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87487B - 一种按键结构及其终端 - Google Patents

一种按键结构及其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87487B
CN112687487B CN202011622668.1A CN202011622668A CN112687487B CN 112687487 B CN112687487 B CN 112687487B CN 202011622668 A CN202011622668 A CN 202011622668A CN 112687487 B CN112687487 B CN 1126874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key
shell
circuit board
piece
circui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62266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87487A (zh
Inventor
宦吉全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Huizhou TCL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62266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87487B/zh
Publication of CN1126874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874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874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874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按键结构及其终端,所述按键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侧面设置有按键孔;电路组件,所述电路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侧键,所述侧键位于所述按键孔内,所述侧键的一端抵接所述电路组件;其中,所述电路组件与所述侧键错位设置,且所述电路组件向所述侧键朝向所述壳体背面的一侧错位。该按键结构可以应用于终端设备中,由于所述电路组件向所述侧键靠近所述壳体背面的一侧错位,使得所述电路组件能够向终端中间移动,减少终端的宽度。

Description

一种按键结构及其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按键领域,尤其涉及的是一种按键结构及其终端。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科技越来越发达,电子设备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物品。电子设备在生产过程中都要设置按键,如开关键和音量键。这些按键一般设置在手机侧边。
请参阅图1,该图表示一现有终端按键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上述按键结构主要包括后壳01,前壳02,硬胶件03,软胶件04,弹性件05,电路板06、显示屏07,硬胶件03、弹性件05、电路板06三者的中心在一条直线上,由图1可知,弹性件05、电路板06在终端厚度方向上与显示屏07部分重合,导致弹性件05、和电路板06无法往终端的中间位置移动,因此,终端的总宽度不仅包括显示屏07的宽度,至少还包括弹性件05的厚度C、和电路板06的厚度D,导致终端的总宽度增加,显示屏07的屏占比较低。
因此,现有技术还有待改善。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提供一种按键结构及其终端,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按键结构使得终端宽度增加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按键结构,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的侧面设置有按键孔;
电路组件,所述电路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
侧键,所述侧键位于所述按键孔内,所述侧键的一端抵接所述电路组件;
其中,所述电路组件与所述侧键错位设置,且所述电路组件向所述侧键朝向所述壳体背面的一侧错位。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侧键包括:
相互连接的按压件和转动件;
所述转动件的第一端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所述转动件的第二端与所述按压件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按压件的第一端延伸至所述按键孔外;
其中,所述转动件转动时,所述按压件的第二端按压所述电路组件。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转动件的第一端设置有转轴;
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转轴孔;
其中,所述转轴插入所述转轴孔,并在所述转轴孔内转动。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转动件为弧形板,所述弧形板向所述壳体的外侧凸起。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电路组件包括:
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壳体;
弹性件,设置于所述电路板;
其中,所述电路板为柔性电路板,所述转动件转动时,所述按压件的第二端推动所述弹性件按压所述电路板。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弹性件包括:
弹性片,设置于所述电路板;
导体,设置于所述弹性片朝向所述电路板的一侧;
其中,当按压所述弹性片时,所述导体与所述电路板接触。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侧键包括:
硬胶件;
软胶件,设置于所述硬胶件,所述软胶件与所述电路组件接触;
所述硬胶件设置有凹槽,所述软胶件包括:
插接部,所述插接部插接在所述凹槽内;
按压部,所述按压部与所述电路组件接触。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按键孔位于所述壳体厚度方向上的中间位置。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终端,所述终端包括如权利要求1~8中任一项所述的按键结构。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终端还包括:
显示屏;
所述显示屏位于所述电路组件背离所述壳体背面的一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技术效果有:
提供一种按键结构,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侧面设置有按键孔;电路组件,所述电路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侧键,所述侧键位于所述按键孔内,所述侧键的一端抵接所述电路组件;其中,所述电路组件与所述侧键错位设置,且所述电路组件向所述侧键朝向所述壳体背面的一侧错位。该按键结构可以应用于终端设备中,由于所述电路组件向所述侧键靠近所述壳体背面的一侧错位,使得所述电路组件能够向终端中间移动,减少终端的宽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背景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申请实施例或背景技术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进行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这些附图示出了符合本申请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
图1为背景技术示出的一种按键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按键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按键结构的转动示意图。
背景技术中的附图标记:
01后壳;02前壳;03硬胶件;04软胶件;05弹性件;
06电路板;07显示屏;
A硬胶件的高度;B软胶件的高度;C弹性件的厚度;
D电路板的厚度;E、前壳的厚度;F前壳与显示屏之间的间隙;
G显示屏宽度。
实施例中的附图标记:
1壳体;11后壳;12前壳;111转轴孔;2侧键;21硬胶件;
22软胶件;211按压件;212转动件;213转轴;3电路组件;
31弹性件;32电路板;4显示屏。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水平”、“顶”、"底”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下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申请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申请的公开,下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申请。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申请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参考图1,在现有技术中,为了提高用户侧键手感体验和手机的整体外观效果验,手机侧键一般放在手机的厚度方向上的正中间位置。如图1所示:此种结构侧键硬胶、侧键软胶、贴片DOME三者的中心在一条直线上,在宽度方向上的总尺寸W(半边宽度)=A+B+C+D+E+F+G,A:侧键硬胶高度,B:侧键软胶导电基高度,C:贴片DOME高度,D:侧键FPC厚度,E:前壳厚度,F:前壳与LCD之间的间隙,G:LCD的宽度的一半。
也就说说,现有技术中电路组件与显示屏07在手机厚度方向上部分重合,因此,手机的宽度除了显示屏本身的宽度外,还得加上电路组件的宽度,这使得手机整体的宽度增加,屏占比降低。
基于此,本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按键结构,该按键结构可以应用在电子设备中,该电子设备可以是各种移动终端如手机、平板电脑等。该按键结构可以是电源按键,音量按键等。
如图2~图3所示,本发明的提供的按键结构包括:
壳体1,所述壳体1的侧面设置有按键孔;电路组件3,所述电路组件3设置于所述壳体1;侧键2,所述侧键2位于所述按键孔内,所述侧键2的一端抵接所述电路组件3;其中,所述电路组件3与所述侧键2错位设置,且所述电路组3件向所述侧键2朝向所述壳体1背面的一侧错位。
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按键结构安装在电子设备上用于执行开关、调节等功能的结构,例如手机侧部的电源键以及音量键都是一种按键结构,安装在手机的壳体上。
其中,按键结构可以作为一个独立的部件安装在电子设备中,也可以与电子设备的其他部件进行配合使用,当按键结构与电子设备的其他部件进行配合使用时,壳体1即为电子设备的壳体1,在壳体1上与侧键2相对应的位置设有开口,用于安装侧键2,侧键2与壳体1开口之间多是间隙配合。
在壳体1内部还安装有电路组件3,电路组件3是具有开关功能的元器件,侧键2远离壳体1上开口的一端抵接电路组件3,当有外力作用于侧键2时,侧键2按压到电路组件3,使得电路组件3与主电路(电路主板,图中未标出)从而实现按键结构执行开关、调节音量大小等功能。
在本实施方式中,电路组件3向侧键2靠近壳体1背面的一侧错位,以避开电子设备正面一侧的显示屏4,也就是说,将电路组件3往电子设备厚度方向上靠向手机背面一侧安装,使得壳体1正面一侧的显示屏4与电路组件3在电子设备厚度方向上能够错开,电路组件3与显示屏4宽度方向上重叠设置,使得电路组件3能够在电子设备宽度方向上往中间移动,从而电路组件3的宽度不再占用电子设备的宽度,减少电子设备整体宽度,以实现超窄边框或者无边框设计。
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所述电路组件3包括:电路板32,设置于所述壳体1;弹性件31,设置于所述电路板32;其中,所述电路板32为柔性电路板,所述转动件212转动时,所述按压件211的第二端推动所述弹性件31按压所述电路板32。所述弹性件31包括:弹性片,设置于所述电路板32;导体,设置于所述弹性片朝向所述电路板32的一侧;其中,当按压所述弹性片时,所述导体与所述电路板32接触。
具体的,弹性件31可以焊接在柔性电路版上,也可以通过粘接剂粘接在FPC组件上。弹性片为Dome片,Dome片贴合在柔心电路板上并通过按压件211按压来实现开关控制。当用户手指按压侧键2时,Dome片通过软胶片22的压力作用而产生形变,弹性片中心点下凹至下方的柔心电路板接触,线路导通形成回路。当用户手指松开时,Dome片回弹,弹性片中心与柔心电路板断开,由此实现开关或者音量调节的功能。
电路板32为柔性电路板,该柔性电路版由聚酰亚胺或聚酯薄膜为基材制成,柔性电路版设于壳体1内并与电子设备的主板连接,以提升电路板32的可靠性。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为了防止柔性电路板开裂损坏,本实施例中,柔性电路板包括弯折部,该弯折部的弯折角度为90度,弯折部的内边缘倒有圆角,且圆角的半径至少为一毫米,通过柔性电路版弯折部的内边缘倒圆角,分散了外力作用下弯折部的单点受力,大幅度提高了柔性电路板的抗撕裂能力,且圆角半径在一毫米或以上时,弯折部的抗撕裂能力能够得到显著增强。本实施例采用了该柔性电路板的移动终端能够降低维修难度,防止柔性电路板报废,降低移动终端的生产维修成本。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述实现方式中,虽然将电路组件3与显示屏4在电子设备厚度方向上错开即能实现减少电子设备整体宽度的目的。但是当电子设备的厚度变得很薄,弧度变大后,为了确保将电路组件3与显示屏4在电子设备厚度方向上错开后还能使得侧键2位于电子设备厚度方向上正中间位置,本申请还提供了一些实施方式,具体如下:
在上述实施方式的基础上,所述侧键2包括:相互连接的按压件211和转动件212,所述转动件212的第一端与所述壳体1转动连接,所述转动件212的第二端与所述按压件211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按压件211的第一端延伸至所述按键孔外;其中,所述转动件212转动时,所述按压件211的第二端按压所述电路组件3。
具体的,通过设置侧键2转动件212,通过该转动件212,将侧键2的运动方式由直线运动变成了绕壳体1旋转运动,而按压件211的第一端延伸至按键孔外,即按压件211远离电路组件3的端面从按键孔中凸出,以方便用户按压按压件211。当有外力按动按压件211时,按压件211的第二端接触电路组件3,此时转动件212绕壳体1转动,从而带动按压件211挤压电路组件3来实现侧键2的开关功能或者调解音量等功能。
具体的,电路组件3与显示屏4在电子设备厚度方向上错开,使得电路组件3能够向手机中间移动,侧键2与电路组件3的中心线不在同一条直线上。在侧键2的按压时,在软胶件22的按压部与电路组件形成接触点,侧键以此接触点为支撑点绕硬胶件21上的转轴旋转,接触点为最大受力点,使得侧键手感更好。
值得注意的是,此种电路组件3与显示屏4在电子设备厚度方向上错开的结构,使得电路组件3能够往电子设备的中间移动,因此,电子设备的宽度计算上至少无需计算电路组件3的厚度,使得侧键2的宽度不再是制约电子设备整机宽度的因素。因此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设计出屏占比更大的电子设备。
另外,由于设置了转动件212,且转动件212与壳体1转动连接,给侧键2带来了额外的约束,因此,即使按压件211的水平中心线和电路组件3的水平中心不在一条直线上,按压件211按压时,作用于按压件211上的作用力也可以通过转动件212转动传递到电路组件3,进而使Dome片按压到电路板32上的开关节点,从而执行开关功能,而此时按压件211的第二端与电路组件3的接触点为受力最大点,确保侧键2按压手感更加灵敏。也就是说,通过此实施方式,既能实现减少电子设备整机的宽度,还能使得按压件211位于电子设备厚度方向上正中间位置,同时还不影响侧键2按键的手感。使得电子设备的外观弧度设计不受侧键2的影响,因此可以将电子设备的侧面弧度做的更大,提升了电子设备的屏占比和美观性,使得电子设备有更好的握感。
由于此实施例中可以将侧键2设置在电子设备厚度方向上的任意位置,因此,即使当电子设备变得很薄,弧度变得很大后,也无需为侧键的空间设计而增加宽度,可以将产品的侧面弧度做的更大。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在上述实施方式中,所述转动件212的第一端设置有转轴213;所述壳体1上设置有转轴孔111;其中,所述转轴213插入所述转轴孔111,并在所述转轴孔111内转动。
具体的,转轴213可以设置一个或多个,转轴孔111和转轴213对应设置。
在一个较佳的实现方式中,如图2所示,在转动件212的第一端设有两个转轴213,在壳体1上设有两个转轴孔111,两个转轴对称的设置在转动件212的末端面。转轴213插入壳体1的转轴孔111内,形成一个铰链结构,此方案中设有两个转轴213,使得按压件211按压时不易发生倾斜和晃动,起到更好的受力效果。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转动件212的形状可以是各式各样的,具体的,转动件212的形状可以根据壳体1的内部空间来设计,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为使得转动件212占用的空间更小,转动件212可以设计为弧形板,所述弧形板向所述壳体1的外侧凸起,弧形板与壳体1内侧间隙配合,以便能实现弧形板的转动。
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侧键2包括:硬胶件21;软胶件22,设置于所述硬胶件21,所述软胶件22与所述电路组件3接触;所述硬胶件21设置有凹槽,所述软胶件22包括:插接部,所述插接部插接在所述凹槽内;按压部,所述按压部与所述电路组件3接触。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硬胶件21为硬度较高的材料,比如金属或者树脂等材料,防止按压件211在受力运动过程中发生变形。同时由于硬胶件21的硬度较高,当按压按压件211时,为避免硬胶件21直接接触到电路组件3而发生异响,因此,侧键2结构还包括软胶件22,软胶件22为较软的弹性材料,可以是橡胶、硅胶等弹性材料,确保按压部具有一定的弹性,通过将软胶件22设置在按压件211的底部,软胶件22的按压部与电路组件3相贴合,避免了硬胶件21与电路组件3直接接触而发生异响。
在另一实施方式中,软胶件22也可以不设置插接部,只需在软胶件22与电路组件3相接触的地方设置有软胶件即可。
在本实施方式中,软胶件22可以通过胶粘固定在硬胶件21的底部,如图1所示,按压件211的底部设置有用于放置软胶件22的凹槽,这样,软胶件22通过胶粘接固定在凹槽内。
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使得按键结构能够有更好的防水效果,防止因电子设备进水而导致FPC板以及电子按键出现故障,可以在柔性电路板以及按键的表面设置一层防水镀金膜,该防水镀金膜可以通过粘接剂与柔性电路板以及按键相粘接。防水镀金膜可以防止水与FPC板以及电子按键直接接触,从而便面柔性电路版以及按键因进水而发生故障。
由于一个侧键2只能实现单一的控制功能,即一个侧键2只能实现音量调节或者开关机,因此,需要实现开关机和音量调节,就需要设置多个侧键,多个侧键的存在音箱了产品外观整体性,也加大了电子设备防水防尘的设计难度。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为了实现按键的可选功能,丰富用户的操控体验,可以通过改造按键结构中的电路板32,使之形成功能走线区及切换开关走线区,然后在功能走线区中形成两组功能走线,两组功能走线的开关均设置在同一组Dome下,同时在这一组Dome片旁边(即切换开关走线区)再设置有第二组Dome片的开关,第二组Dome片的两个开关处理串联状态,一起作为功能切换开关,两组Dome片同时设于统一外观侧键的下方,每当用户同时按下外观侧键的两侧时,会触发侧键控制芯片在两组功能之间进行依次切换控制,使得侧键结构的功能控制由第一组功能切换为第二组功能控制或者由第二组功能控制切换为第一组功能控制,从而实现可以在一个侧键2上实现多功能控制。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当弹性件31上设有多个Dome片时,为了防止出现按键手感不一致的现象,在本实施方式中,弹性件31上设有多个开口,多个开口内均设有Dome片,多个开口中的每相邻两个开口形成导气通道。再通用在柔性电路板上设有多个开关节点,弹性件31上的每个开口与柔性电路版上的开关节点一一对应。当按压按压件211时,由于弹性件31上多个开口中每相邻的两个开口均形成导气通道,增加了排气空间,由于按压任何一个Dome片时产生的气流都是在一致的,从而保证按压手感一致,因此,用户按键时手感更好。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上述实施例中壳体1可以包括前壳12和后壳11,前壳12和后壳11形成容纳空间,在多数情况下,后壳11上设有与侧键2相对应的开口,前壳12上设有安装槽,电路组件3装配在前壳12的安装槽中。在一些实施例中,显示屏4设置于前壳12上,显示屏4与后壳11位于前壳12的相对面,显示屏4与后壳11相对设置。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后壳11的开口可以呈现闭合孔状,后壳11的开口也可以与侧键2的边缘相同呈缺口槽状,在可选的实施中,后壳11的开口的形状可以是条形,圆形,椭圆形,多边形,弧形或者折边线形等合适形状,侧键的按压件的形状可以与后壳11的开口形状相匹配,在本实施方式中,按键孔呈条形且与其两端可以设置有圆角。
作为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后壳11为电池盖,可以将电池盖设置为全金属电池盖,以增强终端的质感和外观美观度。
另外,在按键结构上还设有光源,具体的,可以将光源焊接在电路板32上,具体的,光源可以为LED灯或者其他光源,在此不做限制,用户通过按压侧键的按压键从而触发电路板发送电平信号至主电路板,此时控制光源亮起。在此实施方式汇总,可以设置侧键为半透明材料,由于透明材料的透光性较强,光源发出的光线会造成较为刺眼的效果,因此,采用半透明材料对光线进行一定的传导,但并不会完全透过,避免刺眼的效果。其中,半透明材料可以是PC、PMMA、PS、及PVC中的任一种。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终端,该终端可以是具有上述按键结构的手机,平板电脑等,该终端包括显示屏4,显示屏4固定在壳体1上,将电路组件3往电子设备厚度方向上靠向手机背面一侧安装,使得壳体1正面一侧的显示屏4与电路组件3在终端厚度方向上能够错开,电路组件3与显示屏4宽度方向上重叠设置,使得电路组件3能够在终端宽度方向上往中间移动,从而电路组件3的宽度不再占用终端的宽度,减少终端整体宽度,实现超窄边框或者无边框设计。
综上所述,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终端结构及其终端,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侧面设置有按键孔;电路组件,所述电路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侧键,所述侧键位于所述按键孔内,所述侧键的一端抵接所述电路组件;其中,所述电路组件与所述侧键错位设置,且所述电路组件向所述侧键朝向所述壳体背面的一侧错位。该按键结构可以应用于终端设备中,由于所述电路组件向所述侧键靠近所述壳体背面的一侧错位,使得所述电路组件能够向终端中间移动,减少终端的宽度。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公开后,将容易想到本公开的其它实施方案。本申请旨在涵盖本公开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公开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公开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公开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上面的权利要求指出。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描述各有侧重,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相同或类似的部分在不同实施例中可能没有赘述,因此,在某一实施例未描述或未详细描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记载。本公开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公开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来限制。

Claims (8)

1.一种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所述壳体的侧面设置有按键孔;
电路组件,所述电路组件设置于所述壳体;
侧键,所述侧键位于所述按键孔内,所述侧键的一端抵接所述电路组件;
其中,所述电路组件与所述侧键错位设置,且所述电路组件向所述侧键朝向所述壳体背面的一侧错位;
所述侧键包括:相互连接的按压件和转动件;
所述转动件的第一端与所述壳体转动连接,所述转动件的第二端与所述按压件的第二端连接,所述按压件的第一端延伸至所述按键孔外;
所述电路组件包括:电路板,设置于所述壳体;弹性件,设置于所述电路板;其中,所述电路板为柔性电路板,所述转动件转动时,所述按压件的第二端推动所述弹性件按压所述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弯折部,弯折部的内边缘倒有圆角,且圆角的半径至少为一毫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动件的第一端设置有转轴;
所述壳体上设置有转轴孔;
其中,所述转轴插入所述转轴孔,并在所述转轴孔内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动件为弧形板,所述弧形板向所述壳体的外侧凸起。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弹性件包括:
弹性片,设置于所述电路板;
导体,设置于所述弹性片朝向所述电路板的一侧;
其中,当按压所述弹性片时,所述导体与所述电路板接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侧键包括:
硬胶件;
软胶件,设置于所述硬胶件,所述软胶件与所述电路组件接触;
所述硬胶件设置有凹槽,所述软胶件包括:
插接部,所述插接部插接在所述凹槽内;
按压部,所述按压部与所述电路组件接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按键结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按键孔位于所述壳体厚度方向上的中间位置。
7.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如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按键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显示屏;
所述显示屏位于所述电路组件背离所述壳体背面的一侧。
CN202011622668.1A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按键结构及其终端 Active CN1126874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22668.1A CN112687487B (zh)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按键结构及其终端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22668.1A CN112687487B (zh)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按键结构及其终端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87487A CN112687487A (zh) 2021-04-20
CN112687487B true CN112687487B (zh) 2023-03-24

Family

ID=7545395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622668.1A Active CN112687487B (zh) 2020-12-30 2020-12-30 一种按键结构及其终端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87487B (zh)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95015A (zh) * 2010-03-18 2011-09-21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电池盖组件及具有电池盖组件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0222963A (ja) * 1999-01-29 2000-08-11 Citizen Electronics Co Ltd 表面実装型タクトスイッチのキートップ構造
CN204598087U (zh) * 2015-05-20 2015-08-26 深圳市传奇数码有限公司 一种手机侧键优化结构
CN205845781U (zh) * 2016-06-02 2016-12-28 上海与德通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按键组件及移动终端
CN207820387U (zh) * 2018-02-22 2018-09-04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95015A (zh) * 2010-03-18 2011-09-21 深圳富泰宏精密工业有限公司 电池盖组件及具有电池盖组件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87487A (zh) 2021-04-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6229695B1 (en) Palm-sized computer with a frame to hold device plates
JP4858787B2 (ja) 入力パネルおよびそれを用いた携帯電子機器
KR101124862B1 (ko) 휴대용 단말기와 이에 내장되는 연성회로기판의 커넥터설치 구조 및 방법
US8467195B2 (en) Electronic apparatus
US6614905B1 (en) Support structure for a keypad
US7043042B2 (en) Button apparatus with a speaker
CN112687487B (zh) 一种按键结构及其终端
JP2008251280A (ja) 電子機器
CN201127096Y (zh) 宽屏触摸纯平音乐手机
US8457694B2 (en) Side key flexible circuit board for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 terminal
JP2008181366A (ja) タッチパネル装置
US20040203495A1 (en) Keypad structure
US7447004B2 (en) Portable display apparatus
CN102375477A (zh) 触控板模块与电子装置
CN101442568A (zh) 具超长待机时间和自充电的直板式音乐手机
WO2017173730A1 (zh) 一种侧键和终端
CN115126768A (zh) 转轴机构及电子设备
JP2000284712A (ja) 小型携帯端末装置
KR200404505Y1 (ko) 회동 가능한 스피커를 갖는 휴대용 컴퓨터
CN219738806U (zh) 一种电子设备
US20070074965A1 (en) Electronic device
CN213934678U (zh) 一种翻盖式电子设备
CN112671954B (zh) 一种电子设备
KR101328050B1 (ko) 휴대용 전자기기
CN213340162U (zh) 按键组件及电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