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60179B - 轨道车辆的内装结构及轨道车辆 - Google Patents

轨道车辆的内装结构及轨道车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60179B
CN112660179B CN201910982703.1A CN201910982703A CN112660179B CN 112660179 B CN112660179 B CN 112660179B CN 201910982703 A CN201910982703 A CN 201910982703A CN 112660179 B CN112660179 B CN 11266017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p plate
fixed
railway vehicle
installation
mai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82703.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60179A (zh
Inventor
陈启梅
刘晓绪
邢磊
安小平
牛江佩
李夏艳
李美领
郑建坤
张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RC Tangsha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RRC Tangsha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RRC Tangshan Co Ltd filed Critical CRRC Tangsha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982703.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60179B/zh
Priority to PCT/CN2019/117367 priority patent/WO2021072849A1/zh
Publication of CN1126601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6017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6017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6017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DBODY DETAILS OR KINDS OF RAILWAY VEHICLES
    • B61D17/00Construction details of vehicle bodies
    • B61D17/04Construction details of vehicle bodies with bodies of metal; with composite, e.g. metal and wood body structures
    • B61D17/12Roof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DBODY DETAILS OR KINDS OF RAILWAY VEHICLES
    • B61D27/00Heating, cooling, ventilating, or air-conditioning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T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TRANSPORTATION
    • Y02T30/00Transportation of goods or passengers via railways, e.g. energy recovery or reducing air resistan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Electric Propulsion And Braking For Vehicles (AREA)
  • Vehicle Interior And Exterior Ornaments, Soundproofing, And Insula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轨道车辆的内装结构及轨道车辆。内装结构包括:吊装基础,包括多个横向梁,每个所述横向梁之上固定有至少两个吊装梁,所述吊装梁用于与所述轨道车辆的车体的车顶吊装,使得各个所述横向梁沿所述轨道车辆的长度方向间隔的排列;主风道,所述主风道的长度与所述轨道车辆的长度方向一致,且固定于各个所述横向梁之上;顶板,所述横向梁还用于安装所述顶板。轨道车辆包括上述内装结构。本申请实施例解决了轨道车辆的内装结构包括多个安装基础导致重量大的技术问题。

Description

轨道车辆的内装结构及轨道车辆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轨道车辆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轨道车辆的内装结构及轨道车辆。
背景技术
轨道车辆的内装结构包括中顶板、边顶板、灯带及空调风道等等,因此需要将中顶板、边顶板、灯带及空调风道等等分别安装。通常情况下,空调风道通过若干个风道组件安装在轨道车辆的车体上;中顶板通过中顶板骨架安装在车体上;边顶板通过边顶板骨架安装在车体上。即中顶板、边顶板、灯带及空调风道等部件各自需要安装基础,进而导致轨道车辆的内装结构的重量较大。
因此,轨道车辆的内装结构包括多个安装基础导致重量大,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在背景技术中公开的上述信息仅用于加强对本申请的背景的理解,因此其可能包含没有形成为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知晓的现有技术的信息。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轨道车辆的内装结构及轨道车辆,以解决轨道车辆的内装结构包括多个安装基础导致重量大的技术问题。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轨道车辆的内装结构,包括:
吊装基础,包括多个横向梁,每个所述横向梁之上固定有至少两个吊装梁,所述吊装梁用于与所述轨道车辆的车体的车顶吊装,使得各个所述横向梁沿所述轨道车辆的长度方向间隔的排列;
主风道,所述主风道的长度与所述轨道车辆的长度方向一致,且固定于各个所述横向梁之上;
顶板,所述横向梁还用于安装所述顶板。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轨道车辆,包括上述的内装结构。
本申请实施例由于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具有以下技术效果:
吊装基础通过吊装梁与轨道车辆的车体的车顶吊装,吊装基础的各个横向梁沿轨道车辆的长度方向间隔的排列,主风道固定在各个横向梁之上,即吊装基础用于安装主风道;内装结构还包括顶板,横向梁还用于安装顶板。这样,吊装基础既是主风道的安装基础,又是顶板的安装基础,体现了一个吊装基础作为多个内装部件的安装基础的发明思路,减少了安装基础的数量,为减重提供了可能性,也提供了减少安装工序的可能性。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轨道车辆的内装结构的吊装基础和主风道,分风道安装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轨道车辆的内装结构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内装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4为图2所示的内装结构的横向梁和安装吊码安装的示意图;
图5为图2所示的内装结构的组合安装件的示意图;
图6为图2所示的A部分的放大图;
图7为图2所示的内装结构的的中顶板的示意图;
图8为图2所示的B部分的放大图;
图9为图2所示的内装结构的边顶板的示意图;
图10为图2所示的内装结构的边顶板在所述轨道车辆的长度方向的示意图;
图11为图2所示的内装结构的中顶板在所述轨道车辆的长度方向的示意图;
图12为图2所示的内装结构的端部顶板与所述轨道列车的车体的端墙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10横向梁,120吊装梁,
210主风道,220分风道,
300安装吊码,
400组合安装件,410安装用顶板,420边顶板固定板,
510中顶板,511主中顶板,512次中顶板,
520边顶板,521主边顶板,522次边顶板,530端部顶板,
600灯带,610遮盖板,
710中顶板粘接件,720边顶板粘接件,730端部顶板粘接件,
740上粘接件,
810L形固定件,820Z形固定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对本申请的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进一步详细的说明,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所有实施例的穷举。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实施例一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轨道车辆的内装结构的吊装基础和主风道,分风道安装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一种轨道车辆的内装结构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内装结构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如图1,图2和图3所示,本申请实施例的轨道车辆的内装结构,包括:
吊装基础,包括多个横向梁110,每个所述横向梁110之上固定有至少两个吊装梁120,所述吊装梁120用于与所述轨道车辆的车体的车顶吊装,使得各个所述横向梁110沿所述轨道车辆的长度方向间隔的排列;
主风道210,所述主风道210的长度与所述轨道车辆的长度方向一致,且固定于各个所述横向梁110之上;其中,所述主风道是空调的主风道;
顶板,所述横向梁110还用于安装所述轨道车辆的顶板。
本申请实施例的轨道车辆的内装结构,吊装基础通过吊装梁与轨道车辆的车体的车顶吊装,吊装基础的各个横向梁沿轨道车辆的长度方向间隔的排列,主风道固定在各个横向梁之上,即吊装基础用于安装主风道;内装结构还包括顶板,横向梁还用于安装顶板。这样,吊装基础既是主风道的安装基础,又是顶板的安装基础,体现了一个吊装基础作为多个内装部件的安装基础的发明思路,减少了安装基础的数量,为减重提供了可能性,也提供了减少安装工序的可能性。
实施中,如图1,图2和图3所示,轨道车辆的内装结构还包括:
分风道220,从所述主风道210向两侧伸出且与所述主风道210连通,所述分风道220的外侧设置有固定凸耳,且所述分风道的固定凸耳置于所述横向梁110之上且通过螺栓,螺孔和螺母固定,以将所述分风道220与所述吊装基础固定。
其中,所述分风道220是与出风口连接的部分,用于将主风道中的风从所述出风口送出。
主风道固定在所述横向梁之上,分风道通过固定凸耳与横向梁固定,且固定凸耳是位于横向梁之上的,这样,横向梁的上表面和螺栓,螺孔,螺母共同将分风道与吊装基础固定,使得分风道固定稳固。
实施中,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分风道220的数量是所述横向梁数量的两倍;
每个所述横向梁的两侧分别以所述轨道车辆的中心线为轴对称固定两个所述分风道220。
分风道对称设置,这样,能够使得轨道车辆内的出风口是均匀设置的,有利于轨道车辆内的温度控制。
具体的,吊装梁与轨道车辆的车体的车顶C型槽安装固定。
上述是吊装基础和主风道,分风道的安装。
下面对吊装基础和顶板的安装进行说明。图4为图2所示的内装结构的横向梁和安装吊码安装的示意图;图5为图2所示的内装结构的组合安装件的示意图。
实施中,如图3,图4和图5所示,内装结构还包括:
安装吊码300,每个所述横向梁110之下固定有两个所述安装吊码300;
组合安装件400,所述组合安装件400吊装在所述安装吊码300的底部,且所述组合安装件400和所述分风道220的朝下的出风口的位置沿所述轨道车辆的长度方向错开,以使分风道内的风能够进入所述轨道车辆。
由于轨道列车的车体的车顶的高度较高,因此需要设置安装吊码,以调节组合安装件设置的高度,其中,组合安装件的高度是由其所安装的部件来决定的。
图6为图2所示的A部分的放大图;图7为图2所示的内装结构的的中顶板的示意图。实施中,如图3,图6和图7所示,所述组合安装件400包括安装用顶板410和固定在所述安装用顶板之下的灯带安装件,所述组合安装件400是一体化结构;
所述顶板包括中顶板510,在所述轨道车辆的宽度方向所述中顶板510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所述组合安装件的安装用顶板410通过螺钉固定,且固定所述中顶板的螺钉依次穿过所述中顶板510,所述安装用顶板410拧入所述安装吊码300,实现所述中顶板,所述组合安装件和所述安装吊码的固定。
固定所述中顶板的螺钉依次穿过所述中顶板,所述安装用顶板拧入所述安装吊码,这样,中顶板不仅和组合安装件固定,而且还和安装吊码固定,使得中顶板的固定更加稳固可靠。同时,所述组合安装件包括安装顶板和其之下的结构,使得固定所述中顶板的螺钉仅穿过安装用顶板即可,需要穿过的厚度较小,便于安装。
实施中,如图3所示,轨道车辆的内装结构还包括:
灯带600,所述灯带600固定在所述组合安装件400的底端;
其中,所述灯带600遮盖所述组合安装件的安装用顶板410和所述中顶板510的连接处。
吊装基础,主风道,分风道,中顶板的安装依次是从上到下的顺序安装的,便于在轨道车辆的车体内进行安装;接下来安装灯带,灯带固定在组合安装件的底端,同时,通过设置灯带的形状,使得灯带遮盖组合安装件的安装用顶板和中顶板的连接处,即遮盖住固定所述中顶板的螺钉,使得轨道列车的中顶板更加美观。
图8为图2所示的B部分的放大图;图9为图2所示的内装结构的边顶板的示意图。实施中,如图3和图8所示,所述组合安装件朝向所述车体的侧墙的一侧具有边顶板固定板420;
所述顶板还包括边顶板520,在所述轨道车辆的宽度方向所述边顶板520的一侧与所述车体的侧墙固定,另一侧与所述边顶板固定板420通过螺栓,螺孔和螺母固定;
所述内装结构还包括遮盖板610,所述遮盖板610与所述灯带600固定且遮盖所述边顶板固定板420和所述边顶板520的的连接处。
接下来安装边顶板,在所述轨道车辆的宽度方向所述边顶板的一侧与所述车体的侧墙固定,另一侧与所述边顶板固定板通过螺栓,螺孔和螺母固定,这样实现了边顶板在所述轨道车辆的宽度方向的固定。同时,通过将遮盖板与所述灯带固定且遮盖所述边顶板固定板和所述边顶板的的连接处,使得轨道列车的内顶板更加美观。吊装基础既是主风道,分风道的安装基础,又是边顶板,中顶板个灯带的安装基础,体现了一个吊装基础作为多个内装部件的安装基础的发明思路,提高了内装结构的集成度,便于实现内装结构的模块化。
具体的,所述边顶板和中顶板采用波纹铝板材料制成。这样,边顶板和中顶板的重量较轻,符合轨道车辆的轻量化发展趋势。
这样,就完成了中顶板,边顶板在所述轨道车辆的宽度方向的固定。
下面要对中顶板,边顶板在所述轨道车辆的长度方向的固定。
图10为图2所示的内装结构的边顶板在所述轨道车辆的长度方向的示意图。如图10所示,各个所述边顶板分为主边顶板521和次边顶板522,在所述轨道车辆的长度方向所述主边顶板521呈倒几字形,所述次边顶板522呈凹槽形;
所述内装结构还包括边顶板粘接件720,固定在所述主边顶板521的每个外翻翻边的表面;
所述边顶板粘接件720的下方粘接固定所述次边顶板522,且所述次边顶板522的槽壁和槽底之间的夹角粘接在所述边顶板粘接件720的两个侧面;
所述主边顶板521的凸起的中间边的外表面和所述次边顶板522的槽底的外底面相平。
实施中,图11为图2所示的内装结构的中顶板在所述轨道车辆的长度方向的示意图。如图11所示,各个所述中顶板分为主中顶板511和次中顶板512,所述主中顶板511和所述次中顶板512沿所述轨道车辆的长度方向的横截面为凹槽;
所述内装结构还包括中顶板粘接件710,固定在所述主中顶板511的槽底和槽壁形成的夹角处;
所述次中顶板512的槽口向上位于两个所述主中顶板511之间的间隔之上,且所述次中顶板512的槽底的外表面与所述中顶板粘接件710的上表面固定。
所述次中顶板整体粘贴固定在两个主中顶板之上,这样,在需要对某一个中顶板之上的空间内的部件进行维修时,只需要将该位置之下的主中顶板或该为之下邻近的主中顶板,只需要将对应的主中顶板和与之粘接固定的中顶板粘接件拆开,即可实现维修。实现了仅在需要维修位置,拆除对应位置的主中顶板。
实施中,如图所示,所述主中顶板511的凹槽的宽度大于所述次中顶板512的凹槽的宽度。
这样,所述主中顶板的凹槽的宽度大于所述次中顶板的凹槽的宽度,即在轨道列车的长度方向,主中顶板长于次中顶板。即主中顶板是面积较大的区域,次中顶板是面积较小的区域。
实施中,如图所示,所述中顶板粘接件720与所述主中顶板511粘接的面积大于所述中顶板粘接件720与所述次中顶板512粘接的面积。
由于主中顶板比次中顶板大,因此,主中顶板与中顶板粘接件粘接固定的面积比次中顶板与中顶板粘接件粘接固定的面积大,从而使得主中顶板的固定稳固。
下面对边顶板与所述轨道车辆的车体的端墙的固定方式进行说明。
实施中,图12为图2所示的内装结构的端部顶板与所述轨道列车的车体的端墙的示意图。如图12所示,与所述轨道列车的车体的端墙固定的边顶板是次边顶板,与所述轨道列车的车体的端墙固定的中顶板是次中顶板,所述次边顶板和所述次中顶板作为端部顶板530;
所述内装结构还包括L形固定件810和端部顶板粘接件730,其中,所述端部顶板粘接件730固定在端部顶板530靠近所述端墙的一端的槽壁和槽底形成的夹角之间;
所述L形固定件810的竖直臂的外侧面与所述端墙焊接固定,所述L形固定件810的横向臂的下表面与所述端部顶板粘接件730的上表面固定。
这样,通过L形固定件,端部顶板粘接件和端部顶板相互配合,将端部顶板与车体的端墙固定。
实施中,如图12所示,内装结构还包括:
Z形固定件820,所述Z形固定件820下方的横边焊接固定在所述端部顶板530的槽底的内表面;
上粘接件740,所述上粘接件740粘接固定在所述Z形固定件820上方的横边的下表面处,且与所述L形固定件810的横向臂的上表面粘接固定。
Z形固定件和上粘接件固定,Z形固定件下方的横边与端部顶板焊接固定,使得端部顶板通过Z形固定件和L形固定件与端墙牢固的固定。
实施例二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轨道车辆,包括实施例一所述的内装结构。
在本申请及其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顶”、“底”、“高度”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申请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在本申请及其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还可以是通信;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申请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申请及其实施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上文的公开提供了许多不同的实施方式或例子用来实现本申请的不同结构。为了简化本申请的公开,上文中对特定例子的部件和设置进行描述。当然,它们仅仅为示例,并且目的不在于限制本申请。此外,本申请可以在不同例子中重复参考数字和/或参考字母,这种重复是为了简化和清楚的目的,其本身不指示所讨论各种实施方式和/或设置之间的关系。此外,本申请提供了的各种特定的工艺和材料的例子,但是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其他工艺的应用和/或其他材料的使用。
尽管已描述了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但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一旦得知了基本创造性概念,则可对这些实施例作出另外的变更和修改。所以,所附权利要求意欲解释为包括优选实施例以及落入本申请范围的所有变更和修改。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对本申请进行各种改动和变型而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和范围。这样,倘若本申请的这些修改和变型属于本申请权利要求及其等同技术的范围之内,则本申请也意图包含这些改动和变型在内。

Claims (8)

1.一种轨道车辆的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吊装基础,包括多个横向梁,每个所述横向梁之上固定有至少两个吊装梁,所述吊装梁用于与所述轨道车辆的车体的车顶吊装,使得各个所述横向梁沿所述轨道车辆的长度方向间隔的排列;
主风道,所述主风道的长度与所述轨道车辆的长度方向一致,且固定于各个所述横向梁之上;
顶板,所述横向梁还用于安装所述顶板;
分风道,从所述主风道向两侧伸出且与所述主风道连通,所述分风道的外侧设置有固定凸耳,且所述分风道的固定凸耳置于所述横向梁之上且通过螺栓,螺孔和螺母固定,以将所述分风道与所述吊装基础固定;
安装吊码,每个所述横向梁之下固定有两个所述安装吊码;
组合安装件,所述组合安装件吊装在所述安装吊码的底部,且所述组合安装件和所述分风道的朝下的出风口的位置沿所述轨道车辆的长度方向错开,以使分风道内的风能够进入所述轨道车辆;
所述组合安装件包括安装用顶板和固定在所述安装用顶板之下的灯带安装件,所述组合安装件是一体化结构;
所述顶板包括中顶板,在所述轨道车辆的宽度方向所述中顶板的两侧分别与两个所述组合安装件的安装用顶板通过螺钉固定,且固定所述中顶板的螺钉依次穿过所述中顶板,所述安装用顶板拧入所述安装吊码,实现所述中顶板,所述组合安装件和所述安装吊码的固定;
所述组合安装件朝向所述车体的侧墙的一侧具有边顶板固定板;
所述顶板还包括边顶板,在所述轨道车辆的宽度方向所述边顶板的一侧与所述车体的侧墙固定,另一侧与所述边顶板固定板通过螺栓,螺孔和螺母固定;
所述内装结构还包括遮盖板,所述遮盖板与所述灯带固定且遮盖所述边顶板固定板和所述边顶板的的连接处;
各个所述边顶板分为主边顶板和次边顶板,在所述轨道车辆的长度方向所述主边顶板呈倒几字形,所述次边顶板呈凹槽形;
所述内装结构还包括边顶板粘接件,固定在所述主边顶板的每个外翻翻边的表面;
所述边顶板粘接件的下方粘接固定所述次边顶板,且所述次边顶板的槽壁和槽底之间的夹角粘接在所述边顶板粘接件的两个侧面;
所述主边顶板的凸起的中间边的外表面和所述次边顶板的槽底的外底面相平;
各个所述中顶板分为主中顶板和次中顶板,所述主中顶板和所述次中顶板沿所述轨道车辆的长度方向的横截面为凹槽;
所述内装结构还包括中顶板粘接件,固定在所述主中顶板的槽底和槽壁形成的夹角处;
所述次中顶板的槽口向上位于两个所述主中顶板之间的间隔之上,且所述次中顶板的槽底的外表面与所述中顶板粘接件的上表面固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车辆的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分风道的数量是所述横向梁数量的两倍;
每个所述横向梁的两侧分别以所述轨道车辆的中心线为轴对称固定两个所述分风道。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轨道车辆的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灯带,所述灯带固定在所述组合安装件的底端;
其中,所述灯带遮盖所述组合安装件的安装用顶板和所述中顶板的连接处。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道车辆的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中顶板的凹槽的宽度大于所述次中顶板的凹槽的宽度。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轨道车辆的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顶板粘接件与所述主中顶板粘接的面积大于所述中顶板粘接件与所述次中顶板粘接的面积。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轨道车辆的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与所述轨道列车的车体的端墙固定的边顶板是次边顶板,与所述轨道列车的车体的端墙固定的中顶板是次中顶板,所述次边顶板和所述次中顶板作为端部顶板;
所述内装结构还包括L形固定件和端部顶板粘接件,其中,所述端部顶板粘接件固定在端部顶板靠近所述端墙的一端的槽壁和槽底形成的夹角之间;
所述L形固定件的竖直臂的外侧面与所述端墙焊接固定,所述L形固定件的横向臂的下表面与所述端部顶板粘接件的上表面固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轨道车辆的内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Z形固定件,所述Z形固定件下方的横边焊接固定在所述端部顶板的槽底的内表面;
上粘接件,所述上粘接件粘接固定在所述Z形固定件上方的横边的下表面处,且与所述L形固定件的横向臂的上表面粘接固定。
8.一种轨道车辆,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至7任一所述的内装结构。
CN201910982703.1A 2019-10-16 2019-10-16 轨道车辆的内装结构及轨道车辆 Active CN11266017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82703.1A CN112660179B (zh) 2019-10-16 2019-10-16 轨道车辆的内装结构及轨道车辆
PCT/CN2019/117367 WO2021072849A1 (zh) 2019-10-16 2019-11-12 轨道车辆的内装结构及轨道车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82703.1A CN112660179B (zh) 2019-10-16 2019-10-16 轨道车辆的内装结构及轨道车辆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60179A CN112660179A (zh) 2021-04-16
CN112660179B true CN112660179B (zh) 2023-02-24

Family

ID=754002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82703.1A Active CN112660179B (zh) 2019-10-16 2019-10-16 轨道车辆的内装结构及轨道车辆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60179B (zh)
WO (1) WO2021072849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140106B (zh) * 2022-07-29 2024-03-22 中车唐山机车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车辆及吊码安装架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151392Y (zh) * 2007-12-27 2008-11-19 南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 铁路客车车顶
CN201538324U (zh) * 2009-11-16 2010-08-04 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铁路客车的车顶内部顶板连接结构
CN203005436U (zh) * 2012-11-15 2013-06-19 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轨道车辆顶部模块化结构
WO2014125784A1 (ja) * 2013-02-12 2014-08-21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空調ダクト及び鉄道車両
CN104210502A (zh) * 2014-09-23 2014-12-17 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 铁路客车车体及铁路车辆
CN204279454U (zh) * 2014-11-27 2015-04-22 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动车组空调通风系统
CN204355056U (zh) * 2014-12-24 2015-05-27 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车辆及其车顶内部顶板和风道安装组件
CN204355057U (zh) * 2014-12-25 2015-05-27 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轨道车辆中顶模块化结构及轨道车辆
CN205652131U (zh) * 2016-05-11 2016-10-19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车辆的车顶结构
WO2016170365A2 (en) * 2015-04-22 2016-10-27 Romanenko Ruslan Vertical wind tunnel skydiving simulator
CN107472275A (zh) * 2017-08-04 2017-12-15 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多功能客车用led灯带
CN207737283U (zh) * 2017-11-22 2018-08-17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车顶结构及具有其的轨道车辆
CN207984861U (zh) * 2018-02-05 2018-10-19 长春长客-庞巴迪轨道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轨道车辆整体式模块化车顶骨架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329865A (ja) * 2004-05-21 2005-12-02 Kinki Sharyo Co Ltd 鉄道車両の天井構造
CN104527680B (zh) * 2014-12-24 2017-10-31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车辆及其车顶内部顶板和风道安装组件
CN106476829A (zh) * 2016-11-15 2017-03-08 中车长春轨道客车股份有限公司 新型侧出风四风道的中顶结构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151392Y (zh) * 2007-12-27 2008-11-19 南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 铁路客车车顶
CN201538324U (zh) * 2009-11-16 2010-08-04 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铁路客车的车顶内部顶板连接结构
CN203005436U (zh) * 2012-11-15 2013-06-19 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轨道车辆顶部模块化结构
WO2014125784A1 (ja) * 2013-02-12 2014-08-21 川崎重工業株式会社 車両用空調ダクト及び鉄道車両
CN104210502A (zh) * 2014-09-23 2014-12-17 唐山轨道客车有限责任公司 铁路客车车体及铁路车辆
CN204279454U (zh) * 2014-11-27 2015-04-22 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速动车组空调通风系统
CN204355056U (zh) * 2014-12-24 2015-05-27 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车辆及其车顶内部顶板和风道安装组件
CN204355057U (zh) * 2014-12-25 2015-05-27 南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轨道车辆中顶模块化结构及轨道车辆
WO2016170365A2 (en) * 2015-04-22 2016-10-27 Romanenko Ruslan Vertical wind tunnel skydiving simulator
CN205652131U (zh) * 2016-05-11 2016-10-19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车辆的车顶结构
CN107472275A (zh) * 2017-08-04 2017-12-15 中车南京浦镇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多功能客车用led灯带
CN207737283U (zh) * 2017-11-22 2018-08-17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车顶结构及具有其的轨道车辆
CN207984861U (zh) * 2018-02-05 2018-10-19 长春长客-庞巴迪轨道车辆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轨道车辆整体式模块化车顶骨架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60179A (zh) 2021-04-16
WO2021072849A1 (zh) 2021-04-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114002B1 (en) Integrated ceiling assembly for railcars
CN201604652U (zh) 轨道车辆车顶空调安装结构
US20130319282A1 (en) Interior equipment installation structure for railcar
CN112660179B (zh) 轨道车辆的内装结构及轨道车辆
CN111071273A (zh) 轨道车辆空调平顶结构及轨道车辆
JP3709963B2 (ja) 鉄道車両用車体構造
CN212505915U (zh) 高铁用圆形全封闭声屏障
WO2018099181A1 (zh) 空调平台结构及具有其的车辆
CN105000025A (zh) 一种有轨电车用车顶骨架
CN211468117U (zh) 安全可靠的公交车风道结构
CN201380876Y (zh) 连接板及具有该连接板的厢式车
CN201034366Y (zh) 一种空调器的安装装置
CN108501968A (zh) 轨道车辆及其端墙
CN201856765U (zh) 地铁侧墙骨架安装结构
CN203793206U (zh) 乘用车阅读灯安装装置
CN210970859U (zh) 抬头显示器安装装置及汽车
EP3805069A1 (en) Railway vehicle and end wall thereof
CN215793764U (zh) 一种轨道车辆用车顶排气风道安装结构
CN214189636U (zh) 车顶结构及车厢
CN219181018U (zh) 一种轨道车辆低压箱
CN205872054U (zh) 一种轨道车辆模块化外端间壁
CN104890688B (zh) 一种机车模块连接结构
CN218112505U (zh) 车辆行李架安装总成和车辆
CN207328617U (zh) 一种安装支架结构及汽车
CN219801606U (zh) 高压箱安装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