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06885A - 一种上岸自动锁定的渔船 - Google Patents

一种上岸自动锁定的渔船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06885A
CN112706885A CN202110041897.2A CN202110041897A CN112706885A CN 112706885 A CN112706885 A CN 112706885A CN 202110041897 A CN202110041897 A CN 202110041897A CN 112706885 A CN112706885 A CN 1127068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pring
connecting rod
guide bar
hull
asho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41897.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06885B (zh
Inventor
刘秀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n Min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2110041897.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06885B/zh
Publication of CN1127068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0688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0688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0688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35/00Vessels or similar floating structur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purposes and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63B35/14Fishing vessel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3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RELATED EQUIPMENT
    • B63BSHIPS OR OTHER WATERBORNE VESSELS; EQUIPMENT FOR SHIPPING 
    • B63B21/00Tying-up; Shifting, towing, or pushing equipment; Anchoring
    • B63B21/22Handling or lashing of anchor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arine Sciences & Fisheries (AREA)
  • Mechanical Means For Catching Fish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渔船,尤其涉及一种上岸自动锁定的渔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锁定效果较强、方便人们操作的上岸自动锁定的渔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上岸自动锁定的渔船,包括有船体、弹射组件和解锁组件,船体内侧设有弹射组件,船体左下部内侧设有解锁组件。本发明通过弹射组件的作用下,可以使得船锚向外移动插在沙滩上,进而可以固定住渔船,使得渔船被锁定,达到自动锁定渔船了的效果,不需要人们手动将渔船锁定在码头上。

Description

一种上岸自动锁定的渔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渔船,尤其涉及一种上岸自动锁定的渔船。
背景技术
我们都知道,渔船是用来捕获和采收水生动植物的船舶,也包括用来运输、养殖等工作方式。
人们出海回来后,需要把渔船锁定在码头上,传统的渔船锁定方式都是人们手动把绳子绑在码头上的固定的桩上,从而锁定渔船,但是,通常这样的人工锁定渔船方式的稳固性较差,绳子容易松动,渔船就容易不稳,造成人们二次工作,使得人们的工作效率不高,而且人们手动将绳绑在码头上,也比较麻烦,还容易磨伤人们的双手等问题存在。
综上所述,需要设计一种锁定效果较强、方便人们操作的上岸自动锁定的渔船,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传统的渔船锁定方式都是人们手动把绳子绑在码头上的固定的桩上,人工锁定渔船方式的稳固性较差,绳子容易松动,渔船就容易不稳的缺点,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锁定效果较强、方便人们操作的上岸自动锁定的渔船。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上岸自动锁定的渔船,包括有船体、弹射组件和解锁组件,船体内侧设有弹射组件,船体左下部内侧设有解锁组件。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弹射组件包括有第一导向杆、拉杆、第一拉绳、第二导向杆、船锚和第一弹簧,船体左侧内部设有第一导向杆,第一导向杆外侧滑动式设有拉杆,拉杆前侧下部开有凹槽,船体左侧内部滑动式对称设有第二导向杆,第二导向杆上均设有船锚,船锚之间设有第一拉绳,第一拉绳绕在拉杆上,船体与船锚之间均设有第一弹簧,第一弹簧均套在第一拉绳上。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解锁组件包括有第二弹簧、推块、第三弹簧、第一连杆、第三导向杆、楔形块和第四弹簧,船体左下部内侧滑动式设有推块,推块与船体之间设有第二弹簧,推块顶部右侧设有第一连杆,第一连杆与船体之间设有第三弹簧,第一连杆上部后侧设有第三导向杆,第三导向杆外侧滑动式设有楔形块,楔形块与凹槽配合,楔形块与第三导向杆之间设有第四弹簧。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还包括有方便拉回组件,方便拉回组件包括有推板、扭力弹簧、绕线轮、支撑杆、发条、第二连杆和第二拉绳,船锚上均转动式设有推板,推板与船锚之间均设有两个扭力弹簧,船体内部左侧转动式设有支撑杆,支撑杆外侧设有发条,发条外侧设有绕线轮,绕线轮顶部设有第二连杆,推板与绕线轮之间均设有第二拉绳。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还包括有固定组件,固定组件包括有转盘、第三连杆和挡杆,拉杆左侧上部转动式设有两个转盘,转盘底部均设有第三连杆,船体左侧上对称设有挡杆,挡杆均与第三连杆配合。
作为上述方案的改进,第二连杆是通过螺栓连接的。
本发明具有如下优点:1、本发明通过弹射组件的作用下,可以使得船锚向外移动插在沙滩上,进而可以固定住渔船,使得渔船被锁定,达到自动锁定渔船了的效果,不需要人们手动将渔船锁定在码头上。
2、通过方便拉回组件的作用下,人们手动旋转第二连杆就可以带动绕线轮旋转,进而在第二拉绳的作用方便将船锚从沙滩上拉出来,不需要人们手动将沙堆刨开,从而有效提高人们的工作效率。
3、在固定组件的作用下,防止渔船在出海时,推块会触碰到暗礁,避免船锚在会向外移动卡在海底渔船动不了,通过挡杆和第三连杆的作用可以固定住拉杆,使渔船在海上能刚好的进行工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第一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的第二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的第三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A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的第四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B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的第五部分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名称:1-船体,2-弹射组件,21-第一导向杆,22-拉杆,23-第一拉绳,24-第二导向杆,25-船锚,26-第一弹簧,3-解锁组件,31-第二弹簧,32-推块,33-第三弹簧,34-第一连杆,35-第三导向杆,36-楔形块,37-第四弹簧,4-方便拉回组件,41-推板,42-扭力弹簧,43-绕线轮,44-支撑杆,45-发条,46-第二连杆,47-第二拉绳,5-固定组件,51-转盘,52-第三连杆,53-挡杆。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仅此声明,本发明在文中出现或即将出现的上、下、左、右、前、后、内、外等方位用词,仅以本发明的附图为基准,其并不是对本发明的具体限定。
实施例1
一种上岸自动锁定的渔船,如图1-8所示,包括有船体1、弹射组件2和解锁组件3,船体1内侧设有弹射组件2,船体1左下部内侧设有解锁组件3。
当人们打渔回来即将靠岸后,人们需要将渔船锁定在码头上时,人们手动将弹射组件2向右拉动与解锁组件3接触,在解锁组件3的作用下将弹射组件2卡住,不需要人们一直拉着弹射组件2,当船体1靠岸解锁组件3与码头接触时,在解锁组件3的作用不再卡住弹射组件2,这时弹射组件2就弹射出来插住码头内,从而渔船就被锁定在码头上。
弹射组件2包括有第一导向杆21、拉杆22、第一拉绳23、第二导向杆24、船锚25和第一弹簧26,船体1左侧内部设有第一导向杆21,第一导向杆21外侧滑动式设有拉杆22,拉杆22前侧下部开有凹槽,船体1左侧内部滑动式对称设有第二导向杆24,第二导向杆24上均设有船锚25,船锚25之间设有第一拉绳23,第一拉绳23绕在拉杆22上,船体1与船锚25之间均设有第一弹簧26,第一弹簧26均套在第一拉绳23上。
当人们需要将渔船锁定在码头时,人们手动将拉杆22向右移动,从而拉动第一拉绳23向右移动,使得第二导向杆24和船锚25向内移动,第一弹簧26压缩,当渔船靠岸后,这是人们松开拉杆22,不再拉动第一拉绳23,在第一弹簧26的作用下使得船锚25向外移动插在码头上,此时,渔船被固定住在码头上。
解锁组件3包括有第二弹簧31、推块32、第三弹簧33、第一连杆34、第三导向杆35、楔形块36和第四弹簧37,船体1左下部内侧滑动式设有推块32,推块32与船体1之间设有第二弹簧31,推块32顶部右侧设有第一连杆34,第一连杆34与船体1之间设有第三弹簧33,第一连杆34上部后侧设有第三导向杆35,第三导向杆35外侧滑动式设有楔形块36,楔形块36与凹槽配合,楔形块36与第三导向杆35之间设有第四弹簧37。
当人们拉动拉杆22向右移动与楔形块36接触时,使得楔形块36向前移动,之后在第四弹簧37的作用使得楔形块36卡在凹槽上,拉杆22被固定住,不需要人们一直拉着拉杆22,在渔船即将靠岸,推块32与码头上的沙滩接触时,使得推块32向上移动,第二弹簧31被压缩,在推块32向上移动的作用带动第一连杆34向上移动,第三弹簧33被压缩,同时在推块32的作用带动第三导向杆35和楔形块36一起向上移动,使得楔形块36不再卡在凹槽上,第四弹簧37被压缩,这时拉杆22不再被固定住自动向左移动,使得船锚25插进码头上锁定渔船,拉杆22不再与楔形块36接触时,在第四弹簧37的作用下使得楔形块36向后移动复位,当人们需要使用渔船时,人们手动将船锚25从沙滩上拔出来,渔船不再被固定住,渔船继续行驶,推块32不再与沙滩接触,在第二弹簧31的作用下使得推块32向下移动,同时在第三弹簧33复位的作用下带动第一连杆34和第三导向杆35一起向下移动。
还包括有方便拉回组件4,方便拉回组件4包括有推板41、扭力弹簧42、绕线轮43、支撑杆44、发条45、第二连杆46和第二拉绳47,船锚25上均转动式设有推板41,推板41与船锚25之间均设有两个扭力弹簧42,船体1内部左侧转动式设有支撑杆44,支撑杆44外侧设有发条45,发条45外侧设有绕线轮43,绕线轮43顶部设有第二连杆46,推板41与绕线轮43之间均设有第二拉绳47。
当人们需要将船锚25拔出来时,人们手动将第二连杆46逆时针转动,从而带动绕线轮43、支撑杆44和发条45一起转动,进而使得第二拉绳47将推板41向外拉动,扭力弹簧42发生形变,在推板41的作用下将沙堆推开,使得船锚25能更加容易从沙滩上拔出来,人们就可以继续使用渔船,当人们松开第二连杆46时,在发条的作用下,连杆46和绕线轮43均会复位,在扭力弹簧42的作用下使得推板41向内移动复位。
还包括有固定组件5,固定组件5包括有转盘51、第三连杆52和挡杆53,拉杆22左侧上部转动式设有两个转盘51,转盘51底部均设有第三连杆52,船体1左侧上对称设有挡杆53,挡杆53均与第三连杆52配合。
为了避免渔船出海后,推块32容易触碰到暗礁,在挡杆53的作用下固定住第三连杆52,从而可以固定住拉杆22不会向左移动,当人们手动将第三连杆52向外旋转,进而带动转盘51旋转,这时第三连杆52不再与挡杆53接触,在第一弹簧26的作用下使得拉杆22向左移动,进而船锚25就可以插在沙滩上固定住渔船。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改进及替代,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6)

1.一种上岸自动锁定的渔船,其特征在于:包括有船体(1)、弹射组件(2)和解锁组件(3),船体(1)内侧设有弹射组件(2),船体(1)左下部内侧设有解锁组件(3)。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上岸自动锁定的渔船,其特征在于:弹射组件(2)包括有第一导向杆(21)、拉杆(22)、第一拉绳(23)、第二导向杆(24)、船锚(25)和第一弹簧(26),船体(1)左侧内部设有第一导向杆(21),第一导向杆(21)外侧滑动式设有拉杆(22),拉杆(22)前侧下部开有凹槽,船体(1)左侧内部滑动式对称设有第二导向杆(24),第二导向杆(24)上均设有船锚(25),船锚(25)之间设有第一拉绳(23),第一拉绳(23)绕在拉杆(22)上,船体(1)与船锚(25)之间均设有第一弹簧(26),第一弹簧(26)均套在第一拉绳(23)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上岸自动锁定的渔船,其特征在于:解锁组件(3)包括有第二弹簧(31)、推块(32)、第三弹簧(33)、第一连杆(34)、第三导向杆(35)、楔形块(36)和第四弹簧(37),船体(1)左下部内侧滑动式设有推块(32),推块(32)与船体(1)之间设有第二弹簧(31),推块(32)顶部右侧设有第一连杆(34),第一连杆(34)与船体(1)之间设有第三弹簧(33),第一连杆(34)上部后侧设有第三导向杆(35),第三导向杆(35)外侧滑动式设有楔形块(36),楔形块(36)与凹槽配合,楔形块(36)与第三导向杆(35)之间设有第四弹簧(37)。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上岸自动锁定的渔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方便拉回组件(4),方便拉回组件(4)包括有推板(41)、扭力弹簧(42)、绕线轮(43)、支撑杆(44)、发条(45)、第二连杆(46)和第二拉绳(47),船锚(25)上均转动式设有推板(41),推板(41)与船锚(25)之间均设有两个扭力弹簧(42),船体(1)内部左侧转动式设有支撑杆(44),支撑杆(44)外侧设有发条(45),发条(45)外侧设有绕线轮(43),绕线轮(43)顶部设有第二连杆(46),推板(41)与绕线轮(43)之间均设有第二拉绳(47)。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上岸自动锁定的渔船,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固定组件(5),固定组件(5)包括有转盘(51)、第三连杆(52)和挡杆(53),拉杆(22)左侧上部转动式设有两个转盘(51),转盘(51)底部均设有第三连杆(52),船体(1)左侧上对称设有挡杆(53),挡杆(53)均与第三连杆(52)配合。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上岸自动锁定的渔船,其特征在于:第二连杆(46)是通过螺栓连接的。
CN202110041897.2A 2021-01-13 2021-01-13 一种上岸自动锁定的渔船 Active CN11270688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41897.2A CN112706885B (zh) 2021-01-13 2021-01-13 一种上岸自动锁定的渔船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41897.2A CN112706885B (zh) 2021-01-13 2021-01-13 一种上岸自动锁定的渔船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06885A true CN112706885A (zh) 2021-04-27
CN112706885B CN112706885B (zh) 2023-01-03

Family

ID=755489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41897.2A Active CN112706885B (zh) 2021-01-13 2021-01-13 一种上岸自动锁定的渔船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0688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97037A (zh) * 2021-08-02 2021-11-26 太平洋海洋工程(舟山)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调节式固船装置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667717A (zh) * 2016-02-19 2016-06-15 占良辉 摆渡船的靠岸锁定装置
KR101726971B1 (ko) * 2016-01-22 2017-04-13 한국해양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선박과 항구 간의 무선통신을 활용한 무인 정박 시스템
CN206826873U (zh) * 2017-06-28 2018-01-02 邓志壮 一种船舶定位锚装置
CN206856939U (zh) * 2017-03-10 2018-01-09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 船舶自动系泊装置
CN108341025A (zh) * 2018-04-19 2018-07-31 黄斯斯 一种船舶
CN109552564A (zh) * 2018-12-27 2019-04-02 滨州职业学院 一种船舶停泊靠岸装置
CN110641618A (zh) * 2019-09-29 2020-01-03 浙江海洋大学 具有自动锁定功能的船舶抛锚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101726971B1 (ko) * 2016-01-22 2017-04-13 한국해양대학교 산학협력단 선박과 항구 간의 무선통신을 활용한 무인 정박 시스템
CN105667717A (zh) * 2016-02-19 2016-06-15 占良辉 摆渡船的靠岸锁定装置
CN206856939U (zh) * 2017-03-10 2018-01-09 浙江国际海运职业技术学院 船舶自动系泊装置
CN206826873U (zh) * 2017-06-28 2018-01-02 邓志壮 一种船舶定位锚装置
CN108341025A (zh) * 2018-04-19 2018-07-31 黄斯斯 一种船舶
CN109552564A (zh) * 2018-12-27 2019-04-02 滨州职业学院 一种船舶停泊靠岸装置
CN110641618A (zh) * 2019-09-29 2020-01-03 浙江海洋大学 具有自动锁定功能的船舶抛锚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97037A (zh) * 2021-08-02 2021-11-26 太平洋海洋工程(舟山)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调节式固船装置
CN113697037B (zh) * 2021-08-02 2022-08-12 太平洋海洋工程(舟山)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调节式固船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06885B (zh) 2023-01-0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60236621A1 (en) Ground anchors with compression plates
CN112706885B (zh) 一种上岸自动锁定的渔船
US4303037A (en) Single point mooring system
KR102008140B1 (ko) 김발 뒤집기 장치
CN107187547A (zh) 一种自动捕获着力点的船锚
US3971329A (en) Mooring device
CN214823981U (zh) 一种加强船体结构的钓鱼船
CN203601528U (zh) 三船并靠系泊系统
CN213473446U (zh) 一种用以牵引系泊海上浮式结构物的系泊装置
CN205396437U (zh) 一种小型lng船的系泊布置结构
CN212766642U (zh) 一种船头或船尾辅助转向或锚定推动装置
CN211685501U (zh) 一种船锚固定结构
CN212354310U (zh) 过闸船舶快速成组联接装置
CN211617990U (zh) 一种船舶用起锚设备
CN212332883U (zh) 一种防晃动的船用拖钩
US6851380B1 (en) Marine dock hitch
US4479452A (en) Anchor handling and storage device
US3720967A (en) Boat trailer
WO2008029198A2 (en) Automatic system for the safe recovery of the mooring ropes of a craft
CN218892665U (zh) 一种用于浅水条件下抓斗船的泡沫式锚浮
JPS6067289A (ja) 錨の引揚装置
US2869503A (en) Folding anchor
CN213594466U (zh) 一种多点抓地海上浮体钢筋混凝土锚
CN221029890U (zh) 一种渔港避风锚地结构
CN115258046B (zh) 一种适用于硬质海底的可解脱保障平台及系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220

Address after: 317500 Room 103, Building 15, Chunshuiyuan, Jinyuan Community, Taiping Street, Wenling City, Tai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Lin Min

Address before: No.3, Hengling 1st Road, Tangdong, Tianhe District, Guangzhou, Guangdong 510630

Applicant before: Liu Xiu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