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88876B - 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88876B
CN112788876B CN202110086825.XA CN202110086825A CN112788876B CN 112788876 B CN112788876 B CN 112788876B CN 202110086825 A CN202110086825 A CN 202110086825A CN 112788876 B CN112788876 B CN 11278887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functional module
state
triggered
module
end su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8682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88876A (zh
Inventor
阳雪荣
陈俊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08682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88876B/zh
Publication of CN11278887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8887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8887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8887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017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with operator interface unit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5/00Casings, cabinets or drawer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5/02Details
    • H05K5/0247Electrical details of casings, e.g. terminals, passages for cables or wiring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02Arrangements of circuit components or wiring on supporting structure
    • H05K7/023Stackable modu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壳体、第一电路板、功能模组和被触发器件,所述壳体设有容纳腔,所述壳体包括背盖,所述背盖开设有安装孔,所述被触发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电路板,且所述被触发器件和所述第一电路板均设于所述容纳腔中,所述功能模组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容纳腔,且所述功能模组的部分穿过所述安装孔显露于所述背盖,所述功能模组与所述被触发器件相配合;在所述功能模组处于第一状态下,所述被触发器件处于第一触发状态,在所述功能模组处于第二状态下,所述被触发器件处于非触发状态,其中,所述功能模组的至少部分可在所述安装孔中运动。上述方案能解决相关技术中的电子设备存在开孔较多的问题。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用户需求的提升,电子设备的性能持续在优化。其中,电子设备的功能越来越多,随之而来的是,电子设备配置的功能模组越来越多,这就导致电子设备的壳体开设的孔越来越多。这不但会导致电子设备的防尘防水功能下降,而且还会影响电子设备的外观以及电子设备的壳体强度。
发明内容
本申请公开一种电子设备,以解决背景技术中所述的电子设备存在开孔数量较多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是这样实现的:
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壳体、第一电路板、功能模组和被触发器件,
所述壳体设有容纳腔,所述壳体包括背盖,所述背盖开设有安装孔,所述被触发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电路板,且所述被触发器件和所述第一电路板均设于所述容纳腔中,所述功能模组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容纳腔,且所述功能模组的部分穿过所述安装孔显露于所述背盖,所述功能模组与所述被触发器件相配合;
在所述功能模组处于第一状态下,所述被触发器件处于第一触发状态,
在所述功能模组处于第二状态下,所述被触发器件处于非触发状态,其中:
所述功能模组的至少部分可在所述安装孔中运动。
本申请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通过对相关技术中的电子设备的结构进行改进,通过将功能模组设置于容纳腔中,并与被触发器件相配合。与此同时,功能模组的至少部分可在安装孔中运动,同时功能模组的部分穿过安装孔显露于背盖,用户可以通过操控功能模组的至少部分在安装孔中运动从而实现功能模组的状态的切换,在功能模组处于第一状态下,被触发器件处于第一触发状态,在功能模组处于第二状态下,被触发器件处于非触发状态。在此种情况下,功能模组不但能够发挥其本身预设的功能,而且还能够作为被触发器件的触发部件,进而能够避免被触发器件专门配置触发部件,也就避免在壳体上在另开安装触发部件的安装孔。很显然,这能够减少壳体的开孔数量。由于开孔数量的减少,因此有利于提升电子设备的防尘防水功能,同时也能够避免由于开孔数量较多导致的壳体的强度较差及外观性能较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第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第二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第三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壳体、100a-容纳腔、110-背盖、111安装孔、
200-第一电路板、
300-功能模组、310-模组本体、320-装饰圈、
400-被触发器件、410-第一子器件、420-第二子器件、
500-弹性连接件、
600-第一限位部、700-弹性密封部件、800-定位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应该理解这样使用的数据在适当情况下可以互换,以便本申请的实施例能够以除了在这里图示或描述的那些以外的顺序实施。且“第一”、“第二”等所区分的对象通常为一类,并不限定对象的个数,例如第一对象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此外,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中“和/或”表示所连接对象的至少其中之一,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下面结合附图,通过具体的实施例及其应用场景对本申请各个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地说明。
请参考图1至图4,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一种电子设备,所公开的电子设备包括壳体100、第一电路板200、功能模组300和被触发器件400。
壳体100为电子设备的基础构件,壳体100能够为电子设备的其它组成构件提供安装基础。壳体100设有容纳腔100a,壳体100包括背盖110。背盖110通常为电子设备的电池盖。电子设备通常配置有显示屏,背盖110与显示屏相背设置。背盖110开设有安装孔111。安装孔111能够实现容纳腔100a与电子设备的外部环境之间的连通。
第一电路板200和被触发器件400设置在容纳腔100a内,第一电路板200可以为电子设备的主板、也可以是电子设备的副板,还可以是电子设备内的其它电路板。被触发器件400设置于第一电路板200,从而实现安装。第一电路板200能够为被触发器件400提供安装位置,同时为被触发器件400供电,当然,也可以实现被触发器件400与其它器件(例如电子设备的中央处理器)之间的通信连接。
被触发器件400与功能模组300相配合,用户通过操控功能模组300,从而实现对被触发器件400的触发。在本申请实施例中,被触发器件400可以包括霍尔器件、距离传感器、电容传感器、滑动电阻、按键开关中的至少一者。当然,被触发器件400还可以为其它种类的能够被触发的器件,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制被触发器件400的具体种类。
功能模组300设置于容纳腔100a,功能模组300的至少部分能够相对于壳体100进行运动。功能模组300的部分穿过安装孔111显露于背盖110,进而能够供用户进行手动操控。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功能模组300可以包括摄像头模组和指纹模组中的至少一者,当然,功能模组300还可以包括其他种类的模组,例如补光灯模组。功能模组300至少部分可在安装孔111中运动,从而实现功能模组300状态的改变。
在功能模组300处于第一状态下,被触发器件400处于第一触发状态。例如,在被触发器件400包括按键开关的情况下,被触发器件400处于第一触发状态的情况下,按键开关处于第一触发状态,从而发挥与第一触发状态相应的按键功能。
在功能模组300处于第二状态下,被触发器件400处于非触发状态,在此种情况下,被触发器件400并未被触发,从而可以不发挥其预设的功能。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通过对相关技术中的电子设备的结构进行改进,通过将功能模组300设置于容纳腔100a中,并与被触发器件400相配合。与此同时,功能模组300的至少部分可在安装孔111中运动,同时功能模组300的部分穿过安装孔111显露于背盖110,用户可以通过操控功能模组300的至少部分在安装孔111中运动从而实现功能模组300的状态的切换,在功能模组300处于第一状态下,被触发器件400处于第一触发状态,在功能模组300处于第二状态下,被触发器件400处于非触发状态。在此种情况下,功能模组300不但能够发挥其本身预设的功能,而且还能够作为被触发器件400的触发部件,进而能够避免被触发器件400专门配置触发部件,也就避免在壳体100上在另开安装触发部件的安装孔。很显然,这能够减少壳体100上的开孔数量。由于开孔数量的减少,因此有利于提升电子设备的防尘防水功能,同时也能够避免由于开孔数量较多导致的壳体100的强度较差及外观性能较差的问题。
如上文所述,功能模组300的至少部分能够在安装孔111中运动,从而实现对被触发器件400的触发或不触发。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功能模组300的至少部分在安装孔111中的运动方式有多种。
例如,功能模组300的至少部分能够在安装孔111中通过移动,来实现状态的切换,也就是说,在一些方案中,功能模组300整体可以在安装孔111中移动,再另外一些方案中,功能模组300包括多个部件,其中的一个或多个部件可以在安装孔111中移动,以实现状态的切换。一种可选的方案中,功能模组300的至少部分可沿安装孔111的轴线方向移动以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切换。在此种情况下,用户可以通过按压功能模组300显露于背盖110的部分,来驱动功能模组300的至少部分沿安装孔111移动。此种通过用户按压的方式来实现操控,类似于普通的机械按键,具有较好的机械操控手感,同时也方便用户操作。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功能模组300可以包括位于容纳腔100a中的第一端面。第一端面朝向第一电路板200,被触发器件400与第一端面接触,且被触发器件400位于第一端面与第一电路板200之间。在用户按压功能模组300的过程中,功能模组300的至少部分能够移动,从而通过第一端面接触并进一步压紧被触发器件400,从而使得被触发器件400处于第一触发状态。由于被触发器件400与第一端面接触,因此能够使得功能模组300接收到按压力后立即触发被触发器件400,从而能够提高触发的灵敏性。
具体的,第一端面可以覆盖被触发器件400,在此种情况下,功能模组300即便在安装孔111中有较小的侧移,也能够相对较好地确保功能模组300与被触发器件400之间的配合。
当然,被触发器件400也不局限于与第一端面相对设置。在另一种可选的方案中,被触发器件400可以位于功能模组300的一侧。功能模组300可以包括第一端面、第二端面和侧面,第一端面位于容纳腔100a中,第二端面显露于背盖110,侧面连接于第一端面与第二端面,功能模组300可以包括触发凸起,被触发器件400与侧面相对,在用户按压功能模组300的过程中,触发凸起能够移动,进而实现对被触发器件400的触发。当然,在用户的按压力撤离后,触发凸起与被触发器件400之间的接触力变小,或者,触发凸起与被触发器件400分离,从而使得被触发器件400恢复至非触发状态。
当然,功能模组300的至少部分还可以沿垂直于安装孔111的轴线的方向移动,以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切换。如上文所述,功能模组300可以包括第一端面、第二端面和连接第一端面与第二端面之间的侧面。第一端面位于容纳腔100a中,第二端面显露于背盖110,被触发器件400与功能模组300的侧面相对设置,且位于容纳腔100a中。在此种情况下,功能模组300能够通过侧移实现与被触发器件400的分离或接触。在功能模组300与被触发器件400分离的情况下,被触发器件400处于非触发状态;在功能模组300与被触发器件400接触的情况下,被触发器件400处于第一触发状态。第一端面与第一电路板200相对,此种通过侧移的方式能够避免功能模组300在被按压时对第一电路板200产生较大的压紧力,进而能够保护第一电路板200,避免用户过度按压功能模组300而会对第一电路板200产生较大的损坏的问题。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被触发器件400可以包括第一子器件410和第二子器件420,第一子器件410和第二子器件420分别设于功能模组300的两侧。在功能模组300处于第二状态的情况下,第一子器件410和第二子器件420均与侧面间隔设置,在此种情况下,第一子器件410和第二子器件420均处于非触发状态,进而可以使得被触发器件400处于非触发状态。
在功能模组300处于第一状态,且功能模组300的至少部分处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第一子器件410与功能模组300的侧面接触,且被触发,第二子器件420与功能模组300分离,被触发器件400处于第一触发状态。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用户可以向着第一方向推动功能模组300的至少部分,从而使得功能模组300处于第一状态,且功能模组300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一位置。
在功能模组300处于第一状态,且功能模组300的至少部分处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第二子器件420与功能模组300的侧面接触,且被触发,第一子器件410与功能模组300分离,被触发器件400处于第二触发状态。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用户可以向着第二方向推动功能模组300的至少部分,从而使得功能模组300处于第一状态,且功能模组300的至少部分处于第二位置。
具体的,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为不同的方向,例如,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可以相反,再例如,第一方向和第二方向可以相交。
上述方案中,被触发器件400包括第一子器件410和第二子器件420,从而能够使得功能模组300在第一状态的情况下通过在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之间的切换,从而分别触发第一子器件410和第二子器件420。很显然,此种方式能够实现触发更多的功能,进而实现更多的功能。
例如,第一子器件410为音量增大开关,第二子器件420为音量减小开关,在功能模组300的侧面与第一子器件410接触的情况下,电子设备的音量会增大;在功能模组300的侧面与第二子器件420接触的情况下,电子设备的音量会减小。当然,第一子器件410和第二子器件420均不与功能模组300接触的情况下,被触发器件400处于非触发状态,电子设备的音量不会发生变化。当然,第一子器件410和第二子器件420还可以控制其他方面,例如电子设备的显示屏亮度。
当然,功能模组300的至少部分不局限于沿安装孔111的轴线移动,功能模组300的至少部分也可绕安装孔111的轴线转动,从而实现不同状态之间的切换。一种可选的方案中,在功能模组300的至少部分可绕安装孔111的轴线转动的情况下,功能模组300可绕安装孔111的轴线在第三方向转动至第一状态。功能模组300可绕安装孔111的轴线在第四方向转动至第二状态,第三方向与第二四方向相反。此种通过转动功能模组300的至少部分的操控方式,简单、不费力,而且也有利于功能模组300在某一状态下的保持。
一种可选的方案中,功能模组300可以包括位于容纳腔100a中的第一端面,第一端面朝向第一电路板200,被触发器件400与第一端面接触,且位于第一端面与第一电路板200之间,功能模组300包括设置在第一端面的触发部,触发部可以是触发凸起,也可以是导电开关。在功能模组300处于第一状态下,触发部与被触发器件400正对,且接触,从而使得被触发器件400处于第一触发状态;在功能模组300处于第二状态下,触发部可以与被触发器件400错位分布,从而解除触发,使得被触发器件400处于非触发状态。
在另一种可选的方案中,功能模组300可以包括第一端面、第二端面及连接于第一端面与第二端面之间的侧面,第二端面显露于背盖110,第一端面位于容纳腔100a中,功能模组300还可以包括触发部,触发部位于容纳腔100a中,且触发部设于侧面,被触发器件400与侧面相对,在功能模组300处于第一状态的情况下,触发部与被触发器件400接触,在功能模组300处于第二状态的情况下,触发部与被触发器件400分离。
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触发部可以为转动变电阻,通过功能模组300的至少部分的转动,从而实现转动变电阻的阻值改变,从而实现被触发器件400的触发或非触发。
另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触发部可以包括多个第一电容极板和第二电容极板,多个第一电容极板间隔设置在侧面上、且各个第一电容极板的面积不相等,第二电容极板设置在被触发器件400上,随着功能模组300的转动,不同的第一电容极板能够转动至与第二电容极板相对的位置,从而使得第一电容极板与第二电容极板所形成的电容器件的电容值发生变化,通过电容值的变化来实现对被触发器件400的触发或非触发。
又一种具体的实施例中,触发部可以包括磁性件和霍尔器件,磁性件可以设在侧面上,霍尔器件可以设置在第一电路板200上,在功能模组300的至少部分转动或移动的过程中,霍尔器件能够通过检测到的磁通量变化来触发被触发器件400。
如上文所述,功能模组300的至少部分能够相对于安装孔111运动。具体的,功能模组300可以整体在安装孔111中运动,从而实现状态的变化。当然,也可以是,功能模组300的部分结构在安装孔111中运动。
一种可选的方案中,功能模组300可以包括模组本体310和围绕模组本体310的装饰圈320。模组本体310固定在第一电路板200上,模组本体310与第一电路板200电连接,装饰圈320能够起到防护模组本体310及装饰的作用。具体的,模组本体310和装饰圈320中的一者固定在第一电路板200上,另一者可在安装孔111中运动。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模组本体310可以固定在第一电路板200上,模组本体310与第一电路板200电连接。装饰圈320可在安装孔111中运动以调节功能模组300的状态。在此种情况下,由于模组本体310为功能模组300的主体部分,也是发挥功能模组300功能的部分,模组本体310的频繁运动会影响其工作的可靠性,因此上述进一步的技术方案将装饰圈320活动设置,不影响对被触发器件400的作用,同时将模组本体310固定设置,从而能够提高功能模组300的工作稳定性。
可选地,模组本体310显露于背盖110,装饰圈320至少部分凸出于安装孔111。具体的,装饰圈320和模组本体310可以平齐设置。
在另一种可选的方案中,模组本体310可以内凹于装饰圈320的端口。在用户操控装饰圈320的过程中,由于模组本体310内凹于装饰圈320的端口,因此用户不易触及模组本体310,此种结构能够使得模组本体310免受用户频繁的按压或转动。
如上文所述,功能模组300可以包括摄像头模组和指纹模组中的至少一者,当然,功能模组还可以是其他模组,例如是无线充磁吸接口模组等等。在功能模组300包括摄像头模组的情况下,摄像头模组可以包括摄像头支架和摄像头,摄像头可通过摄像头支架活动地设置于安装孔111中,摄像头与第一电路板200电连接,从而由第一电路板200供电。具体的,摄像头可以通过柔性电连接件(例如柔性电路板)与第一电路板200电连接,柔性电连接件可以通过自身的形变,适应摄像头跟随摄像头支架的运动。
摄像头支架可在安装孔111中运动以调节功能模组300的状态。在此种情况下,用户可以通过操控摄像头支架来触发被触发器件400,能够避免对摄像头的操控。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摄像头支架可以为云台支架,摄像头通过云台支架能够实现防抖转动,从而使得摄像头模组具有防抖功能。
如上文所述,功能模组300可以包括摄像头模组,在功能模组300包括摄像头模组的情况下,摄像头模组可在安装孔111中运动以调节功能模组300的状态。在此种情况下,摄像头模组可以整体在安装孔111中运动,从而实现对被触发器件400的触发。
在实际的工作过程中,由于摄像头模组对位置的精确度要求比较高,轻微的位置偏差都会对摄像功能造成不良的影响。基于此,一种可选的方案中,背盖110与摄像头模组之间可以设置有至少两个弹性连接件500,所述的至少两个弹性连接件500均匀连接于摄像头模组的周侧。在此种情况下,所述的至少两个弹性连接件500对摄像头模组施加的弹力,能够较好地使得摄像头模组在不受用户的操控力的情况下维持在某个位置,从而确保拍摄的稳定性。
可选地,弹性连接件500可以是拉簧,在摄像头模组的四周增加多根拉簧,多根拉簧能够确保摄像头模组的四周受力平衡。当摄像头模组向一侧移动时,对侧的拉簧会对摄像头模组施加弹力,使得摄像头模组处在预设位置,可见,此种情况下,电子设备还具有防抖的功能。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功能模组300还可以设置有第一限位部600,第一限位部600可以与安装孔111的内侧端口所在的表面限位配合,从而避免电子设备在跌落或受到较大的外力时从安装孔111中脱落。
在进一步的技术方案中,功能模组300与安装孔111的孔壁之间形成间隙,从而确保功能模组300的至少部分能够在安装孔111中运动。但是,这会导致电子设备的防水、防尘能力下降,基于此,第一限位部600可以覆盖该间隙,从而起到封堵的作用。可选地,第一限位部600可以与安装孔111的内侧端口(即安装孔111朝向容纳腔100a的端口)所在的表面之间可以设置有弹性密封胶、弹性密封泡棉等弹性密封部件700来实现密封。在此种情况下,由于弹性密封部件具有弹性,因此不会影响功能模组300的至少部分在安装孔111中的运动,同时能够进一步提升电子设备的防水、防尘性能。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定位部800,定位部800具有定位状态和解除定位状态,在定位部800处于定位状态的情况下,定位部800可以与功能模组300定位配合,从而实现功能模组300的锁紧,阻止其运动。在此种情况下,在摄像头模组拍摄的过程中,由于定位部800的定位,从而能够实现较稳定的拍摄。在定位部800处于解除定位状态的情况下,摄像头模组能够在安装孔111中运动,从而供用户操控来实现对被触发器件400的触发。
如上文所述,摄像头支架可以是云台支架,摄像头能够相对于云台支架运动,从而实现防抖。云台支架可以配置有电磁驱动机构,电磁驱动机构驱动摄像头运动来进行防抖运动。可选的方案中,电磁驱动机构包括第一电磁线圈和第一磁体。第一磁体设置在摄像头支架上,第一电磁线圈设置在摄像头上。定位部800可以为第二电磁线圈,在定位状态下,第二电磁线圈通电,第二电磁线圈与第一磁体磁性吸附,从而实现摄像头支架的固定,在此种情况下,能够避免摄像头支架在安装孔111中的运动,在此种情况下,摄像头模组处于拍摄状态。电磁驱动机构能够驱动摄像头相对于摄像头支架运动,从而实现防抖拍摄。
在解除定位状态,第二电磁线圈断电,第二电磁线圈与第一磁体之间的磁性吸附消失,摄像头支架能够在安装孔111中运动,从而能够使得摄像头支架在用户的操控下触发被触发器件400。在此种情况下,摄像头模组处于非拍摄状态,摄像头模组充当按键来触发被触发器件400。
当然,定位部800还可以为其他种类,例如,定位部800可以为夹持机构。定位部800不局限于上文所述的第二电磁线圈。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电子设备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电子书阅读器、可穿戴设备、游戏机等设备,本申请实施例不限制电子设备的具体种类。
本申请实施例中重点描述的是各个实施例之间的不同,各个实施例之间不同的优化特征只要不矛盾,均可以组合形成更优的实施例,考虑到行文简洁,在此则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申请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申请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第一电路板、功能模组和被触发器件,
所述壳体设有容纳腔,所述壳体包括背盖,所述背盖开设有安装孔,所述被触发器件设置于所述第一电路板,且所述被触发器件和所述第一电路板均设于所述容纳腔中,所述功能模组活动地设置于所述容纳腔,且所述功能模组的部分穿过所述安装孔显露于所述背盖,所述功能模组与所述被触发器件相配合;
在所述功能模组处于第一状态下,所述被触发器件处于第一触发状态;
在所述功能模组处于第二状态下,所述被触发器件处于非触发状态;
其中,所述功能模组的至少部分可在所述安装孔中运动;
在所述功能模组包括摄像头模组的情况下,所述摄像头模组可在所述安装孔中运动以调节所述功能模组的状态,所述背盖与所述摄像头模组之间设置有至少两个弹性连接件,所述至少两个弹性连接件均匀连接于所述摄像头模组的周侧;所述至少两个弹性连接件对所述摄像头模组施加的弹力,能够较好地使得所述摄像头模组在不受用户的操控力的情况下维持在预设位置,且当所述摄像头模组向一侧移动时,对侧的所述弹性连接件会对所述摄像头模组施加所述弹力,以使所述摄像头模组移动至所述预设位置来实现电子设备的防抖。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模组的至少部分可沿所述安装孔的轴线方向移动以在所述第一状态与所述第二状态之间切换,所述功能模组包括位于所述容纳腔中的第一端面,所述第一端面朝向所述第一电路板,所述被触发器件与所述第一端面接触,且位于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一电路板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模组的至少部分可沿垂直于所述安装孔的轴线的方向移动,以在所述第一状态与所述第二状态之间切换,所述功能模组包括第一端面、第二端面和连接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二端面之间的侧面,所述第一端面位于所述容纳腔中,所述第二端面显露于所述背盖,所述侧面的位于所述容纳腔中的区域与所述被触发器件相对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被触发器件包括第一子器件和第二子器件,所述第一子器件和所述第二子器件分别设于所述功能模组的两侧,在所述功能模组处于所述第二状态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子器件和所述第二子器件均与所述侧面间隔设置;
在所述功能模组处于所述第一状态,且所述功能模组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一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一子器件与所述侧面接触,且被触发,所述第二子器件与所述功能模组的所述侧面分离,所述被触发器件处于所述第一触发状态;
在所述功能模组处于所述第一状态,且所述功能模组的至少部分位于第二位置的情况下,所述第二子器件与所述侧面接触,且被触发,所述第一子器件与所述侧面分离,所述被触发器件处于第二触发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模组的至少部分可绕所述安装孔的轴线转动,所述功能模组可绕所述安装孔的轴线在第三方向转动至所述第一状态,所述功能模组可绕所述安装孔的轴线在第四方向转动至所述第二状态,所述第三方向与所述第四方向相反。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模组包括位于所述容纳腔中的第一端面,所述第一端面朝向所述第一电路板,所述被触发器件与所述第一端面接触,且位于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一电路板之间,所述功能模组包括设置在所述第一端面的触发部,在所述功能模组处于所述第一状态下,所述触发部与所述被触发器件正对,且接触;在所述功能模组处于所述第二状态下,所述触发部与所述被触发器件错位分布。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模组包括第一端面、第二端面及连接于所述第一端面与所述第二端面之间的侧面,所述第二端面显露于所述背盖,所述第一端面位于所述容纳腔中,所述功能模组还包括触发部,所述触发部设于所述侧面,且位于所述容纳腔中,所述被触发器件与所述侧面相对,在所述功能模组处于所述第一状态的情况下,所述触发部与所述被触发器件分离,在所述功能模组处于所述第二状态的情况下,所述触发部与所述被触发器件接触。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模组包括模组本体和围绕所述模组本体的装饰圈,所述模组本体固定在所述第一电路板上,且所述模组本体与所述第一电路板电连接,所述装饰圈可在所述安装孔中运动以调节所述功能模组的状态。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模组本体显露于所述背盖,所述装饰圈至少部分凸出于所述安装孔。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模组设有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与所述安装孔的内侧端口所在的表面限位配合。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功能模组与所述安装孔的孔壁之间形成间隙,所述第一限位部覆盖所述间隙。
CN202110086825.XA 2021-01-22 2021-01-22 电子设备 Active CN11278887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86825.XA CN112788876B (zh) 2021-01-22 2021-01-22 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86825.XA CN112788876B (zh) 2021-01-22 2021-01-22 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88876A CN112788876A (zh) 2021-05-11
CN112788876B true CN112788876B (zh) 2023-01-24

Family

ID=757585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86825.XA Active CN112788876B (zh) 2021-01-22 2021-01-22 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8887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91656B (zh) * 2021-08-04 2023-08-0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3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693832B2 (ja) * 1998-12-18 2005-09-14 ティーオーエー株式会社 バックフォーカス調整機構
JP2002296479A (ja) * 2001-03-29 2002-10-09 Fuji Photo Optical Co Ltd カメラの鏡胴内電気接続構造
JP2003189145A (ja) * 2001-12-17 2003-07-04 Sony Corp 電子機器及び電子機器本体を覆うカバー
CN100492222C (zh) * 2004-07-29 2009-05-27 江门创元电子有限公司 组合式电子计时器的防水盖
JP2009510597A (ja) * 2005-09-30 2009-03-12 オリンパス・テクノロジーズ・シンガポール・ピーティーイー・リミテッド 携帯型電子処理装置および操作方法
JP5710859B2 (ja) * 2007-09-21 2015-04-30 ソニー株式会社 入力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CN101572197B (zh) * 2008-04-28 2012-09-19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按键结构
CN102427117B (zh) * 2011-12-01 2013-12-25 珠海市敏夫光学仪器有限公司 一种电池座结构
CN103236366A (zh) * 2013-05-07 2013-08-07 广州岳立金属制品有限公司 数字式编码开关pcb板及含有其的数字式编码开关
CN104283986A (zh) * 2013-07-08 2015-01-14 鸿富锦精密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手持式电子装置
CN203523192U (zh) * 2013-10-14 2014-04-02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04797103A (zh) * 2014-01-22 2015-07-22 富泰华工业(深圳)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及按键
KR20150099295A (ko) * 2014-02-21 2015-08-3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물리적 키를 포함하는 포터블 전자 장치
TWM494464U (zh) * 2014-08-15 2015-01-21 Taiwan Anjie Electronics Co Ltd 多功能手機背蓋
CN204144120U (zh) * 2014-09-23 2015-02-04 浙江佳龙电子有限公司 拨动开关
CN104260615B (zh) * 2014-09-30 2016-07-06 博耐尔汽车电气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电动汽车空调控制器关联机构
CN204965401U (zh) * 2015-10-14 2016-01-13 宁波萨瑞通讯有限公司 手机摄像头的便捷切换采集装置
CN206353269U (zh) * 2016-08-12 2017-07-25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发光提示结构及终端设备
CN106132087B (zh) * 2016-08-17 2018-05-29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路板组件与移动终端
CN206698351U (zh) * 2017-04-27 2017-12-01 田野 一种基于物联网的视频监控装置
CN207022063U (zh) * 2017-08-07 2018-02-16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指纹识别按键和智能终端
CN109979777B (zh) * 2017-12-27 2020-06-23 浙江三花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车用控制器
CN108924311B (zh) * 2018-07-25 2020-08-1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CN108965668A (zh) * 2018-07-26 2018-12-0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的摄像模组
CN209594026U (zh) * 2018-11-15 2019-11-05 深圳和而泰智能控制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面板和家用电器
CN109451111A (zh) * 2018-11-29 2019-03-0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109379530A (zh) * 2019-01-15 2019-02-22 南昌黑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摄像头弹出机构及终端
CN209283285U (zh) * 2019-02-03 2019-08-2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
CN211296756U (zh) * 2020-03-31 2020-08-1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CN211880813U (zh) * 2020-06-29 2020-11-06 三亚氚海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水下电源开关
CN111867309B (zh) * 2020-07-31 2022-08-1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88876A (zh) 2021-05-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37662B2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keypad thereof
CN110166666B (zh) 电子设备及摄像头模组的控制方法
EP3477922B1 (en) Functional device and mobile terminal
CN111510525B (zh) 电子设备
EP3260009B1 (en) Portable terminal case
KR20190021033A (ko) 자력을 이용한 개폐 구조를 갖는 커버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CN104618542A (zh) 手机
CN112788876B (zh) 电子设备
CN110072038B (zh) 摄像头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CN108471009B (zh) 卡座组件、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10166657B (zh) 电子设备及摄像头模组的控制方法
CN211406104U (zh) 电子设备
CN108598742B (zh) 卡座组件、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09379466B (zh) 卡托弹出机构及移动终端
CN110727210A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110286829B (zh) 电子设备及其处理方法
CN111510593A (zh) 摄像头模组、电子设备及设备组件
CN109962998B (zh) 功能组件、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KR20140113853A (ko) 단말기 케이스
CN109803033B (zh) 壳体组件、功能组件及移动终端
CN115394582A (zh) 非接触式开关及电子设备
CN109962995B (zh) 功能组件、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12752320U (zh) 电子设备
CN212909498U (zh) 一种功能模组和终端设备
CN113677133B (zh) 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