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90495B - 一种高机械化高效布料压边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高机械化高效布料压边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90495B
CN112790495B CN202011517375.7A CN202011517375A CN112790495B CN 112790495 B CN112790495 B CN 112790495B CN 202011517375 A CN202011517375 A CN 202011517375A CN 112790495 B CN112790495 B CN 11279049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oth
beading
conveying belt
cutting
convey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1737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90495A (zh
Inventor
丁敬堂
蔡凯云
许沛联
蔡开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raits Jinjiang Umbrell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raits Jinjiang Umbrell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raits Jinjiang Umbrell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raits Jinjiang Umbrella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Cent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51737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90495B/zh
Publication of CN1127904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904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904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904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45HAND OR TRAVELLING ARTICLES
    • A45BWALKING STICKS; UMBRELLAS; LADIES' OR LIKE FANS
    • A45B25/00Details of umbrellas
    • A45B25/18Covers; Means for fastening same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5/00Joining or sealing of preformed parts, e.g. welding of plastics materials;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65/02Joining or sealing of preformed parts, e.g. welding of plastics materials; Apparatus therefor by heating, with or without pressure
    • B29C65/08Joining or sealing of preformed parts, e.g. welding of plastics materials; Apparatus therefor by heating, with or without pressure using ultrasonic vibr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5/00Joining or sealing of preformed parts, e.g. welding of plastics materials;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65/78Means for handling the parts to be joined, e.g. for making containers or hollow articles, e.g. means for handling sheets, plates, web-like materials, tubular articles, hollow articles or elements to be joined therewith; Means for discharging the joined articles from the joining apparatu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66/00General aspects of processes or apparatus for joining preformed parts
    • B29C66/40General aspects of joining substantially flat articles, e.g. plates, sheets or web-like materials; Making flat seams in tubular or hollow articles; Joining single elements to substantially flat surfaces
    • B29C66/41Joining substantially flat articles ; Making flat seams in tubular or hollow articles
    • B29C66/43Joining a relatively small portion of the surface of said articles
    • B29C66/431Joining the articles to themselv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18/00Winding webs
    • B65H18/08Web-winding mechanis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5CONVEYING; PACKING; STORING; 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 B65HHANDLING THIN OR FILAMENTARY MATERIAL, e.g. SHEETS, WEBS, CABLES
    • B65H35/00Delivering articles from cutting or line-perforating machines; Article or web delivery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cutting or line-perforating devices, e.g. adhesive tape dispensers
    • B65H35/02Delivering articles from cutting or line-perforating machines; Article or web delivery apparatus incorporating cutting or line-perforating devices, e.g. adhesive tape dispensers from or with longitudinal slitters or perforator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HMARKING, INSPECTING, SEAMING OR SEVERING TEXTILE MATERIALS
    • D06H5/00Seaming textile materials
    • DTEXTILES; PAPER
    • D06TREATMENT OF TEXTILES OR THE LIKE; LAUNDERING; FLEXIBLE MATERI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D06HMARKING, INSPECTING, SEAMING OR SEVERING TEXTILE MATERIALS
    • D06H7/00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cutting, or otherwise sever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cutting, or otherwise severing, of textile materials
    • D06H7/04Apparatus or processes for cutting, or otherwise sever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cutting, or otherwise severing, of textile materials longitudinal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extile Engineering (AREA)
  • Treatment Of Fiber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高机械化高效布料压边装置,包括第一供布装置,第一裁布装置,供应第二布料的第二供布机构,以及将第一单体和第二布料按预定形状连接在一起形成第一连接体的第一成型装置;所述第一成型装置包括对第一单体进行弯折的第一弯折机构;所述第一弯折机构包括多个与各第一单体一一对应并将第一单体弯折成预定形状的第一弯折装置;所述第一弯折装置包括将第一单体逐渐向内螺旋弯折的第一螺旋弯折部。本发明依靠装置的运行,实现高自动化生产形成连续对布料进行压边处理的生产线,提高生产效率;将第一连接体与加工好但未压边的伞面边沿进行连接,使伞面的边沿位置更美观,呈现不同颜色或不同压边效果形成的形状,使伞面具备丰富的多样性。

Description

一种高机械化高效布料压边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布料压边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机械化高效布料压边装置。
背景技术
伞是一种遮阳或遮蔽雨雪的工具。
雨伞包括伞面,在加工雨伞的伞面时,通常需要对制作伞面的布料的边沿位置进行压边处理,或者在制作伞布的一侧边上连接压边处理过的布料,使布料制成伞面后,伞面的边沿具有压边的效果,边沿位置更平滑,具有美观性,同时增强伞面的韧性,延长伞面的使用寿命。
现有技术中,压边处理通常是依靠人工对布料进行卷边后再缝纫起来,自动化程度不高,导致生产效率交底,且人工对布料进行压边处理难以保证压边的精度,影响了布料压边后的美观性。
鉴于此,本案发明人对上述问题进行深入研究,遂有本案产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机械化高效布料压边装置,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提到的压边处理的自动化程度不高,导致生产效率交底,且人工对布料进行压边处理难以保证压边的精度,影响了布料压边后的美观性的问题。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这样的技术方案:
一种高机械化高效布料压边装置,包括第一压边机构,所述第一压边机构包括供应第一布料的第一供布装置,将第一布料裁切成第一单体的第一裁布装置,供应第二布料的第二供布机构,以及将第一单体和第二布料按预定形状连接在一起形成第一连接体的第一成型装置;所述第一成型装置包括对第一单体进行弯折的第一弯折机构;所述第一弯折机构包括多个与各第一单体一一对应并将第一单体弯折成预定形状的第一弯折装置;所述第一弯折装置包括将第一单体逐渐向内螺旋弯折的第一螺旋弯折部。
进一步,所述第一螺旋弯折部包括承载第一单体和第二布料的第一承载段,引导第一单体逐渐向上并向右弯曲的第一弧形弯折段,以及引导第一单体逐渐向下并向左弯曲的第二弧形弯折段。
进一步,所述第一成型装置还包括对弯折后的第一单体和第二布料进行输送的第一成型输送机构。
进一步,所述第一成型输送机构包括多个与各第一螺旋弯折部一一对应的第一成型输送装置。
进一步,所述第一成型输送装置包括对重叠后的第一单体和第二布料进行输送的第一成型输送带、第二成型输送带,以及驱动第一成型输送带和第二成型输送带转动的第一动力驱动装置。
进一步,所述第一成型装置还包括对第一单体和第二布料的重叠部分进行连接的第一超声波缝纫机构。
进一步,所述第一超声波缝纫机构包括多个与各第一螺旋弯折部一一对应的第一超声波缝纫装置。
进一步,所述第一超声波缝纫装置包括承载第一单体和第二布料的第一承载工作台,以及对第一单体和第二布料的重叠部分进行连接的第一超声波焊接头;所述第一超声波焊接头处于第一单体的上方并与第一单体的上表面滚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一供布装置包括承载第一布卷坯料的第一承载部。
进一步,所述第一承载部包括多个与第一布卷坯料的外周面接触的第一承载辊;多个所述第一承载辊环绕第一布卷坯料的外周面设置。
进一步,所述第一供布装置还包括对第一布卷坯料进行限位的第一限位部。
进一步,所述第一限位部包括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多个所述第一承载辊的一端和第一限位板的内侧壁转动连接,多个所述第一承载辊的另一端和第二限位板的内侧壁转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一供布装置还包括驱动第一承载辊转动的第一转动驱动装置。
进一步,所述第一裁布装置包括对第一布料进行水平输送的第一布料输送机构,和将第一布料裁切成多条第一单体的第一裁切机构。
进一步,所述第一裁切机构包括对第一布料进行裁切的第一裁切装置。
进一步,所述第一裁切装置包括多个对第一布料进行裁切的第一裁切部。
进一步,所述第一裁切部包括对第一布料进行裁切的第一圆盘锯片。
进一步,所述第一裁切装置还包括对第一裁切部进行固定的第一固定部。
进一步,多个所述第一裁切部等间距设置于第一固定部上。
进一步,所述第一裁切装置还包括驱动多个第一圆盘锯片同步转动的第二转动驱动装置。
进一步,所述第一布料输送机构包括多个对第一布料进行输送的第一布料输送装置。
进一步,所述第一布料输送装置包括第一布料输送带、和驱动第一布料输送带转动的第三转动驱动装置;所述第一裁切部设于第一布料输送带的上方。
进一步,多个所述第一布料输送带之间平行设置,相邻的第一布料输送带之间形成供各第一圆盘锯片穿过的间隙,所述第一圆盘锯片的下部伸入所述间隙内。
进一步,所述第一布料输送机构具有第一布料输入的第一输入端,以及将第一布料裁切成第一单体后输出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一供布装置设于所述第一输入端处,所述第一成型装置设于所述第一输出端处。
进一步,所述第一裁布装置还包括对多个第一布料输送带进行支撑的第一支撑机构。
进一步,所述第一支撑机构还包括穿过多个第一布料输送带对第一布料输送带进行支撑的第一支撑装置。
进一步,所述第一支撑装置包括对第一布料输送带上端的内壁进行支撑的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
进一步,所述第一支撑部包括多个与第一布料输送带上端的内壁接触的第一支撑辊;多个所述第一支撑辊和第一布料输送带滚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二支撑部包括多个与第一布料输送带上端的内壁接触的第二支撑辊;多个所述第二支撑辊和第一布料输送带滚动连接。
进一步,多个所述第一支撑辊和多个所述第二支撑辊的滚动方向和第一布料输送带的输送方向相同。
进一步,所述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分处第一圆盘锯片的两侧。
进一步,所述第二供布机构包括多个与各第一单体一一对应的第二供布装置。
进一步,所述第二供布装置包括承载第二布卷坯料的第二承载辊。
进一步,所述第二供布装置还包括对第二布卷坯料进行限位的第一限位支撑杆和第二限位支撑杆;所述第二布卷坯料设于第一限位支撑杆和第二限位支撑杆之间,所述第二承载辊的一端和第一限位支撑杆转动连接,第二承载辊的另一端和第二限位支撑杆转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二供布机构还包括辅助第二布料输出的第一辅助装置。
进一步,所述第一辅助装置包括与多个第二布卷坯料的外周面相接触的第一辅助辊。
进一步,所述第一辅助装置还包括驱动第一辅助辊转动的第四转动驱动装置,和驱动第一辅助辊贴近第二布卷坯料外周面的第一顶紧驱动装置。
进一步,还包括对第一连接体进行卷收的第一收卷装置。
进一步,所述第一收卷装置还包括将连接好的第一连接体输出的第一物料输送装置;所述第一超声波缝纫机构具有第一连接体输出的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一物料输送装置设于所述第二输出端处。
进一步,所述第一物料输送装置包括第一物料输送带、第二物料输送带,以及驱动第一物料输送带和第二物料输送带转动的第五转动驱动装置;所述第一物料输送带和第二物料输送带之间具有第一连接体穿过的间隙。
进一步,所述第一收卷装置还包括多个一一对应各第一超声波缝纫装置的第一收卷部。
进一步,所述第一收卷部包括对第一连接体进行卷收的第一收卷辊,对第一连接体的一侧进行限位的第一限位圆盘,对第一连接体的另一侧进行限位的第二限位圆盘,对第一限位圆盘进行支撑的第一支撑杆,以及对第二限位圆盘进行支撑的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收卷辊的一端和第一限位圆盘相连接,所述第一收卷辊的另一端和第二限位圆盘相连接,所述第一限位圆盘与第一支撑杆转动连接,第二限位圆盘和第二支撑杆转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一收卷装置还包括驱动多个第一收卷部同步转动的第六转动驱动装置。
进一步,所述第六转动驱动装置包括第一转动辊,以及驱动第一转动辊转动的第一转动电机;所述第一转动辊的外圆周面与第一限位圆盘和第二限位圆盘的外圆周面滚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电机的输出端和第一转动辊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还配设有对第六转动驱动装置进行支撑的第一支撑架体。
进一步,还包括对第二布料的另一侧边进行压边处理的第二压边机构。
进一步,所述第二压边机构包括供应第三布料的第三供布装置,将第三布料裁切成第二单体的第二裁布装置,供应第一连接体的第四供布机构,以及将第二单体和第一连接体按预定形状连接在一起形成第二连接体的第二成型装置;所述第二成型装置包括对第二单体进行弯折的第二弯折机构;所述第二弯折机构包括多个与各第二单体一一对应并将第二单体弯折成预定形状的第二弯折装置;所述第二弯折装置包括将第二单体逐渐向内螺旋弯折的第二螺旋弯折部。
进一步,所述第二螺旋弯折部包括承载第二单体和第一连接体的第二承载段,引导第二单体逐渐向上并向右弯曲的第三弧形弯折段,以及引导第二单体逐渐向下并向左弯曲的第四弧形弯折段。
进一步,所述第二成型装置还包括对弯折后的第二单体和第一连接体进行输送的第二成型输送机构。
进一步,所述第二成型输送机构包括多个与各第二螺旋弯折部一一对应的第二成型输送装置。
进一步,所述第二成型输送装置包括对重叠后的第二单体和第一连接体进行输送的第三成型输送带、第四成型输送带,以及驱动第三成型输送带和第四成型输送带转动的第二动力驱动装置。
进一步,所述第二成型装置还包括对第二单体和第一连接体的重叠部分进行连接的第二超声波缝纫机构。
进一步,所述第二超声波缝纫机构包括多个与各第二螺旋弯折部一一对应的第二超声波缝纫装置。
进一步,所述第二超声波缝纫装置包括承载第二单体和第一连接体的第二承载工作台,以及对第二单体和第一连接体的重叠部分进行连接的第二超声波焊接头;所述第二超声波焊接头处于第二单体的上方并与第二单体的上表面滚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三供布装置包括承载第三布卷坯料的第二承载部。
进一步,所述第二承载部包括多个与第三布卷坯料的外周面接触的第三承载辊;多个所述第三承载辊环绕第三布卷坯料的外周面设置。
进一步,所述第三供布装置还包括对第三布卷坯料进行限位的第二限位部。
进一步,所述第二限位部包括第三限位板和第四限位板;多个所述第三承载辊的一端和第三限位板的内侧壁转动连接,多个所述第三承载辊的另一端和第四限位板的内侧壁转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三供布装置还包括驱动第三承载辊转动的第七转动驱动装置。
进一步,所述第二裁布装置包括对第三布料进行水平输送的第三布料输送机构,和将第三布料裁切成多条第二单体的第二裁切机构。
进一步,所述第二裁切机构包括对第三布料进行裁切的第二裁切装置。
进一步,所述第二裁切装置包括多个对第三布料进行裁切的第二裁切部。
进一步,所述第二裁切部包括对第三布料进行裁切的第二圆盘锯片。
进一步,所述第二裁切装置还包括对第二裁切部进行固定的第二固定部。
进一步,多个所述第二裁切部等间距设置于第二固定部上。
进一步,所述第二裁切装置还包括驱动多个第二圆盘锯片同步转动的第八转动驱动装置。
进一步,所述第三布料输送机构包括多个对第三布料进行输送的第三布料输送装置。
进一步,所述第三布料输送装置包括第三布料输送带、和驱动第三布料输送带转动的第九转动驱动装置;所述第二裁切部设于第三布料输送带的上方。
进一步,多个所述第三布料输送带之间平行设置,相邻的第三布料输送带之间形成供各第二圆盘锯片穿过的间隙,所述第二圆盘锯片的下部伸入所述间隙内。
进一步,所述第三布料输送机构具有第三布料输入的第一输入端,以及将第三布料裁切成第二单体后输出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三供布装置设于所述第一输入端处,所述第二成型装置设于所述第一输出端处。
进一步,所述第二裁布装置还包括对多个第三布料输送带进行支撑的第二支撑机构。
进一步,所述第二支撑机构还包括穿过多个第三布料输送带对第三布料输送带进行支撑的第二支撑装置。
进一步,所述第二支撑装置包括对第三布料输送带上端的内壁进行支撑的第三支撑部和第四支撑部。
进一步,所述第三支撑部包括多个与第三布料输送带上端的内壁接触的第三支撑辊;多个所述第三支撑辊和第三布料输送带滚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四支撑部包括多个与第三布料输送带上端的内壁接触的第四支撑辊;多个所述第四支撑辊和第三布料输送带滚动连接。
进一步,多个所述第三支撑辊和多个所述第四支撑辊的滚动方向和第三布料输送带的输送方向相同。
进一步,所述第三支撑部和第四支撑部分处第二圆盘锯片的两侧。
进一步,所述第四供布机构包括多个与各第二单体一一对应的第四供布装置。
进一步,所述第四供布装置包括承载第一连接体的第四承载辊。
进一步,所述第四供布装置还包括对第一连接体进行限位的第三限位支撑杆和第四限位支撑杆;所述第一连接体设于第三限位支撑杆和第四限位支撑杆之间,所述第四承载辊的一端和第三限位支撑杆转动连接,第四承载辊的另一端和第四限位支撑杆转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四供布机构还包括辅助第一连接体输出的第二辅助装置。
进一步,所述第二辅助装置包括与多个第一连接体的外周面相接触的第二辅助辊。
进一步,所述第二辅助装置还包括驱动第二辅助辊转动的第十转动驱动装置,和驱动第二辅助辊贴近第一连接体外周面的第二顶紧驱动装置。
进一步,还包括对第二连接体进行卷收的第二收卷装置。
进一步,所述第二收卷装置还包括将连接好的第二连接体输出的第二物料输送装置;所述第二超声波缝纫机构具有第二连接体输出的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二物料输送装置设于所述第二输出端处。
进一步,所述第二物料输送装置包括第三物料输送带、第四物料输送带,以及驱动第三物料输送带和第四物料输送带转动的第十一转动驱动装置;所述第三物料输送带和第四物料输送带之间具有第二连接体穿过的间隙。
进一步,所述第二收卷装置还包括多个一一对应各第二超声波缝纫装置的第二收卷部。
进一步,所述第二收卷部包括对第二连接体进行卷收的第二收卷辊,对第二连接体的一侧进行限位的第三限位圆盘,对第二连接体的另一侧进行限位的第四限位圆盘,对第三限位圆盘进行支撑的第三支撑杆,以及对第四限位圆盘进行支撑的第四支撑杆;所述第二收卷辊的一端和第三限位圆盘相连接,所述第二收卷辊的另一端和第四限位圆盘相连接,所述第三限位圆盘与第三支撑杆转动连接,第四限位圆盘和第四支撑杆转动连接。
进一步,所述第二收卷装置还包括驱动多个第二收卷部同步转动的第十二转动驱动装置。
进一步,所述第十二转动驱动装置包括第二转动辊,以及驱动第二转动辊转动的第二转动电机;所述第二转动辊的外圆周面与第三限位圆盘和第四限位圆盘的外圆周面滚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电机的输出端和第二转动辊连接在一起。
进一步,还配设有对第十二转动驱动装置进行支撑的第二支撑架体。
采用上述结构后,本发明涉及的一种高机械化高效布料压边装置,其至少有以下有益效果:
通过第一供布装置持续供应第一布料,第一裁布装置将第一布料裁切成数条第一单体后,第一单体和第二布料通过第一螺旋弯折部叠放在一起,第一单体在通过第一螺旋弯折部的过程中逐渐弯折成预定的形状,再经过第一超声波缝纫机构中同时将多条叠放在一起的第一单体和第二布料连接起来,使第二布料的一侧边与第一单体连接形成第一连接体;在流水线开始加工时,人工操作带动第一布料形成第一单体,使第一单体和第二布料形成第一连接体后再由流水线自动化生产,再通过第二压边机构,在第二布料的另一侧边连接第二单体,形成完整的第二连接体;本发明在首次压边处理时需要人工引导第一布料裁切成第一单体后,人工将第一单体输入第一螺旋弯折部的同时,将第二布料叠放在第一单体的上表面,使第一单体和第二布料平齐输送,穿过第一螺旋弯折部使第一单体形成逐渐向内弯折的形状,第一单体的一侧边与第二布料的下表面相贴合,第一单体的另一侧边的下表面和第二布料的上表面相贴合,使第一单体和第二布料形成预定形状后,经过第一超声波缝纫装置对第一单体和第二布料的重叠部分进行缝合,最后形成第一连接体,后续依靠装置的运行,实现高自动化生产形成连续对布料进行压边处理的生产线,再通过第二压边机构,在第二布料的另一侧边连接第二单体,形成完整的第二连接体,提高生产效率;将第二连接体与加工好但未压边的伞面边沿进行连接,使伞面的边沿位置更美观,呈现不同颜色或不同压边效果形成的形状,使伞面具备丰富的多样性。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机械化高效布料压边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机械化高效布料压边装置的正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机械化高效布料压边装置的第一螺旋弯折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机械化高效布料压边装置的第一供布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机械化高效布料压边装置的第一裁切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机械化高效布料压边装置的第一支撑部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一压边机构和第二压边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第一单体、第二布料和第二单体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图中:1-第一供布装置,2-第一裁布装置,3-第二供布机构,4-第一成型装置,41-第一弯折机构,411-第一弯折装置,412-第一螺旋弯折部,4121-第一承载段,4122-第一弧形弯折段,4123-第二弧形弯折段,42-第一成型输送机构,421-第一成型输送装置,4211-第一成型输送带,4212-第二成型输送带,4213-第一动力驱动装置,43-第一超声波缝纫机构,431-第一超声波缝纫装置,4311-第一承载工作台,4312-第一超声波焊接头,11-第一承载部,111-第一承载辊,12-第一限位部,121-第一限位板,122-第二限位板,13-第一转动驱动装置,21-第一布料输送机构,22-第一裁切机构,221-第一裁切装置,2211-第一裁切部,22111-第一圆盘锯片,2212-第一固定部,2213-第二转动驱动装置,211-第一布料输送装置,2111-第一布料输送带,2112-第三转动驱动装置,23-第一支撑机构,231-第一支撑装置,232-第一支撑部,233-第二支撑部,2321-第一支撑辊,31-第二供布装置,311-第二承载辊,312-第一限位支撑杆,32-第一辅助装置,321-第一辅助辊,322-第四转动驱动装置,323-第一顶紧驱动装置,5-第一收卷装置,51-第一物料输送装置,511-第一物料输送带,512-第二物料输送带,513-第五转动驱动装置,52-第一收卷部,521-第一收卷辊,522-第一限位圆盘,523-第一支撑杆,53-第六转动驱动装置,531-第一转动辊,54-第一支撑架体,6-第二压边机构,61-第三供布装置,62-第二裁布装置,63-第四供布机构,64-第二成型装置,65-第二收卷装置,7-第二连接体,71-第一单体,72-第二布料,73-第二单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解释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
如图1至图8所示,本发明的一种高机械化高效布料压边装置,包括第一压边机构,第一压边机构包括供应第一布料的第一供布装置1,将第一布料裁切成第一单体的第一裁布装置2,供应第二布料的第二供布机构3,以及将第一单体和第二布料按预定形状连接在一起形成第一连接体的第一成型装置4;第一成型装置4包括对第一单体进行弯折的第一弯折机构41;第一弯折机构41包括多个与各第一单体一一对应并将第一单体弯折成预定形状的第一弯折装置411;第一弯折装置411包括将第一单体逐渐向内螺旋弯折的第一螺旋弯折部412。
这样,通过第一供布装置1持续供应第一布料,第一裁布装置2将第一布料裁切成数条第一单体后,第一单体和第二布料通过第一螺旋弯折部412叠放在一起,第一单体在通过第一螺旋弯折部412的过程中逐渐弯折成预定的形状,再经过第一超声波缝纫机构43中同时将多条叠放在一起的第一单体和第二布料连接起来,使第二布料的一侧边与第一单体连接形成第一连接体;在流水线开始加工时,人工操作带动第一布料形成第一单体,使第一单体和第二布料形成第一连接体后再由流水线自动化生产,再通过第二压边机构,在第二布料的另一侧边连接第二单体,形成完整的第二连接体;本发明在首次压边处理时需要人工引导第一布料裁切成第一单体后,人工将第一单体输入第一螺旋弯折部412的同时,将第二布料叠放在第一单体的上表面,使第一单体和第二布料平齐输送,穿过第一螺旋弯折部412使第一单体形成逐渐向内弯折的形状,第一单体的一侧边与第二布料的下表面相贴合,第一单体的另一侧边的下表面和第二布料的上表面相贴合,使第一单体和第二布料形成预定形状后,经过第一超声波缝纫装置431对第一单体和第二布料的重叠部分进行缝合,最后形成第一连接体,后续依靠装置的运行,实现高自动化生产形成连续对布料进行压边处理的生产线,再通过第二压边机构,在第二布料的另一侧边连接第二单体,形成完整的第二连接体,提高生产效率;将第二连接体与加工好但未压边的伞面边沿进行连接,使伞面的边沿位置更美观,呈现不同颜色或不同压边效果形成的形状,使伞面具备丰富的多样性。具体地,人工在开始进行布料压边的循环作业之前,由人工先将第一单体和第二布料引导到第一超声波焊接头4312处焊接完成,后续的第一单体和第二布料沿着完成的第一连接体的轨迹运动,进行循环作业。
优选地,第一螺旋弯折部412包括承载第一单体和第二布料的第一承载段4121,引导第一单体逐渐向上并向右弯曲的第一弧形弯折段4122,以及引导第一单体逐渐向下并向左弯曲的第二弧形弯折段4123。第一单体从第一承载段4121进入后,第一弧形弯折段使第一单体的一侧边逐渐向上并向右弯折,第二弧形弯折段使第一单体向上并向内弯折后的一侧边逐渐向下并向左弯折,第二布料放置于第一单体上表面的另一侧边,处于第一承载段4121和第二弧形弯折段之间。
优选地,第一成型装置4还包括对弯折后的第一单体和第二布料进行输送的第一成型输送机构42。通过第一成型输送机构42将叠放在一起的第一单体和第二布料输送到第一超声波缝纫机构43处。
优选地,第一成型输送机构42包括多个与各第一螺旋弯折部412一一对应的第一成型输送装置421。通过第一成型输送装置421将叠放在一起的第一单体和第二布料输送出去。
优选地,第一成型输送装置421包括对重叠后的第一单体和第二布料进行输送的第一成型输送带4211、第二成型输送带4212,以及驱动第一成型输送带4211和第二成型输送带4212转动的第一动力驱动装置4213。通过第一动力驱动装置4213驱动第一成型输送带4211和第二成型输送带4212将夹在第一成型输送带4211和第二成型输送带4212之间的第二布料和第一单体输送出去;具体地,第一动力驱动装置4213包括第一主动轮、第二主动轮、第一从动轮、第二从动轮、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转动电机,第一成型输送带4211缠绕第一主动轮和第一从动轮设置,第二成型输送带4212缠绕第二主动轮和第二从动轮设置,第一齿轮通过第一转轴和第一主动轮转动连接,第二齿轮通过第二转轴和第二主动轮转动连接,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连接,转动电机的输出端和第二齿轮相连接;转动电机驱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转动带动第二主动轮转动,同时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转动带动第一主动轮转动,使第一成型输送带4211和第二成型输送带4212转动,对第一单体和第二布料进行输送。
优选地,第一成型装置4还包括对第一单体和第二布料的重叠部分进行连接的第一超声波缝纫机构43。通过第一超声波缝纫机构43对第一单体和第二布料进行连接,第一超声波缝纫机构43是将高频振动传输到第一单体和第二布料上,实现第一单体和第二布料的连接。
优选地,为了提高第一单体和第二布料的连接效率,第一超声波缝纫机构43包括多个与各第一螺旋弯折部412一一对应的第一超声波缝纫装置431。
优选地,第一超声波缝纫装置431包括承载第一单体和第二布料的第一承载工作台4311,以及对第一单体和第二布料的重叠部分进行连接的第一超声波焊接头4312;第一超声波焊接头4312处于第一单体的上方并与第一单体的上表面滚动连接。当第一单体和第二布料经过第一承载工作台4311上方的第一超声波焊接头4312时,震动将在纤维上产生,并且迅速产生热量,使第一单体和第二布料的待连接的位置融化后凝固,产生一条焊缝,熔切面平滑无毛边,手感好。
优选地,为了提高加工效率,第一供布装置1包括承载第一布卷坯料的第一承载部11。
优选地,第一承载部11包括多个与第一布卷坯料的外周面接触的第一承载辊111;多个第一承载辊111环绕第一布卷坯料的外周面设置。通过多个第一承载辊111承载第一布卷坯料,避免第一布卷坯料掉落的问题。
优选地,为了使第一布料的输送稳定,第一供布装置1还包括对第一布卷坯料进行限位的第一限位部12。
优选地,为了使第一布料的输送稳定,第一限位部12包括第一限位板121和第二限位板122;多个第一承载辊111的一端和第一限位板121的内侧壁转动连接,多个第一承载辊111的另一端和第二限位板122的内侧壁转动连接。
优选地,第一供布装置1还包括驱动第一承载辊111转动的第一转动驱动装置13。通过第一转动驱动装置13驱动第一承载辊111转动,使第一承载辊111带动第一布卷坯料转动,提高输出第一布料的稳定性;具体地,第一转动驱动装置13包括转动电机、第一链轮、第二链轮、第三链轮、第一链条和第二链条,转动电机的输出端和第一链轮连接在一起,第二链轮和第三链轮分别和第一承载辊111的一端连接在一起,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通过第一链条传动连接,第二链轮和第三链轮通过第二链条传动连接。
优选地,第一裁布装置2包括对第一布料进行水平输送的第一布料输送机构21,和将第一布料裁切成多条第一单体的第一裁切机构22。通过第一裁切机构22将第一布料输送机构21上的第一布料裁切成多条等分的第一单体。
优选地,为了提高将第一布料加工成多条等分的第一单体的效率,第一裁切机构22包括对第一布料进行裁切的第一裁切装置221。
优选地,为了提高将第一布料加工成多条等分的第一单体的效率,第一裁切装置221包括多个对第一布料进行裁切的第一裁切部2211。
优选地,为了使第一布料的切面更平整,第一裁切部2211包括对第一布料进行裁切的第一圆盘锯片22111。
优选地,为了提高裁切第一布料的稳定性,第一裁切装置221还包括对第一裁切部2211进行固定的第一固定部2212;具体地,第一固定部2212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供第一固定部2212滑动的第一滑动架体和第二滑动架体,第一滑动架体和第二滑动架体分处第一布料输送机构21的两侧,第一固定部2212在第一滑动架体和第二滑动架体上滑动连接,使第一固定部2212在初始开始加工时滑动到第一布料输送机构的第一布料输出端处,便于工作人员对第一布料进行第一次裁切。
优选地,为了提高裁切第一布料的稳定性,多个第一裁切部2211等间距设置于第一固定部2212上。
优选地,第一裁切装置221还包括驱动多个第一圆盘锯片22111同步转动的第二转动驱动装置2213。通过第二转动驱动装置2213驱动第一圆盘锯片22111高速转动,对第一布料进行裁切;具体地,第二转动驱动装置2213包括转动电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同步转轴,多个与各第一圆盘锯片22111一一对应的被动转轴,以及多个与各第一圆盘锯片22111一一对应的传动皮带;第一圆盘锯片22111的一端和被动转轴相连接,传动皮带缠绕被动转轴和同步转轴设置,第二齿轮的一端和同步转轴相连接,第一齿轮和转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在一起,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相啮合,转动电机驱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带动同步转轴转动,同步转轴带动传动皮带转动,传动皮带带动被动转轴转动,被动转轴带动第一圆盘锯片22111转动。
优选地,为了便于将第一布料加工成多条第一单体,第一布料输送机构21包括多个对第一布料进行输送的第一布料输送装置211。
优选地,为了使第一布料的输送更稳定,第一布料输送装置211包括第一布料输送带2111、和驱动第一布料输送带2111转动的第三转动驱动装置2112;第一裁切部2211设于第一布料输送带2111的上方。具体地,第三转动驱动装置2112包括主动轮、从动轮和驱动电机;第一布料输送带2111缠绕主动轮和从动轮设置,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和主动轮连接在一起。
优选地,为了提高加工效率,同时避免第一圆盘锯片22111和第一布料输送带2111产生干涉,多个第一布料输送带2111之间平行设置,相邻的第一布料输送带2111之间形成供各第一圆盘锯片22111穿过的间隙,第一圆盘锯片的下部伸入间隙内。
优选地,为了提高加工效率,第一布料输送机构21具有第一布料输入的第一输入端,以及将第一布料裁切成第一单体后输出的第一输出端;第一供布装置1设于第一输入端处,第一成型装置4设于第一输出端处。
优选地,为了使第一布料输送带2111的结构更稳定,第一裁布装置2还包括对多个第一布料输送带2111进行支撑的第一支撑机构23。
优选地,第一支撑机构23还包括穿过多个第一布料输送带2111对第一布料输送带2111进行支撑的第一支撑装置231。第一圆盘锯片22111在对第一布料进行裁切的过程中,会对第一布料输送带2111产生一个向下的力,使第一布料输送带2111向下运动,通过第一支撑装置231对第一布料输送带2111进行支撑,使第一布料输送带2111受到的压力和支撑力相互抵消,保证第一布料输送带2111运输稳定可靠。
优选地,为了使第一支撑装置231对第一布料输送带2111的支撑效果更好,第一支撑装置231包括对第一布料输送带2111上端的内壁进行支撑的第一支撑部232和第二支撑部233。
优选地,第一支撑部232包括多个与第一布料输送带2111上端的内壁接触的第一支撑辊2321;多个第一支撑辊2321和第一布料输送带2111滚动连接。多个第一支撑辊2321在对第一布料输送带2111进行支撑的同时,与第一布料输送带2111同步运动,避免对第一布料输送带2111的转动产生干涉。
优选地,第二支撑部233包括多个与第一布料输送带2111上端的内壁接触的第二支撑辊;多个第二支撑辊和第一布料输送带2111滚动连接。多个第二支撑辊在对第一布料输送带2111进行支撑的同时,与第一布料输送带2111同步运动,避免对第一布料输送带2111的转动产生干涉。
优选地,为了使加工过程更流畅,多个第一支撑辊2321和多个第二支撑辊的滚动方向和第一布料输送带2111的输送方向相同。
优选地,为了使第一支撑部232和第二支撑部233的支撑效果更好,第一支撑部232和第二支撑部233分处第一圆盘锯片22111的两侧。
优选地,第二供布机构3包括多个与各第一单体一一对应的第二供布装置31。通过第二供布装置31持续输出第二布料,与第一单体叠放后完成压边处理。
优选地,为了使供应第二布料更稳定,第二供布装置31包括承载第二布卷坯料的第二承载辊311。
优选地,为了使供应第二布料更稳定,第二供布装置31还包括对第二布卷坯料进行限位的第一限位支撑杆312和第二限位支撑杆;第二布卷坯料设于第一限位支撑杆312和第二限位支撑杆之间,第二承载辊311的一端和第一限位支撑杆312转动连接,第二承载辊311的另一端和第二限位支撑杆转动连接;具体地,第一限位支撑杆312和第二限位支撑杆上均形成有第二承载辊311取出和放入的更换口,便于在第二布料使用完后进行更换。
优选地,为了提高输送第二布料的稳定性,第二供布机构3还包括辅助第二布料输出的第一辅助装置32。
优选地,为了提高输送第二布料的稳定性,第一辅助装置32包括与多个第二布卷坯料的外周面相接触的第一辅助辊321。
优选地,第一辅助装置32还包括驱动第一辅助辊321转动的第四转动驱动装置322,和驱动第一辅助辊321贴近第二布卷坯料外周面的第一顶紧驱动装置323。通过第四转动驱动装置322驱动第一辅助辊321与第二布卷坯料相向转动,使第二布卷坯料的输出更稳定,第一顶紧驱动装置323使第一辅助辊321始终与第二布卷坯料的外周面接触;具体地,第四转动驱动装置322为电机驱动,第一顶紧驱动装置323为气缸驱动。
优选地,为了便于对第一连接体进行转运,还包括对第一连接体进行卷收的第一收卷装置5。
优选地,第一收卷装置5还包括将连接好的第一连接体输出的第一物料输送装置51;第一超声波缝纫机构43具有第一连接体输出的第二输出端,第一物料输送装置51设于第二输出端处。通过第一物料输送装置51,提高将第一连接体卷收时候的稳定性。
优选地,第一物料输送装置51包括第一物料输送带511、第二物料输送带512,以及驱动第一物料输送带511和第二物料输送带512转动的第五转动驱动装置513;第一物料输送带511和第二物料输送带512之间具有第一连接体穿过的间隙。通过第五转动驱动装置513驱动第一物料输送带511和第二物料输送带512将夹在第一物料输送带511和第二物料输送带512之间的第一连接体输送出去;具体地,第五转动驱动装置513包括第一主动轮、第二主动轮、第一从动轮、第二从动轮、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转动电机,第一物料输送带511缠绕第一主动轮和第一从动轮设置,第二物料输送带512缠绕第二主动轮和第二从动轮设置,第一齿轮通过第一转轴和第一主动轮转动连接,第二齿轮通过第二转轴和第二主动轮转动连接,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连接,转动电机的输出端和第二齿轮相连接;转动电机驱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转动带动第二主动轮转动,同时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转动带动第一主动轮转动,使第一物料输送带511和第二物料输送带512转动,对第一连接体进行输送。
优选地,第一收卷装置5还包括多个一一对应各第一超声波缝纫装置431的第一收卷部52。通过第一收卷部52,对各第一连接体进行卷收。
优选地,第一收卷部52包括对第一连接体进行卷收的第一收卷辊521,对第一连接体的一侧进行限位的第一限位圆盘522,对第一连接体的另一侧进行限位的第二限位圆盘,对第一限位圆盘522进行支撑的第一支撑杆523,以及对第二限位圆盘进行支撑的第二支撑杆;第一收卷辊521的一端和第一限位圆盘522相连接,第一收卷辊521的另一端和第二限位圆盘相连接,第一限位圆盘522与第一支撑杆523转动连接,第二限位圆盘和第二支撑杆转动连接。通过第一限位圆盘522和第二限位圆盘,使第一连接体始终在第一限位圆盘522和第二限位圆盘之间的空间内进行卷收。
优选地,为了提高收卷效率,第一收卷装置5还包括驱动多个第一收卷部52同步转动的第六转动驱动装置53。
优选地,第六转动驱动装置53包括第一转动辊531,以及驱动第一转动辊531转动的第一转动电机;第一转动辊531的外圆周面与第一限位圆盘522和第二限位圆盘的外圆周面滚动连接,第一转动电机的输出端和第一转动辊531连接在一起。通过第一转动电机驱动第一转动辊531转动,第一转动辊531与第一限位圆盘522和第二限位圆盘的外圆周面相接触,使第一转动辊531带动第一限位圆盘522和第二限位圆盘转动,对第一连接体进行收集。
优选地,为了提高第一转动辊531的稳定性,还配设有对第六转动驱动装置513进行支撑的第一支撑架体54。
优选地,还包括对第二布料72的另一侧边进行压边处理的第二压边机构6。
优选地,第二压边机构6包括供应第三布料的第三供布装置61,将第三布料裁切成第二单体73的第二裁布装置62,供应第一连接体的第四供布机构63,以及将第二单体73和第一连接体按预定形状连接在一起形成第二连接体7的第二成型装置64;第二成型装置64包括对第二单体73进行弯折的第二弯折机构;第二弯折机构包括多个与各第二单体73一一对应并将第二单体73弯折成预定形状的第二弯折装置;第二弯折装置包括将第二单体73逐渐向内螺旋弯折的第二螺旋弯折部。通过第三供布装置61供应第三布料,第二裁布装置62将第三布料裁切成数条第二单体73后,第二单体73和第一连接体中的第二布料72的另一侧边通过第二螺旋弯折部叠放在一起,第二单体73在通过第二螺旋弯折部的过程中逐渐弯折成预定形状,再经过第二超声波缝纫机构中同时将多条叠放在一起的第二单体73和第一连接体连接起来,使第二布料72的另一侧边和第二单体73连接形成第二连接体7;在流水线开始加工时,人工操作带动第三布料形成第二单体73,使第二单体73和第一连接体形成第二连接体7后再由流水线自动化生产。
优选地,第二螺旋弯折部包括承载第二单体73和第一连接体的第二承载段,引导第二单体73逐渐向上并向右弯曲的第三弧形弯折段,以及引导第二单体73逐渐向下并向左弯曲的第四弧形弯折段。第二单体73从第二承载段进入后,第三弧形弯折段使第二单体73的一侧边逐渐向上并向右弯折,第四弧形弯折段使第二单体73向上并向内弯折后的一侧边逐渐向下并向左弯折,第一连接体放置于第一单体71上表面的另一侧边,使第二布料72的另一侧边处于第二承载段和第四弧形弯折段之间。
优选地,第二成型装置64还包括对弯折后的第二单体73和第一连接体进行输送的第二成型输送机构。通过第二成型输送机构将叠放在一起的第二单体73和第一连接体护送到第二超声波缝纫机构处。
优选地,第二成型输送机构包括多个与各第二螺旋弯折部一一对应的第二成型输送装置。通过第二成型输送装置将叠放在一起的第二单体73和第一连接体输送出去。
优选地,第二成型输送装置包括对重叠后的第二单体73和第一连接体进行输送的第三成型输送带、第四成型输送带,以及驱动第三成型输送带和第四成型输送带转动的第二动力驱动装置。通过第二动力驱动装置驱动第三成型输送带和第四成型输送带将夹在第三成型输送带和第四成型输送带之间的第一连接体和第二单体73输送出去;具体地,第二动力驱动装置包括第一主动轮、第二主动轮、第一从动轮、第二从动轮、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转动电机,第三成型输送带缠绕第一主动轮和第一从动轮设置,第四成型输送带缠绕第二主动轮和第二从动轮设置,第一齿轮通过第一转轴和第一主动轮转动连接,第二齿轮通过第二转轴和第二主动轮转动连接,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连接,转动电机的输出端和第二齿轮相连接;转动电机驱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转动带动第二主动轮转动,同时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转动带动第一主动轮转动,使第三成型输送带和第四成型输送带转动,对第二单体73和第一连接体进行输送。
优选地,第二成型装置64还包括对第二单体73和第一连接体的重叠部分进行连接的第二超声波缝纫机构。通过第二超声波缝纫机构对第二单体73和第一连接体中的第二布料72的另一侧进行连接,第二超声波缝纫机构是将高频振动传输到第二单体73和第二布料72上,实现第二单体73和第二布料72的连接。
优选地,为了提高第二单体73和第二布料72另一侧边的连接效率,第二超声波缝纫机构包括多个与各第二螺旋弯折部一一对应的第二超声波缝纫装置。
优选地,第二超声波缝纫装置包括承载第二单体73和第一连接体的第二承载工作台,以及对第二单体73和第一连接体的重叠部分进行连接的第二超声波焊接头;第二超声波焊接头处于第二单体73的上方并与第二单体73的上表面滚动连接。当第二单体73和第一连接体经过第二承载工作台上方的第二超声波焊接头时,震动将在纤维上产生,并且迅速产生热量,使第二单体73和第二布料72的待连接的位置融化后凝固,产生一条焊缝,熔切面平滑无毛边,手感好。
优选地,为了提高加工效率,第三供布装置61包括承载第三布卷坯料的第二承载部。
优选地,第二承载部包括多个与第三布卷坯料的外周面接触的第三承载辊;多个第三承载辊环绕第三布卷坯料的外周面设置。通过多个第三承载辊承载第三布卷坯料,避免第三布卷坯料掉落的问题。
优选地,为了使第三布料的输送稳定,第三供布装置61还包括对第三布卷坯料进行限位的第二限位部。
优选地,为了使第三布料的输送稳定,第二限位部包括第三限位板和第四限位板;多个第三承载辊的一端和第三限位板的内侧壁转动连接,多个第三承载辊的另一端和第四限位板的内侧壁转动连接。
优选地,第三供布装置61还包括驱动第三承载辊转动的第七转动驱动装置。通过第七转动驱动装置驱动第三承载辊转动,使第三承载辊带动第三布卷坯料转动,提高输出第三布料的稳定性;具体地,第七转动驱动装置包括转动电机、第一链轮、第二链轮、第三链轮、第一链条和第二链条,转动电机的输出端和第一链轮连接在一起,第二链轮和第三链轮分别和第三承载辊的一端连接在一起,第一链轮和第二链轮通过第一链条传动连接,第二链轮和第三链轮通过第二链条传动连接。
优选地,第二裁布装置62包括对第三布料进行水平输送的第三布料输送机构,和将第三布料裁切成多条第二单体73的第二裁切机构。通过第二裁切机构将第三布料输送机构上的第三布料裁切成多条等分的第二单体73。
优选地,为了提高将第三布料加工成多条等分的第二单体73的效率,第二裁切机构包括对第三布料进行裁切的第二裁切装置。
优选地,为了提高将第三布料加工成多条等分的第二单体73的效率,第二裁切装置包括多个对第三布料进行裁切的第二裁切部。
优选地,为了使第三布料的切面更平整,第二裁切部包括对第三布料进行裁切的第二圆盘锯片。
优选地,为了提高裁切第三布料的稳定性,第二裁切装置还包括对第二裁切部进行固定的第二固定部;具体地,第二固定部的两端分别连接有供第二固定部滑动的第三滑动架体和第四滑动架体,第三滑动架体和第四滑动架体分处第三布料输送机构的两侧,第二固定部在第三滑动架体和第四滑动架体上滑动连接,使第二固定部在初始开始工作加工时滑动到第三布料输送机构的第三布料输出端,便于工作人员对第三布料进行第一次裁切。
优选地,为了提高裁切第三布料的稳定性,多个第二裁切部等间距设置于第二固定部上。
优选地,第二裁切装置还包括驱动多个第二圆盘锯片同步转动的第八转动驱动装置。通过第八转动驱动装置驱动第二圆盘锯片高速转动,对第三布料进行裁切;具体地,第八转动驱动装置包括转动电机、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同步转轴,多个与各第二圆盘锯片一一对应的被动转轴,以及多个与各第二圆盘锯片一一对应的传动皮带;第二圆盘锯片的一端和被动转轴相连接,传动皮带缠绕被动转轴和同步转轴设置,第二齿轮的一端和同步转轴相连接,第一齿轮和转动电机的输出端连接在一起,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相啮合,转动电机驱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带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带动同步转轴转动,同步转轴带动传动皮带转动,传动皮带带动被动转轴转动,被动转轴带动第二圆盘锯片转动。
优选地,为了便于将第三布料加工成多条第二单体73,第三布料输送机构包括多个对第三布料进行输送的第三布料输送装置。
优选地,为了使第三布料的输送更稳定,第三布料输送装置包括第三布料输送带、和驱动第三布料输送带转动的第九转动驱动装置;第二裁切部设于第三布料输送带的上方。具体地,第九转动驱动装置包括主动轮、从动轮和驱动电机;第三布料输送带缠绕主动轮和从动轮设置,驱动电机的输出端和主动轮连接在一起。
优选地,为了提高加工效率,同时避免第二圆盘锯片和第三布料输送带产生干涉,多个第三布料输送带之间平行设置,相邻的第三布料输送带之间形成供各第二圆盘锯片穿过的间隙,第二圆盘锯片的下部伸入间隙内。
优选地,为了提高加工效率,第三布料输送机构具有第三布料输入的第一输入端,以及将第三布料裁切成第二单体73后输出的第一输出端;第三供布装置61设于第一输入端处,第二成型装置64设于第一输出端处。
优选地,为了使第三布料输送带的结构更稳定,第二裁布装置62还包括对多个第三布料输送带进行支撑的第二支撑机构。
优选地,第二支撑机构还包括穿过多个第三布料输送带对第三布料输送带进行支撑的第二支撑装置。第二圆盘锯片在对第三布料进行裁切的过程中,会对第三布料输送带产生一个向下的力,使第三布料输送带向下运动,通过第二支撑装置对第三布料输送带进行支撑,使第三布料输送带受到的压力和支撑力相互抵消,保证第三布料输送带运输稳定可靠。
优选地,为了使第二支撑装置对第三布料输送带的支撑效果更好,第二支撑装置包括对第三布料输送带上端的内壁进行支撑的第三支撑部和第四支撑部。
优选地,第三支撑部包括多个与第三布料输送带上端的内壁接触的第三支撑辊;多个第三支撑辊和第三布料输送带滚动连接。多个第三支撑辊在对第三布料输送带进行支撑的同时,与第三布料输送带同步运动,避免对第三布料输送带的转动产生干涉。
优选地,第四支撑部包括多个与第三布料输送带上端的内壁接触的第四支撑辊;多个第四支撑辊和第三布料输送带滚动连接。多个第四支撑辊在对第三布料输送带进行支撑的同时,与第三布料输送带同步运动,避免对第三布料输送带的转动产生干涉。
优选地,为了使加工过程更流畅,多个第三支撑辊和多个第四支撑辊的滚动方向和第三布料输送带的输送方向相同。
优选地,为了使第三支撑部和第四支撑部的支撑效果更好,第三支撑部和第四支撑部分处第二圆盘锯片的两侧。
优选地,第四供布机构63包括多个与各第二单体73一一对应的第四供布装置。通过第四供布装置持续输出第一连接体,与第二单体73叠放后完成压边处理。
优选地,为了使供应第一连接体更稳定,第四供布装置包括承载第一连接体的第四承载辊。
优选地,为了使供应第一连接体更稳定,第四供布装置还包括对第一连接体进行限位的第三限位支撑杆和第四限位支撑杆;第一连接体设于第三限位支撑杆和第四限位支撑杆之间,第四承载辊的一端和第三限位支撑杆转动连接,第四承载辊的另一端和第四限位支撑杆转动连接;具体地,第三限位支撑杆和第四限位支撑杆上均形成有第四承载辊取出和放入的更换口,便于在第一连接体使用完后进行更换。
优选地,为了提高输送第一连接体的稳定性,第四供布机构63还包括辅助第一连接体输出的第二辅助装置。
优选地,为了提高输送第一连接体的稳定性,第二辅助装置包括与多个第一连接体的外周面相接触的第二辅助辊。
优选地,第二辅助装置还包括驱动第二辅助辊转动的第十转动驱动装置,和驱动第二辅助辊贴近第一连接体外周面的第二顶紧驱动装置。通过第十转动驱动装置驱动第二辅助辊与第一连接体相向转动,使第一连接体的输出更稳定,第二顶紧驱动装置使第二辅助辊始终与第一连接体的外周面接触;具体地,第十转动驱动装置为电机驱动,第二顶紧驱动装置为气缸驱动。
优选地,为了便于对第二连接体7进行转运,还包括对第二连接体7进行卷收的第二收卷装置65。
优选地,第二收卷装置65还包括将连接好的第二连接体7输出的第二物料输送装置;第二超声波缝纫机构具有第二连接体7输出的第二输出端,第二物料输送装置设于第二输出端处。通过第二物料输送装置,提高将第二连接体7卷收时候的稳定性。
优选地,第二物料输送装置包括第三物料输送带、第四物料输送带,以及驱动第三物料输送带和第四物料输送带转动的第十一转动驱动装置;第三物料输送带和第四物料输送带之间具有第二连接体7穿过的间隙。通过第十一转动驱动装置驱动第三物料输送带和第四物料输送带将夹在第三物料输送带和第四物料输送带之间的第二连接体7输送出去;具体地,第十一转动驱动装置包括第一主动轮、第二主动轮、第一从动轮、第二从动轮、第一转轴、第二转轴、第一齿轮、第二齿轮和转动电机,第三物料输送带缠绕第一主动轮和第一从动轮设置,第四物料输送带缠绕第二主动轮和第二从动轮设置,第一齿轮通过第一转轴和第一主动轮转动连接,第二齿轮通过第二转轴和第二主动轮转动连接,第一齿轮和第二齿轮啮合连接,转动电机的输出端和第二齿轮相连接;转动电机驱动第二齿轮转动,第二齿轮转动带动第二主动轮转动,同时带动第一齿轮转动,第一齿轮转动带动第一主动轮转动,使第三物料输送带和第四物料输送带转动,对第二连接体7进行输送。
优选地,第二收卷装置65还包括多个一一对应各第二超声波缝纫装置的第二收卷部。通过第二收卷部,对各第二连接体7进行卷收。
优选地,第二收卷部包括对第二连接体7进行卷收的第二收卷辊,对第二连接体7的一侧进行限位的第三限位圆盘,对第二连接体7的另一侧进行限位的第四限位圆盘,对第三限位圆盘进行支撑的第三支撑杆,以及对第四限位圆盘进行支撑的第四支撑杆;第二收卷辊的一端和第三限位圆盘相连接,第二收卷辊的另一端和第四限位圆盘相连接,第三限位圆盘与第三支撑杆转动连接,第四限位圆盘和第四支撑杆转动连接。通过第三限位圆盘和第四限位圆盘,使第二连接体7始终在第三限位圆盘和第四限位圆盘之间的空间内进行卷收。
优选地,为了提高收卷效率,第二收卷装置65还包括驱动多个第二收卷部同步转动的第十二转动驱动装置。
优选地,第十二转动驱动装置包括第二转动辊,以及驱动第二转动辊转动的第二转动电机;第二转动辊的外圆周面与第三限位圆盘和第四限位圆盘的外圆周面滚动连接,第二转动电机的输出端和第二转动辊连接在一起。通过第二转动电机驱动第二转动辊转动,第二转动辊与第三限位圆盘和第四限位圆盘的外圆周面相接触,使第二转动辊带动第三限位圆盘和第四限位圆盘转动,对第二连接体7进行收集。
优选地,为了提高第二转动辊的稳定性,还配设有对第十二转动驱动装置进行支撑的第二支撑架体。
本发明的产品形式并非限于本案图示和实施例,任何人对其进行类似思路的适当变化或修饰,皆应视为不脱离本发明的专利范畴。

Claims (89)

1.一种高机械化高效布料压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压边机构,所述第一压边机构包括供应第一布料的第一供布装置,将第一布料裁切成第一单体的第一裁布装置,供应第二布料的第二供布机构,以及将第一单体和第二布料按预定形状连接在一起形成第一连接体的第一成型装置;所述第一成型装置包括对第一单体进行弯折的第一弯折机构;所述第一弯折机构包括多个与各第一单体一一对应并将第一单体弯折成预定形状的第一弯折装置;所述第一弯折装置包括将第一单体逐渐向内螺旋弯折的第一螺旋弯折部;
还包括对第二布料的另一侧边进行压边处理的第二压边机构;所述第二压边机构包括供应第三布料的第三供布装置、将第三布料裁切成第二单体的第二裁布装置、供应第一连接体的第四供布机构、以及将第二单体和第一连接体按预定形状连接在一起形成第二连接体的第二成型装置;所述第二成型装置包括对第二单体进行弯折的第二弯折机构;所述第二弯折机构包括多个与各第二单体一一对应并将第二单体弯折成预定形状的第二弯折装置;所述第二弯折装置包括将第二单体逐渐向内螺旋弯折的第二螺旋弯折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机械化高效布料压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螺旋弯折部包括承载第一单体和第二布料的第一承载段,引导第一单体逐渐向上并向右弯曲的第一弧形弯折段,以及引导第一单体逐渐向下并向左弯曲的第二弧形弯折段。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高机械化高效布料压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成型装置还包括对弯折后的第一单体和第二布料进行输送的第一成型输送机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高机械化高效布料压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成型输送机构包括多个与各第一螺旋弯折部一一对应的第一成型输送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高机械化高效布料压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成型输送装置包括对重叠后的第一单体和第二布料进行输送的第一成型输送带、第二成型输送带,以及驱动第一成型输送带和第二成型输送带转动的第一动力驱动装置。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高机械化高效布料压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成型装置还包括对第一单体和第二布料的重叠部分进行连接的第一超声波缝纫机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高机械化高效布料压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超声波缝纫机构包括多个与各第一螺旋弯折部一一对应的第一超声波缝纫装置。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高机械化高效布料压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超声波缝纫装置包括承载第一单体和第二布料的第一承载工作台,以及对第一单体和第二布料的重叠部分进行连接的第一超声波焊接头;所述第一超声波焊接头处于第一单体的上方并与第一单体的上表面滚动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高机械化高效布料压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供布装置包括承载第一布卷坯料的第一承载部。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高机械化高效布料压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承载部包括多个与第一布卷坯料的外周面接触的第一承载辊;多个所述第一承载辊环绕第一布卷坯料的外周面设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高机械化高效布料压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供布装置还包括对第一布卷坯料进行限位的第一限位部。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一种高机械化高效布料压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限位部包括第一限位板和第二限位板;多个所述第一承载辊的一端和第一限位板的内侧壁转动连接,多个所述第一承载辊的另一端和第二限位板的内侧壁转动连接。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一种高机械化高效布料压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供布装置还包括驱动第一承载辊转动的第一转动驱动装置。
14.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高机械化高效布料压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裁布装置包括对第一布料进行水平输送的第一布料输送机构,和将第一布料裁切成多条第一单体的第一裁切机构。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一种高机械化高效布料压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裁切机构包括对第一布料进行裁切的第一裁切装置。
16.根据权利要求15所述的一种高机械化高效布料压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裁切装置包括多个对第一布料进行裁切的第一裁切部。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一种高机械化高效布料压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裁切部包括对第一布料进行裁切的第一圆盘锯片。
18.根据权利要求17所述的一种高机械化高效布料压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裁切装置还包括对第一裁切部进行固定的第一固定部。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一种高机械化高效布料压边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裁切部等间距设置于第一固定部上。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一种高机械化高效布料压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裁切装置还包括驱动多个第一圆盘锯片同步转动的第二转动驱动装置。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一种高机械化高效布料压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布料输送机构包括多个对第一布料进行输送的第一布料输送装置。
22.根据权利要求21所述的一种高机械化高效布料压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布料输送装置包括第一布料输送带、和驱动第一布料输送带转动的第三转动驱动装置;所述第一裁切部设于第一布料输送带的上方。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一种高机械化高效布料压边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布料输送带之间平行设置,相邻的第一布料输送带之间形成供各第一圆盘锯片穿过的间隙,所述第一圆盘锯片的下部伸入所述间隙内。
24.根据权利要求23所述的一种高机械化高效布料压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布料输送机构具有第一布料输入的第一输入端,以及将第一布料裁切成第一单体后输出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一供布装置设于所述第一输入端处,所述第一成型装置设于所述第一输出端处。
25.根据权利要求24所述的一种高机械化高效布料压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裁布装置还包括对多个第一布料输送带进行支撑的第一支撑机构。
26.根据权利要求25所述的一种高机械化高效布料压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机构还包括穿过多个第一布料输送带对第一布料输送带进行支撑的第一支撑装置。
27.根据权利要求26所述的一种高机械化高效布料压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装置包括对第一布料输送带上端的内壁进行支撑的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
28.根据权利要求27所述的一种高机械化高效布料压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包括多个与第一布料输送带上端的内壁接触的第一支撑辊;多个所述第一支撑辊和第一布料输送带滚动连接。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一种高机械化高效布料压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部包括多个与第一布料输送带上端的内壁接触的第二支撑辊;多个所述第二支撑辊和第一布料输送带滚动连接。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一种高机械化高效布料压边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支撑辊和多个所述第二支撑辊的滚动方向和第一布料输送带的输送方向相同。
31.根据权利要求30所述的一种高机械化高效布料压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部和第二支撑部分处第一圆盘锯片的两侧。
32.根据权利要求1-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高机械化高效布料压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供布机构包括多个与各第一单体一一对应的第二供布装置。
33.根据权利要求32所述的一种高机械化高效布料压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供布装置包括承载第二布卷坯料的第二承载辊。
34.根据权利要求33所述的一种高机械化高效布料压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供布装置还包括对第二布卷坯料进行限位的第一限位支撑杆和第二限位支撑杆;所述第二布卷坯料设于第一限位支撑杆和第二限位支撑杆之间,所述第二承载辊的一端和第一限位支撑杆转动连接,第二承载辊的另一端和第二限位支撑杆转动连接。
35.根据权利要求34所述的一种高机械化高效布料压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供布机构还包括辅助第二布料输出的第一辅助装置。
36.根据权利要求35所述的一种高机械化高效布料压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辅助装置包括与多个第二布卷坯料的外周面相接触的第一辅助辊。
37.根据权利要求36所述的一种高机械化高效布料压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辅助装置还包括驱动第一辅助辊转动的第四转动驱动装置,和驱动第一辅助辊贴近第二布卷坯料外周面的第一顶紧驱动装置。
38.根据权利要求6-8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高机械化高效布料压边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第一连接体进行卷收的第一收卷装置。
39.根据权利要求38所述的一种高机械化高效布料压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卷装置还包括将连接好的第一连接体输出的第一物料输送装置;所述第一超声波缝纫机构具有第一连接体输出的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一物料输送装置设于所述第二输出端处。
40.根据权利要求39所述的一种高机械化高效布料压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物料输送装置包括第一物料输送带、第二物料输送带,以及驱动第一物料输送带和第二物料输送带转动的第五转动驱动装置;所述第一物料输送带和第二物料输送带之间具有第一连接体穿过的间隙。
41.根据权利要求40所述的一种高机械化高效布料压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卷装置还包括多个一一对应各第一超声波缝纫装置的第一收卷部。
42.根据权利要求41所述的一种高机械化高效布料压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卷部包括对第一连接体进行卷收的第一收卷辊,对第一连接体的一侧进行限位的第一限位圆盘,对第一连接体的另一侧进行限位的第二限位圆盘,对第一限位圆盘进行支撑的第一支撑杆,以及对第二限位圆盘进行支撑的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收卷辊的一端和第一限位圆盘相连接,所述第一收卷辊的另一端和第二限位圆盘相连接,所述第一限位圆盘与第一支撑杆转动连接,第二限位圆盘和第二支撑杆转动连接。
43.根据权利要求42所述的一种高机械化高效布料压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收卷装置还包括驱动多个第一收卷部同步转动的第六转动驱动装置。
44.根据权利要求43所述的一种高机械化高效布料压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六转动驱动装置包括第一转动辊,以及驱动第一转动辊转动的第一转动电机;所述第一转动辊的外圆周面与第一限位圆盘和第二限位圆盘的外圆周面滚动连接,所述第一转动电机的输出端和第一转动辊连接在一起。
45.根据权利要求44所述的一种高机械化高效布料压边装置,其特征在于:还配设有对第六转动驱动装置进行支撑的第一支撑架体。
4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高机械化高效布料压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螺旋弯折部包括承载第二单体和第一连接体的第二承载段,引导第二单体逐渐向上并向右弯曲的第三弧形弯折段,以及引导第二单体逐渐向下并向左弯曲的第四弧形弯折段。
47.根据权利要求46所述的一种高机械化高效布料压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成型装置还包括对弯折后的第二单体和第一连接体进行输送的第二成型输送机构。
48.根据权利要求47所述的一种高机械化高效布料压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成型输送机构包括多个与各第二螺旋弯折部一一对应的第二成型输送装置。
49.根据权利要求48所述的一种高机械化高效布料压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成型输送装置包括对重叠后的第二单体和第一连接体进行输送的第三成型输送带、第四成型输送带,以及驱动第三成型输送带和第四成型输送带转动的第二动力驱动装置。
50.根据权利要求49所述的一种高机械化高效布料压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成型装置还包括对第二单体和第一连接体的重叠部分进行连接的第二超声波缝纫机构。
51.根据权利要求50所述的一种高机械化高效布料压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超声波缝纫机构包括多个与各第二螺旋弯折部一一对应的第二超声波缝纫装置。
52.根据权利要求51所述的一种高机械化高效布料压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超声波缝纫装置包括承载第二单体和第一连接体的第二承载工作台,以及对第二单体和第一连接体的重叠部分进行连接的第二超声波焊接头;所述第二超声波焊接头处于第二单体的上方并与第二单体的上表面滚动连接。
53.根据权利要求52所述的一种高机械化高效布料压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供布装置包括承载第三布卷坯料的第二承载部。
54.根据权利要求53所述的一种高机械化高效布料压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承载部包括多个与第三布卷坯料的外周面接触的第三承载辊;多个所述第三承载辊环绕第三布卷坯料的外周面设置。
55.根据权利要求54所述的一种高机械化高效布料压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供布装置还包括对第三布卷坯料进行限位的第二限位部。
56.根据权利要求55所述的一种高机械化高效布料压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限位部包括第三限位板和第四限位板;多个所述第三承载辊的一端和第三限位板的内侧壁转动连接,多个所述第三承载辊的另一端和第四限位板的内侧壁转动连接。
57.根据权利要求56所述的一种高机械化高效布料压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供布装置还包括驱动第三承载辊转动的第七转动驱动装置。
58.根据权利要求57所述的一种高机械化高效布料压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裁布装置包括对第三布料进行水平输送的第三布料输送机构,和将第三布料裁切成多条第二单体的第二裁切机构。
59.根据权利要求58所述的一种高机械化高效布料压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裁切机构包括对第三布料进行裁切的第二裁切装置。
60.根据权利要求59所述的一种高机械化高效布料压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裁切装置包括多个对第三布料进行裁切的第二裁切部。
61.根据权利要求60所述的一种高机械化高效布料压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裁切部包括对第三布料进行裁切的第二圆盘锯片。
62.根据权利要求61所述的一种高机械化高效布料压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裁切装置还包括对第二裁切部进行固定的第二固定部。
63.根据权利要求62所述的一种高机械化高效布料压边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二裁切部等间距设置于第二固定部上。
64.根据权利要求63所述的一种高机械化高效布料压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裁切装置还包括驱动多个第二圆盘锯片同步转动的第八转动驱动装置。
65.根据权利要求64所述的一种高机械化高效布料压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布料输送机构包括多个对第三布料进行输送的第三布料输送装置。
66.根据权利要求65所述的一种高机械化高效布料压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布料输送装置包括第三布料输送带、和驱动第三布料输送带转动的第九转动驱动装置;所述第二裁切部设于第三布料输送带的上方。
67.根据权利要求66所述的一种高机械化高效布料压边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三布料输送带之间平行设置,相邻的第三布料输送带之间形成供各第二圆盘锯片穿过的间隙,所述第二圆盘锯片的下部伸入所述间隙内。
68.根据权利要求67所述的一种高机械化高效布料压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布料输送机构具有第三布料输入的第一输入端,以及将第三布料裁切成第二单体后输出的第一输出端;所述第三供布装置设于所述第一输入端处,所述第二成型装置设于所述第一输出端处。
69.根据权利要求68所述的一种高机械化高效布料压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裁布装置还包括对多个第三布料输送带进行支撑的第二支撑机构。
70.根据权利要求69所述的一种高机械化高效布料压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机构还包括穿过多个第三布料输送带对第三布料输送带进行支撑的第二支撑装置。
71.根据权利要求70所述的一种高机械化高效布料压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支撑装置包括对第三布料输送带上端的内壁进行支撑的第三支撑部和第四支撑部。
72.根据权利要求71所述的一种高机械化高效布料压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支撑部包括多个与第三布料输送带上端的内壁接触的第三支撑辊;多个所述第三支撑辊和第三布料输送带滚动连接。
73.根据权利要求72所述的一种高机械化高效布料压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支撑部包括多个与第三布料输送带上端的内壁接触的第四支撑辊;多个所述第四支撑辊和第三布料输送带滚动连接。
74.根据权利要求73所述的一种高机械化高效布料压边装置,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三支撑辊和多个所述第四支撑辊的滚动方向和第三布料输送带的输送方向相同。
75.根据权利要求74所述的一种高机械化高效布料压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支撑部和第四支撑部分处第二圆盘锯片的两侧。
76.根据权利要求75所述的一种高机械化高效布料压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供布机构包括多个与各第二单体一一对应的第四供布装置。
77.根据权利要求76所述的一种高机械化高效布料压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供布装置包括承载第一连接体的第四承载辊。
78.根据权利要求77所述的一种高机械化高效布料压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供布装置还包括对第一连接体进行限位的第三限位支撑杆和第四限位支撑杆;所述第一连接体设于第三限位支撑杆和第四限位支撑杆之间,所述第四承载辊的一端和第三限位支撑杆转动连接,第四承载辊的另一端和第四限位支撑杆转动连接。
79.根据权利要求78所述的一种高机械化高效布料压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四供布机构还包括辅助第一连接体输出的第二辅助装置。
80.根据权利要求79所述的一种高机械化高效布料压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辅助装置包括与多个第一连接体的外周面相接触的第二辅助辊。
81.根据权利要求80所述的一种高机械化高效布料压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辅助装置还包括驱动第二辅助辊转动的第十转动驱动装置,和驱动第二辅助辊贴近第一连接体外周面的第二顶紧驱动装置。
82.根据权利要求81所述的一种高机械化高效布料压边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对第二连接体进行卷收的第二收卷装置。
83.根据权利要求82所述的一种高机械化高效布料压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收卷装置还包括将连接好的第二连接体输出的第二物料输送装置;所述第二超声波缝纫机构具有第二连接体输出的第二输出端,所述第二物料输送装置设于所述第二输出端处。
84.根据权利要求83所述的一种高机械化高效布料压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物料输送装置包括第三物料输送带、第四物料输送带,以及驱动第三物料输送带和第四物料输送带转动的第十一转动驱动装置;所述第三物料输送带和第四物料输送带之间具有第二连接体穿过的间隙。
85.根据权利要求84所述的一种高机械化高效布料压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收卷装置还包括多个一一对应各第二超声波缝纫装置的第二收卷部。
86.根据权利要求85所述的一种高机械化高效布料压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收卷部包括对第二连接体进行卷收的第二收卷辊,对第二连接体的一侧进行限位的第三限位圆盘,对第二连接体的另一侧进行限位的第四限位圆盘,对第三限位圆盘进行支撑的第三支撑杆,以及对第四限位圆盘进行支撑的第四支撑杆;所述第二收卷辊的一端和第三限位圆盘相连接,所述第二收卷辊的另一端和第四限位圆盘相连接,所述第三限位圆盘与第三支撑杆转动连接,第四限位圆盘和第四支撑杆转动连接。
87.根据权利要求86所述的一种高机械化高效布料压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收卷装置还包括驱动多个第二收卷部同步转动的第十二转动驱动装置。
88.根据权利要求87所述的一种高机械化高效布料压边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十二转动驱动装置包括第二转动辊,以及驱动第二转动辊转动的第二转动电机;所述第二转动辊的外圆周面与第三限位圆盘和第四限位圆盘的外圆周面滚动连接,所述第二转动电机的输出端和第二转动辊连接在一起。
89.根据权利要求88所述的一种高机械化高效布料压边装置,其特征在于:还配设有对第十二转动驱动装置进行支撑的第二支撑架体。
CN202011517375.7A 2020-12-21 2020-12-21 一种高机械化高效布料压边装置 Active CN1127904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17375.7A CN112790495B (zh) 2020-12-21 2020-12-21 一种高机械化高效布料压边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17375.7A CN112790495B (zh) 2020-12-21 2020-12-21 一种高机械化高效布料压边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90495A CN112790495A (zh) 2021-05-14
CN112790495B true CN112790495B (zh) 2023-04-04

Family

ID=758071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17375.7A Active CN112790495B (zh) 2020-12-21 2020-12-21 一种高机械化高效布料压边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9049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63287B (zh) * 2021-07-27 2022-09-23 上海威士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铺料夹紧装置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41916A (zh) * 2011-07-27 2012-05-09 莆田市坚强缝制设备有限公司 无缝布自动折边横切机
CN107964739A (zh) * 2017-12-30 2018-04-27 福建优安纳伞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雨伞布自动压边装置
CN107988752A (zh) * 2017-12-30 2018-05-04 福建优安纳伞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适应范围广的雨伞布压边机
CN108016046A (zh) * 2017-12-30 2018-05-11 福建优安纳伞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雨伞布双头超声波压边机
CN108032525A (zh) * 2017-12-30 2018-05-15 福建优安纳伞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感应自收集型雨伞布压边机
CN109512069A (zh) * 2018-12-18 2019-03-26 东莞理工学院 一种衣袋自动加工一体机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41916A (zh) * 2011-07-27 2012-05-09 莆田市坚强缝制设备有限公司 无缝布自动折边横切机
CN107964739A (zh) * 2017-12-30 2018-04-27 福建优安纳伞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雨伞布自动压边装置
CN107988752A (zh) * 2017-12-30 2018-05-04 福建优安纳伞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适应范围广的雨伞布压边机
CN108016046A (zh) * 2017-12-30 2018-05-11 福建优安纳伞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雨伞布双头超声波压边机
CN108032525A (zh) * 2017-12-30 2018-05-15 福建优安纳伞业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感应自收集型雨伞布压边机
CN109512069A (zh) * 2018-12-18 2019-03-26 东莞理工学院 一种衣袋自动加工一体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90495A (zh) 2021-05-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926053A (zh) 一种全自动口罩生产线
CN101392434A (zh) 方巾缝边生产线
CN111391346B (zh) 一种口罩耳带焊接机
CN112790495B (zh) 一种高机械化高效布料压边装置
CN105690504B (zh) 一种新型全自动中板横竖拼板机
CN210418621U (zh) 一种口罩生产用超声波封口裁剪机构
CN208925291U (zh) 一种全自动口罩生产线
CN202480143U (zh) 一种送料机
CN216609406U (zh) 板材双线封边机的调整机构
CN204772849U (zh) 一种新型全自动中板横竖拼板机
CN116001012A (zh) 一种用于爬行垫加工的裁切机及其裁切方法
CN112810158B (zh) 一种高效智能的布料压边流水线
CN212771652U (zh) 一种防静电沙发套加工用裁剪装置
CN207792267U (zh) 一种纱布双向折叠机
CN112998340A (zh) 一种靴套机
CN112790496B (zh) 一种布料快速压边机构
CN114455378A (zh) 一种坐标式三边贴附自动胶封机
CN112497757A (zh) 一种智能信息化口罩生产线
CN208034746U (zh) 一种切条机
CN215320968U (zh) 一种包装盒折边机
CN216072428U (zh) 一种高效上料的环保配页机
CN212768190U (zh) 一种木板封边机用回转履带
CN216095700U (zh) 一种高效钢条弯折成型一体机
CN220545886U (zh) 一种靴套机
CN218951662U (zh) 腹部垫自动在线缝制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