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17872A - 一种全身pet-ct联用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全身pet-ct联用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17872A
CN112617872A CN201910955895.7A CN201910955895A CN112617872A CN 112617872 A CN112617872 A CN 112617872A CN 201910955895 A CN201910955895 A CN 201910955895A CN 112617872 A CN112617872 A CN 112617872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etector
plate
detection
pet
machin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955895.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17872B (zh
Inventor
刘继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Maide Yinghua Imagin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dong Meide Yinghu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dong Meide Yinghua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dong Meide Yinghua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955895.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17872B/zh
Priority to US17/767,494 priority patent/US12011304B2/en
Priority to PCT/CN2019/112737 priority patent/WO2021068287A1/zh
Publication of CN11261787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1787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1787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1787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04Positioning of patients; Tiltable beds or the like
    • A61B6/0407Supports, e.g. tables or beds, for the body or parts of the bod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44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 A61B6/4417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related to combined acquisition of different diagnostic modaliti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02Arrangements for diagnosis sequentially in different planes; Stereoscopic radiation diagnosis
    • A61B6/03Computed tomography [CT]
    • A61B6/032Trans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C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02Arrangements for diagnosis sequentially in different planes; Stereoscopic radiation diagnosis
    • A61B6/03Computed tomography [CT]
    • A61B6/037Emission tomography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52Devices using data or image 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 A61B6/5211Devices using data or image 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involving processing of medical diagnostic data
    • A61B6/5229Devices using data or image 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involving processing of medical diagnostic data combining image data of a patient, e.g. combining a functional image with an anatomical image
    • A61B6/5235Devices using data or image 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involving processing of medical diagnostic data combining image data of a patient, e.g. combining a functional image with an anatomical image combining images from the same or different ionising radiation imaging techniques, e.g. PET and CT
    • A61B6/5241Devices using data or image processing specially adapted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involving processing of medical diagnostic data combining image data of a patient, e.g. combining a functional image with an anatomical image combining images from the same or different ionising radiation imaging techniques, e.g. PET and CT combining overlapping images of the same imaging modality, e.g. by stitching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02Arrangements for diagnosis sequentially in different planes; Stereoscopic radiation diagnosis
    • A61B6/03Computed tomography [CT]
    • A61B6/032Transmission computed tomography [CT]
    • A61B6/035Mechanical aspects of C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6/00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pparatus or device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ombined with radiation therapy equipment
    • A61B6/4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radi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 A61B6/4208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radiation specially adapted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characterised by using a particular type of detector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High Energy & Nuclear Phys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Radiotherapy & Molecular Imaging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Radiology & Medical Imaging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Biophys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Apparatus For Radiation Diagnosis (AREA)
  • Nuclear Medicine (AREA)

Abstract

一种全身PET‑CT联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电源、工控机、PET机、CT机、检测床、升降部、直线滑台。CT机具备CT探测器以及CT机架,PET机由承托座、桶部探测器组件、顶部探测器组件、颈部探测器组件组成,检测床水平设置,尾部固定在升降部的升降轴上;升降部下方固定有水平的升降底板;直线滑台水平放置于检测床下方,CT机位于PET机和升降部之间。联用装置还包括一个长条形的底座,电源等按顺序依次固定在底座上表面;所述桶部探测器、CT探测器和检测床同轴水平设置;CT机架用于承托CT探测器。PET机和CT机的位置可以交换。

Description

一种全身PET-CT联用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射线医学影像设备领域,涉及一种全身PET-CT联用装置。
背景技术
PET是最典型的采集相对反射的光电子(一般称之为真实符合事件LOR)并对应分析形成图像的医学影像方法,其影响能力显著强于CT,可以进行功能、代谢和受体显像,是分子水平上检测人体的金标准。目前主流的PET探测装置和流行的CT类似,都是圆筒形的,而且长度不会太长,例如长度最多就是1/4到1/5人体长度的两头开放的圆筒形,一方面是由于探测单元昂贵,以及符合计数回路太多,装置过于复杂,一方面也为了使人体便于穿过和移动。
现有技术中有把PET机和CT机联用的方式,一般是将PET机和CT机近似同轴地前后放置,在检测对象进行完了一种检测后,可以马上移动至另一种装置的检测床之上,马上进行另一种检测,这种联用其实是一种连续使用,没有真正起到PET-CT同时测定,共同对检测对象进行有效分析的效果,算不上是真正的联用。
考虑到PET-CT的核心部分即环形检测部分长度都较短,且作为检测对象的人体或体模一般较长,对于一个检测对象而言,很难将其利用现有技术中的PET和CT一并进行检测,只能是分开检测,所耗得时间也是两者时间相加。
综上所述,现有技术有这样的缺陷,一是没有能将PET和CT的检测合二为一同时进行的设备,实质上的分开进行检测,其耗费的时间必然是双倍的,无法达到有效地缩减时间的目的,另一个问题是,对于人体的全身性检测,其处于通过性的考虑,按照习惯思维设置成圆桶型,在轴向长度不增加的前提下,所包围的立体空间角小,灵敏度不足,短圆桶型的探测器设计导致其灵敏度不能满足日益提高的医学检测需求。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两个问题,即没有真正地将PET和CT的检测合二为一同时进行的设备,以及短圆桶型的PET探测器所包围的立体空间角小,灵敏度不足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针对性的解决方案,也即一种全身PET-CT联用装置及方法,本申请的方法有两个显著的优点,一是使得PET和CT全身检测能够切实地同时进行,只需要一次全身检查的时间,就得到了PET和CT的两种全身检测的数据,效率得到了有效提高,第二是在满足了通过性的前提下,由于采取学习类似脑PET或者类似技术,如申请人在在先申请CN109846505A,但是采取不同的具体方式来拓展短圆桶型的PET探测器的所包围的立体空间角,类似这种申请与现有技术差别极大,在安装和设置上的难度较大,相比较结构上比较新颖的方式,本申请沿用了传统的桶形PET探测器的主体部分,并在结构不大变,成本增加不大的情况下,有效地提高灵敏度。通过增加颈部探测器和顶部探测器,使得探测器所包围的立体空间角有效地得以提升,灵敏度不足的问题得到了改善,同时颈部探测器和顶部探测器可以升降,可以在保证检测对象得以通过的前提下,通过调整探测器高度,适当地针对检测对象的情况尽量地提高灵敏度。
一种全身PET-CT联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电源、工控机、PET机、CT机、检测床、升降部、直线滑台。
所述CT机具备CT探测器以及CT机架,CT探测器为中空圆柱形或者近似中空圆柱形;所述PET机由承托座、桶部探测器组件、顶部探测器组件、颈部探测器组件组成;所述检测床水平设置,检测床的尾部固定在升降部的升降轴上;所述升降部下方固定有水平的升降底板;所述直线滑台水平放置于检测床下方,直线滑台顶面设有滑槽,滑槽件嵌入滑槽内,滑槽件顶面与升降底板的底面通过螺纹连接固定;所述CT机位于PET机和升降部之间,所述桶部探测器组件包括桶部探测器,且所述桶部探测器和CT探测器接近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为工控机、PET机、CT机、检测床、升降部供电;所述联用装置还包括一个长条形的底座,所述底座为长方体,俯视为长方形,且底座的下方具有用于支撑的若干对万向轮;底座的上表面为第一上表面,所述PET机、CT机、直线滑台按顺序依次固定在第一上表面之上;所述桶部探测器和CT探测器同轴设置,具有共同的轴线第一轴线,所述CT探测器、桶部探测器和检测床的轴线均设置为水平,所述检测床的轴线为第二轴线,第二轴线与第一轴线平行;所述CT探测器固定在CT机架上;所述桶部探测器组件还包括桶部支架;所述顶部探测器组件包括顶部探测器和顶部支架;所述颈部探测器组件包括颈部探测器和颈部支架;所述顶部探测器和颈部探测器单独地以电机驱动上下升降;顶部探测器组件位于PET机上远离CT机的一侧,颈部探测器组件位于PET机上靠近CT机的一侧;所述承托座是长方体,承托座的上表面设置有安装底板,安装底板上表面固定有桶部探测器组件、顶部探测器组件和颈部探测器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和工控机固定在底座的上表面;所述桶部探测器和CT探测器两者之间最接近的探测器模块的距离小于30-50cm;所述安装底板用若干均匀分布的螺钉固定在承托座上,所述桶部支架、顶部支架、颈部支架均螺纹连接固定在安装底板上;所述若干对万向轮每一个均具有单独的停止机构;所述桶部支架包括左撑架和右撑架。
所述顶部支架包含第一前导柱、第一后导柱、第一前滚珠丝杆、第一后滚珠丝杆、第一光电传感器、第一板、第二板、第一电机、第一联轴器、第一同步带、第一同步带轮;第二板与第一板平行且位于第一板的下方,第一前导柱、第一后导柱、第一前滚珠丝杆、第一后滚珠丝杆均垂直于安装底板,第一联轴器套在第一电机的轴上,第一同步带连接第一同步带轮和第一联轴器且保持张紧;第一光电传感器吊装在第一板下方,顶部探测器固定在第二板下方,顶部探测器的检测面面向桶部探测器方向。
所述颈部支架包含第三前导柱、第三后导柱、第三前滚珠丝杆、第三后滚珠丝杆、第二光电传感器、第三板、第四板、第二电机、第二联轴器、第二同步带、第二同步带轮;第四板与第三板平行且位于第三板的下方,第三前导柱、第三后导柱、第三前滚珠丝杆、第三后滚珠丝杆均垂直于安装底板,第二联轴器套在第二电机的轴上,第二同步带连接第二同步带轮和第二联轴器且保持张紧;第二光电传感器吊装在第三板下方,颈部探测器固定在第四板下方,颈部探测器的检测面面向桶部探测器方向。
进一步地,左撑架包括左上撑架、左下撑架、第一左杆、第二左杆,右撑架包括右上撑架、右下撑架、第一右杆、第二右杆;所述左下撑架左侧有垂直于左下撑架平面的复数个支撑翼;所述右下撑架左侧有垂直于右下撑架平面的复数个支撑翼;所述左上撑架、右上撑架的下侧以及左下撑架、右下撑架的上侧均呈与桶部探测器外表面相配合的弧形,第一左杆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左上撑架和左下撑架的左端螺纹连接,第二左杆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左上撑架和左下撑架的右端螺纹连接,第一右杆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右上撑架和右下撑架的左端螺纹连接,第二右杆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右上撑架和右下撑架的左端螺纹连接。
第一前滚珠丝杆位于第一前导柱后侧,第一后滚珠丝杆位于第一后导柱前侧,第一前导柱、第一后导柱的上端固定在第一板前后两端,第一前滚珠丝杆上端穿过第一板和第二板且与第一电机的轴连接,第一前滚珠丝杆与第二板上的第一前螺母座配合,第一后滚珠丝杆上端穿过第一板和第二板且与第一同步带轮的轴连接,第一后滚珠丝杆与第二板上的第一后螺母座配合。
第三前滚珠丝杆位于第三前导柱后侧,第三后滚珠丝杆位于第三后导柱前侧,第三前导柱、第三后导柱的上端固定在第三板前后两端,第三前滚珠丝杆上端穿过第三板和第四板且与第二电机的轴连接,第三前滚珠丝杆与第四板上的第三前螺母座配合,第三后滚珠丝杆上端穿过第三板和第四板且与第二同步带轮的轴连接,第三后滚珠丝杆与第四板上的第三后螺母座配合。
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和第二光电传感器均包括复数个传感器单元的光电传感器阵列,每个传感器单元通过捕捉反射信号得到响应时间。
本申请还要求保护一种全身PET-CT联用检测方法,其利用前述的一种全身PET-CT联用装置以进行,其特征在于:1)将顶部探测器全部下降的位置作为第一探测位置,设置顶部探测器部分下降的第二探测位置,将颈部探测器全部下降的位置作为第三探测位置,设置颈部探测器部分下降的第四探测位置;在桶部探测器内设置头部位置;2)将对象放置于检测床之上,对象的首端朝向PET机方向,利用升降部调节检测床高度,使得对象大约与CT探测器及桶部探测器同轴,使PET机及CT机处于待机状态,将检测床向PET机方向平移,直至对象的首端到达CT机内,用CT探测器检测并记录数据;3)将已经CT检测过的对象的部分完全移出CT探测器,用CT探测器检测对象的下一部分,如此反复操作;4)当对象的首端移动至头部位置时,下降顶部探测器至第一探测位置,下降颈部探测器至第三探测位置,进行PET检测,同时也进行CT检测;将顶部探测器上升至第二探测位置,将颈部探测器上升至第四探测位置;5)将已经PET检测过的对象的部分完全移出桶部探测器,进行PET检测,同时也进行CT检测,如此反复操作,直至对象从另一侧全部移出PET机;6)记录所得的全部PET数据和CT数据,计算得到全身PET图像数据和全身CT图像数据。
进一步地,处于第一探测位置时,顶部探测器的所有探测面全部露出,处于第三探测位置时,颈部探测器探测器的所有探测面全部露出;所述对象大约与CT探测器及桶部探测器同轴,是指三者的同轴度在3-5mm之内;所述升降部使用人工转动或者电控液压调节检测床高度;所述对象的首端移动至头部位置的时机,用肉眼观测或者用光电开关探测得知;所述计算得到全身PET图像数据和全身CT图像数据,具体是针对每次PET检测和CT检测单独得出图像并记录图像对应的对象前后端相对位置,对于重叠的图像部分择一保留,生成全身图像数据。
一种全身PET-CT联用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电源、工控机、PET机、CT机、检测床、升降部、直线滑台。
所述CT机具备CT探测器以及CT机架,CT探测器为中空圆柱形或者近似中空圆柱形;所述PET机由承托座、桶部探测器组件、顶部探测器组件、颈部探测器组件组成;所述检测床水平设置,检测床的尾部固定在升降部的升降轴上;所述升降部下方固定有水平的升降底板;所述直线滑台水平放置于检测床下方,直线滑台顶面设有滑槽,滑槽件嵌入滑槽内,滑槽件顶面与升降底板的底面通过螺纹连接固定;所述PET机位于CT机和升降部之间,所述桶部探测器组件包括桶部探测器,且所述桶部探测器和CT探测器接近设置。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为工控机、PET机、CT机、检测床、升降部供电。
进一步地,所述联用装置还包括一个长条形的底座,所述底座为长方体,俯视为长方形,且底座的下方具有用于支撑的若干对万向轮;底座的上表面为第一上表面,所述CT机、PET机、直线滑台按顺序依次固定在第一上表面之上。
进一步地,所述桶部探测器和CT探测器同轴设置,具有共同的轴线第一轴线,所述CT探测器、桶部探测器和检测床的轴线均设置为水平,所述检测床的轴线为第二轴线,第二轴线与第一轴线平行;所述CT探测器固定在CT机架上。
进一步地,所述桶部探测器组件还包括桶部支架;所述顶部探测器组件包括顶部探测器和顶部支架;所述颈部探测器组件包括颈部探测器和颈部支架;所述顶部探测器和颈部探测器单独地以电机驱动上下升降;顶部探测器组件位于PET机上靠近CT机的一侧,颈部探测器组件位于PET机上远离CT机的一侧。
进一步地,所述承托座是长方体,承托座的上表面设置有安装底板,安装底板上表面固定有桶部探测器组件、顶部探测器组件和颈部探测器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和工控机固定在底座的上表面;所述桶部探测器和CT探测器两者之间最接近的探测器模块的距离小于30-50cm。
所述安装底板用若干均匀分布的螺钉固定在承托座上,所述桶部支架、顶部支架、颈部支架均螺纹连接固定在安装底板上。
所述若干对万向轮每一个均具有单独的停止机构;所述桶部支架包括左撑架和右撑架。
所述顶部支架包含第一前导柱、第一后导柱、第一前滚珠丝杆、第一后滚珠丝杆、第一光电传感器、第一板、第二板、第一电机、第一联轴器、第一同步带、第一同步带轮;第二板与第一板平行且位于第一板的下方,第一前导柱、第一后导柱、第一前滚珠丝杆、第一后滚珠丝杆均垂直于安装底板,第一联轴器套在第一电机的轴上,第一同步带连接第一同步带轮和第一联轴器且保持张紧;第一光电传感器吊装在第一板下方,顶部探测器固定在第二板下方,顶部探测器的检测面面向桶部探测器方向。
所述颈部支架包含第三前导柱、第三后导柱、第三前滚珠丝杆、第三后滚珠丝杆、第二光电传感器、第三板、第四板、第二电机、第二联轴器、第二同步带、第二同步带轮;第四板与第三板平行且位于第三板的下方,第三前导柱、第三后导柱、第三前滚珠丝杆、第三后滚珠丝杆均垂直于安装底板,第二联轴器套在第二电机的轴上,第二同步带连接第二同步带轮和第二联轴器且保持张紧;第二光电传感器吊装在第三板下方,颈部探测器固定在第四板下方,颈部探测器的检测面面向桶部探测器方向。
进一步地,左撑架包括左上撑架、左下撑架、第一左杆、第二左杆,右撑架包括右上撑架、右下撑架、第一右杆、第二右杆;所述左下撑架左侧有垂直于左下撑架平面的复数个支撑翼;所述右下撑架左侧有垂直于右下撑架平面的复数个支撑翼;所述左上撑架、右上撑架的下侧以及左下撑架、右下撑架的上侧均呈与桶部探测器外表面相配合的弧形,第一左杆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左上撑架和左下撑架的左端螺纹连接,第二左杆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左上撑架和左下撑架的右端螺纹连接,第一右杆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右上撑架和右下撑架的左端螺纹连接,第二右杆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右上撑架和右下撑架的左端螺纹连接。
第一前滚珠丝杆位于第一前导柱后侧,第一后滚珠丝杆位于第一后导柱前侧,第一前导柱、第一后导柱的上端固定在第一板前后两端,第一前滚珠丝杆上端穿过第一板和第二板且与第一电机的轴连接,第一前滚珠丝杆与第二板上的第一前螺母座配合,第一后滚珠丝杆上端穿过第一板和第二板且与第一同步带轮的轴连接,第一后滚珠丝杆与第二板上的第一后螺母座配合。
第三前滚珠丝杆位于第三前导柱后侧,第三后滚珠丝杆位于第三后导柱前侧,第三前导柱、第三后导柱的上端固定在第三板前后两端,第三前滚珠丝杆上端穿过第三板和第四板且与第二电机的轴连接,第三前滚珠丝杆与第四板上的第三前螺母座配合,第三后滚珠丝杆上端穿过第三板和第四板且与第二同步带轮的轴连接,第三后滚珠丝杆与第四板上的第三后螺母座配合。
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和第二光电传感器均包括复数个传感器单元的光电传感器阵列,每个传感器单元通过捕捉反射信号得到响应时间。
一种全身PET-CT联用检测方法,其利用前述的一种全身PET-CT联用装置以进行,其特征在于:1)将顶部探测器全部下降的位置作为第一探测位置,设置顶部探测器部分下降的第二探测位置,将颈部探测器全部下降的位置作为第三探测位置,设置颈部探测器部分下降的第四探测位置;在桶部探测器内设置头部位置;2)将对象放置于检测床之上,对象的首端朝向PET机方向,利用升降部调节检测床高度,使得对象大约与CT探测器及桶部探测器同轴,使PET机及CT机处于待机状态;3)将检测床向PET机方向平移,直至对象的首端到达PET机内的头部位置,下降顶部探测器至第一探测位置,下降颈部探测器至第三探测位置,进行PET检测;4)将顶部探测器上升至第二探测位置,将颈部探测器上升至第四探测位置;5)将已经PET检测过的对象的部分完全移出PET探测器,用PET探测器检测对象的下一部分,当对象的任意一部分在PET检测的同时位于CT机之内时,同时进行CT检测,如此反复操作;直至对象从另一侧全部移出CT机;6)记录所得的全部PET数据和CT数据,计算得到全身PET图像数据和全身CT图像数据。
进一步地,处于第一探测位置时,顶部探测器的所有探测面全部露出,处于第三探测位置时,颈部探测器探测器的所有探测面全部露出;所述对象大约与CT探测器及桶部探测器同轴,是指三者的同轴度在3-5mm之内;所述升降部使用人工转动或者电控液压调节检测床高度;所述对象的首端移动至头部位置的时机,用肉眼观测或者用光电开关探测得知;所述计算得到全身PET图像数据和全身CT图像数据,具体是针对每次PET检测和CT检测单独得出图像并记录图像对应的对象前后端相对位置,对于重叠的图像部分择一保留,生成全身图像数据。
发明的优点在于:1)设置制造难度低,顶部探测器和颈部探测器是平面式的探测器,桶部探测器是常见的圆柱形探测器,将其结合在一起,制造和设计工艺不太复杂,容易实现,但却能实现全身PET设备的类似效果,设计和制造难度极大地低于需要五轴设备制造的复杂装置。2)节约时间,检测对象一次通过,即可用一份时间获得原来至少两份之间才能获取的全身PET图像和全身CT图像。3)通过使得桶部和颈部位置高低可调,在检测对象头部进行PET检测是,解决了现有的全身性设备在针对头部检测时灵敏度不足的问题,针对其他部位进行检测时,使得桶部和颈部探测器略上升,在保证通过性的同时,桶部和颈部探测器的部分探测器仍然起作用,保证了检测的空间角大于普通设备,其灵敏度也高于普通设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现有技术中的CT和PET设备图;
图2是本申请的联用装置全图;
图3是桶部探测器、顶部探测器、颈部探测器的示意图;
图4是PET机的各组成部分的示意图;
图5是桶部支架的示意图;
图6是针对检测对象头部检测的示意图;
图7是针对检测对象身体检测的示意图。
附图标记对应部件为:11、全身PET-CT联用装置,12、PET探测器,13、PET机座,14、PET检测床,15、CT探测器,16、CT机座,17、CT检测床,2、电源,3、工控机,5、PET机,6、CT机,7、检测床,8、升降部,9、直线滑台,
51、承托座,511、安装底板,52、桶部探测器组件,521、桶部探测器,522、桶部支架,53、顶部探测器组件,531、顶部探测器,532、顶部支架,54、颈部探测器组件,541、颈部探测器,542、颈部探测器,5320、第一前导柱,5321、第一后导柱,5322、第一前滚珠丝杆,5323、第一后滚珠丝杆,5324、第一光电传感器,5325、第一板,5326、第二板,5327、第一电机,5328、第一联轴器,5329、第一同步带,5330、第一同步带轮,5420、第三前导柱,5421、第三后导柱,5422、第三前滚珠丝杆,5423、第三后滚珠丝杆,5424、第二光电传感器,5425、第三板,5426、第四板,5427、第二电机,5428、第二联轴器,5429、第二同步带,5430、第二同步带轮,55、左撑架,550、左上撑架,551、左下撑架,552、第一左杆,553、第二左杆,56、右撑架,560、右上撑架,561、右下撑架,562、第一右杆,563、第二右杆,57、支撑翼,61、CT探测器,62、CT机架62,71、尾部,81、升降轴,82、升降底板,91、滑槽,92、滑槽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发明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图1中所示是一般的CT机和PET机,由于其辅助机架的庞大体积,并没有同时进行检测的可能性,即使将其放在一起使用,也是分别进行CT检测和PET检测。
实施例1
一种全身PET-CT联用装置11,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电源2、工控机3、PET机5、CT机6、检测床7、升降部8、直线滑台9。本实施例中,工控机和电源设置在底座111一侧,然后依次设置PET机5、CT机6、检测床7,在使用时检测对象先进入CT机,再进入PET机,直至全部从另一侧离开PET机,检测完成,此时再将检测床反向完全移出,检测结束。如图2/6/7所示。
所述CT机6具备CT探测器61以及CT机架62,CT探测器位中空圆柱形或者近似中空圆柱形;所述PET机5由承托座51、桶部探测器组件52、顶部探测器组件53、颈部探测器组件54组成;所述检测床7水平设置,检测床7的尾部71固定在升降部8的升降轴81上;所述升降部8下方固定有水平的升降底板82;所述直线滑台9水平放置于检测床7下方,直线滑台9顶面设有滑槽91,滑槽件92嵌入滑槽91内,滑槽件92顶面与升降底板82的底面通过螺纹连接固定;所述CT机6位于PET机5和升降部8之间,所述桶部探测器组件52包括桶部探测器521,且所述桶部探测器521和CT探测器61接近设置。CT探测器可以是一般的桶形CT检测器,桶部探测器组件52、顶部探测器组件53、颈部探测器组件54中的探测器均由检测面为正方形或长方形的PET检测模块组成。桶部探测器521上的检测模块均面向内侧,顶部探测器531上的检测模块均面向桶部探测器521方向并与桶部探测器521的轴线大体垂直,顶部探测器531上的检测模块可以是分成复数个行,例如从上到下可以是3-6行模块,颈部探测器541上的检测模块均面向桶部探测器521方向并与桶部探测器521的轴线大体垂直,顶部探测器541上的检测模块可以是分成复数个行,例如从上到下可以是1-6行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2为工控机3、PET机5、CT机6、检测床7、升降部8供电;所述联用装置11还包括一个长条形的底座111,所述底座为长方体,俯视为长方形,且底座的下方具有用于支撑的若干对万向轮112,每个万向轮均带有停止开关;底座的上表面为第一上表面1111,该第一上表面例如是实木的或者密度板所制,所述PET机5、CT机6、直线滑台9按顺序依次固定在第一上表面1111之上;所述桶部探测器521和CT探测器61同轴设置,具有共同的轴线第一轴线112,或者同轴度在5mm之内。所述CT探测器61、桶部探测器521和检测床7的轴线均设置为水平,所述检测床的轴线为第二轴线113,第二轴线112与第一轴线113平行;所述CT探测器61固定在CT机架62上;所述桶部探测器组件52还包括桶部支架522;所述顶部探测器组件53包括顶部探测器531和顶部支架532;所述颈部探测器组件54包括颈部探测器541和颈部支架542;所述顶部探测器531和颈部探测器541单独地以电机驱动上下升降,电机驱动丝杆转动,而顶部探测器531和颈部探测器541分别安装在适配于丝杆的第二板和第四板上;顶部探测器组件53位于PET机5上远离CT机6的一侧,颈部探测器组件54位于PET机5上靠近CT机6的一侧;所述承托座51是长方体,承托座51的上表面设置有安装底板511,安装底板511上表面固定有桶部探测器组件52、顶部探测器组件53和颈部探测器组件54。安装底板511例如是实木或者工程塑料,适于与螺钉紧密结合,也使得桶部探测器组件52、顶部探测器组件53和颈部探测器组件54能够牢固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2和工控机3固定在底座111的上表面;所述桶部探测器521和CT探测器61两者之间最接近的探测器模块的距离小于30-50cm,这里对距离进行限定,保证了桶部探测器521和其他两个探测器之间的空隙不至于过大;所述安装底板511用若干均匀分布的螺钉固定在承托座51上,例如是位置中心对称的12个以上的螺钉,所述桶部支架522、顶部支架532、颈部支架542均螺纹连接固定在安装底板511上;所述若干对万向轮112每一个均具有单独的停止机构;所述桶部支架522包括左撑架55和右撑架56。
所述顶部支架532包含第一前导柱5320、第一后导柱5321、第一前滚珠丝杆5322、第一后滚珠丝杆5323、第一光电传感器5324、第一板5325、第二板5326、第一电机5327、第一联轴器5328、第一同步带5329、第一同步带轮5330;第二板5326与第一板5325平行且位于第一板5325的下方,第一前导柱5320、第一后导柱5321、第一前滚珠丝杆5322、第一后滚珠丝杆5323均垂直于安装底板511,第一联轴器5328套在第一电机5327的轴上,第一同步带5329连接第一同步带轮5330和第一联轴器5328且保持张紧;第一光电传感器5324吊装在第一板5325下方,顶部探测器531固定在第二板5326下方,顶部探测器531的检测面面向桶部探测器521方向。在第一电机5327转动时,第一前滚珠丝杆5322随同转动,第一后滚珠丝杆5323也在传动下随同转动,带动第二板5326上升或者下降,顶部探测器531也随之上升或下降。
所述颈部支架542包含第三前导柱5420、第三后导柱5421、第三前滚珠丝杆5422、第三后滚珠丝杆5423、第二光电传感器5424、第三板5425、第四板5426、第二电机5427、第二联轴器5428、第二同步带5429、第二同步带轮5430;第四板5426与第三板5425平行且位于第三板5425的下方,第三前导柱5420、第三后导柱5421、第三前滚珠丝杆5422、第三后滚珠丝杆5423均垂直于安装底板511,第二联轴器5428套在第二电机5427的轴上,第二同步带5429连接第二同步带轮5430和第二联轴器5428且保持张紧;第二光电传感器5424吊装在第三板5425下方,颈部探测器541固定在第四板5426下方,颈部探测器541的检测面面向桶部探测器521方向。在第二电机5427转动时,第一前滚珠丝杆5422随同转动,第一后滚珠丝杆5423也在传动下随同转动,带动第四板5426上升或者下降,颈部探测器541也随之上升或下降。
进一步地,左撑架55包括左上撑架550、左下撑架551、第一左杆552、第二左杆553,右撑架56包括右上撑架560、右下撑架561、第一右杆562、第二右杆563;所述左下撑架551左侧有垂直于左下撑架551平面的复数个支撑翼57;所述右下撑架561左侧有垂直于右下撑架561平面的复数个支撑翼57;所述左上撑架550、右上撑架560的下侧以及左下撑架551、右下撑架561的上侧均呈与桶部探测器521外表面相配合的弧形,第一左杆552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左上撑架550和左下撑架551的左端螺纹连接,第二左杆553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左上撑架550和左下撑架551的右端螺纹连接,第一右杆562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右上撑架560和右下撑架561的左端螺纹连接,第二右杆563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右上撑架560和右下撑架561的左端螺纹连接。左撑架55和右撑架56是左右镜像对称的,共同地固定住桶部探测器521。
第一前滚珠丝杆5322位于第一前导柱5320后侧,第一后滚珠丝杆5323位于第一后导柱5321前侧,第一前导柱5320、第一后导柱5321的上端固定在第一板5325前后两端,第一前滚珠丝杆5322上端穿过第一板5325和第二板5326且与第一电机5327的轴连接,第一前滚珠丝杆5322与第二板5326上的第一前螺母座配合,第一后滚珠丝杆5323上端穿过第一板5325和第二板5326且与第一同步带轮5330的轴连接,第一后滚珠丝杆5323与第二板5326上的第一后螺母座配合。
第三前滚珠丝杆5422位于第三前导柱5420后侧,第三后滚珠丝杆5423位于第三后导柱5421前侧,第三前导柱5420、第三后导柱5421的上端固定在第三板5425前后两端,第三前滚珠丝杆5422上端穿过第三板5425和第四板5426且与第二电机5427的轴连接,第三前滚珠丝杆5422与第四板5426上的第三前螺母座配合,第三后滚珠丝杆5423上端穿过第三板5425和第四板5426且与第二同步带轮5430的轴连接,第三后滚珠丝杆5423与第四板5426上的第三后螺母座配合。
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5324和第二光电传感器5424均包括复数个传感器单元的光电传感器阵列,每个传感器单元通过捕捉反射信号得到响应时间。第一光电传感器5324和第二光电传感器5424例如是自上而下设置的复数个反射式光电传感器,通过捕捉是否存在反射信号判断颈部探测器541和顶部探测器531的下缘位置,通过此判断颈部探测器541和顶部探测器531的实际位置,以及颈部探测器541和顶部探测器531上各有哪些探测模块完全露出,可以将其采集的信号引入符合电路进行计算。
实施例2
此实施例中,是应用实施例1的装置进行检测,即依次设置PET机5、CT机6、检测床7的联用装置。一种全身PET-CT联用检测方法,其利用实施例1的一种全身PET-CT联用装置以进行,其特征在于:1)将顶部探测器全部下降的位置作为第一探测位置,设置顶部探测器部分下降的第二探测位置,将颈部探测器全部下降的位置作为第三探测位置,设置颈部探测器部分下降的第四探测位置;在桶部探测器内设置头部位置;2)将对象放置于检测床之上,对象的首端朝向PET机方向,利用升降部调节检测床高度,使得对象大约与CT探测器及桶部探测器同轴,使PET机及CT机处于待机状态,将检测床向PET机方向平移,直至对象的首端到达CT机内,用CT探测器检测并记录数据;3)将已经CT检测过的对象的部分完全移出CT探测器,用CT探测器检测对象的下一部分,如此反复操作;4)当对象的首端移动至头部位置时,下降顶部探测器至第一探测位置,下降颈部探测器至第三探测位置,进行PET检测,同时也进行CT检测;将顶部探测器上升至第二探测位置,将颈部探测器上升至第四探测位置;5)将已经PET检测过的对象的部分完全移出桶部探测器,进行PET检测,同时也进行CT检测,如此反复操作,直至对象从另一侧全部移出PET机;6)记录所得的全部PET数据和CT数据,计算得到全身PET图像数据和全身CT图像数据。
优选地,处于第一探测位置时,顶部探测器的所有探测面全部露出,处于第三探测位置时,颈部探测器探测器的所有探测面全部露出;这里的所有检测面,是指全面检测模块的检测面。对于第二探测位置和第四探测位置,由于检测对象的通过性不同,可以由复数个实际选择,若顶部探测器上有N行探测模块,颈部探测器上有M行探测模块,第二探测位置可对应于有1至N-1行的探测模块露出的状态,即可以有N-1种选择,第四探测位置可对应于有1至M-1行的探测模块露出的状态,即可以有M-1种选择。具体地,例如顶部探测器的第二探测位置有5种选择,颈部探测器的第四探测位置有3种选择。
所述对象大约与CT探测器及桶部探测器同轴,是指三者的同轴度在3-5mm之内;升降部使用人工转动或者电控液压调节检测床高度;人工转动例如是与丝杆适配的前提下,通过旋转控制升降部升降,电控液压例如是,液压杆的内杆固定连接检测床,且内杆可以向下插入外杆内,或者内杆可以向上从外杆中移出,以此控制升降部升降。
对象的首端移动至头部位置的时机,用肉眼观测或者用光电开关探测得知;该光电开关例如是反射式光电传感器。
所述计算得到全身PET图像数据和全身CT图像数据,具体是针对每次PET检测和CT检测单独得出图像并记录图像对应的对象前后端相对位置,对于重叠的图像部分择一保留,生成全身图像数据。有重叠图像的原因是,在步骤4中,当对象的首端移动至头部位置时,很难恰好是已被CT检测的独象部分全部移出CT机的情况,因此大多数情况下图像会有部分重复。
实施例3
一种全身PET-CT联用装置11,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电源2、工控机3、PET机5、CT机6、检测床7、升降部8、直线滑台9。本实施例中,工控机和电源设置在底座111任意位置,例如一侧,然后依次设置CT机6、PET机5、检测床7,在使用时检测对象先进入PET机,再进入CT机,直至全部从另一侧离开CT机,检测完成,此时再将检测床反向完全移出,检测结束。虽然配置方式不同,但是这种次序同样能实现联合检测,节约时间。与图2中所示出的不同在于,PET机和CT机交换了位置。
所述CT机6具备CT探测器61以及CT机架62,CT探测器位中空圆柱形或者近似中空圆柱形;所述PET机5由承托座51、桶部探测器组件52、顶部探测器组件53、颈部探测器组件54组成;所述检测床7水平设置,检测床7的尾部71固定在升降部8的升降轴81上;所述升降部8下方固定有水平的升降底板82;所述直线滑台9水平放置于检测床7下方,直线滑台9顶面设有滑槽91,滑槽件92嵌入滑槽91内,滑槽件92顶面与升降底板82的底面通过螺纹连接固定;所述PET机5位于CT机6和升降部8之间,所述桶部探测器组件52包括桶部探测器521,且所述桶部探测器521和CT探测器61接近设置。CT探测器可以是一般的桶形CT检测器,桶部探测器组件52、顶部探测器组件53、颈部探测器组件54中的探测器均由检测面为正方形或长方形的PET检测模块组成。桶部探测器521上的检测模块均面向内侧,顶部探测器531上的检测模块均面向桶部探测器521方向并与桶部探测器521的轴线大体垂直,顶部探测器531上的检测模块可以是分成复数个行,例如从上到下可以是3-6行模块,颈部探测器541上的检测模块均面向桶部探测器521方向并与桶部探测器521的轴线大体垂直,顶部探测器541上的检测模块可以是分成复数个行,例如从上到下可以是1-6行模块。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2为工控机3、PET机5、CT机6、检测床7、升降部8供电;所述联用装置11还包括一个长条形的底座111,所述底座为长方体,俯视为长方形,且底座的下方具有用于支撑的若干对万向轮112,每个万向轮均带有停止开关;底座的上表面为第一上表面1111,该第一上表面例如是实木的或者密度板所制,所述CT机6、PET机5、直线滑台9按顺序依次固定在第一上表面1111之上;所述桶部探测器521和CT探测器61同轴设置,具有共同的轴线第一轴线112,或者同轴度在5mm之内。所述CT探测器61、桶部探测器521和检测床7的轴线均设置为水平,所述检测床的轴线为第二轴线113,第二轴线112与第一轴线113平行;所述CT探测器61固定在CT机架62上;所述桶部探测器组件52还包括桶部支架522;所述顶部探测器组件53包括顶部探测器531和顶部支架532;所述颈部探测器组件54包括颈部探测器541和颈部支架542;所述顶部探测器531和颈部探测器541单独地以电机驱动上下升降,电机驱动丝杆转动,而顶部探测器531和颈部探测器541分别安装在适配于丝杆的第二板和第四板上;顶部探测器组件53位于PET机5上靠近CT机6的一侧,颈部探测器组件54位于PET机5上远离CT机6的一侧;所述承托座51是长方体,承托座51的上表面设置有安装底板511,安装底板511上表面固定有桶部探测器组件52、顶部探测器组件53和颈部探测器组件54。安装底板511例如是实木或者工程塑料,适于与螺钉紧密结合,也使得桶部探测器组件52、顶部探测器组件53和颈部探测器组件54能够牢固固定。
进一步地,所述电源2和工控机3固定在底座111的上表面;所述桶部探测器521和CT探测器61两者之间最接近的探测器模块的距离小于30-50cm,这里对距离进行限定,保证了桶部探测器521和其他两个探测器之间的空隙不至于过大;所述安装底板511用若干均匀分布的螺钉固定在承托座51上,例如是位置中心对称的12个以上的螺钉,所述桶部支架522、顶部支架532、颈部支架542均螺纹连接固定在安装底板511上;所述若干对万向轮112每一个均具有单独的停止机构;所述桶部支架522包括左撑架55和右撑架56。
所述顶部支架532、颈部支架542、桶部支架、左撑架55、右撑架56的配置方式与实施例1中相同。
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5324和第二光电传感器5424均包括复数个传感器单元的光电传感器阵列,每个传感器单元通过捕捉反射信号得到响应时间。第一光电传感器5324和第二光电传感器5424例如是自上而下设置的复数个反射式光电传感器,通过捕捉是否存在反射信号判断颈部探测器541和顶部探测器531的下缘位置,通过此判断颈部探测器541和顶部探测器531的实际位置,以及颈部探测器541和顶部探测器531上各有哪些探测模块完全露出,可以将其采集的信号引入符合电路进行计算。
实施例4
此实施例中,是应用实施例3的装置进行检测,即依次设置CT机6、PET机5、检测床7的联用装置。一种全身PET-CT联用检测方法,其利用实施例1的一种全身PET-CT联用装置以进行,其特征在于:1)将顶部探测器全部下降的位置作为第一探测位置,设置顶部探测器部分下降的第二探测位置,将颈部探测器全部下降的位置作为第三探测位置,设置颈部探测器部分下降的第四探测位置;在桶部探测器内设置头部位置;2)将对象放置于检测床之上,对象的首端朝向PET机方向,利用升降部调节检测床高度,使得对象大约与CT探测器及桶部探测器同轴,使PET机及CT机处于待机状态;3)将检测床向PET机方向平移,直至对象的首端到达PET机内的头部位置,下降顶部探测器至第一探测位置,下降颈部探测器至第三探测位置,进行PET检测;4)将顶部探测器上升至第二探测位置,将颈部探测器上升至第四探测位置;5)将已经PET检测过的对象的部分完全移出PET探测器,用PET探测器检测对象的下一部分,当对象的任意一部分在PET检测的同时位于CT机之内时,同时进行CT检测,如此反复操作;直至对象从另一侧全部移出CT机;6)记录所得的全部PET数据和CT数据,计算得到全身PET图像数据和全身CT图像数据。
优选地,处于第一探测位置时,顶部探测器的所有探测面全部露出,处于第三探测位置时,颈部探测器探测器的所有探测面全部露出;这里的所有检测面,是指全面检测模块的检测面。对于第二探测位置和第四探测位置,由于检测对象的通过性不同,可以由复数个实际选择,若顶部探测器上有N行探测模块,颈部探测器上有M行探测模块,第二探测位置可对应于有1至N-1行的探测模块露出的状态,即可以有N-1种选择,第四探测位置可对应于有1至M-1行的探测模块露出的状态,即可以有M-1种选择。具体地,例如顶部探测器的第二探测位置有5种选择,颈部探测器的第四探测位置有3种选择。
所述对象大约与CT探测器及桶部探测器同轴,是指三者的同轴度在3-5mm之内;升降部使用人工转动或者电控液压调节检测床高度;人工转动例如是与丝杆适配的前提下,通过旋转控制升降部升降,电控液压例如是,液压杆的内杆固定连接检测床,且内杆可以向下插入外杆内,或者内杆可以向上从外杆中移出,以此控制升降部升降。
对象的首端移动至头部位置的时机,用肉眼观测或者用光电开关探测得知;该光电开关例如是反射式光电传感器。
所述计算得到全身PET图像数据和全身CT图像数据,具体是针对每次PET检测和CT检测单独得出图像并记录图像对应的对象前后端相对位置,对于重叠的图像部分择一保留,生成全身图像数据。有重叠图像的原因是,在步骤4中,当对象的首端移动至头部位置时,很难恰好是已被CT检测的独象部分全部移出CT机的情况,因此大多数情况下图像会有部分重复。
实施例5
结合图6、图7对实施方式进行进一步说明,对于实施例2中的步骤1-6,除了在步骤4中对象首端到达头部位置时顶部探测器才下降,还可以在一开始就让顶部探测器全部下降,颈部探测器全部上升,这时对象首端到达PET内的头部位置需要通过目视观察确定,而当对象首端到达预定位置后,颈部探测器可以下降了,颈部探测器到达第三探测位置,顶部探测器位于第一检测位置时,可以针对头部进行较高灵敏度的检测,检测效果明显强于仅仅使用桶部检测器,在此之后,可以将颈部探测器上升至第四探测位置,顶部探测器上升至第二检测位置,使得对象的体部全都可以通过,进行后续检测。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不经过创造性劳动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该以权利要求书所限定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2)

1.一种全身PET-CT联用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装置包括电源、工控机、PET机、CT机、检测床、升降部、直线滑台;
所述CT机具备CT探测器以及CT机架,CT探测器为中空圆柱形或者近似中空圆柱形;
所述PET机由承托座、桶部探测器组件、顶部探测器组件、颈部探测器组件组成;
所述检测床水平设置,检测床的尾部固定在升降部的升降轴上;
所述升降部下方固定有水平的升降底板;
所述直线滑台水平放置于检测床下方,直线滑台顶面设有滑槽,滑槽件嵌入滑槽内,滑槽件顶面与升降底板的底面通过螺纹连接固定;
所述CT机位于PET机和升降部之间,所述桶部探测器组件包括桶部探测器,且所述桶部探测器和CT探测器接近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全身PET-CT联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源为工控机、PET机、CT机、检测床、升降部供电;
所述联用装置还包括一个长条形的底座,所述底座为长方体,俯视为长方形,且底座的下方具有用于支撑的若干对万向轮;底座的上表面为第一上表面,所述PET机、CT机、直线滑台按顺序依次固定在第一上表面之上;
所述桶部探测器和CT探测器同轴设置,具有共同的轴线第一轴线,所述CT探测器、桶部探测器和检测床的轴线均设置为水平,所述检测床的轴线为第二轴线,第二轴线与第一轴线平行;所述CT探测器固定在CT机架上;
所述桶部探测器组件还包括桶部支架;所述顶部探测器组件包括顶部探测器和顶部支架;所述颈部探测器组件包括颈部探测器和颈部支架;所述顶部探测器和颈部探测器单独地以电机驱动上下升降;顶部探测器组件位于PET机上远离CT机的一侧,颈部探测器组件位于PET机上靠近CT机的一侧;
所述承托座是长方体,承托座的上表面设置有安装底板,安装底板上表面固定有桶部探测器组件、顶部探测器组件和颈部探测器组件。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全身PET-CT联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源和工控机固定在底座的上表面;所述桶部探测器和CT探测器两者之间最接近的探测器模块的距离小于30-50cm;
所述安装底板用若干均匀分布的螺钉固定在承托座上,所述桶部支架、顶部支架、颈部支架均螺纹连接固定在安装底板上;
所述若干对万向轮每一个均具有单独的停止机构;
所述桶部支架包括左撑架和右撑架;
所述顶部支架包含第一前导柱、第一后导柱、第一前滚珠丝杆、第一后滚珠丝杆、第一光电传感器、第一板、第二板、第一电机、第一联轴器、第一同步带、第一同步带轮;第二板与第一板平行且位于第一板的下方,第一前导柱、第一后导柱、第一前滚珠丝杆、第一后滚珠丝杆均垂直于安装底板,第一联轴器套在第一电机的轴上,第一同步带连接第一同步带轮和第一联轴器且保持张紧;第一光电传感器吊装在第一板下方,顶部探测器固定在第二板下方,顶部探测器的检测面面向桶部探测器方向;
所述颈部支架包含第三前导柱、第三后导柱、第三前滚珠丝杆、第三后滚珠丝杆、第二光电传感器、第三板、第四板、第二电机、第二联轴器、第二同步带、第二同步带轮;第四板与第三板平行且位于第三板的下方,第三前导柱、第三后导柱、第三前滚珠丝杆、第三后滚珠丝杆均垂直于安装底板,第二联轴器套在第二电机的轴上,第二同步带连接第二同步带轮和第二联轴器且保持张紧;第二光电传感器吊装在第三板下方,颈部探测器固定在第四板下方,颈部探测器的检测面面向桶部探测器方向。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全身PET-CT联用装置,其特征在于:
左撑架包括左上撑架、左下撑架、第一左杆、第二左杆,右撑架包括右上撑架、右下撑架、第一右杆、第二右杆;所述左下撑架左侧有垂直于左下撑架平面的复数个支撑翼;所述右下撑架左侧有垂直于右下撑架平面的复数个支撑翼;所述左上撑架、右上撑架的下侧以及左下撑架、右下撑架的上侧均呈与桶部探测器外表面相配合的弧形,第一左杆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左上撑架和左下撑架的左端螺纹连接,第二左杆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左上撑架和左下撑架的右端螺纹连接,第一右杆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右上撑架和右下撑架的左端螺纹连接,第二右杆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右上撑架和右下撑架的左端螺纹连接;
第一前滚珠丝杆位于第一前导柱后侧,第一后滚珠丝杆位于第一后导柱前侧,第一前导柱、第一后导柱的上端固定在第一板前后两端,第一前滚珠丝杆上端穿过第一板和第二板且与第一电机的轴连接,第一前滚珠丝杆与第二板上的第一前螺母座配合,第一后滚珠丝杆上端穿过第一板和第二板且与第一同步带轮的轴连接,第一后滚珠丝杆与第二板上的第一后螺母座配合;
第三前滚珠丝杆位于第三前导柱后侧,第三后滚珠丝杆位于第三后导柱前侧,第三前导柱、第三后导柱的上端固定在第三板前后两端,第三前滚珠丝杆上端穿过第三板和第四板且与第二电机的轴连接,第三前滚珠丝杆与第四板上的第三前螺母座配合,第三后滚珠丝杆上端穿过第三板和第四板且与第二同步带轮的轴连接,第三后滚珠丝杆与第四板上的第三后螺母座配合;
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和第二光电传感器均包括复数个传感器单元的光电传感器阵列,每个传感器单元通过捕捉反射信号得到响应时间。
5.一种全身PET-CT联用检测方法,其利用如权利要求2-4之一所述的一种全身PET-CT联用装置以进行,其特征在于:
1)将顶部探测器全部下降的位置作为第一探测位置,设置顶部探测器部分下降的第二探测位置,将颈部探测器全部下降的位置作为第三探测位置,设置颈部探测器部分下降的第四探测位置;在桶部探测器内设置头部位置;
2)将对象放置于检测床之上,对象的首端朝向PET机方向,利用升降部调节检测床高度,使得对象大约与CT探测器及桶部探测器同轴,使PET机及CT机处于待机状态,将检测床向PET机方向平移,直至对象的首端到达CT机内,用CT探测器检测并记录数据;
3)将已经CT检测过的对象的部分完全移出CT探测器,用CT探测器检测对象的下一部分,如此反复操作;
4)当对象的首端移动至头部位置时,下降顶部探测器至第一探测位置,下降颈部探测器至第三探测位置,进行PET检测,同时也进行CT检测;将顶部探测器上升至第二探测位置,将颈部探测器上升至第四探测位置;
5)将已经PET检测过的对象的部分完全移出桶部探测器,进行PET检测,同时也进行CT检测,如此反复操作,直至对象从另一侧全部移出PET机;
6)记录所得的全部PET数据和CT数据,计算得到全身PET图像数据和全身CT图像数据。
6.一种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全身PET-CT联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处于第一探测位置时,顶部探测器的所有探测面全部露出,处于第三探测位置时,颈部探测器探测器的所有探测面全部露出;
所述对象大约与CT探测器及桶部探测器同轴,是指三者的同轴度在3-5mm之内;
所述升降部使用人工转动或者电控液压调节检测床高度;
所述对象的首端移动至头部位置的时机,用肉眼观测或者用光电开关探测得知;
所述计算得到全身PET图像数据和全身CT图像数据,具体是针对每次PET检测和CT检测单独得出图像并记录图像对应的对象前后端相对位置,对于重叠的图像部分择一保留,生成全身图像数据。
7.一种全身PET-CT联用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装置包括电源、工控机、PET机、CT机、检测床、升降部、直线滑台;
所述CT机具备CT探测器以及CT机架,CT探测器为中空圆柱形或者近似中空圆柱形;
所述PET机由承托座、桶部探测器组件、顶部探测器组件、颈部探测器组件组成;
所述检测床水平设置,检测床的尾部固定在升降部的升降轴上;
所述升降部下方固定有水平的升降底板;
所述直线滑台水平放置于检测床下方,直线滑台顶面设有滑槽,滑槽件嵌入滑槽内,滑槽件顶面与升降底板的底面通过螺纹连接固定;
所述PET机位于CT机和升降部之间,所述桶部探测器组件包括桶部探测器,且所述桶部探测器和CT探测器接近设置。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全身PET-CT联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源为工控机、PET机、CT机、检测床、升降部供电;
所述联用装置还包括一个长条形的底座,所述底座为长方体,俯视为长方形,且底座的下方具有用于支撑的若干对万向轮;底座的上表面为第一上表面,所述CT机、PET机、直线滑台按顺序依次固定在第一上表面之上;
所述桶部探测器和CT探测器同轴设置,具有共同的轴线第一轴线,所述CT探测器、桶部探测器和检测床的轴线均设置为水平,所述检测床的轴线为第二轴线,第二轴线与第一轴线平行;所述CT探测器固定在CT机架上;
所述桶部探测器组件还包括桶部支架;所述顶部探测器组件包括顶部探测器和顶部支架;所述颈部探测器组件包括颈部探测器和颈部支架;所述顶部探测器和颈部探测器单独地以电机驱动上下升降;顶部探测器组件位于PET机上靠近CT机的一侧,颈部探测器组件位于PET机上远离CT机的一侧;
所述承托座是长方体,承托座的上表面设置有安装底板,安装底板上表面固定有桶部探测器组件、顶部探测器组件和颈部探测器组件。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一种全身PET-CT联用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电源和工控机固定在底座的上表面;所述桶部探测器和CT探测器两者之间最接近的探测器模块的距离小于30-50cm;
所述安装底板用若干均匀分布的螺钉固定在承托座上,所述桶部支架、顶部支架、颈部支架均螺纹连接固定在安装底板上;
所述若干对万向轮每一个均具有单独的停止机构;
所述桶部支架包括左撑架和右撑架;
所述顶部支架包含第一前导柱、第一后导柱、第一前滚珠丝杆、第一后滚珠丝杆、第一光电传感器、第一板、第二板、第一电机、第一联轴器、第一同步带、第一同步带轮;第二板与第一板平行且位于第一板的下方,第一前导柱、第一后导柱、第一前滚珠丝杆、第一后滚珠丝杆均垂直于安装底板,第一联轴器套在第一电机的轴上,第一同步带连接第一同步带轮和第一联轴器且保持张紧;第一光电传感器吊装在第一板下方,顶部探测器固定在第二板下方,顶部探测器的检测面面向桶部探测器方向;
所述颈部支架包含第三前导柱、第三后导柱、第三前滚珠丝杆、第三后滚珠丝杆、第二光电传感器、第三板、第四板、第二电机、第二联轴器、第二同步带、第二同步带轮;第四板与第三板平行且位于第三板的下方,第三前导柱、第三后导柱、第三前滚珠丝杆、第三后滚珠丝杆均垂直于安装底板,第二联轴器套在第二电机的轴上,第二同步带连接第二同步带轮和第二联轴器且保持张紧;第二光电传感器吊装在第三板下方,颈部探测器固定在第四板下方,颈部探测器的检测面面向桶部探测器方向。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全身PET-CT联用装置,其特征在于:
左撑架包括左上撑架、左下撑架、第一左杆、第二左杆,右撑架包括右上撑架、右下撑架、第一右杆、第二右杆;所述左下撑架左侧有垂直于左下撑架平面的复数个支撑翼;所述右下撑架左侧有垂直于右下撑架平面的复数个支撑翼;所述左上撑架、右上撑架的下侧以及左下撑架、右下撑架的上侧均呈与桶部探测器外表面相配合的弧形,第一左杆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左上撑架和左下撑架的左端螺纹连接,第二左杆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左上撑架和左下撑架的右端螺纹连接,第一右杆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右上撑架和右下撑架的左端螺纹连接,第二右杆的上下两端分别与右上撑架和右下撑架的左端螺纹连接;
第一前滚珠丝杆位于第一前导柱后侧,第一后滚珠丝杆位于第一后导柱前侧,第一前导柱、第一后导柱的上端固定在第一板前后两端,第一前滚珠丝杆上端穿过第一板和第二板且与第一电机的轴连接,第一前滚珠丝杆与第二板上的第一前螺母座配合,第一后滚珠丝杆上端穿过第一板和第二板且与第一同步带轮的轴连接,第一后滚珠丝杆与第二板上的第一后螺母座配合;
第三前滚珠丝杆位于第三前导柱后侧,第三后滚珠丝杆位于第三后导柱前侧,第三前导柱、第三后导柱的上端固定在第三板前后两端,第三前滚珠丝杆上端穿过第三板和第四板且与第二电机的轴连接,第三前滚珠丝杆与第四板上的第三前螺母座配合,第三后滚珠丝杆上端穿过第三板和第四板且与第二同步带轮的轴连接,第三后滚珠丝杆与第四板上的第三后螺母座配合;
所述第一光电传感器和第二光电传感器均包括复数个传感器单元的光电传感器阵列,每个传感器单元通过捕捉反射信号得到响应时间。
11.一种全身PET-CT联用检测方法,其利用如权利要求8-10之一所述的一种全身PET-CT联用装置以进行,其特征在于:
1)将顶部探测器全部下降的位置作为第一探测位置,设置顶部探测器部分下降的第二探测位置,将颈部探测器全部下降的位置作为第三探测位置,设置颈部探测器部分下降的第四探测位置;在桶部探测器内设置头部位置;
2)将对象放置于检测床之上,对象的首端朝向PET机方向,利用升降部调节检测床高度,使得对象大约与CT探测器及桶部探测器同轴,使PET机及CT机处于待机状态;
3)将检测床向PET机方向平移,直至对象的首端到达PET机内的头部位置,下降顶部探测器至第一探测位置,下降颈部探测器至第三探测位置,进行PET检测;
4)将顶部探测器上升至第二探测位置,将颈部探测器上升至第四探测位置;
5)将已经PET检测过的对象的部分完全移出PET探测器,用PET探测器检测对象的下一部分,当对象的任意一部分在PET检测的同时位于CT机之内时,同时进行CT检测,如此反复操作;直至对象从另一侧全部移出CT机;
6)记录所得的全部PET数据和CT数据,计算得到全身PET图像数据和全身CT图像数据。
12.一种如权利要求11所述的全身PET-CT联用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
处于第一探测位置时,顶部探测器的所有探测面全部露出,处于第三探测位置时,颈部探测器探测器的所有探测面全部露出;
所述对象大约与CT探测器及桶部探测器同轴,是指三者的同轴度在3-5mm之内;
所述升降部使用人工转动或者电控液压调节检测床高度;
所述对象的首端移动至头部位置的时机,用肉眼观测或者用光电开关探测得知;
所述计算得到全身PET图像数据和全身CT图像数据,具体是针对每次PET检测和CT检测单独得出图像并记录图像对应的对象前后端相对位置,对于重叠的图像部分择一保留,生成全身图像数据。
CN201910955895.7A 2019-10-09 2019-10-09 一种全身pet-ct联用装置 Active CN11261787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55895.7A CN112617872B (zh) 2019-10-09 2019-10-09 一种全身pet-ct联用装置
US17/767,494 US12011304B2 (en) 2019-10-09 2019-10-23 Full-body PET-CT combined device
PCT/CN2019/112737 WO2021068287A1 (zh) 2019-10-09 2019-10-23 一种全身pet-ct联用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955895.7A CN112617872B (zh) 2019-10-09 2019-10-09 一种全身pet-ct联用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17872A true CN112617872A (zh) 2021-04-09
CN112617872B CN112617872B (zh) 2023-07-04

Family

ID=752834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955895.7A Active CN112617872B (zh) 2019-10-09 2019-10-09 一种全身pet-ct联用装置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US (1) US12011304B2 (zh)
CN (1) CN112617872B (zh)
WO (1) WO2021068287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514481B (zh) * 2021-08-12 2024-01-09 赵雪磊 双面叠合剪力墙空腔内现浇混凝土密实度的检测方法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078489A1 (en) * 2001-10-19 2003-04-24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Multimodality medical imaging system and method with patient handling assembly
CN202589551U (zh) * 2012-02-16 2012-12-12 浙江科技学院 可升降pet/ct扫描床
US20150115162A1 (en) * 2013-10-30 2015-04-30 National Institute Of Radiological Sciences Helmet-type pet device
CN106691486A (zh) * 2016-12-30 2017-05-24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医学成像系统及方法
CN107550512A (zh) * 2017-06-30 2018-01-09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成像装置和多模态成像系统
CN107595316A (zh) * 2017-10-30 2018-01-19 山东麦德盈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快速成像的头部pet装置及成像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94760A (en) * 1997-08-04 2000-08-01 Sumitomo Heavy Industries, Ltd. Bed system for radiation therapy
EP2032038B1 (en) * 2006-06-09 2013-04-03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Subject table for isolation environment
US10987070B2 (en) * 2015-08-07 2021-04-27 Shanghai United Imaging Healthcare Co., Ltd. Supporting device in medical diagnostics system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30078489A1 (en) * 2001-10-19 2003-04-24 Koninklijke Philips Electronics N.V. Multimodality medical imaging system and method with patient handling assembly
CN202589551U (zh) * 2012-02-16 2012-12-12 浙江科技学院 可升降pet/ct扫描床
US20150115162A1 (en) * 2013-10-30 2015-04-30 National Institute Of Radiological Sciences Helmet-type pet device
CN106691486A (zh) * 2016-12-30 2017-05-24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医学成像系统及方法
CN107550512A (zh) * 2017-06-30 2018-01-09 上海联影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成像装置和多模态成像系统
CN107595316A (zh) * 2017-10-30 2018-01-19 山东麦德盈华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快速成像的头部pet装置及成像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2011304B2 (en) 2024-06-18
CN112617872B (zh) 2023-07-04
US20240074713A1 (en) 2024-03-07
WO2021068287A1 (zh) 2021-04-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147210B (zh) 桁架式自动收排线机
CN203745219U (zh) 座椅耐久性试验机
CN208399394U (zh) 一种轧辊全自动检测平台
CN108346356A (zh) 一种物理课学生用材料拉力测试试验机
CN109029922B (zh) 一种显示面板压接装置
CN112617872A (zh) 一种全身pet-ct联用装置
CN210401109U (zh) 一种建筑材料检测装置
CN114002215A (zh) 基于电缆接头生产线的电缆接头规格在线实时检测系统
CN218566857U (zh) 一种光模块信号批量检测装置
CN210322306U (zh) 一种深沟球轴承应力检测装置
CN219345923U (zh) 一种用于led显示屏的温升测试装置
CN108896315A (zh) 一种可调节的轴承强度检测装置
CN115656112A (zh) 光学玻璃生产用检测设备
CN208187691U (zh) 一种显示面板检测装置
CN207529061U (zh) 一种具有探针压合的宏观检测设备
CN110849234B (zh) 一种车轮综合测量设备
CN207997094U (zh) 一种航空紧固件头下圆角滚压装置
CN207155389U (zh) 一种用于在线监测气门孔厚度的装置
CN213397140U (zh) 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误差检测装置
CN206292174U (zh) 一种应用于电路板检测机的自动测距及摆正传输机构
CN110793760A (zh) 一种混合动力设备检测台
CN209013938U (zh) 一种手机玻璃平面度检测装置
CN220120683U (zh) 一种视觉检测用调节单元
CN218394793U (zh) 一种具有剔除机构的车床轴类产品生产用质检装置
CN220251746U (zh) 一种圆柱电池线扫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40125

Address after: Building 23, 101, Block A02, Nanqi Garden, No. 9 Wangjiang West Road, Shushan District, Hefei City, Anhui Province, 230061

Patentee after: Anhui Maide Yinghua Imaging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after: China

Address before: 276000 No.1 Qinghua Road, Lizhuang Town, Tancheng County, Linyi City, Shando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SHANDONG MADIC TECHNOLOGY Co.,Ltd.

Country or region before: China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