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74185A - 一种柚叶茶的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柚叶茶的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74185A
CN112674185A CN202011578518.5A CN202011578518A CN112674185A CN 112674185 A CN112674185 A CN 112674185A CN 202011578518 A CN202011578518 A CN 202011578518A CN 112674185 A CN112674185 A CN 11267418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centing
tea
pomelo
leaves
leaf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78518.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肖纯
杨泽江
杨国权
夏锡兰
刘鑫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ichuan Yuansentai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ichuan Yuansentai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ichuan Yuansentai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ichuan Yuansentai Agricultural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578518.5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74185A/zh
Publication of CN11267418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7418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柚叶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柚叶、干茶坯混合后破壁,进行第一次密闭厌氧窨制、干燥;(2)将第一次密闭厌氧窨制后的物质降温至25~30℃后加入柚叶,重复第(1)步骤操作,进行二窨;(3)将二窨后的物质降温至25~30℃后加入柚叶,重复第(1)步骤操作,进行三窨;(4)将三窨后的柚叶茶再与柚叶混合后,在30℃~45℃提香。本发明方法制备得到的柚叶茶的柚香浓淡适中、香味持久、品质优良,生产成本低。

Description

一种柚叶茶的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茶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柚叶茶的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柚叶为芸香科植物柚的叶片,含挥发油,可治疗头风痛、寒湿痹痛、食滞腹痛、冻疮、关节痛、消风肿,药用价值高。目前市场上常将柚叶与其他植物的叶子搭配制备饮品,用于制作茶的叶有树木叶、藤本叶、草本叶等,原始的叶茶是将具有治疗作用的中药植物的叶当做茶用的,如杜仲叶茶、桑叶茶、枸杞叶茶、柿叶茶等,其工艺并没有涉及到与茶叶相结合的制作工艺。
将山茶科(Theaceae)茶亚属(Camellia)的茶和其他叶制作的叶茶,是加香茶的一种。加香茶是我国特有的茶品,在制备时利用香精、单体香料等产香物释放香和茶叶吸香的特性制作而成,如产香植物的香花、果、叶及皮等添加入茶叶或通过特殊的窨制过程赋予茶叶以香气,使之同时具有茶和加香香料的色、香、味。柚叶茶就是加香果叶茶中的一种。
目前,已发表的柚子叶茶相关研究论文和研究报告很少,迄今为止,未见将柚子叶和山茶科(Theaceae)茶亚属(Camellia)的茶制备柚叶茶。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柚叶茶的制备方法,能够使柚叶茶的柚香浓淡适中、柚香持久、品质优良、生产成本低、保证柚叶茶的天然特性和自然品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
一种柚叶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柚叶、干茶坯混合后破壁,进行第一次密闭厌氧窨制、干燥;
(2)将第一次密闭厌氧窨制后的物质降温至25~30℃后加入柚叶,重复第(1)步骤操作,进行二窨;
(3)将二窨后的物质降温至25~30℃后加入柚叶,重复第(1)步骤操作,进行三窨;
(4)将三窨后的柚叶茶再与柚叶混合后,在30℃~45℃提香。
本发明步骤(1)中,柚叶与干茶坯可以混合后再破壁,也可以先将柚叶破壁后再与干茶坯混合窨制。
柚叶细胞的细胞壁破壁处理,能够使柚叶的芳香油外溢,便于茶坯吸收;本发明将柚叶、茶坯通过密闭厌氧窨制,无通风散热,能够有效防止柚叶的香气在加温窨制中散发于窨制室之外,使柚香被茶叶充分吸收,从而,使柚叶在同等加入量时,柚香更浓厚,更鲜爽,柚香深入茶坯之中,柚香更持久,品质更稳定。
在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柚叶选自发芽三个月内的嫩叶;所述干茶坯选自绿茶和/或红茶。
在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第一次窨制时柚叶:干茶坯的质量比为0.02~0.26:1,窨制温度为15℃~48℃,窨制时间为4~35h;
二窨时加入的柚叶:干茶坯的质量比为0.01~0.14:1,窨制温度为15℃~48℃,窨制时间为4~35h;
三窨时加入的柚叶:干茶坯的质量比为0.01~0.08:1,窨制温度为15℃~48℃,窨制时间为4~35h;
提香时加入的柚叶:干茶坯的质量比为0.01~0.03:1,提香至柚叶的含水量为5%~10%。
在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次窨制时柚叶:干茶坯的质量比为0.05~0.22:1,窨制温度为20℃~40℃,窨制时间为8~25h;
二窨时加入的柚叶:干茶坯的质量比为0.02~0.11:1,窨制温度为20℃~40℃,窨制时间为8~25h;
三窨时加入的柚叶:干茶坯的质量比为0.02~0.06:1,窨制温度为20℃~40℃,窨制时间为8~25h;
提香时加入的柚叶:干茶坯的质量比为0.01~0.02:1,提香至柚叶的含水量为6%~9%。
进一步地,所述干茶坯为绿茶时,第一次窨制时柚叶:干茶坯的质量比为0.10:1,窨制温度为32℃,窨制时间为15h;
二窨时加入的柚叶:干茶坯的质量比为0.06:1,窨制温度为32℃,窨制时间为15h;
三窨时加入的柚叶:干茶坯的质量比为0.03:1,窨制温度为32℃,窨制时间为15h;
提香时加入的柚叶:干茶坯的质量比为0.01:1,提香至柚叶的含水量为7%~8.5%;
进一步地,所述干茶坯为红茶时,第一次窨制时柚叶:干茶坯的质量比为0.12:1,窨制温度为32℃,窨制时间为18h;
二窨时加入的柚叶:干茶坯的质量比为0.08:1,窨制温度为32℃,窨制时间为18h;
三窨时加入的柚叶:干茶坯的质量比为0.04:1,窨制温度为32℃,窨制时间为18h;
提香时加入的柚叶:干茶坯的质量比为0.01:1,提香至柚叶的含水量为7%~8.5%。
本发明通过调整茶叶和柚叶的相对含量来控制柚叶茶产品的风味,使其能达到市售产品的感官质量和理化品质指标要求。
在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次窨制、二窨、三窨、提香过程中所用的总柚叶与干茶坯的质量比为0.05~0.50:1,进一步为0.10~0.40:1,优选为0.20~0.25:1;
进一步地,当干茶坯为绿茶时,所述第一次窨制、二窨、三窨、提香过程中所用的总柚叶与干茶坯的质量比为0.20:1;
当干茶坯为红茶时,所述第一次窨制、二窨、三窨、提香过程中所用的柚叶总质量与干茶坯的质量比为0.25:1。
在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破壁的方法选自揉捻;进一步地,所述揉捻的条件包括:转速50~70r/min,压力为500~700N。
在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破壁的方法除了揉捻还可以包括其他方式,只要能够使柚叶破壁的方法,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在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中,破壁的方法选自揉捻,可包括手工揉捻、机器揉捻。
在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破壁温度为18℃~27℃,时间为50~110min;
进一步地,破壁温度为20~24℃,时间为70~90min;优选时间为80min。
在本发明具体实施方式中,所述干燥的温度为90~125℃,干燥至柚叶的含水量为5%~12%;优选干燥至柚叶的含水量为8%。
本发明采用特殊的破壁和窨制工艺,使柚叶的香气外溢释放多,在窨制中窨入茶叶中的香气多、散发于窨制室之外的香气相对较少。
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柚叶茶,由上述的方法制备得到。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发明方法制备得到的产品具有柚叶茶具有天然风味,浓美爽口,鲜爽甘醇,纯正适口,柚香浓淡均匀、柚香味持久,无增香添加剂,无肉眼可见的同类夹杂物和异类杂质,产品品质优良,具有柚叶茶的天然特性和自然品质。
(2)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柚叶耗量少、生产成本低,各项质量指标、商品属性和风味均能达到现有市售产品的感官质量和理化品质指标要求,能够满足市场需求。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除本发明实施例中使用的具体方法、设备、材料外,根据本领域技术人员对现有技术的掌握及本发明的记载,还可以使用与本发明实施例中所述的方法、设备、材料相似或等同的现有技术的任何方法、设备、材料来实现本发明。除非另有定义,本发明中使用的所有技术和科技术语是与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意义相同。
实施例1
柚叶茶的制备方法:
1.实验材料
1.1原料
绿茶为泸州纳溪区原产的,质量指标达到绿茶国家标准GB/T 14456.1—2008绿茶第1部分中的基本要求;红茶为泸州纳溪区原产的,质量指标达到GB/T13738.2-2008红茶第2部分中的工夫红茶要求;柚叶为泸州泸县百和镇原产的发芽至三个月的柚子叶。
1.2设备
密闭厌氧窨制的密闭茶叶烘焙机为南安市信轩机械厂生产的茶叶烘焙机,型号:xx-hp60;柚叶破壁的揉捻机为南安市信轩机械厂生产的茶叶揉捻机,型号:xx-6CRT-35。
2.实验观察指标
通过干茶坯绿茶或红茶、柚叶在柚叶茶的制备工艺中,对干茶坯和鲜柚叶加入比例、窨制温度、窨制时间、揉捻(破壁)时间等不同参数设定和控制,实验观察柚叶茶实验结果的感官指标和理化指标。
(1)感官指标
参照《绿茶常用感官审评术语》中滋味审评要求,描述产品的滋味评价品质特点、特色如表1:
表1柚叶茶产品达到的感官指标表
Figure BDA0002864142240000051
(2)理化指标
表2柚叶茶产品达到的理化指标表
Figure BDA0002864142240000052
Figure BDA0002864142240000061
3.数据统计
对数据直接进行比较分析。
4.实验方法
4.1茶坯干燥
将茶坯经传统的物理前处理干燥:烘干、摊凉,并达到国际相关茶产品质量标准。
4.2柚叶净化、除杂
挑选发芽至三个月的柚叶,除去杂质、霉变、劣变、病虫害的劣质柚子叶,选择采摘24小时内、洁净、均匀的鲜叶,切削成丝或宽度1毫米至10毫米的片。
4.3拌和
将柚叶与茶坯拌和,混匀,使柚叶与茶坯充分接触。
4.4揉捻(破壁)
本发明的柚叶细胞经细胞壁破壁(破胞)处理,使芳香油外溢,便于茶坯吸收。柚叶破壁是将拌和后的柚叶、茶坯通过手工揉捻,或机器揉捻破壁。
4.5一窨
将揉捻后的柚叶、茶坯在密闭茶叶烘焙机中进行密闭厌氧窨制,在一定温度下窨制一段时间后,在90℃~125℃条件下干燥至柚叶的含水量为8%左右,将柚香叶茶从密闭厌氧窨制容器中起出、在自然通风凉爽条件下摊凉。
4.6二窨
待温度下降到27~28℃,再加入部分新鲜柚叶,揉捻破壁后进行第二次窨制(窨制条件同一窨),在一定温度下窨制一段时间后,在90℃~125℃条件下密闭厌氧茶叶烘焙机中干燥至柚叶的含水量为8%时,将柚香叶茶从密闭厌氧窨制容器中起出、在自然通风凉爽条件下摊凉。
4.7三窨
待温度下降到27~28℃,再加入部分新鲜柚叶,揉捻破壁后进行第三次窨制,在一定温度下窨制一段时间后,在90℃~125℃条件下密闭厌氧茶叶烘焙机中干燥至柚叶的含水量为8%时,将柚香叶茶从密闭厌氧窨制容器中起出、在自然通风凉爽条件下摊凉。
4.8提香
在三窨后的柚香叶茶中再加入部分新鲜柚叶,在30℃~45℃条件下在密闭茶叶烘焙机中进行密闭厌氧提香,提香至柚叶的含水量为7%~8.5%,使柚叶香气被茶叶充分吸收。
4.9检验、装箱
柚香叶茶经过检验,其产品感官指标达到表1的指标和理化指标达到表2的指标的,为合格产品,经过检验合格的柚香叶茶成品,及时进行拼配装箱,以免香气损失。
5.最佳配方条件的筛选试验
根据本实施例“4.实验方法”,通过对柚香叶茶的基础原料干茶坯的不同茶类:绿茶基和红茶基、柚叶茶的制备工艺的不同控制参数:柚叶加入比例、窨制温度、窨制时间和揉捻(破壁)时间等的试验,观察、选择出柚叶茶的最佳制备工艺。
5.1干茶坯和鲜柚叶配方比例
按照表3中的比例在制备的各阶段加入鲜柚叶制备本发明柚叶茶,其余工艺条件为:
揉捻条件:破壁温度为20~24℃,时间为80min;
窨制条件:干茶坯为绿茶时,窨制温度为32℃,窨制时间为15h;
干茶坯为红茶时,窨制温度为32℃,窨制时间为18h;
按照上述工艺条件进行窨制。
干茶坯和鲜柚叶配方比例如表3:
表3干茶坯和鲜柚叶配方比例表
Figure BDA0002864142240000071
Figure BDA0002864142240000081
5.2柚叶的揉捻(破壁)方法及时间
本试验方法采用在茶叶揉捻机中进行揉捻破壁,本试验采取揉捻室室温控制在20℃~24℃,揉捻方式采取先轻揉、慢揉,再缓慢加压,揉捻转速为50~70r/min,压力为500~700N。按照表4中设定的5个柚叶破壁揉捻时间组制备本发明柚叶茶,其余工艺条件为:
干茶坯和鲜柚叶配方比例及窨制条件:
干茶坯为绿茶时,第一次窨制时柚叶:干茶坯的质量比为0.10:1,窨制温度为32℃,窨制时间为15h;
二窨时加入的柚叶:干茶坯的质量比为0.06:1,窨制温度为32℃,窨制时间为15h;
三窨时加入的柚叶:干茶坯的质量比为0.03:1,窨制温度为32℃,窨制时间为15h;
提香时加入的柚叶:干茶坯的质量比为0.01:1,提香至柚叶的含水量为7%~8.5%;
干茶坯为红茶时,第一次窨制时柚叶:干茶坯的质量比为0.12:1,窨制温度为32℃,窨制时间为18h;
二窨时加入的柚叶:干茶坯的质量比为0.08:1,窨制温度为32℃,窨制时间为18h;
三窨时加入的柚叶:干茶坯的质量比为0.04:1,窨制温度为32℃,窨制时间为18h;
提香时加入的柚叶:干茶坯的质量比为0.01:1,提香至柚叶的含水量为7%~8.5%;
按照上述工艺条件进行窨制。
表4柚叶破壁揉捻时间设定表
茶基 加香柚叶 试验组I 试验组II 试验组III 试验组IV 试验组V
干茶坯绿茶 鲜柚表皮 110分钟 90分钟 80分钟 70分钟 50分钟
干茶坯红茶 鲜柚表皮 110分钟 90分钟 80分钟 70分钟 50分钟
5.3密闭厌氧窨制温度、时间
将破壁后的柚叶、茶坯在密闭茶叶烘焙机中进行密闭厌氧窨制,按照表5中设定的5种温度组、5个时间组制备本发明柚叶茶,其余工艺条件为:
干茶坯和鲜柚叶配方比例:
干茶坯为绿茶时,第一次窨制时柚叶:干茶坯的质量比为0.10:1;
二窨时加入的柚叶:干茶坯的质量比为0.06:1;
三窨时加入的柚叶:干茶坯的质量比为0.03:1;
提香时加入的柚叶:干茶坯的质量比为0.01:1,提香至柚叶的含水量为7%~8.5%;
干茶坯为红茶时,第一次窨制时柚叶:干茶坯的质量比为0.12:1;
二窨时加入的柚叶:干茶坯的质量比为0.08:1;
三窨时加入的柚叶:干茶坯的质量比为0.04:1;
提香时加入的柚叶:干茶坯的质量比为0.01:1,提香至柚叶的含水量为7%~8.5%;
揉捻条件:
破壁温度为20~24℃,时间为80min。
表5柚叶茶密闭厌氧窨制温度、时间设定表
茶基 加香柚叶 试验组I 试验组II 试验组III 试验组IV 试验组V
干茶坯绿茶 鲜柚子叶 48℃ 40℃ 32℃ 20℃ 15℃
干茶坯红茶 鲜柚子叶 48℃ 40℃ 32℃ 20℃ 15℃
干茶坯绿茶 鲜柚子叶 30小时 20小时 15小时 8小时 4小时
干茶坯红茶 鲜柚子叶 35小时 25小时 18小时 10小时 5小时
6.实验结果
探究不同茶基、柚叶加入比例、窨制温度、窨制时间、揉捻(破壁)时间的处理对柚叶茶品质的影响。
6.1基础原料为绿茶和加香原料为柚叶的试验结果
基础原料为绿茶和加香原料为柚叶的试验结果如表6:
表6绿茶和柚叶原料的柚叶茶试验结果
Figure BDA0002864142240000101
Figure BDA0002864142240000111
6.2基础原料为红茶和加香原料为柚叶的试验结果
基础原料为红茶和加香原料为柚叶的试验结果如表7:
表7红茶和柚叶原料的柚叶茶试验结果
Figure BDA0002864142240000112
Figure BDA0002864142240000121
7.实验结论
7.1感官指标和理化指标达到设计要求的组合。
由表6、表7中可以得出如下结论:各表中的试验组II、试验组III和试验组IV的不同茶基、不同柚叶加入比例、不同窨制温度、不同窨制时间、不同揉捻(破壁)时间的试验结果,均达到了本发明的实验设计的柚叶茶产品的感官指标(详见表1)和柚叶茶产品达到的理化指标(详见表2)的指标要求。其中,试验组III结果在各试验组中表现最好。试验组I和试验组V没有达到本发明的实验设计的柚叶茶产品的感官指标和理化指标的要求。
达到柚叶茶产品的感官指标(详见表1)和理化指标(详见表2)设计要求的具体工艺方法的工艺参数范围如表8。
表8柚叶茶产品达到设计要求的工艺方法的工艺参数范围表
Figure BDA0002864142240000122
7.2不同茶基组合的感官指标表现
红茶组合有红茶香甜气味,绿茶组合有绿茶香气味。
根据上述最佳配方条件的筛选试验,本发明一种柚叶茶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取基础原料红茶,烘干、摊凉,制成茶坯,使达到国际相关茶产品质量标准。
(2)挑选发芽至三个月的柚叶,除去杂质、霉变、劣变、病虫害的劣质柚子叶,选择采摘24小时内、洁净、均匀的鲜叶,切削成丝,与茶坯拌和、混匀,使柚叶与茶坯充分接触,在24℃条件下手工揉捻80分钟,揉捻时先轻揉、慢揉,再缓慢加压。
(3)将揉捻后的柚叶、茶坯密闭厌氧窨制,其中鲜柚叶占干茶基的12%,在32℃条件下窨制18小时后,在125℃的密闭厌氧茶叶烘焙机中进行干燥至柚叶的含水量为8%时,将柚叶茶从密闭厌氧窨制容器中起出、摊凉。
(4)待温度下降到28℃,再加入柚叶,按照步骤(2)至(3)的步骤进行第二次窨制,二窨时加入的鲜柚叶占干茶基的8%,在32℃条件下窨制18小时后,在90℃的密闭厌氧茶叶烘焙机中进行干燥至柚叶的含水量为8%时,将柚叶茶从密闭厌氧窨制容器中起出、摊凉。
(5)待温度下降到27℃,再加入柚叶,按照步骤(2)至(3)的步骤进行第三次窨制,三窨时加入的鲜柚叶占干茶基的4%,在32℃条件下窨制18小时后,在90℃的密闭厌氧茶叶烘焙机中进行干燥至柚叶的含水量为8%时,将柚叶茶从密闭厌氧窨制容器中起出、摊凉。
(6)三窨后的柚叶茶,再加入柚叶,加入的鲜柚叶占干茶基的1%,在45℃条件下提香至柚叶的含水量为8.5%,使柚叶香气被茶叶充分吸收。
(7)柚叶茶经过检验,其产品达到表1的感官指标和表2的理化指标的,为合格产品,检验合格的柚叶茶成品,及时进行拼配装箱,以免香气损失。
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发明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发明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发明的保护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Claims (10)

1.一种柚叶茶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柚叶、干茶坯混合后破壁,进行第一次密闭厌氧窨制、干燥;
(2)将第一次密闭厌氧窨制后的物质降温至25~30℃后加入柚叶,重复第(1)步骤操作,进行二窨;
(3)将二窨后的物质降温至25~30℃后加入柚叶,重复第(1)步骤操作,进行三窨;
(4)将三窨后的柚叶茶再与柚叶混合后,在30℃~45℃提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柚叶选自发芽三个月内的嫩叶;所述干茶坯选自绿茶和/或红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次窨制时柚叶、干茶坯的质量比为0.02~0.26:1,窨制温度为15℃~48℃,窨制时间为4~35h;
二窨时加入的柚叶:干茶坯的质量比为0.01~0.14:1,窨制温度为15℃~48℃,窨制时间为4~35h;
三窨时加入的柚叶:干茶坯的质量比为0.01~0.08:1,窨制温度为15℃~48℃,窨制时间为4~35h;
提香时加入的柚叶:干茶坯的质量比为0.01~0.03:1,提香至柚叶的含水量为5%~10%。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次窨制时柚叶、干茶坯的质量比为0.05~0.22:1,窨制温度为20℃~40℃,窨制时间为8~25h;
二窨时加入的柚叶:干茶坯的质量比为0.02~0.11:1,窨制温度为20℃~40℃,窨制时间为8~25h;
三窨时加入的柚叶:干茶坯的质量比为0.02~0.06:1,窨制温度为20℃~40℃,窨制时间为8~25h;
提香时加入的柚叶:干茶坯的质量比为0.01~0.02:1,提香至柚叶的含水量为6%~9%。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茶坯为绿茶时,第一次窨制时柚叶:干茶坯的质量比为0.10:1,窨制温度为32℃,窨制时间为15h;
二窨时加入的柚叶:干茶坯的质量比为0.06:1,窨制温度为32℃,窨制时间为15h;
三窨时加入的柚叶:干茶坯的质量比为0.03:1,窨制温度为32℃,窨制时间为15h;
提香时加入的柚叶:干茶坯的质量比为0.01:1,提香至柚叶的含水量为7%~8.5%;
进一步地,所述干茶坯为红茶时,第一次窨制时柚叶:干茶坯的质量比为0.12:1,窨制温度为32℃,窨制时间为18h;
二窨时加入的柚叶:干茶坯的质量比为0.08:1,窨制温度为32℃,窨制时间为18h;
三窨时加入的柚叶:干茶坯的质量比为0.04:1,窨制温度为32℃,窨制时间为18h;
提香时加入的柚叶:干茶坯的质量比为0.01:1,提香至柚叶的含水量为7%~8.5%。
6.根据权利要求1、3~5任一项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次窨制、二窨、三窨、提香过程中所用的柚叶总质量与干茶坯的质量比为0.05~0.50:1,进一步为0.10~0.40:1,优选为0.20~0.25:1;
进一步地,当干茶坯为绿茶时,所述第一次窨制、二窨、三窨、提香过程中所用的总柚叶与干茶坯的质量比为0.20:1;
当干茶坯为红茶时,所述第一次窨制、二窨、三窨、提香过程中所用的总柚叶与干茶坯的质量比为0.25:1。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破壁的方法选自揉捻;
进一步地,所述揉捻的条件包括:转速50~70r/min,压力为500~700N。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破壁温度为18℃~27℃,时间为50~110min;
进一步地,破壁温度为20~24℃,时间为70~90min;优选时间为80min。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干燥的温度为90~125℃,干燥至柚叶的含水量为5%~12%;优选干燥至柚叶的含水量为8%。
10.一种柚叶茶,由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制备得到。
CN202011578518.5A 2020-12-28 2020-12-28 一种柚叶茶的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267418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78518.5A CN112674185A (zh) 2020-12-28 2020-12-28 一种柚叶茶的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78518.5A CN112674185A (zh) 2020-12-28 2020-12-28 一种柚叶茶的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74185A true CN112674185A (zh) 2021-04-20

Family

ID=7545255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78518.5A Pending CN112674185A (zh) 2020-12-28 2020-12-28 一种柚叶茶的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74185A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48542A (zh) * 2004-09-16 2006-03-22 方守龙 柚花茶生产工艺
CN107593970A (zh) * 2017-10-18 2018-01-19 广东科贸职业学院 一种芳香茶的制备方法
CN111838360A (zh) * 2020-08-10 2020-10-30 梅州市农林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梅州市农林科学院嘉应茶研究所) 一种柚花炒青绿茶的加工方法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48542A (zh) * 2004-09-16 2006-03-22 方守龙 柚花茶生产工艺
CN107593970A (zh) * 2017-10-18 2018-01-19 广东科贸职业学院 一种芳香茶的制备方法
CN111838360A (zh) * 2020-08-10 2020-10-30 梅州市农林科学院茶叶研究所(梅州市农林科学院嘉应茶研究所) 一种柚花炒青绿茶的加工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王江锐,等: "一种罗勒香红茶的加工技术"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3190498B (zh) 一种金银花茶的加工方法
CN102217683B (zh) 信阳红红茶加工工艺
CN103222513B (zh) 一种高香型绿茶的制备方法
CN108432923B (zh) 一种桑叶绿茶及其制备工艺
CN107258982A (zh) 一种虫香美人茶的制备方法
CN111919914A (zh) 一种茉莉花金花黑茶的制备方法
CN103493879B (zh) 一种莲雾专用保鲜剂
CN111838360A (zh) 一种柚花炒青绿茶的加工方法
CN106578198A (zh) 一种红茶的制备方法
CN112674186A (zh) 一种柚花茶的制备方法
CN104543253A (zh) 一种百香果罗汉果代用茶的制备方法
CN110881540A (zh) 一种槐花红茶的加工方法
KR101537581B1 (ko) 숙성된 오가피를 이용한 침출 차의 제조방법
CN111493181A (zh) 一种茶果饮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674185A (zh) 一种柚叶茶的制备方法
KR100941667B1 (ko) 곰보배춧잎차와 구아바잎차의 혼합차
KR102560416B1 (ko) 메리골드 꽃 발효 숙성차 및 이의 제조방법
CN112655791A (zh) 一种柚皮茶的制备方法
KR102243834B1 (ko) 부추된장의 제조방법
KR101346567B1 (ko) 녹차꽃과 석류의 혼합발효액 및 그 제조방법
CN112970873A (zh) 一种杜鹃红茶的制作工艺
CN112841365A (zh) 一种茶花茶的制作方法
KR20110067823A (ko) 뽕잎, 뽕나무 줄기 및 뽕나무 뿌리 껍질을 이용한 재래식 된장의 제조 방법
KR101023583B1 (ko) 생발효녹차의 제조방법
CN111657376A (zh) 一种柑普茶及其加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