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31328A - 一种多目标协同末制导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多目标协同末制导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31328A
CN112631328A CN202011463788.1A CN202011463788A CN112631328A CN 112631328 A CN112631328 A CN 112631328A CN 202011463788 A CN202011463788 A CN 202011463788A CN 112631328 A CN112631328 A CN 1126313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rget
sight
time
line
xf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46378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31328B (zh
Inventor
许涛
张晓峰
程昊宇
常晓飞
符文星
陈康
张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Innno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Xi'an Innno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Innno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Northwestern Polytechnical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Xi'an Innno Aviatio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46378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31328B/zh
Publication of CN1126313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3132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3132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3132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5CONTROLLING; REGULATING
    • G05DSYSTEMS FOR CONTROLLING OR REGULATING NON-ELECTRIC VARIABLES
    • G05D1/00Control of position, course, altitude or attitude of land, water, air or space vehicles, e.g. using automatic pilots
    • G05D1/10Simultaneous control of position or course in three dimensions
    • G05D1/107Simultaneous control of position or course in three dimension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issi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viation & Aerospace Engineering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Aiming, Guidance, Guns With A Light Source, Armor, Camouflage, And Targe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目标协同末制导率方法,针对四枚巡飞弹对固定目标进行同一时刻饱和攻击,建立三维动力学方程,采用CPN或CSTG方法设计协同末制导率。发明的有益效果:能使多个无人系统对某一固定目标同一时刻进行饱和打击,增加打击效果,最大限度的摧毁目标;为未来无人系统智能化发展奠定了基础;为多无人系统的集群打击,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参考。

Description

一种多目标协同末制导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无人机应用技术领域,涉及无人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多目标协同末制导率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多无人系统协同打击在未来战争中凸显了越来越重要。而多无人系统协同制导率是未来多无人系统协同打击的基础与核心。多目标协同末制导 率,可以使得多个带有战斗部的飞行器对统一目同一时刻进行饱和打击,扩大攻击效 果,是未来实现无人作战的关键技术,这种技术与多无人系统协同编队技术,多无人 系统协同轨迹规划技术整合在一起,可以实现异构多无人集群系统打击自主决策与在 线实时轨迹规划。能促进实现未来无人作战智能化,自主化的发展。多目标协同制导 率能最大程度的摧毁目标,结合无人感知,在线轨迹规划,协同编队控制,最大程度 发挥智能作战在未来战争中的作用,减少人员伤亡。对于比较坚硬的固定目标,多目 标协同制导率能使得多个带有战斗部的巡飞器同一时间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饱和攻击, 打击效果大大增强。
发明内容
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避免现有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发明提出一种多目标协同末制导率方法,针对四枚巡飞弹对固定目标进行同一时刻饱和攻击场景需求,分别采用CooperativeProportional Navigation(CPN,协同比例制导)制导方法和Cooperative TrajectoryShaping Guidance(CTSG,协同成形制导)制导方法进行协同末制导律算法设计。
技术方案
一种多目标协同末制导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步骤1、三维动力学方程建模:
Figure BDA0002832333150000021
Figure BDA0002832333150000022
Figure BDA0002832333150000023
Figure BDA0002832333150000024
Figure BDA0002832333150000025
σ定义为:
Figure BDA0002832333150000026
加速度指令可以表示为:
Figure BDA0002832333150000027
其中:XI-YI-ZI代表惯性坐标系;M和T分别代表XFD和目标;R代表目标 与XFD的相对距离,Vm代表XFD的速度,θm
Figure BDA0002832333150000028
是速度矢量在视线平面投影的夹 角;θL
Figure BDA0002832333150000029
是在惯性坐标系的视线角;σ代表XFD速度矢量与视线之间的前置角;λy和λz代表视线角在惯性坐标系下的分量,ay和az代表在纵向和横向平面的加速度指 令;
步骤2:根据上述的模型,采用CPN或CSTG方法设计协同末制导率。
所述CPN设计的末制导率:
Figure BDA0002832333150000031
Figure BDA0002832333150000032
其中:k为自行设计的参数,对时间收敛性有影响;Ri(0)和tgoi(0)代表相对距离和剩余时间的初值,εi(t)根据网络状态以及拓扑结构形式进行设计,θmi
Figure BDA0002832333150000033
是速度 矢量在视线平面投影的夹角;
Figure BDA0002832333150000034
所述网络状态和拓扑结构形式为:
(1)预先设定攻击时间predesign;
(2)集中式协同攻击时间center;
(3)分布式协同攻击时间distributed。
所述CSTG方法设计末制导率:
Figure BDA0002832333150000035
Figure BDA0002832333150000036
其中,ay和az代表在纵向和横向平面的加速度指令,Vxy和Vxz为XFD速度在纵向和横向平面内的速度分量,λy和λz为导弹的视线倾角和视线偏角,
Figure BDA0002832333150000037
Figure BDA0002832333150000038
为视线角速 率,λyd和λzd为预先设置的期望视线角。tgo为XFD攻击目标的剩余时间,其估计的 表达式可以表示为:
Figure BDA0002832333150000041
其中σ是前置角,
Figure BDA0002832333150000042
是导弹与目标的接近速度,当目标静止时
Figure BDA0002832333150000043
其中Ω是用来调节剩余时间的变量:
Figure BDA0002832333150000044
ε=Td-t-tgo为期望的剩余时间与真实剩余时间之差,KN是一个需要设计的调节系数,用于调整导弹剩余时间趋向期望剩余时间的快慢。
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出的一种多目标协同末制导率方法,针对四枚巡飞弹对固定目标进行同一时刻饱和攻击,建立三维动力学方程,采用CPN或CSTG方法设计协同末制导率。发 明的有益效果:能使多个无人系统对某一固定目标同一时刻进行饱和打击,增加打击 效果,最大限度的摧毁目标;为未来无人系统智能化发展奠定了基础;为多无人系统 的集群打击,提供了理论基础和实践参考。
附图说明
图1:三维几何关系示意图
图2:预先式CPN制导算法仿真图
图3:集中式CPN制导算法仿真图
图4:通讯拓扑结构(分布式)
图5:期望时间分布式仿真图
图6:CSTG制导律仿真图
图7:仿真图
从图5-图7可以看出,所有DD按照不同时间达到目标点,前后到达时间间隔可 以保证在1s左右,加速度指令相对较小。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实施例、附图对本发明作进一步描述:
包含如下步骤:
(1)三维动力学方程建模;
(2)协同末制导率设计,在设计协同末制导率时采用了CPN方法设计末制导率 以及CSTG设计末制导率,实例显示,这两种方法都能达到很好的效果;
步骤1,三维动力学方程建模
如图1所示,XI-YI-ZI代表惯性坐标系;M和T分别代表XFD和目标;R代 表目标与XFD的相对距离,Vm代表XFD的速度,θm
Figure BDA0002832333150000051
是速度矢量在视线平面投影 的夹角;θL
Figure BDA0002832333150000052
是在惯性坐标系的视线角;σ代表XFD速度矢量与视线之间的前置角。 λy和λz代表视线角在惯性坐标系下的分量,ay和az代表在纵向和横向平面的加速度 指令。
三维动力学方程可以建立为:
Figure BDA0002832333150000053
Figure BDA0002832333150000054
Figure BDA0002832333150000055
Figure BDA0002832333150000056
Figure BDA0002832333150000057
σ可以定义为:
Figure BDA0002832333150000061
传统的比例导引法中,加速度指令可以表示为:
Figure BDA0002832333150000062
N为比例导引比例系数。
步骤2,协同末制导率设计
①CPN方法设计协同末制导率
根据CPN方法原理,选择剩余时间tgo为协调变量,其中tgo可以表示为:
Figure BDA0002832333150000063
R代表目标与XFD的相对距离,其中
Figure BDA0002832333150000064
Vm代表XFD的速度,在比例导引法的加速度指令的基础上添加协同项,则协同末制导算法的加速度指令可以表示为:
Figure BDA0002832333150000065
其中,,ayi和azi代表在纵向和横向平面的加速度指令,apyi和apzi代表基础的比例导引项,acy和acz为协同项用于保证所有XFD能同一时间到达目标。一般情况下,acy和acz可以设计为:
Figure BDA0002832333150000066
其中,k为自行设计的参数,对时间收敛性有影响;Ri(0)和tgoi(0)代表相对距离和剩余时间的初值。i表示第i个XFD;εi(t)可以根据网络状态以及拓扑结构形式进 行设计,一般分为三种情况:(1)预先设定攻击时间predesign;(2)集中式协同攻 击时间center;(3)分布式协同攻击时间distributed。具体可以表示为:
Figure BDA0002832333150000071
②CSTG末制导率方法设计
基于成型制导律的模型,设计的三维成型制导律的指令加速度为:
Figure BDA0002832333150000072
Figure BDA0002832333150000073
其中,ay和az代表在纵向和横向平面的加速度指令,Vxy和Vxz为XFD速度在纵向 和横向平面内的速度分量,λy和λz为导弹的视线倾角和视线偏角,
Figure BDA0002832333150000074
Figure BDA0002832333150000075
为视线角 速率,λyd和λzd为预先设置的期望视线角。tgo为XFD攻击目标的剩余时间,其估计 的表达式可以表示为:
Figure BDA0002832333150000076
其中σ是前置角,
Figure BDA0002832333150000077
是导弹与目标的接近速度,当目标静止时
Figure BDA0002832333150000078
可以看出成型制导律其实是一种扩展比例导引法,相比传统的比例导引法,最大的优 势是可以对最终攻击目标的视线角进行控制。
在传统的三维成型制导律基础上,进行改进得到三维协同成型制导律(CSTG),CSTG 的加速度指令可以表示为:
Figure BDA0002832333150000081
Figure BDA0002832333150000082
其中Ω是用来调节剩余时间的变量:
Figure BDA0002832333150000083
ε=Td-t-tgo为期望的剩余时间与真实剩余时间之差,KN是一个需要设计的调 节系数,用于调整导弹剩余时间趋向期望剩余时间的快慢。
1.1实例
本节对基于CPN方法和基于CSTG方法设计的协同末制导率算法进行仿真验证。
1.1.1CPN末制导率方法验证
仿真条件设计:XFD速度为40m/s,相对距离为2km。
1)期望时间预先设计
设计的期望攻击时间为51s.
从图2可以的图1和图2仿真结果可以看出所有XFD同时以预先设置的期望攻击 时间到达目标。在图2中可以看到,最初所有的XFD的剩余时间都不同,最终都收敛 到51s,可以证明协同项起到很好的协同效果。从图3和图4中可以看到,整体的指 令加速度信号较小,易于工程实现。
2)期望时间集中式计算
如图3所示,图1和图2仿真结果可以看出所有XFD同时到达目标。在图2中可 以看到,最初所有的XFD的剩余时间都不同,最终都收敛到51s左右,可以证明协同 项起到很好的协同效果。从图3和图4中可以看到,整体的指令加速度信号较小,易 于工程实现。图5表示每一个XFD与集中式计算剩余时间
Figure BDA0002832333150000091
的误差,可以看到所有 的剩余时间误差都逐渐收敛与0,即所有XFD的剩余时间一致。
3)期望时间分布式计算
通讯拓扑结构可以表示如图4所示。
如图5,图1和图2仿真结果可以看出所有XFD同时到达目标。在图2中可以看 到,最初所有的XFD的剩余时间都不同,最终都收敛到52s左右,可以证明协同项起 到很好的协同效果。从图3和图4中可以看到,整体的指令加速度信号较小,易于工 程实现。图5表示每一个XFD与分布式计算剩余时间
Figure BDA0002832333150000092
的误差,可以看到所有的剩 余时间误差都逐渐收敛与0,即所有XFD的剩余时间一致。
1.1.2CSTG末制导率方法验证
仿真条件设定:一组传统三维成型制导律与一组协同三维成型制导律进行比对仿真,XFD速度为50m/s,相对距离为2km、2.1km、2.2km,协同期望到达时间为45s。
从图6所示,图1和图2仿真结果可以看出所有XFD同时到达目标。在图2中可 以看到,每个XFD的弹目距离不一样,通过CSTG算法,使所有XFD的弹目距离逐渐收 敛达成一致。从图3同样可以看出经过CSTG的作用,所有XFD的剩余时间逐渐收敛达 成一致,确保所有的XFD可以同时到达目标。图4和图5仿真结果表明,所有XFD都 可以按期望的视线角达到目标。
E、间隔协同攻击方案
比例导引法制导律指令:
Figure BDA0002832333150000093
在比例导引法的加速度指令的基础上添加协同项,则协同末制导算法的加速度指令可以表示为:
Figure BDA0002832333150000101
一般情况下,纵向加速度指令acy和横向加速度指令acz可以设计为:
Figure BDA0002832333150000102
其中,k为自行设计的参数,对时间收敛性有影响;Ri(0)和tgoi(0)代表相对距离和剩余时间的初值。εi(t)可以根据网络状态以及拓扑结构形式进行设计,其中Δt为 期望时间间隔,一般分为两种情况:(1)预先设定攻击时间;(2)集中式协同攻击时 间;
Figure BDA0002832333150000103
仿真验证:末制导距离设计为2km,DD速度为40m/s,时间间隔为1s,最大脱靶 量为3m。下表给出仿真结束时的最终误差,可以看出误差范围在[-0.1,0.1]以内,基 本满足要求。
序号 剩余时间 前后时间差
DD1 0.082s ——
DD2 2.988s 0.942s
DD3 2.046s 0.913s
DD4 1.133s 1.051s

Claims (3)

1.一种多目标协同末制导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
步骤1、三维动力学方程建模:
Figure FDA0002832333140000011
Figure FDA0002832333140000012
Figure FDA0002832333140000013
Figure FDA0002832333140000014
Figure FDA0002832333140000015
σ定义为:
Figure FDA0002832333140000016
加速度指令可以表示为:
Figure FDA0002832333140000017
其中:XI-YI-ZI代表惯性坐标系;M和T分别代表XFD和目标;R代表目标与XFD的相对距离,Vm代表XFD的速度,θm
Figure FDA0002832333140000018
是速度矢量在视线平面投影的夹角;θL
Figure FDA0002832333140000019
是在惯性坐标系的视线角;σ代表XFD速度矢量与视线之间的前置角;λy和λz代表视线角在惯性坐标系下的分量,ay和az代表在纵向和横向平面的加速度指令;
步骤2:根据上述的模型,采用CPN或CSTG方法设计协同末制导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目标协同末制导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PN设计的末制导率:
Figure FDA0002832333140000021
Figure FDA0002832333140000022
其中:k为自行设计的参数,对时间收敛性有影响;Ri(0)和tgoi(0)代表相对距离和剩余时间的初值,εi(t)根据网络状态以及拓扑结构形式进行设计,θmi
Figure FDA0002832333140000023
是速度矢量在视线平面投影的夹角;
Figure FDA0002832333140000024
所述网络状态和拓扑结构形式为:
(1)预先设定攻击时间predesign;
(2)集中式协同攻击时间center;
(3)分布式协同攻击时间distributed。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目标协同末制导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CSTG方法设计末制导率
Figure FDA0002832333140000025
Figure FDA0002832333140000026
其中,ay和az代表在纵向和横向平面的加速度指令,Vxy和Vxz为XFD速度在纵向和横向平面内的速度分量,λy和λz为导弹的视线倾角和视线偏角,
Figure FDA0002832333140000031
Figure FDA0002832333140000032
为视线角速率,λyd和λzd为预先设置的期望视线角;tgo为XFD攻击目标的剩余时间,其估计的表达式可以表示为:
Figure FDA0002832333140000033
其中σ是前置角,
Figure FDA0002832333140000034
是导弹与目标的接近速度,当目标静止时
Figure FDA0002832333140000035
其中Ω是用来调节剩余时间的变量:
Figure FDA0002832333140000036
ε=Td-t-tgo为期望的剩余时间与真实剩余时间之差,KN是一个需要设计的调节系数,用于调整导弹剩余时间趋向期望剩余时间的快慢。
CN202011463788.1A 2020-12-12 2020-12-12 一种多目标协同末制导律方法 Active CN11263132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63788.1A CN112631328B (zh) 2020-12-12 2020-12-12 一种多目标协同末制导律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463788.1A CN112631328B (zh) 2020-12-12 2020-12-12 一种多目标协同末制导律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31328A true CN112631328A (zh) 2021-04-09
CN112631328B CN112631328B (zh) 2023-01-24

Family

ID=753124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463788.1A Active CN112631328B (zh) 2020-12-12 2020-12-12 一种多目标协同末制导律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31328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10576A (zh) * 2021-04-14 2021-07-13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可连续切换的自适应固定时间收敛协同制导方法
CN114384808A (zh) * 2022-03-24 2022-04-22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自适应神经网络的到达时间控制三维制导方法
CN116068889A (zh) * 2022-12-29 2023-05-05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一种巡飞弹的饱和攻击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651888C1 (de) * 1996-12-13 1998-08-13 Daimler Benz Aerospace Ag System zur Endphasenführung gelenkter autonomer Flugkörper
US20100019078A1 (en) * 2005-09-23 2010-01-28 Saab Ab Missile guidance system
CN103245256A (zh) * 2013-04-25 2013-08-14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多导弹协同作战制导律设计方法
CN106843265A (zh) * 2016-12-30 2017-06-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有限时间收敛的三维多导弹协同制导方法与系统
CN108168381A (zh) * 2018-01-04 2018-06-15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多枚导弹协同作战的控制方法
CN109597423A (zh) * 2019-01-08 2019-04-09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参考视线角信号的多约束末制导律的设计方法
CN110017729A (zh) * 2019-04-18 2019-07-16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带碰撞角约束的多导弹时间协同制导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9651888C1 (de) * 1996-12-13 1998-08-13 Daimler Benz Aerospace Ag System zur Endphasenführung gelenkter autonomer Flugkörper
US20100019078A1 (en) * 2005-09-23 2010-01-28 Saab Ab Missile guidance system
CN103245256A (zh) * 2013-04-25 2013-08-14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多导弹协同作战制导律设计方法
CN106843265A (zh) * 2016-12-30 2017-06-13 哈尔滨工业大学 有限时间收敛的三维多导弹协同制导方法与系统
CN108168381A (zh) * 2018-01-04 2018-06-15 北京理工大学 一种多枚导弹协同作战的控制方法
CN109597423A (zh) * 2019-01-08 2019-04-09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一种基于参考视线角信号的多约束末制导律的设计方法
CN110017729A (zh) * 2019-04-18 2019-07-16 西安交通大学 一种带碰撞角约束的多导弹时间协同制导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CHENG HAOYU: "Cooperative Guidance Law with Multiple Missiles Against a Maneuvering Target", 《2018 CHINESE AUTOMATION CONGRESS (CAC)》 *
宋俊红等: "带有攻击角约束的多导弹协同制导律", 《中国惯性技术学报》 *
方洋旺: "智能制导律研究综述", 《无人系统技术》 *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10576A (zh) * 2021-04-14 2021-07-13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可连续切换的自适应固定时间收敛协同制导方法
CN113110576B (zh) * 2021-04-14 2022-09-13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可连续切换的自适应固定时间收敛协同制导方法
CN114384808A (zh) * 2022-03-24 2022-04-22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自适应神经网络的到达时间控制三维制导方法
CN114384808B (zh) * 2022-03-24 2022-07-15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基于自适应神经网络的到达时间控制三维制导方法
CN116068889A (zh) * 2022-12-29 2023-05-05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一种巡飞弹的饱和攻击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16068889B (zh) * 2022-12-29 2023-08-15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一种巡飞弹的饱和攻击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31328B (zh) 2023-01-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631328B (zh) 一种多目标协同末制导律方法
CN108168381B (zh) 一种多枚导弹协同作战的控制方法
CN111580556B (zh) 一种时空约束下多无人机协同路径规划与制导方法
CN103090728B (zh) 一种基于滑模控制的带末角约束制导方法
CN108153328B (zh) 一种基于分段贝塞尔曲线的多导弹协同航迹规划方法
CN110412874B (zh) 针对机动目标和时延通信的多导弹协同制导律设计方法
CN102927851B (zh) 一种基于轨迹在线规划的末制导方法
CN112129292B (zh) 考虑攻击时间和攻击角度约束的异构飞行器协同制导方法
CN110928329B (zh) 一种基于深度q学习算法的多飞行器航迹规划方法
CN111707148B (zh) 一种时变时延条件下多导弹协同制导方法及系统
CN107703966B (zh) 一种基于雁群自组织飞行的无人机自主编队控制方法
CN112666981B (zh) 基于原鸽群动态群组学习的无人机集群动态航路规划方法
CN112379600B (zh) 一种基于通信时变延迟的分布式协同制导律构建方法
CN112068586A (zh) 一种空间时间联合优化的四旋翼无人飞行器轨迹规划方法
CN116858039A (zh) 一种高超声速飞行器博弈制导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
CN114415722A (zh) 导弹群协同制导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716585B (zh) 基于分布式一致性与自组网的自主协同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2596548A (zh) 一种环形任务模式下的多无人机一致性编队控制方法
CN116661496A (zh) 一种基于智能算法的多巡飞弹协同航迹规划方法
CN115454145A (zh) 飞行速度不可控条件下高速飞行器协同制导方法及系统
CN116225048A (zh) 基于落角和时间约束的巡飞弹末端协同打击方法
CN112379599A (zh) 一种针对空中机动目标的三维协同中制导方法
Guopeng et al. Research on Path planning of Three-Dimensional UAV Based on Levy Flight Strategy and Improved Particle Swarm Optimization Algorithm
CN106383524B (zh) 一种导弹自主编队在队形控制过程中的冲突预测方法
CN116774714A (zh) 一种基于事件触发机制的多约束协同制导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