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89492A - 吸收性物品 - Google Patents

吸收性物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89492A
CN112689492A CN201980058725.7A CN201980058725A CN112689492A CN 112689492 A CN112689492 A CN 112689492A CN 201980058725 A CN201980058725 A CN 201980058725A CN 112689492 A CN112689492 A CN 11268949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gion
absorbent article
skin
central
l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8005872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89492B (zh
Inventor
川口宏子
只井智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a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Ka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ao Corp filed Critical Ka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268949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8949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8949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8949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51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outer layers
    • A61F13/511Topsheet, i.e. the permeable cover or layer facing the skin
    • A61F13/51113Topsheet, i.e. the permeable cover or layer facing the skin comprising an additive, e.g. lotion or odour control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51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outer layers
    • A61F13/511Topsheet, i.e. the permeable cover or layer facing the skin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FFILTERS IMPLANTABLE INTO BLOOD VESSELS; PROSTHESES; DEVICES PROVIDING PATENCY TO, OR PREVENTING COLLAPSING OF, TUBULAR STRUCTURES OF THE BODY, e.g. STENTS; ORTHOPAEDIC, NURSING OR CONTRACEPTIVE DEVICES; FOMENTATION; TREATMENT OR PROTECTION OF EYES OR EARS; BANDAGES, DRESSINGS OR ABSORBENT PADS; FIRST-AID KITS
    • A61F13/00Bandages or dressings; Absorbent pads
    • A61F13/15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 A61F13/51Absorbent pads, e.g. sanitary towels, swabs or tampons for external or internal application to the body; Supporting or fastening means therefor; Tampon applic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outer layers
    • A61F13/511Topsheet, i.e. the permeable cover or layer facing the skin
    • A61F13/51113Topsheet, i.e. the permeable cover or layer facing the skin comprising an additive, e.g. lotion or odour control
    • A61F2013/51117Topsheet, i.e. the permeable cover or layer facing the skin comprising an additive, e.g. lotion or odour control the lotion having skin care propertie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Epidemiolog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Absorbent Articles And Supports Therefor (AREA)
  • Orthopedics, Nursing, And Contracep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中,正面片(12)在其非肌肤相对面与和该非肌肤相对面接触的部件接合。正面片(12)的非肌肤相对面中被接合的区域具有:中央低接合区域(21),其位于该正面片(12)的宽度方向中央区域且接合力相对较低;和一对侧部高接合区域(23),其位于该正面片(12)的宽度方向侧部区域并与该中央低接合区域(21)相邻,并且接合力相对较高。正面片(12)添加有护肤剂。

Description

吸收性物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次性尿布、生理用卫生巾等吸收性物品。
背景技术
就抑制产生皮肤的斑疹等之类的肌肤问题的观点来看,提案了使构成一次性尿布等吸收性物品的部件含有护肤剂的吸收性物品。例如,本申请人先前提案了如下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对吸收性物品的规定部位添加具有护肤效果且对于高吸收性聚合物实质上不具有分解作用的植物提取物,且该植物提取物以从上述规定部位转移到穿着者的皮肤并能够附着的状态存在(专利文献1)。与防漏层一同夹着吸收层的表面层添加有该植物提取物。
此外,专利文献2记载了如下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包括基部和正面片,该正面片具有从该基部向肌肤相对面侧突出的凸部,在该凸部中的顶部和侧壁部含有由来自植物的成分构成的弱酸化剂,该侧壁部的纤维密度小于该顶部的纤维密度。根据专利文献2,使弱酸性剂附着于正面片的肌肤相对面侧的表面。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045391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8-15520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正面片在其非肌肤相对面与和该非肌肤相对面接触的部件接合的吸收性物品。上述正面片的非肌肤相对面中的与和该非肌肤相对面接触的部件接合的区域优选具有:中央低接合区域,其位于该正面片的宽度方向中央区域,且接合力相对较低;和一对侧部高接合区域,其位于该正面片的宽度方向侧部区域并与该中央低接合区域相邻,并且接合力相对较高。优选上述正面片添加有护肤剂。
附图说明
图1是从肌肤相对面侧观察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尿布的俯视图,是使各部分的弹性部件伸长并扩展为平面状的展开状态下的俯视图。
图2是图1的II-II线剖面图。
图3是表示图2所示的中央低接合区域和侧部高接合区域、正面片、和吸收体的配置关系的俯视图。
图4是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效果的对应于图2的图。
图5是表示本发明的吸收体的另一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的图,是表示该吸收体所具有的吸收性芯与正面片的配置关系的俯视图。
图6是用于说明具有图5所示的吸收性芯的一次性尿布的效果的对应于图4的图。
图7是表示本发明的吸收体的又一实施方式的主要部分的图,是表示该吸收体所具有的吸收性芯与正面片的配置关系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肌肤问题易发生于肛门部和阴部这样的排泄部或其周边部。但是,排泄部是臀部的隙缝(臀缝)或臀沟那样的凹陷的部位,难以与正面片接触,因此,添加于该正面片的护肤剂难以转移到该排泄部及其周边部。专利文献1和2并没有公开提高护肤剂向排泄部和其周边部的转移性的技术。
因而,本发明的课题在于提供能够消除上述现有技术所存在的缺点的吸收性物品。
以下,参照附图,基于本发明所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说明。图1和图2示出了作为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的一个实施方式的一次性尿布100的基本的结构。尿布100呈具有相当于从穿着者的腹侧经由胯裆部向背侧延伸的方向的长度方向X和与之正交的宽度方向Y的纵长的形状。尿布100具有配置于穿着者的胯裆部的裆部C以及向其前后延伸的腹侧部A和背侧部B。裆部C具有在尿布100的穿着时与穿着者的排泄部相对配置的排泄部相对部。排泄部相对部通常位于尿布100的长度方向X的中央部或其附近。
尿布100是具有穿着者的腰身通过的腰部开口部和穿着者的下肢通过的一对腿部开口部的短裤型的尿布。在尿布100中,腹侧部A和背侧部B各自的外装体5的沿长度方向X的两侧缘部彼此通过粘接剂、热封合、超声波封合等公知的接合手段相互接合。从而形成上述腰部开口部和一对腿部开口部。
图1示出了展开且伸长状态的尿布100。尿布100的“展开且伸长状态”是指将腹侧部A和背侧部B各自的外装体5的沿长度方向X的两侧缘部从接合的状态撕开而成为展开状态,使该展开状态的尿布100的各部分的弹性部件伸长而扩展至设计尺寸(与在完全排除弹性部件的影响的状态下扩展至平面状时的尺寸相同)的状态。
尿布100包括外装体5和固定于该外装体5的吸收性主体10。外装体5具有形成腹侧部A的腹侧片部件5A和形成背侧部B的背侧片部件5B,腹侧片部件5A和背侧片部件5B在一对侧封部4、4被接合。如图1所示,吸收性主体10架设并被固定于腹侧片部件5A的宽度方向Y的中央部和背侧片部件5B的宽度方向Y的中央部。吸收性主体10的分别与腹侧片部件5A和背侧片部件5B重叠的部分通过粘接剂等公知的接合手段而与两个片部件5A、2B整面或局部接合。
如图2所示,作为构成吸收性主体10的构成部件,尿布100包括位于穿着者的肌肤相对面侧的正面片12、位于非肌肤相对面侧的背面片13、和配置于两个片12、13之间的吸收体14。在本说明书中,“肌肤相对面”是吸收性物品或其构成部件(例如正面片12)中的在吸收性物品被穿着时朝向穿着者的肌肤侧的面,即距穿着者的肌肤相对较近的一侧,“非肌肤相对面”是吸收性物品或其构成部件中的在吸收性物品被穿着时朝向与肌肤侧相反的一侧(穿衣侧)的面,即距穿着者的肌肤相对较远的一侧。此处所说的“穿着时”指维持通常的适当的穿着位置即该吸收性物品正确的穿着位置的状态,不包括吸收性物品处于从该穿着位置偏移的状态的情况。
作为正面片12,能够使用具有液体透过性的片,例如无纺布或穿孔膜等。另一方面,作为背面片13,例如能够使用液体难透过性的膜或纺粘-熔喷-纺粘层叠无纺布等。也可以在液体难透过性的膜上设置多个细微孔,对该膜赋予水蒸气透过性。在本实施方式中,出于使尿布的肌肤触感等更好的目的,在背面片13的外表面层叠了无纺布等质感良好的最外层片13a。
吸收体14包括吸收性芯(未图示)。吸收性芯例如由以纸浆为代表的纤维素等亲水性纤维的积纤体构成、由该亲水性纤维和吸收性聚合物的混合积纤体构成、由吸收性聚合物的堆积体构成、或者由在2个吸收性片之间载持有吸收性聚合物的层叠结构体构成。吸收体14可以具有包覆吸收性芯的包芯片,也可以不具有该包芯片。在具有包芯片的情况下,吸收性芯的至少其肌肤相对面由液体透过性的包芯片覆盖即可,也可以用包芯片覆盖包括肌肤相对面和非肌肤相对面在内的表面整个区域。作为包芯片,例如能够使用由亲水性纤维构成的薄页纸或者具有液体透过性的无纺布等。
尿布100在正面片12的肌肤相对面的沿长度方向X的两侧具有沿长度方向X延伸的一对防漏翻边15、15。防漏翻边15包括基端部和自由端。防漏翻边15在尿布100的肌肤相对面侧具有基端部,从肌肤相对面侧立起。防漏翻边15含有在吸收体14的长度方向X的全长的范围内连续的翻边形成用片15a、和以伸长状态配置于该防漏翻边15的自由端或其附近的由丝橡胶等构成的弹性部件15b而构成。翻边形成用片15a的宽度方向的一侧缘部位于防漏翻边15的基端部,并且另一侧缘部位于背面片13与最外层片13a之间。通过该弹性部件15b在尿布100被穿着的状态下收缩,防漏翻边15朝向穿着者的身体立起,能够有效地阻止排泄至正面片12上的液体在正面片12上扩散而向尿布100的宽度方向外侧漏出。作为翻边形成用片15a,能够使用耐液性或拨水性且透气性的原材料。
在尿布100的裆部C,翻边形成用片15a的与防漏翻边15的立起部分相比靠宽度方向Y的外方侧形成配置于穿着者的腿周围的腿部周缘部19。在该腿部周缘部19,腿部弹性部件16以伸长状态配置,通过其收缩,在穿着状态下的裆部C形成提高对穿着者的腿围的贴合性的腿部褶皱。
构成外装体5的腹侧片部件5A和背侧片部件5B分别包括成为尿布的外表面的外层片、配置于该外层片的内表面侧的内层片、和以伸展状态配置于这两个片之间的多根丝状的弹性部件17。通过该弹性部件17的收缩,对配置于穿着者的腰身和腰部的部位的贴合性提高。
如图2所示,正面片12在其非肌肤相对面与和该非肌肤相对面接触的部件接合。详细而言,正面片12与吸收体14接触。此外,正面片12在与吸收体14相比靠宽度方向Y的外方侧与背面片13接触。正面片12与和该正面片12的非肌肤相对面接触的部件通过公知的接合手段而彼此接合。作为公知的接合手段,可列举热熔粘接剂等各种粘接剂、热封合、超声波封合、高频封合等熔接手段等。
如图2和图3所示,正面片12的非肌肤相对面中的与其他部件接合的区域具有中央低接合区域21和夹着该中央低接合区域21的一对侧部高接合区域23。中央低接合区域21是位于正面片12的宽度方向中央区域且接合力相对较低的接合区域。侧部高接合区域23是位于正面片12的宽度方向侧部区域并与中央低接合区域21相邻且接合力相对较高的接合区域。中央低接合区域21和侧部高接合区域23均沿尿布100的长度方向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2所示,中央低接合区域21将正面片12的宽度方向中央区域和吸收体14的宽度方向中央区域接合。另一方面,各侧部高接合区域23将正面片12的宽度方向侧部区域与吸收体14的宽度方向侧部区域和背面片13中位于防漏翻边15的基端部附近的区域接合。
正面片12添加有护肤剂。护肤剂对穿着者的肌肤具有保护、治愈等功能。通过对正面片12添加护肤剂,在尿布100的穿着状态下,护肤剂从正面片12转移到穿着者的肌肤而表现护肤效果。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后文所述,护肤剂的转移顺畅地进行,因此,能够更有效地表现护肤效果。作为护肤剂,例如能够列举各种植物提取物、胶原蛋白、天然保湿成分(NMF)、1,3-丁二醇、丙二醇、一缩二丙二醇、甘油等保湿剂;精氨酸、胍衍生物(例如,2-(2-羟基乙氧基)乙基胍的有机酸盐(例如琥珀酸盐、乙醇酸盐、乳酸盐、苹果酸盐、柠檬酸盐、酒石酸盐等))等角质软化剂;愈创奥(guaiazulene)、丹宁、没食子酸衍生物等消炎剂;在化妆品领域中用作润肤(emollient)剂的材料等。
植物提取物的具体例,可列举燕麦提取物、海藻(墨角藻)提取物、柚子提取物、金缕梅(北美金缕梅)提取物、地榆提取物、罗汉柏提取物、芦荟提取物、黄柏提取物、问荆提取物、母菊提取物、桉树提取物、桃叶提取物等。就得到较高的护肤效果的观点而言,优选使用柚子提取物、金缕梅提取物、罗汉柏提取物、芦荟提取物、黄柏提取物、桉树提取物或桃叶提取物,更优选使用金缕梅提取物。
植物提取物例如能够通过将各种植物整体或叶子、树皮、根和枝中的一种或两种以上的部位干燥、或不干燥而粉碎后,在常温或加温的条件下通过溶剂提取,或者使用索氏提取器等提取器具来提取。从在制造过程中即使进行加热处理也无需防爆措施,即使涂敷于正面片12也能够抑制吸收性能下降的观点来看,作为植物提取物优选使用利用1,3-丁二醇的提取物。
通常,植物提取物处于除了有效成分之外,还含有提取所使用的溶剂成分和水分的状态。该状态下的植物提取物的有效成分量(除去挥发溶剂成分、水分后的量)大约为0.001~5质量%即可。在使用1,3-丁二醇作为提取用的溶剂成分的情况下,植物提取物的有效成分和1,3-丁二醇的总和处于上述范围内即可。优选植物提取物的有效成分的量相对于溶剂成分的量为大约0.001~10质量%。
作为用作润肤剂的护肤剂的具体例,例如可列举液体石蜡、硅油、动植物油(橄榄油、霍霍巴油、红花油、角鲨烷和角鲨烯等)、甘油单酯、甘油二酯、甘油三酯、脂肪族醚(十四烷基-1,3-二甲基丁基醚、十六烷基-1,3-二甲基丁基醚、十八烷基-1,3-二甲基丁基醚、十六烷基-1,3-甲基丙基醚、十八烷基-1,3-甲基丙基醚等)、异十八烷基胆固醇酯、石蜡、C12~C22脂肪酸、C12~C44脂肪酸醚、C12~C22脂肪醇、凡士林、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可以为单酯、二酯和三酯中的任意酯。)、聚氧乙烯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可以为单酯、二酯和三酯中的任意酯。)、金属皂(硬脂酸镁等)、蔗糖脂肪酸酯、环糊精脂肪酸酯、有机硅、有机硅类树脂、日本特开2004-255164号公报或日本特开2012-143543号公报所记载的发明中使用的润肤剂或含有润肤剂和固定剂的乳液(lotion)组合物等。
上述各种疏水性护肤剂可以单独使用1种,也可以并用2种以上。
如上所述,正面片12在中央低接合区域21和侧部高接合区域23与其他部件接合。因此,在尿布100的穿着状态下对正面片12施加摩擦力、或正面片12因体液而湿润时,正面片12中与中央低接合区域21对应的部位从作为与该正面片12接合的部件的吸收体14剥离。而另一方面,在正面片12中的与侧部高接合区域23对应的部位,正面片12和与其非肌肤相对面接触的部件的接合得以维持。其结果是,正面片12中的宽度方向中央区域从吸收体14分离,而与穿着者的肌肤充分接触。尤其是如图4所示,正面片12的宽度方向中央区域伴随穿着者的动作而进入臀缝、臀沟那样的凹陷的部位,与肛门部、阴部这样的排泄部或其周边部充分接触。其结果是,施于正面片12的护肤剂可有效地转移到排泄部及其周边部。
从更易使正面片12进入臀部的凹陷部位的观点出发,优选中央低接合区域21位于一对防漏翻边15、15之间。该情况下,中央低接合区域21可以不仅在一对防漏翻边15、15之间延伸,还与防漏翻边15的自由端相比向宽度方向Y的外方延伸。
就与上述同样的观点而言,优选中央低接合区域21在穿着时位于与穿着者的尿排泄部和便排泄部两者相对的位置。该情况下,中央低接合区域21位于裆部C的排泄部相对部。
在尿布100中,对正面片12的肌肤相对面涂敷护肤剂有利。就使护肤剂易于向肌肤转移的观点而言,正面片12优选为在与中央低接合区域21重叠的区域添加有护肤剂。该情况下,护肤剂既可以施于正面片12中与中央低接合区域21局部重叠的区域,也可以施于正面片12的与中央低接合区域21的整个区域重叠的区域。护肤剂例如对正面片12的构成纤维施加。具体而言,涂敷于纤维的表面或者混入构成纤维的树脂中。
就提高护肤剂的转移性的观点而言,在将中央低接合区域21的面积设为S1,将正面片12中添加护肤剂且与中央低接合区域21重叠的区域的面积设为S2时,S2相对于S1的比率即S2/S1的值优选为0.3以上,更优选为0.4以上,此外,优选为1.0以下,更优选为0.9以下,此外,优选为0.3以上且1.0以下,更优选为0.4以上且0.9以下。以下,也将正面片12中添加有护肤剂且与中央低接合区域21重叠的区域称为“护肤剂区域”。
就与上述同样的观点而言,中央低接合区域21的面积S1优选为300cm2以上,更优选为400cm2以上,此外,优选为700cm2以下,更优选为600cm2以下,此外,优选为300cm2以上且700cm2以下,更优选为400cm2以上且600cm2以下。
就与上述同样的观点而言,护肤剂区域的面积S2优选为200cm2以上,更优选为250cm2以上,此外,优选为700cm2以下,更优选为600cm2以下,此外,优选为200cm2以上且700cm2以下,更优选为250cm2以上且600cm2以下。
就更可靠地得到正面片12的宽度方向中央区域剥离时的、吸收性主体10的保形性的观点而言,在将中央低接合区域21的面积设为S1,侧部高接合区域23的面积设为S3时,S3相对于S1的比率即S3/S1的值优选为0.07以上,更优选为0.09以上,此外,优选为0.7以下,更优选为0.6以下,此外,优选为0.07以上且0.7以下,更优选为0.09以上且0.6以下。
就与上述同样的观点而言,侧部高接合区域23的面积S3优选为50cm2以上,更优选为60cm2以上,此外,优选为200cm2以下,更优选为180cm2以下,此外,优选为50cm2以上且200cm2以下,更优选为60cm2以上且180cm2以下。
中央低接合区域21和侧部高接合区域23能够通过由后文所述的〔接合强度的测定方法〕测定的接合强度来确定其范围。
中央低接合区域21中的护肤剂区域能够通过确认正面片12与水的接触角的变化来确定。与水的接触角的测定例如能够根据日本特开2015-142721号公报记载的方法来进行。例如,在添加有具有水溶性和水分散性的护肤剂的护肤剂区域,正面片的构成纤维与水的接触角小于90度,在添加有不具有水溶性和水分散性的护肤剂的护肤剂区域,正面片的构成纤维与水的接触角为90度以上。护肤剂是否具有水溶性和水分散性能够采用以下的方法来判断。将涂敷了护肤剂的片浸渍于该片的质量的10倍量的水(液温25℃)中,在放置24小时后,在上述护肤剂完全不溶解且不分散的情况下,判断为上述护肤剂具有水溶性和水分散性。另一方面,在放置24小时后,护肤剂完全溶解或分散的情况下,判断为该护肤剂具有水溶性或水分散性。
就易于使排泄部和正面片12接触的观点而言,优选中央低接合区域21和侧部高接合区域23的尺寸处于以下的范围。
以宽度方向二等分线CL为中心,中央低接合区域21优选相对于正面片12的宽度方向全长W处于40~85%的范围,更优选处于45~80%的范围,尤其优选处于50~75%的范围。宽度方向二等分线CL是将正面片12的宽度方向Y的全长二等分且沿长度方向X延伸的线(参照图3)。
中央低接合区域21的长度方向X的长度L1(参照图3)相对于正面片12的长度方向X的全长L(参照图3)优选为40%以上,更优选为50%以上,此外,优选为100%以下,更优选为80%以下,此外,优选为40%以上且100%以下,更优选为50%以上且80%以下。
中央低接合区域21的宽度方向Y的长度W1(参照图3)优选为64mm以上,更优选为72mm以上,此外,优选为136mm以下,更优选为128mm以下,此外,优选为64mm以上且136mm以下,更优选为72mm以上且128mm以下。
中央低接合区域21的长度方向X的长度L1(参照图3)优选为180mm以上,更优选为220mm以上,此外,优选为450mm以下,更优选为400mm以下,此外,优选为180mm以上且450mm以下,更优选为220mm以上且400mm以下。
侧部高接合区域23的宽度方向Y的长度W3(参照图3)相对于正面片12的宽度方向Y的全长W(参照图3)优选为15%以上,更优选为20%以上,此外,优选为60%以下,更优选为55%以下,此外,优选为15%以上且60%以下,更优选为20%以上且55%以下。
侧部高接合区域23的长度方向X的长度优选处于中央低接合区域21的长度方向X上的长度L1的优选范围内。
就更易使正面片12的宽度方向中央区域剥离的观点而言,优选在中央低接合区域21,正面片12与和该正面片12接触的部件通过后文所述的揉搓试验评价而能够剥离,而在侧部高接合区域23,正面片12与和该正面片12接触的部件通过相同条件的刮擦不能剥离。
上述揉搓试验评价以如下方式进行。
在尿布中,对正面片的宽度方向中央区域注入250g生理盐水,然后静置5分钟。接着,从花王株式会社制造的Merries(注册商标)中切出搭扣带,将该搭扣带的扣接部贴附于正面片,在其上载置1kg的砝码并静置10秒。接下来,将搭扣带从正面片撕除,肉眼确认正面片与和该正面片接触的部件的剥离。反复进行5次以上操作,在确认到4次上述剥离的情况下,判断为正面片与该正面片能够剥离。
就与上述同样的观点而言,中央低接合区域21与侧部高接合区域23的接合强度的差优选为0.5N/50mm以上,更优选为0.7N/50mm以上,此外,优选为2.3N/50mm以下,更优选为2.1N/50mm以下,此外,优选为0.5N/50mm以上且2.3N/50mm以下,更优选为0.7N/50mm以上且2.1N/50mm以下。接合强度通过后文所述的方法来测定。就中央低接合区域21与侧部高接合区域23的接合强度而言,能够通过对这些各区域21、23使用接合强度不同的接合手段、或者对各区域21、23使用同种粘接剂但使粘接剂的克重不同等方法而使中央低接合区域21与侧部高接合区域23的接合强度不同。
〔接合强度的测定方法〕
在22℃、65%RH的环境下,将一次性尿布伸长至由各弹性部件的收缩而形成的褶皱消失的程度,切取在俯视时正面片与吸收体的整个区域在厚度方向上重叠的部分,将其作为测定样品。接下来,以测定片的正面片沿着尿布的宽度方向进行剥离的方式,将测定样品安装于拉伸试验机(例如,ORIENTEC公司制造的Tensilon拉伸试验机“RTA-100”)。例如,将正面片的宽度方向的一个端部安装于拉伸试验机的上部卡盘,将吸收体安装于下部卡盘。上部和下部两个卡盘之间设为10mm。接下来,在固定下部卡盘的位置的状态下,使上部卡盘以300mm/min的速度上升,使正面片沿着尿布的宽度方向剥离。此时,测定伴随上部卡盘的上升即拉伸距离而变化的拉伸负荷。在通过该测定得到的拉伸距离-拉伸负荷的曲线中,伴随拉伸距离的增加,在第一极大点之后会继续出现相对较高的拉伸负荷,接着继续出现相对较低的拉伸负荷,然后再次继续出现相对较高的拉伸负荷。即,拉伸负荷以3个阶段变化。在该拉伸距离-拉伸负荷的曲线中,将测定开始后最先出现的第一极大点作为初始点,将观察到与第1极大点相同程度的拉伸负荷的范围作为第1阶段。将在第1阶段后,观察到与该第1阶段相比相对较小的拉伸负荷的范围作为第2阶段。将在第2阶段后,观察到与该第2阶段相比相对较大的拉伸负荷的范围作为第3阶段。在第1阶段,将距显示第一极大点的地点+10mm范围内的拉伸负荷的积分平均值作为一个侧部高接合区域的接合强度。在第2阶段,将距显示最早出现的极大点的地点+10mm范围内的拉伸负荷的积分平均值作为中央低接合区域的接合强度。在第3阶段,将距显示最早出现的极大点的地点+10mm范围内的拉伸负荷的积分平均值作为另一个侧部高接合区域的接合强度。在无特意说明的情况下,接合强度使用干燥状态的测定片进行测定。后文所述的“干燥时的接合强度”是干燥状态的测定片的接合强度,后文所述的“湿润时的接合强度”是湿润状态的测定片的接合强度。“湿润状态”是指将测定样品整体浸过水的状态。
在本实施方式中,能够通过对中央低接合区域21和侧部高接合区域23施予热熔粘接剂20a、20b,而调整中央低接合区域21和侧部高接合区域23的接合力(参照图2)。例如在将中央低接合区域21中的热熔粘接剂20a的克重设为B1,将侧部高接合区域23中的热熔粘接剂20b的克重设为B2时,B2相对于B1的比率即B2/B1的值优选为1.2以上,更优选为1.3以上,此外,优选为2.5以下,更优选为2.4以下,此外,优选为1.2以上且2.5以下,更优选为1.3以上且2.4以下。通过此种方式,能够使侧部高接合区域23的接合力比中央低接合区域21高。
也可以代替对中央低接合区域21和侧部高接合区域23施以热熔粘接剂,而对中央低接合区域21施以热熔粘接剂,并对侧部高接合区域23实施热封合。
从在因排泄物而变得湿润时,使正面片12与排泄部进一步接触,而进一步提高护肤效果的观点出发,中央低接合区域21优选湿润时的接合强度低于干燥时的接合强度。该情况下,中央低接合区域21的干燥时的接合强度优选为0.4N/50mm以上,更优选为0.5N/50mm以上,此外,优选为1.0N/50mm以下,更优选为0.9N/50mm以下,此外,优选为0.4N/50mm以上且1.0N/50mm以下,更优选为0.5N/50mm以上且0.9N/50mm以下。此外,中央低接合区域21的湿润时的接合强度优选为0.1N/50mm以上,更优选为0.15N/50mm以上,此外,优选为0.5N/50mm以下,更优选为0.45N/50mm以下,此外,优选为0.1N/50mm以上且0.5N/50mm以下,更优选为0.15N/50mm以上且0.45N/50mm以下。
在使中央低接合区域21的接合强度在干燥时和湿润时不同的情况下,例如能够使用接合强度在干燥时和湿润时变化的种类的粘接剂。作为这样的粘接剂,能够适当使用成为上述范围的接合强度的粘接剂。
就使护肤剂更易向肌肤转移的观点而言,中央低接合区域21的每单位面积的护肤剂的质量优选为0.00001g/m2以上,更优选为0.00005g/m2以上,尤其优选为0.0001g/m2以上,此外,优选为0.05g/m2以下,更优选为0.01g/m2以下,尤其优选为0.005g/m2以下,此外,优选为0.00001g/m2以上且0.05g/m2以下,更优选为0.00005g/m2以上且0.01g/m2以下,尤其优选为0.0001g/m2以上且0.005g/m2以下。每单位面积的护肤剂的质量能够通过以下的方法求出。
〔每单位面积的护肤剂的质量的测定方法〕
从正面片的与使用上述〔接合强度的测定方法〕确定的中央低接合区域重叠的部分切取300mm2以上的测定片。在一处的切取面积不足300mm2的情况下,从多处切取测定片,使其合计面积为300mm2以上。接下来,对测定片进行从非极性溶剂至极性溶剂的多步溶剂提取法,将存在于测定片的护肤剂分离,得到含有单一组合物的溶液。使得到的溶液干燥并固化,组合采用1H-NMR(核磁共振法)、IR(红外分光光度法)、LC(液相色谱法)、GC(气相色谱法)、MS(质谱法)、GPC(凝胶渗透色谱法)、荧光X线等来鉴定护肤剂的化学结构。此外,将具有特定化学结构的制剂作为标准物质,通过GC、LC等众所周知的分析方法制作标准曲线,对测定片中的护肤剂进行定量。基于该定量结果,求出每单位面积(1mm2)的护肤剂的质量。在测定片中存在多种护肤剂的情况下,对各个护肤剂的质量进行合计,求出每单位面积(1mm2)的护肤剂的质量的合计,并将其作为每单位面积的护肤剂的质量。
正面片12既可以是具有单层结构的片,也可以是具有2层以上的纤维层层叠而成的层叠结构的片。在正面片12具有层叠结构的情况下,该层叠结构中的各纤维层由配置于距穿着者的肌肤最近的位置的肌肤侧纤维层和与该肌肤侧纤维层相比配置在距穿着者的肌肤较远的位置的非肌肤侧纤维层构成。在正面片12具有3层以上的纤维层层叠而成的层叠结构的情况下,该正面片12具有形成肌肤相对面的1层肌肤侧纤维层和2层以上的非肌肤侧纤维层。
就提高护肤剂向肌肤的转移性的观点而言,优选护肤剂添加于正面片12的肌肤相对面侧,在正面片12具有层叠结构的情况下,优选对肌肤侧纤维层添加护肤剂。
在正面片12具有层叠结构的情况下,优选肌肤侧纤维层比非肌肤侧纤维层的纤维密度高,且添加有护肤剂。通过该构成,利用毛细管力易于使护肤剂保留在肌肤侧纤维层,能够提高护肤剂向肌肤的转移性。就更可靠地起到这样的效果的观点而言,肌肤侧纤维层和非肌肤侧纤维层各自的纤维密度优选处于以下范围。肌肤侧纤维层的纤维密度相对于非肌肤侧纤维层的纤维密度,优选为1.25倍以上,更优选为1.5倍以上,此外,优选为8.0倍以下,更优选为7.0倍以下,此外,优选为1.25倍以上且8.0倍以下,更优选为1.5倍以上且7.0倍以下。肌肤侧纤维层的纤维密度优选为250根/mm2以上,更优选为270根/mm2以上,此外,优选为400根/mm2以下,更优选为380根/mm2以下,此外,优选为250根/mm2以上且400根/mm2以下,更优选为270根/mm2以上且380根/mm2以下。非肌肤侧纤维层的纤维密度优选为50根/mm2以上,更优选为70根/mm2以上,此外,优选为200根/mm2以下,更优选为180根/mm2以下,此外,优选为50根/mm2以上且200根/mm2以下,更优选为70根/mm2以上且180根/mm2以下。各纤维层的纤维密度能够通过以下的方法求出。
〔纤维密度的测定方法〕
将正面片2的截断面调整为能够使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进行放大观察(能够测量30~60根左右的纤维剖面的倍率(150~500倍)。在上述截断面的观察视野中,通过图像解析测定每固定视野面积(0.02mm2)中纤维所占的面积。具体而言,对于所获得的图像,使用ImageJ等图像处理软件,在纤维与不存在纤维的部分的亮度边界设定阈值,将亮度二值化。一般而言,在以白色和黑色进行二值化的情况下,纤维成为白色,不存在纤维的部分成为黑色,因此,在测定对象(正面片)的厚度方向上,能够将白色部分最多的区域识别为肌肤侧纤维层,将与该肌肤侧纤维层相比黑色部分较多的区域识别为非肌肤侧纤维层。然后,计算每固定面积(0.02mm2左右)的被切断的纤维的剖面数,将其换算为每1mm2的纤维的剖面数(根/mm2)。在正面片的任意3处进行该测定,将它们的平均值作为纤维密度。作为扫描电子显微镜,例如能够使用日本电子株式会社公司制造的JCM-5100(商品名)。
在正面片12具有层叠结构的情况下,优选肌肤侧纤维层与非肌肤侧纤维层相比构成纤维的纤度小。在这样的构成中,非肌肤侧纤维层的构成纤维的纤度相对较大,因此,正面片12的非肌肤相对面与和该正面片12接合的部件的接合面积变小,在中央低接合区域21更易将正面片12剥离。此外,肌肤侧纤维层的构成纤维的纤度相对较小,因此,在剥离的正面片12进入穿着者的排泄部时不易使肌肤疼痛。就更可靠地起到这样的效果的观点而言,优选肌肤侧纤维层和非肌肤侧纤维层各自的构成纤维的纤度处于以下范围。肌肤侧纤维层的构成纤维的纤度优选为1.0dtex以上,更优选为1.3dtex以上,此外,优选为3.0dtex以下,更优选为2.5dtex以下,此外,优选为1.0dtex以上3.0dtex以下,更优选为1.3dtex以上且2.5dtex以下。非肌肤侧纤维层的构成纤维的纤度优选为3.3dtex以上,更优选为4.0dtex以上,此外,优选为10.0dtex以下,更优选为7.0dtex以下,此外,优选为3.3dtex以上且10.0dtex以下,更优选为4.0dtex以上且7.0dtex以下。在正面片12具有多个非肌肤侧纤维层的情况下,优选各非肌肤侧纤维层的构成纤维的纤度处于上述范围。纤维的纤度以如下方式测定。
〔纤维的纤度的测定方法〕
将正面片切割为50mm×100mm(面积5000mm2)的长方形形状制成测定用样品。接着,观察测定用样品的剖面,以测定用样品的在厚度方向上距肌肤相对面隔开0.2mm间隔的位置处的10根标准纤维为对象,使用电子显微镜对纤维粗细进行实际测量,计算出纤维粗细的平均值Dn(μm)。接下来,确定在厚度方向上距肌肤相对面隔开0.2mm间隔的位置处的标准纤维的构成树脂,使用差示扫描量热测定器(DSC)求出理论纤维存在密度Pn(g/cm3)。根据获得的纤维粗细平均值Dn(μm)和理论纤维存在密度Pn(g/cm3),计算出每10,000m纤维长度的重量(g),将该计算出的值作为肌肤侧纤维层的构成纤维的纤度(dtex)。关于非肌肤侧纤维层的构成纤维的纤度,除了观察测定用样品的剖面,测定用样品的在厚度方向上距非肌肤相对面隔开0.2mm间隔的位置处的10根标准纤维作为对象以外,采用与肌肤侧纤维层的构成纤维的纤度同样的方法进行测定。
肌肤侧和非肌肤侧纤维层的纤维密度或构成纤维的纤度不同的正面片12能够通过适当选择各纤维层的构成纤维的粗细和/或纤维树脂材料等来制造。此外,在形成各纤维层的工序中,能够通过对成为肌肤侧纤维层的网状物进行加热压缩,而制造具有纤维密度相对较高的肌肤侧纤维的正面片。
作为正面片12的表面形状,能够没有特别限制地采用该技术领域中已知的各种形状。例如,正面片12的肌肤相对面和非肌肤相对面这两个面可以平坦,但优选肌肤相对面和非肌肤相对面的某一个或者两者具有凹凸形状。在正面片的非肌肤相对面侧具有凹凸形状的情况下,中央低接合区域21处的正面片12和与该正面片12接合的部件的接合面积变小,因此,能够使正面片12更易剥离。此外,在正面片的肌肤相对面侧具有凹凸形状的情况下,剥离的正面片12与排泄部的接触面积变小,因此,在该正面片12进入穿着者的排泄部时不易使肌肤疼痛。作为具有上述凹凸形状的正面片,包括在正面片的肌肤相对面侧和非肌肤相对面侧的任一者或者两者,以散点状形成有多个凸部的正面片、或者交替地形成有在一个方向延伸的凸条部和槽部的正面片。上述凸部和上述凸条部可以内部为中空,也可以内部为实心。具有上述凹凸形状的正面片例如能够采用日本特开2015-112343号公报或日本特开2016-117977号公报所述的制造方法来制造。
就在从吸收体14剥离的正面片12进入穿着者的排泄部时不产生不适感的观点而言,正面片12的MD蓬松柔软度优选为7.0cN以下,更优选为6.5cN以下,尤其优选为6.0cN以下。作为上述MD蓬松柔软度的下限值,越接近0越优选,从在制造尿布时能够稳定地生产的观点出发,优选为0.5cN以上。MD蓬松柔软度根据以下的测定法测定。
〔MD蓬松柔软度的测定方法〕
MD蓬松柔软度是在22℃且65%RH的环境下,将正面片在沿其构成纤维的取向方向的CD方向上切出150mm、在与CD方向正交的MD方向上切出30mm,将其作为测定片。将该测定片以呈直径45mm的环状的方式,使用订书机将端部在上下两处固定。此时,使订书机的订书针在CD方向上较长。接下来,使用拉伸试验机(例如ORIENTEC公司制造的Tensilon拉伸试验机“RTA-100”),在试样台上将上述环状的测定片竖起成筒状,测定从上方利用与台大致平行的平板以压缩速度10mm/分钟的速度进行压缩时的最大负荷。该测定对从正面片切取的任意3处进行,将它们的平均值作为MD蓬松柔软度。
接下来,关于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参照附图对对其他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在不矛盾的范围内,能够适当适用上述实施方式的说明。在图5~7中,对与上述实施方式同样的构成标注与该实施方式相同的符号。此外,在图6所示的尿布100a中,从易于说明的观点出发,省略了包覆吸收性芯14a的包芯片的图示。
在图5和图6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吸收体14的吸收性芯14a具有在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弯折引导部30,该弯折引导部30位于在俯视时与中央低接合区域21重叠的位置(参照图5)。弯折引导部30是在观察吸收性芯14a的沿宽度方向Y的剖面时,成为可以使该吸收性芯14a向肌肤相对面侧或非肌肤相对面侧弯曲的弯曲点的部分。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弯折引导部30,吸收性芯14a具有位于吸收性芯14a的宽度方向中央区域的中央弯折引导部31和位于该中央弯折引导部31的宽度方向Y的两侧的一对侧部弯折引导部33。上述中央弯折引导部31位于与中央低接合区域21重叠的位置。在如本实施方式那样,吸收性芯具有多个弯折引导部30的情况下,所具有的多个弯折引导部中的至少1个弯折引导部30位于与中央低接合区域21重叠的位置即可,优选中央弯折引导部31位于与中央低接合区域21重叠的位置。
本实施方式的吸收性芯14a具有上述弯折引导部31、33,由此,在观察上述剖面时,吸收性芯14a以中央弯折引导部31成为山部、一对侧部弯折引导部33、33成为谷部的方式以W字状弯曲(参照图6)。由此,正面片12的与成为山部的中央弯折引导部31重叠的部分容易剥离,而且与该中央弯折引导部31重叠的部分易于与像臀缝、臀沟那样的凹陷的部位紧密接触,因此,正面片12与排泄部及其周边部的贴合性提高。尤其是通过使成为山部的中央弯折引导部31与中央低接合区域21重叠,能够提高上述紧密接触性和贴合性。此外,即使在吸收性芯14a仅具有中央弯折引导部31的情况下,该吸收性芯也能以中央弯折引导部31成为山部的方式弯曲,因此,能够提高上述贴合性。
就更可靠地起到上述效果的观点而言,优选各弯折引导部31、33的配置和尺寸处于以下范围内。
在吸收性芯14a具有侧部弯折引导部33的情况下,优选各侧部弯折引导部33与中央弯折引导部31的间隔距离W12(参照图5)彼此相同。即,各侧部弯折引导部33优选形成于关于吸收性芯14a的宽度方向二等分线CL1对称的位置。
各弯折引导部31、33的长度方向X的长度L11、13(参照图5)优选为50mm以上,更优选为100mm以上,此外,优选为350mm以下,更优选为300mm以下,此外,优选为50mm以上且350mm以下,更优选为100mm以上且300mm以下。
各弯折引导部31、33的宽度、即宽度方向Y上的长度优选为20mm以下,更优选为15mm以下。作为下限值,越接近0越优选,但从使吸收性芯弯曲的观点来看,优选为1mm以上,更优选为3mm以上。各弯折引导部31、33的宽度既可以相同,也可以彼此不同。
弯折引导部30可以是吸收性芯14a的形成材料缺失从而该部分成为空间的非积纤部、该形成材料的克重比周围低的低积纤部、或者将该形成材料压实而形成的压实部。非积纤部可以是贯通吸收性芯14a的贯通孔,也可以是隙缝。隙缝是指宽度较窄的形状的贯通孔。压实部通常成为厚度比周围小的凹部。低积纤部指上述形成材料的克重为50g/m2以下的部分,但该低积纤部可以是凹部,也可以不是凹部。
在图7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吸收体14中的吸收性芯14b具有高克重区域41和与该高克重区域41相比克重相对较低的低克重区域43。低克重区域43形成于背侧部B(未图示),且位于在俯视时与中央低接合区域21重叠的位置。通过这样的构成,吸收性芯14b的低克重区域43中的部分易于沿臀部的形状变形,因此,能够提高剥离的正面片12与该臀部的贴合性,能够进一步使护肤剂向排泄部及其周边部转移。
就更可靠地起到上述效果的观点来看,高克重区域41和低克重区域43的尺寸、克重优选处于以下范围内。
高克重区域41的长度方向X的长度L15(参照图7)相对于吸收性芯14b的长度方向X的全长L4优选为50%以上,更优选为60%以上,进一步优选为70%以上,此外,优选为90%以下,更优选为85%以下,进一步优选为80%以下,此外,优选为50%以上且90%以下,更优选为60%以上且85%以下,进一步优选为70%以上且80%以下。
低克重区域43的长度方向X的长度L16相对于吸收性芯14b的长度方向X的全长L4优选为10%以上且50%以下,更优选为15%以上且40%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0%以上且30%以下。
高克重区域41的克重相对于低克重区域43的克重优选为120%以上,更优选为140%以上,此外,优选为250%以下,更优选为230%以下,此外,优选为120%以上且250%以下,更优选为140%以上且230%以下。
低克重区域43的克重优选为100g/m2以上,更优选为150g/m2以上,进一步优选为200g/m2以上,此外,优选为600g/m2以下,更优选为550g/m2以下,进一步优选为500g/m2以下,此外,优选为100g/m2以上且600g/m2以下,更优选为150g/m2以上且550g/m2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00g/m2以上且500g/m2以下。另一方面,高克重区域41的克重以比低克重区域43的克重高为条件,优选为150g/m2以上且900g/m2以下,更优选为200g/m2以上且850g/m2以下,进一步优选为250g/m2以上且800g/m2以下。
接下来,对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优选的制造方法进行说明。如上所述在正面片12添加有护肤剂,作为对正面片12添加护肤剂的方法,例如可列举将护肤剂投入涂敷装置(涂敷器)的槽内,根据需要进行加热而使其流动性提高,然后,对该正面片进行涂敷的方法。此时,对正面片12的肌肤相对面、或者在正面片12具有层叠结构的情况下对肌肤侧纤维层的肌肤相对面涂敷护肤剂。作为护肤剂的涂敷方法,例如能够适用模涂布机、刮刀涂布机、气刀涂布机、辊式涂布机、棒式涂布机、凹版涂布机、棒刮板式涂布机、唇口涂布机、帘幕涂布机、滑珠等。
就使护肤剂易于附着的观点而言,关于护肤剂的粘度,优选通过下述方法测定的粘度为1mPa·s以上且5000mPa·s以下。
<粘度的测定>
使用音叉型振动式粘度计(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代表使用VIBRO NISCOMETERCJV5000(株式会社A&D公司制造)),以涂敷于正面片时的护肤剂的状态测定粘度。具体而言,在温度36℃下进行护肤剂的粘度的测定。在将护肤剂加热至规定温度并涂敷的情况下,在该规定温度的状态下实施测定。反复测定3次,采用其平均值作为粘度。
如上所述,正面片12与和该正面片12接触的部件的接合能够使用公知的接合手段。在对该接合使用粘接剂的情况下,粘接剂被涂敷于正面片12的非肌肤相对面。粘接剂可以采用以不存在非涂敷部分的方式进行涂敷的所谓整面涂敷的方式涂敷,也可以采用存在非涂敷部分的方式涂敷的涂敷图案涂敷。作为上述涂敷图案,可列举螺旋状、山顶状、欧米伽状、帘幕状、条纹状等。作为粘接剂的涂敷方法,能够采用与上述护肤剂的涂敷方法同样的方法。
以上,对基于本发明所优选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也可以将上述实施方式组合。例如,尿布100也可以包括图5和图6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的弯折引导部30和图7所示的实施方式中的具有高克重区域41和低克重区域43的吸收性芯。
此外,本发明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能够适当变更。例如,在图1至图4所示的实施方式中,在中央低接合区域21和侧部高接合区域23,正面片12与和该正面片12的非肌肤相对面接触的吸收体14接合,但正面片12也可以与吸收体14以外的部件接合。例如,在正面片12与吸收体14之间配置有由无纺布等构成的次层片的情况下,正面片12也可以与次层片接合。
此外,上述的各实施方式是将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适用于短裤型一次性尿布的例子,但本发明不限于此,也可以对展开型的一次性尿布适用本发明。此外,也可以将本发明适用于一次性尿布以外的吸收性物品,例如生理用卫生巾、失禁垫等。
关于上述实施方式,本发明进一步公开以下的吸收性物品。
<1>
一种吸收性物品,正面片在其非肌肤相对面与和该非肌肤相对面接触的部件接合,
上述正面片的非肌肤相对面中的与和该非肌肤相对面接触的部件接合的区域具有:中央低接合区域,其位于该正面片的宽度方向中央区域,且接合力相对较低;和一对侧部高接合区域,其位于该正面片的宽度方向侧部区域并与该中央低接合区域相邻,并且接合力相对较高,
上述正面片添加有护肤剂。
<2>
如上述<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护肤剂为植物提取物。
<3>
如上述<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护肤剂为金缕梅提取物。
<4>
如上述<1>~<3>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正面片的构成纤维添加有上述护肤剂。
<5>
如上述<1>~<4>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在上述正面片的肌肤相对面中沿长度方向的两侧具有一对防漏翻边,上述中央低接合区域位于该一对防漏翻边之间。
<6>
如上述<1>~<5>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中央低接合区域在穿着时位于与穿着者的尿排泄部和便排泄部两者相对的位置。
<7>
如上述<1>~<6>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正面片在与上述中央低接合区域重叠的区域添加有上述护肤剂。
<8>
如上述<1>~<7>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护肤剂被添加在上述正面片的与上述中央低接合区域局部重叠的区域。
<9>
如上述<1>~<8>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在将上述中央低接合区域的面积设为S1,将上述正面片中添加有上述护肤剂且与上述中央低接合区域重叠的区域的面积设为S2时,S2相对于S1的比率即S2/S1的值为0.3以上,优选为0.4以上,此外,为1.0以下,优选为0.9以下。
<10>
如上述<9>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中央低接合区域的面积S1为300cm2以上,优选为400cm2以上,此外,为700cm2以下,优选为600cm2以下。
<11>
如上述<9>或<10>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正面片中添加有上述护肤剂且与上述中央低接合区域重叠的区域的面积S2为200cm2以上,优选为250cm2以上,此外,为700cm2以下,优选为600cm2以下。
<12>
如上述<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在将上述中央低接合区域的面积设为S1,将上述侧部高接合区域的面积设为S3时,S3相对于S1的比率即S3/S1的值为0.07以上,优选为0.09以上,此外,为0.7以下,优选为0.6以下。
<13>
如上述<1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侧部高接合区域的面积S3优选为50cm2以上,更优选为60cm2以上,此外,优选为200cm2以下,更优选为180cm2以下。
<14>
如上述<1>~<13>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以将上述正面片的宽度方向的全长二等分且在长度方向上延伸的宽度方向二等分线为中心,上述中央低接合区域相对于上述正面片的宽度方向全长W处于40~85%的范围,优选为处于45~80%的范围,更优选为处于50~75%的范围。
<15>
如上述<1>~<14>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中央低接合区域的长度方向的长度L1相对于上述正面片的长度方向的全长L为40%以上,优选为50%以上,此外,为100%以下,优选为80%以下。
<16>
如上述<15>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中央低接合区域的长度方向的长度L1为180mm以上,优选为220mm以上,此外,为450mm以下,优选为400mm以下。
<17>
如上述<1>~<16>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中央低接合区域的宽度方向的长度W1为64mm以上,优选为72mm以上,此外,为136mm以下,优选为128mm以下。
<18>
如上述<1>~<17>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侧部高接合区域的宽度方向的长度W3相对于上述正面片的宽度方向的全长W为15%以上,优选为20%以上,此外,为60%以下,优选为55%以下。
<19>
如上述<1>~<18>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在上述中央低接合区域,上述正面片与和该正面片接触的部件通过揉搓试验评价能够剥离,并且在上述侧部高接合区域,上述正面片与和该正面片接触的部件通过相同条件的刮擦不能剥离。
<20>
如上述<1>~<19>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中央低接合区域与上述侧部高接合区域的干燥时的接合强度的差为0.5N/50mm以上。
<21>
如上述<20>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中央低接合区域与上述侧部高接合区域的干燥时的接合强度的差为0.5N/50mm以上,优选为0.7N/50mm以上,此外,为2.3N/50mm以下,优选为2.1N/50mm以下。
<22>
如上述<1>~<21>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中央低接合区域和上述侧部高接合区域添加有热熔粘接剂,
在将上述中央低接合区域中的热熔粘接剂的克重设为B1,将上述侧部高接合区域中的热熔粘接剂的克重设为B2时,B2相对于B1的比率即B2/B1的值为1.2以上。
<23>
如上述<2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在将上述中央低接合区域中的热熔粘接剂的克重设为B1,将上述侧部高接合区域中的热熔粘接剂的克重设为B2时,B2相对于B1的比率即B2/B1的值优选为1.2以上,更优选为1.3以上,此外,优选为2.5以下,更优选为2.4以下。
<24>
如上述<1>~<23>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对上述中央低接合区域施以热熔粘接剂,对上述侧部高接合区域实施热封合。
<25>
如上述<1>~<24>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中央低接合区域的干燥时的接合强度为1.0N/50mm以下。
<26>
如上述<25>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中央低接合区域的干燥时的接合强度优选为0.4N/50mm以上,更优选为0.5N/50mm以上,此外,优选为1.0N/50mm以下,更优选为0.9N/50mm以下。
<27>
如上述<1>~<26>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中央低接合区域的湿润时的接合强度为0.5N/50mm以下。
<28>
如上述<27>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中央低接合区域的湿润时的接合强度优选为0.1N/50mm以上,更优选为0.15N/50mm以上,此外,优选为0.5N/50mm以下,更优选为0.45N/50mm以下。
<29>
如上述<1>~<28>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中央低接合区域中的每单位面积的上述护肤剂的质量为0.00001g/m2以上,优选为0.00005g/m2以上,更优选为0.0001g/m2以上,此外,为0.05g/m2以下,优选为0.01g/m2以下,更优选为0.005g/m2以下。
<30>
如上述<1>~<29>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正面片由2层以上的纤维层构成,具有配置于距穿着者的肌肤最近的位置的肌肤侧纤维层和与该肌肤侧纤维层相比配置于距穿着者的肌肤较远的位置的非肌肤侧纤维层,
肌肤侧纤维层添加有上述护肤剂。
<31>
如上述<30>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肌肤侧纤维层与上述非肌肤侧纤维层相比纤维密度高,且添加有上述护肤剂。
<32>
如上述<30>或<3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肌肤侧纤维层的纤维密度相对于上述非肌肤侧纤维层的纤维密度为1.25倍以上,优选为1.5倍以上,此外,为8.0倍以下,优选为7.0倍以下。
<33>
如上述<30>~<32>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肌肤侧纤维层的纤维密度为250根/mm2以上,优选为270根/mm2以上,此外,为400根/mm2以下,优选为380根/mm2以下。
<34>
如上述<30>~<33>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肌肤侧纤维层与上述非肌肤侧纤维层相比构成纤维的纤度小。
<35>
如上述<30>~<34>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肌肤侧纤维层的构成纤维的纤度为1.0dtex以上,优选为1.3dtex以上,此外,为3.0dtex以下,优选为2.5dtex以下。
<36>
如上述<1>~<35>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正面片的MD蓬松柔软度为7.0cN以下,优选为6.5cN以下,更优选为6.0cN以下,且为0.5cN以上。
<37>
如上述<1>~<36>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还包括吸收性芯,该吸收性芯具有在其长度方向上延伸的弯折引导部,
上述弯折引导部在俯视时位于与上述中央低接合区域重叠的位置。
<38>
如上述<37>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作为上述弯折引导部,上述吸收性芯包括:位于宽度方向中央区域的中央弯折引导部;和位于该中央弯折引导部的宽度方向两侧的一对侧部弯折引导部,
上述中央弯折引导部与上述中央低接合区域重叠,
在观察上述吸收性芯的沿宽度方向的剖面时,该吸收性芯以上述中央弯折引导部成为山部、一对上述侧部弯折引导部成为谷部的方式以W字状弯曲。
<39>
如上述<38>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一个上述侧部弯折引导部与上述中央弯折引导部的间隔距离和另一个上述侧部弯折引导部与上述中央弯折引导部的间隔距离相同。
<40>
如上述<38>或<39>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侧部弯折引导部形成于关于将上述吸收性芯的宽度方向的全长二等分的宽度方向二等分线对称的位置。
<41>
如上述<37>~<40>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弯折引导部的长度方向的长度为50mm以上,优选为100mm以上,此外,为350mm以下,优选为300mm以下,此外,为50mm以上且350mm以下,优选为100mm以上且300mm以下。
<42>
如上述<37>~<41>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弯折引导部的宽度为20mm以下,优选为15mm以下,此外,为1mm以上,优选为3mm以上。
<43>
如上述<1>~<42>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还包括吸收性芯,具有配置于穿着者的排泄部和穿着者的腹侧的腹侧部、配置于胯裆部的裆部、和配置于背侧的背侧部,
上述吸收性芯具有高克重区域和低克重区域,上述低克重区域与该高克重区域相比克重相对较低,
上述低克重区域形成于上述背侧部,且位于在俯视时与上述中央低接合区域重叠的位置。
<44>
如上述<43>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高克重区域的长度方向的长度相对于吸收性芯的长度方向的全长L4为50%以上,优选为60%以上,更优选为70%以上,此外,为90%以下,优选为85%以下,更优选为80%以下,此外,为50%以上且90%以下,优选为60%以上且85%以下,更优选为70%以上且80%以下。
<45>
如上述<43>或<44>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低克重区域的长度方向的长度L16相对于上述吸收性芯的长度方向的全长L4为10%以上且50%以下,优选为15%以上且40%以下,更优选为20%以上且30%以下。
<46>
如上述<43>~<45>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高克重区域的克重相对于上述低克重区域的克重为120%以上,优选为140%以上,此外,为250%以下,优选为230%以下,此外,为120%以上且250%以下,优选为140%以上且230%以下。
<47>
如上述<43>~<46>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低克重区域的克重为100g/m2以上,优选为150g/m2以上,更优选为200g/m2以上,此外,为600g/m2以下,优选为550g/m2以下,更优选为500g/m2以下,此外,为100g/m2以上且600g/m2以下,优选为150g/m2以上且550g/m2以下,更优选为200g/m2以上且500g/m2以下。
<48>
如上述<43>~<47>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上述高克重区域的克重以比上述低克重区域的克重高为条件,为150g/m2以上且900g/m2以下,优选为200g/m2以上且850g/m2以下,更优选为250g/m2以上且800g/m2以下。
<49>
如上述<1>~<48>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在上述正面片的肌肤相对面的沿长度方向的两侧具有一对防漏翻边,且作为与上述正面片的非肌肤相对面接触的部件包括吸收体和背面片,
上述中央低接合区域将上述正面片的宽度方向中央区域与上述吸收体的宽度方向中央区域接合,
上述侧部高接合区域将上述吸收体和上述背面片中位于上述防漏翻边的基端部附近的区域与上述正面片接合。
<50>
如上述<1>~<49>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中,作为与上述正面片的非肌肤相对面接触的部件包括吸收体,
在上述正面片与上述吸收体之间配置有由无纺布等构成的次层片,上述正面片与该次层片接合。
工业上的可利用性
本发明的吸收性物品中护肤剂向肛门部和阴部这样的排泄部或其周边部的转移性优异。

Claims (50)

1.一种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正面片在其非肌肤相对面与和该非肌肤相对面接触的部件接合,
所述正面片的非肌肤相对面中与和该非肌肤相对面接触的部件接合的区域具有:中央低接合区域,其位于该正面片的宽度方向中央区域,且接合力相对较低;和一对侧部高接合区域,其位于该正面片的宽度方向侧部区域并与该中央低接合区域相邻,并且接合力相对较高,
所述正面片添加有护肤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护肤剂为植物提取物。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护肤剂为金缕梅提取物。
4.如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护肤剂被添加于所述正面片的构成纤维。
5.如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正面片的肌肤相对面中沿长度方向的两侧具有一对防漏翻边,所述中央低接合区域位于该一对防漏翻边之间。
6.如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央低接合区域在穿着时位于与穿着者的尿排泄部和便排泄部两者相对的位置。
7.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正面片在与所述中央低接合区域重叠的区域添加有所述护肤剂。
8.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护肤剂被添加于所述正面片的与所述中央低接合区域局部重叠的区域。
9.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在将所述中央低接合区域的面积设为S1,将所述正面片中添加有所述护肤剂且与所述中央低接合区域重叠的区域的面积设为S2时,S2相对于S1的比率S2/S1的值为0.3以上且1.0以下。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央低接合区域的面积S1为300cm2以上且700cm2以下。
11.如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正面片中添加有所述护肤剂且与所述中央低接合区域重叠的区域的面积S2为200cm2以上且700cm2以下。
12.如权利要求1~11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在将所述中央低接合区域的面积设为S1,将所述侧部高接合区域的面积设为S3时,S3相对于S1的比率S3/S1的值为0.07以上且0.7以下。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部高接合区域的面积S3为50cm2以上且200cm2以下。
14.如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以将所述正面片的宽度方向的全长二等分且沿长度方向延伸的宽度方向二等分线为中心,所述中央低接合区域相对于所述正面片的宽度方向全长W处于40~85%的范围。
15.如权利要求1~14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央低接合区域的长度方向的长度L1相对于所述正面片的长度方向的全长L为40%以上且100%以下。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央低接合区域的长度方向的长度L1为180mm以上且450mm以下。
17.如权利要求1~16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央低接合区域的宽度方向的长度W1为64mm以上且136mm以下。
18.如权利要求1~17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部高接合区域的宽度方向的长度W3相对于所述正面片的宽度方向的全长W为15%以上且60%以下。
19.如权利要求1~18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中央低接合区域,所述正面片与和该正面片接触的部件通过揉搓试验评价能够剥离,并且在所述侧部高接合区域,所述正面片与和该正面片接触的部件通过相同条件的刮擦不能剥离。
20.如权利要求1~19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央低接合区域与所述侧部高接合区域的干燥时的接合强度的差为0.5N/50mm以上。
21.如权利要求20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央低接合区域与所述侧部高接合区域的干燥时的接合强度的差为2.3N/50mm以下。
22.如权利要求1~21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中央低接合区域和所述侧部高接合区域添加有热熔粘接剂,
在将所述中央低接合区域中的热熔粘接剂的克重设为B1,将所述侧部高接合区域中的热熔粘接剂的克重设为B2时,B2相对于B1的比率B2/B1的值为1.2以上。
23.如权利要求22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在将所述中央低接合区域中的热熔粘接剂的克重设为B1,将所述侧部高接合区域中的热熔粘接剂的克重设为B2时,B2相对于B1的比率B2/B1的值为2.5以下。
24.如权利要求1~23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对所述中央低接合区域施以热熔粘接剂,对所述侧部高接合区域实施热封合。
25.如权利要求1~24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央低接合区域的干燥时的接合强度为1.0N/50mm以下。
26.如权利要求25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央低接合区域的干燥时的接合强度为0.4N/50mm以上。
27.如权利要求1~26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央低接合区域的湿润时的接合强度为0.5N/50mm以下。
28.如权利要求27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央低接合区域的湿润时的接合强度为0.1N/50mm以上。
29.如权利要求1~28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央低接合区域中的每单位面积的所述护肤剂的质量为0.00001g/m2以上且0.05g/m2以下。
30.如权利要求1~29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正面片由2层以上的纤维层构成,具有配置于距穿着者的肌肤最近的位置的肌肤侧纤维层和与该肌肤侧纤维层相比配置于距穿着者的肌肤较远的位置的非肌肤侧纤维层,
所述护肤剂被添加于肌肤侧纤维层。
31.如权利要求30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肌肤侧纤维层与所述非肌肤侧纤维层相比纤维密度高,且添加有所述护肤剂。
32.如权利要求30或31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肌肤侧纤维层的纤维密度相对于所述非肌肤侧纤维层的纤维密度为1.25倍以上且8.0倍以下。
33.如权利要求30~32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肌肤侧纤维层的纤维密度为250根/mm2以上且400根/mm2以下。
34.如权利要求30~33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肌肤侧纤维层与所述非肌肤侧纤维层相比构成纤维的纤度小。
35.如权利要求30~34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肌肤侧纤维层的构成纤维的纤度为1.0dtex以上且3.0dtex以下。
36.如权利要求1~35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正面片的MD蓬松柔软度为0.5cN以上且7.0cN以下。
37.如权利要求1~36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吸收性芯,该吸收性芯具有在其长度方向延伸的弯折引导部,
所述弯折引导部在俯视时位于与所述中央低接合区域重叠的位置。
38.如权利要求37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作为所述弯折引导部,所述吸收性芯包括:位于宽度方向中央区域的中央弯折引导部;和位于该中央弯折引导部的宽度方向两侧的一对侧部弯折引导部,
所述中央弯折引导部与所述中央低接合区域重叠,
在观察所述吸收性芯的沿宽度方向的剖面时,该吸收性芯以所述中央弯折引导部成为山部、一对所述侧部弯折引导部成为谷部的方式以W字状弯曲。
39.如权利要求38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一个所述侧部弯折引导部与所述中央弯折引导部的间隔距离和另一个所述侧部弯折引导部与所述中央弯折引导部的间隔距离相同。
40.如权利要求38或39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部弯折引导部形成在关于将所述吸收性芯的宽度方向的全长二等分的宽度方向二等分线对称的位置。
41.如权利要求37~40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弯折引导部的长度方向的长度为50mm以上且350mm以下。
42.如权利要求37~41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弯折引导部的宽度为1mm以上且20mm以下。
43.如权利要求1~42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吸收性芯,且具有配置于穿着者的排泄部和穿着者的腹侧的腹侧部、配置于胯裆部的裆部、和配置于背侧的背侧部,
所述吸收性芯具有高克重区域和低克重区域,所述低克重区域与该高克重区域相比克重相对较低,
所述低克重区域形成于所述背侧部,且位于在俯视时与所述中央低接合区域重叠的位置。
44.如权利要求43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高克重区域的长度方向的长度相对于吸收性芯的长度方向的全长L4为50%以上且90%以下。
45.如权利要求43或44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低克重区域的长度方向的长度L16相对于所述吸收性芯的长度方向的全长L4为10%以上且50%以下。
46.如权利要求43~45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高克重区域的克重相对于所述低克重区域的克重为120%以上且250%以下。
47.如权利要求43~46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低克重区域的克重为100g/m2以上且600g/m2以下。
48.如权利要求43~47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所述高克重区域的克重以比所述低克重区域的克重高为条件,为150g/m2以上且900g/m2以下。
49.如权利要求1~48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正面片的肌肤相对面的沿长度方向的两侧具有一对防漏翻边,且作为与所述正面片的非肌肤相对面接触的部件包括吸收体和背面片,
所述中央低接合区域将所述正面片的宽度方向中央区域与所述吸收体的宽度方向中央区域接合,
所述侧部高接合区域将所述吸收体和所述背面片中位于所述防漏翻边的基端部附近的区域与所述正面片接合。
50.如权利要求1~49中任一项所述的吸收性物品,其特征在于:
作为与所述正面片的非肌肤相对面接触的部件包括吸收体,
在所述正面片与所述吸收体之间配置有由无纺布等构成的次层片,所述正面片与该次层片接合。
CN201980058725.7A 2018-10-01 2019-09-10 吸收性物品 Active CN112689492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186967A JP7289193B2 (ja) 2018-10-01 2018-10-01 吸収性物品
JP2018-186967 2018-10-01
PCT/JP2019/035527 WO2020071064A1 (ja) 2018-10-01 2019-09-10 吸収性物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89492A true CN112689492A (zh) 2021-04-20
CN112689492B CN112689492B (zh) 2022-06-28

Family

ID=700545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80058725.7A Active CN112689492B (zh) 2018-10-01 2019-09-10 吸收性物品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EP (1) EP3861971B1 (zh)
JP (1) JP7289193B2 (zh)
CN (1) CN112689492B (zh)
RU (1) RU2769150C1 (zh)
WO (1) WO202007106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22072764A (ja) * 2020-10-30 2022-05-17 大王製紙株式会社 使い捨て着用物品の製造方法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45391A (ja) * 2000-05-12 2002-02-12 Kao Corp 吸収性物品
JP2007195665A (ja) * 2006-01-25 2007-08-09 Kao Corp 吸収性物品
WO2013129332A1 (ja) * 2012-02-29 2013-09-06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CN104023684A (zh) * 2010-12-20 2014-09-03 花王株式会社 吸收性物品
JP2015101817A (ja) * 2013-11-28 2015-06-04 花王株式会社 不織布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5104650A (ja) * 2013-12-03 2015-06-08 王子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及びトップシート
JP2015518091A (ja) * 2012-08-08 2015-06-25 ダイワボウ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不織布、吸収性物品用シート、ならびにそれを用いた吸収性物品
JP2016501669A (ja) * 2012-12-27 2016-01-21 エスセーアー・ハイジーン・プロダクツ・アーベー 使用中の制御された変形を呈する吸収性コアおよび吸収性コアを備える吸収性物品
WO2016098867A1 (ja) * 2014-12-18 2016-06-23 花王株式会社 吸収体、吸収体の製造方法及び吸収体の製造装置
WO2017187778A1 (ja) * 2017-02-28 2017-11-02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の製造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60140838D1 (de) * 2000-05-12 2010-02-04 Kao Corp Saugfähiger Gegenstand
JP4084278B2 (ja) 2003-02-05 2008-04-30 花王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JP6247923B2 (ja) 2013-12-12 2017-12-13 花王株式会社 複合シート及びそれを備えた吸収性物品
JP5960775B2 (ja) 2013-12-27 2016-08-02 花王株式会社 立体シート及び立体シートの製造方法
JP6382709B2 (ja) 2014-12-24 2018-08-29 花王株式会社 不織布、それを用いた吸収性物品の表面シート、それを用いた吸収性物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8015520A (ja) 2016-09-29 2018-02-01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2045391A (ja) * 2000-05-12 2002-02-12 Kao Corp 吸収性物品
JP2007195665A (ja) * 2006-01-25 2007-08-09 Kao Corp 吸収性物品
CN104023684A (zh) * 2010-12-20 2014-09-03 花王株式会社 吸收性物品
WO2013129332A1 (ja) * 2012-02-29 2013-09-06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
JP2015518091A (ja) * 2012-08-08 2015-06-25 ダイワボウ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不織布、吸収性物品用シート、ならびにそれを用いた吸収性物品
JP2016501669A (ja) * 2012-12-27 2016-01-21 エスセーアー・ハイジーン・プロダクツ・アーベー 使用中の制御された変形を呈する吸収性コアおよび吸収性コアを備える吸収性物品
JP2015101817A (ja) * 2013-11-28 2015-06-04 花王株式会社 不織布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2015104650A (ja) * 2013-12-03 2015-06-08 王子ホールディングス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及びトップシート
WO2016098867A1 (ja) * 2014-12-18 2016-06-23 花王株式会社 吸収体、吸収体の製造方法及び吸収体の製造装置
WO2017187778A1 (ja) * 2017-02-28 2017-11-02 ユニ・チャーム株式会社 吸収性物品の製造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861971B1 (en) 2023-12-27
JP7289193B2 (ja) 2023-06-09
JP2020054599A (ja) 2020-04-09
WO2020071064A1 (ja) 2020-04-09
EP3861971A4 (en) 2022-07-06
EP3861971A1 (en) 2021-08-11
RU2769150C1 (ru) 2022-03-28
CN112689492B (zh) 2022-06-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TW416846B (en) Absorbent article with improved feces containment characteristics
TW487567B (en) Absorbent article containing skin-protective ingredient
JP3724963B2 (ja) パンツ型吸収性物品
TW201231025A (en) Absorptive article
TWI568429B (zh) Absorbent items
US7781641B2 (en) Absorbent article
JP4002194B2 (ja) 吸収性物品
EP1444969B1 (en) Absorbent article
JP4557905B2 (ja) 使い捨ておむつ
WO2012017847A1 (ja) パンツ型吸収性物品
JP4317363B2 (ja) 漏出バリヤーを含む吸収製品
JP2018102836A (ja) 吸収性物品
JP7467283B2 (ja) 吸収性物品
CN112689492B (zh) 吸收性物品
JP2017217325A (ja) 吸収性物品
JP2004255164A (ja) 吸収性物品
EP4190290A1 (en) Disposable wearable article
JP2004255165A (ja) 吸収性物品
JP2011182816A (ja) 吸収性物品
JP2021074077A (ja) 使い捨ておむつ
RU2797885C1 (ru) Впитывающее изделие
JP7487262B2 (ja) 吸収性物品
JP7438889B2 (ja) 吸収性物品
WO2022201974A1 (ja) 使い捨て着用物品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7245624B2 (ja) 吸収性物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