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706527A - 一种粘度计和供墨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粘度计和供墨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706527A
CN112706527A CN202011573499.7A CN202011573499A CN112706527A CN 112706527 A CN112706527 A CN 112706527A CN 202011573499 A CN202011573499 A CN 202011573499A CN 112706527 A CN112706527 A CN 11270652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k
viscometer
electrode
mixing tank
bas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73499.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706527B (zh
Inventor
乔纳森·摩根
大卫·詹姆斯·多斯韦尔
杰森·威尔德斯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Leadje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Leadje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Leadje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Leadjet Science And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573499.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706527B/zh
Publication of CN11270652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0652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70652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70652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95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for monitoring ink quality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75Ink supply systems ; Circuit part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41PRINTING; LINING MACHINES; TYPEWRITERS; STAMPS
    • B41JTYPEWRITERS;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i.e. MECHANISMS PRINTING OTHERWISE THAN FROM A FORME; CORRECTION OF TYPOGRAPHICAL ERRORS
    • B41J2/00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 B41J2/005Typewriters or selective printing mechanisms characterised by the printing or marking process for which they are designed characterised by bringing liquid or particles selectively into contact with a printing material
    • B41J2/01Ink jet
    • B41J2/17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 B41J2/19Ink jet characterised by ink handling for removing air bubb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Ink Je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粘度计和供墨系统,涉及打印机领域,粘度计包括:收容部;沿收容部一端向外延伸形成的底座,底座呈锥形,其侧壁上设有注墨口,且底座的底部还设有排墨管;顶盖,其与底座相对设置,并固定在收容部的另一端;电极组件,其固定在顶盖上,并位于收容部内,电极组件用于确定收容部内预设容量的墨水排空所需的时间。本发明中的粘度计和供墨系统可在检测墨水粘度的同时还能对墨水进行充分混合和搅拌。

Description

一种粘度计和供墨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打印机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粘度计和供墨系统。
背景技术
连续喷墨打印机通常包含一个主体结构,这个主体结构包括两个隔室,一个隔室中设有供墨系统,另一个设有电子设备,以及通过含有多个管道和电线的导管连接到主体结构的打印头。
供墨系统在压力作用下将墨水泵送至打印头,然后进入包含喷嘴的喷腔,通过喷嘴使墨水形成连续的喷墨。一般在打印过程中,大量的喷墨会被回收管收集,然后由一个抽吸泵将其回收到供墨系统,以便可以重复使用墨水。
然而,由于回收管是开口式的,而且采用泵送技术将墨水和空气的混合物引入回收管时,空气不可避免地会被强制进入墨水中。当空气离开供墨系统时,不可避免地会一起带走溶剂蒸气,溶剂的流失会导致墨水变稠。
此外,连续喷墨打印机通常使用含有染料的墨水在浅色基板上打印黑色代码,以及含有颜料(如氧化钛)的墨水用于在深色基板上打印浅色代码。尽管颜料墨水具有良好的不透明度,并且是传递白色代码的唯一实用方法,但它们有一些明显的缺点:墨水是由亚微米颗粒悬浮液制成的,这类微粒有结块的倾向,可能会导致过滤器或喷射喷嘴堵塞;颜料墨水是由致密的颗粒组成的,在静止状态下,这些颗粒有沉淀的倾向,会导致不透明性降低。
为了解决结块和沉淀的问题,通常是使用墨水回路在混合罐中搅拌墨水来解决的。然而,在混合罐内搅动墨水会加剧另一个已知的问题:即从打印头返回墨水-空气混合物时,墨水容易产生泡沫。
现有技术中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一种处理方式是在墨槽内设置两个流体导管,其末端位于槽底部上方。通过使用泵搅动墨水,将墨水从一个流体导管中抽出,并通过另一个流体导管排出,泵被配置为向前和向后泵送,以改善搅拌。但是由于流体导管末端距离底面一定距离(25至50毫米),这种方式不利于墨水在整个深度上的完全均匀化,而且这种方式在打印机运行时无法使用。
另一种处理方式是使用磁力搅拌器来保持墨水均匀性。即将磁棒放置在墨水槽的底部,由墨水槽下方的旋转电动磁铁旋转。然而这种系统价格昂贵、复杂,并且包含易磨损的机械元件,此外,为了获得最佳效果,即便在打印机的流体系统关闭时也必须激活工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本发明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检测墨水粘度且同时可对墨水进行充分混合和搅拌的粘度计。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粘度计,包括:
收容部;
沿所述收容部一端向外延伸形成的底座,所述底座呈锥形,其侧壁上设有注墨口,且所述底座的底部还设有排墨管;
顶盖,其与所述底座相对设置,并固定在所述收容部的另一端;
电极组件,其固定在所述顶盖上,并位于所述收容部内,所述电极组件用于确定所述收容部内预设容量的墨水排空所需的时间。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极组件包括:
计时器;
一端固定在所述顶盖上、另一端向所述收容部内部延伸的粘度计满电极、粘度计空电极和接地电极;
且所述粘度计满电极被配置为:当所述收容部内的墨水到达预设高度时,所述粘度计满电极与接地电极短路,以开启所述计时器;
所述粘度计空电极用于在所述收容部内的墨水排空时关闭所述计时器。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粘度计还包括溢流管。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注墨口内还设有限流器。
本发明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用于检测墨水粘度且同时可对墨水进行充分混合和搅拌的供墨系统。
为达到以上目的,本发明采取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供墨系统,包括:
粘度计,其包括,
收容部;
沿所述收容部一端向外延伸形成的底座,所述底座呈锥形,其侧壁上设有注墨口,且所述底座的底部还设有排墨管;
顶盖,其与所述底座相对设置,并固定在所述收容部的另一端;
电极组件,其固定在所述顶盖上,并位于所述收容部内,所述电极组件用于确定所述收容部内预设容量的墨水排空所需的时间;
混合罐,其上设有,
供墨管路,其与所述注墨口相连,用于向所述粘度计输送墨水,以使所述粘度计对墨水进行混合并进行粘度测量,所述供墨管路上设有粘度计阀;
真空发生器管路,其包括第一支路、第二支路以及干路上的真空发生器,所述第一支路上设有与所述粘度计阀的输入端相连的真空发生器阀,所述真空发生器阀和粘度计阀被配置为仅可择一打开,所述第二支路上设有溶剂容器,所述真空发生器用于在所述真空发生器阀开启时从所述溶剂容器抽取溶剂,并输送至混合罐以调节墨水粘度。
一些实施例中,
所述混合罐上还设有墨水回流管;
且所述供墨系统还包括设于所述混合罐内的止泡装置,所述止泡装置包括,
接口件,其上设有用于与混合罐上的墨水回流管连通的接口管道;
内管,其固定在所述接口件上,并与所述接口管道连通,且所述内管的侧壁上设有通孔;
外管,其固定在所述接口件上,并套设在所述内管上,所述外管和内管之间通过所述通孔连通,且所述外管的侧壁上还设有除泡结构。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外管在远离所述接口件的一端形成一台阶状凹槽,所述内管在相应端设有朝所述台阶状凹槽倾斜的外翻口。
一些实施例中,所述电极组件包括:
计时器;
一端固定在所述顶盖上、另一端向所述收容部内部延伸的粘度计满电极、粘度计空电极和接地电极;
且所述粘度计满电极被配置为:当所述收容部内的墨水到达预设高度时,所述粘度计满电极与接地电极短路,以开启所述计时器;
所述粘度计空电极用于在所述收容部内的墨水排空时关闭所述计时器。
一些实施例中,
所述真空发生器管路还包括第三支路,所述第三支路设有墨盒,所述真空发生器还用于在所述真空发生器阀开启时从所述墨盒抽取墨水,并输送至混合罐。
一些实施例中,包括:
所述混合罐内还设有液位传感器,所述液位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混合罐的液位以确定是否通过所述真空发生器从所述墨盒添加墨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本发明中的供墨系统,其包括粘度计和混合罐,其中粘度计包括一呈锥形的底座,当混合罐将墨水泵送至粘度计中时,将会在粘度计内形成一个漩涡,从而可以对墨水进行充分混合和搅拌。从而,粘度计在作为测量粘度的仪器的同时,还为墨水提供了一个高效且有效的混合器。利用本发明中的供墨系统,既可以保证墨水满足粘度需求,又能在检测粘度的同时对墨水进行混合和搅拌,避免了墨水结块和沉淀。此外,在混合罐内还设置有止泡装置,其与混合罐上的墨水回流管连通,止泡装置包括内管和外管,从墨水回流管返回的墨水进入到内管后,即可将产生的泡沫经过通孔排入到内管和外管之间的区域,再由外管上的除泡结构进行去除,从而起到了消除墨水中的气泡的作用,可以有效防止墨水从墨槽容器溢出、避免传感器出错、保障了打印机的性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中粘度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中供墨系统的管路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中止泡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粘度计,10-收容部,11-底座,111-排墨管,12-顶盖,13-粘度计满电极,14-粘度计空电极,15-接地电极,16-溢流管,2-混合罐,20-粘度计阀,21-真空发生器,22-真空发生器阀,23-溶剂容器,231-溶剂添加阀,232-溶剂过滤器,24-墨水回流管,25-墨盒,251-墨水添加阀,252-墨水过滤器,26-回流过滤器,27-回流泵,28-混合罐盖,29-液位传感器,3-接口件,4-内管,41-通孔,5-外管,51-台阶状凹槽,52-穿孔,6-打印头,7-固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参见图1和图2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粘度计,其包括收容部10、底座11、顶盖12和电极组件。
其中,底座11沿收容部10一端向外延伸形成,底座11呈锥形,其侧壁上设有注墨口,且底座11的底部还设有排墨管111。顶盖12与底座11相对设置,并固定在收容部10的另一端。一些实施例中,收容部10呈圆柱形,而底座11则呈圆锥形。
可以理解的是,粘度计在使用时,至少部分插入在混合罐2内,注墨口主要用于混合罐2向粘度计内输送墨水,而排墨管111则用于粘度计向混合罐2返还墨水。一些实施例中,粘度计还包括溢流管16,当粘度计内注入的墨水超过所设置的阈值时,多出的墨水将会通过溢流管16回到混合罐2内。
此外,优选的实施例中,注墨口内还设有限流器。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粘度计往往会和真空发生器21之间进行切换,此时,若在粘度计的入口设置一个与真空发生器21中的喷嘴大小相等的限流器,即可在粘度计和真空发生器21之间切换时保证流速不会发生变化。
至于电极组件,其固定在顶盖12上,并位于收容部10内,电极组件用于确定收容部10内预设容量的墨水排空所需的时间。
优选地,电极组件包括计时器、粘度计满电极13、粘度计空电极14和接地电极15。
其中,粘度计满电极13、粘度计空电极14和接地电极15的一端固定在顶盖12上、另一端向收容部10内部延伸。且粘度计满电极13被配置为:当收容部10内的墨水到达预设高度时,粘度计满电极13与接地电极15短路,以开启计时器,粘度计空电极14用于在收容部10内的墨水排空时关闭计时器。
下面通过描述粘度计的原理以便于对粘度计进行进一步地介绍:
当需要检测墨水的粘度时,此时混合罐2会向粘度计内输送墨水,直到达到预设值,也就是粘度计满电极13与接地电极15短路时对应的值,此时混合罐2将会停止输送墨水,并开启计时器,随后,粘度计开始排墨,直到墨水排完后,粘度计空电极14读取开路,计时器停止。根据计时器开启和停止的时间,即可确定墨水排空所需的时间。该时间与墨水的粘度有关,将所用时间与控制软件中包含的目标时间进行比较,即可了解墨水的粘度情况。比如,若得知墨水排空所需的时间长于目标时间,则表明墨水的粘度过大,则需要向混合罐2中添加溶剂以降低墨水的粘度。
值得说明的是,在检测墨水的粘度的过程中,由于粘度计包括一个成锥形的底座11,当混合罐2将墨水泵送至粘度计中时,将会在粘度计内形成一个漩涡,从而可以对墨水进行充分地混合和搅拌,也就是说,粘度计在作为测量粘度的仪器的同时,还为墨水提供了一个高效且有效的混合器。而对于打印机而言,让墨水始终保持在一定的粘度范围内是一个重要的功能,从而,利用本发明中的粘度计,既可以保证墨水满足粘度需求,又能在检测粘度的同时对墨水进行混合和搅拌,避免了墨水结块和沉淀。
可以理解的是,为了起到更好的混合效果,可以通过提升漩涡强度来实现,漩涡强度主要和喷出的墨水的流速以及粘度计的尺寸相关。为了提高流速,需要更大的泵或更快的泵速,这要么增加成本,要么缩短泵的寿命。因此,可以综合各方面的因素以确定最佳组合来达到最优的混合搅拌效果。
综上所述,本发明中的粘度计,其包括一呈锥形的底座11,当混合罐2将墨水泵送至粘度计中时,将会在粘度计内形成一个漩涡,从而可以对墨水进行充分混合和搅拌。从而,粘度计在作为测量粘度的仪器的同时,还为墨水提供了一个高效且有效的混合器。利用本发明中的粘度计,既可以保证墨水满足粘度需求,又能在检测粘度的同时对墨水进行混合和搅拌,避免了墨水结块和沉淀。
与之对应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供墨系统,其包括粘度计1和混合罐2。粘度计1包括收容部10、底座11、顶盖12和电极组件。混合罐2包括供墨管路和真空发生器管路。
对于粘度计1,其底座11沿收容部10一端向外延伸形成,底座11呈锥形,其侧壁上设有注墨口,且底座11的底部还设有排墨管111。顶盖12与底座11相对设置,并固定在收容部10的另一端。电极组件固定在顶盖12上,并位于收容部10内,电极组件用于确定收容部10内预设容量的墨水排空所需的时间。
对于混合罐2,其供墨管路与注墨口相连,用于向粘度计1输送墨水,以使粘度计1对墨水进行混合并进行粘度测量,供墨管路从混合罐2依次设有滤网过滤器、供墨泵、主过滤器和粘度计阀20,粘度计阀20被配置为在收容部10内的墨水达到预设容量时关闭。真空发生器管路包括第一支路、第二支路以及干路上的真空发生器21,第一支路上设有与粘度计阀20的输入端相连的真空发生器阀22,真空发生器阀22和粘度计阀20被配置为仅可择一打开,第二支路上设有溶剂容器23,真空发生器21用于在真空发生器阀22开启时从溶剂容器23抽取溶剂,并输送至混合罐2以调节墨水粘度。值得说明的是,真空发生器阀22和粘度计阀20被配置为仅可择一打开,指的是二者不能同时打开,每次只能打开其中一个。
可以理解的是,粘度计在使用时,至少部分插入在混合罐2内,注墨口主要用于混合罐2向粘度计内输送墨水,而排墨管111则用于粘度计向混合罐2返还墨水。一些实施例中,粘度计还包括溢流管16,当粘度计内注入的墨水超过所设置的阈值时,多出的墨水将会通过溢流管16回到混合罐2内。
优选的实施例中,为确定收容部10内预设容量的墨水排空所需的时间,电极组件包括计时器、粘度计满电极13、粘度计空电极14和接地电极15。
其中,粘度计满电极13、粘度计空电极14和接地电极15的一端固定在顶盖12上、另一端向收容部10内部延伸。且粘度计满电极13被配置为:当收容部10内的墨水到达预设高度时,粘度计满电极13与接地电极15短路,以开启计时器,粘度计空电极14用于在收容部10内的墨水排空时关闭计时器。
进一步地,注墨口内还设有限流器。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粘度计往往会和真空发生器21之间进行切换,此时,若在粘度计的入口设置一个与真空发生器21中的喷嘴大小相等的限流器,即可在粘度计和真空发生器21之间切换时保证流速不会发生变化。
此外,为了向混合罐2内补充更多的墨水,真空发生器管路还包括第三支路,第三支路设有墨盒25,真空发生器21还用于在真空发生器阀22开启时从墨盒25抽取墨水,并输送至混合罐2。为了更方便地知道何时需要增加墨水,混合罐2内还设有液位传感器29,液位传感器29用于检测混合罐2的液位以确定是否通过真空发生器21从墨盒25添加墨水。
参见图3所示,为了消除墨水中的气泡,一些实施例中:
混合罐2上设有墨水回流管24,墨水回流管24上还设有回流过滤器26和回流泵27。回流泵27会为从打印头6返回的墨水提供动力,并经过回流过滤器26过滤后返回混合罐2。
止泡装置设于混合罐2内,位于混合罐盖28下方,止泡装置包括接口件3、内管4和外管5。
其中,接口件3上设有用于与混合罐2上的墨水回流管24连通的接口管道。从打印头6返回的墨水会经过墨水回流管24,流进接口件3的接口管道,进而回到混合罐2内。
内管4固定在接口件3上,并与接口管道连通,且内管4的侧壁上设有通孔41。外管5固定在接口件3上,并套设在内管4上,外管5和内管4之间通过通孔41连通,且外管5的侧壁上还设有除泡结构。
当墨水通过接口件3的接口管道进入内管4时,从墨水中分离出来的空气可以自由地通过通孔41进入到内管4和外管5之间的区域,随着泡沫中的气泡上升到墨水表面,随后即可被外管上除泡结构刺破,从而起到消除气泡的作用。优选地,一些实施例中,除泡结构为密布在外管5的侧壁上的多个用于刺破气泡的穿孔52。可以理解的是,内管4除了和外管5进行连通所需要的通孔41,本质上是一个可以约束墨水流动的管道,外管5和内管4不同,其并不提供墨水流动的空间,其主要是用于刺破所产生的气泡。
此外,为了减少所产生的气泡的数量,在优选地实施例中,外管5在远离接口件3的一端形成一台阶状凹槽51,内管4在相应端设有朝台阶状凹槽51倾斜的外翻口42。由于在内管4的底部设置了外翻口42,其可以使墨水的流向发生偏转,相对于墨水从上而下的倾泻方式,墨水在内管4的底部发生偏转可以降低墨水的动能,从而可以减少形成气泡的趋势。
为了将止泡装置稳固地固定在混合罐2内,一些实施例中,止泡装置还包括设于台阶状凹槽51处的固定件7,固定件7与外管5相连,并用于与混合罐2连接。优选地,固定件7为一向外管5内凹陷的内凹件,混合罐2上设有与内凹件配合的凸起。在安装时,将固定件7上的内凹件卡在混合罐2的凸起上进行定位,然后再进行固定,即可使固定件7牢固的固定在混合罐2上。
下面对供墨系统的原理进行介绍:
当需要检测墨水的粘度时,此时真空发生器阀22关闭,而粘度计阀20开启,混合罐2会通过供墨管路向粘度计内输送墨水,直到达到预设值,也就是粘度计满电极13与接地电极15短路时对应的值,此时粘度计阀20关闭,真空发生器阀22开启。混合罐2将会停止输送墨水,并开启计时器。粘度计阀20关闭后,粘度计开始排墨,直到墨水排完后,粘度计空电极14读取开路,计时器停止。根据计时器开启和停止的时间,即可确定墨水排空所需的时间。该时间与墨水的粘度有关,将所用时间与控制软件中包含的目标时间进行比较,即可了解墨水的粘度情况。比如,若得知墨水排空所需的时间长于目标时间,则表明墨水的粘度过大,则需要向混合罐2中添加溶剂以降低墨水的粘度。
当粘度测量完毕并确定需要添加溶剂时,位于第二支路上的溶剂添加阀231将会在预设的时长内保持开启,然后再次关闭。打开溶剂添加阀231后,真空发生器21产生的真空从可更换的溶剂容器23中抽出溶剂。溶剂先后通过溶剂过滤器232和溶剂添加阀231,再通过真空发生器21进入混合罐2,然后与混合罐2中的墨水混合。
同时,真空发生器21还可以用于向混合罐2补充墨水。其可以根据来自配置在混合罐2内的液位传感器29的信号来触发墨水的添加。如果需要更多墨水,则真空发生器阀22打开,粘度计阀20同时关闭。墨水添加阀251在预设的时长内保持开启,该时长可能不同于从溶剂容器23中添加溶剂时的时间。当墨水添加阀251打开时,由真空发生器21产生的吸力通过墨水过滤器252吸入墨水。墨水经过真空发生器21并被排放到混合罐2中。控制软件确保打印机不会同时添加溶剂和墨水,并防止这溶剂添加阀231和墨水添加阀251同时打开。如果混合罐2液位读数低且正在进行粘度测量,则在测量完成后将墨水添加到混合罐2中,必要时还会添加溶剂。
值得说明的是,在检测墨水的粘度的过程中,由于粘度计包括一个成锥形的底座11,当混合罐2将墨水泵送至粘度计中时,将会在粘度计内形成一个漩涡,从而可以对墨水进行充分地混合和搅拌,也就是说,粘度计在作为测量粘度的仪器的同时,还为墨水提供了一个高效且有效的混合器。而对于打印机而言,让墨水始终保持在一定的粘度范围内是一个重要的功能,从而,利用本发明中的粘度计,既可以保证墨水满足粘度需求,又能在检测粘度的同时对墨水进行混合和搅拌,避免了墨水结块和沉淀。
综上所述,本发明中的供墨系统,其包括粘度计1和混合罐2,其中粘度计1包括一呈锥形的底座11,当混合罐2将墨水泵送至粘度计1中时,将会在粘度计1内形成一个漩涡,从而可以对墨水进行充分混合和搅拌。从而,粘度计1在作为测量粘度的仪器的同时,还为墨水提供了一个高效且有效的混合器。利用本发明中的供墨系统,既可以保证墨水满足粘度需求,又能在检测粘度的同时对墨水进行混合和搅拌,避免了墨水结块和沉淀。此外,在混合罐2内还设置有止泡装置,其与混合罐2上的墨水回流管24连通,止泡装置包括内管4和外管5,从墨水回流管24返回的墨水进入到内管4后,即可将产生的泡沫经过通孔41排入到内管4和外管5之间的区域,再由外管5上的除泡结构进行去除,从而起到了消除墨水中的气泡的作用,可以有效防止墨水从墨槽容器溢出、避免传感器出错、保障了打印机的性能。
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以上所述仅是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使本领域技术人员能够理解或实现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申请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粘度计,其特征在于,包括:
收容部(10);
沿所述收容部(10)一端向外延伸形成的底座(11),所述底座(11)呈锥形,其侧壁上设有注墨口,且所述底座(11)的底部还设有排墨管(111);
顶盖(12),其与所述底座(11)相对设置,并固定在所述收容部(10)的另一端;
电极组件,其固定在所述顶盖(12)上,并位于所述收容部(10)内,所述电极组件用于确定所述收容部(10)内预设容量的墨水排空所需的时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度计,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组件包括:
计时器;
一端固定在所述顶盖(12)上、另一端向所述收容部(10)内部延伸的粘度计满电极(13)、粘度计空电极(14)和接地电极(15);
且所述粘度计满电极(13)被配置为:当所述收容部(10)内的墨水到达预设高度时,所述粘度计满电极(13)与接地电极(15)短路,以开启所述计时器;
所述粘度计空电极(14)用于在所述收容部(10)内的墨水排空时关闭所述计时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度计,其特征在于:所述粘度计还包括溢流管(16)。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粘度计,其特征在于:所述注墨口内还设有限流器。
5.一种供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粘度计(1),其包括,
-收容部(10);
-沿所述收容部(10)一端向外延伸形成的底座(11),所述底座(11)呈锥形,其侧壁上设有注墨口,且所述底座(11)的底部还设有排墨管(111);
-顶盖(12),其与所述底座(11)相对设置,并固定在所述收容部(10)的另一端;
-电极组件,其固定在所述顶盖(12)上,并位于所述收容部(10)内,所述电极组件用于确定所述收容部(10)内预设容量的墨水排空所需的时间;
混合罐(2),其上设有,
-供墨管路,其与所述注墨口相连,用于向所述粘度计(1)输送墨水,以使所述粘度计(1)对墨水进行混合并进行粘度测量,所述供墨管路上设有粘度计阀(20);
-真空发生器管路,其包括第一支路、第二支路以及干路上的真空发生器(21),所述第一支路上设有与所述粘度计阀(20)的输入端相连的真空发生器阀(22),所述真空发生器阀(22)和粘度计阀(20)被配置为仅可择一打开,所述第二支路上设有溶剂容器(23),所述真空发生器(21)用于在所述真空发生器阀(22)开启时从所述溶剂容器(23)抽取溶剂,并输送至混合罐(2)以调节墨水粘度。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供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混合罐(2)上还设有墨水回流管(24);
且所述供墨系统还包括设于所述混合罐(2)内的止泡装置,所述止泡装置包括,
接口件(3),其上设有用于与混合罐(2)上的墨水回流管(24)连通的接口管道;
内管(4),其固定在所述接口件(3)上,并与所述接口管道连通,且所述内管(4)的侧壁上设有通孔(41);
外管(5),其固定在所述接口件(3)上,并套设在所述内管(4)上,所述外管(5)和内管(4)之间通过所述通孔(41)连通,且所述外管(5)的侧壁上还设有除泡结构。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供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管(5)在远离所述接口件(3)的一端形成一台阶状凹槽(51),所述内管(4)在相应端设有朝所述台阶状凹槽(51)倾斜的外翻口(42)。
8.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供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极组件包括:
计时器;
一端固定在所述顶盖(12)上、另一端向所述收容部(10)内部延伸的粘度计满电极(13)、粘度计空电极(14)和接地电极(15);
且所述粘度计满电极(13)被配置为:当所述收容部(10)内的墨水到达预设高度时,所述粘度计满电极(13)与接地电极(15)短路,以开启所述计时器;
所述粘度计空电极(14)用于在所述收容部(10)内的墨水排空时关闭所述计时器。
9.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供墨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真空发生器管路还包括第三支路,所述第三支路设有墨盒(25),所述真空发生器(21)还用于在所述真空发生器阀(22)开启时从所述墨盒(25)抽取墨水,并输送至混合罐(2)。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供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所述混合罐(2)内还设有液位传感器(29),所述液位传感器(29)用于检测所述混合罐(2)的液位以确定是否通过所述真空发生器(21)从所述墨盒(25)添加墨水。
CN202011573499.7A 2020-12-25 2020-12-25 一种供墨系统 Active CN11270652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73499.7A CN112706527B (zh) 2020-12-25 2020-12-25 一种供墨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73499.7A CN112706527B (zh) 2020-12-25 2020-12-25 一种供墨系统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06527A true CN112706527A (zh) 2021-04-27
CN112706527B CN112706527B (zh) 2022-05-17

Family

ID=755455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73499.7A Active CN112706527B (zh) 2020-12-25 2020-12-25 一种供墨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706527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48555A (zh) * 2021-12-02 2022-03-29 镭德杰标识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一种高集成度的供墨系统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68756A (ja) * 1993-04-30 1995-03-14 Tektronix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ト・ヘッド
CN201607358U (zh) * 2009-12-11 2010-10-13 上海快德行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医学检验样本的混合装置
CN202230005U (zh) * 2011-09-21 2012-05-23 上海天地涂料有限公司 便携式涂料粘度计
CN102510769A (zh) * 2009-08-17 2012-06-20 赛尔格有限责任公司 高压液体脱气薄膜接触器及制造和使用方法
CN102539286A (zh) * 2011-11-16 2012-07-04 山东轻工业学院 一种毛细管粘度计的自动计时装置及计时方法
CN103144438A (zh) * 2013-03-06 2013-06-12 佛山市三水盈捷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喷墨打印机的供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3191659A (zh) * 2013-04-28 2013-07-10 天津泰士康制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配药罐
CN103476592A (zh) * 2011-01-31 2013-12-25 录象射流技术公司 墨液混合系统
CN203902998U (zh) * 2014-06-30 2014-10-29 宁波大红鹰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在化工设备上的溶液瓶
CN205301121U (zh) * 2015-12-26 2016-06-08 铃鹿复合建材(上海)有限公司 粘度计
CN206690688U (zh) * 2017-03-14 2017-12-01 张津 一种小字符喷码机墨罐系统
CN208081931U (zh) * 2018-03-16 2018-11-13 成都蓉美天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生物制药的气泡排除器
CN209707300U (zh) * 2019-01-25 2019-11-29 深圳亿迈珂标识科技有限公司 新型粘度计
CN210071582U (zh) * 2019-05-21 2020-02-14 京山轻机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计时流量胶液粘度检测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68756A (ja) * 1993-04-30 1995-03-14 Tektronix Inc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ト・ヘッド
CN102510769A (zh) * 2009-08-17 2012-06-20 赛尔格有限责任公司 高压液体脱气薄膜接触器及制造和使用方法
CN201607358U (zh) * 2009-12-11 2010-10-13 上海快德行生物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医学检验样本的混合装置
CN103476592A (zh) * 2011-01-31 2013-12-25 录象射流技术公司 墨液混合系统
CN202230005U (zh) * 2011-09-21 2012-05-23 上海天地涂料有限公司 便携式涂料粘度计
CN102539286A (zh) * 2011-11-16 2012-07-04 山东轻工业学院 一种毛细管粘度计的自动计时装置及计时方法
CN103144438A (zh) * 2013-03-06 2013-06-12 佛山市三水盈捷精密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喷墨打印机的供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103191659A (zh) * 2013-04-28 2013-07-10 天津泰士康制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配药罐
CN203902998U (zh) * 2014-06-30 2014-10-29 宁波大红鹰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在化工设备上的溶液瓶
CN205301121U (zh) * 2015-12-26 2016-06-08 铃鹿复合建材(上海)有限公司 粘度计
CN206690688U (zh) * 2017-03-14 2017-12-01 张津 一种小字符喷码机墨罐系统
CN208081931U (zh) * 2018-03-16 2018-11-13 成都蓉美天承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应用于生物制药的气泡排除器
CN209707300U (zh) * 2019-01-25 2019-11-29 深圳亿迈珂标识科技有限公司 新型粘度计
CN210071582U (zh) * 2019-05-21 2020-02-14 京山轻机控股有限公司 一种计时流量胶液粘度检测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陈槐卿: "《血液流变学及其临床应用》", 31 July 1989, 四川教育出版社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48555A (zh) * 2021-12-02 2022-03-29 镭德杰标识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一种高集成度的供墨系统
CN114248555B (zh) * 2021-12-02 2023-02-28 镭德杰标识科技武汉有限公司 一种高集成度的供墨系统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706527B (zh) 2022-05-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44438B (zh) 一种喷墨打印机的供墨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EP1602488B1 (en) Liquid container and printing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US4607261A (en) Ink supply cartridge and cooperative ink circulation system of continuous ink jet printer
US9895898B2 (en) Lid for an ink reservoir with mixing function
CN112706527B (zh) 一种供墨系统
JPH0414068B2 (zh)
US9616674B2 (en) Ink circuit for pigment inks
US10625509B2 (en) Liquid storage device
CN104411500B (zh) 液体管理系统
JP2015047700A (ja) 液体容器及びそれを備えたインクジェット記録装置
CN103347698A (zh) 对喷墨打印机的改进或与其相关的改进
JPH10250098A (ja) インク供給装置及びインク充填方法
JP2003512212A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インクを混合するための循環システム及び方法
CN111132847B (zh) 喷墨打印机中的颜料分散
JP7164455B2 (ja) 容器
JP7229071B2 (ja) 液体収容装置
JP5207255B2 (ja) インクジェットプリンタおよびマーキング方法
JP2006102971A (ja) 液体噴射装置
JP7236280B2 (ja) タンク
US11097548B2 (en) Liquid tank
CN214001012U (zh) 一种小字符喷码机补液真空发生器
CN220053260U (zh) 一种循环供墨装置
KR200364777Y1 (ko) 기포제거수단을 갖는 잉크젯 프린터용 잉크카트리지
JP3679903B2 (ja) 粉体の溶解懸濁装置
CN111497450B (zh) 具备罐主体和盖的罐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