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802509A - 一种sram单元结构、sram存储器以及上电初始化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sram单元结构、sram存储器以及上电初始化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802509A
CN112802509A CN202110114508.4A CN202110114508A CN112802509A CN 112802509 A CN112802509 A CN 112802509A CN 202110114508 A CN202110114508 A CN 202110114508A CN 112802509 A CN112802509 A CN 1128025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istors
power
group
sram
storage no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14508.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宿晓慧
苏泽鑫
李博
王磊
张学文
罗家俊
韩郑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Microelectronics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Microelectronics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Microelectronics of CA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Microelectronics of CAS
Priority to CN202110114508.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802509A/zh
Publication of CN1128025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80250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5/00Details of stores covered by group G11C11/00
    • G11C5/14Power supply arrangements, e.g. power down, chip selection or deselection, layout of wirings or power grids, or multiple supply levels
    • G11C5/148Details of power up or power down circuits, standby circuits or recovery circuits
    • GPHYSICS
    • G11INFORMATION STORAGE
    • G11CSTATIC STORES
    • G11C11/00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 G11C11/21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electric elements
    • G11C11/34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electric elements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 G11C11/40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electric elements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using transistors
    • G11C11/41Digital sto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particular electric or magnetic storage elements; Storage elements therefor using electric elements using semiconductor devices using transistors forming static cells with positive feedback, i.e. cells not needing refreshing or charge regeneration, e.g. bistable multivibrator or Schmitt trigger
    • G11C11/413Auxiliary circuits, e.g. for addressing, decoding, driving, writing, sensing, timing or power reduc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Static Random-Access Memor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SRAM单元结构、SRAM存储器以及上电初始化方法,属于半导体领域。以解决由于主从结构的引入增加了较多的晶体管和增加了较多的控制信号,会增大芯片面积,增加功耗的技术问题。所述SRAM单元结构包括存储元,所述存储元包括:第一反相器以及第二反相器;所述第一反相器和所述第二反相器交叉耦合后,形成有两个存储节点。所述SRAM单元结构还包括上电调节电路,所述上电调节电路与至少一个所述存储节点电连接,用于在所述SRAM单元结构上电时,使两个所述存储节点具有不同的固定的上电电位。

Description

一种SRAM单元结构、SRAM存储器以及上电初始化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半导体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SRAM单元结构、SRAM存储器以及上电初始化方法。
背景技术
SRAM(Random-Access Memory,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是一种具有静止存取功能的内存,不需要刷新电路就能保存它内部存储的数据。当SRAM用于芯片中时,在芯片系统检测到未授权的非法访问时,芯片系统可以切断SRAM的电源以避免攻击者窃取数据。但是,SRAM存在信息残留问题,可以通过老化压印提取的方法部分恢复掉电前存储的信息。其中,老化压印提取是指当某一存储单元长期存储固定数据时,对称的两个晶体管将发生不同程度的BTI(Bias Temperature Instability,偏压温度不稳定性)老化效应,产生永久性阈值电压失配,导致SRAM单元上电后有一定概率(约10%~20%)读出与原存储数值相反的上电电位。
目前,通过主从结构的SRAM单元,使存储数据在两个节点之间不断交换,以均衡老化问题,消除阈值电压失配。但由于主从结构的引入,增加了较多的晶体管和增加了较多的控制信号,会增大芯片面积,增加功耗。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SRAM单元结构、SRAM存储器以及上电初始化方法,以解决由于主从结构的引入增加了较多的晶体管和增加了较多的控制信号,会增大芯片面积,增加功耗的技术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SRAM单元结构,SRAM单元结构包括存储元,存储元包括:第一反相器以及第二反相器;第一反相器和第二反相器交叉耦合后,形成有两个存储节点。所述SRAM单元结构还包括上电调节电路,所述上电调节电路与至少一个所述存储节点电连接,用于在所述SRAM单元结构上电时,使两个所述存储节点具有不同的固定的上电电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供的SRAM单元结构由于包括上电调节电路,且上电调节电路与至少一个所述存储节点电连接,在所述SRAM单元结构上电时,该电调节电路将两个存储节点中的一个存储节点的电位拉至高电位,此时另一个存储节点即为低电位,此时所述第一存储节点和所述第二存储节点具有固定的上电电位。因此,本发明提供的SRAM单元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由于主从结构的引入,未增加控制信号和晶体管,可以减小芯片面积以及功耗。再者,由于上电调节电路的存在,会在SRAM单元结构上电时,使两个存储节点具有固定的上电初值,提高了SRAM单元结构的数据安全性,解决了由于SRAM单元长期存储固定数据时,对称的两个晶体管将发生不同程度的BTI老化效应,产生永久性阈值电压失配,导致该单元上电后有一定概率读出与原存储数值相反的上电初值的技术问题。
第二方面,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SRAM存储器,包括上述SRAM单元结构。
第三方面,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上电初始化方法包括:包括
当所述SRAM单元结构上电时,上电调节电路通过电源端或接地端调整两个存储节点的上电电位,使两个所述存储节点具有不同的固定上电电位。
本发明第二方面和第三方面的有益效果与第一方面相同,此处不在赘述。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主从结构的SRAM单元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SRAM单元结构中存储元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SRAM单元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SRAM单元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SRAM单元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SRAM单元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SRAM单元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SRAM单元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9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SRAM单元结构的静态噪声容限失配图;
图10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SRAM单元结构的静态噪声容限失配图;
图11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SRAM单元结构的读写时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
在附图中示出本发明实施例的各种示意图,这些图并非按比例绘制。其中,为了清楚明白的目的,放大了某些细节,并且可能省略了某些细节。图中所示出的各种区域、层的形状以及它们之间的相对大小、位置关系仅是示例性的,实际中可能由于制造公差或技术限制而有所偏差,并且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实际所需可以另外设计具有不同形状、大小、相对位置的区域/层。
以下,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更多个该特征。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是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
SRAM(Random-Access Memory,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是一种具有静止存取功能的内存,不需要刷新电路就能保存它内部存储的数据。当SRAM用于芯片中时,在芯片系统检测到未授权的非法访问时,芯片系统可以切断SRAM的电源以避免攻击者窃取数据。但是,SRAM存在信息残留问题,可以通过老化压印提取的方法部分恢复掉电前存储的信息。其中,老化压印提取是指当某一存储单元长期存储固定数据时,对称的两个晶体管将发生不同程度的BTI老化效应,产生永久性阈值电压失配,导致SRAM单元上电后有一定概率(约10%~20%)读出与原存储数值相反的上电初值。
目前,通过采用主从结构的SRAM单元,使存储数据在两个节点之间不断交换,以均衡老化问题,消除阈值电压失配。图1示出了现有技术中提供的一种主从结构的SRAM单元。可以看出,由于主从结构的引入,增加了控制信号ST_CLK、MT_CLK以及T_RST,还增加了多个晶体管。基于此,图1采用主从结构的SRAM单元,会增大芯片面积,从而增加芯片的功耗。
基于此,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了一种SRAM单元结构,SRAM单元结构包括存储元。参照图2,存储元包括:第一反相器11以及第二反相器12;第一反相器11和第二反相器12交叉耦合后,形成有第一存储节点Q和第二存储节点QB。其中,存储元是组成存储器的基础和核心,它用来存储一位二进制信息0或1。
示例性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存储元为六管SRAM存储元。六管SRAM存储元为由两个MOS反相器交叉耦合而成的触发器,一个存储元存储一位二进制数。六管SRAM存储元具有两个稳定的状态,并且六管SRAM存储元的第一存储节点和第二存储节点的电位总是互为相反的。例如,第一存储节点的电位表示0,则第二存储节点的电位表示为1。又例如,第一存储节点的电位表示1,则第二存储节点的电位表示为0。
具体的,参照图2,第一反相器11和第二反相器12的电路结构沿存储元的中心轴线成轴对称结构。
其中,第一反相器11包括第一P型晶体管P1和第一N型晶体管N1;第一P型晶体管P1的源极与电源端VDD电连接,第一P型晶体管P1的漏极与第一N型晶体管N1的漏极电连接于第一存储节点Q,第一N型晶体管N1的源极接地(与接地端GND电连接),第一P型晶体管P1的栅极和第一N型晶体管N1的栅极电连接于第二存储节点QB。
第二反相器包括12第二P型晶体管P2和第二N型晶体管N2;第二P型晶体管P2的源极与电源端VDD电连接,第二P型晶体管P2的漏极与第二N型晶体管N2的漏极电连接于第二存储节点QB,第二N型晶体管N2的源极接地(与接地端GND电连接),第二P型晶体管P2的栅极和第二N型晶体管N2的栅极电连接于第一储节点Q。
参照图2,存储元还包括第三N型晶体管N3和第四N型晶体管N4;第三N型晶体管N3的源极与第一存储节点电连接,漏极与位线BLB相连接,栅极与字线电连接。第四N型晶体管N4的源极与第二存储节点电连接,漏极与位线BL相连接,栅极与字线电连接。
上述存储元中应用的P型晶体管和N型晶体管均为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由于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具有很高的输入阻抗,在电路中便于直接耦合,容易制成规模大的集成电路,故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第一反相器和第二反相器中应用金属氧化物半导体场效应晶体管,容易在后续形成集成电路。
参照图3-图8,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SRAM单元结构还包括上电调节电路,其中,上电调节电路与两个存储节点中的至少一个电连接,在SRAM单元结构上电时,该电调节电路将两个存储节点中的一个存储节点的电位拉至高电位,此时另一个存储节点即为低电位,此时所述第一存储节点和所述第二存储节点具有固定的上电电位。因此,本发明提供的SRAM单元结构相对于现有技术中由于主从结构的引入,未增加控制信号和晶体管,可以减小芯片面积以及功耗。再者,由于上电调节电路的存在,会在SRAM单元结构上电时,使两个存储节点具有固定的上电初值,提高了SRAM单元结构的数据安全性,解决了由于SRAM单元长期存储固定数据时,对称的两个晶体管将发生不同程度的BTI(Bias TemperatureInstability,偏压温度不稳定性)老化效应,产生永久性阈值电压失配,导致SRAM单元结构上电后有一定概率读出与原存储数值相反的上电初值的技术问题。
其中,上述上电调节电路包括至少一组电阻,每组电阻与相应存储节点电连接。且每组电阻包括一个电阻或多个电连接的电阻。为了适应不同SRAM单元结构的要求每组电阻的为阻值可调的电阻。
在实际中,两个存储节点中的一个存储节点通过相应组电阻与电源端电连接,另一存储节点通过相应组电阻与接地端电连接。或,两个存储节点中的一个存储节点通过相应组电阻与电源端电连接,另一存储节点与接地端电连接。或,两个存储节点中的一个存储节点通过相应组电阻与接地端电连接,另一存储节点与电源端电连接。
参照图3,SRAM单元结构还包括第一组电阻R1。其中,第一组电阻R1的一端与第一存储节点Q电连接,另一端接地。第一组电阻R1用于使第一存储节点Q和第二存储节点QB具有固定的上电初值。当SRAM单元结构上电时,Q节点通过R1电阻放电,使得Q节点始终处于低电平,P2晶体管提前开启,电源电压将QB节点充电至高电平,从而形成Q节点为“0”,QB节点为“1”的稳态。
参照图4,在SRAM单元结构还包括第一组电阻R1。其中,第一组电阻R1的一端与第一存储节点Q电连接,另一端与电源端VDD电连接。当SRAM单元结构上电时,电源电压通过电阻R1向Q节点充电,使得Q节点早于QB节点升至高电平,N2晶体管提前开启,将QB节点拉低至低电平,从而形成Q节点为“1”,QB节点为“0”的稳态。
参照图5,SRAM单元结构还包括第一组电阻R1。其中,第一组电阻R1的一端与第二存储节点QB电连接,另一端与电源端VDD电连接。第一组电阻R1用于使第一存储节点Q和第二存储节点QB具有固定的上电初值。当SRAM单元结构上电时,电源电压通过电阻R1向QB节点充电,使得QB节点早于Q节点升至高电平,N2晶体管提前开启,将Q节点拉低至低电平,从而形成QB节点为“1”,Q节点为“0”的稳态。
参照图6,SRAM单元结构还包括第一组电阻R1。其中,第一组电阻R1的一端与第二存储节点QB电连接,另一端接地。第一组电阻R1用于使第一存储节点Q和第二存储节点QB具有固定的上电初值。当SRAM单元结构上电时,QB节点通过R1电阻放电,使得QB节点始终处于低电平,P1晶体管提前开启,电源电压将Q节点充电至高电平,从而形成Q节点为“1”,QB节点为“0”的稳态。
可以理解,为了使SRAM单元结构中的反相器在上电时可以更大概率具有固定的上电初值,更好的缓解老化压印带来的数据安全性威胁,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SRAM单元结构可以包括第一组电阻R1和第二组电阻R2。
在实际中,仅采用在SRAM单元结构增加第一组电阻时,SRAM单元结构上电初值固定到0或1的概率小于采用在SRAM单元结构中增加第一组电阻和第二组电阻,SRAM单元结构上电初值固定到0或1的概率。
参照图7,SRAM单元结构包括第一组电阻R1和第二组电阻R2,第一组电阻的一端与电源端VDD电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存储节点Q电连接,第二组电阻的一端接地,另一端与第二存储节点QB电连接。第一组电阻R1和第二组电阻R2用于使第一存储节点Q和第二存储节点QB更大概率的具有固定的上电初值。当SRAM单元结构上电时,电源电压通过电阻R1向Q节点充电,使得Q节点早于QB节点升至高电平,QB通过电阻R2放电,拉低至低电平,从而形成Q节点为“1”,QB节点为“0”的稳态。
参照图8,SRAM单元结构包括第一组电阻R1和第二组电阻R2,第一组电阻的一端与接地,另一端与第一存储节点Q电连接,所述第二组电阻的一端与电源电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存储节点QB电连接。当SRAM单元结构上电时,电源电压通过电阻R2向QB节点充电,使得QB节点早于Q节点升至高电平,Q节点通过电阻R1放电,Q节点被拉低至低电平,从而形成Q节点为“0”,QB节点为“1”的稳态。
在满足上述任一情况下,SRAM单元结构在上电时,由于第一组电阻和/或第二组电阻的存在,会使第一存储节点和/或第二存储节点统一偏向‘0’或‘1’,表现为其静态噪声容限发生失配。
图9示出了一种SRAM单元静态噪声容限失配图,参照图9,曲线1-曲线4为构成SRAM的两个反相器中其中一个的输入输出特性曲线,其中,曲线1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分别为现有技术中未增加上电调节电路的SRAM单元结构时,其中一个反相器的输出电压和输入电压。曲线4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分别为现有技术中未增加上电调节电路的SRAM单元结构时,其中一个反相器的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曲线2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分别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增加了上电调节电路的SRAM单元结构时,其中一个反相器的输出电压和输入电压。曲线3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分别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增加了上电调节电路的SRAM单元结构时,其中一个反相器的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
可以看出,以横坐标的中线为将图9分为左右两侧,曲线1和曲线4围合成的左右两个图形的范围相同,也就是说,在现有技术中,未增加上电调节电路的SRAM单元结构中,在上电时,SRAM单元结构中的反相器的上电初值为0或者1的概率相等。
以横坐标的中线为将图9分为左右两侧,曲线2和曲线4围合成的左右两个图形的范围不同。具体为:左边的图形的面积小于右边图形的面积。其中,左边图形的面积用于表征在上电时,SRAM单元结构中的反相器的上电初值为0的概率,左边图形的面积用于表征在上电时,SRAM单元结构中的反相器的上电初值为1的概率。也就是说,在增加了上电调节电路的SRAM单元结构中,在上电时,SRAM单元结构中的反相器的上电初值为1的概率大于上电初值为的概率。基于此,运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SRAM单元结构上电初值‘1’的概率明显大于上电初值‘0’的概率,这样上电时就会大概率固定为‘1’,能够缓解老化压印带来的数据安全性威胁。其中,图9的曲线2和4对应于图3、图4和图8中的SRAM单元结构的两个反相器中其中一个的输入输出特性曲线。
图10示出了另一种SRAM单元静态噪声容限失配图,参照图10,曲线5-曲线8为构成SRAM的两个反相器中其中一个的输入输出特性曲线,其中,曲线5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分别为现有技术中未增加上电调节电路的SRAM单元结构时,其中一个反相器的输出电压和输入电压。曲线7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分别为现有技术中未增加上电调节电路的SRAM单元结构时,其中一个反相器的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曲线6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分别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增加了上电调节电路的SRAM单元结构时,其中一个反相器的输出电压和输入电压。曲线8的横坐标和纵坐标分别为本发明实施例中增加了上电调节电路的SRAM单元结构时,其中一个反相器的输入电压和输出电压。
可以看出,以横坐标的中线为将图10分为左右两侧,曲线5和曲线7围合成的左右两个图形的范围相同,也就是说,在未增加上电调节电路的SRAM单元结构中,在上电时,SRAM单元结构中的反相器的上电初值为0或者1的概率相等。
以横坐标的中线为将图10分为左右两侧,曲线6和曲线8围合成的左右两个图形的范围不同。具体为:左边的图形的面积大于右边图形的面积。其中,左边图形的面积用于表征在上电时,SRAM单元结构中的反相器的上电初值为0的概率,右边图形的面积用于表征在上电时,SRAM单元结构中的反相器的上电初值为1的概率。也就是说,在增加了上电调节电路的SRAM单元结构中,在上电时,SRAM单元结构中的反相器的上电初值为1的概率小于上电初值为的概率。基于此,运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SRAM单元结构上电初值‘0’的概率明显大于上电初值‘1’的概率,这样上电时就会大概率固定为‘0’,能够缓解老化压印带来的数据安全性威胁。其中,图10的曲线6和8对应于图5、图6和图7中的SRAM单元结构的两个反相器中其中一个的输入输出特性曲线。
可以理解,为了减少SRAM单元结构中器件的数量,例如图3-图6,上述SRAM单元结构的上电调节电路可以仅包括一组电阻。
例如,参照图9,本发明实施例中的SRAM单元结构存‘1’的静态噪声容限明显大于存‘0’的静态噪声容限,这样上电时上电初值就会大概率固定为‘1’,缓解老化压印带来的数据安全性威胁。又例如,参照图10,本发明实施例中的SRAM单元结构存‘0’的静态噪声容限明显大于存‘1’的静态噪声容限,这样上电时上电初值就会大概率固定为‘0’,同样可以缓解老化压印带来的数据安全性威胁。
本发明实施例中,为了使第一存储节点和/或第二存储节点大概率的具有固定的上电初值,上述第一组电阻和第二组电阻的阻值均大于100kΩ,第一组电阻和第二组电阻的具体的上线值以实际需求为准,本发明实施例不作具体限定。
参照图11,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SRAM单元结构的基本时序与传统SRAM单元结构的时序相同,当字线WL为高电平,位线BL为高电平,BLB为低电平时进行写1操作,Q点电平发生升高,写1成功;当字线WL为高电平,位线BL和BLB均为高电平时进行读操作,BLB线通过QB点进行放电,电位下降,读1成功;当字线WL为高电平,BLB为高电平,位线BL为低电平时进行写0操作,QB点电平发生升高,写0成功;当字线WL为高电平,位线BL和BLB均为高电平时进行读操作,位线BL线通过Q点进行放电,电位下降,读0成功。
本发明实施例还公开了一种SRAM存储器,SRAM存储器具有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SRAM单元结构备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做赘述。
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上电初始化方法包括:包括当所述SRAM单元结构上电时,上电调节电路通过电源端或接地端调整两个存储节点的上电电位,使两个所述存储节点具有不同的固定上电电位。
上电初始化方法具有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SRAM单元结构备相同的技术效果,在此不做赘述。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设备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得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0)

1.一种SRAM单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SRAM单元结构包括存储元,所述存储元包括:第一反相器以及第二反相器;所述第一反相器和所述第二反相器交叉耦合后,形成有两个存储节点;
所述SRAM单元结构还包括上电调节电路,所述上电调节电路与至少一个所述存储节点电连接,用于在所述SRAM单元结构上电时,使两个所述存储节点具有不同的固定上电电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SRAM单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电调节电路包括至少一组电阻,每组所述电阻与相应所述存储节点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SRAM单元结构,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电阻包括一个电阻或多个电连接的电阻;或,
所述每组电阻的为阻值可调的电阻。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SRAM单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存储节点中的至少一个存储节点通过相应组电阻与电源端或与接地端电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SRAM单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存储节点为第一存储节点和第二存储节点;
所述上电调节电路包括第一组电阻,所述第一组电阻的一端与电源端电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存储节点电连接;或,
所述两个存储节点为第一存储节点和第二存储节点;
所述上电调节电路包括第一组电阻,所述第一组电阻的一端接地,另一端与第一存储节点电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SRAM单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存储节点为第一存储节点和第二存储节点;
所述上电调节电路包括第一组电阻,所述第一组电阻的一端与电源电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存储节点电连接;或,
所述两个存储节点为第一存储节点和第二存储节点;
所述上电调节电路包括第一组电阻,所述第一组电阻的一端与接地,另一端与第二存储节点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SRAM单元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两个存储节点为第一存储节点和第二存储节点;
所述上电调节电路包括第一组电阻和第二组电阻,所述第一组电阻的一端与所述电源电连接,另一端与第一存储节点电连接,所述第二组电阻的一端接地,另一端与第二存储节点电连接;或,
所述两个存储节点为第一存储节点和第二存储节点;
所述上电调节电路包括第一组电阻和第二组电阻,所述第一组电阻的一端与接地,另一端与第一存储节点电连接,所述第二组电阻的一端与电源电连接,另一端与第二存储节点电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3-7任一项所述的SRAM单元结构,其特征在于,每组所述电阻的总阻值大于或等于100kΩ。
9.一种SRAM存储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SRAM单元结构。
10.一种上电初始化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SRAM单元结构,所述上电初始化方法包括:
当所述SRAM单元结构上电时,上电调节电路通过电源端或接地端调整两个所述存储节点的上电电位,使两个所述存储节点具有不同的固定上电电位。
CN202110114508.4A 2021-01-27 2021-01-27 一种sram单元结构、sram存储器以及上电初始化方法 Pending CN11280250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14508.4A CN112802509A (zh) 2021-01-27 2021-01-27 一种sram单元结构、sram存储器以及上电初始化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14508.4A CN112802509A (zh) 2021-01-27 2021-01-27 一种sram单元结构、sram存储器以及上电初始化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802509A true CN112802509A (zh) 2021-05-14

Family

ID=758122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14508.4A Pending CN112802509A (zh) 2021-01-27 2021-01-27 一种sram单元结构、sram存储器以及上电初始化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802509A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25325A (en) * 1990-03-30 1994-06-28 Sharp Kabushiki Kaisha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 capable of initializing storage data
US5631863A (en) * 1995-02-14 1997-05-20 Honeywell Inc. Random access memory cell resistant to radiation induced upsets
US5751627A (en) * 1994-12-26 1998-05-12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Memory cell that can store data nonvolatily using a ferroelectric capacitor, and a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 including such a memory cell
US20020024863A1 (en) * 2000-08-30 2002-02-28 Leonard Forbes Sense amplifier with improved read acess
CN104282331A (zh) * 2013-07-11 2015-01-14 北京大学 一种自适应抗软错误存储单元及存储电路
CN110544499A (zh) * 2018-05-28 2019-12-06 联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结构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325325A (en) * 1990-03-30 1994-06-28 Sharp Kabushiki Kaisha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 capable of initializing storage data
US5751627A (en) * 1994-12-26 1998-05-12 Mitsubishi Denki Kabushiki Kaisha Memory cell that can store data nonvolatily using a ferroelectric capacitor, and a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 including such a memory cell
US5631863A (en) * 1995-02-14 1997-05-20 Honeywell Inc. Random access memory cell resistant to radiation induced upsets
US20020024863A1 (en) * 2000-08-30 2002-02-28 Leonard Forbes Sense amplifier with improved read acess
CN104282331A (zh) * 2013-07-11 2015-01-14 北京大学 一种自适应抗软错误存储单元及存储电路
CN110544499A (zh) * 2018-05-28 2019-12-06 联华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694335B (zh) 基于sram的物理不可克隆函数及产生puf响应的方法
JP3848248B2 (ja) Sramセル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メモリ集積回路
US6510076B1 (en) Variable read/write margin high-performance soft-error tolerant SRAM bit cell
KR101564340B1 (ko) 개선된 안정성 및 감소된 비트셀 사이즈를 갖는 저전력 5t sram
US8462541B2 (en) Circuits and methods for reducing minimum supply for register file cells
US6970374B2 (en) Low leakage current 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
Azam et al. Variability resilient low-power 7T-SRAM design for nano-scaled technologies
CN110277120B (zh) 一种在低压下提升读写稳定性的单端8管sram存储单元电路
US6178136B1 (en)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 having Y-select gate voltage that varies according to memory cell access operation
Xue et al. A 28-nm 320-kb TCAM macro using split-controlled single-load 14T cell and triple-margin voltage sense amplifier
Pal et al. Soft-error-aware read-stability-enhanced low-power 12T SRAM with multi-node upset recoverability for aerospace applications
Mansore et al. A data-aware write-assist 10T SRAM cell with bit-interleaving capability
US20120243287A1 (en) Semiconductor memory device capable of improving disturbability and writability
CN109887535B (zh) Sram的存储单元结构
CN112802520B (zh) 一种sram存储单元及存储器
Faraji et al. New SRAM design using body bias technique for low‐power and high‐speed applications
TW202143028A (zh) 記憶體裝置、隨機數產生器及操作其的方法
CN109920459B (zh) 一种完全非对称的亚阈值单端9管存储单元
CN112885391B (zh) 一种sram存储单元、sram存储器以及数据存储方法
CN112802509A (zh) 一种sram单元结构、sram存储器以及上电初始化方法
CN114999545A (zh) Nrhc-14t抗辐照sram存储单元、芯片和模块
CN112992221B (zh) 一种基于背栅结构的sram存储单元、sram存储器以及上电方法
CN104318953B (zh) 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单元
CN112802508A (zh) 一种sram单元结构、sram存储器以及上电初始化方法
CN112992225B (zh) 一种sram存储单元、sram存储器以及数据存储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