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36263B - 一种多角度可拼接式开缆刀及其使用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角度可拼接式开缆刀及其使用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36263B
CN112636263B CN202011516564.2A CN202011516564A CN112636263B CN 112636263 B CN112636263 B CN 112636263B CN 202011516564 A CN202011516564 A CN 202011516564A CN 112636263 B CN112636263 B CN 11263626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tter
base
feeding
cable
fe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1656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36263A (zh
Inventor
曾庆珠
陈冰如
刘梦琪
魏雷
王小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Colle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Colle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Colle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filed Critical Nanjing College of Information Technology
Priority to CN20201151656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36263B/zh
Publication of CN1126362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3626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3626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3626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GINSTALLATION OF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OR OF COMBINED OPTICAL AND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1/00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stalling, maintaining, repairing or dismantling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 H02G1/12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stalling, maintaining, repairing or dismantling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for removing insulation or armouring from cables, e.g. from the end thereof
    • H02G1/1202Methods or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installing, maintaining, repairing or dismantling electric cables or lines for removing insulation or armouring from cables, e.g. from the end thereof by cutting and withdrawing insulation
    • H02G1/1204Hand-held tools
    • H02G1/1229Hand-held tools the cutting element making a longitudinal, and a transverse or a helical cut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多角度可拼接式开缆刀及其使用方法,该开缆刀包括圆环形底座、一对限位装置、刀具和进刀底座。底座包括一对半环形座;限位装置用于沿径向推进以对线缆进行限位,成对的限位装置之间呈对称分布;刀具的刀柄固定于沿径向分布的第二撑杆,第二撑杆与底座上开设的第二螺纹孔连接;进刀底座,用于改变刀具的方向,进刀底座套设于刀柄;进刀底座内部中空以于供刀具和刀柄穿过,进刀底座靠近刀具的前端面开设若干进刀通孔,进刀底座远离刀具的后端面上固定一进刀弹簧,进刀弹簧套设于第二撑杆并固定于第二螺纹孔;进刀螺母用于与进刀底座上的外螺纹咬合,进刀螺母内部中空以供刀具和刀柄穿过。本发明的开剥角度可调且可实现快速组装。

Description

一种多角度可拼接式开缆刀及其使用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光电缆线路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角度可拼接式开缆刀及其使用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光电缆以及电力特种光缆ADSS的不断普及应用,日常熔接及特殊时段、特殊环境的抢修熔接对速度均提出了要求,常规情况下光缆外护套采用单刃刀开剥,存在开剥角度不可调、且无法组装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多角度可拼接式开缆刀及其使用方法,开剥角度可调、且可实现快速组装。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多角度可拼接式开缆刀,包括一圆环形底座,所述底座包括一对可拆卸连接的半环形座;还包括:
至少一对限位装置,用于沿径向推进以对线缆进行限位,成对的所述限位装置之间呈对称分布;所述限位装置设置于沿径向分布第一撑杆,所述第一撑杆与所述底座上开设的第一螺纹孔连接;
至少一刀具,所述刀具卡设于一刀柄,所述刀柄固定于沿径向分布的第二撑杆,所述第二撑杆与所述底座上开设的第二螺纹孔连接;
进刀底座,与所述刀具对应设置,用于改变刀具的方向,所述进刀底座套设于所述刀柄;所述进刀底座内部中空以于供所述刀具和刀柄穿过,所述进刀底座靠近刀具的前端面开设若干进刀通孔,所述进刀底座远离刀具的后端面上固定一进刀弹簧,所述进刀弹簧套设于第二撑杆并固定于第二螺纹孔;
所述进刀螺母,与所述进刀底座对应设置,用于与进刀底座上的外螺纹咬合,所述进刀螺母内部中空以供所述刀具和刀柄穿过。
优选地,所述进刀螺母靠近所述刀具的前端面内凹以形成支撑所述刀具的阻挡沿。
优选地,所述限位装置包括一滑轮底座,所述滑轮底座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一撑杆,所述滑轮底座靠近线缆的一侧安装一滑轮支架,所述滑轮支架上转动安装一用于贴合线缆的滑轮。
优选地,所述滑轮底座远离滑轮的一端设置一限位弹簧,所述限位弹簧固定于第一螺纹孔。
优选地,一对所述半环形座的端部之间形成卡扣连接。
优选地,一对所述半环形座的结构相同;所述半环形座包括同心设置的内环轨道和中环轨道;一对所述半环形座中的中环轨道之间通过卡扣结构连接;一对所述半环形座中的内环轨道之间通过锁扣结构连接。
优选地,所述锁扣结构包括:
第一安装槽,开设于其中一中环轨道上;所述第一安装槽内设置一圆柱闩,所述圆柱闩通过一锁扣弹簧固定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所述圆柱闩上固定一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伸出设置所述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底部开设一供所述转动杆移动的第一滑道;
第二安装槽,开设于另一中环轨道上;所述第二安装槽连通所述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的底部开设一供所述转动杆移动的第二滑道、用于卡合所述转动杆的第三滑道;所第二滑道的末端连接所述第三滑道。
一种多角度可拼接式开缆刀的使用方法,基于所述的多角度可拼接式开缆刀,包括以下步骤:
(1)拼接所述底座:首先将一对半环形座中的中环轨道之间通过卡扣结构连接后,推动转动杆,转动杆在第一滑道、第二滑道中移动,当圆柱闩分布在两个半环形底座中时,将转动杆转动至第三滑道内,同时锁扣弹簧拉动转动杆,以实现将转动杆紧锁在第三滑道中;
(2)固定刀具:首先将进刀底座卡设在刀柄上,将刀具放入横向开剥所对应的进刀通孔内,并将刀具卡设在刀柄上,之后将进刀螺母穿过刀具, 进刀螺母与进刀底座咬合,以将刀具固定在刀柄上;
(3)线缆定位:将线缆放置于一对内环轨道围成的空间内,分别转动第一撑杆,以实现滑轮的前进,至滑轮抵住线缆;
(4)设置线缆进刀深度:分别转动多角度旋转刀装置,第二撑杆推动进刀底座前进,以实现刀具的前进;
(5)通过旋转孔旋转底座,以实现横向开剥;
(6)解锁底座:推动转动杆,使得转动杆转动至第二滑道,之后减小推力,锁扣弹簧将圆柱闩拉回至第一安装槽内以分离两个半环形底座。
优选地,还包括:切换切割角度,具体的,旋出进刀螺母,之后将刀具从刀柄上取下,调整刀具的位置至切割方式对应的进刀通孔内,之后重新将进刀螺母旋入进刀底座上,以将刀具重新固定。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优点为:
(1)可调节刀具的开缆角度:需要调整开缆角度时,首先旋出进刀螺母,调整刀柄的位置,以实现将刀具放入需要的进刀通孔内,之后旋进进刀螺母,即可以实现纵开缆角度的调整,之后动作底座,即可实现不同角度的切割。具体的,横向开剥时,在同一水平面内旋转底座即可;纵向开剥时,沿线缆的长度方向推拉底座;45°开剥时,旋转底座。
(2)底座可拼接,组装快捷方便。具体的,首先将一对半环形座中的中环轨道之间通过卡扣结构连接后,推动转动杆,转动杆在第一滑道、第二滑道中移动,当圆柱闩分布在两个半环形底座中时,将转动杆转动至第三滑道内,同时锁扣弹簧拉动转动杆,以实现将转动杆紧锁在第三滑道中。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一实施例的多角度可拼接式开缆刀的俯视图;
图2为图1中底座的俯视图;
图3为图1中多角度旋转刀装置的侧视图;
图4为图3中进刀底座的俯视图;
图5为图4中进刀螺母的剖视图;
图6为图5中进刀螺母的俯视图;
图7为图1中推进装置和限位装置的结构图;
图8为图1中锁扣结构的结构图;
图9为图8中转动杆和圆柱闩的位置关系图;
图10为图8中第二滑道的侧视图;
图11为图8中转动圆环和圆柱闩的位置关系图;
图12为图1中一对中环轨道之间的连接关系图。
其中,1-底座,11-半环形座,12-旋转孔,13-第一螺纹孔,14-第二螺纹孔,2-推进装置,21-限位弹簧,22-第一撑杆,23-转动部,3-限位装置,31-滑轮,32-滑轮支架,33-滑轮底座,34-螺柱,4-多角度旋转刀装置,41-刀具,42-进刀螺母,43-进刀底座,44-刀柄,421-阻挡沿,422-通孔,431-进刀通孔,432-进刀外螺纹,45-进刀弹簧,46-第二撑杆,5-锁扣结构,51-锁扣弹簧,52-圆柱闩,53-第二安装槽,54-第二滑道,55-转动杆,56-转动限位滑槽,57-转动圆环,58-第三滑道。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示意图对本发明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其中表示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应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修改在此描述的本发明,而仍然实现本发明的有利效果。因此,下列描述应当被理解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的广泛知道,而并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如图1~2所示,一种多角度可拼接式开缆刀,包括圆环形底座1,底座1包括一对可拆卸连接且对称设置的半环形座11,以提供安全可靠的底座1,提供在线开缆。其中,半环形座11分别设有1个旋转孔12,提供开缆刀的旋转和推进发力。
底座1上设置一对限位装置3和一对刀具41,限位装置3和刀具41分别由相应的推进装置2实现朝线缆方向进给。
限位装置3,用于沿径向推进以对线缆进行限位,成对的限位装置3之间呈对称分布;限位装置3设置于沿径向分布第一撑杆,第一撑杆22与底座1上开设的第一螺纹孔13连接。如图1所示,只显示其中一个限位装置3。连接限位装置3的推进装置2包括:限位弹簧21、第一撑杆22和转动部23,如图1、7所示,转动部与第一撑杆22为一体,通过转动部23的转动带动第一撑杆22在第一螺纹孔13中旋转推进。限位装置3和该推进装置2配合,完成线缆开剥的固定和定位。
具体的,限位装置3包括一滑轮底座33,滑轮底座33通过螺柱34螺纹连接于第一撑杆22,滑轮底座33靠近线缆的一侧安装一滑轮支架32,滑轮支架32上转动安装一用于贴合线缆的滑轮31;滑轮底座33远离滑轮31的一端设置一限位弹簧21,限位弹簧21固定于第一螺纹孔13。操作时,第一撑杆22旋转滑轮底座33前进,限位弹簧21受力,限制滑轮底座33的前进,加大转转力度,实现滑轮底座33前进,进而实现滑轮31的前进,对线缆实现定位和固定。
刀具41卡设于刀柄44,刀柄44固定于沿径向分布的第二撑杆46,第二撑杆46与底座1上开设的第二螺纹孔14连接;如图1所示,只显示其中一个刀具41。连接刀柄44的推进装置2包括进刀弹簧45和第二撑杆46,如图1、3所示,第二撑杆46在第二螺纹孔14中旋转推进两者配合完成线缆开剥刀进刀和角度调整。
进刀底座43,与刀具41对应设置,用于改变刀具41的方向;即一个刀具41的刀柄44上卡设一个进刀底座43。如图3~4所示,进刀底座43嵌设于刀柄44;进刀底座43内部中空以于供刀具41和刀柄44穿过;进刀底座43上设置进刀外螺纹432;进刀底座43靠近刀具41的前端面开设若干进刀通孔431,刀柄44和进刀底座43的进刀通孔431吻合,进刀底座43远离刀具41的后端面上固定一进刀弹簧45,进刀弹簧45套设于第二撑杆46并固定于第二螺纹孔14。操作时,第二撑杆46旋转推动进刀底座43前进,进刀弹簧45受力,限制进刀底座43的前进,之后加大转转力度,实现进刀底座43前进,进而实现刀具41的前进,实现对线缆进刀。
优选地,进刀底座43上设置纵向、横向和45度(或135度)三种开缆方式,应用不同角度要求,如图4所示。横向开剥时,刀具41放置于1#孔内,之后旋转底座1;纵向开剥时刀具41放置于3#孔内,并利用旋转孔12推拉底座1即可;45度开剥时刀具41放置于2#孔内,之后旋转底座1。在1#~3#切换的过程中,进刀底座43、刀柄44和进刀弹簧45均不动作,仅进刀具41和进刀螺母42动作。
进刀螺母42,与进刀底座43对应设置,用于与进刀底座43上的外螺纹咬合,以实现将刀具41锁定;即一个进刀底座43上螺纹连接一个进刀螺母42。如图3、图5~6所示,进刀螺母42内部中空以供刀具41和刀柄44穿过。刀具41锁定的锁定原理如下:进刀通孔431由相邻的两块实体之间的缝隙形成,刀具41卡设在进刀通孔431内,并与刀柄44卡设,实现预定位,之后进刀螺母42和进刀底座43咬合,以将刀具41固定在进刀底座43。优选地,进刀螺母42靠近刀具41的前端面内凹以形成支撑刀具41的阻挡沿421。即进刀螺母42上设置阻挡沿421和通孔422,阻挡沿421将刀柄44锁定在进刀底座43的通孔422中,刀具41实现角度变换和闭锁固定。
在本实施例中,底座1由两个半环形底座1组成一个完整的三轨道圆形底座1。内环轨道和外环轨道均负责两个半圆的拼装牢固;中环轨道为两个半环形底座1拼装提供位置限位。具体的,一对半环形座11的端部之间形成卡扣连接。一对半环形座11的结构相同。半环形座11包括同心设置的内环轨道、中环轨道和外环导轨;一对半环形座11中的中环轨道之间通过卡扣结构连接,如图12所示;一对半环形座11中的内环轨道之间通过锁扣结构5连接。一对半环形座11中的外环轨道之间同样也通过锁扣结构5连接,与前述锁扣结构5的结构相应,不同之处在于尺寸差异。
以一对半环形座11中的内环轨道之间的锁扣结构5为例,该锁扣结构5包括:第一安装槽、第二安装槽53、圆柱闩52、转动杆55、第一滑道、第二滑道54和第三滑道58。另将内环轨道的第二安装槽53内开设锁孔(第三滑道58),当转动杆55滑动至第三滑动内时,即实现圆柱闩52闭锁(圆柱闩52的一段固定于第一安装槽、另一段固定于第二安装槽53内),最终实现底座1拼接。如图8~11所示,具体的:
第一安装槽,开设于其中一中环轨道上;第一安装槽内设置一圆柱闩52,圆柱闩52通过一锁扣弹簧51固定于第一安装槽内,圆柱闩52上固定一转动杆55,转动杆55伸出设置第一安装槽;第一安装槽的底部开设一供转动杆55移动的第一滑道;
第二安装槽53,开设于另一中环轨道上;第二安装槽53连通第一安装槽;第二安装槽53的底部开设一供转动杆55移动的第二滑道54、用于卡合转动杆55的第三滑道58;所第二滑道54的末端连接第三滑道58。
在线开缆前对底座1进行拼接:底座1拼接前,锁扣弹簧51处于收缩状态,圆柱闩52限制在一边半圆底座1的第一安装槽中;当一对半环形座11中的中环轨道之间通过卡扣结构连接后,实现位置限位,推动转动杆55,转动杆55和圆柱闩52移动,同时锁扣弹簧51受力,限制圆柱闩52移动,转动杆55在第一滑道、第二滑道54中移动,当圆柱闩52均分分布在两个半环形底座1中时,转动转动杆55,将转动杆55转动至第三滑道58内,同时锁扣弹簧51拉动转动杆55,以实现将转动杆55紧锁在第三滑道58中,实现闭锁。
在线开缆完成后对底座1进行解锁:推动转动杆55,是锁扣弹簧51的拉力小于推力,转动转动杆55回到第二滑道54位置,将推力适当减小,锁扣弹簧51拉力将圆柱闩52拉回第一安装槽内;之后将两个半环形底座1分离。
进一步地,圆柱闩52上开转动限位滑槽56,在转动限位滑槽56中设计相匹配的转动圆环57,转动圆环57与转动杆55焊接,实现转动杆55沿着圆柱闩52的中心线旋转。
本发明的工作原理为:
横向切割:
1)刀具41的方向与线缆走线垂直,首先将进刀底座43卡设在刀柄44上,之后将刀具41放入1#孔内并将刀具41卡在刀柄44上,最后将进刀螺母42穿过刀具41,与进刀底座43的进刀外螺纹432咬合,实现将刀具41闭锁固定在刀柄44上。
2)将线缆放置于组成底座的一对内环轨道围成的空间内,转动与限位装置3相连的推进装置2的转动部23,第一撑杆22与第一螺纹孔13咬合,第一撑杆22推动滑轮底座33前进,限位弹簧21受力,之后加大旋转力度,实现滑轮31的前进,分别转动对称的限位装置3的转动部23,实现线缆位置定位和固定。
3)分别转动多角度旋转刀装置4的转动部,第二撑杆46与第二螺纹孔14咬合,第二撑杆46推动进刀底座43前进,进刀弹簧45受力,加大旋转力度,实现刀具41的前进,分别转动对称的进刀装置的转动部,实现线缆进刀深度控制。
4)通过旋转孔12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实现线缆横向开剥,不断调整对称的多角度旋转刀装置4的转动部,实现开剥深度推进。
5)反向旋转转动部,实现多角度旋转刀装置4的退出。
6)解锁底座1:推动转动杆55,是锁扣弹簧51的拉力小于推力,转动转动杆55回到第二滑道54位置,将推力适当减小,锁扣弹簧51拉力将圆柱闩52拉回第一安装槽内;之后将两个半环形底座1分离。
纵向切割和45度切割:
旋出进刀螺母42,之后将刀具41从刀柄44上取下,调整刀具41的位置,例如放入2#孔或3#孔,之后重新将进刀螺母42旋入进刀底座43上,然后重复上述步骤2)~6),即可以实现纵向切割(3#孔内)和45度切割(2#孔内)。由右上可知,在切割角度切换的过程中,进刀底座43、刀柄44和进刀弹簧45均不动作,进刀具41和进刀螺母42动作。其中,45度切割同样需要旋转底座1,纵向开剥利用旋转孔12推拉底座1。
在本实施例中,不需要在线开剥线缆时,不需要对拼装组建进行解锁。
上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对本发明起到任何限制作用。任何所属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范围内,对本发明揭露的技术方案和技术内容做任何形式的等同替换或修改等变动,均属未脱离本发明的技术方案的内容,仍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5)

1.一种多角度可拼接式开缆刀的使用方法,基于一种多角度可拼接式开缆刀,包括一圆环形底座,所述底座包括一对可拆卸连接的半环形座;
至少一对限位装置,用于沿径向推进以对线缆进行限位,成对的所述限位装置之间呈对称分布;所述限位装置设置于沿径向分布的第一撑杆,所述第一撑杆与所述底座上开设的第一螺纹孔连接;
至少一刀具,所述刀具卡设于一刀柄,所述刀柄固定于沿径向分布的第二撑杆,所述第二撑杆与所述底座上开设的第二螺纹孔连接;
进刀底座,与所述刀具对应设置,用于改变刀具的方向,所述进刀底座套设于所述刀柄;所述进刀底座内部中空以用于供所述刀具和刀柄穿过,所述进刀底座靠近刀具的前端面开设若干进刀通孔,所述进刀底座远离刀具的后端面上固定一进刀弹簧,所述进刀弹簧套设于第二撑杆并固定于第二螺纹孔内;进刀通孔由相邻的两块实体之间的缝隙形成;
进刀螺母,与所述进刀底座对应设置,用于与进刀底座上的外螺纹咬合,所述进刀螺母内部中空以供所述刀具和刀柄穿过;在切割角度切换的过程中,进刀底座、刀柄和进刀弹簧均不动作,刀具和进刀螺母动作;
一对所述半环形座的端部之间形成卡扣连接;
一对所述半环形座的结构相同;所述半环形座包括同心设置的内环轨道和中环轨道;一对所述半环形座中的中环轨道之间通过卡扣结构连接;一对所述半环形座中的内环轨道之间通过锁扣结构连接;所述锁扣结构包括:
第一安装槽,开设于其中一中环轨道上;所述第一安装槽内设置一圆柱闩,所述圆柱闩通过一锁扣弹簧固定于所述第一安装槽内,所述圆柱闩上固定一转动杆,所述转动杆伸出设置于所述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底部开设一供所述转动杆移动的第一滑道;
第二安装槽,开设于另一中环轨道上;所述第二安装槽连通所述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的底部开设一供所述转动杆移动的第二滑道、用于卡合所述转动杆的第三滑道;所第二滑道的末端连接所述第三滑道;
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拼接所述底座:首先将一对半环形座中的中环轨道之间通过卡扣结构连接后,推动转动杆,转动杆在第一滑道、第二滑道中移动,当圆柱闩分布在两个半环形底座中时,将转动杆转动至第三滑道内,同时锁扣弹簧拉动转动杆,以实现将转动杆紧锁在第三滑道中;
(2)固定刀具:首先将进刀底座卡设在刀柄上,将刀具放入线缆开剥所对应的进刀通孔内,并将刀具卡设在刀柄上,之后将进刀螺母穿过刀具,进刀螺母与进刀底座咬合,以将刀具固定在刀柄上;
(3)线缆定位:将线缆放置于一对内环轨道围成的空间内,分别转动第一撑杆,以实现通过所述限位装置抵住线缆;
(4)设置线缆进刀深度:分别转动多角度旋转刀装置,第二撑杆推动进刀底座前进,以实现刀具的前进;
(5)通过旋转或推拉底座,以实现线缆开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角度可拼接式开缆刀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进刀螺母靠近所述刀具的前端面内凹以形成支撑所述刀具的阻挡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角度可拼接式开缆刀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装置包括一滑轮底座,所述滑轮底座螺纹连接于所述第一撑杆,所述滑轮底座靠近线缆的一侧安装一滑轮支架,所述滑轮支架上转动安装一用于贴合线缆的滑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角度可拼接式开缆刀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滑轮底座远离滑轮的一端设置一限位弹簧,所述限位弹簧固定于第一螺纹孔。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多角度可拼接式开缆刀的使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5中还包括:切换切割角度,具体为旋出进刀螺母,之后将刀具从刀柄上取下,调整刀具的位置至切割方式对应的进刀通孔内,之后重新将进刀螺母旋入进刀底座上,以将刀具重新固定。
CN202011516564.2A 2020-12-21 2020-12-21 一种多角度可拼接式开缆刀及其使用方法 Active CN11263626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16564.2A CN112636263B (zh) 2020-12-21 2020-12-21 一种多角度可拼接式开缆刀及其使用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16564.2A CN112636263B (zh) 2020-12-21 2020-12-21 一种多角度可拼接式开缆刀及其使用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36263A CN112636263A (zh) 2021-04-09
CN112636263B true CN112636263B (zh) 2022-09-09

Family

ID=7532017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16564.2A Active CN112636263B (zh) 2020-12-21 2020-12-21 一种多角度可拼接式开缆刀及其使用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3626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746034B (zh) * 2021-09-07 2023-03-31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自动开剥线装置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69586A (zh) * 2017-05-11 2017-08-18 柏才行 一种手握式可环切可纵切的电缆剥皮刀具
CN110587205A (zh) * 2019-09-18 2019-12-20 上海机电工程研究所 可调固定工装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214479C2 (de) * 1981-07-22 1986-05-15 Siemens AG, 1000 Berlin und 8000 München Handgerät zum Abschälen der äußeren Mantelschicht elektrischer Leitungen und elektrischer Kabel
JP2002369327A (ja) * 2001-06-12 2002-12-20 Mitsubishi Cable Ind Ltd ケーブル被覆切除工具
KR20030061649A (ko) * 2002-01-15 2003-07-22 엘지전선 주식회사 절연체용 커터 간격이 조절되는 케이블 절연체용 홈 형성장치
CN205544010U (zh) * 2016-04-26 2016-08-31 郭亚华 一种电缆绝缘层剥皮装置
CN208190143U (zh) * 2018-06-05 2018-12-04 青海柏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缆剥皮工具
CN209823349U (zh) * 2019-05-23 2019-12-20 深圳市精艺安达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旋转卡环
CN111338026B (zh) * 2020-03-23 2022-03-11 南京信息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环型线缆外护套纵横向开缆刀及使用方法
CN212033655U (zh) * 2020-06-16 2020-11-27 中国电建集团河南工程有限公司 应用于海上变电站施工的多样线缆剥线钳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069586A (zh) * 2017-05-11 2017-08-18 柏才行 一种手握式可环切可纵切的电缆剥皮刀具
CN110587205A (zh) * 2019-09-18 2019-12-20 上海机电工程研究所 可调固定工装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36263A (zh) 2021-04-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636263B (zh) 一种多角度可拼接式开缆刀及其使用方法
CN111338026B (zh) 一种环型线缆外护套纵横向开缆刀及使用方法
CN105743029B (zh) 一种用于电缆外皮的切割装置及方法
EP0704951A2 (en) Cable stripper
CN104022469A (zh) 一种电动电缆剥胶机
WO2009029237A1 (en) Methods for accessing a fiber within a fiber optic cable to splice thereto and tools for use with the same
CN111200229A (zh) 自动剥线机及其剥线方法
CN113629598B (zh) 用于电气设备对于电缆表皮进行安全作业的剥除装置
CN218586774U (zh) 一种电力线缆维修辅助装置
EP1574285B1 (fr) Appareil pour l'asservissement de deux mécanismes distincts de déplacement en translation d'une même barre
CN112802639A (zh) 电力电气工程用电缆回收用快速去皮装置及使用方法
CN115241811B (zh) 一种线缆剥皮装置
CN116722489A (zh) 一种电力线缆切割设备及方法
DE3390213T1 (de) Drehbare Skalpellstruktur und Verfahren
CN103259222A (zh) 电缆聚乙烯绝缘层剥离专用工具
JP2017221022A (ja) 引留クランプのジャンパー線接続部の切断装置及びこれを用いた送電線張替え又は撤去工法
CN217943839U (zh) 一种岩芯切割机
CN216529812U (zh) 一种电缆用剥线工具
CN114783698B (zh) 一种通讯电缆回收的线缆绝缘层去除装置
CN220234004U (zh) 一种电缆外层剥皮装置
EP0273781B1 (fr) Outil pour apprêter un câble électrique
CN113752315B (zh) 便携式光缆熔接用剥皮操作设备
CN109768507B (zh) 电线覆层剥除装置
CN115566596A (zh) 一种套管式快速剥皮装置
CN214543358U (zh) 一种高精度线缆去皮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