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59813B - 可移动医疗设备、底座系统及中控刹车装置 - Google Patents

可移动医疗设备、底座系统及中控刹车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59813B
CN112659813B CN202011629217.0A CN202011629217A CN112659813B CN 112659813 B CN112659813 B CN 112659813B CN 202011629217 A CN202011629217 A CN 202011629217A CN 112659813 B CN112659813 B CN 11265981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locking
crank
locking
central control
ped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629217.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59813A (zh
Inventor
钱树生
朱龙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han United Imaging Zhiro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han United Imaging Zhiro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han United Imaging Zhiro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han United Imaging Zhirong Medic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629217.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59813B/zh
Publication of CN11265981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5981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5981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5981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Invalid Beds And Related Equipment (AREA)
  • Handcart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移动医疗设备、底座系统及中控刹车装置。该中控刹车装置包括:联动结构,应用于安装于所述承载板,并连接多个所述中控脚轮,所述联动结构运动时能够控制所述中控脚轮锁定或解锁;以及操作结构,用于设置于所述承载板;所述操作结构包括与所述联动结构连接的上锁机构与解锁机构,所述上锁机构与所述解锁机构通过所述联动结构联动并反向运动;锁定操作时,所述上锁机构能够驱动所述联动结构沿第一方向运动,以控制所述中控脚轮锁定;解锁操作时,所述解锁机构能够驱动所述联动结构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运动,以控制所述中控脚轮解锁。通过一次操作即可实现中控脚轮的锁定或解锁,提高操作效率,便于使用。

Description

可移动医疗设备、底座系统及中控刹车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可移动医疗设备、底座系统及中控刹车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科技与医学的进步,作为先进的医疗器械,医疗机器人在临床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医疗小车作为医疗机器人的承载部分,承担着移动医疗机器人的重要作用,其便捷移动的特性也需要医疗小车具有便捷且稳定驻停的特性。目前,医疗机器人小车的移动与驻停大多通过脚轮自带的制动板来实现。医疗机器人小车刹车时踩下制动板上锁,移动时用脚尖顶起制动板解锁。由于医疗机器人小车一般有四个轮子,在上/解锁时需要医护人员操作四次,动作繁琐,效率低,不便于使用。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决目前每个脚轮通过单独锁定与解锁导致的操作复杂的问题,提供一种操作简单的可移动医疗设备、底座系统及中控刹车装置。
一种中控刹车装置,所述中控刹车装置用于安装于底座系统中,并连接所述底座系统的承载板与多个中控脚轮,所述中控刹车装置包括:
联动结构,用于安装于所述承载板,并连接多个所述中控脚轮,所述联动结构运动时能够控制所述中控脚轮锁定或解锁;以及
操作结构,用于设置于所述承载板;所述操作结构包括与所述联动结构连接的上锁机构与解锁机构,所述上锁机构与所述解锁机构通过所述联动结构联动并反向运动;
锁定操作时,所述上锁机构能够驱动所述联动结构沿第一方向运动,以控制所述中控脚轮锁定;解锁操作时,所述解锁机构能够驱动所述联动结构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运动,以控制所述中控脚轮解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联动结构包括两个曲柄连杆机构以及与两个所述曲柄连杆机构连接的联动轴,每个所述曲柄连杆机构的输出端用于连接至少一个所述中控脚轮,所述联动轴还连接所述上锁机构与所述解锁机构。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每个所述曲柄连杆机构具有两个输出端,每个输出端分别用于连接一个所述中控脚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曲柄连杆机构包括输出直线运动的滑动组件以及与所述滑动组件连接的连杆组件,所述滑动组件分别连接所述连杆组件的一端和所述联动轴,所述连杆组件的另一端用于连接所述中控脚轮;
所述联动轴运动时能够通过所述滑动组件带动所述连杆组件运动,使所述连杆组件锁定或解锁所述中控脚轮。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连杆组件包括驱动连杆以及与所述驱动连杆可转动连接的驱动曲柄,所述驱动连杆还连接所述滑动组件;
所述驱动曲柄包括曲柄杆、与所述曲柄杆连接的控制杆以及设置于所述控制杆端部的转轴,所述控制杆用于与所述中控脚轮的运动孔配合,以控制所述中控脚轮锁定或解锁;
所述控制杆的截面形状为多边形或不规则形状。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锁机构包括上锁踏板以及上锁组件,所述上锁组件连接所述上锁踏板与所述联动轴连接,所述上锁踏板通过所述上锁组件驱动所述联动轴朝向所述第一方向移动;
所述解锁机构包括解锁踏板以及解锁组件,所述解锁组件连接所述解锁踏板与所述联动轴连接,所述解锁踏板通过所述解锁组件驱动所述联动轴朝向所述第二方向移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锁组件包括上锁连杆以及与所述上锁连杆可转动连接的上锁曲柄,所述上锁曲柄的端部安装所述上锁踏板,所述上锁连杆远离所述上锁曲柄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联动轴;
所述解锁组件包括解锁连杆以及与所述解锁连杆可转动连接的解锁曲柄,所述解锁曲柄的端部安装所述解锁踏板,所述解锁连杆远离所述解锁曲柄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联动轴;
所述操作结构还包括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用于设置于所述底座系统的所述承载板;
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轴,所述上锁曲柄与所述解锁曲柄可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轴。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上锁曲柄具有第一凹陷处,所述上锁踏板处于水平状态时,所述第一凹陷处背离所述上锁踏板的顶面,所述第一凹陷处的结构与所述支撑轴可转动连接,使所述上锁曲柄与所述上锁连杆的连接处位于所述支撑轴的下方;
所述解锁曲柄具有第二凹陷处,所述解锁踏板处于水平状态时,所述第二凹陷处朝向所述上锁踏板的顶面,所述第二凹陷处的结构与所述支撑轴可转动连接,使所述解锁曲柄与所述解锁连杆的连接处位于所述支撑轴的上方。
一种底座系统,包括承载板、多个中控脚轮以及上述任一技术特征所述的中控刹车装置;
所述中控刹车装置安装于所述承载板,多个所述中控脚轮设置于所述承载板的底部,所述中控刹车装置能够控制所述中控脚轮锁定与解锁。
一种可移动医疗设备,包括设备主体以及如上述技术特征所述的底座系统;所述设备主体设置于所述底座系统。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后,本发明至少具有如下技术效果:
本发明的可移动医疗设备、底座系统及中控刹车装置,锁定时,踩下操作结构的上锁机构,上锁机构能够带动联动结构沿第一方向运动,以控制中控脚轮锁定。此时,中控刹车装置被固定,可以保证可移动医疗设备被固定。解锁时,踩下操作结构的解锁机构,解锁机构能够带动联动结构沿第二方向运动,以控制中控脚轮解锁。通过上锁机构及解锁机构与联动结构的配合,使得联动结构沿第一方向运动以锁定中控脚轮或者沿第二方向运动以解锁脚轮,有效的解决目前每个脚轮通过单独锁定与解锁导致的操作复杂的问题,通过一次操作即可实现多个中控脚轮的锁定或解锁,提高操作效率,便于使用;而且,上锁机构与解锁机构均可通过踩踏方式实现,无需脚尖顶起,方便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中控刹车装置与承载板的装配结构的立体图;
图2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中控刹车装置的立体图;
图3为图2所示的中控刹车装置锁定时的立体图;
图4为图2所示的中控刹车装置解锁时的立体图;
图5为图2所示的中控刹车装置中曲柄连杆机构的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的曲柄连杆机构沿第一方向运动的示意图;
图7为图5所示的曲柄连杆机构中驱动曲柄的立体图;
图8为图2所示的中控刹车装置的侧视图;
图9为图8所示的中控刹车装置锁定时的示意图;
图10为图2所示的中控刹车装置中上锁踏板连接上锁曲柄的立体图;
图11为图2所示的中控刹车装置中解锁踏板连接解锁曲柄的立体图;
图12为图1所示的中控刹车装置安装设备主体的示意图。
其中:10、底座系统;100、中控刹车装置;130、联动结构;131、联动轴;132、曲柄连杆机构;1321、滑动组件;13211、滑轨;13212、滑块;13213、连接板;1322、连杆组件;13221、驱动连杆;13222、驱动曲柄;132221、曲柄杆;132222、控制杆;132223、转轴;140、操作结构;141、上锁机构;1411、上锁踏板;1412、上锁组件;14121、上锁连杆;14122、上锁曲柄;142、解锁机构;1421、解锁踏板;1422、解锁组件;14221、解锁连杆;14222、解锁曲柄;143、支撑机构;1431、支撑轴;1432、支撑座;200、中控脚轮;300、承载板;20、设备主体。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轴向”、“径向”、“周向”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发明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上”或“下”可以是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或第一和第二特征通过中间媒介间接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可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或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可以是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或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或“设置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上”、“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并不表示是唯一的实施方式。
参见图1至图4,本发明提供一种中控刹车装置100。该中控刹车装置100应用于底座系统10中,底座系统10可以承载设备或者其他物品,实现设备与其他物品的移动。示例性地,具有中控刹车装置的底座系统10可以应用于可移动医疗设备中,用于承载可移动医疗设备的设备主体20。中控刹车装置100能够锁定或解锁底座系统10,进而实现可移动医疗设备的锁定与解锁,具体的,中控刹车装置100锁定底座系统10时,可移动医疗设备被固定,可以保证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使用完成后,中控刹车装置100解锁,底座系统10能够带动可移动医疗设备移动。
值得说明的是,本发明的具有中控刹车装置100的底座系统10用于但不限于可移动医疗设备,还可以应用于其他需要移动或稳定驻停的设备中。在本发明中,仅以具有中控刹车装置100的底座系统10应用于可移动医疗设备为例进行说明,而具有中控刹车装置100的底座系统10应用于其他类型的设备中的原理与应用于可移动医疗设备中的原理实质相同,在此不一一赘述。
目前,医疗机器人小车的移动与驻停通过脚轮自带的制动板实现。医疗机器人小车驻停时,需要分别踩下各个脚轮的制动板,医疗机器人小车移动时,需要用脚尖顶起各个脚轮的制动板。但是,医疗机器人小车通常具有四个脚轮,锁定与解锁时分别需要操作四次,操作过程繁琐,影响操作效率。
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新型的中控刹车装置100。该中控刹车装置100的操作过程简单,仅需一次踩踏即可使中控刹车装置100锁定或解锁底座系统10,简化操作过程,提高操作效率,便于使用。以下详细介绍中控刹车装置100的具体结构。
参见图1至图4,在一实施例中,中控刹车装置100用于安装在底座系统10中,并连接底座系统10的承载板300与中控脚轮200。中控刹车装置100包括联动结构130以及操作结构140。联动结构130用于安装于承载板300,并连接多个中控脚轮200,联动结构130运动时能够控制中控脚轮200锁定或解锁。操作结构140用于设置于承载板300;操作结构140包括与联动结构130连接的上锁机构141与解锁机构142,上锁机构141与解锁机构142通过联动结构130联动并反向运动。锁定操作时,上锁机构141能够驱动联动结构130沿第一方向运动,以控制中控脚轮200锁定,解锁操作时,解锁机构142能够驱动联动结构130沿与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运动,以控制中控脚轮200解锁。
底座系统10的承载板300起承载支撑作用,承载板300用于承载可移动医疗设备的设备主体20,并用于中控刹车装置100以及中控脚轮200的安装固定,当然,也可以用于承载其他需要移动的设备。可选地,承载板300呈平板状设置,当然,承载板也可以为支撑架结构。可选地,承载板300包括一个或多个承载板,当承载板为多个时,多个承载板可以间隔设置,也可以拼接连接。当然,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中,底座系统10的承载板300也可与可移动医疗设备为一体结构。
中控脚轮200、操作结构140以及联动结构130均可运动设置在承载板300的下方。承载板300上具有中控脚轮200的安装位、联动结构130的安装位以及操作结构140的安装位,操作结构140与联动结构130在操作时,通过承载板300进行支撑,保证联动结构130与操作结构140的可靠运动。
中控脚轮200能够支撑承载板300,以承载板300支离地面。中控脚轮200在中控刹车装置100控制下具有锁定与解锁功能。中控刹车装置100控制中控脚轮200解锁时,中控脚轮200能够驱动承载板300移动。中控脚轮200还用于实现承载板300的移动。中控刹车装置100通过中控脚轮200放置于基准面时,中控脚轮200能够带动承载板300沿基准面移动。可以理解的,这里的基准面是指地面或者安装平台的表面等。可选地,多个中控脚轮200分别设置承载板300的两侧边缘。可以理解的,中控脚轮200的数量原则上不受限制,只要能够保证中控刹车装置100的平衡即可。示例性地,中控脚轮200的数量为四个,且四个中控脚轮200两两设置于承载板300的底部,并位于中控脚轮200的边缘。
联动结构130连接操作结构140与中控脚轮200。操作结构140在承载板300的底部,为踩踏式结构。操作结构140运动时,操作结构140能够带动联动结构130运动,进而联动结构130能够带动中控脚轮200的刹车凸轮运动,使得实现中控脚轮200的锁定与解锁。
具体的,操作人员踩下操作结构140,使得操作结构140带动联动结构130沿第一方向运动时,联动结构130能够锁定中控脚轮200,此时,中控刹车装置100锁定中控脚轮200,中控脚轮200无法移动;操作人员踩下操作结构140,使得操作结构140带动联动结构130沿第二方向运动时,联动结构130能够解锁中控脚轮200,此时,中控刹车装置100解锁中控脚轮200,承载板300可以通过中控脚轮200移动。
以图3所示的方向结合图2、图8为例进行说明,第一方向是指左侧的方向,第二方向是指右侧的方向。当操作结构140驱动联动结构130沿第一方向即向左运动时,中控脚轮200被锁定;当操作结构140驱动联动结构130沿第二方向即向右运动时,中控脚轮200被解锁。当然,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方向与第二方向也可互换,即第一方向是指右侧的方向,第二方式是指左侧的方向。
进一步地,操作结构140包括上锁机构141与解锁机构142,上锁机构141与解锁机构142分别可转动连接联动结构130,并由联动结构130实现联动控制。上锁机构141用于实现中控脚轮200的锁定控制,解锁机构142用于实现中控脚轮200的解锁控制。通过上锁机构141与解锁机构142的分开设置,实现联动结构130分别控制,进而实现中控脚轮200锁定与解锁的分别控制。这样能够使得中控脚轮200的锁定与解锁操作简单,满足不同类型的可移动医疗设备的使用。
具体的,操作人员踩踏上锁机构141时,上锁机构141会带动联动结构130运动,使得联动结构130沿第一方向运动,进而联动结构130能够带动各个中控脚轮200的刹车凸轮运动,使得中控脚轮200锁定,此时,承载板300无法通过中控脚轮200移动。操作人员踩踏解锁机构142时,上锁机构141会带动联动结构130运动,使得联动结构130沿第二方向运动,进而联动结构130能够带动其上的各个中控脚轮200的刹车凸轮运动,使得中控脚轮200解锁,此时,承载板300可以通过中控脚轮200移动。
而且,锁定中控脚轮200时,踩踏上锁机构141,上锁机构141朝向顺时针方向转动,上锁机构141能够带动联动结构130沿第一方向运动,以锁定中控脚轮200;上锁机构141带动联动结构130运动的同时,联动结构130能够带动解锁机构142朝向逆时针方向转动。解锁中控脚轮200时,踩踏解锁机构142,解锁机构142朝向顺时针方向转动,解锁机构142能够带动联动结构130沿第二方向运动,以解锁中控脚轮200;解锁机构142带动联动结构130运动的同时,联动结构130能够带动上锁机构141朝向逆时针方向转动。此时,上锁机构141与解锁机构142复位至初始位置,便于下一次操作。通过联动结构130实现上锁机构141与解锁机构142的反向联动,使得操作人员都是通过踩踏方式控制上锁机构141与解锁机构142,无需用脚尖顶起,便于操作人员操作。
而且,上锁机构141与解锁机构142反向联动,在上锁时,解锁机构142逆时针方向转动,上锁机构141与解锁机构142之间形成角度差,便于判断锁定状态,且解锁机构142向上具有一定角度,防止误操作。
上述实施例的中控刹车装置100,通过上锁机构141及解锁机构142与联动结构130的配合,使得联动结构130沿第一方向运动以锁定中控脚轮200或者沿第二方向运动以解锁脚轮,有效的解决目前每个脚轮通过单独锁定与解锁导致的操作复杂的问题,通过一次操作即可实现多个中控脚轮200的刹车凸轮的锁定或解锁,提高操作效率,便于使用;而且,上锁机构141与解锁机构142通过联动结构130联动后均可通过踩踏方式实现,无需脚尖顶起,方便使用,同时还能避免误操作。
参见图2至图6,在一实施例中,联动结构130包括两个曲柄连杆机构132以及与两个曲柄连杆机构132连接的联动轴131,每个曲柄连杆机构132的输出端用于连接至少一个中控脚轮200,联动轴131还连接上锁机构141与解锁机构142;上锁机构141或解锁机构142转动时能够通过联动轴131带动两个曲柄连杆机构132运动。
本发明仅以中控脚轮200的数量为四个为例进行说明。每个曲柄连杆机构132具有两个输出端,每个输出端分别用于连接一个中控脚轮200。两个曲柄连杆机构132对称设置在承载板300的两个边缘位置,每个曲柄连杆机构132的输出端分别连接两个中控脚轮200。联动轴131的一端连接一个驱动连杆机构132,联动轴132的另一端连接一个曲柄连杆机构132,上锁机构141与解锁机构142平行设置,且上锁机构141的一端以及解锁机构142的一端分别与联动轴131可转动连接。上锁机构141的另一端以及解锁机构142的另一端伸出承载板300,方便操作人员踩踏。
操作人员踩踏上锁机构141时,上锁机构141能够推动联动轴131沿第一方向运动,进而联动轴131带动曲柄连杆机构132沿第一方向运动,使得曲柄连杆机构132的输出端输出转动运动,曲柄连杆机构132能够带动中控脚轮200的刹车凸轮转动,使得中控脚轮200锁定,中控脚轮200无法移动。
操作人员踩踏解锁机构142时,解锁机构142能够推动联动轴131沿第二方向运动,进而联动轴131带动曲柄连杆机构132沿第二方向运动,使得曲柄连杆机构132的输出端输出转动运动,曲柄连杆机构132能够带动中控脚轮200的刹车凸轮转动,使得中控脚轮200解锁,中控脚轮200能够移动。
可以理解的,中控脚轮200内置刹车凸轮,通过刹车凸轮旋转带动刹车组件上下运动。刹车凸轮转动预设角度,就会通过中间的连杆推动刹车组件向下运动,使得刹车组件与脚轮胎面紧紧贴合在一起,通过两者之间的摩擦力实现脚轮的制动。关于刹车凸轮转动的预设角度范围在后文与上锁机构141及解锁机构142的运动一同介绍,在此不一一赘述。刹车凸轮的顶部具有运动孔,该运动孔与曲柄连杆机构132的输出端连接,通过曲柄连杆机构132输出端的转动带动刹车凸轮转动。
锁定中控脚轮200时,联动轴131带动曲柄连杆机构132沿第一方向移动,曲柄连杆机构132带动刹车凸轮正向转动,使得刹车组件与脚轮胎面贴合,实现刹车。解锁中控脚轮200时,联动轴131带动曲柄连杆机构132沿第二方向移动,曲柄连杆机构132带动刹车凸轮反向转动,使得刹车组件在弹簧作用下自动收回,实现中控脚轮200的解锁。值得说明的,正向与反向仅为了便于锁定与解锁时刹车凸轮转动方向的描述,正向与反向的实际方向也可进行调整。
参见图2至图6,在一实施例中,曲柄连杆机构132包括输出直线运动的滑动组件1321以及与滑动组件1321连接的连杆组件1322,滑动组件1321分别连接连杆组件1322的一端和联动轴131,连杆组件1322的另一端用于连接中控脚轮200;联动轴131运动时能够通过滑动组件1321带动连杆组件1322运动,使连杆组件1322锁定或解锁中控脚轮200。
滑动组件1321设置在承载板300的边缘,滑动组件1321连接联动轴131与连杆组件1322的一端,连杆组件1322的另一端连接中控脚轮200的刹车凸轮。滑动组件1321能够输出直线运动,滑动组件1321的直线运动能够带动连杆组件1322转动,使得连杆组件1322带动中控脚轮200的刹车凸轮转动。
踩下上锁机构141时,上锁机构141带动联动轴131沿第一方向移动,联动轴131能够通过滑动组件1321输出沿第一方向的直线运动,进而带动连杆组件1322转动,使得连杆组件1322带动刹车凸轮正向转动,以锁定中控脚轮200。踩下解锁机构142时,解锁机构142带动联动轴131沿第二方向移动,联动轴131能够通过滑动组件1321输出沿第二方向的直线运动,进而带动连杆组件1322转动,使得连杆组件1322带动刹车凸轮反向转动,以解锁中控脚轮200。
参见图2、图5和图6,在一实施例中,滑动组件1321包括滑轨13211以及可滑动设置于滑轨13211的滑块13212,滑轨13211固定于承载板300,滑块13212连接连杆组件1322与联动轴131;联动轴131带动滑块13212沿滑轨13211移动,使滑块13212带动连杆组件1322运动。
滑轨13211固定设置在承载板300的边缘位置,滑块13212可滑动设置在滑轨13211上。滑块13212固定连接联动轴131,滑块13212还可转动连接连杆组件1322。联动轴131带动滑块13212沿滑轨13211移动时,滑块13212能够带动连杆组件1322转动,使得连杆组件1322的端部能够输出转动运动,进而带动中控脚轮200的刹车凸轮转动,实现中控脚轮200的锁定或解锁控制。
而且,中控刹车装置100采用滑轨13211支撑连杆组件1322,能够减小摩擦力,操作时比较省力,便于操作人员使用。而且,滑轨13211还能保证连杆组件1322支撑稳定,能够适用于跨距较大的承载板300。示例性地,本发明的中控刹车装置100能够轻松适用于宽度达480mm、长度达800mm的承载板300。对于更长长度的承载板300,可以通过调整驱动连杆13221的长度达到要求。
在一实施例中,滑动组件1321还包括连接板13213,连接板13213设置于滑块13212,连接板13213用于固定连接联动轴131的端部。连接板13213与滑块13212连接,连接板13213可以固定联动轴131,滑块13212可以可转动连接连杆组件1322。连接板13213可以增加滑块13212的面积,便于滑块13212连接滑轨13211与联动轴131,同时还能使联动轴131与滑轨13211错开设置,避免联动轴131与滑轨13211发生干涉。
可选地,连接板13213与滑块13212可以为一体结构,也可以通过焊接方式固定,当然,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中,连接板13213与滑块13212还可通过螺纹件、卡固件等可拆卸连接。
在一实施例中,每个曲柄连杆机构132包括一个滑动组件1321以及两个连杆组件1322。两个连杆组件1322分别作为曲柄连杆机构132的输出端与中控脚轮200连接。一个滑动组件1321通过两个连杆组件1322连接两个中控脚轮200。联动轴131同时连接两个滑动组件1321的滑块13212,进而通过两个滑块13212沿对应的滑轨13211运动能够实现四个连杆组件1322的同步驱动,进而实现四个中控脚轮200的锁定与解锁控制。
也就是说,每个中控脚轮200对应设置一个连杆组件1322。曲柄连杆机构132的数量为两个,两个曲柄连杆机构132对称设置,前后两个中控脚轮200的连杆组件1322共用一个滑动组件1321,左右两个中控脚轮200的曲柄连杆机构132共用一个联动轴131。
上锁机构141与解锁机构142通过一个联动轴131即可实现四个连杆组件1322运动的驱动,进而分别驱动对应的中控脚轮200锁定或解锁。而且,同一滑块13212上的两个连杆组件1322对称设置,通过一个滑块13212组件带动两个连杆组件1322同步运动,两个连杆组件1322运动时,可以分别带动对应中控脚轮200的刹车凸轮转动,使得刹车凸轮与脚轮胎面接触或分离,实现中控脚轮200锁定与解锁的控制。当然,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中,也可以只对前方两个或者后方两个中控脚轮200进行控制。
在一实施例中,连杆组件1322包括驱动连杆13221以及与驱动连杆13221可转动连接的驱动曲柄13222,驱动连杆13221还连接滑动组件1321的滑块13212,驱动曲柄13222还连接中控脚轮200。驱动连杆13221的一端与滑块13212可转动连接,驱动连杆13221的另一端与驱动曲柄13222的一端可转动连接。可以理解的,这里的可转动连接可以是铰接、转轴连接等等。驱动曲柄13222的另一端与中控脚轮200的刹车凸轮连接。
滑块13212沿滑轨13211移动时,滑块13212会带动驱动连杆13221绕滑块13212转动,进而驱动连杆13221能够带动驱动曲柄13222绕二者连接处转动,驱动曲柄13222能够带动刹车凸轮转动,使得刹车凸轮与脚轮胎面接触或分离,实现中控脚轮200锁定与解锁的控制。如图6所示,滑块13212在滑轨13211上沿第一方向移动时,能够带动连杆组件1322转动,使得驱动曲柄13222一定角度,进而带动刹车凸轮转动预设角度,以锁定中控脚轮200。
滑块13212沿滑轨13211的往复运动能够通过驱动连杆13221带动驱动曲柄13222来回摆动旋转。通过设计驱动曲柄13222与驱动连杆13221的长度即可使驱动曲柄13222转动的角度在要求范围内,这样即可由滑块13212的往复运动带动驱动曲柄13222正向或反向转动,从而带动刹车凸轮与脚轮胎面接触或分离,实现中控脚轮200锁定与解锁的控制。
参见图5和图7,在一实施例中,驱动曲柄13222包括曲柄杆132221、与曲柄杆132221连接的控制杆132222以及设置于控制杆132222端部的转轴132223,控制杆132222用于与中控脚轮200的运动孔配合,以控制中控脚轮200锁定或解锁。
曲柄杆132221的一端可转动连接驱动连杆13221,驱动杆的另一端与控制杆132222一端连接,控制杆132222的另一端设置转轴132223,该转轴132223为控制杆132222的转动中心。控制杆132222安装于运动孔后,转轴132223伸入到运动孔的旋转孔中。曲柄杆132221转动时能够通过控制杆132222与运动孔的配合一起绕转轴132223转动,从而带动中控脚轮200的刹车凸轮转动,使得刹车凸轮能够刹车凸轮与脚轮胎面接触或分离,实现中控脚轮200锁定与解锁的控制。
可选地,控制杆132222的截面形状为多边形。相应的,运动孔的截面形状与控制杆132222的截面形状相适配,控制杆132222安装于运动孔后,控制杆132222通过运动孔能够带动刹车凸轮转动。示例性地,控制杆132222的截面形状为六边形,相应的运动孔的截面形状也为六边形。当然,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中,控制杆132222的截面形状还可为其他形状,只要能够带动刹车凸轮转动即可。
参见图2、图8至图11,在一实施例中,上锁机构141包括上锁踏板1411以及上锁组件1412,上锁组件1412连接上锁踏板1411与联动轴131连接,上锁踏板1411通过上锁组件1412驱动联动轴131朝向第一方向移动。上锁组件1412传动连接联动轴131与上锁踏板1411。上锁踏板1411为实现锁定的踩踏部件。上锁踏板1411运动时能够通过上锁组件1412带动联动轴131沿第一方向运动。
中控刹车装置100处于解锁状态时,上锁踏板1411处于一设定初始位置。在一个实施例中,初始位置为水平状态,以便于操作人员操作。当然,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中,上锁踏板1411还可为倾斜状态,只要能够实现踩踏即可。本发明中仅以上锁踏板1411的初始位置为水平状态为例,上锁踏板1411的初始位置为其他状态时的原理与为水平状态的原理实质相同,在此不一一赘述。
操作人员踩踏上锁踏板1411时,上锁踏板1411向下运动即顺时针转动至下方,上锁踏板1411向下运动的同时能够带动上锁组件1412沿第一方向推动联动轴131运动,使得联动轴131沿第一方向运动,进而联动轴131通过滑块13212带动连杆组件1322驱动中控脚轮200的刹车凸轮正向转动,以锁定中控脚轮200。
参见图2、图8至图11,在一实施例中,解锁机构142包括解锁踏板1421以及解锁组件1422,解锁组件1422连接解锁踏板1421与联动轴131连接,解锁踏板1421通过解锁组件1422驱动联动轴131朝向第二方向移动。解锁组件1422传动连接联动轴131与解锁踏板1421。解锁踏板1421为实现解锁的踩踏部件。解锁踏板1421运动时能够通过解锁组件1422带动联动轴131沿第二方向运动。
中控刹车装置100处于解锁状态时,解锁踏板1421处于一设定初始位置。在一个实施例中,初始位置为水平状态,以便于操作人员操作。当然,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中,解锁踏板1421还可为倾斜状态,只要能够实现踩踏即可。本发明中仅以解锁踏板1421的初始位置为水平状态为例,解锁踏板1421的初始位置为其他状态时的原理与为水平状态的原理实质相同,在此不一一赘述。
中控刹车装置100锁定时,上锁踏板1411向下运动的同时,能够通过上锁组件1412带动联动轴131运动,进而联动轴131能够通过解锁组件1422带动解锁踏板1421运动,使得解锁踏板1421逆时针运动后处于上方。操作人员踩踏解锁踏板1421时,解锁踏板1421向下运动即顺时针转动至水平状态,解锁踏板1421向下运动的同时能够带动解锁组件1422沿第二方向推动联动轴131运动,使得联动轴131沿第二方向运动,进而联动轴131通过滑块13212带动连杆组件1322驱动中控脚轮200的刹车凸轮反向转动,以解锁中控脚轮200。解锁踏板1421顺时针运动至水平状态的同时,会通过联动轴131经上锁组件1412带动上锁踏板1411逆时针运动至水平状态,使得解锁踏板1421与上锁踏板1411恢复至初始位置即水平状态,以便于操作人员的下次一操作。
上锁踏板1411与解锁踏板1421通过联动轴131反向运动后,当上锁踏板141处于锁定状态时,上锁踏板1411顺时针转动并位于下方,解锁踏板1421逆时针转动并位于上方,此时,上锁踏板1411与解锁踏板1421之间形成角度差,便于操作人员判断锁定状态。而且,当解锁踏板1421位于上方后,并具有一定角度时,操作人员解锁时可以直接踩踏解锁踏板1421,避免误操作。
参见图2、图8至图11,在一实施例中,上锁组件1412包括上锁连杆14121以及与上锁连杆14121可转动连接的上锁曲柄14122,上锁曲柄14122的端部安装上锁踏板1411,上锁连杆14121远离上锁曲柄14122的一端连接于联动轴131。上锁连杆14121的一端可转动连接在联动轴131,上锁连杆14121的另一端与上锁曲柄14122的一端可转动连接,上锁曲柄14122的另一端与上锁踏板1411固定连接。上锁踏板1411向下被踩踏时,上锁踏板1411通过上锁曲柄14122带动上锁连杆14121转动,以带动联动轴131沿第一方向移动。
当然,在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中,上锁组件1412还可为齿轮齿条结构或者其他能够输出直线运动的结构。
参见图2、图8至图11,在一实施例中,解锁组件1422包括解锁连杆14221以及与解锁连杆14221可转动连接的解锁曲柄14222,解锁曲柄14222的端部安装解锁踏板1421,解锁连杆14221远离解锁曲柄14222的一端连接于联动轴131。解锁连杆14221的一端固定在联动轴131,解锁连杆14221的另一端与解锁曲柄14222的一端可转动连接,解锁曲柄14222的另一端与解锁踏板1421固定连接。解锁踏板1421向下被踩踏时,解锁踏板1421通过解锁曲柄14222带动解锁连杆14221转动,以带动联动轴131沿第二方向移动。
在一实施例中,操作结构140还包括支撑机构143,支撑机构143用于设置于底座系统10的承载板300,并可转动连接支撑机构143上锁曲柄14122与解锁曲柄14222。支撑机构143能够起支撑作用,用于支撑上锁曲柄14122与解锁曲柄14222,使得上锁踏板1411与解锁踏板1421在操作时,上锁曲柄14122与解锁曲柄14222的转动位置不会发生改变,便于实现上锁踏板1411与解锁踏板1421的操作。
支撑机构143上分别安装上锁曲柄14122与解锁曲柄14222。中控刹车装置100在解锁状态下,上锁踏板1411与解锁踏板1421处于水平状态。当踩踏上锁踏板1411使上锁踏板1411向下运动即绕支撑机构143顺时针转动时,上锁踏板1411通过上锁曲柄14122带动上锁连杆14121推动联动轴131沿第一方向运动。同时,上锁曲柄14122向下顺时针转动时,可以通过联动轴131带动解锁连杆14221运动,进而解锁连杆14221能够带动带动解锁曲柄14222绕支撑机构143向上逆时针转动,使得解锁踏板1421位于上方。
当踩踏解锁踏板1421使解锁踏板1421向下顺时针转动至水平状态时,解锁踏板1421通过解锁曲柄14222带动解锁连杆14221推动连接轴沿第二方向运动。同时,解锁曲柄14222向下顺时针转动时,可以通过联动轴131带动上锁连杆14121运动,进而上锁连杆14121能够带动带动上锁曲柄14122向上逆时针转动,使得上锁踏板1411恢复水平状态。
在一实施例中,支撑机构143包括支撑座1432以及与支撑座1432连接的支撑轴1431。支撑座1432连接至承载板300的底部,支撑轴1431设置于支撑座1432中,上锁曲柄14122与解锁曲柄14222可转动连接于支撑轴1431。支撑座1432将操作结构140固定在承载板300的底部,避免操作结构140的位置窜动。支撑座1432的顶部与承载板300连接,支撑座1432将支撑轴1431支撑后,相当于上锁曲柄14122与解锁曲柄14222的运动有支点,上锁曲柄14122与解锁曲柄14222绕支撑轴1431转动,便于上锁踏板1411与解锁踏板1421的踩踏。可选地,支撑座1432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多个支撑座1432间隔设置。示例性地,支撑座1432的数量为两个,支撑轴1431的两端分别安装于支撑座1432中。
而且,支撑轴1431可转动连接上锁曲柄14122与解锁曲柄14222后,能够避免上锁曲柄14122及解锁曲柄14222与支撑轴1431之间的运动发生干涉,使得上锁曲柄14122与解锁曲柄14222能够分别绕支撑轴1431转动,保证上锁踏板1411与解锁踏板1421操作的准确性。
具体的,锁定中控脚轮200时,踩下上锁踏板1411,上锁踏板1411能够带动上锁曲柄14122绕支撑轴1431顺时针转动,使得上锁踏板1411运动至下方。此时,上锁曲柄14122能够带动上锁连杆14121运动,使得上锁连杆14121带动联动轴131沿第一方向运动。这样,联动轴131沿第一方向运动时能够通过滑块13212带动连杆组件1322驱动中控脚轮200的刹车凸轮正向转动,以锁定中控脚轮200。而且,上锁踏板1411顺时针转动至下方的同时,会通过联动轴131带动解锁连杆14221运动,使得解锁连杆14221带动解锁曲柄14222绕支撑轴1431逆时针转动,以使解锁曲柄14222带动解锁踏板1421运动至上方,便于解锁中控脚轮200时踩踏解锁踏板1421。
解锁中控脚轮200时,踩下解锁踏板1421,解锁踏板1421能够带动解锁曲柄14222绕支撑轴1431顺时针转动,使得解锁踏板1421运动至水平状态。此时,解锁曲柄14222能够带动解锁连杆14221运动,使得解锁连杆14221带动联动轴131沿第二方向运动。这样,联动轴131沿第二方向运动时能够通过滑块13212带动连杆组件1322驱动中控脚轮200的刹车凸轮反向转动,以解锁中控脚轮200。而且,解锁踏板1421顺时针转动至水平状态的同时,会通过联动轴131带动上锁连杆14121运动,使得上锁连杆14121带动上锁曲柄14122绕支撑轴1431逆时针转动,以使上锁曲柄14122带动上锁踏板1411运动至水平状态,便于下一次锁定中控脚轮200时踩踏上锁踏板1411。
在一实施例中,上锁曲柄14122具有第一凹陷处,上锁踏板1411处于水平状态时,第一凹陷处背离上锁踏板1411的顶面;解锁曲柄14222具有第二凹陷处,解锁踏板1421处于水平状态时,第二凹陷处朝向解锁踏板1421的顶面。
支撑轴1431的两端安装在支撑座1432上,支撑轴1431可转动连接上锁曲柄14122与解锁曲柄14222。上锁曲柄14122的第一凹陷处的结构与支撑轴1431可转动连接,使得上锁曲柄14122与上锁连杆14121的连接处位于支撑轴1431的下方。解锁曲柄14222的第二凹陷处的结构与支撑轴1431可转动连接,使得解锁曲柄14222与解锁连杆14221的连接处位于支撑轴1431的上方。
参见图2至图4、图8至图11,初始状态时,上锁踏板1411与解锁踏板1421处于水平状态。踩踏上锁踏板1411时,上锁踏板1411带动上锁曲柄14122绕支撑轴1431转动,进而上锁曲柄14122会沿第一方向推动上锁连杆14121,使得上锁连杆14121沿第一方向推动联动轴131运动;与此同时,联动轴131会通过解锁连杆14221带动解锁曲柄14222转动,使得解锁踏板1421绕支撑轴1431转动而向上扬起。联动轴131沿第一方向运动时能够带动滑块13212在滑轨13211上沿第一方向滑动,进而滑块13212通过驱动连杆13221带动驱动曲柄13222转动,使得驱动曲柄13222带动中控脚轮200的刹车凸轮正向转动,实现中控脚轮200的锁定。
踩踏解锁踏板1421时,解锁踏板1421带动解锁曲柄14222绕支撑轴1431转动,进而解锁曲柄14222会沿第二方向推动解锁连杆14221,使得解锁连杆14221沿第二方向推动联动轴131运动;与此同时,联动轴131会通过上锁曲柄14122带动上锁曲柄14122转动,使得上锁踏板1411向上绕支撑轴1431转动而运动至水平状态。联动轴131沿第二方向运动时能够带动滑块13212在滑轨13211上沿第二方向滑动,进而滑块13212通过驱动连杆13221带动驱动曲柄13222转动,使得驱动曲柄13222带动中控脚轮200的刹车凸轮反向转动,实现中控脚轮200的解锁,此时解锁踏板1421与上锁踏板1411均处于水平状态,中控刹车装置100可以自由移动。
可选地,踩踏上锁踏板1411与解锁踏板1421时,上锁踏板1411与解锁踏板1421运动的角度范围为0°~30°。这样能够满足人机工程学,便于操作人员操作,提高操作人员使用时的舒适度。较佳地,踩踏上锁踏板1411与解锁踏板1421时,上锁踏板1411与解锁踏板1421运动的角度为15°。踩踏上锁踏板1411与解锁踏板1421时,驱动曲柄13222带动刹车凸轮的正向与反向转动角度范围为15°~45°,实现中控脚轮200的锁定与解锁。示例性地,踩踏上锁踏板1411与解锁踏板1421时,驱动曲柄13222带动刹车凸轮的转动角度为30°。
为了便于说明上锁踏板1411与解锁踏板1421使用时的人机工程学数据描述,以踩踏上锁踏板1411与解锁踏板1421时,上锁踏板1411与解锁踏板1421运动的角度为24.5°为例进行说明,示例性地,中控刹车装置100锁定与解锁时,上锁踏板1411与解锁踏板1421需要踩踏的角度为24.5°,处于人机工程学偏舒适的角度,解锁与上锁时脚向下移动的垂直距离为45mm。
当上锁踏板1411和解锁踏板1421处于水平状态时,中控脚轮200处于解锁状态,此时可以推动中控脚轮200向前移动。当中控刹车装置100移动到固定位置需要驻停时,踩下上锁踏板1411,上锁踏板1411通过曲柄滑块13212机构带动中控脚轮200的刹车凸轮转动实现上锁,同时带动解锁踏板1421向上扬起,用于提示中控刹车装置100使中控脚轮200处于上锁状态。当中控脚轮200需要解锁时,踩下扬起的解锁踏板1421,通过曲柄滑块13212机构带动中控脚轮200的刹车凸轮转动实现解锁,同时带动上锁踏板1411复位,上锁踏板1411与解锁踏板1421都处于水平状态时,完成中控脚轮200解锁。
更为具体的,中控刹车装置100锁定时,向下踩踏上锁踏板1411,上锁踏板1411带动上锁曲柄14122绕支撑轴1431顺时针转动,进而上锁曲柄14122会沿第一方向推动上锁连杆14121,使得上锁连杆14121沿第一方向推动联动轴131运动;与此同时,联动轴131会通过解锁连杆14221带动解锁曲柄14222转动,使得解锁踏板1421绕支撑轴1431转动以向上扬起。联动轴131将运动传递给滑块13212使得滑块13212在滑轨13211上沿第一方向滑动,进而滑块13212通过驱动连杆13221带动驱动曲柄13222转动,使得驱动曲柄13222带动中控脚轮200的刹车凸轮正向转动(如30°),实现中控脚轮200的锁定。
踩踏解锁踏板1421时,解锁踏板1421带动解锁曲柄14222绕支撑轴1431顺时针转动,进而解锁曲柄14222会沿第二方向推动解锁连杆14221,使得解锁连杆14221沿第二方向推动联动轴131运动;与此同时,联动轴会通过上锁连杆14121带动上锁曲柄14122转动,使得上锁踏板1411绕支撑轴1431逆时针向上运动至水平位置。联动轴131将运动传递给滑块13212使得滑块13212在滑轨13211上沿第二方向滑动,进而滑块13212通过驱动连杆13221带动驱动曲柄13222转动,使得驱动曲柄13222带动中控脚轮200的刹车凸轮反向转动(如30°),实现中控脚轮200的解锁,此时解锁踏板1421与上锁踏板1411均处于水平状态,中控刹车装置100可以自由移动。
而且,上锁踏板1411与解锁踏板1421通过脚尖向下踩踏即可实现中控脚轮200的锁定与解锁操作,无需脚尖顶起踏板,避免误操作,便于操作人员使用,提高使用时的舒适性。可选地,上锁踏板1411与解锁踏板1421设置标识,便于操作人员识别,避免操作错误。
参见图,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底座系统10,该底座系统10包括承载板300、多个中控脚轮200以及上述任一实施例中的中控刹车装置100。中控刹车装置100安装于承载板300,多个中控脚轮200设置于承载板300的底部,中控刹车装置100能够控制中控脚轮200锁定与解锁;中控刹车装置100控制中控脚轮200解锁时,中控脚轮200能够带动承载板300移动。
本发明的底座系统10采用上述实施例的中控刹车装置100实现中控脚轮200的锁定与解锁,实现一次操作锁定与解锁多个中控脚轮200,操作简单,便于操作人员操作;同时,通过踩踏方式即可实现锁定与解锁控制,无需脚尖顶起,便于使用。并且,本发明的底座系统10可以通过承载板300承载所需移动的物品,以满足不同的移动需求。
参见图1和图12,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可移动医疗设备,包括设备主体20以及上述实施例中的底座系统10;设备主体20设置于底座系统10,底座系统10通过中控刹车装置100能够解锁或锁定,底座系统10的中控刹车装置100解锁时,底座系统10能够带动设备主体20移动。本发明的可移动医疗设备采用上述实施例的底座系统10后,可以实现设备主体20移动与锁定,便于使用。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9)

1.一种中控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控刹车装置用于安装于底座系统中,并连接所述底座系统的承载板与多个中控脚轮,所述中控刹车装置包括:
联动结构,用于安装于所述承载板,并连接多个所述中控脚轮,所述联动结构运动时能够控制所述中控脚轮锁定或解锁;以及
操作结构,用于设置于所述承载板;所述操作结构包括与所述联动结构连接的上锁机构与解锁机构,所述上锁机构与所述解锁机构通过所述联动结构联动并反向运动;所述联动结构包括联动轴,所述联动轴连接所述上锁机构与所述解锁机构;
锁定操作时,所述上锁机构能够驱动所述联动结构沿第一方向运动,以控制所述中控脚轮锁定;解锁操作时,所述解锁机构能够驱动所述联动结构沿与所述第一方向相反的第二方向运动,以控制所述中控脚轮解锁;
所述上锁机构包括上锁踏板以及上锁组件,所述上锁组件连接所述上锁踏板与所述联动轴连接,所述上锁踏板通过所述上锁组件驱动所述联动轴朝向所述第一方向移动;
所述解锁机构包括解锁踏板以及解锁组件,所述解锁组件连接所述解锁踏板与所述联动轴连接,所述解锁踏板通过所述解锁组件驱动所述联动轴朝向所述第二方向移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中控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联动结构包括两个曲柄连杆机构,所述联动轴与两个所述曲柄连杆机构连接,每个所述曲柄连杆机构的输出端用于连接至少一个所述中控脚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控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曲柄连杆机构具有两个输出端,每个输出端分别用于连接一个所述中控脚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中控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曲柄连杆机构包括输出直线运动的滑动组件以及与所述滑动组件连接的连杆组件,所述滑动组件分别连接所述连杆组件的一端和所述联动轴,所述连杆组件的另一端用于连接所述中控脚轮;
所述联动轴运动时能够通过所述滑动组件带动所述连杆组件运动,使所述连杆组件锁定或解锁所述中控脚轮。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中控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杆组件包括驱动连杆以及与所述驱动连杆可转动连接的驱动曲柄,所述驱动连杆还连接所述滑动组件;
所述驱动曲柄包括曲柄杆、与所述曲柄杆连接的控制杆以及设置于所述控制杆端部的转轴,所述控制杆用于与所述中控脚轮的运动孔配合,以控制所述中控脚轮锁定或解锁;
所述控制杆的截面形状为多边形或不规则形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中控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锁组件包括上锁连杆以及与所述上锁连杆可转动连接的上锁曲柄,所述上锁曲柄的端部安装所述上锁踏板,所述上锁连杆远离所述上锁曲柄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联动轴;
所述解锁组件包括解锁连杆以及与所述解锁连杆可转动连接的解锁曲柄,所述解锁曲柄的端部安装所述解锁踏板,所述解锁连杆远离所述解锁曲柄的一端连接于所述联动轴;
所述操作结构还包括支撑机构,所述支撑机构用于设置于所述底座系统的所述承载板;
所述支撑机构包括支撑轴,所述上锁曲柄与所述解锁曲柄可转动连接于所述支撑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中控刹车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上锁曲柄具有第一凹陷处,所述上锁踏板处于水平状态时,所述第一凹陷处背离所述上锁踏板的顶面,所述第一凹陷处的结构与所述支撑轴可转动连接,使所述上锁曲柄与所述上锁连杆的连接处位于所述支撑轴的下方;
所述解锁曲柄具有第二凹陷处,所述解锁踏板处于水平状态时,所述第二凹陷处朝向所述上锁踏板的顶面,所述第二凹陷处的结构与所述支撑轴可转动连接,使所述解锁曲柄与所述解锁连杆的连接处位于所述支撑轴的上方。
8.一种底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承载板、多个中控脚轮以及如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中控刹车装置;
所述中控刹车装置安装于所述承载板,多个所述中控脚轮设置于所述承载板的底部,所述中控刹车装置能够控制所述中控脚轮锁定与解锁。
9.一种可移动医疗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设备主体以及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底座系统;所述设备主体设置于所述底座系统。
CN202011629217.0A 2020-12-30 2020-12-30 可移动医疗设备、底座系统及中控刹车装置 Active CN11265981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29217.0A CN112659813B (zh) 2020-12-30 2020-12-30 可移动医疗设备、底座系统及中控刹车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629217.0A CN112659813B (zh) 2020-12-30 2020-12-30 可移动医疗设备、底座系统及中控刹车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59813A CN112659813A (zh) 2021-04-16
CN112659813B true CN112659813B (zh) 2023-03-24

Family

ID=7541286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629217.0A Active CN112659813B (zh) 2020-12-30 2020-12-30 可移动医疗设备、底座系统及中控刹车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5981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58880A (zh) * 2021-10-27 2021-12-31 深圳市资福医疗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刹车装置及其医疗器械设备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42334B (zh) * 2010-10-09 2016-04-20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中央控制刹车系统及推车型可移动式医疗设备
CN204895531U (zh) * 2015-08-10 2015-12-23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超声诊断设备、联动式中央刹车控制系统及其驱动装置
FR3043970B1 (fr) * 2015-11-25 2019-06-21 Medtech Sa Systeme mecanique de stabilisation au sol pour vehicules a roulettes
CN205396191U (zh) * 2015-12-31 2016-07-27 宁波妈咪宝婴童用品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推车的刹车结构
CN111055627A (zh) * 2019-12-30 2020-04-24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踏板组件、中央刹车系统以及医疗设备
CN111271546B (zh) * 2020-01-19 2021-09-21 武汉联影智融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移动式医疗设备、底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59813A (zh) 2021-04-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739515B2 (ja) 手術台システムのための電動座面運搬装置
CN112659813B (zh) 可移动医疗设备、底座系统及中控刹车装置
EP2189305B1 (en) Caster Device
EP2653145A2 (en) Dual column surgical support system
EP0394643A1 (en) Caster locking mechanism
US20030024340A1 (en) Pedal mechanism for operating brake and directional lock on lever-operated caster wheels
US7293307B2 (en) Locking mechanism for a hospital bed
USRE34433E (en) Caster locking mechanism and carriage
WO2010024020A1 (ja) 自転車駐車装置
CN111271546B (zh) 移动式医疗设备、底座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JP4788367B2 (ja) ワイヤロープ操作機構
CN210800475U (zh) 底座系统
JP4512702B2 (ja) 電動車椅子の方向操作用の操作装置
CN108618900A (zh) 一种具有升降扶手机构的转运医用床
CN210363852U (zh) 一种小车停车锁紧装置
CN113771551B (zh) 脚刹机构及承载底座
US20220008271A1 (en) Device and method for reversibly connecting a rehabilitation mechanism to a bed, and method for operating a rehabilitation mechanism connected to a bed
CN219007490U (zh) 一种带有刹车机构的脚轮
CN108128221B (zh) 椅背俯仰角度调节机构及儿童安全座椅
CN207141160U (zh) 一种婴儿车车轮锁定装置
CN101927661A (zh) 一种双向刹车脚轮
CN216280109U (zh) 麻醉机底座和麻醉机
CN218356384U (zh) 力传感器、助力推车以及医疗机器人
CN220842074U (zh) 医用推车超低全塑中控轮
JPH0732162Y2 (ja) 二次元ストッパ付きキャスタ構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