例组与模型组比较,运动距离均显著减少,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实施例9-1镇静作用分别增加0.7、1.0、1.5倍,实施例9-2镇静作用分别增加0.4、1.1、1.3倍,实施例9-3镇静作用分别增加0.6、0.9、1.6倍。除150μg/mL组外,600μg/mL、1500μg/mL组与模型组比较,失眠时间显著减少,具有显著差异(P<0.05),实施例9-1睡眠改善作用分别增加0.45、1.18倍,实施例9-睡眠改善作用分别增加0.50、0.88倍,实施例9.3睡眠改善作用分别增加1.03、1.38倍。实施例9.1、9.2、9.3对咖啡因诱导失眠症斑马鱼具有明显的镇静和睡眠改善作用。
表1各实施例对咖啡因诱导的斑马鱼失眠症的影响
Figure GDA0003977484490000121
Figure GDA0003977484490000122
与对照组比较,*P<0.05;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01
试验例2:斑马鱼抗疲劳试验
随机选取野生型AB品系斑马鱼120尾于六孔板中,每孔10尾,分别水溶给予实施例9-1、9-2以及9-3中制备的组合物,剂量分别为150μg/mL、600μg/mL、1500μg/mL浓度,阳性药物中华跌打丸1.0mg/mL浓度,同时设置正对照组和模型对照组,每孔容量为3mL。
实施例样品预处理24h后,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实验组均同时水溶给予亚硫酸钠以诱发斑马鱼疲劳模型。供试样品和亚硫酸钠共同处理斑马鱼1h后,分别定量评价斑马鱼运动改善作用、体内乳酸含量。睡眠改善作用=[S(实施例组)-S(模型组)]/[S(对照组)-S(模型组)],S为运动总距离。
阳性对照药物中华跌打丸、供试品各3个浓度(150μg/mL、600μg/mL、1500μg/mL)斑马鱼的运动改善作用和乳酸含量减少率见下表2。试验结果表明,实施例均具有较为明显的抗疲老作用,可显著改善亚硫酸钠诱发的疲劳斑马鱼运动能力,减少其体内乳酸含量。
表2各实施例对亚硫酸钠诱导的斑马鱼运动能力改善的作用
Figure GDA0003977484490000131
Figure GDA0003977484490000132
与模型组比较,*P<0.05,**P<0.01
试验例3:人群试食试验
通过发放睡眠障碍调查问卷,征集30名具有失眠症状志愿者试用实施例样品。随机分为3组,每组10人,分别服用实施例9-1、9-2以及9-3中制备的组合物,每日睡前1h服用1g,连续服用15天,服用结束后,填写调查问卷。经对调查问卷分析,实施例9-1、9-2以及9-3中制备的组合物夜间睡眠延长1h以上者占比分别为65.1%、73.2%,70.5%,自述白天疲劳状况减轻者占比分别为75.7%、67.4%、72.8%。可见,本发明中的组合物能有效达到日间抗疲劳、夜间促睡眠的效果。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权利要求书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流程变换,或在不脱离本发明原理的前提下做出的若干改进和润饰,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具有抗疲劳、改善睡眠功能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物用于睡前服用,并由以下组分及其质量份数组成:γ-氨基丁酸5~10份,L-茶氨酸1~5份,中药提取物15~35份,藏红花提取物1~5份,西番莲粉1~5份,复合牡蛎肽微囊15~30份,小麦低聚肽10~25份,酪蛋白水解肽1~5份,核桃肽1~5份以及蒙特莫伦西酸樱桃粉5~10份,其中,上述中药提取物的原料包括炒酸枣仁、茯苓、肉桂、甘草以及大枣,所述牡蛎肽复合微囊通过以下步骤制得:
(a)制第一壁材/芯材溶液:将质量比1:0.5~3.0的牡蛎肽、瓜拉纳提取物加适量水搅拌均匀制得混合芯材溶液,将阿拉伯胶、γ-环状糊精、海藻酸钠混合均匀后加适量水充分搅拌溶解,制成20~35%质量分数的壁材溶液,其中,上述阿拉伯胶、γ-环状糊精、海藻酸钠原料的质量比为0.2~1.0:1.0~1.5:2.0~3.0;
(b)一层包埋:将上述步骤(a)中制得的芯材溶液及壁材溶液按照1~2:1.5~3的质量比混合,乳化均质后静置2h备用,其中,乳化均质的转速为1500~3000r/min,时间为5~10min;
(c)制第二壁材/芯材溶液:将上述步骤(b)中制得的乳液作为第二芯材溶液,将麦芽糊精、蔗糖脂肪酸酯、硬脂酰乳酸钠混合均匀后加适量水充分搅拌溶解,制成25~40%质量分数的壁材溶液,其中,上述麦芽糊精、蔗糖脂肪酸酯、硬脂酰乳酸钠原料的质量比为14~18:0.5~2:2~4;
(d)二层包埋:将上述步骤(c)中的第二芯材溶液及壁材溶液按1:1~2的质量比混合,持续搅拌20~30min,制成二次包埋液;
(e)喷雾干燥:将上述步骤(d)中的二次包埋液进行喷雾干燥,制得所需的牡蛎肽复合微囊,其中,喷雾干燥的条件为:进风温度为170~185℃,出口温度为80-90℃,上料速度为1.5~2.0L/min;
上述藏红花提取物为微囊结构并通过以下步骤制得:
(a)超临界CO2萃取:将藏红花研磨成粗粉后进行CO2超临界萃取提取,其中,夹带剂为40~50%(v/v)乙醇,该夹带剂的添加量为藏红花粗粉质量的6~8%,得到藏红花萃取物,其中,萃取条件为:萃取温度为30~40℃,萃取压力为28~32Mpa,CO2流量为8~12kg/h,萃取时间为120~160min;
(b)微囊包埋:取适量的麦芽糊精和β-环状糊精,溶解在75℃热水中,得到壁材溶液,该壁材溶液中麦芽糊精和β-环状糊精的总质量分数为5~10%,且麦芽糊精和β-环状糊精的质量比为2:1~3;将上述制得的藏红花萃取物加入含可溶性大豆多糖和磷脂的10%~15%乙醇溶液中,其中,可溶性大豆多糖与磷脂质量比为1:1~3,可溶性大豆多糖和磷脂在乙醇溶液中的总质量分数为1.5~4%,配制成质量分数为8%~10%的藏红花乳化液;
将上述制得的藏红花乳化液倒入制得的壁材溶液中,其中,藏红花乳化液与壁材溶液的体积比为0.8~1:1,于45℃下进行乳化均质处理,制得初产品;
(c)喷雾干燥:将上述制得的初产品进行喷雾干燥制得所需的藏红花提取物微囊成品,其中,喷雾干燥的条件为:进口温度为155~180℃,出口温度为75~85℃,上料速度1.0~1.5L/min。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抗疲劳、改善睡眠功能的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中药提取物的原料由质量比为1~4:1~2:0.5~1.5:0.5~1:0.5~1的炒酸枣仁、茯苓、肉桂、甘草以及大枣构成。
3.一种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具有抗疲劳、改善睡眠功能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所述中药提取物为以炒酸枣仁、茯苓、肉桂、甘草以及大枣为原料,采用常压热水提取、过滤、真空浓缩以及喷雾干燥工序,制得的粉末状的提取物;
(2)所述小麦低聚肽以富含小麦蛋白的小麦谷朊粉为原料,经过复合酶梯度酶切,多极分离纯化,喷雾干燥而成;
(3)所述酪蛋白水解肽由牛奶蛋白经胰蛋白酶水解、膜分离、喷雾干燥制得;
(4)所述核桃肽以核桃粕或核桃蛋白为原料,经复合酶梯度定向酶切处理,通过膜分离纯化、瞬时灭菌以及喷雾干燥工序制得;
(5)所述西番莲粉由西番莲经干燥以及超微粉碎制得;
(6)所述酸樱桃粉由蒙特莫伦西酸樱桃依次经过清洗、切片、真空冷冻干燥以及低温超微粉碎工序制得;
(7)按上述质量份数,将制得的上述中药提取物、复合牡蛎肽微囊、小麦低聚肽、酪蛋白水解肽、核桃肽、蒙特莫伦西酸樱桃粉、西番莲粉、藏红花提取物微囊及选购的γ-氨基丁酸、L-茶氨酸混合均匀,即得所需的组合物。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抗疲劳、改善睡眠功能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1)中的中药提取物通过以下步骤制得:
(a)常压沸水提取:将炒酸枣仁、茯苓、肉桂、甘草、大枣按照上述质量比1~4:1~2:0.5~1.5:0.5~1:0.5~1混合均匀,接着投入提取罐中进行提取,加入混合原料重量10~15倍的纯化水,搅拌并加热升温至恒温在100±2℃,过200目筛,提取两次,合并滤液;
(b)减压浓缩:将提取滤液进行减压浓缩,获得浸膏,其中,减压浓缩的条件为:浓缩温度为60~72℃,真空度为-0.07~-0.09Mpa,相对密度为1.05~1.08之间;
(c)喷雾干燥:将浸膏灭菌过滤后进行喷雾干燥,获得所需的粉状的中药提取物,其中,喷雾干燥的条件为:进风温度为180~186℃,出口温度为88~95℃,上料速度为2.0~2.5L/min。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抗疲劳、改善睡眠功能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2)中的小麦低聚肽通过以下步骤制得:
(a)调浆:向小麦蛋白中加入适量纯化水,搅拌打浆10~50min,制得小麦蛋白浆备用;
(b)酶解:将上述小麦蛋白浆加热至37~50℃,接着加入含有质量比1~3:1~4:1~5的中性蛋白酶、胰蛋白酶及碱性蛋白酶的复合酶,pH 7.0~11下,分别水解1~3h;
(c)灭酶:酶解结束后,调节pH至中性,加热至沸腾,保温10~20min;
(d)膜过滤:将酶解液进行离心处理,收集上清液液进行膜过滤,收集分子量小于4000的滤液;
(e)离子交换:采用过离子交换柱对收集的上述滤液进行脱盐处理;
(f)减压浓缩:脱盐后对提取滤液进行减压浓缩,获得浓缩液,其中,减压浓缩的条件为:浓缩温度为60~75℃,真空度为-0.07~-0.09Mpa,相对密度为1.05~1.08之间;
(g)喷雾干燥:将浓缩液灭菌后进行喷雾干燥,制得所需的小麦低聚肽粉,其中,喷雾干燥的条件为:进风温度为150~175℃,出口温度为85~95℃,上料速度为2.0~2.5L/min。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抗疲劳、改善睡眠功能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3)中的酪蛋白水解通过以下步骤制得:
(a)调浆:向牛奶蛋白加入适量纯化水,搅拌10~50min,备用;
(b)酶解:将上述蛋白浆加热至38~42℃,加入胰蛋白酶,调节pH至7.5~10.5,水解1~3h;
(c)灭酶:酶解结束后,调节pH至中性,加热至沸腾,保温10~20min;
(d)膜过滤:将酶解液进行离心,离心液进行膜过滤,收集分子量小于3000的滤液;
(e)离子交换:采用过离子交换柱对收集的上述滤液进行脱盐处理;
(f)减压浓缩:脱盐后对提取滤液进行减压浓缩,获得浓缩液,其中,减压浓缩的条件为:浓缩温度为55~65℃,真空度为-0.07~-0.09Mpa,相对密度为1.05~1.08;
(g)喷雾干燥:将浓缩液灭菌后进行喷雾干燥,制得所需的酪蛋白水解肽粉,其中,喷雾干燥的条件为:进风温度为150~175℃,出口温度为85~95℃,上料速度为2.0~2.5L/min。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抗疲劳、改善睡眠功能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4)中的核桃肽通过以下步骤制得:
(a)调浆:向脱脂核桃蛋白中加入适量纯化水,搅拌打浆10~50min,备用;
(b)酶解:将上述蛋白浆加热至38~42℃,加入含有胰蛋白酶、碱性蛋白酶的复合酶,调节pH至7.5~11,水解时间为2~4h;
(c)灭酶:酶解结束后,调节pH至中性,加热至沸腾,保温10~20min;
(d)膜过滤:离心液进行膜过滤,收集分子量小于2000的滤液;
(e)离子交换:采用过离子交换柱对收集的上述滤液进行脱盐处理;
(f)减压浓缩:将提取滤液进行减压浓缩,获得浓缩液,其中,浓缩温度控制在60~70℃,真空度控制在-0.07~-0.09Mpa,相对密度控制在1.05~1.10之间;
(g)喷雾干燥:将浓缩液灭菌后进行喷雾干燥,制得所需的核桃肽粉,其中,喷雾干燥的条件为:进风温度为150~175℃,出口温度为85~95℃,上料速度为2.0~2.5L/min。
8.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具有抗疲劳、改善睡眠功能的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6)中的蒙特莫伦西酸樱桃粉可通过以下步骤制得:
(a)清洗去杂:将新鲜酸樱桃清洗干净,去除杂质备用;
(b)真空冷冻干燥:将上述水果切片,平均厚度控制在4mm,将水果切片投入真空冷冻干燥设备中进行干燥,冷冻干燥的条件为:预冻速率0.4℃/min,预冻初始温度-40℃,预冻终点温度-70℃,干燥室压力45pa,加热板温度42℃,干燥时间为22h;
(c)低温超微粉碎:将干燥结束后的水果冻干片进行低温超微粉碎,所得果粉要求100%过300目筛。
CN202110181411.5A 2021-02-08 2021-02-08 一种具有抗疲劳、改善睡眠功能的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Active CN11286916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81411.5A CN112869162B (zh) 2021-02-08 2021-02-08 一种具有抗疲劳、改善睡眠功能的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81411.5A CN112869162B (zh) 2021-02-08 2021-02-08 一种具有抗疲劳、改善睡眠功能的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69162A CN112869162A (zh) 2021-06-01
CN112869162B true CN112869162B (zh) 2023-03-10

Family

ID=760563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81411.5A Active CN112869162B (zh) 2021-02-08 2021-02-08 一种具有抗疲劳、改善睡眠功能的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6916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24968A (zh) * 2021-07-09 2021-09-24 北京姿美堂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有助眠功能的酪蛋白酶解物、酪蛋白酶解物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3995017A (zh) * 2021-10-28 2022-02-01 江西人之初乳品营养有限公司 一种改善睡眠的调制乳粉及其制备方法
CN114190500A (zh) * 2021-12-17 2022-03-18 山西振东五和医养堂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改善睡眠的植物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4343178A (zh) * 2022-01-24 2022-04-15 中禾宝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补气血和抗疲劳作用的桑椹口服液及其制备方法
CN114304448A (zh) * 2022-01-28 2022-04-12 广州市诺品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有助于睡眠的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521883B (zh) * 2022-02-16 2024-02-20 广东益可维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缓解压力和改善睡眠功能的益生菌
CN114868928B (zh) * 2022-04-20 2023-05-05 拜斯特药业(广州)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安神助眠和抗疲劳作用的护肤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7138018A (zh) * 2023-08-23 2023-12-01 广东正当年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安神助眠多肽组合物、制备方法及应用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48521A (zh) * 2017-08-11 2017-11-17 宁波御坊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改善胃肠道功能的中药复合肽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8543020A (zh) * 2018-07-12 2018-09-18 朱永红 一种用于改善睡眠的药物保健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81670A (zh) * 2018-12-13 2019-03-19 北京康比特体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缓解失眠和改善睡眠质量的组合物
CN110419739A (zh) * 2019-09-11 2019-11-08 纯真植物营养素研究院(西安)有限公司 用于改善人体睡眠、补充脑部营养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053190A (zh) * 2019-12-26 2020-04-24 宁波御坊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减肥代餐的轻食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2205507A (zh) * 2020-09-30 2021-01-12 米宝有约(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能改善睡眠的组合物、保健食品、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348521A (zh) * 2017-08-11 2017-11-17 宁波御坊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具有改善胃肠道功能的中药复合肽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08543020A (zh) * 2018-07-12 2018-09-18 朱永红 一种用于改善睡眠的药物保健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9481670A (zh) * 2018-12-13 2019-03-19 北京康比特体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可缓解失眠和改善睡眠质量的组合物
CN110419739A (zh) * 2019-09-11 2019-11-08 纯真植物营养素研究院(西安)有限公司 用于改善人体睡眠、补充脑部营养的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053190A (zh) * 2019-12-26 2020-04-24 宁波御坊堂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减肥代餐的轻食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CN112205507A (zh) * 2020-09-30 2021-01-12 米宝有约(北京)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能改善睡眠的组合物、保健食品、药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69162A (zh) 2021-06-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869162B (zh) 一种具有抗疲劳、改善睡眠功能的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01926945B (zh) 一种宁心提神健脑益智的天然植物保健品及制备方法
CN101773595B (zh) 清肝明目中药茶
CN105942498A (zh) 具有治疗糖尿病作用的功能性营养食品组合及其制备方法
CN101612315A (zh) 一种用于调整人体机能的中药复方制剂
CN104017700A (zh) 一种调和养生酒及其制备方法
CN101543248B (zh) 一种特别适合“三高一酸”人群饮用的凉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10432414A (zh) 一种调节人体机能的霍山石斛组合饮品及其制备方法
CN106509219A (zh) 一种滋阴养生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23130A (zh) 含西红花的固体饮料、其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04940645A (zh) 一种具有美容养颜功能的铁皮石斛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剂
CN106962922A (zh) 一种滋补养颜的保健组合物、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107612B (zh) 补气养血、美容养颜的中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6923115A (zh) 含西红花的植物饮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889685B (zh) 一种天然植物保健品及制备方法
CN104957561A (zh) 一种具有改善睡眠帮助缓解压力的组合物及其制剂
CN101574509A (zh) 容颜不老制剂
CN104017699A (zh) 一种春季调和养生酒及其制备方法
CN104770787B (zh) 一种西洋红参沙棘饮料的制备方法
CN113632979A (zh) 一种男女通用的四季养生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135525A (zh) 一种袋泡核桃红茶及其制备方法
CN105995711A (zh) 一种滇橄榄复方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6616955A (zh) 一种改善睡眠的保健品的制作方法
CN112273653A (zh) 一种双向改善胃肠道功能、减肥美容谷物果蔬组合物
CN110584037A (zh) 一种食品人参膏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415

Address after: 315153 south of Yonglin line, Shiqi street, Haishu District, Ningb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Zhejiang dayimei Bio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315012 188 duantang West Road, Haishu District, Ningbo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NINGBO YUFANGTANG BIOTECHNOLOGY Co.,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