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77452A - 一种多模腔pet瓶坯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模腔pet瓶坯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77452A
CN112677452A CN202110139170.8A CN202110139170A CN112677452A CN 112677452 A CN112677452 A CN 112677452A CN 202110139170 A CN202110139170 A CN 202110139170A CN 112677452 A CN112677452 A CN 11267745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ld
cavity
sealing
rod
ar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13917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77452B (zh
Inventor
黄圣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nyi Heli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aizhou Lingtuo Plast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aizhou Lingtuo Plast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Taizhou Lingtuo Plast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11013917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77452B/zh
Publication of CN11267745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7745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7745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7745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Blow-Moulding Or Thermoforming Of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模腔PET瓶坯模具,包括左模具、右模具、用于让所述右模具移动的第一驱动杆、设于所述左模具上的加热腔、设于所述左模具上的左模腔、设于所述右模具上的右模腔、设于所述左模具上的多个塑型部件、设于所述加热腔上的送料部件、设于所述左模具上的运输部件、设于所述右模具上的吹塑部件;所述左模腔和所述右模腔可合并形成瓶坯模腔。本发明通过运输部件直接把塑型好的瓶坯运输到瓶胚模腔中,利用余温,无需二次加热就可以进行吹塑,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Description

一种多模腔PET瓶坯模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瓶坯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多模腔PET瓶坯模具。
背景技术
对现有的对瓶子加工的模具一般分为两个步骤,先进行瓶胚定型,然后再次进行吹塑成型,不同的步骤所需要的模具不同,所以在把成型好的瓶胚运输到吹塑模具上需要一定时间,所以还需要对瓶坯进行二次加热才能够再次进行吹塑,既需要额外的能源,又降低了工作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无需二次加热的多模腔PET瓶坯模具。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多模腔PET瓶坯模具,包括包括左模具、右模具、用于让所述右模具移动的第一驱动杆、设于所述左模具上的加热腔、设于所述左模具上的左模腔、设于所述右模具上的右模腔、设于所述左模具上的塑型部件、设于所述加热腔上的送料部件、设于所述左模具上的运输部件、设于所述右模具上的吹塑部件;所述左模腔和所述右模腔可合并形成瓶坯模腔。
通过第一驱动杆,可以让左模具和右模具进行开合和闭合,把塑料颗粒放入加热腔中进行加热,形成流动的塑料液体,通过送料部件进行塑型,塑型之后趁着温度还没有完全冷却下来,通过运输部件迅速对这个可以变形的塑料瓶坯进行吹塑,从而利用余温,无需二次加热就可以进行吹塑,最终提高工作效率。
所述塑型部件包括设于所述左模具上的塑型腔、可上下移动的设于所述塑型腔上的密封盖、可转动第设于所述密封盖上的密封环、于所述密封盖上且用于让所述密封环转动的第一固定杆、设于所述密封盖上的塑型杆、设于所述密封盖上的第一弧形密封块、设于所述密封环上的第二弧形密封块、所述第一弧形密封块与所述第二弧形密封块可合并成圆形密封块、所述密封盖、所述密封环和所述圆形密封块之间形成环型腔;所述环形腔与所述瓶胚模腔相互连通。
通过送料部件,把塑料填充塑到塑型腔中,此时的塑型腔类似于试管的形状,表面是光滑的,从而方便运输,通过自重就可以直接滑落到左右模腔合并成的瓶坯模腔中,迅速对其进行吹塑,从而提高工作效率,在对塑型腔填充的时候,环形腔也被塑料填满,这样的话,挡成型之后会让瓶坯的口子上会有一个支撑环,通过对支撑环的卡位,可以让瓶坯可以被运输,提高运输速度。
所述送料部件包括设于所述加热腔上的输送管、可移动第设于所述输送管上的第二驱动杆、设于所述第二驱动杆上的密封塞、对称设于所述密封塞上的第一单向阀、对称设于所述输送管上的第二单向阀;所述输送管一端与所述塑型腔相连通;所述加热腔底部为弧形设置。
加热腔中的塑料颗粒是从底部被加热的,而第一单向阀在输送管的最底部,保证了在输送管上的塑料已经被热熔好之后是具有流动性的,第一单向阀只能让在加热腔中的塑料进入到输送管中,而第二单向阀通过密封塞可以进一步的把在输送管上的塑料推动到塑型腔中,由于加热腔是弧形设置的,所以那些热熔之后的液体会在最底部,当那些流动的塑料进入到输送管之后,在加热腔上面的一些塑料颗粒就会到底部,从而被加热,变成有流动性的塑料流体,通过小部分的加热区域,就可以实现对瓶坯的塑型,节约能源,又不降低工作效率。
所述运输部件包括对称设于所述左模具上的驱动槽、两端分别设于所述驱动槽上且中间穿设于所述密封盖上用于拉动所述密封盖上下移动的第三驱动杆、对称设于所述密封环上的导向杆、对称设于所述左模具上的限位槽、设于所述密封环上的第二固定杆、一端设于所述限位槽上另一端可转动地设于所述第二固定杆上的限位杆、设于所述密封环上的弧形挡环、设于所述左模腔上的左开口、设于所述右模型腔上的右开口;所述左开口于所述右开口闭合之后形成圆形开口。
当在塑型腔中的塑料成型之后,第三驱动杆往上移动,让密封块也往上移动,贴在塑型杆上的成型瓶坯也开始往上移动,从而使得成型的瓶坯从塑型腔中出来,第三驱动杆往上运动到的过程中,限位杆会被限位槽卡住,让密封环不会再往上运动,但是密封盖再第三驱动杆的作用下还是会往上运动的,通过一上一下的拉力,会让密封环开始倾斜,换句话说就是会让密封环绕着第一密封杆转动,密封环倾斜了,此时由于第一弧形密封块是固设再密封槽上的,所以会和密封槽一起向上运动,而第二弧形密封块是在密封环上,所以会随着密封环一起倾斜,当倾斜到一定程度时候,类似于对瓶坯的环进行开模,然后由于密封环是倾斜的,会通过瓶坯的自重从密封环的上端滑动到下端,瓶坯在滑动的过程中旁边会有两个导向板会防止瓶坯掉落,密封环的下端正好在圆形开口的正上方,所以当瓶胚滑落到圆形开口的正上方,而弧形挡环会防止瓶坯继续滑动,让瓶坯在圆形开口的正上方,此时没有了导向板的对瓶胚支撑环的限位,从而会滑落下来,让瓶胚进入到瓶胚模腔中,而左开口和右开口会对瓶坯的支撑环进行支撑;虽然步骤有点繁琐,但是其过程非常短暂,虽然已经塑型好了,但是其热量还是没有完全流失,具有可塑性,从而能多对这个瓶坯进行吹塑加工,不需要再进行二次加热,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所述吹塑部件包括设于所述右模具上的第三固定杆、可转动第设于所述第三固定杆上的齿轮、设于所述左模具上且于所述齿轮相适配的齿条、设于所述右模具上且与所述齿条相适配的定位槽、设于所述齿轮上的支撑杆、设于所述支撑杆上的吹塑头;所述齿轮可逆时针转动九十度,所述吹塑头还包括设于所述吹塑头上的密封槽、设于所述吹塑头上的通气杆;所述通气杆可在所述支撑杆上滑动。
想要进行吹塑首先要让左模具和右模具进行合并,此时瓶坯还没有进入到瓶坯腔中,先在通过第一驱动杆让右模具往左移动,在移动的过程中,齿条会进入到定位槽中,让有模具进行精准定位,防止左模具和右模具合并之后形成的瓶坯腔出现错位,从而提高最终成型的瓶子质量,其中在齿条进入到定位槽的过程中,齿条还会对齿轮啮合,让齿轮转动,齿轮转动就会让支撑杆也转动,从而使平躺的吹塑头转动九十度出现在瓶坯腔的正上方,此时瓶胚已经在瓶坯腔上了,需要通过吹塑头对其进行吹塑,通气杆与吹塑头一起往移动,让瓶胚口的一圈进入到密封槽中,进行密封,防止泄露,然后通气杆通气,从而进行吹塑,快速方便,从而提高生产率。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通过运输部件4直接把塑型好的瓶坯运输到瓶胚模腔中,利用余温,无需二次加热就可以进行吹塑,从而提高工作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俯视图。
图3为图2沿A-A剖开的剖视立体图。
图4为图2沿B-B剖开的剖视立体图。
图5为图2沿C-C剖开的剖视立体图。
图6为本发明中运输部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7为图6的爆炸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吹塑部件的部分结构示意图。
图9为图3中A处的放大图。
图10为图5中B处的放大图。
图11为图5中C处的放大图。
图12为图4中D处的放大图。
图13为为图3中E处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的理解本发明方案,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
如图1-13所示,一种多模腔PET瓶坯模具,包括左模具1、右模具11、第一驱动杆12、加热腔13、左模腔14、右模腔15、塑型部件2、送料部件3、运输部件4、吹塑部件5;第一驱动杆12用于让所述右模具11移动,加热腔13设于所述左模具1上,左模腔14设于所述左模具1上,右模腔15设于所述右模具11上,塑型部件2设于所述左模具1上,送料部件3设于所述加热腔13上,运输部件4设于所述左模具1上,吹塑部件5设于所述右模具11上;所述左模腔14和所述右模腔15可合并形成瓶坯模腔。
如图6、7、9所示,所述塑型部件2包括塑型腔21、密封盖22、密封环23、第一固定杆24、塑型杆25、第一弧形密封块26、第二弧形密封块27、圆形密封块28、环型腔29;塑型腔21设于所述左模具1上,密封盖22可上下移动的设于所述塑型腔21上,密封环23可转动第设于所述密封盖22上,第一固定杆24于所述密封盖22上且用于让所述密封环23转动,塑型杆25设于所述密封盖22上,第一弧形密封块26设于所述密封盖22上,第二弧形密封块27设于所述密封环23上,圆形密封块28由所述第一弧形密封块26与所述第二弧形密封块27可合并成、环型腔29由所述密封盖22、所述密封环23和所述圆形密封块28之间形成;所述环形腔与所述瓶胚模腔相互连通。
如图10所示,所述送料部件3包括输送管31、第二驱动杆32、密封塞33、第一单向阀34、第二单向阀35;输送管31设于所述加热腔13上,第二驱动杆32可移动第设于所述输送管31上,密封塞33设于所述第二驱动杆32上,第一单向阀34对称设于所述密封塞33上,第二单向阀35对称设于所述输送管31上;所述输送管31一端与所述塑型腔21相连通、所述加热腔13底部为弧形设置。
如图3、4、6、11所示,所述运输部件4包括驱动槽41、第三驱动杆42、导向杆43、限位槽44、第二固定杆45、限位杆46、弧形挡环47、左开口48、右开口49;驱动槽41对称设于所述左模具1上,第三驱动杆42两端分别设于所述驱动槽41上且中间穿设于所述密封盖22上用于拉动所述密封盖22上下移动,导向杆43对称设于所述密封环23上,限位槽44对称设于所述左模具1上,第二固定杆45设于所述密封环23上,限位杆46一端设于所述限位槽44上另一端可转动地设于所述第二固定杆45上,弧形挡环47设于所述密封环23上,左开口48设于所述左模腔14上,右开口49设于所述右模型腔上的;所述左开口48于所述右开口49闭合之后形成圆形开口
如图12、13所示,所述吹塑部件5包括第三固定杆51、齿轮52、齿条53、定位槽54、支撑杆55、吹塑头6;第三固定杆51设于所述右模具11上,齿轮52可转动第设于所述第三固定杆51上,齿条53设于所述左模具1上且于所述齿轮52相适配,定位槽54设于所述右模具11上且与所述齿条53相适配,支撑杆55设于所述齿轮52上,吹塑头6设于所述支撑杆55上;所述齿轮52可逆时针转动九十度。
如图12、13所示,所述吹塑头6还包括密封槽61、通气杆62;密封槽61设于所述吹塑头6上,通气杆62设于所述吹塑头6上的;所述通气杆62可在所述支撑杆55上滑动。
具体工作过程如下:
通过输送管31把热熔好的塑料推送到塑型腔21中,初步塑性之后,第二驱动杆32往上移动,塑型好的瓶坯也往上移动,通过限位杆46,密封环23转动,此时密封环23左高右低,瓶坯从高处滑落到低处,进入到左右模腔15中,正好齿条53推动齿轮52旋转了九十度,让吹塑头6处在瓶胚的正上方,通气杆62与吹塑头6一起往下移动,先进行瓶口的密封,然后送气,进行吹塑。
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发明的优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Claims (5)

1.一种多模腔PET瓶坯模具,包括左模具(1)、右模具(11)、用于让所述右模具(11)移动的第一驱动杆(12)、设于所述左模具(1)上的加热腔(13)、设于所述左模具(1)上的左模腔(14)、设于所述右模具(11)上的右模腔(15)、设于所述左模具(1)上的塑型部件(2)、设于所述加热腔(13)上的送料部件(3)、设于所述左模具(1)上的运输部件(4)、设于所述右模具(11)上的吹塑部件(5);所述左模腔(14)和所述右模腔(15)可合并形成瓶坯模腔;其特征在于:所述塑型部件(2)包括设于所述左模具(1)上的塑型腔(21)、可上下移动的设于所述塑型腔(21)上的密封盖(22)、可转动第设于所述密封盖(22)上的密封环(23)、于所述密封盖(22)上且用于让所述密封环(23)转动的第一固定杆(24)、设于所述密封盖(22)上的塑型杆(25)、设于所述密封盖(22)上的第一弧形密封块(26)、设于所述密封环(23)上的第二弧形密封块(27)、所述第一弧形密封块(26)与所述第二弧形密封块(27)可合并成圆形密封块(28)、所述密封盖(22)、所述密封环(23)和所述圆形密封块(28)之间形成环型腔(29);所述环形腔与所述瓶胚模腔相互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模腔PET瓶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送料部件(3)包括设于所述加热腔(13)上的输送管(31)、可移动第设于所述输送管(31)上的第二驱动杆(32)、设于所述第二驱动杆(32)上的密封塞(33)、对称设于所述密封塞(33)上的第一单向阀(34)、对称设于所述输送管(31)上的第二单向阀(35);所述输送管(31)一端与所述塑型腔(21)相连通;所述加热腔(13)底部为弧形设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模腔PET瓶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运输部件(4)包括对称设于所述左模具(1)上的驱动槽(41)、两端分别设于所述驱动槽(41)上且中间穿设于所述密封盖(22)上用于拉动所述密封盖(22)上下移动的第三驱动杆(42)、对称设于所述密封环(23)上的导向杆(43)、对称设于所述左模具(1)上的限位槽(44)、设于所述密封环(23)上的第二固定杆(45)、一端设于所述限位槽(44)上另一端可转动地设于所述第二固定杆(45)上的限位杆(46)、设于所述密封环(23)上的弧形挡环(47)、设于所述左模腔(14)上的左开口(48)、设于所述右模型腔上的右开口(49);所述左开口(48)于所述右开口(49)闭合之后形成圆形开口。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模腔PET瓶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吹塑部件(5)包括设于所述右模具(11)上的第三固定杆(51)、可转动第设于所述第三固定杆(51)上的齿轮(52)、设于所述左模具(1)上且于所述齿轮(52)相适配的齿条(53)、设于所述右模具(11)上且与所述齿条(53)相适配的定位槽(54)、设于所述齿轮(52)上的支撑杆(55)、设于所述支撑杆(55)上的吹塑头(6);所述齿轮(52)可逆时针转动九十度。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模腔PET瓶坯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吹塑头(6)还包括设于所述吹塑头(6)上的密封槽(61)、设于所述吹塑头(6)上的通气杆(62);所述通气杆(62)可在所述支撑杆(55)上滑动。
CN202110139170.8A 2021-02-01 2021-02-01 一种多模腔pet瓶坯模具 Active CN11267745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39170.8A CN112677452B (zh) 2021-02-01 2021-02-01 一种多模腔pet瓶坯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139170.8A CN112677452B (zh) 2021-02-01 2021-02-01 一种多模腔pet瓶坯模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77452A true CN112677452A (zh) 2021-04-20
CN112677452B CN112677452B (zh) 2022-12-20

Family

ID=754595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139170.8A Active CN112677452B (zh) 2021-02-01 2021-02-01 一种多模腔pet瓶坯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77452B (zh)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536466A (en) * 1975-03-03 1978-12-20 Emhart Ind Method of injection-blow moulding biaxially-oriented hollow plastics containers
CN2423088Y (zh) * 2000-06-02 2001-03-14 徐光中 吹瓶装置自动上坯机构
CN1428235A (zh) * 2001-12-25 2003-07-09 蔡桂森 全自动中空容器成型机
CN1898136A (zh) * 2003-12-23 2007-01-17 西德尔合作公司 型坯供给系统——其具有躺倒类型的定位不正的型坯的选择性排除机构
CN101177039A (zh) * 2006-11-07 2008-05-14 蔡佳祎 塑料中空成型机滑道式送坯装置
CN202264383U (zh) * 2011-08-26 2012-06-06 湖南千山制药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连续吹塑成型机
CN108177324A (zh) * 2017-12-26 2018-06-19 宁波江北文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制造塑料材料容器的设备和方法
CN109366937A (zh) * 2018-12-26 2019-02-22 昌盛达机械(浙江)有限公司 塑料中空成型机的升坯进坯机构
CN111958949A (zh) * 2020-07-21 2020-11-20 荆维克 一种瓶体吹塑机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GB1536466A (en) * 1975-03-03 1978-12-20 Emhart Ind Method of injection-blow moulding biaxially-oriented hollow plastics containers
CN2423088Y (zh) * 2000-06-02 2001-03-14 徐光中 吹瓶装置自动上坯机构
CN1428235A (zh) * 2001-12-25 2003-07-09 蔡桂森 全自动中空容器成型机
CN1898136A (zh) * 2003-12-23 2007-01-17 西德尔合作公司 型坯供给系统——其具有躺倒类型的定位不正的型坯的选择性排除机构
CN101177039A (zh) * 2006-11-07 2008-05-14 蔡佳祎 塑料中空成型机滑道式送坯装置
CN202264383U (zh) * 2011-08-26 2012-06-06 湖南千山制药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连续吹塑成型机
CN108177324A (zh) * 2017-12-26 2018-06-19 宁波江北文增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用于制造塑料材料容器的设备和方法
CN109366937A (zh) * 2018-12-26 2019-02-22 昌盛达机械(浙江)有限公司 塑料中空成型机的升坯进坯机构
CN111958949A (zh) * 2020-07-21 2020-11-20 荆维克 一种瓶体吹塑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77452B (zh) 2022-12-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679060B2 (ja) 射出延伸ブロー成形機の射出成形型とプリフォームの成形方法、及び容器の成形方法
US4330255A (en) Orientation-blow molding equipment and jig used therefor
CN109501208B (zh) 吹塑机
CN1062804C (zh) 颈部被结晶化的预塑形坯成形方法及其装置
CN105377518B (zh) 塑料预制件的注塑模具
CN105121111A (zh) 用于制造热塑性容器的注塑-压缩装置
EP3369550A1 (en) Metal mould unit, blow moulding apparatus, and blow moulding method
CN105189079A (zh) 用于转移熔融的塑料的旋转接头
JP6012683B2 (ja) 熱可塑性材料製容器の成形機械及び成形方法
JP2005007797A (ja) 回転式成形機
CN112677452B (zh) 一种多模腔pet瓶坯模具
CN213388322U (zh) 一种用于制作耐腐蚀玻璃瓶的成型设备
CN112810110A (zh) 一步法注拉吹成型一体机及其加工方法
CN206999599U (zh) 吹塑模开合装置和吹塑机
CN102438804B (zh) 改进的塑料物品的注塑成型及冷却
CN210415490U (zh) 上下输送自动落坯式吹瓶机
CN201030639Y (zh) 具有瓶底冷却装置的塑料容器吹瓶机合模机构
CN206551467U (zh) 用于将塑料预制件成型成塑料容器的装置
CN215703987U (zh) 一步法注拉吹成型一体机
CN219726994U (zh) 一种注塑模具的物料流速控制装置
CN116674185B (zh) 一种高效的pet吹瓶装置及其方法
US8366437B2 (en) Angle link pivot bracket for wheel
CN219171646U (zh) 一种快速冷却成型的水壶吹塑模具
CN108481658A (zh) 逐层注塑式模具成型结构
CN210390079U (zh) 一种吹塑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202

Address after: 276023 Intersection of Volvo Road and Pengbaihe Road, South Section of 205 National Road, Linyi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Linyi City, Shandong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Linyi Heli Electronics Co.,Ltd.

Address before: 318020 No.1-5 Jinniu Road, Xinqian street, Huangyan District, Tai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Taizhou lingtuo Plastics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