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43018A - 一种钢包长寿化包底砌筑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钢包长寿化包底砌筑方法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2643018A CN112643018A CN202011449879.XA CN202011449879A CN112643018A CN 112643018 A CN112643018 A CN 112643018A CN 202011449879 A CN202011449879 A CN 202011449879A CN 112643018 A CN112643018 A CN 112643018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building
- ladle
- brick
- refractory
- area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2—CASTING; POWDER METALLURGY
- B22D—CASTING OF METALS; CASTING OF OTHER SUBSTANCES BY THE SAME PROCESSES OR DEVICES
- B22D41/00—Casting melt-holding vessels, e.g. ladles, tundishes, cups or the like
- B22D41/02—Linings
- B22D41/023—Apparatus used for making or repairing lin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urnace Housings, Linings, Walls, And Ceiling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钢包包底砌筑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钢包长寿化包底砌筑方法。本发明第一耐火砖和第二耐火砖均为抗冲击耐火砖;砌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首先砌筑中心出钢区域的边缘地带,采用第一耐火砖从钢包包底水口方砖处开始砌筑,砌筑时第一耐火砖进行横向砌筑,连续砌筑至钢包透气座砖处预留200‑300mm的间隙,形成中心边缘砌筑区;在中心边缘砌筑区的中心竖立砌筑第一耐火砖;在中心边缘砌筑区的四周非冲击区域横向砌筑第二耐火砖;在钢包透气座砖处预留的间隙内浇注刚玉浇注料。本发明确保了结合紧密,提升了包底抗冲刷性能,寿命更长,消除了包底更换浇注料的停修,从而减少了钢包停修的次数以及钢包耐火材料的消耗。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钢包包底砌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钢包长寿化包底砌筑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多数钢厂钢包主要采用两类钢包包底砌筑方法。一类是钢包包底采用冲击区铝镁碳砖与非冲击区铝镁碳砖组合砌筑方式,钢包工作时,钢液落点在冲击区内,钢液对冲击区铝镁碳砖的冲刷比较严重,因此冲击区铝镁碳砖一般要比非冲击区厚20-30mm,虽然非冲击区较冲击区薄,但是在钢包维修时包底非冲击区铝镁碳砖需要维修的部分非常少,但该方法不适用于小型钢包出钢,对出钢操作要求较高,冲击到非冲击区铝镁碳砖由于砖体较薄存在安全风险。另一类是钢包包底采用铝镁碳砖与包底浇注料结合的砌筑方式,钢包工作时冲击表层浇注料,浇注料脱落则停修维护表层,由于浇注料抗冲刷性差,使用寿命低,维修次数多,成本偏高。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钢包长寿化包底砌筑方法。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钢包长寿化包底砌筑方法,包括第一耐火砖和第二耐火砖,且第一耐火砖和第二耐火砖均为抗冲击耐火砖;
所述的砌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砌筑中心出钢区域的边缘地带,采用第一耐火砖从钢包包底水口方砖处开始砌筑,砌筑时第一耐火砖进行横向砌筑,连续砌筑至钢包透气座砖处预留200-300mm的间隙,形成中心边缘砌筑区;
在中心边缘砌筑区的中心竖立砌筑第一耐火砖;
在中心边缘砌筑区的四周非冲击区域横向砌筑第二耐火砖;
在钢包透气座砖处预留的间隙内浇注刚玉浇注料。
进一步优选的是,在中心出钢区域的边缘地带砌筑的第一耐火砖的高度与钢包透气座砖处的透气座砖的高度相等。
更进一步优选的是,在中心边缘砌筑区的四周非冲击区域横向砌筑的第二耐火砖的高度等于钢包包底水口方砖处的方砖的高度。
更进一步优选的是,第一耐火砖的高度高于第二耐火砖的高度。
更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第一耐火砖的抗折强度大于第二耐火砖的抗折强度。
更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第一耐火砖的抗冲击性能高于第二耐火砖的抗冲击性能。
更进一步优选的是,所述第一耐火砖的数量大于90块。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
本发明在砌筑耐火砖时,采用抗冲击耐火砖进行砌筑,可以保证使用寿命,并在透气座砖四周浇注刚玉浇注料确保结合紧密,在中心边缘砌筑区的中心竖立砌筑第一耐火砖,这样在中心边缘砌筑区的中心竖立砌筑的第一耐火砖的高度就高于在中心出钢区域的边缘地带砌筑的第一耐火砖的高度,中心边缘砌筑区的中心作为中心出钢区域,其竖立砌筑的第一耐火砖起到抵抗钢水直接冲刷的作用,且由于其高度比较高(高于边缘区域和非冲击区域),相对的也就是提高了中心的厚度,提升了包底抗冲刷性能,因此,与现有的包底砌筑方法中将耐火砖全部侧砌并在表层浇注浇注料相比,在使用于相同钢种及出钢条件的情况下,使用本发明的方法砌筑的钢包包底的寿命更长,达到了与钢包包壁寿命一致的效果,消除了包底更换浇注料的停修,从而减少了钢包停修的次数以及钢包耐火材料的消耗。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实施例或现有技术的描述对本发明作简单地介绍。
以下将通过实施例方式详细地描述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例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
在一些例子中,由于一些实施方式属于现有或常规技术,因此并没有描述或没有详细的描述。
此外,本文中记载的技术特征,或公开的所有方法或过程中的步骤,除了互相排斥的特征和/或步骤以外,还可以在一个或多个实施例中以任意合适的方式组合。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易于理解与本文提供的实施例有关的方法的步骤或操作顺序还可以改变。实施例中的任何顺序仅仅用于说明用途,并不暗示要求按照一定的顺序,除非明确说明要求按照某一顺序。
本文中为部件所编序号本身,例如“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所描述的对象,不具有任何顺序或技术含义。而本申请所说“连接”、“联接”,在合理情况下(不构成自相矛盾的情况下),均包括直接和间接连接(联接)。
实施例: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钢包长寿化包底砌筑方法,包括第一耐火砖和第二耐火砖,且第一耐火砖和第二耐火砖均为抗冲击耐火砖;
所述的砌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砌筑中心出钢区域的边缘地带,采用第一耐火砖从钢包包底水口方砖处开始砌筑,砌筑时第一耐火砖进行横向砌筑,连续砌筑至钢包透气座砖处预留200-300mm的间隙,形成中心边缘砌筑区;需要说明的是,第一耐火砖进行横向砌筑时,与透气座砖处预留的间隙可以是200mm、250mm或者300mm,不做具体的限制,只要在次范围内即可;
在中心边缘砌筑区的中心竖立砌筑第一耐火砖,这样在中心边缘砌筑区的中心竖立砌筑的第一耐火砖的高度就高于在中心出钢区域的边缘地带砌筑的第一耐火砖的高度,中心边缘砌筑区的中心作为中心出钢区域,其竖立砌筑的第一耐火砖起到抵抗钢水直接冲刷的作用,且由于其高度比较高(高于边缘区域和非冲击区域),相对的也就是提高了中心的厚度,;
在中心边缘砌筑区的四周非冲击区域横向砌筑第二耐火砖;
在钢包透气座砖处预留的间隙内浇注刚玉浇注料。
本发明在砌筑耐火砖时,采用抗冲击耐火砖进行砌筑,可以保证使用寿命,并在透气座砖四周浇注刚玉浇注料确保结合紧密,在中心边缘砌筑区的中心竖立砌筑第一耐火砖,这样在中心边缘砌筑区的中心竖立砌筑的第一耐火砖的高度就高于在中心出钢区域的边缘地带砌筑的第一耐火砖的高度,中心边缘砌筑区的中心作为中心出钢区域,其竖立砌筑的第一耐火砖起到抵抗钢水直接冲刷的作用,且由于其高度比较高(高于边缘区域和非冲击区域),相对的也就是提高了中心的厚度,提升了包底抗冲刷性能,因此,与现有的包底砌筑方法中将耐火砖全部侧砌并在表层浇注浇注料相比,在使用于相同钢种及出钢条件的情况下,使用本发明的方法砌筑的钢包包底的寿命更长,达到了与钢包包壁寿命一致的效果,消除了包底更换浇注料的停修,从而减少了钢包停修的次数以及钢包耐火材料的消耗。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本实施例中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在中心出钢区域的边缘地带砌筑的第一耐火砖的高度与钢包透气座砖处的透气座砖的高度相等。更进一步优选的是,在中心边缘砌筑区的四周非冲击区域横向砌筑的第二耐火砖的高度等于钢包包底水口方砖处的方砖的高度。在中心出钢区域的边缘地带砌筑的第一耐火砖的高度与现有的钢包透气座砖处的透气座砖的高度相等、在中心边缘砌筑区的四周非冲击区域横向砌筑的第二耐火砖的高度与现有的钢包包底水口方砖处的方砖的高度相等,砌筑后的钢包可以看起来更加自然,外观更好。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本实施例中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第一耐火砖的高度高于第二耐火砖的高度,可以使得作为冲刷区域的第一耐火砖的抗冲刷性能提高,使用本发明的方法砌筑的钢包包底的寿命更长。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本实施例中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第一耐火砖的抗折强度大于第二耐火砖的抗折强度,也就是作为冲刷区域第一耐火砖的强度要更好,使用寿命更长,在保证使用寿命的基础上可以节约成本。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本实施例中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第一耐火砖的抗冲击性能高于第二耐火砖的抗冲击性能,也就是作为冲刷区域第一耐火砖的可以更好的保证其完整性,收到冲刷后的损伤更小,使用寿命更长,在保证使用寿命的基础上可以节约成本。
作为一种优选方式,本实施例中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所述第一耐火砖的数量大于90块,保证第一耐火砖区域的稳定。
本发明不局限于上述可选实施方式,任何人在本发明的启示下都可得出其他各种形式的产品,但不论在其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界定范围内的技术方案,均落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7)
1.一种钢包长寿化包底砌筑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一耐火砖和第二耐火砖,且第一耐火砖和第二耐火砖均为抗冲击耐火砖;
所述的砌筑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首先砌筑中心出钢区域的边缘地带,采用第一耐火砖从钢包包底水口方砖处开始砌筑,砌筑时第一耐火砖进行横向砌筑,连续砌筑至钢包透气座砖处预留200-300mm的间隙,形成中心边缘砌筑区;
在中心边缘砌筑区的中心竖立砌筑第一耐火砖;
在中心边缘砌筑区的四周非冲击区域横向砌筑第二耐火砖;
在钢包透气座砖处预留的间隙内浇注刚玉浇注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包长寿化包底砌筑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中心出钢区域的边缘地带砌筑的第一耐火砖的高度与钢包透气座砖处的透气座砖的高度相等。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包长寿化包底砌筑方法,其特征在于:在中心边缘砌筑区的四周非冲击区域横向砌筑的第二耐火砖的高度等于钢包包底水口方砖处的方砖的高度。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钢包长寿化包底砌筑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耐火砖的高度高于第二耐火砖的高度。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包长寿化包底砌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耐火砖的抗折强度大于第二耐火砖的抗折强度。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包长寿化包底砌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耐火砖的抗冲击性能高于第二耐火砖的抗冲击性能。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钢包长寿化包底砌筑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耐火砖的数量大于90块。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449879.XA CN112643018A (zh) | 2020-12-09 | 2020-12-09 | 一种钢包长寿化包底砌筑方法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011449879.XA CN112643018A (zh) | 2020-12-09 | 2020-12-09 | 一种钢包长寿化包底砌筑方法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2643018A true CN112643018A (zh) | 2021-04-13 |
Family
ID=7535378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011449879.XA Pending CN112643018A (zh) | 2020-12-09 | 2020-12-09 | 一种钢包长寿化包底砌筑方法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2643018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301936A (zh) * | 2022-08-08 | 2022-11-08 | 阳春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降低钢包余钢的钢包底砌筑工艺 |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9150657A (ja) * | 1983-02-15 | 1984-08-28 | Tokyo Yogyo Co Ltd | 溶融金属用容器 |
JPH03238162A (ja) * | 1990-02-14 | 1991-10-23 | Kobe Steel Ltd | 溶鋼鍋のライニング方法及び補修方法 |
US5993703A (en) * | 1994-02-03 | 1999-11-30 | Dolomitwerke Gmbh | Process for producing steel casting ladle monolithic refractory lining |
US20020153645A1 (en) * | 2001-04-13 | 2002-10-24 | North American Refractories Co. | Refractory lining for metallurgical vessel |
CN102000812A (zh) * | 2010-11-10 | 2011-04-06 | 郑州振东耐磨材料有限公司 | 解决钢包工作层不等速侵蚀的方法 |
CN102040387A (zh) * | 2010-10-28 | 2011-05-04 | 首钢总公司 | 改善钢液质量、提高钢包寿命的镁铝碳耐火砖及应用方法 |
CN201834936U (zh) * | 2010-07-20 | 2011-05-18 | 郑州振东耐磨材料有限公司 | 用于炼钢炉的钢包 |
CN108097941A (zh) * | 2017-11-23 | 2018-06-01 | 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钢包及其砌筑方法 |
CN108971470A (zh) * | 2018-09-07 | 2018-12-11 | 云南濮耐昆钢高温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新式钢包及其砌筑方法 |
CN210125730U (zh) * | 2018-11-28 | 2020-03-06 | 张家港宏昌钢板有限公司 | 保温钢包砌筑结构 |
CN211840120U (zh) * | 2020-01-14 | 2020-11-03 | 辽宁欣立耐火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钢包包沿砖及钢包 |
-
2020
- 2020-12-09 CN CN202011449879.XA patent/CN112643018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S59150657A (ja) * | 1983-02-15 | 1984-08-28 | Tokyo Yogyo Co Ltd | 溶融金属用容器 |
JPH03238162A (ja) * | 1990-02-14 | 1991-10-23 | Kobe Steel Ltd | 溶鋼鍋のライニング方法及び補修方法 |
US5993703A (en) * | 1994-02-03 | 1999-11-30 | Dolomitwerke Gmbh | Process for producing steel casting ladle monolithic refractory lining |
US20020153645A1 (en) * | 2001-04-13 | 2002-10-24 | North American Refractories Co. | Refractory lining for metallurgical vessel |
CN201834936U (zh) * | 2010-07-20 | 2011-05-18 | 郑州振东耐磨材料有限公司 | 用于炼钢炉的钢包 |
CN102040387A (zh) * | 2010-10-28 | 2011-05-04 | 首钢总公司 | 改善钢液质量、提高钢包寿命的镁铝碳耐火砖及应用方法 |
CN102000812A (zh) * | 2010-11-10 | 2011-04-06 | 郑州振东耐磨材料有限公司 | 解决钢包工作层不等速侵蚀的方法 |
CN108097941A (zh) * | 2017-11-23 | 2018-06-01 | 南京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钢包及其砌筑方法 |
CN108971470A (zh) * | 2018-09-07 | 2018-12-11 | 云南濮耐昆钢高温材料有限公司 | 一种新式钢包及其砌筑方法 |
CN210125730U (zh) * | 2018-11-28 | 2020-03-06 | 张家港宏昌钢板有限公司 | 保温钢包砌筑结构 |
CN211840120U (zh) * | 2020-01-14 | 2020-11-03 | 辽宁欣立耐火材料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一种钢包包沿砖及钢包 |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5301936A (zh) * | 2022-08-08 | 2022-11-08 | 阳春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降低钢包余钢的钢包底砌筑工艺 |
CN115301936B (zh) * | 2022-08-08 | 2024-03-19 | 阳春新钢铁有限责任公司 | 一种降低钢包余钢的钢包底砌筑工艺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869970B (zh) | 一种复合材质的连铸中间包挡渣墙及制备工艺 | |
CN106435073B (zh) | 一种替代喷涂料和耐火砖的高炉内衬整体浇注施工方法 | |
CN108097941B (zh) | 一种钢包及其砌筑方法 | |
CN202766559U (zh) | 一种转炉炉衬结构 | |
CN102040387A (zh) | 改善钢液质量、提高钢包寿命的镁铝碳耐火砖及应用方法 | |
CN112643018A (zh) | 一种钢包长寿化包底砌筑方法 | |
CN101319257A (zh) | 复吹转炉底吹透气结构及其制作方法 | |
JP5817959B2 (ja) | 竪型炉の炉底耐火物の内張り構造 | |
KR20090095294A (ko) | 철강 산업용 내화 조성물 | |
CN104972104B (zh) | 一种中间包工作衬制造方法及其组合方式 | |
KR100798808B1 (ko) | 정련 효과가 있는 염기성 보수재 | |
CN203401073U (zh) | 一种钢包包底工作层砌筑结构 | |
CN103157785A (zh) | 一种钢包内衬的砌筑方法 | |
CN101435660B (zh) | 不锈钢冶炼gor炉炉底的砌筑方法 | |
CN205537137U (zh) | 一种氮化物结合碳化硅砖 | |
CN208374194U (zh) | 一种组合式钢包冲击区预制块砖 | |
CN210817440U (zh) | 一种复合砌筑连铸中间包 | |
JPH03238162A (ja) | 溶鋼鍋のライニング方法及び補修方法 | |
CN211489605U (zh) | 中间包冲击区组合预制件及中间包冲击区 | |
CN212443230U (zh) | 一种钢水罐及其包底砌筑结构 | |
CN206724712U (zh) | 钛渣炉炉底 | |
CN106630550A (zh) | 用于大吨位熔窑池壁砖的绑砖作业方法 | |
CN216881691U (zh) | 一种铁水罐底工作衬耐材的砌筑结构 | |
CN105033235A (zh) | 一种冶炼钢包 | |
CN214290814U (zh) | 一种耐侵蚀的新型鱼雷罐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210413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