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606816B - 离合器结合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产品 - Google Patents

离合器结合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产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606816B
CN112606816B CN202011507945.4A CN202011507945A CN112606816B CN 112606816 B CN112606816 B CN 112606816B CN 202011507945 A CN202011507945 A CN 202011507945A CN 112606816 B CN112606816 B CN 11260681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utch
engine
rotating speed
speed difference
difference valu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507945.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2606816A (zh
Inventor
战东红
刘信奎
任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chai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chai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chai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chai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507945.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606816B/zh
Publication of CN11260681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0681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260681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60681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10/00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 B60W10/02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including control of driveline clutch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10/00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 B60W10/04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including control of propulsion units
    • B60W10/06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including control of propulsion units including control of combustion engin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0VEHICLES IN GENERAL
    • B60WCONJOINT CONTROL OF VEHICLE SUB-UNITS OF DIFFERENT TYPE OR DIFFERENT FUNCTION; 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ROAD VEHICLE DRIVE CONTROL SYSTEMS FOR PURPOSES NOT RELATED TO THE CONTROL OF A PARTICULAR SUB-UNIT
    • B60W20/00Control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hybrid vehicl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Hydraulic Clutches, Magnetic Clutches, Fluid Clutches, And Fluid Joints (AREA)
  • Hybrid Electric Vehicl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离合器结合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产品,该方法包括:若监测到发动机满足介入驱动条件,则确定电机与发动机之间的第一转速差值;根据第一转速差值控制发动机调高转速,并在发动机调高转速的同时根据转速差值的变化率控制离合器由最大分离位置向最小位置移动;若监测到第一转速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差值阈值,则控制发动机扭矩恒定,并控制离合器进行结合操作。本发明实施例的方法,通过确定转速差值的变化率与离合器位置之间的关系,无论离合器出现磨损情况或工况引起的电机转速变化过快,都可以控制离合器迅速移动到对应位置上,从而实现离合器的结合操作,同时,离合器结合时整车冲击较小。

Description

离合器结合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产品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混合动力车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离合器结合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产品。
背景技术
随着车辆行业的不断发展,为了降低油耗与排放,混合动力车辆逐渐成为了新能源车辆中的研究重点。混合动力车辆中一般在启动时采用纯电动模式,在行驶到一定的车速后,由纯电动模式向混动模式切换。
目前,在切换模式过程中,发动机处于启动状态,当离合器出现磨损或因路况复杂导致电机转速上升过快时,发动机容易出现超调飞车或发动机调速能力不足,使得离合器无法结合或离合器结合时整车冲击大,引起模式切换失效。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离合器结合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产品,用以解决目前由纯电动模式向混动模式切换时,离合器存在无法结合、离合器结合时整车冲击大,引起模式切换失效的问题。
本发明实施例第一方面提供一种离合器结合控制方法,包括:
若监测到发动机满足介入驱动条件,则确定电机与所述发动机之间的第一转速差值;
根据所述第一转速差值控制发动机调高转速,并在发动机调高转速的同时根据转速差值的变化率控制离合器由最大分离位置向最小位置移动;
若监测到所述第一转速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差值阈值,则控制所述发动机扭矩恒定,并控制离合器进行结合操作。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方法,所述在发动机调高转速的同时根据转速差值的变化率控制离合器由最大分离位置向最小位置移动,包括:
获取预先构建的转速差值的变化率与离合器位置的映射关系;
在发动机调高转速的同时根据转速差值的变化率及所述映射关系确定离合器位置
将所述离合器位置发送给离合控制器,以使离合控制器根据所述离合器位置控制离合器由最大分离位置向最小位置移动。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方法,所述根据所述第一转速差值控制发动机调高转速,包括:
根据所述第一转速差值确定所述发动机对应的需求扭矩值;
将所述需求扭矩值发送给发动机控制器,以使所述发动机控制器根据所述需求扭矩值控制发动机调高转速。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方法,还包括:
在控制离合器由最大分离位置向最小位置移动的过程中,时刻获取发动机转速及电机转速;
当离合器位置移动至滑磨点位置时,若确定电机与发动机之间的第二转速差值大于预设转速差阈值,则确定满足离合器自学习触发条件;
若监测到满足离合器自学习执行条件,则控制执行离合器自学习过程;
当离合器位置移至最小位置时,若确定电机与发动机之间的第三转速差值大于预设转速差阈值,则发出离合器更换提醒消息。
本发明实施例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离合器结合控制装置,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若监测到发动机满足介入驱动条件,则确定电机与所述发动机之间的第一转速差值;
控制移动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转速差值控制发动机调高转速,并在发动机调高转速的同时根据转速差值的变化率控制离合器由最大分离位置向最小位置移动;
控制结合模块,用于若监测到所述第一转速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差值阈值,则控制所述发动机扭矩恒定,并控制离合器进行结合操作。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装置,所述控制移动模块在发动机调高转速的同时根据转速差值的变化率控制离合器由最大分离位置向最小位置移动时,具体用于:
获取预先构建的转速差值的变化率与离合器位置的映射关系;在发动机调高转速的同时根据转速差值的变化率及所述映射关系确定离合器位置;将所述离合器位置发送给离合控制器,以使离合控制器根据所述离合器位置控制离合器由最大分离位置向最小位置移动。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装置,所述控制移动模块在根据所述第一转速差值控制发动机调高转速时,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转速差值确定所述发动机对应的需求扭矩值;将所述需求扭矩值发送给发动机控制器,以使所述发动机控制器根据所述需求扭矩值控制发动机调高转速。
进一步地,如上所述的装置,还包括:
控制自学习模块,用于在控制离合器由最大分离位置向最小位置移动的过程中,时刻获取发动机转速及电机转速;
当离合器移动至滑磨点位置时,若确定电机与发动机之间的第二转速差值大于预设转速差阈值,则确定满足离合器自学习触发条件;
若监测到满足离合器自学习执行条件,则控制执行离合器自学习过程;
当离合器位置移至最小位置时,若确定电机与发动机之间的第三转速差值大于预设转速差阈值,则发出离合器更换提醒消息;
提醒模块,用于当离合器位置移至最小位置时,若确定电机与发动机之间的第三转速差值大于预设转速差阈值,则发出离合器更换提醒消息。
本发明实施例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收发器;
所述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与所述收发器通过电路互联;
所述存储器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所述收发器,用于向发动机发送调高转速指令和向离合器发送位移指令,及接收发动机发送的转速信息、电机发送的转速信息和离合器发送的位移信息;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由所述处理器执行如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离合器结合控制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第四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离合器结合控制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第五方面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离合器结合控制方法。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离合器结合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产品,该方法包括:若监测到发动机满足介入驱动条件,则确定电机与所述发动机之间的第一转速差值;根据所述第一转速差值控制发动机调高转速,并在发动机调高转速的同时根据转速差值的变化率控制离合器由最大分离位置最小位置移动;若监测到第一转速差值的小于或等于预设差值阈值,则控制所述发动机扭矩恒定,并控制离合器进行结合操作。本发明实施例的离合器结合控制方法,在监测到发动机满足介入驱动条件时,此时车辆处于由纯电动模式向混动模式切换的模式切换过程中。通过确定电机与所述发动机之间的第一转速差值,并根据所述第一转速差值控制发动机调高转速以使发动机转速逐渐接近电机的转速。同时,根据转速差值的变化率控制离合器由最大分离位置向最小位置移动,若转速差值的变化率较大,则离合器移动对应的较小距离。当离合器在不断地移动时,若监测到转速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差值阈值,则可以控制离合器进行结合操作。本实施例的离合器结合控制方法,通过转速差值的变化率与离合器位置之间的关系,无论离合器出现磨损情况或工况引起的电机转速变化过快,都可以控制离合器迅速移动到对应位置上,从而实现离合器的结合操作,且通过在结合时控制发动机扭矩恒定可以降低离合器结合时的冲击。
附图说明
此处的附图被并入说明书中并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示出了符合本发明的实施例,并与说明书一起用于解释本发明的原理。
图1为可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的离合器结合控制方法的场景图;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离合器结合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离合器结合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离合器结合控制方法中离合器位置变化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离合器结合控制方法中应用的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离合器结合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符号说明:
310-整车控制器HCU;320-发动机控制器ECU;330-发动机;340-离合器控制器;350-离合器;360-驱动电机。
通过上述附图,已示出本发明明确的实施例,后文中将有更详细的描述。这些附图和文字描述并不是为了通过任何方式限制本发明构思的范围,而是通过参考特定实施例为本领域技术人员说明本发明的概念。
具体实施方式
这里将详细地对示例性实施例进行说明,其示例表示在附图中。下面的描述涉及附图时,除非另有表示,不同附图中的相同数字表示相同或相似的要素。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发明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如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详述的、本发明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装置和方法的例子。
下面以具体地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下面这几个具体的实施例可以相互结合,对于相同或相似的概念或过程可能在某些实施例中不再赘述。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例进行描述。
为了清楚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首先对现有技术的方案进行详细介绍。随着车辆行业的不断发展,为了降低油耗与排放,混合动力车辆逐渐成为了新能源车辆中的研究重点。混合动力车辆中一般在启动时采用纯电动模式,在行驶到一定的车速后,由纯电动模式向混动模式切换。目前,在切换模式过程中,一般存在两种场景,一种为发动机未启动时,车辆纯电动行驶至一定车速值,系统此时由纯电动向混动模式切换。另一种为发动机已启动,车辆纯电动行驶至一定车速值,系统此时需由纯电动向混动模式切换。由于进行模式切换时,需要依赖离合器作为动力传输的枢纽使发动机和电机进行联动。离合器随着时间和使用的次数,会逐渐出现磨损情况。当离合器出现磨损时,以前设置的滑磨点位置已经不是实际的滑磨点位置。当离合器还是移动至以前设定的位置,可能会使发动机转速与电机转速之间的速差很难符合速差要求,导致无法控制离合器结合。此外当整车工况变化导致电机转速变化大,当发动机需要介入驱动时,因发动机调速能力有限,发动机与电机转速之间的速差也很难调整到符合速差要求,导致无法控制离合器结合。
所以针对现有技术中由纯电动模式向混动模式切换时,由于离合器发生磨损或整车工况变化,导致离合器存在无法控制结合的技术问题,发明人在研究中发现,可以根据电机与发动机之间的转速差值变化率与离合器位置的对应关系,实时的调整离合器移动的位置,而不再固定移动在设定好的位置。首先,在监测到发动机满足介入驱动条件时,此时车辆处于由纯电动模式向混动模式切换的模式切换过程中。通过确定电机与发动机之间的第一转速差值,并根据第一转速差值控制发动机调高转速以使发动机转速逐渐接近电机的转速。然后,根据转速差值的变化率控制离合器由最大分离位置向最小位置移动,若转速差值的变化率较大,则离合器移动对应的较小距离。当离合器在不断地移动时,若监测到转速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则可以控制离合器进行结合操作。本实施例的离合器结合控制方法,通过转速差值的变化率与离合器位置之间的关系,无论离合器出现磨损情况或工况引起的电机转速变化过快,都可以控制离合器迅速移动到对应位置上,从而实现离合器的结合操作,且通过在结合时控制发动机扭矩恒定可以降低离合器结合时的冲击。
发明人基于上述的创造性发现,提出了本申请的技术方案。
下面对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离合器结合控制方法的应用场景进行介绍。如图1所示,其中,1为电子设备,2为发动机,3为离合器,4为电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离合器结合控制方法对应的应用场景的网络架构中主要包括电子设备1。电子设备1可以控制发动机2和离合器3运行,同时获取发动机2的实时转速、电机4的实时转速以及离合器3的实时位置。电子设备1在监测到发动机2满足介入驱动条件时,比如车速达到一定的速度,此时车辆处于由纯电动模式向混动模式切换的模式切换过程中。通过确定电机4与发动机2之间的转速差值,并根据转速差值控制发动机2调高转速以使发动机2的转速逐渐接近电机4的转速。同时,电子设备1根据转速差值的变化率控制离合器3由最大分离位置向最小位置移动,若转速差值的变化率较大,则离合器3移动对应的较小距离。当离合器3在不断地移动时,若监测到转速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阈值,则此时可以控制离合器3进行结合操作。
本实施例的离合器结合控制方法,通过转速差值的变化率与离合器位置之间的关系,无论离合器出现磨损情况或工况引起的电机转速变化过快,都可以控制离合器迅速移动到对应位置上,从而实现离合器的结合操作,且通过在结合时控制发动机扭矩恒定可以降低离合器结合时的冲击。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进行介绍。
图2为本发明第一实施例提供的离合器结合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中,本发明实施例的执行主体为离合器结合控制装置,该离合器结合控制装置可以集成在电子设备中,如整车控制器。则本实施例提供的离合器结合控制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步骤S101,若监测到发动机满足介入驱动条件,则确定电机与发动机之间的第一转速差值。
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车辆的CAN(中文为总线控制器局域网络,全称为Controller Area Network)总线实时获取车辆的运行速度从而判定发动机是否满足介入驱动条件,比如设置介入驱动条件为当车速达到30km/h时,发动机开始介入驱动。当监测到发动机满足介入驱动条件后,由于电机一直在运转,发动机的转速相比电机的转速相差较大,此时需要将发动机的转速调高才能使发动机与电机相互联动,因而需要确定发动机与电机的第一转速差值。
步骤S102,根据第一转速差值控制发动机调高转速,并在发动机调高转速的同时根据转速差值的变化率控制离合器由最大分离位置向最小位置移动。
本实施例中,可以控制发动机调高转速至第一转速差值处于预设的阈值范围,预设的阈值范围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一般情况下可以设置成正负70转之间。
本实施例中,离合器的最大分离位置为离合器两端分离最大的位置处,由于离合器一端是固定的,而另一端可以相对移动,因而控制离合器由最大分离位置向最小位置移动是将可移动的一端从最大分离位置向固定的一端进行移动。
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发动机控制器控制发动机调高转速。
本实施例中,滑磨点位置是可以实现发动机与电机半联动的位置,当离合器发生不同程度磨损时,该位置也会发生改变。同时,经过研究离合器滑磨点位置与转速速差存在对应关系,因此,也可以在模式切换离合器结合过程中判定离合器是否需要进行自学习操作。
本实施例中,发动机与电机转速速差需要满足预设的阈值范围,才能进行离合器结合的操作。
步骤S103,若监测到第一转速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差值阈值,则控制发动机扭矩恒定,并控制离合器进行结合操作。
本实施例中,离合器会随着转速差值的变化率变化而进行对应移动,当转速差值的变化率较大时,离合器会移动较小的距离,而当转速差值的变化率较小时,离合器会移动较大的距离。
本实施例中,当第一转速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差值阈值时,则控制离合器进行进一步的结合操作,此时同时控制发动机的需求扭矩不变,控制离合器快速的进行结合,即可移动的一端快速结合至固定的一端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离合器结合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若监测到发动机满足介入驱动条件,则确定电机与发动机之间的第一转速差值。根据第一转速差值控制发动机调高转速,并在发动机调高转速的同时根据转速差值的变化率控制离合器由最大分离位置向最小位置移动。若监测到第一转速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差值阈值,则控制发动机扭矩恒定,并控制离合器进行结合操作。本发明实施例的离合器结合控制方法,在监测到发动机满足介入驱动条件时,此时车辆处于由纯电动模式向混动模式切换的模式切换过程中。通过确定电机与发动机之间的第一转速差值,并根据第一转速差值控制发动机调高转速以使发动机转速逐渐接近电机的转速。同时,根据转速差值的变化率控制离合器由最大分离位置向最小位置移动,若转速差值的变化率较大,则离合器移动对应的较小距离。当离合器在不断地移动时,若监测到第一转速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差值阈值,则控制离合器进行结合操作。本实施例的离合器结合控制方法,通过转速差值的变化率与离合器位置之间的关系,无论离合器出现磨损情况或工况引起的电机转速变化过快,都可以控制离合器迅速移动到对应位置上,从而实现离合器的结合操作,且通过在结合时控制发动机扭矩恒定可以降低离合器结合时的冲击。
图3为本发明第二实施例提供的离合器结合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离合器结合控制方法,是在本发明上一实施例提供的离合器结合控制方法的基础上,对其中的各个步骤的进一步细化。则本实施例提供的离合器结合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201,若监测到发动机满足介入驱动条件,则确定电机与发动机之间的第一转速差值。
本实施例中,步骤201的实现方式与本发明上一实施例中的步骤101的实现方式类似,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步骤202-206是对步骤102的进一步细化。
步骤S202,根据第一转速差值确定发动机对应的需求扭矩值。
本实施例中,由于发动机转速根据扭矩值的变化而变化,因而可以根据第一转速差值确定发动机对应的需求扭矩值,从而使发动机在一定时间内迅速的增加转速。
步骤S203,将需求扭矩值发送给发动机控制器,以使发动机控制器根据需求扭矩值控制发动机调高转速。
本实施例中,可以通过发动机控制器更精确的控制发动机调高转速。
步骤S204,获取预先构建的转速差值的变化率与离合器位置的映射关系。
本实施例中,可以预先构建转速差值的变化率与离合器位置的映射关系,从而可以在实际使用时,通过转速差值的变化率与离合器位置的映射关系移动离合器。
本实施例中,离合器位置表示离合器位移的距离。
步骤S205,在发动机调高转速的同时根据转速差值的变化率及映射关系确定离合器位置。
本实施例中,随着离合器的使用,离合器存在磨损情况,此外当整车工况导致的电机转速变化大,使得若等待发动机转速与电机转速速差达到一定值后再控制离合器动作,会影响模式切换的时间和舒适性,因而,将离合器位置的控制与发动机调高转速同时进行,可以避免因离合器磨损及工况变化带来的影响。
步骤S206,将离合器位置发送给离合控制器,以使离合控制器根据离合器位置控制离合器由最大分离位置向最小位置移动。
本实施例中,离合器移动的位置根据发动机与电机转速差值的变化率,即在一定时间T内的变化量A决定,比如:在T1时刻,发动机与电机转速差值为A1,T2时刻,发动机与电机转速差值为A2,经过T2-T1时刻后,A2相比A1的变化量大于一定值则说明发动机自身调速效果好。若A2相比A1的变化量小于一定值,则说明发动机自身调速效果差。变化量小的相比变化量大的,离合器移动的距离更大。离合器移动的位置与发动机和电机转速差值的变化率之间的对应关系可通过插值标定的方式确定。
步骤S207,若监测到第一转速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差值阈值,则控制发动机扭矩恒定,并控制离合器进行结合操作。
本实施例中,步骤207的实现方式与本发明上一实施例中的步骤103的实现方式类似,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步骤S208,在控制离合器由最大分离位置向最小位置移动的过程中,时刻获取发动机转速及电机转速。
步骤S209,当离合器移动至滑磨点位置时,若确定电机与发动机之间的第二转速差值大于预设转速差阈值,则确定满足离合器自学习触发条件;若监测到满足离合器自学习执行条件,则控制执行离合器自学习过程。
本实施例中,当电机转速与发动机转速的第二转速差值大于预设转速差阈值时,代表离合器出现了磨损,满足离合器自学习触发条件。
本实施例中,不仅可以在车辆静止时进行自学习,也可以在车辆运行中也触发自学习,只要满足离合器自学习触发条件即可,本实施例对此不作限定。在进行自学习后可以以当前的实际滑磨点作为下一次模式切换时的实际滑磨点,从而提高下一次模式切换的效率。
步骤S210,当离合器位置移至最小位置时,若确定电机与发动机之间的第三转速差值大于预设转速差阈值,则发出离合器更换提醒消息。
本实施例中,当离合器最小位置处电机与发动机间的第三转速差值大于预设转速差阈值,说明此时离合器磨损严重,需提醒更换离合器,从而输出离合器更换提醒消息,提醒用户及时更换离合器。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离合器结合控制方法,该方法在监测到发动机满足介入驱动条件时,此时车辆处于由纯电动模式向混动模式切换的模式切换过程中。通过确定电机与发动机之间的第一转速差值,并根据第一转速差值计算得到发动机的需求扭矩,以使发动机控制器根据需求扭矩控制发动机调高转速,从而控制发动机的转速逐渐接近电机的转速。同时,根据转速差值的变化率与离合器位置的映射关系控制离合器由最大分离位置向最小位置移动,若转速差值的变化率较小,则离合器的移动对应的较大距离,若转速差值的变化率较大,则离合器较慢的移动对应的较小距离。当离合器在不断地移动时,若监测到第一转速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差值阈值,则此时可以控制离合器进行结合操作。本实施例的离合器结合控制方法,通过转速差值的变化率与离合器位置之间的关系,无论离合器出现磨损情况或工况引起的电机转速变化过快,都可以控制离合器迅速移动到合理位置上,从而实现离合器的结合操作,且通过在结合时控制发动机扭矩恒定可以降低离合器结合时的冲击。
并且,模式切换过程中控制发动机调速与离合器动作同时进行,通过精确控制发动机扭矩和离合器位置,可减少模式切换过程中的冲击,同时可保证在不同发动机与电机速差下发动机的及时可靠介入。同时,通过增加自学习操作,可以使车辆在运行过程中,进行自学习过程,提高离合器结合的效率,从而提高模式切换的效率。
图4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离合器结合控制方法中离合器位置变化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第三实施例提供的离合器结合控制方法中应用的设备结构示意图。如图4和图5所示,本实施例提供的离合器结合控制方法,是在本发明上一实施例提供的离合器结合控制方法的基础上,结合具体的设备来实现。
本发明实施例的离合器结合控制方法,执行主体是整车控制器HCU310。发动机ECU320用于控制发动机330的转速,离合器控制器TCU340用于控制离合器350的移动。其中,动力电池给电机控制器提供能量,电机控制器控制驱动电机360的运转。变速箱用于调整车辆的速度模式。
在整车控制器310监测到发动机330满足介入驱动条件时,此时车辆处于由纯电动模式向混动模式切换的模式切换过程中。整车控制器310通过CAN获取发动机330和驱动电机360的转速差值,并根据转速差值计算发动机330的需求扭矩,然后将需求扭矩发送至发送机控制器320。发动机控制器320根据需求扭矩控制发动机330调高转速以使发动机330的转速逐渐接近驱动电机360的转速。同时,整车控制器310根据转速差值的变化率,按照转速差值的变化率与离合器位置的映射关系,生成离合器位置指令,并将指令发送至离合器控制器340。离合器控制器340控制离合器350由最大分离位置向最小位置移动,若转速差值的变化率较小,则离合器350移动对应的较大距离。当离合器350在不断地移动时,整车控制器310若监测到转速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差值阈值,则此时可以通过离合器控制器340控制离合器350进行结合操作。
如图4所示,当遇到离合器磨损的情况时,离合器上一次自学习后所定位的滑磨点位置为P1点,而这次由于离合器磨损情况,导致实际滑磨点移动到了P点,离合器可移动一端需要从离合器最大位置P-max移动到P点。此时,离合器到达实际滑磨点P位置的时间会变长,若等待发动机转速与电机转速速差达到一定值后再控制离合器动作,会影响模式切换的时间和舒适性,因而,将离合器位置的控制与发动机调高转速同时进行,可以避免因离合器磨损带来的影响。
图6为本发明第四实施例提供的离合器结合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如图6所示,本实施例中,该离合器结合控制装置400包括:
确定模块401,用于若监测到发动机满足介入驱动条件,则确定电机与发动机之间的第一转速差值。
控制移动模块402,用于根据第一转速差值控制发动机调高转速,并在发动机调高转速的同时根据转速差值的变化率控制离合器由最大分离位置向最小位置移动。
控制结合模块403,用于若监测到第一转速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差值阈值,则控制发动机扭矩恒定,并控制离合器进行结合操作。
本实施例提供的离合器结合控制装置可以执行图2所示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与图2所示方法实施例类似,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同时,本发明提供的离合器结合控制装置另一实施例在上一实施例提供的离合器结合控制装置的基础上,对离合器结合控制装置400进行了进一步的细化。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控制移动模块402在发动机调高转速的同时根据转速差值的变化率控制离合器由最大分离位置向最小位置移动时,具体用于:
获取预先构建的转速差值的变化率与离合器位置的映射关系。在发动机调高转速的同时根据转速差值的变化率及映射关系确定离合器位置。将离合器位置发送给离合控制器,以使离合控制器根据离合器位置控制离合器由最大分离位置向最小位置移动。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控制移动模块402在根据第一转速差值控制发动机调高转速时,具体用于:
根据转速差值确定发动机对应的需求扭矩值。将需求扭矩值发送给发动机控制器,以使发动机控制器根据需求扭矩值控制发动机调高转速。
可选的,本实施例中,还包括:
控制自学习模块,用于在控制离合器由最大分离位置向最小位置移动的过程中,时刻获取发动机转速及电机转速。
其中,当离合器移动至滑磨点位置时,若确定电机与发动机之间的第二转速差值大于预设转速差阈值,则确定满足离合器自学习触发条件。
若监测到满足离合器自学习执行条件,则控制执行离合器自学习过程。
同时,当离合器位置移至最小位置时,若确定电机与发动机之间的第三转速差值大于预设转速差阈值,则发出离合器更换提醒消息。
提醒模块,用于当离合器位置移至最小位置时,若确定电机与发动机之间的第三转速差值大于预设转速差阈值,则发出离合器更换提醒消息。
本实施例提供的离合器结合控制装置可以执行图2-图5所示方法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其实现原理和技术效果与图2-图5所示方法实施例类似,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
如图7所示,图7是本发明第五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电子设备旨在各种形式的数字计算机,诸如,膝上型计算机、台式计算机、工作台、个人数字助理、服务器、刀片式服务器、大型计算机、和其它适合的计算机。电子设备还可以表示各种形式的移动装置,诸如,个人数字处理、蜂窝电话、智能电话、可穿戴设备和其它类似的计算装置。本文所示的部件、它们的连接和关系、以及它们的功能仅仅作为示例,并且不意在限制本文中描述的和/或者要求的本发明的实现。
如图7所示,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501、存储器502和收发器503。各个部件利用不同的总线互相连接,并且可以被安装在公共主板上或者根据需要以其它方式安装。处理器可以对在电子设备内执行的指令进行处理。
收发器503用于向发动机发送调高转速指令和向离合器发送位移指令,及接收发动机发送的转速信息、电机发送的转速信息和离合器发送的位移信息。
存储器502即为本发明所提供的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存储器存储有可由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以使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本发明所提供的离合器结合控制方法。本发明的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计算机指令,该计算机指令用于使计算机执行本发明所提供的离合器结合控制方法。
存储器502作为一种非瞬时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用于存储非瞬时软件程序、非瞬时计算机可执行程序以及模块,如本发明实施例中的离合器结合控制方法对应的程序指令/模块(例如,附图6所示的确定模块401,控制移动模块402及控制结合模块403)。处理器501通过运行存储在存储器502中的非瞬时软件程序、指令以及模块,从而执行服务器的各种功能应用以及数据处理,即实现上述方法实施例中的离合器结合控制方法。
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发明后,将容易想到本发明实施例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发明旨在涵盖本发明实施例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发明实施例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发明实施例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手段。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发明实施例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指出。
应当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并不局限于上面已经描述并在附图中示出的精确结构,并且可以在不脱离其范围进行各种修改和改变。本发明实施例的范围仅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来限制。

Claims (5)

1.一种离合器结合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若监测到发动机满足介入驱动条件,则确定电机与所述发动机之间的第一转速差值;
根据所述第一转速差值确定所述发动机对应的需求扭矩值;
将所述需求扭矩值发送给发动机控制器,以使所述发动机控制器根据所述需求扭矩值控制发动机调高转速,并获取预先构建的转速差值的变化率与离合器位置的映射关系;
在发动机调高转速的同时根据转速差值的变化率及所述映射关系确定离合器位置;
将所述离合器位置发送给离合控制器,以使离合控制器根据所述离合器位置控制离合器由最大分离位置向最小位置移动;
若监测到所述第一转速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差值阈值,则控制所述发动机扭矩恒定,并控制离合器进行结合操作;
在控制离合器由最大分离位置向最小位置移动的过程中,时刻获取发动机转速及电机转速;
当离合器移动至滑磨点位置时,若确定电机与发动机之间的第二转速差值大于预设转速差阈值,则确定满足离合器自学习触发条件;
若监测到满足离合器自学习执行条件,则控制执行离合器自学习过程;
当离合器位置移至最小位置时,若确定电机与发动机之间的第三转速差值大于预设转速差阈值,则发出离合器更换提醒消息。
2.一种离合器结合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确定模块,用于若监测到发动机满足介入驱动条件,则确定电机与所述发动机之间的第一转速差值;
控制移动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转速差值控制发动机调高转速,并在发动机调高转速的同时根据转速差值的变化率控制离合器由最大分离位置向最小位置移动;
控制结合模块,用于若监测到所述第一转速差值小于或等于预设差值阈值,则控制所述发动机扭矩恒定,并控制离合器进行结合操作;
控制自学习模块,用于在控制离合器由最大分离位置向最小位置移动的过程中,时刻获取发动机转速及电机转速;
当离合器移动至滑磨点位置时,若确定电机与发动机之间的第二转速差值大于预设转速差阈值,则确定满足离合器自学习触发条件;
若监测到满足离合器自学习执行条件,则控制执行离合器自学习过程;
当离合器位置移至最小位置时,若确定电机与发动机之间的第三转速差值大于预设转速差阈值,则发出离合器更换提醒消息;
提醒模块,用于当离合器位置移至最小位置时,若确定电机与发动机之间的第三转速差值大于预设转速差阈值,则发出离合器更换提醒消息;
所述控制移动模块在发动机调高转速的同时根据转速差值的变化率控制离合器由最大分离位置向最小位置移动时,具体用于:
获取预先构建的转速差值的变化率与离合器位置的映射关系;
在发动机调高转速的同时根据转速差值的变化率及所述映射关系确定离合器位置;
将所述离合器位置发送给离合控制器,以使离合控制器根据所述离合器位置控制离合器由最大分离位置向最小位置移动;
所述控制移动模块在根据所述第一转速差值控制发动机调高转速时,具体用于:
根据所述第一转速差值确定所述发动机对应的需求扭矩值;将所述需求扭矩值发送给发动机控制器,以使所述发动机控制器根据所述需求扭矩值控制发动机调高转速。
3.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收发器;
所述处理器、所述存储器与所述收发器通过电路互联;
所述存储器存储计算机执行指令;所述收发器,用于向发动机发送调高转速指令和向离合器发送位移指令,及接收发动机发送的转速信息、电机发送的转速信息和离合器发送的位移信息;
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由所述处理器执行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器结合控制方法。
4.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计算机执行指令,所述计算机执行指令被处理器执行时用于实现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器结合控制方法。
5.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1所述的离合器结合控制方法。
CN202011507945.4A 2020-12-18 2020-12-18 离合器结合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产品 Active CN11260681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07945.4A CN112606816B (zh) 2020-12-18 2020-12-18 离合器结合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产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507945.4A CN112606816B (zh) 2020-12-18 2020-12-18 离合器结合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产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06816A CN112606816A (zh) 2021-04-06
CN112606816B true CN112606816B (zh) 2022-09-23

Family

ID=7524077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507945.4A Active CN112606816B (zh) 2020-12-18 2020-12-18 离合器结合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产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606816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357288A (zh) * 2021-06-03 2021-09-07 广东三水合肥工业大学研究院 一种液压离合器控制装置及方法
CN113696882B (zh) * 2021-09-30 2023-12-15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离合器滑摩点的位置的确定方法、装置及汽车
CN114962493B (zh) * 2022-06-01 2024-03-19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Pto离合器的控制方法及设备、计算机程序产品
CN115045928B (zh) * 2022-06-14 2024-03-26 中国第一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离合器传扭异常检测方法、装置、介质以及电子设备
CN115534923B (zh) * 2022-12-06 2023-03-21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离合器结合控制方法、装置、混动车辆及存储介质
CN115654128B (zh) * 2022-12-09 2023-05-30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离合器自学习方法、装置、混动车辆及存储介质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163828A (ja) * 1982-03-19 1983-09-28 Nippon Soken Inc クラツチの摩耗検出装置
WO2009132853A1 (de) * 2008-04-30 2009-11-05 Magna Powertrain Ag & Co Kg Kalibrierverfahren für eine kupplungseinheit und drehmomentübertragungseinrichtu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4677070B2 (ja) * 1999-11-19 2011-04-27 本田技研工業株式会社 クラッチ接続制御装置
JP4686179B2 (ja) * 2004-12-10 2011-05-18 ヤマハ発動機株式会社 クラッチ接続制御装置、クラッチの接続制御方法及び鞍乗型車両
CN103863313B (zh) * 2012-12-18 2016-03-09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动力系统控制方法
CN104670221B (zh) * 2015-03-06 2017-02-01 奇瑞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混合动力汽车工作模式切换过程动态协调控制方法
DE102015215357A1 (de) * 2015-08-12 2017-02-16 Volkswagen Aktiengesellschaft Ermitteln eines Kopplungsstatus einer Kupplung
CN105644561B (zh) * 2015-12-25 2018-04-03 潍柴动力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amt车辆起步控制方法及系统
JP6720654B2 (ja) * 2016-04-01 2020-07-08 いすゞ自動車株式会社 クラッチの耐久性判定システム、車両及びクラッチの耐久性判定方法
CN109677391B (zh) * 2017-10-18 2020-08-04 上海汽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混合动力汽车扭矩控制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0126806A (zh) * 2019-05-20 2019-08-16 湘潭大学 一种hev模式切换过程控制装置及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8163828A (ja) * 1982-03-19 1983-09-28 Nippon Soken Inc クラツチの摩耗検出装置
WO2009132853A1 (de) * 2008-04-30 2009-11-05 Magna Powertrain Ag & Co Kg Kalibrierverfahren für eine kupplungseinheit und drehmomentübertragungseinrichtung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606816A (zh) 2021-04-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2606816B (zh) 离合器结合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存储介质及产品
CN109229098A (zh) 一种用于控制车辆自适应巡航车距的方法及车用跟随行驶控制装置
CN107662608B (zh) 用于执行车辆中的功能的方法
EP2774803B1 (en) Motor control device for electric vehicle
CN110254416B (zh) 用于混合动力电动车再生模式期间能量管理的系统和方法
CN111806438A (zh) 车辆的控制装置
CN104769304A (zh) 车辆的行驶控制装置
CN105644561A (zh) 一种amt车辆起步控制方法及系统
JP2015048022A (ja) 車両走行制御装置
CN108372854B (zh) 用于控制车辆的制动的装置和方法
CN113954662B (zh) 一种车辆增程器控制方法、装置及车辆增程器控制设备
CN104071158A (zh) 车辆用控制装置
WO2018106575A1 (en) Multi-vehicle load delivery management systems and methods
CN103025595B (zh) 用于运行动力总成系统的方法
CN111497583A (zh) 动力驱动系统及车辆
CN104956049A (zh) 用于控制具有可变压缩比的内燃机的方法和装置
JP2007186069A (ja) ハイブリッド車両の運行制御システム
CN107234961B (zh) 用于车辆的换挡控制的设备和方法
CN111835237B (zh) 牵引电机的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存储介质
KR101704132B1 (ko) 마일드 하이브리드 차량의 제어방법
EP3725618A1 (en) Vehicle control method and vehicle control device
JP2012250693A (ja) 車両制御装置
CN114954426A (zh) 混动车辆控制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混动车辆
US20200047762A1 (en) Braking force control device
JP2019196138A (ja) 自動車の走行制御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