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77872A - 减震汽车安全拉紧装置 - Google Patents

减震汽车安全拉紧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77872A
CN112677872A CN202110073616.1A CN202110073616A CN112677872A CN 112677872 A CN112677872 A CN 112677872A CN 202110073616 A CN202110073616 A CN 202110073616A CN 112677872 A CN112677872 A CN 1126778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mping
base
shock attenuation
bolt
elastom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73616.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伟国
陈燕琼
邓伟
鲍雷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bo Xuli Metal Product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ingbo Xuli Metal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bo Xuli Metal Products Co Ltd filed Critical Ningbo Xuli Metal Product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073616.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77872A/zh
Publication of CN1126778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77872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Vibration Damp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减震汽车安全拉紧装置,包括底座和绑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座上安装有减震用的弹性连接件,所述绑带通过该弹性连接件与底座相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该汽车安全拉紧装置在底座上安装有弹性连接件,绑带通过该弹性连接件与底座相连接,即在底座承力位置设置弹性连接件后,使用过程中,因颠簸震动发生而产生冲击力时,弹性连接件的弹性体会继续压缩,以吸收其冲击力,避免主机、挂钩和捆绑带直接受到冲击力,使拉紧装置整体具有吸能、避震减震、防松的效果。

Description

减震汽车安全拉紧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汽车、拖车、飞机、轮船等交通工具上,对货物实施固定和紧固的汽车安全拉紧装置。
背景技术
汽车安全拉紧装置通常由拉紧装置主机、长绑带、短绑带、挂钩等组成。其中,挂钩连接长短绑带的一端,并与汽车或其它运输工具的相应系固点连接。主机部分通常采用防倒转动棘轮机构原理,直接用手柄带动主动棘爪,主动棘爪推动棘轮,棘轮直接带动主转轴,从而将缠绕在主转轴上的绑带拉紧,而止动棘爪防止棘轮倒转,使绑带上能保持一定的张力,将货物捆绑固定。车辆行驶过程中总是会存在一定的震动或颠簸,特别是一些路况不好的路段。而普通的拉紧装置挂钩一端与汽车承载装置相应系固点连接,另一端与拉紧装置主机相连,遇到上述情况时,由于反复的颠簸震动产生的较大冲击力可通过挂钩、捆绑带传递到拉紧装置主机上,而该冲击有可能超过拉紧装置的整体承载力,存在拉紧装置主机、挂钩、捆绑带断裂变形的风险。反复的颠簸震动也可能会使得绑带上的张力慢慢变小甚至从主机松出,这将会导致货物没有足够的捆绑拉紧力而出现滑移,存在较大的安全风险。综上所述,有待对现有的汽车安全拉紧装置作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提供一种颠簸震动发生时能有效吸收其冲击力、减小挂钩断裂和绑带松弛现象的减震汽车安全拉紧装置。
本发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减震汽车安全拉紧装置,包括底座和绑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座上安装有减震用的弹性连接件,所述绑带通过该弹性连接件与底座相连接。
弹性连接件可以有多种结构,作为一种优选方案,所述弹性连接件包括固定支架、活动支架和弹性组件,所述固定支架设于底座上,所述活动支架与固定支架之间通过弹性组件相连接而使活动支架能相对固定支架移动,所述绑带安装在所述活动支架上。
进一步优选,所述固定支架和活动支架均为U型支架,所述固定支架和活动支架背靠背设置,固定支架和活动支架的背靠壁通过所述弹性组件相连接,固定支架的开口侧连接在底座上,活动支架的开口侧安装有连接杆,所述绑带安装在所述连接杆上。
弹性组件可以有多种安装结构,优选地,所述固定支架和活动支架的背靠壁上分别开有相应的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所述弹性组件包括第一减震螺栓、第一减震螺母和第一减震弹性体,所述第一减震弹性体安装在所述第一减震螺栓上,所述第一减震螺栓的头部穿过第一穿孔和第二穿孔并通过第一减震螺母连接固定,所述第一减震弹性体的一端与第一减震螺栓的尾部相抵,另一端与固定支架或者活动支架的背靠壁相抵。
进一步优选,所述固定支架的开口侧通过第一连接螺栓连接固定在底座上,所述连接杆为连接在活动支架开口侧两侧壁之间的第二连接螺栓。
为了使结构更为简洁、牢固,所述固定支架与底座为一体件。
作为弹性连接件的另一优选方案,所述弹性连接件包括第二减震螺栓、第二减震螺母和第二减震弹性体,所述底座的外侧壁上开有安装孔,所述第二减震弹性体套设与第二减震螺栓上,第二减震螺栓的头部穿过所述安装孔并安装有所述第二减震螺母,所述第二减震弹性体弹性抵设在第二减震螺栓的尾部与所述外侧壁之间,所述绑带套设在所述弹性连接件外。
作为弹性连接件的另一优选方案,所述底座上设有第三减震螺栓,所述弹性连接件为安装在第三减震螺栓上的第三减震弹性体,所述绑带套设在所述第三减震弹性体上。
作为弹性连接件的另一优选方案,所述底座具有第一外侧壁和设于第一外侧壁两侧的第二外侧壁,在所述第一外侧壁上开有通孔,在所述第二外侧壁上开有腰形孔,所述弹性连接件包括第四减震螺栓、第四减震螺母、第四减震弹性体和限位销,所述第四减震螺栓自外而内穿过所述通孔并固定在第四减震螺母上,所述限位销自外而内穿过对应的腰形孔并固定在所述第四减震螺母上,所述第四减震弹性体设于所述底座内,第四减震弹性体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外侧壁和第四减震螺母相抵,所述绑带连接在所述第四减震螺母上。
作为上述任一方案的优选,在底座上安装有手柄和由手柄驱动的主转轴,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主动棘爪组件、止动棘爪组件和棘轮,所述棘轮安装在主转轴上并与主转轴同步转动,所述主动棘爪组件和止动棘爪组件与棘轮相配合,所述主动棘爪组件安装在手柄上,所述止动棘爪组件安装在底座上,所述绑带包括第一绑带和第二绑带,所述第一绑带安装在主转轴上,所述第二绑带通过弹性连接件与底座相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在于:该汽车安全拉紧装置在底座上安装有减震用的弹性连接件,绑带通过该弹性连接件与底座相连接,即在底座承力位置设置弹性连接件后,使用过程中,因颠簸震动发生而产生冲击力时,弹性连接件的弹性体会继续压缩,以吸收其冲击力,避免主机、挂钩和捆绑带直接受到冲击力,使拉紧装置整体具有吸能、避震减震、防松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立体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仰视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一的剖视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与捆绑带和挂钩连接后的立体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与捆绑带和挂钩连接后的剖视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仰视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二的剖视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仰视图;
图10为本发明实施例三的剖视图;
图11为本发明实施例四的剖视图;
图12为本发明实施例五的剖视图;
图13为本发明实施例六局部立体图;
图14为本发明实施六局部分解示意图;
图15为本发明实施例七的连接示意图;
图16为本发明实施例八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一:
如图1至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减震汽车安全拉紧装置包括底座1,在底座1上安装有手柄8,两侧的手柄8中部通过手柄中轴81相连接,手柄8的把手部通过把手82相连接,把手82内穿设有把手芯轴83。底座1上安装有由手柄8驱动的主转轴9,棘轮12通过销子13安装在主转轴9的两端而能随主转轴9同步转动,手柄8上安装有主动棘爪组件10,底座1上安装有止动棘爪组件11,主动棘爪组件10和止动棘爪组件11与棘轮12相配合,主动棘爪组件10包括主动棘爪和弹簧,止动棘爪组件11包括止动棘爪和弹簧,主动棘爪组件10、止动棘爪组件11和棘轮12的动作原理与现有汽车安全拉紧装置的棘轮拉紧器相同,在此不再展开说明。,
以图5中箭头A所示方向为前向,主转轴9安装在底座1的前侧,在底座1的后侧安装有减震用的弹性连接件,第一绑带14安装在主转轴9上,第二绑带15通过弹性连接件安装在底座1后侧。第一绑带14和第二绑带15的外端均设有挂钩16。
本实施例的弹性连接件包括固定支架2、活动支架3和弹性组件,固定支架2设于底座1上,活动支架3与固定支架2之间通过弹性组件相连接而使活动支架3能相对固定支架2移动。具体地,固定支架2和活动支架3均为U型支架并背靠背设置,固定支架2位于活动支架3的前侧,固定支架2的开口侧朝前并通过第一连接螺栓71和第一连接螺母73连接固定在底座1上,活动支架3的开口侧朝后,并在开口侧的两侧壁之间安装有第二连接螺栓72,并用第二连接螺母74固定,第二绑带15安装在第二连接螺栓72上。
固定支架2和活动支架3的背靠壁上分别开有相应的第一穿孔21和第二穿孔31,弹性组件包括第一减震螺栓41、第一减震螺母51和第一减震弹性体61,第一减震弹性体61安装在第一减震螺栓41上,第一减震螺栓41的头部穿过向后依次穿过第一穿孔21和第二穿孔31并通过第一减震螺母51连接固定,第一减震弹性体61的前端与第一减震螺栓41的尾部相抵,第一减震弹性体61的后端与固定支架2背靠壁相抵。本实施例的第一减震弹性体61优选为1个或1个以上的蝶形弹簧片组合而成,也可以是一个压缩弹簧或其它具有弹性的部件,比如异形弹簧片,橡胶或类似的软质弹性体。另外,也可以用销轴来代替第一减震螺栓41,只要有个端头可以压住第一减震弹性体61限位就可以,而第一减震螺母51也不一定要,可以是其它方式,比如销子,只要不让第一减震螺栓41脱落就可以。
使用过程中,第一绑带14和第二绑带15的挂钩16钩入汽车相应的系固点上,反复摇动手柄8,带动棘轮12和主转轴9单向转动,将第一绑带14卷到主转轴9上,并产生张力以固定货物,这个张力也会使第一减震弹性体61有一个初始力而被压缩至一定程度,在受冲击时,第一减震弹性体61会进一步压缩来吸收该冲击力。
实施例二:
如图7和图8所示,本实施例的弹性组件包括第一减震螺栓41、第一减震螺母51和第一减震弹性体61,第一减震弹性体61安装在第一减震螺栓41上,第一减震螺栓41的头部穿过向前依次穿过第二穿孔31和第一穿孔21并通过第一减震螺母51连接固定,第一减震弹性体61的后端与第一减震螺栓41的尾部相抵,第一减震弹性体61的前端与活动支架3背靠壁相抵。本实施例的其余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展开描述。
实施例三:
如图9和图10所示,本实施例的固定支架2与底座1为一体件。本实施例的其余结构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展开描述。
实施例四:
如图11所示,本实施例的弹性连接件包括第二减震螺栓42、第二减震螺母52和第二减震弹性体62,底座1尾部的外侧壁上开有安装孔100,第二减震弹性体62套设与第二减震螺栓42上,第二减震螺栓42的头部穿过安装孔11并安装有第二减震螺母52,第二减震弹性体62弹性抵设在第二减震螺栓42的尾部与底座1的外侧壁之间,第二绑带15套设在该弹性连接件外。该实施例中,第二减震弹性体62直接设于底座1尾部,第二减震螺栓42和底座1尾部承受力,其工作原理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展开描述。
实施例五:
如图12所示,本实施例的弹性连接件包括第三减震螺栓43和第三减震弹性体63,第三减震螺栓43安装在底座1上,第三减震弹性体63安装在第三减震螺栓43上,第二绑带15套设在第三减震弹性体63上。本实施例的第三减震螺栓43相当于实施例一中的第一连接螺栓,省略了减震螺母,第三减震弹性体63可以采用橡胶材质的弹性件。其工作原理与实施例一相同,在此不再展开描述。
实施例六:
如图13和图14所示,本实施例的底座1尾部具有第一外侧壁101,第一外侧壁101的两侧具有相对设置的第二外侧壁102,在第一外侧壁101上开有通孔103,在第二外侧壁102上开有前后向分布的腰形孔104。本实施例的弹性连接件包括第四减震螺栓44、第四减震螺母54、第四减震弹性体64和限位销55,其中,第四减震螺栓44自外而内穿过通孔103并固定在第四减震螺母54上,限位销55自外而内穿过对应的腰形孔104并固定在第四减震螺母54上,第四减震弹性体64设于底座1内,第四减震弹性体6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外侧壁101和第四减震螺母54相抵,第二绑带15连接在第四减震螺母54上。使用过程中,第一绑带(图中未示)产生张力以固定货物,这个张力也会使第四减震弹性体64有一个初始力而被压缩至一定程度,在受冲击时,第四减震螺栓44和第四减震螺母54会向后移动,限位销55随之在腰形孔104内向后移动,第四减震弹性体64会进一步压缩来吸收该冲击力。
实施例七:
如图15所示,本实施例的汽车安全拉紧装置的主机采用偏心拉紧扣,偏心拉紧扣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可以参考现有的拉紧装置,弹性连接件的结构及安装方式与实施例一相同,具体不再展开描述。
实施例八:
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的汽车安全拉紧装置的主机采用凸轮压扣,凸轮压扣的结构及工作原理可以参考现有的拉紧装置,弹性连接件的结构及安装方式与实施例一相同,具体不再展开描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前提下,可以对本发明进行多种改型或改进,比如,汽车安全拉紧装置的主机还可以采用其他结构,这些均被视为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减震汽车安全拉紧装置,包括底座(1)和绑带,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底座(1)上安装有减震用的弹性连接件,所述绑带通过该弹性连接件与底座(1)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汽车安全拉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连接件包括固定支架(2)、活动支架(3)和弹性组件,所述固定支架(2)设于底座(1)上,所述活动支架(3)与固定支架(2)之间通过弹性组件相连接而使活动支架(3)能相对固定支架(2)移动,所述绑带安装在所述活动支架(3)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震汽车安全拉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2)和活动支架(3)均为U型支架,所述固定支架(2)和活动支架(3)背靠背设置,固定支架(2)和活动支架(3)的背靠壁通过所述弹性组件相连接,固定支架(2)的开口侧连接在底座(1)上,活动支架(3)的开口侧安装有连接杆,所述绑带安装在所述连接杆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震汽车安全拉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2)和活动支架(3)的背靠壁上分别开有相应的第一穿孔(21)和第二穿孔(31),所述弹性组件包括第一减震螺栓(41)、第一减震螺母(51)和第一减震弹性体(61),所述第一减震弹性体(61)安装在所述第一减震螺栓(41)上,所述第一减震螺栓(41)的头部穿过第一穿孔(21)和第二穿孔(31)并通过第一减震螺母(51)连接固定,所述第一减震弹性体(61)的一端与第一减震螺栓(41)的尾部相抵,另一端与固定支架(2)或者活动支架(3)的背靠壁相抵。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减震汽车安全拉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2)的开口侧通过第一连接螺栓(71)连接固定在底座(1)上,所述连接杆为连接在活动支架(3)开口侧两侧壁之间的第二连接螺栓(72)。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减震汽车安全拉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支架(2)与底座(1)为一体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汽车安全拉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连接件包括第二减震螺栓(42)、第二减震螺母(52)和第二减震弹性体(62),所述底座(1)的外侧壁上开有安装孔(100),所述第二减震弹性体(62)套设与第二减震螺栓(42)上,第二减震螺栓(42)的头部穿过所述安装孔(11)并安装有所述第二减震螺母(52),所述第二减震弹性体(62)弹性抵设在第二减震螺栓(42)的尾部与所述外侧壁之间,所述绑带套设在所述弹性连接件外。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汽车安全拉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连接件包括第三减震螺栓(43)和第三减震弹性体(63),所述第三减震螺栓(43)安装在所述底座(1)上,第三减震弹性体(63)安装在第三减震螺栓(43)上,所述绑带套设在所述第三减震弹性体(63)上。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减震汽车安全拉紧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具有第一外侧壁(101)和设于第一外侧壁两侧的第二外侧壁(102),在所述第一外侧壁(101)上开有通孔(103),在所述第二外侧壁(102)上开有腰形孔(104),所述弹性连接件包括第四减震螺栓(44)、第四减震螺母(54)、第四减震弹性体(64)和限位销(55),所述第四减震螺栓(44)自外而内穿过所述通孔(103)并固定在第四减震螺母(54)上,所述限位销(55)自外而内穿过对应的腰形孔(104)并固定在所述第四减震螺母(54)上,所述第四减震弹性体(64)设于所述底座(1)内,第四减震弹性体(6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外侧壁(101)和第四减震螺母(54)相抵,所述绑带连接在所述第四减震螺母(54)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至9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减震汽车安全拉紧装置,在底座(1)上安装有手柄(8)和由手柄驱动的主转轴(9),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主动棘爪组件(10)、止动棘爪组件(11)和棘轮(12),所述棘轮(12)安装在主转轴(9)上并与主转轴同步转动,所述主动棘爪组件(10)和止动棘爪组件(11)与棘轮(12)相配合,所述主动棘爪组件(10)安装在手柄(8)上,所述止动棘爪组件(11)安装在底座(1)上,所述绑带包括第一绑带(14)和第二绑带(15),所述第一绑带(14)安装在主转轴(9)上,所述第二绑带(15)通过弹性连接件与底座(1)相连接。
CN202110073616.1A 2021-01-20 2021-01-20 减震汽车安全拉紧装置 Pending CN112677872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73616.1A CN112677872A (zh) 2021-01-20 2021-01-20 减震汽车安全拉紧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73616.1A CN112677872A (zh) 2021-01-20 2021-01-20 减震汽车安全拉紧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77872A true CN112677872A (zh) 2021-04-20

Family

ID=7545865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73616.1A Pending CN112677872A (zh) 2021-01-20 2021-01-20 减震汽车安全拉紧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77872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28607A (zh) * 2021-12-14 2022-03-25 成都陵川特种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连接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228607A (zh) * 2021-12-14 2022-03-25 成都陵川特种工业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连接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1726377B1 (ko) 자동차용 현가장치
JPS63263135A (ja) 弾性的に取り付けられた自動車フロントエンジンにおけるエネルギー吸収のために変形されたボデー構造の支持装置
CN112677872A (zh) 减震汽车安全拉紧装置
KR101824810B1 (ko) Rr형 전기차의 후륜 현가장치
KR20010035320A (ko) 자동차의 헤드레스트 완충장치
CN215361125U (zh) 减震汽车安全拉紧装置
JPH05246253A (ja) 電気自動車のバッテリ固定構造
KR20070030053A (ko) 로드리미터
KR102341479B1 (ko) 자동차용 파워트레인의 리어 마운팅 구조
CN112677871A (zh) 一种拉紧装置用防松挂钩及带该挂钩的汽车安全拉紧装置
JP3972592B2 (ja) 鉄道車両における牽引装置の制振構造
CN214689231U (zh) 一种拉紧装置用防松挂钩及带该挂钩的汽车安全拉紧装置
CN212353693U (zh) 后排地板锁总成
CN213228385U (zh) 一种座椅减震机构和汽车座椅
JP2007237867A (ja) 車両の牽引フック構造
US11225115B2 (en) Air ride coupler for trailer tongue
US6729430B2 (en) Engine motion restrictor for vehicle, and vehicle including such an engine motion restrictor
CN215097142U (zh) 一种汽车座椅滑轨及其解锁机构
JP2536349Y2 (ja) 自動車のサイレンサーマウント構造
CN216943316U (zh) 车辆卧铺结构和车辆
KR100354618B1 (ko) 차량 바디마운팅
JP3873595B2 (ja) パワーユニット支持構造
CN113525193A (zh) 一种汽车座椅滑轨及其解锁机构
KR19980018092U (ko) 자동차의 차체 보강구조
KR200230999Y1 (ko) 자동차용 차축 현가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Chen Weiguo

Inventor after: Chen Yanqiong

Inventor after: Deng Wei

Inventor after: Wu Zemin

Inventor before: Chen Weiguo

Inventor before: Chen Yanqiong

Inventor before: Deng Wei

Inventor before: Bao Leilei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