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94677B - 一种竹炭电气石复合负载Ag抗菌剂、抗菌聚丙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竹炭电气石复合负载Ag抗菌剂、抗菌聚丙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94677B
CN112694677B CN202110024122.4A CN202110024122A CN112694677B CN 112694677 B CN112694677 B CN 112694677B CN 202110024122 A CN202110024122 A CN 202110024122A CN 112694677 B CN112694677 B CN 11269467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amboo charcoal
mixture
antibacterial
powder
temper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24122.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94677A (zh
Inventor
邵之杰
罗鹏
蒋文远
闫溥
周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Orinko Advanced Plast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Orinko Advanced Plast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Orinko Advanced Plast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Orinko Advanced Plast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024122.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94677B/zh
Publication of CN1126946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9467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9467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9467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3/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23/02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8L23/10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propene
    • C08L23/14Copolymers of prope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2Elements
    • C08K3/08Metals
    • C08K2003/0806Silve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5/00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 C08L2205/02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polymers of the same C08L -group
    • C08L2205/025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wo or more polymers of the same C08L -group containing two or more polymers of the same hierarchy C08L, and differing only in parameters such as density, comonomer content, molecular weight, structure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Agricultural Chemicals And Associated Chemic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竹炭电气石复合负载Ag抗菌剂、抗菌聚丙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其中竹炭电气石复合负载Ag抗菌剂是由竹炭与电气石粉体通过Ag负载改性制得,包括如下步骤:竹炭粉负载Ag、电气石粉负载Ag、将竹炭粉载Ag抗菌剂与电气石粉载Ag抗菌剂按照1~3:1进行混合。将制得复合抗菌剂加入聚丙烯组合物中通过Ag、竹炭、电气石的相互辅助作用以缓释银离子、竹炭吸附、负离子除菌等多重抗菌方式,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常见细菌具有高效持久的抗菌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竹炭电气石复合负载Ag抗菌剂、抗菌聚丙烯组合物及制 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汽车内饰用竹炭电气石复合粉体负载Ag抗菌聚丙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科学技术的发展,汽车保有量不断增长,在汽车不断普及的同时人们的健康和卫生意识不断增强,对汽车内部舒适性、空气质量以及内部环境的卫生安全状况更为关注。汽车内部处于一个相对封闭的环境,是各种细菌、霉菌等病毒滋生的温床;另外,灰尘、人体汗液、皮脂、油垢、烟垢等物质以及外部的污垢也极易粘附在汽车内饰材料上,这些污染物与皮肤上的常在菌及外来微生物的作用后会产生低级脂肪酸﹙如壬酸、癸酸﹚和挥发性化合物,散发恶臭,极大的影响到汽车使用舒适度以及使用者的身体健康。其中聚丙烯材料因其优异的力学性能以及较宽的成型工艺,被广泛应用于汽车的内外饰。
针对此种状况,国内各材料研究机构以及材料产商对汽车内饰用聚丙烯材料的抗菌改性一直在不断的探索、优化,汽车内饰用聚丙烯材料抗菌改性也一直是抗菌领域的研究热点。
例如专利CN107163377A公开了一种抗菌聚丙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其是利用改性凹凸棒土为基体的载银抗菌剂,但是该抗菌聚丙烯组合物的抗菌持久性并不突出,抗菌方案过于单一;专利CN101089038A公开了一种抗菌聚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其是利用纳米银与有机硅抗菌剂按5∶1的质量比例复配作为抗菌剂,同样达不到高效的多重抗菌的目标。
由上述可见,在众多抗菌方案中,无机抗菌剂因其高效的抗菌效果以及安全性一直是研究的热点,银系抗菌剂一方面可以与蛋白质、酶等分子螯合或吸附,阻碍细菌的正常新陈代谢;另一方面微量银可激活空气或者水中的氧,产生活性氧离子,与细菌及多种有机物发生氧化反应,导致DNA链中的碱基之间的磷酸二酯键断裂,破坏微生物细胞的DNA复制,起到多重抑制或消灭细菌的作用。
另外,竹炭因其高孔隙、高比表面积,使其具有较强的吸附作用,也具有发射远红外、负离子、抗菌等作用;电气石粉因具有释放负离子的作用,所以兼具有抗菌性。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内饰用竹炭电气石复合粉体负载Ag抗菌聚丙烯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将Ag分别负载到竹炭和电气石粉上,利用多孔竹炭的吸附以及还原作用和电气石粉释放负离子产生电荷效应,使银离子达到缓释、长效抗菌效果;另外,利用竹炭的自调湿功能,吸附水分子,促进电气石粉释放负离子,达到抑菌抗菌效果,同时净化车内空气;利用利用竹炭的自吸附功能发挥抑菌抗菌作用。通过上述多种作用效应的叠加,使汽车内饰具有高效长久的抗菌效应,明显改善车内环境。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竹炭电气石复合负载Ag抗菌剂,其特征在于,其由竹炭与电气石粉体通过Ag负载改性制得,制备包括如下步骤:
(1)竹炭粉负载Ag:采取浸渍工艺,将预处理后的竹炭粉加入硝酸银溶液,搅拌后于震荡器上震荡吸附0.5~2.5h,然后过滤、风干得到竹炭粉载Ag抗菌剂;
(2)电气石粉负载Ag:采取烧结工艺,将预处理后的电气石粉加入硝酸银一起进行研磨;然后放入70~90℃的烘箱中烘干,取出之后深度研磨;然后放入马弗炉中在700~900℃下烧结1~3h,冷却后进行最终研磨得到电气石粉载Ag抗菌剂;
(3)混合:将竹炭粉载Ag抗菌剂与电气石粉载Ag抗菌剂按照1~3:1进行混合,制得复合抗菌剂。
本申请通过将Ag分别负载到竹炭和电气石粉上,利用多孔竹炭的吸附以及还原作用和电气石粉释放负离子产生电荷效应,使银离子达到缓释、长效抗菌效果,即达到协同增效作用。其中将电气石粉与硝酸银一起采用三次研磨,其中第一次研磨是预混合;第二次与第三次是为了使物料进行充分混合,每次研磨时间5~10min。
进一步方案,所述竹炭粉的预处理是指向竹炭粉中通入氮气,升温至500-600℃后保温1-2h,然后冷却至80-90℃,再空冷至室温;然后进行球磨粉碎处理,得到粒径为500~800nm的活化竹炭粉;
所述竹炭粉与硝酸银溶液的质量比1:10-100,所述硝酸银溶液中银离子浓度为200~500mg/L。
进一步方案,所述电气石粉的预处理是指将电气石粉于球磨机中进行球磨粉碎,并在600~800℃恒温预处理;
所述硝酸银加入质量比为0.5-2%。
本发明的第二个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抗菌聚丙烯组合物,包含上述竹炭电气石复合负载Ag抗菌剂,具体是由以下组分按质量份数组成:
Figure BDA0002889586390000031
进一步方案,还包括1~2份的辅助剂,所述辅助剂为具有长链烷基的二乙醇胺,长链烷基的碳链长度优选为20-30个重复单元。
加入长链烷基的二乙醇胺,能够大大降低材料的静电效应,并能提升电气石粉的负离子释放量,极大提高空气中负离子,增强自制抗菌剂的抑菌抗菌效果。并且长链烷基要有适当的长度,重复单元越多,其与PP相容性越好,不利于迁移;如果重复单元少于20个,则与PP相容性差。
进一步方案,所述具有长链烷基的二乙醇胺的合成方法包括:
(1)氨解:将氨水和环氧乙烷于40~50℃、2.0~3.0MPa条件下进行缩合反应得到由乙醇胺、二乙醇胺和三乙醇胺混合而成的混合物;
(2)精馏提纯:将混合物脱氨、脱水之后,再精馏得到纯度不低于99%的二乙醇胺,精馏过程回流比为2~3:1;
(3)长链反应:将长链卤代烷烃、溶剂和步骤(2)中的二乙醇胺混合后,加热回流并稳定0.5~1小时,冷却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以及异丙醇后继续加热回流0.5~1小时,反应液冷却后放置12~24小时进行过滤,将滤液减压蒸馏得到具有长链烷基的二乙醇胺。其结构式如下,R1为烷基。
Figure BDA0002889586390000032
上述异丙醇是辅助溶剂,氢氧化钠是缚酸剂与催化剂,促进反应进行。
进一步方案,步骤(1)中所述氨水质量浓度为15~40%;
步骤(2)中所述混合物脱氨、脱水是将混合物先加入闪蒸塔,脱去大部分的氨;然后将塔底物料加入蒸馏塔中,除去剩余氨以及大部分水,最终的塔底物料进入真空脱水塔,脱除剩余水分。
步骤(3)中所述长链卤代烷烃为溴代烷烃或氯代烷烃,溶剂为DMF、THF、乙腈中的一种或混合物;
所述长链卤代烷烃与二乙醇胺的摩尔比1.2-1.5:1;
加热回流的温度为50~100℃。
进一步方案,所述聚丙烯混合物为高韧性共聚聚丙烯和低韧性共聚聚丙烯的混合物,其中高韧性共聚聚丙烯的质量比10~30%;
所述高韧性共聚聚丙烯为在2.16KG、230℃下熔体流动速率2~30g/10min、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40KJ/m2的单一高韧性共聚聚丙烯或混合物;所述低韧性共聚聚丙烯为在2.16KG、230℃下熔体流动速率30~100g/10min、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2~10KJ/m2的单一低韧性共聚聚丙烯或混合物;
所述增韧剂为热塑性弹性体乙烯-丙烯共聚物、乙烯-丁烯共聚物、乙烯-辛烯共聚物、三元乙丙橡胶、聚苯乙烯弹性体中的一种或混合物;
所述矿粉填充剂包括滑石粉、蒙脱土、硅灰石、碳酸钙、云母中的一种或混合物;
所述润滑剂为PE蜡、芥酸酰胺、硬脂酸盐、硬脂酸酰胺中的一种或混合物;
所述抗氧剂为受阻酚类、硫代酯类、亚磷酸酯类抗氧剂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紫外线吸收剂为受阻燃胺类光稳定剂。
本发明采用高韧性共聚聚丙烯和低韧性共聚聚丙烯进行混合使用,目的是为了能够同时兼顾材料的刚性与韧性。
本发明的第三个发明目的是提供上述一种抗菌聚丙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包括如下步骤:
S1、先将聚丙烯、矿粉填充剂、增韧剂以及竹炭电气石复合负载Ag抗菌剂按所述重量份投入高混机中以600-700rpm混合2-4min,得到预混料;
S2、将预混料与其他组份进行混合后,从双螺杆挤出机的主喂料口投入,进行熔融挤出;其中双螺杆挤出机的螺杆长径比为40~48:1,双螺杆挤出机的熔融挤出的条件为:一区温度200~220℃,二区温度220~230℃,三区温度220~230℃,四区温度220~230℃,五区温度220~230℃,六区温度220~230℃,七区温度210~220℃,八区温度210~220℃,九区温度220~230℃,十区温度220~230℃,十一区温度220~230℃,喂料速率400~500kg/h、螺杆转速450~650rpm。
本发明的第四个发明目的是提供上述一种抗菌聚丙烯组合物的应用,所述抗菌聚丙烯组合物用做汽车内饰材料。达到轻量、抗菌的目的,极大地增强了汽车使用舒适度以及使用者的健康要求。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效果:
1、本发明通过将Ag分别负载到竹炭、电气石粉上,利用多孔竹炭的吸附以及还原作用和电气石粉释放负离子产生电荷效应,使银在竹炭粉和电气石粉表面达到缓慢释放,起到长效抗菌效果;
2、本发明利用竹炭粉的自调湿功能、吸附水分子,促进电气石粉释放负离子,增强抗菌剂的抑菌抗菌效果。
3、本发明利用银离子抗菌、竹炭粉抗菌、电气石粉抗菌的叠加效应,通过抑制内饰材料浅层细菌、内饰材料表面细菌以及车内空气中悬浮颗粒上细菌的生长,达到高效的抗菌效果。
4、本发明通过加入辅助助剂长链烷基的二乙醇胺,能够大大降低静电效应,从而提升电气石粉的负离子释放量,极大提高空气中负离子,增强自制抗菌剂的抑菌抗菌效果。
5、将本发明制备的竹炭电气石复合负载Ag抗菌剂加入聚丙烯材料中,然后制成汽车内饰,能够极大改善汽车内饰的抗菌性能,极大改善车内环境,相对成本低,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巨大的经济效益。
6、本发明制备的聚丙烯组合物具有优良的力学性能,填充矿粉以及抗菌剂等分散性好、分布均匀、稳定性高且制备成本低等优点,同时该聚丙烯组合物能通过Ag、竹炭、电气石的相互辅助作用以缓释银离子、竹炭吸附、负离子除菌等多重抗菌方式,对大肠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等常见细菌具有高效持久的抗菌效果。该聚丙烯组合物释放的负离子不仅能起到抗菌抑菌的作用而且能祛味除尘、降解车内VOC、中和人体电荷等作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方式。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方式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理解的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
以下各实施例中使用的复合抗菌剂的制备方法如下:
(1)竹炭粉负载Ag:向竹炭粉中通入氮气,升温至500℃后保温2h,然后冷却至80℃,再空冷至室温;然后进行球磨粉碎处理,得到平均粒径为600nm的活化竹炭粉;
采取浸渍工艺,将处理后的活化竹炭粉按质量比为1:50加入银离子浓度为300mg/L硝酸银溶液中,搅拌后于震荡器上震荡吸附1h,然后过滤、风干得到竹炭粉载Ag抗菌剂;
(2)电气石粉负载Ag:将电气石粉于球磨机中进行球磨粉碎,并在800℃恒温预处理;
采取烧结工艺,将处理后的电气石粉按质量比为1%的硝酸银(99:1)一起进行研磨预混合;然后放入80℃的烘箱中烘干,取出之后深度研磨;然后放入马弗炉中在800℃下烧结2h,冷却后进行第三次研磨得到电气石粉载Ag抗菌剂;
(3)混合:将竹炭粉载Ag抗菌剂与电气石粉载Ag抗菌剂按照1.5:1进行混合,制得复合抗菌。
辅助助剂具有长链烷基的二乙醇胺的合成方法如下:
(1)氨解:将氨水和环氧乙烷于50℃、3.0MPa条件下进行缩合反应得到由乙醇胺、二乙醇胺和三乙醇胺混合而成的混合物;
(2)精馏提纯:将混合物脱氨、脱水之后,再精馏得到纯度不低于99%的二乙醇胺,精馏过程回流比为2:1;
(3)长链反应:将长链卤代烷烃、溶剂和步骤(2)中的二乙醇胺混合后,加热回流并稳定1小时,冷却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以及异丙醇后继续加热回流0.5小时,反应液冷却后放置12小时进行过滤,将滤液减压蒸馏得到具有长链烷基的二乙醇胺。
对比例1
先将高韧性共聚聚丙烯(齐鲁石化SP179)15份、低韧性共聚聚丙烯(武汉石化K7227)49份、滑石粉(IMIFABI HTPultra5L)25份、增韧剂(陶氏POE8150)10份加入高混机中以600rpm混合3min得预混料,然后加入抗氧剂(巴斯夫1076与巴斯夫168按照3:2复配)0.5份、润滑剂(硬脂酸钙)0.25份、紫外吸收剂(新秀化学5590)0.25份再混合;最后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熔融挤出,得聚丙烯组合物。
双螺杆挤出机的螺杆长径比为48:1,双螺杆挤出机的一区温度200℃,二区温度220~℃,三区温度220℃,四区温度230℃,五区温度230℃,六区温度230℃,七区温度210℃,八区温度210℃,九区温度220℃,十区温度220℃,十一区温度220℃,喂料速率400kg/h、螺杆转速450rpm。
对比例2
制备方法同对比例1,原料为:高韧性共聚聚丙烯(齐鲁石化SP179)15份、低韧性共聚聚丙烯(武汉石化K7227)49份、滑石粉(IMIFABI HTPultra5L)24份、增韧剂(陶氏POE8150)10份、抗氧剂(巴斯夫1076与巴斯夫168按照3:2复配)0.5份、润滑剂(发基硬脂酸钙)0.25份、紫外吸收剂(新秀化学5590)0.25份、辅助助剂1份。
实施例1
先将高韧性共聚聚丙烯(齐鲁石化SP179)15份、低韧性共聚聚丙烯(武汉石化K7227)49份、滑石粉(IMIFABI HTPultra5L)23份、增韧剂(陶氏POE8150)10份、复合抗菌剂2份加入高混机中以600rpm混合3min得预混料,再加入抗氧剂(巴斯夫1076与巴斯夫168按照3:2复配)0.5份、润滑剂(硬脂酸钙)0.25份、紫外吸收剂(新秀化学5590)0.25份再混合;最后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熔融挤出,得聚丙烯组合物。
双螺杆挤出机同对比例1。
实施例2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原料为:高韧性共聚聚丙烯(齐鲁石化SP179)15份、低韧性共聚聚丙烯(武汉石化K7227)49份、滑石粉(IMIFABI HTPultra5L)20份、增韧剂(陶氏POE8150)10份、抗氧剂(巴斯夫1076与巴斯夫168按照3:2复配)0.5份、润滑剂(硬脂酸钙)0.25份、紫外吸收剂(新秀化学5590)0.25份、复合抗菌剂5份。
实施例3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原料为:高韧性共聚聚丙烯(齐鲁石化SP179)15份、低韧性共聚聚丙烯(武汉石化K7227)48份、滑石粉(IMIFABI HTPultra5L)20份、增韧剂(陶氏POE8150)10份、抗氧剂(巴斯夫1076与巴斯夫168按照3:2复配)0.5份、润滑剂(发基硬脂酸钙)0.25份、紫外吸收剂(新秀化学5590)0.25份、复合抗菌剂5份、辅助助剂1份。
实施例4
制备方法同实施例1,原料为:高韧性共聚聚丙烯(齐鲁石化SP179)15份、低韧性共聚聚丙烯(武汉石化K7227)48份、滑石粉(IMIFABI HTPultra5L)19份、增韧剂(陶氏POE8150)10份、抗氧剂(巴斯夫1076与巴斯夫168按照3:2复配)0.5份、润滑剂(发基硬脂酸钙)0.25份、紫外吸收剂(新秀化学5590)0.25份、复合抗菌剂5份、辅助助剂2份
将上述对比例1与实施例1-5制备的聚丙烯组合物材料进行标准样板制备用于抗菌测试,具体测试结果见表1:
表1:聚丙烯组合物材料的抗菌率测试与负离子释放量对比
Figure BDA0002889586390000081
备注:上述负离子释放量按照国标GB/T 28628-2012标准进行测试
上述抗菌测试按照国标GB21551.2-2010标准进行测试
从表1实验结果可以看出,本申请制备的聚丙烯组合物材料中均加入了本申请制备的复合抗菌剂,故材料均具有广谱抗菌性和抗菌效率高的优点,能够使多数细菌真菌快速失活,丧失生长能力,抗菌率能达到98%以上。
比较实施例1-4与对比例1发现,实施例1-4中加入了复合抗菌,能显著提高抗菌率。
比较实施例1与实施例2发现,实施例2中加入的是5份复合抗菌剂,其抗菌效果优于实施例1。
比较对比例1和2发现,对比例2中加入了本申请制备的辅助助剂,但负离子释放量差异不大,说明单加入辅助助剂对负离子释放量的提高有限。
比较实施例1-2与实施例3-4发现,实施例3-4中同时加入了复合抗菌剂和辅助助剂,抗菌效果得到提升,明显的是负离子释放量得到显著的提升。说明复合抗菌剂和辅助助剂有协同增效作用,即辅助助剂能提升电气石粉的负离子释放量,并增强复合抗菌剂的抑菌效果。
所以本发明通过将Ag分别负载到竹炭、电气石粉上,利用多孔竹炭的吸附以及还原作用和电气石粉释放负离子产生电荷效应,使银在竹炭粉和电气石粉表面达到缓慢释放,起到长效抗菌效果;辅助助剂促进电气石粉释放负离子,增强抗菌剂的抑菌抗菌效果。
上述的对实施例的描述是为便于该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和应用本发明。熟悉本领域技术的人员显然可以容易地对这些实施例做出各种修改,并把在此说明的一般原理应用到其他实施例中而不必经过创造性的劳动。因此,本发明不限于这里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本发明的揭示,不脱离本发明范畴所做出的改进和修改都应该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抗菌聚丙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其由以下组分按质量份数组成:
聚丙烯 55~75份,
矿粉填充剂 15~25份,
增韧剂 8~12份,
抗氧剂 0.3~0.5份,
润滑剂 0.1~0.3份,
紫外线吸收剂 0.1~0.3份,
竹炭电气石复合负载Ag抗菌剂 3~6份,
还包括1~2份的辅助剂,所述辅助剂为具有长链烷基的二乙醇胺,长链烷基的碳链长度为20-30个重复单元;
所述竹炭电气石复合负载Ag抗菌剂是由竹炭与电气石粉体通过Ag负载改性制得,其制备包括如下步骤:
(1)竹炭粉负载Ag:采取浸渍工艺,将预处理后的竹炭粉加入硝酸银溶液,搅拌后于震荡器上震荡吸附0.5~2.5h,然后过滤、风干得到竹炭粉载Ag抗菌剂;
(2)电气石粉负载Ag:采取烧结工艺,将预处理后的电气石粉加入硝酸银一起进行研磨;然后放入70~90℃的烘箱中烘干,取出之后深度研磨;然后放入马弗炉中在700~900℃下烧结1~3h,冷却后进行最终研磨得到电气石粉载Ag抗菌剂;
(3)混合:将竹炭粉载Ag抗菌剂与电气石粉载Ag抗菌剂按照1~3:1进行混合,制得复合抗菌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聚丙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竹炭粉的预处理是指向竹炭粉中通入氮气,升温至500-600℃后保温1-2h,然后冷却至80-90℃,再空冷至室温;然后进行球磨粉碎处理,得到粒径为500~800nm的活化竹炭粉;
所述竹炭粉与硝酸银溶液的质量比1:10-100,所述硝酸银溶液中银离子浓度为200~500mg/L。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聚丙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气石粉的预处理是指将电气石粉于球磨机中进行球磨粉碎,并在600~800℃恒温预处理;
所述硝酸银加入质量比为0.5-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聚丙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具有长链烷基的二乙醇胺的合成方法包括:
(1)氨解:将氨水和环氧乙烷于40~50℃、2.0~3.0MPa条件下进行缩合反应得到由乙醇胺、二乙醇胺和三乙醇胺混合而成的混合物;
(2)精馏提纯:将混合物脱氨、脱水之后,再精馏得到纯度不低于99%的二乙醇胺,精馏过程回流比为2~3:1;
(3)长链反应:将长链卤代烷烃、溶剂和步骤(2)中的二乙醇胺混合后,加热回流并稳定0.5~1小时,冷却后加入氢氧化钠溶液以及异丙醇后继续加热回流0.5~1小时,反应液冷却后放置12~24小时进行过滤,将滤液减压蒸馏得到具有长链烷基的二乙醇胺。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抗菌聚丙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所述氨水质量浓度为15~40%;
步骤(2)中所述混合物脱氨、脱水是将混合物先加入闪蒸塔,脱去大部分的氨;然后将塔底物料加入蒸馏塔中,除去剩余氨以及大部分水,最终的塔底物料进入真空脱水塔,脱除剩余水分;
步骤(3)中所述长链卤代烷烃为溴代烷烃或氯代烷烃,溶剂为DMF、THF、乙腈中的一种或混合物;
所述长链卤代烷烃与二乙醇胺的摩尔比1.2~1.5:1;
加热回流的温度为50~100℃。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聚丙烯组合物,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丙烯混合物为高韧性共聚聚丙烯和低韧性共聚聚丙烯的混合物,其中高韧性共聚聚丙烯的质量比10~30%;
所述高韧性共聚聚丙烯为在2.16KG、230℃下熔体流动速率2~30g/10min、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40KJ/m2的单一高韧性共聚聚丙烯或混合物;所述低韧性共聚聚丙烯为在2.16KG、230℃下熔体流动速率30~100g/10min、悬臂梁缺口冲击强度2~10KJ/m2的单一低韧性共聚聚丙烯或混合物;
所述增韧剂为热塑性弹性体乙烯-丙烯共聚物、乙烯-丁烯共聚物、乙烯-辛烯共聚物、三元乙丙橡胶、聚苯乙烯弹性体中的一种或混合物;
所述矿粉填充剂包括滑石粉、蒙脱土、硅灰石、碳酸钙、云母中的一种或混合物;
所述润滑剂为PE蜡、芥酸酰胺、硬脂酸盐、硬脂酸酰胺中的一种或混合物;
所述抗氧剂为受阻酚类、硫代酯类、亚磷酸酯类抗氧剂中的至少一种;
所述紫外线吸收剂为受阻胺类光稳定剂。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聚丙烯组合物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先将聚丙烯、矿粉填充剂、增韧剂以及竹炭电气石复合负载Ag抗菌剂按所述质量份投入高混机中以600-700rpm混合2-4min,得到预混料;
S2、将预混料与其他组份进行混合后,从双螺杆挤出机的主喂料口投入,进行熔融挤出;其中双螺杆挤出机的螺杆长径比为40~48:1,双螺杆挤出机的熔融挤出的条件为:一区温度200~220℃,二区温度220~230℃,三区温度220~230℃,四区温度220~230℃,五区温度220~230℃,六区温度220~230℃,七区温度210~220℃,八区温度210~220℃,九区温度220~230℃,十区温度220~230℃,十一区温度220~230℃,喂料速率400~500kg/h、螺杆转速450~650rpm。
8.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一种抗菌聚丙烯组合物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聚丙烯组合物用做汽车内饰材料。
CN202110024122.4A 2021-01-08 2021-01-08 一种竹炭电气石复合负载Ag抗菌剂、抗菌聚丙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Active CN11269467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24122.4A CN112694677B (zh) 2021-01-08 2021-01-08 一种竹炭电气石复合负载Ag抗菌剂、抗菌聚丙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24122.4A CN112694677B (zh) 2021-01-08 2021-01-08 一种竹炭电气石复合负载Ag抗菌剂、抗菌聚丙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94677A CN112694677A (zh) 2021-04-23
CN112694677B true CN112694677B (zh) 2022-03-22

Family

ID=7551346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24122.4A Active CN112694677B (zh) 2021-01-08 2021-01-08 一种竹炭电气石复合负载Ag抗菌剂、抗菌聚丙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9467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696569A (zh) * 2021-08-27 2021-11-26 苏州金多利纺织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pu抗病毒防护面料及其应用
CN113956566B (zh) * 2021-09-24 2023-03-21 金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聚丙烯基抗菌母粒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403526B (zh) * 2022-01-07 2024-03-26 台州市盛迪卫生用品有限公司 一种抗菌抗病毒口罩及其制备方法
CN114773735B (zh) * 2022-04-28 2023-09-15 会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具有强化负离子释放量的聚烯烃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4749141B (zh) * 2022-05-16 2023-06-20 南开大学 环境重金属污染修复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5028968A (zh) * 2022-05-30 2022-09-09 福建华峰新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抗菌功能母粒及其制备方法、抗菌聚酯纤维和面料
CN116114934B (zh) * 2023-01-05 2024-04-16 广东启悦未来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抗菌袜及其制备方法
CN117126572A (zh) * 2023-09-21 2023-11-28 苏州鑫精合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去甲醛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32195A (ja) * 1999-07-19 2001-02-06 Oki Kogei:Kk 炭含有紙
US6509294B1 (en) * 1999-08-04 2003-01-21 Dorikamu Kabushiki Kaisha Composition containing bamboo charcoal and carrier having the same
CN1664020A (zh) * 2004-03-03 2005-09-07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释放负离子的抗菌纳米负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JP2009082559A (ja) * 2007-10-01 2009-04-23 Jen-Taut Yeh 高効率を持って負イオンを放出する複合粉体、複合粉体の付着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1684575A (zh) * 2008-09-26 2010-03-31 上海中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纳米竹炭抗菌填充物纤维及其制造方法
CN102120847A (zh) * 2011-04-14 2011-07-13 皇明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负离子和银离子杀菌太阳能纳米内胆组合物及其加工工艺
CN104324698A (zh) * 2014-09-15 2015-02-04 明光市嘉益电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环保具有改善负离子的空调滤网用活性炭滤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4886138A (zh) * 2015-06-22 2015-09-09 徐靖才 一种Ag/竹炭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JP2016223058A (ja) * 2015-05-29 2016-12-28 東本 芳浩 ナノシルバー及び竹炭繊維を含む不織布シート
CN107737578A (zh) * 2017-11-12 2018-02-27 王龙 一种负离子抗菌吸附材料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08621481A (zh) * 2017-03-22 2018-10-09 绍兴灵星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含有银离子的抗菌面料及抗菌纺织品
CN110724345A (zh) * 2019-09-03 2020-01-24 会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抗静电、负离子高释放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187544A (zh) * 2019-12-16 2020-05-22 江门市壹家美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净味的环保涂料
CN112175371A (zh) * 2020-10-29 2021-01-05 浙江农林大学 一种抗菌型阻燃炭塑复合材料的制造工艺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1032195A (ja) * 1999-07-19 2001-02-06 Oki Kogei:Kk 炭含有紙
US6509294B1 (en) * 1999-08-04 2003-01-21 Dorikamu Kabushiki Kaisha Composition containing bamboo charcoal and carrier having the same
CN1664020A (zh) * 2004-03-03 2005-09-07 中国科学院理化技术研究所 释放负离子的抗菌纳米负载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
JP2009082559A (ja) * 2007-10-01 2009-04-23 Jen-Taut Yeh 高効率を持って負イオンを放出する複合粉体、複合粉体の付着物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CN101684575A (zh) * 2008-09-26 2010-03-31 上海中大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纳米竹炭抗菌填充物纤维及其制造方法
CN102634114A (zh) * 2011-04-14 2012-08-15 皇明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负离子和银离子杀菌太阳能纳米内胆组合物及其加工工艺
CN102120847A (zh) * 2011-04-14 2011-07-13 皇明太阳能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负离子和银离子杀菌太阳能纳米内胆组合物及其加工工艺
CN104324698A (zh) * 2014-09-15 2015-02-04 明光市嘉益电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高效环保具有改善负离子的空调滤网用活性炭滤料及其制备方法
JP2016223058A (ja) * 2015-05-29 2016-12-28 東本 芳浩 ナノシルバー及び竹炭繊維を含む不織布シート
CN104886138A (zh) * 2015-06-22 2015-09-09 徐靖才 一种Ag/竹炭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
CN108621481A (zh) * 2017-03-22 2018-10-09 绍兴灵星健康科技有限公司 含有银离子的抗菌面料及抗菌纺织品
CN107737578A (zh) * 2017-11-12 2018-02-27 王龙 一种负离子抗菌吸附材料组合物的制备方法
CN110724345A (zh) * 2019-09-03 2020-01-24 会通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抗静电、负离子高释放聚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1187544A (zh) * 2019-12-16 2020-05-22 江门市壹家美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净味的环保涂料
CN112175371A (zh) * 2020-10-29 2021-01-05 浙江农林大学 一种抗菌型阻燃炭塑复合材料的制造工艺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电气石/无机抗菌剂复合型中空活性碳纤维研究;黄凤萍等;《非金属矿》;20060731;第29卷(第04期);第22-24、45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94677A (zh) 2021-04-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694677B (zh) 一种竹炭电气石复合负载Ag抗菌剂、抗菌聚丙烯组合物及制备方法
CN104312342A (zh) 一种环保型内墙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802926A (zh) 一种防治设施栽培连作障碍的双重调控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1019359A (zh) 一种耐高温的抗菌型硅橡胶及其制备方法
US20150110843A1 (en) Fibrous Antimicrobial Materials, Structures, and Barrier Applications
WO2017095004A1 (ko) 인조잔디용 친환경 충진재와 그 제조방법
CN106757468A (zh) 一种具有抗菌性的人造草坪及其制备方法
US20030102594A1 (en) Method of manufacturing an activated synthetic cottonwool
WO2020138655A1 (ko) 멀칭지용 생분해성 코팅조성물 및 멀칭지
KR101759483B1 (ko) 항균 및 탈취기능성 합성수지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06700384A (zh) 一种用于冷藏箱密封胶条制造的tpe材料及其制备工艺
CN108410285A (zh) 防霉杀菌的环保型涂料
CN108424576A (zh) 一种永久性抗菌防霉无毒无害聚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5340698A (zh) 一种医用抗菌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3004732A (zh) 一种抗菌涂料配方及其制备方法
CN111528223A (zh) 一种具缓释二氧化氯复合型抗菌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KR101550252B1 (ko) 탈질용 액상 탄소원 조성물 및 그를 이용한 오폐수의 탈질 방법
CN112175371B (zh) 一种抗菌型阻燃炭塑复合材料的制造工艺
CN110922661B (zh) 一种无机纳米抗菌塑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在供水管中的应用
KR102084663B1 (ko) 군용 의류대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08016102A (zh) 一种汽车内饰用pvc合成革
CN111374149A (zh) 一种基于过氧化氢的消毒灭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KR100949719B1 (ko) 항균성 제올라이트 수지 조성물
CN110846893A (zh) 一种纺织品防螨剂及其制备方法
KR101870257B1 (ko) 은나노입자가 담지된 바이오차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