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803033B - 壳体组件、功能组件及移动终端 - Google Patents

壳体组件、功能组件及移动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803033B
CN109803033B CN201711146664.9A CN201711146664A CN109803033B CN 109803033 B CN109803033 B CN 109803033B CN 201711146664 A CN201711146664 A CN 201711146664A CN 109803033 B CN109803033 B CN 10980303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liding
housing assembly
sliding seat
rotating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1114666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803033A (zh
Inventor
曾元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71114666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803033B/zh
Priority to PCT/CN2018/115229 priority patent/WO2019096125A1/zh
Publication of CN1098030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030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8030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8030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3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transmitters or receivers, e.g. telephone hand-se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18Telephone se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ships, mines, or other places exposed to adverse environmen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NPICTORIAL COMMUNICATION, e.g. TELEVISION
    • H04N23/00Cameras or camera modules comprising electronic image sensors; Control thereof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ultimedia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壳体组件,包括底座、驱动组件以及滑动座,底座设有收容腔,驱动组件收容于收容腔,驱动组件包括马达和丝杠,丝杠包括依次固接的连接部、主体部及第一转动部,连接部连接马达,滑动座滑动连接底座,滑动座包括依次固接的滑动部、第二转动部以及容置部,滑动部与主体部相配合。马达驱动丝杠转动时,主体部通过滑动部带动滑动座滑动,以使容置部伸出收容腔,第二转动部与第一转动部配合,第一转动部带动第二转动部转动,使得容置部在收容腔外翻转。上述壳体组件可提高用户体验。本申请还公开一种功能组件以及移动终端。

Description

壳体组件、功能组件及移动终端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壳体组件、功能组件及移动终端。
背景技术
目前手机的各种功能器件给用户提供了多样的使用功能。然而,手机的功能器件增大了手机的使用体积,造成了携带不方便或握持不方便等困扰,降低了用户体验。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提高用户体验的壳体组件、功能组件及移动终端。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壳体组件,包括底座、驱动组件以及滑动座,所述底座设有收容腔,所述驱动组件收容于所述收容腔,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马达和丝杠,所述丝杠包括依次固接的连接部、主体部及第一转动部,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马达,所述滑动座滑动连接所述底座,所述滑动座包括依次固接的滑动部、第二转动部以及容置部,所述滑动部与所述主体部相配合;
所述马达驱动所述丝杠转动时,所述主体部通过所述滑动部带动所述滑动座滑动,以使所述容置部伸出所述收容腔,所述第二转动部与所述第一转动部配合,所述第一转动部带动所述第二转动部转动,使得所述容置部在所述收容腔外翻转。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功能组件,包括功能器件和上述壳体组件,所述功能器件收容在所述容置部内。
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移动终端,包括上述功能组件。
在本申请提供的壳体组件、功能组件及移动终端中,由于所述滑动座能够相对所述底座移动,当所述容置部伸出所述收容腔时,收容在所述容置部中的功能器件能够与用户交互,当所述容置部收进所述收容腔时,减小了移动终端使用体积,便于用户携带移动终端,因此所述壳体组件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所述功能组件及所述移动终端的用户使用体验较佳。并且,由于所述容置部伸出所述收容腔后能够翻转,因此所述功能器件能够以各种角度与用户交互,进一步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申请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的移动终端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所示移动终端的功能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所示功能组件的另一状态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图2所示功能组件的壳体组件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图4所示壳体组件的分解结构立体示意图;
图6是图2所示功能组件的功能器件与滑动座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4所示壳体组件的丝杠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2所示功能组件的壳体组件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2所示功能组件的壳体组件再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10是图4所示壳体组件的底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方式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此外,以下各实施方式的说明是参考附加的图示,用以例示本申请可用以实施的特定实施方式。本申请中所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内”、“外”、“侧面”等,仅是参考附加图式的方向,因此,使用的方向用语是为了更好、更清楚地说明及理解本申请,而不是指示或暗指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设置在……上”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地连接,或者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此外,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若本说明书中出现“工序”的用语,其不仅是指独立的工序,在与其它工序无法明确区别时,只要能实现该工序所预期的作用则也包括在本用语中。另外,本说明书中用“~”表示的数值范围是指将“~”前后记载的数值分别作为最小值及最大值包括在内的范围。在附图中,结构相似或相同的单元用相同的标号表示。
请参阅图1至图3,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一种移动终端100。所述移动终端100包括功能组件200。所述功能组件200包括功能器件300和壳体组件400。本申请实施方式涉及的移动终端100可以是任何具备通信和存储功能的设备,例如:平板电脑、手机、电子阅读器、遥控器、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笔记本电脑、车载设备、网络电视、可穿戴设备等具有网络功能的智能设备。本申请实施方式涉及的功能器件300可以是摄像头模组、虹膜识别模组、人脸识别模组、闪光灯303、送话器、受话器、感光器、指纹模组、按键等器件的任意一种或多种组合。
请一并参阅图2至图5,本申请实施方式提供一种壳体组件400。所述壳体组件400可应用于移动终端100。所述壳体组件400包括底座1、驱动组件2以及滑动座3。所述底座1设有收容腔10。所述驱动组件2收容于所述收容腔10。所述驱动组件2包括马达21和丝杠22。所述丝杠22包括依次固接的连接部221、主体部222及第一转动部223。所述连接部221连接所述马达21。所述连接部221固接所述马达21的转轴211。所述滑动座3滑动连接所述底座1。所述滑动座3包括依次固接的滑动部31、第二转动部32以及容置部33。所述滑动部31与所述主体部222相配合。所述主体部222转动时带动所述滑动部31移动。所述马达21驱动所述丝杠22转动时,所述主体部222通过所述滑动部31带动所述滑动座3滑动,以使所述容置部33伸出所述收容腔10,所述第二转动部32与所述第一转动部223配合。所述第一转动部223带动所述第二转动部32转动,使得所述容置部33在所述收容腔10外翻转。所述功能组件200的所述功能器件300收容在所述容置部33内。
具体而言,需要使用所述功能器件300时,所述马达21驱动所述丝杠22向第一方向转动时,所述主体部222转动并通过所述滑动部31带动所述滑动座3滑动,使得所述容置部33伸出所述收容腔10,使得收容在所述容置部33内的所述功能器件300能够与用户交互。所述容置部33伸出所述收容腔10的同时,所述第二转动部32向所述第一转动部223靠近,直至所述第二转动部32与所述第一转动部223配合。当所述马达21继续驱动所述丝杠22向第一方向转动时,所述第一转动部223转动并带动所述第二转动部32转动,使得所述容置部33在所述收容腔10外相对所述底座1翻转,所述功能器件300随之翻转,所述功能器件300能够以各种角度与用户交互,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当不需要使用所述功能器件300时,所述马达21驱动所述丝杠22向第二方向转动,使得所述容置部33翻转至能够收进所述收容腔10的角度。然后所述马达21驱动所述丝杠22继续向第二方向转动,所述主体部222带动所述滑动座3滑动,以使所述容置部33收进所述收容腔10,从而减小所述移动终端100的使用体积,便于用户携带所述移动终端100,进一步提高用户的使用体验。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所述滑动座3能够相对所述底座1移动,当所述容置部33伸出所述收容腔10时,收容在所述容置部33中的功能器件300能够与用户交互,当所述容置部33收进所述收容腔10时,减小了移动终端100使用体积,便于用户携带移动终端100,因此所述壳体组件400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并且,由于所述容置部33伸出所述收容腔10后能够翻转,因此所述功能器件300能够以各种角度与用户交互,进一步提高了用户的使用体验。
可选的,如图1所示,所述移动终端100还包括收容在所述收容腔10内的电池700、主板500等。所述电池700电连接所述主板500。
可选的,所述马达21可采用能够实现精确控制的步进电机或其他伺服电机,以通过所述丝杠22准确地控制所述滑动座3的移动行程,使得应用所述壳体组件400的移动终端100的使用体验更佳、可靠性更高。所述马达21固定在所述底座1上。所述丝杠22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滑动座3的滑动方向一致。
可选的,请一并参阅图4和图5,所述马达21的转轴211上套设第一齿轮23,所述连接部221上套设第二齿轮24,所述第二齿轮24啮合所述第一齿轮23。此时,所述马达21可与所述丝杠22并排设置,以节约所述驱动组件2所占用空间。或者,所述马达21的转轴211可直接连接所述丝杠22的所述连接部221,使得所述丝杠22随所述马达21的转轴211转动。
可选的,请一并参阅图4至图6,所述滑动座3还包括连接杆34,所述连接杆34的一端固接所述容置部33,所述滑动部31和所述第二转动部32套设在所述连接杆34的另一端。所述连接杆34为圆杆。所述第二转动部32靠近所述滑动部31设置。所述滑动部31套设在所述连接杆34外侧,且能够相对所述连接杆34转动。所述第二转动部32固定套设在所述连接杆34外侧,所述连接杆34随所述第二转动部32转动。所述第二转动部32可与所述连接杆34一体成型。
可选的,所述滑动部31与所述主体部222的配合方式有多种,例如: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请一并参阅图4至图7,所述滑动部31具有滑动块311。所述主体部222设有螺旋凹槽2221。所述滑动块311卡入所述螺旋凹槽2221。所述滑动块311在所述螺旋凹槽2221内滑动,当主体部222转动时,所述螺旋凹槽2221转动,从而推动所述滑动块311滑动,并带动所述滑动座3滑动。
其中,所述主体部222还设有弧形凹槽2222,所述弧形凹槽2222连通所述螺旋凹槽2221的朝向所述第一转动部223的一端。所述弧形凹槽2222与所述螺旋凹槽2221相连续。所述弧形凹槽2222垂直于所述滑动座3的滑动方向。当所述滑动块311自所述螺旋凹槽2221滑入所述弧形凹槽2222后,所述主体部222带动所述弧形凹槽2222转动时,所述滑动块311不会发生滑动,所述滑动块311停留在原位。换言之,所述弧形凹槽2222为空转区域。此时,与所述主体部222一起转动的所述第一转动部223则带动所述第二转动部32转动,使得所述滑动座3在原位置发生翻转。
其中,所述底座1包括限位部11。所述限位部11收容在所述收容腔10内。所述限位部11具有滑槽111。所述滑动部31还包括限位块312,所述限位块312滑动地收容于所述滑槽111。所述滑槽111的延伸方向与所述滑动座3的滑动方向一致。在所述滑动块311和所述限位块312的限制下,所述滑动部31能够平稳地滑动,从而使得所述滑动座3的滑动平稳。
其中,所述滑动部31还包括套环313。所述滑动块311和所述限位块312相对地固定在所述套环313的外侧面上。所述套环313套设在所述连接杆34外侧。所述套环313与所述连接杆34外侧之间间隙连接,所述套环313能够相对所述连接杆34转动,使得所述滑动部31能够相对所述连接杆34转动。此时,所述丝杠22和所述限位部11分别位于所述连接杆34的相对两侧。所述连接杆34的外侧设有环形凹槽342,所述套环313嵌设在所述环形凹槽342中,从而在所述滑动座3的滑动方向上得到限位。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8,所述驱动组件2还包括套设在所述丝杠22外侧的驱动块25。所述驱动块25与所述丝杠22螺接。所述丝杠22转动时,带动所述驱动块25移动。所述驱动块25与所述滑动部31之间产生磁吸力。所述驱动块25移动时,带动所述滑动部31移动。
由于所述驱动块25与所述滑动座3的所述滑动部31之间通过磁吸力彼此连接,因此所述驱动块25与所述滑动座3之间无刚性连接,若所述功能器件300受到朝向所述底座1冲击的冲击力,所述滑动座3会快速克服磁吸力脱离所述驱动块25,从而使得滑动座3携带所述功能器件300收进所述收容腔10,能够避免所述功能器件300因受到刚性冲击而损毁,使得应用所述壳体组件400的所述移动终端100的可靠性较高。
具体而言,所述丝杠22的外表面设有螺旋状滑槽。所述驱动块25设有通孔,通孔的孔壁上设卡块。所述驱动块25套设在所述丝杠22的外侧面上,所述卡块收容于所述螺旋状滑槽,以沿所述螺旋状滑槽移动。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所述丝杆的外表面可设外螺纹,所述通孔的孔壁上可设内螺纹,内螺纹与外螺纹螺接。
其中,所述驱动块25和所述滑动部31均采用永磁材料,所述驱动块25的磁性与所述滑动部31的磁性相反。磁性相反的所述驱动块25与所述驱动块25之间产生磁吸力,两者彼此吸引,从而能够通过移动所述驱动块25带动所述驱动块25和滑动座3移动。永磁材料又称“硬磁材料”,指的是一经磁化即能保持恒定磁性的材料。永磁材料包括但不限于铝镍钴系永磁合金、铁铬钴系永磁合金、永磁铁氧体、稀土永磁材料及复合永磁材料等。
其中,所述驱动块25采用永磁材料,所述滑动部31采用铁磁性材料。铁磁性材料包括但不限于铁,钴,镍和钆。所述连接杆34采用非铁磁性材料。此时,所述驱动块25与所述滑动部31之间产生磁吸力,所述驱动块25吸引所述滑动部31,从而能够通过移动所述驱动块25带动所述滑动部31和滑动座3移动。所述连接杆34采用非铁磁性材料,不被所述驱动块25吸引,从而避免对所述驱动块25与所述滑动部31之间的磁吸力产生干扰,使得所述驱动块25能够准确控制所述滑动部31的移动。
其中,所述驱动块25与所述滑动部31之间形成间隙。在所述功能器件300受到朝向所述底座1冲击的冲击力时,所述间隙能够避免所述驱动块25撞击所述滑动部31,并使得所述滑动座3更快速地克服磁吸力脱离所述驱动块25,从而使得滑动座3携带所述功能器件300收进所述收容腔10,能够避免所述功能器件300因受到刚性冲击而损毁,使得所述功能组件200和所述移动终端100的可靠性较高。进一步地,所述间隙小于等于1mm。此时,所述驱动块25与所述滑动部31之间的磁吸力,能够保证所述驱动块25顺利通过所述滑动部31移动所述滑动座3。
可选的,请一并参阅图2至图6,所述连接杆34具有贯穿孔341。所述贯穿孔341沿所述连接杆34的轴向延伸。所述容置部33内形成器件空间330。所述贯穿孔341连通所述器件空间330。所述功能组件200还包括电路板201和电连接所述电路板201的连接线缆202。所述电路板201收容于所述器件空间330。所述功能器件300电连接所述电路板201。所述连接线缆202通过所述贯穿孔341伸入所述收容腔10,以电连接位于所述收容腔10内的其他器件(例如所述主板500)。
可选的,所述第一转动部223与所述第二转动部32的配合方式有多种,例如: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请一并参阅图4至图7,所述第一转动部223具有第一摩擦面2231。所述第二转动部32具有第二摩擦面321。所述第二转动部32与所述第一转动部223配合时,所述第二摩擦面321接触所述第一摩擦面2231。所述第一摩擦面2231和所述第二摩擦面321均为粗糙的表面,使得所述第一转动部223与所述第二转动部32之间能够产生足够的静摩擦力,使得二所述第二转动部32在所述第一转动部223的带动下转动。所述第一摩擦面2231和所述第二摩擦面321可采用硅胶或橡胶材料。
其中,所述第一摩擦面2231为圆台侧面。所述第一摩擦面2231展开后形成环状扇形。所述第二摩擦面321为圆台侧面。所述第二摩擦面321展开后形成环状扇形。所述第一摩擦面2231的倾斜方向与所述第二摩擦面321的倾斜方向相反。如图7所示,所述第一摩擦面2231朝向所述主体部222倾斜。所述第二摩擦面321朝向所述容置部33倾斜,使得所述第二摩擦面321能够在所述第二转动部32向所述第一转动部223移动的过程中接触所述第一摩擦面2231。其中,所述第二摩擦面321与所述第一摩擦面2231相切,以使所述第二摩擦面321与所述第一摩擦面2231的接触面积更大。所述第二摩擦面321接触所述第一摩擦面2231时,两者之间形成过盈配合,以避免在所述第一转动部223带动所述第二转动部32转动的过程中,所述第二摩擦面321脱离所述第一摩擦面2231。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请参阅图9,所述第一转动部223具有第一齿部2232。所述第二转动部32具有第二齿部322。所述第二转动部32与所述第一转动部223配合时,所述第二齿部322啮合所述第一齿部2232。所述第一齿部2232转动时,带动所述第二齿部322转动。
可选的,请一并参阅图2至图5以及图10,所述底座1包括底板12及连接所述底板12周边的边框13。所述边框13设有连通至所述收容腔10的伸缩口131。所述滑动座3经所述伸缩口131滑动连接所述边框13。以使所述功能器件300经所述伸缩口131伸出所述收容腔10或收进所述收容腔10。
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滑动座3经所述伸缩口131滑动连接所述边框13,以使所述功能器件300经所述伸缩口131伸出所述收容腔10或收进所述收容腔10。所述底板12可为所述移动终端100的后盖。所述边框13可为所述移动终端100的周边框13。
其中,所述底座1的底板12对所述滑动座3和所述驱动组件2进行承载,以保证所述驱动组件2可以驱动所述滑动座3相对所述底座1伸缩。所述马达21固定在所述底板12上。所述丝杠22的延伸方向大致垂直于所述边框13设有所述伸缩口131的一侧,以减小所述驱动块25的移动行程。所述边框13对所述滑动座3和所述驱动组件2遮盖隐藏,以提高所述移动终端100的外观性能和安全性能。由于所述伸缩口131设置在所述边框13上,因此所述功能器件300在所述底座1的侧边伸缩,也即所述功能器件300在所述移动终端100的侧面伸缩,所述功能器件300不占据所述移动终端100的正面空间。
可选的,请一并参阅图2至图5以及图10,所述滑动座3的容置部33的外周侧壁与所述伸缩口131的内周侧壁间隙配合。此时,所述容置部33的外周侧壁与所述伸缩口131的内周侧壁之间的间隙能够保证所述滑动座3可以相对所述底座1顺利滑动。
其中,所述容置部33远离所述连接部31的侧部外周卡设有密封环(图中未示出),所述密封环在所述功能器件300收进所述收容腔10时,密封在所述容置部33的外周侧壁与所述伸缩口131的内周侧壁之间。所述密封环在所述功能器件300收进所述收容腔10时,密封在所述容置部33的外周侧壁与所述伸缩口131的内周侧壁之间。所述密封环用以防止外界水汽和粉尘经所述伸缩口131进入所述收容腔10,从而提高所述功能器件300和所述移动终端100的可靠性。
可选的,请一并参阅图2至图5以及图10,所述底座1还包括导向部14。所述导向部14内形成导向滑道141。所述导向滑道141连通所述伸缩口131和所述收容腔10。所述滑动座3通过所述导向滑道141安装在所述导向部14上,以伸出所述导向部14或收进所述导向部14。所述导向滑道141用于与所述伸缩口131相配合,以共同限定所述滑动座3的滑动方向,从而保证所述功能器件300顺利伸出所述收容腔10或收进所述收容腔10。
其中,所述导向部14远离所述伸缩口131的一侧还设有定位凸起142,所述定位凸起142用于定位所述丝杠22。其中,所述丝杠22的所述第一转动部223的远离所述主体部222的端面设有定位凹槽。所述定位凸起142卡入所述定位凹槽,以实现定位。
可选的,请一并参阅图5和图6,所述容置部33包括底部332及围绕所述底部332设置的侧部333。所述底部332与所述侧部333共同围设出所述器件空间330。所述功能器件300收容于所述器件空间330。所述容置部33还包括盖板34,所述盖板34连接所述侧部333以封盖所述器件空间330。所述盖板34设有正对所述功能器件300的信号穿透部341。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容置部33包围所述功能器件300,从而起到保护作用。所述盖板34上设置的信号穿透部341,能够在所述功能器件300伸出所述收容腔10时,顺利地与用户进行交互。
其中,所述功能器件300具有多种组合和排列方式,所述信号穿透部341与所述功能器件300相适应,例如: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功能器件300包括摄像头模组、和/或虹膜识别模组、和/或人脸识别模组、和/或指纹识别模组、和/或闪光灯、和/或感光传感器,所述信号穿透部341为透光镜片或透光孔。所述信号穿透部341用于允许光线信号穿过。例如,所述功能器件300可以是摄像头模组。所述盖板34的信号穿透部341为透光孔。所述盖板34对所述功能器件300进行保护,并且为所述功能器件300提供暗室环境,方便所述功能器件300拍摄。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功能器件300包括受话器和/或送话器,所述信号穿透部341为多孔板或通孔。所述信号穿透部341用于允许声音信号穿过。
在再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功能器件300为多个,所述信号穿透部341为多个,多个所述信号穿透部341一一对应地正对多个功能器件300,且与所述多个功能器件300所接收或释放的信号类型相适配。如图6所示,所述功能器件300包括第一摄像头模组301、第二摄像头模组302以及闪光灯303。所述闪光灯303位于所述第一摄像头模组301与所述第二摄像头模组302之间。所述信号穿透部341包括正对所述第一摄像头模组301的第一信号穿透部3411、正对所述第二摄像头模组302的第二信号穿透部3412以及正对所述闪光灯303的第三信号穿透部3413。其中,所述功能组件200还包括在转接电路板203。所述转接电路板203包括相对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一面电连接所述电路板201。所述闪光灯303固定在所述第一面上且电连接所述转接电路板203。所述第一摄像头模组301和所述第二摄像头模组302电连接所述第二面。所述转接电路板203大致呈T型。
可选的,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4,所述收容腔10具有与所述滑动座3滑动方向相垂直的收容口101。所述移动终端100还包括显示模组600。所述显示模组600与所述底座1相盖合,并遮盖所述收容口101。由于所述功能器件300可依据使用需求灵活地伸出所述收容腔10或收进所述收容腔10,因此所述功能器件300无需占用所述移动终端100的正面空间,不会对所述显示模组600的屏占比形成限定,从而能够提高所述移动终端100的屏占比,有利于所述移动终端100的全屏显示发展需求。
其中,所述显示模组600包括显示区601和围绕所述显示区601设置的边框区602,所述显示区601的面积与所述边框区602的面积的比大于等于9。换言之,所述显示区601占据所述显示模组600正面面积的比例大于等于90%。此时,所述显示模组600可实现全屏显示。所述边框区602用于排布驱动线缆,以使显示区601进行画面显示。所述功能器件300收进所述收容腔10时与所述显示区601重叠。
以上是本申请实施方式的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实施方式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20)

1.一种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底座、驱动组件以及滑动座,所述底座设有收容腔,所述驱动组件收容于所述收容腔,所述驱动组件包括马达和丝杠,所述丝杠包括依次固接的连接部、主体部及第一转动部,所述连接部连接所述马达,所述滑动座滑动连接所述底座,所述滑动座包括依次固接的滑动部、第二转动部以及容置部,所述滑动部与所述主体部相配合;
所述马达驱动所述丝杠转动时,所述主体部通过所述滑动部带动所述滑动座滑动,以使所述容置部伸出所述收容腔,所述第二转动部与所述第一转动部配合,所述第一转动部带动所述第二转动部转动,使得所述容置部在所述收容腔外翻转;其中,所述丝杠和所述马达并排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座还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的一端固接所述容置部,所述滑动部和所述第二转动部套设在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部具有滑动块,所述主体部设有螺旋凹槽,所述滑动块卡入所述螺旋凹槽。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限位部,所述限位部收容在所述收容腔内,所述限位部具有滑槽,所述滑动部还包括限位块,所述限位块滑动地收容于所述滑槽。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部还包括套环,所述滑动块和所述限位块相对地固定在所述套环的外侧面上,所述套环套设在所述连接杆外侧。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还包括套设在所述丝杠外侧的驱动块,所述驱动块与所述丝杠螺接,所述驱动块与所述滑动部之间产生磁吸力。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块和所述滑动部均采用永磁材料,所述驱动块的磁性与所述滑动部的磁性相反。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块采用永磁材料,所述滑动部采用铁磁性材料。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块与所述滑动部之间形成间隙。
10.如权利要求2~9任一项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杆具有贯穿孔,所述贯穿孔沿所述连接杆的轴向连接,所述容置部内形成器件空间,所述贯穿孔连通所述器件空间。
11.如权利要求2~9任一项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部具有第一摩擦面,所述第二转动部具有第二摩擦面,所述第二转动部与所述第一转动部配合时,所述第二摩擦面接触所述第一摩擦面。
12.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摩擦面为圆台侧面,所述第二摩擦面为圆台侧面,所述第一摩擦面的倾斜方向与所述第二摩擦面的倾斜方向相反。
13.如权利要求2~9任一项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部具有第一齿部,所述第二转动部具有第二齿部,所述第二转动部与所述第一转动部配合时,所述第二齿部啮合所述第一齿部。
14.如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包括底板及连接所述底板周边的边框,所述边框设有连通至所述收容腔的伸缩口,所述滑动座经所述伸缩口滑动连接所述边框,以使收容于所述容置部内的功能器件经所述伸缩口伸出所述收容腔或收进所述收容腔。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座的外周侧壁与所述伸缩口的内周侧壁间隙配合。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座远离所述连接部的侧部外周卡设有密封环,所述密封环在所述功能器件收进所述收容腔时,密封在所述滑动座的外周侧壁与所述伸缩口的内周侧壁之间。
17.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壳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还包括导向部,所述导向部内形成导向滑道,所述导向滑道连通所述伸缩口和所述收容腔,所述滑动座通过所述导向滑道安装在所述导向部上,以伸出所述导向部或收进所述导向部。
18.一种功能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功能器件和如权利要求1~17任一项所述的壳体组件,所述功能器件收容在所述容置部内。
19.一种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8所述的功能组件。
20.如权利要求19所述的移动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收容腔具有与所述滑动座滑动方向相垂直的收容口,所述移动终端还包括显示模组,所述显示模组与所述底座相盖合,并遮盖所述收容口。
CN201711146664.9A 2017-11-17 2017-11-17 壳体组件、功能组件及移动终端 Active CN10980303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46664.9A CN109803033B (zh) 2017-11-17 2017-11-17 壳体组件、功能组件及移动终端
PCT/CN2018/115229 WO2019096125A1 (zh) 2017-11-17 2018-11-13 壳体组件、功能组件及移动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146664.9A CN109803033B (zh) 2017-11-17 2017-11-17 壳体组件、功能组件及移动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03033A CN109803033A (zh) 2019-05-24
CN109803033B true CN109803033B (zh) 2020-11-17

Family

ID=665393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146664.9A Active CN109803033B (zh) 2017-11-17 2017-11-17 壳体组件、功能组件及移动终端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09803033B (zh)
WO (1) WO2019096125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602277B (zh) * 2019-08-22 2021-04-02 维沃移动通信(杭州)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
CN114914750A (zh) * 2020-10-29 2022-08-1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源适配器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17138Y (zh) * 2004-07-27 2005-08-10 上海迪比特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电话上的摄像头装置
WO2010087583A3 (ko) * 2009-01-30 2010-11-04 (주)하이소닉 카메라 렌즈 도어용 개폐장치
CN106506913A (zh) * 2016-10-26 2017-03-15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可伸缩摄像头机构以及电子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596221B1 (ko) * 2009-02-18 2016-02-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구동 모터를 구비한 전자기기용 팝업 모듈
CN107071242A (zh) * 2017-01-24 2017-08-18 北京小米移动软件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717138Y (zh) * 2004-07-27 2005-08-10 上海迪比特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电话上的摄像头装置
WO2010087583A3 (ko) * 2009-01-30 2010-11-04 (주)하이소닉 카메라 렌즈 도어용 개폐장치
CN106506913A (zh) * 2016-10-26 2017-03-15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可伸缩摄像头机构以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803033A (zh) 2019-05-24
WO2019096125A1 (zh) 2019-05-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9803071B (zh) 摄像头组件及移动终端
EP3477922B1 (en) Functional device and mobile terminal
US20190253533A1 (en) Mobile terminal
US20190253540A1 (en) Mobile terminal
KR100584397B1 (ko) 휴대용 단말기의 카메라 렌즈 어셈블리
EP3668067B1 (en) Electronic device including a rotating functional assembly
EP3518509B1 (en) Camera assembly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13438402B (zh) 可伸缩摄像头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09803033B (zh) 壳体组件、功能组件及移动终端
CN111510525B (zh) 电子设备
EP3668069B1 (en) Mobile terminal with slidable camera assembly
CN109729192B (zh) 功能组件及移动终端
KR100562723B1 (ko) 통신기기용 소형 카메라장치 및 그를 구비한 통신기기
TWI484726B (zh) 致動器、採用該致動器之相機模組及便攜式電子裝置
CN109962998B (zh) 功能组件、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08079149U (zh) 移动终端
CN109962995B (zh) 功能组件、电子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109862233B (zh) 功能组件、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
CN109862238B (zh) 功能组件、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
CN109981935B (zh) 功能组件、电子装置及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
CN220234805U (zh) 一种摄像模组及电子设备
CN218352604U (zh) 隐私盖模组
CN110138908A (zh) 移动终端
CN109756592B (zh) 一种全面屏电子设备
WO2019086020A1 (zh) 功能组件及移动终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Applicant after: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Address before: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Applicant befor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