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47469B - 一种复杂截面自防水水道结构的施工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复杂截面自防水水道结构的施工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47469B
CN112647469B CN202110010691.3A CN202110010691A CN112647469B CN 112647469 B CN112647469 B CN 112647469B CN 202110010691 A CN202110010691 A CN 202110010691A CN 112647469 B CN112647469 B CN 11264746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channel
template
side wall
wall
wa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110010691.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47469A (zh
Inventor
王磊
周予启
张萍梅
太昌盛
黄勇
李晓明
齐晓光
赵汉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Stat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rp Ltd CSCEC
China Construction First Group Corp Ltd
China Construction First Group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Stat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rp Ltd CSCEC
China Construction First Group Corp Ltd
China Construction First Group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Stat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rp Ltd CSCEC, China Construction First Group Corp Ltd, China Construction First Group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State Construction Engineering Corp Ltd CSCEC
Priority to CN202110010691.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47469B/zh
Publication of CN11264746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4746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4746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4746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5/00Artificial water canals, e.g. irrigation canals
    • E02B5/02Making or lining canal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3/00Engineering works in connection with control or use of streams, rivers, coasts, or other marine sites; Sealings or joints for engineering works in general
    • E02B3/16Sealings or joint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BHYDRAULIC ENGINEERING
    • E02B5/00Artificial water canals, e.g. irrigation canal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15/00Handling building or like materials for hydraulic engineering or foundations
    • E02D15/02Handling of bulk concrete specially for foundation or hydraulic engineering purpos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7/00Foundations as substructur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2HYDRAULIC ENGINEERING; FOUNDATIONS; SOIL SHIFTING
    • E02DFOUNDATIONS; EXCAVATIONS; EMBANKMENTS;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 E02D29/00Independent underground or underwater structures; Retaining walls
    • E02D29/02Retaining or protecting wall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General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Mining & Mineral Resources (AREA)
  • Paleontolog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Ocean & Marine Engineering (AREA)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复杂截面自防水水道结构的施工方法属于建筑施工领域,本发明将C形第二水道悬挑侧墙分两次浇筑,第一次浇筑到挑板顶板的下表面,第二次再浇筑挑板顶板。第一次浇筑的第二水道悬挑侧墙内模板采用吊模的方式,这样挑板暗槽的下表面是开敞的,浇筑时可以进行手工收面,浇筑效果良好。第二次浇筑时将第二水道悬挑侧墙内模板拆除,并安装第二水道悬挑侧墙内顶模板,再浇筑挑板顶板,施工质量可以保证,浇筑完成后第二水道悬挑侧墙内顶模板容易拆除。第一水道加厚侧墙浇筑时采用楔形模板,有效保证了第一水道加厚侧墙的浇筑质量。本发明的水道结构承载能力好,防水效果好,施工质量好。

Description

一种复杂截面自防水水道结构的施工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建筑施工领域,具体为一种复杂截面自防水水道结构的施工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模板技术对于构造规则、造型简单的现浇混凝土结构比较容易处理。但对于截面造型复杂、精度和质量要求较高,同时又需满足混凝土自防水性能的现浇钢筋混凝土水道结构的施工,存在着技术落后,施工质量差,难以满足设计要求等不足之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复杂截面自防水水道结构的施工方法,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复杂截面自防水水道结构,包括:
基础,设置在低标高地基上;
第一水道支撑墙,设置在基础的顶部;
第一水道底板,设置在高标高地基上,所述第一水道底板的顶部向下开设有水道凹槽,所述第一水道底板的顶部远离第二水道支撑墙的一侧设有C形第一水道侧墙,所述C形第一水道侧墙的开口朝向第二水道支撑墙一侧;
第二水道支撑墙,设置在第一水道底板顶部靠近第一水道支撑墙的一侧,所述第二水道支撑墙的顶部与第一水道支撑墙的顶部平齐;
第二水道底板,设置在第一水道支撑墙的顶部和第二水道支撑墙的顶部之间,所述第二水道底板的顶部向下开设有水道凹槽,所述第二水道底板的顶部两侧均设有二层水道侧墙,二层水道侧墙的顶部与楼板的顶部平齐。
优选地,所述第一水道底板顶部远离第二水道支撑墙的一侧设有第一水道加厚侧墙,所述C形第一水道侧墙设置在第一水道加厚侧墙的顶部,所述第一水道底板远离第二水道支撑墙的侧壁和第一水道加厚侧墙远离第二水道支撑墙的侧壁开设有楔形缺口。
优选地,所述第二水道底板的内壁超出第二水道支撑墙的内壁,所述二层水道侧墙包括二层水道内墙和二层水道外墙,所述二层水道内墙的顶部与楼板的顶部平齐,所述二层水道外墙的顶部低于二层水道内墙的顶部,所述二层水道外墙的顶部设有C形第二水道悬挑侧墙,所述C形第二水道悬挑侧墙的开口朝向二层水道内墙一侧,所述C形第二水道悬挑侧墙的顶部与二层水道内墙的顶部平齐。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如上所述的复杂截面自防水水道结构的模板,包括:用于浇筑第一水道底板的第一水道底板模板、用于浇筑第一水道底板上水道凹槽的第一水道凹槽模板、用于浇筑第一水道支撑墙和第二水道支撑墙的水道支撑墙模板、用于浇筑第二水道底板的第二水道底板模板、以及用于浇筑第二水道底板上水道凹槽的第二水道凹槽模板。
优选地,所述第一水道凹槽模板包括凹槽模板底座、透水模板布、凹槽模板和凹槽模板固定支架,所述凹槽模板底座的底部预埋在高标高地基顶部的混凝土垫层中,所述透水模板布粘贴在凹槽模板的底板底部和侧板底部,凹槽模板底座的顶部超出混凝土垫层并穿过透水模板布和凹槽模板的底板,所述凹槽模板固定支架设置在凹槽模板内并与凹槽模板底座的顶部连接。
优选地,所述水道支撑墙模板包括支撑墙内模板、支撑墙外模板和止水螺杆,所述止水螺杆为三段式锥体连接止水螺杆,所述止水螺杆穿过支撑墙内模板和支撑墙外模板。
优选地,所述第二水道凹槽模板包括凹槽模板底座、透水模板布、凹槽模板和凹槽模板固定支架,所述凹槽模板底座的底部与第二水道底板模板的底板连接,所述透水模板布粘贴在凹槽模板的底板底部和侧板底部,凹槽模板底座的顶部穿过透水模板布和凹槽模板的底板,所述凹槽模板固定支架设置在凹槽模板内并与凹槽模板底座的顶部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用于浇筑C形第二水道悬挑侧墙和二层水道外墙的第二水道外墙与悬挑侧墙模板,所述第二水道外墙与悬挑侧墙模板包括第二水道外墙与悬挑侧墙底部模板和悬挑侧墙顶部模板;
所述第二水道外墙与悬挑侧墙底部模板包括第二水道侧墙内模板、第二水道侧墙外模板、第二水道悬挑侧墙底模板、第二水道悬挑侧墙底模板支撑、第二水道悬挑侧墙外模板、第二水道悬挑侧墙内模板和止水螺杆,所述止水螺杆为三段式锥体连接止水螺杆,止水螺杆穿过第二水道侧墙内模板和第二水道侧墙外模板,所述第二水道悬挑侧墙内模板设置在第二水道侧墙内模板和第二水道悬挑侧墙外模板之间并且与第二水道侧墙内模板连接;
所述悬挑侧墙顶部模板包括第二水道侧墙内模板、第二水道侧墙外模板、第二水道悬挑侧墙底模板、第二水道悬挑侧墙底模板支撑、第二水道悬挑侧墙外模板、第二水道悬挑侧墙顶模板和止水螺杆,所述止水螺杆为三段式锥体连接止水螺杆,止水螺杆穿过第二水道侧墙内模板和第二水道侧墙外模板,所述第二水道悬挑侧墙顶模板设置在第二水道侧墙内模板和第二水道悬挑侧墙外模板之间并且与第二水道侧墙内模板连接。
优选地,还包括用于浇筑第一水道加厚侧墙的加厚侧墙模板,所述加厚侧墙模板包括第一水道侧墙内模板、第一水道侧墙外模板、第一水道侧墙楔形底模板和止水螺杆,所述第一水道侧墙楔形底模板设置在第一水道侧墙内模板的外侧和第一水道底板之间,所述第一水道侧墙楔形底模板的顶部超出第一水道底板的顶部,所述止水螺杆为三段式锥体连接止水螺杆,止水螺杆穿过第一水道侧墙内模板、第一水道侧墙楔形底模板和第一水道侧墙外模板,所述第一水道侧墙楔形底模板包括竖向弧形模板、楔形模板次肋和楔形模板面板,所述楔形模板次肋间隔连接在竖向弧形模板的底部,所述楔形模板面板连接在楔形模板次肋上和竖向弧形模板之间。
另外,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如上所述的复杂截面自防水水道结构的施工方法,自下而上分为五个施工区段,各个施工区段按照先后顺序分别支模并浇筑混凝土,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第一水道支撑墙的水道支撑墙模板分两段施工,先支设用于浇筑第一水道支撑墙下段的水道支撑墙模板并浇筑混凝土,然后支设用于浇筑第一水道底板的第一水道底板模板并浇筑混凝土,第一水道支撑墙下段浇筑完成后将周边的土方回填并浇筑垫层,以满足第一水道底板、以及第一水道支撑墙上段、水道结构的浇筑需要;
步骤二、支设用于浇筑第一水道支撑墙上段的水道支撑墙模板、用于浇筑第二水道支撑墙的水道支撑墙模板、用于浇筑第一水道加厚侧墙的加厚侧墙模板,并浇筑混凝土;
步骤三、支设用于浇筑第二水道底板的第二水道底板模板、用于支设C形第一水道侧墙的模板,并浇筑混凝土;
步骤四、支设用于浇筑C形第二水道悬挑侧墙下段和二层水道外墙的第二水道外墙与悬挑侧墙底部模板、用于浇筑二层水道内墙的模板,并浇筑混凝土;
步骤五、支设用于浇筑C形第二水道悬挑侧墙上段的悬挑侧墙顶部模板,并浇筑混凝土。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特点和有益效果为:
(1)现有水道结构一般为玻璃钢材质,承载能力相对较低,乘客人数较少,使用寿命较短,设施也相对简单。本发明的混凝土水道结构可以同时承载更多游客,骑乘设施更加先进,使用寿命长,游客体验更丰富。
(2)本发明在凹槽模板的底板底部和侧板底部粘贴透水模板布,排出了混凝土表面的多余水分并将气泡带走,从而使凹槽混凝土完成面光滑、密实,质量优良。凹槽模板底座的底部预埋在混凝土垫层中,凹槽模板底座采用三段式锥体连接止水螺杆,通过凹槽模板固定支架将凹槽模板固定就位,对凹槽模板起到支撑和抗浮的作用,并具有止水效果。
(3)本发明C形第二水道悬挑侧墙为第二水道侧墙顶部的外挑结构,用于安装传感器,高度位于水道的水线附近。对于这种形式的暗槽构件,通常的做法是在竖向模板上安装木盒子,一次浇筑成型。但是做法会造成混凝土浇筑时振捣不到位,暗槽下表面气泡聚集,并且木盒子模板难以拆除。本发明将C形第二水道悬挑侧墙分两次浇筑,第一次浇筑到挑板顶板的下表面,第二次再浇筑挑板顶板。第一次浇筑的第二水道悬挑侧墙内模板采用吊模的方式,这样挑板暗槽的下表面是开敞的,浇筑时可以进行手工收面,浇筑效果良好。第二次浇筑时将第二水道悬挑侧墙内模板拆除,并安装第二水道悬挑侧墙内顶模板,再浇筑挑板顶板,施工质量可以保证,浇筑完成后第二水道悬挑侧墙内顶模板容易拆除。由于第一次和第二次浇筑的施工缝位于水道的水线之上,施工完成后在内表面涂刷渗透结晶涂料,大大降低了渗漏水的风险。
(4)本发明在第一水道底板的顶部设置第一水道加厚侧墙,并在第一水道底板远离第二水道支撑墙的侧壁和第一水道加厚侧墙远离第二水道支撑墙的侧壁开设有楔形缺口,方便安装管道。平面上水道大部分为圆弧形状,这种水道加厚侧墙楔形底的模板难以制作。通常的做法只是设置竖向模板,没有设置楔形模板,楔形的空腔部分填充混凝土块。这种做法不仅达不到设计要求,而且由于填充大块的混凝土造成浪费,更增加了较大体积混凝土开裂的风险。本发明在竖向的弧形模板的底部内侧间隔连接楔形模板次肋,并在楔形模板次肋的顶部与弧形模板之间连接楔形模板面板。楔形模板次肋由精确加工的统一规格尺寸的三角形胶合板组合木方制成,均匀分布在弧形模板的底部,通过自攻螺丝固定在弧形模板上,再将精确加工的楔形模板面板通过自攻螺丝铺设在楔形模板次肋上,从而形成了楔形模板的整体形状。
附图说明
图1为复杂截面自防水水道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第一水道凹槽模板的施工示意图。
图3为第一水道凹槽模板的炸裂示意图。
图4为水道支撑墙模板的施工示意图。
图5为第二水道凹槽模板的施工示意图。
图6为第二水道外墙与悬挑侧墙底部模板的施工示意图。
图7为悬挑侧墙顶部模板的施工示意图。
图8为加厚侧墙模板的施工示意图。
图9为第一水道侧墙楔形底模板的示意图。
图10为复杂截面自防水水道结构施工区段示意图。
图11为复杂截面自防水水道结构的第一区段施工示意图一。
图12为复杂截面自防水水道结构的第一区段施工示意图二。
图13为复杂截面自防水水道结构的第二区段施工示意图一。
图14为复杂截面自防水水道结构的第二区段施工示意图二。
图15为复杂截面自防水水道结构的第三区段施工示意图。
图16为复杂截面自防水水道结构的第四区段施工示意图。
图17为复杂截面自防水水道结构的第五区段施工示意图。
附图标注:1-基础、2-第一水道支撑墙、3-第一水道底板、4-第二水道支撑墙、5-第二水道底板、6-低标高地基、7-高标高地基、8-水道凹槽、91-二层水道内墙、92-二层水道外墙、10-楼板、11-第一水道加厚侧墙、12- C形第一水道侧墙、13-楔形缺口、14- C形第二水道悬挑侧墙、15-凹槽模板底座、16-透水模板布、17-凹槽模板、18-凹槽模板固定支架、19-混凝土垫层、20-支撑墙内模板、21-支撑墙外模板、23-止水螺杆、24-第二水道侧墙内模板、25-第二水道侧墙外模板、26-第二水道悬挑侧墙底模板、27-第二水道悬挑侧墙底模板支撑、28-第二水道悬挑侧墙外模板、29-第二水道悬挑侧墙内模板、30-第二水道悬挑侧墙顶模板、31-第一水道侧墙内模板、32-第一水道侧墙外模板、33-第一水道侧墙楔形底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实现的技术手段、创新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在此记载的实施例为本发明的特定的具体实施方式,用于说明本发明的构思,均是解释性和示例性的,不应解释为对本发明实施方式及本发明范围的限制。除在此记载的实施例外,本领域技术人员还能够基于本申请权利要求书和说明书所公开的内容采用显而易见的其它技术方案,这些技术方案包括采用对在此记载的实施例的做出任何显而易见的替换和修改的技术方案。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上”、“下”、“内”、“外”“前端”、“后端”、“两端”、“一端”、“另一端”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有”、“连接”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如图1所示,一种复杂截面自防水水道结构包括基础1、第一水道支撑墙2、第一水道底板3、第二水道支撑墙4和第二水道底板5。
基础1设置在低标高地基6上。低标高地基6的顶部铺设混凝土垫层19,基础1设置在低标高地基6顶部的混凝土垫层19上。基础1可以为条形基础。
第一水道支撑墙2设置在基础1的顶部。第一水道底板3设置在高标高地基7上。高标高地基7的顶部也铺设混凝土垫层19,第一水道底板3设置在高标高地基7顶部的混凝土垫层19上。第一水道底板3的顶部向下开设有水道凹槽8,第一水道底板3的顶部远离第二水道支撑墙4的一侧设有C形第一水道侧墙12,C形第一水道侧墙12的开口朝向第二水道支撑墙4一侧。C形第一水道侧墙12用作安装传感器的暗槽。优选地,第一水道底板3顶部远离第二水道支撑墙4的一侧设有第一水道加厚侧墙11,C形第一水道侧墙12设置在第一水道加厚侧墙11的顶部,第一水道底板3远离第二水道支撑墙4的侧壁和第一水道加厚侧墙11远离第二水道支撑墙4的侧壁开设有楔形缺口13。楔形缺口13大约为50°。第一水道加厚侧墙11和楔形缺口13的设置方便安装管道。
第二水道支撑墙4设置在第一水道底板3顶部靠近第一水道支撑墙2的一侧,第二水道支撑墙4的顶部与第一水道支撑墙2的顶部平齐。第二水道底板5设置在第一水道支撑墙2的顶部和第二水道支撑墙4的顶部之间,第二水道底板5的顶部向下开设有水道凹槽8,第二水道底板5的顶部两侧均设有二层水道侧墙,二层水道侧墙的顶部与楼板10的顶部平齐。
优选地,第二水道底板5的内壁超出第二水道支撑墙4的内壁,二层水道侧墙包括二层水道内墙91和二层水道外墙92,二层水道内墙91的顶部与楼板10的顶部平齐,二层水道外墙92的顶部低于二层水道内墙91的顶部,二层水道外墙92的顶部设有C形第二水道悬挑侧墙14,C形第二水道悬挑侧墙14的开口朝向二层水道内墙91一侧,C形第二水道悬挑侧墙14的顶部与二层水道内墙91的顶部平齐。C形第二水道悬挑侧墙14用作安装传感器的暗槽。
如图2-8所示为如上的复杂截面自防水水道结构的模板,包括用于浇筑第一水道底板3的第一水道底板模板、用于浇筑第一水道底板3上水道凹槽8的第一水道凹槽模板、用于浇筑第一水道支撑墙2和第二水道支撑墙4的水道支撑墙模板、用于浇筑第二水道底板5的第二水道底板模板、以及用于浇筑第二水道底板5上水道凹槽8的第二水道凹槽模板。还包括用于浇筑C形第二水道悬挑侧墙14和二层水道外墙92的第二水道外墙与悬挑侧墙模板,第二水道外墙与悬挑侧墙模板包括第二水道外墙与悬挑侧墙底部模板和悬挑侧墙顶部模板。还包括用于浇筑第一水道加厚侧墙11的加厚侧墙模板。
如图2和3所示,第一水道凹槽模板包括凹槽模板底座15、透水模板布16、凹槽模板17和凹槽模板固定支架18,凹槽模板底座15的底部预埋在高标高地基7顶部的混凝土垫层19中,透水模板布16粘贴在凹槽模板17的底板底部和侧板底部,凹槽模板底座15的顶部超出混凝土垫层19并穿过透水模板布16和凹槽模板17的底板,凹槽模板固定支架18设置在凹槽模板17内并与凹槽模板底座15的顶部连接。水道凹槽8由于上表面形状为下凹等腰梯形,上口大,下口小,通常混凝土浇筑时由于骨料级配、水灰比、外加剂、振捣等原因会形成较多的气泡,凹槽模板17的上盖使气泡在混凝土上表面聚集而难以排出,导致凹槽混凝土完成面气泡众多,观感差,质量不合格。本发明在凹槽模板17的底板底部和侧板底部粘贴透水模板布16,排出了混凝土表面的多余水分并将气泡带走,从而使凹槽混凝土完成面光滑、密实,质量优良。另外,本发明将凹槽模板底座15的底部预埋在高标高地基7顶部的混凝土垫层19中。凹槽模板底座15包括底板、膨胀螺栓和带有止水片的三段式锥接止水螺杆,底板铺设在混凝土垫层19上,膨胀螺栓穿过底板并预埋在混凝土垫层19中。三段式锥接止水螺杆连接在底板的顶部,止水片连接在三段式锥接止水螺杆上。凹槽模板固定支架18将凹槽模板17固定三段式锥接止水螺杆上,对凹槽模板17起到支撑和抗浮的作用,并具有止水效果。
如图4所示,水道支撑墙模板包括支撑墙内模板20、支撑墙外模板21和止水螺杆23,止水螺杆23为三段式锥体连接止水螺杆,止水螺杆23穿过支撑墙内模板20和支撑墙外模板21。在支撑墙内模板20和支撑墙外模板21之间的根部位置设有顶模棍。顶模棍通常作为竖向模板安装就位时的定位辅助工具,对模板的初步安装定位起到重要的作用。顶模棍相比于混凝土垫块等钢筋保护层工具,不仅具有保证钢筋保护层的功能,同时由于顶模棍一般由钢筋棍担当,并与附加钢筋焊接在一起,设置在竖向结构钢筋网的根部位置,其位置比较精确而牢固,遇冲击而不跑位,在竖向模板就位时还能起到对模板根部的限位作用。在水道侧墙模板就位时,如果采用通常的顶模棍会有钢筋头易锈蚀和渗水的隐患。本发明的止水螺杆23为三段式锥体连接止水螺杆,拆模后将锥接头用专用扳手卸除,并用微膨胀灌浆料封堵两端的孔眼与墙面修平,并在孔眼为中心的墙体10cm范围表面涂刷渗透结晶涂料,消除了锈蚀和渗水的隐患。
如图5所示,第二水道凹槽模板包括凹槽模板底座15、透水模板布16、凹槽模板17和凹槽模板固定支架18,凹槽模板底座15的底部与第二水道底板模板的底板连接,透水模板布16粘贴在凹槽模板17的底板底部和侧板底部,凹槽模板底座15的顶部穿过透水模板布16和凹槽模板17的底板,凹槽模板固定支架18设置在凹槽模板17内并与凹槽模板底座15的顶部连接。第二水道凹槽模板下方为悬空的,凹槽模板底座15如果采用在混凝土垫层19上安装膨胀螺栓的做法,会需要很长的拉结螺栓,施工难度较大,质量难以保证。本发明将凹槽模板底座15固定在第二水道底板5的模板主次肋上,将膨胀螺栓替换为通丝螺栓副,凹槽模板底座15的螺栓穿过底板、第二水道底板5的底模和钢垫板,并与第二水道底板模板的主次肋连接,从而起到对第二水道凹槽模板支撑和抗浮的作用。第二水道凹槽模板的做法与第一水道凹槽模板的做法的区别仅在于第二水道凹槽模板中凹槽模板底座15的固定方式,其余大致相似。
对于C形混凝土结构的施工,通常是采用在竖向模板上安装木盒子,一次浇筑成型。但是这种做法会造成混凝土浇筑时振捣不到位,暗槽下表面气泡聚集且木盒子模板难以拆除等不利后果。本发明将二层水道外墙92和C形第二水道悬挑侧墙14分两次浇筑,第一次浇筑到C形第二水道悬挑侧墙14顶板的下表面,第二次浇筑C形第二水道悬挑侧墙14的顶板。第一次浇筑的第二水道悬挑侧墙内模板29采用吊模的方式,这样C形第二水道悬挑侧墙14的顶板下方暗槽的下表面是敞开的,浇筑时可以进行手工收面,浇筑效果良好。第二次浇筑时将第二水道悬挑侧墙内模板29拆除,并安装第二水道悬挑侧墙顶模板30,再浇筑C形第二水道悬挑侧墙14的顶板,施工质量可以保证,浇筑完成后第二水道悬挑侧墙顶模板30容易拆除。由于第一次和第二次浇筑的施工缝位于水道的水线之上,施工完成后在内表面涂刷渗透结晶涂料,大大降低了渗漏水的风险。
如图6所示,第二水道外墙与悬挑侧墙底部模板包括第二水道侧墙内模板24、第二水道侧墙外模板25、第二水道悬挑侧墙底模板26、第二水道悬挑侧墙底模板支撑27、第二水道悬挑侧墙外模板28、第二水道悬挑侧墙内模板29和止水螺杆23,止水螺杆23为三段式锥体连接止水螺杆,止水螺杆23穿过第二水道侧墙内模板24和第二水道侧墙外模板25,第二水道悬挑侧墙内模板29设置在第二水道侧墙内模板24和第二水道悬挑侧墙外模板28之间并且与第二水道侧墙内模板24连接。
如图7所示,悬挑侧墙顶部模板包括第二水道侧墙内模板24、第二水道侧墙外模板25、第二水道悬挑侧墙底模板26、第二水道悬挑侧墙底模板支撑27、第二水道悬挑侧墙外模板28、第二水道悬挑侧墙顶模板30和止水螺杆23,止水螺杆23为三段式锥体连接止水螺杆,止水螺杆23穿过第二水道侧墙内模板24和第二水道侧墙外模板25,第二水道悬挑侧墙顶模板30设置在第二水道侧墙内模板24和第二水道悬挑侧墙外模板28之间并且与第二水道侧墙内模板24连接。第二水道悬挑侧墙顶模板30设置在第二水道侧墙内模板24和第二水道悬挑侧墙外模板28之间并且与第二水道侧墙内模板24连接。
平面上水道大部分为圆弧形状,这种水道加厚侧墙楔形底的模板难以制作。通常只是设置竖向模板,没有设置楔形模板,并在楔形空腔内填充混凝土块。这种做法不仅达不到设计要求,而且由于填充大块的混凝土造成浪费,更增加了较大体积混凝土开裂的风险。本发明中第一水道侧墙楔形底模板33的设计使水道侧墙楔形底的施工成为现实。
如图8所示,加厚侧墙模板包括第一水道侧墙内模板31、第一水道侧墙外模板32、第一水道侧墙楔形底模板33和止水螺杆23,第一水道侧墙楔形底模板33设置在第一水道侧墙内模板31的外侧和第一水道底板3之间,第一水道侧墙楔形底模板33的顶部超出第一水道底板3的顶部,止水螺杆23为三段式锥体连接止水螺杆,止水螺杆23穿过第一水道侧墙内模板31、第一水道侧墙楔形底模板33和第一水道侧墙外模板32。。
如图9所示,第一水道侧墙楔形底模板33包括竖向弧形模板331、楔形模板次肋332和楔形模板面板333,楔形模板次肋332间隔连接在竖向弧形模板331的底部,楔形模板面板333连接在楔形模板次肋332上和竖向弧形模板331之间。楔形模板次肋332由精确加工的统一规格尺寸的三角形胶合板组合木方制成。楔形模板次肋332通过自攻钉固定在竖向弧形模板331上。楔形模板面板333通过自攻螺丝与楔形模板次肋332连接。
如图10所示,上述复杂截面自防水水道结构的施工方法自下而上分为五个施工区段,各个施工区段按照先后顺序分别支模并浇筑混凝土,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如图11和12所示,第一水道支撑墙2的水道支撑墙模板分两段施工,先支设用于浇筑第一水道支撑墙2下段的水道支撑墙模板并浇筑混凝土,然后支设用于浇筑第一水道底板3的第一水道底板模板并浇筑混凝土,第一水道支撑墙2下段浇筑完成后将周边的土方回填并浇筑垫层,以满足第一水道底板3、以及第一水道支撑墙2上段、水道结构的浇筑需要。
步骤二、如图13和14所示,支设用于浇筑第一水道支撑墙2上段的水道支撑墙模板、用于浇筑第二水道支撑墙4的水道支撑墙模板、用于浇筑第一水道加厚侧墙11的加厚侧墙模板,并浇筑混凝土。
步骤三、如图15所示,支设用于浇筑第二水道底板5的第二水道底板模板、用于支设C形第一水道侧墙12的模板,并浇筑混凝土。
步骤四、如图16所示,支设用于浇筑C形第二水道悬挑侧墙14下段和二层水道外墙92的第二水道外墙与悬挑侧墙底部模板、用于浇筑二层水道内墙91的模板,并浇筑混凝土。
步骤五、如图17所示,支设用于浇筑C形第二水道悬挑侧墙14上段的悬挑侧墙顶部模板,并浇筑混凝土。
以上的实施例仅仅是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发明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发明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7)

1.一种复杂截面自防水水道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该复杂截面自防水水道结构包括:
基础(1),设置在低标高地基(6)上;
第一水道支撑墙(2),设置在基础(1)的顶部;
第一水道底板(3),设置在高标高地基(7)上,所述第一水道底板(3)的顶部向下开设有水道凹槽(8),所述第一水道底板(3)的顶部远离第二水道支撑墙(4)的一侧设有C形第一水道侧墙(12),所述C形第一水道侧墙(12)的开口朝向第二水道支撑墙(4)一侧;
第二水道支撑墙(4),设置在第一水道底板(3)顶部靠近第一水道支撑墙(2)的一侧,所述第二水道支撑墙(4)的顶部与第一水道支撑墙(2)的顶部平齐;
第二水道底板(5),设置在第一水道支撑墙(2)的顶部和第二水道支撑墙(4)的顶部之间,所述第二水道底板(5)的顶部向下开设有水道凹槽(8),所述第二水道底板(5)的顶部两侧均设有二层水道侧墙,二层水道侧墙的顶部与楼板(10)的顶部平齐;
所述第一水道底板(3)顶部远离第二水道支撑墙(4)的一侧设有第一水道加厚侧墙(11),所述C形第一水道侧墙(12)设置在第一水道加厚侧墙(11)的顶部,所述第一水道底板(3)远离第二水道支撑墙(4)的侧壁和第一水道加厚侧墙(11)远离第二水道支撑墙(4)的侧壁开设有楔形缺口(13);
所述第二水道底板(5)的内壁超出第二水道支撑墙(4)的内壁,所述二层水道侧墙包括二层水道内墙(91)和二层水道外墙(92),所述二层水道内墙(91)的顶部与楼板(10)的顶部平齐,所述二层水道外墙(92)的顶部低于二层水道内墙(91)的顶部,所述二层水道外墙(92)的顶部设有C形第二水道悬挑侧墙(14),所述C形第二水道悬挑侧墙(14)的开口朝向二层水道内墙(91)一侧,所述C形第二水道悬挑侧墙(14)的顶部与二层水道内墙(91)的顶部平齐;
该复杂截面自防水水道结构自下而上分为五个施工区段,各个施工区段按照先后顺序分别支模并浇筑混凝土,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第一水道支撑墙(2)的水道支撑墙模板分两段施工,先支设用于浇筑第一水道支撑墙(2)下段的水道支撑墙模板并浇筑混凝土,然后支设用于浇筑第一水道底板(3)的第一水道底板模板并浇筑混凝土,第一水道支撑墙(2)下段浇筑完成后将周边的土方回填并浇筑垫层,以满足第一水道底板(3)、以及第一水道支撑墙(2)上段、水道结构的浇筑需要;
步骤二、支设用于浇筑第一水道支撑墙(2)上段的水道支撑墙模板、用于浇筑第二水道支撑墙(4)的水道支撑墙模板、用于浇筑第一水道加厚侧墙(11)的加厚侧墙模板,并浇筑混凝土;
步骤三、支设用于浇筑第二水道底板(5)的第二水道底板模板、用于支设C形第一水道侧墙(12)的模板,并浇筑混凝土;
步骤四、支设用于浇筑C形第二水道悬挑侧墙(14)下段和二层水道外墙(92)的第二水道外墙与悬挑侧墙底部模板、用于浇筑二层水道内墙(91)的模板,并浇筑混凝土;
步骤五、支设用于浇筑C形第二水道悬挑侧墙(14)上段的悬挑侧墙顶部模板,并浇筑混凝土。
2.一种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复杂截面自防水水道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复杂截面自防水水道结构的模板包括用于浇筑第一水道底板(3)的第一水道底板模板、用于浇筑第一水道底板(3)上水道凹槽(8)的第一水道凹槽模板、用于浇筑第一水道支撑墙(2)和第二水道支撑墙(4)的水道支撑墙模板、用于浇筑第二水道底板(5)的第二水道底板模板、以及用于浇筑第二水道底板(5)上水道凹槽(8)的第二水道凹槽模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杂截面自防水水道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道凹槽模板包括凹槽模板底座(15)、透水模板布(16)、凹槽模板(17)和凹槽模板固定支架(18),所述凹槽模板底座(15)的底部预埋在高标高地基(7)顶部的混凝土垫层(19)中,所述透水模板布(16)粘贴在凹槽模板(17)的底板底部和侧板底部,凹槽模板底座(15)的顶部超出混凝土垫层(19)并穿过透水模板布(16)和凹槽模板(17)的底板,所述凹槽模板固定支架(18)设置在凹槽模板(17)内并与凹槽模板底座(15)的顶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杂截面自防水水道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水道支撑墙模板包括支撑墙内模板(20)、支撑墙外模板(21)和止水螺杆(23),所述止水螺杆(23)为三段式锥体连接止水螺杆,所述止水螺杆(23)穿过支撑墙内模板(20)和支撑墙外模板(21)。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杂截面自防水水道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水道凹槽模板包括凹槽模板底座(15)、透水模板布(16)、凹槽模板(17)和凹槽模板固定支架(18),所述凹槽模板底座(15)的底部与第二水道底板模板的底板连接,所述透水模板布(16)粘贴在凹槽模板(17)的底板底部和侧板底部,凹槽模板底座(15)的顶部穿过透水模板布(16)和凹槽模板(17)的底板,所述凹槽模板固定支架(18)设置在凹槽模板(17)内并与凹槽模板底座(15)的顶部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杂截面自防水水道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复杂截面自防水水道结构的模板还包括用于浇筑C形第二水道悬挑侧墙(14)和二层水道外墙(92)的第二水道外墙与悬挑侧墙模板,所述第二水道外墙与悬挑侧墙模板包括第二水道外墙与悬挑侧墙底部模板和悬挑侧墙顶部模板;
所述第二水道外墙与悬挑侧墙底部模板包括第二水道侧墙内模板(24)、第二水道侧墙外模板(25)、第二水道悬挑侧墙底模板(26)、第二水道悬挑侧墙底模板支撑(27)、第二水道悬挑侧墙外模板(28)、第二水道悬挑侧墙内模板(29)和止水螺杆(23),所述止水螺杆(23)为三段式锥体连接止水螺杆,止水螺杆(23)穿过第二水道侧墙内模板(24)和第二水道侧墙外模板(25),所述第二水道悬挑侧墙内模板(29)设置在第二水道侧墙内模板(24)和第二水道悬挑侧墙外模板(28)之间并且与第二水道侧墙内模板(24)连接;
所述悬挑侧墙顶部模板包括第二水道侧墙内模板(24)、第二水道侧墙外模板(25)、第二水道悬挑侧墙底模板(26)、第二水道悬挑侧墙底模板支撑(27)、第二水道悬挑侧墙外模板(28)、第二水道悬挑侧墙顶模板(30)和止水螺杆(23),所述止水螺杆(23)为三段式锥体连接止水螺杆,止水螺杆(23)穿过第二水道侧墙内模板(24)和第二水道侧墙外模板(25),所述第二水道悬挑侧墙顶模板(30)设置在第二水道侧墙内模板(24)和第二水道悬挑侧墙外模板(28)之间并且与第二水道侧墙内模板(24)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复杂截面自防水水道结构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复杂截面自防水水道结构的模板还包括用于浇筑第一水道加厚侧墙(11)的加厚侧墙模板,所述加厚侧墙模板包括第一水道侧墙内模板(31)、第一水道侧墙外模板(32)、第一水道侧墙楔形底模板(33)和止水螺杆(23),所述第一水道侧墙楔形底模板(33)设置在第一水道侧墙内模板(31)的外侧和第一水道底板(3)之间,所述第一水道侧墙楔形底模板(33)的顶部超出第一水道底板(3)的顶部,所述止水螺杆(23)为三段式锥体连接止水螺杆,止水螺杆(23)穿过第一水道侧墙内模板(31)、第一水道侧墙楔形底模板(33)和第一水道侧墙外模板(32),所述第一水道侧墙楔形底模板(33)包括竖向弧形模板(331)、楔形模板次肋(332)和楔形模板面板(333),所述楔形模板次肋(332)间隔连接在竖向弧形模板(331)的底部,所述楔形模板面板(333)连接在楔形模板次肋(332)上和竖向弧形模板(331)之间。
CN202110010691.3A 2021-01-06 2021-01-06 一种复杂截面自防水水道结构的施工方法 Active CN11264746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10691.3A CN112647469B (zh) 2021-01-06 2021-01-06 一种复杂截面自防水水道结构的施工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110010691.3A CN112647469B (zh) 2021-01-06 2021-01-06 一种复杂截面自防水水道结构的施工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47469A CN112647469A (zh) 2021-04-13
CN112647469B true CN112647469B (zh) 2022-04-12

Family

ID=7536764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110010691.3A Active CN112647469B (zh) 2021-01-06 2021-01-06 一种复杂截面自防水水道结构的施工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47469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897909B (zh) * 2021-09-07 2022-09-30 中建一局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复杂弧形水道中膨胀加强带连接结构的施工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83579A (ja) * 1996-12-27 1998-07-14 Nishihara Environ Sanit Res Corp 修景・親水施設
US6115974A (en) * 1999-02-16 2000-09-12 Milanian; Cyrus Integrated entertainment and resort complex
JP2004302753A (ja) * 2003-03-31 2004-10-28 Public Works Research Institute 河川環境の映像展示システム
CN106747109A (zh) * 2017-01-03 2017-05-31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湿法喷射混凝土构建异形实体混凝土结构的方法
CN109121843A (zh) * 2018-09-29 2019-01-04 吴帆 一种沿河坡地多级净化景观结构及其构建方法
CN212000420U (zh) * 2020-04-22 2020-11-24 甘肃省科学院地质自然灾害防治研究所 一种城市洪道系统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183579A (ja) * 1996-12-27 1998-07-14 Nishihara Environ Sanit Res Corp 修景・親水施設
US6115974A (en) * 1999-02-16 2000-09-12 Milanian; Cyrus Integrated entertainment and resort complex
JP2004302753A (ja) * 2003-03-31 2004-10-28 Public Works Research Institute 河川環境の映像展示システム
CN106747109A (zh) * 2017-01-03 2017-05-31 中冶建筑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湿法喷射混凝土构建异形实体混凝土结构的方法
CN109121843A (zh) * 2018-09-29 2019-01-04 吴帆 一种沿河坡地多级净化景观结构及其构建方法
CN212000420U (zh) * 2020-04-22 2020-11-24 甘肃省科学院地质自然灾害防治研究所 一种城市洪道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超长环形混凝土水道施工工法;中建一局集团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超长环形混凝土水道施工工法》;20201218;第4-7页,第21页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47469A (zh) 2021-04-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87630B (zh) 混凝土坎台预制装配施工方法
CN108908662B (zh) 预制空心板梁免凿毛施工模具
CN108755972B (zh) 预制件用垫脚及其使用方法
CN110145124A (zh) 一种控制剪力墙水平接茬质量的加固工具及其施工方法
CN112647469B (zh) 一种复杂截面自防水水道结构的施工方法
CN109895239B (zh) 一种装配式混凝土楼梯缓台梁板及其建造方法
CN113293882A (zh) 一种便于对接和灌浆的装配式建筑结构
CN116290091A (zh) 一种深部空间外墙体单边高大支模结构及施工方法
CN101324094A (zh) 一种球式减荷构件现浇空心楼盖及其施工方法
CN215671018U (zh) 剪力墙层间接茬处加固结构
CN214220178U (zh) 楼面挡水条一次成型的预制免拆侧模及可调节支撑系统
CN115324249A (zh) 全预制厨卫间楼板及反坎整体浇筑施工工法
CN112593749A (zh) 一种mbbr水处理工艺构筑物抗渗砼施工方法
CN109138407A (zh) 高层建筑早拆铝合金嵌蜡板模板支撑体系施工工艺
CN110748221A (zh) 一种预制装配式水池导流墙
CN110080516A (zh) 附着式升降脚手架附墙支座安装方法
CN204728698U (zh) 一种混凝土悬挑板封闭式模板结构
CN110735529A (zh) 一种剪力墙塑木结合模板超低损耗支设施施工工艺
CN216042609U (zh) 一种基于铝模体系装配的叠合板后浇带结构
CN218911791U (zh) 一种空心墙板的水平连接节点
CN212453258U (zh) 一种板下构造柱的预留洞结构
CN115419190B (zh) 一种叠合墙现浇混凝土结合结构的施工方法
CN115807485B (zh) 一种装配式预制反坎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211229721U (zh) 一种预制装配式水池导流墙
CN220746928U (zh) 具有较佳防水功能的大高差混凝土筏板的浇筑模板体系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