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49075A - 通信装置以及程序 - Google Patents

通信装置以及程序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49075A
CN112849075A CN202011108969.2A CN202011108969A CN112849075A CN 112849075 A CN112849075 A CN 112849075A CN 202011108969 A CN202011108969 A CN 202011108969A CN 112849075 A CN112849075 A CN 11284907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communication device
reception
control unit
tim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0896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849075B (zh
Inventor
古田昌辉
新田繁则
河野裕己
大桥洋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okai Rika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okai Rika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okai Rika Co Ltd filed Critical Tokai Rika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284907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4907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84907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49075B/zh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1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ed by the network, e.g. network or access point is master and terminal is slave
    • H04W52/0216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ed by the network, e.g. network or access point is master and terminal is slave using a pre-established activity schedule, e.g. traffic indication fram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5/00Fittings or systems for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sed use or theft of vehicles
    • B60R25/20Means to switch the anti-theft system on or off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5/00Fittings or systems for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sed use or theft of vehicles
    • B60R25/01Fittings or systems for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sed use or theft of vehicles operating on vehicle systems or fittings, e.g. on doors, seats or windscree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RVEHICLES, VEHICLE FITTINGS, OR VEHICLE PAR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0R25/00Fittings or systems for preventing or indicating unauthorised use or theft of vehicles
    • B60R25/20Means to switch the anti-theft system on or off
    • B60R25/24Means to switch the anti-theft system on or off using electronic identifiers containing a code not memorised by the use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02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 H04W4/023Services making use of location information using mutual or relative location information between multiple location based services [LBS] targets or of distance threshold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3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 H04W4/4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environments, situations or purposes for vehicles, e.g. vehicle-to-pedestrians [V2P]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2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 H04W52/023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where the received signal is a power saving comma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1Synchronization between nod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H04W56/0055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determining timing error of reception due to propagation delay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 Radar Systems Or Detail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能够减少信号的接收等待用的消耗电力的结构。通信装置具备控制部,其进行控制,以便在向其它通信装置发送第一信号之后,进行从上述其它通信装置发送的第二信号的接收等待。

Description

通信装置以及程序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装置以及程序。
背景技术
在近几年中,开发了用于测定装置间的距离的各种技术。例如,在下述专利文献1中,公开了基于从发送用于测定装置间的距离的信号之后到接收其响应的期间,测定装置间的距离的技术。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208419号公报
然而,在上述专利文献1所公开的技术中,接收用于测定装置间的距离的信号的一侧在信号的接收等待期间,增加了电力的消耗。这样的情况对于用于测定装置间的距离的信号以外的信号而言也可能同样存在。
发明内容
因此,本发明正是鉴于上述问题而完成的,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能够减少用于信号的接收等待的消耗电力的结构。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根据本发明的某观点,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其具备控制部,其进行控制,以便在向其它通信装置发送第一信号之后,进行从上述其它通信装置发送的第二信号的接收等待。
另外,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根据本发明的其它的观点,提供一种程序,用于使计算机作为控制部发挥功能,控制部,其控制通信装置,以便在向其它通信装置发送第一信号之后,进行从上述其它通信装置发送的第二信号的接收等待。
另外,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根据本发明的其它的观点,提供一种程序,用于使计算机作为控制部发挥功能,控制部,其控制通信装置,以便在从其它通信装置接收第一信号之后,向上述其它通信装置发送第二信号。
另外,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根据本发明的其它的观点,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其向其它通信装置发送第五信号,上述第五信号是在上述第五信号之后,以进行从上述通信装置发送的第二信号的接收等待的方式,指示上述其它通信装置的信号,上述第五信号以及上述第二信号的各个基于不同的无线通信标准来进行收发。
另外,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根据本发明的其它的观点,提供一种通信装置,其具备:控制部,其进行控制,以便在从其它通信装置接收第五信号之后,进行从上述其它通信装置发送的第二信号的接收等待,上述第五信号以及上述第二信号的各个基于不同的无线通信标准来进行收发。
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根据本发明,提供一种能够减少用于信号的接收等待的消耗电力的结构。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系统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
图2是表示现有的测距处理的流程的一个例子的顺序图。
图3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的系统中执行的本实施方式的测距处理的流程的一个例子的顺序图。
图4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的系统中执行的本实施方式的测距处理的变形例的流程的其它一个例子的顺序图。
图5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的系统中执行的本实施方式的测距处理的变形例的流程的其它一个例子的顺序图。
图6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的系统中执行的本实施方式的测距处理的变形例的流程的其它一个例子的顺序图。
图7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的系统中执行的本实施方式的测距处理的变形例的流程的其它一个例子的顺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优选的实施方式。
此外,在本说明书以及附图中,对实际具有相同的功能结构的结构要素,通过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而省略重复说明。
<1.结构例>
图1是表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的系统1的结构的一个例子的图。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系统1包含便携机100以及通信单元200。本实施方式的通信单元200被搭载于车辆202。车辆202是用户的利用对象的一个例子。
在本发明中,涉及被认证者侧的通信装置(以下,也称为第一通信装置)和认证者侧的通信装置(以下,也称为第二通信装置)。在图1所示的例子中,便携机100是第一通信装置的一个例子,通信单元200是第二通信装置的一个例子。
若用户(例如,车辆202的驱动器)携带便携机100并接近车辆202,则在便携机100与搭载于车辆202的通信单元200之间进行用于认证的无线通信。而且,若认证成功,则车辆202的门锁被解锁或发动机被启动,车辆202成为能够被用户利用的状态。
系统1也被称为智能进入系统。以下,按顺序说明各结构要素。
(1)便携机100
便携机100是第一通信装置的一个例子。便携机100构成为被用户携带的任意装置。作为任意装置可举出电子钥匙、智能手机以及可穿戴终端等。
如图1所示,便携机100具备无线通信部110、存储部120以及控制部130。
无线通信部110具有在与通信单元200之间进行符合规定的无线通信标准的通信的功能。在规定的无线通信标准中,使用例如使用了UWB(Ultra-Wide Band:超宽带)的信号。基于UWB的脉冲方式的信号具有能够高精度地进行测距的特性。即、基于UWB的脉冲方式的信号使用纳秒以下非常短的脉冲宽度的电波从而能够高精度地测定电波的空中传播时间,能够高精度地进行基于传播时间的测距。这里,测距是指测定对信号进行收发的装置间的距离。
无线通信部110在测距处理中对用于测定装置间的距离的信号进行收发。测距处理是用于测定装置间的距离的处理。
用于测距处理的信号的一个例子是测距用信号。测距用信号是为了测定装置间的距离而进行收发的信号。测距用信号还是成为计测的对象的信号。
例如,计测测距用信号的收发所用的时间。测距用信号由不具有存储数据的有效负载部分的帧格式构成。在测距处理中,能够在装置间收发多个测距用信号。将多个测距用信号中的、从一方的装置向另一方的装置发送的测距用信号也称为第一测距用信号。而且,将从接收到第一测距用信号的装置向发送了第一测距用信号的装置发送的测距用信号也称为第二测距用信号。
用于测距处理的信号的其它一个例子是数据信号。数据信号是存储并输送数据的信号。数据信号由具有存储数据的有效负载部分的帧格式构成。
测距用信号以及数据信号能够作为使用了UWB的信号而进行收发。无线通信部110构成为能够进行使用了UWB的信号的通信的通信接口。
存储部120具有存储用于便携机100的动作的各种信息的功能。例如,存储部120存储用于便携机100的动作的程序、以及用于认证的ID(identifier:识别码)、密码以及认证算法等。存储部120例如由闪存等存储介质、以及执行针对存储介质的记录再生的处理装置构成。
控制部130具有控制便携机100的整体动作的功能。作为一个例子,控制部130控制无线通信部110来进行与通信单元200的通信。另外,控制部130进行信息从存储部120的读出以及信息向存储部120的写入。控制部130还作为控制与通信单元200之间进行的认证处理的认证控制部发挥功能。控制部130例如由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以及微处理器等电子电路构成。
此外,控制部130是控制第一通信装置的动作的第一控制部的一个例子。
(2)通信单元200
通信单元200与车辆202对应地设置。这里,通信单元200被搭载于车辆202。作为搭载位置的例子,可举出将通信单元200设置在车辆202的车室内,或者通信单元200作为通信模块而被内置在车辆202等。另外,也可以将通信单元200设置在车辆202的停车场等,作为独立个体构成用户的利用对象和通信单元200。在该情况下,通信单元200基于与便携机100的通信结果,将控制信号无线发送给车辆202,能够远程控制车辆202。如图1所示,通信单元200具备无线通信部210、存储部220以及控制部230。
无线通信部210具有在与便携机100之间进行符合规定的无线通信标准的通信的功能。无线通信部210例如构成为能够进行UWB的通信的通信接口。
存储部220具有存储用于使通信单元200动作的各种信息的功能。例如,存储部220存储用于使通信单元200动作的程序以及认证算法等。存储部220例如由闪存等存储介质、以及执行针对存储介质的记录再生的处理装置构成。
控制部230具有控制通信单元200的整体动作的功能。作为一个例子,控制部230控制无线通信部210来进行与便携机100的通信,进行从存储部220的信息的读出以及向存储部220的信息的写入。控制部230还作为控制与便携机100之间进行的认证处理的认证控制部而发挥功能。
另外,控制部230也作为控制车辆202的门锁的门锁控制部而发挥功能,进行门锁的锁定以及解锁。另外,控制部230也作为控制车辆202的发动机的发动机控制部发挥功能,进行发动机的启动/停止。此外,车辆202所具备的动力源除了发动机以外,也可以是马达等。控制部230例如构成为ECU(Electronic Control Unit:电子控制单元)。
此外,控制部230是控制第二通信装置的动作的第二控制部的一个例子。
<2.技术课题>
在智能进入系统中,往往基于便携机与搭载于车辆的通信单元之间的距离,进行便携机的认证。此时参照图2来说明以往进行的测距处理(以下,也称为现有的测距处理)的流程的一个例子。这里说明的现有的测距处理是测量便携机与车辆之间的距离的处理。
图2是表示现有的测距处理的流程的一个例子的顺序图。在本顺序中涉及便携机与搭载于车辆的通信单元。如图2所示,首先,便携机发送第一测距用信号(步骤S12)。通信单元若从便携机接收第一测距用信号,则作为第一测距用信号的响应而发送第二测距用信号(步骤S14)。便携机若接收第二测距用信号,则计测从第一测距用信号的发送时刻到第二测距用信号的接收时刻为止的时间ΔT1。接着,便携机发送包含将计测出的ΔT1的信息加密后的信息的数据信号(步骤S16)。
另一方面,通信单元计测从第一测距用信号的接收时刻到第二测距用信号的发送时刻为止的时间ΔT2。而且,通信单元若从便携机接收数据信号,则基于由从便携机接收到的数据信号表示的ΔT1与计测出的ΔT2,计算便携机与通信单元之间的距离(步骤S18)。例如通过将ΔT1-ΔT2除以2来计算单程的信号收发所需的时间,对上述时间乘以信号的速度,从而计算便携机与通信单元之间的距离。
根据图2所示的顺序,以便携机发送第一测距用信号为开端,开始以往的测距处理。因此,便携机在发送第一测距用信号前,不进行从通信单元发来的第二测距用信号的接收等待,相应地能够抑制便携机的消耗电力。另外,根据图2所示的顺序,作为认证主体的车辆计算距离,所以能够高效地实施基于距离的认证。
此外,接收等待是指取得所希望的信号而能够处理的状态。取得信号而能够处理的状态也可以是指开始将经由天线而接收到的信号取入到处理装置的情况。而且取得信号而能够处理的状态也可以是指针对取入到处理装置的信号开始后续的各种处理的执行的情况。此外,取得信号而能够处理的状态,也可以在构成为检测出经由天线接收到所希望的信号时执行向处理装置的信号的取入的情况下,是经由天线接收所希望的信号的情况。
后续的各种处理的一个例子是判定经由天线接收到的信号是否是所希望的信号的处理,以及确认该信号所含的信息的处理等。
进行接收等待的状态也被称为接收等待状态。另外,处于接收等待状态的期间也被称为接收等待期间。
在典型的智能进入系统中,图2所示的信号的收发全部使用UWB来进行。UWB以频带非常宽为特征。接收侧的取样频率根据载波的频率的最大值而设定,所以接收侧的消耗电力大。关于该点,根据图2所示的顺序,作为接收第一测距用信号侧的车辆在第一测距用信号的接收等待期间增加了电力的消耗。此外,如图2所示,接收等待期间的结束时间是接收第一测距信号的时刻。接收等待期间的开始时间是任意的。作为一个例子,在重复执行测距处理的情况下,接收等待期间的开始时间也可以是前次的测距处理中的步骤S18结束的时刻。
另外,UWB的数据信号由于帧长比具有有效负载部分的分测距用信号长,所以与测距用信号比较,接收灵敏度差。因此利用UWB进行的上述测距处理的总接收灵敏度有改善的余地。并且,为了表示ΔT1的信息的在发送侧的加密、以及在接收侧的解密,处理时间变长。
因此,在本发明中,以适当的时刻开始接收侧的第一测距用信号的接收等待。由此,能够缩短接收等待期间,能够减少接收侧的消耗电力。并且,在本发明中,也可以省略数据信号的发送。在该情况下,能够改善总接收灵敏度,并且能够缩短处理时间。以下,详细地说明本发明的技术特征。
<3.技术特征>
(1)基于距离的认证
本实施方式的便携机100以及通信单元200进行基于距离的认证。基于距离的认证包含测定便携机100与通信单元200的距离的测距处理(以下,也称为本实施方式的测距处理)、以及基于在本实施方式的测距处理中测定出的距离来进行认证的认证处理。下一段详细说明本实施方式的测距处理。在后者的认证处理中,通信单元200通过测定出的距离是否满足规定条件来进行便携机100的认证。例如若测定出的距离是规定值以下,则通信单元200判定认证成功,在不是这样的情况下则通信单元200判定认证失败。
(2)本实施方式的测距处理
本实施方式的便携机100以及通信单元200为了基于距离的认证,进行本实施方式的测距处理。本实施方式的测距处理与图2所示的现有的测距处理相同,包含对测距用信号进行收发的步骤、以及基于测距用信号的收发所需的时间来计算距离的步骤。特别是本实施方式的测距处理,使图2所示的现有的测距处理中的第一测距用信号以及第二测距用信号的收发的方向相反,省略数据信号的发送。此外,在本实施方式的测距处理中收发的第一测距用信号与在现有的测距处理中收发的第一测距用信号相同。同样,在本实施方式的测距处理中收发的第二测距用信号与在现有的测距处理中收发的第二测距用信号相同。
详细地说,通信单元200向便携机100发送第一测距用信号(相当于第二信号),从便携机100接收作为第一测距用信号的响应而发送的第二测距用信号(相当于第三信号)。将通信单元200中的从第一测距用信号的发送时刻到第二测距用信号的接收时刻为止的时间设为ΔT1。另一方面,便携机100从通信单元200接收第一测距用信号,作为第一测距用信号的响应向通信单元200发送第二测距用信号。将便携机100中的从第一测距用信号的接收时刻到第二测距用信号的发送时刻为止的时间设为ΔT2。
这里,便携机100在从接收第一测距用信号起经过规定时间(相当于第一规定时间)后作为第一测距用信号的响应向通信单元200发送第二测距用信号。即、时间ΔT2是第一规定时间。优选时间ΔT2在通信单元200中也是已知的。因此,通信单元200若计测从第一测距用信号的接收时刻到第二测距用信号的发送时刻为止的时间ΔT1,则能够基于计测出的ΔT1与已知的ΔT2,来计算便携机100与通信单元200之间的距离。具体而言,将从ΔT1减去ΔT2而得到的值除以2从而计算单程的信号收发所需的时间,对上述时间乘以信号的速度,从而计算便携机100与通信单元200之间的距离。这样,根据本实施方式,将ΔT2作为规定时间,从而能够省略表示ΔT2的信息的在发送侧的加密、数据信号的收发以及在接收侧的ΔT2的信息的解密。由此,与图2所示的现有的测距处理比较,能够缩短总处理时间。另外,UWB的数据信号的帧长比包含有效负载部分的分测距用信号长,所以与测距用信号比较,接收侧的接收灵敏度差。这是因为帧长长,相应地与测距用信号比较,可能产生较多的接收错误。关于该点,省略数据信号的收发,从而能够防止测距处理中的总接收灵敏度恶化。
时间ΔT2被设定为比假定在便携机100中为了从接收第一测距用信号到发送第二测距用信号为止的处理所需的时间长。由此,在从接收第一测距用信号起经过时间ΔT2为止能够可靠地完成第二测距用信号的发送准备。
(3)向测距用信号的接收等待状态的迁移
在测距用信号的收发之前,能够对通知与向测距用信号的接收等待状态的迁移有关的信息的信号进行收发。以下还将上述信号称为通知信号。
通知信号的一个例子是通知便携机100的测距用信号的接收等待的开始的信号。以下还将上述通知信号称为第一通知信号。第一通知信号通过便携机100被向通信单元200发送。即、第一通知信号是通知表示便携机100向测距用信号的接收等待状态转移的信息的信号。第一通知信号是本发明中的第一信号的一个例子。
通知信号的其它一个例子是通知表示接收到第一通知信号的信息的信号。第二通知信号作为第一通知信号的响应而被发送。第二通知信号通过接收到第一通知信号的通信单元200向便携机100发送。第二通知信号是本发明的第四信号的一个例子。
便携机100将第一通知信号向通信单元200发送。便携机100在将第一通知信号向通信单元200发送之后,进行从通信单元200发送的第一测距用信号的接收等待。另一方面,通信单元200在从便携机100接收到第一通知信号之后,向便携机100发送第一测距用信号。这样,便携机100在发送第一通知信号之前不进行向第一测距用信号的接收等待状态的迁移,从而能够缩短接收等待期间。而且,缩短接收等待期间,由此能够减少消耗电力。特别是在UWB中,接收等待状态下的消耗电力大,所以通过接收等待期间的缩短能够较大地减少便携机100的消耗电力。
便携机100将接收到来自通信单元200的第二通知信号作为触发,进行第一测距用信号的接收等待。详细地说,首先通信单元200若接收第一通知信号,则作为第一通知信号的响应将第二通知信号向便携机100发送。另一方面,便携机100若接收第二通知信号,则进行第一测距用信号的接收等待。此时,便携机100也可以在接收到第二通知信号起经过规定时间(相当于第二规定时间)后,进行第一测距用信号的接收等待。便携机100将接收到第二通知信号作为触发而向接收等待状态迁移,从而能够避免重试期间中不需要的第一测定用信号的接收等待,能够缩短第一测定用信号的接收等待时间。此外,重试是包含第一通知信号以及第二通知信号的再发送的处理。
这里,通知信号与测距用信号基于不同的无线通信标准而进行收发。在通知信号的收发中使用第一无线通信标准,在测距用信号的收发中使用第二无线通信标准。第一无线通信标准与第二无线通信标准,例如帧结构、报头的结构、数据长度、加密方式、调制方式以及频率等可以不同。至少,第一无线通信标准与第二无线通信标准比较是接收侧的消耗电力低的无线通信标准。作为满足本要件的具体例,在第二无线通信标准中,也可以使用比第一无线通信标准的载波的频率高的频率的载波。载波的频率越高则接收侧的取样频率越高,所以接收侧的消耗电力变高,载波的频率越低则接收侧的取样频率越低,所以接收侧的消耗电力变低,满足与接收侧的消耗电力相关的上述要件。此外,若考虑根据载波的频率的最大值来设定取样频率,则只要至少满足第二无线通信标准中的载波的最大频率高于第一无线通信标准中的载波的最大频率即可。由上可知,在测距用信号的接收等待状态下,以比通知信号的接收等待状态高的取样频率进行取样,所以与通知信号的接收等待状态相比消耗电力大。因此,能够通过缩短测距用信号的接收等待状态,来减少总消耗电力。
通信单元200在发送第二通知信号之后发送第一通知信号。此时,通信单元200在从发送第二通知信号起经过了规定时间(相当于第三规定时间)之后,将第一测距用信号向便携机100发送。优选第三规定时间被设定为比第二规定时间长。由此,在便携机100向第一测距用信号的接收等待状态迁移之后,能够使第一测距用信号到达便携机100。
(4)处理的流程
以下,参照图3对本实施方式的测距处理的流程进行说明。图3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的系统1中执行的本实施方式的测距处理的流程的一个例子的顺序图。在本顺序中涉及便携机100以及通信单元200。
如图3所示,首先,便携机100发送第一通知信号(步骤S102)。通信单元200若接收第一通知信号,则发送第二通知信号(步骤S104)。便携机100若接收第二通知信号,则向接收等待状态迁移并进行第一测距用信号的接收等待(步骤S106)。此时,便携机100在从接收第二通知信号起经过规定时间(相当于第二规定时间)之后,进行第一测距用信号的接收等待。
通信单元200在步骤S104中,在从发送第二通知信号起经过规定时间(相当于第三规定时间)之后,发送第一测距用信号(步骤S108)。便携机100若从通信单元200接收第一测距用信号,则在从接收第一测距用信号起经过时间ΔT2(相当于第一规定时间)之后,发送第二测距用信号(步骤S110)。通信单元200若接收第二测距用信号,则计算便携机100与通信单元200之间的距离(步骤S112)。详细地说,通信单元200计测从第一测距用信号的发送时刻到第二测距用信号的接收时刻为止的时间ΔT1,基于计测出的ΔT1与已知的时间ΔT2来计算距离。
(5)第一变形例
在上述中虽说明了便携机100以接收到第二通知信号为触发而向接收等待状态迁移的例子,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例子。便携机100也可以无论是否接收到第二通知信号而向接收等待状态迁移。在该情况下,便携机100在发送了两次以上的规定次数的第一通知信号之后,进行发送第一测距用信号的接收等待。由此,能够提高通信单元200中的第一通知信号的接收成功概率,能够实现与图3所示的、以接收到第二通知信号为触发的本实施方式的测距处理相同的增益。
以下,参照图4对本实施方式的测距处理的变形例的流程进行说明。图4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的系统1中执行的本实施方式的测距处理的变形例的流程的其它一个例子的顺序图。在本顺序中涉及便携机100以及通信单元200。
如图4所示,便携机100以规定次数重复发送第一通知信号(步骤S202、S204)。而且,便携机100在发送规定次数之后,向接收等待状态迁移并进行第一测距用信号的接收等待(步骤S206)。之后的步骤S208~S212的处理与图3的步骤S108~S112的处理相同。
此外,在本变形例中,发送第一通知信号的次数也可以是一次。即、便携机100也可以在发送一次第一通知信号之后,进行第一测距用信号的接收等待。
(6)第二变形例
通知信号并不限于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说明的第一通知信号以及第二通知信号。作为通知信号,也可以使用其它信号。
通知信号的其它一个例子是进行测距用信号的接收等待那样的向便携机100发出指示(或者请求)的信号。以下也将上述通知信号称为第三通知信号。第三通知信号由通信单元200向便携机100发送。第三通知信号是本发明的第五信号的一个例子。
通知信号的其它一个例子是通知确认了第三通知信号的信号。以下也将上述通知信号称为第四通知信号。第四通知信号作为第三通知信号的响应而被发送。第四通知信号由接收到第三通知信号的便携机100向通信单元200发送。
通信单元200在向便携机100发送第三通知信号之后,将第一测距用信号向便携机100发送。另一方面,便携机100在从通信单元200接收第三通知信号之后,进行从通信单元200发送的第一测距用信号的接收等待。此外,通信单元200也可以将接收来自便携机100的第四通知信号作为触发而发送第一测距用信号。此外,通信单元200与上述第一变形例相同,也可以无论是否接收到来自便携机100的第四通知信号,都发送第一测距用信号。总之,便携机100在接收第三通知信号之前不进行向第一测距用信号的接收等待状态的迁移,从而能够缩短接收等待期间。
这里,通知信号与测距用信号基于不同的无线通信标准而进行收发。在通知信号的收发中使用第一无线通信标准,在测距用信号的收发中使用第二无线通信标准。第一无线通信标准与第二无线通信标准,例如帧结构、报头的结构、数据长度、加密方式、调制方式以及频率等不同。至少,第一无线通信标准与第二无线通信标准比较是接收侧的消耗电力低的无线通信标准。作为满足本要件的具体例,也可以在第二无线通信标准中,使用比第一无线通信标准的载波的频率高的频率的载波。载波的频率越高则接收侧的取样频率越高,所以接收侧的消耗电力变高,载波的频率越低则接收侧的取样频率越低,所以接收侧的消耗电力变低,满足与接收侧的消耗电力相关的上述要件。此外,若考虑根据载波的频率的最大值来设定取样频率,则只要至少满足第二无线通信标准的载波的最大频率比第一无线通信标准的载波的最大频率高即可。由上可知,在测距用信号的接收等待状态下,以比通知信号的接收等待状态高的取样频率进行取样,所以与通知信号的接收等待状态相比消耗电力大。因此,能够通过缩短测距用信号的接收等待状态来减少总消耗电力。
以下,参照图5对本实施方式的测距处理的变形例的流程进行说明。图5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的系统1中执行的本实施方式的测距处理的变形例的流程的其它一个例子的顺序图。在本顺序中涉及便携机100以及通信单元200。
如图5所示,首先,通信单元200发送第三通知信号(步骤S302)。便携机100若接收第三通知信号,则发送第四通知信号(步骤S304)。便携机100若发送第四通知信号,则向接收等待状态迁移并进行第一测距用信号的接收等待(步骤S306)。之后的步骤S308~S312的处理与图3的步骤S108~S112的处理相同。
(7)第三变形例
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说明了便携机100在接收待机状态下接收一次第一测距用信号的情况,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例子。便携机100也可以在接收待机状态下接收多次第一测距用信号。
第三变形例的第一例
作为一个例子,便携机100也可以在每次接收第一测距用信号时发送第二测距用信号。参照图6来说明该情况下的处理的流程的一个例子。
图6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的系统1中执行的本实施方式的测距处理的变形例的流程的一个例子的顺序图。在本顺序中涉及便携机100以及通信单元200。图6所示的S402~S406的处理与图3的步骤S102~S106的处理相同。
然后,通信单元200在步骤S404中在从发送第二通知信号起经过规定时间(相当于第三规定时间)之后,发送第一测距用信号(步骤S408)。便携机100若从通信单元200接收第一测距用信号,则在从接收第一测距用信号起经过时间ΔT2(相当于第一规定时间)之后,发送第二测距用信号(步骤S410)。通信单元200若接收第二测距用信号,则计测从步骤S408中的第一测距用信号的发送时刻到步骤S410中的第二测距用信号的接收时刻为止的时间ΔT1-1。
接着,通信单元200再次发送第一测距用信号(步骤S412)。便携机100若从通信单元200接收第一测距用信号,则在从接收第一测距用信号起经过时间ΔT2(相当于第一规定时间)之后,发送第二测距用信号(步骤S414)。通信单元200若接收第二测距用信号,则计测从步骤S412中的第一测距用信号的发送时刻到步骤S414中的第二测距用信号的接收时刻为止的时间ΔT1-2。
而且,通信单元200基于计测出的ΔT1-1以及ΔT1-2与已知的时间ΔT2来计算距离(步骤S416)。例如,通信单元200也可以将基于ΔT1-1与ΔT2计算出的距离、与基于ΔT1-2与ΔT2计算出的距离平均等,从而计算距离。
第三变形例的第二例
作为其它一个例子,便携机100也可以在接收规定次数的第一测距用信号的情况下,发送第二测距用信号。参照图7来说明该情况下的处理的流程的一个例子。
图7是表示在本实施方式的系统1中执行的本实施方式的测距处理的变形例的流程的一个例子的顺序图。在本顺序中涉及便携机100以及通信单元200。图7所示的S502~S506的处理与图3的步骤S102~S106的处理相同。
然后,通信单元200在步骤S504中在从发送第二通知信号起经过规定时间(相当于第三规定时间)之后,发送第一测距用信号(步骤S508)。接着,通信单元200再发送第一测距用信号(步骤S510)。
便携机100作为一个例子,可以在接收到两次第一测距用信号的情况下,发送第二测距用信号。在该情况下,便携机100在步骤S508以及S510中若接收两次第一测距用信号,则在从接收该第二次的第一测距用信号起经过时间ΔT2(相当于第一规定时间)之后,发送第二测距用信号(步骤S512)。通信单元200若接收第二测距用信号,则基于从第二次发送第一测距用信号到接收第二测距用信号的时间长度、以及便携机100的ΔT2,计算便携机100与通信单元200之间的距离(步骤S514)。详细地说,通信单元200计测步骤S510中的从第一测距用信号的发送时刻到第二测距用信号的接收时刻为止的时间ΔT1,基于计测出的ΔT1与已知的时间ΔT2来计算距离。
<4.补充>
以上,虽参照附图详细地说明了本发明优选的实施方式,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例子。显然,具有本发明所属的技术领域的普通知识的人,在技术方案所记载的技术思想的范围内,可以想到各种变更例或者修正例,当然,应当理解这些也属于本发明的技术范围。
例如,时间ΔT2也可以在便携机100与通信单元200之间被动态地设定。例如,也可以由便携机100与通信单元200中的一方决定时间ΔT2,在通知信号的收发时或者初次通信时等,向便携机100与通信单元200中的另一方发送决定出的时间ΔT2。当然,也可以在出厂时将共用的时间ΔT2设定在便携机100以及通信单元200。另外,也可以由便携机100以及通信单元200以外的装置,例如由信息处理终端(服务器)设定时间ΔT2。
另外,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说明了收发通知信号的例子,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例子。也可以作为通知信号使用其它任意信号。具体而言,其它任意信号也可以实现通知信号的作用。任意信号的一个例子是同步用信号。同步用信号是在装置间为了获得时间同步而进行收发的信号。
时间同步的一个例子是帧同步。时间同步的其它一个例子是在便携机100与通信单元200之间共享在几个时钟(几秒)后发送第一测距用信号,或者向接收等待状态迁移。时间同步的其它一个例子是在便携机100与通信单元200之间共享发送第一测距用信号的时刻,或者向接收等待状态迁移的时刻。
此外,在作为通知信号使用同步用信号,在便携机100与通信单元200之间获得同步之后进行测距处理的情况下,期望更精密地进行时间ΔT1的计测而提高测距精度。任意信号的其它一个例子是指示起动的唤醒信号。任意信号的其它一个例子是用于请求响应认证的信号。另外,通信信号也可以被附加在上述任意信号而发送。
此外,请求响应认证是认证者生成认证请求并向被认证者发送,被认证者基于认证请求而生成认证响应并向认证者发送,认证者基于认证响应来进行被认证者的认证的方式。通常认证请求是随机数,在每次认证时变化,所以请求响应认证对重放粘性具有抵抗性。另外,认证响应基于被认证者的信息(例如,ID以及密码等)而生成,即ID以及密码并不被收发,所以能够防止窃听。用于请求响应认证的信号的一个例子是包含认证请求的信号、以及包含认证响应的信号。
另外,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说明了对测距用信号的接收等待应用本发明的例子,但本发明的适用目的地并不限于上述例子。例如,也可以在数据信号等其它任意的信号的接收等待中应用本发明。
另外,发送通知信号的时刻若在收发测距用信号之前则是任意的。作为一个例子,在基于距离的认证之前执行请求响应认证的情况下,也可以在执行请求响应认证前、执行后或者执行中的任何时刻发送通知信号。作为其它一个例子,也可以在发送唤醒信号前或者发送唤醒信号后的任何时刻发送通信信号。
另外,在发送通知信号时使用的频带是任意的。例如,也可以使用与测距用信号相同的频带发送通知信号,也可以使用与测距用信号不同的频带发送通知信号。另外,也可以作为使用UWB的信号来发送通知信号,也可以作为LF带的信号来发送通知信号,也可以作为RF带的信号来发送通知信号,也可以作为BLE(Bluetooth Low Energy(注册商标))的信号来发送通知信号。
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说明了时间ΔT2在通信单元200中是已知的,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例子。例如,时间ΔT2也可以通过便携机100计测,由便携机100向通信单元200报告。上述报告也可通过发送存储有表示时间ΔT2的信息的数据信号来进行。在参照图7说明的第三变形例的第二例中,也可以分别计测便携机100中的从多个第一测距用信号各自的接收时刻到第二测距用信号的发送时刻为止的时间ΔT2,向通信单元200报告。
另外,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说明了被认证者是便携机100,认证者是通信单元200的例子,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例子。便携机100以及通信单元200的作用也可以相反,作用也可以动态地交换。另外,通信单元200彼此也可以进行测距以及认证。
另外,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说明了将本发明应用于智能进入系统的例子,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例子。本发明能够应用于通过对信号进行收发来进行测距以及认证的任意系统。例如,本发明能够应用于包含便携机、车辆、智能手机、无人机、家以及家电制品等中的任意两个装置的一对。在该情况下,一对中的一方作为认证者进行动作,另一方作为被认证者进行动作。此外,一对也可以包含两个相同种类的装置,也可以包含两个不同种类的装置。
另外,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作为无线通信标准虽举出了使用UWB的情况,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例子。例如,作为无线通信标准,也可以使用红外线。
另外,例如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说明了通过通信单元200来进行基于ΔT1以及ΔT2的距离的计算以及基于距离的认证,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例子。例如,也可以通过服务器或者RSU(Road Side Unit:路边单元)等其它装置来执行上述处理的至少一个。
另外,在上述实施方式中,虽说明了便携机100在从接收来自通信单元200的第二通知信号起经过第二规定时间之后,进行第一测距用信号的接收等待,但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例子。例如,便携机100也可以在从接收第一通知信号起经过第二规定时间之后,进行第一测距用信号的接收等待。
此外,在本说明书中说明的各装置的一系列处理也可以使用软件、硬件以及软件与硬件的组合中的任一个来实现。
构成软件的程序例如被预先存储在设置于各装置的内部或者外部的记录介质(非暂时性介质:non-transitory media:)。而且,各程序例如在计算机的执行时被读入RAM,通过CPU等处理器来执行。上述记录介质例如是磁盘、光盘、光磁盘、闪存等。另外,上述计算机程序也可以不使用记录介质,例如经由网络而分发。
另外,在本说明书中使用流程图以及顺序图说明的处理,也可以未必以图示的顺序来执行。也可以并行地执行一些处理步骤。另外,也可以采用追加的处理步骤,也可以省略一部分处理步骤。
附图标记的说明
1:系统,100:便携机,110:无线通信部,120:存储部,130:控制部,200:通信单元,202:车辆,210:无线通信部,220:存储部,230:控制部。

Claims (22)

1.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控制部,其进行控制,以便在向其它通信装置发送第一信号之后,进行从上述其它通信装置发送的第二信号的接收等待。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部进行控制,以便在从接收上述第二信号起经过第一规定时间之后,作为上述第二信号的响应向上述其它通信装置发送第三信号。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规定时间比假定为从接收上述第二信号到发送上述第三信号为止的处理所需的时间长。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二信号以及上述第三信号是为了测定上述通信装置与上述其它通信装置之间的距离而进行收发的测距用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部进行控制,以便在从上述其它通信装置接收作为针对上述第一信号的响应的第四信号之后,进行上述第二信号的接收等待。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部进行控制,以便在从接收第四信号起经过第二规定时间之后,进行上述第二信号的接收等待。
7.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信号是通知表示向上述第二信号的接收等待状态转移的信息的通知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5或者6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四信号是通知表示接收到上述第一信号的信息的通知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5或者6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一信号以及上述第四信号是为了在上述通信装置与上述其它通信装置之间获得时间同步而进行收发的同步用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部进行控制,以便在将上述第一信号发送两次以上的规定次数之后,进行上述第二信号的接收等待。
11.根据权利要求1~10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其它通信装置被搭载于车辆,
上述通信装置被上述车辆的用户携带。
12.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控制部,其进行控制,以便在从其它通信装置接收第一信号之后,向上述其它通信装置发送第二信号。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部进行控制,以便作为上述第一信号的响应向上述其它通信装置发送第四信号,然后发送上述第二信号。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部进行控制,以便在从发送第四信号起经过第三规定时间之后,发送上述第二信号。
15.根据权利要求10~14中任一项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部基于从上述第二信号的发送时刻到作为上述第二信号的响应从上述其它通信装置发送来的第三信号的接收时刻为止的时间,计算上述通信装置与上述其它通信装置之间的距离。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部还基于作为从上述其它通信装置接收上述第二信号到作为上述第二信号的响应向上述其它通信装置发送第三信号为止的时间而设定的第一规定时间,计算上述通信装置与上述其它通信装置之间的距离。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上述控制部基于从自上述第二信号的发送时刻到上述第三信号的接收时刻为止的时间减去上述第一规定时间而得到的值,计算上述通信装置与上述其它通信装置之间的距离。
18.一种程序,用于使计算机作为控制部发挥功能,其特征在于,
控制部,其控制通信装置,以便在向其它通信装置发送第一信号之后,进行从上述其它通信装置发送的第二信号的接收等待。
19.一种程序,用于使计算机作为控制部发挥功能,其特征在于,
控制部,其控制通信装置,以便在从其它通信装置接收第一信号之后,向上述其它通信装置发送第二信号。
20.一种通信装置,其向其它通信装置发送第五信号,其特征在于,
上述第五信号是向上述其它通信装置指示在上述第五信号之后进行从上述通信装置发送的第二信号的接收等待的信号,
上述第五信号以及上述第二信号的各个基于不同的无线通信标准来进行收发。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上述第二信号的收发中使用的第二无线通信标准中,使用频率比用于上述第五信号的收发的第一无线通信标准中的载波的频率高的载波。
22.一种通信装置,其特征在于,具备:
控制部,其进行控制,以便在从其它通信装置接收第五信号之后,进行从上述其它通信装置发送的第二信号的接收等待,
上述第五信号以及上述第二信号的各个基于不同的无线通信标准来进行收发。
CN202011108969.2A 2019-11-28 2020-10-16 通信装置以及程序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2849075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9214912A JP2021085761A (ja) 2019-11-28 2019-11-28 通信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JP2019-214912 2019-11-28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49075A true CN112849075A (zh) 2021-05-28
CN112849075B CN112849075B (zh) 2023-05-05

Family

ID=758964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08969.2A Expired - Fee Related CN112849075B (zh) 2019-11-28 2020-10-16 通信装置以及程序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463958B2 (zh)
JP (1) JP2021085761A (zh)
CN (1) CN112849075B (zh)
DE (1) DE102020129689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61011A1 (zh) * 2021-10-15 2023-04-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测距方法和装置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382280B2 (ja) * 2020-05-25 2023-11-16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制御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060040A1 (ja) * 2013-10-25 2015-04-30 Kddi株式会社 距離測定システム
US20160332598A1 (en) * 2015-05-14 2016-11-17 Lear Corporation Passive Entry Passive Start (PEPS) System with Relay Attack Prevention
US20180068509A1 (en) * 2015-03-31 2018-03-08 Marquardt Gmbh Apparatus for locking and/or unlocking
CN108698514A (zh) * 2016-02-18 2018-10-23 索尼公司 用于管理可穿戴设备和车辆之间的交互的方法及设备
DE102018116874A1 (de) * 2017-08-09 2019-02-14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Portable Endgerätvorrichtung und Authentifizierungssystem
WO2019163165A1 (ja) * 2018-02-23 2019-08-29 アルプスアルパイン株式会社 車載器、携帯機、及び車両遠隔制御システム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998732B2 (ja) 1998-01-30 2000-01-11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制御システム
JP5319388B2 (ja) * 2009-05-13 2013-10-16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遠隔制御システム及び遠隔制御方法
US9702970B2 (en) * 2013-08-30 2017-07-11 Maxim Integrated Products, Inc. Time of arrival delay cancellations
JP6334311B2 (ja) * 2014-08-08 2018-05-30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距離測定システム
US9924318B2 (en) * 2016-07-01 2018-03-20 Lear Corporation Passive entry systems employing time of flight distance measurements
JP6702845B2 (ja) * 2016-10-28 2020-06-03 株式会社東海理化電機製作所 電子キーシステム
JP6447610B2 (ja) * 2016-10-28 2019-01-09 トヨタ自動車株式会社 車両制御システム、車両制御装置
EP3335942B1 (en) * 2016-12-14 2019-11-20 Nxp B.V. Secure vehicle access system, key, vehicle and method therefor
DE112018000346T5 (de) * 2017-02-10 2019-09-19 Apple Inc. Verbesserte keyless-entry für kraftfahrzeuge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5060040A1 (ja) * 2013-10-25 2015-04-30 Kddi株式会社 距離測定システム
US20180068509A1 (en) * 2015-03-31 2018-03-08 Marquardt Gmbh Apparatus for locking and/or unlocking
US20160332598A1 (en) * 2015-05-14 2016-11-17 Lear Corporation Passive Entry Passive Start (PEPS) System with Relay Attack Prevention
CN108698514A (zh) * 2016-02-18 2018-10-23 索尼公司 用于管理可穿戴设备和车辆之间的交互的方法及设备
DE102018116874A1 (de) * 2017-08-09 2019-02-14 Toyota Jidosha Kabushiki Kaisha Portable Endgerätvorrichtung und Authentifizierungssystem
WO2019163165A1 (ja) * 2018-02-23 2019-08-29 アルプスアルパイン株式会社 車載器、携帯機、及び車両遠隔制御システム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3061011A1 (zh) * 2021-10-15 2023-04-20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测距方法和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49075B (zh) 2023-05-05
DE102020129689A1 (de) 2021-06-02
JP2021085761A (ja) 2021-06-03
US20210168721A1 (en) 2021-06-03
US11463958B2 (en) 2022-10-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1171723A1 (ja) 通信装置及び制御方法
JP7382280B2 (ja) 制御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
WO2021131137A1 (ja) 通信装置及びシステム
JP7410771B2 (ja) 認証システム及び認証方法
US11974125B2 (en) Control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US11785006B2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system
US20210136574A1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system
US11632370B2 (en) Communication device and system
CN112849075A (zh) 通信装置以及程序
US11956630B2 (en) Control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WO2021029111A1 (ja) 制御装置およびプログラム
JP2021150918A (ja) 通信装置、及びプログラム
WO2021250928A1 (ja) 制御装置および制御方法
JP2022059777A (ja) 通信システム、通信方法、及びプログラム
WO2022004030A1 (ja) 制御装置、通信装置、及び情報処理方法
JP2021136516A (ja) 通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JP2023054447A (ja) システム、通信装置、及び通信方法
CN114268959A (zh) 通信装置以及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305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