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64220A - 可穿戴电子设备及其光机模组 - Google Patents

可穿戴电子设备及其光机模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64220A
CN112764220A CN202011593052.6A CN202011593052A CN112764220A CN 112764220 A CN112764220 A CN 112764220A CN 202011593052 A CN202011593052 A CN 202011593052A CN 112764220 A CN112764220 A CN 1127642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dissipation
image source
nose bridge
assembly
optic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93052.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64220B (zh
Inventor
杨玉林
蔡洪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593052.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64220B/zh
Publication of CN1127642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6422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6422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6422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7Head mounted
    • G02B27/0176Head mounted characterised by mechanical feature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CSPECTACLES; SUNGLASSES OR GOGGLES INSOFAR AS THEY HAVE THE SAME FEATURES AS SPECTACLES; CONTACT LENSES
    • G02C11/00Non-optical adjuncts; Attachment thereof
    • G02C11/10Electronic devices other than hearing aid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3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characterised by the heat transfer by conduction from the heat generating element to a dissipating body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01Head-up displays
    • G02B27/017Head mounted
    • G02B2027/0178Eyeglass typ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tolaryngology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 Photometry And Measurement Of Optical Pulse Characteristics (AREA)
  • Eyeglass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主要是涉及可穿戴电子设备及其光机模组,光机模组包括镜头、图像源和散热组件,镜头与图像源在光机模组的光轴上间隔设置,散热组件包括第一散热件和第二散热件,第一散热件与图像源接触,第二散热件与第一散热件弯折连接,并沿靠近镜头的方向延伸。本申请提供的光机模组通过散热组件将图像源产生的热量进行均摊,以尽可能地改善光机模组的“积热”现象,进而避免图像源因温度过高而烧坏;并将散热组件设置成弯折结构,使之一部分与图像源接触,另一部分沿靠近镜头的方向延伸,以在增加散热组件的散热面积的同时兼顾光机模组的体积。

Description

可穿戴电子设备及其光机模组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的技术领域,具体是涉及可穿戴电子设备及其光机模组。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的不断普及,电子设备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社交、娱乐工具,人们对于电子设备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不仅如此,人们与电子设备之间的交互已经不在局限于传统的触控体验,而是越来越多地聚焦于视觉体验。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可穿戴电子设备的光机模组,其中,该光机模组包括镜头、图像源和散热组件,镜头与图像源在光机模组的光轴上间隔设置,散热组件包括第一散热件和第二散热件,第一散热件与图像源接触,第二散热件与第一散热件弯折连接,并沿靠近镜头的方向延伸。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可穿戴电子设备,其中,该可穿戴电子设备包括镜架组件、镜腿组件和上述实施例所述的光机模组,镜腿组件与镜架组件连接,光机模组设置在镜架组件内。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本申请提供的光机模组通过散热组件将图像源产生的热量进行均摊,以尽可能地改善光机模组的“积热”现象,进而避免图像源因温度过高而烧坏;并将散热组件设置成弯折结构,使之一部分与图像源接触,另一部分沿靠近镜头的方向延伸,以在增加散热组件的散热面积的同时兼顾光机模组的体积。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可穿戴电子设备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镜架组件一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中金属鼻梁组件一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所述的光机模组一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所述的光机模组另一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光机模组沿其光轴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5中第二散热件另一实施方式沿光轴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8是图1中可穿戴电子设备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图1中可穿戴电子设备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申请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特别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仅用于说明本申请,但不对本申请的范围进行限定。同样的,以下实施例仅为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而非全部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申请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他实施例相结合。
参阅图1,图1是本申请提供的可穿戴电子设备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图1中示意图出可穿戴电子设备的X、Y、Z三个方向,主要是为了示意出XY、XZ、YZ三个平面,以便于后文中进行相应的描述。因此,本申请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主要是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1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本申请中,可穿戴电子设备10可以是基于虚拟现实(Virtual Reality,VR)、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AR)、混合现实(Mixed Reality,MR)、介导现实(MediatedReality,MR)等概念的电子设备。其中,虚拟现实的实现方式一般是基于纯虚拟数字画面(例如由后文中提及的图像源142生成虚拟场景),增强现实、混合现实的实现方式一般是基于虚拟数字画面与裸眼现实(例如由人眼获取现实场景),介导现实的实现方式一般是基于虚拟数字画面与数字现实(例如由设备上额外的摄像头获取现实场景)。进一步地,由于这类电子设备需要为用户提供别样的视觉体验,使得它们在整机结构上可以是头戴式、眼镜式等。基于此,本实施例以可穿戴电子设备10为AR眼镜为例进行示例性的说明。
进一步地,以AR眼镜为例,可穿戴电子设备10可以基于Birdbath、曲面反射、波导等技术,相应的技术原理及其基本结构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知,在此不再赘述。其中,本实施例以AR眼镜基于波导技术为例进行示例性的说明。
结合图1,可穿戴电子设备10可以包括镜架组件11、镜腿组件12、和光机模组13。其中,镜腿组件12与镜架组件11连接,以便于用户佩戴;光机模组13设置在镜架组件11内,以便于为用户提供视觉盛宴。
作为示例性地,镜腿组件12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两个镜腿组件12的一端可以分别通过相应的转轴结构与镜架组件11的两端一一对应地活动连接,使得可穿戴电子设备10具有可折叠的能力,以便于用户收纳。当然,镜腿组件12也可以直接与镜架组件11固定连接。
以AR眼镜为例,光机模组13可以简单地理解为用于丰富用户看到的场景。因此,光机模组13的数量可以为两个,两个光机模组13可以与用户的双眼一一对应,也即是双目显示。当然,光机模组13的数量也可以为一个,一个光机模组13可以对应于用户的双眼中的任意一个(例如右眼),也即是单目显示。其中,本实施例以光机模组13的数量为两个为例进行示例性的说明。
进一步地,结合图1,可穿戴电子设备10还可以包括主板14和电池15。其中,光机模组13分别与主板14和电池15电性连接,以便于接收相应的控制指令,并得到电能供应。作为示例性地,主板14可以设置在一镜腿组件12(例如在佩戴状态下对应于用户的右手的)内,以便于用户控制可穿戴电子设备10;电池15可以设置在另一镜腿组件12(例如在佩戴状态下对应于用户的左手的)内,以便于增加电池15的容量,进而改善可穿戴电子设备10的续航能力。除此之外,通过将光机模组13、主板14、电池15等结构件合理地分布设置在镜架组件11、镜腿组件12等结构件内,可以有效地均衡可穿戴电子设备10的重量分布,进而改善可穿戴电子设备10在佩戴方面的可靠性和舒适性。
基于此,结合图1,镜腿组件12可以包括内壳121和外壳122,两者可以通过胶接、卡接、螺纹连接等组装方式中的一种或其组合进行装配连接。其中,当用户佩戴可穿戴电子设备10时,内壳121相较于外壳122更贴近用户。进一步地,外壳122与内壳121可以配合形成用于容纳主板14和电池15的收纳腔(图中未示出)。
共同参阅图2及图3,图2是图1中镜架组件一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中金属鼻梁组件一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
结合图2,镜架组件11可以包括前壳111、后壳112和柔性电路板113。其中,前壳111可以通过胶接、卡接、螺纹连接等组装方式中的一种或其组合与后壳112装配连接。需要说明的是:当用户佩戴可穿戴电子设备10时,后壳112相较于前壳111更贴近用户。此时,结合图1,前壳111和后壳112可以共同形成分别用于装设镜片的左镜框114和右镜框115。当然,左镜框114与右镜框115之间还有连接彼此的鼻梁。进一步地,柔性电路板113也可以设置在前壳111和后壳112之间,并从左镜框114一侧延伸到右镜框115一侧,以便于实现光机模组13、主板14、电池15等结构件之间的走线,进而传输控制指令、电能等。
进一步地,镜架组件11还可以包括桩头116和鼻托117,桩头116可以分别设置在后壳112背离上述鼻梁的两端,而鼻托117则可以分别设置在后壳112靠近所述鼻梁的位置。换言之,左镜框114上可以设有一个桩头116和一个鼻托117,右镜框115上也可以设有一个桩头116和一个鼻托117。其中,结合图1,镜腿组件12可以通过上述转轴结构与桩头116连接,以便于折叠。进一步地,桩头116与后壳112之间形成的夹角可以大于或者等于90°。
一般地,桩头116、鼻托117与后壳112可以通过注塑成型形成一体结构;前壳111也可以通过注塑成型制得并与后壳112组装,或者前壳111也可以在后壳112的基础之上直接注塑成型(俗称“套啤”或者“包胶”)。换言之,镜架组件11的主体部分可以为塑胶制件。
然而,本申请的发明人在长期的研发工作中发现:对于可穿戴电子设备10而言,由于其不再是一个单纯的普通眼镜,而是集成有诸如光机模组13、主板14、电池15等结构件,使得其总重量要远大于一般意义上的普通眼镜。基于此,不同用户佩戴可穿戴电子设备10时,或者在用户(长时间)佩戴可穿戴电子设备10之后,由于塑胶制件的弹性较差,几乎不具备形变能力,使得两个桩头116之间的间距大体不变,左镜框114与右镜框115之间的间距也大体不变,进而导致可穿戴电子设备10容易出现头部压迫感大(也即是夹头)、佩戴不稳、鼻梁压迫感大等不良体验,也即是容易影响可穿戴电子设备10在佩戴方面的舒适性和稳定性。
为此,本实施例将上述鼻梁设计成金属制件,使之具有一定的形变能力,进而使得两个桩头116之间的间距、左镜框114与右镜框115之间的间距均可变,以改善可穿戴电子设备10在佩戴方面的舒适性和稳定性。除此之外,将上述鼻梁设计成金属制件,使得金属制件作为外观件,还可以起到装饰效果。
作为示例性地,镜架组件11还可以包括连接左镜框114与右镜框115的金属鼻梁组件118。换言之,金属鼻梁组件118的一端与前壳111和后壳112共同形成的左镜框114连接,另一端则与前壳111和后壳112共同形成的右镜框115连接。此时,柔性电路板113穿设在金属鼻梁组件118内,以便于从左镜框114一侧延伸到右镜框115一侧,其两端还可以分别进一步延伸至桩头116内,进而实现走线。基于此,金属鼻梁组件118可以设置成中空管状。
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金属鼻梁组件118在佩戴状态下产生设计所需的形变量,金属鼻梁组件118可以设置成弯曲状,例如其朝着背离鼻托117的方向凸起。其中,通过合理设计金属鼻梁组件118的材质、长度、曲率半径、截面积等参数,即可使得金属鼻梁组件118具有相应的形变能力。进一步地,金属鼻梁组件118也可以设置成类似于弹簧的螺旋状,例如其伸长方向为左镜框114与右镜框115相互背离的方向。其中,通过合理设计金属鼻梁组件118(可以简单地视作弹簧)的材质、长度、弹簧丝直径、弹簧圈内外径、节距、螺旋升角等参数,同样可以使得金属鼻梁组件118具有相应的形变能力。
进一步地,结合图3,金属鼻梁组件118可以包括槽状鼻梁部1181和盖状鼻梁部1182,两者可以通过卡接、胶接、焊接、螺纹连接等组装方式中的一种或其组合连接。如此设置,主要是考虑到柔性电路板113的两端可能设有贴片结构,使之不便于直接穿过金属鼻梁组件118。此时,可以先把柔性电路板113放到槽状鼻梁部1181内,再把盖状鼻梁部1182盖到槽状鼻梁部1181上,即可实现柔性电路板113穿设在金属鼻梁组件118内。
作为示例性地,结合图2及图3,镜架组件11可以主要依据如下步骤制得:
1)将槽状鼻梁部1181置于模具中,并进行模内注塑,也即是槽状鼻梁部1181与后壳112可以通过第一次注塑成型。其中,桩头116和鼻托117也可以随之一并形成。
作为示例性地,槽状鼻梁部1181的敞口方向可以背离桩头116,后壳112背离桩头116的一侧也可以形成有与槽状鼻梁部1181连通的凹槽(图中未标注),该凹槽背离槽状鼻梁部1181的两端还可以进一步贯穿后壳112而与桩头116连通。进一步地,后壳112和/或槽状鼻梁部1181上还可以设有定位结构,以便于后续步骤中铺设柔性电路板113。
2)将柔性电路板113置于槽状鼻梁部1181内,并铺设在后壳112上的凹槽内,其两端还可以分别进一步伸入桩头116内。
需要说明的是:柔性电路板113可以借助上述定位结构实现定位、限位。进一步地,柔性电路板113还可以借助胶体贴设在后壳112和/或槽状鼻梁部1181上,以避免柔性电路板113翘起。
3)盖状鼻梁部1182与槽状鼻梁部1181连接,以覆盖部分柔性电路板113。
作为示例性地,盖状鼻梁部1182与槽状鼻梁部1181卡接,两者之间还可以设置胶体。进一步地,盖状鼻梁部1182背离柔性电路板113的一面可以与槽状鼻梁部1181平齐。
4)将步骤3)所得半成品置于模具中,并进行模内注塑,也即是前壳111与后壳112可以通过第二次注塑成型,以夹设柔性电路板113。此时,柔性电路板113除了伸入桩头116内的其他部分均可以内置于镜架组件11。
需要说明的是:柔性电路板113在第二次注塑成型过程中可能需要承受较高的模内温度,使之可能因此发生结构上的失效(例如其金属走线断裂)。为此,在步骤4)之前,还可以在柔性电路板113上铺设一层隔热膜,使之免受注塑来料的侵蚀,进而更有效地确保柔性电路板113的可靠性。
通过上述方式,将金属鼻梁组件118与柔性电路板113一起模内注塑,可以简化镜架组件11的生产步骤,进而降低成本。
作为示例性地,基于上述的详细描述以及增强现实的波导实现方式,并结合图1及图2,桩头116可以设置成腔体结构;光机模组13则可以设置在桩头116内,其发出的光线可以照射在上述镜片上。基于此,上述镜片则设有相应的光路,以使得照射在上述镜片上的光线能够被引导至被用户的眼睛接收,进而使得用户在佩戴可穿戴电子设备10时能够感受到光机模组13将电信号转为光学影像的虚拟数字画面。与此同时,外界环境的光线则可以透过上述镜片而被用户的眼睛接收,进而使得用户在佩戴可穿戴电子设备10时还能够感受到裸眼现实。如此,即可将虚拟场景叠加到现实场景中,进而实现增强现实的效果。
参阅图4,图4是本申请所述的光机模组一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结合图1,光机模组的光轴可以平行于X方向。
结合图4,光机模组13可以包括基座131、图像源132和镜头133。其中,图像源132可以设置在基座131内,镜头133可以与基座131连接;且镜头133与图像源132可以在光机模组13的光轴100上间隔设置。进一步地,图像源132还可以通过相应的柔性电路板分别与主板14和电池15电性连接,以便于将电信号转为光学影像。镜头133则可以将图像源132产生的光线进行聚焦,使之更好地照射在上述镜片上。基于此,例如当光机模组13装设在桩头116内时,镜头133可以相较于图像源132更靠近前壳111。其中,基座131可以通过胶接、卡接、螺纹连接等组装方式中的一种或其组合与桩头116组装,镜头133还可以伸入后壳112背离前壳111的一侧或者桩头116内设置的定位结构内,以增加光机模组13的装设精度。
需要说明的是:基于增强现实的实现方式,图像源132可以是LCD(Liquid CrystalDisplay)这类显示屏,也可以是OLED(Organic Light-Emitting Diode)、QLED(QuantumDot Light Emitting Diode)这类显示屏,还可以是Mini-LED、Micro-LED这类显示屏,以提供所需的虚拟数字画面。
然而,本申请的发明人在长期的研发工作中发现:结合图2及图1,可穿戴电子设备10正不断地朝着体积更小、质量更轻的方向发展,光机模组13也随之变小,并装设在较小的空间内;而光机模组13工作时又需要将电信号转为光学影像,这就导致光机模组13在用户长时间使用可穿戴电子设备10之后容易出现发热量较大的问题,进而影响用户的体验好感度。换言之,光机模组13的散热问题正随着可穿戴电子设备10的小型化、轻质化趋势而愈发尖锐。另外,值得注意的是:基于上述的相关描述,并结合图4,光机模组13的发热量绝大部分源于图像源132,随之也会大量地集中在图像源132及基座131,进而形成“积热”现象。
共同参阅图5及图6,图5是本申请所述的光机模组另一实施例的分解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5中光机模组沿其光轴的截面结构示意图。
与上述实施例的主要区别在于:本实施例中,结合图5,光机模组13还可以包括散热组件134,散热组件134主要是用于将图像源132产生的热量进行均摊,以尽可能地改善上述“积热”现象,进而避免图像源132因温度过高而烧坏。作为示例性地,散热组件134可以包括第一散热件1341和第二散热件1342,两者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件,也可以为两个单独的结构件。其中,第一散热件1341与光机模组13的热源(例如图像源132)接触,第二散热件1342与第一散热件1341弯折连接,并沿靠近镜头133的方向延伸。如此设置,既可以增加散热组件134的散热面积,又可以兼顾光机模组13的体积,实属一举两得。
基于上述的相关描述,由于图像源132设置在基座131内,使得第一散热件1341既可以与基座131接触而与图像源132间接接触;也可以通过基座131开设的通孔而与图像源132直接接触。其中,结合图6,本实施例以第一散热件1341与图像源132直接接触为例进行示例性的说明。如此设置,以尽可能地减小第一散热件1341与光机模组13的热源之间的热阻,进而增加散热组件134的散热效果。此时,由于第一散热件1341与图像源132均具有一定的刚度,两者之间还可能因基座131而具有一定的间距,导致第一散热件1341并不能很好地与图像源132接触,也即是可能存在一个较大的热阻。为此,散热组件134还可以包括设置在第一壳体1341与图像源132之间的导热件1343,以尽可能地减小第一散热件1341与图像源132之间的热阻。其中,导热件1343可以为导热胶、石墨片、铜箔等。
结合图5,以基座131设置成立方体,镜头133设置成圆柱体为例。由于第一散热件1341主要是用于与图像源132接触,使得其面积可以与基座131的面积大体一致,以兼顾光机模组13的大小。与之不同的是:相较于第一散热件1341位于光机模组13的底侧,第二散热件1342因与第一散热件1341弯折连接而位于光机模组13的周侧。作为示例性地,第一散热件1341垂直于光轴100,而第二散热件1342则平行于光轴100。基于此,第二散热件1342可以设置成位于基座131的一侧、两侧、三侧或者四侧。显然,为了最大化散热组件134的散热效果,第二散热件1342可以优选地设置成位于基座131的四侧,也即是第二散热件1342可以呈筒状。进一步地,考虑到镜头133可能需要伸入后壳112背离前壳111的一侧或者桩头116内设置的定位结构内,结合图6,第二散热件1342在光轴100上可以不凸出镜头133背离基座131的一侧。除此之外,第二散热件1342可以与镜头133不接触,或者在两者之间设置隔热件,以尽量避免镜头133因高温而产生形变,进而保证镜头133的光学参数。
作为示例地,第一散热件1341可以通过卡接或者螺纹连接等组装方式与基座131连接,并可以通过导热件1433与图像源132形成良好的热接触。相应地,第二散热件1342可以套设在基座131上。其中,第二散热件1342与基座131之间可以以过盈配合的方式实现固定,当然也可以借助胶接、卡接或者螺纹连接等组装方式。
结合图5及图6,第一散热件1341可以包括一体连接的主体部13411和弯折部13412,弯折部13412与主体部13411弯折连接。其中,主体部13411与基座131连接,并与图像源132接触,弯折部13412位于主体部13411靠近基座131的一侧。相应地,第二散热件1342可以进一步套设在弯折部13412上,并可以与主体部13411抵接。如此设置,既可以通过弯折部13412与基座131抵接而控制导热件1343的压缩量,进而减小第一散热件1341与图像源132之间的热阻;又可以变相地增加基座131(在光轴100上)的厚度,进而增加第二散热件1342与基座131连接的可靠性。进一步地,第二散热件1342可以包括一体连接的筒状部13421和凸起部13422,凸起部13422沿筒状部13421的轴线方向延伸。其中,筒状部13421套设在基座131上,并可以与主体部13411抵接;凸起部13422则可以沿弯折部13412而伸入主体部13411。
需要说明的是:弯折部13412的数量可以为两个,它们可以相对设置;相应地,凸起部13422的数量也可以为两个,它们也可以相对设置。
进一步地,由于第一散热件1341及第二散热件1342在散热的同时还需要具有一定的结构强度,以满足装配的需求,使得第一散热件1341及第二散热件1342的选材容易受到限制。基于此,第一散热件1341和第二散热件1342上还可以设有散热层1344,且散热层1344的导热系数分别大于第一散热件1341和第二散热件1342的导热系数。换言之,散热层1344可以包裹第一散热件1341和第二散热件1342。其中,第一散热件1341和第二散热件1342可以为硬质塑胶或者钢片等;而散热层1344可以为石墨片、铜箔等。如此设置,以兼顾散热组件134的结构强度和散热能力。
参阅图7,图7是图5中第二散热件另一实施方式沿光轴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与上述实施方式的主要区别在于:本实施方式中,结合图7,第二散热件1342可以包括一体连接的筒状部13421和多个间隔分布的散热齿13423。其中,散热齿13423可以呈点状、条状或者网格状。如此设置,以增加第二散热件1342的散热面积。当然,第一散热件1341也可以如此设置。
共同参阅图8及图9,图8是图1中可穿戴电子设备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9是图1中可穿戴电子设备另一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结合图1,图8及图9仅示意出了可穿戴电子设备在佩戴状态下对应于用户的右手的镜腿组件。
结合图1,主板14上可以集成有用于接收触发指令的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可以用于控制可穿戴电子设备10的开机或者关机,也可以用于控制光机模组13的焦距调节。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结合图8,可穿戴电子设备10还可以包括设置在镜腿组件12上的操作按键141。其中,操作按键141可以为轻触开关(Tact Switch)等,并与上述控制电路耦接,以使得用户能够通过操作按键141输入相应的触发指令。作为示例性地,操作按键141可以包括“加键”、“减键”及“电源键”,依次分别对应实现光机模组13的焦距的增加与减小、可穿戴设备10的开机与关机。当然,操作按键141还可以与可穿戴电子设备10上的其他按键复用,以拓展操作按键141的功能。
在其他一些实施方式中,结合图9,可穿戴电子设备10还可以包括设置在镜腿组件12上的触发传感器142。其中,触发传感器142可以为接近传感器、温度传感器、环境光传感器等,并与上述控制电路耦接,以使得用户能够通过触发传感器142输入相应的触发指令。此时,触发指令可以为用户在镜腿组件12上进行的触控操作,该触控操作可以包括点击、滑动、长按中的至少一种。作为示例性地,用户(的手指)在镜腿组件12上进行点击,可以定义为实现光机模组13的通电与断电;用户(的手指)在镜腿组件12上朝靠近镜架组件11的方向进行滑动,可以定义为实现光机模组13的焦距的减小;用户(的手指)在镜腿组件12上朝背离镜架组件11的方向进行滑动,可以定义为实现光机模组13的焦距的增加;用户(的手指)在镜腿组件12上进行长按,可以定义为实现可穿戴设备10的开机与关机。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部分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凡是利用本申请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装置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申请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10)

1.一种应用于可穿戴电子设备的光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机模组包括镜头、图像源和散热组件,所述镜头与所述图像源在所述光机模组的光轴上间隔设置,所述散热组件包括第一散热件和第二散热件,所述第一散热件与所述图像源接触,所述第二散热件与所述第一散热件弯折连接,并沿靠近所述镜头的方向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热件呈筒状。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光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光机模组还包括基座,所述图像源设置在所述基座内,所述镜头与所述基座连接,所述第一散热件与所述基座连接,并与所述图像源接触,所述第二散热件套设在所述基座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件包括主体部和与所述主体部弯折连接的弯折部,所述主体部与所述基座连接,并与所述图像源接触,所述弯折部位于所述主体部靠近所述基座的一侧,所述第二散热件进一步套设在所述弯折部上。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光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散热件包括一体连接的筒状部和多个间隔分布的散热齿,所述筒状部套设在所述基座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机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散热件和所述第二散热件上设有散热层,所述散热层的导热系数分别大于所述第一散热件和所述第二散热件的导热系数。
7.一种可穿戴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电子设备包括镜架组件、镜腿组件和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光机模组,所述镜腿组件与所述镜架组件连接,所述光机模组设置在所述镜架组件内。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穿戴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镜架组件包括前壳、后壳、金属鼻梁组件和柔性电路板,所述前壳与所述后壳连接,所述金属鼻梁组件的一端与所述前壳和所述后壳共同形成的左镜框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前壳和所述后壳共同形成的右镜框连接,所述柔性电路板穿设在所述金属鼻梁组件内。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可穿戴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鼻梁组件包括槽状鼻梁部和盖状鼻梁部,所述槽状鼻梁部与所述后壳通过第一次注塑成型,所述柔性电路板置于所述槽状鼻梁部内,所述盖状鼻梁部与所述槽状鼻梁部连接,以覆盖部分所述柔性电路板,所述前壳与所述后壳通过第二次注塑成型,以夹设所述柔性电路板。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可穿戴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可穿戴电子设备还包括设置在所述镜腿组件上的操作按键或者触发传感器。
CN202011593052.6A 2020-12-29 2020-12-29 可穿戴电子设备及其光机模组 Active CN11276422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93052.6A CN112764220B (zh) 2020-12-29 2020-12-29 可穿戴电子设备及其光机模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93052.6A CN112764220B (zh) 2020-12-29 2020-12-29 可穿戴电子设备及其光机模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64220A true CN112764220A (zh) 2021-05-07
CN112764220B CN112764220B (zh) 2022-11-11

Family

ID=756968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93052.6A Active CN112764220B (zh) 2020-12-29 2020-12-29 可穿戴电子设备及其光机模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64220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60226A (zh) * 2021-05-12 2021-08-13 Tcl通讯(宁波)有限公司 可穿戴设备
WO2024061056A3 (zh) * 2022-09-23 2024-05-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电连接模组及电子装置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212879A1 (en) * 2015-01-20 2016-07-21 Michael Nikkhoo Heat dissipation structure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CN206946100U (zh) * 2017-05-27 2018-01-30 深圳多哚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虚拟现实设备
CN109143587A (zh) * 2018-10-19 2019-01-04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Ar智能眼镜
CN110398839A (zh) * 2019-07-03 2019-11-0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头戴式显示设备和控制方法
CN110716315A (zh) * 2019-11-29 2020-01-21 北京枭龙防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眼镜
CN110879475A (zh) * 2019-12-06 2020-03-1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头戴式设备
CN110895370A (zh) * 2019-12-06 2020-03-2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头戴式设备
CN111736341A (zh) * 2019-03-25 2020-10-0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佩戴型显示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60212879A1 (en) * 2015-01-20 2016-07-21 Michael Nikkhoo Heat dissipation structure for an electronic device
CN206946100U (zh) * 2017-05-27 2018-01-30 深圳多哚新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虚拟现实设备
CN109143587A (zh) * 2018-10-19 2019-01-04 歌尔科技有限公司 Ar智能眼镜
CN111736341A (zh) * 2019-03-25 2020-10-02 精工爱普生株式会社 佩戴型显示装置
CN110398839A (zh) * 2019-07-03 2019-11-0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头戴式显示设备和控制方法
CN110716315A (zh) * 2019-11-29 2020-01-21 北京枭龙防务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眼镜
CN110879475A (zh) * 2019-12-06 2020-03-13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头戴式设备
CN110895370A (zh) * 2019-12-06 2020-03-2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头戴式设备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260226A (zh) * 2021-05-12 2021-08-13 Tcl通讯(宁波)有限公司 可穿戴设备
WO2024061056A3 (zh) * 2022-09-23 2024-05-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电连接模组及电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64220B (zh) 2022-11-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764220B (zh) 可穿戴电子设备及其光机模组
KR101890935B1 (ko) 하우징과 동일 평면에서 접촉하는 전자 디바이스
US9859667B2 (en) Cable connector assembly having an illumination function
JP7015378B2 (ja) アイウェア
JP2019071660A (ja) 頭部装着型装置
US11402668B2 (en) Frame component, temple, frame, and eyewear
JP5652715B2 (ja) コネクタ付き光電変換装置及びコネクタ付き光電変換装置の製造方法
CN105957846A (zh) 光模块
CN112879816A (zh) 调色温灯头及调色温灯管
EP3754675B1 (en) Wireless power transmission system comprising transparent heating element, and head mounted device including same
CN107613171B (zh) 摄像头模组和移动终端
US8870403B2 (en) Handheld electronic device and flashlight module
CN215343059U (zh) 导电支架、连接器组件和电子设备
EP4274396A1 (en) Wearable electronic device comprising heat dissipation structure
CN110596909A (zh) 光学投射装置
US20220113130A1 (en) Laser Projection Unit, Depth Camera and Electronic Device
CN108566764B (zh) 一种智能电子设备
CN215840301U (zh) 眼部按摩仪
CN218352612U (zh) 一种散热良好的摄像头结构以及包括其的电子设备
WO2023135975A1 (ja) 光モジュール
CN213217085U (zh) 电子设备
KR101922006B1 (ko) 이동 단말기
JP7015329B2 (ja) 検眼用レンズユニットおよび検眼用レンズセット
WO2024094034A1 (zh) 电子设备
KR20220111911A (ko) 방열 구조를 포함하는 웨어러블 전자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