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06642B - 口罩 - Google Patents

口罩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06642B
CN112806642B CN202110177828.4A CN202110177828A CN112806642B CN 112806642 B CN112806642 B CN 112806642B CN 202110177828 A CN202110177828 A CN 202110177828A CN 112806642 B CN112806642 B CN 11280664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ask
cover section
width
vertical direction
fol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7782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806642A (zh
Inventor
马建民
张晓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Jiangsu Sonacare Medtech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Jiangsu Sonacare Medtech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Jiangsu Sonacare Medtech Co ltd filed Critical Jiangsu Sonacare Medtech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17782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06642B/zh
Publication of CN1128066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066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8066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066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1WEARING APPAREL
    • A41DOUTERWEAR; PROTECTIVE GARMENTS; ACCESSORIES
    • A41D13/00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 A41D13/05Professional, industrial or sporting protective garments, e.g. surgeons' gowns or garments protecting against blows or punches protecting only a particular body part
    • A41D13/11Protective face masks, e.g. for surgical use, or for use in foul atmospheres
    • A41D13/1107Protective face masks, e.g. for surgical use, or for use in foul atmospher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 A41D13/1115Protective face masks, e.g. for surgical use, or for use in foul atmosphere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shape with a horizontal pleated pocket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口罩,包括口罩主体,口罩主体具有:左竖边,右竖边,自左竖边横向延伸至右竖边、且在口罩主体展开后自上而下依次分布的:第一折痕、第二折痕、第三折痕和第四折痕,第一和第二折痕之间的第一罩段,第三和第四折痕之间的第二罩段,第二和第三折痕之间的第三罩段,自第一折痕向上延伸的第四罩段,自第四折痕向下延伸的第五罩段;在左竖边和右竖边处,第一罩段贴靠固接于第三和第四罩段之间,第二罩段贴靠固接于第三和第五罩段之间;第一和第二罩段分别位于第三罩段的相对两侧,第三罩段的宽度比第一罩段的宽度与第二罩段的宽度之和大。本申请这种口罩穿戴时密闭性好,可增加防护效果,减少被感染的可能。

Description

口罩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口罩。
背景技术
口罩是一种卫生防护用具,一是用于减少和防止穿戴者体内的病毒(包括流感病毒等)进入空气,对周围人体造成交叉感染;二是用于减少或者阻止空气中的有害颗粒包括病菌、病毒、悬浮颗粒、有害气体等吸入人体,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穿戴者吸入纯净的空气,广泛应用于劳动防护、保健领域,特别是在某些污染程度高的环境,穿戴有效防护的口罩已成为必须品;三是用于室外活动的群体,在室外空气温度较低的条件,可以起到有效的保暖保温的防护作用。
随着全球环境的变化和疫情事件的发展,医用口罩已成为普通民众和医用人员必备用品。医用口罩的细菌过滤效率可以达到98%以上,且通气阻力小于60Pa/cm2。医用口罩(medical face masks)从结构形式上分为平面口罩、折叠口罩和杯状口罩。这三款口罩各有优点,其中医用平面口罩因穿戴舒适、防护效果好,结构简单、生产工艺成熟、价格便宜等优点,应用最为普遍。
现有的平面口罩主要由口罩主体和绑带组成,其中绑带多为挂于耳部的耳带。口罩主体由自内而外依次部分的里层无纺布、过滤层、外层无纺布热压而成,有时也会在过滤层和外层无纺布之间设置鼻夹等部件。其中,过滤层由一层或多层可吸附细菌和微小颗粒物的材料组成。
图1至图9示出了一种典型的平面口罩,其口罩主体1具有:横向两侧的两条竖边——左竖边1a和右竖边1b,上下两侧的两条横边——上横边1c和下横边1d。一般情况下,竖边的尺寸短于长边,所以业内通常将口罩主体1的竖边称为短边,横边称为长边。口罩主体1上还设有三个褶皱100,并且这三个褶皱100自上而下依次紧挨布置,每个褶皱100的各条折边在口罩主体的左右侧边(竖边)位置热压固定。为让使用者在穿戴时,口罩能在面部形成一个相对外界独立存在的呼吸腔,口罩主体上一般都会设计有多个褶皱100。如图4所示,人们在穿戴该口罩的动作过程中,口罩主体1两侧的竖边会受到绑带2的拉力F1和F2,其中拉力F1可分解为在向下的竖向分力F1y和向后对的水平分力F1x,拉力F2可分解为在向上的竖向分力F2y和向后对的水平分力F2x。分力F1y使口罩主体1左右侧竖边的顶部下移,分力F1x使口罩主体1竖边的顶部后移,分力F1y使口罩主体1竖边的底部上移,分力F2x使口罩主体1竖边的底部后移。这样,口罩主体1的竖边就会发生如图5所示的变形,穿戴完成的口罩主体1因受到反向的面部作用力(静摩擦力)而基本保持在图5和图7所示的形态。在图5和图7中,口罩主体右竖边1b的顶部和底部因直接受到耳带的拉力而与穿戴者面部6紧密贴合,但是右竖边1b的中部,也即褶皱所在部位,却形成很高的隆起U,并在右竖边1b与穿戴者面部6之间存在很大的空隙D。这是因为:
该口罩上相邻两褶皱100紧挨布置,每个褶皱100中的多个折边(或称口罩段)在竖边位置热压固定。比如在图3中,在口罩主体1的右竖边1b位置,最上方褶皱100的三个口罩段11,13,14相互叠合并热压固定。褶皱100在竖边部位的厚度较大,质地较硬,穿戴时不能自然弯曲。上已述及,当人们穿戴口罩时,左竖边1a和右竖边1b的顶部和底部在绑带2拉力作用下会相互靠近,而左竖边1a和右竖边1b处硬度较大的褶皱100又难以弯曲,所以相邻两个褶皱100的衔接处便会产生向外的隆起U,不能与面部6很好的贴合,在左、右竖边1a,1b与穿戴者面部6之间存在大的空隙D。
再参照图8和图9所示,因为口罩主体1的特性使呼吸时存在一定的阻力,而口罩主体的竖边与穿戴者面部之间存在大的空隙D。气流流动特性决定了穿戴者在做吸入和呼出动作时,气体会因为竖边与面部之间的空隙D溢进和溢出,对呼吸腔的独立性存在挑战。这种现象无疑会降低平面医用口罩的防护效果,增加使用者之间发生感染的风险。
发明内容
本申请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出一种密闭性较好的口罩,增加防护效果,减少被感染的可能。
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口罩,包括覆盖口鼻的口罩主体,所述口罩主体具有:
分别位于该口罩主体横向两侧的左竖边和右竖边,
分别位于该口罩主体竖向两侧的上横边和下横边,
自所述左竖边横向延伸至所述右竖边、且在该口罩主体展开后自上而下依次分布的:第一折痕、第二折痕、第三折痕和第四折痕,
形成于所述第一折痕和所述第二折痕之间的第一罩段,
形成于所述第三折痕和所述第四折痕之间的第二罩段,
形成于所述第二折痕和所述第三折痕之间的第三罩段,
自所述第一折痕向上延伸的第四罩段,以及
自所述第四折痕向下延伸的第五罩段;
在所述左竖边和所述右竖边处,所述第一罩段贴靠固接于所述第三罩段和所述第四罩段之间,所述第二罩段贴靠固接于所述第三罩段和所述第五罩段之间;
所述第一罩段和所述第二罩段分别位于所述第三罩段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三罩段在竖向方向的宽度比所述第一罩段在竖向方向的宽度与所述第二罩段在竖向方向的宽度之和大。
本申请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还包括以下优选方案中的一个或多个:
所述口罩主体还具有:
自所述左竖边横向延伸至所述右侧边、且在所述口罩主体展开后处于所述第四折痕下方的第五折痕,
自所述左竖边横向延伸至所述右侧边、且在所述口罩主体展开后处于所述第五折痕下方的第六折痕,
形成于所述第五折痕和所述第六折痕之间的第六罩段,以及
自所述第六折痕向下延伸的第七罩段;
所述第五罩段形成于所述第四折痕和所述第五折痕之间,在所述左竖边和所述右竖边处,所述第六罩段贴靠固接于所述第五罩段和所述第七罩段之间。
所述第二罩段和所述第六罩段分别位于所述第五罩段的相对两侧,并且所述第五罩段在竖向方向的宽度比所述第二罩段在竖向方向的宽度与所述第六罩段在竖向方向的宽度之和大。
所述第五罩段在竖向方向的宽度比所述第二罩段在竖向方向的宽度与所述第六罩段在竖向方向的宽度之和大至少0.5mm。即第五罩段在竖向方向的宽度减去第二罩段在竖向方向的宽度,再减去第六罩段在竖向方向的宽度的差值不小于0.5mm(≥0.5mm)。
所述第五罩段在竖向方向的宽度比所述第二罩段在竖向方向的宽度与所述第六罩段在竖向方向的宽度之和大至少1mm。
所述第五罩段在竖向方向的宽度比所述第二罩段在竖向方向的宽度与所述第六罩段在竖向方向的宽度之和大至少2mm。
所述第五罩段在竖向方向的宽度比所述第二罩段在竖向方向的宽度与所述第六罩段在竖向方向的宽度之和大至少3mm。
所述第五罩段在竖向方向的宽度减去所述第二罩段在竖向方向的宽度和所述第六罩段在竖向方向的宽度的差值为0.5~5mm。即第五罩段在竖向方向的宽度减去第二罩段在竖向方向的宽度,再减去第六罩段在竖向方向的宽度的差值优选0.5~5mm。
所述第二罩段和所述第六罩段位于所述第五罩段的同侧,所述口罩主体还具有:
自所述左竖边横向延伸至所述右侧边、且在所述口罩主体展开后处于所述第六折痕下方的第七折痕,
自所述左竖边横向延伸至所述右侧边、且在所述口罩主体展开后处于所述第七折痕下方的第八折痕,
形成于所述第七折痕和所述第八折痕之间的第八罩段,以及
自所述第八折痕向下延伸的第九罩段;
在所述左竖边和所述右竖边处,所述第八罩段贴靠固接于所述第七罩段和所述第九罩段之间;
所述第七罩段形成于所述第六折痕和所述第七折痕之间,所述第七罩段和所述第九罩段分别位于所述第八罩段的相对两侧,并且所述第七罩段在竖向方向的宽度比所述第六罩段在竖向方向的宽度与所述第八罩段在竖向方向的宽度之和大。
所述第三罩段在竖向方向的宽度比所述第一罩段在竖向方向的宽度与所述第二罩段在竖向方向的宽度之和大至少0.5mm。即第三罩段在竖向方向的宽度减去第一罩段在竖向方向的宽度,再减去第二罩段在竖向方向的宽度的差值不小于0.5mm。
所述第三罩段在竖向方向的宽度比所述第一罩段在竖向方向的宽度与所述第二罩段在竖向方向的宽度之和大至少1mm。
所述第三罩段在竖向方向的宽度比所述第一罩段在竖向方向的宽度与所述第二罩段在竖向方向的宽度之和大至少2mm。
所述第三罩段在竖向方向的宽度比所述第一罩段在竖向方向的宽度与所述第二罩段在竖向方向的宽度之和大至少3mm。
所述第三罩段在竖向方向的宽度减去所述第一罩段在竖向方向的宽度和所述第二罩段在竖向方向的宽度的差值为0.5~5mm。即第三罩段在竖向方向的宽度减去第一罩段在竖向方向的宽度,再减去第二罩段在竖向方向的宽度的差值优选0.5~5mm。
所述左竖边和所述右竖边处分别设有于所述口罩主体固接的绑带。
在所述左竖边和所述右竖边处,所述第一罩段热压、缝合或铆接于所述第三罩段和所述第四罩段之间,所述第二罩段热压、缝合或铆接于所述第三罩段和所述第五罩段之间。
在所述左竖边或/和所述右竖边处,所述第一罩段与所述第三罩段之间形成有自所述第一折痕连续向上延伸的不连接的第一分离区,所述第一分离区在竖向方向的宽度≥2mm。
在所述左竖边或/和所述右竖边处,所述第三罩段与所述第二罩段之间形成有自所述第四折痕连续向下延伸的不连接的第二分离区,所述第二分离区在竖向方向的宽度≥2mm。
在所述左竖边和所述右竖边处,所述第一罩段热压固接于所述第三罩段和所述第四罩段之间,所述第二罩段热压固接于所述第三罩段和所述第五罩段之间;
所述左竖边和所述右竖边分别设有沿着竖向方向间隔排布的多排熔接点,紧邻所述第一折痕且处于所述第一折痕上方的两排所述熔接点未熔入所述第三罩段。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
1、本申请在口罩主体上设置至少两个褶皱,并且至少其中相邻的两个褶皱之间存在一个互相远离的距离Δ,而且该存在远离距离Δ的相邻两褶皱分别布置在褶皱连接段的相对两侧。距离Δ使得相邻的褶皱拥有了左右、上下、前后方向上平移的自由度。这种自由度的存在,再配合相邻两褶皱分别布置在褶皱连接段的相对两侧,使得口罩在穿戴时,竖边处相邻褶皱会产生交叉层叠现象。这种交叉层叠现象使得口罩主体的竖边与面部接触的长度变短、隆起现象消失,与面部紧密地贴合在一起,提升口罩佩戴时的密闭性,增强防护效果,减少被感染的可能。
2、上述距离Δ达到0.5mm的情况下,穿戴时,隆起U和空隙D便可取得明显的减小。而当距离Δ达到1mm后,效果更佳。距离Δ达到2mm甚至3mm后,效果进一步提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涉及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而非对本申请的限制。
图1是从内侧观察一种传统口罩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传统口罩,从外侧观察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传统口罩,从左侧观察的侧视图;其中绑带被移除。
图4是图1的传统口罩在穿戴过程中,从左方观察的受力分析图。
图5是图1的传统口罩在穿戴状态下,其左竖边的侧视图。
图6是图1中传统口罩,在其口罩主体处于穿戴形态下的正面视图。
图7是图1的传统口罩在穿戴状态下的侧视图。
图8是图7中穿戴者吸气时的气流走向示意图。
图9是图7中穿戴者呼气时的气流走向示意图。
图10是实施例一中的口罩从外侧观察的结构示意图。
图11是实施例一中的口罩从内侧观察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图11的C1-C1向剖视图。
图13是图11的C2-C2-向剖视图。
图14是实施例一的口罩,从左侧观察的侧视图;其中绑带被移除。
图15是实施例一的口罩主体展开后,从左侧观察的侧视图。
图16是实施例一的口罩在穿戴过程中,从左方观察的受力分析图。
图17是实施例一的口罩在穿戴过程中,口罩主体左竖边的侧视结构简化图。
图18是实施例一的口罩在穿戴状态下,口罩主体左竖边的侧视结构简化图。
图19是实施例一的口罩在穿戴状态下,口罩主体左竖边的侧视示意图。
图20是实施例一的口罩在穿戴状态下的侧视图。
图21是图20的X1部放大图。
图22是实施例一的口罩在穿戴状态下,口罩主体左竖边两种不同变形方式的侧视对比图。
图23是实施例二的口罩,从左侧观察的侧视图;其中绑带被移除。
图24是实施例二的口罩主体展开后,从左侧观察的侧视图。
图25是实施例二的口罩在穿戴状态下,口罩主体左竖边的侧视结构简化图。
图26是实施例二的口罩在穿戴状态下,口罩主体左竖边的侧视示意图。
图27是实施例二的口罩在穿戴状态下的侧视图。
图28是图27的X2部放大图。
图29是实施例三的口罩,从左侧观察的侧视图。
图30是实施例三的口罩主体展开后,从左侧观察的侧视图。
图31是实施例三的口罩在穿戴状态下,口罩主体左竖边的侧视结构简化图。
图32是实施例三的口罩在穿戴状态下,口罩主体左竖边的侧视示意图。
图33是实施例四的口罩,从左侧观察的侧视图;其中绑带被移除。
图34是实施例四的口罩主体展开后,从左侧观察的侧视图。
图35是实施例四的口罩在穿戴状态下,口罩主体左竖边的侧视结构简化图。
图36是实施例四的口罩在穿戴状态下,口罩主体左竖边的侧视示意图。
图37是实施例五的口罩,从左侧观察的侧视图;其中绑带被移除。
图38是实施例六的口罩,从左侧观察的侧视图;其中绑带被移除。
图39是实施例六的口罩,从右侧观察的侧视图;其中绑带被移除。
图40是对比例的口罩,从左侧观察的侧视图。
图41是对比例的口罩在穿戴状态下,口罩主体左竖边的侧视示意图。
图42是对比例的口罩在第二种穿戴状态下,口罩主体左竖边的侧视示意图。
其中:
1-口罩主体,2-绑带,3-包边层,4-防雾条,5-鼻夹,6-面部;
100-褶皱;
1a-左竖边,1b-右竖边,1c-上横边,1d-下横边,1E-内表面,1F-外表面;
101-第一折痕,102-第二折痕,103-第三折痕,104-第四折痕,105-第五折痕,106-第六折痕,107-第七折痕,108-第八折痕;
10熔接点;
11-第一罩段,12-第二罩段,13-第三罩段,14-第四罩段,15-第五罩段,16-第六罩段,17-第七罩段,18-第八罩段,19-第九罩段;
1001-内层无纺布,1002-过滤层,1003-外层无纺布;
1000-相邻褶皱的二次叠合区;
10001-第一分离区,10002-第二分离区;
T-相邻两排熔接点的距离,H-单个熔接点的高度;
W1-第一罩段的宽度,W2-第二罩段的宽度,W3-第三罩段的宽度,W5-第五罩段的宽度,W6-第六罩段的宽度,W7-第七罩段的宽度,W8-第八罩段的宽度,W9-第九罩段的宽度,W-口罩主体的总宽度;
Δ1-口罩在非穿戴状态下,第三罩段的宽度减去第一罩段和第二罩段的宽度的差;Δ1’-口罩在穿戴状态下,第四折痕与第一折痕的竖向距离;Δ2-口罩在非穿戴状态下,第五罩段的宽度减去第二罩段和第六罩段的宽度的差;Δ2’-口罩在穿戴状态下,第三折痕与第六折痕的竖向距离;Δ3-口罩在非穿戴状态下,第七罩段的宽度减去第六罩段和第八罩段的宽度的差;Δ3’-口罩在穿戴状态下,第五折痕与第八折痕的竖向距离;
U-隆起,D-空隙;
x-横向,y-竖向。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所描述的本申请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无需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作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申请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申请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一个”或者“一”等类似词语,不表示数量限制,而是表示存在至少一个。
本申请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且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如无特别说明,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申请所说“多个”表示不少于两个。
现在,参照附图描述本申请的实施例。
实施例一:
图10至图22示出了本申请这种口罩的第一个具体实施例,其包括口罩主体1以及与口罩主体连接的绑带2。前述绑带2具体为耳带,使用时,穿戴者将耳带挂于耳部,口罩主体1覆盖口部和鼻部以过滤气体。显然,在本申请的一些其他实施例中,绑带2也可以是系于穿戴者头部的头部扎带。
口罩主体1大体上呈矩形,其具有:贴靠人体面部的内表面1E,背离人体面部(朝向环境)的外表面1F,分别位于该口罩主体横向x两侧的左竖边1a和右竖边1b,分别位于该口罩主体竖向y两侧的上横边1c和下横边1d,以及四条横向延伸的折痕。前述四条折痕分别为第一折痕101、第二折痕102、第三折痕103和第四折痕104,每一条折痕都自口罩主体的左竖边1a一直横向x延伸至口罩主体的右竖边1b,即每一条折痕均横向贯穿整个口罩主体1。并且,前述四条折痕具有这样的位置关系:当口罩主体1展开后,第一折痕101、第二折痕102、第三折痕103和第四折痕104自上而下依次分布,如图15。
上述四条折痕将口罩主体1分隔成多个竖向的口罩段,如图14所示,这些口罩段分别是:形成于第一折痕101和第二折痕102之间的第一罩段11,形成于第三折痕103和第四折痕104之间的第二罩段12,形成于第二折痕102和第三折痕103之间的第三罩段13,自第一折痕101向上延伸的第四罩段14,自第四折痕104向下延伸的第五罩段15。前述第一罩段11、第二罩段12、第三罩段13、第四罩段14和第五罩段15的在横向方向的长度贯穿口罩主体1——各个口罩段的长度自口罩主体的左竖边1a一直横向延伸至右竖边1b。
而且,在口罩主体1的左竖边1a和右竖边1b位置,第一罩段11贴靠并固接于第三罩段13和第四罩段14之间,第二罩段12贴靠并固接于第三罩段13和第五罩段15之间。本实施例中,第一罩段11与第三罩段13和第四罩段14、第二罩段12与第三罩段13和第五罩段15都采用热压方式固接,当然也可以采用织线缝合、铆接等其他方式。
需要说明的是,前述的“展开”(“当口罩主体展开后”中的展开)并不是指口罩正常使用时将口罩主体“张开”以适应穿戴者面部,即本申请所说的“展开”不同图6所示的正常使用时的“张开”,而是指将口罩主体1沿着上下方向(竖向)完全拉开,使左竖边和右竖边位置的原本热压固接在一起的相应口罩段相互分离展开,参照图14和图15所示。
上述第一罩段11所在的部位,尤其是第一罩段11与第三罩段13和第四罩段14的叠合部位,构成了该口罩主体的一个业内俗称的“褶皱”100。对应地,上述第二罩段12所在的部位,尤其是第二罩段12与第三罩段13和第五罩段15的叠合部位,又构成了该口罩主体的另一个褶皱100。这样,该口罩主体1上一共设置有两个褶皱100,其中一个褶皱100位于另一个褶皱100的下侧。并且前述两个褶皱100的长度横向贯穿口罩主体1——自口罩主体的左竖边1a一直横向延伸至右竖边1b。显然,第三罩段13是连接最上方褶皱100和第二个褶皱100的褶皱连接段,第五罩段15是连接第二个褶皱100和第三个褶皱100的褶皱连接段。
本实施例的关键改进在于:第一罩段11和第二罩段12分别位于第三罩段13的相对两侧。具体地,第一罩段11位于第三罩段13的外侧,即背离穿戴者面部的那一侧,第二罩段12位于第三罩段13的内侧,即朝向穿戴者面部的那一侧。而且,第三罩段13在竖向方向的宽度W3比第一罩段11在竖向方向的宽度W1与第二罩段12在竖向方向的宽度W2之和大,即W3-(W1+W2)=Δ1>0,如图14。
参照图16所示,正如背景技术所描述的那样,在穿戴口罩的过程中,左竖边1a和右竖边1b的上部受到绑带2斜下方的拉力F1,左竖边1a和右竖边1b的下部受到绑带2向斜上方的拉力F2。拉力F1可分解为向后的水平分力F1x和向下的竖向分力F1y,拉力F2可分解为向后的分力F2x和向上的竖向分力F2y有具有向下的分力。分力F1y使口罩主体1左右侧竖边的顶部下移,分力F1y使口罩主体1竖边的底部上移,分力F1x使口罩主体1竖边的顶部后移,分力F2x使口罩主体1竖边的底部后移。只有绑带2对口罩主体1拉力与穿戴者面部对口罩主体1的反向作用力平衡后,口罩主体1在穿戴者头部的形状和位置才被固定,而且此时左竖边1a和右竖边1b上下两端的距离通常缩短至一个较小的平衡值。因为口罩主体1上两个褶皱100隔开一定距离Δ1,且口罩主体1在Δ1位置的厚度仅为褶皱100位置的1/3,Δ1位置的强度明显弱于褶皱100位置的强度,所以在前述F1和F2的作用力下,处于Δ1位置的第三罩段13非常容易弯曲变形,使两个褶皱100相互靠近,并且柔软的“Δ1”同时具有左右、上下、前后方向平移的自由度。当两个褶皱100距离为零,即第一折痕101与第四折痕104处于同一高度时,因第一折痕101与第四折痕104分别处于第三罩段13的内外两侧,所以第一折痕101和第四折痕104通常会水平错开而处于图17所示的状态,下方的褶皱100不会受到上方褶皱100的阻挡,上方褶皱100也不会受到下方褶皱100的阻挡。这样,柔软的第三罩段13会继续弯曲变形,第一折痕101继续下移或/和第四折痕104继续上移,而使得第四折痕104处于第一折痕101的上方。当图14中第三罩段13的Δ1部分基本上被反向拉直后,上方的褶皱100和第一折痕101不能继续下移,下方的褶皱100和第四折痕104也不能继续上移,口罩罩体1大致处于图18所示的状态。这时候,第四折痕104处于第一折痕101的上方,二者的高度差为Δ1’,一般Δ1’略小于Δ1。也就是说,相比于图14所示的非穿戴状态下的口罩,图18所示的处于穿戴状态下的口罩,上方褶皱100相对于下方褶皱100下移了Δ1’+Δ1的距离,大约下移了两个Δ1的距离,或者说下方褶皱100相对于上方褶皱100大于上移了两个Δ1的距离。图18是为了清楚描述技术原理而给出的理想的简化图,实际情况通常更接近图19和图20。这样,相邻两个褶皱100之间的大尺寸位移错位移动,使得两褶皱100也部分叠合——上方褶皱100的下部叠在下方褶皱100的上部外侧,从而形成如图21所示的相邻褶皱的二次叠合区1000。如此,相邻褶皱100之间不会出现如图7所示的隆起U,口罩主体1的左竖边1a和右竖边1b能与面部很好地贴合,左竖边1a与面部6之间、右竖边1b与面部6之间均不会存在如图7所示的大的空隙D。
作为对比,图22中的左图为本实施例中口罩的实际穿戴形态,图22的右图示出了如果本实施例口罩主体1的右竖边1b不发生如图18和图19所示的变形,而是产生如图5所示传统口罩的变形。从该图22中不难看出,右图出现了明显的隆起U,这将导致右竖边1b与穿戴者面部之间产生较大的空隙,当然这只是一种假设,实际上本实施例的采用了上述结构的口罩并不会出现右图的情形。
当然,如果口罩主体1的两条竖边在变化至图17所示的状态时,两竖边已经与穿戴者的面部完全贴合——通常在穿戴者的脸部较大时会出现这一情形,那么口罩主体侧部的竖边便会基本保持在图17所示的状态。也就说是,图18只是这种口罩在穿戴时的极限形态,并非必定形态,其实际形态与穿戴者的脸部、耳部甚至是整个头部的大小和形状有关,并且最终都能够与穿戴者面部较好地贴合,具有很好的人群适应能力。
我们经过大量的测试发现,上述Δ1的值如果能够达到0.5mm,穿戴时,隆起U和空隙D便可取得明显的减小。而当Δ1达到1mm后,效果更佳。Δ1达到2mm甚至3mm后,效果进一步提升。当然,Δ1也不宜过大,因为Δ1过大后,就需要增大口罩主体1的整体宽度,以保证口罩主体1的中间部分能够覆盖穿戴者的口部和鼻部,而且Δ1过大还会带来其他问题,在此不做赘述。一般,Δ1的值最好在0.5~5mm范围内,当然,这并不是必须的。
本实施例中,口罩主体1主要由自内而外依次布置且热压固接的内层无纺布1001、过滤层1002和外层无纺布1003组成。为了防止前述内层无纺布、过滤层和外层无纺布在上横边1c或下横边1d位置垮塌分离,本实施例还配置了分别包覆于上横边1c和下横边1d外的两个包边层3。前述包边层3采用亲肤的聚丙烯无纺布,其长度横向贯穿口罩主体1,竖向方向的宽度为35-50mm,均匀的包覆在上横边1c和下横边1d外部。
上横边1c处设有防雾条4和鼻夹5。防雾条4是具有一定厚度的海绵,固接于口罩主体1的内侧——具体为防雾条4的内侧。鼻夹5为横向延伸的铝条,隐藏固定在外层无纺布1003与包边层3之间。防雾条4与鼻夹5配合使用,填补了口罩主体内表面与鼻梁的间隙,使口罩主体1更贴合鼻子的轮廓。穿戴时鼻梁处无压迫感,同时呼吸、交谈时气流不会从上边缘溢出。图14中的“W”表示口罩主体1在非穿戴的平整状态下的总宽度。
实施例二:
图23至图28示出了本申请口罩的第二个具体实施例,其具有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的结构,主要区别在于:
本实施例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于口罩主体1上多设置了一个褶皱100,即口罩主体1上一共设有三个褶皱100,具体如下:
如图23所示,本实施例的口罩主体1除了包含实施例一所具有的四条折痕之外,还于第四折痕104的下方多设置了两条折痕——第五折痕105和第六折痕106。具体地,口罩主体1上一共设有六条折痕,分别是第一折痕101、第二折痕102、第三折痕103、第四折痕104、第五折痕105和第六折痕106。当口罩主体1展开后,第一折痕101、第二折痕102、第三折痕103、第四折痕104、第五折痕105和第六折痕106自上而下依次分布,如图24。
上述六条折痕将口罩主体1分隔成七个竖向的口罩段,如图23和图24所示,这些口罩段分别是:形成于第一折痕101和第二折痕102之间的第一罩段11,形成于第三折痕103和第四折痕104之间的第二罩段12,形成于第二折痕104和第三折痕103之间的第三罩段13,自第一折痕101向上延伸的第四罩段14,形成于第四折痕104和第五折痕105之间的第五罩段15,形成于第五折痕105和第六折痕106之间的第六罩段16,自第六折痕106向下延伸的第七罩段17。
上文述及,第五罩段15形成于第四折痕104和第五折痕105之间,而第五折痕105又处于第四折痕104的下方,所以与实施例一相同,本实施例的第五罩段15也自第四折痕104向下延伸。
上述第一罩段11和第二罩段12分别位于第三罩段13的相对两侧,第二罩段12和第六罩段16分别位于第五罩段15的相对两侧。具体地,第一罩段11位于第三罩段13的外侧,第二罩段12位于第三罩段13的内侧和第五罩段15的外侧,第六罩段16位于第五罩段15的内侧。
在口罩主体1的左竖边1a和右竖边1b位置,第一罩段11热压固接于第三罩段13和第四罩段14之间,第二罩段12热压固接于第三罩段13和第五罩段15之间,第六罩段16热压固接于第五罩段15和第七罩段17之间。
第一罩段11所在的部位,尤其是第一罩段11与第三罩段13和第四罩段14的叠合部位,构成了口罩主体的第一个褶皱100。第二罩段12所在的部位,尤其是第二罩段12与第三罩段13和第五罩段15的叠合部位,构成了口罩主体的第二个褶皱100。第六罩段16,尤其是第六罩段16与第五罩段15和第七罩段17的叠合部位,构成了口罩主体的第三个褶皱100。这样,该口罩主体1上共具有三个褶皱100。
可见,本实施例的口罩,尤其是口罩主体1,除了包含实施例一所具有的四条折痕和五个口罩段之外,还多了两条折痕和两个口罩段。或者说,本实施例的口罩主体1除了包含实施例一所具有的两个褶皱100之外,还多设置了一个褶皱100。
本实施例中,不仅第三罩段13在竖向方向的宽度W3比第一罩段11在竖向方向的宽度W1与第二罩段12在竖向方向的宽度W2之和大,而且第五罩段15在竖向方向的宽度W5比第二罩段12在竖向方向的宽度W2与第六罩段16在竖向方向的宽度W6之和大。即W3-(W1+W2)=Δ1>0,W5-(W2+W6)=Δ2>0,如图23。
本实施例的口罩在穿戴时,具有与图16相似的受力状态,从而使得穿戴状态下的口罩罩体1大体上处于图25和图26所示的状态。在图25中,第四折痕103处于第一折痕101的上方,二者高度差为Δ1’,一般Δ1’略小于Δ1,第六折痕106处于第三折痕103的上方,二者的高度差为Δ2’,一般Δ2’略小于Δ2。也就是说,相比于图23所示的非穿戴状态下的口罩,图25所示的处于穿戴状态下的口罩,上方褶皱100相对于中间褶皱下移了Δ1’+Δ1(大约为Δ1的二倍)的距离,中间的褶皱100相对于下方褶皱下移了Δ2’+Δ2(大约为Δ2的二倍)的距离,任一相邻两个褶皱100也部分叠合,即上方褶皱100的下部叠在中间褶皱100的上部外侧,中间褶皱100的下部叠在下方褶皱100的上部外侧,形成如图28所示的两个相邻褶皱的二次叠合区1000。相邻两个褶皱100之间不会出现类似于图5和图7的隆起U,口罩主体1的左竖边1a和右竖边1b能够与面部6较好地贴合,左竖边1a与面部6之间、右竖边1b与面部6之间不再存在类似于图5和图7的的大的空隙D。
实施例三:
图29至图32示出了本申请口罩的第三个具体实施例,该口罩具有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的结构,区别仅在于:第一罩段11位于第三罩段13的内侧,第二罩段12位于第三罩段13的外侧和第五罩段15的内侧,第六罩段16位于第五罩段15的外侧,如图29。
与实施例二相同,第三罩段13在竖向方向的宽度W3比第一罩段11在竖向方向的宽度W1与第二罩段12在竖向方向的宽度W2之和大3毫米以上,第五罩段15在竖向方向的宽度W5比第二罩段12在竖向方向的宽度W2与第六罩段16在竖向方向的宽度W6之和大。W3-(W1+W2)=Δ1>0,W5-(W2+W6)=Δ2>0。
穿戴状态下的口罩罩体1大体上处于图31和图32所示的状态。在图31中,第四折痕103处于第一折痕101的上方,二者高度差为Δ1’,第六折痕106处于第三折痕103的上方,二者的高度差为Δ2’。也就是说,相比于图29所示的非穿戴状态下的口罩,图31所示的处于穿戴状态下的口罩,上方褶皱100相对于中间褶皱下移了Δ1’+Δ1的距离,中间的褶皱100相对于下方褶皱下移了Δ2’+Δ2的距离,任一相邻两个褶皱100部分叠合,即下方褶皱100的上部叠在中间褶皱100的下部外侧,中间褶皱100的上部叠在上方褶皱100的下部外侧,也形成类似于图28所示的两个相邻褶皱的二次叠合区1000。进而使得口罩主体1的左竖边1a和右竖边1b都能够与穿戴者的面部6较好地贴合。
实施例四:
图33至图36示出了本申请口罩的第四个具体实施例,该口罩的口罩主体1一共设有八条折痕,分别是当口罩主体1展开后自上而下依次分布的第一折痕101、第二折痕102、第三折痕103、第四折痕104、第五折痕105、第六折痕106、第七折痕107和第八折痕108,如图34。
上述八条折痕将口罩主体1分隔成多个竖向的口罩段,如图33所示,这些口罩段分别是:形成于第一折痕101和第二折痕102之间的第一罩段11,形成于第三折痕103和第四折痕104之间的第二罩段12,形成于第二折痕104和第三折痕103之间的第三罩段13,自第一折痕101向上延伸的第四罩段14,形成于第四折痕104和第五折痕105之间的第五罩段15,形成于第五折痕105和第六折痕106之间的第六罩段16,形成于第六折痕106和第七折痕107之间的第七罩段17,形成于第七折痕107和第八折痕108之间的第六罩段19,自第八折痕108向下延伸的第九罩段19,
显然,与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三相同的是,第五罩段15也自第四折痕104向下延伸,第七罩段17也自第六折痕106向下延伸。这与前述的“第五罩段15形成于第四折痕104和第五折痕105之间,第七罩段17形成于第六折痕106和第七折痕107之间”并不矛盾。
在口罩主体1的左竖边1a和右竖边1b位置,第一罩段11热压固接于第三罩段13和第四罩段14之间,第二罩段12热压固接于第三罩段13和第五罩段15之间,第六罩段16热压固接于第五罩段15和第七罩段17之间,第八罩段18热压固接于第七罩段17和第九罩段19之间。
第一罩段11所在的部位形成了口罩主体的最上方的第一个褶皱100。第二罩段12所在的部位形成了口罩主体的第二个褶皱100。第六罩段16所在的部位形成了口罩主体的第三个褶皱100,第八罩段18所在的部位形成了口罩主体最下方的第四个褶皱100。该口罩主体1一共具有前述四个褶皱100。
第一罩段11位于第三罩段13的外侧,第二罩段12位于第三罩段13内侧和第五罩段15的外侧,第六罩段16位于第五罩段15的外侧和第七罩段17的内侧,第八罩段18位于第七罩段17的外侧。可见,第二罩段12和第六罩段16处于第五罩段15的同一侧(外侧)。
第三罩段13在竖向方向的宽度W3比第一罩段11在竖向方向的宽度W1与第二罩段12在竖向方向的宽度W2之和大,第五罩段15在竖向方向的宽度W5比第二罩段12在竖向方向的宽度W2与第六罩段16在竖向方向的宽度W6之和大,第七罩段17在竖向方向的宽度W7比第六罩段16在竖向方向的宽度W6与第八罩段18在竖向方向的宽度W8之和大。即W3-(W1+W2)=Δ1>0,W5-(W2+W6)=Δ2>0,W7-(W6+W8)=Δ3>0。
参照图35和图36所示,这种口罩在穿戴时,口罩主体在耳带拉力作用下,第一罩段11所在的第一个褶皱100与第二罩段12所在的第二个褶皱100能够部分叠合,第六罩段16所在的第三个褶皱100与第八罩段18所在的第四个褶皱100也能够部分叠合。而第二罩段12所在的第二个褶皱100与第六罩段16所在的第三个褶皱100却不会部分重叠,这是因为:第二罩段12和第六罩段16位于第五罩段15的同一侧,当第二罩段12与第六罩段16相互靠近时,很容易出现第三折痕103与第六折痕106相接触、第二个褶皱100与第三个褶皱100相互干扰的现象,如图35和图36。在图35和图3中,第三折痕103与第六折痕106抵靠接触,第二个褶皱100与第三个褶皱100的距离由原来的Δ2变成了0,第六折痕106并没有同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三那样跨过第三折痕而处于第三折痕103的上方。口罩主体1的左竖边1a和右竖边1b仍能够与穿戴者的面部较好地贴合。
实施例五:
图37示出了本申请口罩的第五个具体实施例,该口罩的结构与实施例四基本相同,区别仅在于,各个褶皱100在口罩主体1的内外侧位置不同。
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实施例二、实施例三、实施例四和实施例五中,虽然褶皱100的数量相比实施例一有所增加,不过我们发现这些实施例中相邻褶皱100采用不同距离值的效果,与实施例一基本相同,即:
在实施例二至实施例五中,Δ1、Δ2、Δ3的值如果分别达到0.5mm,穿戴时,隆起U和空隙D便可取得明显的减小。而当Δ1、Δ2、Δ3分别达到1mm后,效果更佳。Δ1、Δ2、Δ3分别达到2mm甚至3mm后,效果进一步提升。不宜过大一般,Δ1、Δ2、Δ3的值最好在0.5~5mm范围内。
实施例六:
由上可知,相邻两个褶皱100的间距不宜过大,以免影响口罩的其他性能。假如实施例一中Δ1的值只有1mm左右,那么脸部非常小的人员穿戴这种口罩时,竖边的上、下两端会非常靠近,仍可能存在一定大小的隆起和空隙。鉴于此,图38和图39示出了本申请口罩的第六个具体实施例,以进一步增大第三罩段的可变形宽度。
本实施例六中,在口罩主体1的左竖边1a和右竖边1b位置,第一罩段11与第三罩段13之间形成有自第一折痕101连续向上延伸的不连接的第一分离区1001。第一分离区10001的竖向宽度为W11。前述的“不连接”是指:第一罩段11与第三罩段13在第一分离区1001位置互不连接。前述的“连续”,是指第一分离区是不间断的整段式结构。
此外,在口罩主体1的左竖边1a和右竖边1b位置,第三罩段13与第二罩段12之间形成有自第四折痕104连续向下延伸的不连接的第二分离区10002。第二分离区10002的竖向宽度为W12。
这样一来,本实施例第三罩段13的可变形宽度由实施例一的Δ1增加到了Δ1+W11+W12。相比于实施例一,即便本实施例的口罩在穿戴时竖边的上、下两端靠的更近,仍能够与面部很好地贴合。
我们经过大量的测试发现,上述W11和W12的值最好在2mm以上,当然这并不是必须的。
在口罩主体1的左竖边1a和右竖边1b位置,第一罩段11采用已知的热压工艺固接于第三罩段13和第四罩段14之间,第二罩段12采用已知的热压工艺固接于第三罩段13和第五罩段15之间。如图38,前述“热压工艺固接”会在左竖边1a和右竖边1b分别形成沿着竖向方向等距排布的多排熔接点10——即排与排之间等距布置,每排四个,相连两排熔接点的距离T≈1mm,单个熔接点10的高度H≈1.5-2mm。褶皱100处的各口罩段就是通过前述熔接点10固接在一起的。
如果上述各排熔接点10依然按照传统方式设置——即每个熔接点10都将其所在位置的每一个口罩段固定连接,显然不可能形成上述第一分离区10001和第二分离区10002。本实施例通过对传统热压熔接工艺进行改良,从而在口罩主体1的左竖边1a和右竖边1b位置巧妙地形成了上述的第一分离区10001和第二分离区10002:
再参照图38和图39所示,紧邻第一折痕101且处于第一折痕101上方的两排熔接点10只熔入第四罩段14和第一罩段11,而未熔入第三罩段13。从而使得这两排熔接点10只将第四罩段14和第一罩段11固接,而没有将第三罩段13与第一罩段11连接,进而在第三罩段13与第一罩段11之间形成上述的第一分离区10001。
紧邻第四折痕104且处于第四折痕104下方的两排熔接点10只熔入第五罩段15和第二罩段12,而未熔入第三罩段13。从而使得这两排熔接点10只将第五罩段15和第二罩段12固接,而没有将第三罩段13与第二罩段12连接,进而在第三罩段13与第二罩段12之间形成上述的第二分离区10002。
上所谓“紧邻”,是指“最靠近”。
不难理解,基于上述的结构设计,存在这样的数学关系:W11+W13=4H+3T,W12+W14=3H+2T。其中,H为单个熔接点的高度,T为相邻两排熔接点的距离。
一般,T≈1mm,单个熔接点的高度H≈1.5-2mm。
W11+W13如果能够达到3.5mm以上,隆起U和空隙D的消除将比较明显。W11+W13也不宜过大,一般W11+W12最好在3.5~11mm范围内,进一步优选为5~9mm,当然,这并不是必须的。
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上文的阐述显然能够知晓:如果仅在左竖边和右竖边之一设置分离区,便能够使得设有该分离区的那条竖边(左竖边或右竖边)较好地贴合穿戴者的面部。
对比例:
图40至图42示出了本申请人所设计的另一款口罩,作为对比。与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三相同的是:在该对比例中,口罩主体1也具有当其展开后自上而下依次分布的第一折痕101、第二折痕102、第三折痕103、第四折痕104、第五折痕105和第六折痕106。这六条折痕将口罩主体1分隔成当口罩主体1展开后自上而下依次分布的第四罩段14、第一罩段11、第三罩段13、第二罩段12、第五罩段15、第六罩段16和第七罩段17。
与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三相同的是:在口罩主体1的左竖边和右竖边位置,第一罩段11热压固接于第三罩段13和第五罩段15之间,第二罩段12热压固接于第四罩段13和第五罩段15之间,第六罩段16热压固接于第五罩段15和第七罩段17之间。第一罩段11所在的部位,第二罩段12所在的部分,第六罩段16所在的部分,形成了该口罩主体1的三个褶皱100。
而且第三罩段13在竖向方向的宽度W3比第一罩段11在竖向方向的宽度W1与第二罩段12在竖向方向的宽度W2之和大,第五罩段15在竖向方向的宽度W5比第二罩段12在竖向方向的宽度W2与第六罩段16在竖向方向的宽度W6之和大。W3-(W1+W2)=Δ1>0,W5-(W2+W6)=Δ2>0。即相邻两个褶皱100之间也隔开了一定间距。
不过,与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三不同的是:在该对比例中,第一罩段11和第二罩段12都处于第三罩段13的外侧,第二罩段12和第六罩段16都处于第五罩段15的内侧。
虽然该对比例也将任一相邻两个褶皱100隔开了一定间距,但是因为相邻两褶皱100布置在褶皱连段的同一侧,故存在这样的问题:
如图41所示,这种口罩是穿戴使用时,在耳带拉力作用下,左竖边1a的顶部和底部相互靠拢,右竖边1b的顶部和底部也相互靠拢。因为相邻两褶皱100布置在褶皱连段的同一侧,所以当相邻两个褶皱100相互靠近时,很容易出现图39所示的这种情况:第一折痕101与第四折痕104抵靠接触,第三折痕103与第六折痕106抵靠接触,即相邻两个褶皱100竖向抵接,无法实现褶皱100与褶皱100的部分重叠。相邻两个褶皱100的距离分别由原来的Δ1、Δ2变成了0,第四折痕104并没有同实施例二和实施例三那样跨过第一折痕101而处于第一折痕101的上方,第六折痕106也没有跨过第三折痕而处于第三折痕103的上方。左竖边和右竖边的褶皱区域的长度没有得到较多的缩减,导致相邻褶皱之间仍然存在隆起U,左竖边与面部6之间、右竖边与面部6仍然会存在空隙D。
再参照图42所示,即便穿戴者主动地将下方褶皱100部分重叠地压覆在上方褶皱100的外侧(或内侧),但是相邻褶皱100之间的隆起U、左右竖边与穿戴者面部之间的空隙D并不会得到非常明显的减小,这是因为:图38中Δ1部位的第三罩段13需要绕过第一折痕101才能覆于第四罩段14的内侧,图38中Δ2部位的第五罩段15需要绕过第三折痕103才能覆于第三罩段103的外侧,而第一折痕101和第三折痕103都均有较大的厚度,通常为2mm左右,况且折痕的表面一般为弯曲结构。当第三罩段13绕过弯曲的第一折痕101后,其能够覆于第四罩段14内侧的长度已所剩无几,而且虽然最终第三折痕103能够勉强地处于第一折痕101的上方,但是二者的高度差非常小。相比于图38,图40中左竖边和右竖边的褶皱区域的长度没有得到较多的缩减,隆起U和空隙D仅得到了很小的改善。这不是我们所希望的。
况且,若要图42所示情形能够发生,必须保证Δ1>第一折痕的厚度≈2mm,Δ2>第三折痕的厚度≈2mm。而上文已经介绍,当Δ1、Δ2过大时,会带来其他问题,这也不是我们所希望的。
上述各个实施例中所说的“竖边”,如无特别说明,是指口罩主体的左竖边和右竖边。
以上仅是本申请的示范性实施方式,而非用于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本申请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确定。

Claims (20)

1.一种口罩,包括覆盖口鼻的口罩主体(1),所述口罩主体(1)具有:
分别位于该口罩主体横向两侧的左竖边(1a)和右竖边(1b),
分别位于该口罩主体竖向两侧的上横边(1c)和下横边(1d),
自所述左竖边横向延伸至所述右竖边、且在该口罩主体展开后自上而下依次分布的:第一折痕(101)、第二折痕(102)、第三折痕(103)和第四折痕(104),
形成于所述第一折痕和所述第二折痕之间的第一罩段(11),
形成于所述第三折痕和所述第四折痕之间的第二罩段(12),
形成于所述第二折痕和所述第三折痕之间的第三罩段(13),
自所述第一折痕向上延伸的第四罩段(14),以及
自所述第四折痕向下延伸的第五罩段(15);
在所述左竖边(1a)和所述右竖边(1b)处,所述第一罩段(11)贴靠固接于所述第三罩段(13)和所述第四罩段(14)之间,所述第二罩段(12)贴靠固接于所述第三罩段(13)和所述第五罩段(15)之间;
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罩段(11)和所述第二罩段(12)分别位于所述第三罩段(13)的相对两侧,所述第三罩段(13)在竖向方向的宽度(W3)比所述第一罩段(11)在竖向方向的宽度(W1)与所述第二罩段(12)在竖向方向的宽度(W2)之和大;
在所述左竖边(1a)或/和所述右竖边(1b)处,所述第三罩段(13)与所述第二罩段(12)之间形成有自所述第四折痕(104)连续向下延伸的不连接的第二分离区(10002),所述第二分离区(10002)在竖向方向的宽度(W12)≥2mm;
在所述左竖边(1a)和所述右竖边(1b)处,所述第一罩段(11)热压固接于所述第三罩段(13)和所述第四罩段(14)之间,所述第二罩段(12)热压固接于所述第三罩段(13)和所述第五罩段(15)之间;
所述左竖边(1a)和所述右竖边(1b)分别设有沿着竖向方向间隔排布的多排熔接点(10),紧邻所述第四折痕(104)且处于所述第四折痕(104)下方的两排所述熔接点(10)未熔入所述第三罩段(13)、但熔入所述第二罩段(12)和第五罩段(15),由此形成所述第二分离区(100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口罩主体(1)还具有:
自所述左竖边横向延伸至所述右竖边、且在所述口罩主体展开后处于所述第四折痕下方的第五折痕(105),
自所述左竖边横向延伸至所述右竖边、且在所述口罩主体展开后处于所述第五折痕下方的第六折痕(106),
形成于所述第五折痕和所述第六折痕之间的第六罩段(16),以及
自所述第六折痕向下延伸的第七罩段(17);
所述第五罩段(15)形成于所述第四折痕(104)和所述第五折痕(105)之间,在所述左竖边(1a)和所述右竖边(1b)处,所述第六罩段(16)贴靠固接于所述第五罩段(15)和所述第七罩段(17)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罩段(12)和所述第六罩段(16)分别位于所述第五罩段(15)的相对两侧,并且所述第五罩段(15)在竖向方向的宽度(W5)比所述第二罩段(12)在竖向方向的宽度(W2)与所述第六罩段(16)在竖向方向的宽度(W6)之和大。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罩段(15)在竖向方向的宽度(W5)比所述第二罩段(12)在竖向方向的宽度(W2)与所述第六罩段(16)在竖向方向的宽度(W6)之和大至少0.5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罩段(15)在竖向方向的宽度(W5)比所述第二罩段(12)在竖向方向的宽度(W2)与所述第六罩段(16)在竖向方向的宽度(W6)之和大至少1mm。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罩段(15)在竖向方向的宽度(W5)比所述第二罩段(12)在竖向方向的宽度(W2)与所述第六罩段(16)在竖向方向的宽度(W6)之和大至少2m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罩段(15)在竖向方向的宽度(W5)比所述第二罩段(12)在竖向方向的宽度(W2)与所述第六罩段(16)在竖向方向的宽度(W6)之和大至少3mm。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罩段(15)在竖向方向的宽度(W5)减去所述第二罩段(12)在竖向方向的宽度(W2)和所述第六罩段(16)在竖向方向的宽度(W6)的差值为0.5~5mm。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罩段(12)和所述第六罩段(16)位于所述第五罩段(15)的同侧,所述口罩主体(1)还具有:
自所述左竖边横向延伸至所述右竖边、且在所述口罩主体展开后处于所述第六折痕下方的第七折痕(107),
自所述左竖边横向延伸至所述右竖边、且在所述口罩主体展开后处于所述第七折痕下方的第八折痕(108),
形成于所述第七折痕和所述第八折痕之间的第八罩段(18),以及
自所述第八折痕向下延伸的第九罩段(19);
在所述左竖边(1a)和所述右竖边(1b)处,所述第八罩段(18)贴靠固接于所述第七罩段(17)和所述第九罩段(19)之间;
所述第七罩段(17)形成于所述第六折痕(106)和所述第七折痕(107)之间,所述第七罩段(17)和所述第九罩段(19)分别位于所述第八罩段(18)的相对两侧,并且所述第七罩段(17)在竖向方向的宽度(W7)比所述第六罩段(16)在竖向方向的宽度(W6)与所述第八罩段(18)在竖向方向的宽度(W8)之和大。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罩段(13)在竖向方向的宽度(W3)比所述第一罩段(11)在竖向方向的宽度(W1)与所述第二罩段(12)在竖向方向的宽度(W2)之和大至少0.5mm。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罩段(13)在竖向方向的宽度(W3)比所述第一罩段(11)在竖向方向的宽度(W1)与所述第二罩段(12)在竖向方向的宽度(W2)之和大至少1mm。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罩段(13)在竖向方向的宽度(W3)比所述第一罩段(11)在竖向方向的宽度(W1)与所述第二罩段(12)在竖向方向的宽度(W2)之和大至少2mm。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罩段(13)在竖向方向的宽度(W3)比所述第一罩段(11)在竖向方向的宽度(W1)与所述第二罩段(12)在竖向方向的宽度(W2)之和大至少3mm。
14.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罩段(13)在竖向方向的宽度(W3)减去所述第一罩段(11)在竖向方向的宽度(W1)和所述第二罩段(12)在竖向方向的宽度(W2)的差值为0.5~5mm。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罩段(13)在竖向方向的宽度(W3)减去所述第一罩段(11)在竖向方向的宽度(W1)和所述第二罩段(12)在竖向方向的宽度(W2)的差值为2~5mm。
16.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竖边(1a)和所述右竖边(1b)处分别设有于所述口罩主体(1)固接的绑带(2)。
17.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左竖边(1a)和所述右竖边(1b)处,所述第一罩段(11)热压、缝合或铆接于所述第三罩段(13)和所述第四罩段(14)之间,所述第二罩段(12)热压、缝合或铆接于所述第三罩段(13)和所述第五罩段(15)之间。
18.根据权利要求1至9任一项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上横边(1c)处设有防雾条(4)或/和鼻夹(5)。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左竖边(1a)或/和所述右竖边(1b)处,所述第一罩段(11)与所述第三罩段(13)之间形成有自所述第一折痕(101)连续向上延伸的不连接的第一分离区(10001),所述第一分离区(10001)在竖向方向的宽度(W11)≥2mm。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口罩,其特征在于,所述左竖边(1a)和所述右竖边(1b)分别设有沿着竖向方向间隔排布的多排熔接点(10),紧邻所述第一折痕(101)且处于所述第一折痕(101)上方的两排所述熔接点(10)未熔入所述第三罩段(13)。
CN202110177828.4A 2021-02-09 2021-02-09 口罩 Active CN11280664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77828.4A CN112806642B (zh) 2021-02-09 2021-02-09 口罩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77828.4A CN112806642B (zh) 2021-02-09 2021-02-09 口罩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06642A CN112806642A (zh) 2021-05-18
CN112806642B true CN112806642B (zh) 2023-12-22

Family

ID=758647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77828.4A Active CN112806642B (zh) 2021-02-09 2021-02-09 口罩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06642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AU2021286385B2 (en) * 2021-07-06 2024-01-25 EMP Image Solution Sdn. Bhd. Face Mask
CN113749334A (zh) * 2021-09-29 2021-12-07 长沙邦创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全方位增强密合性的口罩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894443A2 (en) * 1997-07-31 1999-02-03 SAN-M Package Co., Ltd. Mask
JP2003000741A (ja) * 2001-06-22 2003-01-07 Yokoi:Kk 衛生マスク
CN103533990A (zh) * 2011-04-08 2014-01-22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口罩
JP2017002452A (ja) * 2015-06-12 2017-01-05 日進医療器株式会社 フィット性を向上させるプリーツマスク
JP2018083988A (ja) * 2016-11-21 2018-05-31 白元アース株式会社 マスク
CN208211536U (zh) * 2018-05-08 2018-12-11 刘照东 一种新型口罩
JP2019039099A (ja) * 2017-08-24 2019-03-14 株式会社ミンラック 使い捨てマスク
CN208740148U (zh) * 2018-05-24 2019-04-16 黄崑胜 具有防侧漏及防雾结构的口罩
CN208821775U (zh) * 2017-07-28 2019-05-07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口罩
CN209202201U (zh) * 2018-11-20 2019-08-06 华新医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气密防护口罩
CN111543697A (zh) * 2020-05-11 2020-08-18 北京倍舒特妇幼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立面防护口罩、工作方法及其生产设备
CN211910643U (zh) * 2020-03-24 2020-11-13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 一种无耳挂口罩

Patent Citations (1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894443A2 (en) * 1997-07-31 1999-02-03 SAN-M Package Co., Ltd. Mask
JP2003000741A (ja) * 2001-06-22 2003-01-07 Yokoi:Kk 衛生マスク
CN103533990A (zh) * 2011-04-08 2014-01-22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口罩
JP2017002452A (ja) * 2015-06-12 2017-01-05 日進医療器株式会社 フィット性を向上させるプリーツマスク
JP2018083988A (ja) * 2016-11-21 2018-05-31 白元アース株式会社 マスク
CN208821775U (zh) * 2017-07-28 2019-05-07 尤妮佳股份有限公司 口罩
JP2019039099A (ja) * 2017-08-24 2019-03-14 株式会社ミンラック 使い捨てマスク
CN208211536U (zh) * 2018-05-08 2018-12-11 刘照东 一种新型口罩
CN208740148U (zh) * 2018-05-24 2019-04-16 黄崑胜 具有防侧漏及防雾结构的口罩
CN209202201U (zh) * 2018-11-20 2019-08-06 华新医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新气密防护口罩
CN211910643U (zh) * 2020-03-24 2020-11-13 中国人民解放军联勤保障部队第九八八医院 一种无耳挂口罩
CN111543697A (zh) * 2020-05-11 2020-08-18 北京倍舒特妇幼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立面防护口罩、工作方法及其生产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06642A (zh) 2021-05-1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806642B (zh) 口罩
EP1258267B1 (en) Flat-folded personal respiratory protection devices and process for preparing same
EP0814871B1 (en) Flat-folded personal respiratory protection devices and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same
US6536434B1 (en) Flat-folded personal respiratory protection devices and processes for preparing same
JP6473860B1 (ja) マスク
KR102594720B1 (ko) 마스크
KR20200002572A (ko) 마스크
WO2017208260A1 (en) A flat fold filtering face piece mask, and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thereof
CN210520159U (zh) 一种一次性口罩
TW201318665A (zh) 摺疊式之立體口罩
CN212117183U (zh) 密封加强型口罩
CN211960990U (zh) 一种防雾型呼吸面罩
CN112806641B (zh) 一种口罩
KR102387116B1 (ko) 와이어리스 보건 의료 마스크 및 그 제조방법
WO2022170463A1 (zh) 口罩
CN211961007U (zh) 一种用于口罩上的鼻梁条和口罩
CN213045317U (zh) 一种大小可调且舒适度高的口罩
WO2022170462A1 (zh) 一种口罩
KR102624660B1 (ko) 마스크
CN211882323U (zh) 一种立体口罩
CN220088650U (zh) 一种空间透气型口罩
TW201501744A (zh) 口罩
CN212088293U (zh) 口罩
CN215224928U (zh) 一种新型蝶形口罩
CN215013791U (zh) 一种平面口罩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